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万明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因此,研究明朝白银本身,已经构成了货币史上的重大意义。然而,其意义却又绝不仅此而已。长期以来,晚明社会出现的令人瞩目变化,引起了中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对此变化,中国学者一般认为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或称中国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研究则主要是从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方面加以论证和解释。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对于以往形成的“规范”认识,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层反思和质疑,说明研究正走向深化。但是,以上解释模式可以证明中国社会发展不是停滞的,要进一步表明明代社会已经处于向近代的转型,显然不够充分;难题还在于就是以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来说服宋代的“经济革命论”,也还存在距离。因此,在切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研究范式的转换势在必行。迄今为止,资本主义萌芽论和商品经济发展论使学术界长期没有足够注意到货币经济发展的存在,很少留意白银在明代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更极少注意到白银货币化的重大影响。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考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本文试图以此作为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实证研究,从中归纳认识,具体探讨和重新诠释明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

在明朝,大规模行用白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以致于我们将晚明称为中国的白银时代也不为过。然而,关注晚明社会实态,就会注意到,一方面明朝大规模行用白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但另一方面,

当我们翻开明代史籍,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中,惟见“钞法”和“钱法”,并不见白银,或者说“银法”。这说明了白银不是明朝的法定货币,也就没有制度可言。由此可见,白银在明朝的货币化,又是历史上一个极为不同寻常的现象。考诸明代社会现实,白银问题作为晚明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明清之际就已引起著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极大关注,三人无一例外,都有”废银论”。20

世纪30

年代以后,梁方仲、清水泰次、博克塞(C.R.Boxer)等中外学者,从赋役制度与国际贸易的角度[1],彭信威、加藤繁、杨联升(Lien-sheng

Yang)等学者从货币史的视角[2],

均对白银有所涉及,展开了卓越的研究,他们精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至今令人瞩目。80年代以后,对货币沿革进行系统研究的,有叶世昌、格拉汉(Richard

von Glahn)等中外学者[3];对外国白银流入中国及其世界影响进行考察的, 主要有全汉升、艾维泗(Willion S.Atwell)、弗林(Dennis O.Flynn)和吉拉尔德兹(Arturo Giraldez)等中外学者。[4]

其中对明代白银研究用功最多、成就也最卓著的是全汉升,他对明代太仓银、国际白银流入,宋明银价变动,以及白银对北方边防及市场的影响,均有深入研究。[5]近年中外学术界特别关注白银问题,吴承明提出将“财政货币化”和“白银内流”作为16~17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因素,但是没有展开论证;[6]安德列·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总结以往外国白银流入中国问题的相关研究,提出这证明了中国处于当时世界经济体系中心的观点,并以此为据,突破了以沃伦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为代表的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论。可惜在他的宏大体系中,并无对明代白银的具体实证研究。[7]

当我们回顾学术史的历程,研究尚有待推进。迄今为止,学术界缺乏对明代白银货币化过程的专门研究,而这无疑影响了对明代货币经济发展达到水平的认识及其作用的评估,更影响到对明代社会发展的整体评价。有鉴于此,本文着意于白银货币化如何自下而上而又自上而下的极大影响了明朝制度层面,促使发生了制度变迁,出现历史事实上的”银法”的动态过程。

[1]

参见梁方仲上世纪30年代关于明代一条鞭法的系列论文,1952年《明代一条鞭法年表》,《岭南学报》第12卷,第1期;1939年《明代国际贸易于银的输出入》一文,《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第6卷,第2期;[日]清水泰次1935年《明代に於ける租税银纳の彂逹》一文,《東洋学报》20卷3期;C.R.Boxer:The Great Ship from Amacon,Lisbon,1953.

[2]

参见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日]加藤繁《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4年版;Lien-sheng

Yang: Money and Credit in China,A Short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52.

[3] 参见叶世昌《中国货币理论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年版;Richard von Glahn: Fountain

of Fortune: Money and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1000~17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1996.

[4] 全汉升有关论著见下注;William S. Atwell: “Notes on Silver,Foreign

Trade,and the Late Ming Economy”, Ching-shih wen-ti

,3/8:1~33,1977; “International Bullio n Flows and the Chinese

Economy circa 1530~1650”, Past and Present, 95:68~99,1982;

“Ming Observations on the …Seventeeth-Century Crisis?in China

and Japan”,Journal of AsianStudies ,V ol.45:223~244,1986.

Dennis O.Flynn and Arturo Giraldez: “Born with a …Silv er

Spoon? :the Origin of World Trade in 1571”,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 ol.6, №2, 1995.

[5]

全汉升《中国经济史论丛》上下册,台北稻乡出版社1991年版;《宋明间白银购买力的变动及其原因》,香港新亚研究所《新亚学报》八卷一期,1967年;《明清间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估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三分,1995年。

[6]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第32~34页,三联书店2001年版。

[7]参见安德列·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著,

刘北城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ReOrient: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Univerc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二、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并非国家法令的结果

二、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并非国家法令的结果

考察明代白银,首先要考察白银如何在明代社会货币化的。这里货币化所指,是白银如何由非货币甚至国家禁止作为货币的贵金属,向作为货币发展的过程,也即由不合法的货币地位,向合法货币直至主币地位的演变过程。

明初属于禁令之中的白银,是如何开始货币化的?从历史实际来看,明初继承前朝仍行宝钞,但因元末“无本无额有出无入之不兑现钞乃复现于明代”[1]的因素,加以铜的匮乏,从而形成了白银极为有利的发展态势,

成为白银货币化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从洪武至洪熙时期,明朝发行了大量宝钞,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发行量有多少,但是发行量的无限度,是造成宝钞贬值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尽管当时明朝实施了种种回笼货币的措施,都无济于事,不能使宝钞不贬值。而作为宝钞的最强劲对立物的白银,只要朝廷法令稍稍松懈,就会在民间交易中立即抬头。见于文献中民间交易惟用金银的记载,表明白银的崛起是伴随宝钞的壅滞而出现的,说明了民间社会有一股强烈的趋势,即白银货币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最终冲破了明朝国家控制,由此打乱并改变了明初建立的一系列制度,从而也改变了明朝所赖以建立的社会经济结构,乃至明代社会的整体结构。对于中国的传统社会来说,这是一个解构的过程。

追溯以往,中国的白银货币化趋势早在唐宋以后就开始显示了出来。对此,顾炎武曾做考证:

唐宋以前上下通行之货,一皆以钱而已,未尝用银。……然考之《通典》,谓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则全以金银为货……《宋史·仁宗纪》景祐二年诏诸路岁输缗钱,福建、两广易以银,江东以帛,于是有以银当缗钱者矣。《金史·食货志》旧例银每铤五十两,其直百贯。民间或有截凿之者,其价亦随低昂,遂改铸银,名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二贯,公私同见钱用。又云更造兴定宝泉,每贯当通宝五十,又以绫印制元光珍货,同银钞及余钞行之。行之未久,银价日贵,宝泉日贱,民但以银论价,至元光二年,宝泉几于不用。哀宗正大间,民间但以银市易,此今日上下用银之始。[2]

民间以银交易,从金代开始盛行,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货币制度。元代实行宝钞制度,曾以银为钞本,在对外贸易中使用白银。这些都形成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历史资源。[3]

史学界一直认为,正统初以征“金花银”为标志,明朝“驰用银之禁”,于是出现了“朝野率皆用银”。这种看法来源于《明史·食货志》。然而,仔细考察,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情况异常复杂,充分显示出社会过渡和转型的特征。

值得注意,白银货币化是从民间社会开始的,起自民间的白银,并在逐渐得到国家事实认可以后,向全国展开的。这说明了白银货币化是有社会经济基础的。最早注意明初民间实际使用通货状况的,是傅衣凌先生,他曾利用徽州土地买卖契约146件进行分析,指出明代前期这一百多年间所使用的通货是很复杂的,洪武、永乐之间以钞为主,宣德、正统则钞、稻谷、布、银兼用,成化、弘治以银为主。[4]

沿着这一研究足迹,为了对明代民间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及其发展进行考察,加深对明初货币流通实态的认识,笔者以所见明代徽州地区(主要是祁门、休宁、歙县)土地买卖交易契约427件中的通货使用情况,编制成表,并沿着民间与官方的两条线索进行论证考察,通过具体分析,论证自明初至成、弘年间,民间社会存在一种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作为宝钞最强劲对立物的白银,最终不以统治者意志为转移,逐渐占据了合法主币的地位。白银货币化的进程,是由自下而上的趋势转而为自上而下全面铺开的,转折标志不在正统初,而是在成、弘以后;主要是民间趋势促动的结果,而不是国家法令推行的结果。《明史·食货志》高度概括了正统初年以后的白银货币化过程,以致出现了误导,应予澄清。[5]

下面就来到了问题的一个关键地方:来自民间的白银作为货币,是如何被官方认可的,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何时发生了自上而下的展开?换言之,国家推行的通货目标与民间货币发展趋势是完全不同的,二者在什么时候开始调和呢?这里提出了一个交界点的问题。依据文献记载,大量事实说明,明朝成、弘以后,白银货币化自上而下全面铺开,带来社会经济货币化过程的急速发展,无论是从国家财政上,还是从社会各阶层人们日常生活上,即从国计与民生的角度来考察,这条轨迹都是清晰可见的。具体到社会实态,则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与社会诸因素变化相互作用,根本改变了整个社会结构和面貌。

美国学者珀金斯曾认为:“一般说来,同农业最密切相关的制度,自十四世纪以来并未发生显著的演变。另一方面,人们也不是真正需要去改革这些制度”。[6]

这无疑是聚焦于农业生产力得出的结论;然而,从经济货币化的角度,我们会发现与此相反,历史事实说明,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制度不仅发生了显著演变,而且一切正是根据人们的需求而改变的,变迁有着社会基础。

由于白银问题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内容又极为纷繁庞杂,下面仅就白银货币化与涉及国计的制度变迁进行考察。

[1] 吴晗《记大明通行宝钞》,《读史剳记》,三联书店1956年版。

[2]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一《银》,道光十四年刊本。

[3]近来有学者提出中国的白银货币化在宋代已经出现,认为“金朝与南宋一道,共同揭开了中国白银货币史的第一章”。见王文成《宋代白银货币化研究》第365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书中全面论述了宋代白银的货币化趋势,承蒙作者惠寄,很受启发。对于宋代白银是否已经成为货币,史学界现在仍然有不同看法。他的研究是白银如何从商品到货币的货币化,而这里依据明初承继元朝仍行宝钞,白银货币化在明代完全实现,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事实,虽然也包括上述内容,但更主要是对白银从非法货币到合法货币及其普遍于全社会,成为社会流通领域主币过程的考察。

[4] 傅衣凌《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参见拙文《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此文在2001年4月庆祝香港大学创校九十周年“明清史国际研讨会”论文基础上修改成文,根据安徽省博物馆编《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一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徽州文契整理组《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第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张传玺主编《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等明代契约文书列表。

[6] [美]珀金斯著,朱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第24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三、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以国计为中心的考察1

三、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以国计为中心的考察

如上所述,赋税的折银并不始自正统,而赋税的货币化,也并不始自正统初国家法令向全国的推行。考诸历史事实,大规模的货币化是在成、弘以后在全国展开,

表现在社会和制度的方方面面。明朝从以钞为本,到“钱钞并行,祖宗定法”,直至惟银是用,白银货币化极大地扩展,迅速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赋役征收的货币化,而这更促使白银货币化加速进行,推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货币化。根据白银货币化过程的分析,可以认为明代一条鞭法的实行,既是白银货

币化完成的标志,又是白银货币化的一个结果,货币化过程不待朝廷向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反映出白银货币化所带来的深刻的制度改革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和作用。换言之,白银货币化本身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这里充分表现了出来。改革是以“从民便”开始,也主要以“民称便”结束,虽然任何改革都是有着颇多争议的,但这里的典型事例说明了来自民间社会的白银货币化的强大驱动力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明朝从对实物征收转变到对货币税的倚赖,从占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徭役征发到向物的关系的税收的倾斜,是以下面货币化过程展开的。

(一)国家财政收入的货币化

1、田赋货币化

国家依靠赋税和徭役存在。直至明代,中国自给自足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经济形态,使国家财政建立在田赋征收的基础上,明初制定实物征收的准则,是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明朝财政建立在赋役制度的基础上,而赋役又是建立在户籍和里甲制度的基础上。明初,沿袭唐宋以来的两税法,按田亩征税,分为“夏税”和“秋粮”两次交纳,征收以实物为主。所谓“国初因田制赋,税粮、草料,各有定额。每年户部先行会计,将实物数目,分派各司、府、州照数征收”。[1]一般是夏税征麦,秋粮征米,用米麦交纳称为本色,允许折合为金银、钞、布绢等物品交纳,称为折色。明代土地分为官田和私田两种,官田是国有土地,主要包括屯田、草场、庄田、公田等,大部分租给农民耕种,数额庞大。从明初征课以米麦丝绢等实物交纳,到以白银折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总的来说,明前期宣德、正统时的田赋缴纳货币,大多属于临时性。成、弘以后,各种田赋折银明显增多,形成一种赋税货币化的显著而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到晚明嘉靖、万历年间,伴随各地区一系列的赋役改革,一条鞭法在全国展开,遍及大半中国,白银在田赋收入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田赋的货币化可以说至此已基本完成。

追寻这一历史过程,明代白银货币化开始于江南,田赋折银逐渐增多,属于特殊情况的,有轻赍折银,这主要用于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的地方;有逋赋折银,也就是由于地方灾害而折征银两。宣德末年,江南三府税粮变卖银两,是周忱改革江南重赋的一部分,成为正统以后逐步形成的金花银的起源。[2]天下税粮草料,应解京库仓场的,都属于起运之例,以粮征派,谓之京粮。赋税的改折白银征收,经历了一个过程。直至成化初年,明朝虽仍在不断申令本色的征收,然而,白银货币已经破坏了原来的制度。文献所见“成化七年,令山东并北直隶司府,以后年分,起运在京内外仓场粮草,俱要照例征收本色解纳,不许折收轻赍银两。若地方僻远不便者,量为斟酌时价折收,于近京有收去处买纳,不许在京收买”[3],这条史料清楚地说明了在成化初年,解京粮草中存在折银征收,并且是在京城购买上纳,以致朝廷特别下令禁止。税粮、草料正式转变为召商买纳,可见正德八年(1513年),明朝批准“山东、河南并直隶各府州县解到税粮、草料价银,除光禄寺、酒醋面局、供用库等衙门,俱将原来价银转送,自行收买,不必拘定原批数目外,其余仓场俱收户部,令科道官估价召商上纳,照数支给”。[4]由成化时的不许征收折色银在京买纳,到正德初年各地京运纳银解京召商上纳得到准许,是京粮货币化的具体过程。

税粮中,米的折色在正统时,甚至更早在明初已经出现,[5]

凡解运折色,正统以后逐渐增多,但当时不仅有折银,还有折为其他实物的情况。如正统九年(1444年),“令山东等布政司,直隶大名等府,税粮折布,俱运赴永平、山海;江西等布政司,直隶苏、常等府州,税粮折银,运山海、辽东,籴买粮料”。[6]

成化以后,则趋向归一折银。到弘治九年(1496年),小麦也奏准折银了:“南直隶各府州县运纳夏税小麦,免征本色,每石折银五钱,解送本部收贮。遇有官军人等该支小麦,每石折银四钱支给”。[7]

不仅是夏税秋粮的米麦,其它实物税收在成、弘以后也有了货币化的明显趋向。成化十年(1474年),明朝下令浙江严州府建德等县夏税农桑二绢“每匹折纳六钱”。[8]说明了赋税中的实物绢折银的现实。弘治七年(1494年)直隶河间府上奏言岁征绢889匹,给各卫官均折俸之用,“每匹费银一两有余,至官军支出卖银,每匹不过五六钱”,于是请求折银征收。[9]赋税中布匹实物的折银,也见于弘治年间:“弘治十七年令苏州、松江、常州三府阔白绵布以十分为率,六分仍解本色,暂将四分每匹折银三钱五分,解部转发太仓收贮。如遇官员折俸及赏赐军冬衣不敷,照例定每匹给银二钱五分,自行买用,积余银两,候解边支用”。[10]

在白银货币化的趋势下,全国各地先后发生了田赋货币化。起运粮主要是供给京师、南京及边军;存留在地方的,主要供给地方官吏俸禄,以及宗室禄米。除了京运的漕粮不可或缺,需要运送粮食以外,其他赋税到晚明均已折银征收交纳。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地区是因仓库饱满折银,也有的地区是因不产粮食而允许折银,各地情况不同,折银却是统一趋向,明后期,漕粮也开始部分折银。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松江知府樊莹对民运漕粮实行改革,以往按照实物征收起运,运输费用以米易银开销,改为运输费用直接征收白银,免去转换的麻烦,由此,漕粮中也渗入了白银货币成分。弘治十三年(1500年),明朝将漕粮耗米部分折银,因地区分为“三六轻赍”、“二六轻赍”

和“一六轻赍”。轻赍银每石折银5钱。[11]

当漕运官军与民间发生交兑关系时,“又有所谓‘纲司话会’,此向来套名,盖收兑粮长与旗军私相授受,每米一石,出银二三分,以充酒饭之费。此府县虽知而不问者也”。[12]

改为折银,一般确实有便民作用。弘治十五年(1502年),户部奏会计山东、河南、北直隶解边折银“先年榆林每石不过二钱五分,宣府不过八钱五分”,改征本色,每石用银至一两八九钱”,[13]于官于民都反而增加了负担。发展到嘉靖年间,“无岁不有灾伤,则无岁不有折兑。此其因灾伤而折兑者,常例也”。[14]一方面明朝常有折银之令,另一方面实际运作时,征收纳银,粮先变银,再召商买粮,所以江南有的地方,才有“方收成日,粟米狼藉,不免贱粜”,出现典当粮食筹银上纳现象。[15]

关于金花银的派征,在江南原只派给官田,到正德四年(1509年),浙江全省不分官田、民田,一律按粮派征,官、民田一体承税,形成了“每粮一石,验派本色米若干,折色银若干”。[16]

在江南,嘉靖时欧阳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改革田赋,调整金花银派征原则,主旨也是用折银来调整不同科则田地的负担,进一步清理江南田赋积弊。[17]

因此,从成化时开始到嘉靖时,江南各地相继实行了官、民田一则起科的改革,通过改革,拉平了官田与民田之间采取的不公平的派征赋额,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直接导致了国有官田的私有化。对于所有权性质的改变,白银货币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税收的货币化,也体现在官田向民田转变后的租佃关系上。如嘉靖十三年(1534年),陕西镇守太监裁革,原有养廉地园圃、菜地、果树,总计“定税科粮”,令原佃军民承种。规定“附入实征册内,随民田征收,税粮折价,以备韩府禄米支用”。这里说明了4种变化:一是各种物料都以“粮”的名目入税;二是军民承种的官田向民田的转变;三是表明税粮是名目,实际是以折价白银为交纳形态;四是王府禄米已由实物的粮食改变为货币白银。十四年(1535年),明朝将通州新城晒米厂地召佃,“每亩定租银一钱二分”,是官田出租,收取租银的事例。[18]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北方经济落后地区,如在甘州的荒地,万历初召人垦种,也收以租银了。[19]

成化初年,田赋货币化不仅在江南有明显发展,而且影响已经扩大到了更大范围,成化七年(1471年)湖广安察司尚褫言:“顷来凡遇征输,动辄折收银两”。[20]

根据广东雷州里老的呈诉,弘治十四年以前已经不仅是起运,而且存留地方府县各仓的税粮也已经兼收折色。[21]

在福建,正德十四年(1519年)御史沈灼推行田赋改革,实行全省官米全部折色解京,民米半征折色,不仅减轻了运输负担,而且根据官田赋重,折银按亩征收,并采取递减法,民田每石折银5钱,取得了民称便的效果。[22]

再看官田中的屯田。在景泰、天顺年间,已有以官银买牛给发屯田的事例。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屯粮开始折银征收。[23]

开中法崩坏,商屯败坏无遗,以银为媒介,明代边防供应体制发生了彻底改变,一改实物粮食的供应为市场购买,运送粮食变为年例银,由此北方米粮市场形成。于此同时,南方的军屯也发生了同样的进程。弘治二年(1489年),“题准成都右等卫屯田每粮一石折银二钱六分,布政司贮库,听支军粮”。四年(1491年),“题准四川将管屯官舍占地退出,给无田军余耕种,照例征收本色,不许征银花销”。[24]

所谓“不许征银花销”,明见当时四川屯田已经存在征银的事实。弘治八年(1495年),“奏准福建行都司所属建宁、延、邵三卫都司所属福州左等卫屯田每石征银二钱五分,解京济边”。这是朝廷明令军卫屯田折银征收,目的是起运解京。[25]

至弘治十五年(1502年),京卫有地亩银的征收:“京卫新增地亩,每粮一石,折银二钱,寻议轻减,每亩征银一分五厘。在京赴太仓,在外赴附近有司交纳,放支官军月粮”。[26]弘治十六年(1503年),以民请,福建屯田子粒全部折银解京。[27]正德元年(1506年)户部尚书韩文言及屯田折银征收日益增多:“沿边屯田,废弛尤甚,禾黍之地,尽为草莽之区,以故仓储缺乏,输银日多。”[28]

折银的扩大,直接影响到北方及各边。北边的京运年例,按《明会典》,始自正统十二年“令每岁运银十万两,于辽东籴买粮料。”同时令“每岁运银十五万两,于宣府籴买粮料”。[29]

但实际是从成化二年(1466年)开始,正式形成了年例银,[30]

也就是每年自京输往各边的岁额开始制度化。成化九年(1473年),太原等府州县岁运边粮已经“止是轻赍银货买纳”。[31]

弘治十五年(1502年),朝廷“令各边除库藏银两,有添注注销事例外,各该巡抚衙门,及有自行处置盐利、冠带、赃罚、纸米等项银两,就委各该守巡官管理出纳,附写卷簿,用印钤盖,只许军门赏功、修城、器械等用,不许别项花费,三年一次,差科道官查盘”。[32]这是弘治时各边均有银两存库备用,各边库存银已经制度化的证明。至正德年间,民运边粮也已全部折银。[33]

北方多皇庄及勋戚庄田。在弘治十六年(1503年)以前,各王府及内外勋戚庄田,已定例每亩有司征银三分解纳,有征五分,或出自收的。[34]正德十六年(1521年)世宗即位,差兵科给事中夏言、山西道监察御史樊继祖、户部主事张希尹等往顺天等府查勘,当时各项皇庄及勋戚庄田地土共20091928亩。[35]

各宫庄征收的银两,称为子粒银。嘉靖二年(1523年),清核勋戚田土以及草场时,分为上、中、下三等征银,作出具体规定。八年(1529年),对于各勋戚、寺观田土,以征银不等,也分为上、中、中下、下四等征收。[36]

北方荒田开垦,在弘治时也以承佃方式开始有征银现象。如陕西在弘治十年(1497年)

承佃荒田已定“每粮一石征五斗,或折征银二钱五分”,无人承佃的,“粮一石止征银五分”,“草一束征银二厘五毫”。[37]

明朝税粮基本计算单位是以粮食的“石”。虽然自明朝初年就有折纳,但那属于轻赍或临时性,这是以往历朝也常见的事例。折银在成、弘以后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与“朝野率皆用银”的社会普遍用银状况是趋同的,时间是在成、弘以后。应当说在一条鞭法实行并推广于全国后,晚明国家田赋征收名义上仍以粮食为基本计算单位,但是实际上是以白银为计算单位,粮食折收白银交纳。尽管对于一条鞭法的明确定义,自明代以来多有争议;尽管当时反对一条鞭法的大有人在,根据文献记载来看,一条鞭法并无一个标志性的政令推行全国,因此在各地的实施情况复杂而多样,但是,统一折银却是各地实行中一定包括的内容,农民对于国家所应尽的义务,是由白银货币来体现。对于各地货币税实行时间早晚不同,内容参差不一,则反映出了一种明显的过渡性。但是,无论如何,与白银折纳并行的田赋改革,是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这也就是白银货币化的过程。

[1] 万历《明会典》卷二九,《户部》十六《征收》,中华书局1988年影印本。

[2]

参见清水泰次1935年《明代に於ける租税银纳の彂逹》一文,《東洋学报》20卷3期;堀井一雄1940年《金花银の展开》一文,《東洋史研究》五卷二号;星斌夫1975年《金花银考》一文,《山形大学纪要〈人文科学〉》九の一;拙文《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将于《中国经济史研究》发表。

[3] 《明会典》卷二八,《户部》一五《会计》四。

[4] 《明会典》卷二八,《户部》一五《会计》四。

[5] 关于税粮的折征,查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是始自洪武十八年:

“令两浙及京畿官田凡折收税粮,钞每五贯准米一石,绢每匹准米一石二斗,金每两准米十石,银每两

准米二石,绵布每匹准米一石,苎布每匹准米七斗,夏税农桑丝每十八两准绢一匹重十八两。三十年更定:钞三贯五百文折米一石,金每两准米二十石,银每两准米四石,绵花一斤准米二斗。”

[6] 《明会典》卷二八,《户部》一五《会计》四。

[7] 《明会典》卷四二,《户部》二九《南京户部》。

[8] 《明会典》卷二九,《户部》一六《征收》。

[9] 《明孝宗实录》卷九一,弘治七年八月乙丑。

[10] 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受纳税限》,现代出版社1991年版。

[11] 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一四《轻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2]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六册《苏松》,四部丛刊三编本。

[13] 《明孝宗实录》卷一九二,弘治十五年十月。

[14] 唐顺之《唐荆川文集》卷五《与李龙冈邑令书》。

[15]赵用贤《议平江南粮役疏》,《明经世文编》卷三九七,中华书局1962年影印本。

[16]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七册《常镇》。

[17] 详见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史》第165~17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8] 《明会典》卷十七,《户部》四《田土》。

[19] 《明会典》卷十七,《户部》四《田土》。

[20] 《明宪宗实录》卷九三,成化七年七月己卯,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21] 万历《雷州府志》》卷九《食货志》。

[22] 《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二六册《福建》。

[23] 《明宪宗实录》卷一一六,成化二十二年八月戊子。

[24] 《续文献通考》卷十五《田赋考·屯田下》。

[25]

《明会典》卷十八,《户部》五《屯田》。这类事例最早可以追溯到正统十年(1445年):“福州左右中卫并延平卫屯田,准照民间秋粮事例,每石折银二钱五分,解京济边”。

[26] 《明会典》卷十八,《户部》五《屯田》。

[27] 《明孝宗实录》卷二00,弘治十六年六月癸亥,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28] 《明武宗实录》卷一五,正德元年七月癸未,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29] 《明会典》卷二八,《户部》一五《会计》四。

[30] 参见全汉升《明代北边米粮价格的变动》,《中国经济史研究》下,稻乡出版社1991年版。

[31] 《明宪宗实录》卷一一六,成化九年五月丙午。

[32] 《明会典》卷二八,《户部》一五《会计》四。

[33] 《明会典》卷二八,《户部》一五《会计》四。

[34] 《明孝宗实录》卷一九八,弘治十六年四月丁未。

[35]

当时夏言上疏将庄田来由合盘托出:“各宫庄田,祖宗以来未之有也,惟天顺八年以顺义县安乐里板桥村太监曹吉祥抄没地一处拨为宫中庄田……今此查勘,又占过民田四十顷,见在共七十五顷。则宫闱庄田之始,而数年间侵占之数过于原额已十倍矣。举此一处,其他可知”。他指出,到武宗即位,一月之间建立了皇庄七处,“自此之后,设立渐多,而皇庄之名始著”。论及此,他颇有微词:“祖宗以来,宫闱一切供用自有才规,顾可屈万乘之尊,下同匹夫,以侵田亩之业,辱宫壶之贵,杂于闾间,以争升斗之利,其何以示天下,训后世也哉。且皇之一字,加于帝后之上,为至尊莫大之称,今奸佞之徒假以侵夺民田,则名其庄曰皇庄,假之以罔求市利,则名其店曰皇店。又其甚者,假以阻坏盐法,则以所取之盐名为皇盐,即此三言,足以传笑天下,遗讥后世”。并建议“榜示中外,尽削皇庄及各宫庄田之名,一洗四朝之弊,永垂百代之休”。见《续文献通考》卷十六《田赋考·庄田》。

[36] 《续文献通考》卷十六《田赋考·庄田》。

[37] 《明孝宗实录》卷一二八,弘治十年八月丁丑。

三、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以国计为中心的考察2

2、徭役货币化:

国家的建立,赖有赋税之外,重要的还有徭役的征发。明初,沿袭宋元徭役制度。按照役法规定,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子,均要承担差役。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一《职役考》记载:国初因赋定役,每十年大造黄册,籍分军民匠灶,户分上中下三等,差役照册佥定。明代徭役主要分为两种:里甲、杂

役,由于徭役不均,伴随着折银,均徭改革与历史相伴而行,出现了银差和力差,徭役出现货币化的明显趋势,与此同时,白银货币化逐步向全国推开,导致了劳役制度的全面解体。

东南各省里甲正役的改革,是与折银或者说赋役货币化同步进行的。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二《条鞭始末》:“往周文襄巡抚时,以丁银不足支用,复唱劝借之说,以粮补丁,于是税粮之外,每石加征若干,以支供办,名里甲银”。这是按户摊入田粮,折银征收。而永乐迁都以后,由于官饷问题产生了皂隶之役折为柴薪银。成化时顺天府已经征银雇役,当时“京城九门原收车辆及驴骡马载货物钱钞,佥点检钞夫役共四十四名。每名一季雇人用银十两,一年通计一千六七百两。其银俱于大小铺户征敛”。[1]

在京如此,在外也有成例,成化九年(1473年)山东岁额夫役20884名,“人征价银三两”,共达62652两。

[2]

弘治年间,随折银扩大发展,徭役改革也向深入发展,杂役改革,出现均徭法,形成了力差和银差。其中,力差起初是亲身服役,以后也逐渐发展到折银,于是几乎全部徭役都货币化了。顾炎武云:“均徭为杂役,成、弘以前莫可改,正德后始定银差、力差之例”。[3]

16世纪初出现了银差。[4]

弘治以前,南直隶凤阳等地均徭已将田亩作为审编对象,正德时松江出现按亩征收的均徭银,几乎同时,北方顺天、永平出现了地亩银。嘉靖时,山东有了门银之征,这都是为了缓和徭役不均的矛盾而出台的改革。此时均徭审编从成化时单一的人丁,扩大到了丁田,这种扩大改革的趋势,正是伴随白银货币的扩大化而发展的。各地改革名称不一,浙江称均平银,江西称公费银,福建称纲银,南直隶称直日银,等等。浙江均平银始于天顺时,福建纲银始于成、弘之间。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成、弘年间,乃令见役里长,随其丁田,或钱输官,以供一年用度,谓之纲,一雇一年之用者,谓之徭。即出钱,则归之农,唯一里长在役。以奉追征勾摄”。[5]地方一切开支,几乎全由纲银囊括支付。正德元年(1506年),各地“审派均徭,率有宽剩”,明廷令巡抚查核弘治改元以来的原编底簿,“取其银解部应用”。[6] 从成化十五年(1479年)朝廷令各处差徭,户分九等,门分三甲,定输纳数目,不许隔年通征银两在官的规定,[7]

可以了解到当时各地已经出现了差徭征发以银通征的情况。在民间社会改革现实推动下,弘治元年(1488年),明朝做出了新的规定:“令各处编审均徭,查照岁额差使,于该年均徭人户丁粮有力之家止编本等差役,不许分外加增余剩银两,贫难下户并逃亡之数,听其空闲,不许征银及额外滥设听差等项科差,违者听抚按等官纠察问罪”。[8]

针对改革参差不齐,均徭轻重不等,折银不等,各地实行也各有差异,明朝下令整理均徭法,“禁止额外滥设听差等项课差”。[9]此时有的地方听差已经出现以银代役,如常州府江阴县“其出银听用,曰庆贺,曰祭祀,曰乡饮,曰科贡,曰恤政,曰公费,曰备用;其出人听调曰听差”。[10]南方如此,北方也同样,山东济南府武定州“每年编“听差三百五十两”。[11]

保定府雄县在嘉靖时“听差余银五百余两”。[12]嘉靖九年(1530年)明朝规定:各地审编徭役,先查岁额差役若干,该用银若干,黄册实在丁粮除优免户外,应役丁粮若干,以所用役银,酌量每人一丁,田几亩,该出银若干,尽取分派,如有将银两入己者,按律问罪。[13]很明显,徭役货币化开始规范化。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发现均徭折银的过程在华北、华南和华中是完全不同的。华北在一条鞭法实行前曾经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实行了与江南地区完全不同的门银和丁银制,于嘉靖十一、二年(1532~1533年)确立。

[14]

在明代档案中,万历五~九年(1577~1581年)《辽东各卫所边堡官军下余丁舍丁等纳银名册》中,详细记载了军中余丁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的等则,按照银差和力差分别纳银。[15]

在整个明朝财政全面折银的货币化倾向中,金花银的折纳是一个方面,而上供的物品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明初上供物料,是根据宫廷和政府的需要,向地方摊派的各种实物,是征派的性质。工部和内府所需的物料,汇集存储于十库,“召买无几”。[16]

这种状况随时间推移发生了变化。日本学者岩井宏将上供物料的征收方法分为5种,指出向生产者征收物资的办法,由于流通经济的发展,买办的比重不断增加。[17]

折色日益增多,事例是“召商买办”。[18]嘉靖十年(1531年),朝廷明确规定:“今后各处起解京库物料,果系本地无产者,许于批文内明开某物若干,折征价银若干,到京召商上纳。如有余银,通融帮补,再有余剩,送太仓库交收,以备支用”。[19]

即使是本色,晚明征银召商购买上纳也日渐增多。如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题准河南、广东、以及北直隶各州县卫所共93处的该解苘麻,“照依原定数目,每麻一斤,征银一分八厘,各解该府,每年限十月内类解本部,以备买麻支用”。[20]上供物料由征派向召买乃至成为一种用银负担的均徭项目。

实际上,明代各地的杂役包罗很广,有皂隶、弓兵、狱卒铺兵、馆夫、驿夫、水夫、车夫、轿夫、膳夫、门子等等,还有许多临时性的,名目繁多,考诸史实,经历了大多在成、弘年间开始货币化的轨迹。具体来说,如夫役中的柴夫,是专门供应内府的,又分为砍柴夫和抬柴夫两种,砍柴夫在成化四年(1468年)奏准每名一季收脚价银三两;抬柴夫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奏准每名一月征银一两二钱,弘治元年(1488年),每名一月征银一两四钱。[21]

工程用夫役众,花费更多,如弘治年间河南黄河治理工程,岁起民夫5万,“每夫道里费征银一二两”,史载当时各地工役“先后用银,岂止数百万两”。[22]

均徭实行以后,加重了贫富不均,为了解决弊端,改革又向深入进行,出现了“十段册”,又名“十段锦”。实际上这一改革在成化初年已出现于福建邵武。[23]

此后东南各地陆续展开。到嘉靖时,出现了征一法,这一改革趋向是将里甲、均徭归并,统一按照丁田征收,

是一条鞭法的前奏。按照全部丁田数分摊全县徭役,统一征银。这样,里甲和徭役合一,赋役合一征收白银。根据近年学者的研究,如广东在嘉靖年间全部赋役项目用银计算,银子已成为几乎唯一的计税手段。[24]

东南的徭役折银最早普遍化,那么,在其他一些的地区又如何呢?以四川为例,《四川重刻赋役书册》记载,万历年间四川布政司所属成、重等八府,嘉、眉等六州合属州县等衙门审编均徭、银力差及民快里甲公费夫马减存总目是:一均徭:银差实编银99028.216381两,力差实编银90790.

37

两;一民快:实编26116名,每名7.2两,共188035.2两;一里甲公费:实编银28291.582两;一里甲编夫:实编夫7670名,每名银7.2两,共银55224两;一里甲编马:实编马3095匹,每匹连草料、鞍辔、雨具、人夫21.6两,共银66852两。[25]

在那里,徭役完全货币化了。

役法的改革影响所及,是粮长制度的变化,对此,梁方仲先生已有深入研究,“直到嘉靖中年一条鞭法盛行以后”,他如此评价:“自此以后,赋役项目纷纷改折为银两,自封投柜和官收官解的办法也普遍施行,政府对于粮长的需要更大为降低了。这时尽管粮长这名称还保留着,但它实际上已变成为徭役了;甚至还可以折银代役,并不须亲身充当”。[26]

值得注意,与役法相关的,还有手工业者即工匠的以银代役,这一变化也始于成化年间。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奏准:“轮班工匠有愿出银折,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所斯类赍勘合,赴部批工,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27]

根据内容,

这明显是具有过渡性质的政策。到嘉靖年间,一律以银代役出台,四十一年(1562)题准:“行各司府,自本年春季为始,将该年班匠通行折价类解,不许私自赴部投当,仍备将各司府人匠总数查出,某州县额设若干名,以旧规四年一班,每班征银一两八钱,分义务四年,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算计某州县每年该银若干,抚按官督各州县官,每年折完卖解,不许拖欠,没终造册类缴,分别已未完等第参究”。[28]从此,劳役制转变成白银货币税,对于手工业者而言,国家的人身束缚由白银解脱了。工匠摆脱了劳役,获得了独立经营手工业的条件,对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率增长应该说大有益处。以银代役,也促使官营手工业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相应的,民营手工业蓬勃发展起来。例如,遵化铁冶厂是全国最大的官办铁厂,每年额办课铁208000斤,计价不过2700余两,而专设官吏军役等费用竟逾万金。于是万历九年(1581年)工部题准:铁厂官军工匠“尽行裁革,将额征银两解部买铁支用。其柴薪、车辆等项银悉免

佥派,以苏民困”。[29]

明朝最大官营铁厂的倒闭,标志着官营冶铁业的彻底衰落。织造方面,成化二十年(1484)奏准:“各司府设有织染衙门去处,不许另科价银,转往别处织买缎匹,因而侵克钱粮,违者从重究治”。[30]

到嘉靖十四年(1535)刑科给事中王经奉命往苏杭督察缎匹事,还京条陈织造十二事,其中:“一、戒挪移,各省织造银两,多出里甲丁田,并无碍官银。有司往往取充他用,致亏课额。宜会计一岁合用银若干,某郡县征派若干,应于某项取给,当官验收,转解司府给散机匠……一、严限期,织造银两宜令每岁六月终征完,七月中解府给散。”说明在嘉靖年间官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是先征派银两,然后发给机匠织造。此外,他还提到各州县有“不习织挑,皆佣他处工匠”,以及逋逃缎匹银两的现象。

[31]

表明了织造官手工业中以银雇匠的情况。

总之,成弘以后,从中央到地方,从南方到北方,均徭改革此起彼伏,一浪更过一浪,并逐渐汇集成为一条鞭法,赋役归一,统一征银。这一过程与白银货币化的过程完全是重合的。在数额上,明后期一般讲各地的役银超过田赋银,大量转入地亩,成为货币税。将税入地的趋向,使工商业者免去负担,有利于工商业发展;农民、手工业者纳银于官,官府雇募,不仅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劳动力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也促进农作物的商品化,有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扩大发展。随着朝廷财政的重点转移到土地上,徭役呈现逐步消亡,这是社会的进步,而白银的扩大流通和普遍应用,无疑极大地促进了这一过程。

3、盐课货币化

明朝的专卖收入,主要是盐和茶,为此,朝廷制定了开中法和茶马法,以保证政府收入。

先来看盐。明朝盐课,在成、弘以后逐渐成为朝廷财政最为重要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盐课开始由实物向货币化转变。成化年间,两浙盐课开始折银。成化十九年(1483年),明朝下令两浙盐课浙西场分每正盐一引折银七钱,浙东场分每正盐一引折银五钱,解送太仓银库,候余盐支尽,仍纳本色。弘治元年(1488年),有令两浙盐课折银,浙西场分每引原定七钱者减为六钱,浙东场分每引原定五钱者减为三钱五分,候盐法通,如旧征纳。[32]由此可见,在弘治五年(1492年)叶淇改革,废开中法之前,开中法实际已渐消亡于白银的折收之中,大规模改革不过是承认现状,使折银制度化而已。由此,“大小引目二百二十余万,解太仓银百万有奇”。[33]到弘治年间,在全国重要的盐产区,两淮、两浙、长芦、福建、山东、海北等地,都已发生程度不同的折银。根据学者统计,其中,两浙折银已占地区盐课的49.83%,也就是几乎达到了一半;折银率最高的福建,竟达到54.95%,超过了半数;而在山东也达到了47.24%,已接近了半数。[34]

发展到嘉靖年间,盐课基本上已折银。至万历年间,全部折银已成定制。李汝华曾言:

国家财赋所称盐法居半者,盖岁计所入止四百万,半属民赋,其半则取给于盐筴。两淮岁解六十八万有奇,长芦十八万,山东八万,两浙十五万,福建二万,广东二万,云南三万八千两有奇。除河南十二万及川、陕盐课,虽不解太仓,并其银数,实共该盐课银二百四十余万两。[35]

由此,明后期盐课银的征收,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初设立的户口盐钞制度,到成化年间,也已出现向白银货币的转变。成化六年(1470年),明朝发布“今后不许折收银米”之令,这正是地方社会现实运作中折征白银的反应。弘治六年(1493年)内府承运库金银告缺,廷臣集议,首倡天下户口食盐钱钞“今后每钞一贯,折征银三厘,钱七文,折银一分。当解京者,径入内帑;当存留者,留本处准官军俸粮”。当时一年解京数字大约有223000余两。[36]弘治十六年(1503年)更议准:“各处解纳户口食盐钱钞,俱收价银解部,每钞五千贯,铜钱一万文,拟进内府交纳者,定与价银二十四两,在部交纳者十九两,著令铺户领出,收买钱钞上纳。扣算余银,收补别项钱粮”[37]。到嘉靖六年(1527年),又有具体规定:“诏各处起运京库户口盐钞,今后每钞一贯,折银一厘一毫四丝三忽。每钱七文,折银一分,计钞一块,共折银四两,经收大户人等,不得分外科敛,侵欺入己”。[38]

至此,折银已完全制度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认为弘治时叶淇变法,开中法遂被破坏。实际上,在成化初年,随着白银的货币化,

已经出现“每一千引卖银一百余,或其、八十两,名曰‘卖窝钱’”的事例,得到朝廷关注。[39]纳银逐渐代替纳粮,遂使明代盐政制度发生了重大改革,开中法被破坏并放弃。

[1] 《明宪宗实录》卷九五,成化七年九月壬辰。

[2] 《明宪宗实录》卷一二一,成化九年十月乙亥。

[3] 《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二八册《广东》中。

[4]

关于均徭的折银,日本学者山根幸夫(《明代徭役制度の展开》东京女子大学学会1966年版),岩见宏(《明代徭役制度の研究》,同朋舍1986年版),谷口规矩雄(《明代徭役制度史研究》同朋舍1998年版)等有专门深入的研究,本节撰写中参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5]《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二六册《福建》。

[6] 《明武宗实录》卷一五,正德元年七月丙戍。

[7] 《明会典》卷二0,《户部》七《赋役》。

[8] 《续文献通考》卷二二《征榷考》。

[9] 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三九《赋役》,台北中国史学丛书本。

[10] 嘉靖《江阴县志》卷五《徭役》,嘉靖二十六年刻本。

[11] 嘉靖《武定州志》,《赋役》七,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12]

嘉靖《雄乘》,《田赋》四,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13] 《明会典》卷二0,《户部》七《赋役》。

[14] [日]谷口规矩雄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见《明代徭役制度史研究》第三章《一条鞭法的成立和展开》。

[15]

《明代辽东档案汇编》上,万历五~九年《辽东各卫所边堡官军下余丁舍丁等纳银名册》,第73~109页,辽沈书社1985年版。

[16] 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一一,玄览堂丛书续集本。

[17] 见谷口规矩雄《明代徭役制度史研究》第一章《明代前期的徭役制度》。

[18]

《明会典》卷二0一,《工部》二一《器用》载:嘉靖二年(1523年)有令“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原

解成造上用并各宫物料,羊毛、皮、棉纱共八万四千张,照弘治间例,解银赴部召买”。由此可知弘治年间已有成例。

[19] 《明会典》卷三0,《户部》一七《库藏》一。

[20] 《明会典》卷一九0,《工部》一0《物料》。

[21] 《续文献通考》卷二二《征榷考》。

[22] 《明孝宗实录》卷一0三,弘治八年八月丁丑。

[23] 嘉靖《邵武府志》卷十二《名宦·盛颙传》,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24] 刘志伟《在国家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第10页,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 《四川重刻赋役书册·总目》,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60册,据明万历刻本影印。

[26] 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第4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7] 《明会典》卷一八九,《工部》九《工匠》二。

[28] 《明会典》卷一八九,《工部》九《工匠》二。

[29] 《明神宗实录》卷一一0,万历九年三月甲戍,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30] 《明会典》卷二一0,《工部》二一《织造》。

[31] 《明世宗实录》卷一七二,嘉靖十四年二月乙巳,台北中研院史语所校勘,1962年影印本。

[32] 《续文献通考》卷二四《征榷考·盐法中》。

[33] 《明会典》卷三二,《户部》十九《课程》一《盐法》一。

[34] 刘淼《明代盐业经济研究》第215页,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5] 李汝华《户部题行言法十议疏》,《明经世文编》卷四七四。

[36] 《明孝宗实录》卷七四,弘治六年四月。

[37] 《明会典》卷四二,《户部》二九《南京户部》。

[38] 《明会典》卷四一,《户部》二八《经费》二《官民户口盐钞》。

[39] 《皇明条法事类纂》卷一八,《成化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马等奏题整理盐法事》,日本古典研究会影印本。

三、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以国计为中心的考察3

4、茶课货币化

茶课方面,货币化确切地说,指的是白银化。洪武初定“官给茶引付产茶府、州、县。凡商人买茶,具数付官纳钱给引,方许出境货卖”。“凡买茶去处赴宣课司,依例三十分抽一分”。[1]

初是商人纳钱给引,后钞法行,以钞给引。伴随宝钞的退出流通领域,根据史料,白银化也是始于成、弘年间。王圻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折银的过程,特录于下:

成化三年,奏准西宁洮河茶马司积多余茶,年久湿烂,今后粗茶每百斤收银五钱,芽茶三十五斤亦量收五钱,无银收丝绢等项,俱解本省有司收候,以补收买茶课支用。五年,令陕西布政司将金粥等处茶课自成化六年为始仍收本色,其原折收银布,候丰年收买茶斤,送各茶马司收贮,一备易马。

成化十九年,奏准每岁运十万斤,今茶课本色一十五万八千八百五十九斤零,存彼处衙门听候支用。折色三十三万六千九百六十三斤,共征银四千七百二两八分,内三千一百五两五钱五分存本省赏番,实解陕西巡茶衙门易马银一千五百九十六两五钱三分。

弘治八年,令四川布政司将所属茶课俱自弘治二年为始,以后年份各拖欠该征之数俱减轻,每芽茶一斤征银一分五厘,叶茶一斤止征一分。[2]

《明会典》载,明前期实行过给运茶支盐事例,更多的是以茶易马事例。这一直延续到明后期。弘治十四年(1501年),明朝“以榆林、环庆、固原粮饷缺乏,将洮河、西宁发买茶斤量开四五百万斤,召商上纳价银,类解边仓籴买粮料”。[3]

说明茶课折银也用于边饷。

5、关税货币化

关税方面,

是明朝商业税中最为重要的税收。主要是钞关,始设于宣德四年(1429年)。明朝先后于运河沿岸、长江各口、江南水道要津设立钞关征税,钞关之设,顾名思义,是当时为了通行钞法,增加税收为目的。首先设立“七所”,后来陆续有增设。成化元年(1465年)有所变化,令钱钞兼收。[4]

随着白银的扩大流通,财政需求的增长,到弘治元年(1488年),由于“库藏空虚”,明朝下令“除崇文门、上新河、张家湾司局照旧钱钞兼收外,其河西务等处捌钞关并临清、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刘家隔、正阳镇柒税课司局照依彼中则例,俱折收银两”。[5]

由此,各钞关税收大多改征银两。一般来说,宣德、正统年间是收钞的时期,成化时是钱钞兼收,是一个过渡时期,到弘治时则明确了折银征收,并迅速扩大白银征收范围。弘治六年(1494年),“令各关照彼中则例每钞一贯折银三厘,每钱七文折银一分”。七年(1497年),议准“今后九江府钞厂免收铜钱,只折收银两”。[6]

嘉靖八年(1529),在直隶巡按御史魏有本的奏请下,“俱许折银”。定以银交纳,银一厘,折钞一贯,银一分,折钱七文。[7]于是钞关的征收税折银完全制度化了。根据文献记载,晚明钞关又分为本色、折色年分征收,如浒墅关在万历初年,折色年分照船头丈尺折收银两,而本色年分就要麻烦的多:“旧例每钞一千贯,钱二拾文,折收银七分。内二分解太仓;五分钱钞,每钞一千贯,价银六钱,嘉靖钱一千文,价银一钱五分,古钱一千文,价银一两六钱,扛索盘缠等费俱于内扣算”。[8]

值得注意的是,钞与钱均以银论价,之所以保留,是专供朝廷赏赐之用。

晚明关税白银货币化,成为明朝财政中的重要收入,可从下表得见。

崇祯初年关税略表:[9](单位:两)

钞关之外,还有属于工部的工关税。明初于各交通要道设立抽分局,由工部管理,对过路客商贩运的竹木薪炭征税,收入归工部,以实物征收为主。到成化年间也发生了向货币税的转变。据《明实录》成化七年(1471年)记载,成化初出现“工部抽分竹木变卖银两解部,以为营缮之费”的情况,“是年所得仅千余两”,这里表现似乎是临时性的安排,然而却并非如此,“后续差者务多得为能,岁岁加益,至此万数”,说明自此以后成为正银已成常态。[10]

以芜湖和杭州为例,“其初,岁征银一二千两,稍增至四五千两”,至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芜湖已增至万余两,杭州增至20000余两。[11]

隆庆元年(1567年)杨时乔自刻《两浙南关榷事书》,记录了设立在杭州城南税课司征收的具体情况,清楚地反映出实物向白银的转变:“先是,本厂初立,例取本色,解淮安清江、卫河二提举司造浅船。成化十六年因解户不便,奏始解折银”。[12]由此可见,改革和变化是始自民间要求,有着社会的需求。

除了属于商业通过税的钞关之外,商业税还有营业税,与杂税混杂在一起,名目繁多。白银货币化的时间大致也在弘治年间。以临清为例,弘治十八(1505年)户部言:“临清商税每年折银几三万两,而宣大边储告乏,请将今年及明年以后商税俱折银解边,予买粮草”。[13]

关于对外贸易关税,明初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进贡和中外货物市易之事,交易以实物,或抽取实物。发展到嘉靖时“军需国库,半取于市舶。”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请求开放海禁,得到允准。[14]到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由计货征税改为丈抽法,以银交纳。根据记载,漳州对商船所征商税始自隆庆六年(1572年),出自知府罗青萧之请,是以船税代充钱粮。[15]在澳门:“隆庆间始议抽银,檄委海防同知、市舶提举及香山正官三面往同丈量估验”。[16]万历三年(1575年)明朝制订增税则例,分为水饷、陆饷、加增饷征收,全部征银。[17]

这一转变对于外国白银的流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财政支出的货币化:

财政收入货币化,相对应的必然是支出的货币化。明朝财政支出主要可以分为皇室、官僚、军队和政府开支几大部分,这里仅择要述如下。

1、皇室方面

赋税中供给御用和军官俸禄的部分,即金花银,据《明会典》载:“夏秋麦米共四百五万九百一十九石一斗一升二合,每石折银二钱五分,共折金花银一百一万二千七百二十九两七钱七分八厘一毫。”[18]其中武臣俸禄不多,仅十余万两,其他都供御用。皇室费用,支出对象是皇室成员、妃嫔及宫人、太监等。史载宫中珍玩、奢侈品糜于英宗,继于宪宗、武宗,至世宗、神宗而达于顶点。上供采造费用支出日益增大,都要以银支付。实物部分的折色也逐渐扩大。弘治十五年(1502年),王鏊曾记天下财赋与皇室岁用的关系:

今天下税粮三千六百三十二万一千余石,内三百二十万九千石折银八十一万四千余两,户口商税除折米外,并船钞料折银可得四十三万九千余两,各矿银课岁办一十五万一千余两,两淮浙盐场岁买折盐银常不下数万千两。如此岁用犹云不足,何也?祖宗时岁用颇省,以黄蜡一事计之,岁用不过三万斤,正统末四万斤,景泰、天顺间加至八万五千斤,成化十一年后,遂加至一十二万斤,其余可推也。[19]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他已经按照白银来计算朝廷收入,而提到岁用时,仍以实物为例。

至于朝廷用于赏赐方面,还有大量支出,但这部分在明前期已有不少白银存在,而在明后期也仍有大量

宝钞和铜钱的使用。孝宗时,登极赏赐,已由户部凑银,但数目不多。至正德元年(1506年)140余万,皆出自户部。当时内府承造金册、无名赏赐、斋醮费用,都取于户部银,故户部尚述言“此银费所以日增也”。[20]

当年内库称“财用不充,事务繁剧”,大丧、即位、大婚诸类通计费金8520余两,费银533840余两,还有其他多项开销,总之是“视旧例岁用之外,加至五六倍矣”。[21]皇室的生活费用,部分出自光禄寺经费。光禄寺在明初仅费钱1800万文,钞400万贯,随白银货币化,正德以后费银36万两,并一度达到40万两。[22]仅弘治十四年(1501年)光禄寺三次就欠行户银40000多两,借钞买银补,并督各府、州、县解银,还不能补及1/3。[23]

皇室或政府所用上供物品,在明初按照实物征收,具体到地方,是“悉城内外居民,因其里巷多少,编为排中,而以其所业所货注之籍”。凡遇各衙门有大典礼,“按籍给值役使”。后因“各行不便,乃议征行银”。方法是“征银在官”,遇到有事,召商买办。[24]

弘治十八年(1505年)因岁办非地方土产,“劳费不堪”的问题,南京给事中戴铣上言,请有土产的地方纳本色,没有的通融酌量按价收银,赴京收买。[25]如织造方面,以河南织染局织造缎匹为例,原例有定额,嘉靖六年(1527年)“奉工部明文买卖匹折银三两捌钱”,分派下属府县交纳丝价银,“差官类解工部上纳”,[26]

已经货币化了。根据《明实录》,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南京“凡遇内府诸监局制造及太常、光禄诸祭祀原料”都先移文应天府“按籍召买,如时价给银”。[27]

土木工程,最是耗资巨大,如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重建三大殿,兴举大工,当时户、工二部各“协济三十万两”,不仅“其赃罚并内外文武缺官俸薪、契税、商税等银,合无咨行户、工二部,并各省直抚、按严查确数,酌量解用”,而且南京库银也要“咨数前来,以备不敷取用”。[28]

按照万历末年所刊《工部厂库须知》,内官监成造修理皇极等殿、乾清等宫一应上用什物家伙,计有甲字库、乙字库、丙字库、丁字库各种物品,都按斤计有银价,并计有银两总价。召买项下,也是如此。[29]足见均以白银货币计价支出。仅采木一项,以贵州为例,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经费已达银138万余两,“费剧役繁”,故地方官员上疏“乞行两广、江西、云南、陕西诸省通融出银助之”。[30]

宗室禄米成为明后期朝廷的沉重负担。根据《明会典》,成化元年(1465年)大同各郡王禄米已有“或不收本色,勒要银两”的事例,[31]当时尚属朝廷禁止之例。但说明在实际操作中,禄米勒银缴纳的事例已存在于地方。此后,随白银货币化趋势发展,禄米折银越来越多。对于宗室禄米折银数额的规定,嘉靖元年(1522年),有命“郡王以下禄米,有派支不通舟车州县者,每石征银八钱,其支折给五钱,扣留三钱贮库,作正补欠”。五年(1526年),巡抚山西副都御史江潮针对“宗室蕃衍,禄米日增,岁征不足用”的状况,建议将各王府禄米折银征收,夏税每石6钱,秋粮每石8钱,但在支放时每石折银5钱,支少收多,以弥补政府财政的亏空。[32]

八年(1529年),明朝批准“湖广各宗室禄米俱照楚府则例,亲王每石折银七钱六分三厘,郡王每石折银七钱,将军、中尉、郡主、夫人、仪宾每石折银五钱”。[33]

折银的数目在各地不同,但是禄米的货币化却是确定的。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宗室权贵在明后期大面积占地,收取货币地租。如万历年间,潞王府庄田的钱粮分派于湖广25个州县,[34]十八年(1590年)黄陂县佃户因租重纷纷逃亡,此后县令只得“挪移别项钱粮代为凑完”。[35]

宗室藩王奢靡费用建立在庄田租银基础上,故明人言:

潞藩之建,费四十万有奇,而近福藩遂至六十万有奇。潞藩之出,用舟五百余,而福藩舟遂至千二百余……潞藩庄田四万顷,征租亦四万,一亩一分,皆荒地也。福藩比例四万顷,而每亩征租银三分,则十二万万矣。夫民之穷,日甚一日,而用之费,亦日甚一日,公私安得不困乎?[36]

[1] 《明会典》卷三七,《户部》二四《课程》六《茶课》。

[2]《续文献通考》卷二六《征榷考·茶》。

[3] 《明会典》卷三七,《户部》二四《课程》六《茶课》。

[4] 《明会典》卷三五,《户部》二二《课程》四《钞关》。

[5] 张学颜《万历会计录》卷四二《钞关》,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53册,万历十年刻本。

[6] 《续文献通考》卷二二《征榷考》。

[7] 《明世宗实录》卷一0五,嘉靖八年九月丙申。

[8] 《万历会计录》卷四二《钞关》。

[9] 《春明梦余录》卷三五《户部》一《钞关》,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0] 《明宪宗实录》卷八九,成化七年三月戊寅。

[11] 《明宪宗实录》卷二六三,成化二十一年三月已丑。

[12] 杨时乔《两浙南关榷事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47册,隆庆元年自刻本。

[13] 《明武宗实录》卷六,弘治十八年十月乙卯。

[14] 张燮《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中华书局1981年版。

[15] 万历《漳州府志》卷五《商税》,清抄本。

[16] 万历《广东通志》卷六九《番夷》,稀见中国地方志丛刊本。

[17] 《东西洋考》卷七《饷税考》。

[18]

《明会典》卷三0,《户部》一七《库藏》一。关于金花银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参见拙文《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9] 王鏊《守溪笔记》,《纪录汇编》本。

[20] 《明武宗实录》卷一五,正德元年七月癸未。

[21] 《明武宗实录》卷一八,正德元年十月甲寅。

[22] 赵用贤《议平江南粮役疏》,《明经世文编》卷三九七。

[23] 《明孝宗实录》卷一七四,弘治十四年五月壬戌。

[24] 沈榜《宛署杂记》第十三卷《无字·铺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5] 《明武宗实录》卷五,弘治十八年九月甲申。

[26] 《河南赋役总会文册》卷一《税粮》,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60册,据明嘉靖刻本影印。

[27] 《明世宗实录》卷三0六,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丙辰。

[28] 贺凤山《冬官纪事》,《宝颜堂秘籍》普集第七。

[29] 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三《营缮司》。

[30] 《明世宗实录》卷四五六,嘉靖三十七年二月丁亥。

[31] 《明会典》卷三八,《户部》二五《廪禄》一。

[32] 《明世宗实录》卷六八,嘉靖五年九月庚戍。

[33] 《明会典》卷三八,《户部》二五《廪禄》一。

[34] 《明神宗实录》卷二三八,万历十九年十月壬寅。

[35] 胡仲澜《王庄议》,康熙《黄陂县志》卷一四《艺文》,康熙五年刻本。

[36] 谢肇淛

《五杂俎》卷十五《事部》三,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三、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以国计为中心的考察4

2、官俸方面

官俸,是国家主要开支之一。明初,是以实物粮食,即禄米支给,计算单位也惟有斗石。后来出现了米钞兼支,最终改以白银支付。其中,军官俸禄折银是最早的,在正统初就已开始。[1]

此后逐步发展,具体说来,在京军官的折俸银,由户部按季取数类奏,赴库关出,于午门里会同司礼监官及给事中、御史“唱名给散”。这部分折俸银由于军官数饿数额的膨胀而不断增加。景泰六年(1455年)一季支出13000余两,到弘治十四年(1501年)一季支出139700育两,多出了127000两。[2]

在外军官的折色俸,弘治元年(1488年)仍以钞支付。[3]

四年(1492年)“令在京各卫经历等官,该支南京本色俸,每石折银七钱”。

[4]这是专对各卫经办文移官员以银支付本色俸的规定。十一年(1498年)下令:“各边官军俸粮,每遇春间米贵,支与本色;秋间收成,照时价支折银,其余月份银米间支,如或米贱,愿支银者,亦不许过支六

个月。”[5]

这一规定包括了军官和士兵,特点是本色米与白银兼支。实际上,官军月粮,在各地的支给不同,逐步货币化的趋势在成化年间显著。如成化七年(1471年),曾令“贵州军粮开支,如粮不敷,折给银、布”;九年(1473年),令“陕西、延绥、庆阳三卫在榆林整备者,月支本色米六斗,折色四斗,支银钱”。[6] 反映出边地的特殊情况。而王西翘《西关志》中的材料,则证明了嘉靖时北边军士月粮已经货币化的现实。[7]

文官俸禄,在景泰时开始由实物折银支付。景泰元年(1450年),令在京文职官该支南京俸,照在京武臣例折银,不愿者听。[8]

虽有自愿原则,但是开了在京文官本色俸折银的先例。

到成化二十年(1484年),“令五府六部等衙门官员三分、四分本色俸,每石暂折银七钱,以后如旧例”。这还属于在京文官本色俸折银的暂行规定。弘治元年(1488年)有“五府六部等衙门官员本色俸仍折支银”之令,[9]说明至此两京文武官员俸禄大部分均已折银的现实。那么,在外官员的俸禄折银又在何时呢?弘治十六年(1503年),“令例应带俸差操的都指挥、指挥月支米三石,本色一石,折银二石;卫镇抚、正副千户月支米二石,本色一石,折银一石”。[10]

前者的白银比例占其全部俸禄2/3,后者则占到了1/2。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对于犯有错误的中下武官俸禄的折银办法,由此可以推及其他军官俸禄中的本折部分的比例,实际早已发生变化。关于全体官员俸禄货币化的重要标志,是正德七年(1512年)下令职官折色俸给以十分为率,一分折钱,九分关银。[11]嘉靖七年(1528年)官员折俸中的绢和布也折银了,规定“绢一匹折银七钱,布一匹折银三钱”。隆庆六年(1572年),下令在京文官折色俸银钱兼支,九分支银,一分支钱。到万历初年,官员俸禄已经称为“俸银”,名称的改变,清楚地表明官俸完全货币化了的现实。《明会典》中可见:“万历九年题准,行在京各府卫掌印官查将各官关支俸银,如有事故等项,将行截日扣送太仓库”的记载。

此外,公、侯、驸马等的俸禄,其中钞的部分,则是很早已经折为银两了。景泰七年(1456年)有令:“以太仓库折草银,准支公、侯、驸马、伯折色钞,每银一两,准钞七百贯”。

这里是折色部分的钞改银。到弘治元年(1488年),有“公、侯、驸马、伯本色禄米仍折支银”之令,显然说明此前本色禄米已改折银两,至此继承了下来。弘治十年(1497年),“令两京公、侯、驸马、伯本色禄米,自后每石折银七钱”,[12]已是制度化的规定。实际上,早在成化时,禄米折银已有事实,以山西闻喜为例,成化十六年(1480年)岁输各王府并各镇国将军禄米竟“每一石勒折银三两”,导致小民生活的困苦。[13]

3、军费方面

明朝军国之务,莫重于九边,军国之需,莫大于边饷。明初军费由屯田收入支给,“一军之田,足以赡一军之用”,军屯之外,又行开中法,以充军费。成、弘以后,大量卫所屯田废弛,开中法败坏,军费改由国家支付货币,边饷“年例银”形成制度化,并日益增加,再加上募兵日多,军费开支巨大,成为户部太仓银的主要支出。

晚明,孙承泽曾概言:

国朝自洪、永以来,原无年例。年例自正统始。蓟、保、密、昌,原不称边,称边自嘉靖始。臣请缕析言之。宣府岁额不过五万两,今主客饷银不下二十九万有奇;大同原额亦止五万两,今不下四十五万有奇;山西原额不过二万两,今不下二十六万六千有奇;辽东初不过一万两,嘉靖时增至二十万三千,今不下六十万有奇;蓟镇初不过一万五千两,嘉靖时增至七十三万两,今不下一百二十四万有奇;延绥初不过一十万两,今不下三十六万有奇。其在甘、固等镇,或增八九万、四五万,此眇少者也。总计弘、正间各边年例大约四十三万而止,在嘉靖则二百七十余万,业已七倍,至今日则三百八十余万,且十倍之。[14]

实际上,根据全汉升先生研究,年例银制度化始自成化以后。此前各边京运年例银数目不定。而正式成为岁额或年例,是自成化二年(1466年)开始。自此至正德末年,即1466年~1521年的半个多世纪里,年例银总额定例是40万两。嘉靖元年(1522年)增至59万两,十八年(1539年)以后几乎达到了100万两,再10年以后,即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突破了200万两,到隆庆元年(1567年)达到280多万两,万历年

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

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 中国近代发展一般我们都金融上讨论白银化,但其实还有政的问题。明朝万历间的财政非常有意思,其国库保了会计记录,方便了们了解当时的政府状况笔者最近在读顾准关于希和西方世界兴起的研究其中涉及到政府的一些问。为什么我们政府和西方政府的况不一样,或许可以从明白银化中找到一些线索。所以对它的讨论无论是从学术发展是现实研究方面看,都很有意义的。 明代后期有大量白流入,对于这个现,外国学者的研究较多,因为主要资料在西方。其,“为什么大量白流入中国”这个问题非常值探讨,但这方面的研究是很多。而在经济史方面,则很就有专门从钱币或货币角度进行的研究。如20世纪30年代以后,方仲先生和日本、英国的些学者从货币制度和国际贸易度进行了研究,而彭信先生、杨联升先生、日本加藤繁先生也都从货币史的视对白银有所涉及,但是一直没有人研究外部白银流对中国的总体影响到底是什么。 这还是该从中国本身找起。从经济和币层面上看,明朝白银成了重的社会现象,可翻开明朝的历史籍,明代关于典章制度记载,比如《明会典、《明实录》等等,能看到“钞法”、“法”,没有“银法”。这说,白银其实不是明王朝法定货币,没有制度可言,所以,银在明朝的货币化是历史上个不同寻常的现象。那,白银是怎么在明朝币化的?又怎么形成了实际的主币? 明朝法定货币是宝钞,白银禁止使用。那么,禁之中的白银是怎么货币化的呢?应该从民间开始。最早注意初民间实际使用通货状的,是

傅衣凌先生。他对146件徽州土地买契约进行了初步分析,出明代前期这一百多年间所使用通货是很复杂的。洪武、乐年间以钞为主,宣德、正则钞、谷、布、银兼用,成化、弘年间开始以银为主。根据427件徽州地区的土地卖交易契约,傅衣凌先编制了一个表,从中可以看出从洪武到成化,土地买卖中原来多使用钞,到后来白银渐成为主要货币的发展过。其实,成化年间,还不弘治年间,显示土地买卖基本都是用白银了。民间白银货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个阶段:第一,洪武到建文时,此时,作为法定货币推行于民的宝钞已经开始衰落第二,永乐至宣德期,这仍然是宝钞通行于民的阶段,特点是宝钞经历顶峰后衰落,在其永年间的顶峰时期,用的货币基本全是宝钞,宣德后,向白银过渡的实物交易开始现;第三,正统至成化时期这时宝钞逐渐绝迹民间流通,特点是白银渐成为实际主币,并全国展开。这427件契约文书说,民间的大宗交易基本白银为主要货币。 白银货币化不是国家令推行的结果,而是民间发起的,下而上再到自上而下历程。从史学角度进行考证一般认为,这两种趋的交界点是正统元年“金花银”出现。《明史》对此有所归纳,这个归纳高度概括,以致后来现了一些问题。像“英宗位……弛用银之禁。朝率皆用银……”这种说法太正确。经过考证,正统年间,尤是正统初年,一方面,金花银已出现,但另一方面,国仍极力维护宝钞的地位,两经历了此消彼长的过程并非在英宗正统年间就实了“朝野率皆用银”从整体过程可以看出,化年间才真正实现了民间用。如果说,英宗“弛用银之禁”应该有国家法令,但们没有见到任何法令显出对用银开放

明代白银货币化

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摘要 在中国货币演变史上,货币形态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从多到少的演变态势。明朝时期,中国社会的货币制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即银本位的确立。然而,白银货币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进程,是在官府与民间,白银与纸币和铜钱的博弈中造就的。白银货币化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唐宋元时期白银的使用提供了社会基础,明朝白银产量的大幅提高和外银内流使得白银供给较为充足,明朝混乱的货币制度使得白银这种硬通货的吸引力提高,政治势力的角力等等。白银货币化是社会经济变迁的结果,反过来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结构、国家赋税制度、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史实介绍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分析其原因以及社会影响,以反映中国货币制度演变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明朝货币政策白银货币化 一、导论 (一) 选题原因 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以白银货币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的变迁是这一时期结构变化的重要反映,并推动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 “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这以法律形式确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的禁令,逐步取代官方发行的纸币和铜钱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贸易网络开始建立,白银成为世界货币。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因此,白银货币化除了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财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之外,还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交流。总之,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从而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 (二) 文献综述 明清之际就有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王夫之虽然也认为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不足之处,但是白银仍然是一种优质币材。白银“藏蓄不蚀,练铄不减,藏之约而赍之也易”[1],所以用银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人习于便利,知千百年之无以能易之矣。”[2] 在清朝张廷玉在其著作《明史》志五十七中对明朝的钱钞进行了短而精悍的综述,记述了货币政策的变革,铸钱的增长,银矿的开采等内容,为白银货币化的研究提供了史实材料。彭信威现实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写成的《中国货币史》主要沿着时间脉络详细阐述了中国货币的演变。其中在明代部分,叙述了各个皇帝在位时的货币政策,并详细说明了明朝白银的使用和发展情况,便于全面了解明朝货币的沿革。

银子的鉴别方法

银子的鉴别方法 作者:金投网 银饰品有很多种类别,如此多银饰到底有什么区别?怎么去鉴定银子的真伪呢?希望下文能为苦于银子鉴别的人提供帮助。 纯银又称纹银,目前现有的科学能够提炼的最高纯度为99.999%以上,纯银一般是作为国家金库的储备物,所以纯银的成色一般不应低于99.6%。而低于这个级别的,含量大于等于99%的白银,我们称作为足银。一般材质较软,不适合做成饰品。 色银又称普通首饰银或次银。在纯银或足银中加入少量的其他金属,一般是加入物理化学性质与银相近的铜元素,就可以形成质地比较坚硬的色银。色银富有韧性,并保持了纯银的延展性,同时可以减低空气对银的氧化作用,因此,色银首饰的表面色泽较之纯银与足银更不易改变。中国色银的成色规定以百分数表示,国外一般规定以千分数表示,如中国的“80银”与外国的“800S”(S为英文银Silver的缩写)都表示银的成色为80%。色银有以下几种的常见分类: 1、98银英文标识为980S,表示含银量98%、含铜2%的首饰银。这种色银较之纯银和足银质地稍硬,多用于于制作保值性首饰。 2、925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925银了) 英文标识为925S,表示含银量92.5%、含铜7.5%的首饰银。这种色银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韧性,比较适宜制作戒指、别针、发夹、项链等首饰,而且便于镶嵌宝石。现在通常把925银镀上白金(白铑),以防止银在氧化或硫化情况下变黄变黑。没有镀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 3、80银80银又称为潮银,英文标识为800S,表示含银量80%、含铜20%的首饰银。这种色银硬度大,弹性好,适宜制作手铃、领夹、帽花、餐具、茶具、烟具或首饰上的扣、弹簧或针等类。 泰银最早源自于泰国,所以通常叫泰国银,又称“乌银”。泰银是利用了银碰到硫而发黑的特性制成的。它是在银首饰上把银与硫的混合物加热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层。泰银覆盖层疏松乌黑,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再经过了特殊的防旧处理,泰银首饰不仅长期不变色,而且表面硬度也比普通银大大增强。别具一格的质感和色泽,让人感受到这类首饰的粗犷和古朴。 藏银,按照历史定义是含银大约30以上的一种合金,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藏银,几乎不含银,只是白铜合金的工艺品.藏银是我国西藏地区及临近国家尼泊尔生产出来的一种含银较少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镍、铜等。藏族饰品中也有很多是用纯银制成,纯银饰品的做工看起来比藏银饰品要精致一些,亮度也比藏银强一些。在选购藏银饰品时,应从色泽、外观、镶嵌物、做工等多个角度细细甄别。真正的藏银,由于制作工艺的原因,用手拭擦时,手上会变黑,这是一种碳黑,非金属黑。另外,藏银的仿制品一般都是用废旧的铅、锡等合金制作而成,表面进行镀色,颜色看上去发白,没有金属光泽和金属质感,而真正的藏银虽光泽度不

高考历史白银货币化和社会阶层流动答题术语

高考历史白银货币化和社会阶层流动答题术语 学生问:老师以下内容有用吗? 老师答:必须的,下列内容将告诉你 ①答案一定要要点化、序号化 ②组织答案应考虑不同的角度、全面辩证的分析 ③答案不要抄原文、不要使用白话、不要想啥写啥 ④答案基本上是对材料的内容概括、提炼和升华(来自材料但要高于材料) ⑤组织答案一定多用学科语言,特别是要经常用常规套话和术语 ⑥绿颜色内容都是从资料中引申出来的答题术语,是我们在平时做主观题特别是材料题要常用的词句,是比较规范和科学的学科语言,大家应该把这些词句牢记心中,遇到回答其他材料题时,可以做下知识迁移(照猫画虎),这就叫做活学活用 【白银货币化】 一、原因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长途贸易的发展 答题术语:商品经济的发展、长途贸易的发展 ②原有货币制度的缺陷,宝钞贬值,铜钱流通数量减少 答题术语:原有制度的缺陷 ③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 答题术语:自身(本身)的优点和优势

④新航路开辟后,大量海外白银输入中国 答题术语:新航路的开辟(可做背景) ⑤税制改革的推动(张居正一条鞭法赋税征银) 答题术语:*****的推动 ⑥政府法令推行,“驰用银之禁” 答题术语:政府推行政令(自上而下) 二、特点 ①由禁用到弛禁,再到成为法定货币 答题术语:由*****到*****再到****** ②从民间开始使用到社会各阶层通用 答题术语:从*****到***** ③历时时间较长(两百多年) 答题术语:时间长 三、影响 ①促进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答题术语: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促进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使之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的转变 答题术语:促进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从******向******转变③冲击传统重农抑商思想 答题术语: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 ④改变了人们的财富观念价值观念,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 答题术语:改变了*****观念、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

明朝白银

明朝白银 明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都市及商业的日趋繁荣,使商品货币关系日趋活跃。加上海外贸易的开拓,使货币需求量大增,客观上就需要自身价值较高的贵金属作为货币,在中国封建经济内部,以及在货币经济方面,为贵金属白银成为普遍通用的货币准备了条件。 明初为推行纸币禁用金银的作法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白银作为贵金属成为货币主体已成历史发展的趋势,尽管政府禁用金银交易,但民间一直在使用白银,白银即可应用于各种交易,又可作为贮藏手段,不受政策变动影响。上自官府经费支出、发放军饷、征收田赋、商税、下至公私交易,民间生活消费,都逐渐使用白银。白银真正取得价值尺度地位是英宗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明政权对这种情况先是默认,后是被迫承认。英宗正统年间"弛用银之禁",禁令解除。嘉靖八年(1529年)开始实施的一条鞭法以赋税折银和徭役改为代役银的形式出现,其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据《明史》载:万历三年(1575年)"八月乙亥,以陕西饥,令杂犯死囚以下输银赎罪,送边吏易米"。也就是说杂犯死罪以下的囚犯可以纳银赎罪。贵金属白银成为一种法定的秤量货币与铜币并行,白银开始正大光明的走上货币流通舞台,成为贯穿整个明朝货币流通的主体,使中国正式成为银本位的国家,这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之一。 明朝白银流通于市,除银铤、银锭(元宝)外,也铸造银钱。而银钱和历代金银钱一样只是货币的形态而不是正式流通的货币。传世的明代银钱有万历通宝背矿银等数种,数量不多,文献无记载。明代用银,以银锭计重使用,分为两、钱、分、厘、毫、等计量单位,银锭可以按需用切割。明后期不但大宗交易用银,而且连小买卖也用碎银。此外纸钞的贬值和铜钱铸量少更使白银用量增加,白银不足便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形成"银荒"。由于白银需求量日增,明政府遂将原已封闭的银矿,恢复开采,提高银课收入,万历年间开采银矿达到高潮。随着国内白银的大量开采,随着国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加强了白银作为主要货币的地位。白银日益成为重要通货,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明代白银形式最基本的是五十两的元宝,三、五、十两的中锭以及一、二两的小银锞子与碎银。明代银钱因种种原因,传世稀少。许昌银行自建国到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不断收进小银锞子与银锭。

银的种类和鉴别方法

银的分类 足银:含银量不小于990‰的称足银。由于足银过于柔软,不易铸造成心仪的首饰造型,且容易磨损和氧化变黑。因此不太适用于首饰制作。 纹银:含银量不小于925‰的称纹银。也称“925银”纹银通常是用92.5%银加入7.5%铜混合成。由于掺入了铜,其制成品在打磨后的光泽,比足银耀眼美丽,因此经常用作首饰材料和银器皿。为了增加925银饰品的光泽度和降低其氧化度有的厂家还会在上面镀上一层白金。这类产品行业内俗称真金白银产品。 银的鉴别 一、看印记一般的贵金属首饰都会有正规的标志 那么识别银饰就变的很简单 只要看银饰品的不显眼的地方有没有钢印就可以 如戒圈内侧、项链连接处、挂坠底面等等:银首饰有以下几个钢印 1 纯银 有“S925”或“Ag925”的标志 表示了此金属含银量为92.5%。这是最常见的标志 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首饰银 也是一般卖银饰的常用的标志。 2 足银 有“S990”或“Au990”的标志 表示了此金属含银量为99 。这种标志多用于 银锭、银元宝、银摆设等大件银饰上。 3 包银、镀银 有“SL”或“FS”的钢印 就说明了这种首饰是镀银的。 4 没有钢印的 那就极有可能是普通金属了。 二、其它鉴别方法 详细方法看后面的银饰鉴别解析 。 (1)专业测试 银匠在鉴别时 喜欢将银饰用品高温加热至快融化时 然后停火冷却 并放入水中。这样 如果不是白银就能看出是什么材质 如果是白银 基本能够分析出成色 如低于925银 标准925银或者是990银 这是银匠最常用也是最准确的一种识别方法。(2)看颜色 又称看面档 测试 纯度愈高 银色愈洁白 面档细腻均匀发亮 有润色。如果含铅质 面档发出潮花带有青灰色 如含铜质 面档出现粗糙及烂心 有干燥感。被氧化了的白银尽管表面有“黑锈” 但其色泽黑而呈光亮铅、锡、白铜则没有光泽 其色发暮。因现在的银饰品为了色泽保留时间长 都进行了表面防氧化处理 因此也有判断不准确的时候。 (3)掂重量 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 一般地讲 “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作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 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系其它金属。 (4)查硬度 白银硬度较铜低 而较铅、锡大 故用大头针稍用力划实物的表面进行测试 如针头打滑 表面很难留下痕迹 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 如为铅锡质地 则痕迹很明显、突出 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 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纯白银饰品用手拉 折就能使之变形。 (5)听声韵 饰品如为高成色白银 则掷地有声无韵 无弹力 声响为“卟哒卟哒”。成色越低 声音越低 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 若为铜质 其声更高且尖 韵声急促而短 若为铅、锡质地 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 无弹力 (6)看茬口定成色 把白银饰品截开 看茬口颜色 若茬口绢白而绵 饰品表面光润、细腻

明代白银货币化

《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万明:原刊《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内容提要】晚明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重大变迁;同时,世界经济也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程中。明初,白银并非合法货币,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初步奠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事实并非如既往所认识的,是西方东来导致了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衔接起来。从时间和动因上看,中国的社会需求曾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开发,中国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并为整体世界的出现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当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世界之时,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出来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创造的。 China was faced with great change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when the world economy was going towards oneness. Silver as currency produced great demands and thus foreign silver came into China. China went to the world in an active way, to the contrary. China's demands of silver led to the mining of Japan and Americas. It may be said that China devoted its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the primary establishment of world economy, which was not created by the West but by all countries. 【日期】2004-02-18 【关键词】白银/货币化/明代/世界/新视角silver/currency/the Ming dynasty/world/new perspective 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二百七十六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白银并不是合法货币,明朝禁用金银交易。据《明会典》所载,明朝典章制度中只有“钞法”、“钱法”,根本没有“银法”。但是,到了明后期,白银通行于全社会,占据了货币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成为一个客观的事实。迄今为止,对于白银所发生的这一巨大变化,中外学术界均以《明史》中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法令推行的结果。然而,《明史》的高度概括是有问题的。笔者通过对明初至成化年间徽州地区土地买卖交易中427件契约使用通货情况的分析,发现了明代白银不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成(化)、弘(治)以后才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1]。其中,最重要的展开方式是赋役折银。以成化、弘治为界,白银从官方非法货币向事实上的合法货币过渡,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随着白银货币化步伐的加快,白银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的形成、市镇的兴起,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据。它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制度的变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整体的变迁。到了嘉靖年间,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白银需求,从而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 一、白银货币化与中国走向世界 一般来说,交换的基本推动力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交换的产物。以交换为媒介,一边是消费,一边是生产。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说:“贵金属将显示出经济生活逐级上升的趋势。”[2](P192)虽然明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但由于赋役折银,使白银在货币领域极大地扩展,逐渐成为了流通领域中的主币。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孝宗即位后,丘浚上《大学衍义补》,其中对货币问题的专门论述,反映了当时人对货币现实的思考,折射出的是民间白银货币化的现实。丘浚提出,“以银为上币,钞为中币,钱为下币,以中下二币为公私通用之币,而一准上币以权之焉……宝钞、铜钱通行上下,而一权之以银[3](《铜楮之币》下)。这说明,由于他看到了“朝野率皆用银”的趋势,故主张以银为上币,以银作为价值尺度,建立银本位制。这是符合当时货币流通现实的。其时,白银货币化在社会内部的膨胀,已促使

白银货币化

中国当今金融领域内流通的是金银本位下的纸币制度,贵金属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主要作用是价值尺度与储备手段,极少参与流通。中国先民对白银的认识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白银很早就被制作成工艺品和货币。中国古代把白银用做货币大量使用,是在唐宋以后的事情。到明清,银本位制不断巩固加强,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即通常所说的白银货币化。 白银在明代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白银不是合法货币,那时候的法定货币开始是铜钱,然后是纸钞,为了推行纸币制度,曾经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可是未能阻止白银的流通,民间交易活动仍习惯使用白银。作为交换媒介,货币单位价值的大小应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明中叶以后,市场的发展和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铜钱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单位价值更大并且便于携带的贵金属来充当交易媒介,白银便很自然地成为主要的货币。明代白银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发展历程,在逐渐得到国家事实认可以后,才向全国展开的。 白银货币化是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唐代以前由于白银数量稀少,使用范围因此非常狭窄,随着白银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产量的提高,白银的使用获得重要的突破。在中唐时期,白银在民间就有了普遍使用的迹象了,唐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商品经济发展高潮到来之际,白银的使用发展为白银货币化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宋代银产量的进一步提升使白银逐步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和拥有的商品。当时政府应对白银使用采取宽容的政策,白银虽然还不是法定货币,但其货币职能已不断增强。 到了北宋时期,白银通过贸易渠道外流加剧白银短缺,银价高涨,直接制约和阻碍白银作为普通货币流通,白银发展的进程缓慢下来。明朝统一之后,对海外贸易采取了严格的控制,长期推行海禁政策,但民间的海外贸易还是屡禁不止,海外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改变了当时白银不足的情况。另外,伴随着白银货币化的深入“重钱轻银”的思想开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潮,“重钱轻银”论的风行一方面反映了白银货币化的程度之深,另一方面揭示了以白银为代表的“货币权力“和以铜钱等传统货币为代表的”政治权力“的冲突。以白银取代铜钱将使中央政府失去发行货币的特权,国家会失去对财政的控制,后果不堪设想。从民间发展起来的白银货币化过程中,明代政府的政策是被动的,与现实脱节,丧失了对财政的控制,因此后来政府的财政危机一直非常严重。货币流通是商品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会影响商品的流通,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交换媒介与之相适应,政府应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明代政府在”重钱轻银”的思想的影响下,被动的政策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明代时期白银货币化对经济、政治、社会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在经济上,动摇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并促进了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市场上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推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国外的白银流入为工商业的资本累积提供了条件,有力地推动晚明工商业发展。与此同时,使中国市场与世界接轨,中国的商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在繁荣的商业经济的刺激下,城市迅速繁荣发展,以东南沿海为中心陆续兴起了一些新的城市。白银流入不仅刺激了中国的经济,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推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束缚。 正如如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白银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刺激了商业投资,

关于银的辨别方法主要有以下10种

关于银的辨别方法主要有以下10种: 1、用眼观察,看上去洁白,有光泽,做工细; 2 、用手轻折银首饰,易弯不易断的成色较高; 3 、用玻璃棒将硝酸滴于银首饰锉口处,呈糙米色、微绿色的成色较高;呈深绿、黑色的成色较低。 4 、将银首饰从上向下抛在台板上,弹跳不高,声音平稳的为成色高的银首饰;抛在台板上跳得较高,声音尖亮的,为假的或成色低的银首饰。 5 、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 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 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作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系其它金属。 6 、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故用大头针稍用力划实物的表面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纯白银饰品用手拉,折就能使之变形。 7 、把白银饰品截开,看茬口颜色,若茬口绢白而绵,饰品表面光润、细腻,氧化后表面色泽发乌呈光亮,可断定其成色在98 左右;若茬口粗而柔,微显红色,成色在95 左右;茬口白而带灰,略有微红则成色在90 左右;用手弯折较硬,茬口淡红色或带灰色,其成色在80 左右;成色在70 左右的白银,其表面白黄且干燥,茬口微红、黄兼有,弯折坚硬;若茬口红中带黑,黄中带黑,其成色已在60 以下。 8 、伪造白银一般是用红铜、黄铜、白铜、铅、锡、铝等制造的,其特点是:红铜质:外表紫红色,茬口黑红色,生绿绣。黄铜质:外表黄色,茬口豆绿色,生绿绣。白铜质:外表灰白色,茬口砖灰色,生绿绣。铅质:灰蓝色,质软,用指甲可划出道痕。锡质:银白色,质软,用指甲可划出道痕。铝质:白灰色,体质较软而轻。 9、硝酸点试法:在银器上用刀锉一小缺口,将硝酸点在缺口上,观察其变化。 纯银:95%以上,白色维持不变;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铜钱在秦代之后成为中国古代通行两千多年的货币,而中国又是世界上首先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十五世纪后半叶,即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中国社会内部涌动变革的潜流,白银货币化开始全面铺开。《万历会计录》的大量数据资料,清楚展现了货币与财政的紧密联系。白银货币化参与了新的财政体系的建构,以白银货币化为重要取向的财政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极为明显,直接导向了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白银货币化一方面加速了传统社会的解体,另一方面促进了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有学者认为是海外白银拯救了中国市场,促成了明代一条鞭法的推行。这里存在一种自后向前的推演,并未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实证研究。考诸史实,明代赋役改革虽然改革名称多样,内容也不完全一致,但是几乎都把折银征收作为最主要的改革内容,一条鞭法是此前明代一系列赋役改革的延伸与总结。折银成为明代赋役改革的一条主线,说明赋役改革与白银货币化是同步的,赋役折银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外在的表现,说明了内在的巨大需求。。 晚明中国面临重大变迁的同时,世界也正处于融为一体的全球化开端进程之中。十六世纪大规模海洋活动帷幕的揭开,世界性断航路的开通,代表了全球融为一体的历史发展总趋势。而中国社会内部白银货币化,奠定了白银在流通领域的主币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国内矿产资源明显不足,因此海外贸易商品交换而得的外来资源成为白银的主要来源。在市场供求关系规律的作用下,全球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海外大量输入白银的主要源头,一是日本,一是美洲。从时间和动因上的研究证明,中国社会的白银需求曾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大开发。更重要的是,中国以社会自身发展的巨大白银需求为拉力,以享誉世界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为依托,市场经济萌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促使海上丝绸之路极大地扩展,与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连接起来。 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印证了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内部强劲的驱动力,晚明中国加入世界体系,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印证了中国从古代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是内生型的,而非外铄型的;也印证了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世界贸易有着直接的影响,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系的初步建构。明代中国与世界的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进程的趋向性发展是一致的,中国在与全球的互动中前行,为全球化开端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白银货币化参与建构新的财政体系,可视为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B.白银货币化加速了传统封建社会的解体,在促进国家与社会转型方面作用尤为突出。C.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大开发受到明代社会白银需求的影响,符合市场供求关系的规律。D.明代中国市场经济融入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促使海上丝绸之路得到极大发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主要论述白银货币化的阐述背景及作用,并对有些学者的观点进行反驳。B.文章第二段阐释明代中国为全球化开端做出重要历史贡献的具体原因和主要方式。C.文章第三段揭示白银货币化研究的意义,指出明代中国在世界近代化中的引领作用。D.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文章先阐述可供研究的主要视角,最后归纳若干基本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介绍铜钱和纸币在中国的流通,凸显了明代白银货币化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性。B.文章否认海外白银对明代赋役改革的作用,认为明代发端的近代化进程属于内生型。C.晚明中国面临内部变革压力和全球化趋势,但是这些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D.研究白银货币化,主要是为了印证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受到中国的直接影响。

白银基础知识

什么是现货白银? 现货白银,全名现货白银延期交收业务,,并深受广大投资者喜爱。 现货白银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贵金属投资理财方式,投资者可利用世界白银价格的波动,对其进行买卖交易而获取差额利润。 常见名词解释 手:金融产品交易单位 做多:对行情看涨进行买入交易 做空:对行情看跌进行卖出交易 建仓:投资者新买入/卖出的合约 持仓:建仓后未平仓的合约 平仓:将多单卖出/空单买入,获利了结 亚洲亚盘:早上八点开始到下午三点半。 英国欧盘:下午三点半到凌晨一点半,最大,人数最多。 美国美盘:晚上八点半到凌晨四点钟,最活跃。 现货白银的投资特点

一:保证金交易 保证金交易(杠杆交易) 即投资者只需要支付投资产品总价值的一部分资金,便可在市场中支配全额价值的产品进行交易。 现货白银投资最低保证金:2% 二:交易机制 1:采用T+0交易模式 即时买卖,随时赚取差价;一天之内可交易数次;一旦买入即使行情出现跳水也能及时卖出,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如在操做后发现市场方 向不稳定,可选择锁仓操作,待方向明确后,解锁操作即可;一旦发现操 作失误,也可立刻平仓出局并反向操作,挽回损失。 交易机制 2:交易时间采取24小时交易 周一早上8点至周六早上4点(除每天凌晨4点-6点结算时间外),交易时间比较灵活。每日20:30-23::30是交易最活跃的时间,特别适合上班族。 3:双向交易机制

投资者可在价格上涨时采取“先买进后卖出”的方式获利,也可在价格下跌时以“先卖出后买进”的方式获利,只要银价有波动就有获利的机会。 价格下跌时以“先卖出后买进”的方式获利,体现的是做空机制。 做空机制: 例如:假设银行抵押给投资者15kg的白银做交易,投资者以6500元/kg的价格卖出,获得97500元;在价格下跌至6200元/kg时用93000元买入,将银行抵押的15kg白银还给银行,而投资者便从中获取了 97500元-93000元=4500元的差额利润。 三:公平、公正、公开 1:交易价格透明 以伦敦现货白银市场价格为基础进行连续报价,同步浮动,高度透明。 投资者可以放心投资。 2:无庄家控盘操纵 2011年全球期货市场交易总量41.5亿千克,没有那个国家、机构、个人能够操纵,不会出现庄家,非常公平公正;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同时公布,信息完全公开。 报价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历史上货币的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本节重点 中国货币发展历程,世界货币体系形成过程。 本节难点 白银货币化的影响;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知识概要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过程 1. 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仿制贝等。(十贝为一朋) 2. 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铲形币)、刀币、圜钱、蚁鼻钱(鬼脸钱)等铜铸币。 4. 秦朝统一货币,把圆形方孔钱作为通用的样式,后被长期沿用。 5. 历代王朝都大量铸造铜钱。从秦朝到隋朝,铜钱都标注重量,唐朝“开元通宝”开创“通宝”或“元宝”的命名,宋代开始,新铸铜钱上铸印年号。 使用铜钱的不足: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多有囤积或熔铸器皿,导致流通量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需要,出现“钱荒”。 6. 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称为“交子”。交子作为铺币,与铜钱兼行。 7. 元朝把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问题:滥印纸钞导致通货膨胀,财政崩溃。 8. 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基本支付手段。 9. 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规律:以铜钱为主,后来出现纸币,白银也成为法定货币。 10. 晚清光绪时期,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11. 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美英等国竞相采用货币贬值、提高关税的办法转嫁危机,美国还实行白银政策,提高银价,这些都严重冲击了中国经济。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由四大银行发行钞票——法币,禁止银元流通,把白银收为国有。 结果:后来由于日本侵华和国民党发动内战,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12. 1948年后,国民政府先后发行金圆券、银圆券,都遭到失败。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 13.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于石家庄成立,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建国后,人民币成为国家的法定货币,坚持经济发行、计划发行和集中统一原则,至今共发行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1)背景:解放战争顺利进行,解放区的迅速扩大;各根据地和解放区货币体系的凌乱庞杂;国统区货币体系的瓦解。 (2)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金本位制 (1)背景:19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2)形成: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其他国家先后采用。 (3)特点: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4)内容: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5)评价: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6)动摇: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黄金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流通量大减。 (7)崩溃:1929年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英国、法国和美国各自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 2.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 (1)背景: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关系日益动荡和混乱,加剧了

万明-明代白银化- 非国家法令

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并非国家法令的结果 2006-05-31 万明 中国经济史论坛扫校 打印自: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a9368936.html,/article.php/8574 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并非国家法令的结果 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并非国家法令的结果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第三章第一节 万明 论著选载83 第三章:白银货币化与中外变革 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 在明朝,大规模行用白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和世风大变中起了重要作用,以至于我们将晚明称为中国的白银时代也不为过。然而,关注晚明社会实态,就会注意到,一方面明朝大规模行用白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但另一方面,当我们翻开明代史籍,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中,惟见“钞法”和“钱法”,并不见白银,或者说“银法”。这说明了白银不是明朝的法定货币,也就没有制度可言。由此可见,白银在明朝的货币化,又是历史上一个极为不同寻常的现象。考诸明代社会现实,白银问题作为晚明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明清之际就已引起著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极大关注,三人无一例外,都提出了“废银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梁方仲、清水泰次、博克塞(C.R.Boxer)等中外学者,从赋役制度与国际贸易的角度①,彭信威、加藤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参见梁方仲上世纪30年代关于明代一条鞭法的系列论文,《明代一条鞭法年表》,《岭南学报》第12卷,第1期,1952年;《明代国际贸易于银的输出入》一文,《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第6卷,第2期1939年;[日]清水泰次《明代に於ける租税银纳の彂逹》一文,《東洋学报》20卷3期,1935年;C.R.Boxer:The Great Ship from Amacon.Annals of Macao and the Old Japan Trade,1550—1640,Lisbon,1959. 杨联陞(Lien-sheng Yang)等从货币史的视角①,均对白银有所论述,展开了卓越的研究,他们精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至今令人瞩目。80年代以后,对货币沿革进行系统研究的,有叶世昌、格拉汉(Richard von Glahn)等中外学者②;对外国白银流入中国及其世界影响进行考察的,主要有全汉昇、艾维泗(Willion S.Atwell)、弗林(Dennis O.Flynn)和吉拉尔德兹(Arturo Giraldez)等中外学者。③其中对明代白银研究用功最多、成就也最卓著的是全汉昇,他对明代太仓银、国际白银流入,宋明银价变动,以及白银对北方边防及市场的影响,均有深入研究。④然而,明代白银从非法到合法的货币化过程及其时社会变迁和中国走向世界的关系迄今未见专门研究。即使在我们的课题立项后,发现近年中外学术界特别关注白银问题,吴承明提出将“财政货币化”和“白银内流”作为16—17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因素,但是没有展开论证;⑤安德列·贡德·弗兰克总结以往

白银 (3)

白银 小店999纯银饰品由纯手工打造,不掺杂任何其他金属或电镀,手工抛光,以克数计价。 本店标注克数为最佳效果的最适合克数,成品厚重实在,手感相当不错。过轻,虽价钱便宜,但达不到最佳效果;过重,则有失轻灵细腻。 可遵照您需要的规格尺寸图案文字定制。 突然间发现网络涌出大量所谓的“99纯银饰品”,是否真实,请淘友们仔细辨别。市面目前假冒的99纯银饰品主要分三类: 1、白铜镀银:镀层比较厚,切下表层检验为纯银,整体切开横截面后发现内部为白铜芯。但白铜镀银的饰品硬度大,丢在地上声音清脆,与99纯银在硬度和声音这两点上有较大差别。 2、红铜镀银:红铜镀银饰品无论是声音还是软度都与99纯银饰品极为相似,立刻就成了不良商贩假造99纯银饰品的最佳材料,遇到这种产品,单一听声音、看软度就很容易上当,但是用锉刀错开表层,或者整体切开一块,是否红铜就一目了然了。不管是什么材质,请牢记一句话:“真金不怕火炼,真银也不怕火炼”。99纯银在用火熔烧后,会变成白银的奶白色,纯度越高越白,光泽润泽自然。如果达不到这个含量则会烧黑。本店所有标注999纯银的饰品欢迎买家专业鉴定。【买家常见问题】 1、问:我知道有925银饰、950银饰和S990银饰,你的999是什么?答: 纯银较软,容易变形,在制作银饰品时,一般会在银中加含一定的合金来增加银的硬度,以更适合首饰的制作,市面上的银饰品绝大数为925银,但民间有一部分手工錾刻工艺的银饰品,由于制作的需要,依然会使用国际标准的1号白银(银含银量为99.95%),所以只适合制作大件的首饰和器具 2、问:99纯银不是非常软吗?怎么没有想像中的那么软啊? 答:99纯银的确很软,因此手工锻造和錾刻的时候不怎么费力。但是它再软也是金属,白银硬度2.5,远大于铅(硬度1.5),接近于铝(硬度2.75),略小于红铜(硬度3.0)。在连续锤打的过程中,白银会逐渐变硬,甚至硬到用手无法拗动的程度,如果这个时候你接触到它,一定会认为它不是银子,其实这是连续锤打增加致密性的缘故,但是如果将银子用火烧过再浸水冷却后,又会恢复柔软的特性。如果一只手镯克数较轻、比较单薄,自然会感觉到它的柔软,反之,如果达到一定的克数、比较厚重,总体硬度自然加大。就如同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区别。 3、问:银镯子要掰开了戴进去再捏拢圈口,那久而久之的话,会不会造成手镯的变型?

明代的银课与银产额

明代的银课与银产额 全汉昇 一 中国的白银,到了明代(1368—1644),要比过去具有更高的购买力。关于当日白银购买力提高的原因,作者在《宋明间白银购买力的变动及其原因》[1]一文中,曾经从白银的需要方面加以讨论。可是,事实上,明代白银价值所以提高,除由于社会上对银的需要增加以外,当日白银的供给情况,我们也不应该忽视。本文之作,拟对明代银矿生产情况作一考察。可是,尽管中国白银之普遍用作货币始于明代,明代文献关于银矿产额的记载却非常缺乏。在另外一方面,《明实录》中关于政府历年银课收入的数字,却记录得相当详细。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银课数额,来对明代银矿生产或白银供给情况,作一种可能的推测,或近似的估计。 二 明代政府因银矿的开采和煎炼而得到的收入,称为银课。这些银矿的开采和煎炼,有商办的,有官办的。商民开采银矿,须得官方特许,首先估计一年可能采炼到的银子,提出一定的数额,每年缴纳给政府,称为银课。[2]大约对于矿砂中含银成分较低的银矿,政府因为开采无利,有时准许人民开采。[3]可是,在银矿产额较大的地区,如浙江南部、福建北部以及其他许多地方的银矿,政府为着要增加财政收人,多派官经营,禁止私人采炼。在这些地方,政府设立银场局,或炉局(通常简称为银场,或银坑、银穴、银冶),征集矿夫来开采,工匠来煎炼;大约初时预计每年生产所得,扣除各项经费开支以外,约有多少剩余,每年便以一定的银数,称曰银课,缴纳给政府。

关于明代政府每年银课收入的数字,《明实录》自洪武二十三年(1390)开始,至正德十五年(1520)止,除某几年以外,在每年终了的地方都有记载;可是,自成化二十三年(1487)至正德十五年,每年银课的数字,却与金课合算在一起。不过,因为明代每年金课收人多半只有几十两,故在金、银课中银课要占绝大多数,是毫无疑问的。对于这些数字,友人梁方仲先生在他的大作《明代银矿考》[4]中,曾经加以整理。不过,在二十余年前,梁先生研究明代银课的收入,只能根据北平图书馆所藏《明实录》本,并没有见到最近才陆续印行的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校印本《明实录》,而后者记载每年银课收入的数字,却较为完备。因此,我们现在根据史语所校印本《明实录》的记载,把明代政府每年银课或金、银课收入的数字,作成第一、二两表。 第一表明代银课收入

贵金属知识大全

贵金属介绍 所谓贵金属,主要包括实物投资和非实物投资。其中,实物投资是指投资者在贵金属市场看好的情况下,低买高卖赚取价差利润的过程。或者是指投资者在不看好经济前景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避险手段,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而非实物投资有带杠杆的电子盘交易投资以及银行类的纸黄金纸白银。电子盘交易,指的是投资者根据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市场价格的波动变化,确定买入或卖出,从中获利的过程。而银行类的纸黄金纸白银,是投资者按银行报价在账面上买卖虚拟黄金白银,投资者通过把握国际金银价走势低吸高抛,赚取波动差价的过程。 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贵金属品种有:黄金现货、白银现货、伦敦金、伦敦银、期货黄金、纸黄金、纸白银、铂金、钯金等。由于贵金属种类多样,各自的交易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投资者选择贵金属品种时,要根据个人的经济情况、交易风格、操作水平等,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贵金属交易规则 交易时间:以现货黄金和现货白银为代表,周一早上06:00至周六凌晨04:45收盘(夏令)或周一早上07:00至周六凌晨05:45收盘(冬令),以上时间为北京时间,节假日另行通知。黄金报价以道琼斯国际报价为基准。黄金计价单位“美元/盎司”。 交易方式:T+0。 交易数量:合约单位100盎司/手,最少0.01美元/盎司。 点差佣金:申买价、申卖价的差价(0.5美元盎司),佣金(0.5美元盎司),以此来收取投资者的费用。 点差收取方式:多单建仓时以高于市价0.5美元成交价收取,空单平仓时以高于市价0.5美元成交价收取。

买入黄金:为买入操作,也称买多,认为价格会上涨。 买入挂单:为委托买入操作,以输入价格进入系统。买入挂单价格范围为与申买价相差1.5美金。 时效性:24小时内,凌晨05:59点(北京时间)以后自动取消。 买入平单:为买入平单操作,也称平多,对买入单子进行平单操作。 卖出黄金:为卖出操作,也称买空,认为价格有下跌。卖出挂单:为委托买出操作,以输入价格进入系统。卖出挂单价格范围为与申卖价相差1.5美金。 时效性:24小时内,凌晨05:59点(北京时间)以后自动取消。 卖出平单:为委托卖出平单操作,也称平空,对卖出单子进行平单操作。止损是在有单的情况下进行的。为在有单有损失的情况下避免产生更多的损失而进行设置。操作成功后,在持单情况里止损价格显示该单设置的价格。 贵金属开户流程 1、选择账户类型 不同平台可能会提供不同特色的账户类型,所以大家也可以根据账户类型来选择账户。xsjy有提供3种特色账户,分别为标准账户,迷你账户,高端账户,供大家选择。 2、填个人资料 进入开户页面后,按照个人证件填写相关资料即可,但要留下一个用于联络的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等待审核。 3、审核通过 当审核通过,平台就会在手机或电子邮箱都向投资者传送消息告知已经通过,并且将账号密码附上。但手机账号密码时,投资者应立即登录软件修改密码。 注意:在开户时投资者要注意阅读平台的用户协议,查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正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