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体与翻译第一讲翻译实践

文体与翻译第一讲翻译实践

文体与翻译第一讲翻译实践

文体与翻译第一讲翻译实践:

(1) In the fall the war was always there,but we did not go to it anymore.It was cold in the fall in Milan and the dark came very early.Then the electric lights came on,and it was pleasant along the streets looking in the windows.There was much game hanging outside the shops,and the snow powdered in the fur of the foxes and the wind blew their tails.The deer hang stiff and heavy and empty,and small birds blew in the wind and the wind turned their feathers.It was a cold fall and the wind came down from the mountains.[Ernest Hemingway,In Another Country]

(2) Monday is no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week day in Jefferson now.The streets are paved now,and the telephone and electric companies are cutting down more of the shades of trees...the water oaks,the maples and locusts and elms...to make room for iron poles bearing clusters of bloated and ghostly and bloodless grapes,and we have a city laundry which makes the rounds on Monday morning,gathering the bundles of clothes into bright—colored,specially made motorcars,the coiled wearing of a whole week now flees apparition like behind alert and irritable electric horns,with long diminishing noise of rubber and asphalt like tearing silk,and even the Negro women who will take in white people's washing after the old custom fetch and deliver it in automobiles.[William Faulkner,That Evening Sun]

文体特点与翻译要点

六种基本文体的特点 新闻报刊文体 特点 一、报刊英语的用词问题 1.报刊词汇中常有打量所谓“新闻词语”,它们常用于报刊中,带有新闻文体 特色具有特定含义。比如出于宣传效果,新闻文体用词极力追求新奇:夸张词、典故词、比喻词、借喻词、生僻词、俚语词、联缀词等等 2.新闻文体常常借用体育、军事、商业、科技、赌博、文学以及娱乐业等等方 面的词,其目的是力图反映现代新闻语言学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融合性。 3.新闻文体中套语以及陈俗语较多。 二、报刊英语的句法特点 1.采用“扩展简单句”,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2.采用主动语态,病辅以被动语态,使人产生一种直接感。 3.采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追求“最大限度客观性”。 4.英美消息写作遵循导语为先,依次按事实的重要性递次发展。 5.要求新闻撰稿人排除个人情感和倾向性保持客观性。 汉译要点 一、准确翻译新闻词语 二、坚持严谨的翻译态度和作风 三、翻译新闻报道时,韩语译文不宜太俗或太雅 四、一般来说,各种新闻体裁的作品以提供“事实”或“消息”为目的,避免使用激烈的 词语。 论述文体 特点 一、用词端重、典雅、规范、严谨,它倾向于用正式语体。 二、句子结构复杂巨型变化以及扩展样式较多。论述文旨在解析思想,开发 论点,辨明事理,展开论争,因此文章内容往往比较复杂。 汉译要点 一、透彻理解原文,首先是准确掌握词义。 二、论说文重逻辑论证,因此翻译这类文章首先必须反复诵读原文全文,抓住文章的中心 思想,分析文章的总体结构和谋篇布局的脉络。 三、注意汉译论述文的一般用词倾向和风格、体式。

公文文体 特点 一、明确清晰,避免晦涩。好的公文用词准确,避免用模棱两可之词。 二、严谨紧凑,避免松散。公文行文紧凑,能抓住公众或者读者注意力,避 免用过多的插入语,尽量避免使用描写性修饰语,力图保持公众或读者在思维和视觉上的连贯感。 三、程式规范化,避免标新立异。程式化标准化的公文程式使办事者一看就 知道什么事,怎么办。 现代英语公文文体呈现僵化趋势: 一、用词生涩,句式拖沓。 二、内容空洞,故弄玄虚。 三、拘泥形式,繁文缛节。 四、句子冗长,结构盘错。 汉译要点 一、首先抓住对原文的透彻理解 二、翻译公文文体的英语材料时,译者必须注意汉语语体 三、翻译公文英语时必须注意该材料所涉及的专业内容、了解专业词汇和术语的 涵义,最好具有有关专业的必要知识。 四、翻译公文必须注意形式问题,包括公文程式、格式、体例等等。 五、译文所用词应严格遵守“一贯性”的原则,在同一篇或同一类材料中不应一 词数译,莫衷一是,造成概念混淆。 描述及叙述文体 特点 一、用词最丰富。题材广泛,进行描绘,记述剖析;语域最宽,可有正式英 语非正式英语,口语,书面语,也可大量使用俚语甚至方言。 二、语言现象丰富。语法现象多,特别是假设语气,绝对式分词结构。句型 变化多。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比拟、夸张、强调或倒装和对仗。 三、情态最丰富。诉诸人人感情,注重感染力。 四、风格最多样。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文风。 汉译要点 一、必须紧紧抓住深透理解原文这一基本环节 二、尽量做到赏心悦目

实用文体翻译

学习心得:翻译——找到原语的所指 在顾维勇教授的引领下,我们共同学习了这篇对“十一五”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翻译》误译译例进行批判性研究,翻译——找到原语所指此篇论文。突出强调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大家在对实用文体翻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即实用文体翻译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倘若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找到真正的原语所指,只是对其字面意思的解释,那么译者也就会和原语作者想要表达的语气、问题、语用含义等相背道而驰了。 在顾维勇教授的这篇论文中,他选择在“十一五”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翻译》中三个大方向(1、同意词语叠用2、句子结构的理解3、复数问题4、专业术语和行话)出现严重误译的30个误例,强调了在实用文体翻译过程中,找出原语“所指”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本人通过学习了翻译——找到原文的所指,结合实例后表达的个人的拙见。 在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同义词叠用现象。这些同义词的叠用是为了表达趋同或者趋异的意思。 例1As part owner, you benefit by receiving part of the profits or dividends and sharing in the growth of the values of the company. 原译:作为该公司的部分拥有者,你的道德实惠就是,收获公司的部分利润和红利。(李明,2011:71) 很明显此处的profits or dividends属于同义词叠用“趋同” 现象,表示利润的含义。而译者没有在专业术语的层面上准确表达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语义,将这对在意义上“趋同”的一对同义词独自分开,翻成了利润或红利。 例2Business is a combination of all these activities: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sale, through which profit or economic surplus will be created. 原译:商务是指生产、分配、销售等一切活动的组合,通过这些活动,创造利润和经济盈余。(李明,2011:94) 同样,原文译者对此处profit or economic surplus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其字面意思,并没有结合真正的商务情景和商务专业知识找到原文的所指。此处同样是属于同义词叠用中意义“趋同”现象。都是表达

文体与翻译

英翻汉 Sometimes it is interpersonal skills rather than professional skills that really counts in your career.Interpersonal skills are nothing but the ability to be good listener to be sensitive toward others’ needs to take criticism well.3) People with skill in social relations admit their mistakes and take their share of blame which is a mature and responsible way to handle an error.4) That’s why many mediocre employees survive violent corporate upheavals while people of great talent are being laid off.Sensitive in their dealings with others they are well liked everywhere.People with poor interpersonal skills have trouble taking criticism.When confronted with a mistake they let their ego get in the way.They deny responsibility and became moody or angry. They mark themselves as ―prickly 有时候,在工作中重要的倒是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不是有多大的才能。人际关系就是一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体察别人的需要,虚心接受批评的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是对待错误的一种成熟和负责任的态度。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平平庸庸的公司雇员在大调整中保住了位置,而有才能的人反而下岗。因为他们很注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所以八面玲珑,到处有缘。而人际关系差的人往往不能处理好批评。碰到错误,他们首先想到自己,拒不承认自己有错,或情绪低落或大发雷霆,成为有刺的人,难以相处。 The course of history is never smooth. It is sometimes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and nothing short of a heroic spirit can help surmount them. A mighty long river sometimes flows through a broad section with plains lying boundless on either side, its waters rolling on non-stop for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miles. Sometimes it comes up against a narrow section flanked by high mountains and steep cliffs, winding through a course with many a perilous twist and turn. A nation,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fares likewise.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man’s life is just like a journey. A traveler on a long journey passes through now a broad, level plain, now a rugged, hazardous road. While a determined traveler cheerfully continues his journey upon reaching a safe and smooth place, he finds it still more fascinating to come to a rugged place, the enormously magnificent spectacle of which, he feels, is better able to generate in him a wonderful sensation of adventure.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横断,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过程,其经历亦复如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We are glad to note from your letter of March 9 that, as exporters of Chinese Cotton Piece Goods, you are desirous of entering into direct bushiness relations with us. This happens to coincide with our desire.At present, we are interested in Printed Shirting and shall be pleased to receive from you by airmail catalogues, samples and all necessary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se goods so as to acquaint us with the quality and workmanship of your supplies.Meanwhile please quote us your

英汉翻译的原理和实践

Unit 1 I. 英汉翻译原理第一讲:什么是翻译? 【例1】The history of a tree from the time it starts in the forest until the boards which it yields are used, would form an interesting and, in many instances, an exciting story. (“×”号表示译文有问题,下同) ×树的历史开始于森林中,直到生产为木板后被使用为止,成为一个有趣且有许多事例的激动人心的故事。 上面这句话的原文实际上主要说了两点内容: 1、树的历史的起迄时间 2、树的历史是怎样一回事 【译文】一棵树,从它在森林中生长起直到被制成木板使用为止,这段历史会构成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在很多情况下这个故事十分激动人 心。 【例2】There are two regulatory systems which interact. One timing system comes from the evidence of our senses and stomachs, and the periodicity we experience when living in a particular time zone. ×有两个调节系统相互作用。一个定时系统来自于我们的感官和胃的证明,就是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区所经历的周期性。 【译文】人体有两个相互作用的时间调节系统。一个时间调节系统依据感官和胃发出的信息,依据我们生活在某个时区所体验的周期性规律。 寻找对等词语和结构然后将其串接成句的翻译方法,常表现如下: 1、简单语句的译文虽然生硬,但基本可读。如: 【例3】I can se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omposers in musical history, each of whom creates music in a somewhat different fashion. ×我能看到音乐史上有三种不同的作曲家,他们中每一个人以某种不同的方式创作音乐。 【译文】我发现音乐史上有三类作曲家,他们各自的音乐创作方式有所不同。 2、较复杂语句的译文似通非通,甚至不知所云。如: 【例4】The traditionalist type of composer begins with a pattern rather than with a theme. The creative act with Palestrina is not the thematic conception so much as the personal treatment of a well-established pattern. ×传统主义型作曲家始于某种格调而非某种主题。帕莱斯特里纳的创作行为不太像对固定格调进行个性化处理的主题概念。 【译文】传统型作曲家是从形式出发而不是从主题出发进行创作的。帕莱斯特里纳的创作不是主题的构思,而是对固定形式的个性化处理。 3、典型的英语表达形式在汉语无法找到对等形式,翻译无从着手。如:

翻译与文体 文学翻译

翻译与文体--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文学。然而,要给文学下个确切的定义,却并不容易。综合中外论者对文学一词的阐释,我们知道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审美价值,其语篇功能主要是用艺术的语言叙事、画物、言情,达到感染人、娱悦人、教育人的目的。文学的这些特性也是它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要说清楚文学是什么虽然不易,但人们却能很容易地告诉你: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是文学。如此说来,文学语言就该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文体也就该是小说文体、诗歌文体、散文文体和戏剧影视文体的总和。尽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中又能分出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诚所谓体中有体、类中有类,但我们的注意力这里主要集中在英语各体类之间的文学共性的东西,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一、小说的翻译 (一)英语小说的文体特征 综观所有的语篇和文体,文学文体是最为游移不定的。在英语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作家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新求异,文学式样和创作手法总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其文体特征也不断变化,绝不象科技文体或新闻文体那样,虽然有变化但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就小说而言,时代不同,其主要特征也会呈现出或多或少的区别,故文学史常有断代研究;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流派,流派中又有不同的作家,故作家语言研究长盛不衰。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小说抑或其它样式的文学作品,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文体特征。以下论述的只是小说所具有的较具普遍性的风格特点。 1)语言的形象性 小说创作主要是形象思维。它通过形象思维来建构小说世界,来"展现"画面场景,借助具体细致的描绘来营造真实可信的氛围,渲染某种特定的情绪,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情节描写中,作家崇尚具体形象,力避抽象演绎。与这一特点相伴的词语特征是: (1)准确。如果一个作家要写一个人行走的动作,他会在十几个表示形态各异的行走动词中选择一个最为贴切的。如果是写一个人的哭,他也会在cry,sob,weep等词语之间作出理想的取舍。 (2)多限定词、修饰词。这也是为了使描述准确和具体。如D·H·劳伦斯的The Odour of Chrysanthemums 的开头一句:The small locomotive engine, Number 4, came clanking, stumbling down from Selston with seven full wagons.(四号小火车的车头拖着七节装满货物的车厢,从赛尔斯顿方向跌跌撞撞地开了过来,一路上发出叮叮咣咣的声响。)读者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而同样一个场景,如要用抽象的语汇进行描述,读者的感受就大不相同了。

实用文体翻译

实用文体翻译 期末整理根据老师PPT整理而成供学弟学妹们复习使用~~ 一、翻译标准 1、以译出语或译入语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2、直译与意译 重点难点: A,He had the agility of a man half his age.他像岁数比他小一半的人那样敏捷。B,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皆有得意之日。 C,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对牛弹琴 D,They ran away as fast as their legs could carry them. 他们拼命逃跑,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 二、英汉差别 1、真朋友&假朋友 2、转换:译者将大脑中分析好的语言材料——具有原语深层结构形式的一串词语——转换为具有译语深层结构的一串词语。 3、重构:将已经转换为译语深层结构的一串词语,为着符合译语惯用的表层结构形式、更好地表达原文内容、更好地体现原文功能与风格的目标,重新排列、连接或删除。 4、英汉差异 ——句子扩展模式 中:句首开放性和句尾封闭性英:句首封闭性,句尾开放性 ——形合和意合 中:意合英:形合 5、“核心句分析法”,即把英语复杂句分解为语义相对完整的只包含单个主谓框架(即只包含一个谓语动词)的多个句子——核心句,分析各个核心句间的语义逻辑关系,然后用合乎译语表达习惯的排列方式对各核心句进行重构。 按照汉语(一)先发生先说后发生后说,(二)先说事实,后说评价,(三)先说因后说果(以及先说条件后说推断、先说手段后说目的、先说反面后说正面等)的原则,并使用适当的省略、重复、代称等,把核心句翻译成汉语。 重点难点: A,阴(the soft, inactive, female principle or force in the world)

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

调查表(一) 汉英翻译课程教学调查问卷 对象:2006级英语专业;调查时间:2010-06 各位同学,您好! 为了更好地进行翻译教学,及时发现问题,我们特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习者对汉英翻译课程教学的看法,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希望您如实回答下列的问题,为翻译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请画圈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一般选择一项,有的可以选择多项。谢谢合作! 1.任课教师的态度:b a.严谨 b.较为严谨 c.有待加强 d. 不严谨 2.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b a.熟练 b.较为熟练 c.还熟练 d.不熟练 3.任课教师教学的条理性:a a.清楚 b.较为清楚 c.还清楚 d.不清楚 4.任课教师在课内提供的信息量:b a.很大 b.较大 c.尚可 d.太一般 5.通过课堂教学,可以看出,任课教师备课:b a.认真 b.较认真 c.还认真 d.不认真 6.任课教师课堂上吸引学生靠:b c a.严格的纪律 b.幽默的语言 c.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d.考试时能给学生较高的成绩 7.课堂教学上,任课教师让更多同学发言或讨论,这样的教学手段:b a.欢迎 b.较欢迎 c.基本认可 d.不欢迎 8. 你本人在汉英翻译课程上的大致表现和收获:c a. 投入很大,收获很大 b. 投入很多,收获甚少 c. 投入一般,有一定的收获 d. 投入很少,也无所收获 9. 汉英翻译课堂上最大的收获是:a b c a. 掌握了汉英语的主要特点 b. 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翻译技巧 c. 培养了对翻译的兴趣 d. 几乎没有什么收获 10. 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要求:a a. 很有利于我们的翻译学习 b. 不重要,关键要学到知识

汉英翻译实践第一讲

PART I: I. 原文(Source Text) 水桥 在巴拿马,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水桥”,那就是巴拿马运河。去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巴拿马运河游览观光,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乘机抵达巴拿马城,然后搭上了一艘游轮,从巴尔博亚港进入运河。船行13公里后,便到了运河的第一组水闸1。巴拿马运河就是通过水闸的关与开,让船舰跨越陆地的一座“水桥” 2。 我们开始“上桥”了。船驶进闸池之后,厚2米,高、宽各20米,重数百吨的钢闸门便缓缓地关闭,闸池里开始注水。几分钟后,水涨船高3。游轮在两岸电力机车的牵引下缓缓前进。这样连升两级之后,船已经升高了16米。出闸后,再驶过一个小湖,又到了第二组水闸。经过这座水闸,船又升高了9.5米。这样,船已高出海平面26米,进入“桥顶” 4。我们的游船驶进了长达13公里的主航道,只见5两岸山6如刀削,绿树红花,景色十分秀丽7。 游船出了峡谷,驶入了宽阔的加通湖。湖水倒映着远山白云,美丽的小岛时隐时现8。在湖中悠悠航行38公里之后,船来到了加通水闸,从此进入了“下桥”段。这座水闸共有三级,犹如三个巨大的台阶。游船经过加通水闸后,已经降到了与大西洋水面相同的高度。当船驶入利蒙湾时,美丽的加勒比海便出现在眼前9。 我们从太平洋来到大西洋10,彼此隔离的大洋因为有了巴拿马运河而相通。运河全长公里,宽度由150米到304米不等。5万吨级的巨轮,日夜畅通无阻。它无愧于“世界桥梁”的称誉。我由衷地赞美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勇气!我敬佩你,巴拿马人民! 导游告诉我们,巴拿马人民是有志气的。他们一方面正在改造现在这条运河;另一方面,还准备新建一条更长的运河,预计工程需要10年才能完成,它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11。我们期待着它早日完成。 II. 理解难点提示(Suggestions for Comprehension) 1. 这里的“水闸”指什么参考下文的“进闸池”、“出闸”。

文体与翻译心得汪福祥

文体与翻译学习心得 随着春去夏来,酷热难耐,转眼间我们的第二学期的学习也接近尾声了。在这短暂而又充实的一个学期里,我从汪福祥老师的《文体与翻译》一课上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汪老师的谆谆教诲不仅仅使我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翻译,审视翻译,总结翻译,更帮助我领悟到了人生中看待生活,看待工作,看待世间万物的豁达心态。 随着中国外事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中国与国外公司合作、民间交流的不断升温,市场对于翻译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加,翻译的类型与文体也在朝着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而层出不穷的翻译文体又需要相对应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作为一名不久以后翻译行业的从业人员,我迫切地需要掌握如何来处理遇到的文体,以更好地为人民、社会以及国家来服务,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汪福祥老师的《文体与翻译》,不仅仅为我在翻译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答疑解惑,更为我以后工作的道路指引了方向。 从汪福祥老师的课上我了解到,不同的翻译文体有着不同的语言学特点,小至字词句,大至段篇章,不同的文体因其表达目的的不同而有着修辞、句式和结构等各方面的差异。而作为翻译工作者,我们的使命就是针对不同的文体,运用不同的理论、技巧和方法,将原文的意思淋漓尽致地假我们之手传达给读者。 文学翻译除了说明要传达出“思维内容”外,还着重强调了“风格特色”——因为这正是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关键之一。没有风格的作品必然显得苍白无力,毫无生气,正如人缺少了个性一样。而作品有了风格,人物的音容笑貌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便会跃然纸上,机趣横生。因此,作为文学翻译,它必然也要力求传达出原著的精神风貌,否则便沦为鸡肋,难以打动读者。另一方面,文学翻译还强调了“忠实、准确”——这可是文学翻译的要害,也是难点所在。翻译毕竟不是创作,其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忠实准确地传达出原著的精神风貌,而不得随心所欲,自由发挥。但是由于两种语言特点不同,规律不同,一层不变地进行翻译是产生不了应有效果的。因此就需要进行调整,在保持“神韵”的准则下语言上作些变通——这便是文学翻译的“再创作”。不如此,翻译出来的东西看似忠实,实则成了死译、硬译,违背了原作的精神风貌。

实用文体翻译1 (7)

对实用文体翻译的认识 对于实用文体翻译这门课程一开始并不了解,也并没有想到这门课程有如此深的学问,虽然到目前为止上课次数并不多,但却使我受益匪浅。 实用文体翻译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更像是及时雨一般,给我们打开了商务英语翻译新世界的大门。虽然老师一开始在课堂上讲的东西我们还不怎么了解,但是在老师的讲解后,都恍然大悟。对于我来讲,实用文体翻译是一门非常具有实践性与实用性的课程,也是一门需要更多的耐心的知识去揣摩的学问。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翻译则是沟通的桥梁。实用文体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其特点是实用性很强,不管用于什么目的,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信息的流通是全球性的,因此实用文体翻译的重要性由此突显了出来。由于文体的不同,翻译也具有不同的类型。文体就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所产生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总体。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同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的完整体系。它分为文学文体和应用文体。而我们专业主要涉及商务文体的翻译。 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习到学习实用文体翻译切忌不懂装懂,在翻译过程中,要学会结合实际情况和语言表达习惯,不能生搬硬套,这样不仅会使翻译出来的内容理解困难,甚至改变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当然,实用文体翻译并不是一个只要词汇量达到完美效果的一种翻译,也就是说实用文体翻译并不是说只要勤查词典就能够解决问题的一件事情,而是需要对于你所要翻译的文体所在领域有足够的了解,甚至精通,也要从实践中理解词汇在实用文体中意思。比如我们商务英语专业,在商务文体的翻译中,文体意识尤为重要。商务文体的翻译者必须具有过硬的商贸业务知识,包括源语与译语。否则翻译后的不仅文章不准确不够专业,给读者以困扰,更甚会对现实商务交易中造成不好的影响及结果而影响正常交易。商务文体翻译需要较高的商务文体理解能力以及商务专业知识,既要理解正确,表达也要正确。切不可望文生义,理所当然的翻译出个单词的常用语义或表面字义。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非常普通常用的词汇,但是在商务文体中出现时它的意义就会发生变化,不可依旧以常义理解,一定要把词汇放在特定的句子中理解,表达出其的商务意义。这就体现了对商务知识了解的重要性。 总之,实用文体翻译对译者的要求比较高,要求翻译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体理解意识,因此对于我们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也要加强商务知识的学习和专业领域的深入了解,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将商务文体翻译工作做到最好。

翻译理论与实践试题及答案讲解

翻译理论与实践试题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0% 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思想。 A. 鸠摩罗什 B. 玄奘 C.安世高D。释道安 2. 严复说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躇”是指---------------------。 A. 翻译一部书要化一个月时间作准备 B 翻译一个术语往往要考虑很久 C.只有化苦功才能翻译成一部名著 D.书名的翻译颇费思量 3..下列四句,----句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 鲁迅提出过“宁信而不顺”的翻译观点。 B. 马建忠主张“善译”的翻译标准。 C. 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D. 傅雷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形似”。 4.下列四位翻译家中,英译《红楼梦》的是------。 A. 林语堂 B. 杨宪益 C. 杨必 D. 鲁迅 5.英国语言学家M.A.K.Halliday提出的构成语境三要素中,fields of discourse指---------------------------。 A. 交际内容 B. 交际方式 C. 交际风格 D. 交际地点 6. 多用被动语态是----------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语法特点。 A. 广告英语 B. 科技英语 C. 新闻英语 D. 法律英语 7. “意译”是指译文从意义出发,要求将原文的意义正确表达出来,不必拘泥于------的形式。 A.词句 B. 词句和比喻 C. 各种修辞手段 D. 词、句、以及各种修辞手段 8.. ------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作品。 A. 朱生豪 B. 卞之琳 C. 梁实秋 D. 林语堂 9. fast, firm, secure三个同义词中,firm的正规程度介于前后两者之间,由此可以判定,它最有可能源自------。 A. 法语 B. 拉丁语 C.盎格鲁-撒克逊语 D. 德语 10. 下列四种“语体”中,--------的语言最为正规。 A. 广告英语 B. 法律英语 C. 新闻英语 D. 科技英语 二、问答题:30% 1. 为什么严复要在他的翻译标准中加上一个“雅”字?你认为现在我们应该怎样理解 这个“雅”字?

文体与翻译.doc

文体与翻译31 文体与翻译 Style and Translation Course: style and translation Lecturer: Wen Yuee CONTENTS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Modern Essays 罗新璋曾不无感慨地说: 不懂钱锺书, 罗新璋曾不无感慨地说:"不懂钱锺书,是国人的悲哀;不识钱氏译艺谈,也是译界的不幸. 的悲哀;不识钱氏译艺谈,也是译界的不幸." 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钱锺书先生提出了著名的文学林纾的翻译》一文中, 翻译"化境" 翻译"化境"论,即:"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1997 269) '" First impressions are often lasting ones. Indeed, if you play your cards right, you can enjoy the benefits of what sociologists call the "halo effect." This means that if you're viewed positively within the critical first few minutes, the person you've met will likely assume everything you do is positive. How you move and gesture will greatly influence an interviewer's first impression of you. In a landmark study of communications, psychologists discovered that seven percent of any message about our feelings and attitudes comes from the words we use,38 percent from our voice, and a startling 55 percent from our facial expressions. In fact, when our facial expression or tone of voice conflicts with our words, the listener will typically put more weight on the nonverbal message. To make your first encounter a positive one, start with a firm handshake. If the interviewer doesn't initiate the gesture, offer your hand first. Whenever you have a choice of seats, select a chair beside his or her desk, as opposed to one across from it. That way there are no barriers between the two of you and the effect is somewhat less confrontational. If you must sit facing the desk, shift your chair slightly as you sit down, or angle your body in the chair so you're not directly in front of your interviewer. Monitor your body language to make sure you don't seem too desperate for the job, or too eager to please. Keep a Poker face in business

实用文体翻译1 (9)

对商务文体翻译的理解 翻译是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把一种文字翻译成另一种文字,需要我们扎实的功底。以前翻译课上的翻译学习与练习,我们更多学习的是翻译技巧。而《实用文体翻译》让我们对实际商务中的翻译有了更好的理解,大大巩固和提高了大家的英语翻译能力,下面仅为我学习中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认为译文完整准确是商务翻译的基础。顾教授也认为“准确严谨”是翻译的首要标准,做不到这点就谈不上商务文体。比如,下面例(1)的翻译就不够准确,而例(2)的翻译则不够完整。 (1)The date of receipt issued by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concerned shall be regarded as the delivery of goods. 译文:由有关的运输机构所开具收据的日期即被视为交货日期。 句中的concerned按其字面意思译成“有关的”显得笼统、不够严谨。根据合同内容做具体分析后,可以看出,运输机构和合同货物之间的关系是“承运”的关系。所以译成“由承运的运输机构所开具收据的日期即被视为交货日期”更能揭示其实质意义。 (2)Payment: By irrevocable L/C at sight to reach the sellers 30 days before the time of shipment. 译文:支付: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装船前30天开到卖方。 改译为:支付:买方应在装船前30天将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开到卖方。 译文完全照原文字面翻译,从内容上显得不够完整,未能恰当体现出原文中买方和卖方的关系。改译通过添加原文表面没有、实际却隐含的成分使译文完整、内容清楚,体现合同文字的严密性,便于合同读者的准确理解。 其次,译文的通顺着重体现在“条理清楚”上,特别是在处理长句、复杂句时更加如此。为了尽量容纳更多的信息量,同时提供的信息既完整又严密,商务原文中的英语句式结构一般多为复杂的长句。在不影响原文意义的条件下,译文应尽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译文通顺明晰。例如(3): (3)The Buyer shall make a claim against the Seller (including replacement of the goods) by the further inspection certificate and all the expenses incurred therefrom shall be borne by the Seller. 译文:如果买方向卖方提出索赔(包括换货),并出具相应的检验证明,卖方将支付全部费用。 改译为:买方须凭复检证明书向卖方提出索赔(包括换货),由此引起的全部费用应由卖方负担。 译者对原文陈述的事实条理没有弄清楚,将买方提出索赔的依据“凭检验证

实用文体翻译整理

实用文体翻译整理扬州大学:顾维勇 031413103 张志伟 英语翻译 外国语学院

1.术语对等意识---------------------------------------------------约定俗成的行话 2.复数意识 3.专业知识意识 例如:举一些都看得懂,但是没有专业知识就翻译不出的行话 Firm offer实盘non-firm offer虚盘 Cap上限floor下限ceiling封顶 Call【术】赎回;买权/进call or put买权或卖权(COP) Particular average单独海损general average共同海损 Lot在外卖运输中是货票的意思 商务英语中handle翻译为“作业”,即装卸货作业 Less handling作业量小 Corporation和company中,corporation是比较官方的,company有合伙人的意思。但是,Ltd.co是目前责任有限公司的官方书写模式,约定俗成。-------------------------------------《实用文体翻译》顾维勇P68-69 广告体翻译特点: 1.吸引力(抓住眼球) 2.创新(陈词滥调谁要看你?) 3.说服力(骗你来,要你买,挣你钱) 4.影响力(装逼) 手法:押韵、双关、对比、夸张、拟、喻、重复 借用傲慢与偏见来装个逼: There’s no pride in prejudice(某英国报刊广告:想说本报刊公正客观) 借用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装个逼: 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 rest and play.(Mar s相当于咬一口之类的巧克力棒,憨豆来做过广告,一咬就精力十足的说~) 旅游文本翻译的特点: 1.词汇量大(天文地理,无所不涉及) 2.知识面宽广(宗教、民俗、禁忌、神话等等) 3.文化层次多元(旅游就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遇到此类文本翻译,必须 查当地的文化背景) 4.措辞讲究(优美的大词,装逼装到飞起来) 5.语言明快幽默(不能像Chinadaily那样太官方,不过我国基本都是很官方的 翻译···坑到没话说) 6.引用古诗词(自己的话不够描述,往往引用古诗词来装逼,总是给翻译出难 题)

英汉翻译第一讲讲义

第一讲绪论 内容提要:时代呼唤翻译,翻译促进时代的发展。信息时代的特点之一是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翻译同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密切相关。中国的翻译事业任重而道远。介绍外国和对外介绍中国同样紧迫。翻译的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和课堂教学都亟待加强。 一、为什么要学翻译 翻译是语言工作者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是语言交流的一种手段,是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各国人民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更是各国进行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有效工具,是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翻译的定义、过程和性质 翻译是一种交际方式,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上的翻译包括所有的符号之间、非符号之间、符号和非符号之间的转换行为。比如,一个手势变成一种语言,把汉语的文言文转变成白话文(语内翻译),把语言转化为计算机符号,甚至把你的所想所思诸于笔端,都是一种翻译。狭义上的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即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这样的一种活动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即口译(interprettion)和笔译(translation)。 异化(foreignizing)指的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例如,将“九牛二虎之力”译为“the strength of nine bulls and two tigers”。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异化和同化具有相对性,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愈来愈紧密,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也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会逐步降低。 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Venuti,2001:240)〔1〕;或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transparent, fluent style),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strangeness)的翻译策略 (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2〕。主张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派”提出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而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冲突。同时,译者也是“传播者”,他不应对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应尽可能的是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01:240)〔1〕;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foreignness),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Shuttleworth&Cowie,1997:59)〔2〕。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化派”提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文化间的交流,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读者的阅读目的也包括想了解异国文化,译者应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能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