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有答案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有答案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8页)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南通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化 学

(满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a 40—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第Ⅰ卷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8年10月,南通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了使南通这座江风海韵森林城变得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 ( )

A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 .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

C .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D .鼓励对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2.乙烯(24C H )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乙烯属于 ( ) A .盐 B .碱 C .氧化物

D .有机物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滴加试剂

B .加热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闻气体气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B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C .维生素是为人类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

D .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

A .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炊具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

C .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D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

6.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 )

A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B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23Fe O

D .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2MnO 和CuO 对22H O 分解的影响

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出青蒿素(15225C H O )和双氢青蒿素(15245C H O )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的构成一定不同

B .

C 、H 、O 三种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D .青蒿素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双氢青蒿素

8.3KNO 、3NaNO 、NaCl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3KNO 溶解度比NaCl 大

B .将3KNO 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3KNO 的质量分数不变

C .3KNO 饱和溶液中含少量NaCl ,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 .将100g40℃的3NaNO 饱和溶液降温0℃0℃,析出31g 晶体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在

--------------------此--------------------

卷--------------------

上--------------------

答--------------------题--------------------

无--------------------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化学试卷 第3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4页(共18页)

242流中加热,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其中A →B 发生反应:242242CaC O H O CaC O 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4CaC O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B .8.2m =

C .C →

D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3CaC O CaCO CO +↑

D .F 点对应固体的化学式为()2Ca OH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第Ⅱ卷共5小题,共40分。

11.(7分)2019年为“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①Al 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②Na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则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③周期表中磷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图中“30.97”所表示的含义是 。

(2)根据周期表体现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某同学构建了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合

价—物质类别”关系图。

①写出物质X 的化学式: 。

②写出由物质Y 转化为4CuSO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2.(6分)氧化镁在医药等行业应用广泛。实验室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3MgCO ,含少量

3FeCO 等)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为了提高“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 。3MgCO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氧化”过程中。2FeCl 转化为3FeCl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3)“沉淀”时需严格控制NaOH 溶液的用量,其目的是 。 (4)“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2MgCl 和 。

13.(9分)燃料的发现和利用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气等,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

学”)变化。煤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2H 。在300℃、1.5MPa 、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CO 和2H 可转变为液体燃料甲醇(3CH OH )。写出CO 与2H 反应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

(2)焦炭(主要成分是碳)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原料。炼铁高炉内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

图1所示,其中反应②体现了焦炭的 性。

化学试卷 第5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6页(共18页)

(3)乙醇可作为酒精灯、酒精喷灯的燃料。某铜质酒精喷灯的结构如图2所示。使用

酒精喷灯时,先在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燃,一段时间后,调节空气调节杆,即可点燃酒精喷灯。结合燃烧的条件回答:点燃预热盘中酒精的目的是 。

(4)氢气的制取和储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①最理想的制氢方法: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光使水分解。该制氢过程 (填“吸收”和“放出”)能量,生成的氢气与氧气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 。

②我国稀土资源丰富,某种稀土储氢材料(用M 表示)的储氢原理可表示为

52

561.510Pa

M 3H LaNi H ?+。M 的化学式为 。

14.(11分)我国海水晒盐的历史悠久。学习小组对粗盐进行提纯,并利用氯化钠进行实验

探究。

Ⅰ粗盐的提纯

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泥沙、可溶性2CaCl 、2MgCl 等杂质。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方

案提纯粗盐: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3Na CO 溶液的作用: 。 (2)“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操作X ”的名称为 。 Ⅱ探究氨盐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步骤1 取50mL 浓氨水于锥形瓶中,加入NaCl 晶体至不再溶解,制得氨盐水。 步骤2 向烧瓶中加入20mL 氨盐水和约16g 干冰,塞紧瓶盖,振荡、静置。一段时

间后溶液中析出细小晶体,过滤、用冷水洗涤晶体并低温干燥。

【提出问题】晶体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1】①经甲同学检验,晶体中不含铵盐。甲同学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是 。

②乙同学取晶体少许,加入稀硝酸,晶体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再滴加几滴3A g N O 溶液,未见明显现象,说明晶体中不

含有 离子。

【提出猜想】晶体的成分为23Na CO 或3NaHCO 或两者的混合物。 【提出问题】23Na CO 受热不分解;

3NaHCO 受热易分解: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

【实验探究2】称取1g m 晶体,利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略)探究晶体的成分。

【实验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口凝结了少量小液滴,()2Ba OH 溶液变浑浊。 【实验分析】①晶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②将晶体加热至残留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测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2m g 。若12:m m = ,说明晶体为3NaHCO 。 【拓展延伸】①氨盐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所得铵盐的用途为 。

②丙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B 中沉淀的质量,经计算分析也可确定晶体的组成。请对丙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

15.(7分)二氧化硫(2SO )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添加2SO 可防止其变质,但须严格控制用量,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中规定2SO 的含量259mg/L ≤。 (1)2SO 是作为食品添加剂须严格控制用量的原因是 。 (2)为检测某国产葡萄酒2SO 中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1 取100mL 该葡萄酒于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22H O 溶液,将

2SO 完全转化成硫酸。

步骤2 向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该指示剂在pH 7<的溶液中显紫色,在pH 7>的

溶液中显绿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测得锥形瓶中硫酸的质量为14.7mg 。

①步骤2中,滴入指示剂后溶液呈 色。

②向10g30%的22H O 溶液中加入 g 水,可稀释为10%的22H O 溶液。 ③通过计算判断该葡萄酒中2SO 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写出计算过程)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

江苏省南通市2019年中考数学试卷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因此3

-比

2

-小,故选A

.

【考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答案】B

==B.

【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

3.【答案】D

【解析】A项正确结果应该是5a;

B项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C项同底数幂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正确答案应该是4a;

D项正确运用了幂的乘方公式,正确.

故选D.

【考点】幂的运算法则

4.【答案】C

【解析】球的三种视图都是圆;圆锥的三视图中有两个是三角形,一个是圆,不符合;

棱柱的三视图中没有圆,也不正确,故选C.

【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

5.【答案】A

【解析】直接将两个方程相加,可得5510

a b

+=,化简得65

a+=,故选A.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

6.【答案】D

【解析】首先要移项,得289

x x

+=-,然后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16,

得28167

x x

++=,然后将左边化为平方的形式,故选D.

【考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7.【答案】C

【解析】由作法过程可知,2,3

OA AB

=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

OB=P

点所表

C.

【考点】勾股定理和无理数的估值

8.【答案】B

【解析】由AB CD

∥,可知180

BAC C

∠+∠=?,所以110

BAC

∠=?,又由于AE平分

BAC

∠,所以55

CAE

∠=?,所以125

AED C CAE

∠=∠+∠=?.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

9.【答案】C

【解析】C项的图像由陡变平,说明速度是由快变慢的,故选C.

【考点】函数图像的应用问题

10.【答案】

B

【解析】从轴对称的角度,整个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CD B D'

=,因此B E x

'=,又

由已知条件可求得B C''=,所以C E x

'=,对于AC

E'

△来说,底为CE,

高是AH,可利用30?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求得等于1,所以

1

2

y x,故

B.

【考点】几何综合题,全等和函数的知识,轴对称的知识

二.填空题

11.【答案】3

【解析】20

21)413

-=-=.

故答案为:3.

【考点】实数的计算

12.【答案】8

310

?

【解析】8

300 000 0003100000000310

=?=?,

故答案为:8

310

?.

【考点】科学记数法

13.【答案】(1)(1)

x x x

+-

化学试卷第7页(共18页)化学试卷第8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9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10页(共18页)

【解析】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的顺序,()

32(1)(11)x x x x x x x -==--+. 故答案为:(1)(1)x x x +-. 【考点】因式分解 14.【答案】70

【解析】先利用HL 证明ABE CBF △≌△,可证25BCF BAE ∠=∠=?,再由AB BC =,

90ABC ∠=?,得出45BCA ∠=?,即可求出704525BCA +∠?==??.

故答案为:70. 【考点】全等的判定 15.【答案】911616x x -=+

【解析】总钱数=9?人数-11;总钱数=6?人数+16. 故答案为:9 11 6 16x x -=+.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6.【答案】5

【解析】根据πS Rr =侧,可知10ππ2R =??,可求得5R =. 故答案为:5.

【考点】圆锥侧面积公式 17.【答案】4

【解析】分别过点B 、点C 作y 轴和x 轴的平行线,两条平行线相交于点M ,与x 轴的

交点为N .将(3,4)C 代入2y x b =+,可得2b =-,然后求得A 点坐标为(1,0),利用全等的判定可证明ABN BCM △≌△,可得3AN BM ==,1CM BN ==,可求出B(4,1),即可求出4k =,A 点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点(1,4)在4

y x

=,即4a =. 故答案为:4.

(第17题)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 18.

【答案】【解析】过点P 作PQ AD ⊥于Q ,由于60PDQ ∠=?

,因此PQ =

,当B 、P 、Q 三点共线时,即点B 到AD

的垂线段长即为PB +

的最小值,PB 的

最小值为sin60AB ??=,

故答案为:

(第18题)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线段之和最短 三、解答题

19.【答案】解:两边同乘以3,得4133x x -->. 移项,得4331x x -+>. 合并同类项,得4x >. 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解析】先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约分化简,最后代入求值.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化学试卷 第11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12页(共18页)

20.

【答案】2-

【解析】原式22

442

m m m m m ++=+g

22

(2)2

m m

m m +=+g

2

2m m =+,

把2m =代入上式, 原式22m m =+

(2)m m =+

=

2=-

故答案为:2-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21.【答案】证明:在ABC △和DEC △中,CA CD

ACB DCE CB CE =??

∠=∠??=?

ABC DEC ∴△≌△,

AB DE =∴.

【解析】证明ABC △与DEC △全等,即可通过全等三角形对边相等完成证明. 【考点】全等的应用

22.【答案】31

(11)62

P ==白黄

【解析】解: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

由树状图可以看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6种,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1

白1黄的有3种.所以31

(11)62

P ==白黄.

【考点】概率的求法

23.【答案】解:设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为x 元,则每套《西游记》的价格为(40)

x +元. 由题意,得

32002400

240

x x =+g

. 方程两边乘(40)x x +,得3200(40)4800 x x +=.

解得:80x =.经检验,80x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80x =. 答: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为80元.

【解析】题目中包含两个相等关系,“《西游记》单价=《三国演义》单价+40元”,“3 200

元购买《三国演义》的套数=用2 400元购买《西游记》套数的2倍”,利用第一个相等关系设出未知数,第二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24.【答案】(1)二 一 (2)乙同学的推断比较科学合理.

理由:虽然二班成绩的平均分比一班低,但从条形图中可以看出,二班有3名学生的成

绩是1分,它在该组数据中是一个极端值,平均数受极端值影响较大,而中位数或众数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所以,乙同学的推断更客观些.(答案不唯一,理由只要有理有据即可)

【解析】(1)方差越小,成绩越稳定;

(2)由于二班的成绩中出现了3个1分,这属于极端分数,影响了二班的平均分,因此

本题利用平均分来比较两班成绩是不合适的. 【考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25.【答案】解:(1)连接OB ,OA OB =∵,30ABO A ∠=∠=?∴.

90ACB ∠=?∵,30A ∠=?,60ABC ∠=?∴.

30OBC ∠=?∴.

在Rt OBC △中,cos BC OBC OB ∠=

,即1

cos30OB

?=.

解得OB ,即O ⊙

的半径为OB =.

化学试卷 第13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14页(共18页)

(2)连接OP .

∵点P 为劣弧AB 的中点,∴OP AB ⊥.

30QPO A ∠=∠=?∴.

在Rt OQP △中,cos PQ QPO OP ∠=

,sin OQ QPO OP ∠=,

即cos30?=

sin30?.

1PQ =∴

,12OQ =

g (3)在Rt OBC △

中,OC =

CQ =∴.

tan 2

PQ PCA CQ ∠==∴.

【解析】(1)若连接OB .则BCO △是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AOB △是底角为30?

的等腰三角形,可分别在这两个三角形中求出OC 和OA ;

(2)可先求出30OPQ ∠=?,所以OPQ △是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半

径长;

(3)可在Rt PCQ △中解决,分别计算出两条直角边,即可求出tan PCA ∠的值. 【考点】圆,特殊三角函数值解直角三角形,垂径定理

26.【答案】(1)①图像开口向上;②图像的对称轴为直线2x =;③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④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⑤当x =2时,函数有最小值. (2)∵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一次函数21y x =-的图像有两个交点,

243221x x a x -++=-∴,即26330x x a -++=. 364(33)12240a a ?=-+=-+>,解得2a <.

∵二次函数的图像在4x ≤的部分与一次函数 2 1y x =-的图像有两个交点, ∴二次函数2633w x x a =-++的图像与x 轴4x ≤的部分有两个交点. 结合图像,可知4x =时,26330x x a -++≥. ∴当4x =时,2633350x x a a -++=-≥,得5

3

a ≥.

∴当二次函数的图像在4x ≤的部分与一次函数 2 1y x =-的图像有两个交点时,a 的取

值范围为523

a ≤<.

【解析】(1)可从开口方向、对称轴、开口大小这些角度来研究;

(2)逐将限制条件转化为不等式,有两个极限位置,一是直线经过抛物线上横坐标为4

的点,二是抛物线与直线有一个交点.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27.【答案】解:(1)连接AC ,交EF 于点O . 由对称可知:OA OC =,AC EF ⊥. ∴AE CE =,AF CF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 ∴OAE OCF ∠=∠,OEA OFC ∠=∠.

OAE OCF ∴△≌△.

∴AE CF =.AE CE CF AF ===∴. ∴四边形AFCE 是菱形.

(2)∵PEF △的周长PE PF EF =++, 又∵EF 长为定值,

∴PEF △的周长最小时,即PE PF +最小.

作E 关于直线CD 的对称点E ',连接FE '交DC 于点P ', 则PE PF PE PF E F ''+=+≥,

因此,当点P 与点P '重合时,PEF △的周长最小.

2,4,AB AD AC OC ====∵∴∴

化学试卷 第15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16页(共18页)

由COF CBA △∽△,得

5

2OC CF CF BC CA ==.∴. 由画图可知:3

2

DE DE '==.

由DE P CFP '△∽△,得3

3

255

2

DP DE CP CF '===.

(3)设BP 交AC 于点Q ,作BN AC ⊥于点N .

45EMP ∠=?∵,OM OQ =∴,NQ BN =.

由AB BC AC BN =g g

,得24BN ?=.

BN NQ =

=∴. 在Rt ABN △

中,AN =

AQ AN NQ CQ AC AQ '∴=+=-

由 AB CP ∥,得ABQ CPQ △∽△,得

AB AQ

CP CQ

=. 即254PC =.解得43

PC =. 【解析】(1)利用垂直乎分线的性质证明AE CE =,AF CF =,然后再利用对称的性质

和平行的性质,证得AE CF =,即可证得四条边都相等;

(2)PEF △中,EF 长是定值,因此本题考查的实际上是PE PF +的最小值,我们作E

关于CD 的对称点E ',连接E F ',此时E F '最小;

(3)利用45?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设BP 交AC 于点Q ,作BN AC ⊥于点N .这时BQ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N △与ABC △相似,先在Rt ABN △中求出BN 和AN 的长,然后求出AQ ,CQ 的长,再根据BAQ △与PCQ △相似,求出PC 的长.

【考点】几何综合题

28.【答案】解:(1)由线点定义:222,2x y t y x t =+=+, 消去t ,可得,()(2)0x y x y -++=, 由于x y ≠,可得20x y ++=,

将1P 、2P 坐标代入表达式,易知2P 为线点. (2)(,)P m n ∵是“线点”,

22m n t =+∴,22n m t =+.

222()m n n m -=-∴,222()2m n n m t =+++.

m n ≠∵,2m n +=-∴.

2()22()2m n mn n m t +-=++∴. 4242mn t -=-+∴. 4mn t =-+∴.

m n ≠∵,2()0m n -∴>,即2()40m n mn +->.

30t -∴>.解得3t >.

∴t 的取值范围为3t >.

(3)10

3

t =

或6.理由如下: (,)Q m n ∵为“线点”

20n m ++=∴,∴Q 是直线2y x =--上一点

又∵P 为(,)m n ,即P 也满足2y x =-- ∴PQ 所在直线方程为2y x =--

(2,0)A -∴,(0,2)B -,90AOB ∠=?

又||30POQ AOB ∠-∠=?∵

120POQ ∠=?∴或60POQ ∠=?

当120POQ ∠=?,即点P 、Q 分别在二、四象限内,过O 作OC PQ ⊥,如图1,

化学试卷 第17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18页(共18页)

2OA =∵,2OB =

,OC ∴又120POQ ∠=?∵

,OP OQ =

OP =∴228m n +=

由(2)可知:222()2m n m n t +=++且2m n +=-

82(2)2t =?-+∴,解得:6t =.

当60POQ ∠=?,即点P 、Q 都在第三象限内,过O 作OC PQ ⊥,如图2.

2OA =∵,2OB =

,OC ∴又∵60POQ ∠=?

,OP OQ =

OP =

∴2283

m n += 由(2)可知:222()2m n m n t +=++,且2m n +=-

82(2)23t =?-+∴,解得:10

3

t =. 综上可得:t 的值为6或10

3

.

【解析】(1)由“222,2x y t y x t =+=+”消去t ,可得,()(2)0x y x y -++=,

由于x y ≠,可得20x y ++=,

即当一个点的横纵坐标之和为2-的时候,这个点就是线点.利用这一结论很容易判断2

P 是线点;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可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mn ,然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

非负性求出t 的取值范围;

(3)如果(,)Q n m 是“线点”,那么2m n +=-,即Q 是直线2y x =--上一点,又由于

(,)P m h ,所以P 也满足2y x =--,所以直线PQ 的解析式为2y x =--.又由于

||30POQ AOB ∠-∠=?,且90AOB ∠=?,所以120POQ ∠=?或60POQ ∠=?.当

120POQ ∠=?,可求得228m n +=;当60POQ ∠=?时可求得228

3

m n +=号,代入

之前的定义即可求出t 的值.

【考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的新定义,等腰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

(完整版)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A B C D 中考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4 S 32 Cl 35.5 Cu 64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物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失去银白色光泽 B .石蜡受热熔化 C .食盐水蒸干后得到食盐晶体 D .酒精挥发 2.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甲烷 3.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 .二氧化碳 B .空气 C .高锰酸钾 D .氧化汞 4. 净化少量自然界的水,可以采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水一定是A .蒸馏水 B .软水 C .纯净物 D .混合物 5.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 2FeO 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 .+3 B .+4 C .+2 D .+6 6.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Fe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C.维生素、糖类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D.羊毛、塑料和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8. 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硫酸钾B.氯化钾C.磷矿粉D.氯化铵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一氧化碳用作燃料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 C.金刚石切割玻璃D.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10. 某同学分别用1g的甲金属、乙金属、丙金属粒与足量的某酸反应以制取氢气。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与当地的金属价格见下表: 物质所需时间价格 甲金属粒约13900s1000g/10.00元 乙金属粒约50s500g/20.00元 丙金属粒约20s25g/10.80元 从上述实验中得出实验室应选用制取氢气的金属是 A.甲金属B.乙金属C.丙金属D.甲和丙金属 11.下列物质中,不密封保存会变质的是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 C.浓盐酸 D. 大理石 12.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变化, 种不同的原子。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3. 所给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 D.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2.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1Cl3 C.0-50s,发生稀盐酸与A12O3的反应 D.100s-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3.向一定质量的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硫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硫酸 B.加入试剂总体积大于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不止是盐 D.a点时溶液中有可能存在Fe3+ 4.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 A.(100+A)g B.100g C.100180 286 A g D.(10 -A·a%)g 5.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O+2Al3Cu+A12O3.反应结束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铁片插入溶液中.下列叙述的现象中,能够说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的是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 ②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 ③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④插入溶液中的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A.只有④B.②③C.③④D.①③④ 6.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 证明NaOH溶液中含有 Na2CO3 滴加无色酚酞试剂 B除去CO2中少量CO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 C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D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 动性 将Fe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 中

人教版2019版中考化学试题(I)卷

人教版2019版中考化学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比推理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③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④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反应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2 . 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A.白醋B.食用油C.食盐D.酒精 3 . 十月的合肥,到处飘散着桂花香气。这个事实说明了: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 .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古代就经“一带一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这些发明和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谷物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青铜 5 .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H2O B.反应中甲、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1 C.若32 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18 g丁 D.丁中氧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 6 . 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扇子扇煤炉火D.木头炭化 7 .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B.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液化石油气 C.液态氧、蒸馏水、透明的河水D.天然气、煤、石油 8 . 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将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2017年广州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2分)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2.(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支持燃烧 B.O2可用排水法收集 C.O2可用于医疗急救 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3.(2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SiO2 C.Cu2(OH)2CO3D.Fe(OH)3 4.(2分)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5.(2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6.(2分)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7.(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 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 8.(2分)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二氧化碳验满C.干燥气体D. 过滤搅拌 9.(2分)常温下,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7的是() A.KOH B.草木灰C.生石灰D.醋酸 10.(2分)N(NO2)3是科学家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2)3说法正确的是() A.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B.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 C.N(NO2)3中总共有3个N原子和6个O原子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11.(2分)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钢是纯铁 C.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12.(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2分)2017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是中国科学家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甲烷属于() A.有机物B.单质 C.氧化物D.混合物 2.(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C60都是碳的化合物B.水、过氧化氢都含有相同组成元素 C.碳酸氢铵、硫酸钾都是氮肥D.钙、氧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3.(2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取用NaOH B.称取NaOH C.量取一定体积的水D.溶解NaOH固体 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橡胶都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B.蛋白质、糖类均属于基本营养素 C.如图试管Ⅰ中铁钉比试管Ⅱ中更容易绣蚀 D.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5.(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很软,因此可用作电池电极 B.H2具有还原性,因此可用于充氢气球 C.Al(OH)3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N2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6.(2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 B.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7.(2分)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用水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移除了可燃物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8.(2分)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

2017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与解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钙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B. C. D. 4.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 A.金B.银C.铜 D.铁 5.能用酒梢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漏斗B.量筒C.试管 D.烧杯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 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7.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锌B.硫酸铜 C.C60 D.金刚石 8.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 B. 露天焚烧垃圾 C. 使用公共自行车D.禁止焚烧秸杆 9.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确的是( )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1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不锈钢 B.聚氯乙烯 C.玻璃钢 D.天然橡胶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离的水 B.用食醋浸泡鸡蛋的方法,可以制得无壳鸡蛋 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试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D.用喷水的方法,可以扑灭所有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Na+、Cl-、OH- B.H+、K+、NO3-、SO42- C.Na+、NH4+、NO3-、OH- D.Ag+、Ba2+、NO3-、Cl-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甘杂质(括号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NaCl溶液(MgCl2)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15.按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 A.氢气和水蒸气与B.氢气和二氧化碳

人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2O B.O2C.O2―D.2O2 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其纯度 C.10mL酒精与1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0mL 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4.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3C.+2D.+5 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6.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 A.取液时挤入空气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 7.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8.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 、Y 、Z 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X >Y B .核外电子数:X =Z C .Y 和Z 处于同一周期 D .X 和Z 的电子层数相同 10.某元素R 的化合价是奇数(不变化合价),已知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R 的化合价为( ) A . 2()55m n - B .2()55n m - C .255m n - D .255 n m - 11.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B .乙醇( C 2H 6O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 .尿素[CO (NH 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 .葡萄糖(C 6H 12O 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1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 .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3.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月 日 化学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70 分,与物理共用 12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 A .燃放烟花 B .食物腐烂 C .剪贴窗花 D .钢铁生锈 2.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 3)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3.“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的含量?(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4.下列燃料中发球清洁燃料的是( ) A .煤炭 B .汽油 C .氢气 D .柴油 5.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A .扇闻气体的气味 B .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 .把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6.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8.今年四冰岛火山爆发迫使欧洲的民航飞机停飞,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CaSiO 3),硅酸钙 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4 9.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B .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C .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 .甲醛溶液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10.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1.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 .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B .酸雨主要是由于农村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C .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塑料是天然有机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12.右图是实验室抽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13.有关铝、铁、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是铁 C .铝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铜可以用来做电线 14.化学无处不在,右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 中 X 是( )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硫酸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最新版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 第1页(共6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6页)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南通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化 学 (满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a 40—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第Ⅰ卷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8年10月,南通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了使南通这座江风海韵森林城变得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 ( ) A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 .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 C .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D .鼓励对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2.乙烯(24C H )是最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乙烯属于 ( ) A .盐 B .碱 C .氧化物 D .有机物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滴加试剂 B .加热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闻气体气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B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C .维生素是为人类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 D .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 A .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炊具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 C .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D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 6.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 ) A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B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23Fe O D .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2MnO 和CuO 对22H O 分解的影响 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制出青蒿素(15225C H O )和双氢青蒿素(15245C H O )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的构成一定不同 B . C 、H 、O 三种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D .青蒿素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双氢青蒿素 8.3KNO 、3NaNO 、NaCl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3KNO 溶解度比NaCl 大 B .将3KNO 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3KNO 的质量分数不变 C .3KNO 饱和溶液中含少量NaCl ,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 .将100g40℃的3NaNO 饱和溶液降温0℃0℃,析出31g 晶体 9. 10242流中加热,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其 中A →B 发生反应:242242CaC O H O CaC O H O +V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卷)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铜B.汞C.铝D.钨 2.(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滤纸折叠C.红磷燃烧D.食物腐烂3.(2分)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硫酸钾B.过磷酸钙C.尿素D.氯化钾 4.(2分)“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5.(2分)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B.氢气C.氦气D.二氧化碳6.(2分)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蒸发皿 7.(2分)丹霞地貌的岩层因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在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Fe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序数为26D.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8.(2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鸡蛋清7.6﹣8.0B.葡萄汁3.5﹣4.5 C.番茄汁4.0﹣4.4D.苹果汁2.9﹣3.3 9.(2分)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B.C.D. 10.(2分)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1.(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可用于烹调食物 D.煮沸的方法可用于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12.(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H+、CO32﹣、Cl﹣B.Na+、NH4+、Cl﹣、NO3﹣ C.Cu2+、Na+、OH﹣、SO42﹣D.K+、H+、OH﹣、SO42﹣ 13.(2分)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主要化学成分用途 A石灰浆CaO可改良酸性土壤 B沼气CH4可作燃料 C大理石CaCO3可作建筑材料 D75%的乙醇溶液C2H5OH可作医用消毒剂A.A B.B C.C D.D 14.(2分)荧光棒中含有H2O2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H2O2溶液是氧化物 B.H2O2中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CuSO4溶液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D.5%的H2O2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0.3% 15.(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9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基本营养素包括六大类。 (2)人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填字母)。 A.棉花B.尼龙C.蚕丝D.涤纶 (3)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

人教版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将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稀硫酸分装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再称取质量相等的铝和锌,把铝放入甲烧杯中,锌放入乙烧杯中。待反应结束后,发现甲烧杯中铝有剩余,乙烧杯中的锌已全部反应,根据此现象推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乙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B.可能乙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C.一定是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D.可能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因为甲烧杯中铝有剩余,说明稀硫酸已用完,在此反应中产生了题中一定量的稀硫酸能生成的最多的氢气;而乙烧杯中锌已全部反应,在此反应中有两种情况可能存在:①稀硫酸已用完,也产生了题中一定量的稀硫酸能生成的最多的氢气,那么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②稀硫酸没有全部反应,因此,就没有产生稀硫酸全部反应生成的那么多氢气,此种情况实验中就是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详解】 A、根据分析,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可能一样多,选项A不正确; B、乙烧杯中产生的氢气最多与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选项B不正确; C、如果乙烧杯中稀硫酸没有全部反应,产生的氢气就比甲烧杯少,但如果乙烧杯中稀硫酸全部反应,产生的氢气就和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选项C不正确; D、如果乙烧杯中稀硫酸已用完,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如果乙烧杯中稀硫酸没有全部反应,产生的氢气就比甲烧杯少,因此可能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选项D正确。故选D。 2.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5.3% B.5.6% C.12.7% D.1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溶液增加质量 MgO2HCl=MgCl H O 22 409540

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熔化B.铁生锈C.米酿酒D.纸燃烧 2.(1分)开封小笼包是地方特色美食,其主要食材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A.糖类B.油脂C.维生素D.蛋白质 3.(1分)“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回收各种废弃塑料B.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4.(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硫B.镁条C.铁丝D.木炭 5.(1分)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A.锰、钛B.氩、金C.铅、铂D.氦、汞 6.(1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1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8.(1分)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如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B.图中n的值为8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9.(1分)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10.(1分)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钾 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11.(1分)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江苏省南通市化学答案解析卷Ⅰ第A .【答案】11B【解析】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物)都消耗氧气,正确;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气体,错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错误;甲烷是结构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是优质气体燃料,不能用于灭火,C D错误。氮气,【考点】氧气、甲烷的性质。B .【答案】12、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不包括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解析】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多种元80,显然氧化钙不属于有机物,A错误;海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组分水溶液,含氛化物、氯酸等]正确;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烷B素,海水中各种元素都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形态存在,属于混合物,错误。C错误;氯酸钾由钾离子、氯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D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考点】物质的分类。C 【答案】13.正确;检验溶液酸碱性时,胶B正确;过滤遵循“一贴二低三靠”,【解析】土壤加水搅拌,加快溶解,A pHpH的操作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试纸测定溶液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应竖直悬滴,C错误;用pHpH D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被测液的正确。,片【考点】基本化学实验。B .【答案】14错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塑料的使用,从而减少A【考点】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海产品保鲜,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钻及铁,不包含钙、8,B正确;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共“白色污染”错误;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C铅,错D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误。【考点】生活中的化学。C .【答案】15错误;乙醇俗名酒精,属于A【解析】氢气燃烧后生成水,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与氢气密度小无关,OH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作燃料,酒精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能溶解许有机化合物,分子式62正确;C对应关系,B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多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两者无/ 113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得很快,可作制冷剂,两者无对应关系,D错误。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6.【答案】D 73g173g0℃时的硝酸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最大,A,则错误;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解析】℃ 020℃73g,B错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钠钠晶体时,多采用蒸发结晶方法,C错误;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硝酸钾溶液的℃20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硝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时二者的饱和溶液升温到,其溶质的质量分数℃℃8020不变,D正确。 【考点】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17.【答案】D 【解析】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A正确;碳酸氢钠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B正确;由反应过程可知,反应①中二氧化碳为反应物,反应②中二氧化碳为生成物,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分) 1.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 铜 B. 汞 C. 铝 D. 钨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滤纸折叠 C. 红磷燃烧 D. 食物腐烂 3.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 硫酸钾 B. 过磷酸钙 C. 尿素 D. 氯化钾 4.“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 分子 B. 原子 C. 单质 D. 元素 5.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氮气 B. 氢气 C. 氦气 D. 二氧化碳 6.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烧杯 B. 漏斗 C. 玻璃棒 D. 蒸发皿 7.丹霞地貌的岩层因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在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Fe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序数为26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 鸡蛋清 B. 葡萄汁 C. 番茄汁 D. 苹果汁 9.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 B. C. D. 10.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 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 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可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 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可用于烹调食物 D. 煮沸的方法可用于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13.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主要化学成分用途

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I )卷

人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II )卷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 黄河鲤鱼 B . 新郑大枣 C . 叶县岩盐 D . 原阳大米 2. (2分)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 . 用氢气充填探空气球 B . 用石墨粉制作铅笔芯 C . 用液体氢气作火箭燃料 D . 用铜丝作电器的导线 3. (2分)下列图标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 蒸发结晶 B . 测定溶液的pH C . 过滤液体 D .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质量 5. (2分)下列实验操作和分析都正确的是() 操作分析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来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B 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 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目的是证明这两种可燃物的 着火点不同 C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要加入过量的红磷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明显 D 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加热用的酒精灯可加网罩,最好使 用酒精喷灯 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 提高温度 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b物质属于易溶性物质 B . 20℃,将10ga溶解在100g水中得110g饱和溶液 C . 将50℃时的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初步提纯a D . 将50℃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大 7. (2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 福尔马林浸泡鱿鱼 B . 用明矾净水 C . 品红在水中扩散 D . 一次性餐盒降解 8.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及解析

2014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真题】 六、选择题(共20分) 27、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西瓜榨汁 C、木炭燃烧 D、糯米磨粉 28、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29、进行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色的物质是( ) A、BaCl2 B、CaCO3 C、K2CO3 D、NaCl 30、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大理石 31、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碳酸钙 B、甲烷 C、碳酸 D、二氧化碳 32、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 A、金刚石 B、石墨 C、碳60 D、一氧化碳 33、含氟牙膏中常添加氟化钠,NaF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0 C、-1 D、-2 34、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 A、KCl B、NaOH C、NH4Cl D、BaSO4 35、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 ) A 、称量B、溶解C、过滤D、蒸发 36、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CaCO3+ CO2↑+ H2O A、Ca(HCO3)2?→

B 、2Na + Cl 2 ?? →?点燃 2NaCl C 、2Mg + CO 2 ?? →?点燃 2MgO + C D 、AgNO 3 + NaCl → AgCl↓ +NaNO 3 37、X 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 可能是( ) A 、木炭 B 、铁丝 C 、氢气 D 、 硫粉 38、为比较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论 正确的是( ) A 、X >Y >Z B 、Z >Y >X C 、Y >X 、Y >Z D 、X >Y 、Z >Y 39、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 A 、氧化钙:作干燥剂 B 、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 、碳酸氢铵:作氮肥 D 、稀盐酸:除铁锈 40、已知: 表示不 同元素的原子。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关于乙的构成说法合理的是( ) 4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 A 、减少煤的浪费 B 、减少氧气的消耗 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减少酸雨的形成 4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 、X 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 、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43选项 溶液 杂质 试剂 A NaNO 3 Na 2CO 3 适量BaCl 2溶液 B CaCl 2 稀盐酸 足量CaCO 3固体 C ZnSO 4 CuSO 4 足量铜粉

最新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

2017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钙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4.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金 B.银 C.铜 D.铁 5.能用酒梢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 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 B.硫酸铜 C.C60 D.金刚石 8.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 B. 露天焚烧垃圾 C. 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9.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1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1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聚氯乙烯 C.玻璃钢 D.天然橡胶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离的水 B.用食醋浸泡鸡蛋的方法,可以制得无壳鸡蛋 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试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D.用喷水的方法,可以扑灭所有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a+、Cl-、OH- B.H+、K+、NO3-、SO42- C.Na+、NH4+、NO3-、OH- D.Ag+、Ba2+、NO3-、Cl-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甘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NaCl溶液(MgCl2)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15.按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A.氢气和水蒸气与 B.氢气和二氧化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