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极高明而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生态和谐理念下班主任治班方

点击数:18 发布时间:2010-10-11 8:44:48

摘要:本文探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下,通过文化立班,人文管理“适中适度”、顺应自然,柔性治班“权变之道”、达至“中和”,矛盾协调祟尚统一、“无可无不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4个方面思考作为教育活动核心部分的班级管理中如何汲取中庸思想之精华,实现和谐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生命质量。

关键字:中庸生态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中庸之道,常被人们简单地理解为折中,被认为是“和事老”的处世哲学。其实,这是对中庸思想的肤浅认识。“中”指不偏不倚,“庸”,寓平常不易,即永恒的意思。总起来即要求人们说话做事要不偏不倚,在好与坏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进行折中。《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即居中之性状,为道之体;“和”言情之正,为道之用。“中庸”即“中和”。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已有和谐之意。所谓中庸之道,就是通过“折中”来达到和谐,反对偏执一端、片面行事,主张遵循不偏不倚的原则处理问题。

由此可看出,中庸之道的精髓与胡锦涛同志大力倡导的“和谐发展观”是相承的,可以说中庸思想是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和谐发展是中庸思想的时代体现。班级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上就是追求生态环境下学生群体、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下,作为教育活动核心部分的班级管理,如何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庸思想的精华,使“中庸管理”在实现和谐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等方面有所作为?

一、文化立班,人文管理“适中适度”

班级文化是班级精神面貌、规章制度、师生价值观、生活方式、内部人际关系等在教育与班级管理话动中形成的班风、班级精神等因索构成的教育环境系统。班级文化是一种社会心理环境系统,是师生在班级共同生活中创造形成的,对班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力。班级文化不仅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手段,它不仅可以影响学校师生员下的思想品德,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发展智能和创造性。丰富的班级文化能够让班上的每一位成员时刻都受到鞭策和熏陶,如班级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师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而且还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班级内部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创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是协调好班级组织内部各群体关系,发挥组织协同效应和增加班级凝聚力最有效的途径。

班级的管理者和管理对象都是有鲜明个性和有独立思维的人,这就给班级管理带来了难度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命的有限和时间的不可逆转性,决定了班级教育活动和管理措施,对每一个个体的影响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不可更改和无法逆转重来的。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人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这种教育结果一旦内化到其身上,将起着终身的影响。因此,把握一种什么样的“度”,才能使班级教育管理活动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即最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可以说是班级管理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和方法,中庸思想反对非此即彼的极端主义,而主张任何事都要把握好适度。《论语·先进》中有: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里,“过”就是过火,“不及”就是火候不到,“过”和“不及”都是孔子所反对的。因此,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要把握好“度”,做到“无过无不及”;班级管理要尽量“中行”,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措施都要适中和适度,为此才能促进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顺应自然,柔性治班“权变之道”

《中庸》指出:“上律天时,下袭水土”是说要效法自然界的运动规律,顺应沙土变化的机理,也就是要人们遵循客观规律,研究事物之结构、机理,以便在和谐的良性循环中运动发展。《中庸》解释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注意借鉴中庸的这种思想,把管理看作是顺乎自然的一种行为方式,不作规律不允许的事,不妄为,班级管理是有规律可寻的,班主任应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班级学生发展规律的要求,主动按客观规律办事。

《吕氏春秋》说:“所入之涂(途)虽异,而所至之域则同,此所以为中庸。”这句话的意思是“殊途同归”即为中庸,中庸在此表现为一种权衡。班主任恩威并施于生,都要仔细权衡而不失中庸。善于权变之道的班主任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行动能力。这一点要经过班主任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才能达成,也是每一个班主任的追求目标。环境是班级管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实现的基础,善于权变的班主任很重视班级环境条件,管理之道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管理者要审时度势,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随机应变。

三、达至“中和”,矛盾协调祟尚统一

“人一人”的班级管理活动特点,决定了班级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比“人一物”的其他管理活动更易产生矛盾与冲突,班级管理也就经常要面对如何把握好矛盾双方的问题。其实,就如何协调统一矛盾双方,孔子有精辟的论述:“吾有如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体现了中庸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从事物对立的两面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即所谓的“执两用中”,这样就能统一考虑到矛盾中对立的两极,在对立面的互补中求得平衡和整合。中庸之道的管理目的之一就是为实现矛盾的协调统一。《礼记·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中和实际上体现了儒家中庸思想中,对矛盾对立面之间调和与渗透的追求。而中和的目的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当然儒家所追求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和,对此,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此可见,孔了所追求的是一种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反对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这与现代班级教育要求其培养目标既要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又要具有独立思维、独到见解和鲜明个性是相一致的。

四、“无可无不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汉代学者杨雄曾说过:“孔子则无可无不可,此所以常适其可,而异于逸民之徒也。”所谓“无可无不可”的意思就是完全视实际需要而定;需要去做则去做,不需要去做则不去做。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发

明了“不争论”,是无可无不可的中庸思想的巧妙运用;江泽民讲话明确表明“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样是无可无不可的中庸思想的精妙归纳。班级管理中的“无可无不可”就是寻求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达到实现自我管理的极致。“无可无不可”要求班主任视需要而决定有所为、有所不为。班主任要善于把具体的工作交给班委和学生团体去做,而不要事无巨细都亲自插手。班主任不仅摆脱了繁杂的日常事务,而且由于决策正确能使班干、学生各展其长,各尽所能,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使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何乐而不为?总之,班主任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的创新工作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潜能,这就是“无可无不可”的思想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的最佳效果。

教育的根本性内涵离不开对构成和谐人格与和谐生命这样一份责任和使命的关注,这种思考本身也反映了本真教育的回归,“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一普适的儒家生态和谐理念将给当代教育特别是一线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以新的启迪。

中庸经典句子

中庸经典句子 1、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8、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9、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10、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11、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12、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13、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5、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16、君子依乎中庸,循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 17、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18、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19、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2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1、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3、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24、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2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26、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27、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君子之道,费而隐。 30、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31、道不同,不相为谋。 3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3、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34、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3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3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3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39、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40、人有不为者,而后可以有为。 41、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中庸》及全文翻译

第一章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 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 『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 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 『1』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 弗失之矣。」 第九章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 『1』子路问强。 『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3』「寞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第十一章 『1』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2』「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 『1』君子之道,费而隐。

中庸全文及翻译40518

中庸全文及翻译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 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_中庸_尊德性而道问学_章疏解_韩星 (1)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章疏解 韩星*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正式形成了儒家内部德性与学问的二元张力,延续至今。“尊德性”与“道问学”原本是统一的,可是后儒在不同时代的诠释中各有创建,也各有偏向,到南宋鹅湖之会达到了高峰,后来一分为二。宋代“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明代以“尊德性”为主导,清代是“道问学”为主流,百余年来“尊德性”与“道问学”断裂,时至今日,中国学界总体上仍是偏于“道问学”。笔者认为,应该以中和之道来化解“尊德性”与“道问学”间的张力,寻求二者的整合,为解决今天一些歧异提供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哲学智慧。 一、道与学、道德与学问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就谈到过对“死而不朽”的看法。他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①这里,叔孙豹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种“不朽”。据注家解释,立德的典范为黄帝、尧、舜,立功的典范为禹和稷,立言的典范则是鲁国臧文仲这样的史官。在这三种“不朽”中,跟本文所讨论的德性与学问有关的是立德与立言。 孔子对道与学、道德与学问的认识是比较走中道的,是基本兼顾的。儒家自孔子就非常重视“道”与“学”相辅相成,下学上达、由学致道的道路。《论语·子张》载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肆”,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官府制造器物的地方;另一解释说,肆是市场中陈列器物之所。不论哪种解释,我们都认为“肆”是百工学习制作器物的地方,百工在这里面观察、学 *①作者简介: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 化史、儒学与儒教等。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习、揣摩,最后制作器物,而君子与百工不同,君子之学不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艺以谋生,而是下学上达,进而至于道的境界。钱穆《论语新解》:“百工居肆中以成其器物,君子之于道亦然。非学无以明道,亦无以尽道之蕴而通其变化。学者侈言道而疏于学,则道不自至,又何从明而尽之?致者,使之来而尽之之义。君子终身于学,犹百工之长日居肆中。”儒家“学”的范围很广,但这些为学无不以“致道”为指向,所走的无非是一条下学上达、由学致道的道路。 和道与学相联系的是道德与学问的关系,孔子认为道德是做人的关键与核心,学问为道德修养服务。《论语·述而》篇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门大纲,不仅强调修道、立德、依仁的形而上的追求,更重视游艺的形而下的实践。道、德、仁、艺是不同的层次,其中道、德、仁是形而上的层面,道是做人为学的根本,德者得也,得道也,是通过内在一己修持而获得对道的体悟进而落实为德性。《中庸》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缺德无从体道,无德必定无道,道不远人,就在德中。“仁”是道和德落实在人伦日常中带有血缘情感和经验理性的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儒家的理想道德境界。“艺”是形而下的技能层面,虽然是一个字,然在孔子就是以六艺为主,包含其他百工技能在内的实践性技能、技术。道、德、仁固然重要,但若无艺也是空悬的,故儒门又非常重视游艺,君子也要游于艺,但不能停留于此,还要由艺的形而下的层面上升到道、德、仁的形而上的层面。《论语·学而》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清楚地表明了道德实践与文化知识的轻重次序。《学而》篇紧接着又载子夏云:“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本章讲了一个人应该怎么处理四种基本人伦关系:即夫妻、父子、君臣、朋友,这就是四伦。朱熹《集注》:“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如果能够在生活实践中修行好这四伦,虽然没有学什么,也是真的有学问了。应该注意到,与前章比较,子夏此论甚至有以德行代替学问的意思,有走向极端的倾向。《论语·阳货》载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智、信、直、勇、刚这六个方面的道德如果不通过学习来培养就可能产生弊端,这就肯定了学问在人的道德修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概括起来,道德修养是人生的根本,学问知识是实现道德的基本途径。从逻辑上说,道德重于学问;从事实上说,学问先于道德。这就为后来儒家“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二元张力埋下了伏笔。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全文及译文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

中庸(四书五经全文翻译)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

《中庸》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的意思是君子之道体现为四个方面,孔子有一个方面没有做到。√ × 从《中庸》一书中我们得知,孔子认为,只要具有了智、仁、勇三德,人就可以永久守住中庸之道。 √ ×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车马走在相同的轨道上,用同样的文字书写,行为有统一的价值观。 √ × 《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参”的意思是“参加,参看”。 √ × “天地位焉”,“位”可以理解为各安其位。 √ × “素隐行怪”指的是寻找生僻的歪道理、做事不合常理欺世盗名之人。 √ × “力行近乎仁”一句的意思是:身体力行去做某一件事,离仁就很近了。这是鼓励我们努力去做。 √ × 《中庸》:“果行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只要找到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即使天资不够聪明,通过后天的努力也能成功。 √ × 《中庸》中孔子说:“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这是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信而好古”相违背的。 √ × 从《中庸》中可知,孔子是好古的,因此夏商周三代之礼,孔子选择了夏礼来遵从。 √ ×

《中庸》一书认为,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方法是慎独自修。 √ × 《中庸》:“明乎郊社之礼,褅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意思是:明瞭了祭祀之事,治理国家就变得容易了。 √ × “天下国家可均也”,“均”的意思是平均。 √ × “所求乎弟以事兄”,指的是“悌道”。 √ × 最早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列为“四书”之一的是程颐。 √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守中庸之道。 √ × 据《中庸》可知,孔子认为,“三年之丧”,天子可以不必遵守。 √ × 《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燕毛”的意思是饮宴的时候以毛发的颜色来定座位,就是尊贤。 √ × “博学之,审问之”,“审问”的意思是细心谨慎地向他人求教。 √ × “君子之道费而隐”,意思是君子所行之道,广泛而深刻。 √ × 《中庸》:“诚者,自成也。”至诚之德,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自我完成,是发自内心的。

极高明而道中庸_论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处世之道

Z h e X u e Y a n J i u ☆哲学研究☆ 极高明而道中庸 ———论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处世之道 程时用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广东510300) 摘要:颜之推作为一个饱读儒家经典的知识分子, 中庸是他的思想核心和处世原则,本文从修身、文学、处世三个层面论述了颜之推的中庸思想和行为哲学,以期对当代社会提倡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治国安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颜氏家训;中庸;修身;文学;处世 中图分类号:I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1—0041—02 作者简介:程时用 (1975-),男,汉族,湖北阳新人,文学硕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里所说的“中”,即不偏不倚,“庸”就是“用”的意思。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所谓“德”,《释名·释言语》:“德,得也,适事宜也”,就是 做事做得适宜、直道中行、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之意。子思在《中庸》中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以,中庸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又是一种理想目标。作为思想方法,它指导人们“时而中”;作为理想目标,它可以帮助人们达到“中和”的境界。几千年来,中庸思想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颜之推出自儒学故乡,“世以儒雅为业”[1] ,他“早传家 业。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 礼传”[2] ,颜之推从小就深受儒学的熏陶并且喜好儒学,尽 管后来他的思想中儒、佛、道三种思想并存,但儒家思想的中心范畴———中庸仍是他思想的核心,是他思想的至极,是超越具体思想的一种哲学原则,这一切体现在他的代表作《颜氏家训》中:“盖序致至终篇,无不折衷今古,会理道 焉”[3],的确,中庸思想贯穿于颜之推生存哲学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他修身、为学、处世的理论与实践之中。 一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4] ,修身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抱负的基础,历来倍受中国传统知识分 子关注。颜之推作为一个“三败其国”的封建士大夫,自然极其注重这一点,在《风操》篇对士大夫修身作了具体阐 述,“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他一方面告诫子孙遵循一定的要求,即《礼经》中“礼”为规范,以忠君、孝梯、谦恭、礼让等儒家道德修养为内容。另一方面他又告诫子孙在遵行《礼 经》中修身处世的规范时,要“执两用中”:“世事变改者,学 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5],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 们需要与时俱进,有分寸地把握《礼经》中的规范,获得“中”的适宜,达到“中”的度。反之,如果抱残守缺,不知变通,会适得其反。颜之推列举了一系列反面事实,对墨守成规的“过礼”现象含蓄地进行了批判:“近在扬都,有一士者,呼梧桐树为白铁树,便似戏笑耳”、“吾亲识中有讳襄、讳友、讳同、讳清、讳和、讳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闻者辛 苦,无赖焉。”[6]处于“交疏造次,一座百犯”的环境里,颜 之推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冷静地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这正是他一生历任四朝而绝处逢生的主要原因所在。 当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草菅人命的南北朝时期,修身的前提是保全养性,如果没有了生命与身体,修身就无从谈起。颜之推清醒地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重要性,他再三叮嘱子孙,保全养性一定要做到“执两用中”,决 不能像“单豹养于内而丧外,张毅养于外而丧内,前贤所戒也。嵇康着养生之论,而以傲物受刑;石崇冀服饵之征,而 以贪溺取祸,往世之所迷也。”[7]以上四人都是没有把握好 分寸,顾此失彼,颜之推要求子孙以此为戒。他特别指出, 在日常行为规范中,首先要“省事省言”,即“无多言,多言 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8],也就是“君子”养生应“守道崇 德,蓄价待时”,认真把握个人一言一行,扬长避短,做到既 41

古语“中庸之道”的义

古语“中庸之道”的含义 中国有句古话:“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不是平庸之道呢?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却有另一番含义呢。 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奉为“极高明”,说明不是一般的高明,那它高明在哪里呢?原来中庸之道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坚持中道,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这并非是说不讲原则,而是要讲究时机,讲究涵养,在传统的“四书五经”里,专门有一部讲中庸的经典《中庸》。 其中有一段话孔子的话: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味,他认为聪明人和愚蠢人都偏离了中庸之道,生活中多数人追求聪明,聪明有什么不好吗?孔子认

为太过了,太过了当然不好,那么,愚蠢呢?愚蠢当然也是不好的,可是,生活中有人往往走向反面,认为聪明不好,就故意装得愚钝起来,甚至故意愚钝起来,还认为那是大智若愚,其实,聪明和愚钝都没有体味中庸之道的内涵。 还有啊,就是贤能与不贤,这两者都违背了中庸原则,有些人确实是贤能的,但是呢,什么事都做,什么话都说,似乎别人都不懂似的,这类人确实比一般人高明一些,但是往往做过了头。 生活中有一些道理,如果强调得过了头,就会过犹不及,比如说,如何对待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仅仅懂得道理是没用的,但是必须明白“做出来”这个道理,才能够更好地去做啊,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主动地去做,有意识地去做,不能够只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 仅仅强调“知”,或仅仅强调“行”,都是片面的,正确的做法是做到知行合一。 再比如,有些人认为想学好佛,就要出家,要出世,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认为修行离不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修行,必须入世,担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大隐隐于市,这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两方面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固执于任何一个方面,都违背了中庸之道,都并非是极高明的,极高明的做法是,根据不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

[转载]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多么伟大呀,圣人之道!洋洋大观,发育万物,继天立极。充足富裕,大的方面有三百,小的方面有三千。都供后人都实践施行。所以说如果不能拥有一定的品德,是行不了圣人之道的。 从第二十六章以下,子思一面赞颂圣人之道,一面也继续阐述中庸之道的发挥问题。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所以在上位时不会骄傲,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不会背叛作乱。当国家政治上轨道时,他的言论可以帮助国家振兴,当国家政治紊乱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被接受。诗经上说:「既明理又有智慧,以保全其身。」明哲保身就是这个意思吧!

朱子注曰: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道,由也。温,犹燖温之温,谓故学之矣,复时习之也。敦,加厚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此皆致知之属也。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这则是强调既尊重固有的德性,又重视问学的积累,要求达到最高境界,又要保持中庸的原则。这里的“致”、“尽”、“极”都是动词,相当于“尽性”之“尽”、“致中和”之“致”。其实,这里的“道”亦为动词,应理解为“尽由之”。从明哲保身等角度看,君子也是需要仁智勇齐修的。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菑及其身者也。」 孔子说:“愚笨的人偏要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偏爱一意孤行;生在现今的时代,偏要恢复古代的作法,这样的人,灾害将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此处似乎说应该与时俱进,不能抱残守缺。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

《中庸》原文、译文

《中庸》原文、译文及读解 【原文】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 ,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 (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 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 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 (第2章) 【注释】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3)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4)忌惮:顾忌和畏惧。

中庸全文及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庸全文及翻译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法律无假期,修行不分时候与场所。)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原文JSD 子日:“人皆日:…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第1章)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原文】 仲尼曰(1):“君于中庸(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3),小人而无忌惮(4)也。…(第2章) 【注释】 (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2)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3)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4)忌惮:顾忌和畏惧。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读解】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论语·先进》) 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生动说明。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

《中庸》与管理之道

《中庸》与管理之道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中庸》相传是子思的作品,但同孟子的关系极大。人们一般认为,孟子的思想本原来自子思。加上《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所以,有必要指出《中庸》与传统管理思想的关系。 “中庸”这一概念是孔子提出的,《论语·雍也》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此后,中庸成为儒学的重要思想,在《礼记》中以专门篇章论述。自从宋代理学家二程和朱熹选编《四书》后,原来《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立即身价倍增,此后儒学信徒认为,儒家学说的精髓尽在其中。尽管人们通常都以“四书五经”连称,但宋人选编的《四书》影响之大,很快就超过了原本正宗的《五经》,明清时期,《四书》普及率远远在《五经》之上。 现行本《礼记》,本身就是西汉人戴圣编辑的,其中各篇的成书时间和作者争论极多。关于《中庸》一篇,通常认为是孔子之孙子思所写。然而,宋代欧阳修就对其提出疑问,清代袁枚、俞樾、崔述为此辩论不止,现代人冯友兰、徐复观各执一词。这种考证,并不否定《中庸》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作为普通读者,不需要弄清它的各章出处和具体作者,只需要掌握它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文本考证可以留给专家继续进行,我们只需要关心它对历史上的管理思想有何贡献。 关于儒家经典在思想史上的影响,受很多因素制约,但有一个人

们似乎都不大注意的操作性细节值得重视,即《四书五经》的阅读年龄及其先后顺序。所有读书人几乎都有一个感受:同一本书,阅读的年龄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所能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差别很大。一般来说,积淀越丰富,阅历越广泛,读书越得法,阐释越透彻。然而,少儿时不大理解盲目背诵的篇章,有可能在无意识层面所起的作用更大,在本人都觉察不到的情况下更能影响人的行为。成年的阅读会提高理性,童年的阅读会塑造性格。所以,了解古人的阅读顺序,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经典在古人身上的作用。 自从《四书》被钦定为官方教材后,小孩学习的顺序是:先用《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读物识字,再读《四书》入门,最后才是读《五经》深造。所以,正经读书人读《四书》的年龄,正是十岁上下最淘气的时候,可以想象,其阅读只能是囫囵吞枣,机械背诵,即便有所理解,也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到了真正“有志于学”的年龄,则要在更为艰难的《五经》中确定一经或几经,爬梳文字,由注疏到笺读,由考证到解诂,订正章句异同,剖析微言大义。清末学制改革后,《四书》明确为小学教科书,也能够反映出其阅读年龄段。这种顺序,势必导致学童对《四书》的感知大于理解,对于其中的思想深度,需要在读经以后再反身求之。 《四书》的阅读是在少年时段完成的,而《四书》的难易程度又不大一样。在二程和朱熹选编《四书》时,他们认为《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所以为首篇;“《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是入门后的初级训练;《中庸》则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要籍,

大学中庸名句经典语录

大学中庸名句经典语录 导读:1、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2、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3、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4、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5、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和而不济。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7、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8、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9、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10、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出处。 11、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

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12、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 13、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14、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15、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16、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1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18、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19、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20、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殁而遂失其传焉。 21、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22、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2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是故君子必诚其意。 2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地位焉,万物

陶渊明·道中庸篇_高尚而又高妙的陶渊明

高尚而又高妙的陶渊明极高明而道中庸使陶渊明的一生既高尚而又高妙。 有人说,不只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写桃花源,事实上,他的许多诗文都在写桃花源生活。而当我们读了陶渊明的全部诗文后,我们更发现,陶渊明的许多诗文也都在说不,并且是心平气和、从容自在地以极优雅的、极艺术的方式说不。如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园田居》)、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等,充分体现的是高尚而又高妙的行事与行文风格。让我们在这里主要以他的千古奇文《五柳先生传》为例来说明这种高尚而又高妙的人生境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①《五柳先生传》行文仿照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但又超越了一般性的、比较靠实的生平事迹的常规叙述法,而重在表现较为空灵的传主的胸襟情趣,这是陶渊明的首创。文中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蕴含着一个极有意义的中国古代安贫乐道的典故:黔娄及其妻与鲁子的故事。黔娄,曾是春秋时鲁国贤者,一生①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175页。 不求仕进,安贫乐道以终。汉代《列女传·黔娄妻》载,黔娄死后,鲁子往吊,当问及黔娄的谥时,回答谥康(安宁、安乐),当鲁子觉得一生穷愁潦倒的黔娄何来安宁、安乐时,其妻对鲁子发表了一番不愧为黔娄之妻的觉悟极高的真正高论: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其谥为“康”,不亦宜乎?①的确,人生还能有比达到这几种精神状态更康乐、安宁的吗? 据《列女传·黔娄妻》载,鲁子往吊黔娄时,上堂。发现黔娄先生之尸停在窗下,枕墼席稿,縕袍不表,头枕土坯,身下铺着草席,没有穿罩衣。最狼狈的是复以布被,首足不尽敛,复头则足见,复足则头见。看到这种景象,于是鲁子给黔娄的妻子出了一个绝对的馊主意:邪引其被,则敛矣。鲁子的意思是,既然被子短得遮头不遮脚,那就干脆把被子邪(斜)着盖。而黔娄之妻正色道:邪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也。先生以不邪之故,能至于此。②黔娄的一生就这样证明了儒家《论语·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的人生观。陶渊明《扇上画赞》曾指出形逐物迁,心无常准是三五道邈,淳风日尽后人们的普遍存在状态。而能如仁者黔娄安贫者,则正是乐道者心有常准的表现。 《五柳先生传》中提及的无怀氏、葛天氏,都是传说中上古淳朴之世的帝王。无怀氏之民类似老子小国寡民那样甘其食,乐其俗,……老死不相往来。而葛天氏之治则是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陶渊明在这里借无怀氏、葛天氏表达自己高浑纯朴的天民之意趣! 钱钟书先生指出:陶潜《五柳先生传》。按“不”字为一篇眼目。③意思是这个不字是理解《五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内涵 儒家中庸之道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它是一种温和主义,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故它在20世纪大半时间里不能不遭到冷落和反对,因为这个时期社会革命高涨,集团、阵营之间的对抗十分激烈,斗争哲学因此大行其道。 中庸之道的内涵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孔子说过犹不及,孔子不赞成偏激行为,不论是左偏还是右偏,他主张中立而不倚。而他所谓中道的标准是仁义之道。孔子说唯人 能好人能恶人、君子义以为上。仁义之道,就是儒家的人道主义正原则。有的 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其实是不对的。孔子把四面讨好,不 讲原则,自私伪善的人称为乡愿,而像这样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 坏者,孔子对此深恶痛绝。而所谓不偏,是不偏离人道精神和社会公正,这是 一个基本坐标。 第二,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论语》曰:“叩其两端。”《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里的“两端”并非仅指两个极端,而是指各种不同的意见,特 别是正面和反面的意见。执两用中的原则,要求主事者要多听赞成的和批评的 意见,然后全面考察,采取比较客观和稳妥的主张加以实行。从思维方法上说, 这是考察事务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而后加以统一;从认识论上说,是集思广益而 后作出科学的判断;从实践行为上说,是照顾各群体的实际利益而有所妥协, 在异中求同,以便达成一致,实现合作。所以中庸之道,尽管不是折衷主义, 但有折衷主义的成分,是一种积极的调和论。 第三,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二程有个说法:“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即是用中之常道,它的最大特色 是人情与道理的协调,符合多数人的健康生活正常需要。人性之中有三大要素, 分别为情欲、德性、理智,德性是调节情欲与理智的杠杆。情欲强而理智弱则 流于放荡,理智强而情欲弱则失于冷酷。健康的人性,应该是情与理的平衡, 他所做的事情便会合情合理,为多数人所接受,这是一种理性精神。但是人生 常道并非一成不变,因为生活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也”。 中庸之道接近生活,又是健康的,所以它即是平常的又不与陋习同流合污,所 谓“和而不流”者是也。 第四,宽容包纳,和而不同。中庸之道与和为贵的思想相结合,便是中和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从人性论角度讲 的,人的本性是淳朴的,并无偏失,而后天的性情则有中节和不中节之分。所 谓中节,就是符合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则,能与社会人群和谐相处。纯朴人性是 天下之大本,和谐原则是天下之达道,离开中和之道,并会人性浇漓,天下大 乱。执行中和之道的关键便是使人的行为符合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互爱互信,互尊互谅,人得其所,事得相宜,则天下太平。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具有普遍的意义。 探究 1.如何辩证地理解“过犹不及”? 答:从字面上看,过犹不及可以理解为事情做得过头就跟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过犹不及”可以看作中庸之道的一个核心,强调的是适当、守度、得当。孔子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