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演示教学

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演示教学

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演示教学
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演示教学

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

现代诗在意象的经营上有胜于古人之处。有关于此,郑明娳把意象类型分为二类,一类是感官式意象,细分为五项: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第二类是心理式意象,分为概念式意象与情绪式意象。1而潘丽珠对诗的“意象”称其为:然诗人意识欲对客体世界有所投射,必先与外界物象相交、作用,则是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去领受,因此便有所谓“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及其它感官意象;又因为外界的物象有动态静态之别,所以作者意象的审思,就可区分为“动态意象”和“静态意象”。2

潘丽珠将意象分为“感官意象”之外,又将二者分为“静态意象”与“动态意象”,以动静来区别意象的特质。对于意象的经营,本文则不以上述角度分类,而以创作的角度说明意象在诗中的经营。

一、含蓄性

直述而露骨的述说并不是诗的本质,诗是具有含蓄而不说尽一切的特色,古典诗与现代诗皆然。诗是高密度的语言,在意象的经营上,看重“象”之表露而隐含其“意”,造成意在言外,不道尽一切,让读者保留许多想象空间,透过诗的意象掌握作者之“意”,形成读者在阅读上如同猜谜一般的乐趣,读懂之后,不免会心一笑,而“意象”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管道,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流的媒介。例如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运用一种黄雀捕蝉,螳螂在后的写法,也是修辞学上的层递法,将意象一个又一个从后面推出,镜头也就逐渐拉远,诗的层次感分明,尤其是第一段,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可是对楼上的人而言,你也是风景的一部分,由此推之,任何一个看风景的人岂不都是风景的一部分,令人想到,我们在创造历史,我们同时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于是,诗境在逐渐扩大,而读者可以联想的空间则不仅限于诗的意象本身。第二段的意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月装饰你的窗子,而你装饰别人的梦,似乎说明每一个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你会利用事物装饰自己,而自己同时是别人的装饰品,价值的存在就不是只有单向的,而是向前推展的。至于无限推展的部分,则留待读者想象,诗人只是点出其中的一个向面或是一个点,一个线头,其余意义的延申就是读者的事了。

又如辛郁《我很想安静的躺下》:

飞的欲望

当然我也曾有过

难就难在我穿了

一双铁铸的鞋

诗人说自己有想飞的欲望,可是飞不起来,也无法飞翔,原因呢?诗人用一个意象说明自己“难就难在我穿了/一双铁铸的鞋”,因为铁铸的鞋太过沉重而飞不起来,至于何以会穿上铁铸的鞋,此鞋又代表什么?是诗人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体重?经济压力?这就无解了。而诗的意象只要能表达出诗人的感受,让读者掌握到诗人的沉重感,其余就留给读者自由想象了。又如隐地《瘦金体》:

肥胖的妇人

在婚姻末期邂逅并且突然爱上一个瘦金体的男人

骨肉相连的风景

想是一首宋诗

萧萧评此诗说:“骨肉何以相连?隐地将此诗设计为‘婚姻末期’,是突然邂逅,突然爱上,何以突然邂逅,突然爱上?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3当我们读到“瘦金体的男人”时,我们会猜,男人是瘦的,与妇人对比,或者是像瘦金体一样挺拔,具富贵气?或是像宋徽宗一样具有才气?还是……?这就是诗的意象取择上不说尽一切,而留予读者自行想象的空间。第二段的骨肉相连的风景,我们可以想象是一瘦一胖站在一起的“风景”,诗人的感觉是“宋诗”,宋诗主议论,到底是两个人在议论或是世人在对此两人议论纷纷,或者说,诗人只是形容两人的感情像宋诗一样地具有特色?此是留给读者去自行评断了。

也有的诗在结尾的时候,故意不说明结论,而以一个渐行渐远的场景带过,如初安民《台北,如果落雪》:

像我的被拉长又拉长了的手

抚摸着渐渐渐渐远去的海岸线

此诗前露后隐,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以渐去的海岸线作为整首诗的结尾,而将读者的思绪带到大海,以广阔的意象含不尽之言。

或者利用形式的分行设计,而不直说,以取代直言之弊,如零雨《昭关》:

左手推窗,一夜冰雪

右手推窗

一夜冰雪,一夜

冰雪。覆盖昭关

其实诗中所形容的不过是“一夜雪”,但是诗人故意拉长、延展了诗的意象,让诗的意象不单只是一句话带过,而是用左手右手推窗的动作,让雪从推出的窗外呈现出来,最后才说“一夜冰雪,一夜/冰雪。覆盖昭关”。第二个“一夜冰雪”分成两行,避免重复产生的单调,也让“冰雪”成为下一句的主词,而说出“覆盖昭关”的意义来。所以,真正的意涵是在最后一句,有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玄祕感。

诗的意象常是含蓄的,不直接说明,而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而现代诗也常运用此一手法,让诗避免有太过浅露而一语说尽的缺点。如此不直接说明,可增加文字的密度,让诗中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也让诗的主题具多样性,甚而造成诗意各种歧义之解。

二、跳跃性

所谓意象的“跳跃性”是指诗的意象往往经过严密的选择与裁剪,透过切割画面,或是撷取某一个最能表达作者心意之形象做为最后呈现的意象,而意象与意象之间不必然有绝对的因果或是顺序关系,可以跳跃性地以几个画面表达。而意象与意象之间或是借由联想而将诗意联结,或是以相同的情感基调为联系的主轴,或是由相同的氛围构成。例如沈尹默《三弦》: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让他直晒着长街上。静悄悄少人行路;

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

谁家破大门里,半院子绿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光。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

沈尹默的《三弦》一诗,很明显地符合“诗”的意象要求,形式上是散文的,其意象却是诗的。第一段是一个画面,炎热的无人午后,有一点点风吹动杨树,这是背景的画面叙述,第二段跳到一间破大门里,见不到人,却传来阵阵三弦的声音,在风中飘扬,第三段画面跳到门外,一个穿破衣裳的老人抱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其中,第一段到第三段都是画面呈现,而且是跳跃式的,作者安排三个画面,在旧时代里,门内弹乐器的人与门外的老人形成对比,而凄凉的气氛随着三弦的声浪一波又一波袭来,但是,老人无奈,无法抵挡趋势潮流,只有用“不声不响”以说明旧时代面对新时代冲击时的心境。虽然,诗中只是三个重要意象的呈现,而其中的缘由与情感则留待读者自行去感受。这是诗在意象上的跳跃性手法。

在现代诗中,意象的跳跃手法更加变化多端,有时,意象也可以经过转折而跳到另一个不相干的意象上,让作者的想象力随着意象的跳跃而有全新的感受。如鸿鸿的《新生活》:架子上有三只苹果

它们让我看见海洋

我骑车到镇上带回新的面包

和鱼群一同穿过清晨的藻草

昨夜的诗集像熟睡的你

摊开在饱满完足的一页

不须增添任何一行

此首诗在意象上是从苹果跳到海洋的意象,然后又回到镇上的新面包,又跳到海里的鱼儿。这是将镇上的清晨有着新鲜面包与苹果,以及海中鱼儿游泳穿越清晨的海藻的画面交错出现,其实是一陆一海,都是在描写清晨时充满希望正要开始一天的心境。第二段则与第一段看似完全无关,时间跳回昨夜,诗集摊开在桌上,像熟睡的你满足的表情,只要顺其自然,不需增加一点点人工造作,这是用诗集比喻“你”。表面上看起来与第一段无关,实际上还是扣住了第一段的清晨的意象,表现出你熟睡而满足的样子,是对新的生活的满意与充实,所以,清晨一起床,使人感到精神饱满而心满意足。因此,题为《新生活》,诗意与题意是相扣

合的,用的是清晨的意象,一为陆上一为海上,一为今日一为昨夜,在对照之中表达诗人的情意。又如杨泽的《伐木》:

藏身于繁花深处,春天最隐密的一棵树上

她向我歌唱爱情,且宛转地责令我建筑爱的居室

相对于繁花的幽谷与乔木,我撑伞站在城市的人群中

感觉自己像去夏海滨所见

一座荒废已久的建筑鹰架在雨中……

意象的转折从她藏身一棵繁花盛开的树上,向我歌唱爱情,并责令我建筑爱的居室,接下来意象从“繁花的幽谷与乔木”转折到“撑伞站在城市的人群中”从树林到城市,无疑是意象上的对比,然后意象跳到去年夏天:“像去夏海滨所见/一座荒废已久的建筑鹰架在雨中……”以去年夏天废弃在雨中的建筑鹰架说明诗人的心情,这是诗人的感觉,在修辞上是以此意象比喻自己的心情是一座废弃的鹰架。此诗见出,意象是随着诗人的感觉而跳跃。当诗人以繁花绿树以及歌声来说明女子对我爱情的渴求,而相对的我却是去年夏天的鹰架,从对比的意象中,可以见出诗人虽然明白女子的追求,却仍藉由意象说出自己的心中并非愉悦地接受女子的爱情。从前后意象的对比之中,诗人的意思表达明白畅达。而且从前后看似无关的意象中,还是可以找出彼此意义上的关连,然而就意象本身来说却是前后意象跳跃极大,这也是现代诗在意象跳跃上以表现情感的其中一种方式。

如管管的《荷》一诗更看得出来意象的跳跃:

“那里曾经是一湖一湖的泥土”

“你是指这一地一地的荷花”

“现在又是一间一间的沼泽了”

“你是指这一池一池的楼房吗”

“非也,却是一屋一屋的荷花了”

此诗运用的是时间的流动,使得意象随时间的流动而变化,以见出时间的运转中,人事物的急速变化,藉此感叹时光匆匆,人事已非。此诗是每一句一个意象,而此意象都是经过时间之后所产生的变化。于是,从一湖湖的泥土、一地地的荷花、一间间的沼泽、一池池的楼房、一屋屋的荷花,在每一句都是一个意象的急速变化之中,时间的流逝就显得特别重要而明显。同时,因为量词的使用打破既有的习惯,例如用“间”来形容沼泽,用“池”来形容楼房,更见出诗人要表达的是时间的快速到令人无法接受而有如梦境般错乱的现象,这又是诗人在表达上的小技巧。

三、主观性

何谓意象的“主观性”?诗人以主观的感情作为其创作的动机与起源,在诗的意象取择上常常是以个人主观的情志内容为主,甚至有时候并不在意读者是否有阅读上的困难,而全然以创作者所想表达的主观意念为主要表现方式。现代诗常是主观的情感表现,而突破现实所可能发展的状况,例如以超现实的手法或是不合情理的想象世界,而可以表现诗人当下的情志者,为现代诗人常用的手法。换言之,诗人以主观情感为依归,以直觉、想象为主要创作构思以经营的意象。

早在现代诗运动时,标举的诗作就是一种可以尽情表达个人创作意识的诗体;与其说现代诗是抒情的,不如说诗的思想更重于诗的情感。特别是纪弦提出现代诗的根本时说:

现代诗的本质是一个“诗想”;传统的本质是一个“诗情”。十九世纪的人们,以诗来抒情,而以散文来思想;但是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我们正好相反:我们以诗来思想,而以散文来抒情。现代诗在本质上是一种“构想”的诗,一种“主知”的诗,相对于传统诗天真烂漫的抒情,则显得有一种成熟的大人气。4

虽然,纪弦的说法偏于将诗导入“主知”的诗意表达,而忽略了诗的情感部分,使得诗的创作方向反而陷入较偏狭的创作模式,但是,当纪弦提出以诗思想的观点,影响所及,至今仍然可见。现代诗与古典诗词比较之下,强调的更是诗人个人的主观情感与思想,换言之,不是单纯的模物状情,而是更为强调对于外在事物的主观感受、看法、意见、情感……等,个人对于事物的重新诠释或是新意义与价值的提出。现代诗的主观性表现在对于诗意的安排与创发,与其说诗人呈现一个诗境让读者自由想象发挥,不如说现代诗人已经将个人的情意清楚说明并呈现在诗中,强迫读者必须明了诗人所言究竟何是。如此一来,诗意的创造性当然因个人对事物主观的不同而各显其姿,具缤纷之貌,但是,同时也可能因为个人太过主观的意念而使得读者无法进入诗人的世界,在诗的解读上自然就产生偏差与困难。这一方面是现代诗的特色之一,同时也是现代诗的困境之一。

现代诗的意象经营,有时更重视“意”的掌握。萧萧在谈意象时说:

“象”不是“像”,不一定要“形似”、“近似”、“酷似”,但要掌握住“意”的特质。……所有的诗(艺术)都是广义的象征,因为它必须藉有形的象来表现无形的意,意是主观的认识,象是客观的事物,象可感可觉,才使“意”落实下来。5

所谓“意”的掌握实际上就是诗人内心主观情感的表露。而“象”则是“意”藉之展现的事物。诗的想象世界中,有时个人的“意”更重于“象”的呈现,如陈黎《春夜听冬之旅》:我们在一撕即破的纸上做梦,

不因其短小、单薄而减轻重量;

我们在擦过又擦过的梦里种树,

并且在每一次难过的时候

回到它的身边。

诗人说“在一撕即破的纸上做梦”是不可能的,这只是诗人的想象,而第二句的“不因其短小、单薄而减轻重量”形容的是梦也是纸,但是梦也不可能拿来实际称重,因此,此“短小、单薄”与“重”都是诗人对于“梦”的感觉。接着“我们在擦过又擦过的梦里种树,/并且在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回到它的身边。”这亦是诗人创造的世界,梦境并非想入即可进入,也不可能难过的时候就回到它的身边,但是就诗人的脑海中,却可以营造出不可能发生的事物,用来说明诗人的想望与感受,而诗人运用的手法只关注自己的直觉,然后,寻求可表现此一直觉的形象来作为诗的材料,而不管其合理与否。又如焦桐《茉莉花遗事》:外婆的肩上常挑着水桶

发髻盛开茉莉花

从背后也看得到笑容

彷彿又是一个薄雾如梦的清晨

我的童年跟踪花香

花香随她走到菜园

我常常用思念来耕种

画面上破损的菜园

那株外婆手植的茉莉花

被光阴侵蚀了几个洞

当年的花香迷了路

很久很久才走进我中年的梦境

诗人形容外婆的“发髻盛开茉莉花/背后也看得到笑容”,虽然用了略喻,形容发髻的样子,但其实这也是诗人主观直觉所想象的画面。在如梦的早晨,诗人被情境感染而回到了童年时期,但诗人却说“我的童年跟踪花香/花香随她走到菜园”,用抽象的“花香”拟人,才能“跟踪”外婆,但这只是诗人要表达思绪回到童年的觉受,透过意象,将抽象的直觉写出。“我常常用思念来耕种”,思念不可能耕种,但在诗人的直觉中却将不可能转为可能,才出现此一耕种的意象。同时,“那株外婆手植的茉莉花/被光阴侵蚀了几个洞”时光匆匆而逝,对于诗人而言,直觉是“光阴侵蚀”的结果,使得“当年的花香迷了路/很久很久才走进我中年的梦境”,花香迷路是拟人法,但走入我中年的梦境却是诗人的感觉,而不是真正发生的事实。

诗人在虚实的意象变化之间,个人的主观感觉统领着整首诗的走向与气氛,使得形象随之而转变,在感觉的主导下,形象才`扮演着诉说诗人情怀的责任。就如杜十三的《打电话》一诗来说亦然:

黑暗中

遥远的妳突然哭泣不再说话

只把话筒贴在胸口

用噗噗的心跳回答我殷切的呼唤

如此

我学会了从妳的心跳声中

打听宇宙所有的消息

却逐渐的听到了大水的声音

砲火的声音

地球坠落的声音

诗人与对方打电话,对方却“用噗噗的心跳回答我殷切的呼唤”,而此时在话筒这一边的诗人却感觉到“却逐渐的听到了大水的声音/砲火的声音/地球坠落的声音”,而诗人还用图象将情绪逐步递降的方式展现出来。直际上在话筒的那一端是不可能出现这些景物的,但这是诗人内心的感觉,于是,诗人创造出这些超乎事实的想象的事物,说明诗人内心的情感。又如鸿鸿的《我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睡着》:

我要用很久很久、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睡着

我要用整整的一生等一杯咖啡冷掉

当地球研磨我脑中的豆子,发出痛苦和香味

这是一种超现实的写法,“我要用整整的一生等一杯咖啡冷掉”是夸饰法,“当地球研磨我脑中的豆子”是超现实的手法,地球是不可能研磨脑中的豆子,两者都运用夸张的形容,超乎可能的想象来述说个人的痛苦及喜乐。这是诗人藉由夸张的想象说明自己内心对于等待的感受。如碧果《秋日的独白》:

悲剧角色的面孔出现,总在独处时

在对街下午的咖啡座里,默然坐成一株枫

以贫血的思绪读着自己

无论是谁,悲剧或是喜剧的角色,都不能在咖啡座里“默然坐成一株枫”,并且“以贫血的思绪读着自己”,“枫”是诗人的感觉与想象,在修辞上是比喻法,在诗人的感觉中却真的成了一株不动如山的枫树,而思绪被拟人化了,所以可以贫血,但贫血这是诗人的感觉,是说思绪无法进行,或是停顿,但在诗中,诗人可以不用怀疑的口气或是明白的述说,而是以肯定的口吻直接说出诗人的判断,而这就是诗以个人主观感受为诗的主要表达内容的创作结果。“移觉”的书写也是创作者以自己直觉为主要依归的创作方式。黄庆萱的《修辞学》中对于认为对事物的感受加以形容摹写,摹写的对象,就是视觉印象、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受,更分出“综合摹写”的感官综合感受,6而文学意象的创作也始于作者对于外界的感官觉受,此种感受书之于文学创作就是意象的呈现。除此之外,感官可以是多重的觉受,各种感觉间可以互通,因此文学意象的创作自可呈现多样的面貌,就修辞学及现代诗的创作方式上称为“移觉”。所谓“移觉”是运用人的各种感觉(视、听、嗅、味、触)的相通,将某一感觉的主观感受转移到另一感觉上。例如视觉意象而以听觉呈现,听觉意象则是以视觉形象来变化描摹,由此推之,谓之“移觉”。此种感官的互通互用钱锺书又称之为“通感”。7

移觉的使用在现代诗文中日渐重要,创作上也日益呈现缤纷的各式意象。例如周梦蝶的《牵牛花——寄慧琼》:“好一团波涛汹涌大合唱的紫色!”又如其《集句六帖——遥寄晓女弟衡阳湖南》:

昨夜的月色

至少有一瓣是甜的——

一只小鸟纔偷尝了一眼

便触电似的晕了过去

月色是视觉意象,但是诗人却用“甜”的味觉意象来书写,于是,接着是安排一个情节,一只小鸟偷尝一眼,“尝”是味觉,与前述的动作是一致的意象系统,尝的却是“一眼”,又回到视觉的感官,味觉与视觉在诗人的感受中已经相互混杂,只以直觉感受为主,其它的感官就服从于此一直觉,而任由诗人随手拈来,任意拼凑,构成诗人自行创造的一幅图画。又如刘克襄《小熊皮诺查的中央山脉》:“明晨要像只水鹿穿过针叶林/听听松萝悬垂的肃穆声音”,这也是移觉,因为松萝不可能有声音,但在诗人的觉受中却有声音,而且是肃穆的声音,

只有诗人的心中才听得到的主观觉受。又如侯吉谅《细雪》:

我离去时,心事凌乱如多皱的被褥

冰冷的感觉,恰似夜雾飘过碎石小径的

竹林。晨露在叶尖凝聚,滴落

在你脸颊,从微颤的长睫

在深秋的子夜过后许久,将近黎明

诗人对于“冰冷的感觉”,这是触觉,却是用一个视觉画面呈现:“恰似夜雾飘过碎石小径的/竹林。晨露在叶尖凝聚,滴落”,是以清晨的,有夜雾飘过的竹林,以烟雾缭绕的画面形容诗人的“冰冷”,用视觉写触觉,也是移觉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超现实的手法或是移觉的手法,成立的基础就是在于诗人个人主观的直觉,意象就围绕此一中心而呈现,因而,诗人可以凭着个人的直觉,驱遣其脑海中的事物,使其成为表达的意象,而创作出个人化的诗人世界。

【试论儿童诗歌作品教学的意义与策略】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策略.doc

【试论儿童诗歌作品教学的意义与策略】初中现 代诗歌教学策略 儿童诗歌教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取功利的价值观,是无功利欲求的观照。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曾说过:“人,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居大地。”这告诉我们,人在为物质生存保有生命,而辛苦劳作。但同时,还会为一种灵魂的提升,精神的享受而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要诗意栖居大地就要过一种诗性的生活。读诗、写诗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读诗、写诗的本身就是诗意的栖居。诗歌教学是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孔子《六艺》中就有《诗》这门功课。用诗歌来对儿童进行语文教学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诗歌的精神。而当下儿童诗歌的教学存在着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一、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材中儿童诗歌数量的贫乏纵观小学语文课本,一至六年级的课文中儿童诗歌仅只有十几首,而且以低年级为主。如金波的《鲜花和星星》、冰心的《雨后》等,对于学生来说,这样富有情趣的诗歌的数量还是少了一些。谭旭东老师在《童诗在困境中挣扎》一文中将童诗的尴尬处境精辟地概括为:(1)儿童文学家庭里的失宠儿;(2)新诗家族里的流浪儿。2.教学方法单一诗歌往往用凝练的语句去表达丰富的内容,短短几十个字就能展现诗意的美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片面地对诗歌进行分析,将流畅的语句肢解为单纯的字或词,在分析字词的过程中,不但一点点抹杀了孩子对诗歌仅存的那点好奇心,而且破坏了诗歌所创设的那种意境,那种美好。3.儿童诗创作的苍白当下的语文课堂,儿童诗创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大部分老师总是认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诗

歌的创作对孩子来说是很难的。于是,课堂上只是读诗、解诗,很少涉及儿童诗歌的创作。在台湾,语文教学明确规定,小学低段的课文以韵文为主,小学生从写诗到写文,写诗是写文的基础。台湾教育界认为,让低段的孩子写诗比写文更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二、诗歌教学策略的思考面对以上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反复琢磨,希望能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幸福地徜徉于诗海。1.及时的补充儿童热爱大自然,倾情于多样的生活,但又很难将自己对生活的这份喜爱、这份体悟表达出来。许多儿童诗歌作品则做到了,帮助儿童更准确、更细致地去感受生活,更活泼、更鲜活地去描摹大自然。因而,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一首诗的教学,拓展一个作家诗歌阅读;由一位儿童诗人诗歌的阅读,拓展到其他儿童诗人创作的诗歌的阅读。这样,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意的美好。诗人笔下的星空、明月、春风、夏雨、秋实、冬雪、飞鸟、走兽……都与孩子的情感水乳交融。比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第14课《鲜花和星星》时,笔者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欣赏了著名儿童诗人金波的这首小诗,在反复朗读之后,在看图背诵之后,孩子们是越来越喜欢这首小诗,因为诗中的鲜花是那么美丽,那么繁多。置身于花海,孩子们仿佛就是花海中的一朵花或一只蝶;诗中的星星更是勾起了笔者与孩子共同的回忆——在晴朗的夜空下,举起小手,一颗一颗数着满天的星星。于是,出示金波的儿童诗集《长出翅膀的太阳》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带着对儿童诗歌的好奇,带着对金波的崇拜走进书中,走进一首首小诗里。2.儿童的立场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有一颗童心,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用学生的眼睛、学生的性情去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1、全面领会并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概括诗词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意点与主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诗词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建构其精神生活的基本范式和人文底蕴。 【教学策略与手段】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课前准备】PPT 【教学流程】

导入语设计: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诗歌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古典作品的解读和鉴赏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在我们眼中,古诗仿佛是一枚好吃的坚果,虽然我们知道那里面的果仁儿是有营养的,但我们却无法突破那坚硬的语言外壳。诗歌鉴赏真的就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么?是否有法可依?今天,我们以《山居秋暝》为例一起作个探讨。 一、鉴赏韵律,感悟诗语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诵读提示:诗的首联写的是傍晚时分小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尾联均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 3、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诗歌,其他学生点评。 4、全班学生齐读。 小结:在诵读中体验,在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中欣赏诗歌,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最直接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鉴赏意象,体味诗境 苏轼称赞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即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既然说“诗中有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3* 现代诗二首 1.认读“巢、苇”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诗歌存储量,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 通过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1.字词教学 本课有6个需要认识的字。在本课的教学中,可把生字放到文中讲解。同时也要求学生通过读诗歌、查工具书等了解这些生字的意思并组词。 2.诗的理解 这两首诗意境非常美,且都非常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在诗歌的教学中,要重视阅读的作用,要充分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诗中的意境,并产生共鸣。 3.学会运用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学习这两首诗,要让学生在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诗歌中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想象的运用,并学会把这两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1.预习提纲 (1)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利用互联网搜集刘大白、徐志摩的生平及作品,整理成简洁的文字介绍资料。 (3)朗读这两首诗,明确每首诗的写作对象。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关鸟儿或其他动物的诗歌?你能回想起来吗? 预设:杜甫的《绝句》、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等。 2.交流搜集到的作者资料。 课件出示: 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其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两位诗人笔下那独特的景色。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回顾相关诗歌,检验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预习,把握诗歌内容 1.学习《秋晚的江上》。 (1)我们先来学习《秋晚的江上》这首诗,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教师指导朗读: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和轻重来读出感情,要把重读放在重点词语上,如“鸟儿、倦了、驮着、头白、芦苇、红颜”。 (2)学生读这首诗,思考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认读生字:巢苇 2.本诗描写了秋晚的江上的哪些景物? 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小学生现代诗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四季的风 我喜欢湛蓝的天空 我喜欢清澈的湖水 我喜欢美丽的小鸟 但我最喜欢的是——四季的风 春风吹过柳枝 拂动她婀娜的身子 夏风吹过海面 激起一阵汹涌的波涛 秋风路过果园 带来了水果的香味 冬风吹过大地 给大地披上白衣 我喜欢你,季节的风。 你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带来了美丽, 还给农民伯伯带来了喜悦。

现代诗20首(适合小学生读)18、《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金逸铭 字典公公家里吵吵闹闹, 吵个不停的是标点符号。 看它们的眼睛瞪得多大, 听它们的嗓门提得多高。 感叹号拄着拐杖, 小问号张大耳朵, 调皮的小逗号急得蹦蹦跳。 首先发言的是感叹号, 它的嗓门就像铜鼓敲: “伙伴们,我的感情最强烈, 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感叹号的话招来一阵嘲笑, 顶不服气的是小问号: “哼,要是没有我来发问, 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 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

“要是我们不把句子点开, 文章就会像一根长长的面条。” 学问深的要算省略号, 它的话总是那么深奥: “要讲我的作用么……哦, 不说大家也知道。” 水平高的要数句号, 它总爱留在后面作总结报告: “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 没有我,话就说得没完没了。” 大家争得不可开交, 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 “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 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这样美妙。 “滴水汇成了大江, 碎石堆成了海岛, 大家不要把个人作用片面强调, 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 小朋友,你听了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心里想的啥,能不能让我知道?

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

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 元智大学中语系■李翠瑛助理教授 现代诗在意象的经营上有胜於古人之处。有关於此,郑明娳把意象类型分为二类,一类是感官式意象,细分为五项: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第二类是心理式意象,分为概念式意象与情绪式意象。1而潘丽珠对诗的「意象」称其为: 然诗人意识欲对客体世界有所投射,必先与外界物象相交、作用,则是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去领受,因此便有所谓「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及其它感官意象; 又因为外界的物象有动态静态之别,所以作者意象的审思,就可区分为「动态意象」和「静态意象」。2 潘丽珠将意象分为「感官意象」之外,又将二者分为「静态意象」与「动态意象」,以动静来区别意象的特质。对於意象的经营,本文则不以上述角度分类,而以创作的角度说明意象在诗中的经营。 一、含蓄性 直述而露骨的述说并不是诗的本质,诗是具有含蓄而不说尽一切的特色,古典诗与现代诗皆然。诗是高密度的语言,在意象的经营上,看重「象」之表露而隐含其「意」,造成意在言外,不道尽一切,让读者保留许多想像空间,透过诗的意象掌握作者之「意」,形成读者在阅读上如同猜谜一般的乐趣,读懂之後,不免会心一笑,而「意象」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管道,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流的媒介。例如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运用一种黄雀捕蝉,螳螂在後的写法,也是修辞学上的层递法,将意象一个又一个从後面推出,镜头也就逐渐拉远,诗的层次感分明,尤其是第一段,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可是对楼上的人而言,你也是风景的一部分,由此推之,任何一个看风景的人岂不都是风景的一部分,令人想到,我们在创造历史,我们同时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於是,诗境在逐渐扩大,而读者可以联想的空间则不仅限於诗的意象本身。第二段的意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月装饰你的窗子,而你装饰别人的梦,似乎说明每一个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你会利用事物装饰自己,而自己同时是别人的装饰品,价值的存在就不是只有单向的,而是向前推展的。至於无限推展的部分,则留待读者想像,诗人只是点出其中的一个向面或是一个点,一个线头,其余意义的延申就是读者的事了。 1见郑明娳《现代散文构成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页73。 2见潘丽珠《现代诗学》(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98年)页61。

诗歌意象集锦

诗歌意象集锦 (一)自然万物 1.山川风物类。 “青山意象”: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的特色,因而备受文人喜欢: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如“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月”意象: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③抒发盛衰无常,物事人非的感慨。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④花好月圆,团圆喜庆。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 “冰雪”、“冰心”意象: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张孝祥《洞庭青草》) “水”意象: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②时光流逝。如“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关山”意象:①关塞山河。如高适《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②历史存在。如“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 “清风明月白云”意象: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如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灏《黄鹤楼》)③沉醉田园,恬淡洒脱。如“明月清风惊鹊”等。 “斜阳云烟清霜”意象:①沉郁思古幽情。如“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如“暮霭沉沉楚天阔”。 2.天地草木类。 “草木”意象:①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②乐景写哀。如“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芳草”意象:离恨愁情。如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用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比喻离别愁绪。 “芭蕉”意象:代指离情别绪。如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梧桐”意象:凄苦悲凉悱恻。如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梅花”意象:①高洁人格的象征。如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②孤芳自赏、孤高自许。如陆游“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都是用冰清玉洁的梅花凸显不同流俗的品质。 “菊花”意象: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志向高洁。如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菊花般高洁品格的激赏与追求。 “松柏”意象:孤直坚强。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另外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则有飘零之意。“莲”意象:“莲”与“怜”音同,古诗常用“莲”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3.虫鱼鸟兽类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1、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是意境深远,感情丰富,语言简练,节奏感强,这些特点使得诗歌易于朗诵,朗诵可以提高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形式,并逐渐把诗歌的语言转变为自己的语言,创作出优美的诗篇。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再者经过反复诵读,便能理解诗歌的含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进而体会出诗的意境以及所蕴含的感情,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2、利用插图,自我想象 课文中的插图能准确的呈现出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诗中的美景,在有限的画面里去引发学生的想象。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尽,一枝红杏出墙来。”课文中的插图发挥出了他的作用,主人家满园春天的景色,显得是那样的生机盎然,大家都认为可能是主人怕客人破坏了这满园的美景,才久久不开门,但这美丽的景色怎么能阻止客人去欣赏呢,看!一枝红杏就伸出了墙外。利用文中的插图把可以把学生的想象发挥到极致,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领会出诗歌的魅力。 3、介绍作者、背景及题材,深入理解诗歌 对于一首诗歌,诗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心情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都会在诗中多多少少的展现出来,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与诗人显然完全不同,如果不去加以了解作者所在的时代以及写作背景,显然是不能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更谈不上理解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了。而了解诗歌的题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陆游的《示儿》,这是诗人的绝笔同时又是一份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诗人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觉得今生唯一遗憾的是看不到国家统一,并叮嘱儿子在“家祭”时别忘了把“王师北定中原日”告诉于他,作者这种深厚的爱国之情,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教师通过对诗歌作者、背景、及题材的介绍,对诗歌教学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3* 现代诗二首 文本分析: 本课选编了两首现代诗,它们均寄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感。 《秋晚的江上》锁定秋天黄昏时的江面这一特定地点,描写了归巢的鸟儿在斜阳的烘托下行动的情景,同时附带展现了江边的芦苇在斜阳的映照下颜色的变化。从诗人的描绘中,我们欣赏到了秋天黄昏江上的美丽画面,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小诗语言简洁,句式活泼,注重了情与景的契合,真正达到了诗画结合、情景交融的境界。 《花牛歌》则以花牛的活动为中心,精心选取了四个场景,写出了花牛不同的行动、态势。通过作者生动、活泼的描摹,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首诗用词虽简单却不失韵味,形式上一唱三叹,非常适合朗诵。 现代诗的教学,在小学阶段,首先要注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读准节奏、停顿,把握好轻重缓急,从而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和诗人的情感;其次要使学生学会品味诗歌语言,通过揣摩形象,感知意味丰厚、韵味独特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3.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学会仿写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导语: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现代诗的意象

现代诗的意象 第一节意象 1、什么是意象 现代诗的所谓意象,就是感觉、情绪、知性的形象表现。 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量运用意象(image 或 imagery),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来表现诗人在感情和理智方面的体会和经验。 人的主观(心灵)跟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是感觉,而意象就是各种感觉的形象表现,是进行诗歌交流的联络通道,也可以说是诗歌语言的灵魂。 诗歌通过意象,来表现事物、动作、感情、思想、心理状态以及任何感觉的或超感觉的经验。 诗歌的对象,有的本来就是实物,如山水、花木、鸟兽、器物,这些描述当然就是具体的;还有一些对象,本来不是实物,如场景、事件、印象、情绪、愿望、概念,等等,诗人也能通过“意象”和“意象群”的表现,给出具象的描写, 使得读者能在心中构成图景。 按照感觉的种类,意象又可以分为:视觉意象(visual image )、听觉意象 (auditory image)、嗅觉意象(olfactory image)、触觉意象(tactile image)、味觉意象(gustatory image)、动觉意象 (kinaesthetic image)、和抽象意象(abstract image, 即作用于理智的意象)、等等。 例如: 有多少/钢琴,/藏在 紫雾/空蒙的/峰峦 清脆的/石板/铺开一排排/洁白的/键盘 杜鹃/轻柔的/指掌 拂动/映红/山涧 黄鹂/双双/拨响 湖畔/翠绿的/丝弦 但这/花萼/沉吟 在清香的/梦中/酣睡 白露/供养/两颗/苦心 孕育/羞怯的/甜美 带着/未成熟的/寒噤 静候/一声/轻雷 这是一首三音步的十四行诗《仙乐》。通篇用的是双交韵。 其中,紫雾空蒙、映红山涧、黄鹂、白露、翠绿的丝弦……是视觉意象;清脆的石板、拨响丝弦、一声轻雷……是听觉意象;杜鹃花(的芬芳)、清香、是嗅觉意象;铺开键盘、轻柔的指掌拂动……是触觉意象;苦、甜,是味觉意象;酣睡 、供养、孕育、寒噤、……是动觉意象;羞怯、成熟……,是抽象意象(即作用于理智的意象)。 又如《爱之禁果》: 含羞的/爱呀!/你喷香的 青果,/请让我/尝尝 ------这青果/是涩的 只能/给你/闻一下 含娇的/爱呀!/你光艳的

现代诗的特点doc资料

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自由,绝对的自由,这是其他体裁不能比的一个优势现代诗的基本特点。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

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关于现代诗: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就是自由诗,指“五四”以来的诗歌。有抒情诗,有叙事诗,还有说理诗。诗歌主要的特点就是:对生活做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凝集着鲜明强烈的感情,充满丰富的想象,语言形象、凝练,具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也有人把诗歌的特点概括为: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音乐性。 闲话新诗 一、新诗的发展历程

十首现代诗教学文案

十首现代诗

1.《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创作于1928年11月,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也是新月诗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康桥,即为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几年前,徐志摩曾游学于此,这是诗人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是诗情激荡的岁月,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喜欢这首《再别康桥》已经很久了,久到还是刚上高中的时候,在晨光洒射的去路,在夕阳斜照的归途,边走边在心里默默地背这首诗。 然后,一切都会因为这份诗情而变得美好。看着路旁的柳树,就想到了夕阳中的新娘;望着西天的云彩,也欲挥一挥衣袖;遇到星月辉映的夜晚,便思索谁会吹起别离的笙箫。 这首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摹了如画的风景,展现了如水的柔情,应该说每一句每一段都完美得无懈可击,但我还是最爱这段——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引申阅读:《沙扬娜拉》(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谈谈诗歌教学中的弊端与对策

谈谈诗歌教学中的弊端与对策 【摘要】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纵观农村诗歌教学,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的弊端,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与欣赏,因此,对诗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尤为重要。 【关键词】诗歌教学弊端对策 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本人14年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现诗歌教学中存在不少的弊端,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与欣赏,因此,对诗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的弊端 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一直得不到真正的重视,所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 1.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未能真正改革 诗歌的语言凝练,高度概括,极富意蕴,而且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因此,很多老师认为诗歌教学只要扫除诗词障碍,会翻译诗歌的大意就算完成了,因而在教学中只一味地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的确切含义,如此一来,就把一首优美的诗歌搞得支离破碎,学生无法真正感受诗的内在情感,体会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意蕴美。同时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的是“解题释词——交代背景——分析字词句——归纳主题——总结写作特色”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感受诗的美,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不但丧失诗歌自身的生命力,感染力,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应试教育”的影响 从小学到高中,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考试分数高就行了。只在乎升学的分数,忽视了其他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学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应付中考。诗歌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却很少出现在考试内容上,即使考试出现了诗歌方面的内容,考查的题目也是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就看学生能否掌握诗歌中几句名言就行了,所以,教师对诗歌的教学和学生对诗歌的学习都不够重视。教师对诗歌的教学都是采取简单的串讲方式,极少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诗歌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中学生学习诗歌也只是简单识记出现在教材中的诗歌名句,课外的诗歌基本不看,这样怎么能学好诗歌呢? 3.教师文学素养的缺乏

小学生现代诗大全

小学生现代诗大全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学生现代诗大全 1、《留住童年》 钱万成 摘下这片树叶 珍藏起一个不老的春天 诗会从此常绿 直到永远永远 童年没有遗憾 失落的往事是缤纷的花瓣 风中飘来风中飘去 芳香在生命中弥漫 挡在前面的是山 踏在脚下的也是山 迷路的只是眼睛 清醒的总是脚板 留住童年 留住一份勇气和果敢 如果前面是一片海 那就做一条乘风破浪的船

2、《我召唤青青的小树林》邵燕祥 我召唤青青的小树林 同我一起到原野上飞奔 摇一簇早春的新叶 那是绿色的旗帜 拽一片细碎的繁花 桃色的、白色的云 送一支新条作教鞭 给年轻的女教师 送一支新条当马骑 给没有上学的孩子 跟我一起越过山脊 化为奔马脖颈上的马鬃 跟我一起踱过河边 一串串身影落入春水中 春风轻浅地掠过林梢 我们一路吹着柳哨 春风猛扬起我们的头发 我们狂喜地向前快跑 跑累了,就搀扶着站定 在月光下悄悄地闭上眼睛

如果地面被春雨打湿那是我们的热汗淋淋来吧,青青的小树林同我一起到原野上飞奔3、《我想》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 悠呀,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呀,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呀,望——

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呀,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4、《天鹅》 王静 仙境中你展开轻盈的双翅,妙曼地舞着迷人的梦幻。飘飞的身影, 勾画出眩目的字符, 让情思在绽放。 你的歌声如洪钟高亢, 却带着缕缕哀伤。 当湖水与你拥抱的时候,你把高贵和静美,

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

下面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100个意象 擎时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如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 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李清照:“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抱柱 相传古代一书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书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班马 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楼兰 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钓鳖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自由,绝对的自由,这是其他体裁不能比的一个优势现代诗的基本特点。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关于现代诗: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就是自由诗,指“五四”以来的诗歌。有抒情诗,有叙事诗,还有说理诗。诗歌主要的特点就是:对生活做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凝集着鲜明强烈的感情,充满丰富的想象,语言形象、凝练,具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也有人把诗歌的特点概括为: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音乐性。 闲话新诗 一、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白话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是在对传统文学解构的同时建构起来的。胡适在纲领性的《谈新诗》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新诗的创作原则,这就是必须“推倒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胡适提出的新诗创作“作诗如作文”的指导思想,成了中国新诗最基本的创作规范,也是促成新诗以自由诗为主要文本形式的重要原因。1917年2月《新青年》第二卷上刊载

小学诗歌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诗歌教学设计模板 鹤山小学信息化教学“三为主四环节”教案《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主备课人:张杰班级:四年级班等级: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词语,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诗的意思,仔细体会两首诗的意境,提高欣赏水平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展开联想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好,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们

借助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学这首诗二、学习古诗1、理解词语我们一起朗读古诗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2、理解诗句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3、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在花丛中干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4、理解意境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三、总结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我们就用上一节课的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二、学习《游园不值》1、了解作者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2、释诗题齐读诗题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3、抓字眼,明诗意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古典诗歌中常见形象的归纳 一、自然形象与客观物象的象征意义归纳。 一)、植物类: 1、梅花—— 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芳草:比喻离别的愁绪或表现生生不息、希望。 3、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4、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7、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5、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8、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 6、牡丹:象征高贵、富贵。9、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 1、杜鹃—— 表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 例: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3、乌鸦: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4、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5、孤雁(孤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 6、蟋蟀(促织):表示惆怅。 7、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8、蝉: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9、燕子: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 三)、乐器乐曲类: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例: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四、送别场所: 1、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2、长亭:陆上的送别场所。 3、西楼: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凭栏: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