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次氯酸钠广泛运用于给水、排水工程及其它领域之中,可以进行消毒、漂白、助凝、抑制丝状菌、洗膜等等。

一、次氯酸钠的性质

次氯酸钠是一种无机物,分子式为NaClO,在没有作为广泛的水类消毒剂之前,广泛用于漂白、消毒中,近几年来,随着氯气及二氧化氯的弊端渐露,采用次钠消毒大有取代了氯气及二氧化氯消毒趋势,成为水处理消毒的主流消毒工艺。

次氯酸钠消毒液一般成微黄色液体,颜色和二氧化氯溶液差不多,溶液随着次钠浓度的增加,黄色渐深,一般含量在13%的浓度达到极限,再高会有不少结晶析出,次钠属于强碱弱酸盐,见光、遇热均容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此外次钠属于危化品(5%以上溶液),但等级不高,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中: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的危险货物编号是:83501;别名:漂白水;UN号:1791;CAS号:7681-52-9。

二、次氯酸钠的作用

1、消毒作用

消毒作用是次钠的主要的作用之一,作为氯类消毒剂,其消毒机理和氯气基本相同,主流认为有以下两种:

其一是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成次氯酸:

NaC1O+H2O=NaOH+HC1O

HClO =HCl+{O}

而后次氯酸分解生成新生态氧,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

其二是认为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所以可以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得其糖代谢失调死亡:

R-NH-R+HC1O=RNC+H2O

两种反应应该都有作用。

在作为给水消毒剂的时候,一般后加氯投加量可以在2mg/l有效氯左右,而前加氯视原水特点而定,前后加氯量最好进行小试实验,如果遇到水中有氨氮的时候,会发生折点加氯效应,更应该进行小试实验进行投加。

次钠的投加点可以有多个,一般设置在配水井、出水跌落井、消毒专用混合井等利于次钠混合的地方,接触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但一些厂将次钠投加点设置在滤池进水端,认为定量投加可以有利于滤砂的反洗,这种方法不推荐,因为次钠的投加将破坏滤砂的生物作用,削弱滤砂的过滤效果,且影响后续投加的计量计算。

在作为污水的消毒剂的时候,投加量一般是自来水消毒的3~7倍,实际投加量也应以小试实验作为指导;投加点一般设置在总出水点,如深床滤池出水处,生物滤池出水处,也可以设置在二沉池的出水处,并设置专门的清水池容纳消毒后的水体,现阶段,次钠消毒多用在有深度处理的水厂,而没有深度处理的水厂由于执行排放标准较低,较少使用。

由于次钠也是属于氯类消毒剂,其消毒机理也和氯气一样,所以副产物基本也和氯气一样,主要会产生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卤甲烷、三溴甲烷等等,产生计量和投加量成正比例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次钠产生这些消毒副产物的量要比氯气要少得多,所以相对氯气来水,次钠消毒又是较为安全的,需要主要的是,次钠消毒还会产生二氧化氯消毒特有的消毒副产物,氯酸盐及亚氯酸盐,主要原因其实和次钠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由于久置后分解反应和歧化反应产生,其产生机理为:

分解反应:2NaC1O=2NaC1+O2

歧化反应:3NaC1O=2NaC1+NaC1O3

反应过程中实际上氯酸盐是亚氯酸盐进一步氧化得到,这里就不多论述了。

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有PH、水温、接触时间、浊度、加氯量几项,加氯量很好理解,投加量越大消毒效果越好,但给水中需要考虑出水的性状及副产物,所以投加量不宜过大,而浑浊度也好理解,水中杂质越多,消耗的加氯量越大,所以投加点一般放在滤后的原因就在于此。而PH主要影响的是次钠水解后生成次氯酸的多少,一般PH 越高效果越差,一般不宜超过7.5,接触时间前文已有论述,此处不再论述;水温主要体现在影响余氯的损耗上,水温越高余氯的损耗速度越快,但水温越高杀毒效果也越好,此项一般不需特别调整,大部分地区的常温即可。

2、氧化助凝、除藻及除铁锰的作用

氯类消毒剂由于强氧化性,几乎都有助凝的作用,助凝作用在给水中用的较多,在污水中使用的较少。含藻类原水是我国常见的原水类型,藻类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带负电荷不容易被混凝去除,同时也会于水中的金属离子络合穿透滤池影响出水水质,而且藻类吸附力极强,会粘附在滤池表面影响过滤效果,缩短滤池寿命,而加氯对藻类有抑制和灭除作用,从而改善后期混凝效果。从实际上来看,无论是氯气还是次钠,对藻类的去除效果还是比较有限的,比臭氧及高锰酸钾要弱,而且由于投加量有限制,所以在高藻类的地区建议还是以高锰酸钾或者臭氧结合气浮去除藻类。次钠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氧化铁锰类物质起到后去絮凝沉淀去除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和藻类一样,次钠氧化铁锰的能力很弱,而且对PH的要求比较高,比他哥们二氧化氯要弱很多,所以在锰铁超标的地方建议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去除铁锰。

3、脱色及漂白的作用

次钠的脱色作用主要是由于其有氧化性的作用,一般需要和混凝沉淀合用,次钠的脱色作用主要也是展现在对有色物质的氧化上,比如对将水中铁从二价氧化为三价,然后通过混凝将三价铁沉淀下来,完成水体脱色,或者将水体中一些带颜色的有机物氧化后混凝沉淀下来,起到脱色的作用。

而次钠的漂白作用还是比较强的,笔者有幸在安装次钠设备的时候黄色衬衣被碰到,结果一大块变成了不伦不类的黄白色,其基本作用机理很简单:

HClO =HCl+{O}

其中的新生态氧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将不少有机染料发生作用,起到漂白的作用。

三、次钠的制备

工业上大规模制取次氯酸钠的化学反应为:

Cl2+2NaOH=NaCl+NaClO +H2O

其成品次钠有效氯含量在10%-13%,成品次钠遵循国家标准:次氯酸钠(GB 19106-2013)要求,次钠本身分为A等品和B等品两大类,A和B下面又各自分为3小类,A型主要用于消毒、杀菌等作用,B 等品主要是工业作用,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对重金属含量存在要求。

近几年来,电解次钠发展迅猛,已经趋于成熟,实际上电解次钠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但是之前技术一直不算成熟,基本停留在阳离子隔膜法制取的办法之上,虽然隔膜法制取的次钠纯度高,但是相应的昂贵的但不耐用的隔膜阻碍了电解次钠的运用,还有一个阻碍的因素就是电极,早些年的电极涂料及寿命比较差,技术并不成熟。但,电解次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当初的技术瓶颈均已突破,加上本身原料来源简单,浓度低基本不存在成品次钠的腐蚀、结垢、衰减的温度,所里越来越多的污水厂及水厂选用了电解次钠消毒。

水处理行业一般使用的是电解稀食盐水的办法制取次氯酸钠,其工作原理为:

NaCl+H2O→NaClO+H2↑

电极反应:

阳极:2Cl-- 2e → Cl2

阴极:2H++ 2e → H2

溶液反应: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电解法制取的次氯酸钠浓度一般为0.6%-0.9%,一套次氯酸钠发生器一般包括:溶盐系统、软水系统、溶液配比系统、电解系统、储药及投加系统、排氢系统、酸洗系统、冷却系统及PLC系统。

①溶盐系统。溶盐系统即为将工业级精盐配置成饱和食盐水的系统,主要由溶盐罐(食品级PE材质)及计量泵组成,溶盐罐预先将软化水注入溶盐罐中,然后由人工将盐按照设计的比例倒入溶盐罐制成饱和食盐水,根据国家标准:次氯酸钠发生器GB 12176-90标准。

②软水系统。由于一般水体中均含有相当浓度的钙镁离子,为防止钙镁离子在之后的流程中产生沉淀所以对饱和食盐水进行软化处理,主要就是将溶盐罐中的饱和食盐水通入软水器中进行软化,去除钙镁离子,软水器中,软水器中去除钙镁离子的主要“树脂粒”,该物质与水的钙镁离子进行离子交换达到软化水的目的。软水器需要定期反冲洗,反冲洗时间一般为一周,反冲洗历时一般为半小时,“树脂粒”寿命约为三年。

③溶液配比系统。溶液配比系统即为将软化后的饱和食盐水配比成浓度约为2.5%-4%的稀食盐水,系统比较简单,通过PLC按一定比例将软化水注入饱和食盐水中。

④电解系统。电解系统为电解法制取次氯酸钠的核心系统,电解系统又由电解槽、电极、整流系统、及循环冷却系统组成,电解槽一般采用有机玻璃或耐腐蚀材料制成。

而电极而位于电解槽的中心位置。

一般电极采用纯钛制作,寿命约4-6年,在电解过程中需控制电解温度在40度以下。

⑤排氢系统。由于电解法制取次氯酸钠无可避免的会产生氢气,氢气为易燃易爆气体,氢气的爆燃点为4%,所以对氢气一般的处理方法为稀释及强排,简单的说就是根据系统产生的氢气量设计风机,将所产生的氢气稀释并排出室外,进入大气。

⑥酸洗系统。虽然使用了软化系统,但是电解槽使用久之后无可避免的会结垢附着与电极之上,此时需要对电极进行酸洗,酸洗由PLC控制,采用柠檬酸进行酸洗,一般半年一次。

四、次钠的存储与投加

近几年来,随着给水、排水工程的蓬勃发展,一些地区为生产次钠自建化工城,制造有涉水许可证的成品次钠,大部分地区依然还是遵循采用国标(GB 19106-2013)要求的次钠,使用成品次钠好处很多,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担心“在自己厂里又建一个迷你化工厂的问题”,而且成品次钠一次性投资省,后期维护成本低,在拥有稳定的货源的和较低的运费的基础上是不错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成品次钠需要注意2个问题:

1、衰减及存储

一般来说次钠浓度越高衰减越快,根据作者自身的一些研究,成品次钠衰减的罪魁祸首有2个,一个是紫外线,一个是温度,一般来说在遮光的室温条件下10%成品次钠衰减到5%在120天左右,再往下

衰减速度陡然变慢,所以不少文章认为稀释成5%存放是可以的,实际上由于10%次钠的稀释需要软水,而不少地区的自来水的硬度均在100以上,稀释的时候会大量结垢,而水软化需要上设备,所以一般建议10%成品次钠在保存在7日左右用完,在短期用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少氯酸盐个亚氯酸盐的产生。次钠有腐蚀性和易分解性,所以在存储中尽量采用遮光及耐腐蚀的材料保存,PE桶是个不错的选择,在采用PE桶的时候,可以留有一个出气的通道,预防积气。

2、成品次钠宜采用单独投加

成品次钠宜采用单独投加而不要想二氧化氯那样利用厂用水带至投加点,因为这样会使管道迅速结垢,反应机理为:

NaClO有见光或遇热分解的特性,在NaClO生产、运输、储存、投加的过程中,NaClO溶液分解,生成 NaOH 、NaC1和Na2CO3 等杂质;反应方程式如式(1)、(2)、(3)所示:

(1) NaClO+H20=HClO+NaOH

(2) 2NaClO=2NaCl+02

(3) 2NaOH+CO2=Na2CO3+H20

其中的CO32-及OH-随着NaClO溶液的投加进入加药管道,CO32-及OH-与压力水中的Mg2+及Ca2+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aCO3沉淀。反应方程式如式(4)、(5)、(6)所示:

(4)OH-+HCO3- —H20+CO32-

(5)Ca2++CO32-—CaCO3

(6)Mg2++CO32-—MgCO3

所以投加的时候尽量采用原液投加,管道可以尽量采用CPVC或者UPVC管道,这些管道抗腐蚀能力均不错。

五、对采用次钠来去除氨氮的看法

次钠用来降低氨氮的化学反应式为:

2NH3+3NaClO→N2↑+3H2O+3NaCl

实际上在常温及中性的PH中,投加适量的次钠溶液反应基本上会进行至三步,第三步也是自来水上常用的氯氨消毒法的一般原理,而要进行到第五步反应需要较为合适的PH、温度的支持及大量投加次钠来支持,根据相关研究,有效氯投加量(以Cl2计)与氨氮的量的比值在1.5:1的情况下能达到去除氨氮的最大效率,实际上,由于污水中的杂质较多,浑浊度较高,大量的杂质严重耗费了次氯,所以一般次钠投加量远远不止1.5:1。在氨氮超标不高的情况下,采用次钠投加去除氨氮,是可行的,但是一旦遇到超标严重,采用次钠来去除,成本太高,还带来大量副产物,并不实用。

水厂二氧化氯风险评价

3.0 环境风险评价 3.1 风险识别 3.1.1风险物质识别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规定,本项目净水工艺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品为液氯。其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分析如下: 理化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101℃,沸点-34.5℃,相对密度(水=1)1.47,相对密度(空气=1)2.48。易溶于水、碱液。 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侵入途径:吸入。 危险标记:6(有毒气体) 3.1.2 风险单元的识别 在整个加氯过程中大多数设备都是在部分真空下工作的,一般情况不易产生氯气的泄漏。根据类比调查,氯气泄漏的原因主要是换瓶时操作不当,管道使用时间过长而破损,阀门连接部件垫圈受损及阀门质量不高等引起,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在换瓶时,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紫铜管中留有的少量液氯的泄漏。 一般的加氯消毒工艺如图3。

3.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3.2.1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为使环境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必须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定完备的安全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生产操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事故防范措施。加氯设备必须配备相应的报警系统,配备自动喷水系统等应急预防设施,一旦发生事故性泄漏,报警系统即会自动报警(报警浓度为1ppm(0.3158mg/Nm3)),并可开启机械通风设备,抽取含氯空气,再经喷淋设备处理后排空。 自动喷水池的废水需进行单独处理,经中和处理,沉淀后排放。在厂区四周种植一些常绿高大抗性树种,形成绿色屏障。 3.2.2事故应急措施 ①泄露: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把废气通入过量的还原性溶液中(亚硫酸氢盐、亚铁盐、硫代亚硫酸钠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支下水道。废水中的氯气和氯化铝电解中氯气回收。 ②消防: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③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次氯酸钠的正确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 次氯酸钠的制备和杀菌原理[1] 次氯酸钠(NaClO)是用发生器的钛阳极电解食盐水而得,反应如下:NaCl+H2O→NaClO + H2↑ 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如下: NaClO+ H2O→HClO + NaOH 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有效成份是HClO,HClO在水中离解,反应如:HClO ?H++ClO- HClO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影响,会产生解,反应如下:2HClO ?2HCl+ O2↑ 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2]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使用方法: 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 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 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30min 以上。

二氧化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一、二氧化氯在各种行业中的应用 (一)水处理行业 1、饮用水消毒: 美国和西欧几乎所有的水厂均已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进行消毒,其特点是:消毒后水口味好、安全无毒,既能降低毒性物质,又不产生致癌物,使用便利、安全、综合费用较低。由于我国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以及技术开发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而进口的成本又高,为此二氧化氯在我国水处理应用上远远落后发达国家。 目前随着国家建设部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各地水厂必将强制性淘汰传统消毒剂在饮用水的应用,这就给稳定二氧化氯在饮用水行业的迅速推广带来契机。可以预见,对于生活质量快速提高13亿人口的中国,稳定二氧化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是最佳替代品,其消费量将是巨大的。 2、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方面: 工业循环水PH值呈碱性,氯制消毒剂在应用中受PH值影响杀菌能力大大降低,长期应用产生抗药性,不仅用量越来越大,而且还需要几种消毒剂交替使用,即使如此,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二氧化氯是靠强氧化能力破坏微生物细胞赖以生存的酶,阻止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从而将其分解杀死。因此二氧化氯没有抗药性,且杀菌广谱。如在华北制药总厂终试后,现年用量已超过六十吨。因投加量小,药效维持时间长、不产生抗药性、消毒费用低,克服了用几种消毒剂交替使用带来的麻烦及对环境污染等缺点,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 3、在游泳池水处理的应用: 游泳作为全民健身运动项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成为人民最喜爱的项目。而水质的好坏是游泳者最关心的问题,氯系消毒剂在消毒游泳池水的同时,产生很大的刺激性气味,特别是室内游泳池,游泳者往往眼发红、头发变黄,而且二氧化氯消毒游泳池水,则不产生刺激性气味,而且参祛除异味,净化水质,还有增氧效果,使游泳池室内空气清新池水湛蓝,我公司生产的稳定二氧化氯在九运会的实际应用,结果再次表明,其优良效果是其它消毒剂无可比拟的,且降低了综合运行费用。 目前我国游泳池大量使用的消毒产品是:三氯异氰尿酸钠,市场价9千元/吨,一个标准室内泳池一年水处理药剂费用在4~8万元。而二氧化氯消毒剂在水中稳定,不挥发,药效时间长,加药次数大大减少。因此水处理费用可省1.5~3万元,随着2008年申奥成功,我国将有更多、更高档游泳场馆对外营业,传统的消毒剂必然淘汰、而绿色无毒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必然是首选,用量很大。 4、工业污水、医院、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二氧化氯在水厂的应用

二氧化氯在水厂的应用 二氧化氯 一、性质: (一)物理性质: ①、二氧化氯ClO2摩尔质量为67.453g/mol是在自然界中完全或几乎完全以单体游离原子团整体存在的少数化合物之一。ClO2熔点-59℃,沸点11℃。常温下是黄绿色或橘红色气体,ClO2蒸气在外观和味道上酷似氯气,有窒息性臭味,当溶液中ClO2浓度高于30%或空气中大于10%,易发生低水平爆炸,在有机蒸气条件下,这种爆炸可能变得强烈。 ②、二氧化氯不稳定、受热或遇光易分解成氧和氯。 ③、二氧化氯气体易溶于水,其溶解度约是Cl2的5倍,溶解中形成黄绿色的溶液,具有与Cl2近似的辛辣的刺激性气味。 (二)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氯系一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气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强烈反应,二氧化氯腐蚀性很强。 ②二氧化氯能与很多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其中包括铁、锰、硫化物、氰化物和含氮化物等无机物以及酚类、有机硫化物、多环芳烃、胺类、不饱和化合物、醇醛和碳水化物以及氨基酸和农药等有机物反应。 ③、在2-30℃内测定亚硝酸盐和4-甲基酚的阿累尼乌斯图给出了很好的线性关系,每升高1℃其表现速率常数分别增加4%和7%。 二、二氧化氯的消毒机理及特性: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机理:先进入微生物体内,然后破坏微生物体内的酶和蛋白质以达到灭活微生物的目的,但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特别是在低浓度时更加突出。二氧化氯主要通过两种机理灭活微生物,(一)、是二氧化氯与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分子反应。(二)、是二氧化氯影响微生物的生理功能。 三、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的因素: 1、水温:与液氯消毒相似,温度越高,二氧化氯的杀菌效力越大。在同等条件下,当体系温度从20℃降到10℃时,二氧化氯对隐孢子虫的灭活效率降低了4%。温度低时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较差,大约5℃时要比20℃时多消毒剂31%~35%。 2、pH值:适应范围宽。ClO2分解是pH和OH-浓度的函数: 当 pH值>9时 2 ClO2+2 OH-= ClO2- + ClO3-+H2O (岐化反应) 3、悬浮物:悬浮物能阻碍二氧化氯直接与细菌等微生物的接触,从而不利于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 4、二氧化氯投加量与接触时间: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随其投加量的增高而提高,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总体灭活效果取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次氯酸钠广泛运用于给水、排水工程及其它领域之中,可以进行消毒、漂白、助凝、抑制丝状菌、洗膜等等,作为一篇科普+专业类文章,本文从次钠的自身性质及作用机理谈起,方方面面讨论一下次钠。 一、次氯酸钠的性质 次氯酸钠是一种无机物,分子式为NaClO,在没有作为广泛的水类消毒剂之前,广泛用于漂白、消毒中,近几年来,随着氯气及二氧化氯的弊端渐露,采用次钠消毒大有取代了氯气及二氧化氯消毒趋势,成为水处理消毒的主流消毒工艺。 次氯酸钠消毒液一般成微黄色液体,颜色和二氧化氯溶液差不多,溶液随着次钠浓度的增加,黄色渐深,一般含量在13%的浓度达到极限,再高会有不少结晶析出,次钠属于强碱弱酸盐,见光、遇热均容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氧气,此外次钠属于危化品(5%以上溶液),但等级不高,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中: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的危险货物编号是:83501;别名:漂白水;UN号:1791;CAS号:7681-52-9。 二、次氯酸钠的作用 1、消毒作用 消毒作用是次钠的最主要的作用之一,作为氯类消毒剂,其消毒机理和氯气基本相同,主流认为有以下两种: 其一是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成次氯酸: NaC1O+H2O=NaOH+HC1O HClO=HCl+{O} 而后次氯酸分解生成新生态氧,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 其二是认为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所以可以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得其糖代谢失调死亡: R-NH-R+HC1O=RNC+H2O

个人认为,两种反应应该都有作用。 在作为给水消毒剂的时候,一般后加氯投加量可以在2mg/l有效氯左右,而前加氯视原水特点而定,前后加氯量最好进行小试实验,如果遇到水中有氨氮的时候,会发生折点加氯效应,更应该进行小试实验进行投加。 次钠的投加点可以有多个,一般设置在配水井、出水跌落井、消毒专用混合井等利于次钠混合的地方,接触时间不得小于30分钟,但一些厂将次钠投加点设置在滤池进水端,认为定量投加可以有利于滤砂的反洗,我个人是不推荐的,因为次钠的投加将破坏滤砂的生物作用,削弱滤砂的过滤效果,且影响后续投加的计量计算。 在作为污水的消毒剂的时候,投加量一般是自来水消毒的3~7倍,实际投加量也应以小试实验作为指导;投加点一般设置在总出水点,如深床滤池出水处,生物滤池出水处,也可以设置在二沉池的出水处,并设置专门的清水池容纳消毒后的水体,现阶段,次钠消毒多用在有深度处理的水厂,而没有深度处理的水厂由于执行排放标准较低,较少使用。 由于次钠也是属于氯类消毒剂,其消毒机理也和氯气一样,所以副产物基本也和氯气一样,主要会产生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卤甲烷、三溴甲烷等等,产生计量和投加量成正比例关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次钠产生这些消毒副产物的量要比氯气要少得多,所以相对氯气来水,次钠消毒又是较为安全的,需要主要的是,次钠消毒还会产生二氧化氯消毒特有的消毒副产物,氯酸盐及亚氯酸盐,主要原因其实和次钠本身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由于久置后分解

次氯酸钠加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次氯酸钠加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字数:3245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5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摘要:液氯因其危险性在自来水行业正逐步被新的消毒剂所取代。次氯酸钠作为一种含氯消毒剂因为使用安全、消毒效果好成为液氯的合适的替代品。本文从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流程、控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杨庄水厂自动加药消毒系统。文中分析了次氯酸钠的消毒效果,对比了两种消毒方式的成本,并根据因次氯酸钠的特性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次氯酸钠, 消毒,自动控制,成本分析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additive dosing system for sodium hypochlorite in Yangzhuang water works ZHAO Ran,LUO Guofeng (Water Treatment Work,Shijingshan,Beijing 100043,China) Abstract: Liquid chlorine is being replaced by new disinfection in tap water industry because of the hazard involved. Sodium hypochlorite as one of chlorine-based disinfectants has become a good substitute for liquid chlorine due to the safety in useas well as the good disinfection effect. Automatic additive dosing sterilization system is introduced in terms of sodium hypochlorite disinfectionprocess flow and control methods. In this paper, disinfection effect of sodium hypochlorite is analyzed. A comparison has been made of the costs of liquid chlorine method and sodium hypochlorite method. Furthermore, We analyse the problem caused by property of sodium hypochlorite.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is given. Key words: sodium hypochlorite, disinfection, automatic control, cost analysis 1.背景 液氯作为传统消毒剂因其本身的剧毒等危险特点,国家对其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和使用等方面均作了严格的规定,在北京等大城市因为人口密集

关于二氧化氯在水厂使用的建议

. 关于二氧化氯在水厂使用的建议 随着水质标准的提高及水源微污染日益严重,二氧化氯必将替代氯气在水厂大量使用。 二氧化氯在水厂应用后将出现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应用二氧化氯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⒈加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所以二氧化氯发生器的运行效率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由于二氧化氯须现场发生,发生器反应条包括原材料性质、发生器原理、应组织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厂家没有运行方面的经验尤其用户使用目的各不相同,应编写相应的教件、操作要点等。)材及制定操作规程。⒉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根据相应实际不象氯气投加时是简单的物理变化。由于二氧化氯现场发生是化学变化,发生器原料进料数复配过程的检测监督、情况应建立一套相应管理体系如原料质量的检测、量、发生器反应时间、发生器反应温度、发生器的清洗、计量泵的维护与校定、出口余量的检测标准等管理标准和管理手段。⒊针对二氧化氯的特点进行工艺改造。所以在应用时针对其特性相应的进行改造。由于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较氯气有很大不同, 自身分解等。预氧化时相应的调整投加例如低浓度杀菌效果突出、遇光分解、遇瀑气溢出、滤后投加二氧化氯应控制在清水池的停留时间缩短工艺流程时间,点多点投加,采取避光、接触时间)等措施。(保证30min ⒋针对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情况及现场条件进行适应性改造。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效率是厂家在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在生产实际工作中应达不到相 抓住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发生器的特点及本身实际工作条件,应条件。进行相应的进行调整、改造,使发生器在高效率状态下运行。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从而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质。 5、投加量的限制及注意事项1m投加量不宜超过70%,所以ClO2、由于 1ClO2预氧化时向ClO2ˉ和ClO3ˉ的转化率为,如果超过必须采取副产物去除措施或投加辅助氧化剂以减少二氧化氯投加量。g/L时,可以引起藻类藻毒素的释放,所以高藻期尽1mg/L 2、由于二氧化氯预氧化投量超过(因复合型的产出物中含有一定量的量不要用二氧化氯预氧化由其复合型二氧化氯发生器。氯气,当蓝藻数量高时易产生异味。)所以当原水水温在11℃左右应及时调整投由气态变为液态,由于二氧化氯在11℃时, 3、℃,11等问题。(由于二氧化氯的沸点只有防止因二氧化氯形态的改变发生加量,‘黄水红水'它在水中可能是溶解的气体或与水作为溶剂的液体,这一点在水处理上非常重这就决定了 细菌和生物氧化效率、生产过消费者的感觉、要。这种差别对残余浓度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亚氯酸钠法、盐酸法二氧化氯的影响因素采用亚氯酸钠和盐酸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以 .. . 使发生器处于最佳工艺条件。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其产率和纯度的影响, 1、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较大,反应温度过高,亚氯酸钠和盐酸在常温度下能够进行反应, 投加盐酸的速度会直接爆炸危险性也相应增加。在反应过程中,亚氯酸钠会发生分解反应,可以通过控制原料和工艺水影响反应器内的温度,应有效地控制投加盐酸的速度及投加量,这样有利于提高二氧化氯气体的产率和一2 5℃之间,温度把发生器的反应温度控制在1 9 纯度。(环境和原料温度不许低于10℃,当满负荷运行时环境和原料温度不许低于15℃。) 2、反应物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盐酸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比较大,浓度增大,反应速度加快,副产物增加且反应不易 亚氯酸钠溶液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也最佳的盐酸反应浓度为2 0% ;控制,易发生爆炸事故,。)

水厂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操作规程

水厂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操作规程 次氯酸钠(以下简称“次钠”)投加系统共有7台隔膜计量泵,1#泵为前加氯,2#泵为备用前加氯,3#泵为1#为后加氯,4#泵为2#后加氯,5#泵为补加氯,6#泵为备用后加氯,7#泵为备用补加氯,可以分别通过切换相应阀门实现备用功能。有效氯投加量可通过调整隔膜泵冲程和频率、次钠溶液浓度来实现;次钠溶液存储于次钠仓库的6个15吨的储药桶内,药剂入库周期为10—12天,以保证投加的连续性稳定性;卸药通过卸药泵来实现,一用一备。 一、卸药及配药 次钠配置的顺序是先放原液再放水,原液卸药由供应商完成,值班长监督,水质监测室做好抽检工作;配药由值班长完成,卸药及配药都在现场操作。具体投加次纳浓度由生产实际决定,一般配置浓度5%的溶液,现以配制5%浓度的为例:次钠原液溶液浓度为10%,配制5%浓度计算出需配次钠的液位和水的液位。 1、卸药(以1#桶为例) 1)输液管接入1#卸药泵接口,打开1#卸药泵阀门。 2)确认除1#桶外的进药阀都在关闭状态,打开1#桶进药手动阀,将1#进药阀“就地/远程”转换开关转到“就地”位置,按“1#进药阀开启”按钮,“1#进药阀”显示开启。 3)按“1#卸药泵开启”按钮,“1#卸药泵运行”指示灯亮,检查卸药泵运行正常,开始卸药,到达所需液位后,按下“1#卸药泵停止”按钮,“1#卸药泵停止”指示灯亮,关闭1#卸药泵阀门。

2、配药(以1#桶为例) 1)将稀释阀“就地/远程”转换开关转到“就地”位置,按“稀释阀开启”按钮,“稀释阀”显示开启。 2)按“1#卸药泵开启”按钮,“1#卸药泵运行”指示灯亮,检查卸药泵运行正常,开始稀释,到达所需液位后,按下“1#卸药泵停止”按钮,“1#卸药泵停止”指示灯亮。 3)按“稀释阀关闭”按钮,“稀释阀”显示关闭,按“1#进药阀关闭”按钮,“1#进药阀”显示关闭,关1#桶进药手动阀。 4)做好进药和配药台账。 二、投加 1、手动投加 1)首先确认选用隔膜计量泵前后的手动阀门在打开状态。 2)打开1#桶出药手动阀,将1#出药阀“就地/远程”转换开关转到“就地”位置,按“1#出药阀开启”按钮,“1#进药阀”显示开启。 3)#计量泵“就地/远程”转换开关转到“就地”位置,按“#计量泵开启”按钮,“#计量泵”显示开启。 4)通过调节计量泵冲程对投加流量粗调,调节频率对投加流量微调,使其流量达到需要的数值。 5)通过3-4步对前加氯、1#后加氯、2#后加氯、补加氯完成次钠投加。 6)停止投加,按“#计量泵停止”按钮,“#计量泵”显示停止。 7)备用泵切换,先停止计量泵,关闭对应投加阀,按备用需求

(完整版)自来水厂工艺流程概述_自来水厂工艺流程图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概述自来水厂工艺流程图 现在人们谈到饮用自来水会“心有余悸”,主要是因为害怕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未能除尽水中的杂质及微生物,又害怕净水过程中混入了一些有毒气体。基于此,我组成员先到自来水厂参观采访,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1、自来水是如何生产的? 众所周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原水里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从给水处理角度考虑,这些杂质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大类。城市水厂净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这些会给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净化后的水能满足生活饮用及工业生产的需要。市自来水总公司水厂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它包括混合、反应、沉淀、过滤及消毒几个过程。 (1)混凝反应处理 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理,即: 原水 + 水处理剂→混合→反应→矾花水 自药剂与水均匀混合起直到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整个称混凝过程。常用的水处理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三氯化铁等。汕头市使用的是碱式氯化铝。根据铝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知,投入药剂后水中存在电离出来的铝离子,它与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应: Al3+ + 3H2O ←→ Al(OH)3 + 3H+ 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胶粒及微小悬浮物脱稳、相互聚结,再被吸附架桥,从而形成较大的絮粒,以利于从水中分离、沉降下来。 混合过程要求在加药后迅速完成。混合的目的是通过水力、机械的剧烈搅拌,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散于水中。 经混凝反应处理过的水通过道管流入沉淀池,进入净水第二阶段。 (2)沉淀处理 混凝阶段形成的絮状体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这个过程在沉淀池中进行。水流入沉淀区后,沿水区整个截面进行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地流向出口区。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断堆积并浓缩,定期排出池外。

饮用水中二氧化氯的应用

饮用水中二氧化氯的应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水溶性的氧化剂,在美国有500多家水处理厂中使用。二氧化氯能迅速杀死细菌和病毒,它不与酚类反应生成有害的化合物,并且能降低或消除使用氯气易形成的致诱变和致癌的三卤甲烷。二氧化氯是一个稳定的自由单体,室温下以气体形式存在,易溶于水。在处理水时,二氧化氯加到水中以后,主要是被还原后生成亚氯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少部分也可形成氯酸根离子。二氧化氯可与水反应生成亚氯酸和氯酸。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氯不与有机物反应,除非那些有机物含有特殊的活泼性官能团,例如双键或酚环。在饮用水处理时,二氧化氯通常是在后面的步骤中加入,它常被用来控制有机氯化物如氯仿的形成。因为二氧化氯能迅速还原为亚氯酸根和氯离子,因而它不会与人体接触,在用二氧化氯处理过的水中,二氧化氯的含量应保持在1 ppm以下,最后从水龙头放出的水中,二氧化氯已经没有了,但它的一部分分解产物亚氯酸根仍将存在。 2.二氧化氯的应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水溶性的氧化剂,目前被广泛地用作漂白剂和消毒剂。1811年,Humphrey Davey用KCLO3水溶液和盐酸反应,首次合成并收集了二氧化氯气体。1834年,Watt和Burgess 发现了该化合物的漂白性。近二十世纪初,人们发现二氧化氯溶于醋酸稀溶液可用来漂白纸浆。但是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二氧化氯才得以安全且经济地大规模生产,开始了工业化的广泛应用。1944年,二氧化氯首次作为消毒剂用于处理美国纽约州尼加拉大瀑布城的饮用水。目前,在美国有大约400~500家工厂,在欧洲有500家水处理厂用二氧化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 在美国,氯气首次用于水的消毒是在1915年左右,不久就发现通过饮水传染的疾病如霍乱,伤寒,肝炎等的发生率急剧降低。直至七十年代中期,人们才认识到氯气用于饮用水消毒对健康的不良影响。一些学者对加入水源的消毒剂形成的反应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用氯气处理原水时有大量的卤代烃生成,其中有三氯甲烷,如氯仿,和其它有机卤化物。氯仿已被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确认为致癌物质。基于这个结论,饮用水的氯化所引起的对人体潜在的致癌性致诱变性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在,选择可替代氯或减少用氯消毒剂正在研究中。二氧化氯是一种可取代氯气的消毒剂。二氧化氯是强氧化剂,可以和溶于水中的许多有机物及无机物反应,得到电子,生成亚氯酸根离子和氯离子。二氧化氯在水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氧化产物,而不是象氯气消毒那样生成氯化产物。当二氧化氯在模拟水处理厂的条件下加入未经处理的原水中,确认没有三氯甲烷生成。用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物处理水,二氧化氯可大大降低由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量。在一项研究中,二氧化氯替代氯气作为单一的消毒剂用于一个小镇的水处理厂三个月后,测量二者使用时各自的三氯甲烷水平,发现用氯气处理后的三氯甲烷的含量比用二氧化氯高1700%,这清楚地说明了二氧化氯能大大降低三氯甲烷的生成。 3.二氧化氯的产生和测定 二氧化氯的产生有几种方法,要根据所需的量和纯度来选择。在大多数水处理厂,二氧化氯是通过氯水或氯气加入亚氯酸钠溶液来产生的。为了得到较高纯度的二氧化氯气体可以通过酸化的亚氯酸钠溶液和硫酸反应。将稀硫酸慢慢地加入亚氯酸钠溶液中,二氧化氯即产生,向溶解了二氧化氯的蒸馏水中鼓入空气或氮气,即可收集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的计算

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的计算公式 1、S=CQ/T (01) 式中:S为所选设备的产量,g/h;C为二氧化氯的投加浓度,mg/L或g/m3;Q为水厂的设计水量,m3/d;T为运行时间,h/d。 其中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投加量: 地下水投加量为:0.5~1.0mg/L 地表水投加量为:1.0~2.0mg/L 以水源为地下水,供水量为1000m3/d的水厂为例,二氧化氯投加量为1.0mg/L,深井泵每天运行20h,那么需要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发生量为: B=CQ/T=1.0×1000 /20=50g/h, 表1—1 供水量和二氧化氯投加量

2、亚氯酸钠、盐酸量的计算方法: 设备原料采用8%的亚氯酸钠溶液和9%的盐酸。 亚氯酸钠的计算 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5 NaClO 2+4HCl=5NaCl+4ClO 2 +2H 2 O 设产生100g/h二氧化氯则: 5NaClO 2——4ClO 2 452.5 270 X 100 则计算出X=167.6g/h(167.6g是纯的亚氯酸钠) 167.6g纯亚氯酸钠配成78%的亚氯酸钠,则:167.6/0.78=214.87g/h 亚氯酸钠溶液(8%)的配制:将亚氯酸钠(78%)与水按1:8.75(重量比)比例混合,例如:1公斤亚氯酸钠加8.75公斤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 则214.87g78%亚氯酸钠配成8%的亚氯酸钠需加水的量为:214.87×8.75=1880g/h 溶液总质量为1880+214.87=2094.87g 亚氯酸钠溶液密度按约等于水的密度算 则亚氯酸钠体积为:2094.87g/h/1000g/L≈2.1L/h 则产生100g/h二氧化氯需要投加亚氯酸钠溶液(8%)体积需要2.1L。 盐酸的计算 设产生100g/h二氧化氯则:

次氯酸钠投加系统介绍及在自来水行业的应用

自来水厂次氯酸钠投加系统介绍与常见问题探讨 氯气消毒曾经是自来水厂普遍采用的消毒方式。但是,液氯在运输、储存和操作过程中的潜在不安全性,使寻找和替代氯气消毒的新消毒方式逐渐得到推广。次氯酸钠消毒就是新消毒方式之一。在此,笔者就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与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次氯酸钠消毒原理 次氯酸钠投入水中会迅速水解并发生分解,其中的次氯酸根会与水中氢离子结合形成次氯酸,钠离子与氢氧离子结合成为氢氧化钠。 NaClO + H2O = HClO + NaOH 其中次氯酸也会进一步分解,从而形成盐酸和新鲜的氧原子。 HClO = HCl +【O】 次氯酸本身具有一定的杀菌功效,会吸附在细菌或病毒的表面,通过渗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通过强烈的氧化作用改变细菌或病毒内部的蛋白质,从而起到杀菌和消毒作用。 次氯酸钠的分解 一般自来水厂使用的次氯酸钠溶液是出厂原液,溶液浓度为10%左右,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次氯酸钠会发生分解。在浓度、温度和压力不同的条件下,次氯酸钠发生分解的速度会不同。浓度越高、温度越高、压力越低,次氯酸钠分解越快,反之越慢。 次氯酸钠化学性质不稳定,光照受热后会自身分解: 2NaClO = 2NaCl + O2 同时,次氯酸钠水解产生的次氯酸也会发生分解: 2HClO = 2HCl +O2 分解产生的盐酸还会和次氯酸发生反应,产生氯气 HClO +HCl = H2O +Cl2 次氯酸钠产生的气体会与液体混合在一起进入消毒投加系统。当气体积聚到一定量以后,系统内的气体会直接对系统的工作性能、控制参数产生影响,改变整个系统的控制结果,甚至可能影响水厂的出厂水质。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流程 通常,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由储存槽,计量泵投加系统和原水加注点组成。 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排气 在流程图中已红色标注的位置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的排气点。

次氯酸钠溶液用于自来水消毒浓度计算方案

次氯酸钠溶液用于自来水消毒浓度计算方案(参考)发布时间:2007-9-21 11:09:35信息来源:武汉市武水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 按1Kg有效氯处理1000吨自来水的原则估算。(此时水中有效氯浓度为1mg/L即1ppm浓度) 2、????????? 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为10%。按上述原则为10Kg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000吨自来水(此时水中有效氯浓度为1mg/L即1ppm浓度) 3、????????? 如果改变水中有效氯浓度,只须按上述原则推算即可。 备注:如果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有效氯浓度必须在5mg/L以上,接触时间在45分钟以上,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氯气、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比较 次氯酸钠发生器(八四消毒液设备)简介 发布时间:2010-8-26信息来源: 一,性能特点: 武水源系列次氯酸钠发生器是采用电解低浓度食盐水(或直接采用海水)的工艺在消毒现场制取次氯酸钠溶液的理想设备,该设备是集溶盐、稀释、电解、储存、投加、控制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可广泛应用

于自来水、二次供水、游泳池水、小区中水、医院污水杀生消毒,也可用于养鸡(鸭)场、畜牧场制备消毒液(八四消毒液)。由于该设备使用的原料是食用盐,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又具有高效、广谱、安全、价廉等特点,因此特别实用于偏远地区、广大农村和山区安全饮用水工程。其主要特点如下: 1, 设备操作管理方便、简单,所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浓度适中,安全性高,杀生能力强,运行费用低。 2, 电解电极采用表面镀钌、铱的钛合金电极,使用寿命长,正常??????? 使用年限可达7~10年。? ??? 3, 设备以嵌入式PLC为核心控制部件构成一全自动化次氯酸钠?? 发生器系统,可独立使用,也可与其他提水设备联动。如再配备“文本显示器”“余氯变送器”,即可组成典型的无人值守“自来水厂余氯闭环控制系”。 4, 主要控制参数可远传至“中控室”,而实现远程监控。 二,设备结构; ?? 武水源系列次氯酸钠发生器有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结构形式,均由溶盐箱、电解槽、电解电源、储药罐、投加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电解槽、溶盐箱、储药罐和管道阀门由耐腐蚀PVC塑料构成, 投加系统采用德国普洛名特计量泵,投加量从h~120L/h配置。 三,基本指标; 1, 盐水浓度:3%~4%,或直接使用海水。 2, 盐耗:<kgCL? (每制取1kg有效氯) 3, 交流电耗:<4kw·h/ kgCL ?(每制取1kg有效氯) 4, 制取次氯酸钠有效率浓度:6000~8000ppm (国家标准规定自来水出厂余氯含量) 四, 适用范围: 1, 中小型自来水厂 2, 小区二次供水、小区中水、高速公路服务区、游泳池 3, 医院污水、 4, 养鸡(鸭)场、屠宰场 5, 循环水杀菌消毒 五,运行费用分析:(按生产1Kg有效氯计算) 1,在一般情况下生产1Kg有效氯计算所耗材料: 食盐4Kg (元/Kg)×4=元 电耗? 元/kwh) ?×=元 合计:元 运行中的其他损耗、人工、折旧等按材料耗费的20%计算费用为:元

自来水厂原水处理自来水常用工艺流程

自来水厂原水处理自来水常用工艺流程 目前,自来水厂排泥水含有大量来自原水的污染物,排泥水直接排放,会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自来水厂水处理日趋上升。就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华泉药剂总厂给大家做详细介绍。 某自来水厂用源水水处理流程: (1)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明矾来净水。 (2)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蒸馏。 水处理药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时主要用于除去水有色素、异味;为加快水中小颗粒的固体不溶物,可加入明矾,明矾能使悬乳水中的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加快沉降;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降低水的硬度即减少水中钙、镁离子的量;蒸馏是通过蒸发、凝结后获得蒸馏水的过程,而静置、吸附、过滤等操作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 静置、吸附、过滤主要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固体,而对溶于水中的钙、镁离子无任何影响;蒸馏是把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然后再把水蒸气降温凝结成纯净的水,通过蒸馏处理的水为蒸馏水,为不含其它物质的纯净物。 总之,吸附、沉降、过滤、蒸馏是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其中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方法.河南省华泉自来水处理总厂是水处理药剂的专业生产基地,直销、、PAC、PAM、活性炭、、滤料等。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概述 现在人们谈到饮用自来水会“心有余悸”,主要是因为害怕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未能除尽水中的杂质及微生物,又害怕净水过程中混入了一些有毒气体。基于此,我组成员先到自来水厂参观采访,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1、自来水是如何生产的? 众所周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原水里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从给水处理角度考虑,这些杂质可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大类。城市水厂净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这些会给人类健康和工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净化后的水能满足生活饮用及工业生产的需要。市自来水总公司水厂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它包括混合、反应、沉淀、过滤及消毒几个过程。 (1)混凝反应处理 原水经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经过混凝工艺处理,即: 原水+ 水处理剂→混合→反应→矾花水 自药剂与水均匀混合起直到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整个称混凝过程。常用的水处理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三氯化铁等。汕头市使用的是碱式氯化铝。根据铝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知,投入药剂后水中存在电离出来的铝离子,它与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应: Al3+ + 3H2O ←→Al(OH)3 + 3H+ 氢氧化铝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胶粒及微小悬浮物脱稳、相互聚结,再被吸附架桥,从而形成较大的絮粒,以利于从水中分离、沉降下来。 混合过程要求在加药后迅速完成。混合的目的是通过水力、机械的剧烈搅拌,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散于水中。

(完整版)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和应用在各种用途中的稀释比例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和应用在各种用途中的稀释比例 1 、 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如何?次氯酸钠溶液为什么是消毒液?(即为什么有消毒灭菌的特性)? 次氯酸钠分子式: NaC10, 分子量: 74.44 含量:工业制备的次氯酸钠含有效氯 10-12% ,次氯酸钠发生器电解食盐产生的次 氯酸钠有效氯为 0.12-1.5% 左右。 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 用后小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 1 ) 理化性质 纯品的次氯酸钠为白色或灰绿色结晶,工业为淡黄色或乳状剂,有较强的漂 白作用,对金属器械有腐蚀作用。 ( 2 ) 次氯酸钠的杀菌作用 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包括次氯酸的作用、

新生氧作用和氯化作用。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次氯酸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带电荷,故侵入细胞内与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 R-NH-R+HC10-RNC+H2O (细菌蛋白质) 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而次氯酸钠在水中能解离为次氯酸 NAC10+H2O-NAOH+HC10 所以说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液。 ( 3 ) 影响次氯酸钠杀菌作用的因素 ①、 PH : PH 值对次氯酸钠杀菌作用影响最大。 PH 值愈高,次氯酸钠的杀菌 作用愈弱, PH 值降低,其杀菌作用增强。 ②、 浓度:在 PH 、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

用增强。 ③、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 ④、 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 ⑤、 水的硬度:水中的 CA+ 、 MG+ 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 何影响。 ⑥、 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 ⑦、 碘或嗅: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臭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 ⑧、 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2 、次氯酸钠使用范围及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含氯消毒液推荐用量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高红涛,康雅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河南郑州450007) 摘要:该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应用;并通过与加氯消毒、臭氧消毒相比较,说明其在饮用水处理中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二氧化氯;饮用水;消毒;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的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源水质变差,加上二次污染的加剧,使自来水质量下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加强,饮用水的质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水厂还是沿用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的水处理工艺。加氯消毒采用液氯、次氯酸钠、漂白粉等,对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效果不理想,还会生成多种副产物,包括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物质。饮用水氯化消毒在以上提及的各种方法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这是因为氯气用于饮用水消毒具有操作简单、经验成熟、经济实用等优点,世界各国目前仍将氯气作为主要的饮用水消毒剂。但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饮用水氯化消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因此发现了饮用水氯化消毒的严重缺陷,这使得传统的氯化消毒的地位产生了动摇。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基本上不用加氯消毒,代之以二氧化氯(ClO2)、臭氧等处理饮用水,有些国家还颁布了强制使用二氧化氯的法律和法规。我国使用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才刚刚起步,有待于进一步推广和普及[1]。 1.二氧化氯性质介绍 二氧化氯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带有辛辣气味的黄绿至橙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形成黄绿或橙黄色溶液,溶解度为107.9g/L,其分子量为67.45,沸点11°C,熔点-59°C,气体ClO2密度为3.09(11°C),液体ClO2的密度为1.64,0℃的饱和蒸汽压为500torr。二氧化氯水溶液在密闭、阴凉处比较稳定,尤其水处理工艺中常用到的低于I .0mg/L的浓度下更加稳定。二氧化氯在水中以二氧化氯单体存在,不聚合生成ClO2气体,在20°C和4kpa压力下,溶解度为2.9g/L在水中不与有机物结合,不生成三氯甲烷致癌物,因此被称为不致癌的消毒剂ClO2结构中有一个带有孤对电子的氯-氧双键结构,极不稳定,光反应会产生氧自由基,具有强的氧化性。

二氧化氯用于自来水消毒副产物超标的几个原因

二氧化氯用于自来水消毒副产物超标的几个原因 (2014-10-08 16:10:31) 二氧化氯消毒常造成水质不合格甚至水质事故的情况,就其成因,有下面几种情况: (1)二氧化氯发生器转化率低,造成氯酸盐超标 目前,我国使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普遍采用的原料是氯酸盐和强酸,早期的设备残液没有分离,直接进入了自来水。发生器反应原料的配比、浓度、温度及压力,直接影响原料的转化率,转化率则影响到有效氯的含量和原料的流失。转化率低,反应残液中残留的氯酸盐含量高,二氧化氯的产量却低,为了保证出厂水中的二氧化氯含量达标,只有提高投加量,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水中的氯酸盐也容易超标。 (2)二氧化氯测定方法不正确,过量投加造成的氯酸盐、亚氯酸盐超标 由于二氧化氯在水中不稳定,因此目前二氧化氯的检测方法大都采用现场测定法,即用DPD试剂显色用分光光度计或单项比色计比色测定。虽然二氧化氯和游离余氯的测定可使用相同的显色剂,但是两种物质的灵敏度却相差2-3倍。但有些小水厂直接用测定游离余氯的模式或者方法测定二氧化氯,这样测定的结果是二氧化氯的真实浓度会比测定值高出2-3倍,也就是如果用游离余氯的测定方法来检测二氧化氯,测定结果为L,二氧化氯的实际浓度却已达到mg/L,因此采用这种测定方法来控制二氧化氯的投加量,很容易造成过量投加,导致氯酸盐和亚氯酸盐超标。 (3)水中还原性物质(用耗氧量来表征)含量高,造成亚氯酸盐超标 部分地区以水库水为原水,水库水中通常耗氧量比较高,二氧化氯与水中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大量的亚氯酸盐,造成亚氯酸盐超标。 (4)操作不当,造成水质安全事故的问题 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原料强酸和氯酸盐,由于自动投加设备故障或者手动投加人员的疏忽,可能导致原料配比严重失衡,造成水中氯酸盐严重超标或者pH严重降低等水质安全事故。氯酸盐超标只有通过仪器检测确定,但是pH严重偏低,水对皮肤有刺激性,甚至有刺鼻的酸味,用户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对人体产生伤害,对管网造成影响,引起严重的水质事故。 综上,二氧化氯净化饮用水会产生消毒副产物氯酸盐和亚氯酸盐。氯酸盐超标通常是原料流失带来的,因此提高原料反应效率减少流失,可以有效地降低氯酸盐的含量;亚氯酸盐超标通常与原水水质有关,因此需要做好水源保护,提高消毒前净水工艺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还原性物质含量,同时注意适量投加二氧化氯,做好这些工作后亚氯酸盐依然超标,就只有采取亚铁还原或者活性炭吸附等方法予以去除,从而保证水质合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