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多酚的改性

茶多酚的改性

茶多酚的改性
茶多酚的改性

茶多酚的改性

1茶多酚的概述

茶多酚是茶叶中一类主要的化学成分。它含量高(占总干物质的18%~36%),分布广(植株各器官都有,但主要集中在嫩叶和芽),变化大(受内外因的影响最大),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显著,是茶叶生物化学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一类物质。

茶多酚一般为淡黄色至茶褐色的无定型粉末或结晶,具有涩味,略有吸潮性,其水溶液pH3-4。在pH2-7范围内十分稳定,而在大于pH8以上碱性条件和光照下易氧化褐变[1]。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大多属于缩合单宁,因其大部分溶解于水,所以称为水溶性单宁。它是由黄烷醇类(儿茶素类),花色素类(花白素和花青素),花黄素类(黄酮及黄酮醇类),酚酸及缩酚酸类组成。除酚酸及缩酚酸类以外,其他几种化合物由于都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的基本结构,所以可统称为类黄酮化合物。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是茶多酚的主要成分,约占茶多酚含量的65%~80%左右。主要的儿茶素包括:(+)儿茶素(C),(-)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六种物质。其结构式可表示为[2]:

图1 儿茶素的几种化合物的结构

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其改性的研究

儿茶素的几种化合物极性相似,分子量区别也不大,其单一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并不容易。几种化合物在茶叶浸出物中的含量也是有差异的。在各种茶叶中EGCG的含量都是最高的,而EC都是最高的。

2 茶多酚抗氧化机理

目前的研究表明茶多酚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主要有4个机制:

(1)茶多酚中的儿茶酚(邻苯二酚)结构具有很强的金属离子螯合能力,从而降低了金属离子对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2)茶多酚能够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从而减少对细胞DNA和其它分子的氧化损伤;

(3)抑制氧化酶,减少自由基生成;通过猝灭自由基,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如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酯还原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

(4)茶多酚能与过氧自由基发生反应,从而终止脂质过氧化链反应[3]。

3茶多酚的改性研究

3.1茶多酚进行改性的原因

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对油脂的氧化抑制率达96%以上,但是茶多酚中的主要功能物质儿茶素类脂溶性较差,直接添加到油相中会出现凝聚和沉淀现象,使得茶多酚的抗氧化性的生物利用度低[4]。虽然有些文献中将茶多酚直接添加如油相中也能起到比其他添加剂强的抗氧化能力[5~8],但是这始终是一个不稳定的体系,通过加热超声波等方法可以暂时做到茶多酚分子的分散,可是冷却离心长时间静置均会出现分子凝聚沉淀,从而造成抗氧化能力的减弱。因此,许多研究对其进行改性,使得水溶性茶多酚改性为脂溶性茶多酚,增加其在油相中的溶解性,从而增强茶多酚的抗氧化性。

3.2茶多酚的改性方式

3.2.1溶剂法

溶剂法添加茶多酚的原理是利用茶多酚在一些食用溶剂中溶解能力强的特点先将茶多酚溶解在溶剂中做成浓缩抗氧化剂再添加到食用油脂中。这种方法多在研究茶多酚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能时使用。

如刘国敏[9]在研究复合型抗氧化剂对油炸食品保鲜作用时,采用的食用酒精配成的10%的抗氧化剂溶液,结果对油炸面片起到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何达崇等[10]对油梨油抗氧化研究在添加了POT-4型添加剂,比BHT和BHA抗氧化能力强。Z.Y.Chen在考察茶叶的乙醇提取物对Canola oil抗氧化作用时[11],以及在对比茶多酚与迷迭香的抗氧化性能时[12],分别将茶多酚溶解在乙醇中添加到Canola

oil液体猪油和鸡油中。吴天荣[13]用了三种溶剂溶解茶多酚在菜籽油中的抗氧化效果。郑雄敏[14]将溶解在溶剂中的茶多酚加入豆油和菜油。Hara[15]等也是用乙醇类溶剂作为载体添加到油脂中。

尽管,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满意的对比效果。但是,这种方法要想在实际的大宗食用油脂中添加,需要考虑稳定性和油脂的烟点的问题。一般食用油脂卫生标准中检测烟点、水分及挥发物[16],检测温度都很高。在这种条件下一般的食用溶剂都会挥发,从而导致两项指标的不合格。有些研究者用45℃氮气或加热法[17]将溶剂从菜籽油中去除。但由于溶剂的去除,造成茶多酚在油脂和溶剂相中重新分配,三相分配平衡后的结果是造成茶多酚重新析出。

Todd,Jr[18]从儿茶素的提取工艺入手,采用与水无共沸现象的溶剂直接萃取儿茶素避免了大量水溶性物质同时萃出。在制备脂溶性儿茶素时,将儿茶素干粉与C8-C18的食用脂肪醇类物质混合,可以使货价期延长半年,并通过了200℃的高温稳定试验。虽然此种方法可以获得稳定的脂溶性产品,但是,单独可添加的儿茶素量与抗氧化要求有距离。

3.2.2乳化法

乳化法是将茶多酚制成W/0型乳剂添加在色拉酱、方便面及其汤料、肉糜、鱼糜、冰淇淋及乳奶液中。如日本[19]将茶提取物10%配以2%柠檬酸、7%VE和30%的甘油脂肪酸酯,再加上51%的食品辅料制成的油性茶提取物,在色拉调味剂中抗氧化性能明显。Noaykui[20]将几种儿茶素与油溶性物质一起在70~90℃乳化,冷却后加入冰淇淋中作为稳定剂和抗氧化剂。Kazuhior[21]也将茶多酚与其它增效剂一起制成W/O乳剂。Yoshi[22]制备乳剂的工艺比较复杂,10g茶多酚及10g柠檬酸加入10g水中混合后,加入LHB=3的蓖麻醇酸甘油醋30g,然后再添加VE10g 和豆油30g,充分均质得到稳定的食用抗氧化剂。Itaru[23]将10g左右的茶提取物用15g左右的蒸馏水溶解后,与HLB=6~10的乳化剂(如甘油月桂酸酯)加热混合后,在加入蓖麻醇酸甘油酯和经媒介生产的卵磷脂,所得抗氧化剂脂溶性能极佳。

在大宗油品中,使用的乳化型茶多酚抗氧化剂多为抗猪油、鸡油、牛羊油等室温凝固型动物油脂。因为在这一体系中,对油品的透明度、澄清度都无要求,只要凝固之前可以充分分散在猪油中,不引起破乳化现象就行。姜绍通[24]等用单甘酯、磷脂、SPan60和Tween6等乳化剂加热至80℃,搅拌加入猪油,随后加入茶多酚水溶液均质后得到乳化均匀分布体系。而且在试验中发现,磷脂作乳化剂对猪油抗氧化性能最佳。徐向前[25]等将茶多酚粉剂溶在热水中,搅拌加入含聚乙二醇聚醚类乳化剂的油中,制成脂溶性茶多酚,加入猪油后可明显延长猪油氧化反应的诱导期。伍秋明[26]等对比了猪油、牛羊油中添加茶多酚乳剂与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区别。

虽然也可见到将乳化茶多酚加入植物油中的研究报告,但是按照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标准,添加水分后会加速植物油的酸败,也会造成植物油的水分和可挥发物含量、透明度、粘度指标不合格。

3.2.3分子修饰法

分子修饰法是利用生物或化学合成的方法,将茶多酚中几种儿茶素的分子结构的某些部位酰化或酯化,使得新构成的分子由水溶性改性为脂溶性的方法。目前分子修饰法可以分为酶法修饰和化学修饰两种。

(1)酶法修饰

此法最先是Tobiason[27]从研究儿茶素的3-O-酰化衍生物的分子轨道开始

的。1994年Sakai[28]等获得酶法合成的3-O-儿茶素系列物质的专利,并将其应用在油脂抗氧化剂领域。

图2 Tobiason酶法修饰儿茶素

羧基酯化酶由Streptomyces rochei或黑曲霉中获得,反应条件温和。1mol 的儿茶素分子加入1~10mol的酯化物,每克儿茶素需100~5000单位的酶分子,稳定控制在20~60℃,pH4~7。反应产物经过ODS柱、聚酰胺柱多次吸附、解析,最终产品得率45%。产品添加到油脂中溶解性能良好,抗氧化诱导时间也比空白延长一倍。沈生荣[29]引述了日本采用转移酶将多聚葡糖苷引入茶多酚分子的报道。

(2)化学合成修饰

Tanaka[30]从儿茶素EGCG出发将EGCG与过量的硫醇化物反应,经Sephadex LH-20分离得到了一系列的合成产物,如下图所示,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衍生物在卵磷脂脂质体系中的憎水性能和去自由基能力。

图3 Tanaka合成产物结构

各衍生物在脂质体上的作用方式如图4所示。EGCG 1、衍生物4无法穿过脂质双层,只能清除水溶性的自由基;接上较多羟基链的衍生物9,它们的烃基均能穿过脂质,深入脂质体的憎水区,清除由憎水自由基启动子产生的脂溶性自由基;衍生物8则因烃基过长,会造成脂质体的聚集、沉淀;3、11则可对两种自

由基都起作用。

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主要是采用酰化法获得脂溶性茶多酚的[31]。先将油溶性脂肪酸(如油酸)与酰化剂(如三氯化磷)反应,得到脂肪酰氯,再将纯度大于98%的茶多酚与之反应生成酯化茶多酚。一般反应应使脂肪酰氯过量,由于获得的产物未经过NMR、IR验证,所以实际结构及每种组分的比例无法确定。通过化学、仿生学、细胞三个层次对这种酰化产物进行研究表明,改性后的分子脂溶性大大增强分子更容易深入到疏水区,清除脂溶性自由基能力较强。通过合理的脂肪酰氯和茶多酚的比例,获得的产品可以做到完全溶解在油相中。急性小鼠灌服毒性试验,LD50为8000mg/kg。

3.3茶多酚的氧酰化法和碳酰化法[32]

上面讲到,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将茶多酚分子结构的某些部位酰化或酯化,引入油溶性基团从而促进茶多酚在油脂中的溶解性,生产出脂溶性茶多酚(LTP),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茶多酚改性方法。酚与酸进行酯化时与醇不同,它只是轻微的吸热反应,对平衡不利,故通常采用酸酐或酰氯与多酚作用制备酚醇。在茶多酚的酰化反应中包括两种反应可能,即氧酰化法(酰化反应发生在酚羟基上)和碳酰化法(酰化反应发生在芳环上)。

3.3.1氧酰化法

氧酰化法是在茶多酚的酚羟基上引入酰基,从而形成酯。该酯化反应是一个亲核反应。

酰化剂羰基上的电子位移使碳上带有部分正电荷,是一个亲电试剂。被酰化物的羟基上具有未共用电子对,因此易于对羰基碳原子发生亲核性攻击,是一个亲核试剂。其反应速度和平衡常数与反应物醇(或酚)上的亲核性强弱及分子的空间位置有关,亲核性越强,空间位阻越小则反应越易进行。

而对酰化剂来说,其羰基上阳电荷的大小与脱离基团(在羧酸中为“-OH”,在酰氯中为“-Cl”)的负电性大小有关,即脱离能力越强,碳上的阳电荷增加而使反应活性增加,相反如果脱离基团上的电子易于转移,脱离能力减弱,则羰基上的阳电荷减少,其酰化能力就减弱。通常采用的酰化剂为酰氯。

其反应式可以简化表示为R-OH+R’COCl→R-OCO-R’。

目前报道较多的是用化学试剂对儿茶素进行氧酰化反应,较多研究集中在以长碳链脂肪酸酰化,制备脂溶性茶多酚(LTP)。这类产品是(-)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混合物的氧酰化产物。

按这类氧酰化反应的常规合成技术,常用的酰化剂有羧酸、醋酐、酰氯,其酰化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酰氯>醋酐>羧酸。一般选择酰氯作为酰化剂。而制备酰氯通常通过羧基的氯置换反应。由于酰氯的氯原子活性很大,因此制备酰氯时,应采用活性更大的无机酸酰氯为酰化剂制备试剂。综合考虑,选择亚硫酰氯(氯化亚砜作为制备酰氯剂的试剂。

现有技术是茶多酚经酰氯氧酰化后,水洗终止反应,有机相直接浓缩即得脂溶性茶多酚产品,产品没有经纯化,其中含有大量未反应的脂肪酰氯,经水洗后成脂肪酸,因此其产品中脂溶性茶多酚的实际含量很低,其单位质量抗氧化性能当然也相应降低,且产品工艺条件(包括酰化剂制备及氧酰化反应)未经针对性筛选,其抗氧化性能也不是最优的。基于上述讨论,制备脂溶性茶多酚的关键技术点是反应条件的选择及反应物纯化方法。

3.3.2碳酰化法

酰氯在AlCl

的催化下进攻芳环,酰基取代了苯环上的氢原子。这是一个亲

3

电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可以简化表示为:R-OH+R’COCl→RCOR’-OH。

碳酰化法是在茶多酚的苯环结构上引入酰基,属于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在酰基化中不发生烃基的重排。在芳核上引入酰基生成芳酮,形成的是碳-碳键,具有R-COR型结构的酮类化合物,不损失儿茶素分子中的酚羟基。产品在增加脂溶性能的基础上,保持原有的抗氧化性能,能溶于油脂及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其抗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性能与茶多酚相近。反应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式及机理如图5:

图5 碳酰化反应式及机理

由于酰基的吸电子效应与空间位阻效应,使同一个苯环上难以进行第二次碳酰化,但由于茶多酚分子有多个苯环结构,因此不同的苯环可能分别被酯化,形成多酯衍生物。

碳酰化反应常用的酰化剂为酰氯与醋酐。醋酐虽能与酚羟基反应但反应温度较高(茶多酚易在长期高温被氧化),反应副产物较多,且需以吡啶作为催化剂。酰氯反应活性强,且是一个不可逆反应(酸酐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因其反应其他产物是气体(HCl)。所以选择酰氯为酰化剂。催化剂选用Lewis酸中的无水三氯化铝,因其最为常用,引起催化作用强并且价格便宜,且茶多酚不会与其发生明显的副反应。因此,本实验使用三氯化铝为催化剂。选用硝基苯为反应溶剂。

4改性后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评价

刘建等[33]将茶多酚用于新鲜大豆食用油脂的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油中茶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特别是改性后的油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更强,并克服了水溶性茶多酚对油脂的色泽及透明度的影响,并具有耐热性,其抗氧化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和存放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张健希[34]等将根据所得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脂溶性茶多酚,填加到新鲜熬制猪油体系中,考察过氧化值的变化,并与空白油样、原料茶多酚以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作比较。结果表明,改性产物LTP和TBHQ的抗氧化趋势接近,其效果要好于TP和BHA。鉴于合成抗氧化剂TBHQ的毒性,以及茶多酚的生理、医药活性,可以认为改性后的脂溶性茶多酚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油脂抗氧化剂,完全可以取代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应用前景广阔。

卢聪聪[35]等对茶多酚不同改性方法制备的脂溶性茶多酚(LTP)的抗氧化性能研究并与其他抗氧化剂比较。以紫外分析、薄层层析、化学发光、氧化还原滴定等方法分别考察了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LTP及其他抗氧化剂的紫外表征、脂溶性、抗自由基、抗超氧负离子及抗油脂脂质过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LTP具有不同的紫外表征及抗氧化特性,且碳酰化LTP性能更优于氧酰化LTP。这两种LTP都具有与TBHQ相近的抗氧化能力,都优于除TBHQ外的其他抗氧化剂。因此,两种改性方法制备的LTP都可作为脂相系统抗氧化剂。

5研究展望

氧酰化反应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茶多酚化学改性方法,制得的LTP还未在实际生产中大规模应用。而碳酰化法作为一种新的茶多酚化学改性方法来制备LTP,其在抗氧化性能测试中也是比较成功的,在许多方面甚至有优于氧酰化LTP 的表现。但是真正将LTP其应用于实际,还有大量的毒理学试验需要进行。同时作为实际生产来讲,碳酰化方法较高的成本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茶多酚的研究综述

茶多酚的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茶多酚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特性及其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为茶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多酚,生物学功能。 一、前言 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出来的最主要的对人体最有益成分,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俗名茶单宁、茶鞣质。其主要组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色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多化合物的复合体。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是儿茶素类,占其总量的80%左右。茶叶中的儿茶素类主要为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1]。近年来经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表明茶多酚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主要集中在消除自由基、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脂、酶活性、杀菌抗病毒、脂类代谢、抗癌作用、等方面,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有关茶多酚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二、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 1、消除自由基 人在生命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自由基,自由基极强的氧化能力会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LPO(过氧化脂质),累积的LPO会削弱生物膜的正常功能,影响活性物质的正常代谢,诱发肝炎、癌症、衰老、心血管等疾病。而TP因多酚羟基极易被氧化为醌类而产生H+,故有强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是TP 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是其抑癌抗癌药理作用的基础[2]。TP自身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抑制原来的自由基链锁反应,从而保护细胞成分不受损伤,与其他抗氧化剂相比,TP清除氧自由基具有高效性.与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比,1 mg TP清除O2?的效能相当于9 μg Cu,ZnSOD;与强抗氧化剂VitC,VitE相比,其清除O2?,?OH效能要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3]。

茶多酚有何药用价值

茶多酚有何药用价值 茶自问世以来,不仅药用广泛,而且还是养生、美容、减肥之佳品。 我国养生保健的传统,源于古代人对食疗养生的重视。古人认为养生要顺应自然,治病要防于未然,其中,饮食是很重要的方面,食疗食养的思想在我国饮食文化中一以贯之。而喝茶也不失为食疗的一种。茶叶不但可以解渴,而且还能有很多养生功效。 古人就已经很认同茶叶的养生功效了,茶叶和药物原本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都有其自身各种不同的性味特点,只不过因其品种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有的可以养颜、有的可以减肥,有的还可预防一系列疾病。而茶叶的功效大部分都来自茶中所含的茶多酚。本章给大家介绍一下茶多酚的药用价值。 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癌症的功效: 诸多的医学实验已经证明,茶多酚有极强的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诱导人体内代谢酶的活性的增高,促进致癌物的解毒;抑制和阻断人体内源性亚硝化反应,防止癌变和基因突变。抑制致癌物与细胞DNA的共价结合,防止DNA单链断裂;提高肌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每人每天摄入160mg茶多酚即对人体内亚硝化过程产生明显的抑制和阻断作用,摄入480mg的茶多酚抑制作用达到最高。 防治高脂血症引起的疾病: 增强微血管强韧性、降血脂,预防肝脏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茶多酚对血清胆固醇的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来清除动脉血管壁上胆固醇的蓄积,同时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摄取,从而实现降低血脂,预防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目的。 降血压: 人体肾脏的功能之一是分泌有使血压增高的“血管紧张素Ⅱ”和使血压降低的“舒缓激肽”,以保持血压平衡。当促进这两类物质转换的酶活性过强时,血管紧张素Ⅱ增加,血压就上升。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换酶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起到降低或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 降血糖: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多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防止脑中风: 脑中风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体内生成过氧化脂质,从而使血管壁失去了弹性有关,茶多酚有遏制过氧化脂质产生的作用,保持血管壁的弹性,使血管壁松弛消除血管痉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从而有效地防止脑中风。 抗血栓: 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可引起红细胞的聚集,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另外,细胞膜脂质中磷脂与胆固醇的增多会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严重影响微循环的灌注,增加血液粘度,使毛细血管内血流淤滞,加剧红细胞聚集及血栓形成。 茶多酚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且易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止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另外,茶多酚能有效的抑制血浆及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促进脂类及胆汁酸排出体外,从而有效的防止血栓的形成。现有的降脂抗栓药物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不易长期服用。茶多酚是茶叶中具有降脂抗栓作用的天然化学成分,加上其自身所具有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保健食品。

茶叶加工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方案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XX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1000吨大宗茶加工厂新建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XX市XX区XX乡XX村XX 1.1.2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拟在XX市XX区XX乡XX村建设一条XX大宗茶叶半自动化机械化加工生产线,包括炒青、绿片、一般绿片、绿茶粉等,项目建成后年产茶叶1100吨。作为农业半成品原料,该项目主要业务对象是大型茶饮料企业和保健品企业,业务对象处于高速增长型行业,市场稳定性高。产品生产周期短,资金周期只有2个月,属于高投资高回报的新兴产业。1.13技术、设备、建筑物 本项目引进国内一流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按照XX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的质量要求实行机械化加工、标准化生产,新征土地30亩,新增茶叶加工设备57台(套)。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采用项目责任人制度,责任具体到个人。 1.1.4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采取股份合作制建设,总投资500万元,其中: 1.XX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资金:400万元,占80%股份; 2XX个人出资:100万元(以实物作为投资),占20%股份。 1.1.5公司的资源优势分析 XX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目前没有大宗茶生产项目和此类市场业务,此项目丰富了公司产品和业务内容。同时,合资人胡晓娟对于此类项目有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和独立的业务销售体系,并且对于原辅料的供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2建设单位和负责人 建设单位:XX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 法定负责人:XX 联系电话:03XX—6613XXX 公司地址:XX市XX大街XXX号 1.3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XXXX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原XXXX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农业部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总资产100亿余元,统领茶叶种植加工、营销、文化旅游、茶油生产、物流贸易、茶工业品生产六大产业,下辖十二个子公司和八个茶叶专业生产场;拥有生态茶园基地50万余亩;拥有“龙潭”、“五云山”、“陆羽”三个品牌;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建有销售网络1000多家,现有员工2000多人。公司秉承“视质量为生命,靠诚信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严谨、扎实、稳健的走好质量管理的每一步,集团旗下的“龙潭”牌XX毛尖于1990 年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1994年“五云山”牌XX毛尖获全国茶叶博览会金奖;1996年“五云山”牌茶叶商标被评为XX省著名商标;1997年公司被XX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一批XX省农业产业化先进企业和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五云山”牌XX毛尖获国际茶展会金奖;1999年,“五云山”牌XX毛尖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2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2006年通过HACCP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9月,“龙潭”牌XX毛尖荣获XX省名牌产品;10月,公司通过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验收,达到AAA级水平,2011年复审时达到AAAA级水平;2006年至今,连续6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茶行业百强企业”,排名逐年上升,现为中国茶叶百强企业第39

粘合剂

树脂粘结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目前,树脂粘结剂主要有聚乙烯醇缩醛、聚碳酸醋、尼龙、聚枫等。树脂粘结剂是热塑性线性高分子,它与环氧树脂的混溶性好。由于其分子中存在经基,可与环氧树脂中的烃基和环氧基进行醚化反应,从而起到增韧的效果。关长参等网以聚乙烯醇缩醛为“骨架材料”,E5环氧树脂为粘料制成了一种新型结构胶。研究发现:该胶不仅具有聚乙烯醇缩醛一酚醛胶耐久性好的优点,还具有固化中无挥发物、韧性高等优点。彭荣华等用有机硅树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改性环氧E-42,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环氧结构胶。研究发现:环氧树脂(E-42)用有机硅树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改性后制备的胶粘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该胶室温下剪切强度可以达到18MPa以上,室温条件下使用时各方面性能优良;15 0℃时的剪切强度为8.8MPa以上,能够满足被粘接件在150℃下长期工作的要求。此外,该胶的适用面广,可以作为多种材料的结构胶粘剂使用。 聚碳酸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与环氧树脂很好地共溶。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碳酸脂I*基,它可以和胺、醇等形成氢键,也可以和一些含醇、脂等基团的物质发生脂交换反应。郝冬梅等[mil对聚碳酸醋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

现:用脂肪胺对聚碳酸脂改性后、可以使改性聚碳酸脂大分子很容易进入环氧树脂的网络,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郝冬梅等[mil后来用合成的胺化聚碳酸脂(a-PQ改性环氧树脂以形成新的交联网络体系。以叔胺为固化剂,采用DSC,AFM等测试技术对本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改性体系只有1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且随着a-PC的加人,改性体系的玻璃化温度从10 4.0℃降低到83.890。改性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冲击韧性比纯EP提高了ll%。 包装用粘合剂品种繁多,用途不同,组成各异,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如下: 1按主要粘合剂物质分类 可以分为有机粘合剂和无机粘合剂两类。 无机粘合剂在包装行业使用的比较少,主要用硅酸盐类如硅酸钠粘合剂。 2按固化方式分类 挥发固化型如淀粉、动植物胶、热塑性树脂等,热熔型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蜡类等;反应固化型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 3按粘合剂的外观状态分类 可以分为水溶液型、溶液型、有机溶剂型、乳液型、固态型以及糊膏状、淤浆状等。 4按粘合剂的使用方法分类

茶多酚研究

期末论文 功能性因子茶多酚的研究进展Tea Polyphenols Research development 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目录 一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 (2) 1.2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 (2) 【1】物理性质 (2) 【2】化学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生理功能 (3) 二提取工艺 (5) 2.1 溶剂提取法 (5) 2.2离子沉淀法 (5) 2.3 柱分离制备法 (5) 三新型制备方法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6) 四就业思考与展望 (6) 五参考文献 (8)

功能性因子茶多酚 摘要: 介绍了茶多酚的主要成分、般特效、生理功能。探讨其在社会生活成产中作为添加剂在食品、药品等众多生活用品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简单说明茶多酚的几种工艺,溶剂提取法、离子沉降法、柱分离制备法等。阐述茶多酚作为油脂类食品抗氧化添加剂,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以及在医药美容等领域所获得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茶多酚性质提取工艺社会前景 一、概述 1、茶多酚的主要成分 茶多酚属于芳香烃,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①。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1] 2、理化性质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混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是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醇类和类等。主要为(儿茶素)类,儿茶素占60~80%。类物质又称茶鞣或茶,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作用,能有 茶多酚,又名抗氧灵、维多酚、防哈灵,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类化合物,简称TP,主要化学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聚合酚类等化合物的复合体。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4种物质[1]?。 3成分 是一种稠环,可分为类、-[4]-黄烷醇类、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总量的60%-80%;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4性状

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略有吸潮性,水溶液pH3~4。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遇铁离子生成绿黑色化合物[1]?。 5性能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酯型儿茶素EGCG,其还原性甚至可达L-异坏血酸的100倍。4种主要儿茶素化合物当中,抗氧化能力为EGCG>EGC>ECG>EC>BHA,且抗氧化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茶多酚除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具有抑菌作用,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茶多酚可吸附食品中的异味,因此具有一定的除臭作用。对食品中的色素具有保护作用,它既可起到天然色素的作用,又可防止食品退色,茶多酚还具有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和积累作用。 6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中;稳定性极强,在4—8、250℃左右的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1989年被中国协会列入GB2760-89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化学性质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主要由、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以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一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L—EGCG(50%-60%)、L—EGC(15%-20%)、L—ECG(10%-15%)和L—EC(5%-10%)。 7药理作用 抗癌: 茶多酚能极强的清除有害,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的绿茶。功效据相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益处。 防治降、预防及茶多酚对人体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甘油三酯等含量高,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抑制这种斑状增生,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换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起到降低或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降血糖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防治脑中风: 茶多酚有遏制过氧化脂质产生的作用,能消除血管痉挛,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从而有效地防止脑中风。 抗血栓: 血浆的增高可引起红细胞的聚集,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另外,细胞膜脂质中磷脂与胆固醇的增多会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严重影响微循环的灌注,增加血液粘度,使毛细血管内血流淤滞,加剧红细胞聚集及。 茶多酚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且易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止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另外,茶多酚能有效的抑制血浆及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促进脂类及胆汁酸排出体外,从而有效的防止血栓的形成。现有的降脂抗栓药物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不易长期服用。茶多酚是茶叶中具有降脂抗栓作用的天然成分,加上其自身所具有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保健品。 ①提高免疫能力 通过调节免疫球蛋白的活性,间接实现提高人体综合免疫能力、抗风湿因子、抗菌抗病毒的功效,茶多酚通过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总量并使其维持在高水平,刺激抗体活性的变化,从而提高人的总体免疫能力。间接实现抑制或杀灭各种病原体、病菌和病毒的功效。 ②抗变态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 茶多酚能强烈的抑制组胺的释放作用,实验证明茶多酚抗变态反应和抗皮肤过敏反应比当前常用的抗过敏药的抑制效果强2~10倍。茶多酚能抑制活性因子如抗体、肾上腺素、酶等引起的过敏反映,对哮喘等过敏性病症有显着疗效。

常州生物制品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常州生物制品产业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常州生物制品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茶多酚广泛存在与各类茶之中,可以通过萃取方式、树脂吸附方式和离子沉淀方式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物质。茶多酚因为化学结构中存在大量的酚羟基而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能力远远超过常见的抗氧化剂,如VC、VE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并且茶多酚在使用时只需要少量的使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另外由于其化学结构的特点,该物质在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同时对食品中的色素和营养物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使食品药品及其他生活用品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新鲜,且不会有潜在的副作用。 该茶多酚项目计划总投资9014.3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592.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13%;流动资金2422.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87%。 达产年营业收入18867.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944.34万元,税金及附加173.14万元,利润总额3922.66万元,利税总额4636.86万元,税后净利润2941.9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694.8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52%,投资利税率51.44%,投资回报率32.64%,全部投资回收期4.56年,提供就业职位419个。

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充分利用 国家对项目产品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 发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以及配套辅助 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 茶多酚作为一种新型的抗氧化剂,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天然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医疗保健、食品行业、日用化学品、农业生产等方面。 近几年,茶多酚市场需求愈发强劲,2014年我国茶多酚市场销售总量约为2850吨,到2015年我国茶多酚市场销售总量达到3233吨。其中有60%以 上的茶多酚销往国外市场。

改性丙烯酸酯胶粘剂

机械汽摩维修5分钟修复 改性丙稀酸酯AB胶,具有极优异的粘接性能,它是室温下固化而且定位速度很快,性能优良.本胶粘剂粘接材料广泛,可粘接钢,铁,铝,蟓胶,不锈钢ABS,PVC,玻璃,缺氧木,陶瓷,水泥,电木,木材料等同种或异种材料的粘接和互粘,适用于汽车,拖拉机和各种机器零部件的修复,各种产品的胶接组装,薄形材料的结构和加强,铭牌,招牌,标识,装潢饰物的粘贴各种应急抢修和日常用品的修理. 可对金属,塑料,木材,混疑土等材料迅速粘接.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化工管路和贮罐,木工家具,灯具铭牌,玩具,日用杂品等粘接,勿需除油,使用方便. KUNSHENG上海坤盛粘合剂有限公司 环氧树脂AB胶 【产品特点】 1.本品为快速固化系列、透明粘稠状环氧树脂粘接剂; 2. 可低温或常温固化,固化速度快; 3. 固化后粘接强度高、硬度较好,有一定韧性; 4.固化物耐酸碱性能好,防潮防水、防油防尘性能佳,耐湿热和大气老化;5.固化物具有良好的绝缘、抗压、粘接强度高等电气及物理特性。 【适用范围】 1.凡需要快速粘接固定的电子类或其它类产品均可使用; 2. 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及工艺品、礼品的粘接固定,对于金属、陶瓷、木材、玻璃及硬质塑胶之间的封装粘接,有优异的粘接强度; 3.不适用于有弹性或软质材料类产品的粘接。

1. 要粘接密封的部位需要保持干燥、清洁; 2.按配比取量, A、B剂混合后需充分搅拌均匀,以避免固化不完全; 3.搅拌均匀后请及时进行注胶,并尽量在可使用时间内使用完已混合的胶液; 4.固化过程中,请及时清洁使用的容器及用具,以免胶水凝固在器具物品上。【固化后特性】 硬度Shore D ≥70 吸水率25℃ %24小时 < 抗压强度 kg/mm2 ≥50 剪切强度(钢/钢) kg/mm2 ≥13 拉伸强度(钢/钢) kg/mm2 ≥22 介电常数 1KHZ ~ 体积电阻 25℃ Ohm-cm ≥ ×1015 表面电阻 25℃Ohm ≥×1014 耐电压 25℃Kv/mm ≥16~18 【注意事项】 1.本品在混合后会开始固化,其粘稠度会很快上升,并会放出热量; 2.注意:该产品固化速度很快,请尽可能减少一次配胶的量!混合在一起的胶量越多,其反应就越快,固化速度也会越快,并可能伴随放出大量的热量,请注意控制一次配胶的量,因为由于反应加快,其可使用的时间也会缩短,混合后的胶液尽量在短时间内使用完; 3.有极少数人长时间接触胶液会产生轻度皮肤过敏,有轻度痒痛,建议使用时戴防护手套,粘到皮肤上请用丙酮或酒精擦去,并使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4.在大量使用前,请先小量试用,掌握产品的使用技巧,以免差错。 【储存与包装】 5.本品需在通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保质期十二个月,过期经试验合格,可继续使用; 6.包装规格为每组2、10或40kg,其中包含主剂1、5或20kg/桶、固化剂1、5 或20kg/桶。

茶多酚提取论文

茶多酚提取的研究进展 院系:xxx 班级:文生105-2 姓名:xxx 学号:201090621216 茶多酚提取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茶多酚的提取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并介绍了新工艺。关键词:茶多酚;提取

前言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保健饮品,在中国饮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茶苦而寒, 最能降火,火为百病之因,火降则百病清也。”说明茶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该作用是由茶叶中特定的化学成分决定的。茶叶主要化学成分有: 多酚类、氨基酸和蛋白质、芳香类物质、生物碱、糖类化合物、色素及其他化学成分[1]。其显著特点是富含酚类化合物,茶叶的许多作用是其中茶多酚在起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茶多酚的应用研究已有很多方面, 主要包括抗癌、抗氧化和延缓衰老、抗菌和抗病毒、降血脂、油脂抗氧化作用、色素保护作用、除臭剂、防龋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功能。其抗氧化活性高于一般非酚性或单酚羟基类抗氧化剂[2]。茶多酚已成为医药、食品界开发的热点,目前除了茶多酚片剂、胶囊剂等外,作为抗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在粮油食品、方便食品、水产品、肉制品、调味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可应用, 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茶多酚的强还原性可以防止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绿素红花黄、胭脂红和维生素B 等色素受光氧化作用而褪色,可作为保鲜剂保持色泽鲜艳稳定[6]。中国是世界上茶叶产量最高的国家,每年约产65万吨茶叶,其中约有13万吨的茶片和茶末,现已研制出茶多酚胶囊、片剂、含片等多种剂型 [7]。中国的茶叶资源十分丰富,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修剪叶,另外还有滞销的粗茶、老茶,如果能从中提取茶多酚,将会有充分的资源保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郑婧、李昌洋、张海洋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茶多酚的研究进展情况,从茶多酚的原料、提取工艺、分离纯化、检测方法及应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为茶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多酚提取工艺分离纯化检测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ea polyphenol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Zheng Jing,Li Chang yang,Zhang Hai ya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o tea polyphenols are from tea polyphenol raw materials, extraction technology, purification, tes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makes a detailed discuss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tea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tea polyphenols extraction technology purification test 茶多酚(Tea-Poiyphenols,简称TP),又名茶单宁,儿茶酸,属多酚类物质,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多羟基酚类衍生物的混合物,占茶叶干重的13%-30%, 鲜叶的2%-5% 以儿茶素为主体成分,占总酚含量的60%-80%; 主要由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 表没食子儿茶素

茶多酚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主要为黄烷醇(儿茶素)类,儿茶素占60~80%。类物质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药理作用 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保健治疗 荣誉 “辐射克星” 成分 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 目录 1茶多酚简介 ? 茶多酚的检测标准 ? 成分 2理化性质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3药理作用 ? 抗癌 ? 防治心血管疾病 ? 提高综合免疫能力 ? 其它保健治疗功效 4主要用途 ? 简介 ? 糕点及乳制品 ? 饮料生产 ? 水果和蔬菜保鲜 ? 畜肉制品 ? 食用油贮藏 5使用限量 6提取工艺 ? 溶剂提取法 ? 离子沉淀法 ? 柱分离制备法 7含量的测定 ? 原理 ? 仪器和用具 ? 试剂和溶液 ? 操作方法 8应用前景

? 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 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 有助于美容护肤 ? 有助于醒脑提神 ? 有助于利尿解乏 ? 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 有助于护齿明目 茶叶 定义 是茶叶中儿茶素类、丙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 成分 是一种稠环芳香烃,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2理化性质编辑 物理性质 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稳定性极强,在pH值4—8、250℃左右的环境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1989年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列入GB2760-89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化学性质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混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一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L—EGCG(50%-60%)、L —EGC(15%-20%)、L—ECG(10%-15%)和L—EC(5%- 10%)。 3药理作用编辑

年产二十五茶多酚项目建议研究报告

年产二十五吨精制茶多酚、三十吨茶色素、 十吨茶咖啡碱 可行性分析

一、基本情况: 1、精品茶多酚(Tea Poeyphenoe)、茶色素(Tea Pigment)、茶咖啡碱(Tea Caffeine)是从茶叶(包括茶叶细末、茶叶梗、茶树修剪叶等)中,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取出来天然酚类化合物。 2、茶多酚、茶色素主要功能及用途: a、有强烈的生理活性,可增加人的免疫力,可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病; b、有抗氧化作用,可做食品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鱼肉制品、油脂、饮 料…………; c、有抑制细菌、霉菌生长的作用,广泛用作防腐剂; d、对色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广泛用于食品保鲜、护色; e、对热和酸有较好的稳定性; 3、天然茶咖啡碱的功能及用途: a、兴奋中枢神经、消除疲劳,有利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恢复; b、抵抗酒精、吗啡、烟碱的毒害作用,提高肝脏对物质的代谢能力; c、对中枢神经和末稍血管系统及心脏有兴奋作用,可作强心剂; d、能增加肾脏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有利尿作用; e、可使心率加速,收缩力强,使冠状血管、肾血管、支气管有舒张作用,缓解 呼吸困难; f、能提高胃液分泌量,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g、可提高抗癌活性,对癌细胞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二、市场预测: 1、天然茶多酚: 1)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取代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广泛出口美国、日本、荷兰、德

国、韩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各国; 2)我国粮油食品出口必须使用天然抗氧化剂,我国每年需要300吨; 3)广泛用于制药行业,作防龉齿含化片,治肿瘤的口服片,做心脑胶囊,每年约需200吨; 4)联合国为保护古植物银杏树,禁止使用银杏粉,银杏浸膏治疗心脑血管病,而天然茶多酚可取代银杏树叶,治疗心脑血管病; 5)茶多酚作为食品保鲜剂,广泛用于火腿肉制品、蛋糕、方便面、中秋月饼,每年约需40——50吨; 2、天然茶咖啡碱: 1)世界上约有160个国家准许在饮料中使用茶咖啡碱,发达国家可用于豆制品、奶制品,美国每年需要6000吨,自产1800吨,进口约需4000吨; 2)我国国内饮料行业突飞猛进,每年需要量约25——30吨; 3)天然咖啡碱可从茶叶、咖啡豆、可可豆中提取,其中从茶叶中提取的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是国际市场的抡手货; 4)仅香港、青岛进出口公司的定货量约达2000吨,就目前的生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出口需要。 总之,天然茶多酚、茶色素,天然茶咖啡碱是非常有前途的生物产品,社会需要量大,有着广泛的用途,是二十一世纪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化合物。 三、工艺流程: 茶叶(包括茶细末、茶梗、老茶叶)→浸提→分离→固体物→酸溶 ↓↓ 液植物萃取 ↓↓

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附及其抗菌消臭效果

第38卷一第1期2017年1月 纺一织一学一报JournalofTextileResearchVol.38,No.1Jan.,2017 DOI:10 13475/j.fzxb.20160401305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附及其抗菌消臭效果 张瑞萍,张葛成,孟令阔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一226019) 摘一要一为开发植物多酚保健功能纺织品,通过单因素分析法,探讨pH值二温度二处理时间对茶多酚在棉织物上吸尽率的影响;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分析改性剂浓度二碱剂用量二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吸尽率的影响;测试茶多酚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消臭性能三结果表明:茶多酚对棉织物的浸渍优化工艺为茶多酚6%(o.w.f),温度40?,时间60min,浴比1?30,应用此工艺,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尽率为14.6%;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优化工艺为:改性剂质量浓度25g/L,碱剂质量浓度6g/L,温度70?,时间90min,浴比1?30,茶多酚应用此改性工艺处理的棉织物的吸尽率为 48 8%三经阳离子改性和茶多酚二步法处理后,棉织物的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消(氨)臭率分别为92 2%和90%,再经铜后媒处理,棉织物的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消(氨)臭率分别达100%和99 9%三关键词一茶多酚;棉织物;阳离子改性;抗菌;消臭 中图分类号:TS195 6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Adsorptionofteapolyphenolsoncottonfabricanditsantibacterialanddeodorantproperties ZHANGRuiping,ZHANGGecheng,MENGLingkuo (CollegeofTextileandClothing,NantongUniversity,Nantong,Jiangsu一226019,China)Abstract一Inordertodeveloptheplantpolyphenolhealthfunctionaltextiles,theinfluencesofpHvalue,temperature,treatmenttimeonadsorptionamountofteapolyphenolsoncottonfabricwerediscussedbythesinglefactoranalysismethod.Thecottonfabricswerecationised.Theinfluencesofmodifierandalkalineagentdosage,modificationtemperatureandtimeonadsorptionamountofteapolyphenolsoncottonfabricwereanalyzed.Antibacterialanddeodorantperformancesofthecottonfabricstreatedbyteapolyphenolsweretested.Theresultsshowedthatadsorptionrateofteapolyphenolsoncottonfabricwas14.6%whenthecottonfabricwasimpregnatedin6%(o.w.f)teapolyphenolssolutionat40?for60minwithbathratio1?30.Cationicmodificationprocessofcottonfabricwereasfollows:modifiedagentconcentration25g/L,alkaliconcentration6g/L,temperature70?,time90minandbathratio1?30.Theadsorptionrateofteapolyphenolsonthemodifiedcottonfabricwas48 8%.Theresultsofdeodorizingandantibacterialtestsindicatethatthemodifiedcottonfabrictreatedbyteapolyphenolshas92 2%antibacterialactivityagaistStaphylococcusaureusand90%deodorizingactivityagaistammonia.Themodifiedcottonfabrictreatedwithteapolyphenolsfollowedbycoppersulphatehas100%antibacterialactivityStaphylococcusaureusand99 9%deodorizingactivityagaistammonia.Keywords一teapolyphenols;cottonfabric;cationicmodification;antibacterial;deodorizing 收稿日期:2016-04-05一一一修回日期:2016-08-10 基金项目: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5047?03);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竞争 项目(BE2016111) 作者简介:张瑞萍(1964 ),女,教授,博士三研究方向为纺织品生态染整技术三E?mail:zhang.rp@ntu.edu.cn三一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及科技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卫生保健等功能性生态纺织品的 开发进程[1-2]三天然植物提取剂与化学合成的功能助剂相比,具有很多优点[3]:1)安全性三对皮肤无万方数据

茶多酚脂溶性研究

茶多酚脂溶性研究 摘要:茶多酚以其优异的生物、生理活性功能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与青睐.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茶多酚分子结构中含有众多的酚羟基,这既是其具有优异抗氧化作用的原因,也是其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油脂的原因。本文就是对茶多酚的改性进行各种方式的探究。 茶多酚: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学名Camellia sinensis)。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物理性状: 1 外观:白色晶体。 2 易溶于水及有机溶液,味苦涩。稳定性:在 pH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通过翻阅资料可以发现茶多酚改性的方法基本有以下几类:1溶剂法;2乳化法;3氧酰化法;4溶剂萃取法。 一.溶剂法:概述——溶剂法亦称共沉淀法。将药物与载体材料共同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蒸去有机溶剂后使药物与载体材料同时析出,即可得到药物与载体材料混合而成的共沉淀物,经干燥即得。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氯仿、无水乙醇、95%乙醇、丙酮等。本法的优点为避免高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可选用能溶于水或多种有机溶剂、熔点高、对热不稳定的载体材料,如PVP类、半乳糖、甘露糖、胆酸类等。PVP熔化时易分解,采用溶剂法较好。但使用有机溶剂的用量较大,成本高,且有时有机溶剂难以完全除尽。残留的有机溶剂除对人体有危害外,还易引起药物重结晶而降低药物的分散度。不同有机溶剂所得的固体的分散体的分散度也不同,如螺内酯分别使用乙醇、乙腈和氯仿时,以乙醇所得的固体分散体的分散度最大,溶出速率也最高,而用氯仿所得的分散度最小,溶出速率也最低。 操作方法:1.煎煮法 该法特点是: (1)可以明火加热(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 (2)提取溶剂只能用水; (3)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含淀粉多的中药不宜用。 2.浸渍法 该法特点是: (1)不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 (2)适用于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中药的提取; (3)提取效率低; (4)水提液容易霉变。 3.渗滤法 该法特点是: (1)不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 1 / 1

茶多酚的营养价值与应用(论文)

茶多酚的功能和作用 摘要 茶多酚(TP)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大约占茶叶干重的15-30%左右,具有优越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降血脂、抑制肿瘤、抑菌抗毒、解酒及保护肝脏、解毒、防止皮肤紫外损伤、抗脂质过氧化等保健功能。茶多酚作为抗氧化剂在肉制品、油炸食品、水产品、食用动植物油脂、焙烤食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诸多功效。茶多酚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就茶多酚的保健功能及应用作一概述。 关键词:茶多酚性质及提取营养价值功能成分应用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水溶性物质,是茶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其多酚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等优异功能,研究表明:茶多酚卓越的抗氧化性,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4—6倍, 是V E 的6—7倍,V C 的5—10倍,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1]。我国对茶多酚 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己开始专项研究,现在此方面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确认了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之一。现今茶多酚的功能引起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成为各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竞争目标和研究开发热点。 1 茶多酚的性质及提取 1.1 组成 茶多酚可分为黄烷醇类、4-羟基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1.2 理化性质 外观: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粉末。 性质: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味苦涩。

信阳五云茶叶有限公司茶叶产业化开发利用项目可研报告

信阳五云茶叶有限公司茶叶产业化开发利用项目可研 报告 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信阳茶叶产业化开发利用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 项目负责人:阚贵元 1.1.3建设地点 10万亩生态茶园建设在信阳市浉河区及信阳市其他县区 研发中心及生产加工生产线选择信阳市羊山新区 5万平方米的精品茶叶展销厅、茶叶交易大厅建设选择在信阳市羊山新区 1.2 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 资质证书号:工咨甲12020070028 1.3 编制依据、内容及范畴 1.3.1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4、《关于印发〈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分区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计〔2002〕45号); 5、《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6、《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通知》; 7、《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把信阳市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进展综合试验区的批复》; 8、《信阳市农村改革进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 9、《中国茶都――信阳市茶叶产业进展战略规划》; 10、《信阳市农业产业化进展意见》; 11、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 12、专业技术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 1.3.2编制范畴与内容 依照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时期的工作范畴和深度规定,我公司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爱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治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