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最新-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对金华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了解目前金华市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为政府建立符合金华市特点的社区体育管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本文以金华市行政区划为标准,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义乌市四个区域三、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四、金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在社区体育筹备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困难,简单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社区体育基础设施不足,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要社区体育活动场地与社区健身设施是进行社区体育活动的基础,社区成员健身手段的选择多样性与否也取决于此,若是社区体育设施不完善,会从根本上影响社区居民的健身效果,影响社区体育活动的展开。 根据先前调查数据显示,我市的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状况总体情况还不容乐观,大约六成的社区缺少基础体育设施,既有的体育设施保养比较差且功能单一,现有的社区体育设施在档次、规模、种类上都满足不了体育活动的需要,亟需改善。 进入2010年后,我市新建设的住宅小区,汲取了先前的经验教训,都纷纷加大了对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总体状况还算良好,但是,一些老旧的小区还是处于没有体育设施或体育设施比较简陋的尴尬境地,之后为了弥补这一劣势,虽然开工建设了许多的健身的体育设施,但因为同步的的维护和管理没有跟上,一些社区体育设施己难以正常运转。 造成了许多居民普遍认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状况一般。 二社区体育经费的不足导致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举步维艰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这充分说明物质基础是开展任何活动的重要保障。 对于社区体育来讲,社区体育经费就是社区体育开展得重要保障。 尽管我市体育局和政府对社区体育给予了充分重视,但这种重视显然还没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在社区体育经费的投入上,社区体育经费犹如还很欠缺,缺少体育经费的保障,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显得异常艰难,仅仅依赖企业赞助和个人交纳等途径仅仅只能维持目前的状况,社区体育要发展显然是远远是不够的,社区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环经济理念,构建自己的“绿色价值链”模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摘要:笔者运用社会学、预测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我国体育事业由单纯公益型向公益、经营综合型发展,为我国社会体育全面规划和制订发展蓝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人们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更加追求丰富多彩的余暇生活。同样,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有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当个体需求和社会需要一致并形成一种合力的时候,就产生了特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着余暇活动的发展,尤其是集健身、娱乐和自我发展于一体的社会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一般亦称群众体育,在国外叫做大众体育,是指职工、街道居民、农民等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有别于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也不同于学校体育和军队体育。由于社会体育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始终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故社会体育在每个人生命历程中都是耗用时间最多的一种体育参与方式。同时,由于社会体育的参与对象极其广泛,参加者力求保持经常性,所以他耗用的社会总时间是现今世界任何文化活动所不能比拟的。总体来讲,社会体育的发展,至今仍主要表现为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重视和加强对社会体育的理论研究,无疑是社会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体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笔者试图从我国国情和社会文化底蕴来探讨社会体育的趋势,为体育工作者全面规划和制订发展宏伟蓝图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和体育管理者锁定目标提供实践依据。 1 我国社会体育的背景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随之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政府机构改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并具体表现为国家与社会间的结构分化和关系调整,使我国群众体育 页脚内容1

谈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谈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摘要】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急剧变革的背景下、群众体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体育形态,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城市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城市社区;体育;发展 Talk about development of city community sports Zhu Yaobin 【Abstract】City community sports is in our country reform and openness process , mass physical culture carries out one kind of sports form appearing in process from trad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ype society reforms rapidly to modern type society, develops at present already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becoming our country city mass physical culture. 【Key words】City community; Sports; Develop 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急剧变革的背景下、群众体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体育形态,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城市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呈以下特征: 1. 社区体育将全面走向社会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一种新型的由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服务群众、充满生机和发展活力的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将逐步建立起来。由政府部门办社区体育的单一局面将逐步突破,各级社区体育指导中心逐步建立健全起来,社会群众组织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各种体育协会、俱乐部、辅导站,等将会承担起社会体育的大量组织工作,同时社区体育市场将被培育起来,群众将逐步适应体育娱乐消费,进行健康投资。城市社区体育的社会化程度将大大提高。 2.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以“以人为本”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城市社区成员实际体育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与综合素质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长远关注个体和人类发展;通过城市社区居民能动及互动建设,形成人与环境及经济、社会和谐相处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的体育资源观,健康观与体育生活方式。 3.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北京社区体育现状分析

北京社区体育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0-02-06T16:43:37.390Z 来源:《学问》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永强 [导读] 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应该与首都文化进一步的结合,发掘方方面面的特点和优势 刘永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101601) 【摘要】北京社区体育利用奥运的契机,得到了迅速发展,呈现出了规模宏大、形式新颖全面、保障设施和制度得力等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而客观的面对现状,合理有效的解决现存问题,成为北京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社区体育;分析;素质 前言:社区体育主要是指人们针对自身体质、健康、需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具体情况,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以获得健、美、乐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属于群众性体育,覆盖面广、接触面大,是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力开展社区体育活动,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的体育锻炼,满足人们健身、健美、健心等多样化的体育服务需求,以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及体育文化素养。[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体育市场化逐渐明显,计划经济下的单位体育、职工体育渐渐消失,社区体育由于作为新兴的体育组织形式,越来越被人们广泛认可,而且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2008年,在北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有力的促进了群众体育在北京的发展,加上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速的经济发展,为社区体育的完善和繁荣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最近刚刚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并且,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表示,体育强国并非取决于竞技体育金牌数的多少,而是全民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国民身体素质的综合体现。借助良好的发展机会,北京社区体育正大踏步的向前迈进。 一、经过对众多资料的分析研究,以及现场的走访,总结出北京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如下: (一)北京社区体育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 目前本市126个街道办事处、2401个社区居委会均成立了体育协会,社区内自发形成体育俱乐部,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办事处所属10个社区居委会中建立不同项目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2个,宣武区广外街道红莲社区居委会设立会员制健身俱乐,其他区县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区体育组织。自2004年至今,我市建设了14个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45个市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以满足中低档健身消费人群的需求。到2010年,全市15%的社区居委会将建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从人员配比到组织建设,以及管理方案等等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北京社区基础设施完善,器材较齐全 在过去的几年里,本市已建成全民健身工程3874个,总面积283万平方米,03年全市就配建了31个全民健身标准工程,并配装了500只篮板和500付羽毛球网架。现在,本市100%的街道、100%的乡镇和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体育设施已经深入到了北京每一个街道和村落。北京市住宅小区体育场地设施,近十年来社区体育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人均面积为每万人919.35m2,即人均0.092m2,和1994年的人均社区体育设施面积(0.007m2)相比有了相当大的改善。 (三)北京社区体育文化基础雄厚 作为首都的北京,社区体育文化的开展向来受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尤其最近两年借助奥运会的契机,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各种形式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比赛和演出层出不穷。为推动北京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体育社会团等组织举办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体育社会化,市体育局自2005年起,对北京地区举办的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实施群众体育品牌活动评选工作,每两年评选一次。北京目前已形成了北京春季长跑、北京万人太极拳表演、京城羽毛球千人挑战赛、北京晚报百队杯足球赛、和谐社区乒乓球比赛、北京市健身俱乐部挑战赛等15项群众体育品牌活动。[2] 二、北京社区体育现状除了以上特点外,还暴露出其他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社区划分不明晰,导致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管理水平与能力不够;社区内各单位各自为阵,没有形成社区体育的整体合力;社区管理相对封闭,不利于体验交流;社区内各种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不足、配置不完备、不均衡,存在安全隐患,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不善;社区体育服务人才数量不足,社区体育指导员以兼职为主,服务效率不高;社区体育活动内容单调,体育锻炼者结构不合理,体育服务方法、技术较落后,居民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缺乏共同的认同感,导致社区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困难;对社区体育认识不清,观念陈旧,社区体育指导服务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对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作用宣传力度不够,等等。 三、针对以上情况,对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作以下的建议 (一)制定各时间阶段的活动计划和安排,完善社区体育管理、执行制度,设立专人监督执行过程和结果 社区体育活动关系到满足社区全体成员的体育娱乐、健身、交友的需求,锻炼全体成员身体,使大家获得健康,有利于整个社区的团结和稳定,更能很好的繁荣社区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了保证具体执行过程的完整和延续性,必须从制度和执行上下功夫,理顺上下级领导关系,高度重视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并在监督上加大力度,真正满足全体社员的体育需求。 (二)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市场化 社区体育在组织管理形式上,有完全民间组织形式、街道社区与民间半官半民性组织形式、由挂靠型向实体型转变的组织形式和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四种,其中最后一种是比较成熟的社区体育组织形式,在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特别是在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将成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组织形式主要由社区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所构成,协会的基层组织应当包括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和农村乡镇辖区。社区体育俱乐部是在法定性社区内,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它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所举办的。它的市场化最强,更能适应当代社区的发展,满足广大人群的体育需求。 (三)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各取所需,互利共盈 对于目前社区体育来说,社区运动项目较为单一化,多以慢跑、拳操类、气功、健身舞蹈之类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主,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但只适合于中老年及妇女群体参加,较难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多样的需要,特别是青少年的需求。因而社区体育俱乐部应和学校一起开发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不只是读书而有机会了解社会,让社会也真正地关注和关心学校。[3] 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应该与首都文化进一步的结合,发掘方方面面的特点和优势,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

金华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金华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旅游管理 金华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章巧珍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市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体育作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金华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了解目前金华市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为政府建立符合金华市特点的社区体育管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金华市行政区划为标准,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义乌市四个区域 三、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四、金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在社区体育筹备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困难,简单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社区体育基础设施不足,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要 社区体育活动场地与社区健身设施是进行社区体育活动的基础,社区成员健身手段的选择多样性与否也取决于此,若是社区体育设施不完善,会从根本上影响社区居民的健身效果,影响社区体育活动的展开。根据先前调查数据显示,我市

的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状况总体情况还不容乐观,大约六成的社区缺少基础体育设施,既有的体育设施保养比较差且功能单一,现有的社区体育设施在档次、规模、种类上都满足不了体育活动的需要,亟需改善。进入2010年后,我市新建设的住宅小区,汲取了先前的经验教训,都纷纷加大了对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总体状况还算良好,但是,一些老旧的小区还是处于没有体育设施或体育设施比较简陋的尴尬境地,之后为了弥补这一劣势,虽然开工建设了许多的健身的体育设施,但因为同步的的维护和管理没有跟上,一些社区体育设施己难以正常运转。造成了许多居民普遍认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状况一般。 (二)社区体育经费的不足导致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举步维艰 兵法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充分说明物质基础是开展任何活动的重要保障。对于社区体育来讲,社区体育经费就是社区体育开展得重要保障。尽管我市体育局和政府对社区体育给予了充分重视,但这种重视显然还没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在社区体育经费的投入上,社区体育经费犹如还很欠缺,缺少体育经费的保障,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显得异常艰难,仅仅依赖企业赞助和个人交纳等途径仅仅只能维持目前的状况,社区体育要发展显然是远远是不够的,社区迫于经济形势只能从事一些低成本的体育活动,经费来源这一项成为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市社区体育发展状况。究其原因是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具有较大随意性和不固定性,经费的投入缺少相关政策法规去规范。 (三)人才的缺乏导致社区体育发展缓慢 现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乃是人才的竞争。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那么社区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即社区体育指导员。他们是社

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论文

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论文(论文摘要) 从上世纪80年代体育学者开始涉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算起,我国体育社会学经历了将近30年的历程。本文对现阶段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就未来如何发展体育社会学提出了相应对策;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进行回顾,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思路进行瞻望思考。 (论文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研究;发展;思路 一、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1.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涉猎这一领域,最早是北京大学林启武先生编写的《体育运动社会学》讲义,在小范围内向国内体育理论界介绍了体育社会学的框架。1986年,沈阳体育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个体育社会学教研室。80年代,体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地位和影响相对较小。199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2.体育社会学学术队伍趋于不断发展壮大。任何一门学科,学术人才梯队是该学科发展的有效人力资源。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启蒙由一些学者如林启武、蔡俊五、刘德佩、牛兴华等发起。随之,北京体育学院率先在体育理论专业中招收了体育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开始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阶段。2001年,北京体育大学开始招收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的博士。这些先后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有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各院校或单位的学术带头人。 3.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趋于逐步拓宽。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体育社会学主要是引进翻译国外资料,同时兼有借鉴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国内体育现象展开研究双重特质。90年代,研究领域已包括体育价值观念、体育产业和体育领域中的社会问题等。我国体育社会学由引进翻译国外体育社会学资料到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实证性初步研究,以及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其研究领域逐步拓宽,并向纵深发展。 4.当前体育社会学发展的特色表现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由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起步较晚,基本以借鉴国外为主,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学科的许多内容还比较缺乏,因此初期学术的发展主要靠定性的描述为多见。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中国体育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迅速崛起,并以较快的步伐进入社会,于是一部分过去从事体育教育理论教学的教师和体育管理人员转向体育在我国开创体育社会学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程度的加强与发展,学科体系与学术的’研究光靠定性研究就显得有些不足了,因此广大的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在学科理论建设的基础是,开

社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及思考

社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现状及思考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体育设施与管理 论 文 学生姓名:何庆 学号: 07 院系:体育学院班级:体教1101班

2013年 11月22日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及思考 (姓名何庆班级体教1101 学号 07) [摘要]目前,正在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发展程度及水平,是衡量社会繁荣程度以及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标尺之一。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是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前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内部动力;体育社会化是社区体育兴起的促进因素;与城市经济改革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系是社区体育兴起的组织依托;社区老龄人口增多,其体育需求增长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催化剂。 近些年来,居住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同时,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加使得体育休闲活动成为可能,对于设施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而社区体育设施因其具有便利性、可达性、灵活性而成为居民的首选;作为对客户需求的回应,体育设施成为楼盘的重要卖点,投资比例日益提高、小区会所、网球场、游泳馆等成为高档社区的标志;党和政府也把全民健身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应当注重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积极为居民提供方便、实用的身体锻炼场所”。 近些年,社区体育健身设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设施还十分落后,新建的社区在规划设计上还存在种种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和发展居住社区体育设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体育设施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建设社区体育设施设想的一些建议,为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已经融入到大众生活的点点滴滴。而社区体育对我国社会和谐进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分析现阶段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力从活动形式、参与度、管理、人才配备相关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具体意见,促进社区体育的多样化发展。 标签:社区体育;现状;发展对策 随着城镇化建设及城市规模的发展,社区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基本单元和大众生活依托的重要载体。而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也空前提高,发展社区体育,丰富大众文体及精神生活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我国社区体育诞生较晚,发展较慢,理论支撑普及、资金投入不足。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社区体育是改革开放在我国逐渐铺开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和小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诞生及发展的。虽然目前发展速度较快但相关投入及理论实践研究滞后,存在着急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我国公共体育事业经费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及体育彩票等相关事业的支持,总体来讲经费有限,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小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增加速度远远满足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而随着老龄化的增长,老年人健康问题和追求健康的意愿远远得不到满足。在小区各楼盘的开发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均衡导致小区健身设施及健身环境良莠不齐,大城市和小城镇差距很大。由于社区体育的发展多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基本没有回报和收益,所以很难得到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投资。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小城镇建设地重视,广大农村人口向城镇化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极大地提高,对健康观念也逐渐普遍起来;文化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大中城市社区体育的辐射和影响,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将发生重大改变,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健身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意识。但是在此过程中对于体育专业理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和普及,社区体育科学理论的研究对大众居民的普及推广还远远不够。 (2)社区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及场地设施的缺乏。现阶段谈到社区体育、大众体育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广场舞,在之前一段时间中广场舞曾一度在我国各地普遍推广,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巨大,在一段时间内其健身价值、社会价值、生活娱乐等得到极大肯定。然而随着无序的发展和场地空间的限制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其扰民及其他弊端也日渐显现。相对于广场舞,参与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以女性居多,由于受经济能力,身体条件、时间关系、承担家庭责任的影响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老年女性能参与选择的体育活动相对有限,广场舞无疑成为最近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 社会体育导论 课次: 丽
班级:
人数:
任课教师:冯晓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手段:
第五章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掌握并理解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微观因素 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因素分类 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微观因素 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体育内部因素
讲授法、启发式
教学内容与设计
教法提示(旁注)
导入:
第一节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宏观因素
一、政治
(一)不同政治制度影响着对社会体育的参与权利
(二)不同的政治体制影响参与热情
(三)不同的政治需求决定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内容
二、经济
(一)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社会体育投入的数量
(二)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对体育的 投资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进而
影响对社会体育的参与
(四)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体育结构和手段
三、文化
不同文化影响对体育的态度,从而决定了体育的参与。
以地域为标准:东方文化、西方文化
以时代性为标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一)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决定了社会体育的内容和形式
(二)不同的文化影响社会体育的参与形式
1/5

(三)文化的交流可能改变社会体育态度和内容 2/5

四、传播媒介
(一)传播媒介把体育项目介绍给受众
传播媒介大致有 4 种类型:报纸、广播、电视、互
联网。
(二)传播媒介可以培养人们的体育观念
(三)传播媒介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指导
(四)传播媒介刺激人们参与体育消费
第二节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中观因素
一、体育体制
体制,顾名思义,是体系与机制的总和。体育体制是指
一个国家中有关体育的责权划分、组织机构、职能配置、运
行方式与运行机制等的总和。
二、体育管理水平
(一)管理与管理思想变化
(二)体育管理体制类型
1、政府管理型
2、社会管理型
3、结合型
(三)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变化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
(五)场地设施
有所思
第三节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微观因素 一、家庭 二、受教育程度 三、经济条件
公务员制度的推 行是否能作用于 社会体育的发展, 如何作用?
四、体育观念和需求因素
五、个人的身体状况
六、个人生活方式
七、交际圈

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准确找出制约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从而为促进我国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社会体育;发展;影响因素;讨论1。社会体育概述社会体育是群众按照业余、自愿、灵活、多样的原则开展的体育活动。它们是体育社会化和大众化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社会体育在中国体育事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关系到国家繁荣和亿万人民体力的大事。提高和保护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体育,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和探讨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应用价值,不仅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也具有指导作用。 2、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们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社区是社会转型期的产物。社会体育是在社区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体育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经济支持和社区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不足。首先,没有足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社会体育需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学历低、指导经验少、技术等级结构低等问题。其次,

社区居民对体育的价值了解不够。社会体育具有很强的个人休闲性和自由性,这决定了社会体育的开展、组织和管理不能受到严格的干预,而应主要从刺激体育需求和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入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居民的休闲氛围逐渐变得越来越普遍,但体育活动仍然不那么流行。第三,社区体育发展缺乏经济支持和必要资源社会体育首先是体育,这种文化的一个特点是它的运动过程有空间占用。因此,场地条件已经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场馆设施和资金的缺乏是制约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场馆设施的建设、购买、维护和资金投入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此外,这些活动本身需要一定的资金。公共体育设施少,体育人口分布不均,体育活动和竞赛少,体育场馆和设施少,质量差,不能满足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最后,社会体育的发展不允许 观点,教育特色不明显。社会体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效率低下,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它不符合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导致社会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三、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因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口发展不仅受到反映社会发展状况的社会发展的制约,而且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社会体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与人口密切相关。人口增长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制约关系将对下世纪初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大约XXXX已经进入了老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以W市为例

浙江工业大学自学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毕业小论文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论文题目: --以W市为例姓名: 学号: 年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 年8月17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小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小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小论文(设计)成果归浙江工业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学号:010********* 作者签名:(手写有效) 20 年月日(手填时间)

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以温州市鹿城区为例 名字 2014 年8月17日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进行体育健身与休闲的意识也逐步提高,体育消费能力不断增长,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组织逐渐意识到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显然,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需要有良好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社区作为人们生活交往的重要单元,理应着力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浙江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城市,其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机制在全国具有引领和模范作用。本文以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选择浙江温州市鹿城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相关研究,试图分析鹿城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结合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和国外先进实践经验,提出完善温州鹿城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方式。 关键词:社区;温州市鹿城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1社会体育导论教学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8210006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考试)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体育系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社会体育导论是大众体育的主体部分。有着较为复杂的概念与理论体系,国内外着力于朝社会化、科学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更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本学习立足于对社会体育现象最简练的描述与概括,是体育专业学生宏观了解社会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社会体育专业的逻辑起点。课程主要对学生认识体育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综合性导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的概念和方向,了解学科建设的特点与分类,以有利于在后期教学开展工作,解析研究问题的根本所在,为后续学习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了解社会体育学科的基本分类,对专业的本质问题进行适当的客观描述。注重社会体育的专业适应性,学生要建立起学科的重要概念体系; (二)掌握社会体育学科形成原因,对社会体育、地位与功能、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以及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 (三)理解社会体育对体育学科客观表述的和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作用与功能性。以便解决对体育发展中的布局等各种问题,促使对学科认知组合的不断合理化。 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教学内容: 1、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2、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3、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4、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 重点:社会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科学化趋势要求建立相应的社会体育学科。社会体育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研究方法。社会体育学科由于起步较晚,仍不成熟,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难点: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第一章社会体育概述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 2、社会体育的产生于发展 重点:社会体育有着一个复杂的概念和术语体系。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曲折阶段。国外社会体育的发展概况。社会体育其结构特点、组成要素和功能价值。现阶段中国社会体育发展方向与体质。 难点:社会体育产生于发展 第二章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与生产方式 2、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 3、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 4、社会体育与社会会文化 重点:社会体育与社会的产生方式和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向社会体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健身运动、休闲娱乐是医治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社会体育对建设社会文化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难点: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社会体育与社会会文化。 第三章我国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以及地位与功能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 2、社会体育地位与功能 重点:我国社会体育有其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和地位与功能。社会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做成部分,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调节器,是实现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难点: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和地位与功能 第四章社会体育参与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参与概述 2、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基本因素 3、体育人口概述 4、非体育人口

最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数量特征、年龄、学历及法制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对策,以便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提供参考。【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对策 1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 1.1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 截至2003年底,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有325502名,其中国国家级2006名,一级29509名,二级103409名,三级190578名。日前我国总人口13亿,平均每3994名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相对数呈现出区域的小均衡性,京、津、沪、辽、江、浙等处于领先地位。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提供的数字,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结构基本合理,但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男性占58.34%,其中41-50岁占31.43%,31-40岁占27.17%,高中非体育专业占36.1%;50岁以上占26.1%,初中以下占18.10%。女性占41.66%,其中61岁以上占9.23%,大专以上占13.87%;30岁以下占15.27%,体育专业占28.57%。 2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队伍的文化程度结构偏低 2.2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质量不高 在群众体育活动高度化、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发生了

质的变化,不仅需要有很好的学识和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技巧,而且能正确把握人们的体育需求,做出适当的指导。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是获得等级资格的同时也结束了学习,没有建立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定期培训或进修制度。与发达国家在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对象在文化程度上有显著的差异。日本体育运动指导员的培养一直是由大学或体育院校来负责培养,此外体育协会等民间体育团体也培养各种各样的社会体育知道员。美国社会健康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的取得,必须通过书面和实际两类的考,如果要提高职业资格评定标准,还必须参加包括“社会交往、人际沟通”等涉及管理方面的内容考试,特别在实验和实习等方面和大学本科、研究生院的医学、健康教育学、运动科学的资格完全一致。 2.3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类型、教学方法等方面还不完善。首先,培养课程的设置还缺乏科学性。我国现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的设置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层次之分;缺乏培训课程结构具有的空间有序性和时间连续性,而且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使用同一套教材,在素质要求、知识能力结构方面难以体现不同等级的递进层次性。其次,培训方式单一。现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方式主要是集中面授,虽然上级主管部门曾多次发文提倡面授与自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学员自学能力不强及缺乏要自我检查、督促机制,自学有名无实。第三,培训类型不够合理我国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四级,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由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一级、二级、三级分别由省、市、县三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认定,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人群、不同体质人群锻炼者对社会体育

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管理(一)

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管理(一) 【摘要】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学习之余以及退休后要求享有高度文明的精神生活,包括运用各种体育健身和娱乐的方法、手段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生活、调节精神、愉快身心,以更好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或者欢度晚年。社区体育以其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融洽的地域亲情、便捷的练习方法和有效的健身效果,吸引着广大体育爱好者,在广大城市中得到迅速发展。 【关键词】社区;体育现状;体育文化建设;管理途径 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是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们重要的现代生活方式之一。进行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国民体质和维护社会稳定,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 1.单位体制下形成的“单位参与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居民“社区体育参与意识”的产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单位制的组织体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部分人不再就业于国有单位,他们和工作单位的关系已变得以经济关系为主。即使是在国有单位,单位对职工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职能正逐渐淡化,同样变为以经济关系为主。这些组织性、结构性的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单位意识”和“组织参与”的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人对单位的依赖。然而,旧的“行政本位”和“单位本位”所形成的参与体制和参与规范无法在短时期内彻底清除,人们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为上,依然更习惯于“单位意识”和“单位参与”,社区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还有待时日。 2.老一套的工作方法、内容远不能满足居民个体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造成居民社区体育参与热情不高,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法规划和管理社区体育,社区体育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讲究声势、忽视社区居民实际需求的情况。如社区体育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社区体育服务的内容虽说丰富,但明显是以老年人和居民家庭为主,涉及青年个体需求的内容不多。社区体育活动也是如此,这些活动一是为应付检查,走走过场,没有考虑到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二是每年的内容、形式都如此,不能满足居民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导致居民的热情普遍不高。除了一些老年人和少数热衷于社区体育活动的人,其余的人大多是在单位的组织下不得已而被动参加的。 3.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现代都市活动场地缺少的现实客观上不利于居民社区体育参与行为的增加。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中,市民的搬迁和流动加剧了,人们离开原先熟悉的体育生活环境,居住到新的陌生的社区中;在同一社区中,住宅区有低、中、高档之分;居民异质化程度高,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对于培育居民自觉主动的社区体育参与意识在客观上产生了障碍和困难。改变居民社区体育参与不足,当务之急,应从两个方面努力:(1)确保居民参与社区体育建设事务的决策,通过自治,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居民参与意识来自居民对自己在社区体育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的确认,这种确认要在参与社区体育建设事务的决策过程中才能实现。在目前居民自治能力不强,自治意识不高且缺乏惩治经验的现实情况下,政府可以从事关居民切身利益、居民深切关注的事务入手,引导居民围绕该事务开展自治参与。(2)创造条件,引导居民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社区体育建设事务。社区体育建设参与是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的,它不仅仅是参与公益性或有组织的活动与事务,在目前居民异质化程度高,参与意识高低不同的情况下,政府可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让每个社区居民从自己的需要和特点出发,选择不同的参与方式和内容。 二、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途径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的需求,可通过以下途径,大力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

————————————————————————————————作者:————————————————————————————————日期: 2

西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科部 教案 2013-2014-2学年第 2 学期 教研室: 课程名称:社区体育 课程类型: 课程学时:32 授课班级:2013级 主讲教师:王东杰 职称: 使用教材:社区体育

第 4 章教案 授课题目我国城市社区体育 授课时间第6周学时安排 2 授课类型理论课教辅资源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兴起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2、了解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结构、基本环节和内容; 3、掌握社区体育的特点和类型和管理结构。 4、了解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结构、现状特点。 难点: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 教学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了解当代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兴起与发展的社会背景、发展历程和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结构,把握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特点和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体育的特征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和社区体育兴起的背景 一、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 1.经济特征; 通过生活实例和结合专业相关内容引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人口特征; 3.社群特征和组织特征 二、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背景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内部动力。 2.建立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系,是强化体育发展的适宜条件 3.社区老龄人口增多,其体育需求增长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催化剂。 4.体育社会化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促进因素。 第二节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社区体育活动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 1991年,原国家体委在天津就社区体育召开了小型研讨会。 1993年,原国家体委在沈阳召开了社区体育现场会。 1995年7月,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体育组进行了“全国大中城市基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并提供了调查报告。 1995年8月29日,经全国人大批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也明确提出要求 1995年底,国家体委群体司与北京体育大学联合进行了“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课题研究,为1996年的全国社区体育工作会议作理论准备。 讲述、实例与多媒体教具结合 简要阐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历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