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农业技术进步

第七章农业技术进步

第七章 农业技术进步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0-25


一、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内容与重要作用
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技术是一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应关系,技术进步就是指这种关系的正向变化。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对落后技术的替代,表现为用同样多的农业资源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或者生产同样多的农产品只需要投入比以前更少的农业资源。广义上的农业技术进步.把除了不能用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人来解释生产函数变动的其它任何导致农产品数量增加或成本减少的经济活动都统称为农业技术进步,它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也包括诸如制度 社会文化等与农业经济管理有关的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甚至包括自然条件的变化。狭义上的农业技术进步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硬技术进步(机械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信息技术)
2、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包括:渐进性、系统性、外生性、复杂性、周期性。
3、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主要有:
(1)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
(2)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3)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
(4)农业生产劳动者和管理者的技术进步
4、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具体表现为提高了农业的集约边际(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实现规模效益(降低平均成本),实现增产增收,拓宽生产领域(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农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剩余农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从而制约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农业科技发展,促使农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
(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科技发展将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增加农业资源的供给量,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统一协调。
(4)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5)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
(1)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除增加各种要素投入外,主要途径在于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集约边际。
(2)质量目标的最求需要技术进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保证一定质量的农产品产量增长才具有实际意义,即保证农产品

的质量,才能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3)利润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只有技术的变革,才能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均衡点不断推移,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4)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以质取胜或利用价格优势,都需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2、农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主要包括:
(1)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引起农业的技术进步。
(2)城镇化的发展推开农业的技术进步
(3)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4)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的技术进步。
三、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1、诱导性激素进步理论
诱导性技术进步的概念最早是由希克斯提出来的,其理论发展分为两个分支:一个是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假说,强调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另外一个是施莫克勒——格里克斯假说,强调市场需求。
(1)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希克斯在《工资理论》一书当中讨论“经济进程的分配效应”时,首先引入了诱导性技术进步的概念。
他认为经济进步受四种力量的推动——人口增长、工作意愿增强、资本增加和技术创新。一种创新只有当它的最终效果能够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时,才会被有力地采用,这是竞争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希克斯认为技术创新是偏向劳动还是偏向资本,取决于劳动与资本的相对价格;而在竞争条件下,要素相对价格反映其相对稀缺程度。相对稀缺的要素成为企业生产以至经济发展的瓶颈,具有更高的边际产出,而对该要素的节约或释放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国民收入。由此定义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速水和拉坦针对农业领域技术进步的内生化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与希克斯一样,他们认为,一个经济中技术的发展是为了用相对丰富因而廉价的要素来替代相对稀缺因而昂贵的要素。
(2)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施莫克勒在《发明和经济增长》一书中提出了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并对工业领域进行了实证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取决于技术知识的积累,技术进步包括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 他验证了不同产业资本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品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伸出三个命题:
----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它与其它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
----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
----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
总之,是市场需求决定了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技术发明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或把握经济机会,这一点具有深远的意义。很多人都把技术进步看成是外生

的——不是由经济变量所控制,甚至是自发的。现在看来,技术发明从一种业余的、非常规的经济活动,逐渐变成一种连续的、规范的、企业化的经济行为。格里克斯在对杂交玉米的推广和使用中,指出市场盈利性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从而较早地提出了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市场需求诱导假说。格里克斯也注意到杂交玉米技术成果推广的经济效益,他指出研究成果的地区分布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3)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假说的互补性质
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并不是两种独立的假说,而是互相补充的技术进步理论。节约一种或几种要素的技术创新,如果不落实到某一种产品上,就无法被技术需求的微观主体所采用。
反过来说,针对某一种产品的技术发明,如果不能够相对地节约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也不会被技术需求的微观主体所采用。 微观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两种假说内在统一的基础和纽带。
(4)关于公共农业科研体系的理论
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导性假说为农业研究资源的分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由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来支配农业科研活动。
因为农业科研的大多数成果,尤其是生物和农艺研究,是以信息形式表现出来的新品种、新配方、新工艺等,它们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性质,具有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和收益上的非独占性或外溢性,难以避免搭便车等问题的困扰。农民对一种新的知识信息的使用,并不减少他人所能利用的信息数量;而信息使用的扩大也不会增加其研究成本的补偿。
2、农业技术进步的经济类型
(1)劳动节约型技术——适合资金丰富而劳动力不足的地区是通过先进适用农业技术装备来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使劳动消耗大量节约的技术。
他的优点是可以大量节约劳动消耗,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农机、钢铁、燃料、维修业)
他的缺点是不适用于资金不足而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受劳动者本身素质的制约
(2)资源节约型技术——适用于资源少而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能使活劳动以外的其他经济资源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从而节约资源的技术。(精耕细作、良种、有机肥、现代生物技术等)
他的优点是大大提高单位资源的生产能力,解决资源不足的矛盾。为更多的劳动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供就业机会,减 轻就业的社会压力。
他的缺点是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社会资本存量和经济实力的积累,增长较慢容易使大量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
(3)中性技术——使劳动节约型技术和资源节约型技术

密切结合,取长补短综合运用的技术。
他的优点是综合(1)(2)的优点,可使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生产率同时提高。
他的缺点是其应用需要较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较多的投资和劳动者较高的素质。
3、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
(1)美国型的——先以劳动节约为主,后以资源节约为主
美国土地广阔,人均占地多,工业化水平高,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入城市→农业劳动力缺乏→劳动节约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业劳动力消耗大大降低→土地需求增加,地价上涨→资源节约型技术→土地生产率提高,土地节约。
据资料记载,从1860年到1920年的60年间,美国人口从3151万人增加到10647万人,其中从欧洲、非洲移民数量就达3472万,移民数量占美国人口增加总量的33%。由于大量移民的迁入,吸引了大量欧洲的熟练劳动力,大大提高了美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而且随着移民的迁入,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为美国工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日本型的——先以资源节约为主,后以劳动节约为主.
20世纪50年代前,日本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自然资源缺乏,工业不发达→ 先采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生化技术)→减轻土地的压力,土地生产率提高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农业劳动力相对不足,劳动节约型技术推广应用(1970)→实现现代化,劳动生产率增长迅速。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陆地面积37.79万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1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现有人口1.28亿,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密度高达337人。
日本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其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以后,开始转向劳动力密集型技术。
(3)西欧型的——中性技术进步,即劳动节约和资源节约并重.
西欧发达国家既缺乏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也不充裕,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机械、水利、化学、良种等同时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同时提高。

我国农业进步道路的选择
目前,影响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因素主要有我国的农业资源禀赋,农产品面临的未来需求 农业发展目标和工业化水平等。据有关资料显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耕地平均每年减少面积为43.14万平方米。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4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1D月底的19.51亿亩。减少为2004年10月底的18 3717万亩。7年减少耕地1.14亿亩 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同时,

人口却不断增长。从1949年的5.4亿增长,2004年的近13亿,受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长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2004年降为1.41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人均耕地的变化趋势令人担忧。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减少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将日益突现出来。与日益减少的耕地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却相对滞后。2003年我国农村从业人员总量已达4.897亿人.约占我国劳动力总量的70%。按照现在韵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农村只需要1亿劳动力,另外乡镇企业和农村工商业约能容纳0.5亿劳动力。因此农村有可剩余劳动力3 4亿.这其中有1.2亿常年外出打工.余下的2.2亿则可能长期滞留农村。各种分析资料显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的状况将不会有太的改观。根据预测.未来30年我国粮食的年需求总量仍将维持在5亿吨以上.即使未来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小于现有的0.7%,若假定为0.5%的话,现有粮食单产增长趋势由于报酬递减规律而稍有减缓, 在今后30年里我国的粮食供给仍然偏紧。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粮食国际贸易大国,满足国内粮食需求仍将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尽管粮食供给总量上在今后偏紧甚或是丰年有余,但我国居民对农产品的质量和专用性要求却会越来越高。我国在短缺经济时代形成的特有农业生产模式。片面追求高产 早熟而忽视产品晶质的提高和农产品的专用性,这导致了我国农产品普遍质量差,档次低.专用性差,现有生产结构与市场的需求结构差异很大。
我国农业发展受资源约束 市场约束、战端目标和工业化水平等因素影响,其技术进步不可能只是静态单方向演进,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内容和演进方向也应各不相同,呈现出多元化、动态演变的态势。我们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借鉴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走自己的路。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周边郊区及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工业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农业剩余劳动转出比例高,劳动价格相对昂贵,土地更加稀缺,农业的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压粮扩经,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和专用性。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提高竞争力,技术选择上应以资本密集型为主, 比如重点发展设施农业, 以实现费本相对稀缺的劳动力和更加稀缺的土地的替代,重点发展生物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和设施,适当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机械技术粮食主产区(如中部地区)农业是中国农业

的典型代表.生产中保持了精耕细作等传统农业的优良技术,农业收入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人口众多而农业剩余劳动转出率低.人均耕地面积少.劳动生产率低下。中部农业是我国农业白勺主体,粮棉泊及畜产品总量大都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发展目标应首先满足我国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 所以, 中部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必然会朝着劳动密集型和有利于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的方向发展。然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土地产出的提高必然会遭遇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这时理性的选择有二:一是相对提高耕地面积,如采用间作套种技术、早熟作物的培育与种植技术等:--是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 即选择资本节约型的技术以图降低成本,如采用节肥.节水灌溉技术 节约劳动型的技术在一定范围内也会采用,因为随着劳动力的流动,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业劳动的成本就会加大(尽管仍然很低),小型化 实用化,多门类、多功能的机械技术会引进农业生产当中以实现对高强度劳动的替代.如中原粮食主要产区农户手扶拖拉机的使用和 、麦联合收割机的租用等。
可以这么说,凡是有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节约生产成本的技术均会被很快传播与采用,特别是资本节约型与劳动就业型技术。考虑到这些地区农业生产对灌溉的高度依赖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抗旱良种的培育也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西北.西南贫困地区如高原 山川,丘陵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 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产品生产所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且素质不高, 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很低,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均十分低下,土地的稀缺特征不明显,这类地区农民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扩大粮食产量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态条件提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是该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能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化技术,如良种 化肥,农膜以厦有利于水土保持,平衡生态的技术是这一地区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我国各地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其技术进步的非均衡发展.不能 一刀切 。各地农业不同的发展水平不仅决定了各地的技术进步路线,而且由于农业增长的速度不同, 在各自既定的路径上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技术类型演进转换的速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我国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应该是:资源节约型为主,劳动节约型为辅,资源节约与劳动节约全面发展,有机结合,最终走向中性节约型。

思考题
1、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及重要作


2、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3、要素稀缺理论、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理论的含义,二者的关系
4、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及其特点
5、中国应该选择怎样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