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法理学论述题精编

2020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法理学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综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法理学论述题精编

1.试论述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答案】法律解释体制是指国家法律解释权限划分的制度。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建立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权为核心和主体的各机关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释体制。相应来讲,法律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形式。

(1)立法解释

①立法解释的定义。立法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立法解释,泛指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所作的解释。对于狭义上的立法解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专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法律(狭义的法律)的解释,另一种认为立法解释还包括有关地方人大常委会对地方性法规的解释。这里我们采用狭义的理解,在狭义的理解中又限定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对法律的解释,也就是说,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解释包括对宪法的解释和对法律的解释,这里所说的法律是指狭义的法律。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用法律加以补充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②立法解释的主要任务。在我国,立法解释的主要任务是:第一,阐明法律实施中产生的疑义。即对法律规定本身不十分清楚、明确的条文进行说明,或者规定本身虽然清楚、明确,但实施法律的人不了解立法者的立法精神,因此需要立法解释的。第二,适应社会发展,赋予法律规定以新含义。在没有对原法律进行修改、补充、废止之前,通过赋予法律规定新含义的方法补充法律。第三,解决法条冲突以及司法解释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当出现法条冲突而又不能用法条竞合的一般规则来解释时,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立法解释;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如果它们的司法解释发生冲突,应当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最终解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我国整个法律制度的核心部分,即宪法和法律,表明它在我国法律解释体制中应当占有主体地位。其他国家机关对法律的解释,效力都低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法律解释。这是由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它们是国家的立法机关。立法解释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决定、决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

(2)司法解释

①司法解释的定义。司法解释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司法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审判解释是指由最髙人民法院对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我国的审判解释权由最局人民法院统一

行使,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都没有对法律的审判解释权。检察解释是指由最局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检察机关在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进行的解释。如果审判解释与检察解释有原则性分歧,则应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决定。在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为了更好地协调和配合,统一认识,提高工作效率,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有时采用联合解释的形式,共同发布司法解释文件。

②司法解释的作用。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是为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审理案件提供说明。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对法律规定不够具体而使理解和执行有困难的问题进行解释,赋予比较概括、原则的规定以具体内容。第二,通过法律解释适应变化了的新的社会情况。法律调整应当与社会现实相协调,应当随社会的发展而赋予某类行为以相应的法律意义,作出适合社会发展的评价。第三,对适用法律中的疑问进行统一的解释。一种情况是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法律条文理解不一致,通过解释,统一认识,正确司法;另一种情况是为统一审理标准,针对某一类案件、某一问题或某一具体个案,就如何理解和执行法律规定而作出的统一解释。第四,对各级法院之间应如何依据法律规定相互配合审理案件,确定管辖以及有关操作规范问题进行解释。第五,通过解释活动,弥补立法的不足。

(3)行政解释

行政解释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有关法律和法规进行的解释。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作的解释;另一种是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在行使职权时对自己制定的法规和规章进行的解释。有权进行行政解释的机关包括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务院以及制定行政规章的各部委。为了保证国家法制的统一,行政解释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2.论述法律至上的法治观点及其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意义。

【答案】(1)法律至上就是指法律的极大权威,没有任何人或组织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至上是检验真假法治的一个基本标准。法律至上具体表现在:无论何种形态的社会,总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存在。如果公众心目中认同的最高权威不是法律,那么这个社会就肯定不是法治社会。法律至上意味着:①在国家生活中法律应当有至上的效力和最高的尊严,国家机关的一切职权根源于法律,而且依法行使。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应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和制约,其决定不得与立法机关的一般性决策相冲突,否则无效。③政党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政党的政策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④当国家领导人个人的意志与法律出现矛盾时,法律必须高于领导人个人的意志,否则,就会出现法律和国家政策因为领导人个人意志或情绪的转变而改变,出现人治政体下经常发生的领导人更替过程中的政局波动和政局危机。

(2)从立法的角度看,法律至上就是:①必须坚持立法的合宪性与法律统一原则。要从立法上保证法律自身具有正确的方向,内部和谐统一,相互一致,相互协调,为实现法制奠定基础。这就要求立法必须在主体、内容和程序上都要合宪,从而统一立法尺度。同时注意各个部门法之间的互补和互融以及注意不同类别法律之间的矛盾。②坚持科学性原则。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和行为规则,它要为国家、社会及普通公民确立一种合理的组织结构、规范的行为模式、正确的价值选择。③坚持民主性原则。立法过程的民主性直接影响立法的质量,因此,法律只有从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才能获得普遍的服从。

(3)从执法的角度看,法律至上就是要严格依法行政,从而保证国家行政权得以合法运行,即要坚持执法主体、内容、程序均合法,这样才能防止专断和腐败,从而为法律至上观念的确立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因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影响巨大。

(4)从司法的角度看,法律至上就是要: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则,这是法律至上的基本要求。因为人人平等意味着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同时依法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平等地依法受到法律制裁和追究,绝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这一原则,能切实保障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反对特权思想和行为,惩治司法腐败行为,维护法制的权威、尊严和统一,从而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②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即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只服从法律,不受行政机关干涉。③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以事实为根据,就是司法机关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只能以被合法证据证明了的事实和依法推定的事实作为适用法律的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就是指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

3.法律职业伦理的特殊性与意义。

【答案】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具体而言,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在其职务活动与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其特殊性表现在: ①主体的多样性与特定性的统一。主体的多样性指为法律职业伦理所规范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多种法律职业人员,而特定性是指这些职业人员都仅限于专职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②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指上述主体由于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国家的法律制度的实施,这些职业的道德规范就应该体现法律职业的特点,也就是无一例外地要求法律职业人员要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于法律职业主体的多样性,又决定了不同的法律职业的伦理具有特殊性,比如法官追求司法的公正,律师追求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③形式的规范性与非规范性的统一。法律职业伦理有大量的伦理规范,如诉讼法、法官法等中的职业道德规范。另外,还存在大量的非规范性的法律职业道德,如法律职业道德习惯、意识等;④实施的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统一。法律职业伦理总是和法理职业责任密切联系在一起,体现了鲜明的他律性。现行的许多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并没有与法律职业责任一一对应,没有对应的部分就是依靠法律职业人员的自律来实现。

意义:对国家而言,仅仅有法律远远不够,没有大批甘愿为法律献身的法律职业人,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为法律所具有的功能必须通过国家的法律机构和运作法律机构的法律人来实现;对社会来说,法律职业伦理是法治国家公民的基本素养;对未来法律从业者,通过法律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