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

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

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
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

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

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

花茶的窨制原理

窨制原理:花茶窨制过程主要是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茉莉鲜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学变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而不断的吐出香气来。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随着吸香同时也吸收大量水份,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产生了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茶汤从绿逐渐变黄亮,滋味有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窨制程序:花茶的窨制传统工艺程序:茶胚、花拼和堆窨通花收堆

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

茶胚处理

窨制花茶的茶胚,是用绿毛茶经过精制(略)按照花茶茶胚级型标准样品拼配而成。

1、干燥:窨制花茶的茶胚一般要经过干燥处理。目的:高档茶胚在于散发水闷气、陈味;中低档茶胚在于降低粗老味、陈味等,显露出正常绿茶香味,有利于花茶的鲜纯度提高。烘干机温度一般不宜太高,高档茶胚在100—110℃,中低档茶胚可在110—120℃。传统工艺要求烘后茶胚水份在4—4·5%,不能用高火烘,容易产生火焦味,影响花茶品质。

2、冷却:茶胚复火后一般堆温较高,在60—80℃,必须通过摊凉、冷却,待茶叶堆温梢高室温1—3℃时才能付窨,太高进行窨制,影响茉莉花生机和吐香,降低花茶品质,茶胚温度越低越好,这样窨制拼和后,使堆温上升慢些,相对的延长32—37℃的堆温时间,有利于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提高花茶质量。

鲜花养护

茉莉花具有晚间开放吐香的习性,鲜花一般在当天下午二时以后采摘,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采收后,装运时不要紧压,用通气的箩筐装花为好,切忌用塑料袋装,容易挤压,不通气,易造成“火烧花”。1、摊凉:鲜花进场适应及时验收过磅,按级分堆,摊凉(等级标准详见附后)。目的是:鲜花在运送过程由于装压,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不易散发,使花温升高,一般都在38℃以上,高的超过40℃。不利鲜花生理活动,必须迅速摊凉,使其散热降温,恢复生机,促进开放吐香。摊凉场地必须通风干净,摊凉时花堆要薄,一般在10cm以下。气温高时,可用轻型风扇吹风;雨水花,更要薄摊,吹风,蒸发花表面水,待表面水

干后,才能堆积养护。

2、鲜花养护:目的在于控制花堆中的温度,使鲜花生机旺盛,促进开放猛烈吐香。鲜花开放适宜温度在32—37℃,因此,气温低于30℃,必须把花堆高催温,鲜花呼吸作用放出CO2产生热,使花堆温度升高,当堆温达38℃以上,就要把花堆扒开,薄摊降温,增加氧气促进鲜花开放;气温高时要薄摊、翻动、通气,防止堆温过高鲜花变质,一般堆高15—20cm。春、秋季节,由于气温低,一般堆高30—40cm,有时还用布盖住,保持堆温,促进鲜花开放。

3、筛花:鲜花开放率在60%左右时,即可筛花,筛花的目的既是分花大小,剔除青蕾花蒂;通过机械振动,又能促进鲜花开放正气。鲜花筛后应按预定的各批配花量过磅分号堆放,若开放度不够应继续养护。鲜花使用:一号花用于提花、转窨和高级茶头窨;二号花用于头窨。若有一、二号花用于同批茶时,则先用一号,后用二号,不得混用,要分开窨。

4、玉兰打底。目的在于用鲜玉兰“调香”,提高茉莉花茶香味的浓度,“衬托”花香的鲜灵度。打底掌握适度,能提高花茶质量。

打底方法:在窨制茉莉花茶,茶、花拼和前先用玉兰鲜花(一般用1%,茶100kg用玉兰鲜花1kg)于茶胚先拼和进行“打底”;有的在窨茉莉花时,同时拼如玉兰鲜花,但用量不易过多,多了容易引起“透兰”;有的在提花时再用少量玉兰鲜花与茉莉花拼和在一起进行提花(用量0·3—0·5%)。

茉莉花茶

窨花拼和

窨花拼和使整个茉莉花茶窨制过程重点工序。目的是利用鲜花和茶拌和在一起,让鲜花吐香直接被茶叶所吸收。窨花拼和要掌握好六个因素:配花量、花开放度、温度、水份、厚度、时间。

手工窨制

先把茶胚总量1/3—1/5,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厚度为10—15cm,然后根据茶、花配比用量的鲜花,同样分出1/3—1/5均匀的撒铺在茶胚面上,这样一层茶,一层花相间3—5层,再用铁耙从横断面由上至下扒开拌和。茶胚和鲜花边拌边按箱窨、屯窨、块窨方法进行“窨花”。

茶、花拼和后,投放在木箱中(木箱规格46×43×43cm即二号标准茶箱)窨花叫箱窨。适用于窨花量少或特种花茶。每箱窨茶量约5kg,厚度20—30cm。箱平放排列或交叉叠放,以利空气流通。用高40—60cm竹廉围成圆圈把茶花拼和后堆放在圆圈内窨花叫囤窨,适用于中批量生产,囤直径150—200cm,每囤窨茶量200—300kg。把茶、花拼和后直接堆放在地上成块状窨花叫块窨或堆窨,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堆成长方形,宽1—1·2M,长根据场地和窨量而定,每堆600—1000kg。堆窨,省工、迅速、方便,花茶窨制通常是采用堆窨。

此外,在窨品的堆面都要以本批的茶胚薄薄的散布一层,厚度约1cm,达到鲜花不外露,以减少花香散失,这一操作称为“盖面”。

在自然条件和正常温度(32—37℃)下茉莉花吐香持续时间一般可达24小时。鲜花和茶叶拼和窨只时,由于花在茶中被压,正常呼吸作用受到

一定阻碍,鲜花生机缩短,吐香持续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从观察和测试可以看出,茉莉花开始吐香以后5小时内为吐香旺盛期,此时,呼吸作用强度大,干物质损耗也多,芳香油的挥发也猛烈,所以吐香浓烈时,花和茶一定要及时拼和和窨制,以免香气大量散失。因此,掌握好茉莉花开放度,迅速的拼和窨制,让茶胚充分吸收花香是整个窨制工艺技术的关键。

散通花热

通花散热的目的:一是散热降温;二是通气给氧,促进鲜花恢复生机,继续吐香;三是散发堆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通花根据在窨品堆温、水份和香花的生机状态来掌握的,从窨花到通花时间头窨5—6小时,逐窨次缩短半小时。收堆时间主要视堆温下降达到要求即可收堆(详见附表),通花散热就是把在窨的茶堆扒开摊凉,从堆高30—40cm,扒开薄摊堆高10cm左右,每隔15分钟,再翻拌一次,让茶堆充分散热,约1小时左右堆温达到要求时,就收堆复窨,堆高约30cm,再经5—6小时,茶堆温度又上升到40℃左右,花已成萎调状,色泽由白转微黄,嗅不到鲜香,即可起花。

起花

在窨时间达10—12小时,花将失去生机,茶胚吸收水份和香气到达一定状态时,必须立即进行起花,用起花机把茶和花分开,即叫起花。起花顺序是“多窨次先起,低窨次后起,同窨次先高级茶,后低级茶”。如不能及时起花,则在水热作用下,花渣变黄熟呈现闷黄味、酒精味,影响花茶质量。若当天窨制数量多,在短时间内来不及起花,必须将花堆扒开散热。

1、根据在窨品的堆温,掌握适时起花。头窨41℃,二窨40℃,逐窨下降,提花38℃,堆温超过时,若时间还未到,必须进行第二次通花或翻堆散热。

根据在窨品水份,掌握适时起花:

头窨17—18%,二窨13—14%,三窨11—12%,提花8·5%。

起花操作:操作要迅速,起花后做到茶叶中无花蒂、花叶;花渣中无茶叶。停机后,筛网必须清扫干净,起花后的湿茶要薄摊散热防止水焖味。

2、烘焙

烘焙目的在于排除多余水份,保持适当的水份含量,适应下一工序转窨、提花或装箱。再窨品烘焙,要求快速,又要最大限度防止花香散失,解决这个矛盾,主要靠正确掌握烘干热风的温度,和烘后茶叶水份含量。控制茶叶水份含量调节烘焙温度如下:

烘后茶叶必须充分摊凉,有的利用长时间输送,有的用摊凉机进行,但禁用强风吹,造成香气不必要散失,摊凉后的茶叶温度越低越好,最高不得超过40℃。

3、压花

压花是利用起花后的花渣再窨一次低档茶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花渣的余香,来压低低档茶的粗老味增加花香。

(1)花要做到及时迅速,做到边起花边压花。

(2)提花的花渣仍洁白香气纯正吐香能力尚强,可压中档茶叶,其余正常花渣供低档茶压花,但腐熟变黄、臭的花渣不能用来压花。

(3)花渣用量:100kg茶叶一般用40—50kg花渣,压一次可抵5kg的鲜花配花量。

(4)压花时间,掌握在4—5小时,不宜过长,太长造成宿焖味、酵味和其他异味,

应及时起掉花渣,茶也必须及时烘焙。

茉莉花茶

4、提花

提花目的在于提高花茶的鲜灵度,操作同窨花。

(1)提花用朵大洁白香气浓烈的一号花,雨水花不能用。拌和后堆窨,由于用花量少(一般100kg茶叶用6—10kg花)窨花时间短(堆窨时间6—8小时),堆温不高不必进行通风。

茉莉花工艺规程

目录

2、生产工艺流程

4、质量监控:见“SCGL522701 茉莉花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 5.1 茉莉花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茉莉花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茉莉花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 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6.2 包装说明文字: 品名:茉莉花 规格: 产地: 重量: 产品批号: 生产日期: 贮藏:置干燥处 生产企业: 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 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

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 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 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 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量 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 标签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数

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11.1 劳动组织 11.1.1 由生产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11.1.2 车间根据生产指令从仓库领用原料组织生产。按生产工序依次为净选、洗润、切制、干燥、炮制、筛药、包装,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11.1.3 生产班制:为一班制。

茉莉花茶文化结题报告

茉莉花茶文化结题报告 茉莉花茶是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一个花茶的种类,茉莉花的香气一直为广大饮花茶的人所喜爱,被誉为可窨花茶的玫瑰、蔷薇、兰蕙等众生之冠。下面是 ___精心为你的茉莉花茶文化结题报告,一起来看看。 中国茉莉花茶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xx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xx年增长7.7%,增速与xx年持平。xx年GDP同比涨幅,完成了年度7.5%的目标。 茉莉花茶是花茶行业中最主要的茶品种,也是茶叶消费市场中销量最大的主要茶品种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景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茉莉花茶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之称的横县表现尤其突出,可谓是我国茉莉花的代表。目前横县茉莉花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种植农户33万人,年产鲜花8万多吨,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占世界总量的50%,每年茉莉花销售收入3亿多元;全县拥有花茶加工企业180多家,年加工茉莉花茶5万多吨,年加工量100万担左右,茉莉花花茶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销售收入7.2亿元。

xx年12月我国茉莉花茶进口量为7.05吨,完成进口额10.1万美元;xx年1-12月我国茉莉花茶进口量为73.87吨,完成进口额109.1万美元。 当前我国茉莉花茶的销售情况总体是良好的,没有出现下降的情况。虽然茉莉花茶在北方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大多数市场茉莉花茶的消费数量比重仍占到50%以上,但是,在做大做强茉莉花茶产业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茉莉花的有机生产?如何促进茉莉花茶的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如何进一步打开茉莉花茶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中的销路,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xx年福州辖区茉莉花种植面积1.9万亩,辐射周边1.3万亩,茉莉花茶产量1.1万吨,产值20亿元。福州茉莉花茶由福州港出口到美国、日本、 ___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1363万美元。目前,世界茉莉花茶的高端产品均为福州出产,福州茉莉花茶出口单价在茶叶中最高。 日前,横县与新加坡正丰花卉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每天订购300公斤茉莉鲜花的协议,使茉莉花香飘东南亚;在横县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茉莉花交易会吸引了美国、 ___、越南等境内外众多花茶专家、茶商和客商参加,共签订投资项目总额55亿元人民币。根据对全国

茉莉花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_徐国谦

茉莉花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徐国谦 方世辉 夏 涛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合肥230036) 摘 要 本文从茉莉花茶加工原料、窨制工艺、干燥工艺以及新的花茶加工方式等方面对茉莉花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茶引花香以益茶味”。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发明窨制的花茶,已行销国内外茶叶市场。从50~90年代,销量几乎呈直线上升,年均递增率达24.8%,占全国茶叶内销量的1/3以上,居各种茶叶销量之首[1],且名牌产品供不应求,部分产品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由于花茶传统窨制存在工艺繁琐、能耗大、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鲜花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对茉莉花茶加工理论及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近10多年来,由于突破了花茶传统窨制理论,建立了全新的茶叶吸香机理,传统窨制工艺得到了改革。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茉莉花茶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花茶原料的研究 原料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基础。“好茶窨香花,芳醇益显彰”。花茶原料的研究主要包括素坯处理和鲜花处理的研究。 1.1 素坯处理 90年代以前,茉莉花茶生产主要采用传统的工艺技术[2],严格控制花茶素坯的含水量为技术关键。一般控制在4%~5%之间,高级茶坯含水量还应稍低,如果茶坯含水量达18~20%,吸附作用等于零[4]。黄玉英等[3]认为茶坯的干燥程度和吸香能力成正相关,足火干燥茶坯是花茶香味达到纯、浓、鲜的工艺要求之一。而印度尼西亚在茉莉花茶生产中对烘干的茶坯洒水,茶坯含水量达30%左右再进行窨制[5]。骆少君[6]对不同含水量的茶坯进行吸香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并非传统窨花所采用的茶坯含水量指标最具吸香能力,而以含水量10~30%的茶叶着香效果最佳。同时,高含水量的茶坯在窨制过程中能维持鲜花较好的生机,因而对花茶的香气浓度和鲜灵度等品质指标有良好的效应。这一实验结果也被杨伟丽[7,11]、周跃斌[8]等进一步证实。因此“湿坯”窨制新工艺要求茶坯含水量不得低于7%,否则可先进行压花处理,既吸附部分香气,又能达到茶坯含水量的要求[9,10]。 在花茶素坯类型上,传统理论[2]认为烘青是窨制花茶的最佳原料。原因是烘青疏松多孔,表面积大,毛细管多,因而吸附量大。但杨伟丽等经过一系列研究[11,12,13]后,提出以烘为主的半烘炒青为适制花茶的最佳素坯原料,但烘青仍不失为较理想的花茶原料。 1.2 鲜花处理 鲜花质量的好坏从根本上制约着花茶品质的优劣,没有高质量的鲜花,无论使用什么技术,也无法窨出品质优良的茉莉花茶。窨制茉莉花茶一般选择朵大、成熟、饱满、洁白的茉莉花,即必须达到“工艺成熟期”[14],且在付窨前需进行摊花、堆花等一系列鲜花处理技术,才能使鲜花达到虎爪状的窨花要求[2]。 茉莉花蕾采摘以后,生机并没有丧失,呼吸作用仍在进行。陈以义[15]对茉莉花在窨制过程中的需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窨制过程中每克茉莉花吸氧量最少需要10ml。并且气温每提高2℃,每克花吸氧量增加3.78ml。随着鲜花生理上的不断成熟,有机体内部的结合态香气成分在内源酶的作用下逐渐释放游离态香气物质。这就需要对进厂鲜花进行合理地维护和处理,提供茉莉花生理变化的最适条件。福建省宁德茶厂[18]研究表明,室内温度30~33℃,相对湿度80%,空气流速5~6ml/min,鲜花养护堆高10~15cm,堆温35~38℃,花堆内部氧气含量17~20%是供茉莉花开放吐香最好的客观条件。韦秀扬[16]和沈寒竹[17]指出了气温偏低月份的茉莉花以及雨水花的具体处理方法。在茉莉花低温冷藏技术研究方面,丁清厚[19]指出,当温湿度调节均稳衡,且气流速度为0.3~0.5ml/s,温度为8~15℃,相对湿度为80%的恒定低温、高湿条件下,鲜花的腐败作用停止,干耗减少,鲜花处于休眠状态,可达到控制花 10福 建 茶 叶

茉莉花茶制作工艺之窨花

茉莉花茶制作工艺之窨花 窨花拼和 窨花拼和使整个茉莉花茶窨制过程重点工序。目的是利用鲜花和茶拌和在一起,让鲜花吐香直接被茶叶所吸收。窨花拼和要掌握好六个因素:配花量、花开放度、温度、水份、厚度、时间。 窨制花茶手工操作方法 先把茶胚总量1/3—1/5,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厚度为10—15cm,然后根据茶、花配比用量的鲜花,同样分出1/3—1/5均匀的撒铺在茶胚面上,这样一层茶,一层花相间3—5层,再用铁耙从横断面由上至下扒开拌和。茶胚和鲜花边拌边按箱窨、屯窨、块窨方法进行“窨花”。 茶、花拼和后,投放在木箱中(木箱规格46×43×43cm即二号标准茶箱)窨花叫箱窨。适用于窨花量少或特种花茶。每箱窨茶量约5kg,厚度20—30cm。箱平放排列或交叉叠放,以利空气流通。用高40—60cm竹廉围成圆圈把茶花拼和后堆放在圆圈内窨花叫囤窨,适用于中批量生产,囤直径150—200cm,每囤窨茶量200—300kg。把茶、花拼和后直接堆放在地上成块状窨花叫块窨或堆窨,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堆成长方形,宽1—1·2M,长根据场地和窨量而定,每堆600—1000kg。堆窨,省工、迅速、方便,目前花茶窨制通常是采用堆窨。此外,在窨品的堆面都要以本批的茶胚薄薄的散布一层,厚度约1cm,达到鲜花不外露,以减少花香散失,这一操作称为“盖面”。 在自然条件和正常温度(32—37℃)下茉莉花吐香持续时间一般可达24小时。鲜花和茶叶拼和窨只时,由于花在茶中被压,正常呼吸作用受到一定阻碍,鲜花生机缩短,吐香持续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从观察和测试可以看出,茉莉花开始吐香以后5小时内为吐香旺盛期,此时,呼吸作用强度大,干物质损耗也多,芳香油的挥发也猛烈,所以吐香浓烈时,花和茶一定要及时拼和和窨制,以免香气大量散失。因此,掌握好茉莉花开放度,迅速的拼和窨制,让茶胚充分吸收花香是整个窨制工艺技术的关键。 (六)散通花热 通花散热的目的:一是散热降温;二是通气给氧,促进鲜花恢复生机,继续吐香;三是散发堆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通花根据在窨品堆温、水份和香花的生机状态来掌握的,从窨花到通花时间头窨5—6小时,逐窨次缩短半小时。收堆时间主要视堆温下降达到要求即可收堆(详见附表),通花散热就是把在窨的茶堆扒开摊凉,从堆高30—40cm,扒开薄摊堆高10cm 左右,每隔15分钟,再翻拌一次,让茶堆充分散热,约1小时左右堆温达到要求时,就收堆复窨,堆高约30cm,再经5—6小时,茶堆温度又上升到40℃左右,花已成萎调状,色泽由白转微黄,嗅不到鲜香,即可起花。 (七)起花 在窨时间达10—12小时,花将失去生机,茶胚吸收水份和香气到达一定状态时,必须立即进行起花,用起花机把茶和花分开,即叫起花。起花顺序是“多窨次先起,低窨次后起,同窨次先高级茶,后低级茶”。如不能及时起花,则在水热作用下,花渣变黄熟呈现闷黄味、酒精味,影响花茶质量。若当天窨制数量多,在短时间内来不及起花,必须将花堆扒开散热。 1、根据在窨品的堆温,掌握适时起花。头窨41℃,二窨40℃,逐窨下降,提花38℃,堆温超过时,若时间还未到,必须进行第二次通花或翻堆散热。 根据在窨品水份,掌握适时起花: 头窨17—18%,二窨13—14%,三窨11—12%,提花8·5%。 起花操作:操作要迅速,起花后做到茶叶中无花蒂、花叶;花渣中无茶叶。停机后,筛网必须清扫干净,起花后的湿茶要薄摊散热防止水焖味。 1

茉莉花茶的贮存方法.doc

茉莉花茶的贮存方法 茉莉花茶的贮存方法 影响贮存中茉莉花茶品质变化的因素,主要为温度、含水量、氧气和光线,在一般情况下影响最大的是茶叶含水量。其次为温度和氧气,而光线则比较容易控制。一般茶叶成品出厂水分含量,最好能保持在5%以下,则品质变化较慢。茉莉花茶成品茶出厂水分含量多接近8%。因而对湿度更加敏感,而周围环境的相对而言湿度直接影响茶叶的吸湿速度。所以散装茉莉花茶最好贮存在低温干燥的仓库中。比较理想的条件是温度在5度以下,相对温度为50%左右。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必须结合经济效果来考虑而采取略高的温度。 氧气能促进花茶变质。因此无论大小包装均要装紧装实,尽量减少容器中的空隙以减少茶叶与氧气的接触。为了达到更好地保护成品品质的目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考虑采取抽气充氮密封包装。 散装茶在贮存中还须注意对装箱不满一箱的堆尾茶的及时处理。因为堆尾茶箱内空隙大,氧气多,对茶汤的色泽和滋味影响极大。而且容易引起茶叶中脂质的过氧化而变陈甚至变质。 茉莉花茶在零售门市的贮存因包装物有时已经拆开而必须更好重视。一般不要随便开箱。如有必要,也应随开随封,以防香气

逸失和茶叶回潮。 贮存茉莉花茶的条件 花茶不像其它茶叶需要复杂的制作工艺,传统花茶是由茶胚和花瓣拼合、相互交融而成。花瓣本身含水量就比较高,为了更好的将花的香气融入茶叶中,就要十分讲究花茶的贮存。 影响贮存中茉莉花茶品质变化的因素,主要为温度、含水量、氧气和光线,在一般情况下影响最大的是茶叶含水量。其次为温度和氧气,而光线则比较容易控制。 1、温度和含水量 一般茶叶成品出厂水分含量,最好能保持在5%以下,则品质变化较慢。茉莉花茶成品茶出厂水分含量多接近8%。因而对湿度更加敏感,而周围环境的相对而言湿度直接影响茶叶的吸湿速度。所以散装茉莉花茶最好贮存在低温干燥的仓库中。比较理想的条件是温度在5度以下,相对温度为50%左右。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必须结合经济效果来考虑而采取略高的温度。 2、氧气 氧气能促进花茶变质。因此无论大小包装均要装紧装实,尽量减少容器中的空隙以减少茶叶与氧气的接触。为了达到更好地保护成品品质的目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考虑采取抽气充氮

加工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的详细解说

茉莉花茶是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一个花茶种类,茉莉花的香气一直为广大饮花茶的人所喜爱,被誉为可窨花茶的玫瑰、蔷薇、兰蕙等众生之冠。宋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赞曰:“他年我若修花使,列做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的主要消费区域是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区,以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成都等城市销售量最大。 中国茉莉之乡——广西横县,横县的茉莉花具有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产量高、品质好,香气浓等特点。横县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均占中国总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很讲究,有“三窨一提,五窨一提,七窨一提”之说。现在由巧恩茶业有着十多年窨茶经验的成师傅来跟大家介绍下茉莉花茶的诞生过程。 同理的,也可以用以下窨制工艺加工以龙井为茶坯的茉莉龙井,除加工茉莉绿茶系列外,还可以加工茉莉红茶系列、茉莉黑茶系列、茉莉普洱系列、茉莉乌龙茶系列、茉莉铁观音系列等。 一、茉莉花茶的窨制原理 窨制原理: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主要是茉莉鲜花吐香和绿茶胚吸香的过程。茉莉鲜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学变化,成熟的茉莉花苞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而不断的吐出香气来。绿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随着吸香同时也吸收大量水份,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产生了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茶汤从绿逐渐变黄亮,滋味有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茉莉花茶的窨制传统工艺程序:茶胚与鲜花拼和、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提花、匀堆、装箱。 二、茉莉花茶茶胚处理 窨制茉莉花茶的茶胚,是用绿茶经过精制按照花茶茶胚级型标准样品拼配而成。 1、干燥:窨制茉莉花茶的茶胚一般要经过干燥处理。目的:高档茶胚在于散发水闷气、陈味;中低档茶胚在于降低粗老味、陈味等,显露出正常绿茶香味,有利于茉莉花茶的鲜灵度提高。烘干机温度一般不宜太高,高档茶胚在100—110℃,中低档茶胚可在110—120℃。传统工艺要求烘干后茶胚水份在4—4·5%,不能用高火烘,容易产生火焦味,影响茉莉花茶品质。 2、冷却:茶胚复火后一般堆温较高,在60—80℃,必须通过摊凉、冷却,待茶叶堆温梢高室温1—3℃时才能窨,太高进行窨制,影响茉莉鲜花生机和吐香,降低茉莉花茶品质,茶胚温度越低越好,这样窨制拼和后,使堆温上升慢些,相对的延长32—37℃的堆温时间,有利于茉莉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提高茉莉花茶质量。 3、鲜花养护:茉莉鲜花具有晚间开放吐香的特性,茉莉鲜花一般在当天下午二时以后采摘当天花,花蕾洁白饱满、香气足。采收后,装运时不要紧压,用通气的编织袋为好,切忌用塑料袋装,容易挤压,不通气,易造成“火烧花”。 a、茉莉鲜花摊凉:茉莉鲜花进茶厂后及时验收过磅,按级分堆,摊凉。目的是:茉莉鲜花在运送过程由于装压,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不易散发,使花温升高,一般都在38℃以上,高的超过40℃。不利鲜花生理活动,必须迅速摊凉,

茶叶的生产制作工艺过程文件.

XXX公司XXX/-ZYZD -02-2011 版本号:A/0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持有部门: 持有人: 茶类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1-8-5发布 2011-8-15实施 XXX公司发布

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分装工艺流程图 注:标注“★”是本公司生产的关键工序,虚线后为生产设备及关键控制点控制数据。

一、绿茶分装作业指导书 1、拆包 1.1工作人员首先把原料绿茶从物流口搬入原料预处理间。将原料绿茶拆包放入原料容器中。 1.2进行原料茶预处理。 1.3工作人员在工作平台上首先对原料茶进行拣梗、挑杂操作。(工作人员必须戴手套进行此操作) 1.4并手感检验绿茶水分指标。 1.4.1绿茶手感——折断松脆,为水分合格 绿茶手感——折弯不易断,为水分偏高 1.5如水分偏高需用烘干箱进行烘干。 1.6烘干温度80±10℃、烘干时间<10分钟。 2、内包装 2.1对预处理完的原料绿茶用容器经物流口进入内包装车间 2.2称重工作人员对已经灌入原料得小包装进行称重。 2.3把小包装用电子秤进行称重。达到本批规定包装计量要求。 2.4未达到规定计量要求货超过计量要求的包装,称重工作人员进行少量添加或减少,再用电子秤进行称重,直至达到规定本批包装计量要求。2.4计量准确完毕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封口。 3、封口 3.1上班前调试封口机,达到封口要求后,进行生产。 3.2封口工作人员,对计量准确的小包装,把小包装袋袋口折平、折齐以待封口。 3.3捏住小包装封口处两侧,平整摊再封口机—封口带入口处。小包装封口处随封口机封口带经过封口处封口。 3.4封口前几包,检查封口质量。如有缺陷须再调节封口机参数。 3.5封口完毕,经过物流口将内包装完毕的绿茶转入外包区,进行外包。 4、外包 4.1外包工作人员取出外包装纸箱,并折合称型,待用。 4.2外包工作人员也必须清楚本批产品种类、规格、净重对比纸箱种、容量、净重。以防净重差错及错放产品。 4.3从接料盆中取出小包装产品进行外包。 4.4小包装产品整齐放入纸箱内,达到纸箱重要要求。

茉莉花茶加工及其保健功能的调查

茉莉花茶加工及其保健功能的调查 摘要:本文对茉莉花茶的传统加工和现代工艺改良,以及对保健功能的调查,让我了解到了我家乡的特产——茉莉花茶的家庭加工方法和传统加工工艺及其的不足,然后通过对诸多专家的研究的调查了解了现代茉莉花茶的加工工艺在传统工艺的窨花、干燥等几个流程上的改良,以及茉莉花茶的抗氧化和降血脂等保健功能。本次调查令我了解了茉莉花茶的许多知识,有利于家乡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茉莉花茶,加工,保健 Study on Jasmine Tea Scenting Processing and Its Health Function Lin Yan (School of Science Jimei University, 201221145001, Xiamen Fujian, 361021) Summary: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of jasmine tea and modern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health care function, lets me understand the lack of family processing method of specialty of my hometown -- jasmine tea and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n through the study of many experts investigated the improvement solution of modern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jasmine tea flowers, drying in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for several processes, as well as the jasmine tea antioxidant and hypolipidemic health functions. This investigation makes me understand a lot of knowledge jasmine tea, jasmine tea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ome industries, is conducive to the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 Jasmine tea, Scenting technology, Health 引言: 茉莉花茶是由茶叶和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使用的茶叶称茶胚,多数以绿茶为多,少数也有红茶和乌龙茶,其发源地是我的家乡福建省福州市,并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其窨制原理为花茶窨制过程主要是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茉莉鲜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学变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而不断的吐出香气来。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随着吸香同时也吸收大量水份,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产生了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茶汤从绿逐渐变黄亮,滋味有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根据此原理而产生的窨制工艺技术经几代改良使茉莉花茶的品质不断提高。茉莉花茶其保健功能也极其显著,有解毒去火等诸多功效。就让我们通过此次的调查来进一步了解茉莉花茶。 1.茉莉花茶加工的调查 茉莉花茶的加工分家庭加工和工艺加工两种。家庭加工的方法:首先采花的时间在下午6时以后为宜,因为此时花蕾刚开始放香,香气最浓。然后制茶前先将相当于茉莉花5倍重量的茶叶,放在铁锅内用微火加热至6O~7O℃拌炒,使茶叶干燥,但不能炒焦。然后取出,晾至比气温高2~3℃,接着将采摘的花与加工后的茶叶充分拌和,放在用作食品包装的塑料袋中

茉莉花茶市场发展现状和策略

茉莉花茶市场发展现状和策略 一、茉莉花茶市场发展现状 (一)茉莉花茶特点分析 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外形秀美,毫峰显露,香气浓郁,鲜灵持久,泡饮鲜醇爽口,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嫩晶绿,经久耐泡。 根据不同品种的茶胚,例如用龙井茶做茶胚,就叫龙井茉莉花茶,如用黄山毛峰的,就叫毛峰茉莉。根据形状的不同,如珍珠状的,著名的有产自福建的“龙团珠茉莉花茶”,针状的有著名品种“银针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的茉莉花香气是在加工过程中就逐步具有的,所以成品茶中的茉莉干花起的仅仅是点缀、提鲜、美观的作用,有的品种中有此点缀,有的没有,虽然有无良茶商用别人用过的废花拌入茶中以次充好,但有无干花做点缀并不能作为判断花茶品质好坏的标准。判断茶叶好坏还应该以茶叶本身的滋味为标准。 茉莉花茶是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一个花茶的种类,茉莉花的香气一直为广大饮花茶的人所喜爱,被誉为可窨花茶的玫瑰、蔷薇、兰蕙等众生之冠。优质的茉莉花茶具有干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黑褐油润,冲泡后香气鲜灵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滋味醇厚鲜爽的特点。 (二)茉莉花茶名茶分类

茉莉花茶因产地不同,其制作工艺与品质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产地有福建福州、福鼎,浙江金华,江苏苏州,四川雅安、安徽歙县、黄山,广西横县,重庆等地。 福建茉莉花茶 龙团珠茉莉花茶:龙团珠茉莉花茶产于福建福州。是福州茉莉花茶中的传统地方名牌产品。品质特点:外形圆紧重实、匀整;内质香气鲜浓,滋味醇厚,汤色黄亮,叶底有肥厚。 政和茉莉银针:政和茉莉银针茉莉花茶。产于福建政和茶厂。主销北京、天津等地。其品质特点:外形芽条肥壮,满披茸毛,形似银针,色泽油润;内质汤色清澈明亮,花香芬芳、浓郁,冲泡3~4次花香犹存,滋味鲜浓醇爽回甘,叶底肥厚匀嫩,根根如针。 浙江金华茉莉花茶:又称“金华花茶”,产于浙江省金华市,采选上好的绿茶作为茶坯,同头圆、粒大、饱满、洁白、光润、芳香的优质茉莉花经窨制而成,制作过程中必须抓珠鲜花吐香、茶坯吸香、复火葆香3个重要环节。其品种有茉莉毛峰茶、茉莉烘青花茶、茉莉炒青花茶等,其中以茉莉毛峰茶品质最佳,茉莉毛峰茶全身银毫显露,芽叶花朵卷紧;色泽黄绿透翠,汤色金黄清明;茶香浓郁清高,滋味鲜爽甘醇;旗枪交错杯中,形态优美自然。 江苏苏州茉莉花茶:产于江苏省苏州茶厂,它的生产始于南宋,历史十分悠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茶,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非官方)之一。苏州茉莉花茶选用苏、浙、皖三省吸香性能好的烘青绿茶为茶坯,配以香型清新而又成熟粒大、洁白光润的茉莉花精工窨制而成,

福州茉莉花茶制作工艺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一、引入 “闽都,榕城,在三坊七巷的旧梦里,寻觅着记忆中的茶香。百年的富贵繁华与真情交织,在一盏澄亮的茶汤中,感悟花事。城门,胪雷,在暗香浮动的光影中,搜索着心中的崟露。古老的村落掩映着斑驳的花墙,沏一杯鲜亮的茉莉花茶,清香淡雅。” 二、简介 茉莉花源于中亚细亚,茶源于中国,它们的结合是两千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福州的茉莉花茶更是质量上乘。主要是因为其地处茉莉花露地栽培的最北缘,及依山傍水的闽江口的地理优势,加上花农丰富的种植茉莉花经验和完美的窨制工艺,让其吸收天地精华,既保持花的韵味又有茶的质朴,具有典型的“福州味”。由于历史上福州人严格保密工艺,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在数百年间均未传到其他国家,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能窨制茉莉花茶。换言之,这淡雅清香的茉莉花茶,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茶叶品种。 目前,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已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州茉莉花茶香之所以飘海内外,与其独特的窨制工艺密不可分。福州茉莉花茶采用春茶伏花为原料,用来制茶的茉莉花必须是当天采摘的,露水干后开始采摘,以下午2:00-4:30采的为最好,放置在竹篓之中,保持通风,以确保茉莉花的鲜灵度。原处理完毕后,就开始了茉莉花茶窨制。窨花是福州茉莉花茶制作过程中最为繁复、神秘,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茉莉花茶的窨制工序包括茶坯处理、鲜花养护(伺花)、茶花拌和→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等数十道精细工序。 福州传统茉莉花茶工艺要求四窨一提以上,目前国内许多茉莉花茶在一、二窨就结束。上好的福州茉莉花茶根据年份、茶坯质地、气候的不同,要经过6至9

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

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 茉莉花茶是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一个花茶的种类,茉莉花的香气一直为广大饮花茶的人所喜爱,被誉为可窨花茶的玫瑰、蔷薇、兰蕙等众生之冠。宋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赞曰:“他年我若修花使,列做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的主要消费地是我国的东北、华北,以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成都等城市销售量最大。 茉莉花茶的窨制是很讲究的。有“三窨一提,五窨一提,七窨一提之说”。今天买买茶小编跟大家介绍下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 1.花茶的窨制原理 窨制原理:花茶窨制过程主要是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茉莉鲜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学变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而不断的吐出香气来。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随着吸香同时也吸收大量水份,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产生了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茶汤从绿逐渐变黄亮,滋味有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窨制程序:花茶的窨制传统工艺程序:茶胚、花拼和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 2.茶胚处理 窨制花茶的茶胚,是用绿毛茶经过精制(略)按照花茶茶胚级型标准样品拼配而成。1、干燥:窨制花茶的茶胚一般要经过干燥处理。目的:高档茶胚在于散发水闷气、陈味;中低档茶胚在于降低粗老味、陈味等,显露出正常绿茶香味,有利于花茶的鲜纯度提高。烘干机温度一般不宜太高,高档茶胚在100—110℃,中低档茶胚可在110—120℃。传统工艺要求烘后茶胚水份在4—4·5%,不能用高火烘,容易产生火焦味,影响花茶品质。 2、冷却:茶胚复火后一般堆温较高,在60—80℃,必须通过摊凉、冷却,待茶叶堆温梢高室温1—3℃时才能付窨,太高进行窨制,影响茉莉花生机和吐香,降低花茶品质,茶胚温度越低越好,这样窨制拼和后,使堆温上升慢些,相对的延长32—37℃的堆温时间,有利于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提高花茶质量。 3.鲜花养护 茉莉花具有晚间开放吐香的习性,鲜花一般在当天下午二时以后采摘,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采收后,装运时不要紧压,用通气的箩筐装花为好,切忌用塑料袋装,容易挤压,不通气,易造成“火烧花”。 1、摊凉:鲜花进场适应及时验收过磅,按级分堆,摊凉(等级标准详见附后)。目的是:鲜花在运送过程由于装压,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不易散发,使花温升高,一般都在38℃以上,高的超过40℃。不利鲜花生理活动,必须迅速摊凉,使其散热降温,恢复生机,促进开放吐香。摊凉场地必须通风干净,摊凉时花堆要薄,一般在10cm以下。气温高时,可用轻型风扇吹风;雨水花,更要薄摊,吹风,蒸发花表面水,待表面水干后,才能堆积养护。

茉莉花真空冷冻干燥的工艺

茉莉花真空冷冻干燥的整套工艺 中文学名:茉莉花 拉丁学名:J asminum sambac (Linn.) Aiton 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唇形目 科:木樨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南部横县茉莉花: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之首。茉莉花每年暮春初夏开花,有单瓣、重瓣、单叶、复叶之分。花色有红白两种,以乳白色花为主。茉莉花花香清雅,可用于制作茉莉花茶、提炼香料等。 一、预冷 新鲜茉莉花采收后是仍然有生命的有机体,仍进行着旺盛的呼吸和蒸发,分解和消耗自身的营养成分,并放出呼吸热;同时,新鲜茉莉花从田间采收后还要释放大量的田间热,两者令摘后茉莉花周围的环境温度迅速升高,加速成熟衰老,随之鲜度和品质明显下降。因而必须在茉莉花采收后的最短时间内,在原料产地,将其冷却到规定的温度,使茉莉花维持低生命水平,延缓衰老,这一冷却过程称之为预冷。目前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已把预冷作为茉莉花采收后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茉莉花预冷的方法有空气预冷、冷水预冷、冰预冷、真空预冷和湿冷预冷五种。前三种我国已有应用,后两种起步比较晚,应用较少。空气预冷方法简易,成本低,是早期普通的冷却方法,但冷却速度慢,一次需12-24小时,易造成茉莉花表面干缩。冷水预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冷却速度快,无干耗,成本低,缺点是茉莉花易受冷却水中细菌的污染,并造成水溶性营养成分的流失。由于冰的吸热量大(与冷水相比),所以冰预冷冷却速度快,食品无干耗,但制冰设备占地面积大,初投资高,一般只用于水产加工或冷藏运输。茉莉花类采用冰预冷,温度不易调节,容易造成冷害,温度也不易均匀,一般少用。 湿冷预冷是采用机械制冷、蓄积冷量的方法得到0.5℃的冷水,然后通过换热器使库内空气与冷水进行直接接触的热、质交换,获得接近冰点温度的高湿空气,再经强制通风用这高湿空气来冷却物料,冷却速度比常规空气冷却方法快1倍以上;保鲜效果好,能同时提供高湿、低温而利于茉莉花贮藏的综合条件;可以有效地抑制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繁殖,防止物料在冷藏期间失水萎蔫,有利于保持茉莉花的新鲜程度;适用于多数茉莉花的预冷和储藏保鲜,茉莉花对湿冷预冷方法的适应率高于空气冷却、冷水冷却和真空冷却方法;湿冷系统采用间接冷却方法,具有蓄冷作用,可降低制冷机组装机容量,电能消耗低;湿冷保鲜库造价低,产品可随进随出,使用方便。湿冷系统目前主要用于茉莉花的预冷和短期保鲜贮藏(1~2周),鱼、肉的微冻保鲜,要实现长期保鲜,还需设紫外线照射等其它杀菌消毒的辅助手段。 真空预冷就是将茉莉花放在真空预冷室内,用真空泵抽真空,造成一个低压环境,使茉莉花内部水份得以蒸发,由于吸收蒸发潜热,茉莉花自身被冷却。真空预冷方法冷却速度快,失水少,一般在20-30分钟,就可将茉莉花冷却到3℃,而茉莉花自身只失去1-3%,的水分,冷却均匀,无污染,保鲜效果最好,缺点是成本较高,对于有较大表面积的叶菜、鲜花类及细胞组织疏松的草莓、芹菜等

茉莉花茶是红茶还是绿茶

茉莉花茶是红茶还是绿茶 【导读】茉莉花茶,窨花茶中之名品,用含苞待放的茉莉鲜花加入绿茶中窨制而成,故名。也许你在喝茉莉花茶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茉莉花茶属于什么茶?实际上,关于茉莉花茶的归属,向有争议,其中尤以红茶与绿茶之争最为人所津津乐道。茉莉花茶是红茶还是绿茶?这个问题的解答貌似简单,实则大有文章可做。下面就跟着妈网百科一起来了解下吧!茉莉花茶属于什么茶?茉莉花茶是红茶还是绿茶?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研究下它的原料、工艺和特色。 第一,从原料上来看,茉莉花茶是绿茶和茉莉花的结合体。茉莉花茶是在绿茶的基础之上制成的,其原料主要是绿茶的茶胚和茉莉花。 第二,从工艺上来看,茉莉花茶和绿茶的制作过程相仿。在制作茉莉花茶时,先要将采摘来的大批含苞欲放的鲜花堆放于清洁场所,入晚待花半开呈虎爪形,吐香正浓时,将其掺入绿茶中窨制,待鲜花萎缩时除去花朵,烘干茶胚,再用鲜花复窨,如此再三而成。这个过程与绿茶的萎凋、杀青、揉捻、烘焙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从特色上来看,茉莉花茶具备了绿茶的特点。茉莉花茶香气清芬鲜灵,茶味醇和甘甜,汤色黄绿澄明,与绿茶相比,差别也不大。 这样看来,我们就可以断定,茉莉花茶属于绿茶的一种。当然,茉莉花在加工的过程中其内质会发生一定的理化作用,比如,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茶单宁会在水湿条件下分解,不溶于水的蛋白质将降解成氨基酸,能减弱喝绿茶时的涩感。同时,相较于绿茶,茉莉花茶的功能有所变化,滋味也变得鲜浓醇厚、更易上口。 茉莉花茶的种类 尽管茉莉花茶是世界流行的健康饮品,但熟悉茉莉花茶种类的人,恐怕不多。实际上,茉莉花茶种类众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例如茶坯、产地、制作工艺等,得到的结果也大相径庭。下面分享给大家的是以制作工艺的不同得出的分类结果,一起来看看吧! 一、特种茉莉花茶 特种花茶对绿茶叶和茉莉花的选料非常讲究,均通过人工选择上乘的茉莉花和绿茶,通过全手工的七窨一提工艺制作而成。我们在习惯上把这类茶归为特种茉莉花茶。代表产品主要有:茉莉凤眼,茉莉银针,茉莉白龙珠等。随着特种绿茶加工技术的发展,茉莉花茶的外形也不断丰富,有针形,松针形,扁形,珠圆形等。这类茶除了味道极佳之外,还非常具有观赏性。 二、工艺型茉莉花茶 这种工艺型花茶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选用上等的茉莉花茶为原料,经过人工造型,将干花捆绑在茶叶中间,冲泡时,茶叶和鲜花缓慢舒张开来,就形成了各种巧夺天工的造型,很有观赏价值。这种产品主要有:花开富贵,千日红等。 三、级型茉莉花茶 这种茶叶以烘青茶坯为原料加工而成各种规格的茶坯,然后将茶坯和不同的茉莉鲜花拼合,最后经过窨制而成。它的外形经常是条状的,一般分为:春毫,香毫等。级型花茶主要以茶的香味浓度高低来判断茶叶的档次。 四、碎、末、片茉莉花茶 此类的茉莉花茶体积比较娇小。有的像颗粒一样碎碎的,有的为片状或者沫状,大部分以袋泡茶形式出现。 茉莉花茶的功效 作为绿茶中的一枝独秀,茉莉花茶为众多的女性朋友所热衷,因为它能让她们容颜不老,

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

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 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 花茶的窨制原理 窨制原理:花茶窨制过程主要是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茉莉鲜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学变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而不断的吐出香气来。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随着吸香同时也吸收大量水份,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产生了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茶汤从绿逐渐变黄亮,滋味有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窨制程序:花茶的窨制传统工艺程序:茶胚、花拼和堆窨通花收堆 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 茶胚处理 窨制花茶的茶胚,是用绿毛茶经过精制(略)按照花茶茶胚级型标准样品拼配而成。 1、干燥:窨制花茶的茶胚一般要经过干燥处理。目的:高档茶胚在于散发水闷气、陈味;中低档茶胚在于降低粗老味、陈味等,显露出正常绿茶香味,有利于花茶的鲜纯度提高。烘干机温度一般不宜太高,高档茶胚在100—110℃,中低档茶胚可在110—120℃。传统工艺要求烘后茶胚水份在4—4·5%,不能用高火烘,容易产生火焦味,影响花茶品质。 2、冷却:茶胚复火后一般堆温较高,在60—80℃,必须通过摊凉、冷却,待茶叶堆温梢高室温1—3℃时才能付窨,太高进行窨制,影响茉莉花生机和吐香,降低花茶品质,茶胚温度越低越好,这样窨制拼和后,使堆温上升慢些,相对的延长32—37℃的堆温时间,有利于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提高花茶质量。 鲜花养护 茉莉花具有晚间开放吐香的习性,鲜花一般在当天下午二时以后采摘,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采收后,装运时不要紧压,用通气的箩筐装花为好,切忌用塑料袋装,容易挤压,不通气,易造成“火烧花”。1、摊凉:鲜花进场适应及时验收过磅,按级分堆,摊凉(等级标准详见附后)。目的是:鲜花在运送过程由于装压,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不易散发,使花温升高,一般都在38℃以上,高的超过40℃。不利鲜花生理活动,必须迅速摊凉,使其散热降温,恢复生机,促进开放吐香。摊凉场地必须通风干净,摊凉时花堆要薄,一般在10cm以下。气温高时,可用轻型风扇吹风;雨水花,更要薄摊,吹风,蒸发花表面水,待表面水

加工茉莉花茶制工艺的详细解说

是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一个花茶种类,茉莉花的香气一直为广大饮花茶的人所喜爱,被誉为可窨花茶的玫瑰、蔷薇、兰蕙等众生之冠。宋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赞曰:“他年我若修花使,列做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的主要消费区域是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等地区,以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成都等城市销售量最大。 中国茉莉之乡——广西横县,横县的茉莉花具有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产量高、品质好,香气浓等特点。横县茉莉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均占中国总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很讲究,有“三窨一提,五窨一提,七窨一提”之说。现在由有着十多年窨茶经验的成师傅来跟大家介绍下茉莉花茶的诞生过程。 同理的,也可以用以下窨制工艺加工以龙井为茶坯的,除加工茉莉绿茶系列外,还可以加工茉莉红茶系列、茉莉黑茶系列、茉莉普洱系列、茉莉乌龙茶系列、茉莉铁观音系列等。 一、的窨制原理 窨制原理: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主要是茉莉鲜花吐香和绿茶胚吸香的过程。茉莉鲜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学变化,成熟的茉莉花苞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而不断的吐出香气来。绿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随着吸香同时也吸收大量水份,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产生了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茶汤从绿逐渐变黄亮,滋味有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茉莉花茶的窨制传统工艺程序:茶胚与鲜花拼和、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提花、匀堆、装箱。 二、茉莉花茶茶胚处理 窨制的茶胚,是用绿茶经过精制按照花茶茶胚级型标准样品拼配而成。 1、干燥:窨制茉莉花茶的茶胚一般要经过干燥处理。目的:高档茶胚在于散发水闷气、陈味;中低档茶胚在于降低粗老味、陈味等,显露出正常绿茶香味,有利于茉莉花茶的鲜灵度提高。烘干机温度一般不宜太高,高档茶胚在100—110℃,中低档茶胚可在110—120℃。传统工艺要求烘干后茶胚水份在4—4·5%,不能用高火烘,容易产生火焦味,影响茉莉花茶品质。 2、冷却:茶胚复火后一般堆温较高,在60—80℃,必须通过摊凉、冷却,待茶叶堆温梢高室温1—3℃时才能窨,太高进行窨制,影响茉莉鲜花生机和吐香,降低茉莉花茶品质,茶胚温度越低越好,这样窨制拼和后,使堆温上升慢些,相对的延长32—37℃的堆温时间,有利于茉莉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提高茉莉花茶质量。 3、鲜花养护:茉莉鲜花具有晚间开放吐香的特性,茉莉鲜花一般在当天下午二时以后采摘当天花,花蕾洁白饱满、香气足。采收后,装运时不要紧压,用通气的编织袋为好,切忌用塑料袋装,容易挤压,不通气,易造成“火烧花”。 a、茉莉鲜花摊凉:茉莉鲜花进茶厂后及时验收过磅,按级分堆,摊凉。目的是:茉莉鲜花在运送过程由于装压,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不易散发,使花温升高,一般都在38℃以上,高的超过40℃。不利鲜花生理活动,必须迅速摊凉,使其散热降温,恢复生机,促进开放吐香。摊凉场地必须通风干净,摊凉时花堆

传统工艺窨制茉莉

茉莉又名“莫离”,代表永不离弃的爱情,为中国“情人节――七夕”的圣花,传说1700年前天公女儿织女升天而去,江南女子普遍簪茉莉纪念她。而后,茉莉就因“莫离”代表忠贞不渝的爱情被评为贞士,现在,江南青年男女之间仍保留互送茉莉花以表达坚贞爱情的传统。西方鲜红的玫瑰代表火热的爱情,东方洁白神秘的茉莉代表冰洁、不离不弃的爱情。 自古以来,茶人对花茶就有“茶引花香”、“以益茶味”之说。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绿茶浓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饱含了茉莉花的鲜灵芳香。 好的茉莉花茶是好花和好茶的强强联合,福州非常注重抓好源头、摘好花、种好茶、加强茶叶基地建设。茶叶基地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生态环境好,为建设无公害茶园、绿色茶园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福州有地处茉莉花露地栽培的最北缘及依山傍水的闽江口地理优势,加上花农丰富的种植经验和完美的窨制工艺,让其汲取天地精华,既保持花的韵味又有茶的质朴,具有典型的“福州味”。 茉莉花茶根据茶坯形状不同分为针形、松针形、条形、圆环形、珠圆形、卷曲形、束形、扁形八个类型;根据茶坯原料不同分为烘青、炒青两个类别,福州传统工艺均采用烘青茶坯;根据窨次和茶坯质地不同分为特种花茶(六窨以上)、大白毫、银毫(六窨一提)、春毫、香毫(五窨一提)、特级(四窨一提)、1-6级及片、末等。福建省地方标准划定的福州茉莉花茶保护范围为四窨一提以上,依照相关规定,只有采用福州原产的茉莉花为原料并且根据福州茉莉花茶统一的制作标准制成的茶,才能打上“福州茉莉花茶”商标,其鲜灵浓醇的品质,源于茉莉花及茶坯独特的品质和如诗如画的窨制工艺。 据198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福州茉莉头香鉴定出的43种化合物与广州茉莉头香鉴定出的37种化合物进行比较,顺式茉莉酮、顺-3-已烯醇等十几种成分均为福州独有,这就是福州茉莉花茶具独有清香的原因。 窨花是福州茉莉花茶制作过程中最为繁复、神秘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福州茉莉花茶采用春茶伏花原料,用来制茶的茉莉花必须是当天采摘的,露水干后开始采,以下午两点到四点半采的最好,放置在竹篓之中,保持通风确保茉莉花的鲜灵度。茉莉花茶的窨制工序包括茶坯处理、鲜花养护(伺花)、茶花拌和、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等数十道精细工序。在窨温度、湿度、花的时机、水分等都要严格把握,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茉莉花茶并非简单地把茶与茉莉花混合吸香而成,如通花错过时间会导致闷味,花渣未起好会导致馊味,窨制不好会导致透兰和透素,不少窨制7-8窨还不如5窨的,俗称“窨倒了”。 经过近千年沉淀,福州茉莉花茶工艺逐渐成形,1903年闽浙总督许应?委派知府冯祥光参加大阪博览会,携带的闽茶展品有“峨眉花香茶一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部礼宾司把它作为国礼之一,周恩来总理曾用它招待基辛格,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春天的气味”。 链接 茉莉花茶的传统加工工艺 茶胚处理―鲜花养护―茶花拼和―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却―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 茶胚处理 窨花前,茶胚一般要经过干燥处理,目的是散发水闷气等,保持一定水分含量有利于茶叶吸香,烘焙温度一般100-110℃、水分含量在4-5%,烘焙后应及时进行摊凉冷却,待茶叶堆温稍高室温1-3℃时,才能付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