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良渚文化遗址景点详细介绍

良渚文化遗址景点详细介绍

良渚文化遗址景点详细介绍
良渚文化遗址景点详细介绍

良渚文化遗址景点详细介绍

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遗址位置

良渚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于1936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说明当时已进入犁耕阶段。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有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文化背景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对“良渚遗址”出土的人物,经基因鉴定确认,良诸人是骆越后裔。

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

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历史时期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的前奏。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农具看,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文化分期

良渚文化大体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钱山漾、张陵山等遗址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器形有鱼鳍形足的鼎、袋足、镂孔豆、贯耳壶、球腹罐、附耳杯、附耳、大口圜底缸等。晚期以良渚、雀幕桥等遗址为代表。陶器以泥质黑皮陶较为常见,并有薄胎黑陶,器形有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贯耳罐、侈口圆腹罐、簋、大圈足盘、宽把带流杯等。

文化特征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轮制较普遍。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划花纹和镂孔。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大圈足浅腹盘、宽把带流杯等。琮、璧一类玉器数量之多和工艺之精,为同时代其他文化所未见。石器磨制精致,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

地理分布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发现过程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缘于一次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的基建项目。当时,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挖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河沟。随后,考古队员深入挖掘。洛阳铲在4米多深的地方,铲头碰到了石块,换个地方再铲,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块。当泥土一层层挖去,一大片石块露出来,经过局部解剖发现,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筑而成,宽60多米,深近4米。

考古人员发现整块土地其实都是人工夯筑而成——土质为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在黄土下面,铺着一层石块,石块比较圆滑,应该是从周边现成拣来的。之后的挖掘证明,这大堆的黄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墙,稻田下的沟渠是护城河。

文化命名

1934年发现浙江吴兴1936年发掘了具有代表性的良渚遗址。良渚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当时被认为与山东的黑陶相类似,因此,也称作龙山文化。1939年,有人把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豫北和杭州湾三区,并指出杭州湾区的文化相与山东、河南的有显著区别。1957年,有人认为浙江的黑陶干后容易褪色,没有标准的蛋壳黑陶,在陶器、石器的形制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于1959年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现经发掘的重点遗址,还有江苏吴县草鞋山和张浦赵陵山、武进寺墩,浙江嘉兴雀幕桥、杭州水田畈,上海市上海县马桥、青浦区福泉山、浙江余杭莫角山等。良渚文化以早期的赵陵山和张陵山,中期的瑶山和反山,晚期的寺墩和福泉山最为典型。

遗址全貌

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宽约40~60米,南连凤山,北接东苕溪;接下来,南城墙、北城墙和东城墙依次被发现,同样是底部铺垫石头、大量黄土夯筑;城墙环绕着中间的莫角山遗址。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考古人员推测,这些痕迹说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墙,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墙,经验更丰富了。已经发现的良渚遗址,从其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专家认为当时有宫殿,生活着王和贵族,如今又找到了城墙,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出土文物

良渚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玉器发现很多,有璧、琮、璜、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与良渚遗址同类型的遗址,在长江下游的苏南,直至钱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区,分布较广,考古学界统称为“良渚文化”。据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700~5300年,先后延续达千年之久。

1986、1987年,从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为研究阶级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使世界上许多大博物馆对旧藏玉器重新鉴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误认为是“汉玉”(实际上是良渚玉器)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1994年又发现了超巨型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确认是人工堆积的大土台,土层最厚处达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见。考古学界认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

社会进程

良渚文化所处的太湖地区是我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在众多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较多的石制农具,如三角形石犁和V字形破土器等,表明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已由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阶段,这是古代农业发展的一大进步。由此带动了当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更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因而,制陶、治玉、纺织等手工业部门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尤其是精致的治玉工艺,表现了当时手工业高度发展

的水平,其他诸如漆器、丝麻织品、象牙器等,均表现出当时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先进性及其所孕育的文化内涵。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激烈的变革,社会已经分化成不同的等级阶层,这在墓葬遗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浙江的反山、瑶山、汇观山等等贵族墓地,大都建有人工堆筑的大型墓台,贵族墓大都具有宽大的墓穴、精致的葬具,特别是随葬有一大批制作精美的玉礼器。与其相对的则是如徐步桥、千金角、平邱墩、吴家埠、庙前等遗址所见到的小型平民墓葬,它们不具有专门的营建墓地,只是散落在居住址的周围,墓穴狭小,随葬的只是简陋的陶器及小件的装饰用玉饰件。可见,良渚社会已在激烈的冲突中显现出等级差别。而这种差别中蕴含的财富聚敛,则是通过凌驾于氏族社会之上的某种社会权力来达到。大型墓台的营建工程量巨大,特别是象莫角山这样的非当时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大型基址,使得我们不得不十分钦佩良渚文化时期人们的营建能力。如此大规模的营建工程,需要一定的社会秩序来加以保证,否则是难以想象的。而建立这种社会秩序,又是与当时社会等级差别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在良渚文化时期,在氏族和部落里已经出现了具有很高权威的领袖人物,有着组织大量劳动力进行这类大规模营建工程的社会权力。

这种社会权力的存在,也充分表现在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制作上。玉器的加工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的劳动过程,因此,玉器是手工业专门化以后的产物。良渚文化玉器中除玉珠(管)、粒、璧等少数器形外,大都雕琢有精美繁密的纹饰,表示着每件玉器上凝聚着多量的劳动成果,制作者必须从日常的以获取生活资料为目的的那种劳动状态下摆脱出来,从事单一的玉器加工制作,而其生活资料则需要广大社会群体为其提供。同时,玉器器形比较规范,图案花纹雕琢规范,体现其制作过程中脑力劳动成分的增加,出现相对独立于简单体力劳动的趋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差别已经形成。良渚文化社会形态发生变革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以用玉制度为核心的礼制的产生。埋于大型墓台之上的良渚贵族墓中出土的玉器种类达20余种,主要有琮、璧、钺、锥形器、三叉形器、冠形器、璜、纺轮、圆牌饰等。而在那些散落于居址周围的所谓小墓中,随葬的只有小件玉器,这些小件玉器仅为管、珠及单件锥形器,而无贵族墓中所见的其他玉器种类,这些墓葬可视为平民墓。贵族墓之间,贵族墓与平民墓之间随葬玉器的种类、组合差异,以及平民墓中有无玉器随葬的差异,构成了良渚文化用玉制度的等级差别。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良渚文化中发现的一些制作精致的刻有繁缛的蟠螭纹或鸟禽纹图案的陶制双鼻壶、鼎、豆等器形,均出自贵族墓,它们或可看作是用玉制度在陶器上的反映。

礼制的核心是体现人们之间贵贱、上下、尊卑、亲疏的隶属关系。良渚文化的用玉制度正是表现了这样的关系。以用玉制度为主要特征,表明了良渚文化礼制的产生,这无疑是社会发生质变的表现。良渚社会已从荒蛮的史前期踏入文明的社会。

社会经济

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一带继崧泽文化之后兴起的是良渚文化。这种古老的文化是 1936 年发掘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遗址而命名的,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以钱塘江为界,西北至江苏常州一带,其影响曾达长江北岸的南通地区。据碳 14 测定,其年代约为公元前 3300 年—前 2200 年,末期已进入中原夏王朝统治的开始阶段,并与夏代统治集团有密切的联系。经过发掘的重要遗址有江苏吴县草鞋山和张陵山,武进寺墩,无锡先蠡墩,张家港市徐家湾;浙江嘉兴雀幕桥,杭州水田畈,吴兴钱山漾,余杭反山、瑶山、汇观山和莫角山,宁波慈湖;上海市的上海县马桥,青埔福泉山等。在这些遗址中出土的稻谷、玉器、刻纹黑陶、竹编器物、丝麻织品等,显示了长江三角洲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初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生产,主要体现在农业和手工业两个方面。水稻栽培是当时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在仙蠡墩、徐家湾、钱山漾、水田畈和吴县澄湖等遗址的良渚文化堆积中,都发现了稻谷和稻米的遗迹。经鉴定,这些稻谷属于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

除了水稻外,各个氏族部落还从事蔬菜、瓜果及一些油料作物的种植。钱山漾遗址出土了葫芦、花生、芝麻、蚕豆、甜瓜子、两角菱、毛桃核、酸枣核等遗物,有些是野生植物的果实,有些可能是人工种植的,这时的农作物品种显然比马家浜、崧泽文化增多了,农业生产的范围也扩大了。

良渚文化的农业生产水平,更重要的标志是新的耕作方法和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推广。犁耕是良渚文化农业耕作的主要方式,在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当时使用的石犁,仅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石犁就有百余件。石犁有两种形制,一种平面呈三角形,刃在两腰,中间穿一孔或数孔,往往呈竖直排列,可以安装在木制犁床上,用以翻耕水田;另一种也近似三角形,刃部在下,后端有一斜把,可能是开沟挖渠的先进工具,故又称“开沟犁”。这两种石犁都是良渚人发明的新农具,对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同以前的耜耕生产相比,犁耕不仅可以节省劳力,提高工效,更好地改变土壤结构,充分利用地力,而且也为条播和中耕除草技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荒地得到更大面积的开发变成耕地,农业生产水平因此能够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从耜耕农业发展到犁耕农业,是中国古代农业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为夏代以后的农业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在良渚文化的大批石器中,还有一种形制特殊的器物,它两翼后掠、弧刃,背部中央突出一个榫头,其上常穿一圆孔,形制同后来这一地区使用的铁制耘田器十分相似,被认为是古代最早出现的稻田中耕除草的农具。中耕除草技术的出现,同犁耕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犁耕操作成直线进行,播种也随之成直线挖土下播,于是为先进的条播技术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就为中耕除草提供了方便。另外,在钱山漾遗址还发现一种形似畚箕的带柄木器,形制亦同该地区农民现代使用的木千篰一样,是一种取河泥施肥的工具。中耕除草同施肥结合起来,无疑会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水稻种植要引水灌田。打井修渠,灌溉农田,是良渚文化诸氏族部落在河姆渡,马家浜、崧泽文化之后发展农业的又一重要成就。在吴县澄湖、昆山太史淀、无锡南方泉、江阴夏港、嘉善新港等地,都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水井。澄湖发现了 100 多口水井;太史淀的水井还设有木井圈;嘉善新港水井的井壁是用木筑的。这时的水井,修筑井壁的技术显然继承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的特点,并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水井数量急剧增加,其作用不仅是为了日常生活饮用。徐家湾遗址发现了用于引水排水的沟渠遗迹,再联系到许多开沟犁的出土,说明良渚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灌溉农业,这一农业生产技术在中国大陆是首创的。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遗址都处于比较低洼的水网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水稻的生长既怕干旱,又怕水涝,控制适当的水量是保证水稻生长、丰收的基本措施。良渚文化的先民积累了自河姆渡文化以来 3000 年水稻栽培和田间管理的经验,逐渐摸索并发明了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技术,从而大大增强了抗旱与排涝的能力,使稻作农业置于更加稳定的基础之上,为南方广大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良渚文化晚期,中原地区已进入夏代统治时期,受到黄河流域青铜文化的影响,长江下游这时也出现了国家的雏形,良渚文化的经济发展已为其打下了基础。

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地出土的遗物表明,良渚文化已拥有陶器、石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而且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中,以制陶业和玉器制作更为突出,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占有重要地位。

良渚文化的陶器已普遍采取快轮成型的方法,各种陶器造型优美,胎质细腻,器壁厚薄均匀,火候较高。当时已极少彩陶,常在器表用镂刻技巧加以装饰。一般的器物突出部位刻划出精美的花纹图案,既有形态生动形象的鱼、鸟、花、草等动植物,也有线条纤细、结构巧妙的几何形图案。上海青浦福泉山和江苏吴县草鞋山出土的良渚文化陶鼎,在丁字形足部镂以新月形和圆形的孔,器盖、盖钮及器身则精细雕刻着圆涡纹、蟠螭纹图案。带盖的贯耳壶有的厚度仅 1—2 毫米,上面也分别细刻着繁复的圆涡纹、编织纹、曲折条纹、鸟形纹、蟠螭纹等纹饰。有一些陶器把手上附加的编织纹饰,竟是用细如丝线的泥条编叠粘贴而成,足见其制作之精良。良渚文化的许多陶器,既是美观、大方、实用的生活器皿,又是很精致巧妙的工艺美术品。

中国远古社会的玉器制造业,到龙山文化时期已相当发达,各地普遍发现了造型美观、制作精巧的玉器。在中原地区进入夏王朝统治之际,良渚文化的玉器在中国大陆成为首屈一指的工艺品,并成为商周礼器的一个渊源。

良渚文化玉器出土地点多,分布面广,尤以杭嘉湖地区最为集中。仅浙江的吴兴、余杭等 8 县市,就有 20 多处遗址发现过玉璧和玉琮。青浦福泉山发掘的 7 座墓,出土随葬品共 677 件,其中玉器就有 500 件以上。余杭县反山氏族墓地是良渚文化中期的遗存,时代约在公元前 3000 年,墓葬中各种玉器占全部随葬品总数的 90%以上,11座墓中计出土 3200 余件,其中有一座墓随葬玉器达 500 多件。

良渚文化的玉器制造业,承袭了马家浜文化的工艺传统,并吸取了北方大汶口文化和东方薛家岗文化各氏族的经验,从而使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平。反山墓地出土的玉器有璧、环、琮、钺、璜、镯、带钩、柱状器、锥形佩饰、镶插饰件、圆牌形饰件、各种冠饰、杖端饰等,还有由鸟、鱼、龟、蝉和多种瓣状饰件组成的穿缀饰件,由管、珠、坠组成的串挂饰品,以及各类玉珠组成的镶嵌饰件等等。

与反山氏族墓地相距 5 公里的瑶山氏族墓地,也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这个墓地的玉器与反山所出大多相像,但十几座墓葬中均未出土玉壁,表现了两个相邻氏族在习俗上的区别。瑶山的一座墓中出土了玉匕和玉匙,是良渚文化首次见到的珍贵餐具。

良渚文化的玉器,以其数量多、质量高而超越同时期其它地区玉器制造业之上,充分说明玉器制作已经成为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手工行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长江下游三角区四、五千年前的物质生产水平是比较发达的,为吴越经济区早期国家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根据玉器出土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石器制作技术同样高超。制造石器的工匠们已经完全掌握了选择和切割石料、琢打成坯、钻孔、磨光等一套技术。

与此同时,竹木器制造行业也有了一定发展。许多遗址都发现了木器和竹编器物,钱山漾遗址集中出土了 200 多件竹制品,说明这种手工业也成为一些氏族成员专门从事的生产劳动。良渚镇的庙前遗址,出土了木豆、木盘、木矛和木箭镞等一批罕见的木制品;宁波慈湖遗址也出土了木耜、木桨、木屐,还有用树杈制成的锛柄和镶嵌牙齿钻头的木钻,可见当时的竹木制品多么丰富。手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的分工、在良渚文化晚期已经出现。

手工业的分工和发展使产品的交换发展起来。大量的、集中出现的玉器、石器、陶器、竹木器,在一些遗址或墓葬中显然并非生产者或墓主人本身生活的实际需要,而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许多手工业产品,已经具有商品的属性。反山墓地的大墓中,数量丰富的陶器和玉器,大多数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换才能获得。另外,良渚文化的玉器,在黄河流域的山西陶寺和广东石峡等氏族墓地中都曾出土,在良渚文化的上海马桥、嘉兴雀幕桥等遗址出土了山东龙山文化的陶鬶,可能都是交换的结果。这一现象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活动不仅在氏族和部落集团内部经常地、频繁地进行,而且同生产活动一样,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内容。

良渚文化晚期,已进入中原夏王朝统治时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长江下游地区的各氏族部落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些相对独立的“王国”可能已经存在。1992 年发掘的余杭莫角山大型建筑遗址,显然与国家的礼制有关。夏禹在会稽召集天下各部族首领聚会,“万国”赴会,是有一定根据的。

历史意义

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项课题,它关系到国家的起源。良渚城墙的发现让人更加确信中华文明至少诞生于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员2007年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

座290多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可称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良渚玉器

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相当精美。

良渚文化博物馆

基于良渚文化的独特内涵以及它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意义,1992年良渚文化博物馆破土动工,1994年5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从此承担起传承、发扬良渚文化的光荣使命。博物馆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由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主楼建筑分上下两层,屋顶顶角以良渚文化典型玉器——玉‘琮’为造型,使整个建筑既融入了良渚文化元素,又显得古朴别致。

更多资讯:https://www.doczj.com/doc/a8187862.html,

良渚文化兴衰史

良渚文化兴衰史 一引言 良渚文化是我国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华古代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例证。何天行先生是研究良渚文化的先驱者,并对良渚文化遗址的遗物进行整理与研究,编成第一部研究良渚文化的著作《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陶器》(1937年);后来施昕更、董作宾、梁思永等人对良渚文化遗址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并得出系列成果;在1959年,由夏鼐先生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文物考古队队长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太湖沿岸和杭州湾的良渚文化”这一说法。 二良渚文化的时空分布范围 文化的影响所及和它的分布范围这两个概念有时难以区分。这里,我们根据地域遗址中出土的全部遗物分析其文化的主体构成部分是否属于良渚文化。以此为标准衡量,朔知先生提出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应为“冻到上海,南至钱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为界,北达宁镇地区边缘的长江以南,围绕太湖大致呈三角状”。 在太湖地区目前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000年),当时生产水平还较低,实行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后来出现了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年),崧泽文化时期随着生产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财富开始有了积累,出现了社会产品分配不平等现象,私有制产生,而思想意识上的私有观念也尅是逐渐形成。到了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年)时,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积累明显增多,并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说明了当时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良渚文化后来被马桥文化所代替。 考古学家认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三个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的各项成就,都是植根于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但良渚文化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更为精致,并出现了刻琢神面形纹的玉器)。 三良渚文化的产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 根据对良渚遗址群中的石前圩、王家庄和巫山等一直的孢粉鉴定,证明良渚文化早起生态环境是良好的,其植被以阔叶落叶林为主,还有常绿阔叶和针叶树种夹杂其间。草本和蕨类植物繁盛,气候温暖,但当地的气温比现在低,水域不多,适宜史前人们居住、生活,具有从事农耕的优良条件。正式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良渚先民来此生活。 ●进步的技术经验 在良好的气候环境与太湖所带来的较好的灌溉环境下,太湖一带的农业得以繁荣发展。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之外,良渚文化的产生还有赖于日益提高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力。根据考古发现,在马家浜与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水稻田的耕作,并且出现了石犁。在进入良渚文化后犁耕得到了推广,出现了面积较大、形制较规整的水稻田。从耜耕发展到犁耕农业是农业生产的一次跃进,使得农业产量不断增加,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当时各类手工业兴起,包括陶器制作、玉器与石器制作、纺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概要 一、简介:本次规划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地块范围,即东至安溪路和良渚博物院,南至新104国道,西至华兴路,北至东苕溪,规划总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 二、现状情况:规划区内用地一半为农田,现状的建设用地以工业用地和村镇居住用地为主。 三、规划目标:通过对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历史文化的发掘,生态景观的改良利用及质量的提升,为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形成一个生态旅游系统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遗址公园内以历史文化认识发展为主线,同时辅助于生态景观绿地,并对遗址公园周边的山地森林绿化加以系统改良,共同形成一个-----集遗产保护、文物展示、文化交流、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四、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轴一核两心三片”的结构形态。 一轴:文化景观轴 从良渚博物院沿良渚港河至古城。 一核:古城核心保护区 由东南西北四周的城墙以及雉山、凤山围合而成,是整个良渚遗址保护的核心。 两心:良渚广场、良渚博物院

良渚广场是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主入口,游客集散与换乘中心。 良渚博物院是文化景观轴的起点,良渚文化的集中展示传播处,同时还是一个国际学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三片:西部保护区、南部保护区和北部保护及传统村落区 西部保护区位于古城的西侧,以生态保护和文化堆积层保护为主。 南部保护区位于古城的南侧,以生态保护和文化堆积层保护为主。 北部保护及传统村落区位于古城的北侧和东侧,以生态保护和文化堆积层保护和传统村落为主。 五、道路交通规划:以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外围的城市快速通道为依托,综合考虑交通出行方向与交通方式,建立一个各级道路功能明确,道路空间富有变化、畅通、安全、便捷、景观化的路网系统。 六、绿化系统规划:规划充分利用山、水自然资源,结合公园、街头绿地、建筑小品等设施,精心设计,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地融合,形成“古城为核心,湿地为依托,绿廊为轴线,远山为对景”的空间景观构架。

良渚文化遗址景点详细介绍

良渚文化遗址景点详细介绍 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遗址位置 良渚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于1936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说明当时已进入犁耕阶段。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有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文化背景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对“良渚遗址”出土的人物,经基因鉴定确认,良诸人是骆越后裔。 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 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良渚文化遗址探秘定稿版

良渚文化遗址探秘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遗址探秘 观众在参观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资料照片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资料照片 “良渚文化遗址群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的存在,使中华文明有了一块可以与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文明遗址并列的文明圣地。” 2月14日,杭州雪后初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中心主任邓聪教授率领20多位师生,专程到良渚博物院进行学术交流。 像邓聪教授这样对良渚文化始终抱有浓厚兴趣的,大有人在。 70多年来,在经历了一次次“轰动世界”、一次次“石破天惊”的发掘之后,随着历时10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的公布,良渚遗址的神秘面纱被渐次揭开。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联名发表的《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良渚、陶寺等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之间的巨型都邑、大型宫殿基址、大型墓葬的发现表明,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 这一结论表明,良渚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已改写了我们对于中华文明起源时间、方式、途径的认识。 “黄河中心说”被颠覆 1936年,当24岁的业余考古学家施昕更站在这块土地上时,可曾感到这份神秘?这位良渚遗址的发现者,在此发现并试掘了6处以黑陶和石器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双年轻的手拉开了良渚文化考古发掘工作的帷幕,而他的考古发掘也被公认为是我国东南地区考古史上的里程碑。从此,良渚这个江南小镇,在考古学家的手铲下揭开了5000年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长江流域逐渐与黄河流域一起,共同成了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摇篮。

历史考古 良渚文化,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开始

历史考古良渚文化,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开始 良渚文化在近年出镜率颇高。这一距今5300~4300年的考古学文化,曾经在今天的苏南、上海、浙北地区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认识。在5月15、16日评选出的“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竟同时有两项与良渚文化有关的发现赫然列于榜单,分别是江苏蒋庄遗址和浙江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新石器时代的同一种考古学文化,同时有两项发掘成果入选“十大”,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在此之前的5月13日晚,“渚水萦回——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良渚文化专题”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江苏蒋庄遗址、浙江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及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的发掘者就遗址的发掘情况和意义做了精彩的报告。这三项发现均入围“十大”25项初选榜单,而且都与良渚文化有关。笔者听取完报告后的感受是,“江浙沪包邮区”的考古工作者此番集中亮剑,样样都是干货,但可惜两天后的“十大”必然有两项是失意者了。出乎我意料的是,向来强调时代与地域平衡的“十大”最终选择了其中两项,足见良渚文化近年的新发现在学者心目中的地位。 从“文明曙光”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如果从1936年施昕更发掘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算起,今年正

是良渚文化发现80周年。在20年前,人们对良渚文化是否进入文明时代尚犹豫不决,如石兴邦在纪念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做总结时概括为曙光论、文明形成论、未定论。当时除了张忠培、严文明等学者,很少有人强调良渚文化已经明确跨过了“文明”的门槛。当时对良渚文化的流 行表述是“东方文明之光”或“文明曙光”,虽然不否认其成就,但也只是肯定它是曙光一缕而已。 良渚文化的80年发现史,是不断刷新认识的历史。二十载 过去之后,画风突变,大家对良渚文化的推崇似乎无以复加。2010年,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首 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近年来良渚遗址加快推进“申遗”的工作,国家文物局如此定位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由于现代以来疑古思潮的冲击和国外学者的质疑,曾经作为常识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似乎变得底气不足,而21世纪以来逐步推进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扮演着通过考古学回溯中国文明发生及早期发展 的角色。正在实施中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即将良渚古城及 之后的陶寺古城作为早期国家的实证,认为它们的“巨型都邑、大型宫殿基址、大型墓葬的发现表明,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 一些长期关注良渚文化研究的学者对此有更为明晰的表述。

关于良渚文化保护情况的调查

关于良渚文化保护情况的调查 [内容摘要] 良渚文化是长江中下游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文化之一,距今年代为5300-4300年。良渚遗址原始地理环境和遗址保存的完整性、密集度属世界罕见。随着良渚文化申遗进程的加快,良渚文化也越来越为人所熟知,良渚文化现在的保护也随之加快了,人民,政府越来越好地保护着良渚文化。 [关键词] 良渚文化现状保护 一、课题背景 良渚,是被誊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石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街道,1959年命名,存在年代距今5300—4300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遗址,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良渚文化的保护状况关系到历史的文化保护。 二、研究目的 1、通过参观走访了解良渚文化的有关内容、历史等; 2、通过介绍了解良渚文化的现有状况、保护状况。 3、通过宣传使人们了解到良渚文化的过去与现状,提高人们保护良渚文化的积极性与热情度,是良渚文化得以很好的保留下去。 三、研究课题的方法 主要通过“提出问题-实地参观-实地调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查找资料 -撰写报告”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有参观、采访、实践、搜寻等。 四、课题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 上网了解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提出“良渚文化现有保护状况如何?”这一问题。

实践阶段 通过实地参观良渚博物院来了解良渚文化的有关内容; 通过实地走访良渚古城遗址中的东城墙遗址、南城墙遗址、汇观山遗址来了解良渚文化的现有保护情况,挖掘情况等; 通过对良渚博物院的参观游客的实地采访来了解人们对良渚文化的内容及保护现状的满意程度。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如下)来采访良渚博物院的参观游客,并从中分析,解决问题。 共印制4份,发放对象为10位轻人,20位中年人,10位老年人。 总结阶段

良渚文化遗址探秘

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遗址探秘 观众在参观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资料照片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资料照片 “良渚文化遗址群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的存在,使中华文明有了一块可以与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文明遗址并列的文明圣地。” 2月14日,杭州雪后初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中心主任邓聪教授率领20多位师生,专程到良渚博物院进行学术交流。 像邓聪教授这样对良渚文化始终抱有浓厚兴趣的,大有人在。

70多年来,在经历了一次次“轰动世界”、一次次“石破天惊”的发掘之后,随着历时10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的公布,良渚遗址的神秘面纱被渐次揭开。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联名发表的《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良渚、陶寺等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之间的巨型都邑、大型宫殿基址、大型墓葬的发现表明,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 这一结论表明,良渚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已改写了我们对于中华文明起源时间、方式、途径的认识。 “黄河中心说”被颠覆 1936年,当24岁的业余考古学家施昕更站在这块土地上时,可曾感到这份神秘?这位良渚遗址的发现者,在此发现并试掘了6处以黑陶和石器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双年轻的手拉开了良渚文化考古发掘工作的帷幕,而他的考古发掘也被公认为是我国东南地区考古史上的里程碑。从此,良渚这个江南小镇,在考古学家的手铲下揭开了5000年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长江流域逐渐与黄河流域一起,共同成了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摇篮。 良渚博物院院长蒋卫东对记者说,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是以黄河为中心,江南属“化外之地”。二十世纪初掀起的考古热,陆续发现了周口店、西阴村、殷墟、城子崖等遗址,都为“黄河中心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然而良渚的考古发现改变了这一认识。 195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夏鼐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考古学命名。尽管如此,“黄河中心说”在新中国成立后仍占主流地位。 直到1973年。 “1973年是良渚考古的又一个里程碑。”蒋卫东说,“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一九八号墓的发掘,首次使得琮、璧、钺这些长期被定为‘周汉古玉’的玉礼器,回归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的年代坐标之中。可以说,玉礼器的发现快速改变了对良渚文化内涵的认识,提升了良渚文化的地位。当年《光明日报》对此也做了报道。无独有偶,1973年浙江对余姚河姆渡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了长江下游地区7000年前发达的原始稻作农业、精美的刻纹黑陶,以及漆器、象牙等艺术品。这些考古发掘成果颠覆了‘黄河中心说’:长江流域史前文化丝毫不落后于黄河流域,甚至在许多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此后苏秉琦教授提出了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与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即中华文明起源多中心说。”

文化地产案例分析之良渚文化村

文化地产案例分析之良渚文化村 文化地产案例分析 —良渚文化村 【良渚文化】以“原创、首创、独创和外拓”为特征的良渚精神和城市规划思想是良渚组团的深刻文化记忆 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标志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精湛的玉器、石器和黑陶工艺及其所表征的社会礼仪制度 早期城市规划、大型工程营建及其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犁耕稻作农业的社会组织系统 以丝绸、玉器、髹漆等生产为主的手工业抑或商业萌生以原创、首创、独创和外拓为特征的“良渚精神” 成熟史前文明的突出表现 【区域背景】良渚文化村是万科依托良渚文化遗址打造的文化主题旅游城镇良渚组团 杭州大都市格局是“一主两副六组团”,其中以良渚为核心的良渚组团是六大组团之一 区位:位于杭州市西北部良渚组团核心区,距离杭州市中心16公里,距离良渚遗址保护区2公里。紧靠著名的文化遗址

环境:25座山、3片湖泊、1条河流、五大主题公园、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一期国家AAAA级景区、大雄寺、良渚博物院等 良渚文化村投资商:2000年由南都房产集团投资,2006年与万科合并 规模:总占地规模近11000亩,其中5000余亩的自然山水,3400亩住宅用地,1200亩的旅游用地和约600亩的公建配套用地 概况:整个项目拥有8个串联式主题村落,有公寓、排屋、别墅等多样产品类型。预计未来共有1万户常住家庭,可容纳3,4万人的人口规模,8000个工作岗位; 【功能布局】项目以一条风情大道串联,按照步行的规划尺度将小镇中心与功能组团串联 背景: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发现的该文化遗址,于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 阳光天际 竹径茶语 白鹭郡(东、北) 白鹭郡(西、南) 绿野花语(规划中) 金色水岸(规划中) 白鹭湾公园 茶语公园

浅析良渚文化之消亡

浅析良渚文化之消亡 摘要:良渚文化乃是新石器时代末期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考古研究表明,它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突然从太湖流域消失,这引起了该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良渚文化从太湖流域消失的原因以及其去向做一个简要分析。 关键词:铜石并用时代;良渚文化;消亡;原因 1、良渚文化概述 1.1良渚文化出现的时代背景 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时代。就在这个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同时,磨制石器、陶器以及纺织的出现让人类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此基础上,人类开始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世界各地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文明。 中国新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12 KaB.P.,延续至4.0 Ka B.P.左右,大致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和铜石并用时代四个时期1,其中铜石并用时代大致处于6.7 KaB.P.—4.0Ka B.P.[1],是新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在铜石并用时代,农业和畜牧业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加,社会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原始城堡、城垣和大型建筑,有了阶级、贫富分化,人类社会向国家文明时代迈进2。 1.2发达的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乃是铜石并用时代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因于1936年为施昕更先生于余杭市良渚镇发现而得名。根据已有的考古学发现,良渚文化的大致年代大体应在5.3 Ka B.P.—4.0 Ka B.P.3,起源于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文化范围大体为:东到上海,南至钱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为界,北达宁镇地区边缘的长江以南,围绕太湖大致呈三角状[2]。 良渚文化拥有丰富的陶器、石器文化,农业也已进入犁耕稻作时代,这是铜石并用时代诸文明具有的共同特点;良渚文化更是以其发达的玉器文化著称于世,其玉器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4;除此之外,良渚文化中的骨器、象牙器、漆器也颇具特色[3];而良渚陶器、玉器上的一些刻画符号也说明了良渚文字的出现[4]。 1 https://www.doczj.com/doc/a8187862.html,/view/1224462.htm 2 https://www.doczj.com/doc/a8187862.html,/view/1750.htm 3关于良渚文化的下线有4.2Ka B.P.、4.1 Ka B.P.、4.0 Ka B.P.等多种说法,最后一种说法较为常见,故以之为准 4 https://www.doczj.com/doc/a8187862.html,/view/1556.ht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