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3)讲课教案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3)讲课教案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3)讲课教案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3)讲课教案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分

析(3)

课题名称: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新教材

所需课时:6课时本节课时:2课时时间:160分钟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

知识目标:

认识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掌握消费品市场的购买模式分析办法,能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做简单的分析;

掌握生产者购买行为的特点及购买过程及其参加者;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表达的能力;

二、重点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掌握生产者购买行为的特点及购买过程及其参加者;

三、难点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生产者购买行为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交流教学法(启发式、角色扮演、案例等), 目标教学法;

2. 教学工具:多媒体。

五、教学步骤

(一)问好

(二)引入

在学生中搞个小调查:你经常买什么东西?为什么?(见附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很多生活事例,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出购买行为模式之一:习惯型及其特点。

设计这个小调查的目的:是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购买行为总结出习惯型的特点。(三)知识点讲解及讨论

1.询问学生:有没有买过什么东西之后就后悔了?

设计意图:学生在回忆自己的购买行为中,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冲动型、经济型、不定型的行为购买模式及其特点。最后,引领学生讲出在消费中我们应该进行理智购物及如何才能做到。

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分为:习惯型、理智型、经济型、冲动型、不定型、疑虑型、想象型(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这些购买行为模式及特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个饰演顾客,一个饰演工作人员——导购)

2.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衣服、旅游等并提问学生:你们想购买这些吗?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自己拥有这些东西后的感受和感觉而得出想象型购物的特点。(你们作为消费者有不同的购买习惯,不同的消费者有不用的购买行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这一环节就是学生从哪几方面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通过四个方面“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等给学生展示才干的平台,指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长辈。)

1、文化因素:围绕“不吉利的“4””这一案例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可结合切身体验,具体事例讲述,组长记录,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明确文化因素包含哪些方面,并要善于用课本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去解决问题。

文化

文化是人类欲望和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低等动物的行为主要受本能支配,人类行为大部分受学习所得而来。一个人在社会中成长,受到家庭、环境及社会潜移默化的影

响,学到一套基本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形成一定的偏好和行为模式。 a) 价

值观: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b) 风俗习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内

容、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长期形成,世代相传,成为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在饮食、服饰、居住、婚丧、信仰、节日、人际交往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心理特征并影响购买行为。 c) 审美观:通常指人们对事物的好

坏、美丑、善恶的评价,受社会舆论、思想观念等影响,并制约欲望和需求取向。

亚文化一种文化会因各种因素影响,使价值观、风俗习惯及审美观等表现出不同特

征,形成亚文化。亚文化主要表现为: a) 民族亚文化:各个民族在宗教信仰、节日、崇尚爱好、图腾禁忌和生活习惯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并对消费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b) 宗教亚文化:不同宗教有不同的文化倾向和戒律,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对客观生活的态度、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从而影响消费行为。每种宗教都有其主要流行地区和鲜明的特点。 c) 地理亚文化: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爱好,使消费行为带有明

显的地方色彩。

2、社会因素:观看有关东西方不同的购买行为的视频。

提问:①、东西方国家在购物行为上有哪些不同?

②、为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辨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明确社会中有很多因素也会影响到人的购买行为。

社会因素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人的消费行为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

1、参考群体参考群体是能够影响个人态度、意见和价值观的一群人。参考群体分为所属群体与相关群体,所属群体又分为主要群体和次要群体。 a) 主要群体:直接接触、

关系密切; b) 次要群体:直接接触,但是关系相对较为疏远; c) 相关群体:个人不属

于这一群体,但是态度、行为受其影响,如影星、歌星、球星身后大批的崇拜者和追随者。

2、家庭身份和地位家庭及其成员,是影响最大的主要参考群体。每个人所经历的―家庭‖,可分为:自身所出的家庭,包括父母。每个人从双亲那里,养成许多倾向性。己所生出的家庭,即配偶和子女。

3、个人因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题“斜口杯在日本的畅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激烈的讨论与思路交流,学生应明白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与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4、心理因素:询问学生你们喜欢的明星有哪些?然后播放最近很火的校园剧《微微一笑很倾城》中的片段“三只松鼠的广告”,问学生:这个是否让你们记忆深刻,愿意购买这些吗?

小计划内容应包括:①选择性注意的含义?

②选择性曲解的含义?

③选择性记忆的含义?

设计意图;利用现在的热播剧或喜欢的明星提起学生的兴趣缓解学生的疲乏并结合自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心理因素包括动机与需要、知觉、学习、态度与信念。

(二) 1、消费者的动机与需要动机就是由需要引起的、推动人们实施购买行为的驱动力。动机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定强度的需要;二是具有满足需要的目标和诱因。

2、感知心理学认为,感知过程是一个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它有三种机制: a) 选择性注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许多刺激物,但不可能都会引起注意,而只能有选择地注意某些刺激物。 b) 选择性曲解。消费者即使注意到刺激物,但不一定能正确认

识,如实、客观地反映,往往按照自己的偏见或先入之见来曲解客观事物。人们有一种将外界输入的信息与自己头脑中早已形成的模式相结合的倾向,这种按个人意图曲解信息的倾向叫选择性曲解。 c) 选择性记忆。人们对所了解的信息不可能都记住,而只记住支持自己看法和信念的信息。

3、学习学习是指结合人脑发展进程通过接受外部信息及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企业要尽可能使自己的产品信息进入消费者学习的范围,进而形成其观念,改变其行为。

4、态度与与信念态度是指人从自身出发主观上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正向或反向的评价、感受或倾向。

生产者购买行为分析:

生产者购买行为的特征生产者购买行为的模式、影响因素以及购买程序与生活资料消费者的行为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别。可归纳如下。1、购买者的数目少。

2、交易量大。

3、区域相对集中。

4、需求受消费品市场的影响。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常常取决于消费品市场对这些生产资料的制品的需求,有人叫做―派生性需求‖,也有叫做―引申需求‖的。

5、需求缺乏弹性。生产资料的购买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反应不大。

6、需求受社会影响较大。整个社会的技术发展状况和经济状况变化的影响很大。

7、专业性采购。企业一般需要经过良好训练、具备专业知识和有一定采购经验的采购员。

8、需要产品服务。供应者售前售后对用户的服务更为重要。

9、直接采购,厂家与用户直接见面。 10、品质与时间的要求。对生产资料的品质要求要严于消费品。对供货时间,生产资料的购买要求也较高。 11、由多数人影响购买决定。二、生产者购买行为类型及购买决策过程

由于企业采购的目标和需要不同,生产资料购买行为可分为三种类型: 1、直接续购。即购买一方企业为满足生产活动的需要,按常规方式订货。由采购部门按过去的订货目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教学案例期末测试题三

院别: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消费行为分析与实务》试卷(三) 一. 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古代崇尚节俭的人物主要是( ) A .荀子 B .管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2.影响消费者选择购买商品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收入水平 B .社会文化 C .心理因素 D .消费需要 3.购买决策过程为( ) A .收集信息→引起需要→评价方案→决定购买→购后行为 B .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引起需要→决定购买→购后行为 C .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购后行为 D .引起需要→决定购买→收集信息→评价方案→购后行为 4.把环保做为研究内容体现了消费心理学的( ) A .角度多元化 B .参数多元化 C .方法多元化 D .课题多元化 5.下面不是消费心理学研究原则的是( ) A .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联系性原则 D .实践性原则 6.新产品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是( ) A .经济耐用 B .经久耐用 C .方便实用 D .经久实用 7.从年龄层次上看,时尚消费心理较强的群体是( ) A .老年 B .中年 C .青年 D .少年儿童 8.从众行为产生于( ) A .内在压力 B .消费压力 C .个体压力 D .群体压力 9.下列哪个不属于商标的心理功能?( ) A .识别功能 B .促销功能 C .娱乐功能 D .保护功能 10.ABB 品牌竞争结构分别指代什么?( ) A .注意力,品牌实力,品牌信念 B .想象力,品牌价值,品牌利益 C .注意力,品牌利益,品牌信念 D .想象力,品牌利益,品牌信念 二. 多项选择 (每题2分,共20分) 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 ) A .主观因素 B .客观因素 C .防御心理 D .联系 E .情 绪 2.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包括( ) A .痛苦 B .压迫 C .自信 D .自卑 E .理智 3.影响消费者情感变化的因素有( ) A .商品 B .服务 C .环境 D .心态 E .营销 4.间接说服包括( ) A .利用文字说服 B .利用广告说服 C .利用语言说服 D .利用相关群体说服 E .亲身体验 5.影响消费心理的个人因素包括( ) A .个性 B .职业 C .收入 D .家庭 E .性别 6.新产品按照创新程度可以分为( ) A .全新产品 B .换代新产品 C .改进新产品 D .仿制新产品 E . 品牌新产品 7.商品命名的心理原则有( ) A .名实相符 B .便于记忆 C .诱发情感 D .效用至上 E .启发联想 8.广告媒体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力取决于( ) A .媒体的可信度 B .信息传播范围 C .信息传播频率 D .信息传播途径 E .信息传播长度 9.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的主要特征包括( )

消费者行为学电子教案

石家庄经济学院 教案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部、中心)商学院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研究所)_市场营销教研室________ 课程名称 _消费者行为学___________ 授课对象 _4071040201 授课教师 __张建香_________________ 职称职务 _讲师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教材 _龚振,《消费者行为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石家庄经济学院教务处制 二OO九年七月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第周周第 2 节课时安排1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绪论 第三节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跨学科影响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和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来自于多门学科的滋养。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消费者行为学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是一门科学,具有显著的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性质,与其关系密切的学科主要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 一、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中有关知觉、学习、记忆、需要、动机、情绪、情感、和个性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等。 二、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内在关系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 四、人类学:用历史的眼光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科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消费者行为学来自于哪些学科的滋养?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 [1]《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战略》,东北财经大学,第四版。 [2]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3] 王长征,《消费者行为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讨论□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挂图□音像□其他□

试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教案资料

试述消费者行为研究 的意义

1、试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 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和心理因素有哪些? 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3、例举并描述两次主要是由于环境压力而做出的购买? 如果身体不好的人,会更注重保健药品的购买。收入低的人会挑选相对廉价的物品购买。 4、分别列举扩展性决策、有限性决策和名义型决策的例子各两个? 扩展型:如果消费者对电脑不太了解,那么就要从各方面搜集信息,了解市场上各品牌的差异,从而选择合适自己的。在出外旅游时,也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选择旅游地点。有限型:在购买咖啡时,消费者会较少的进行比较。在和朋友吃饭时,对吃什么,喝什么,很多人并没有发展起特殊的习惯,而是根据对他人的观察或服务员的推荐决定。名义型:在选择牙膏时,用中华后觉得不错,此后就会一再选择购买。再去饭店吃饭时,觉得饭店菜很好,环境也好,消费者就可能总来这饭店吃饭。 5、影响消费者对问题认知的因素有哪些? 时间,环境的改变,产品获取,产品消费,个体差异。 6、消费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记忆来源,个人来源,大众来源,商业来源,经验来源。

7、描述最近发生的两次购买活动,一次进行了广泛的信息搜集,另一次则作了 非常有限的信息搜集。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别? 8、为什么消费者在评价或判断产品品质时常使用替代指示器? 对于较为复杂的评价标准,一般消费者是很难就其绩效水平作出直接判断的,比如,对于汽车的质量、耐用性等难以直接观察的属性,普通消费者在进行比较、选择时,可能并不具备判断、评价的技能和知识。此时,消费者可能会借助制造商的声望、价格、汽车坐垫的舒适程度等一类替代性指示来作出推断。这些可被消费者察觉且能用来指示或判断另一类不易察觉属性的属性,被称为替代指示器。常用来判断产品质量的替代指示器有价格、品牌、原产地和保证。另外,包装、色彩、样式也会影响消费者对质量的知觉。两种属性如价格和质量水平通常是关联或匹配的。 9、分别举出两种你偏爱采用非店铺方式购买和不喜欢采用非店铺方式购买的产 品,并说明 理由? 买鞋和家电就不喜欢非店铺购买,因为可以亲生尝试,体验,有时候号码不合适要自己试试才行。还可以了解新的潮流,也是打发时间了。买衣服和摆设就爱非店铺购买,既节省时间,而且东西新颖,好看。 10店形象由哪些方面构成。 商品:品质、选择范围、式样、价格;服务:分期付款计划、销售人员、退货、信用、送货;主顾:顾客类型;硬件设施:洁净、商店布局、购 物便利、吸引力;方便性:店铺位置、停车条件;促销:广告;店堂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知识点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本章重点: 经济人假设的含义。效用的含义和分类,边际效用,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难点:边际效用;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递减规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知识点一:无差异曲线 (一)效用理论 1、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具有充分的计算能力)。 2、效用的定义。一种商品或劳务能否满足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的主管心理平均。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4、边际效用 (1)MU=△TU/△Q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MU>0:总效用以递减速度增加; MU=0:总效用达到最大值; MU<0:总效递减。 (二)无差异曲线 1、含义:带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曲线 2、偏好的基本假设: (1)完备性; (2)可传递性; (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非少。 3、特征: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越高;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3、商品边际替代率 (1)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MRS=-(△X2/△X1) 如:消费者放弃6个单位衣服换取一个单位食品,边际替代率为6。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得到以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 知识点二:预算约束 (一)预算预算线 1、含义: 预算线上的点表示用尽所有收入所能购买的各种消费组合,预算线外的点是支付能力达不到的选择。 2、斜率=-P1/P2:预算线的斜率为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消费者行为与消费者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思考练习 1.消费者主动型问题与被动型问题有何差别?这种差别为什么很重要? 答:主动型问题是指正常情况下消费者会意识到的问题。被动型问题是消费者尚未意识到或需要别人提醒之后才能意识到的问题,企业必须唤起消费者对被动型问题的认知。 企业对消费者主动型问题和被动型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对主动型问题,企业只要令人信服地向消费者说明产品的优越性就可以了,营销重点放在向消费者描述企业产品是如何更好地解决消费者已认识到的问题。但对被动型问题,企业不仅要使消费者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而且还要使其相信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营销任务较前者难度更大。 2.品牌与零售店铺的选择顺序对品牌策略有何影响?对零售商的营销策略又有何影响? 答:零售商和制造商要制订适当的营销策略,都有赖于目标市场所使用的选择顺序。品牌优先的选择顺序意味着需要塑造品牌形象和富有个性的广告以及比较狭窄的分销渠道。商店优先的选择顺序则要求零售商和制造商注重店内广告、重视店内气氛的营造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强重点或关键性渠道分销、布置好货架空间以及加强人员服务等。 3.影响消费者抱怨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答:消费者抱怨行为是对购买后的产品不满意的具体反应。影响消费者抱怨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产品或服务的类型会影响消费者的抱怨倾向。随着产品重要性、费用和社会可见度的提升,抱怨的程度得到强化。除此之外,消费者抱怨行为还与以下因素有关:(1)消费者不满的程度或水平。消费者不满情绪越高,采取抱怨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2)消费者对抱怨本身的态度。对抱怨本身持肯定态度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对不满事件发出抱怨。 (3)对责任的归因。当消费者把产品问题或责任归咎于企业而不是自身使用不当时,抱怨行动会明显增加。 (4)从抱怨行动中获得的预期利益大小。从抱怨行动中获得的预期利益越大,消费者越有动力向企业抱怨。 (5)消费者的个性。外向型的消费者较之内向型消费者更可能采取抱怨行动。 (6)消费者的知识和经验。产品和法规知识或与企业和政府机构进行交涉经验越丰富的消费者,采取抱怨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四章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教案

课题: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课时:6课时 课型:新授课授课班级:13秋商务、14春商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中国网民特征及上网条件 2、认识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 3、掌握消费品市场的购买模式分析办法,能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做简单的分析。 4、知道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5、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意识和学习热情。通过问题讨论、自我阅读、师生一起共同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构成 2、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 网络营销工具、网络消费者 二、导入新课 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是制定网络营销战略计划的前提、基础。分析网络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动机,才能为有效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企业才能有针对地制定出正确的网络营销策略。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互联网络环境分析 1、互联网在中国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

2、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受到资金持续追捧。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披露的投资事件达30起,其中,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数为17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约为3.78亿美金,平均单笔投资金额约为2225万美金。 3、云计算近两年在国内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降低了创业初期成本投入。 云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热的话题之一,其便利和优势不必多说。创业公司人才、资金短缺,都将会成为创业路途中主要的问题。云服务的面世和普及恰恰可以帮助创业公司克服这些问题。创业公司可以在付出较少成本后,就可以得到便捷、高效、安全的云服务。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知识讲解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 分析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推导需求曲线。 一、无差异曲线 (一)效用理论 1.经济人假设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 2.效用的定义(掌握) 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4.边际效用理论(掌握) 在基数效用理论中,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总和。 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例题·单选题】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 B.效用是否可加总 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 D.效用是否客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效用是否可加总。 (二)无差异曲线 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掌握) 每个消费者都要在个人收入和市场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购买一定量的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要选择他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优的消费组合。消费组合也叫市场篮子,就是消费者购买的不同商品或服务的组合。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例题·多选题】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的偏好的假设有()。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D.平均性 E.无差异性

消费者行为学(1)(1)讲课教案

消费者行为学范围 一、填空、选择: 1.消费者以追求产品的时尚、新颖为购买的求新动机。 2.对现实事物的知觉中,需要过去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的解释,说明知觉叫做理解性。 3.在消费者行为规范形成过程中,具有最终决定作用的心理机制是遵从。 4.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对各种事物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个性。 5.对购物环境适应能力强,在购物中观察敏锐,反应敏捷,易于与营业员沟通的消费者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类型。 6.消费者会做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全面的直接反应是知觉。 7.使人对某件事物或活动给予特别的注意或关注并具有向往心情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是兴趣。 8.划清感性消费和理性消费界限是消费者的消费目的。 9.在营销活动中,刺激物的强度、新意性、对比度、活动性等客观因素,易于引起消费者的无意注意。 10.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反应的是双驱冲动。 11.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选择性。 12.想象型的消费者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 13.习惯养成理论认为:形成对某类商品的兴趣主要依靠重复消费。 14.消费真受群体规范影响的主要心里原因是仿效心理。 15.由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不断变化是学习。 16.按照我国消费者的行走习惯,pop广告摆布顺序自右向左。 17.研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短时间内遗忘较短,以后逐渐迅速。 18.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和评价结果,可以评价一个消费者的能力。 19.专营商店店面设计一般采用小店面、大招牌、大橱窗。 20.导致消费者形成彻底拒绝性购买态度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的思维。 21.易于接受导购员介绍和帮助的消费者大多是随意型消费者。 22.消费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强化和间接学习知识,获得经验的方式,反映的心理学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 23.商业广告最基本的功能是促销功能。 24.人类最初的消费者划分是平均心理。 25.人对外界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注意。 26.在确定了购买目标之后,消费者自觉的支配和和调节自己行动的心理活动是情绪活动。 27.消费者对感情性心理活动的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是情感。 28.应该把易于把随机购买的商品设置在明显位置。 29.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一样规律是短时间内遗忘比较缓慢,以后则逐渐迅速。 30.消费者知觉得选择性,取决于知觉的防御性。 二、名词解释: 1.差别阀值: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2.决策:指组织或个人识别机会与问题,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依据一定的准则选择出一个方案,以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的过程。 3.意见领袖:那些经常能影响他人的态度或意见的人。 4.亚文化:在一个较大的、更复杂的社会中存在的可识别出来的一个不同的文化群体。 5.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

中级经济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精选试题)

中级经济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1、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是()假设。 A.社会人 B.经济人 C.复杂人 D.自我实现人 2、基数效用理论运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A.成本曲线 B.预算约束线 C.无差异曲线 D.边际效用论 3、在序数效用理论中,()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 A.无差异曲线 B.平均成本线 C.预算约束线 D.等产量线 4、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这是根据偏

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多比少好 D.可加总性 5、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决定的。 A.消费者收入 B.风险厌恶程度 C.消费者偏好 D.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 6、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为dy/dx=-2,则意味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时,愿意放弃()单位商品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 A.1/2 B.1 C.3/2 D.2 7、对预算线的斜率说法错误的是()。 A.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

B.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 C.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需求量比率的负值 D.预算线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8、甲商品和乙商品的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则预算线()。 A.不变 B.发生旋转 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D.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9、某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而收入不变,导致预算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消费者均衡点移动,那么连接这些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A.需求曲线 B.恩格尔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收入—消费曲线 10、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称为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1、定义 经济人假设:在研究人、物、事某种行为、规律时,所需要的假定就是经济人假设。 效用: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 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 理评价,因此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直接度量,存在绝对的效用量大小,可以用1 ,2 ,3 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大小(是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 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这些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的效用(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若干数量的商品或服务中,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按照基数效用理论)。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333333铝合金金钱偌有组合曲线。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点的偏好程度无差异的。 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必须许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预算约束: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 预算线:如果全部收入(m)都用于购买商品1,则所能购买到的数量(m/P1 如果全部收入(m)都用于购买商品2,则所能购买到的数量(m/P2 “横坐标(商品1)、纵坐标(商品2)购买数量两点连接线” 预算约束线:指当消费者收入、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连接起来就叫预算约束线。 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表示不改变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负值”因增加一种 商品消费量就要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消费者均衡:也叫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两种 商品边际替代率=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 注: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边际效用的规律:递减规律

消费者行为学教案

第一章概述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应该在明确消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对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差不多内容有初步认识,在学习中要注重把握消费心理学的理论性和有用性。 [教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科的形成与进展过程 [教学难点] 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要紧概念]

消费者行为学的特征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一节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 《消费心理学》是在一般心理学一般原理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是专门研究营销活动中商品销售者和商品购买者的内心现象的产生、进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买卖双方心理沟通的一般过程的科学,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科学。 现代社会:生产力↑→商品可供量↑→消费差异性、多样性、个性化、复杂化↑→个性心理满足↑→精神愉快↑→感性消费(专家称) =个性心理(感性心理) →营销战略核心→市场营销活动对象(消费者) →企业营销策略 一、消费心理学的起源和进展: 1.萌芽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1899年,韦伯伦《有闲阶级论》过渡消费中的炫耀心理 1903年,斯科特《广告理论》标志消费心理学的雏形。 2.应用时期:20世纪30------60年代。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1951年,马斯洛五层次论

1960年,美国正式成立“消费者心理学会”,并实行定价心理-----尾数定价 60年代中期,美国大学讲授“消费者心理” 3.变革时期: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研究成果最多。 70年代末,前联邦德国学者彼特.萨尔曼教授《市场心理学》,标志完善成熟时期. 现代市场营销活动: 由传统的适应→依靠心理上的感性标准→营销策略 如: 感性设计: 英国女王身材较高→平平底鞋 感性商标: 无锡太湖红豆” →相思只情 感性包装: 空腹家酒由玻璃瓶→青瓷瓶→思乡之情 感性广告: 广东威力洗衣机”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 →养育之情 感性价格: 雕牌洗衣粉→只用一点点 二、研究消费心理学的意义 1. 有助于更好地开拓市场 2. 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3. 有助于企业改善经营治理,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节消费心理学研究对象

消费者行为分析练习题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一前提称为()。 A、社会人假设 B、经济人假设 C、基数效用论 D、序数效用论 2、关于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数效用论用绝对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B、基数效用论得到的结果更为准确 C、序数效用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分析消费者行为 D、序数效用论无法用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3、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2/3,则意味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时,愿意放弃()单位商品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 A、1/2 B、3/2 C、1 D、3 4、对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变动。 A、反方向,正方向 B、正方向,反方向 C、反方向,反方向 D、正方向,正方向 5、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多比少好 D、可加总性 6、为维持同等的满足程度或效用水平,要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因此()。 A、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B、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 C、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 D、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偏好程度越高 7、在序数效用理论中,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是()。 A、预算约束线 B、平均成本线 C、无差异曲线 D、等产量线 8、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

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 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 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9、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会使预算线()。 A、向上旋转 B、向下旋转 C、向右平移 D、向左平移 10、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A、商品的价格 B、消费偏好 C、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D、无差异曲线的走势 11、按照基数效用理论,效用是可以计量的,可以区分为()。 A、总效用和基数效用 B、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C、基数效用和边际效用 D、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12、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所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在增加,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此时边际效用为()。 A、零 B、正数 C、负数 D、不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效用理论,即()。 A、总效用论 B、基数效用论 C、序数效用论 D、边际效用论 E、平均效用论 2、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 A、公平性 B、无差异性 C、完备性 D、可传递性 E、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3、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为前提的。 A、成本不变 B、偏好不变 C、弹性不变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概述教案

中职教学部教案 2015年3 月日第1 周第1次课 导入: 案例《让子弹飞的成功》 思考:“问题产品”《让子弹飞》是如何让消费者买单的 一、概念 1.消费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 消费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消费者行为学主要研究生活消费。 2. 消费者 广义消费者: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狭义消费者: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 3.消费者行为的含义 消费者行为是: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易职能的行为基础。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消费心理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的心理活动,即消费者根据自身偏好,选择和评价消费对象的心理活动。

2.消费行为 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活动。 2.消费者心理活动构成 消费者心理活动构成包括个紧密联系的方面: 二、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1)消费者行为的广泛性和分散性 (2)消费者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消费者行为模型 (3)消费者行为的易变性和发展性 (4)消费者行为的非专家性和可诱导性 三、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1.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消费者行为学是借鉴不同学科的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消费者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过程的观察、记述、分析和预测,探索和把握消费者行为的规律性,以便适应、引导、改善和优化消费者行为,为政府部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为工商企业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提供依据和有意的经验。 2.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和体系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可以分为以下6个方面。 1.消费者行为学概述。 2.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与购买决策分析。 3. 消费者的心理现象与行为研究。 4.外部环境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5.网络消费者的基本特征、网络环境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6.企业营销组合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态度、兴趣、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全套教案

课程 名称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 学时 分配 总计:64 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实验:24学时,上机 0学时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消费行为分析与实务》以消费者行为、行为原因及规律为主线贯穿始终,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的和交叉性的独立学科。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及销售人员行为活动现象及其规律,培养学生具备能够从事营销工作的职业技能。 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熟悉消费行为分析与实务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要求学生具有对消费行为分析能力,从行为学方面掌握相关销售的基本技巧与技能,进而提高营销工作效率。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 项目二消费者购买决策 项目三消费者感知、记忆和学习 项目五消费者态度 项目九消费者满意与忠诚——消费者购后行为难点: 项目三消费者感知、记忆和学习 项目五消费者态度 项目九消费者满意与忠诚——消费者购后行为

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 江林消费者者行为与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方凤玲消费者行为分析实务科学出版社 2009 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NO:1 授课题目项目一消费者行为认知课时安排 4 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2)了解消费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消费者行为与行为的研究内容。(2)了解本研究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方法及手段 (1)消费行为分析与实务的研究对象 (2)研究消费行为分析的意义 (3)消费行为分析学的产生与发展(3学时)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角色扮演教学。 作业布置: 备注: NO:2 授课题目项目二消费者购买决策课时安排 5

基于数据挖掘的移动通讯消费者行为分析.doc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移动通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抢占市场份额、提高客户与企业之间的黏度是移动通讯企业一直的目标。消费行为分析是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分析都是借助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的,没有进行定量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据挖掘技术作为一项强大的数据分析技术, 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环境中,如果既能拥有大量的信息,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进行数据分析, 从而发现潜在信息的技术。对客户进行细分能够帮助企业从更加深入全面的角度洞察客户、 了解客户价值取向,基于这种洞察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渠道向合适的客户提供量身定做 的产品套餐。基于此背景提出了该课题。 如何从大量的消费者消费记录中发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移动通讯企业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等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数据挖掘的移动通信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研究以数据进行驱 动,对移动通讯消费者消费行为进行了相关分析,基于已处理的数据,进行消费者细分。通过 K-Means、Two-Step 和 Kohonen 聚类方法,分别进行聚类,最终选择了 K-Means 的细分结果作为消费者细分准则,得到五类消费者,即重要保持客户、重要发展客户、重要挽留客户、 一般价值客户和低价值客户。本文第一章首先阐述了数据挖掘的相关理论,并对消费者行为分析 进行分析,第二章阐述了数据挖掘理论,介绍了数据挖掘的特点和数据挖掘的一般过程 以及数据挖掘的特点。第三章进行了消费者行为分析,包括客户关系的管理、CRM流程、消费者行为分析和消费者细分的方法,以及移动通讯企业的消费者细分问题。第四章描述了移动通讯消费者细分的案例,进行了数据预处理消费者聚类,以及细分客户消费行为分析。第五章进行了移动通讯消费者的相关性分析,包括消费者购买的相关性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分 析,在第六章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本文在移动通讯消费者购买倾向上共进行了CART算 法、 CHAID算法和 C5.0 算法,这三种算法进行处理,最终的二道重要保持客户和年龄关系较大, 重要挽留客户和消费频率关系较大,重要发展客户则和最近一次消费时间相关性高,一般价值客户和消费频率与消费金额有关,低价值客户则和性别有一定关系。针对此,在展开营销策划时,可以针对性进行营销。j6j7f6o1k3 。 关键词: RFM、客户细分、数据挖掘、CART算法、消费者行为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 (一)效用理论 1.经济人假设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 2.效用的定义(掌握) 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 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无法知道效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4.边际效用理论(掌握) 在基数效用理论中,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 B.效用是否可加总 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 D.效用是否客观 『正确答案』B (二)无差异曲线 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掌握) 每个消费者都要在个人收入和市场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购买一定量的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要选择他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优的消费组合。消费组合也叫市场篮子。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1)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地表达出来。 (2)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 【例题·多选题】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的偏好的假设有( )。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D.平均性 E.无差异性 『正确答案』ABC 2.无差异曲线 定义: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无差异曲线:消费者满足程度无差异、偏好无差异。 掌握无差异曲线的形状:2012年经济师考试教材《经济基础知识》掌握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离原点越近,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低。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偏好的可传递性

消费者行为学作业及答案(必做)讲课教案

《消费者行为学》作业 注:黑体字为必做题,非黑体为选做题。 第一章绪论及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 1.狭义的消费者可以分为现实消费者和未来消费者。 2.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包括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和(消费需要和动机)。 3.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时,谁拥有了消费者,谁能够左右消费者, 谁就拥有了经济效益,谁就拥有了(市场的成长空间)。 4.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既包括商品购买中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 买活动),也包括购买前的(搜寻和整理信息),购买后的(使用、保养、维修、评价等活动)。 5.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由于其教育、收入、职业、居住地点不同,造 成他们在产品的选择、生活方式、购买习惯、消费内容和方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6.人类的心理活动具有普遍性,是所有消费者在消费行为活动中必然经历的共 同过程。 7.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的个性心理主要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 个方面。 8.受所处一域的地理区域、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在消费 需求和生活习惯上存在多种差异。 9.不论是地域性的气候条件,还是全球化的气候环境,都很大程度地制约着消 费者的消费行为。

10.从宏观角度看,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最直接的是—国家的消费体制--以及—相 关的消费政策--。 11.从微观角度看,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之所以购买这种商品而不购买那 种商品,选择某种品牌而不选择其他品牌,在这家商店购买而不在那家商店购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的-效用。质量款式外观广告宣传商家信誉售前售后服务等各种微观经济因素。 1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内在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内在因素具体包括消费者的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1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外部环境因素又可进一步区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第二章消费者心理、个性特征、态度与消费者行为 1、在知觉选择中,消费者实际遵从-----一种—心理经济模式,有意或无意识地挑选并选择刺激,以防被信息泛滥所淹没。 2、对于不能直接表现和反映出来的商品属性,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够弥补这些信息的不足。 3、在消费者的理解中,有一些理解是正确的,有一些理解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理解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消费者的—判断能力---,以及过去的—消费经验---。 4、错觉现象并非绝对无益。在商品经营中巧妙利用消费者的—错觉--,有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5、根据改变方式的不同,消费者态度的改变可以分为---性质的改变-----和----程度的改变---。 6、简述消费者态度的构成要素、层次。

《消费者行为学》教案

《消费者行为学》教案 课程说明: 一、课程内容概述 消费者行为学分为绪论和本论两大部分。绪论包括一章即消费者行为学概述,简要阐述消费者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特点、体系及研究方法。本论分为四编,第一编是消费者决策理论论,包括一章,分别介绍了消费者购买决策概述、购买行为类型及消费者卷入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第二编是影响影响因素,共三章,着重介绍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第三章介绍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因素感知、需要及动机;第四章介绍个人因素的学习和态度;第五章介绍影响消费者行为人格、自我意识与生活方式;第三编是环境因素与消费者行为,共包括二章,着重介绍了物质环境、情境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第四编是营销因素与消费者行为,着重介绍了商品、商标、商品包装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同时突出4PS的重要性。 二、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属于学院规定的营销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了解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掌握影响消费者行为方面的基本因素及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营销实践工作以及进行理论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四、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 营销专业专科一年级 五、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六、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 总学时为72学时,总学分为3学分。 七、先修课程 《市场营销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 八、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市场营销学原理》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基本理论基础,为本课程提供专业综合知识,以利于从实践性、应用性方面对本课程全面把握。 九、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采取理论基础知识讲授和实践教学(摸拟超市、课堂实训题、宾馆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鉴于本课程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尤为注重案例教学的形式,以便于对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十、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要求 本课程以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撰写市场调查报告三种形式作为考核方式,其中,平时作业3次,撰写市场调查报告一次,合计占总分的20%,期

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电子教案

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

消费者行为模型的演变 AIDMA,是1920年代美国营销广告专家山姆?罗兰?霍尔(Samuel Roland Hall )在其著作中阐述广告宣传对消费者心理过程缩写。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从接触到信息到最后达成购买,会经历这5个阶段: A: Attention (引起注意)---- 花哨的名片、提包上绣着广告词等被经常 采用的引起注意的方法 I:I nterest (引起兴趣) -- 一般使用的方法是精制的彩色目录、有关商 品的新闻简报加以剪贴。 D:Desire (唤起欲望)一一推销茶叶的要随时准备茶具,给顾客沏上一杯 香气扑鼻的浓茶,顾客一品茶香体会茶的美味,就会产生购买欲。推销房子的,要带顾客参观房子。餐馆的入口处要陈列色香味具全的精制样品,让顾客倍感商品的魅力,就能唤起他的购买欲。 M:Memory (留下记忆) --- 一位成功的推销员说:“每次我在宣传自 己公司的产品时,总是拿着别公司的产品目录,一一加以详细说明比较。因为如果总是说自己的产品有多好多好,顾客对你不相信。反而想多了解一下其他公司的产品,而如果你先提出其他公司的产品,顾客反而会认定你自己的产品。” A:Action (购买行动)从引起注意到付诸购买的整个销售过程,推销员必须始终信心十足。过分自信也会引起顾客的反感,以为你在说大话、吹牛皮,从而不信任你的话。 AISAS模型是由电通公司针对互联网与无线应用时代消费者生活的变 化,于2005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电通公司注意到目前营销方式正从传统的AIDMA营销法则逐渐向含有网络特质的AISAS发展。理论模型如下: A: Attention (引起注意):顾客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看到我们的信息,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 I:Interest (提起兴趣):这个阶段顾客可能从我们的信息中发掘到了他 需求的东西从而提起了对我们信息的兴趣。 S: Search (信息搜寻):顾客对我们的信息或者产品提起了兴趣,那么 他就会从他熟知的互联网各个角度去分析对比相关信息。 A: Action (购买行动):通过了上个层次的分析对比客户最终作出了购买决定。 S: Share (与人分享):客户购买后通常会在互联网上进行分享,比如微博,博客,SNS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