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艺师申报工作总结

农艺师申报工作总结

农艺师申报工作总结
农艺师申报工作总结

申报农艺师个人工作

报告

景阳农技服务中心向彪我叫向彪,今年42岁,是湖北省建始县景阳农技用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人员。我于1988年被聘为景阳区高燎乡农业技术员,1991年年毕业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学专业,1993年被建始县农业局聘为助理技师,1998年恩施农校农学专业毕业。二十多年来,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中心,全面做好农技服务工作。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政治上,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注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思想上行动上同县委及上级党委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工作岗位上摆正位置,把共产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面前做到毫不含糊,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农技推广的理论实际相结合,积极我县的农业农村农技工作献计献策。并于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和帮助,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

不足。

二、加强业务学习,恪尽职守,一心扑在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上

热爱自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对待工作我丝毫不敢怠慢,要求自己把工作中的得失和每次出现的问题记下来以吸取经验教训,遇到疑难问题就向同事和领导请教,耐心的听取他提出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近几年来,在多个岗位上学习各项管理知识,都是为我更好的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三、积极开展农技培训工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农村经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农民能否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能否得到普及推广应用。

农业技术培训在“科技兴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面向农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988-1995年采用多种形式,其中集中培训80多期,培训技术骨干4000多人次;现场培训400多次,培训农民20000余人次;编印技术资料1600多份;广播讲座32期。在八年多的推广过程中,把培训班办到了最基层,让农民不离土学到科技知识,获取致富信息。通过培训,每户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80%农户的生产效益较培训前提高10-15%。

四、学以致用,心系农民,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实践

1、杂交良种的推广:88年至95年总推广大杂交玉米良种15000

公斤,杂交水稻良种1400公斤。

2、新技术示范工作:88年以来我重点抓了一是洋芋、油菜育苗移栽及玉米高产种植100亩的示范;二是水稻施用锌肥技术示范50亩,重点是在水稻抛秧后3-4天,每亩稻田施入硫酸锌2公斤,该项目技术要领简单,效果明显,比对照亩增产35-40公斤。

3、玉米育苗移栽的推广普及:88-95年全乡推广玉米包衣技术面积1.6万亩,在这项技术中主要采取了统一供种,现场指导,分户播种指导措施,通过播前包衣一次用药,将地下害虫、苗期害虫控制在最低限度,较常规技术亩增产30-50公斤。

4、两段育秧和旱育早发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普及推广率99%以上。

5、洋芋的换种工作,每年从高山地区换种12万公斤以上,换种率20%以上。

6、93年100茶叶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

7、香菇种植技术的推广

8、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每年综治面积8000亩以上,农业增收10%以上。

五、负责保温栽培配套物资的实施工作。

每年3000亩保温栽培配套的农膜、肥料、农药等,我作为乡农业技术员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在区、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深入乡、村造册登记,做到户户不漏,通过走访,配套物资送到农民手中,每年受益农户900户,做到“一户都不能丢、一分钱都不能少、

一天都不能耽误”,受到了农民的好评。

六、大力倡导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积极响应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大力倡导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农户为依托,以沼气建设为核心,上联生态养殖业下带绿色种植业,使整个农业生产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方面效果显著。

参加工作以来,我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同实际工作紧密联合起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技术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断学习,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为我县农业生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12.7.20

农技员工作总结

农技员工作总结 我国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离不开农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面是我收集的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农业技术人员工作总结 20**年,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三十二号文件和自治区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在自治区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积极履行职能,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优质高效农业技术为手段,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认真落实年初计划和工作目标。经过一年的努力,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食品安全生产工作 为了加强我区食品安全生产,切实做好小麦生产工作,我中心和县站及时成立技术服务小组,采取技术服务从播种到田间管理,技术人员实行全程跟踪。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小麦生产安全责任制和实施方案,并与各乡镇签订了小麦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在服务期间,技术人员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意义,鼓励农民种植小麦,同时对县(市)农民进行农药密封、拌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举办了32场讲座,超过600次。全区已完成小麦种植面积32.95万亩,主要品种有新春11号、17号、23号和6号 2。农业技术推广重点项目指导计划的安排和 199的实施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阿勒泰地区2020年农业技术推广重点项目指导计划。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共

安排三类24个项目,计划推广面积334万亩年初,推广任务在各县(市)层层展开,并与科技有机结合。技术员根据当地条件和农村地质条件制定实施方案,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年中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鉴定。全区已完成推广面积407.55万亩,完成计划的122%。 3。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组织实施了1500户科技示范户,围绕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科技推广机制创新,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工作实施方案为了确保农业科技能够真正进入村庄和家庭,县站与农业技术人员签订了责任书。他们驻扎在村子里展示科学技术。从准备种植到收获作物,技术人员在整个过程中跟踪技术指导,向农民提供最新的农业技术信息,推荐新技术和成果,并开展科技培训。为了更好地突出科技示范的作用,要求每个县(市)安排3个重点示范村和20个重点示范户各县根据当地农业生产规模,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从设施农业和名优作物入手,结合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根据示范户的土地条件,制定技术服务计划,建立种植档案。力争先进实用技术达到100%以上的农户,农业综合成本降低15%以上全区已建成科技示范户1785户,其中重点示范户140户。 4。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工作 199今年,根据我区农业生产实际,加大了以特色作物和设施农业为重点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在新品种试验和示范方面,重点是高质量、特殊和特殊作物,在新技术试验方面,重点是高产和节约成本的技术。继续以区域农业技术试验推广站和县站为基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评农艺师用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评农艺师用 本人于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12月获得助理农艺师资格。现任镇推广站副站长。自任现职以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更新专业技术知识,于9月参加广西 大学农学专科函授班学习,6月顺利毕业;同时长期深入田 间地头开展各项技术指导,把农业科技培训送到生产第一线,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现将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建设方面 本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平时积极利用报纸、电视、络等媒体认真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各种政治理论知识,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并积极参加广西大学大专班函授及本系统组织的各种农业技术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三农”,为我县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竭尽自己的所能。 二、在工作业务表现及主要业绩方面 (一)认真抓好粮食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 1、积极做好双杂良种推广,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工作, 确保全镇粮食稳产增产,不断提高粮食向优质化方向发展:多年来,积极做好良种良法的推广,认真抓好各个关键环节的培训、指

导服务工作。使全镇38000多亩水稻良种种植覆 盖率达到97浓上,推广优质谷种植面积达28500多亩,占 良种种植覆盖率达75%以上;单交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000多亩,占全镇种植面积的85浓上。按照主管局的具体要求,我们以供种为契机,在供种期间加强对农民水稻浸种催芽技术、种植技术常识及新技术的培训,为全镇粮食稳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2、积极抓好“三免”栽培技术推广:几年来,我结合 实际情况,在我镇农业生产中大胆推广“三免”栽培技术。,推广水稻免耕栽培技术1300多亩,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多亩,红高粱免耕栽培技术1545亩,油菜免耕栽培技术800多亩,通过推广“三免”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3、认真做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工作:主要参加了六寨 镇甲棉村百亩玉米高产示范工作,实施玉米高产示范亩,种植品种主要是正大619、迪卡009、正红2号,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公斤,比本地常规品种增产100—150公斤,增产40%以上。主要参加了六寨镇壮里村百亩水稻高产示范工作,推广超级稻中浙优,平均亩产624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产 公斤。粮食高产示范片的创建,推动了全镇粮食生产向高产 化、优质化发展。 (二)认真抓好经济作物的技术推广工作 1、抓好长角辣椒生产工作:切实抓好长角辣椒标准化 生产指导服务,长角辣椒是我镇农产品五大品牌之一,每年种植面

农艺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职称-农艺师工作总结

农艺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职称|农艺师工作总结 农艺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职称|农艺师工作总结 农艺师工作总结(一) 我19XX年12月26日生于**,女,汉族。学历为大学本科,现为高级农艺师,中共正式党员,1965年7月毕业于**农林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本人简历: 1965.8一1967.4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予备班学员(参加省委“四清”工作队到楚雄州农村锻炼)。1967.4一1968.11在省军管会文革调研组工作;1968.12一1972.7在**地区化肥厂工作(搞农肥试验)。1972年8月调**地区农科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油菜科研、推广工作。 本人在科研及推广工作上的突出贡献是:在**地区及**省优质油菜( 主要包括低芥酸油菜“81008”和双低油菜“84001”)的引进试种, 推广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在科学价值上填补了我区和**省优质油菜的空白, 这是我省油菜品种的一次变革。同时, 由于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无论是低芥酸油菜“81008”还是“84001”,都从栽培理论到栽培实践,探索出了一套适应**地区各县的栽培制度、生产条的规范化栽培技术。这套技术目前已辐射到全省,基本上解决了目前国内尚未解决的油菜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使**地区的油菜品种不仅单低化(低芥酸化)

进而还实现了双低化(低芥酸、低芥葡萄糖硫甘)。随着优质油菜品种的推广,我区油菜单产逐年上升,1991年全区油菜平均单产177千克,创历史最高年,居全省之首。目前,**地 区是**省优质油菜推广面积最大,油菜单产最高的地区。**地区单产202.6千克,双低优质油菜单产如此之高,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从1981年低芥酸油菜“81008”引种试种成功到1986年双低油菜品种“84001”引种成功,经各县协同,多点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示范推广, 截至1991年止,“81008”在**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312000亩, 按1980年生产资料不变价格计算, 经济效益共达 623.56万元; 双低种“84001”累计推广84000亩,创经济效益306.13万元。两个品种合计创经济效益929.7万元,接近壹千万元。这一统计结果是1991年底,全省地州农科所估算得出的一致结论, 评估资料现存地区农科所资料室。 推广优质油菜,提高油菜品质,对增进人体健康,社会效益明显。特别是双低油菜, 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优质油菜,还由于油枯中所含芥葡萄糖甘低于千分之三,可直接用于饲料,对菜籽综合利用,促进畜牧业发展,提高油菜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具有深远意义。

申报农艺师工作总结

申报农艺师工作总结 【第一篇】:农艺师申报工作总结,申报农艺师工作总结人工作报告景阳农技服务中心向彪我叫向彪,今年42 岁,是湖北省建始县景阳农技用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人员。我于 1988 年被聘为景阳区高燎乡农业技术员,1991 年年毕业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学专业,1993 年被建始县农业局聘为助理技师,1998 年恩施农校农学专业毕业。二十多年来,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中心,全面做好农技服务工作。 一、政治思想方面在政治上,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注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思想上行动上同县委及上级党委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工作岗位上摆正位置,把共产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面前做到毫不含糊,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农技推广的理论实际相结合,积极我县的农业农村农技工作献计献策。 并于 199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

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和帮助,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1 不足。 二、加强业务学习,恪尽职守,一心扑在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上热爱自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对待工作我丝毫不敢怠慢,要求自己把工作中的得失和每次出现的问题记下来以吸取经验教训,遇到疑难问题就向同事和领导请教,耐心的听取他提出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 近几年来,在多个岗位上学习各项管理知识,都是为我更好的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三、积极开展农技培训工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农村经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农民能否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能否得到普及推广应用。 农业技术培训在“科技兴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面向农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988-1995 年采用多种形式,其中集中培训 80 多期,培训技术骨干 4000 多人次;现场培训 400 多次,培训农民 20000 余人次;编印技术资料 1600 多份;广播讲座 32 期。 在八年多的推广过程中,把培训班办到了最基层,让农

农业科工作总结

2010年农业科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在局领导的指导下,农业科室工作紧紧围绕完成2009年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组织申报2010年计划项目,按照市科技局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科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理念,夯实工作基础,注重工作实效,切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我科室工作的整体水平。2010年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项目 共争取2010年省星火计划5项,资金57万元;农业攻关3项,资金45万元;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5项,资金25万元。列入2010年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计划27项,其中:科技兴农产业化项目20项,包括种植业、林果业、蔬菜业、经济作物业、养殖业等;科技兴农个人攻坚项目7项。完成2009年共实施承包项目26项,推广面积47280亩,总产值8472万元,总增收3657万元。 实施2009年市科技星火计划项目19项,共拨放扶持资金206万元,农业攻关项目2项,共拨放项目扶持资金18万元,带动社会经济效益850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达5万人,极大提高了我市农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了我市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实现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科技带动作用。 二、农村技术承包奖 获2009年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10项,其中:集体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为农村沼气建设技术和利用废弃桑枝培育香菇技术。三等奖3项为桑园规范化管理技术、杏鲍菇、白灵菇种植技术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个人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为优质生猪综合饲养管理技术。二等奖2项为大棚养蚕技术承包和蜂种改良技术。三等奖2项分别为:优质瘦肉型猪标准化生产新技术和鲟鱼规模生态养殖技术。 三、对2007-2008年省、市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验收 至2009年底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到期项目数12项,完成计划11项,全部通过验收。通过项目实施,实现经济效益5548万元。可带动就业人数达5500人。我科完成了2007年至2009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总共应验收科技计划项目81项,实际验收项,完结率达到 %,基本完场了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效果。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实现经

农艺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助理农艺师个人工作总结 我1994年毕业于张市农机学校机电专业,同年毕业分配到赤城县农业局工作。先后在赤城县种子公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新能源工作办公室,良种服务中心工作。1999年10月聘为助理农艺师。几年来,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2003-2005年参加了赤城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项目。2004-2006年参加了赤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2005-2006年完成全县优质玉米良种补贴项目10万亩,多次受到了市、县局的表彰,并在2006年《河北农业》上发表了《怎样识别化肥》专业性文章。现将几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一心扑在农业技术培训教育事业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程度。赤城县是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农民能否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能否得到普及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是培养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重要阵地,在“科技兴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培训中心的重要工作,根据中央、省、市的要求,我们面向农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1-2003年冬春农民素质大培训4万人次,以集中办班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其中集中办班80多期,培训农民8000多人次,科技下乡320人次,科技赶集120多场,种植大户现身说法百余次,编印技术资料2万多份。发放明白纸4万多张,使农民素质有了普遍提高。在两年多的培训过程中,我中心通过实施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方案,把培训班办到了最基层,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学到科技知识,获取致富信息。发放录音、光盘资料千余盘,通过培训,每户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80%农户的生产效益较培训前提高10-15%。为我县的农业发展和产业化服务提供了保障。由于工作踏实,成绩突出,组织上给予我很高荣誉,受到领导好评,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二、学以致用,心系农民,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实践。 1、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99年以来我重点抓了春谷包衣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99年全县推广春谷包衣技术面积5万亩,在这项技术中主要采取了集中包衣,统一供种,现场指导,分户播种指导措施,通过播前包衣一次用药,将地下害虫、苗期害虫控制在最低限度,将白发病控制在1%以下。实现全县谷子平均亩产达250公斤以上,较常规谷子亩增产50公斤。同年还在全县东万口、茨营子、龙门所、样田、赤城镇、龙关、刁鄂、镇宁堡8个乡镇推广玉米地膜覆盖及增产技术4万亩。平均亩产达610公斤,实现总产玉米1640万公斤。在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上,主要是在2000-2001年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1000亩,选用优质良种“9409”、“3138”,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坑田种植栽培 技术,玉米平均亩产达76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50公斤。增产幅度达12.8%。

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农艺师,希望将来回首自己所做的工作时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不因虚度时 光而羞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任现职以来,本人在政治上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种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和自觉宣传党中央的各种惠农政策,把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一以贯之的工作原则,同时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期间,多次获得上级表彰和领导认可,现将我任农艺师职务以来的主要业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任农艺师以来从事和完成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 1.参加高产示范片创建工作 20xx年以来,积极参与江苏省粮棉油高产增效创建项目 泗洪高产示范片创建工作,泗洪农委在该项工作中,历年有多个丰产片获省农委A级和B 级示范方验收,20xx年泗洪农委被江苏省农委评为“20xx年万亩示片建设表现突出单位”。本人按照县农业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在项目方案拟定、农民培训、农情调查积极参与,在 本镇高产示范方实施方面,从品种布局、落实面积、示范田建立、农民会、广播会、现场 会宣传、种子农药农资调运,农情调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过程指导、落实,做了大量 有效工作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2.参加控减直播稻,推广机插秧工作,改进机插秧技术,增产显著,得到众多农户认可。20xx年以来,由于受条纹叶枯病的影响,农户自发采用水稻直播栽培方式,在当前 农村劳动力缺乏,这种粗放式种植模式由于省工、省时、省秧田一推不可收拾,上级农业部门针对直播稻受早霜寒流影响大、杂草危害严重现状,提出了控减直播稻,推广机插秧 的措施,实际推广中,由于插秧机30cm行距太大、本地小麦腾茬较晚,导致机插秧田块 基本苗不足、有效分蘖时间短,机插粳稻产量不高,加之亩均230多元的机插费用,在农户中一直推而不广,20xx年,本人编制了以“两早一促”为核心的常规粳稻机插秧技术规范,推广机插秧10330亩,在当年直播稻受早霜影响,平均产量不足900斤的情况下,机插 秧田亩均产量1230斤,水稻收获平均提前24天,解决了当地小雪节气种麦怪象。本镇 雪北村民李廷碧说:“王主任,往年我家8分地直播稻只能收8口袋。今年机插秧收了12 口袋,你以前说的机插秧好处都实现了”。 3.主持编制地方企业标准3项:20xx年4月主持起草泗洪县粮丰农业生产专业合作 社“常规粳稻机插秧生产技术规程”,以及“无公害农产品香葱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农 产品西葫芦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并经泗洪县县技术质量监督局标准备案注册。 4.进行技术培训。针对本镇实际,每年编写《半城农情》10期以上,印发4000多份,对全镇农户农业生产全程指导。20xx年以来,每年在每个村居会议室召开种植技术讲座、

助理农艺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技术个人工作总结.doc

助理农艺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技术个人工作总结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我叫***,****区人,****年*月*日生。2005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2008年8月担任助理农艺师以来,主要从事试验、示范和农技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技术推广工作: 任现职以来,推广地膜玉米1200苗,平均亩产740公斤,平均亩增产130公斤,亩增收240元,共增收28.8万元。绿豆双沟覆膜300亩,平均亩产101.6公斤,平均亩增产56.6公斤,共增收11万元。推广中药材黄芪种植1000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240亩,生产种薯3.6万公斤。 推广新品种:谷子、晋谷21、晋谷29、长生07共4800亩,平均亩产215.1公斤,亩增产45.1公斤。增加经济收入86万元,玉米新品种户单857、金凯3号、吉单137等共1950亩,平均亩增产128公斤,农民共增收45万元。 以上推广工作成效十分显著,同时我也系统掌握了我县主要农作物高产栽

培技术。并为今后指导农业生产创新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试验示范工作: 通过参与独立完成玉米区域试验32项,省、市、县玉米展试,示范、品比、观察、试验6项,谷子、糜子推广试验两项,各项试验观察及时,记载准确完整,圆满完成。通过这些试验工作,我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观察、区试、展试、生产试验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 在任职期间我不断的学习,还参加了省、市、县举办的多次培训学习会。产业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在学习和实践的同时,开展对农民、科技示范户、贫困户进行培训咨询,累记达1560人次,发放我县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宣传资料1600份,技术手册600册,撰写发表论文2篇。 多年来我深入生产第一线,努力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受到干群的一致好评。

镇农技站干部晋升高级农艺师业务工作总结

镇农技站干部晋升高级农艺师业务 工作总结 我于1981年1月毕业于宁波农校农学专业,学制三年。同年同月被分配到原奉化市大桥镇农技站参加工作,从事栽培、植保、土壤普查等工作,1987年12月被确认为具有助理农艺师任职资格。1988年2月被调到奉化市种子管理站主持杂交水稻及其制种技术工作,并于1995年9月获得了中级职务(农艺师)任职资格,同年10月开始直到现在被聘任为农艺师职务。2007年10月到现在被奉化市农林局派住江口街道任科技特派员。参加工作以来,自己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期间无工作失误,身体健康。在1995年获得了中级职务(农艺师)任职资格后,经过长达15年的刻苦学习钻研、继续教育和努力工作,已经具备了符合破格晋升高级农艺师的条件,现将我任农艺师职务以来的主要业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任农艺师以来从事和完成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

1.引进推广以协优46为代表的异质同恢密阳46系列杂交组合。协优46是我市1989年到2005年的主栽杂交组合,该组合在我市累计推广面积40余万亩,该组合的推广有效的替代了汕优6号组合,使我市晚稻粮食单产从原来的350公斤左右提高到了500公斤,累计增产粮食在1500万公斤以上,同时解决了汕优6号易感稻瘟病的问题。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该系列组合的示范推广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宁波市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成果。 2.引进推广以两优培九为代表的超级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于1999年引进试种,也是我市引进推广的首个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2002年组织有关镇、街道进行高产攻关,累计推广面积 3.5万余亩,平均亩产597.7公斤,最高亩产量689公斤,曾创我市单产历史记录,曾是我市单季稻的主栽组合.该组合比协优46增产百来公斤,推广以来已累计增产粮食350余万公斤。该组合的示范推广获宁波市农科教项目三等奖;获奉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撰写的“水稻两优培九后期青枯死苗及防止”一文在《内蒙古农业科技》上发表,并获得奉化市优秀论文三等奖。

晋升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晋升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晋升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于1996年参加工作,2021年获得助理农艺师资格。现任麻城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中队长。自任现职以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更新专业技术知识,于2021年3月参加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函授学习,2021年2月顺利毕业;同时长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各项技术指导,把现代农业科技送到生产第一线,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现将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 本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平时积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认真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各种政治理论知识,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不断学习新的农业知识,更好地服务三农,为我市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竭尽自己的所能。 二、工作业务表现及主要业绩

1、积极做好良种推广,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市粮食稳产增产,不断提高粮食向优质化方向发展:多年来,积极做好良种良法的推广,使全市78万亩水稻良种种植覆盖率达到97%以上,推广优质稻种植面积达58万多亩,占良种种植覆盖率达75%以上;结合免耕栽培技术,以双低高产油菜为主要种植品种,每年推广种植50万亩以上,建立示范样板3000亩以上,平均亩达167 公斤。 2、认真开展各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几年来,每年结合一些新技术进行10-15个超级稻品种、3-5个棉花品种、3 5个油菜品种试验、示范,为种植模式和生产用种提供理论依据,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资料。 3、认真做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工作:主要参加了铁门乡茶棚村200亩水稻高产示范工作,推广杂交晚稻金优38,平均亩产528.43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产56.5公斤;乘马岗镇颜家河村百亩水稻高产示范工作,推广杂交中稻Y两优1号,平均亩产672.26公斤,比对照增产46.54公斤。粮食高产示范片的创建,推动了全市粮食生产向高产化、优质化发展。 4、积极引导农民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规范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几年来,抓好宋埠镇大路河村、彭店村、拜郊村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促步规范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引导群众加强农业食品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高级农艺师履职工作总结

高级农艺师履职工作总结 一年来,本人自受聘为高级农艺师岗位职责以来,积极参加上级各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普法考试,政治思想学习。先后参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三观” 教育、“云岭先锋”工程、普法学习考试等学习活动。业务上工作积极主动,勇于创新;团结同志,认真负责;超额完成各级下达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主持完成的业务工作述职如下: 一、主持完成优质小麦试验示范推广项目: ⑴小麦引种观察:共16份材料,全部由植物研究所品 种资源室提供,通过田间多次观察和抗病性鉴定,表现严重感病,全部淘汰。 ⑵小麦新品种预备试验:参试的93个品种,其中曲靖 提供3个、昆明市提供2个、**市提供5个、德宏洲提供9 个,其余87个为上年选育和农科院提供。通过田间观察,室内考种,小区产量实打等对所得参数进行分析,折合亩产在之间,从中初步筛选出感病较轻,中早熟的33个品种, 再经过品质分析后确定6个品种作为下年区试。其中以 03fmeiiq-24 单产为最高,折合亩产300kg,居参试品种第 一位;04穿032-125折合亩产290kg,居参试品种第二位;04引023-2272折合单产为280kg,居参试品种第三位;市

展161和04引023-35单产260 kj 居第四位;-4单产250 kj居第五位;市展9号单产245 kk,居第六位。以上6个品种作为下年小麦展示和区试试验,其余27个品种继续参 加-预备试验,其它品种全部淘汰。 ⑶云南省优质小麦穿梭育种试验结果分析:实收实打结果,折合亩产在400kg以上的有3个;,占参试品种的% 亩产350kg-399kg 的有3个,占参试品种的%;亩产300kg-349kg的有2个,占参试品种的% 亩产299kg以下的有36个,占参试品种的%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小区产量实打等对所得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品种8-1、8-2、 8-10、8-13、8-15、8-21、8-36等7个品种生长整齐一致,较抗病,可作为下年继续试验。其余全部淘汰。 ⑷小麦新品种云选11-12示范推广结果分析:实际完成26000亩,其中完成中心示范样板400亩,经对样板田间测 产及落实情况:02-11品种调查20块田,面积亩,平均单产,较官协3号对照种平均单产,亩增,增%两块中心示范样板共增总产43960kg。共推广26000亩合计增加总产万kg。 二、主持完成优质大麦试验示范推广项目: ⑴**市大麦区域试验结果分析:参试品种以s060-3为最高单产,较对照,亩增,增%居第一位;8640-1单产为,较对照亩增,增%居第二位;法瓦维特单产为,较对照亩增5kg,增% 居第三位;ys500、杨农啤2号、99-22-1、保大麦6号分别居第四、

晋升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晋升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晋升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的详细文章, 晋升农艺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本人于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12月获得助理农艺师资格。现任镇推广站副站长。自任现职以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更新专业技术知识,于9月参加广西大学农学专科函授班学习,6月顺利毕业;同时长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各项技术指导,把农业科技培训送到生产第一线,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现将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一、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建设方面本人坚决拥护中国 ******,热爱社会主义,平时积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认真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各种政治理论知识,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并积极参加广西大学大专班函授及本系统组织的各种农业技术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三农”,为我县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竭尽自己的所能。二、在工作业务表现及主要业绩方面(一)认真抓好粮食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1、积极做好双杂良种推广,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镇粮食稳产增产,不断提高粮食向优质化方向发展:多年来,积极做好良种良法的推广,认真抓好各个关键环节的培训、指导服务工作。使全镇38000多亩水稻良种种植覆盖率达到97%以上,推广优质谷种植

面积达28500多亩,占良种种植覆盖率达75%以上;心得体会单交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000多亩,占全镇种植面积的85%以上。按照主管局的具体要求,我们以供种为契机,在供种期间加强对农民水稻浸种催芽技术、种植技术常识及新技术的培训,为全镇粮食稳产提供了技术保障。2、积极抓好“三免”栽培技术推广:几年来,我结合实际情况,在我镇农业生产中大胆推广“三免”栽培技术。,推广水稻免耕栽培技术1300多亩,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多亩,红高粱免耕栽培技术1545亩,油菜免耕栽培技术800多亩,通过推广“三免”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3、认真做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工作:主要参加了六寨镇甲棉村百亩玉米高产示范工作,实施玉米高产示范104.8亩,种植品种主要是正大619、迪卡009、正红2号,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353.4公斤,比本地常规品种增产100—150公斤,增产40%以上。主要参加了六寨镇壮里村百亩水稻高产示范工作,推广超级稻中浙优,平均亩产624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产142.5公斤。粮食高产示范片的创建,推动了全镇粮食生产向高产化、优质化发展。(二)认真抓好经济作物的技术推广工作1、抓好长角辣椒生产工作:切实抓好长角辣椒标准化生产指导服务,长角辣椒是我镇农产品五大品牌之一,每年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以上,产量达4800吨以上。从制定南丹县长角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以来,我每年都主要参与实施300亩标准化生产示范的建设,通过三年的实施,8月通过自治区农业厅专家组的评审个人简历,获得了长角辣椒产品区域的

初级助理农艺师业务工作总结

业务工作总结 路星 (威宁县金钟镇扶贫工作站) **,男,汉族,**学历,**党员,***月出生,***年7月毕业于***,***考入***农业服务中心从事农业技能指导工作,***。近三年来,我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中心,全面做好农技服务工作,为大农业助推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现将任现职以来主要从事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在政治上,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注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思想上行动上同镇委及上级党委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工作岗位上摆正位置,把共产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面前做到毫不含糊,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农技推广的理论实际相结合,在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为各村贫困户精准施策,详细规划,引导销售。 并于2017 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和帮助,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加强业务学习,恪尽职守,一心扑在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上热爱自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对待工作我丝

毫不敢怠慢,要求自己把工作中的得失和每次出现的问题记下来以吸取经验教训,遇到疑难问题就向同事和领导请教,耐心的听取他提出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 近几年来,在多个岗位上学习各项管理知识,都是为我更好的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三、积极开展农技培训工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程度。农村经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农民能否脱贫致富,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能否得到普及推广应用。 农业技术培训在“科技兴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面向农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16、2017 年采用多种形式,其中集中培训两期,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600余人,邀请县农牧局专家董恩省老师,主要培训果蔬栽培实用技术,县旅游局顾美琴老师,主要培训乡村旅游技能培训,职业中学贺玲夏老师,农村电商相关知识培训;现场培训20余次,覆盖19个行政村,1800多户贫困户;编印技术资料800多份;培训组在最基层,让农民不离土学到科技知识,获取致富信息。对于外出务工回来的青壮年劳动力,积极引导参与恒大吸纳就业培训,学习农业技术的同时也可以选择学习新型工业技术,如挖掘机操作等,十分受青年劳动力欢迎。通过培训,每户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农户的生产效益较培训前提高5-10个点。 四、加大力度调整种植业经济结构,是顺应市场经济、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主要途径。进入2017年,我镇开始对全镇种植业结构进行全面合理的调整。我在主抓农民培训同时,肩负着全县种植调整的规划和落实工作,在全镇各部门领导对种植结构调整的高度重视下,我站认真学习贯彻了市、县农业结构调整精神,结合本地实际,

农艺师职称评定个人工作总结

农艺师职称评定个人工作总结 一、政治思想表现 任职以来,能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十六、十七、文件精神,思想上始 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工作积极,作风正派。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统一,经常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服从领导, 听从指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到第一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为汝南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感自己的知识不足,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不断加 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先后系统地学习了《作物栽培学》、《植物病理学》、《农作物病虫 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新技术应用》等专业书籍,另外又从报刊、杂志上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术,经 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再加上我多年深入农业第一线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很快熟练掌握了 农技推广、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和技能,在工作中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同时我还注视新品 种的发展动态,对新技术,新品种积极进行引进和推广,搞好实验、示范、做好实验数据 的记录,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向 有关专家咨询,直到把问题解决。由于我虚心学习,不耻下问,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本人也练就了过硬的本领,现在生产中遇到的个别技术疑难问题,能 及时解决,已经达到了中级职称人员所具有的水平。 三、主要工作业绩 任助理农艺师以来,积极搞好板店乡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的实施等工作。累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0项,包括小麦的前氮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宽窄行种植等,推广应用面积82万多亩次,增加 粮食1.1亿斤,增加经济收入0.9亿元。引进推广新品种16个,其中小麦品种有内乡188,郑麦9023、西农979、矮抗58等9个,玉米新品种有掖单2号、鲁单981、郑单958、浚 单20等6个。20XX年以来,我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在板店乡刘营、板店、仲庄、王庄 等村开展了小麦、玉米的高产创建工作,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物质补助,使创建区 内的粮食产 量有大幅度提高,平均亩产较非创建区提高80公斤以上,创建区内增加粮食120多 万斤,增加经济收入115万元左右。我还利用农闲时节和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对群众进 行培训和指导,每年都要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10多期,培训农民1800多人次,面对面 指导群众600多人次,通过我的培训和指导,使我乡群众的种田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时 还与其他同志一起建好新品种展示田,每年都对小麦、玉米新品种进行展示,我作为一名

高级农艺师评审条件

江苏省高级农艺师资格条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资格标准 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市场需求,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因地制宜制定本部门或本地区主管工作范围内的生产发展规划、重大科研、推广项目、工作方案并指导或组织实施;能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独立解决生产或科研中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业绩显著,取得有较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或在引进、消化、吸收、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依法治农中取得良好效益;发表、出版或撰写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指导农艺师工作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本省从事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农艺师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农艺师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申报。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或年度考核中有“不合格(不称职)”者,延迟2年以上申报。受处分期间,不得申报。 (三)伪造学历、资历、业绩或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延迟3年以上申报。 第四条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具备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博士学位),取得农艺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以上。 (二) 具备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取得农艺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4年以上。 (三) 具备与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农艺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以上。

晋升高级农艺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我于1979年高中毕业后,到xxx小学做了一名小学民办教师。在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逐渐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xx年x月,因得到当时xxxxx政府主要领导的赏识,我离开了钟爱的三尺讲台,被调到了xx 农科站工作,从此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结了缘,扎根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在二十六年多的工作中,我曾经任农科站站长多年,为当地农业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对当地农作物优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普及等做了较大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当地农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成为全旗乡镇农业推广战线上的标兵。多次得到各级表彰和奖励。2007年10月,我晋升为农艺师。我的工作干劲变得更足、工作成绩更加显著,为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做出了更多贡献,符合了申报高级农艺师的各项基本条件,现将多年来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做好农民科技培训指导、提高新型农民素质 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充分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是中国农业持久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奔小康的前提,也是我们这些基层农

技推广人员的重要职责,这些年来,我在镇政府和旗农牧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常年深入到田间地头、农家炕头、村部等处进行讲课,讲课主要围绕农作物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植物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要领等内容,其中自己作为主讲,共举办培训班150余次、300左右课时,培训农民6000余人次。在讲课中,我讲求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通过培训,大力推广了旱作区地膜玉米覆盖技术,荞麦、马铃薯、杂豆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三十多项实用技术。提高了当地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农机等先进的生产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种植效益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增长显著。 二、做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 高产、优质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日常工作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业务精、肯钻研、信息灵的特长,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先试验、示范,再推广的原则,根据全镇气候特点、缺乏水浇条件、沙壤土为主等因素,陆续引进了很多优良品种,并得到大规模推广种植。 1997年,从xxxxx引进了“星火葵花”1000公斤,示范种植500亩,秋收后,与当地的老品种“三道门”葵花比较,亩均增产效益16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受到群

农艺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农艺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篇一:助理农艺师工作总结 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汝南县xxx乡农业服务中心 xxx Xxxx,男,1963年7月生,1981年11月参加工作,XX年5月22日获助理农艺师资格,XX年5月30日被聘为助理农艺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新品种的繁育、实验、示范等工作,现将近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专业技能、取得的成绩等简要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表现 任职以来,能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十六、十 七、十八大文件精神,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工作积极,作风正派。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统一,经常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到第一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为汝南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感自己的知识不足,为了提高自己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先后系统地学习了《作物栽培学》、《植物病理学》、《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新技术应用》等专业书籍,另外又从报刊、杂志上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术,经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再加上我多年深入农业第一线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很快熟练掌握了农技推广、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和技能,在工作中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同时我还注视新品种的发展动态,对新技术,新品种积极进行引进和推广,搞好实验、示范、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向有关专家咨询,直到把问题解决。由于我虚心学习,不耻下问,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本人也练就了过硬的本领,现在生产中遇到的个别技术疑难问题,能及时解决,已经达到了中级职称人员所具有的水平。 三、主要工作业绩 任助理农艺师以来,积极搞好板店乡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的实施等工作。累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0项,包括小麦的前氮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宽窄行种植等,推广应用面积82万多亩次,增加粮食1.1亿斤,增加经济收入0.9亿元。引进推广新品种16个,其中小麦品种有内乡188,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