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日筑基

百日筑基

百日筑基
百日筑基

一个修道人不能入定,就没有真本事。

“据我的经验,几十年来,几乎连打好百日基础的人都没有。如果这个基础(百日筑基)都没有的话,所有佛学理论都是空谈。

——南怀瑾”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能完成这一百天的修行,就是道家所说“碧眼方瞳是神仙”。定,也叫做“三昧”,道教称为“结丹”。从凡夫到成佛,只有禅定功夫不同——慧也是从定生。

比如:般舟三昧是八地菩萨境界,

首楞严三昧是十地菩萨境界,

金刚三昧是佛的境界。

也就是,当你证到首楞严三昧时,你就证到十地。如果一个修行人,无法入定,那么他是没有真功夫的。也就是,他没有真本事,只不过鹦鹉学舌,背个书而已。

一、怎样入定

“中脉不通而言得定者,绝无是处。中脉通了,才能证入初禅。中脉通了,他的境界永远是天青色,昼夜都在水绿山青境界,两眼蓝色,眼瞳定而有力,发出方楞似的光芒。佛教用药师佛的蓝色身躯意表这个境界,也就是道家所说“碧眼方瞳是神仙”。

精气神充足,中脉自然会被旺盛的精气神冲开。此时身体健康无病色身没有绝对的健康,即不能得定。不能去掉身体的障碍,想进入定境,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能做到身心健康,求证道业就比较容易了。

“百日筑基”并非百天的意思,百日是来形容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的意思。也是“筑基补漏”的一个必经阶段,通过功法把各种病灶找出来,再通过功法的练习对人体进行全面的修复与强健;至于到底需要多少天来筑基堵漏,这与所选的功法、有无明师指点、练功时的入境程度、每天所花的练功时间、及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密切的关联。所谓修补,指的是修补已漏之身。这里所指的已漏之身,并不是单纯指走精与漏血,主要是指由于体内元气的走失,造成真气(生命能量)不足所引起的各种病变。

百日筑基的目的在打通任督二脉。医书有云:“痛是不通,通则不痛”。人体气脉通畅,则全身无病,身心愉快。百日筑基也可以视作祛病的基础,使身体达到绝对健康。这个绝对健康,在生理上即精气神充满经络气穴,丹经云:“气满任督自开”,故打通任督二脉全在精气神满。

当人体气机运行受到较强的阻力而体内能量尚不足以冲开病灶时,气机运行便会自动改变运行路线,当另一运行路线再次受到强烈的阻滞时,便会再次改变路线,如此不断循

环,气机全方面展开并冲开体内的小病灶(气滞点)全部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由于能量不足而暂时冲不开的病灶一个个地暴露出来了,这个过程就是找病的过程。

在筑基阶段都要经历得气、行气、疏通和冲击四个过程。得气:而筑基功的下手功夫一般都在下丹田开始,修炼者首先会感受到练功时腹内肠子蠕动增强,频放矢气(屁)继而出现丹田发热、小腹发热等得气现象。行气:随着修炼者自身“堵漏”化气和练功中外气内收的能量积聚,小腹发热伴有充实感,这是体内的气机逐渐累积的表现,随之气就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在体内运行。由于人体正常的组织和经络都是通畅的,因此气机运行时通过正常的组织和经络时一般是没有感觉的。

疏通:但人体经络中通常会有很多小的气滞点,这些小气滞点尚未形成病变,所以平时没有什么感觉,但由于练功后能量的增加,运行力度也随之加大、加上练功时意识内守,对身体的感受远比平时敏感,气机运行在疏通这些小气滞点时便会产生热、涨、麻、疼、痒、冷、重压、蚁行感等现象,俗称“气感”。

冲击:当气机运行到有明显病变或不正常的经络时,气行受到强大的阻力,这是因为所有气质性病变的部位,经络都处于淤滞或堵塞状态(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气要通过受到病变的阻碍,就形成了两个相反的力,冲击力和阻

滞力,病变部位受到外力的冲击就会出现明显的反映,如:疼痛、发热、出血、及其他类似于病情加重的反应。这便是气功界通常讲的“气冲病灶”。道家气功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脱胎换骨”前的“大死大活”的过程。气冲病灶的过程,少则几小时、几天,多则几个月,有的病情较重或年老又身患多种疾病的学员,甚至经历几年的气冲病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撇开精神因素和念力调控的因素)是以修炼者自身所积聚的能量的量级和体内需要修补的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的多少来决定的。

这里有一点是修士常误解的地方,往往认为元婴、圣胎、圣婴在自己身体内生长。其实都是比喻,是形容返回到未生之前的赤子状态。所以龙门派祖师伍冲虚真人说:“胎即神气耳,非真有婴儿,非有形有象有也”。我们得承认,悟性具有先天性。但,后天思维习惯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基本的道理都是相同的。

“人身有365个大穴,对应地球公转太阳一周。地球公转太阳一周是365天,易数以9为最大,以9归真,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9口真气。

“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六刻钟,每刻钟二十分钟,即每二十分钟为一座。人坐禅时,六根清静,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

沉时,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当真气化生时,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时,会化成一口清且甜的口水,渡咽下去,胜过服一支人参,补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脏六腑,推动百脉千经。

“一百天的时间不是乱定的。要计算要坐多少座才能气脉初通,即365个大穴×每个大穴9口真气=3289座,把这个数字去零为整,即三千五百座左右。佛教日夜打坐,以连续七七四十九天日夜的打禅七,完成三千五百座。道教日修夜睡,一天用功十二小时,二个七七四十九天即可完成。二个七七四十九天,也就是一百天左右,故名百日筑基。

完成百日筑基,需要日修夜睡连续打坐一百天,完成三千五百座有效坐。这是一切修行人都要完成的基本功,在佛教被称为“打禅七”。

百日筑基,筑的是什么基?——入定!

百日筑基是为了打通中脉,打通中脉才能入定,中脉不通是被贪嗔痴等业障堵住。

南怀瑾老先生开示:

“中脉不通,不能得定。中脉不通而言得定者,绝无是处。中脉通了,才能证入初禅的真正禅定。色身没有绝对的健康,即不能得定。不能去掉身体的障碍,想进入定境,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能做到身心健康,求证道业就比较容易了。

打坐盘腿修定,与明心见性没有多大关系,真的明心见性,不一定是靠打坐的,但又有绝对的关系——若想回到本来清净面目,进一步转换这个色身,就非靠打坐不可。除此之外,无第二条路可走,而且非经修持功夫不可。打坐时气脉不通,不能得定。打坐腿痛,即为气脉不通,此时自己不去理会,久而久之,气脉打通,自然可定矣。凡稍能得定者,色身无有不随之转变者。

不要光弄大乘佛学空洞的理论。佛法如果真的学术化,以后的世界就没有佛法,末劫真的来了。现在的人两条腿都降伏不了,还谈什么降伏其心呢!知见虽有,然在功用上即过不去,实为见地不真,终不济事,说亦说得,提公案亦知道,只是生死到来过不了关。不如先学道家,先将气脉打通再说。不要尽是参话头,玩弄机锋转语,不管你走佛法什么宗派,没有禅定基础,什么也不用谈。

其实,完成百日筑基,中脉就会打开,眼睛变为蓝色这就是道家所谓:碧眼方瞳是神仙

1、当内在的意识流不再向外寻求以后,他说话的声音,下来自丹田,上通于虚空。所以唐朝的大慧禅师讲:“你处在哪个层次,你不用开口,我知道的清清楚楚”。一个人的层次,在其五官、肤色,都体现的清清楚楚。

修行上,女人的身体更利于修行,正如好风水都像女人的

身体。从生理上来讲,女人的脑细胞20岁时就已发育成熟了。而男人要到40岁才发育完整。从衰老程度来看,女的比男的提早10年,而平均寿命却比男的长。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可以引用一位道教长老(朱鹤亭、法名玄鹤子)说过的一句话:“道在造人的时候,男人的生理设定要释放能量,女人的生理设定是要吸收能量。”男的能量都释放了,女的释放的少,还要吸收能量。因此,男的平均寿命要比女的平均寿命短。所以女的修行感应特别强,容易和宇宙沟通。家庭中有越轨行为的也是男的多,女的少。

女人在百日筑基中就进入了男人修炼多少年才能达到的地步。因为女人在生理上与男人有区别,女人只要用心练上百日后,都能超过男人苦练的三年成果。

(女人得到此法后会修炼的象仙女般的靓丽,会进入仙女一样的境界,年轻美丽的容貌赛过杨贵妃)。

“比较而言,女性得定易,得慧难;男性得慧易,得定难。莲花生大士也曾教导移喜磋嘉说:「身体是修行的基础,男女并无重大区别,但如果已经有修行的愿心,则女性的身体更利于修行。」因此,相对而言,男性很难解脱生理烦恼的束缚,如性欲等,而女性则更难解脱心理烦恼的束缚,如情感等。女性起步易,身体容易有各种各样的气脉反应,但后期智慧开发较慢;男性起步难,但一旦能脱开身体的束缚,后面的智能开发就相对容易一些。以五蕴来划分,男性更难

突破色阴的束缚,而女性更难突破受阴、想阴、行阴的束缚。成佛最终是智慧的成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有更多的男性成就者。

2、有些人担心自己骨骼长得不好

百日筑基可以打通中脉,在气脉打通的过程中,会脱胎换骨。换的骨骼如同相书上画的天然完美形态,无需整形'所以不但道家,一般走修行路子的人,也都知道还精补脑,长生不老。密宗称头脑这一部脉轮为大乐轮,丹田部分叫变化轮,心窝部分叫法轮,喉咙部分叫受用轮。脑部的脉轮不打开,得不到轻安,不会发乐,打坐永远在愁眉苦脸中,根本空不了。当脉轮要打开时,会无比的痛苦。我曾亲自经历过,到了眼睛,眼睛开刀;到了牙齿,牙齿也拔了;到了耳朵,耳朵也出毛病。二祖当年见达摩祖师以前,头痛欲裂,受不了,也想死,空中有个声音告诉他:“你忍一下,正在换头骨。”过后,头不痛了,却长出五个包包,像五岳一样。'

3、皮肤会逐渐变得如玉一样洁白莹润光滑,不是苍白

“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回到本文,你工夫做对了,就有返老还童之象,你皮肤的颜色润泽,筋骨越来越健康,而且是越来越软,转成同婴儿一样。这个时候,你打起坐来,有时身体内部都听到咔嚓咔嚓响,骨头也慢慢软化起来,都变化了。老年人身体胶质少,石灰质增长就硬,如果修到元精、元气守住时,这骨节有了胶质就越来越软,那是十分效

验的。譬如有些人有灰指甲的,工夫真到了,看到那个指甲中一层一层退出去了,灰指甲就没有了,本身的元气有这样厉害。所以这样下来,身体就越来越健康了。“辟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身体上的阴气,病的现象都赶跑了,老化现象也消'退了。

4、开悟的人没有一个是塌鼻子的

5、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脑袋不可能是塌的

6、身体到腰部是越来越细,肚子会收进去,小腹越来越充实。你要看到真正佛菩萨的相,他一定是很端正的。隋唐以前西藏塑的佛菩萨像是对的,一个真正有工夫的人,他的身体到腰部是越来越细,肚子会收进去,小腹越来越充实。不是说这里鼓出一大块就是丹田了,那是肉田,不是丹田。你看一个人肚子大大的,你用两个指头去碰却是松松的。真正修道的人这里是硬实的,并不用力,元气是充满的,当然也不能太瘦。

7、皮肤变了,整个人都变得细嫩有光彩,由里面发亮光。“黄中渐通理”,这个气养到最后得定了,“润泽达肌肤”,皮肤变了,整个人都变得细嫩有光彩,由里面发亮光。大致说来,肌肤外表发亮,归功于上文的养气,但还是外表的。这个时候“骨弱可卷,肉滑若饴”,一个人修道到了这步工夫,你的肉体就变了,这个骨头软得好像面粉一样,软得不得了,可以卷起来;皮肤光滑得同婴儿一样。“饴”就是麦

芽糖,皮肉像饴糖一样的光滑。这还没有到神仙,是成神仙的第一步。学佛的人得初禅、二禅时,就到了这个境界。到了这个地步不用进美容院,就很漂亮了。

无论男女,完成百日筑基后,中脉就通了,具备九种境界1、眼睛清澈明亮,眼神坚定有力,目光像能够穿透人体,物体一样。道家所谓“碧眼方瞳是神仙”,指的就是这种修炼者中脉打通后百脉皆通时出现的境像。

2、体内产生所谓的“内华”如同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温暖四肢百骸。正是“苦尽甘来,其乐无穷”。

3、身安神安,对事物反应异常灵敏,心灵精神进入空明清醒境界,进入心如明镜,纤尘不染的境界。

5、心灵深处自然产生出一股强大的内在吸引力,使心不外弛,神气内敛,身心自然离相离欲,虚空静定,无为而为,妙用无穷。

6、静坐时,体内产生一种向上的引力(如同有一无形绳索将身体向上牵引),自发的将头顶,身体拉直,调正,自发无为的调整身心境界。

7、腹腔自动向脊背收缩,出现前腔紧贴后背现象,玄关自发产生一种聚散开合的虚灵神性。

8、内在气机绵绵,自运不息,消化吸收功能异常强健,排泄系统异常通畅,小便无一点臊味。群阴消尽,通体纯阳。

神清气爽,身体自然散发着清幽淡雅的芳香。

9、气质超凡脱俗,光彩照人,出现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的“三不思”超然境界。

真得定、得道的人,即使最丑的相也转庄严了

南怀瑾:道家叫人要经常咽津液,咽津液则自然纳气,气跟着津液一直送到胃再到丹田。尤其学道的人,应经常嚼津液,咽津纳气。津液者,其成分极其复杂,各种各样的妙用多得很。但怎样才知道津液是化了气了呢?很少人提到这个问题。当气由督脉上升到达头顶,慢慢到舌头牙齿缝,甜甜的津液(不是白糖的甜,而是自然的甜味),源源而来。不要经常咽,等满口时,舌头翘起,不要像喝茶般地粗咽;要轻轻地、慢慢细细地咽,送下胃,自然气下沉,自然到达丹田。女人则沉到胃(中宫)为止。神凝气住,此即化了。津液变甜了,佛法谓之甘露,甘露未来即气未化,这是说的咽津纳气。

人坐禅时,六根清静,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时,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当真气化生时,其一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上颚的龈交穴时,会化成“金津”;其二由任脉上行到口腔下颚的承浆穴,会化成“玉液”,“金津”和“玉液”在口腔内混合后就是唾液(俗称口水)。唾液清且甜,俗称“甘露”,吕洞宾有诗为证: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甘

露也是我们做功夫到一种境界的时候,从脑下垂体下来的一种甘味的液体,从头顶下来。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这样引吞,可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所以人坐禅时,心不可动,心动则气动,气动则气散,真气元气散乱了,不能上行督脉化为玉液。当心昏沉欲睡时,真气元气也化不出来。所以,如果你不懂自己坐禅时妄想有没有,多或少,你看你化的真气元气多少就知道了。如果化生的玉液多,说明你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玉液没有,说明你不是散乱就是昏沉,白坐了,四大五行一丝也没有转,只不过是练练腿,休息休息而已。

完成百日筑基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打通气脉的方法:那就是心静,不求不迷不急,静静等候,等到精足气足神足时,气脉自然会通,三昧定境自然会入,丝毫强求不了。世上不管什么法门,离开了心去修,离开静去修,都是邪法。一直心无所住,心无所求,心无所迷地坐禅,要坐多久才能打能打通气脉?可不可以计算出来?绝对准确的时间是算不出来的,但大致的时间可以算出来。那如何计算?要计算要坐多久才能打通气脉怎么算?

前述三千五百座。这个基数是对十六岁童身未破,身体健康,每一座都是正念坚定的人的数字。

如果是大于十六岁十年左右,则365×10。如果大于十六岁二十年,则365×11。如果大于三十年、四十年者,以此类推。如果身体处于亚健康,则再加一倍。如果身体体弱多病,则再乘一倍。如果你是下下根人士,坐十座只有一座坐得好,那就再乘十。每泄一次精,当补9口真气。每遗一次精,也要补9口真气。每见色心起三回,就要再补一口真气。为什么?因为人见色心动真气元气则散。每微动三回嗔心,就要补一口真气,为什么?因为真气所化的唾液加邪火就变成痰,没有用了,所以人万不可动嗔心。因为大动嗔心,伤元气更大,要补一口到九口真气。如以上加减,即能算出你要坐禅多少座,坐多久才能完成百日筑基,才能气脉初通,打开任督二脉或奇经八脉。

如果要气脉大通,转身上四大五行,破五蕴,就不是这样算的了。这样算是算最基本的修道基础,先行功德的。这个修道基础,先行功德,是一切修行人都应该完成的。连这个最本的基础,都没有完成,你现在才坐不到百座,就急于打通

气脉,是不是太急了?要完成百日筑基,三千五百座是最基本的!很多人一听,可能想:那我不是要坐十年八年?其实,

如果精进的话,并不用多久。如果你每天精进,一天用功十二小时,二个七七四十九天即可完成。二个七七四十九天,也就是一百天左右,故名百日筑基。如果是上根利器,日夜用功,行住坐卧心皆定,那二个七七减半,即一个七七即可成就。于七七四十九天内气脉大通,并悟道证果的很多,在书上可查出一大堆。但世上上根利器极少,也没有这么大的道心。象闭百天关,一天用功十二小时,另十二小时吃饭睡觉,刚好完成三千多座。如果象世尊一样日夜禅定,日夜用功,刚好七七四十九天左右完成。365×9=3289刻钟(每刻二十分钟,以一刻为一座。),而七七四十九天日夜用功就是3528刻钟。去零为整,七七四十九天就能完成三千五百座,填满身上365个大穴每穴9口真气。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决心,那就二个七七,一百天完成。再不行,就每天六小时,二百天完成。再不就行,就每天三小时,这三百天左右,一年完成。如果你能完全三千五百座,不能悟道证果,气脉大通,一般来说,至少都可打通任督二脉。然后再这三千五百的基础上,再精进,就不会象初修行一样了,虽然不能入大定,但入个欲界定,未到地定,是不难的。

入手下静,先绝食腥荤香辣之物。盖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物,性主轻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气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荤香辣,专

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原味。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不食过饥,过饥则伤气。饮食要调合得中,饥则加餐,食可则止。此节即饮食之道,后世修真,不可不知也。注:此乃上阳子研修体证。道家炼精化气,要洁净脏腑,真气清纯,远声色,薄滋味,才返先天。荤腥之物,乃血肉有情之品,味厚气浊,经脾胃消化吸收,所化精气,皆后天浑垢,不堪采用。其二多食则生痰动火,蒙蔽清窍,使人好生贪欲之心,争斗之念,故真心修道者,要多远之。

丹经有云:气满任督自开。精气神充足,自然会冲开全身气脉而得道。李时珍《奇经八脉考》:“八脉者先天之根,一气之祖。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耳泄精,口泄气,眼泄神,心虑伤血。所以道门有训:不根植于虚静,即是邪术。吕洞宾亦诗云:道人先要学痴聋。故广成子教导黄帝成道之法为:“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慎内闭外,多知为败。”

王重阳祖师《立教十五论》亦同训:“凡打坐者,非言形体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须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但有丝毫动静思念,即不名静坐。能如此者,虽身处于尘世,名已列于仙位。不须远参他人,便是身内圣贤。百年功满,脱壳登真,一粒丹成,神

游八表。”马丹阳真人曾棒喝未成道而思饭食的丘处机真人:“汝岂不闻过去心不可存,现在心不可有,未来心不可起。汝今三心未了,一念不纯,焉能悟道?”

正如黄元吉真人直白点破:“泄精一事,不必夫妻交媾,即此一念之动,真精已不守舍,如走丹一般。”人体的一切机能,都是在静极状态下恢复的,万物也从静中生长,这就是老子所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但是,要知道静须在动之后,否则这个静就不是静,而是枯、滞、死,也就是老子所言:动者,静之基。所以,切不可只打坐而不运动。筑基须动静双修。动以强体,静以安禅。只知静坐修禅,不知习武强身,坐禅既久,体羸病生,病体何能载道,体弱常遭魔侵,此即前人所言“静坐孤修气转枯”。民国虚云法师曾出定后大病一场,几乎丧命。

南怀瑾先生谈过一位朋友入定后进入中阴险些投胎为猪。这是背了造化炉静坐枯修的弊端。要知道,动则生阳,不动则气血凝滞,身体阳气不足,进入迷定。迷定久住,容

易坐化,大家以为证道,实乃阴气太重,神识已迷,不能归体而亡。有的在定中能出阴神,因阳气不足,不能化阴,故而能感阴邪外魔,堕入魔道,有的人在中阴,即刻感缘投胎。人在迷定之中不能出定,打坐气血凝固而亡,偶有出定者,也要大病一场。习武乃生阳健体之道,体不健,阳不生,则

难入定,偶尔入定,也在迷定,人在迷定,阴气更浓,离道远矣。如此,阳气盛而阴气化,阴气得化则禅悦生,元气长,丹田火炽,万孔生春,周身阳和,如沐春风,遍体美快,无以言喻。故王重阳祖师的训导如下:“凡有动作,不可过努,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须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

吕洞宾祖师也同训言:“昼动机也,万物皆动,而我亦动之,夜静机也,万物皆静,而我亦静之。一动一静,与物消长,此天地自然之气机,生生不息之道也。世人每多俾昼

作夜,以夜继日,是违天地自然之气机,大悖乎生人之理,自绝乎化育之能矣。故昼而兴,夜而宁,固而精,养而神,与物无竞,寡欲清心,能知静摄,可冀长生。”

筑基还有一个要点尤其要关注,有人长期打坐内视后来得了高血压甚至脑溢血突发死亡,更有人运河车周天走火入魔,这是火候不对所致。火候就是意念,真火才能用于练功,凡火只会焚烧精血。什么是真火呢?黄元吉真人直白道出:“迫切之心即属凡火,不惟无益,且有焚身之患。所谓不疾不徐,勿忘勿助,斯为天然真火。诸子勿求速效。须知急成者非大器,躁进者无大功。故曰:凝其神,柔其意。盖神不凝,则丹不聚;意不柔,则火不纯,火不纯,而丹亦难成也。要必本于谦和退让,稍有自矜自强之心,小则倾丹,大则殒命。

故曰:“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学者须知,未得丹时,以虚静之心恃之;既得丹后,以柔和之意养之——慎勿多思多虑,自大自强。此为要诀中之要诀,学者知之!否则满腔杂妄,道将何存?如此而炼,是瞎炼也。一片刚强,虽得犹丧;如此而修,是盲修也。”搬运河车走火入魔,就在于心意急切,邪火烧精。《唱道真言》中亦同训火候:“就是火候,也要平平常常,有心无心,勿忘勿助,听其自己运用,水到渠成,薪多肉烂。分寸铢两之说,大足误人。此矜夸自玄之辈,作此议论,迷乱学者,以为炼丹乃至难之事,舍我莫知!呜呼,吾尝阅丹经图籍,都说火候必有秘传,心心相授,孰知至庸且易,平淡无奇者乎?吾以子好道,故以一言点破,传之世间,命不知学者省却多少心思!”。总结而言,筑基之真火,关键在守窍练功之意念“不疾不徐,勿忘勿助,似守非守,有意无意”。

不只是做功夫的心力要淡,做任何事,心力都要淡,要自然,守柔,否则就是“心牵于事,火动其中,必摇其精”,故老君想尔戒中的上品戒行为:“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而马丹阳真人也有训言:“身中之气不可散,心中之神不可昧。何由得气不散?身无为。何由得神不昧?心无事。道者行往坐卧,不可须臾不在道。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宁神于太虚,坐则调息于绵绵,卧则沉神于幽谷。久久无有间断,终日如愚。”,其中“心无事”三字,是保持真火的

关键。真火务必固守谦卑之道,道以柔弱谦下为本,谦德为修士第一功德。水性善下,道在低处,人若不谦,则必有气浮堵于胸口,故欲从口出,必然火邪,不可用于练功。反之气沉丹田,自然谦虚寡言,即老子所言“虚心实腹”,此时真火绵绵生神,正是练功的好时机。

去病三个阶段

1、找病

当气机运行受到较强的阻力而体内能量尚不足以冲开病灶时,气机的运行便会自动改变运行路线,当另一运行路线再次受到强烈的阻滞时,便会再次改变路线,如此不断循环,一方面将体内足以冲开的小病灶(气滞点)全部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由于能量不足而暂时冲不开的病灶一个个地暴露出来了,这个过程就是找病的过程。

2、翻病

第一阶段的找病过程使绝大部分经络变的更为畅通,修炼者的能量在不断的练功中得到加强,便会直接冲向已经找到的病灶,并以更大的力度加以冲击,使各种病灶的症状更加突出,各种疾病都被翻了出来,这就是翻病的过程。翻病过程是修炼者修复体内疾病的相持阶段,也是经历痛苦磨难的阶段,这个时期,不但修炼者自身会感到身体的明显不适,病情“明显加重”。如果此时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往往也处

于暂时的失衡状态而变的不正常。因此,道家气功将这一阶段称为“大死大活”阶段。不少患者由于对气功治病的机理不了解,往往在这个阶段败下阵来,放弃继续修炼而导致半途而废,实在可惜。要知道没有“大死”的过程是不可能有“大活”的结果的,更谈不上“脱胎换骨”和“返老还童”的效果了。

3、退病

病灶和真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后,随着修炼者不断练功,体内的能量不断得到补充,病灶(大的气滞血淤区)在真气的不断冲击下,逐渐化解、缩小乃至完全消失,患者自身感觉的各种疾病的症状也会逐渐减轻、消失。这就是退病的过程。

综上所述,对于修炼者或希望通过医疗气功的修炼、达到康复疾病目的的人来说,“百日筑基”,无论从修炼入门到康复疾病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这一阶段的修炼中,气冲病灶是修复“已漏之身”的必经之途、是筑基阶段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只有通过了这一步,疾病才能康复,继续修炼才有了根基。该筑基法为道家真传,更加珍贵的是非常系统完整,功理功法注意事项以及辅助功法一应俱全,非常适合没有师父的自修者和养生锻炼者。

青年筑基功+++(蛤蚌功)王培生

青年筑基功 (蛤蚌功) 王培生 我从十三岁就开始学习气功,以后又学了太极拳等内功拳,解放前,我曾在老道士王真一那里学来一种功法-------蛤蚌功,本功在意念中模拟蛤蚌两壳开合的动作,吸气的时候假想闭壳,此功法在北京几个院校传授之后,普遍反映练后全身舒适,气力充沛,尤其适合给青少年筑基之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本功法简单易行,但要首先说明一下几点: 1;气功主要是意功,即意守丹田或其它穴位,达以意领气入静等意念功夫。 2;有些同志,特别是学多初学者误将气功之气和呼吸之气混淆起来,调息过早或者勉强,引起了头胀或胸痛等毛病,因此对气功望而生畏,不敢再练了,我认为,初学者最好不管呼吸,着重掌握意念,引导,待有一些基础之后再调息。 3;从现代生理学来看,气功并不是只是呼吸之气,而可能是在作气功时,人脑放出入静时特有的脑波,使意守处于微血管扩张,血流充沛,新陈代谢更旺盛,其作用不仅止于某穴位,而是通过经络或者其它系统影响其他部位,甚至影响全身。 练习气功要循序渐进,先筑基,然后练小周天,最后练大周天。我长教的筑基功法是蛤蚌功。青年人一般筑基需要一个月,练习小周天喻百日,练习大周天需要18个月才能练成。年龄较大和有病的人时间需要更长一些。练成后还得要继续坚持和提高。 蛤蚌功 这套功法分三段,各以和蚌育肉;开怀;采气作比喻。 育肉: 两脚站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手自然下垂,眼帘自然下垂,但不闭合。 松肩坠肘之后,两手自然起来捧着肚子,两中指尖隔着衣服在肚脐眼的边缘上, 手腕和肘轻轻地(用意不用力)贴在带脉上(图12-1)然后想手心劳宫穴贴 在带脉上,开始觉得似贴非贴,待到觉得以贴住时,就想改少海穴(肘侧肘横 纹端)贴在带脉上,开始时觉得似贴非贴,待到觉得贴住时,又回想劳宫穴贴

抱元守一筑基功(站桩.马步)

抱元守一筑基功(站桩.马步) 抱元守一筑基功作者:三点红 修炼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好办法,只好从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的开始做起——蹲马步。 即使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蹲马步,也有呵护配合的功法——抱元守一。 蹲马步是为了培养元气,提升气感,巩固基础,一般来说都要蹲个三年以上。 抱元筑基功大概相当于道家常说的百日筑基,取道家抱元守一,意守丹田之法门,引导呼吸,控制自身的注意力,调节自身生物循环系统,最终达到掌控自身的目的。 抱元筑基功之所以采取蹲马步的姿势,大概是蹲马步更容易找到自己的重心,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身体蹲下去之后,自己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到自己的中心位置,也就是丹田气海。 然后再通过重心,调节自己的呼吸。 吸气时,将空气通过口鼻吸进自己胸腔肺部,然后通过自己的注意力或者说是意念,吸进自己的蹲马步形成的重心,也就是所谓的丹田气海。 呼气时,将体内的废气也就是所谓的浊气从口鼻之中突出,就会在体内留出空隙,增加内部吸引力,吸住丹田内引进的

空气,也就是所谓元气,通过任脉下部通向督脉向上,沿着脊椎冲向头部,这是清浊二气分离开来,浊气通过口鼻排除体外,清气受到自身的重心和注意力的吸引,沿着任脉向下汇入丹田气海。 随着对抱元筑基功的不断修习,逐渐形成简单的,稳定的循环系统,就会有气劲生成,形成所谓的内劲。 注意这里是内劲,并不是内功。 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只要认认真真练上三年,总会产生些许内劲。 此时,抱元筑基功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抱元筑基功,讲求的是静中求动,静极而动。 蹲马步要求要松要空,放松自己对身体的控制,放空自己的思想,将自己的意念集中到引导呼吸的法门上,这就是所谓的静中求动。 当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到引导呼吸的法门上之后,慢慢的就会忘记自己的疲劳,达到身静神亦静的境界,这样抱元筑基功才算刚刚入门。 抱元筑基功入门之后,就回产生气劲,也就是常常被人们称为精血汇聚而生的元气,静中求动,无中生有。 抱元筑基功的第一步就算是完成了。 而静极而动讲的就是怎么样在自己的身体里滋养壮大自身的元气,内劲。

百日筑基的计算方法

《百日筑基的计算方法》 必须先打通气脉。但气脉怎么样才能通呢?只有心静,不散乱不昏沉,正念坚定,人身的元气才能生机不绝,旺盛圆满。当心静久不动,元气一步一步的积累,到一定的量后,气脉自动会被旺盛的元气打开。 世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功法,教人直接修气脉,转河车。此类功法万不可学,很容易走火入魔。为什么?因为元气就如电视机的电源,气脉就如电线。你不充电、接电、发电,直接修气脉,那很容易弄坏“电线”,造成“电线”错乱而短路。更何况,如果元气不足,“电源”不足,就算打通气脉也没多大用处。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打通气脉的方法:那就是心静,不求、不迷、不急,静静等候,等到精足气足神足时,气脉自然会通,三昧定境自然会入,丝毫强求不了。世上不管什么法门,离开了“心”去修,离开“静”去修,都是邪法。一直“心无所住”,心无所求,心无所迷地打坐,要坐多久才能打能打通气脉?可不可以计算出来? 绝对准确的时间是算不出来的,但大致的时间可以算出来。那如何计算?要计算要坐多久才能打通气脉怎么算?这有密法,我公开也无妨。要知道要坐多久才能打通气脉,得先了解人身的结构。人身有365个大穴,对应地球公转太阳一周。地球公转太阳一周是365天,易数以9为最大,以9归真,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9口真气。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六刻钟,每刻钟二十分钟,即每二十分钟为一座。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时,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 当真气化生时,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时,会化成一口玉液,把这口玉渡咽下去,胜过服一支人参,补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脏六腑,推动百脉千经。所以,人打坐时,心不可动,心动则气动,气动则气散,真气元气散乱了,不能上行督脉化为玉液。当心昏沉欲睡时,真气元气也化不出来。所以,如果你不懂自己打坐时妄想有没有,多或少,你看你化的真气元气多少就知道了。如果化生的玉液多,说明你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玉液没有,说明你不是散乱就是昏沉,白坐了,四大、五行一丝也没有转,只不过是练练腿,休息休息而已。像人的思想散乱一天,那一天口都是干的。人睡觉睡一天,口也是干的。只有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时,真气元气才能化生。初打坐时,未入真定前,如果心处于不散乱又不昏沉时,一刻钟能化满满一口玉液。

【道医珍藏】张至顺真人传授的《道家按摩手法》,非常实用珍贵

【道医珍藏】张至顺真人传授的《道家按摩手法》,非常实 用珍贵 视频示范:張至順真人传道家按摩手法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体会张真人讲解的真意,以下对话内容为视频原声同步字幕,括号内是对张真人讲解的解释与补充,以供大家参详。张真人:按到哪儿了让病人的呼吸自然,不要憋气。未曾按的话,你让他手掐住这个地方(掌内无名指根部,见图二),看见了吗?这不是,攥住(见图三),那个(那只手)也是这个样子,这样子放也可以,把手攥过来,哦对。(病人的大拇指按住子位,其余四指握住大拇指,然后把手放在头两边,见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张真人:按摩的时候先调整这一道任脉,这一道任脉,这胸前是七个脉络(任脉和六条阴经都通过胸部),一边三个六个,按住一个穴(穴位)最少三个呼吸,多者等五个呼吸你在挪手(病人的呼吸你要观察,每人不一样,到五个呼吸再挪手),看这个手(右手)按这(左手已按天突穴,右手紧挨左手位置按住)块,这个手(左手)都可以丢了,这个可以,刚才按这块(云门穴),这个地方(云门穴)可得按(左手)住了(云门穴),慢慢的是审查他的呼吸,有二三个呼吸以后,这个手(左手)指头挨着(右手位置)按,这个手(右手)指头不要让,这个手(左手)指头按不住。这个手(右

手)指头不要抬开,其它的都可以抬。 张真人:你看,这一起下去五个(任脉,任脉二侧各二条脉络)脉络,这是按,大概你们看着,学会以后,根据你个人采取(选穴),它也跟药方(医生用药)子一样要你自己会用,你们按摩非要把针炙穴的经络知道(十四经脉的走向和穴位),按到这个刚刚这个肋骨的那几个(华盖),华盖那块在这个地方走慢一点。(用大拇指按任脉的穴位,从天突穴开始,其他手指可按住两边的穴位上,任脉上大拇指换手时,要等下一个位置按住后再松开前一个大拇指。其他手指可以动。双手可以一起下去五个脉落。) 许道长:心口不舒服,师父按摩是最舒服的,一点都不会痛。张真人:底下的气不得上来,上面的气不得下去,它在这中间抵制住(手指按住穴位),就在这个地方(肋骨鸠尾穴处)走慢一点(按到肚子时,双手手指在肚子上面,一上一下按,一只手从肚子下面向上按,一只手掌从胸口向下面按,然后再双手屈指用手掌从胸口一起向下按,按到中脘处软的地方,手向里挖按揉几下,然后再一只手按在胸口,一只手握拳在腹部向下推,再双手掌从胸口处向下按推,再向胸两边按推,胸骨两侧按揉几下,再在胸上用手掌按压推)。 张真人:一个病人按好以后,后来他学会了,他给人治病,治一个好一个。,这一遍是推拿,按开头一遍是按,第二遍 是推拿摩,那你会看病也跟用药一样,按摩跟用药一样,你

屈原的丹道养生思想

屈原的丹道养生思想 萧志才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大约生于公元前339年,卒于公元前 278年,即战国后期。屈原生活在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大约生于公元前339年,卒于公元前278年,即战国后期。屈原生活在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代。楚国当时处在政治上腐败,外 侮内患之中。屈原不仅是学识渊博品格出众的诗人,也是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一生 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他曾担任过参与内政以及外交的大官,后黜为三闾大夫。 屈原想通过楚怀王来实现自己“举贤授能”、国家法治的政治理想。他的进步治国主张触 犯了楚国反动贵族的势力,他受到了卑鄙的诬陷和残酷的迫害,被长期放逐在楚国的南方。当楚国都城郢被秦攻破时,他深感救国无望,遂投汩罗江而亡。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 新诗人。历史上人们对屈原《楚辞》的评述可谓汗牛充栋,但对屈原诗歌中深寓的丹道养 生理论,却无专论述评。愚人乎其内,通读屈原《天问》、《远游》诗之后,深受启迪。 屈原在这两篇诗歌中,论述了深邃的丹道养生思想,根据鄙人对屈原诗人的破释性理解, 欲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秘。一家之言,奉献同道,敬请指教。 一、提出“审一气之和德”,“一气孔神兮”,是讲丹道周天功气通经络的机理 屈原在《远游》诗中提出,“审一气之和德”。“一气孔神兮”。“审一气之和德”,可破释为“中和”之气。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屈原诗文中所讲的“和德”二字。“和”,

可理解为“中和”;“德”,修炼气功一定要修德,德高才能功高。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审一气之和德”之“审”字,可理解为掌握好人体“中和”平衡气机。气机平衡,乃丹道玄要。“一气孔神兮”之“神”字,不能认为迷信之神,而应释为“通”。我们将“审一气之和德”、“一气孔神兮”这两句诗连贯起来理解,就 是气行经脉通关开窍,通贯周天。也就是人体小宇宙与大宇宙相互摄取能量,交换信息同 步共振的通道。屈原讲了气行通道,又进一步讲了人体摄取宇宙能量的“天门”。《远游》诗中讲:“命天阍其开关兮”。(意即我让守门人把门打开。)屈原讲的“天阍”,即是 天门。《道德经》云:“天门开阖,明白四达。”人体“天门”在哪一个部位呢?实则人 体之“天门”,乃人头顶心之“百会穴”。“百会穴”是人体任督二脉的交会穴。任脉是 阴脉之海。督脉乃阳脉之海。灵动百会任督通,任督通,百脉通,人体气机实现自头顶心 百会穴到脚心涌泉穴,顶天立地大循环。 现在将屈原在《远游》诗中讲的“审一气之和德”、“一气孔神兮”、“命天阍其开 关兮”这三句综合分析,其讲明了修丹道周天功气通经脉的通道。换句话说,也就是讲明 了人体小宇宙与大宇宙相互交换信息、摄取能量的通道。即“天人合一”的通道。 二、提出“阴阳三合”的丹道“气化”原理 屈原在《天问》诗中又提出了“阴阳三合”的丹道炼气之气化基本原理。为了让朋友 们更明白地理解屈原提出“阴阳三合”气化理论的深邃性,我拟用胡孚琛教授著《道学通论》封面上,载有一幅黑红白三色三条鱼旋转的太极图,形象地说明屈原所讲“阴阳三合”的气化理论。自《道学通论》出版发行以后,有不少读者对《道学通论》封面上黑红白三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内功三步法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内功三步法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内功三步法 2008-06-05 14:36:18| 分类:佛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杨氏内功太极拳的三步功法--李和生 杨式内功太极拳的“三步功法” 从字面上看,太极拳前加上“内功”二字,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太极拳(包括吴、武、孙、陈在内)均属于内家大家拳。不言而喻。内家拳是以练内功为主的拳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儿。那么为什么要强调“内功”呢?对此,我在“太极松功”里已有所论及。这里可简要说之。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十年来,特别是从以门派为核心的民间组织向“官办”转化以后,从形式上太极拳的影响确实很“热”,然而在“内功”作修上都不如从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长此以往会使太极拳走向异化,失去其“国粹”、“瑰宝”的地位。故而,我在传播杨式老六路时,突出强调内功训练。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一是何为内功?内功包括哪些内容?内功包括哪些内容?二是杨式太极拳为何强调内功训练?三是如何练好内功?四是内功在养生和推手中的作用。 一、何为内功?内功修练包括哪些内容?内功是相对于外家拳以练筋、骨、皮为主要标志的腿脚功夫而言的。太极拳所强调的是内功,是通过特殊的训练使神、意、气三者相互化合,形成一种气势,即内功或称之内劲。 在内功或内劲的理解上,要排险三种误解:其一、不能把人身“三宝”精、气、神或者称之为神、意、气的有机化合,看成是三种物质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质的飞跃,有机化合,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能量流。也可以把它说成是生物电场;;其二、不能认为三者的最终结合落实在力上,这容易形成拙力;其三、更不能把内功训练的结果看成是对肌肉弹力训练形成的腿脚功夫,那样会失去太极拳的真谛,发挥不了内功的作用,最终落入旁门。 太极内功在修练过程中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练内功首先要懂理知法。太极拳近于道,游于艺它取“易经”之理,名曰“太极”,又循阴阳之道、易变、变易之义为行功走架之法则。太极拳是道家拳,并融儒、释思想为一炉。所以太极之理能圆融万事万物。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太极拳经典拳谱更是字字诛玑,句句拳决。是太极内功修练的灵魂,指导思想。 (二)、放松是修练内功的基础,是太极拳行功走架的基本要求。“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末事耳!”对此,在”太极松功”一章里,已作详细论述。 (三)、依据道家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三步功法,太极拳也分三步功法即:“以身变手”、“以气变手”、“以意变手”。 二、杨式太极拳为何强调内功训练 关于杨式太极拳为什么要强调内功训练的理由方面,我们在前边其它各章中,已经有所论述。特别是在“太极松功”一章里,围绕要不要松,怎样放松的问题上都和修练内功有密的联系。 首先,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必须以内功修练为宗旨。从神、意、气的有机结合上下功夫,不能走练腿脚功夫的外家拳路。

浅谈经脉周天与丹道周天的区别

浅谈经脉周天与丹道周天的区别 周天功是现今社会上流传很广的一种功法,由于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了历代无数练功家的实践整理,形成了详尽的功理和完善的功法,所以深受广大气功爱好者的青睐。 周天功门派繁多,各派的练法也不尽相同,但就其功法性质来讲无不外乎经脉周天功和丹道周天功两种,目前有不少练功者弄不清其间分别,常把这两种差别很大的功法混为一谈,以至造成功理上和功法上的错乱,影响了练功者的实践锻炼。现就我个人的练功体验和学习心得,对这两种周天功在小周天炼精化气阶段的区别,谈一点浅薄的认识。 经脉周天在练法上比较简单,其入手由聚气开始,或立或坐,放松形体,安定心神,意守丹田,息息归根,将意念与呼吸时小腹的起伏运动结合一致,靠此形意气合一之法,聚真气于丹田,真气未现之时用火稍武,丹田发热产生真气后,此时称为“活子时”,用文火温养此生气,如此文烹武炼,使丹田真气不断充盈。当真气在丹田里生聚盈满后,会自然闯开三关(即尾闾关、夹脊关和玉枕关),沿任督二脉自然流行循环,这就是所谓的积气冲关,气满任督自开,这时候,人的意念只能随着它流行的道路前进,一步一趋,顺应自然,千万不可用意识领它前进,一点也不能勉强或急躁,这叫“神与脉合”,此时有“舍气从脉”,“亦步亦趋”,“彼是主来我是宾”……等口诀。 丹道周天功也称内丹术,为古代道家修真之法,其练法相对经脉周天功来说,要繁难一些,其中将小周天开炼精化气阶段的功夫分为

五个步骤,即炼己、调药、产药、采药和炼药五步。 排除杂念,身体放松,意念集中,注意呼吸,这就是炼己,炼己就是清除自己的杂念。万念归于一念,凝神入于丹田。这就是调药,药指先天精、气,调药就是使精、气旺盛。在恍惚杳冥之中,丹田气穴里有“元精”发动,下走阳关,外阴冲动,阴茎勃起,这就是产药,也就是内丹功的活子时,也叫药苗。道家把丹田之元精称为小药。 先天之精如不及时采摘,就会顺阳关而出化为后天交媾之浊精,此时用意将下走之元精逆归气穴,在此过程中要缓缓吸气,这就是采药。 采药归丹田后,五即用意将小药由尾闾沿督脉缓缓搬运到头顶百会穴,在这个过程中要缓缓吸气,谓之进阳火,然后再用意将小药由百会穴沿任脉缓缓降回丹田,在这个过程中要缓缓呼气,谓之退阴符,将小药由督脉和任脉搬运一周就称为炼药。小药照上述之法采炼三百次后,候眉间阳光二现后,大药生成,小周天炼精化气的筑基功夫就算完成。 从表面上看,丹道周天功在炼药上与经脉周天功很相似,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第一,丹道周天功炼药时所搬运的真气很微弱,无形,无相,故不存在冲三关通小周天的问题,冲三关是小药经过不断采炼成为大药后,采大药才存在的现象。这个问题柳华阳在《金仙证论》一书中说得很明白:“盖行以神为之主宰,不见有气之形迹,元气乃无形之行,随元神之运行,听呼吸之催逼。故曰:夹脊、尾闾空寄信。”可见,炼药主要是小药产生后的意运小周天。而经脉

通过百日筑基打通小周天后就可以达到以下境界

通过百日筑基打通小周天后就可以达到以下境界 观念 很多朋友问关于太极拳初学需要注意什么的问题,我的答案很简单,很实在,就是需要注意“观念”的问题。 树立了一个观念,而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你怎么学习,如何用功刻苦,掌握了多少修炼的法门,你都是在强化自己的观念,圆一个观念的梦。甚至那些你主动去求教的老师、找来的书籍、喜欢的招术,都实实在在从你的观念中派生出来。观念就象一个招揽者,到处寻求合适的对象;也象一个严厉的看门人,把很多东西拒之门外。 把太极拳看成普通的体育活动,锻炼一下四肢协调性、活动一下筋骨,是一种观念。 把太极拳看成纯粹的意识活动,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作用,用意不用力,是一种观念。 把太极拳看成哲学的文化活动,当成探索宇宙和生命奥秘,了解你的本来,实现身心合一,与历史长河共舞,也是一种观念。 人往往只能看到自己所能想到的,因为观念的不同,你的目标就有所差别,前往目标的路径差别就更远更杂了。 第一种观念比较平实,年轻者因为刻意以求,就事与愿违;年长者往往淡泊从之,收获却也颇丰,或许真的就成就了。 第二种观念有些味道,只见得满眼山花浪漫,百家争鸣,繁星璀璨;趣味浓厚者非此莫属,荒诞莫名也非此莫属。一辈子寻觅了个开

心快活地自娱自乐,也是足够了。只有那些练到索然无味的人,才能成就前进一步。 第三种观念就不知所云。 这里就想谈谈第三种观念,前面对它的那种描述,确实令着迷于传统文化者血脉喷张,似乎就该如此,不如此就不配为太极拳;但是为什么如此,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太极拳,说到底,就是顺着人的本来本性,那么地动一动,静一静。 可是人的本性是历史和宇宙乃至整个人类生生不息,繁衍进化来的,与时间空间等量呼应契合。以某人出生后的阅历知识来判别,往往就摸不准这个本性的模样,更不要说去顺应它了。更经常的是,用这个脑子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来瞎指挥,做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第三种观念就是用动和静两个方法,帮助你去寻找你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放弃脑子里面乌七八糟的东西,尤其是第一种观念中的力,第二种观念中的意,令自己的本性站出来讲话,给它一个表现的机会。 因此我们练太极拳,是一个过程,一个逐步舍除后天沾染的过程,直到发现自己的本来本性,自心自性,就是自然。 怎么办呢?法天,法地,法自然。 本性动,本性静,动静之间不是随便的,有一个机缘,或者契机,或者气机。叫什么无所谓,但是太极拳就是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静之机找到了,生阴生阳是后面的事情,那个事情就把轻重缓急、前后进退、上下开合、各种感触施为都包容了。

神力鹰爪功筑基四式

神力鹰爪功筑基四式 于晓明 神力鹰爪功是一门武林濒临失传的武功,历来在民间单线秘传,故知者甚鲜。 相传此功始于清代之火龙道长(其练习方法与传统之鹰爪功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独到之处(其特点是以神养气,以气化力,以意御气(故而功效甚殊,一般勤修精进者二三年内即可获得较大效果,可达以指力碎杯,擒拿点穴之功力。 为使此门秘技不至埋没民间,现征得此功法掌门人许剑秋之首肯,公开其内力筑基功法。 一、培元练力式 ,、两腿微屈,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目平视,意守丹田,全身放松。 ,、将双手缓缓自身体两侧抬起与肩平,手心向下,手指微扣成鹰爪状。 ,、意念身体周围弥漫重重白雾。吸气,缓缓纳入百会,再沿身体正中(中脉)纳入丹田,形成一个鸡蛋大的气团。 ,、闭气二至三秒钟,放松,意念集中丹田。 ,、呼气,将丹田之气用意念领至膻中穴(沿中脉而上),分两股沿手臂内侧运至手掌、指尖。 以上,,,步为一循环,手臂酸麻难以坚持时,换练下步。 ,、双手下垂至身体两侧,复原。而后手平行前举,至于膻中穴持平,缓缓屈臂,双手成环形,如抱大树状。 ,、双手成鹰爪,吸气,依照上述运气路线贯气于双手,力贯十指。如开拉拉力器向两侧缓缓拉,体会双掌之间巨大的吸力(若无此感觉,则需重新认真运气贯力于双掌)。

,、呼气,全身、十指充分放松,恢复第,步之动作。如此,,,步为一循环,至少练习,次。 以上为“培元练力式”,练时上半式(,,,步)和下半式(,,,步)应循环练习,至少在三十分钟以上,功深后渐增至一小时。 次式为神力鹰爪功最关键的入门功夫,必须认真练习。一般每日不辍,则一至二月即感双臂,双手及十指力道倍增。改以气化力之功也。 二、力拔千斤式 ,、动作与第一式之第一步相同。 ,、吸气,右脚项旁小跨一步,屈膝,两掌置裆下,指尖向前,用口将气缓缓吐出,再吸气,意念身前立有一块三尺余高,一尺余宽之石碑,双掌夹碑,闭气,全身之力运于双掌。 ,、继续闭气,全身肌肉紧张,意念“石碑”在双掌夹力之下被缓慢抬起,注意腹肌紧收,牙齿紧咬,“抬”至胸前,停止向上,再缓缓将“石碑”放下,呼气。此式至少练九次。 此式之第三步闭气要求时间较长,应加强呼吸练习,日久功深,不仅双掌有千斤之力,且身体各部位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可以练成所谓“金钟罩铁布衫”之入门功夫三、青龙探海式 ,、此式要求动作基本上与上式相同。唯易掌为爪,力凝十指。 ,、举石时,意念十指扣住青石即可。 注意:练习二、三式时双掌不可相触,否则徒劳无功。 四、推波涌浪式 ,、于静而通风处盘坐(无严格要求,双盘、单盘、散盘皆可),双手互叠,男左上置于丹田(女反之)。摒弃杂念,意注丹田,放松静养。 ,、双手十指成鹰爪置于腰际,蓄力双手,将气吸满。

遵生八笺

《遵生八笺》中祛病延年十六妙诀分析 这是一套方法简便,朴实无华,动静相兼,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导引养生功法。此套功法在民间流传甚广,早在明朝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笺》养生奇书中就有记载。由于其确有修身养性,祛病延年之功效,故而也被《修龄要旨》、《类修要诀》、《红炉点雪》等导引养生书所辑录。 十六妙诀谱文 水潮除后患,火起得长安。梦失封金匮,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聚,兜礼治伤寒。叩齿牙无疾,升观鬓不斑。运睛除眼翳,掩耳去头旋。托踏应轻骨,搓涂自美颜。闭摩通滞气,凝抱固丹田。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 释解 一、水潮除后患 谱诀: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漱咽下丹田, 于中畅笑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

功法:每日清晨睡醒后,即可盘膝端坐于床上,凝神定气,心无所虑,舌尖轻抵上腭,收腹提肛,闭口调息,口中津液自然产生,等到津液满口后,鼓漱三十六次,分三次慢慢吞咽,随着呼气,用意念送至小腹部丹田处。每次下咽须汩汩有声,如此,每日清晨练习三遍,即可从事其它事宜。 作用:此套功法发展甚多,并被许多养生功法所吸纳,如流传的“吞津功”,如能长期坚持研练,则五脏之火不能上炎,四肢的气血流畅无阻,不生疾病;并且精力旺盛,容颜润泽,虽年老也不会感到体力衰弱。 二、火起得长安 谱诀:阳火须知自下生,阴符上降落黄庭, 周流不息精神固,此是真人大炼形。 功法:每日夜半子时和中午午时,在床上盘膝端坐 (如在其它地方得有垫子),意想真火从脚底涌泉穴内生。意念此火先从左脚底涌泉穴内起,经左大腿内后侧上行督脉,至脑后玉枕穴,再过泥丸(百会穴),经任脉降人腹部丹田内,如此运行三遍;再用意念此火由右脚底涌泉穴内起,依上述运行路线运行三遍;最后存想真火从尾间内生,沿督脉上升,复由任脉下行至腹部丹田。如此亦运行三遍,意守丹田穴5—10分

道家胎息功筑基功

道家胎息功筑基功 1.含义 胎息功即修练胎息之功法,属练养内功,旨在达到体呼吸,使精、气、神合于丹田,产生玄胎、真胎。丹鼎派师祖葛洪说:“练功莫过达于胎息,修仙之门亦如此。”胎息是练气的高级境界,神入气中,气于神外,鼻吸微微,若有若无,人整个身体的毛孔随呼吸而息,会出现身体发热、出汗等现象,使奇经八脉为之畅通,如胎儿在母腹之中,没有鼻呼吸,只有内气之潜行一样,停止了十二经之运行,以身体之毛孔与外界交换氧气,进行到半眠和坐忘之境界。胎息功既是筑基功又是高级功。葛洪师祖在《抱朴子释滞》中指出:“凡修行之人,须要定息。息者,正也、安也,顺也,归也,伏也,宁也,静也……心定则气寂。气寂则神静,神静则灵空,灵空则寂灭,寂灭则无事,无事则清静、清静则道生,道生则自然,自然则逍遥。”坚持练功,久而久之“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创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 2.功法 (1)可采取坐、站、卧三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分平放,两手自然相接成“心”形(即大手印之心形印),捂于小腹(或可盘坐);站时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手自然下垂,自然站立;睡时可按习惯姿势,但最好平行仰卧、分腿、两手离开身体,屈肘成弧,手心朝下。坐好、站好或睡好了以后,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 (2)从头到脚慢慢感觉着已在放松,要尽量放松,然后再由下向上一点点放松到头,细细感觉一下是否放得很松,抛去杂念,平静心身,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胎息功了,不受外界干扰了,默念九遍“抛去杂念,天及归一”之口诀。 (3)慢慢呼吸,尽量均匀,要感觉到鼻息特别轻长.但又不要太过用力,等自己鼻息很缓慢均匀之后,开始听自己的心跳之声,数其数至三百六,不能感觉到了三百六而必须是听到跳了三百六十次,慢慢将意念移至肚脐,开始感觉肚脐之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直到三百六十次,后再更静,要听到肚脐处之声音,如心脏跳动在肚脐处一样,静听其声,而忘记自己呼吸,至听其声如鼓,静听其声,忘记一切。 (4)在这个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干扰、一般不动,静按其步骤进行,至行功闭,而所有毛孔均会出汗或全身燥热.但亦无妨,呼吸会越来越缓,直至从肚脐一孔呼吸,一般亦能见效。 (5)反复进行几次,至呼吸完全均匀、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次数,减慢呼吸速度,使整个人融于大气之中,吸之微微则带动毛孔,肚脐同时呼气,而废气基本只从毛孔中排出,到最后鼻吸而不呼,靠身排即可,时间越长越好。 (6)至将收功时,心里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恢复正常了,默念“一气即入纳丹炉,胎儿玄身存万古”九遍即可,慢慢恢复自然,呼吸逐渐转为正常,至正常后,慢睁双目,平视前方,静视一会儿,神光回收于目,功毕,起立慢步行走一会儿即可。道之一字,通天彻地,惊鬼骇神。得之者,骨可换,寿可永,病可却,体可健。失之者,如朝开暮落之花,晨生夕死之草。是以古之明哲,孜孜以行善,殷殷以求道。富贵视若浮云,功名看成梦幻。道成德备,虽贫犹乐。生于天地之间,必也行同天地。处乎风尘之间,必也超出风尘!

习练真气运行法必须从调整呼吸入手

习练真气运行法必须从调整呼吸入手 1,真气运行法练至第五步仍须坚持从调整呼吸入手 这是我自兰州练功迄今为止的第一个体会,也是最最深刻的体会。之所以体会深刻,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很长时间的弯路。从调整呼吸入手,在习练真气运行法前四步功法过程当中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通督之后,是否还需要坚持从调整呼吸入手呢?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认识是模棱两可的。我想,既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真气运行法的原理,也就是说,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入静,真气必然就会从之产生并循经运行。而入静方法又有很多,比如通过放松。这样的思想认识导致我在练功过程中忽视了调整呼吸,一味的注意放松,这其中尽管也有调整呼吸注意呼气的成分,但接下来的效果,虽然也能够维持真气运行(练功时间较长的话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却始终不能达到较快入静,深度入静的目的,更谈不上真气被呼吸所鼓荡的感觉。相反杂念频生,不能自控。开始我以为是真气不够充足的缘故,认为继续练下去就会有改善,但长期的效果不佳促使我不得不反思其中的缘由。那段时间我开始回想从辅导班到当前的整个练功过程,隐约感觉问题还是出在了呼吸上面。十月份一个周末练功过后,我拿起《真气运行学》翻到了呼吸运动一章,在调整呼吸一节里,发现李老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呼吸是真气运行的动力,练习真气运行法,必须从调整呼吸入手。“入手”!这两个字大大映入我的眼帘,一下子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和郁闷:原来我对真气运行法的精髓是注意呼气这一点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忽视了这其中还包涵一个前提:实践真气运行法必须首先调整呼吸。真气运行法练到第五步,仍然需要从调整呼吸开始,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呼吸都是真气运行的动力。动力问题解决不好,真气运行的效果必然要打折扣。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我马上再次练功,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调整呼吸上面来,果然立竿见影,不仅自然产生腹式呼吸,呼吸变得匀细长,还有真气为呼吸所鼓荡达于全身的感觉,真气灌溉脑髓,人也渐渐开始入静。 由于每个人的条件包括禀赋,体质,心理状态乃至知识背景等等在内的因素各不相同,练功的进度和体会也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纷繁复杂,形形色色,因人而异。即使就同一个人来讲,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练功的体验可能也不尽相同。所以我并不认为我个人的练功体会就能代表所有的人。但是,真气运行法练至打通小周天以后,是否每个人一坐下都能条件反射一样地迅速进入胎息的生理状态乃至恬淡虚无的精神境界?是否一时进入这种境界而此后都能长期稳定的保持?我相信能达到的肯定有,大部分人还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里,习练者必然要遇到一个“入手”的问题。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教训,练通小周天之后仍然要遵从李老所教诲的“从调整呼吸入手”。通过调整呼吸注意呼气来推动真气运行。否则就不能取得良好的功效,它就不是真气运行法! 2,调整呼吸和松静自然的相互关系 在兰州学习之前,我阅读了大量有关气功理论的书籍,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气功锻炼的内容不外乎呼吸,意识和形体三个方面,而其要诀则离不开松,静,自然三点。通督之后,如前面所提到的,我个人比较偏爱放松,认为放松才是入静的开始,所以没有处理好身心放松和调整呼吸这两者的关系,一度认为身心放松和调整呼吸是平行并列的,二者都可以作为真气运行法的入手功夫。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如果现在让我来归结一下调整呼吸和松静自然的关系,我把它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调整呼吸是要操作的内容,松静自然是要我们如何去操作,用一句话来讲就是要“身心放松地,安静地,自然地去调整呼吸”。调整呼吸是内容,松静自然是形式。内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是第二位的,前面所犯的错误,就是将两者本末倒置了。另外一方面,一旦明确了要去调整呼吸,松静自然就成为能否做好调整呼吸的关键问题。越是身心放松,排除杂念,顺其自然地调整呼吸,就越能够达到推动真气运行的目的。反过来,越是调整了呼吸,在注意呼气的基础上使呼吸变得匀,细,长,身心就越能够得到放松,思想就越没有杂念,练功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就变得更加自然,舒适。 3,怎样做好调整呼吸 基于前面的认识,加上我个人的一点粗浅体验,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调整呼吸又有一个前提就是自然呼吸。什么是自然呼吸?就是呼吸舒适,就是当呼则呼,当吸则吸,不可有丝毫的勉强和用强,所谓松静自然中的自然就是这个意思。呼吸运动是人本能的机械运动,本来就不需要人的意识去控制。人为的干预,强呼硬吸,就违背了松静自然中自然的要求,调整呼吸也就失去了它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好自然呼吸,首要的就是身心都要放松,心理放松,肌肉不紧张,不造作,不拿劲,才有可能为自然呼吸创造条件。但是放松也有个度的问题,绝对不可一味地追求放松,否则就进入了我前面所提到的误区。实际上,深度放松是在与调整呼吸的相互作用当中来完成的,是通过放松——调整呼吸——再放松——再调整——...的过程来实现的。 其次,调整呼吸就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加上意念(意守),就是常说的注意呼气。注意呼气不是干预呼气,而是在自然呼气的同时注意丹田。久而久之,呼气的时间就变得较长,吸气就变得较短,这同样是自然形成的。那么意守应该多轻多重?实际上,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松静自然原则的应用问题:意念太轻,不能排除杂念(静)时,就要加重意念;意念太重,引起肌体和心理紧张(松),影响自然呼吸(自然)时,就要用较轻的意念。一句话,所加的意念既能够使人排除杂念,又不致引起紧张和不自然,意守的轻重就是适度的。我个人的体会,实践中更多的是需要根据当时练功的感觉和练功的进展来调节意守的程度:练功伊始,意守通常重一些,随着状态的进入,

仙家丹道养生健身操二则胡海牙歌诀,陈撄宁注

养生健身操二则 胡海牙歌诀 陈撄宁注解 户外健康操 歌诀 始作深呼吸,擦耳洗面洁。 叩齿三十六,叉腰抖足膝。 双手摩脊背,摆腰前后击。 蛇行肩胛动,完毕做静功。 注解 始作深呼吸 呼气时,要尽量使肺中没有浊气存留;吸气时,要尽量使肺部充满空气直到肺尖。用口呼气,用鼻吸气。如此,方为合法(此法初练时要缓,陵自然一些)。这种功夫,要慢慢地练习,不可太急躁、太勉强,更不宜在空气不洁的地方去做(如无空气洁净之环境,戴上口罩去做亦无妨)。深呼吸,古人名为“吐纳法”。呼吸的作用,着重在呼出身内的浊气,吸入外界的清气。浊气于人体有害,不可让它丝毫停蓄在身内;清气于人体有益,我们需要大量地吸入。但是,我们日常呼吸,并未完全符合这个原则。呼出者很短,吸入者也很浅,一呼一吸之间,肺部之浊气尚未出得干净,就已改呼为吸,外界之新鲜空气还未吸达肺尖,又变吸为呼,这就是普通呼吸的弱点,也是妨碍身体健康的一个最大的原因。人想要维持身体健康,首先必须矫正呼吸的弱点,所以,就要多做做深呼吸。 擦耳洗面洁 将双手相互摩擦,至微热,然后如洗脸状上下反复按摩面部,并且手指捏耳,沿耳轮来回按摩。此法古人名为“干沐面”。能帮助加快面部的血液循环,使面部皮肤光润,并能消灭面部皱纹,扫除病容,显露健康人的本色。 叩齿三十六

轻轻用劲叩齿三十六次(次数也可斟情增加,但以不少于三十六次为佳)。注意,不要用力去叩响牙齿,以妨叩破牙齿表面之珐琅磁。古代修养中常有此法。此法能使精神易于集中,并可预防牙疼。 叉腰抖足膝 身体站立,双眼平视正前方,两脚分开,略宽于肩,双手手心或手背按双肾,以足关节与膝关节的抖动,带动全身的抖动。此法能治疗全身关节及肾脏诸病。孕妇禁练。 双手摩脊背 用双手手指,沿脊柱及其两边,上下反复地用各种按摩手法进行按摩(也可进行四肢、腰腹及全身的按摩)。脊柱骨两边,都有神经分出,散布于周身及五脏六腑。使用此法,能使神经舒畅,并能调节脏腑机能,也可以治疗心烦郁闷及失眠症。特别是按摩一至七椎,对治疗颈椎病有特殊的效果,同时也是喘息、咳嗽患者良好的治疗方法。摆腰前后击身体站立,两脚自然分开,双膝微曲,双眼平视前方。用腰带动双手自然地前后拍打上半身。在拍打过程中,头部不动,眼睛向前看一个方向,下肢亦不动,仅以腰的摆动来带动双手臂自然甩动,拍击胸腹与腰背。拍打胸腹用手心,腰背用手背,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随着锻炼时间的增加,根据自身承受能力,逐渐加强拍打力度(方法是摆腰幅度增大一些)。腰的前面有脾胃,腰的后面有两肾,此法左右摇摆,以腰带动两手臂,敲击腰腹,脾胃和肾脏同时受到震动,自然由内部发生抵抗力。因此,脾胃的消化可以增强,腰肾的软弱可以坚固。同样,拍击上半身其它部位,也会震动另外几个脏器,从而加强它们以及全身的功能。 蛇行肩胛动 全身放松,双腿自然分开,弯腰,双臂自然下垂,特别放松颈部,头似倒悬空(这样做习惯以后,到了老年则不易患脑充血),肩胛部似蛇爬行状前后做蛹动(即肩月甲前后做划圆运动),其它部位不动。此法可治疗肩背酸痛,上举不能及胸胁气滞,并对脑溢血、脑血栓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脑部有疾患的人,在操作此法时,须有人指导。

武当玄门拳-基本功筑基篇

武当玄门拳-基本功筑基篇 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任何事都必须打好基础,经过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方能成就大器。练武习功也是如此,若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光凭自己的兴趣盲目学练高级功法,想一蹴而就,这是不可能的。基本功的训练往往比较较艰苦而枯燥,对未经系统训练的初学者更是如此。能否闯过这一关,是对习武者的第一个严峻考验。若想不经过痛苦的磨练而得到一身功力,那么这武功也未免太简单了。事实上,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武师平时也很注重练习基本功,习惯成自然,时间长了,基本功的练习将是很轻松的事。 从理论上讲,基本功无非就是正式练武前振作精神,舒活气血,拉开肌肉与筋腱的准备活动,以适应正式练功所需的柔韧素质与灵活程度为目的。玄门基本功也有与其它门派类似之处,但还有一些是独一无二的,这主要是为适应玄门特有的技术要求。认真训练这些内容,将会迅速领会玄门拳术的技击特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拳术,入门必练压腿与踢腿,玄门拳也不例外。武术不同于日常活动与一般的体育活动,它对身体的柔韧素质要求很高,韧带拉不开,将会使动作无法施展,拳谚所云“一寸长,一寸强”即是这个道理。压腿与踢腿动作已在很多书中作过介绍,在此不详细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相反,它们是练拳前必不可少的内容。需要强调的是,压腿必须挺直膝部,尽力以腹部或腰侧向大腿上贴靠,而不是光用头去挨腿,正压时支撑腿的脚尖必须正对前方;踢腿时应快起轻落,落地时脚尖绷直轻点地面。此外,手眼身法步的训练也是必需的,基本手型、步型必须掌握,还有其他准备活动和技巧动作如鲤鱼打挺等,这里也不详细介绍。兹将玄门拳特有的筑基功动作加以说明。 1、踢踵

雪山神功十二式筑基动功

雪山神功十二式筑基动功-打通大周天的好功法 动功在于进一步平衡阴阳,实现内气外放,外气内收的基本要求。早晚均可练习,没有时间次数的规定。功法自然运行周天,不需人为刻意。动功自然呼吸,不要带意念,也不需要意守。只要心平气和,慢慢用手来做,就能产生强烈的混元气场。本功法即是阴阳双运法之一,不可轻视。 第一式:西施捧心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两手臂自然放松下垂。两手臂放松伸直的,慢慢向身体两边抬起来,轻轻抬到膛中的高度,肩膀不动,两小臂弧度向膛中靠拢,同时变掌,掌心平的,对着膛中慢慢压进来,靠近膛中以后,掌心松掉,手指松掉,慢慢再回到原位。连续重复两次,最后回到原位,掌心平的,掌心向下,轻轻把两只手臂,压回身体的两边。 第二式:貂蝉拜月两手臂松直,掌心松的,慢慢在身体的正前方,轻轻抬起来。到达膛中的高度,指尖相对,掌心平的,慢慢两手掌向膛中压回来。靠近膛中的时候,掌心松掉,掌根贴着身体,指尖朝前方,掌心平的,慢慢压下去,到手臂松直的状态,然后掌心松掉,掌心朝天,两手臂向身体两边,慢慢抬起来,一个大圆圈,在头顶上方,两手轻轻合掌,注意掌心是松的,两掌沿着鼻子正中间,慢慢往下收回,到膛中的高度,两掌分开,指尖相对,掌心平的,一路轻轻压到手臂松直的状态。 第三式:昭君出塞两手臂松掉,腋窝微微打开,两小臂轻轻抬起,到达膛中的高度,两掌心相对,掌心平的,慢慢互相压进。压进以后掌心松的,互相分开,再掌心平的压进,再慢慢分开。掌心朝下,掌心平的,朝前方慢慢推出两臂,推到手臂松直,掌心松掉,两臂慢慢放下。 第四式:金刚托天两掌的掌根,轻轻贴着身体,掌心松的,慢慢抬起两个手掌,到达膛中的高度,掌心朝天,掌心平的,轻轻将手臂向天上推,推到尽头,手臂不要太直。然后掌心松掉,指尖相对,掌心朝下,将两手臂轻轻往下拉,到咽喉的位置,掌心平的,大拇指微微翘起,轻轻将两掌往下压。两掌到肋骨的高度,掌心松掉,指尖朝地面,然后掌心平的,手臂一路轻轻伸到底,直到两手臂松直状态。 第五式:贵妃沐浴两手臂放松,自然向外展开。掌心松的,掌心朝天,两臂向身体两边,左手左边,右手右边,一个大圆圈慢慢向上,两臂到达上方,两小臂一个弧度慢慢下来,两掌慢慢交叉重叠,男的左掌在里面,女的右掌在里面,掌心朝自己,两掌不碰在一起,分开一点点距离,慢慢从面部的高度,掌心平的,两小臂一个弧度,由身体正中间开始慢慢向下,一路到两臂松直。 第六式:碧海潮心两臂和掌心松的,两臂松直轻轻向前抬起,到丹田的高度,掌心平的,往下轻轻压回原位。然后两臂松直,掌心松的,再轻轻向前抬到大概肚脐眼的高度,掌心平的,继续慢慢压回原位。然后掌心松的,两臂松直向前轻轻抬起,慢慢到膛中的高度,指尖相对,掌心对膛中,掌心平的,慢慢向膛中压回来,靠近的时候,掌心松掉,掌心平的,一路轻轻向下压到底,到手臂松直的状态。 第七式:麻姑献寿两臂松直,掌心松的,两手臂向两边轻轻抬起,掌心朝下,到膛中的高度,而不是肩膀的高度,两手虎口圆,掌心相对,两小臂慢慢变圆,两掌向中间靠拢,两掌靠近的时候,指尖相对,掌心平的,两掌心向膛中慢慢压进,靠近的时候,掌心松掉,掌根轻轻贴着身体,掌心朝下,然后掌心平的,一路轻轻压到底,到两臂松直状态。

超距催眠术

古代“神仙”超距催眠术 苏联心理学家普拉托夫能够让远距离的人进入催眠状态并让其苏醒。这事发生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一家旅馆里,钢琴家正在演奏着华尔兹舞曲,年轻的M小组,在光滑的舞池里,紧偎在舞伴的手臂上,有节奏的旋转着。在舞池旁的一间房里,卡.伊.普拉托诺夫把手放在额头上,全神贯注。突然,正在跳舞的M小姐进入了一种高度的失神状态,----一种较深的催眠状态。普拉托诺夫通过思维传感途径控制了跳舞者的神经。 1929年,在俄罗斯神经心理学者大会上,普拉托诺夫在坐满科学家的大厅前,使M小姐再次进入失神状态。这位活泼的年轻小姐坐在讲台上,与等着催眠表演开始的一个医生随便闲聊。普拉托诺夫站在视线外的一块大黑板的后面。他把手放在额上,标志着远距离催眠术的开始,M小姐一秒钟又一秒钟地入睡。然后,他又叫醒她,接着她再一次入睡。当时在场的科学家无不对普拉托诺夫的表演惊叹不已!随着研究的进展,普拉托诺夫逐渐能够对1000米以外的人进行催眠。 普拉托诺夫进行超距催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强烈的视觉图像投射进行的。 中国山东医科大学种子良教授运用意念信息传感,曾经让远离的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钟子良认为,这种意念信息传感睡眠和觉醒是由于术者大脑运用意念信息传感,产生微电磁波,形成电磁场,这种电磁场具有定向性和目标性。受术者接受意念传感

后的睡眠并加速入睡是由于电磁波的作用。 上面列举了苏联和中国现代科学家在超距睡眠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事实上,在古代,中国的道家通过修持特殊的炼丹术,已经达到过高度的超距催眠成就。道家中,凡是得道之人----“神仙”,都拥有高度的超距催眠能力。那么,古代“神仙”是如何获得超距催眠能力的呢? 我们综合历代“神仙”修真体验,将其划分为九个不同的层次,又名“九层超距催眠习得术。”这九个层次依次为: 第一层百日筑基 第二层三年炼自己 第三层采药归壶 第四层运火炼丹 第五层灵丹出炉 第六层温养十月 第七层阳神出壳 第八层上成乳哺 第九层面壁大成 修炼至第六层次,即已具备高度超距催眠能力;当修炼至第九层次,此种能力将达到出神入化之境,“举心动念,天神地,无不听命。” 下面将按照“九层炼丹”的顺序,详细介绍神仙家修持超距催眠能力的方法。在每层的叙述中,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