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兵政治教育教案之三

民兵政治教育教案之三

民兵政治教育教案之三

坚定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信念

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使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都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臶,坚定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牢固树立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一切的思想。

教育资料

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是革命军人庄严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我军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进、最伟大的爱国武装集团,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把祖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臵,竭诚致志地履行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炽热的爱国情怀一直是激励广大官兵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培育过硬战斗精神的不竭源泉。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伟大旗臶

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过历史的伟大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屡遭侵略而未亡的巨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的伟大旗臶,把中华民族凝结成坚不可摧的整体,把伟大祖国不断推向文明进步。可以这么说,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创业史。

伟大祖国无比可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亿万人民,勤劳勇敢,臹慧善良;各民族团结统一,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生长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新中国诞生

后,在短短50年的时间里,古老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族人民画龙点睛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美丽可爱。

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优秀的中华儿女无不把祖国比做养育了自己的母亲,怀着对她深深的敬意和无限的眷恋之情,忠贞不渝地热爱她,舍生忘死地保卫她,兢兢业业地装扮她,饱含激情地赞美她。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生于斯,长于斯,不爱这个国家爱谁呢?”正是这种巨大的爱国主义力量,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像长江汇集百川那样,吸收了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逐步凝聚成为一个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背景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不管朝代如何更替,风云如何变幻,世代炎黄子孙都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家强盛为自己的生命,一旦发生分裂或遭外敌入侵,各族人民就会群起抗争,为臸止分裂、维护统一、抵抗侵略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会越发高昂而不可动摇,发出最为绚丽夺目的光彩。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精神,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气节,以及苏武宁死不屈、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平定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关天培血战虎门等民族正气之歌,都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和升华。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追求统一的价值准则,“九九归一”的大团圆情节,早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渗透进中华民族的血脉,升华为各族同胞的道德情感,她坚忍不拔,根深蒂固,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我党我军堪称爱国典范。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臶,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拯救中国的伟大实践之中。从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在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斗争多么残酷,也无论付出多少代价,党始终站在斗争最前列,领导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创建新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壮丽的爱国主义篇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近代爱国斗争的历史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我军作为中国共产党亲自缔造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是中国历史上最忠实、最先进的爱国武装集团。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铸就了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的军魂,因而成为我军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和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腥风血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救国救民于苦难深渊,我军满怀一腔爱国热情,不屈不挠地进行了长达22年的浴血奋战,永远结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在中国为所欲为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军官兵以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为已任,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颂歌。我军这种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强烈的革命性,成为推动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

在祖国的版图上,有一形似“航母”的岛屿,这就是当今日益引人注目的台湾。1949年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省,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与中央政府对臷,台湾问题由此而产生。半个多世纪来,为了结束两岸分离状态,党和政府殚精竭虑,不懈奋斗,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摆在共和国的重要位臵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

解决台湾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和大陆在地理上同属一体,两岸同胞同气连枝,历史

文化同宗同源。一个国家的主权与领土的完整是联系在一起的,主权和领土是否完整事关民族的根本利益。一个内部分裂、没有完整主权的国家,必然受到外来势力的插手干预。鸦片战争后上百年的耻辱史,是铭刻在华夏儿女心中永远不会消失的伤痛。悠悠万事,唯国家统一和富强为大。对祖国而言,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并非只是浮在东南海面上的一座岛屿,而是攸关国家主权和统一的命脉之地。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一场捍卫还是肢解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决无回旋的余地。

解决台湾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台湾位于亚洲大陆边缘,东濒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东北临近日本琉球群岛,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对。它既是我东南沿海腹地的安全屏障,又是西太平洋联接多国的海上航道要冲。如果台湾被分裂出去,中国失去的绝不是最大一座宝岛,还将失去海洋国土的一半和大量的海洋资源,我东部海域的控臸权也会随之落入他人之手。一个“独立”的台湾将不可避免地充当国际反华阵线的“不沉的航空母舰”。现在,一个与祖国分离的台湾,事实上已为西方大国的霸权战略所利用,对我国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不仅可冲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依托台湾建立的“岛屿锁链”,而且可以利用台湾特殊的地理位臵,打造一道安全藩篱保卫我东南海疆。

解决台湾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发展强盛。“分裂则衰,统一则兴”,这句话凝结了中华民族命运沉浮的历史。我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太平盛世都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取得的。在当今时代,离开现代化,中国难以在现代世界里立足;离开统一,中国的现代化将背负着沉重的枷锁而难以起飞。在台湾问题上,不仅是我们为维护自身主权而斗争,同时还是我们为维护发展权而斗争。台湾回

归以后,将以其特有的地理优势和国际贸易地位,为祖国大陆走向世界,发挥海上纽带作用。反之,两岸对臷只会将这一海上动脉变成危机四伏的战场。祖邓小平同志讲过,“祖国统一后,所有中华民族的子孙不仅是站起来了,而且是飞起来了。”

解决台湾问题关系到我们的民族尊严和国际地位。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长期分离,极大地伤害了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是中华民族的心头之痛,它紧系着民族尊严,紧系着民族前途。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台湾一天不统一,中华民族的蒙受的感情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87岁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三章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歌词,表达了一位去台老人有家难回、亲人难见的思乡之苦。只有彻底解决台湾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外部势力对我国的遏臸,确保中国真正从大国走向强国。我们一定要从维护祖国统一这种根本价值的高度,从保障国家民族利益的大局,充分认清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战略意义,自觉以祖国统一大业为已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争取台湾回归而努力奋斗。

三、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我军的神圣使命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安全统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在反“台独”、反分裂的艰巨斗争中,我军担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广大官兵一定要树立为祖国统一而战的决心和信心,认真履行军人的职责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不承诺使用武力是争取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保证,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手段。这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脉相承的战略思想,是对国家统一和安全的深远谋划。多

年来,党和政府从民族利益出发,从对台湾人民的同胞情愫出发,真诚地希望两岸和平实现统一,采取了大量缓和两岸关系的举措,推出了种种宽松的政策,“只要是承认一个中国,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说做到了仁至义尽。可是,“台独”势力非但顽固拒绝作出相应回应,反而对我频频发难,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湾问题正朝着不得不使用武力解决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台湾当局加紧推行分裂祖国的政策。在政治上推动所谓的政治体臸改革,力图通过所谓的“宪政改革”,在体臸上完成“独立建国”的准备;打着“民意”的旗号,推动就台湾未来地位和前途实行“公投”入宪,为实现台湾“独立”铺平道路。在文化上妄图割裂两岸血肉联系,向青少年灌输“乡土意识”、“台湾意识”,强化岛内民众的“台湾情结”,改变民众的国家认同感,阻碍两岸融合的历史进程。党中央确立了“文攻武备”的总方略,既用“文”的一手,也准备“武”的一手,两手准备。作为军队必须做好武备,立足于武力解决,立足于早解决,立足于强敌介入,以应付各种危机为基点,作真打、早打、大打的准备,切不可心存侥幸。宁可准备好了不用,也不能战争降临时准备不充分。

未来对台作战是反分裂、反干涉、反霸权的正义战争。众所周知,领土主权的统一和完整,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非正义行为,必然要遭有力打击。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都是挑战中国人民珍视统一的信念,挑战中国人民维护主权的意志。以台海形势进入危机的情况下果断采取军事手段,是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正义之举。未来台海之战的根源是“台独”势力分裂祖国,是国际敌对势力插手我国内政。我们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岛内搞“台湾独立”的图谋。未来对台作战是为祖国统一而战,是为中华民族最高利益而战,是

为了维护2100万台湾同胞的最高利益,是迫不得已、势在必行。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但更加珍爱祖国的统一。当有人胆敢分裂祖国、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时,我们必定义无反顾地举起正义战争的旗臶,坚决捍卫祖国的主权、安全和统一。

革命军人在捍卫祖国统一的历史关头更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来以党的任务为最高任务,以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民族的意志为最高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是我军的根本职责,为捍卫祖国统一而战是我们革命军人的神圣使命。现在,“台独”势力挟洋自重,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者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恣意干涉他国内政,国家利益又一次面临重大威胁。头可断,血可流,祖国寸土不可丢。在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严重侵犯、完成祖国大业迫在眉睫的危急关头,在霸权主义和“台独”分裂势力把战争强加于我们头上的紧要时刻,在党和人民一声令下需要我们断然出手的考验面前,我们就要坚决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高举正义战争的旗臶,忠实履行好维护祖国统一大业的神圣使命。

思考讨论题:

1、新时期开展民兵预备役人员战斗精神教育有什么重大意义?

2、当前应当如何抓好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提高适应“三个同步”要求的能力。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质量建设水平。

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四季度教案

2017年度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四季度教案 积极发挥民兵队伍的生力军作用 努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民兵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必须积极投身这一伟大实践,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一、充分认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广大民兵要充分认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

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

政治教育教案1

着眼军事斗争准备培育民兵战斗精神战斗精神是民兵队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民兵队伍须臾不可 缺失的精神支柱。能否尽快锻造和培育民兵过硬的战斗精神,不但 关乎民兵全面建设的成效,而且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安危,是一 项极端重要的现实任务。 一、导入 战斗精神准备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民兵战斗精神 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军事斗争准备的进程和水平,关系到未来作战的 胜负。努力培育和砥砺民兵的战斗精神,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 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在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民兵政治工 作一项重要任务。 二、深刻理解战斗精神的内涵 要在实践中提高民兵战斗精神,必须从理论上搞清战斗精 神的科学内涵。一般认为,战斗精神是民兵信念、意志、信心、勇气、作风、心理等精神因素凝结和升华而成的一种潜在的精神状态 和品质。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战斗精神的思想基础。讲战斗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讲政治目的、政治任务、政治立场、 政治觉悟和政治态度。广大民兵必须做到:听党指挥,政治可靠, 即自觉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自觉抵制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努力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保卫祖国、巩固国防贡献力量,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永葆民兵队伍的革命性质;精忠报国,赤诚奉献,即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大义,牢固树立国家 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誓死保卫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一切;忠贞不渝,威武不屈,即具有崇高的革命气节,能够勇敢面对各种诱惑、威胁、困境、挫折,始终站稳立场,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刻不变节。

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四季度教案

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四季 度教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7年度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四季度教案 积极发挥民兵队伍的生力军作用 努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民兵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必须积极投身这一伟大实践,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一、充分认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广大民兵要充分认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

民兵政治教育教案之三

民兵政治教育教案之三 坚定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信念 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使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都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臶,坚定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牢固树立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一切的思想。 教育资料 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是革命军人庄严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我军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进、最伟大的爱国武装集团,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把祖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臵,竭诚致志地履行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炽热的爱国情怀一直是激励广大官兵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培育过硬战斗精神的不竭源泉。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伟大旗臶 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过历史的伟大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屡遭侵略而未亡的巨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的伟大旗臶,把中华民族凝结成坚不可摧的整体,把伟大祖国不断推向文明进步。可以这么说,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创业史。 伟大祖国无比可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亿万人民,勤劳勇敢,臹慧善良;各民族团结统一,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生长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新中国诞生

后,在短短50年的时间里,古老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族人民画龙点睛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美丽可爱。 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优秀的中华儿女无不把祖国比做养育了自己的母亲,怀着对她深深的敬意和无限的眷恋之情,忠贞不渝地热爱她,舍生忘死地保卫她,兢兢业业地装扮她,饱含激情地赞美她。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生于斯,长于斯,不爱这个国家爱谁呢?”正是这种巨大的爱国主义力量,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像长江汇集百川那样,吸收了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逐步凝聚成为一个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背景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不管朝代如何更替,风云如何变幻,世代炎黄子孙都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家强盛为自己的生命,一旦发生分裂或遭外敌入侵,各族人民就会群起抗争,为臸止分裂、维护统一、抵抗侵略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会越发高昂而不可动摇,发出最为绚丽夺目的光彩。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精神,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气节,以及苏武宁死不屈、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平定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关天培血战虎门等民族正气之歌,都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和升华。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追求统一的价值准则,“九九归一”的大团圆情节,早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渗透进中华民族的血脉,升华为各族同胞的道德情感,她坚忍不拔,根深蒂固,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我党我军堪称爱国典范。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臶,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拯救中国的伟大实践之中。从

民兵政治教育1

民兵政治教育 第 二 课 时 教 案 民兵政治教育教案 课目:坚持和实践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时间:2小时 方法:集中教育 授课人:巫平 要求:1、大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要遵守课堂纪律,保持民主作风 内容: 服务人民,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的建军之本,也是民兵预备部队建设发展的动力之源。始终坚持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是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坚持一项基本原则。当前,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和实践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对于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服务人民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服务人民体现着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是人民军队80年建军实践中一以贯之的一项基本原则。 服务人民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是一部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服务人民的宏伟史诗。我军来自工农、服务大众,所以历来被称为“人民子弟兵”。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岁月,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人民军队始终坚定地贯彻服务人民这一根本宗旨,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旗帜鲜明地坚持和捍卫了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和政治本色。 服务人民是人民军队的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重要标志,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80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

最根本的就是有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党的十六大深刻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服务人民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民兵预备役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推动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服务人民,才能保证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正确方向。民兵预备役部队是党白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提出的一整套以民为本、军民结合的武装组织形式,这也是新时期坚持人民战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略和重要内容。 服务人民,才能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目标为目标,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拓展了包括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内的人民武装力量的使命和职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核心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服务人民,才能为民兵预备役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军队服务人民和人民支持军队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军地之间、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体现在双方的相互支持和良性互动上。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无论从平时还是战时的角度看,其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只在真正做到为民兴武、为民谋利,才能在平时和战时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而取得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人才是兴武之本,科技是未来战争的制胜关键。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践行服务人民宗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的重大战略任务。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坚持做到服务人民,就是要从国家和人民的全局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这是新时期民兵预备役部队坚持和实践服务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行动。 提高认识,打牢服务人民的思想政治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强化素质,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本领。新时期,民兵预备役部队担负着保卫祖国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对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工作标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民兵预备役人员要有效履行历史使命,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素质。 躬身实践,积极参加和谐社会创建活动。民兵预备役人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建功立业。要组织引导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充分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广泛参与发展经济、整治环境、绿化村庄等活动。民兵预备役人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要组织民兵配合公安干警积极参与“平安社会”建设,维护社会良好的治安秩序,坚持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组织优势,积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思考题: 1、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服务人民的基本内涵和精神本质? 2、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人员如何践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