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宫考察报告

故宫考察报告

故宫考察报告
故宫考察报告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

报告人:

考察目的:了解过去,热爱祖国。

考察方法:到北京故宫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查阅有关书籍。

考察内容:

遗迹简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

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

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

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宫殿风景名称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

御花园神武门(中轴线)

养心殿钟粹宫珍妃井故宫九龙壁太极殿钟表馆储秀宫如意馆上书房乾隆花园

长春宫慈宁宫漱芳斋景阳宫重华宫宝月楼建福宫雍和宫宁寿宫坤宁宫延禧宫翊

坤宫寿康宫永和宫皇极殿体和殿绘画馆青铜馆皇史宬隆宗门故宫角楼三希堂(两

翼)

宫殿介绍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

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 1 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2]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

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

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

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

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北

京故宫历史故宫的建造历时14年,是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明初主持设

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人称“蒯鲁班”。

故宫从永乐年间建成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

帝,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中心的代表。

中轴线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

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

百万。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

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

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

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

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

2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

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

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站在高山上看故宫,根本看不到一个窗户,是为了防止刺客找路。大门前有两个铁缸,

是防火的,里面盛满了水。冬季为防止缸内的水结冰,还在四周垫上棉被,下面用炭火烧烤。

1.金瓯永固杯 2.云纹盘 3.青玉云龙纹炉 4.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5.《清明上河图》

6.《平复帖》

7.钟表之宝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

8.织绣之宝沈子蕃缂丝《梅鹊图》

9.青铜之宝酗亚方樽

10.陶瓷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3篇二:北京故宫调研报告

北京故宫调研报告: 姓名:何玺

学号:201141030218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以其壮丽的形体、完

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的布局闻名于世。

本文从先故宫的整体规划入手,通过对其中轴线为代表的秩序性及等级性等建筑特点来

深入研究故宫对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体现,再反过来从传统思想从新思考故宫的细节设计,

以屋顶为例主要分析。

关键词:

故宫木构建筑特点传统建筑文化建筑群整体规划中轴线屋顶

正文:

一、历史沿革

1.故宫历史及简介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平面呈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的长方形。占

地72万多平方米。四周由高7.9米的城墙环绕,城墙四角设角楼。城外由护城河环绕。城四

面各有一门,宫内有各式木结构殿宇9000余间,均为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并饰以精美

彩画。

故宫由“前朝”及“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前朝正中的三大殿是宫中前部的重点,大气

壮美,结构伟岸。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仍采用左右对称的格局。后部虽

然“千门万户”建筑密集,但它们仍是有秩序的布局。

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这座恢弘的建筑才结束了它作为皇家宫殿的使命。在此期

间,故宫经历了其作为皇家宅邸的辉煌高贵与雍容奢华,同时却也经历着多舛的命运。然而,

这座沉默的建筑物,在穿越了动荡的历史、经历过改朝换代的起伏之后,却依旧以其独特的

东方魅力,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2.古木构建筑群的主要特征

作为中国现存最伟大的传统建筑,故宫是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典型,它几乎囊括了一切

木构建筑群的特点与优势。

这些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轻质灵活的框架结构

木材用于建筑有很多优点,轻质,整体性好,工期短,布置灵活等,而故宫,正是集这

些为一体的木构宫殿建筑群。

2.模数与标准构件

如此庞大的建筑群只建造了14年就完成了,这不仅是因为运用的是木材,也归功于中国

古代的先进的建筑思想与技术——模数与标准构件的运用。它使得很多构件一起加工,方便

快捷。

3.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故宫的屋顶样式非常多,几乎涵盖了那一时期所有屋顶的样式。不仅仅是等级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体现。

4.鲜艳而有气势的色彩运用

故宫色彩最重要标志是红墙黄瓦,朱门金钉,气势恢宏而又肃穆庄严。配上各色的琉璃瓦,故宫的色彩美到极致。

5.庭院式的组群

这点主要是从故宫的整体规划得出的结论,严谨的中轴线,三大殿的高潮设计,整个群体中每个建筑错落有致的组合,故宫更是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巅峰作品。

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思想

建筑是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传统与技术,它更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注意人与建筑的关系,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注意营造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尤其是建筑群的组织和园林建筑的匠意;既重视建筑群体的完整性,又在意建筑自身和建筑群的平衡统一,还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问的协调、均衡。

在众多的传统建筑中,最能体现建筑与空间虚实统一、和谐共存的,就是中国的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而故宫正是集这两种于一身的传统建筑群。这点在参观中我们尤有体会。金水桥,三大殿,御花园,亭台,楼阁,院落,景致,这些故宫独一无二的建筑瑰宝,无一不蕴含着天地人合一的中国独特的时空思想,是建筑与空间意境的完美结合,下面我们会仔细分析故宫是通过怎样的手法来具体表达我们古老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

二、传统建筑思想的体现

故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之作,它不仅仅是一座大型宫殿建筑群,更是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的文化财富。故宫的设计很讲究,它是一种人间秩序,它的严格与精美是由一系列的秩序,围合经造出来的,既同时体现了中国“家”的文化与帝王的尊贵霸气,也深深蕴含了周礼与儒家的经典思想,“天地人合一”。

而具体的传统文化的体现又主要从2个方面展现:

1.设计手法

故宫的设计手法复杂而又精细,我们从整体与局部分而述之。

故宫的整体规划

* 严格的中轴线

故宫的平面布置井井有条,尊卑有别,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严格对称,有着一条直接上其他建筑群都无法比拟的中轴线。它将主要建筑整齐而严正的排列在其左右,次要建筑与其层层叠叠,使得整个建筑群体及严谨有序又规模宏大。

“礼”的思想使得故宫的布局内外城分区明显,等级森严,开放与封闭并存,建筑规格既多样又统一。

如此严格的整体规划布局,与封建王朝鼎盛时的建筑文化相比,少了些对自然的敬畏崇拜意蕴(秦汉唐时的广阔雄伟而并不十分严格的布局则更具有文化胸襟),而是更体现人的意志力量与君主王权的威严。

严格左右对称的格局,黄色线表明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前朝办公,内廷生活。前朝与内廷的面积相当,而前朝更具有严格的对称性,更制度化政治化。

将主要建筑简化后的规划模式图如下:

中轴线

开端过渡渐进高潮

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广场三大殿

* 景致的推进——建筑高潮的设计与营造

故宫不仅仅将每个建筑单体设计得宏大巍峨,威严霸气,整体的规划也是一步一步推进景致,高潮迭起。在这些精心设计的建筑序列中,最壮观的无疑是进入午门之后就充满视线让人震撼的皇城“前朝”,这其中重点是三大殿。

外朝的三大殿,即位于中轴线前端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故宫的中心建筑。要分析三大殿的建筑序列关系,还要从天安门看起。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进入后,天安门至午门,以端门前近似四方形的封闭式庭院作为过渡空间,端门与午门之间的两侧又有较为低矮的廊庑,高与低的对比,更能衬托出午门的高大恢弘,这种强烈的对比,更能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起到了收敛视觉和心境的效果,给走在其中的我们一种“暗示”,更期待之后的宫殿。走过午门,映入眼帘的是太和门,这时空间骤然变得开阔明朗,殿前的空间突变成一个横向开阔的矩形庭院。正当中的金水桥成弯月形横穿庭院,这就是三大殿的前奏,更是高潮前的序曲。

进入太和门,故宫前朝真正的高潮正是呈现于眼前。太和殿屹立于前占地约80000平方米的故宫内最大庭院之后,显示出其气势的宏大鼎盛。因为广场有着巨大的尺度,并且太和殿挡住了后面的其他建筑(高高的宫殿基座起了很大的作用),于是太和殿的仰望背景就是广大的蓝天,更能凸显它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便是由一连串递次对比增强的建筑空间序列而引起的高潮。

* 烘托宫殿气势氛围的手法

1.开阔的庭院

纵观我国的宫殿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尺度感很大,而这恰恰是设计师(暂且如此称呼)特意为之的结果。宽敞开阔的空间,置于雄伟的大殿之前,更能突显一种神圣的感觉,置身其中,人的感官都变得很飘渺,并且让人有种清晰的感觉——人很渺小,天地建筑很伟大。在人一步步靠近大殿的过程中,也就是感受天地建筑伟大的过程中,也就被这种气势所压倒了,也就突显了建筑的高潮。

2.建筑群体的序列关系

故宫的建筑是很有秩序感的,一座大门一座大殿,接连不断,递次前进。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大门与大殿之间,遵循了一种变化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组成了大大小小的不同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不是随意为之的,这些空间充满了引导性,它整体上越来越大,给你一种往前走会更开阔的暗示,等到你真的到了建筑高潮的时候,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造成的感觉就会是很有意境与气势。

3.建筑高低大小的对比

这点指的不是故宫中所有的建筑有高有矮,高低起伏,而是在围合同一个空间的建筑里,高矮有序,以达成最完美的效果。依然以太和殿前的广场为例。广场南侧是大门,北侧是大殿,东西是比较小的殿堂,这无形中给了广场定下了一个方向性,使空间更有组织性目的性,更能突出重点。(例如右图)

2.体现了怎样的建筑文化思想

从上述介绍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故宫这个庞大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从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我国的建筑文化精神意蕴和古典性格。这种文化意蕴的影响不仅是将天象天时等神治因素融入建筑的建造理念,还深深地植入了披着“顺应天命”的表皮的人治思想上。

故宫的大殿的象征与起名都很明显的反映出天命的意义:乾清宫与坤宁宫象征着天与地,日精门与月华门象征着日月,太和殿取名于《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这些无非都是中华传统思想中的天道和谐,阴阳和平。

从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故宫严格强烈的中轴线与秩序性很明显的看出这种宫殿建筑群的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人治王权的主题十分醒目。我国建筑的规格制式都是依循周礼和儒家经典思想的,周礼造就了我国古典建筑的制度,空间的秩序,儒家又赋予了它天地和谐的神性,于是就有了集中华五千年精华大成的建筑文化思想。

三.细部设计:

中国古建筑除了在整体规划上严格遵循等级制度外,在空间结构与细节装饰上,也处处体现着等级的思想。

例如,《唐六典》规定,“王公以下屋舍不得重拱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仍通作乌头大门??”

而在紫禁城中我们随处可见的九的数字——殿前石阶上的九条龙的雕刻、宫门上纵九横九的门钉、重要宫殿屋脊上的九个小兽等,这亦是等级制的体现。

在色彩方面,故宫采用中国传统色彩里最为艳丽的原色——黄色与红色。闪闪发亮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下是青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红色立柱和门窗,整座宫殿座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这些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极鲜明的色彩感染,显示出封建王朝富丽堂皇、光彩夺人的气势与威严。

以屋顶为例:

在这里,我们就以屋顶为例,对故宫细部的结构及形式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屋顶本是建筑最为实际必需的部分,在中国古代,屋顶不仅要做到实用坚固,更是肩负了很多礼制等级的使命。宫殿建筑都大于民间建筑,相比之下屋顶也较高大而突出,它也就成为建筑体现尊卑等级的重要标志。

中国传统屋顶共分九级,其中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最高等级,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半坡顶。

在故宫中,只有位于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与皇极殿、奉先殿以及四面城楼(午门、玄武门、东华门、西华门)采用重檐庑殿式屋顶。这种屋顶由四个曲面组成,下面再加一道廊檐,平稳庄重,用于最高等级的宫殿。

重要宫殿,如中轴线上的保和殿、天安门、端门和太和门,则采用次一级的重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四坡带两面山花面,亦称九脊殿。

再次一级的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用于较重要的宫殿上。单檐庑殿顶外形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弘义阁等均是此种形式。而配殿的大部分如东、西六宫的殿宇等,均为这种样式。

另外,中轴线上的中和殿、交泰殿等次要宫殿,则采用重檐攒尖顶。而其他如硬山、悬山等,简单而朴素,多用于附属建筑。卷棚,常用于园苑中。

既讲到屋顶,自然不能忽视屋顶上的种种装饰——吻与兽。

装饰必须是依附于结构而存在才有其价值。林徽因曾说过,“诚实的来装饰一个结构部分,而不肯勉强得来掩饰一个结构枢纽或关节,是中国建筑最长之处。”

正吻位于屋顶正脊两端,原是为加固及防水而设。故宫中的吻制成龙首张口含脊状。而在元代以前,正吻的形象为鱼尾——“鸱尾”,传说其可以激浪而降雨。太和殿的正吻为现存古

建筑最大的,高达三四米,重约2125公斤。

檐顶翼角上的小兽,原是固定脊瓦构件。由前而后为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仙人之后的小兽按九、七、五、三单数设置。但是太和殿却破例用了十个,这也正显示了其至高无上的独特地位。

宫殿建筑屋顶出檐长,常用斗拱。斗拱是支撑屋顶出檐的木构件。其出挑层数亦表示建

筑物的等级。

——单从屋顶这一个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古建筑在结构与美观实用方面,达到了一种均衡而有秩序的高贵美丽。

四.现状及保护

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由此可见,故宫已不仅仅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它与其厚重而丰富的历史以及收藏其中的文物精品,成为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是一种东方精神的象征。

从2002年10月开始的,以“完整保护,整体维修”为任务的故宫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更是对维持文化生态平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包括:投资6亿元人民币、费时三年的护城河治理; 2005年确定的总面积达1463公顷的故宫缓冲区方案;以及对老城区的保护等。

这一系列的措施,已渐渐的使故宫重现了盛世庄严、大气、辉煌的原貌。

五.借鉴与启示

建筑群的整体设计

不同的地区、民族,不同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都会对城市以及建筑群体的形态起到极大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严苛的封建礼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政治形态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促使了我国古建筑形成了整齐对称、强调中轴的方正规则的形式。扩而大之,由许许多多大小不同但规格相似的此类建筑所组成的城市,也就自然而然的保持了这种规则的形式。

而相比之下,14世纪以后的意大利,由于正处于文艺复兴的洪流中,几座著名的古城都不约而同的有着大大小小的城市广场,广场周围的建筑几乎都采用了灵活不规则的布置,并通过丰富的景观小品营造亲切、自由的氛围。

建筑具有物质与艺术的双重功能,因此,建筑群体在总体规划与布局上,应尽量满足这两点要求——也就是说,要在使用、功能、交通等方面达到便捷、秩序的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与文化背景、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木构建筑的空间优势与现代技术怎样结合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不仅在建造时省时省力,而且其连接为软性连接,能够较好的防御地震。

另外,这种木结构负担了房屋屋顶与梁架的全部重量,这样,在室内空间的分隔、墙体上开启门窗的数量、形式以及墙体的材料选择等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

其中太和殿重檐庑殿,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皇帝登基、万寿、大婚、册立皇后等均在这里举行。中和殿为攒尖顶,是大朝前的预备室,供休息之用。

保和殿为重檐歇山式,殿内沿袭宋元减柱造法式,空间开阔,在清代时宴请王公、举行殿试等的地方。文华殿在明代是太子读书、举行经筵学典礼和召见学士的地方。英武殿原召见大臣议事之处,但实际应用很少。三大殿建于八九米高的汉白玉石台基上,一律红墙黄璃瓦,色调鲜丽。不同的屋顶使建筑体型主次分明,富于变化。

穿过保和殿后的乾清门,就是内廷,包括一乾清宫为中心的中路和左右侧大片妃嫔所居的院落式寝宫。其中乾清宫是皇帝正寝,坤宁宫是皇后所居,明朝嘉靖时,两宫之间又建了一座小殿“交泰殿”,于是成了外三殿与内三殿的布局。左、右为东、西六宫,后来是御花园,分别为皇帝、皇后、妃嫔们的寝宫和活动场所。在此以外,东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等建筑,习惯上称为外东路,为准备皇帝退位后生活所建。西

有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建筑,称为外西路,专供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妃、太嫔等起居之用。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在数公里的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宏伟。但与此同时,历代建造建造宫殿都要征调大批军工、民工,并从各地调运建筑材料。让人不禁会感慨,一宫之成,役作遍于全国故宫的建筑成就,堪称是古代人民所写下的壮丽历史诗篇。

进入午门,走过金水桥,就来到太和门前。再走过太和门,就能看见太和殿了。不愧是古代的皇家宫殿,殿外的栏杆是用汉白玉雕刻的,殿内的椅子、扶手、柱子和屋顶,竟都是金子做的。太和殿是故宫里最中央的一个宫殿,也是皇帝行政的地方,所以,太和殿是所有宫殿阁楼中最壮观、最精致的。在太和殿的屋顶上,龙的九子之一—嘲风,栩栩如生的立在屋顶的两个角尖上。

走出太和殿,走过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就来到乾清宫。这是皇帝的寝宫,是皇帝休息的地方。乾清宫既然是皇帝住的地方,就一定不会比其它的宫殿差了。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一。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殿内也铺满了金砖,让殿内显得更加金碧辉煌。在殿内的正中央,有一个金色的宝座,宝座后面有屏,而在屏的两边,设有两根粗粗的金柱。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不低,宝座两头还有暖阁。乾清宫的确很酷吧?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御花园。园内建筑多数倚靠着围墙,只有少数精美造型的亭台搭建在园中。园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各色的石子铺在地上,拼成了900多幅不同的图案,沿路欣赏,趣味无穷。在古代,这里是帝王后妃休息散心的地方,老百姓不得踏入半步,所以,在古代老百姓眼中,这里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紫禁城”。御花园以它古木繁花、亭台楼阁、嶙峋山石……的美丽而闻名遐迩。

故宫还有许多许多的宫殿阁楼,如:储秀宫,咸福宫,永寿宫,钟粹宫,千秋亭,万春亭。走进故宫,你就已经置身于她最宏伟,最重要的展示品——紫禁城宫殿群中。

故宫考察报告

——明清建筑风格对其家具设计的影响摘要:仔细揣摩中国古代建筑、家具构件名称如建筑的柱、梁、枋、檐及家具的榫、枨、框档等就能知道无论从技术材料还是结构形式来讲它们都有着同根同源的关系。陈从周先生在其著作《说园》中将家具喻为“屋肚肠”,也形象地说明了建筑与家具的关系。本文即是通过对故宫太庙(现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现中山公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建筑空间的考察来讨论建筑予家具而言,在设计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特征、建筑类别等方面的影响。

引言:身居京城多年,对故宫的拜访也不下十次,但都是陪着亲朋好友以一个业余观光者的心态匆匆地来而后又匆匆地走。最近一次踏入其中的初衷也不外乎陪游,因为深居在此,尤其往返数次后,难免会对其萌生些许视觉疲劳。当然,这次陪游成为次要目标,主要是带着考察的任务认真打量了她的建筑布局,造型结构、细部装饰、室内陈设等。凭心而论,之前虽数次身临其境,却唯有最近才真正的领略和感受到了古人那超群的聪明才智。

需要说明的是,因本人非建筑和考古专业出身,对此次兼带陪游的考察之行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抑或深邃精湛的水准,故,此次行文仅从视觉的感受来探讨故宫建筑风格对其室内家具设计的影响。

考察方法:拍照、询问(具体工作人员、导游)、随身携带文献翻阅

1. 明清社会及建筑概况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恢复、停滞以至崩溃的时期。明初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自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得到发展。清朝建立后,为稳定封

建经济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但对手工业和商业采取压抑政策,直到清中叶这种压制状况才逐渐好转。

明、清时期的建筑,沿着古代建筑的传统道路继续向前发展,除了建设首都南京和北京及扩建若干宋、元以来的旧城外,为了防止倭寇,在沿海地带建造了大小城堡和海防基地;同时在城镇和乡村中增加了很多书院、会馆、宗祠、戏院、旅店等公共性建筑,尤其是作为私有财产出现的江南园林,这一系列的建筑成果使得明清建筑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

2. 故宫建筑概况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宫殿。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起从全国征调近三十万工匠经过14年的时间建成的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清朝沿用后只经过部分重建和改建总体布局基本没有变动[1]。明清故宫全部建筑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用宫城(紫禁城)围绕。其建筑基本上是遵照《礼记》、《考工记》及封建传统礼制来布置的,如前朝后寝(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左祖右社(左太庙右社稷坛)。和中国历代皇宫一样,故宫的设计思想也是体现帝王权利的,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用于体现封建宗法礼制和象征帝王权威的作用要比实际使用功能更为重要。

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的等级制度,在明清故宫中得到典型的表现。前三殿是宫城主体,所以在这组宫殿的四角建有崇楼(图一),太和殿是最高等级建筑,采用重檐庑殿顶、三层白石台基、11间面阔、屋顶走兽和斗拱出挑数目也最多。(图二)

3. 明清家具概况

经历了宋朝理学和元朝民族融合的双重影响,明清的家具设计呈现两种分化,即皇室家具崇尚雄伟奢华(图三),而民间家具则沿袭了宋代文人发展的简洁流畅、舒展优美,因而形成了享誉国内外的“明式家具”(图四)。清朝中后期,由于受西方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使得该时期家具类的小木作构件走向堆砌雕饰的“清式风格”(图五)。

4. 故宫建筑风格对家具设计的影响

4.1 从故宫单体建筑布局来看家具结构

据资料表明,故宫所有建筑开间都采用奇数制,除太和殿为十一开间外,其余所有门楼或殿堂都根据其地位采用不同规模的九五开间,这种布局构思一说源于《易经》寓意九五帝王至尊的卦象,另一说是为保证建筑物正中开门,其开间必须奇数。我们暂且不考证哪种说法更为真实,至少眼前的建筑无论从美学的角度还是技术的层面都给世人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从每幢门楼和殿堂对称的形制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家具设计中,对称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制作手法。无论是床榻类、椅凳类,还是案几类、橱柜类,都采用严格的几何对称方式。(图三~五)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视觉的审美要求,还能更方便地进行家具组合布局。

4.2 从建筑结构来看家具结构

在建筑和家具中一脉相承的构造方法当属榫卯结构。故宫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无疑属于榫卯技术的巅峰之作。可以说,精湛的榫卯技术是中国古建取得辉煌成就的核心力量。明清家具向建筑学习,在结构上最具本质意义,其最重要的表现是对建筑梁、柱、枋和替木的借鉴和吸收,如家具腿足的侧脚收分、枋串和牙子等做法(图六)。

4.3 从建筑造型看家具造型

建筑造型予家具造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近代研究古建筑的方法通常是“一屋三分”,即屋顶、柱子、台基三部分。事实上这种方法也一直潜移默化地应用在古典家具的研究上。对应的是将建筑屋顶的研究方法移植为对家具顶部的研究,如桌、案的顶面、椅、塌的搭脑等(图七);对建筑梁、柱、枋则可以看成是家具的各类枨和腿柱(图八);建筑的须弥对应家具的束腰(图九);建筑的栏杆对比床榻的围子(图十);建筑的台基则相当于家具的托尼

(图十一);建筑的照壁可以引申为室内屏风(图十二);更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出现的一种名

为拔步床的家具纯粹是对整个建筑造型的模仿(十三)。

5. 影响建筑与家具风格的外在因素

众所周知,影响事物变化发展有内外两个因素,其中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对于建

筑与家具而言,这个外因便是包括生产力水平、生产工具等在内的经济基础。因为经济基础

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是经济基础在主观世界的反应。中国古代家具的演化,从根本

上说是由跟其息息相关的人类生活方式来决定的,建筑在其中则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中

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及生产力发展到明清二代可以说是积淀了前朝所有精髓于一身,所以,

仔细研究故宫的一草一木,我们不仅能从中看到浓厚的明清社会烙印,同时还能领略到历代

劳动人民所建立起来的灿烂成就。

6. 结语(几点看法)

经考察,个人认为:

1) 要研究明清建筑艺术风格对家具设计的影响,从考察范围来说,北京故宫建筑代在

建筑技术、材料、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确能起到很大的代表作用,但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华民

族来讲却显得有些苍白。因此,要想获得更准确和更完善的考察数据,还需将考察范围扩大

到故宫以外更多的对象。如不同阶层、不同民族和不同区域,因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的问

题从来就不是以独角戏的身份出现和告终的。

2) 对于考察的广度和深度来讲,我们不应只把目光局限在本专业的认识上,因为知识层

面越高,它跟其他学科的交叉性越大,因此,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借力于其他专业的知

识和方法。只有这样,理论的研究才会在前人的基础上收获更多的成果而不至于踏步不前。

3) 一如文章开始和结论所谈到的,明清建筑和家具设计制作的成果是建立在前朝历代智

慧之上的。中国2300多年封建社会历程,以唐朝为转折,生活方式由席地到垂足发生了巨大改变,这是影响建筑和家具变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需要提出的就是宋朝,由于

军事上的软弱,宋氏王朝的发展大都体现在文学艺术和工艺制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是简洁而

舒展,清逸而严谨的理学品格,这对于明式家具重内涵而轻装饰的工艺特征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研究明清建筑与家具不能不考虑在她之前的宋朝工艺成果。

7. 参考文献

[1]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

[2] 北京建筑文化考察组, 殷力欣, 温玉清,刘锦标,金磊.河北正定、保定等地古理筑考

察纪略:写在刘教祯先生诞辰110周年华诞之际[j].建筑创作,2006,(12).

[3] 刘树老,王黎.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与木制家具的关系[j].装饰,2007,(02).

[4] 张十庆. 建筑与家具——古代家具结构与风格的建筑化发展[j].室内设计与装

修,2005,(04).

注:本文图片除图一部分引自刘敦桢先生专著及图六引自张十庆老师论文外,其余为笔

者自拍、处理的照片。

篇五:故宫考察报告

北京行考察报告

从午门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太和门,然后依次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

三座宫殿是紫禁城前半部的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武英二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

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其中太和殿重檐庑殿,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

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皇帝登基、万寿、大婚、册立皇后等均在这里举行。

中和殿为攒尖顶,是大朝前的预备室,供休息之用。

保和殿为重檐歇山式,殿内沿袭宋元减柱造法式,空间开阔,在清代时宴请王公、举行

殿试等的地方。文华殿在明代是太子读书、举行经筵学典礼和召见学士的地方。英武殿原召

见大臣议事之处,但实际应用很少。三大殿建于八九米高的汉白玉石台基上,一律红墙黄璃瓦,色调鲜丽。不同的屋顶使建筑体型主次分明,富于变化。

穿过保和殿后的乾清门,就是内廷,包括一乾清宫为中心的中路和左右侧大

片妃嫔所居的院落式寝宫。其中乾清宫是皇帝正寝,坤宁宫是皇后所居,明朝嘉靖时,两宫之间又建了一座小殿“交泰殿”,于是成了外三殿与内三殿的布局。左、右为东、西六宫,后来是御花园,分别为皇帝、皇后、妃嫔们的寝宫和活动场所。在此以外,东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等建筑,习惯上称为外东路,为准备皇帝退位后生活所建。西有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建筑,称为外西路,专供皇太后、太皇太后、太妃、太嫔等起居之用。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在数公里的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宏伟。但与此同时,历代建造建造宫殿都要征调大批军工、民工,并从各地调运建筑材料。让人不禁会感慨,一宫之成,役作遍于全国故宫的建筑成就,堪称是古代人民所写下的壮丽历史诗篇。

参观故宫活动总结

11月11日,*****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参观故宫博物院新开放场馆,来自全院各部处的三十余名团员青年参加了此次活动。 故宫博物院新开放场馆包括慈宁宫和寿康宫领衔的西路区域,宫殿及新开放的佛堂内陈设文物密集,包括大量雕塑、佛像以及其他藏传佛教文物。 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团员青年重点参观了慈宁宫雕塑、佛像以及展现清朝最繁盛时期景象的寿康宫。其中慈宁宫佛堂尤其引起我院青年团员的关注。佛堂内的展陈仿佛把时光定格在乾隆年间,正殿门上悬挂木金漆九龙纹乾隆皇帝御笔“寿国香台”匾,两旁楹柱上悬挂木金漆九龙纹乾隆皇帝御笔对联。明间正中放置红漆描金供案一张,东、西次间正中各有一座楠木七层八边形佛塔,每座塔内分别供奉“大清乾隆辛卯年造”的瓷无量寿佛五百尊。正殿内明间和东、西次间的房梁上垂挂织金银丝缎佛幡三套。 在参观过程中,团员青年们还不断与讲解人员进行交流探讨。活动结束以后,很多团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开阔了眼界,扩展知识视野。 参观后在活动组织人员的带领下,团员青年们在寿康宫愉快开展了分组合作的拓展小游戏,增进了同事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感情。 本次参观活动,是团委利用微信群这一受到青年人欢迎的沟通媒介组织的。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培养教育工作,提高青年的政治思想觉悟,才能为党不断培养新生力量,输送新鲜血液,使青年成为各条战线中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专业知识的跨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院团委联

系故宫博物院团委,安排专业讲解员,预约参观活动,组织全院感兴趣的团员青年前往参观,取得了良好的参观效果,收获了团员青年的积极反馈,为进一步为青年团员服务积累了经验。

北京颐和园考察报告

北京颐和园考察报告 颐和园全景图: 忠告古代皇家圆林的典范--颐和园 传统做预案艺术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圆林。万寿山 、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平方公里,水 面约占四分之三,院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 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大戏 台等都是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处处蕴含着 造园造景之精华。 昆 明 湖 颐和园的昆明湖,是北京近郊最吸引人的水域。颐和园中昆明湖的谁面占公园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根据水域的分割状况,可分为三个部分,及大湖、西湖和后湖。其中西湖又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昆明湖扰流万寿山后山脚下的溪河,称为后湖。后湖也可分为后湖和谐趣园湖两部分,但主要水面集中在大湖。西望玉峰宝塔,立于青山之上,北看佛香高阁,处于翠柏之间。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西连南湖岛,东接廓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桥身长一百五十米,宽八米。由士气个卷洞组成,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远远望去像一道长虹飞跨在碧波之上。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之。比起北京石狮子最多的卢沟桥,还多上59只。 长廊 在颐和园循万寿山南沿昆明湖 北岸构筑。长廊东起邀月门, 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 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濂、 秋水、清遥四座重瞻八角攒尖 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 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 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 富的彩图而负盛名,是我国古 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 万寿山前景区 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 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德辉 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金山、 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 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 “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 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昆明湖景色。 佛香阁

北京王府井调研报告

北京王府井调研报告 ——王府井商圈形成的原因 1.总体概述 2.王府井商圈的历史 3.王府井商圈的地域特色 4.王府井商圈现状调研分析 5.王府井商圈特征 6.王府井商圈景观 7.王府井商圈设施 8.王府井商圈现存在问题 9.王府井商圈发展建议 10.结论

王府井调研报告 总体概要 王府井步行街的区位关系王府井商业街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的核心地段东至东单大街,西到南河沿一北河沿大街,南至东长安街,北到五四大街,区内面积1.65平方公里,位于京城中轴线东侧,紧邻故宫,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由于它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巨大的商业潜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金街”之美誉。它同样也是北京几大商圈的中心,是人气商气的聚集之地,也被誉为首都第一商业街,成为北京商业的标志。 王府井商圈的历史 王府井商业街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国内知名度最高,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商业步行街。王府井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的商业活动始于明代,从元代到清代是很多王公贵族府第的聚集区,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故称为王府大街。清光绪三十一年重新厘定地名,因街上有一眼甘冽甜美的水井,遂定名为王府井大街。解放前夕,王府井大街和西单,大栅栏已成为北京的三大商业区。50年代王府井建成了北京市第一个百货大楼,是全国最著名的一条商业街。改

革开放后,北京城中大批现代化商业设施的崛起使王府井商业街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当时的王府井,除了百货大楼仍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形象代表着王府井的商业概念,许多老字号均己破败或消失。 二十世纪初期,王府井大街的商业活动进入了新时期,北京市政府决定对王府井步行街进行整治,经过改造王府井迅速跻身于北京四大商业区成为物丰人旺,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商务,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其中百年老店,现代名店,特色商店交错林立,互为衬托,它将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完美的结合起来,成为中国最著名,最成功的商业步行街之一。 王府井商圈的地域特色 王府井步行街位居皇城,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古典建筑和市井文化,反映京城文化和王府井步行街的历史变迁。王府井中的百年老店,如瑞蛛祥的丝绸,戴月轩的笔墨,东来顺的测羊肉,元长厚的茶叶,稻香村的糕点等,这些老字号代表了王府井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京式文化的“活化石”。王府井中的小吃一条街中的京式特色小吃同样也是京式食文化的代表。步行街中的清式建筑也在处处彰显出这座古老城市的皇城特色,在步行街中还有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双簧,相声,拉洋片,捏面人等艺术表演,用民俗表演的形式生动的演绎了北京民俗文化。 王府井商圈现状调研分析 王府井大街全长810米, 分布着约765家大小店铺, 调研范围主要限于商业街南侧的步行街路段,即南起工美大厦和王府井书店, 东西延伸至北京饭店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 告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河南——黄河流经的这片沃土,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源地和发祥地。我们这些生长在河南的中学生,有必要深切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激发自小热爱家乡、长大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为此,我们商定,暑假期间,集体参观河南博物院。 1参观目的 实现伟大中国梦,既是父辈们的光荣职责,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学生的神圣使命。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激励我们更加茁壮成长。 1.1观瞻古代器物,温故知新 在七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清朝的中国历史知识,知道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奋斗和发展。然而,这都是课本知识,需要有具体的感知来强化。而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博物院(馆)的佼佼者,收藏河南境内的历史文物达十万余件,足以让我们徜徉在历史长河,重温学过的知识。 1.2探寻先辈智慧,奋发动力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伟大创造都出自河南。像新石器彩陶,商周大型青铜器,两汉冶铁和灌溉技术,等等,都是历代河南人民的杰出贡献。而上述典型文物,河南博物院应有尽有。我们浏览其间,定能探寻到先辈的智慧,奋发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 1.3梳理灿烂文化,继承发扬 河南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文化名人,如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发明地动仪的科圣张衡,着《伤寒杂病论》的医圣张仲景,唐代的着名诗人杜甫、韩愈、李商隐,西行取经的玄奘,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而作为国家级爱国

北京调研报告总结

北京调研报告总结 篇一:北京调研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 专业实践报告 实践课程名称:专业实践 学科部:理工学科部 专业、班级:10建筑建筑 学 指导教师:万晖 学生姓名;林长发 学号:20108904 时间: 地点:北京市 2013年6月17日 一、目的:实习是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重要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训,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自身知识能力的现状和不足,以便进一步完善。实习还是锻炼意志品质,提高敬业精神,磨砺工作能力

和技能的重要步骤. 大学生在校期间,设立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参与结合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对于了解认识社会、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增加对社会、对职业岗位、对与人交往重要性的认识,都是非常必要的。社会是一个比学校复杂丰富得多的环境,简单直接的校园生活方式,在社会环境中需要磨砺和改造,需要有比较大的变化。 二、实践内容:城市与建筑认识实习是以参观城市的主要特色建筑和规划情况的介绍,以及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内容涉及到了单体建筑、历史文化建筑群、特色民居、商业步行街、城市街道、奥运场馆、CBD等。 三、实践总结: 伴随着这一学期的结束,转眼间,我们即将步入大四。在大三的结束之际,我们迎来了我们的实习,这次我们实习的目的地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这次实习的形式为认识实习,主要目的

是让我们认识中国的古建筑或者某些现代建筑,因为作为一个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广阔的眼见和见识是很重要的,因此, 我们这次的目的地选为北京,是有他的原 因的,因为北京作为首都个一个世界文化 历史上的古都,所拥有的知名建筑的非常 多的。 学习建筑,不应该只沉浸在思考之中,而 且也应该身临其境的感受他,只有这样, 才会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第一天早上7点左右我们到达了祖国的首都——北京。下午4点左右我们小队带着满满的兴奋直奔奥林匹克公园。第一次来到这繁华的北京城我还真有点迷茫。因为北京的好多地方没有斑马线大多数是地下通道。这种地下通道

沈阳故宫观后感

沈阳故宫观后感 我家住在怀远门外不远的地方,在怀远门里就是沈阳故宫。每次去兴隆大家庭玩,总能看见故宫那深红色的墙,黄色的瓦,房檐上的小兽,略显笨重的门及门上的兽头环。据说沈阳故宫是清朝皇帝的家。我有时会猜想,皇帝的家是什么样的呢?我的家不大,两室的小屋,很温暖。皇帝的家有多大呢?是不是也很温暖呢?那里究竟住过那些人,发生过什么事情……。终于前不久学校带我们参观了沈阳故宫,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爸爸知道了还给我买了本关于故宫的书。从书中我还知道了很多关于故宫的知识。 现存的沈阳故宫占地近60000平方米,共有建筑114座,依据坐落方位和使用功能划分了几个不同的区域。我们从故宫正门—大清门进入故宫,首先看到的是崇正殿,书上说这里是清太宗皇太极办公的地点,就是皇帝上朝,举行国家典礼,召集大臣商议国家大事,接见外国使臣,举行会议的地方。可以想象当时是多么壮观。就是在这里皇太极和他的大臣们做出了多少个决定,使中国的历史车轮向着明亡而清盛的方向前进。进入崇正殿内部,室内的柱子下部为红,蓝,白三色相间的海水图案,上是腾飞的金龙,周围点缀火焰和云朵屋梁上绘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每一条龙都雕刻的栩栩如生。使人感到即高贵又祥和。经两个侧门绕过崇正殿,在它的后面的高台上就是故宫的内廷,那里是皇帝和他的后妃居住的地方。据书上说满族人是个骑射民族,过去在山区居住,所以沈阳故宫的建筑保留了其建于高处,即利于守卫,又利于瞭望的建筑特点。中间是清宁宫,两侧还有6个配宫,

每个宫殿内都有小火炕,炕上还放着火盆和小炕桌,有的屋内还吊着小悠车,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也住火炕,孩子也住在悠车里,看到这里才真正像我们的家一样,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沈阳故宫很大,这里是中路,还有东路,书上说那里建筑更早,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那边有一个大政殿,十王亭,鸾驾库,奏乐厅等建筑,大政殿的屋顶是八角形的,很有趣。总观故宫,它的每个建筑的房脊上都有小兽,形态各异,有的像张嘴大吼,有的像在眺望远方。很多墙壁上,柱子上都刻着各种浮雕,盘龙飞凤,麒麟怪兽,立体的雕琢使我惊诧于古人怎么这么聪明,这么多的能工巧匠,巧夺天工。 参观完沈阳故宫,使我感触很深,一座建筑它本身不会说话,但是它却在无言中告诉我们了一段历史,传承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爸爸说沈阳故宫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世世代代。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 报告人: 考察目的:了解过去,热爱祖国。 考察方法:到北京故宫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查阅有关书籍。 考察内容: 遗迹简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宫殿风景名称 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神武门(中轴线)养心殿钟粹宫珍妃井故宫九龙壁太极殿钟表馆储秀宫如意馆上书房乾隆花园长春宫慈宁宫漱芳斋景阳宫重华宫宝月楼建福宫雍和宫宁寿宫坤宁宫延禧宫翊坤宫寿康宫永和宫皇极殿体和殿绘画馆青铜馆皇史宬隆宗门故宫角楼三希堂(两翼) 宫殿介绍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

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2]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北京故宫历史故宫的建造历时14年,是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明初主持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人称“蒯鲁班”。 故宫从永乐年间建成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中心的代表。 中轴线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

孔庙考察报告

篇一:曲阜孔庙的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学院:美术学院 学号:201202241 专业:12级美术学 姓名:李广宝 考察日期:2013.10.08~2013.10.12 考察报告 山东,一个有着文化底蕴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过“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和孔子、孟子、颜子、子思四大圣人,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继往开来”的孟子,继承并发扬儒家学说,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了解孔子文化,我们来到了孔子的故乡曲阜孔庙进行了实地考察。 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孔庙面积之大,时间之久,气魄之雄伟,保存之完好,被中国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之奇迹“唯一的孤例”,不仅是儒家文化载体,更是一座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化艺术殿堂。孔庙,作为中国的礼制建筑,有着自己的结构与礼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各地各级的孔庙逐渐的分为礼制性庙宇和非礼制性庙宇,但凡列入国家祭典的孔庙都是礼制庙宇,孔子后代的家庙、孔子活动过的地方所建的纪念性庙宇、以及书院内的祭祀庙宇等是非礼制庙宇。所谓礼制庙宇,就是由国家的力量予以倡导和推行,它的建筑模式、体量、色调以及祭祀的内容、等级等等,都必须遵循国家认可的规范和准则。在孔庙系列中,太学国庙和曲阜祖庙处于最高等级,而府之庙学又高于县之庙学,但同为孔庙,无论级别高低,其精神如一,在建筑构成和祭祀活动上大体都依循一套共同遵守的原则。 从建筑上说,绝大多数孔庙都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尊经阁、明伦堂、敬一亭、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建筑布局大多是中轴分明,左右对称。从门的结构中,我们看到了对称中的美。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奉为正统思想,并曾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许多国家。为表达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儒学的推重,历史上曾有12位皇帝亲临曲阜致祭,并将孔门弟子和历代儒学大师172人配祀孔庙。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孔庙历经两千多年历朝各代近百次增修扩建。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孔庙南北长约1000多米,东西宽150多米,占地140000平方米,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于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殿、庑、阁、堂、亭、门、坊等建筑共466间,门坊54座,古树名木1250株,碑碣1000余幢。曲阜孔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庙内古树 庙内存有汉以来历代碑刻1000余块,碑刻中有汉碑和汉代刻字二十余块,是中国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方。碑刻有封建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谒庙的诗文题记,文字有汉文、蒙文、八思巴文、满文,书体有真草隶篆。孔庙碑刻是研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的珍贵史料,也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其中著名的就是永乐、洪武、成化、弘治四大碑刻啦。 永乐碑为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所立,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重修曲阜孔庙,朱棣便亲自写下了这幢御制孔子庙碑文,赞扬孔子“参天地、赞化育、明王道、正彝伦,使君君、臣臣、

参观沈阳故宫有感

参观沈阳故宫有感 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沈阳故宫有感 一 沈阳故宫简介 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为清朝初期努尔哈赤的宫殿。它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开始筹建1636年基本建成,乾隆、嘉庆时期又有部分增建。全部建筑三百余间,清乾隆年间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六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迄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武功坊牌楼是进入沈阳故宫的门户,建于清初崇德二年,是沈阳故宫唯一有历史纪年款识的标志性建筑。沈阳故宫从整体设计到局部建筑,从造型到结构,都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 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于一六二五年开始创建,是封建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大政殿为八角重檐钻尖式建筑,殿顶满铺黄琉璃瓦且镶绿色剪边,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结构,榫卯相接,飞檐斗拱,

彩画、琉璃以及龙盘柱等,是汉族的传统建筑形式;但殿顶的相轮宝珠与八个力士,又具有宗教色彩。大政殿内的梵文天花,又具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在建筑布局上与十大王亭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 中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于一六二七年至一六三五年建成,是封建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凤凰楼于1627年—1635年建成,是当时封建统治者进行政治活动和举行宴会的地方。清宁宫修在三点八米的高台商,是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在东次间开门,寝宫和宗教祭祀连在一起,西屋内三面火炕和火地,窗从外关,烟筒设在后面,这是满族的建筑特点。这些宫殿镶嵌的龙纹五彩琉璃,栩栩如生,雕刻彩画精致生动。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 西路——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于一七八二年建成,是清朝封建皇帝“东巡”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整个建筑设计和布局,反映了皇帝的所谓“尊严”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在当时的社会条下,封建统治者建筑这样规模的宫殿,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驱使成千上万的工匠和农民,日以继夜的劳动,木材要到浑河上游的丛山峻岭的原始森林去砍伐,砖瓦要从三百多华里的海州(今辽宁省海城)烧制,耗费无数人力畜力运到沈阳。故宫的每座殿宇,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

故宫博物馆参观报告

故宫博物馆参观报告 王银风身边的北京朋友经常会说:这个季节的故宫,如同有故事的紫禁城,美得静谧深沉。于是,我和室友特地参观里故宫。来故宫这天,正赶上一场大雪,让我领略了一下大雪覆盖的绝美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我们到故宫的时候就快十点,雪下的很大,来参观的人也很多。排队的时候旁边有个姐姐很开心的问我们是不是也特地来看故宫的雪景。我们说是。她说今天好多人都是特意来看故宫的雪景。故宫雪景也是不常见的,所以好多人包括一些摄影爱好者都特意前来。 故宫是由南向北的单向游览路线,南门也就是午门是能进不能出,出口有三个,北门(神武门)和东门(东华门)、西门(西华门)。我和室友买完票就从午门进去,先沿着中轴线走。 一进去我就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能想象到吗,当故宫披上一层白雪,比我见到的照片美更多。过了金水桥,走过宽阔的太和门,就到了太和殿。因为这是第一个参观的大殿,所以认真观察了一下。太和殿(奉天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米、重约4300公斤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米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龟、鹤皆为

北京恭王府考察报告——故宫、恭王府建筑风格比较

北京恭王府考察报告 ——故宫、恭王府建筑风格比较 前言:此次恭王府参观之前,本人先通过网络对其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得知恭王府由大学士和珅于乾隆年间建造、此后历经庆郡王永璘、恭亲王奕等几代皇亲贵族的居住,是现今北京保存最完整,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亲王府邸。恭王府总占地面积约六万平方米,它不仅形制规范、建筑装饰艺术典型、更有许多独特创新之处,而且见证了清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王府制度、文化、生活的一个详实载体,府邸内保存着从清朝中叶到晚期不同阶段的历史信息和文物遗存,在我国古建筑及历史文化上占有着特殊的地位。王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宫廷文化和平民文化的桥梁。之前印象中的中国古典建筑都是故宫那样的皇家的园林景观,今天有了对恭王府了解之后,带着一探究竟的心态、怀揣着恭王府和清朝皇宫故宫的建筑、室内、景观方面不同风格与特点的疑问,本人和同学们在一个风和日丽、花红柳绿的春日来到了恭王府。 1 恭王府的概况: 1.1恭王府建筑规模 恭王府坐落于后海与北海公园之间,靠近北京城的中轴线,环境优美。恭王府规模浩大,且建筑形式与组合较具特色,王府分规整的四合院建筑群落与形式自由灵活、巨大、精美的后花园组成、两者之间通过一座很长的后罩房---“藏宝楼”清晰分割。四合院建筑院落分为三条平行轴线,每路各有四进院落,故建筑群落由12个四合院落组成,他们之间或以高墙分割、或通过连廊直接连通,相伴以不同体量、装饰的建筑与通道,形成了丰富的空间体验。恭王府四合院面积不大,即使是中轴绿琉璃瓦屋顶的主殿院落庭院也较小,同故宫建筑相比,少了几分威严,多了些许亲切。 让人遗憾的是,此次参观,恭王府 中很多房间都不对外开放,甚至窗帘紧 闭,所以建筑群落部分的参观一小时也 就逛完了。相对于王府南部的四合院组 群,王府北部面积巨大的后花园让本人 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初春的恭王府 花园春日的色彩还不够显著,略显灰沉 与萧条,且相对于南方园林的精致与细

精参观故宫有感演示教学

历史的世界 ——参观故宫有感 北京故宫是闻名于世的中式传统建筑皇宫,也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宫殿。去北京游览的人大多要去这座深宫禁城里参观一番,以了解封建时代皇帝的生活环境及豪华建筑的容貌。 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两代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 故宫占地很大,所以我想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的,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 我们随着参观人流,沿着中轴线向前观赏着,游览着,看着金碧辉煌的高大殿宇,品味欣赏着建筑物的优美设计,合理的布局,精巧的工艺制作,可以说故宫里面的东西都是艺术精品,每件器物上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高超的劳动成果,充分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才华所在。从最为简单的排水处理上看,就彰显出一种环境理念的运用与卓越的艺术才华。若大的宫殿,庭院保持在平整洁净的水平上,防止积水,而且排水设置是那样的完美,那样的巧妙,把排水口设计成艺术品,不影响整体形象,而且变成了一种装饰,烘托起高大建筑物的秀美,这足以证明了故宫整座建筑物的绝伦之处。先人已经随着年轮远离我们而去,但这精美的艺术佳作则是变成了会说话的艺术品,向后人述说着那段历史的容貌。我们钦佩艺术家们,劳动者们,是他们造就了中国的辉煌历史,开创了历史文化的长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让我们有幸目睹了这座神奇的紫禁城容貌。可以断言,来此游览的人,无不为故宫的高超建筑物,合理布局而喝彩。

北京故宫考察报告

故宫考察报告 ——明清建筑风格对其家具设计的影响 摘要:仔细揣摩中国古代建筑、家具构件名称如建筑的柱、梁、枋、檐及家具的榫、枨、框档等就能知道无论从技术材料还是结构形式来讲它们都有着同根同源的关系。陈从周先生在其著作《说园》中将家具喻为“屋肚肠”,也形象地说明了建筑与家具的关系。本文即是通过对故宫太庙(现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现中山公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建筑空间的考察来讨论建筑予家具而言,在设计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特征、建筑类别等方面的影响。 引言:身居京城多年,对故宫的拜访也不下十次,但都是陪着亲朋好友以一个业余观光者的心态匆匆地来而后又匆匆地走。最近一次踏入其中的初衷也不外乎陪游,因为深居在此,尤其往返数次后,难免会对其萌生些许视觉疲劳。当然,这次陪游成为次要目标,主要是带着考察的任务认真打量了她的建筑布局,造型结构、细部装饰、室内陈设等。凭心而论,之前虽数次身临其境,却唯有最近才真正的领略和感受到了古人那超群的聪明才智。 需要说明的是,因本人非建筑和考古专业出身,对此次兼带陪游的考察之行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抑或深邃精湛的水准,故,此次行文仅从视觉的感受来探讨故宫建筑风格对其室内家具设计的影响。 考察方法:拍照、询问(具体工作人员、导游)、随身携带文献翻阅 1.明清社会及建筑概况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由恢复、停滞以至崩溃的时期。明初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自宋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得到发展。清朝建立后,为稳定封建经济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但对手工业和商业采取压抑政策,直到清中叶这种压制状况才逐渐好转。 明、清时期的建筑,沿着古代建筑的传统道路继续向前发展,除了建设首都南京和北京及扩建若干宋、元以来的旧城外,为了防止倭寇,在沿海地带建造了大小城堡和海防基地;同时在城镇和乡村中增加了很多书院、会馆、宗祠、戏院、旅店等公共性建筑,尤其是作为私有财产出现的江南园林,这一系列的建筑成果使得明清建筑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 2. 故宫建筑概况

游故宫心得体会范文

游故宫心得体会范文 游故宫心得体会1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五一时,我游览了皇帝的家——故宫。来到故宫,我就被它的雄伟与壮丽深深地吸引了。故宫建筑屋顶铺满了五彩缤纷的琉璃瓦,上面塑造了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我们是从后门——神武门进入的,游览了御花园,那里的松柏高耸、挺拔,郁郁葱葱。有很多的珍贵花草,蝴蝶、蜜蜂在花草中翩翩起舞。亭台、楼阁坐落其中,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可以说是目前保存最华丽的古亭。接着,我们参观了钟表馆,我被那里陈列的各式各样的钟表惊呆了。 大的好像一块巨石,小的则像一颗精巧的珍珠。每个钟表都制作的十分精美,图案设计的引人注目,匠心独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向日葵形状的钟表,它“长”在一个金黄色的小花盆里,枝干挺拔,两片叶子青翠欲滴,简直就是真的一样。金黄色的花瓣里有一个小巧玲珑的钟表,这是一个六角星形状的钟表,在这个六角星形状的钟表里镶嵌着许多绿白相间的宝石在闪闪发光,还有许多形状各异的钟表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在一边参观故宫的同时一边听着导游的详解,原来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成了“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外朝”和“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的“外朝”和“内廷”的建筑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

线,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前朝” 。同时是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处的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游玩的场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处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北京故宫历史,故宫的建造历时14年,是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宫的基础上兴建。明初主设计者蒯详(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人称"蒯"l鲁班。故宫从永乐年间建成到1912年清帝溥仪逊位的五百 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的权力中心代表。故宫博物院里还收藏了许多历史文物、奇珍异宝等中华民主的文化遗产。 故宫文化具有的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象征性等特点。同时她与今天的文化建设是相连的。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经典文化永远是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撑和创兴的源泉,都使其得以存续和赓延的筋络与血脉。 参观了故宫,我真是大开眼界,它那富丽堂皇的建筑、珍贵的文物都是我国古代人民精湛的工艺、超人的技术、专注的精神。我为我的祖先而感到自豪!故宫的巍峨雄伟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魄,有了这种历史精神,我们国家还怕不强大、不发展、不统一吗?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河南——黄河流经的这片沃土,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源地和发祥地。我们这些生长在河南的中学生,有必要深切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激发自小热爱家乡、长大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为此,我们商定,暑假期间,集体参观河南博物院。 1参观目的 实现伟大中国梦,既是父辈们的光荣职责,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学生的神圣使命。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激励我们更加茁壮成长。 1.1观瞻古代器物,温故知新 在七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清朝的中国历史知识,知道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奋斗和发展。然而,这都是课本知识,需要有具体的感知来强化。而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博物院(馆)的佼佼者,收藏河南境内的历史文物达十万余件,足以让我们徜徉在历史长河,重温学过的知识。 1.2探寻先辈智慧,奋发动力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伟大创造都出自河南。像新石器彩陶,商周大型青铜器,两汉冶铁和灌溉技术,等等,都是历代河南人民的杰出贡献。而上述典型文物,河南博物院应有尽有。我们浏览其间,定能探寻到先辈的智慧,奋发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 1.3梳理灿烂文化,继承发扬 河南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文化名人,如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商鞅,发明地动仪的科圣张衡,著《伤寒杂病论》的医圣张仲景,唐代的著名诗人杜甫、韩愈、李商隐,西行取经的玄奘,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而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河南博物院,恰是灿烂的河南历史文化的浓缩。去那里亲眼目睹,定能增强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2参观过程

沈阳故宫作文三篇

沈阳故宫作文三篇 游览沈阳故宫作文(一) 今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到沈阳旅游的我们有幸参观了这座工业城市中的“中国第二故宫”。 沈阳的故宫实际上是清朝入关前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与北京故宫72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简直是天差地远。但比起北京故宫的殿宇巍峨,富丽堂皇,沈阳故宫则更显玲珑有致,风格独特,结构紧凑,比北京故宫千篇一律的雕梁画栋更具特色。 沈阳故宫最独一无二的宫殿就是大政殿。这个宫殿是一个融和了四种族元素的建筑。它的屋顶是八角攒尖顶,屋顶和屋檐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头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开玩笑地说:“如果我们去和这个大政殿合张影,就相当于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带回家啦!”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随后,我们进入大政殿内部参观。只风宫殿正中央有一个金碧辉煌的高台,高台上设有一个雕刻着龙凤、祥云等图案的精美龙椅,龙椅在阳光的映射下,表面的镀金层闪着金光,异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坐在龙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锐利的眼神如同刀锋一般,他遥望京城,仿佛又在酝酿着一个新的作战计划…… “喂,我刚才听了导游讲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声“呼唤”把我从无限沉思中拉回现实世界。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不由分说地拉着我,带我去听导游讲解。“你们看,”导游指着大殿内环绕着龙椅并支撑着大殿屋顶的几根琉璃柱。“这几根装饰着精细、华美且具有象征性图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满族风格。”随后,她又领着我们来到大殿门前,“大家知道这座宫殿的哪个地方是按汉族的建筑风格来建造的呢?”于是,众人冥思苦想,却得不到答案。导游见状,便揭开谜底:“答案就是大殿门前的两根高大、刻有巨龙的红漆木柱。中国古代有‘以龙为天’的说法,所以在两根擎天柱上分别刻上一条巨龙。大家注意门前汉白玉台阶和栏杆上的花纹,这就是藏传佛教的图案了。”“还有一种族元素呢?”我不禁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会不会觉得大政殿的结构有点像蒙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 故宫博物院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 调研报告 题目“故宫博物院”战略分析 学号 年级2014本科 专业旅游管理 系别资源管理系 姓名刘志伟 唐山师范学院资源管理系 2017年12月

第一部分企业概况 一、故宫博物院历史沿革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也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明清先后有二十四位皇帝在这里临朝为政和日常生活。它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构最精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拥有150万件历史文物典籍和艺术工艺珍品,故宫博物院因此而举世闻名。 它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侧,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14年外朝区域成立古物陈列所,对公众开放。192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令其部下将溥仪赶出皇宫,1925年10月10日在内廷成立故宫博物院。1948年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博物院合并,统称为故宫博物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这座古建筑群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与保护。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故宫博物院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企业使命愿景 我们国家的文化复兴,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梦,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宫在这方面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故宫拥有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有三项是世界级的文化资源:一是古建筑群。9000多间古建筑构成的壮美的紫禁城,是

沈阳故宫实践报告

沈阳故宫实践报告

————————————————————————————————作者:————————————————————————————————日期:

沈阳故宫实践报告 晴朗的一天,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参观实践。 沈阳故宫从整体设计到局部建筑,从造型到结构,都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它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开始筹建1636年基本建成,乾隆、嘉庆时期又有部分增建。全部建筑三百余间,清乾隆年间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六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迄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 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于一六二五年开始创建,是封建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大政殿为八角重檐钻尖式建筑,殿顶满铺黄琉璃瓦且镶绿色剪边,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结构,榫卯相接,飞檐斗拱,彩画、琉璃以及龙盘柱等,是汉族的传统建筑形式;但殿顶的相轮宝珠与八个力士,又具有宗教色彩。大政殿内的梵文天花,又具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在建筑布局上与十大王亭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 中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于一六二七年至一六三五年建成,是封建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凤凰楼于1627年—1635年建成,是当时封建统治者进行政治活动和举行宴会的地方。清宁宫修在三点八米的高台商,是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在东次间开门,寝宫和宗教祭祀连在一起,西屋内三面火炕和火地,窗从外关,烟筒设在后面,这是满族的建筑特点。这些宫殿镶嵌的龙纹五彩琉璃,栩栩如生,雕刻彩画精致生动。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 西路——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于一七八二年建成,是清朝封建皇帝“东巡”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整个建筑设计和布局,反映了皇帝的所谓“尊严”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封建统治者建筑这样规模的宫殿,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驱使成千上万的工匠和农民,日以继夜的劳动,木材要到浑河上游的丛山峻岭的原始森林去砍伐,砖瓦要从三百多华里的海州(今辽宁省海城)烧制,耗费无数人力畜力运到沈阳。故宫的每座殿宇,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修建这座宫殿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无法统计,仅用砖瓦一项就折银六十八万两,约合当时四十五万贫苦农民一年的口粮。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的剑,皇太极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北京故宫调研——从宫殿建筑看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北京故宫调研报告 ——从宫殿建筑看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摘要: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以其壮丽的形体、完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的布局闻名于世。 本文从先故宫的整体规划入手,通过对其中轴线为代表的秩序性及等级性等建筑特点来深入研究故宫对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体现,再反过来从传统思想从新思考故宫的细节设计,以屋顶为例主要分析。 关键词: 故宫木构建筑特点传统建筑文化建筑群整体规划中轴线屋顶 正文: 在我国首都北京城区的中心,坐落着一片金碧辉煌、殿阁沉沉的古建筑群,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也就是今天的故宫博物院。 这是我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它以壮丽的形体、完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秩序的布局,逐渐成为了中国古典风格及东方韵味的标志性符号。 一、历史沿革 1.故宫历史及简介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 的皇宫。它平面呈南北长961 米、东西宽753米的长方形。 占地72万多平方米。四周由高 7.9米的城墙环绕,城墙四角 设角楼。城外由护城河环绕。 城四面各有一门,宫内有各式 木结构殿宇9000余间,均为黄 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并饰 以精美彩画。 故宫由“前朝”及“内廷” 两大部分组成。前朝正中的三 大殿是宫中前部的重点,大气壮美,结构伟岸。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仍采用左右对称的格局。后部虽然“千门万户”建筑密集,但它们仍是有秩序的布局。 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这座恢弘的建筑才结束了它作为皇家宫殿的使命。在此期间,故宫经历了其作为皇家宅邸的辉煌高贵与雍容奢华,同时却也经历着多舛的命运。然而,这座沉默的建筑物,在穿越了动荡的历史、经历过改朝换代的起伏之后,却依旧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2.古木构建筑群的主要特征 作为中国现存最伟大的传统建筑,故宫是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典型,它几乎囊括了一切木构建筑群的特点与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