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专用系统说明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专用系统说明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专用系统说明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专用系统说明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专用系统说明

本系统专为青岛版信息技术2017版教材小学版打造,采用Win7旗舰版系统封装,分为教师机版和学生机版,共有4个版本,理论上适合各种机型。

系统说明:

1.系统:Win7

WePE 2.0 密码:wjsh2019

Maxdos 8.0 密码:wjsh2019

2.冰点还原2选1安装即可。

冰点还原标准版自行设置密码:

冰点还原企业版自定义代码:wjsh2019 密码:wjsh2019

3.极域电子教室密码:wjsh2019 频道号默认为01,可根据机房自行调整教师机与学生机的频道号。

4.常用软件运行库: .Net运行库、DX9C运行库、Java运行库

5.微机室学生上机软件:

第1册:

第一单元:金山打字嘉嘉鼠标游戏

第二单元:画图

第三单元:QQ、IE浏览器、GoogleChrome、Firefox、2345浏览器

第2册:

第一单元:WPS文字(去升级)(WPS政府版)

第二单元:暴风影音+暴风解码、酷狗音乐、美图看看、美图秀秀(去广告去升级)

第三单元:SWiSH Max 4.1(已经安装号MP3 Code插件)

第3册:

第一单元:WPS演示(WPS政府版)格式工厂

第二单元:Scratch (去多国语言+禁止联网+AdobeAIR_28.去升级)

第4册:

第一单元:WPS表格(WPS政府版)

第二单元:WPS H5上课时自行安装

第三单元:App Inventor 离线版2016

第5册:

第一单元:Mixly0.996_WIN+驱动

第二单元:python-3.6.1

第6册:

第二单元:irobotq3d_setup_15212_20180904

第三单元:3Done 家庭版 1.4 (需要注册账号)

3Done 教育版(安装完还原精灵后上课时自行安装,选择试用无需账号)第四单元:优芽互动电影

6.C盘设置文件夹内容:

00 Windows loader Win7-系统激活工具

01 建立免疫文件夹并设立我的文档共享

02 学生机号文件(01-99号机器号)

03 IP地址计算机名称修改器

04 冰点还原:冰点还原企业版冰点还原标准版7.51

7.系统设置

(1)我的文档:设置为D盘(2)下载文件夹:设置为D盘(3)任务栏部分设置:(4)修改休眠时间为1小时(5)如有未安装驱动,联网用开始菜单驱动总裁安装即可——————————————————————————————————————————本系统无毒无广告,无推广,后续如有修改与本人无关。

2019年4月

本系统特点:

1、集成上课所有软件:

第1-2册软件运行截图

第3-4册软件运行截图

第5-6册软件运行截图

2、集成课本上所有的字体

系统字体文件夹

第3册第一单元所需字体

第1册第二单元所需字体第2册第三单元所需字体

桌面图标文件

C盘设置文件夹

冰点还原文件夹

开始菜单程序文件

版本信息:

未封装版:仅适用于联想启天M4550-N000主机,别的机型未测试。

32位教师未封装版:

File: SYSBAK.MAX

Size: 2097147431 bytes

MD5: 941B175EA02680D4100CCC208E91ADD6

SHA1: 74BCC2B96FC47AB98FB01A352051EA153E83CB1B

CRC32: 047BA0CD

File: SYSBA001.GHS

Size: 2097145338 bytes

MD5: 7AB9F92DC0153C57B66AD3387656C299

SHA1: 60B66189B05E2CCF90E71B64E5ABE88964FD4040

CRC32: E42D0429

File: SYSBA002.GHS

Size: 2097140658 bytes

MD5: D3CA275C644CAB31B058433581364AAB

SHA1: 2349CC493B0D77DDB0D88DC950E410E7CE2F4664

CRC32: 350717D4

File: SYSBA003.GHS

Size: 1122500410 bytes

MD5: 55147EBA444215710CD9C19469534AE8

SHA1: 8ECC860ABE80667AC97A05B11D626F605422CDDD

CRC32: 50911C5B

32位学生未封装版:

File: SYSBAK.MAX

Size: 2097132524 bytes

MD5: 29A335D2B5C8AB9FC880FEA9DAF21885

SHA1: DA01AD97BEB9221AB9AC152197BFECA34593858D CRC32: 131C920C

File: SYSBA001.GHS

Size: 2097132203 bytes

MD5: 3EA6D25591CBB56B17775439BCCD2A04

SHA1: 6099C25DDFC2F12441F8C626C93457E4E006F7A3 CRC32: 702E00B7

File: SYSBA002.GHS

Size: 2097149682 bytes

MD5: 398941B78F6B2D4F316302C03F602B0E

SHA1: EC9FA6768DFB0CA22F01DAF457A403B9DF25B32C CRC32: C82A018B

File: SYSBA003.GHS

Size: 1092717636 bytes

MD5: DCD206D9E328488327092B727DC481AE

SHA1: 49ACA14F8223FFC2DEF7AC9C6024A6865C8FD246 CRC32: 733F00A2

64位教师未封装版:

File: SYSBAK.MAX

Size: 2097151172 bytes

MD5: A62571E79DCB6CA86FC439AC808339DA

SHA1: 927E6DDC6C2BDA9D469E7371E87A5E11438E9CCE CRC32: 461D1E8B

File: SYSBA001.GHS

Size: 2097131818 bytes

MD5: FA6A669DA3DD197DFFF11CC7F2639D1B

SHA1: 51BA59F105B37C3583931F78CDDE529C62677E52 CRC32: D9B5A049

File: SYSBA002.GHS

Size: 2097141895 bytes

MD5: 6E4822830E5CB32ADF229BB0085274BD

SHA1: 09AF2229DDBB754F92DB9B217EB9865AA4EDF361 CRC32: 64F4467A

File: SYSBA003.GHS

Size: 2097142398 bytes

MD5: 6C88CB139C2FB832DC3D568B229B66AA

SHA1: 8E76ABFA9506402DB6366FB740A934B481F116F9 CRC32: FC6D923F

File: SYSBA004.GHS

Size: 556897727 bytes

MD5: 0E165D4740E6F2F1668054B0D6F0E933

SHA1: 4BE6CF2A01F921572C3D2737AEEB5C76E4A838A8 CRC32: B9EE5702

64位学生未封装版:

File: SYSBAK.MAX

Size: 2097136147 bytes

MD5: 24475D4FB4DDAA1B094F2DF81A8CA0E1

SHA1: 431CD3A493FDAD974ED1054F9488817A88B49559 CRC32: 746CBE6E

File: SYSBA001.GHS

Size: 2097145353 bytes

MD5: BA9DD66D92ABE13F02FAFF2D0D06D876

SHA1: 70153BF9411710BDC1B18FD88190BA7B8C1571BA CRC32: 6F17CBBF

File: SYSBA002.GHS

Size: 2097132435 bytes

MD5: B394A15D0ADF552050D3B5D1D3500608

SHA1: 1B3D7FDA1050AE516A857617DE1C72892D7DA880 CRC32: DA9E6175

File: SYSBA003.GHS

Size: 2097139445 bytes

MD5: EAA767F33F34409C74E0200BC9862AE3

SHA1: 74A08CCB1B2D307669174A3019E592F7B6015AC3 CRC32: F906EEE9

File: SYSBA004.GHS

Size: 546090094 bytes

MD5: 5B0DF25B33C02A737338D14370E7631B

SHA1: 95BA19A13FF2783187D5CA721267501D33984D2E CRC32: A923F9E0

封装版:理论上适用于大部分微机室机型。

32位教师封装版:

File: SYSBAK.MAX

Size: 2097151270 bytes

MD5: BDF5101A30DAA78CED243BFC5489FE65

SHA1: F7A2F2A48FEC8FA6C2BC187D3CBE3DA6485375F7

CRC32: 65E1837B

File: SYSBA001.GHS

Size: 2097129397 bytes

MD5: 530D724F3FC7E18BF5AD2A0DFB26F5A8

SHA1: 1C2CCB380B8AFDCFF328092DFDBB7FE4AFFAAF76 CRC32: FBDC7B19

File: SYSBA002.GHS

Size: 2097149322 bytes

MD5: 2BD29C4DE5BBA81B8C351E456CE13429

SHA1: 06A84E0B9D2227FFDBEC03ABD6C2C105F6BFB16D CRC32: C6869297

File: SYSBA003.GHS

Size: 2097137267 bytes

MD5: 484E7C8CFE6FDA01642BFD39A05A6879

SHA1: 9D00A636BE03230924E959107D2C7BCF7073785C CRC32: E39D9860

File: SYSBA004.GHS

Size: 300783637 bytes

MD5: 2C251B8AF4BFF5D5763C39C90F4B34B7

SHA1: 99EB3805BED7E4CBFCCE6156F862CA46B9148FC3 CRC32: C0F767AE

32位学生封装版:

File: SYSBAK.MAX

Size: 2097132688 bytes

MD5: 91883A8DFB561B2769110E799781BFDE

SHA1: 4D819F2760DD96D8380EBBFB68259D343DF3322B CRC32: C9826684

File:SYSBA001.GHS

Size: 2097126191 bytes

MD5: 9B06C2FAB2A455A5D439D28920B6F18D

SHA1: F8B242DC2D165DF36EF2FE445A640B7D093375BC CRC32: 25245AF1

File: SYSBA002.GHS

Size: 2097146532 bytes

MD5: 0975AB630EFBBFA731617C94D52F96DC

SHA1: 7ACDB556BAAB43361BA7D784B5E6566172F12171 CRC32: FCEFA8DF

File: SYSBA003.GHS

Size: 2097120697 bytes

MD5: 3CD35A86A414DF11F3DE950692B9F4A8

SHA1: A9AF534B2A8608C46ACFCB919522F753D1EFC4FD

CRC32: C2F9243D

File: SYSBA004.GHS

Size: 256172487 bytes

MD5: 79A41BDC5F3F8A2232FCC5AFF4BF3406

SHA1: 544ED44F2B8EAEC80EDAFED158B4CB5B9560D7EC

CRC32: A6CB87C4

64位教师封装版:

File: SYSBAK.MAX

Size: 2097151142 bytes

MD5: B7EE5E660CF5E8283445B5DA5C2B340C

SHA1: C040449C2E7BD093742AF3832723AAB954F7E308

CRC32: ED45BED3

File: SYSBA001.GHS

Size: 2097149136 bytes

MD5: 1B0AB7D8EF80452CB4B6AFABE17EE9FE

SHA1: C334FC600927BEEE35E101F3121EE68A85C46E92

CRC32: 6D6E9953

File: SYSBA002.GHS

Size: 2097142220 bytes

MD5: E1840895BE616FE749FE1582F24E6713

SHA1: 5AE0D0BEDC648A5DBD52746EEF4E54E5341CC9EB

CRC32: C25E55C0

File: SYSBA003.GHS

Size: 2097136119 bytes

MD5: 7E1AA4A63182C4F59799E59F9F78F0AC

SHA1: A5F798D5755ABC5D74BF04D5B2813ECE9C24DC28

CRC32: F78D06D0

File: SYSBA004.GHS

Size: 2097123715 bytes

MD5: B822B57130A6F92C2C5EA5005F7F9E2B

SHA1: 4CD602B348945EF4982EBC124095FD80921355DC

CRC32: AABD854F

File: SYSBA005.GHS

Size: 687774612 bytes

MD5: 6D09EB60EFE10B64BA83D047773DD8D9

SHA1: C9581CD8244DBFA409F107CD5BD18B10E3144ADE

CRC32: 38C4366C

64位学生封装版:

File: SYSBAK.MAX

Size: 2097145733 bytes

MD5: B199A9C2F60B1DBB34F7C7303C06763D

SHA1: 6F8B99C4A3F6B3CC052E4A94F997B603D35667F4 CRC32: 30108C9D

File: SYSBA001.GHS

Size: 2097128850 bytes

MD5: 5C48BC81F456C7741AADE23F250F2B67

SHA1: FAF0D4462A34CAA8288722A983C7031F80824B8E CRC32: EC08763F

File: SYSBA002.GHS

Size: 2097134231 bytes

MD5: 69A4C3AE4BD27BFD5A95674B0353E0CB

SHA1: 94E6F58B0473*******B8B10C3B005C82A823DE1 CRC32: 18A60F05

File: SYSBA003.GHS

Size: 2097143562 bytes

MD5: 31EE85630D0983A71CF0F2332E6F0C09

SHA1: A0C138B9AFF01CEB190D3D98511A775A96F2AB60 CRC32: 5103BCA6

File: SYSBA004.GHS

Size: 2097123514 bytes

MD5: C777C7461CAE127795A512EDDA392C53

SHA1: D3BF1D3F37029642A8BD2A3C529D0B861C0869DD CRC32: 0349817A

File: SYSBA005.GHS

Size: 647538197 bytes

MD5: C5644D0EE9E6045712D47617151ED1F7

SHA1: 94D97BCB4AFA26B905FD04DD25BD75D006824A07 CRC32: 9823689C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教案全册小学教案青岛版小学信息青岛版上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备课 第 三 册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认知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认知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认知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认知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 小学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 DOS:磁盘操作系统 CPU:中央处理器 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2018新青岛版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初识WPS文字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我们常常做黑板报,那大家会做电子板报吗?先来欣赏下列电子板报作品,看看都用到哪些素材? 2.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一个制作电子板报的软件《WPS文字》,先来学习第一节课《初识WPS文字》。 (课件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启动WPS文字 法一:单击系统桌面上的“”按钮,从弹出的列表

找到“WPS 文字”。 法二:双击桌面上的“”图标 2.认识《WPS文字》界面 《WPS文字》界面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等部分组成。 3.输入文本 (1)输入英文 (2)输入汉字 按主键盘上的“+”键和“-”键可向后向前翻页选取汉字。 (3)输入符号 (4)输入大写字母 4.保存文档 单击“WPS文字”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保存”或“另存为”命令。 5、退出程序 单击标题栏右侧的“”按钮,关闭程序。 三、巩固提升 使用《WPS文字》编辑文档时,我们可以使用“开始”选项卡中的“拼音指南”命令给文字添加拼音。

四总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第2课文字编辑有妙招

一、谈话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WPS 文字,输入文本,并保存起来,实际上保存的文本还可以再打开。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WPS 文字,《文字编辑有妙招》。 (课件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打开文档 单击“WPS文字”,选择“打开”命令。找到文档所在的位置,选择并打开文档。 2.编辑文字 (1)插入文字 将光标定位在要插入文字的位置,用键盘输入文字。 (2)选中、删除文字

(3)复制文字 选中要复制的文字,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复制”按钮。 (4)查找、替换文字 三、巩固练习 1、将光标定位后,按退格键可以删除()的字符;按删除键可以删除()的字符。 2、要删除一段连续的文字,可以()。 3、怎样实现文字的移动?文字的移动和复制再操作方法上有什么区别? 四总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青岛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 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3:计算机网络请看(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同时配解说) 可通过作图加比喻法。讲述此内容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虽然在家接触电脑较少,但有的孩子玩游戏非常好,而且有的孩子开始进入网吧,同时他们学习兴趣很高,都渴望学到很多信息技术知识。为此,这学期,教师要加强电脑知识的教学,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 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2、了解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组成,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体验现代计算机的科学魅力,培养对计算机科学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 logo语言乐园 1、了解pc logo窗口的组成。 2、学会启动和退出Pc logo 语言;掌握logo 语言在屏幕上的显示方式;初步掌握使用程序设计命令。 3、通过logo 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的兴趣。 第三单元算法思想初步 1、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掌握算法常见的描述方法。 2、学会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算法描述一些常见问题的算法;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能选择恰当的算法解决问题。 3、认识到算法来源于生活,体会算法思想的重要意义。 三、全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启动和退出Pc logo 语言;掌握logo 语言在屏幕上的显示方式;初步掌握使用程序设计命令。 难点:1、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掌握算法常见的描述方法。 2、学会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算法描述一些常见问题的算法;根据不同的任

务要求,能选择恰当的算法解决问题。 四、提高质量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学生自学提纲;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十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课本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对

(完整word版)2018青岛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备课

第1课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一.探究学习 1.了解“机器人”一词的起源。 2.了解机器人的定义。 3.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4.了解机器人的种类。 5.寻找身边的机器人。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机器人文化。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机器人技术是人类伟大的发明。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机器人技术。2.要点点击 初识机器人 问:机器人的英文怎么说? 机器人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捷克科幻作家小说中。 中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一名学生朗读定义内容。 教师对个别词语解释。 学生理解概念。 问: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你知道是哪三部分吗? (大脑、身体、动作) 交流分享: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实践应用:动手画出你想象中的机器人的样子。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问:机器人的发展是怎样的呢? (迅速了不起) 认识三代机器人。 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 特点:固定路线重复动作 第二代:感觉型机器人。 特点:获取简单信息做出简单判断和调整动作 第三代:高级智能机器人。 特点:充分识别功能根据指令和判断结果自动确定适应的动作交流分享:学生看书,问:你从插图感觉到了机器人的更新换代了吗?实践应用:说一说你了解的机器人。 机器人的种类 学习机器人的分类方法,然后分别静心学习。 学生翻开信息技术课本第6页,学习按用途分类。 交流分享:机器人可以怎样分类? 实践应用:未来世界,机器人还可能出现哪些类型呢? 3.总结

第2课机器人的组成 一.探究学习 1.了解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2.了解Arduino机器人。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Arduino机器人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大致相同。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2.要点点击 机器人的组成部分 师:机器人也和人一样拥有器官。 学生看第10页图片。 机器人的“大脑”-------主控制器。 机器人的“眼、耳、触角”-------传感器。 机器人的“手”--------执行器。 机器人的“足”--------驱动器。 阅读第11页红色区的内容。 教师解释。 交流分享。 实践应用:说说你见过的机器人组成和功能。 解剖我们的小机器人 问:Arduino机器人是什么? 学生看图片,感知。 师:想要自主制造机器人,可以从Arduino开始。 学习信息技术课本12--13页,Arduino机器人的各部分。Arduino的主控制器(大脑)。 传感器(眼、耳、触角)。 执行器(手)。 驱动器(足)。 交流分享:Arduino的主板由哪些部分组成? 实践应用:尝试拼装Arduino。 3.总结 给Arduino一个评价吧!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制作GIF动画 第一课文字闪烁动画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与退出GIF软件 2、学会制作闪烁文字的方法、制作与保存。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勤于动手的惯。 二、重难点 国际互联网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点击打开软件,在启动向导里点击打开一个现有的图像文件作文字动画的背景。 2、点击帧菜单里的添加条幅文本,出来对话框后先把??号去掉,选好字体,字的大小,字的颜色。 3、在文字框内打上要添加的文字,在上面的预览中把文字拖到你需要放置的位置。 4、点击效果,选择动画进入和退出的效果,画面帧控制和霓虹效果根据自己的喜欢进行添加和改动。 5、完成后点开始预览,满意后点停止预览并确定,在确定对话框中点推荐项。 6、点击软件界面最左下角的黑三角可观看你所完成的动画效果,点黑方块停止。 7、点击文件菜单里的另存为,点存为GIF文件保存到你所选定的位置即可。 8.交流总结

第二课图像渐变动画 一、教学要求 1、认识画布和图像的添加方法 2、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图像添加和调整的方法 三、教学工具 计算机 四、教育过程 (一、)导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检查几位同学。 (二)新课学习 1、点击打开软件,关闭启动向导,在文件菜单里点击新建文件,设定好你要做的图形的尺寸大小,在画布外观栏里点完全透明,然后确定。 2、点击帧菜单里的添加条幅文本,添加文字及效,做法同上。 3、最终效果是无背景的单一文字动画 4、保存,同上。 5.交流总结 (三)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第三课奔跑动画 一、教学要求 1、熟练使用动画向导制作逐帧动画 2、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审美能力,增加热爱宣扬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动画向导的作用 四、教学工具 计算机 五、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检查几位同学。 (二)教学新课 1、准备好若干张尺寸大小一致的图片。考虑到TOM相册上传对文件大小的限定,图片数量别太多了,尺寸也别太大。 2、打开软件,在启动向导内点击动画向导,把你要做动画的素材图片的尺寸数值填好,点击下一步。 3、点击添加图像,在出来的对话框中找到你保存在电脑里的,准备做本动画的素材图片,双击一下,界面又回到动画向导的选择文件,再次点击添加图像,反复直到把你要添加的图片全部添加上来。 4、点击下一步,延迟时间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改变数值,初学者最好不改动,直接点下一步,再点击完成。 5、保存,同上。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通过前面的阅读与思考环节中的西洋镜的引入来引出本单元要学习的工具—Powerpoint2000。本单元是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内容,主要是通过Powerpoint2000的学习,掌握Powerpoint2000制作的方法。这一单元主要是操作类型的课,需要上机操作,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第二单元《信息共享与安全》主要是理伦性的课,上机操作少一些。 二、单元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本构成元素,熟悉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流程。 技能目标: 通过对Powerpoint2000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能要根据实际需要制作与学习,生活相关的演示文稿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多媒体演示文稿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对生活的影响;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Powerpoint2000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四、课时分配: 第一课:3课时 第二课:3课时 第三课:2课时 第四课:2 课时 第五课:1课时 第六课:2课时 第七课:2课时 五、教学地点: 微机室(一)室 第1课:初识“电子西洋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powerpoint。 技能目标:了解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般步骤;学会规划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养成做事有计划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与认识powerpoint界面。 难点:激发学生对powerpoint的兴趣。

如下图所示: 师讲解:多媒体演示文稿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元素,利用某种软件集成在一起形成的文件。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演示产品、学术汇报、展示成果等。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最新

精选资料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六年级下学期使用,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制作GIF动画,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并简单使用动画制作软件ulead gif animator5。第二单元是网络技术应用初步,是让学生了人类的信息网络及其构成,并掌握基本的因特网的应能技能。第三单元是感测技术初步,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常见感测器及感测技术的初步应用。第四单元是通信技术初步,主要是了解通信的概念和通信的发展历程,并知道通信对现代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五单元是控制技术初步,是让学生了解控制、控制手段及控制技术的概念,并简单了解智能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控制。 二、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制作GIF 动画1、认识GIF 动画制作软件Ulead gif animator5了解动画的制作过程。2、学会启动与退出GIF 动画软件;掌握工具面板和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制作闪烁、渐变、奔跑、眨眼等动画,学会使用“视频”菜单套用动画效果。3、养成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会制作动画的乐趣,提高学习信息的兴趣。第二单元网络技术应用初步1、了解人类的信息网络和网络的构成要素,了解因特网的基础知识。

2、掌握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 3、体验因特网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增强信息利用和创新意识,建立负责任的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第三单元感测技术初步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感测器,了解感测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传感器的工作机制,简单了解常见感测技术的原理。2、能够使用常见的感测器,能够进行简单的感测技术小实验。 3、感受无处不在的感测技术,理解感测技术对现代生活的重要影响,树立投身科学研究的远大理想。第四单元通信技术初步1、了解通信的概念和通信发展的历程;了解通信对现代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2、掌握生活中常见通信工具的用法;学会运用各种通信工具实现自己目的。3、感受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体会通信技术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意义,理解通信技术是作为现代人生存的必备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数 1 文字闪烁动画1 2 图像渐变动画1 3 奔跑动画1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缤纷的信息技术王国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信息。 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应用。 学会开关机和鼠标单机操作。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开关机和鼠标单机操作 难点:开关机和鼠标单机操作 教具、学具:学生机、演示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什么是信息技术 要想了解信息技术,还得先说说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象、动画等方式所表达的实际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信息处理的工具与手段也在不断进步,由此带来了6次与信息息息相关的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形成。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信息革命: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 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技术将信息由物质传播转化为电传播。 第五次信息革命: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第六次信息革命: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 生活中处处都是信息,如我们每天都要听的广播、看的电视、读的报纸等等都是信息。 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信息技术就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相互里和应用的技术。简单地说,信息技术就是专门研究信息的一门技术。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信息技术都有哪些家庭成员。1、微电子技术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计算机越来越小;使用了微电子技术的指纹锁。 2、计算机技术 如自动取款机;全国联网的火车计算机售票。 3、通讯技术 如可视电话;网络可视电话。 4、传感技术 如机器人的身上有多种传感器;带红外传感功能的无线防盗技术。

认识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主要用于为美国军队计算弹道曲线,它的体积足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 练习:课本P4做一做。 认识鼠标 右键 1、鼠标的构成 滑轮 左键 2、握鼠标的姿势。 做一做,学习用鼠标关闭计算机。(P5) 步骤1:手握鼠标移动,屏幕上有一个随之移动的小箭头 ,这就是鼠标指针。大家要通过学习操作鼠标来控制屏幕上鼠标指针的移动。 步骤2:移动鼠标,将鼠标指针指到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上,按一下鼠标左键(这就是单击操作),弹出“开始”菜单。 步骤3:再将鼠标指针移到“开始”菜单“关机”命令上,单击鼠标的左键,出现一个“关闭Windows”对话框。 步骤4:单击“确定”按钮,计算机就关闭了。 拓展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代: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五代计算机:智能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练习:做一做P7。 板书: 课题 操作步骤和要点 教后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的兴趣,让学生说话。 第二课鼠标一点真奇妙 学习目标: 练习鼠标的单击操作。 学习鼠标的双击操作。 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观察力。

青岛版信息技术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信息考试题库六年级答案

参考答案 一、操作题: 1、打开“Ulead GIF Animator 5”动画软件: ﹙1﹚选择工具面板中的文本工具→在弹出的“文本条目框”对话框中输入文字“森林运动会” ﹙2﹚单击工具箱中的选取工具→选中文字“森林运动会”→双击文字,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霓虹”命令→在打开的“霓虹设置”对话框中进行方向、宽度、颜色等设置→单击“确定”按钮。 选择第一帧,在文字“森林运动会”的下方,再添加文字“欢迎前来报名参加!”;选中“欢迎前来报名参加!”→双击文字→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编辑文本”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设置字体为“楷体”,字号为“20”,颜色为“红”,进行动画播放与预览; ﹙3﹚单击“文件”菜单→“另存为……”命令,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设置文件名为“森林运动会”、文件类型为GIF和保存路径为D盘→单击“确定”按钮。 2、打开“Ulead GIF Animator 5”动画软件: ﹙1﹚选择工具面板中的文本工具→输入文字“森林运动会” ﹙2﹚在第一帧处选择“相同帧”按钮,复制一个和第一帧相同的帧→在第二帧处选中文字“森林运动会”向上拖到界面之外; ﹙3﹚单击“文件”菜单→“另存为……”,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设置文件名为“闪烁的动画”、文件类型为GIF和保存路径为D盘→单击“确定”按钮。 3、打开“闪烁的动画”文件: ﹙1﹚选择第一帧,在文字“森林运动会”的下方,再添加文字“欢迎前来报名参加!”;﹙2﹚选中“欢迎前来报名参加!”→双击文字→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编辑文本”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设置字体为“楷体”,字号为“20”,颜色为“红”,进行动画播放与预览;﹙3﹚单击“文件”菜单→“另存为……”命令,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设置文件名为“闪烁的动画”、文件类型分别为UGA和GIF。保存路径为D盘→单击“确定”按钮。 4、打开“Ulead GIF Animator 5”动画软件: ﹙1﹚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设置画布的尺寸:宽度为300像素,高度为280像素; ﹙2﹚单击工具栏中的“添加图像”按钮或单击“文件”菜单→“添加图像”命令,打开“添加图像”对话框,找到“白天”图像,单击“打开”按钮。 ﹙3﹚单击“文件”菜单→“另存为……”命令,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设置文件名为“白天”,文件类型为GIF和保存路径为D盘→单击“确定”按钮。 5、打开“Ulead GIF Animator 5”动画软件: ﹙1﹚单击工具栏中的“添加图像”按钮或单击“文件”菜单→“添加图像”命令,打开“添加图像”对话框,找到“黑夜”图像,单击“打开”按钮; ﹙2﹚选择“相同帧”按钮,在第二帧处复制一个和第一帧一样的帧;选择第一帧,在对象管理器面板中把“黑天”对象透明值设为最大值99; ﹙3﹚进行“两者之间”设置。按住SHIFT键不松手,再选择第二帧,同时选中两帧,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单击“两者之间”命令。在弹出的“Tween”对话框中,设置“开始帧”为1(第一帧),“结束帧”为2(第二帧),“插入帧”为7,单击“确定”。 ﹙4﹚单击“文件”菜单→“另存为……”命令或“保存”按钮,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设置文件名为“渐变动画”,文件类型为GIF和保存路径为D盘→单击“确定”按钮。 6、打开“Ulead GIF Animator 5”动画软件: ﹙1﹚单击工具栏中的“添加图像”按钮或单击“文件”菜单→“添加图像”命令,打开“添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最新)

青岛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六年级下学期使用,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制作 GIF动画,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并简单使用动画制作软件 ulead gif animator5。第二单元是网络技术应用初步,是让学生了人类的信息网络及其构成,并掌握基本的因特网的应能技能。第三单元是感测技术初步,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常见感测器及感测技术的初步应用。第四单元是通信技术初步,主要是了解通信的概念和通信的发展历程,并知道通信对现代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五单元是控制技术初步,是让学生了解控制、控制手段及控制技术的概念,并简单了解智能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控制。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制作 GIF 动画 1、认识 GIF 动画制作软件 Ulead gif animator5了解动画的制作过程。 2、学会启动与退出 GIF 动画软件;掌握工具面板和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制作闪烁、渐变、奔跑、眨眼等动画,学会使用“视频”菜单套用动画效果。 3、养成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会制作动画的乐趣,提高学习信息的兴趣。 第二单元网络技术应用初步 1、了解人类的信息网络和网络的构成要素,了解因特网的基础知识。 2、掌握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 3、体验因特网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增强信息利用和创新意识,建立负责任的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第三单元感测技术初步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感测器,了解感测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传感器的工作机制,简单了解常见感测技术的原理。 2、能够使用常见的感测器,能够进行简单的感测技术小实验。 3、感受无处不在的感测技术,理解感测技术对现代生活的重要影响,树立投身科学研究的远大理想。 第四单元通信技术初步 1、了解通信的概念和通信发展的历程;了解通信对现代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掌握生活中常见通信工具的用法;学会运用各种通信工具实现自己目的。 3、感受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体会通信技术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意义,理解通信技术是作为现代人生存的必备技能。

青岛版信息技术六上全册教案2018.10

第一课救援车动起来 环节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救援车机器人吗?它有很多神奇的功能,大家知道吗?它是由开源硬件组装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让《救援车动起来》。 二、探究新知 (课前发放硬件工具箱,学生对照认识各个硬件) 1. 认识救援车 ●控制器:“大脑”,用来加工信息、下达指令。 ●传感器:“感觉器官”,能感知外部环境。 ●执行器:““运动器官”,用于执行动作、完成任

务。 (伴随教师讲解,学生从工具箱中找到相应硬件,初步认识各种硬件及作用) 2. 连接救援车。 (1)先将救援车的电机连接到电机驱动模块上,再将驱动模块与Arduino控制板连接。 (师介绍Arduino控制板的各个驱动模块和功能,学生简单了解) 3. 救援车动起来。 (师先讲解并演示,然后学生自主操作,在此过程中及时解决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双击图标,打开Arduino程序。 (2)用USB数据线与救援车相连并打开救援车电源。 (3)单击Arduino主界面的“工具”并选择“Arduino Uno”,选择相应的COM口连接。 (4)在“工具”列表选择“ArduBlock”打开“ArduBlock Untitled”窗口。 (5)编写救援车前进程序。

(6)单击工具栏的“”,待上传完毕即可。 三、拓展练习 1、改变电机速度的数值,救援车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2、尝试自己组装救援车。 四、总结收获 本节课最有趣的内容 本节课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我还想学习… 第二课警报灯闪起来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让救援车动起来了,接下来它就要去执行第一次任务了,可是,为了让它更快赶往现场,需要开启警灯,这节课我们一起让“警报灯闪起来”。 2. 揭题《警报灯闪起来》。 二、探究新知 1.连接元件 (师介绍LED灯,它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元件。) (教师模拟演示连接LED灯和Arduino控制板。) 注意:LED灯的短针脚连接Gnd,长阵脚连接D3. 2.警灯亮起来 (1)编写LED灯亮起及熄灭来的指令程序。数字端口为高电平,警报灯亮起;低电平则熄灭。 LED灯亮起 LED灯熄灭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容。由于这个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最新)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六年级下学期使用,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制作GIF动画,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并简单使用动画制作软件ulead gif animator5。第二单元是网络技术应用初步,是让学生了人类的信息网络及其构成,并掌握基本的因特网的应能技能。第三单元是感测技术初步,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常见感测器及感测技术的初步应用。第四单元是通信技术初步,主要是了解通信的概念和通信的发展历程,并知道通信对现代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五单元是控制技术初步,是让学生了解控制、控制手段及控制技术的概念,并简单了解智能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控制。 二、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制作GIF 动画1、认识GIF 动画制作软件Ulead gif animator5了解动画的制作过程。2、学会启动与退出GIF 动画软件;掌握工具面板和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制作闪烁、渐变、奔跑、眨眼等动画,学会使用“视频”菜单套用动画效果。3、养成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体会制作动画的乐趣,提高学习信息的兴趣。第二单元网络技术应用初步1、了解人类的信息网络和网络的构成要素,了解因特网的基础

知识。2、掌握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3、体验因特网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增强信息利用和创新意识,建立负责任的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第三单元感测技术初步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感测器,了解感测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传感器的工作机制,简单了解常见感测技术的原理。2、能够使用常见的感测器,能够进行简单的感测技术小实验。3、感受无处不在的感测技术,理解感测技术对现代生活的重要影响,树立投身科学研究的远大理想。第四单元通信技术初步1、了解通信的概念和通信发展的历程;了解通信对现代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2、掌握生活中常见通信工具的用法;学会运用各种通信工具实现自己目的。3、感受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体会通信技术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意义,理解通信技术是作为现代人生存的必备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数 1 文字闪烁动画1 2 图像渐变动画1 3 奔跑动画1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认识“小画家” 一、教学目标: 1、启动“画图”软件,了解“画图窗口的基本组成。 2、识工具箱和调色板,会使用取色工具,填充工具,会编辑颜色。 3、学会打开、保存画图文件。 4、学会使用“撤销”命令。 二、重难点:工具箱和调色版的使用。 三、教学过程: 步骤: (一):做一做: 1、单击开始按钮,鼠标指向→“程序”→“附件”→“画图”单击。 2、打开的“画图”软件窗口。 介绍: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工具样式区调色板滚动条(水平垂直)的用途。 学生自己练习一遍。 (二):用“画图”软件打开“森林小屋”图片 步骤: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 2、弹出“打开”对话框,选好保存图片的位置,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所有文件”。 3、找到“森林小屋”图片,单击将它选中,再单击 打开按钮。 4、“森林小屋”图片就被打开了。 介绍:前景色:左键单击调色版中的色块可以设置前景色,

背景色:用鼠标的右键单击调色版中的色块可以设置背景色。 (三)、用调色版给森林小屋找回颜色 做一做:单机工具相中的填充工具,用鼠标左键单击调色版中的蓝色,将前景色设置成蓝色。把鼠标移动到天空的位置,单机鼠标,将天空涂成蓝色。给大树涂上绿色,给草地涂上浅绿色,给小溪涂上浅蓝色。 注意:如果涂错了,可以单击菜单栏上的“撤销”命令。也可以同时按下Ctrl+Z键来完成“撤销”命令。“撤销”命令最多可以连续使用3次。(四)、用“编辑颜色”命令调出更多你自己需要的颜色。 步骤: 1、单击“颜色”菜单中的“编辑颜色”命令。 2、弹出“编辑颜色”对话框,单击“规定自定义颜色”按钮。 3、先拖动鼠标在色带去选择你需要的基本色,再拖移右侧的小滑快选择颜色的深浅,调好颜色后单击“添加到自定义颜色”按钮,在单击“确定”按钮。 4、看,刚才调出的新颜色就被加到调色版离去了! 学生做一做:把自己画的图填上颜色。 (五)、保存: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填好颜色的“森林小屋”就保存好了。 作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和评一评。 第二课好用的铅笔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铅笔、橡皮和刷子工具。 2、学会用铅笔盒刷子工具创作图画。 3、学会保存文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