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封面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封面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封面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封面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研究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论文提交日期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单击开始输入论文题目] 姓名[此处输入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此处输入指导教师姓名] 学院名称[此处输入学院名称] 年级/专业20 级 论文提交日期20 年月

使用说明:目录内容不需要更改,将鼠标置于目录内容上点击鼠标右键,从中选择“更新域 更新整个目录”即可 目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2) 前言 (3) 1文献综述 (3) 1.1概念界定 (3) 1.1.1XXX1 (3) 1.1.2XXX2 (3) 1.2[此处输入二级标题] 如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4) 1.2.2[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4) 1.3[此处输入二级标题] 如问题提出 (4) 1.3.1[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如研究意义 (4) 1.3.2[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4) 2[此处输入一级标题] (5) 2.1[此处输入二级标题] (5) 2.1.1[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5) 2.1.2[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5) 2.2[此处输入二级标题] (5) 2.2.1[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5) 2.2.2[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5) 3[此处输入一级标题] (6) 3.1[此处输入二级标题] (6) 3.1.1[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6) 3.1.2[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6) 3.2[此处输入二级标题] (6) 3.2.1[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6) 3.2.2[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6) 4讨论 (7)

4.1[此处输入二级标题] (7) 4.1.1[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7) 4.1.2[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7) 4.2[此处输入二级标题] (7) 4.2.1[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7) 4.2.2[此处输入三级标题] (7) 5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一定注意参考文献格式和文献类型标识符,包括标点符号) 11致谢 (12) 附录 (13)

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封面样式

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封面样式

西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院(系)名称政法学院 专业名称管理科学 年级2007级 学生姓名杨玉辉 学号200731000234 指导教师姓名孙继虎 填表时间:2010 年12 月7 日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难点: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参考面较窄;容易涉及敏感领域;另外中国的国情特殊,美英等国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只是作为参考。 重点:本文由两个重点,一个是对国外先进经验和完善的体系机制的分析与参考,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或机制的建设。 创新点:本文总体上还是沿着前人的脚步对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创新点在于体系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看待没有偏颇,没有主观的角度,而是完全客观的角度。

四、论文写作提纲(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突发性群体事件频发的原因 二、中国当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难点 (一)中央政府的建设及难点 (二)地方政府的建设及难点 (三)突破难点——“大协调”的应急管理体系才是关键 三、外国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经验教训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一)外国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经验教训 (二)英美俄等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四、我国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结构框架 (一)结构框架的理论依据 (二)具体的结构框架展示 五、研究进程安排 1、2010年12月14日前(四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开题报告书。 2、2011年3月25日前(四年级第二学期),完成初稿。 3、2011年4月20日前(四年级第二学期),将定稿及开题报告单、开题报告书、初稿等过程材料交指导教师审定。 4、2011年4月30日前(四年级第二学期),统一按开题报告单——开题报告书——定稿——初稿的顺序用A4号塑料封皮封装。 5、2011年5月8——15日(四年级第二学期),答辩。

报告撰写规范及封面和目录范例

通信原理主题讨论报告撰写规范 一、报告内容组成 报告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2.目录; 3.正文; 4.参考文献; 5.附录(可选) 二、报告撰写内容要求 1. 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由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构成,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2. 目录 目录作为报告提纲,是报告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目录按章节排列编写,标明页数,便于阅读。章节、小节等应按数字依次标出。标题应层次清晰,并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3. 正文 报告正文主体是对设计研究工作和成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参考文献5篇以上(包括中英文学术论文;教材、学术专著;网络素材等)。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7. 附录 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调查问卷、统计图表等,应放在附录中,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超过正文。 三、撰写格式要求 报告使用计算机打印,打印格式如下: 1.封页上的内容一律按照统一封面的样张式样打印,必须正确无误。 2.封面和全文纸张大小为A4开本。页面设置: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5厘米;行距 1.5;字距为默认值。 3. 页眉和页脚:页眉与正文间距1.5厘米。页眉内容为:通信原理主题讨论报告,内容居中,采用小4黑体。页脚的页号设置在正中,书写“第×页共×页”。 4.题目: 报告题目为3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 5. 目录页: “目录”二字(3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章为4号黑体,节为小4号黑体,小节及其开始页码为小4号宋体。章与章之间空一行。 6.标题:每章标题以3号字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两行为“节”,以4号黑体左起

苏州大学论文格式

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格式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为规范学位论文的格式,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统一要求。 一、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及顺序 (一)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说理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一般格式及排序如下: 1、封面:应包括中英文学位论文题目、申请学位的类型与层次、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本人姓名、导师姓名、论文提交日期等内容。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并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30字。 2、论文独创新及使用授权说明:格式如下。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南京大学出站材料要求

1、期满出站报送纸质材料: (1)《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一式2份);(与博士毕业论文格式相似,包括封面、目录、内容) (2)《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一式5份); (如是在职博士后,选“回原工作单位”;如是统招统分博士后则选“流动到新单位” 或“留设站单位”;右下方须有校验码) (3)《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业务考核表》;(一式5份) (4)《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审批表》;(一式5份) (第一栏“流动站对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的考核意见”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业务考核表》均须经博士后所在流动站负责人签署意见,签字并盖章) (5)《接收函》;(一式5份) (统招统分博士后由出站接受单位出具,须盖接受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在职博士后回原单位不需提供《接收函》) (6)《联系导师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工作评价表》(一式2份); (由博士后联系导师填写意见、签字); (7)《南京大学博士后期满离站科研工作评审表》(一式2份);(需院系、合作导师组织答辩) (8)《南京大学博士后离站个人总结表》(一式2份); (所在流动站负责人签署意见,签字并盖章) (9)《出站博士后科研成果汇总表》(1份); (10)《博士后研究人员更换资助项目负责人申请表》(一式2份); (11)《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总结报告》(一式4份); (12)《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经费决算表》(一式4份);(须到学校财务处盖章确认) (1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总结报告》(2份);(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 (须到学校财务处盖章确认) (14)《南京大学教职工办理离校手续表》; (15)在站期间发表论文(1份);(包括封皮、目录、首页复印件及获奖情况) (16)身份证、结婚证、独生子女证(或子女出生证)复印件(各2份); 统招博士后请提供3份身份证复印件(身份证须正反复印); (17)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1份);博士后工作证。 (18)集体户口页复印件1份(户口在我校博士后集体户口的统招人员)。 提醒: 1)第2、3、4、5项表格请在“中国博士后”网站网上填报、在线打印;把第2、3、4、5项表格 装订成完整的一份,并贴照片。共上报5份,一份原件; 2) 其中:第6、7、8、9、10、11、12、13、项表格可到学校博士后网站表格下载区下载打印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ab3027718.html,);

南京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和装订要求

南京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和装订要求 (试行) 本科毕业论文(含毕业设计,下同)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规范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特制订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装订要求,请同学们按照要求执行。如各院系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则按照院系的要求执行。 一、毕业论文的撰写内容与要求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以简短、明确的词语恰当概括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40个字(含标点符号);外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2个实词,最多不得超过180个字符(含标点符号)。 (二)摘要和关键词 1.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 摘要内容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语言力求精练、准确,以300—500字为宜。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摘要与关键词应在同一页。关键词一般3—5个。 2.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以250—400个实词为宜。 (三)目录 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四)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非外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用中文撰写,如用英文撰写,请附上中文的全文翻译。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引言或背景、主体和结论。 (五)中外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六)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包括本科期间发表的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论文或被鉴定的技术成果、

历史教学期刊汇总

1.《历史教学》 半月刊,每半个月发行一期。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注重史学研究(高校版),另一个是注重教学研究(中学版)。在每期期刊封面的左上角会注明。一般的规律是上半月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文章多来源自中学老师;下半月针对史学研究,文章多来源自大学老师。 高校版(注重史学研究)为高等院校历史教学服务,刊发具有原创性的专题学术论文,以及反映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文章。专题研究主要栏目有:特约专稿、史学理论、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党史研究等。教学研究主要栏目有:高校教材研究、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教学研究、教育改革经验、教学思想理论等。其他还有读史札记、考证、学术动态、史学评论等。面向高等院校文科师生及社科类科研机构。 中学版(注重教学研究)主要栏目有:专题讨论、教法探讨、讲经说法、听课随笔、资源共享、案例分析、备课笔记、关注高考、质疑教材、进修资料、新书评价等。在注重中等历史教育研究的同时,密切配合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是国内中学历史教学圈内公认的四大学术刊物之一。是一份面向广大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历史杂志,该期刊主要反映中学历史教学与高考的最新动态。 本刊目前共设有8个栏目: 学术茶座:约请专家解答中学老师提出的疑问,或就某一问题展开讲座。 高中新课程探索:及时反映高中课程改革的动向,探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研究:中学历史老师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教材分析: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与整理。 高考研究与试题集锦:高考动向及复习指导。 初中园地: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与教材分析。

历史百花园:对教材历史知识的引申和扩充。 图说历史:对与中学历史教学有关的历史图片、漫画等所作的探讨和说明,包括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手工制作。 3.《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直属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是江苏省唯一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杂志。本刊在华东地区及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多年来办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栏目主要有:新课程研究、高考研究、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教学参考、课程实验等。 4.《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历史教育教学类期刊。 期刊的主要板块有以下几个: 环境与课程板块:本板块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中学来说,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历史知识才是好的有价值的课程知识,究竟怎样实施课程才能把历史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内容包括: (1)专家视点:反映专家(名师)对历史教育的独特认识和建树,可以是专家(名师)自己的笔谈,也可以是访谈录等其他形式。 (2)课程论·教学论:对历史课程和教学进行价值观和方法论思考。 (3)公民守望:本栏目的宗旨正是要在信念层面对人性和人文进行历史考察,探讨古今中外人类共守的、必须守住的、不能动摇的信念,反思历史上的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又是怎么做的。 (4)思想之旅:刊登对中学历史教育改革颇具思想启迪意义的佳作。 (5)焦点观察:用调查报告、座谈会纪要等多种形式,聚焦历史教育的重大热点问题。 (6)他山之石:介绍外国先进的历史教育理论与成功的实践经验事例。

南京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规定(试行)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规定(试行)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博士学位论文编写,硕士学位论文编写应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GB7713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3、印制要求 论文必须用白色纸印刷,并用A4(210mm×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纸的四周应留足空白边缘,上方和左侧应空边25mm以上,下方和右侧应空边20mm以上。除前臵部分外,其它部分双面印刷。 论文装订不要用铁钉,以便长期存档和收藏。 论文封面与封底之间的中缝(书脊)必须有论文题目、作者和学校名。 4、编写格式 论文由前臵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必要时)、结尾部分(必要时)组成。 前臵部分包括封面,题名页,声明及说明,前言,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目次页,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解释表(必要时)。 主体部分包括绪论(作为正文第一章)、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表。 附录部分包括必要的各种附录。 结尾部分包括索引和封底。 5、前臵部分 5.1 封面(博士论文国图版用) 5.1.1 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5.1.2 封面上应包括下列内容: a.分类号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应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b.密级在右上角注明密级; c.“博士学位论文”用大号字标明; d.题名和副题名用大号字标明; e.作者姓名; f.学科专业名称; g.研究方向; h.导师姓名,职称; i.日期包括论文提交日期和答辩日期; j.学位授予单位。 5.3 题名 5.3.1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写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论文应有外文题名,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教授》中的二律背反及其道德内涵

第30卷 第3期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0 No.3 2010年6月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Jun.2010 《教授》中的二律背反及其道德内涵3 宋艳芳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摘 要】当代作家邱华栋的小说《教授》以夹叙夹议的拼贴方式评判当代社会的种种伦理失常现象,以反思型叙述揭示知识分子的伦理困境,以观看—被观看、封闭—开放的二元对立和背反探索隐私的危机、信 仰的危机等关涉道德、伦理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从而实际上借后现代的叙事技巧实现了 小说传统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教授》;道德;反思型叙事;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10)03-0036-05 一 小说的道德功能和价值 《教授》是当代作家邱华栋2008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借助一位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教授的视角,来打量其好友,经济学家赵亮的生活,并进而对当代人生活中的各种斑斓无序和腐化堕落现象进行评判。小说的题目、封面上的兽面人以及三个人的倒影形成的动物形状的阴影足以引起人们的遐想,更能激发高校知识分子的阅读兴趣。实际上,很快读者就会发现,这部小说里的“教授”有一个谐音绰号:“叫兽”,由此也可以判断,像很多当代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一样,这部小说意在揭露以“教授”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道德的堕落和沦丧。 然而,读完全书我们就会发现,教授仅是小说批判锋芒指向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靶子,正因为教授曾高高在上,他的堕落才显得尤其沉重。而《教授》只是借这样一个群体的负面形象揭开更多人的面纱,引发我们对于道德伦理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文学的道德揭示功能和道德价值一直是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关注的主题。英国当代作家默多克就对文学的道德功能情有独钟,她认为:“如果你写的是小说,那么你就无法避免道德判断。”[1]112默多克倾其才能致力于以文学创作展示人的“善”,并呼唤人们向善。而当问及她心目中的“善”究竟是什么样子时,她却犹豫了。经过认真的思考,她终于对提问者做出了自己的回复:“复善之界定:善的一个基本的要素是勇气。我此处想到的是那些在暴政压力下仍坚持呐喊出真理的持不同政见者。我知道的一个例子:弗拉蒂米尔?布考夫斯基,他被捕入狱,被释放,继续呐喊,明明知道他可能被投入精神病院———在那里他可能会被逼疯。这是有关纯粹的勇气和善的一个多么好的例子!”[1]242而中国学者高楠在其《文学的道德价值》一文中,对文学的道德价值进行了肯定并做了系统的论证,他认为:“文学的道德价值是文学随时实现着的价值,它是文学的普遍价值,又是文学作品分有的具体价值。”[2]55 邱华栋在其小说《教授》中,根本无意避免道德判断,而是高举道德批判的旗帜,秉持一个作家的勇气,对当代社会上发生的种种现象,特别是一些道德沦丧,伤风败俗的事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对目前社会上的一些五花八门、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充满了忧虑,并有足够的动力和勇气把它们记录和展现出来以警示世人。这一点是让人敬佩的。而且,邱华栋的小说充满了时代感,正如刘震云在小说的序中所说,“别的作家写的是‘故’事,邱华栋写的是‘新’事”。很多刚刚 3[收稿日期]2010-03-30 [作者简介]宋艳芳,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人力)

学生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编写格式 一、打印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用A4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二、格式要求 (一)文字 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科技英语除外),论文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二)表格 表格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逐章编序(如:表2-5),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序和表名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五号黑体。 (三)图 插图要精选、简明、清晰,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逐章编序(如:图2-5),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名前加‘附图’字样。学士学位论文(设计)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在计算机内请绘打印输出。图序和图名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五号黑体。 工程图图幅小于或等于3#图幅时应装订在论文内,大于3#图幅时按国标规定单独装订作为附图。 (四)公式 论文中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逐章编序(如:公式(5-1)),序号排在右边行末。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序号的右侧符号与右边线顶边排写。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

(完整版)苏州大学本科生_毕业设计、_毕业论文装订及打印格式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装订及打印格式 一、毕业设计的装订顺序如下: (1)封面(红色) (2)设计 A、目录 B、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从本页开始编页码) C、内容提要 D、设计正文 一、明确设计(作品)选题及构思 二、背景资料和考察调研 三、设计(作品)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四、设计(作品)实践讨论 五、总结 E、参考文献 F、致谢

G、附录(符号说明、原始材料、设计图纸、相关图片、调查报告等) (3)任务书 (4)中期检查表 (5)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 (6)外文文献资料复印件、中文翻译稿 (7)答辩记录表(校级优秀设计需二次答辩记录表)(8)成绩评定表 (9)设计选题变动表 二、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如下: (1)封面(红色) (2)论文 A、目录 B、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从本页开始编页码) C、前言 D、论文正文 E、结论 F、参考文献 G、致谢

H、附录(符号说明、原始材料等) (3)任务书 (4)中期检查表 (5)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 (6)外文文献资料复印件、中文翻译稿 (7)答辩记录表(校级优秀论文需二次答辩记录表)(8)成绩评定表 (9)论文选题变动表 三、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打印格式(参照国家标准 1.毕业设计(论文)用计算机打印,纸张一律使用A4复印纸。 2.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由学校教务部提供。 3.中文摘要、关键词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外文摘要、关键词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型。 4.目录采用四号宋体字。分章节的毕业设计(论文),目录中每章题目用四号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四号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如下所示:

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苏州大学 苏大学位〔2012〕20号 关于印发《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工作细则》的通知 各学院(部)、部门、直属单位: 《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业经第八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综合学部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希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主题词: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抄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校各党委、党工委,校党委各部门,工会、团委。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2012年8月27日印发

附件: 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江苏省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校授予硕士、博士两级学位,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有权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授予。 第三条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者,均可按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但不得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第二章申请学位的基本要求 第四条申请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攻读硕士学位人员(含硕士研究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以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下同),达到下述要求者,可授予硕士学位: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二、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 六、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评阅和答辩,论文已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七、符合申请硕士学位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 八、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第五条申请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含博士研究生、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下同),达到下述要求者,可授予博士学位: 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二、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三、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五、能熟练地运用第一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并具有运用第二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六、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 七、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评阅和答辩,论文已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模板

分类号密级 UDC 学位论文 南京大学学位论文 L A T E X模板 (题名和副题名) 杨文博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学位、单位名称及地址XXX教授 南京大学数学系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论文提交日期2010年5月10日论文答辩日期2010年6月1日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XXX教授 评阅人:某某某某 副研究员 XXX教授 XXX教授 XXX教授 2010年5月1日

研究生毕业论文 (申请博士学位) 论 文 题 目南京大学学位论文L A T X模板作 者 姓 名杨文博 学科、专业方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指 导 教 师XXX教授 研 究 方 向时间序列 2010年5月

学 号:MGXXXXXX 论文答辩日期:2010年6月1日指导教师: (签字)

L A T E X Thesis Template of Nanjing University by Wenbo Yang Directed by Professor XX XXX Mathematics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May2010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PhD in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文摘要首页用纸 毕业论文题目:南京大学学位论文L A T X模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200X级博士生姓名:杨文博指导教师(姓名、职称):XXX教授 摘 要 本文是南京大学学位论文的L A T E X模板。目前不支持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 除了介绍L A T E X文档类NJUthesis的用法外,本文还是一个简要的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关键词:南京大学;学位论文;L A T E X模板

成都理工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报告(1)

成都理工大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报告 学生姓名:曹婷学号:200908040314专业名称:会计学 文献综述题目:《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问题的思考》的文献综述报告 引用文献:中文18篇;英文3篇;其它语种0篇其中期刊:12种;专著:2本;其它:0种 引用文献时间跨度:2008年~2013年指导教师审阅签名: 综述报告正文: 研究的历史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人类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伴随着网络科技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体系日渐成型,未来的会计系统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将以网络化的形式出现。特别是我国入世后,企业面对电子商务、信息网络以及国内外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的冲击,构建涵盖现代财务管理的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决策科学化的现代网络化企业会计势在必行。网络化更好地体现会计信息及时性原则、节省信息传播成本提高信息传播质量、能实现信息双向传递、更全面地披露会计信息为会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快捷和崭新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处也不免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网络经济下令人甚为关心的原始凭证的淡化风险、财务数据更改风险、财务报告多元化风险和财务决策的风险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手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优势,实现数字化管理,全面提高会计网络化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才能促进会计网络化快速发展,使会计网络化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中发挥它巨大的优势。 正文: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实现了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和会计人员的解放,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重大革命。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提高,有数量众多的单位已经用财务管理软件代替手工核算,转变了会计职能,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会计电算化正从普通的会计核算系统向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合财务管理、财务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

本分析格式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

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格式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为规范学位论文的格式,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论文基本格式。 一、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及顺序 学位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说理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一般格式及排序如下: 1、封面:应包括中英文学位论文题目、申请学位的类型与层次、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本人姓名、导师姓名、论文提交日期等内容。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并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30字。 2、论文独创新及使用授权说明:格式如下。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涉密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在年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激励广大文科教师和管理工作者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文科教师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增强文科教师围绕国家目标开展科学研究的意识,提升文科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扩大文科的学术影响力,规范文科科研奖励政策,特颁布《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试行)》。 一、奖励对象 1、在学校指定的期刊上以南京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的我校文科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申请奖励的我校文科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是第一作者。 2、我校文科教师和管理人员为第一署名的学术专著(不包含译著、工具书、科普读物、文艺作品、电子音像出版物、会议论文和论文集)。学术专著内容要有40%以上内容在CSSCI期刊发表。 3、呈报给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部级单位的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被采纳或获得重要批示的应用性研究成果。 二、奖励类别和奖励标准 1、论文奖励 A类:每篇奖励3000元 ①在《中国社会科学》(含外文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②在国外学术刊物上用外文发表且所发刊物属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A&HCI(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学术论文(在SCI发表的论文由科技处按规定奖励)以及由专家认定在非英语系列一流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 B类:每篇奖励1000元 在学校指定的一流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字数一般在3000字以上。 C类:每篇奖励200元 ①在CSSCI发表的学术论文,字数一般在3000字以上; ②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周刊上发表的理论文

章,字数一般在2000字以上; ③《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或《高校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摘内容超过3000字的学术论文(不含论点摘编),视同CSSCI 发表的论文进行奖励。 以上论文不重复奖励,符合两种或以上奖励标准,择其最高奖金额度进行奖励。 2、著作奖励 符合条件的学术专著,经学校社会科学处认定后,每部(套)专著奖励3000元。 3、应用性研究成果奖励 A类: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的内容,被中共中央或国务院采纳或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的研究成果,奖励3000元; B类: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被省部级单位采纳或得到省部级单位主要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的研究成果,奖励1000元。 4、获奖成果奖励 A类:对获得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论著,按颁奖单位实际所发奖金额1:2进行配套奖励; B类:对获得省部级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论著按颁奖单位实际所发奖金额1:1配套奖励。 三、奖励办法 1、论文奖励、专著奖励、应用性研究成果奖励、获奖成果奖励由南京大学科研奖励预算基金以人民币支付(扣除个人所得税)。 2、奖励成果的第一署名单位为南京大学,但论著第一作者已调离南京大学或出国出境逾期未归者不予奖励。 3、每年2月底前(与社科年报统计同步),各院系将教学科研人员发表的合乎奖励条例的论文材料(包括发表刊物的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的复印件)、著作、获奖成果证书、研究报告或咨询建议等被采纳的相关材料汇总后报社会科学处。 4、社会科学处根据材料审核、汇总、测算,将当年的奖励名单和奖励额度具文呈报学校领导审批。社会科学处将审批后的奖励名单和奖励额度公布。如有异议,应在公布之日起十五天内向社会科学处提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 一、毕业设计(论文)装订顺序如下: 1、封面 2、论文 (1)目录 (2)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从本页开始编页码) (3)前言 (4)论文正文 (5)结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8)附录(符号说明、原始材料、设计图纸、相关图片、调查报告等) 3、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 4、外文文献资料复印件、中文翻译稿 5、任务书(附件一) 6、中期检查表(附件二) 7、答辩记录表(校级优秀需二次答辩记录表)(附件三) 8、成绩评定表(附件四) 9、论文选题变动表(附件五)(如未变动,请勿装订) 10、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报告(简洁版) 二、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打印格式(参照国家标准GB7713-87)建议如下: 1、毕业设计(论文)用计算机打印,纸张一律使用A4复印纸; 2、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统一由教务处提供; 3、中文摘要、关键词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外文摘要、关键词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型; 4、目录采用四号宋体字。分章节的设计(论文),目录中每章题目用四号黑体字,

每节题目用四号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如下所示: 5、毕业设计(论文)有关文字内容的要求 (1)正文文字内容字型一律采用宋体,标题加黑。章节题目采用小三号字,正文中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外文内容采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型; (2)章节题目间、每节题目与正文间空一个标准行; (3)页面设置: 单面打印:上2cm,下2cm,左2.5cm,右1.5Cm,装订线0.5cm,选择“不对称页边距”,页眉1.2cm,页脚1.5cm,页眉设置:居中,以小5号字宋体键入“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页脚设置:插入页码,居中。 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 标题可适当选择加宽。 (4)外文文献译文格式亦参照上述对论文正文的要求提交。 6、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 (1)正文引用参考文献处应以方括号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25%[1]。”表示此数据援引自文献1。 (2)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的参考标准为《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 ①专著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②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③连续出版物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 年,卷(期)-年,卷(期).

南京大学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南京大学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苏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专业

苏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要求、格式及参考选题论文参考选题仅供参考,考生可结合本专业所学课程,从论文参考选题中选题,可对选题专门化和细小化,也可自选题目,但须与本专业密切相关。 一、论文要求 主题鲜明,观点正确,有一定新意;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联系实际,论述有据;语言通畅,格式规范。篇幅8000字左右。 考生完成论文初稿,及时寄交指导老师修改;完成稿必须用A4复印纸打印成文,按学院规定的份数,在规定的时间内寄交学院或指导老师,逾期不交者将取消答辩资格。 二、论文格式和要求(或按各学院规定) 1.文献综述(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形状进行述评。400—600字左右)。 2.中文提要、关键词(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300字左右)。 3.英文提要、关键词。 4.论文内容字数不少于8000字。 5.设页眉——苏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6.论文封面及成绩评定表附后。成绩评定表,请装订在论文封面之后。 考生完成论文后,须作好答辩准备。答辩具体时间由个学院负责通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院系 专业 班级 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前言 (1) 第1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 第1.1节XXXXXXXXXXXXXXXXXXXXX (1) 第1.2节XXXXXXXXXXXXXXX (2) …… 第2章XXXXXXXXXXXXXXXXXXX (3) 第2.1节XXXXXXXXXXXXX (3) 第2.2节XXXXXXX (5) …… 第3章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7) 第3.1节XXXXXXXXXXXXXXXXXXXXX (7) 第3.2节XXXXXXXXXXXXXXX (8) …… 第4章XXXXXXXXXXXXXXXXXXX (9) 第4.1节XXXXXXXXXXXXX (9) 第4.2节XXXXXXX (10) …… 结论 (11) 苏州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 2010年11月3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