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膀胱冲洗护理操作常规

膀胱冲洗护理操作常规

膀胱冲洗护理操作常规
膀胱冲洗护理操作常规

膀胱冲洗护理操作常规

(一)目的

1.使尿液引流通畅。

2.治疗某些膀胱疾病。

3.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膀胱感染。

4.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及合作情况等。

(2)评估患者尿液的性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膀胱憋尿感?

是否排尽尿液及尿管通畅情况。

2.操作要点?

(1)备齐用物?床旁核对?取得患者合作。

(2)洗手?戴口罩。

(3)将膀胱冲洗液悬挂在输液架上?将冲洗管与冲洗液连接?Y形

管一头连接冲洗管、另外两头分别连接导尿管和尿袋。连接

前对各个

连接部进行消毒。

(4)打开冲洗管?夹闭尿袋?根据医嘱调节冲洗速度。 (5)夹闭冲洗管?打开尿袋?排出冲洗液。如此反复进行。(6)在持续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冲洗液的量及颜色。评

估冲洗液入量和出量?膀胱有无憋胀感。

(7)冲洗完毕?取下冲洗管?消毒导尿管口接尿袋?妥善固定?位

臵低于膀胱?以利引流尿液。

(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

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停止冲洗?

通知医生处理。

3.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厘米?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

80-100滴/分钟?如果滴入药液?须在膀胱内保留15-30分钟后再引

流出体外?或根据需要延长保留时间。

4.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左右?以防冷水刺激膀胱?引

起膀胱痉挛。

5.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头痛的中医护理常规

头痛的中医护理常规 【概说】 头痛是由于外感内伤,脏腑功能失常,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病位在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头痛以实证居多,内伤头痛则以虚证、虚实夹杂和本虚标实为主。现代医学中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鼻窦炎、脑外伤后遗症等以头痛为主症,均可参照本证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1)临床表现:头痛时作,痛连项背,起病较急,恶风畏寒,遇风加重,苔薄白,脉浮。 (2)调护原则:疏风散寒。 (3)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川芎茶调散,轻煎热服,并饮热粥和加衣盖被,以助药力。 2)针灸调护:选取上星、头维、太阳、百汇、风门、风府、外关、列缺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3)饮食调护:饮食宜辛温,多食葱、姜、芫荽、豆豉等;忌生冷瓜果。可用防风粥:防风10g,葱白、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2、风热头痛 (1)临床表现:头痛而胀,甚至头痛如裂,遇凉减轻,得温加重,发热恶风,面红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芎芷石膏汤加减,稍凉服用。 2)针灸调护:同风寒头痛。 3)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多食苦瓜、黄瓜、冬瓜、菊花、竹笋等;忌辛辣、油腻、甘肥之品。可用葛根粉粥:葛根3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3、风湿头痛 (1)临床表现:头痛如裹,昏胀沉重,纳呆胸闷,肢体困重,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濡。 (2)调护方法: 1)药物调护:羌活胜湿汤加减,温服。 2)针灸调护:选取太阳、头维、百会、风池、列缺、合谷等穴,毫针刺用补泻兼施法。 3)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生冷、油腻、甘肥之品。可用荷叶、藿香、佩兰等水煎代茶饮。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1)临床表现:头胀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或胁痛口苦,面红耳赤,苔薄黄,脉弦有力。 (2)调护原则:平肝潜阳。 (3)调护方法: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全)

08年业务培训材料 第一节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多数泌尿外科疾病常出现排尿异常及血压的变化,除外科一般护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病人多饮水,但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青光眼等病人应限制饮水量。 2、观察病人排尿情况、有无尿液颜色改变、尿潴留等异常现象,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协助做好各项检查和诊疗。检查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检查、治疗的目的和可能发生的反 应,以消除其思想顾虑,取得配合。正确采集血、尿标本,确保数据准确,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4、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防止牵拉、打折、受压、脱落及引流液返流。如有引流不畅,应及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冲洗引流管或重新留置。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发现引流液异常,应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感染的预防:①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每日用0.2‰碘伏棉球擦试尿道口,女性患者用 0.2‰碘伏溶液行会阴冲洗,以去除尿道口及导尿管上的血痂及分泌物,确保尿管及会 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尿路逆行感染。②所有引流袋每日更换,普通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气囊导尿管可适当处长更换时间,但不宜超过1个月。 5、病情观察: (1)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满足患者需要。 (2)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入院后每3天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体温在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正常后每日测量1次;手术前1日到术后第3日每日测4次,体温正常后每日测1次。定时测量血压,血压高者,积极防治,防止意外发生。对以肾上腺肿瘤收入院的患者应监测血压,每日2次。 (3)泌尿系外伤的患者有随时发生出血的可能,应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压的变化。尿道断裂合并有骨盆骨折的患者应备硬板床。

膀胱冲洗(护士)

膀胱冲洗(bladder irrigation):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护理技术,专科性较强,它就是将药液、生理盐水等溶液注入膀胱内再引流出来的方法。 适应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 一、目的 1.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的发生。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二、常用溶液 常用溶液: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溶液,3%硼酸溶液,0.2%洗必泰,0.1%雷呋奴尔溶液,2.5%醋酸等。我们科室一般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中一般使用4%的甘露醇。 三、原则 正确掌握膀胱冲洗的方法,选择大型号、弹性好的三腔尿管,采取中间主腔进水,侧口出水。防止气囊破裂、尿管脱出而增加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如尿管太细,容易冲洗不畅,发生堵塞,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四、膀胱冲洗技巧 1.患者术后一回病房立即冲洗,以免延误时间。 2.患者采取平卧或者侧卧位。 3.冲洗不通畅时可以加压冲洗或挤压尿管。 4.冲洗液的温度以微温为宜,冬季要加温到38~40℃,过热易出血,过冷对患者的刺激大。一般冲洗3~5天,直到患者排出淡红色或淡粉色或转清时可改为间断冲洗或停止冲洗。 五、堵管原因 1. 个体差异:患者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有的患者对气囊导尿管的压迫较敏感,经常会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即尿频、尿痛的症状而非常痛苦,不能配合治疗而影响冲洗。 2.导尿管选择不当:导尿管管径或硅胶质量不高,各个官腔不完全通畅,易被血凝块或残存的祖师碎片阻塞,导致冲洗液不能顺畅流出。 3.气囊导尿管位置异常导致冲洗不畅。 4.冲洗液温度不适当:冲洗温度过低易诱发膀胱痉挛,可引起阵发性剧痛,诱发出血,形成血凝块。 5.冲洗速度慢:术后出血早期出血量较多,若采用普通输液管作为冲洗管,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及时调节装置完全打开也不能及时将血液冲走,易形成血凝块堵塞导尿管。 六、如何预防膀胱冲洗堵管 1、安抚病人情绪,嘱放松心情,不要紧张。 2、使用冲洗加温器,尤其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左右。 3、抬高冲洗液面距离。 4、正确的调节冲洗速度,根据引流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80-100滴/分钟。 5、加强巡视,护士定时挤压管道。 6、提高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及健康宣教。 7、医生干预:预防用药:消炎痛栓0.1g纳肛、托特罗定2mg口服。 8、科室加强质控管理。

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膀胱冲洗护理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膀胱冲洗护理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膀胱冲洗护理 ▲目的 1.使尿液引流通畅。 2.治疗某些膀胱疾病。 3.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膀胱感染。 4.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 ▲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及合作情况等。 (2)评估患者尿液的性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膀胱憋尿感,是否排尽尿液及尿管通畅情况。 2.操作要点: (1)备齐用物,床旁核对,取得患者合作。 (2)洗手,戴口罩。 (3)将膀胱冲洗液悬挂在输液架上,将冲洗管与冲洗液连接,Y形管一头连接冲洗管、另外两头分别连接导尿管和尿袋。连接前对各个连接部进行消毒。 (4)打开冲洗管,夹闭尿袋,根据医嘱调节冲洗速度。 (5)夹闭冲洗管,打开尿袋,排出冲洗液。如此反复进行。 (6)在持续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冲洗液的量及颜色。评估冲洗液入量和出量,膀胱有无憋胀感。 (7)冲洗完毕,取下冲洗管,消毒导尿管口接尿袋,妥善固定,位置低于膀胱,以利引流尿液。 (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停止冲洗,通知医生处理。 3.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厘米,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80-100滴/分钟;如果滴入药液,须在膀胱内保留15-30分钟后再引流出体外,或根据需要延长保留时间。 4.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左右,以防冷水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痉挛。 5.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不寐中医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不寐心胆气虚证得中医护理1。创造安静舒适得睡眠环境,光线宜暗,床被褥松软舌宜,避免噪音。 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3.指导病人养成定时就寝得得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 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5、守虑药物宜睡前1小时服用。 6。保持环境安静,护理病人时勿突然大声呼其名,避免突然得响声。 7、指导病人多与她人交往,逐步适应各种声响环境,改变胆怯怕惊得心理状态。 8。不瞧情节惊险得小说或影视节目。 9.配合耳穴埋豆心、胆、神门、交感等穴、 10、指导病人做放松功或内养功每日1次、 中医护理:不寐阴虚火旺证得中医护理 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3.指导病人养成定时就寝得得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 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5。守虑药物宜睡前1小时服用。 6、病室宜凉爽,忌燥热医。 7。睡前温水泡洗双足,引火下行有助于安眠、 8、勿过劳、节房事。 9.可选食桑椹蜜、百合粥、甲鱼汤、莲子银耳羹等滋阴泻火之食品。 10。可配服酸枣仁膏10g(睡前)。 11、针神门、内关、三阴交、心俞,但不可灸。耳穴埋豆心、肾、神门、交感、皮质下等穴位。

12.按摩肾俞、涌泉穴各50~100下。 13、睡前做放松功或内养功,每日坚持、 中医护理:不寐心脾两虚证得中医护理 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3、指导病人养成定时就寝得得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 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5、守虑药物宜睡前1小时服用、 6。创造安静舒适得睡眠环境。 7.劳逸适度,避免思虚过度、多与病人交谈,及进解除其心理矛盾。 8.选用营养丰富得食品适当进补,可选用红枣粥、红枣桂圆汤、茯苓夹饼、山药、柏子仁粥等。 9。针灸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或耳穴埋针心、脾、神门穴。 10。睡前按摩合谷、足三里穴各50~100下。 11.睡前作放松功。睡前不交谈不愉快得问题,避免情绪激动。 中医护理:不寐得养生指导 (2)讲究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或食之过饱。 (3)善于自我调节心理平衡,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七情刺激、 (4)学会简单得自我安眠法。 ①诱导催眠法:默念数字,或听单调得滴水声,钟表滴答声。 ②自我按摩法。 ③坚持每日作气功。 中医不寐得护理查房 不寐,又称失眠,就是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营养失调以及精神状态长期处于紧张而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得病症,轻者难以入寐或易醒、早醒、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眠,

膀胱冲洗法(2018.4.16)

膀胱冲洗法 【典型病例】 病例一: 患者xxx, 女性,68岁,入院诊断“膀胱肿瘤”,今日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遵医嘱给予间断膀胱冲洗。 病例二: 患者xxx,男性,75岁,入院诊断“前列腺增生",今日在全麻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遵医嘱给予持续膀胱冲洗。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相关知识】 (一)概念 膀胱冲洗是指利用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将膀胱冲洗液灌入膀胱内,然后再经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排出体外,将膀胱内组织残渣、血液、血块、黏液、细菌、脓液、异物等冲出,防止感染和堵塞管路。 (二)目的 1.清洁膀胱,清除膀胱内组织残渣、黏液、脓液、细菌、异物、血液、血块稀释血液、尿液,使尿液引流通畅。 2.用于前列腺、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疾病手术后出血,以预防膀胱填塞。 3.膀胱疾病患者,使用药物膀胱冲洗,进行局部药物治疗。 (三)适应证 1.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的患者。 2.因前列腺、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疾病致出血严重的患者。 3.不明原因致泌尿系统器官出血的患者。 (四)禁忌证 膀胱破裂或疑似膀胱破裂的患者,禁止行膀胱冲洗。 (五)并发症

1.膨胱痉孪 2.尿急、尿痛 3.感染 (六)注意事项 1.正确调节冲洗速度:膀胱冲洗速度为60~140滴/分,如冲洗速度达250滴/分,会引起患者心率加快及血压增高,同时冲洗过快,会增加对膀胱壁的机械损伤, 大量冷冲洗液刺激膀胱平滑肌,可诱发膀胱痉挛。因此,应根据出血情况调节冲洗速度,出血多时可大量冲洗,液体可直线滴入,最快可达300~600滴/分,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引流液呈淡红色,滴速调至80~100滴/分;尿液清后,调为60~80滴/分。 2.冲洗液温度:采取温度为30~35℃的冲洗液冲洗膀胱,可有效地减少膀胱痉 挛次数。 3.预防堵塞:术后1~2天内,血尿严重,尿管或膀胱造瘘管易被血块堵塞,故应多巡视患者,密切观察冲洗滴管内滴速与尿袋内液体量的增长情况。发现尿袋内无液体流出或量少,或膀胱造瘘切口处有较多渗液渗血,或尿道口有大量液体流出,或膀胱区膨隆,主诉尿憋,提示管路堵塞,可挤捏尿管或造管,必要时用膀胱冲洗器连接尿管或膀胱造瘘管,进行手动膀胱冲洗,使冲洗通畅进行。若采取措施后,仍不能使冲洗液顺畅流出,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更换尿管。 4.准确记录冲入量和流出量,以判断尿量。 5如需滴入药物,需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 6.冲洗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者反应,若患者感到腹部剧痛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停止冲洗,及时报告医生。 (七)健康宣教 1.膀胱冲洗时,采取床上舒适体位即可。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常规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并做好记录: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2~4h测1次血压。 2、卧位与饮食指导:术后去枕平卧6h,6h后可协助患者翻身,早期床上活动可防止皮肤压疮发生。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3、膀胱冲洗的护理:术后保持尿管引流通畅,行持续膀胱冲洗,严密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准确记录每日引流量。根据尿液的颜色决定冲洗的速度及时间。在冲洗的过程中如引流液颜色加重或有鲜血流出,应调快冲洗速度。如有血块堵塞尿管,可用无菌注射器冲洗。保持会阴的清洁干燥,每日行会阴擦洗2次,预防逆行感染。停止膀胱冲洗后,嘱患者多饮水。 4、膀胱痉挛的观察与护理:膀胱痉挛是膀胱肿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膀胱三角区的手术。(1)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术后一旦发生膀胱痉挛症状,立即给予心理疏导并耐心抚慰患者,嘱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保持安静,同时适时安排收听音乐或收看电视节目等转移注意力。(2)加强导尿管护理,确保持续膀胱冲洗及引流通畅。(3)术后应用镇痛泵可达到镇痛和抑制膀胱痉挛的双重作用。在应用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如发现血压下降可暂停药液的注入。(4)遵医嘱应用解痉止痛药,如消炎痛栓1枚肛塞,杜冷丁50㎎或吗啡10㎎肌肉注射。 5、刀口及耻骨后引流管的护理: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要动态观察耻骨后负压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每日更换负压引流袋,定期挤压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弯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刀口有无渗血、肿胀。 6、训练膀胱功能:对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膀胱容量变小,拔除尿管后会导致尿频。因此在拔管前数天,指导患者定时放尿,开始每1~2h放尿1次,以后逐渐延长至3~4h,不断充盈膀胱,扩大膀胱容量,减少拔管后尿频的发生。

中医科护理常规doc资料

中医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护理学是运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1.入院护理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应热情主动迎接,准备好病床单位,做好入院宣教,建立住院信息,并通知管床医生。 2.饮食护理辨证施食,合理调配,五味不偏,注意饮食禁忌。 3.分级护理根据病情和自理能力,按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4.病情观察 (l)生命体征观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天测1次。体温超过37.5℃者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者,每4小时测量1次,正常后连测3次,改为每天1次。入院时测量体重、血压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神色、精神、睡眠、饮食、主证、舌象和脉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药物应用正确指导服药,观察服药后反应和治疗效果,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 6.心理护理保持心态平和,做好情志的转化和调护,避免情志内伤。 7.起居护理顺应四时,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8.排便护理落实排便护理,观察其形状、色泽、气味、量。便秘3天以上者,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缓泻药或灌肠处理。 9.健康指导讲解治病防病及科学养生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酒,多运动,增强机体正气。 第二节不同病证护理常规

一、咳嗽 咳嗽是指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的病变。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 咳嗽病变有虚实之分。外感咳嗽属邪实,有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燥伤肺证;内伤咳嗽属邪实与正虚并见,有痰湿蕴肺证、痰热郁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耗证。 1.按中医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环境:病室内空气新鲜,绝对禁止吸烟,防止刺激性气味。 3.饮食护理:进高热量、富含蛋白质的流食或半流食,风寒咳嗽忌食生冷瓜果及肥甘滋腻之品;风热咳嗽忌辛辣、肥甘、厚味,可食梨、枇杷等水果;风燥咳嗽可食用川贝、百合、银耳、梨子等;痰湿蕴肺咳嗽可食用薏米、赤豆、山药,忌食黏甜食品及肥厚油腻之品。 鼓励病人多饮水。 4.病情观察:观察咳嗽的频率、声音及痰液的性质、颜色、气味,咳嗽的伴随症状,准确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5.呼吸道护理 (1)痰液黏稠者,行雾化稀释痰液。 (2)咳痰无力者应协助排痰,必要时吸痰。 (3)咳嗽剧烈时遵医嘱给予化痰镇咳药,慎用作用强的镇咳药,配合针刺肺俞、列缺等穴。 6.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病人咳痰、排痰和饭前、饭后均应充分漱口。 7.健康指导:指导病人加强锻炼,正确的养生指导,合理膳食,戒烟戒酒。 二、哮病

膀胱冲洗法

膀胱冲洗法【典型病例】 病例一: 患者xxx, 女性,68岁,入院诊断“膀胱肿瘤”,今日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遵医嘱给予间断膀胱冲洗。 病例二: 患者xxx,男性,75岁,入院诊断“前列腺增生",今日在全麻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遵医嘱给予持续膀胱冲洗。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相关知识】 (一)概念 膀胱冲洗是指利用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将膀胱冲洗液灌入膀胱内,然后再经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排出体外,将膀胱内组织残渣、血液、血块、黏液、细菌、脓液、异物等冲出,防止感染和堵塞管路。 (二)目的 1.清洁膀胱,清除膀胱内组织残渣、黏液、脓液、细菌、异物、血液、血块稀释血液、尿液,使尿液引流通畅。 2.用于前列腺、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疾病手术后出血,以预防膀胱填塞。 3.膀胱疾病患者,使用药物膀胱冲洗,进行局部药物治疗。 (三)适应证 1.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的患者。

2.因前列腺、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疾病致出血严重的患者。 3.不明原因致泌尿系统器官出血的患者。 (四)禁忌证 膀胱破裂或疑似膀胱破裂的患者,禁止行膀胱冲洗。 (五)并发症 1.膨胱痉孪 2.尿急、尿痛 3.感染 (六)注意事项 1.正确调节冲洗速度:膀胱冲洗速度为60~140滴/分,如冲洗速度达250滴/分,会引起患者心率加快及血压增高,同时冲洗过快,会增加对膀胱壁的机械损伤, 大量冷冲洗液刺激膀胱平滑肌,可诱发膀胱痉挛。因此,应根据出血情况调节冲洗速度,出血多时可大量冲洗,液体可直线滴入,最快可达300~600滴/分,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引流液呈淡红色,滴速调至80~100滴/分;尿液清后,调为60~80滴/分。 2.冲洗液温度:采取温度为30~35℃的冲洗液冲洗膀胱,可有效地减少膀胱痉挛次数。 3.预防堵塞:术后1~2天内,血尿严重,尿管或膀胱造瘘管易被血块堵塞,故应多巡视患者,密切观察冲洗滴管内滴速与尿袋内液体量的增长情况。发现尿袋内无液体流出或量少,或膀

不寐中医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不寐心胆气虚证得中医护理 1、创造安静舒适得睡眠环境,光线宜暗,床被褥松软舌宜,避免噪音。 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3.指导病人养成定时就寝得得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 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5.守虑药物宜睡前1小时服用。 6。保持环境安静,护理病人时勿突然大声呼其名,避免突然得响声、 7。指导病人多与她人交往,逐步适应各种声响环境,改变胆怯怕惊得心理状态。 8、不瞧情节惊险得小说或影视节目、 9。配合耳穴埋豆心、胆、神门、交感等穴。 10.指导病人做放松功或内养功每日1次。 中医护理:不寐阴虚火旺证得中医护理 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3。指导病人养成定时就寝得得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 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5。守虑药物宜睡前1小时服用。 6。病室宜凉爽,忌燥热医、 7、睡前温水泡洗双足,引火下行有助于安眠。 8。勿过劳、节房事。 9。可选食桑椹蜜、百合粥、甲鱼汤、莲子银耳羹等滋阴泻火之食品。 10。可配服酸枣仁膏10g(睡前)。 11.针神门、内关、三阴交、心俞,但不可灸。耳穴埋豆心、肾、神门、交感、皮质下等穴位。

12。按摩肾俞、涌泉穴各50~100下。 13.睡前做放松功或内养功,每日坚持、 中医护理:不寐心脾两虚证得中医护理 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3。指导病人养成定时就寝得得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 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5、守虑药物宜睡前1小时服用。 6。创造安静舒适得睡眠环境。 7、劳逸适度,避免思虚过度。多与病人交谈,及进解除其心理矛盾。 8。选用营养丰富得食品适当进补,可选用红枣粥、红枣桂圆汤、茯苓夹饼、山药、柏子仁粥等。 9、针灸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或耳穴埋针心、脾、神门穴。 10。睡前按摩合谷、足三里穴各50~100下。 11、睡前作放松功。睡前不交谈不愉快得问题,避免情绪激动。 中医护理:不寐得养生指导 (2)讲究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或食之过饱。 (3)善于自我调节心理平衡,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七情刺激、 (4)学会简单得自我安眠法。 ①诱导催眠法:默念数字,或听单调得滴水声,钟表滴答声、 ②自我按摩法。 ③坚持每日作气功。 中医不寐得护理查房 不寐,又称失眠,就是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营养失调以及精神状态长期处于紧张而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得病症,轻者难以入寐或易醒、早醒、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眠,本病即可单独出现,亦可伴有心悸、健忘、头昏头晕及

膀胱冲洗温度

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 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BPH)也称为前列腺肥大,是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尿频、尿细、排尿无力等。BPH的治疗主要包括观察等待、药物、物理治疗、手术4大类。在诸多治疗方法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因其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而被作为BPH外科治疗的“金标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TURP术后也可能发生膀胱痉挛,膀胱痉挛导致前列腺手术创面再次出血,形成的血凝块堵塞导尿管、刺激膀胱粘膜、加重膀胱痉挛,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及病人术后恢复,也为前列腺电切术后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防止血凝块形成堵塞导尿管、诱发膀胱痉挛,TURP术后病人常规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持续膀胱冲洗,但冲洗液本身的刺激,尤其是冲洗液的温度,也是诱发出血、膀胱痉挛的因素之一,因此选择适宜的冲洗液温度,对临床护理有重要意义。 TURP 术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持续膀胱冲洗的这段时间是膀胱痉挛的易发期,膀胱痉挛不仅会使疼痛加重,增加病人痛苦,还会继发出血、漏尿、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因而是临床TURP 术后病人护理的重点与难点。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前列腺手术创面的疼痛、出血;②尿管气囊牵拉过紧压迫前列腺窝及后尿道;③冲洗液温度与人体体温相差大;④尿管引流不畅等。病人表现为膀胱区胀痛难忍,有急迫排尿感觉并有排尿困难。由此可见,TURP术后并发出血、膀胱痉挛除了受手术创伤、引流管刺激、气囊压迫的影响外,膀胱冲洗液温度不适宜也是引起膀胱痉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一点在临床上常被忽视,探讨TURP术后持续膀胱冲洗过程中膀胱冲洗液的适宜温度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研究发现,大量应用低温冲洗液术后用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是常规的治疗方法,但是低温冲洗并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术后并发症,其原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由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大多年纪比较大,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差,对冷的耐受性降低,在加上手术创伤的刺激、留置导尿管的局部刺激,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膀胱痉挛的症状。 2、前列腺增生患者往往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呼吸及内分泌系统的慢性疾病,若冲洗液的温度过低,可降低机体各系统功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可诱发或加重其心脑血管疾病。 3、大量的低温冲洗液进入患者膀胱内,持续带走人体热量而造成患者体温下降,引起寒颤,患者体温过低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导致凝血机制紊乱,温还会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止血凝块形成而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出凝血时间延长,导致膀胱大量出血,血压变化,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4、大量的低温冲洗液可被暴露的外科囊静脉窦吸收,诱发前列腺切除综合征。 5、温度过低的膀胱冲洗液,易刺激膀胱平滑肌,导致患者疼痛并加重出血,堵塞冲洗管道。

心衰病中医护理常规

心衰病中医护理常规 心衰病就是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而引起的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应与悬饮、哮证相鉴别。现代医学的心力衰竭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心率、心律、呼吸、尿量、心悸、下肢肿胀情况。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证,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证,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证,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证,痰浊壅肺证 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证:气短心慌,神疲乏力,易汗,活动后加重,面色晦暗,唇甲青紫或颈部青筋暴露。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结代。 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证:气短喘促,心烦不寐,口干少饮,烦热汗出,面颧暗红,或颈部青筋暴露,尿少肢肿。舌质红嫩有裂纹或舌红绛,有瘀斑,苔少,脉细数或结代。 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证:短气喘促,不得平卧,烦躁汗出,咳吐泡沫痰,心悸乏力,尿少肢肿,畏寒肢冷,面色灰青。或伴有肝大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等。舌淡胖或有齿印,脉沉细或迟。 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证:喘不得卧,张口抬肩,颜面发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甲青紫,心悸少尿。舌淡胖而紫,脉沉细欲绝。 痰浊壅肺证:咳喘痰多,或发热形寒,倚息不得平卧;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尿少肢肿,或颈脉显露。舌淡或略青,苔白腻,脉沉或弦滑。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休息:根据心功能受损程度而定。 心功能I级:患者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心功能Ⅱ级:应增加休息 , 但能起床活动。 心功能Ⅲ级:限制活动 , 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休息 , 原则上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尿量、心悸、下肢肿胀等情况变化。 2、观察气短喘促、胸闷心悸发作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关系密切。 3、患者出现喘不得卧,张口抬肩,颜面发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甲青紫,心悸少尿等情况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 2、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四)饮食护理 1、饮食有节制,宜清淡可口,注意营养、水分与钠盐的摄入量,忌食辛辣、醇酒、咖啡等刺激之品。便秘者 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2、心气亏虚、瘀血阻脉者:多食补气活血之品。 3、气阴两虚、瘀水互结者:多食补气滋阴之品。 4、心肾阳虚、水气凌心者:饮食清淡,低盐或无盐,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 5、心气衰微、阴竭阳脱者:可食温补心阳之品,饮食宜温热、忌食生冷之物。 6、痰浊壅肺者:多食健脾祛痰之品。 (五)情志护理 1、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2、心衰病发作时有恐惧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予以心理安慰。 3、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4、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慰法、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膀胱冲洗护理措施修订稿

膀胱冲洗护理措施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什么叫膀胱冲洗? 利用虹吸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液体注入膀胱,达到清洁膀胱稀释尿液,清除沉淀,混浊结晶物,防止尿管都塞,维持尿管通畅。 (一)目的 (二) 1、使尿液引流通畅。 2、治疗某些膀胱疾病的逆行感染。 3、前列腺及膀胱术后预防血凝。 4、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膀胱感染。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并发症:一、感染 二、血尿 三、膀胱刺激症状 四、膀胱痉挛 五、膀胱麻痹 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感染 (1)安抚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2)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尽可能的不冲洗膀胱。

(3)如有必要冲洗膀胱时应在冲洗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尿道口护理。 (4)密切观察冲洗情况,使冲洗管的位置低于病人膀胱位置约15~20cm。 (5)不使用过期的冲洗液,冲洗液使用前应仔细观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及溶液有无沉淀等。 (6)必要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 二、血尿 (1)预防及处理同导尿术并发症。 (2)每次灌洗的冲洗液以200~300ml为宜,停留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三、膀胱刺激症状 (1)如由感染引起,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碱化尿液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 (3)遇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8~40℃,以防冷刺激膀胱。 四、膀胱痉挛 (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详细讲解,使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术后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的紧张。 (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停止膀胱冲洗,使病人减轻

不寐中医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不寐心胆气虚证的中医护理 1.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光线宜暗,床被褥松软舌宜,避免噪音。 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3.指导病人养成定时就寝的的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 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5.守虑药物宜睡前1小时服用。 6?保持环境安静,护理病人时勿突然大声呼其名,避免突然的响声。 7.指导病人多与他人交往,逐步适应各种声响环境,改变胆怯怕惊的心理状态 8.不看情节惊险的小说或影视节目。 9.配合耳穴埋豆心、胆、神门、交感等穴。 10.指导病人做放松功或内养功每日1次。 中医护理:不寐阴虚火旺证的中医护理 1.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光线宜暗,床被褥松软舌宜,避免噪音。 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3.指导病人养成定时就寝的的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 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5.守虑药物宜睡前1小时服用。 6.病室宜凉爽,忌燥热医。

7.睡前温水泡洗双足,引火下行有助于安眠 8.勿过劳、节房事。 9.可选食桑椹蜜、百合粥、甲鱼汤、莲子银耳羹等滋阴泻火之食品。 10.可配服酸枣仁膏10g (睡前)。 11.针神门、内关、三阴交、心俞,但不可灸。耳穴埋豆心、肾、神门、交感、皮质下等穴位。 12.按摩肾俞、涌泉穴各50?100下。 13.睡前做放松功或内养功,每日坚持。 中医护理:不寐心脾两虚证的中医护理 1.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光线宜暗,床被褥松软舌宜,避免噪音。 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3.指导病人养成定时就寝的的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 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5.守虑药物宜睡前1小时服用。 6.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7.劳逸适度,避免思虚过度。多与病人交谈,及进解除其心理矛盾。 8.选用营养丰富的食品适当进补,可选用红枣粥、红枣桂圆汤、茯苓夹饼、山药、柏子仁粥等。 9.针灸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或耳穴埋针心、脾、神门穴。 10.睡前按摩合谷、足三里穴各50?100下。

《膀胱冲洗》操作规程

膀胱冲洗操作规程 【目的】 1.清洁膀胱 2.严重血尿时防止膀胱内血块形成;预防尿管堵塞。 3.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通过冲洗、稀释尿液以达到防止感染和维持尿液通畅的目的。 方法:可分为间断冲洗和持续冲洗。 【评估】 1.病人病情、留置尿管情况。 2.病人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冲洗液、快速手消毒剂、污物缸、安尔碘、消毒棉签、冲洗标识(标签)、止血钳、网套、治疗盘、一次性治疗盘、一次性中单、膀胱冲洗器、护理记录单。 3.环境:清洁、安全,必要时屏风遮挡。 4.体位:取平卧位。 【方法】 处置、转抄、核对医嘱—→评估患者—→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查对冲洗液有效期、剂量、有无变质等—→写好药物标签贴于瓶身并套上网套—→打开瓶口消毒并连接膀胱冲洗器—→将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手腕带—→告知患者并解释操作目的—→

评估环境,必要时屏风遮挡—→手消(七步)—→挂冲洗液—→摆放舒适体位—→暴露尿管—→手消(七步)—→铺中单—→夹闭尿管与引流管连接处—→分离—→消毒—→手消(七步)—→核对患者—→取冲洗器并排液—→连接引流管与尿管—→松开止血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当引流液速度变慢时关闭连接引流袋的小夹子—→打开冲洗液的开关并观察滴速(≤150滴/分)—→手消(七步)—→挂膀胱冲洗标识—→记录并签全名—→冲入100-200ml 或患者有尿意时关闭冲洗液开关,打开连接引流袋的小夹子—→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等—→如此进行少量多次的冲洗并观察直至冲洗结束—→冲洗结束,关闭冲洗开关,打开引流小夹子—→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性质、颜色—→流速变慢时,引流量与充入量相均衡时,夹闭尿管,分别关闭小夹子—→手消(七步)—→消毒—→连接引流袋与尿管—→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质—→流速变慢时—→撤去用物—→摆放体位,整理床单元—→手消(七步)—→记录输入量、引流液颜色、性质等并签名—→解释注意事项—→操作完查对—→整理用物,回治疗室—→洗手【评价】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2.沟通有效,患者感到安全、配合治疗。 3.操作过程中注意病人有无腹痛、腹胀、血压变化及引流液情况。【理论提问】 1.膀胱冲洗目的有哪些?

失眠的中医护理

失眠的中医护理 失眠是临床以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或早醒,醒后不能再寐.或睡眠较浅多梦,或彻夜不寐为其证候特点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头痛,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恼,记忆力减退。 失眠的病因病机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脏腑有心,肝,脾,肾,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人的正常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以导致不寐的发生,而这种规律被破坏的原因主要由于外邪如火,热,气,血之壅塞,干扰卫气的正常运行,内伤情志使五脏气机失常,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而致失眠,病理因素多为气,血,痰,瘀,火,郁,湿,食等,故七情所伤失眠尤为重要,心是人体情志的发生之处和主宰者。心主神志,肝主情志,脾志为思,若情志不舒,思虑过度,不仅影响肝之疏泄,出现肝郁气滞,化火扰神,而且进―步耗伤心血,损伤脾运,最后发展还会出现耗尽真阴真元,心肾失交神志不宁,致使五脏俱虚,病情虚实胶结,缠绵难愈,临床通过耳穴按压和穴位按摩相结合的方法对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中医护理措施 1.一般治疗传统的中医治疗有默念数字、听单调的钟表声等,其目的是让全身肌肉放松,心境宁静平和,有助于睡眠。 2.按摩推拿按摩能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循环,沟通表里,达到阴阳平衡,可有效地防治失眠症,还有摸额,按揉脑后,搓手浴面,按摩耳廓,拍打足三里,泡足踏石等自我按摩方法。 穴位按摩 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 失眠常用取穴晴明穴(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印堂(在额部,两眉之间)攒竹(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百会(两耳之耳尖向上连线的中点,位于头顶处)太阳(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内关(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三指宽的中央)足三里(正坐屈膝位,于外膝眼(犊鼻)直下3寸,距离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取穴)三阴交(正坐或仰卧,内踝尖直上四横指处,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按摩方法取下床头栏,做与患者床头,患者取仰卧位。双拇指腹从患者印堂依次分抹至双太阳穴,双拇指腹点压印堂穴并沿眉弓向两侧对揉至太阳穴,并在太阳穴处轻压、双拇指点压晴明穴,然后分别抹上下眼睑,用双拇指腹从印堂穴经攒竹揉至百会穴,并轻压,反复操作20次后,拿颈后大筋、肩井约2min。轻柔患者手腕部,内关、神门穴,不需用力至患者感酸胀感。最后让患者屈膝关节按摩者腿部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手腕和腿部穴位每处2min。 3.针灸护理针灸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大脑皮质功能恢复生理平衡,主要穴位有神门、内关、三阴交,以睡前2h针刺为宜。耳穴贴压法可以起到镇静安神宁心之效,并有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或者抑制作用;还可以用朱砂外敷涌泉穴,

膀胱冲洗技术操作规程

膀胱冲洗技术操作规程 膀胱冲洗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标扣实 项目实施要点准得分分分 (1)护士准备: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5 (2)物品准备:无菌生理盐水、输液器、无菌治疗巾、无菌手操作准备10分套、无菌治疗碗、空针、换药盘(内装消毒棉球)、引流袋、5 处置卡输液卡 (1)评估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及合作情况等。 5 评估患者10分 (2)患者尿液的性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膀胱憋尿感, 5 是否排尽尿液及尿管通畅情况。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屏风遮 10 挡病人,铺治疗巾。 (2)将膀胱冲洗液悬挂在输液架上,将冲洗管与冲洗液连接,Y 形管一头连接冲洗管、另外两头分别连接导尿管和尿袋。连接15 前对各个连接部进行消毒。 (3)打开冲洗管,夹闭尿袋,根据医嘱调节冲洗速度。 10 (4)夹闭冲洗管,打开尿袋,排出冲洗液。如此反复进行。 10 操作要点70分 (5)在持续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冲洗液的量及颜色。 10 评估冲洗液入量和出,膀胱有无憋胀感。 (6)冲洗完毕,取下冲洗管,消毒导尿管口接尿袋,妥善固定, 10 位置低于膀胱,以利引流尿液。 (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5 (8)查对,洗手、记录。 5 提问10分目的及注意事项 10

1.目的: (1)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洁膀胱清除膀胱内的血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2.注意事项: (1)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 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停止冲洗,并通知医师处理。 (2)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有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 (3)冲洗时,冲洗液面距床面约60cm,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 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每分钟80~100滴,冲洗液在膀胱内保留15~30min再引流出体外,或 根据需要延长保留时间。 (4)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左右,以防冷水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痉挛。

膀胱冲洗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膀胱冲洗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膀胱冲洗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考核人得分流程 操作要求分值扣分 职业1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规范 2 核对查对医嘱 2 (1)护士洗手,核对,解释 3 (2)患者病情、意识状况及生命体征 2 3 评估 (3)患者尿液的性状及尿管道通畅情况 2 (4)患者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 (1)护士:洗手、戴口罩 2 (1)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2)用物:检查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2 4 准备 (3)药物:按医嘱规范备好药物 2 (4)患者:卧位舒适、配合操作 2 (5)环境:清洁、安全 2 (1)携用物至患者床前 2 (2)核对、解释 4 (3)协助病人取正确卧位,露出导尿管,必要时屏风遮挡 3 (4)打开引流管夹,排空膀胱 2 (5)按密闭式输液方法连接输液管与冲洗液 2 (6)将膀胱冲洗液挂于输液架上,排气 4 (7)核对,戴手套 4 (8)铺治疗巾,断开导尿管与尿袋引流管接头,消毒接头处 4 (9)导尿管和引流管分别与Y型管连接,Y型管主管连接冲洗导管 4 5 操作 (10)关闭尿袋引流管,开放冲洗管,使冲洗液缓缓流入膀胱,根8

据医嘱调节流苏 (11)当患者有尿意或流入200~300ml时,夹闭冲洗管 2 (12)打开尿袋引流管,引流冲洗液 2 (13)根据医嘱及需要反复冲洗 2 (14)冲洗完毕,取下冲洗管,消毒导尿管口和尿袋引流接头,连6 接引流袋后妥善固定 (15)撤去治疗巾,协助清洁外阴部 2 (16)核对 2 (1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2 6 指导正确指导患者/家属 4 7 处置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器械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4 8 洗手流动水洗手 2 9 记录观察患者反映及引流液性状并记录 4 (1)操作规范、熟练、节力 2 (2)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 10 评价 (3)体现人文关怀 2 (4)患者/家属知晓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 11 得分 (准备+评估+操作程序+提问)得分×整体评价得分 膀胱冲洗护理操作技术 【目的】 1.使尿液引流通畅。 2.治疗木屑膀胱疾病。 3.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 4.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膀胱冲洗液、输液器、0.5%碘伏或安尔碘、棉签、无菌治疗巾、一次性止血钳、y型接头、一次性尿袋、弯盘、胶布、笔,必要时备屏风。【指导内容】

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

膀胱冲洗护理 (一)目的: 1.使尿液引流通畅。 2.治疗某些膀胱疾病。 3.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膀胱感染。 4.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 (二)术前准备及护理操作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病情,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2)了解患者尿液的性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膀胱憋尿感,是否排尽尿液及尿管通畅情况。 2.操作要点: (1)进行核对,做好准备。 (2)洗手,戴口罩。 (3)将膀胱冲洗液悬挂在输液架上,将冲洗管与冲洗液连接,Y形管一头连接冲洗管、另外两头分别连接导尿管和尿袋。连接前对各个连接部进行消毒。 (4)打开冲洗管,夹闭尿袋,根据医嘱调节冲洗速度。 (5)夹闭冲洗管,打开尿袋,排出冲洗液。如此反复进行。 (6)在持续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冲洗液的量及颜色。评估冲洗液入量和出量,膀胱有无憋胀感。 (7)冲洗完毕,取下冲洗管,消毒导尿管口接尿袋,妥善固定,位置低于膀胱,以利引流尿液。 (8)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当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者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当停止冲洗,通知医师处理。 3.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厘米,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80~100滴/分钟;如果滴入药液,须在膀胱内保留15~30分钟后再引流出体外,或者根据需要延长保留时间。 4.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左右,以防冷水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痉挛。 5.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