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练习题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练习题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练习题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练习题

三角形的面积练习题姓名

一、填空。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与这个图形的底

和高都()。

3、三角形的面积 =()。用字母表示为()。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m2。

5、三角形的面积是18dm2,底是6dm。高是()dm2。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9cm和12cm,斜边长15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二、判断。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选择。

1、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

A.一定相等

B.不可能相等

C.可能相等

2、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c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A.8cm2

B.4cm2

C.cm2

四、填表。

五、计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积。(单位:cm)

16 19 4.8 2.5

1.5 3.6

六、解决问题。

1、有一块三角形的玉米地,底是48米,高是低1.2倍,如果每平方米可收玉米4.5千克,

这块玉米地一共可以收玉米多少千克?

2、一块三角形铁皮,它的底是8dm,高是5.25dm。这种铁皮每平方分米重2.5㎏,这块铁

皮重多少千克?

3、一块三角形草地,面积是76m2,高是9.5m。它的底是多少米?

四、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dm,高4d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小学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

三角形面积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将下面复习中的图画在小黑板上. 2.将教科书第69页上面的3个三角形图画在黑板上. 3.用厚纸做完全相同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 4.学生将教科书137页上的三角形剪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今天我们来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师:前面我们在学习长方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都曾经用过数方格的方法,下面我们再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三角形的面积. 出示教科书第69页上面的3个三角形图形.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这3个三角形的面积,图中每个方格仍代表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一说数得的结果.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3个三角形,提问: “这3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教师:这3个三角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面积实际也相等.刚才大家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了3个三角形的面积,这种数方格的方法不准确又很麻烦,我们还是要寻求一种

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大家想一想能不能仿照前一节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然后再来计算它的面积. 2.通过操作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每个学生自己拼摆后,指定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拼摆.提问: “他们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这3种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我们会算?”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图. “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拼出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指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让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提问: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拼一拼,或者同桌的两个学生一同拼摆. 教师边说边演示拼的过程.先将两个锐角三角形重合放置,再按住三角形的右边顶点,使三角形时针运动相反的方向转动180°,到两个三角形的底边成一条直线为止,再把右边三角形向上沿着第一个三角形的右边平移,直到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并把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图画在黑板上.然后再带着学生规范地照上面的步骤做一遍,做时仍需边做边强调:先要把两个锐角三角形重合,再旋转,旋转时哪个点不动?旋转了多少度?平移时是沿着哪条直线移动的?学生学会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再说明:平移是图上各点沿直线移动,旋转是一个点不动,其他的点都围绕着不动点转.提问:“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每个锐角三角形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让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提问: “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自己拼一拼.”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帮助. 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前用两个钝角三角形拼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用两个钝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图. “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教师: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小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

三角形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 ,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 .13cm B .6cm C .5cm D .4cm 3.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4.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 ≠AB ,AD 是斜边上的高, DE ⊥AC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 (∠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 则∠AOC+∠DOB=( ) A 、900 B 、1200 C 、1600 D 、1800 6.以长为13cm 、10cm 、5cm 、7cm 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 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正确的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8.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9.把一副常用的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 是 度。 第5题图 第6题图

【知识学习】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是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既是知识的延续,又是进一步学习各种特殊三角形和其他图形的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

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材呈现这个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等活动,在动手操作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思维方法提升数学的素养与能力,为教师灵活的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猜测——验证”这种数学思维方法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以及三角形的特性等这些基础的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从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2.已有部分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但却不知道结论的来历,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测量及其它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方式: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后思考题

题目: 你知道吗,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些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数学家刘徽在注文中用“以盈补虚”的方法加以说明。如果三角形的底12厘米,高6厘米,用如下图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那么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是___厘米,宽是___厘米,面积是___平方厘米.(“广”指三角形的底,“从”指三角形的高) 考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分析:观察图形发现,按照图形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那么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是三角形的底,宽是三角形高的一半,求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除以2. 解答: 6÷2=3(厘米) 12×3=36(平方厘米) 答:将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那么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3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2,3,36.

题目:阅读并思考. 2 000多年前,我国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着有关土地面积计算的内容,具体介绍了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半广以乘正从”(“广”指三角形的底,“从”指三角形的高),著名数学家刘徽在注文中用“以盈补虚”的方法加以证明,并配有生动形象的图(如图). (1)“广”指三角形的( ),“从”指三角形的( );转化成的长方形的宽是原三角形底的( );“半广以乘正从”的含义是( ). (2)古人运用了( )的策略求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 (1)“广”指三角形的( 底边),“从”指三角形的(高 );转化成的长方形的宽是原三角形底的(2倍);“半广以乘正从”的含义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高与底边边长乘积的一半). (2)古人运用了( 推理)的策略求三角形的面积 故答案为: 底边;高;2倍;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高与底边边长乘积的一半;推理. 根据题意可知,“半广以乘正从”.“广是指三角形的底边,正从是指底边上的高.整句话的意思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高与底边边长乘积的一半,据此解答.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三角形的边 「引入课」三角形的引入 视频助学学习洋葱数学视频【三角形的引入】 「概念课」三角形的分类 学习目标 ? 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 了解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视频助学 请.先.思考..引导问题....,再看视频.... 【三角形的分类】,然后完成引导问题下方的摘要填空. 引导问题1 三角形如何按角进行分类?(00:00-00:26) 1. 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和c :_____________. 引导问题2 三角形如何按边进行分类?(00:26-03:07) 2. 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________,另外一条边叫做________,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________.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B ∠和C ∠是____角,且B ∠____C ∠. 3. 等边三角形:____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________三角形.如图中,等边三角形ABC 中, ______AB ==,且______60A ===?∠. 4.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和________________. 线上练习 完成视频后相应的【专项练习】 提出疑问 预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没有解决呢?请你将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扫码边看边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应用这一知识解 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 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是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既是知识的延续,又是进一步学习各种特

殊三角形和其他图形的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材呈现这个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等活动,在动手操作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思维方法提升数学的素养与能力,为教师灵活的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猜测——验证”这种数学思维方法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年级学生已具 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以及三角形的特性等这些基础的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 形内角和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从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习题参考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通版教案习题参考答案 第1讲小数乘法(一) 考点题库一 1.(竖式略)24.5 129.6 16 11.9 2.75×1.28=96(元) 3. ② 4. 3.6+3.2+3.6+4+3.6=3.6+3.2+3.6+(3.6+0.4)+3.6=3.6×5=18 5. 200×1.5=300(千米/时) 6.分析:20千克减去2千克是第二次没取前的一半,18千克乘2是第二次没取时的质量,即36千克,36千克再加上1.5千克是整袋米质量的一半。 解答:(20-2)×2=36(千克)(36+1.5)×2=75(千克) 7. 2.7×2×2=10.8(千米) 考点题库二 1. 0.36 0.0006(验算略) 2. 31.4×80.6=2530.84(元) 3.<><= 4.(1)7.98×2.6≈21(小时)(2)22 5.6千米 192.2千米 ①(225.6+192.2)÷100×6.5=27.157 ②提示:可以比较吉林—四平和四平—沈阳这两个路程的长短。 5.(答案不唯一)9.7×2.5=24.25 0.097×2.5=0.2425 97×250=24250 0.97×2.5=2.425 6. 6÷2=3 75.2×3=225.6 7. 提示:因为105×16=1680, 所以0.00……00105×0.00……0016=0.00……00168。 100个 125个 226个 考点题库三 1. 0.14 0.95 9.25 2. 1.65×16=26.4(米)≈27(米) 提示:此题中如果舍掉了0.4米,则所买布料就不够了。 3.(1)B (2)B (3)C (4)A 4. 13.69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 一、填空。(15分) 1、13.5×0.5表示( )。 2、13.5÷0.5表示( )。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4、计算0.756÷0.18,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变成()÷()再计算。 5、在○里填上>、<或=。 19.7×2.6○19.7 36×0.5○36÷2 35.6○35.6÷0.25 6、1200平方米=()公顷 5.2吨=()吨()千克 1.05米=()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为 1.2分米,面积是()。 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安阳开往郑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 1.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列出综合算式是(),也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边()里打“√”,错误说法后边的()里打“×”。(4分)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2.5×4.4可以这样简单的计算: 2.5×4×0.4。() 3、5.32727…….可写作5.327。() 4、两个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里。(3分) 1、3.14×102的正确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①3.41×100×2 ②3.14×100+2 ③3.14×100+3.14×2 2、食堂运来10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正确的列式为:()。 ①10÷(10÷40-5) ②10000÷(10000 ÷40-5)③1000÷(40-5)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5倍,高扩大5倍,面积()。 ①扩大5倍②不变③扩大25倍 四、计算。(4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1.5×4= 0.12×3= 0.49÷0.7= 6.4×0.2+3.6×0.2=42÷0.6= 7 2.8÷0.8= 1.5÷30= 3×0.2×0.5= 2、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99×2.45 5.6÷1.6 1.25×32+215×9.76×0 9.85× 2.3-8.85×2.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讲义(wrod版)

课时1 三角形 【知识框架】 【知识点&例题】 知识点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例1:下列各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能用它们摆成三角形的是( ) A 、3 cm , 4 cm ,8 cm B 、8 cm ,7 cm ,15 cm C 、5cm , 5cm ,11cm D 、13 cm ,12 cm , 20 cm 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应用:(1)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 (2)已知两边,求第三边范围

【变式一】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cm 和10cm ,则它的第三边长不可能为( ) A 、5 cm B 、8 cm C 、10 cm D 、17 cm 例2: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5和3,第三边的长是整数,且周长是偶数,则第三边的长是( ) A 、2或4 B 、4或6 C 、4 D 、2或6 【变式一】(1)已知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5和7,则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周长为12,且三边长都是正整数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个。 【变式二】若a ,b ,c 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化简 :b a c a c b c b a +-+--+-- . 知识点二:三角形的特殊线段

例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 B、三角形的三条高中至少有一条在三角形内部 C、只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D、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 例4:如图,AD是△ABC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为25cm,AB比AC长6cm,则△ACD的周长为cm. 【变式一】(1)如图,在△ABC中,∠B=40°,∠C=80°,AD⊥BC于D,且AE 平分∠BAC,求∠EAD的度数. (2)上题中若∠B=40°,∠C=80°改为∠C>∠B,其他条件不变,请你求出∠EA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知识点三:三角形的分类

五年级数学上--三角形

三角形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小学数学_年级五年级 教师姓名_ 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1.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的类比,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有效记忆 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 (25分钟) 回顾旧知识 探索新知识

预设1: 预设2: 预设3: 预设4: 总结概括: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把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正方形,充分论证了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拓展提升:只用一个三角形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老师写出新知识)

1、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把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正方形,充分论证了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 (15分钟) 例1: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厘米? 例2:一种三角尺的形状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提示: 通过公示计算。 提示: 通过公示计算。 1.2分4.8分

1.2 厘 米 2厘米 例3:填空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例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底和高都是0.2分米的三角形的面积是0.2平方米。()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也一定相等。() 3.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4.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它的两条直角边的乘积的一半。() 例5:根据三角形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填表。 例6:应用题。 底(厘米) 6 4 高(厘米) 5 3 面积(平方厘米) 6 12.6 (1)一块三角形地,底长38米,高是27米,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麦0.7千克,这块地可以收小麦多少千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人教版

燃梦教育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口算。(6分) ??????二、填空题。(第7题4分,其余每空分,共13分) 1、求4个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用()计算比较简单。 2、5.035.2?的积是()位小数,如果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改为()。 3、?的积是()位小数,5.21.3?的积是()位小数。 4、由7个1,9个和5个组成的数是( ),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5、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 )倍。 6 >:”,”< ”或者”=”。 ?? ????、根据44?4分) ??()×()=()×() 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三、判断题。(5分) 1、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四、计算题。(33分) 1、用竖式计算。(12分) ?=??(验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前3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1分) ???????????(–)???五、按要求保留小数。(9分) 六、应用题。(34分) ㈠只列式不计算。(6分)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加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倍,? 列式: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减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倍,? 列式: 3、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连乘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一台拖拉机一天耕地公顷,? 列式: ㈡解决问题。(5+6+6+5+6=28分) 1、一个长方形小院,长米,宽米。这个小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2、一只梅花鹿高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倍。 ⑴长颈鹿有多高?⑵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3、 ⑴面包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⑵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菜站运来吨黄瓜,运来的土豆是黄瓜的倍,运来土豆和黄瓜一共多少吨? 5、 (1)百货店进了五双手套和两条围巾共需多少钱? (2)爸爸带了25元钱想买这三样东西(各买一件),够买吗? 物 品 手套 围巾 帽子 单 价 元/双 元/条 元/顶 大货车的速度是 45千米/时 面包车的速度是大货车的倍 小轿车的速度是 面包车的倍

(完整)五年级上册数学拓展与提升题

练习题 1、已知247×43=10621,你能把括号里的数填出来吗? 2.47×4.3=()×0.43=()×0.043=0.247×()=0.0247×()=()×() 2、下面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是一位小数,请你算一算,这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2.()×2.()=7 3、下面各数分别是由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请分别写出这个三位小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 8.0 〈()()〈5.2 〈() ()〈 0.20 〈()()〈3.14 〈() 4、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3.56×38.5+0.7×256+9.15×35.6 752×1.25+ 4.45×12.5+0.035×125 5、开学第一天,五(1)班12名学生拍合影照,拍一次付20元,给4张照片,加洗一张另付2.5元。如果每人要一张照片,那么他们一共要付多少钱? 6、星期天,爸爸、妈妈带小玉去游乐园,买门票共用去27.5元,一张成人票与两张儿童票票价相等,买一张成人票需要多少钱? 7、

8、实验幼儿园要给小朋友的寝室换窗帘,共买布270米,每个窗帘要用布2.6米,请你算一算,这些布最多可以做多少个窗帘? 9、3.643643643……的小数部分第50位上是数字几? 10、在循环小数0.abc 中,小数部分前90位上的数字和是180,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a,b,c 为三个不同的自然数) 11、食堂买来7桶油,每桶油质量相等。如果从每桶油中各取出30.4千克,那么剩下的油与原来3桶油的质量相等。原来每桶油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一辆汽车共载客50人。 一部分人买A 种票,每张0.8元,别一部分人买B 种票,每张0.3元。 A 种票比B 种票多收入18元,买A 种票的有多少人?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经典好题附答案

1、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两点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测得米,米,、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A.5米 B.10米 C. 15米 D.20米 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5和11,若第三边是整数,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小周长是( ) A.21 B.22 C.23 D.24 3、如图,在△ABC中,已知点E、F分别是AD、CE边上的中点,且S△BEF=4cm2, 则S△ABC的值为…………………………………………………………………() A.1cm2 B.2cm2 C.8cm2 D.16cm2 4、按照定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或中线、或高)应是() A.射线 B.线段 C.直线 D.射线或线段或直线 5、如图,在△ABC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图形是…………………………() 6、若三角形三条边长分别是3,1-2a,8,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5 B.-5-2或a<-5 7、如图,在△ABC中,AB=AC,BD是∠B的平分线,若∠BDC=72°,则∠A等于()

A.16°B.36°C.48°D.60° 8、如图,△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则的大小为() A、 B、 C、 D、 9、如图,已知,∠1=130o,∠2=30o,则∠C=. 10、如图,小林从点向西直走12米后,向左转,转动的角度为,再走12米,如此重复,小林共走了108米回到点,则() A. B. C. D.不存在 11、如图,在△ABC中,∠C=50°,按图中虚线将∠C剪去后,∠1+∠2等于() A.230°B.210°C.130°D.310°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ABC的平分线与∠BCD的平分线交于点P,则∠P=

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2、用一根长12.4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已知这个梯形的两腰共长6.4分米;面积是9平方分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分米?(用方程解答) 3、河里有鹅鸭若干只;其中鸭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4倍.又知鸭比鹅多27只;鹅和鸭各多少只? 4、一个林场要栽树20xx棵;前3天平均每天栽350棵.其余的要求2天栽完;平均每天要栽多少棵? 5、甲、乙两城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一地;每小时行驶6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驶40千米;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6、修路队修一段路;前8天平均每天修路150米;余下3000米又用4天修完。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7、一列火车4小时行了272千米;照这样计算;①、行驶2312千米路程需多少小时?②、这列火车15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8、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2.5米。采用新的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节省0.5米;原来做60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套?

9、工程队修一条长54千米的公路;前7天修了6.3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多少天完成? 10、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1、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采集树种;一班45人;每人采集0.13千克。二班共采集6.15千克。两班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12、一间教室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0.16平方米的方砖需要270块;如果改用边长是0.3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3工程队要全修一条长4.8千米长的水渠;计划用1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08千米;实际多少天就完成了任务? 14、4只大熊猫两周共吃掉竹叶169.12千克;平均每只大熊猫每天吃多少千克竹叶? 15、服装厂做校服;现在每套用布2米;比原来每套节省用布0.2米;现在做880套校服的布料原来只能做多少套? 16、一桶连桶共重9.2千克;倒去一半后;连桶还重5.6千克;问桶重多少千克? 17、小明的新房间准备用方砖铺地。如果用面积是0.09平方米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能够应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是同底(长)等高(宽)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 教学关键: 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 三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大家都是少先队员吗?是少先队员就要佩戴红领巾,那你有没有观察过你所戴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呢?(三角形)那你有办法计算出它的面积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 “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屏幕出示红领巾图)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大家想一想,我们学过的三角形可以分成几类呢? (板书: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此时在黑板上呈现出提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教具,并贴在黑板上。 (将三角形的高和底分别表在图上) 将任意一组三角形(大小相等)发给学生, 提问: 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讨论并试着回答问题: (1)三角形的面积与转化后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三角形的底与高和转化后的图形的()与()有关,有什么关系? (3)利用转化的图形,你能找到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十一章三角形全章教案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最新五年级数学上册思考题.docx

五年级数学上册思考题 1、五年级数学上册思考题是40 岁,妈妈的年龄是秦奋的 4 五年级数学上册思考题 2、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向相反方向飞行, 3 小时共飞行3600 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 倍,求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3、弟弟有课外书20 本,哥哥有 25 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 2 倍? 4、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170 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 吨,给乙库运进10 吨,这时甲库存粮 是乙库的 2 倍,两个粮库各存粮多少吨? 5、某停车场规定: 2 小时内收停车费 3.5 元,超过 2 小时,每小时收 1.5 元(不足 1 小时按 1 小时计算) .王叔叔在该停车场停车7. 2 小时,应付停车费多少元? 6、下面是小华家6、7 月份用电量情况 .电费的单价是0.54 元/千瓦时,小华家应付电费多少元? 6 月底读数七月底读数实际用电量 电量 /千瓦时408506 7、某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 3 千米以内 5 元;超过 3 千米,每千米 1.4 元(不足 1 千米按 1 千米计算) .李叔叔乘出租车去离家19.8 千米远的商城,他应付车费多少元? 8、为了鼓励货车合理装载,减少重载车对高速公路的损害,某市对各列货车的高速公路里 程费进行记重收费.收费方案如下: 类别记重显示数 /吨计费办法 122 及以下按每千米每吨0.09 元收费 222----30不超过22 吨的部分按 1 收费,其余按每千米每吨0.15 元收费( 1)某次某货车记重显示为18 吨,从甲地开往相距100 千米的乙地,货车需要付高速公路里程费多少元? ( 2)某次某货车记重显示为28 吨,开往距离为200 千米的某地,货车需要付高速公路里程费多少元? 1 / 7

五年级上册数学提高练习题

(一) 一、填空。(15分) 1、13.5×0.5表示( )。 2、13.5÷0.5表示( )。 3、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4、计算0.756÷0.18,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变成()÷()再计算。 5、在○里填上>、<或=。 19.7×2.6○19.7 36×0.5○36÷2 35.6○35.6÷0.25 6、1200平方米=()公顷 5.2吨=()吨()千克 1.05米=()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为1.2分米,面积是()。 8、甲、乙两辆客车同时从安阳开往郑州,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经过1.5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列出综合算式是(),也可以先求(),再求相距多少千米。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的后边()里打“√”,错误说法后边的()里打“×”。(4分)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2.5×4.4可以这样简单的计算:2.5×4×0.4。() 3、5.32727…….可写作5.327。() 4、两个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添在()里。(3分) 1、3.14×102的正确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①3.41×100×2 ②3.14×100+2 ③3.14×100+3.14×2 2、食堂运来10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正确的列式为:()。 ①10÷(10÷40-5) ②10000÷(10000 ÷40-5)③1000÷(40-5)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5倍,高扩大5倍,面积()。 ①扩大5倍②不变③扩大25倍 四、计算。(4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1.5×4= 0.12×3= 0.49÷0.7= 6.4×0.2+3.6×0.2=42÷0.6= 7 2.8÷0.8= 1.5÷30= 3×0.2×0.5= 2、用简便方法计算。(8分) 99×2.45 5.6÷1.6 1.25×32+215×9.76×0 9.85× 2.3-8.85×2.3 3、求未知数x。(6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 学习 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一)教师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面积的公式是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共同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指导探索 (一)数方格面积.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第69页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小组内分工合作)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评价一下以上用“数方格”方法求出三角形面积. (二)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 算面积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讨论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第三种拼法)能帮助我们推导出 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 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6.讨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三)教学例1. 例1.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学生独立解答. 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 5.6×4÷2=11.2(平方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1.2平方厘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 面积教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三角形的面积91—92例2 【课程标准描述】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小游戏,体会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2.在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求三角形面积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借助适当的工具,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地说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一组实际问题,能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是用相对应的底和高相乘再除以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学习重点】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小游戏,结合学生汇报交流,关注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以评价目标1。 2.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关注学生是否会用转化的方法,找出新旧图形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公式。展示交流时学生是否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评价目标2。 3.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题,汇报交流,关注学生表达的正确性,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新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PPT课件演示) 2.创设情境。(PPT课件演示) 同学们,请大家看看自己胸前的红领巾,它是什么形状如果要裁剪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红布吗求所需红布的大小就是求这个三角形的什么 3.回顾引新。 (1)回顾: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五年级数学上册思考题

五年级数学思考题 1、秦奋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秦奋的4倍,问秦奋和妈妈各是多 少岁? 2、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向相反方向飞行,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 倍,求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3、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4、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这时甲库存粮 是乙库的2倍,两个粮库各存粮多少吨? 5、某停车场规定:2小时内收停车费3.5元,超过2小时,每小时收1.5元(不足1小时按 1小时计算)。王叔叔在该停车场停车7.2小时,应付停车费多少元? 6、下面是小华家6、7月份用电量情况。电费的单价是0.54元/千瓦时,小华家应付电费多 7、某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3千米以内5元;超过3千米,每千米1.4元(不足1千米按1 千米计算)。李叔叔乘出租车去离家19.8千米远的商城,他应付车费多少元? 8、为了鼓励货车合理装载,减少重载车对高速公路的损害,某市对各列货车的高速公路里 路里程费多少元? (2)某次某货车记重显示为28吨,开往距离为200千米的某地,货车需要付高速公路里程费多少元? 李叔叔:每月的通话时间累计不超过60分钟。 王阿姨:每月的通话时间累计在300分钟左右。 请你帮他们分别选一种比较合算的手机卡,并说明理由。 10、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所得的数比原数多了9.9,原数是多少? 11、甲乙两数的和是23.1,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正好与乙数相等,甲、 乙两数各是多少? 12、小明在计算一个两位小数除以1.8时,把被除数的小数点漏掉了,结果商是120,这个 被除数是多少,正确的商是多少? 13、停车场收费标准如下:1小时内收费2.5元;超过1小时,每0.5小时收2.5元。李叔叔 交了12.5元,他在停车场停了几小时? 14、1÷7的商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小数部分前100位的数字和是多少? 15、在循环小数0.abc中,abc是循环节,小数部分前90位上数字和是180,这个循环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a、b、c表示3个不同的自然数) 16、王阿姨到商店去买蛋糕,她带的钱如果买4千克蛋糕还剩11.6元;如果买6千克蛋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