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版毛概思考题答案(书中原文)

2018版毛概思考题答案(书中原文)

2018版毛概思考题答案(书中原文)

第一章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19世界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毛泽东提出的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系统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他在解放战争中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

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注意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 实事求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 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

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 群众路线

1)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3) 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 独立自主

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毛泽东所追求和倡导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第二章

一、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

无产阶级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本阶级的三重压迫;

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力量的形成;

成员大多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与农民竭诚亲密的联盟。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个政党的领导,是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

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必要性:

这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近代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正式红军的存在提供了坚强后盾;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政策的不错误,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重大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四、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1)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 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

3) 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3. 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2)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3)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4)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相互关系: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

第五章

一、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时代主题的转换作出了科学判断。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果断地纠正了这些错误,深刻地分析了它出现的原因,同时又坚决地维护和继承了过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他领导全党从总结群众成功实践的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从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二、如何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党的基本路线。

4.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 “三步走”战略。

6. 改革开放理论。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9.“一国两制”

10. 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三、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为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一以贯之的主题。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理论指导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理论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遗产。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七章

一、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2.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集中体现为十七大概括的: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和平结合起来等。

3.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各国相互依存逐步加深。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去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地和落脚点。

坚持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监事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用法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

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三、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既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对着共同

的时代课题,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境界,

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发展速度与效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改革发展稳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突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方针。

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昭示我们,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的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

第八章

一、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

我国社会中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

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我国社会中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三、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

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充分彰显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生命

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力,是当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标注了正确前进方向,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也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图景。

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思想宝库增添了绚丽夺目的瑰宝。

二、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思想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具有无比深厚的现实基础、十分鲜明的实践特色,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

第十章

一、新时代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市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推荐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

第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健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

二、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三、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建设好网络空间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主要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

...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

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五、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

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人口素质等。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进绿色发展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

毛概(书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习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体来说,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正是在上述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概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毛概》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思考习题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的。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我国政治局面混乱,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从国际环境来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3)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这种革命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4)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习题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二章思考习题

2018易班毛概第五章参考答案

1、[5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 进行思想阵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 B.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 C.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答案:D 2、[5分]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 A.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 B.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 C.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D.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正确答案:B 3、[5分]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在() ? A. 1992年 ? B. 1995年 ? C. 1978年 ? D. 1980年 正确答案:A 4、[5分]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 依法治国 ? B. 市场经济 ? C. 发展 ? D. 改革 正确答案:C 5、[5分]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 ? A. 发展 ? B. 技术革命 ? C. 教育 ? D. 人才 正确答案:D 6、[5分]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级的阶段的是() ? A. 十三大 ? B. 十二届三中全会 ?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 D. 十一届六中全会 正确答案:D 7、[5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进行全面概括的是() ? A. 十四大 ? B. 十五大

? C. 十二大 ? D. 十三大 正确答案:B 多选题(共计35分) 1、[5分]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 ? A. 人的全面发展 ? B.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C. 民主法制 ? D. 消灭剥削 ? E. 消除两级分化 正确答案:A、B、D、E 2、[5分]实现共同富裕是() ? A.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 B.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D.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 E.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正确答案:A、B、D、E 3、[5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的是() ? A. 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的统一

毛概 课后思考题答案

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从十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路线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问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而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4)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动力问题: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成为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国际条件,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是我们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保证。8)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我国从本世纪80年代起到下世纪中叶实行分“三步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步骤: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9)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军队是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10)关于祖国统一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统一作为自己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新时期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

《毛概》 思考题与参考答案(第十一章)

《毛概》思考题与参考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思考习题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

毛概思考题及答案

毛概思考题与答案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理论成果? 答:原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总结。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 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理论成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哪些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与怎样发展。除此之外,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订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 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与怎样发展。 3.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1.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2.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

2018版《毛概》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刘少奇 2、明确提出“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献是( ) A《古田会议决议》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文章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主要有( ) A《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B《矛盾论》和《实践论》 C《论联合政府》和《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本本主义》 5、最早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6、最早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D《新民主主义论》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 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B政策和策略的统一 C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D军事和政治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的标志的会议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

毛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毛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1.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2.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进”就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仍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用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

2018年版马原部分课后习题复习答案

2018年版马原部分课后习题复习答案 1.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第10-13页 ①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验为检验标准; ②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③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二不断发展的学说; ④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⑤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5-28页(参 考2018年版教材第54页思考题第2题) (1)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智能而言的。正是由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 式,所以根据控制论理论,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叫人工智能。 (2)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的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 过程。电脑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它同人脑相比,局部超出,整体不及。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为前提。 (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b、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8-14章)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15章全开卷考试必备!) 第八章思考习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作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毛概 第八章 思考题(有答案版本)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 )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全民所有制 C 集体所有制 D 混合经济 2.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B ) A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B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C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存 D 混合所有制并存 3.我国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是(B ) A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形式 C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D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4.公有制经济包括(D ) A 混合所有制经济 B 中外合资经济 C 中外合作经济 D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B ) A 商品经济存在 B 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C 生产关系的性质 D 意识形态6.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C ) A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量的优势体现出来 B 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体现出来 C 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体现出来 D 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调控体现出来 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D ) A 实行股份制B实行股份合作制 C 实行承包制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8.非公有制经济是(C ) A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主体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9.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C ) A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B 农村改革 C 国有企业改革 D 产权制度改革10.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C ) A 计划 B 金融 C 市场 D 财政 11.市场机制中的核心体制是(B ) A 供求机制 B 价格机制 C 竞争机制 D 约束机制 12.衡量某种所有制形式是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标准是(C ) A 是否能体现出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B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C 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 是否能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相兼容 1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C ) A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D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4.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D ) A 是为社会主义服务还是为资本主义服务 B 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还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C 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D 谁掌握控股权 15.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由(C )A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B 十三大提出 C 十四大提出 D 十五大提出16.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应采取(D ) A 计划经济的形式 B 计划经济为主的形式

2018毛概题库答案

2018毛概题库答案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简答题 1.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二.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三.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简述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内容? 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

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 3.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二、材料题 材料1 韩非子曰:“贤人而屈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此言有理,但其不知是什么支撑了统治者的权力。权力是如何维持的呢?靠税收。大小官员要薪金俸禄;兵要粮饷,总之权力维持需要钱。那里来?来自老百姓,是人民进行生产才能创造物质财富,才能有税收。如果农民不耕田纳粮,不当兵,皇帝还能当下去吗?官,还能做下去吗?不能。所以,归根结底,权力是老百姓用赋税支撑的。历史证明,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决定力量的最后“发言人”。 ——《问题中的哲学》,陈先达著。 材料2 毛泽东:“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2018易班毛概第四章参考答案

1、[5分]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 的强国。 A. 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B. 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教育 C. 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教育 D. 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A 2、[5分]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由毛泽东提出的思想。() • A. 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 • B. “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 • C. “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 D. 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正确答案:A 3、[5分]实现()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 件。 • A. 农业化 • B. 国有化 • C. 工业化 • D. 集体化 正确答案:C 4、[5分]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的报告是()。 • A. 《新民主主义论》 • B. 《论十大关系》 •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正确答案:B 5、[5分]毛泽东提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以农轻重为序 • B. 以就业为导向 • C. 以农业为基础 • D. 以工业为主导

正确答案:B 6、[5分]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B.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D.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确答案:A 7、[5分]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 A. 法治 •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C. 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 D. 民主 正确答案:B 多选题(共计35分) 1、[5分]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我们创造的建设成就为之后的建设奠定了重要 的物质基础,主要表现在()。 • A. 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成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 B. 培养了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宝贵工作经验 • C. 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 D. 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 正确答案:A、B、D 2、[5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在于()。 • A.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 B.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 C.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准备 • D.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正确答案:A、B、C、D 3、[5分]毛泽东提出了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 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 B. 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 C. 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 D.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毛概思考题修订版2018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XX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 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目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XX论成果的关系? 两XX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思想。 第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XX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 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XX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XX论成果基本内涵的各个方面。 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XX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XX主义革命论 1.什么是新XX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XX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XX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XX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首先,其地位: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XX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其次,其原因:一是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重任落到了无产阶级身上。二是由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彻底、分布集中和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三大特点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018易班毛概第二章参考答案

[5 分]?20 世纪中国发生的第次历史性 巨变是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小资产阶级 « D.无产阶级 7、[5分]?中国革命阵营实现壮大自己、孤立和瓦解敌人而采取的政策是() D.加强地方政权建设 多选题(共计35分) 3、[5分]?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工农民主专政的主体包括() * A.城市小资产阶级 « B.农民阶级 « C.中等资产阶级 « D.工人阶级 4、[5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 « A.对手工业务的社会主义改造 «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国家对社会主义工业化 5、[5分]?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 * A.官僚资本主义 * B.封建主义 « C.民族资产阶级 * D.帝国主义 6、[5分]?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之间的关系 * A.武装斗争 * B.统一战线 * C.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 D. 土地革命 7、[5分]?建国初期,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主要有() A.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 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个体经济

3、[5分]?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农民阶级() « A.错 • B.对 4、[5分]?在民主革命时期,应没收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A.错 « B.对 5、[5分]?分清敌友问题是认清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 A.错 « B.对 6、[5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 A.错 « B.对 [5分]?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 « A.新文化运动 • B.五四运动 ・ C.国民革命运动 ・ D.辛亥革命j 2、[5分]?中国革命阵营实现壮大自己、孤立和瓦解敌人而采取的政策是() • A.实行军队内部民主 *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C.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 D.加强地方政权建设 3、[5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是()。 « A.对农民的领导 « B.对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 D.对军队的领导 4、[5分]?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 D.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6、[5分]?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 A.国民革命 ■ B.北伐战争 ■ C.抗日战争 ■ D.辛亥革命 多选题(共计35分) 2、[5分]?建国初期,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主要有() • A.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 .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