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适用于移动设备的实时碰撞检测算法

适用于移动设备的实时碰撞检测算法

适用于移动设备的实时碰撞检测算法
适用于移动设备的实时碰撞检测算法

碰撞检测教程(C++)

简介 本文是阐述如何在2D动作游戏中进行精确而高效的碰撞检测。这里的碰撞是基于多边形而不是基于精灵的。这两者之间在设计上会有不同。 基于精灵的碰撞检测是通过精灵之间的重叠的像素来完成的。而多边形使用向量数学来精确计算交点,时间和碰撞方向。虽然多边形仅仅是精灵的一个近似,但是它比精灵系统要高级。 ?可以精确模拟逼真的简单物理学,例如反弹,摩擦,斜面的滑行 ?碰撞检测可以更精确的用于高速精灵系统。在基于精灵的系统中,如果物体移动过快就会在跳过另一个物体。 ?基于向量数学因此可以扩展到3D,然而精灵碰撞系统被严格限制在2D的情况下。 特性 本文使用的算法只适用于凸多边形,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圆形。对于非凸多边形,你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凸多边形,例如三角形。 算法可以用于快速移动或慢速移动的多边形。不管物体移动多快,碰撞都不会丢失。它也可以处理重叠的问题,并促使交叠物体分离。 演示也支持分割多边形交叉。这可以用于子弹的建模。 同时提供了简单的物体系统,弹力,一些基本的摩擦和静摩擦力。用于确保物体不会从斜面上滑落。

有一个刚体系统的例子,使用了Chrsi Hecker的物理教程。 限制 有序碰撞。就是说并不是有序的进行碰撞。这对于快速移动的物体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一旦碰撞被检测到,它就被直接处理了。理想状态下你可能需要找到一个碰撞点并处理它,然后寻找更多的碰撞。但是对于2D动作游戏,这通常是不必要的。 一、分离坐标轴方法 这个方法是碰撞检测的核心。它的规则非常简单并且非常易于实现。这个方法也非常快并且非常可靠,因为计算中没有使用除法操作,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基于两个BOX的碰撞检测的例子。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 32学时) 二、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 三、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四、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包括了组网技术、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抗干扰抗衰落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交换技术以及各种接口协议和网管等等多方面的技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抗干扰技术、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系统、CDMA系统和3G技术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等。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无线信道和传播、传播损耗模型; 2.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技术; 3.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各种抗衰落抗干扰技术; 4.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5.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理解GPRS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EDGE的基本原理; 6.掌握基于CDMA20001X系统、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了解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不含实验) 第一章概述 1学时 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与传播预测模型 4学时内容: ●无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对无线通信的影响; ●无线信道的特性,研究方法 ●无线信道的分析基础(分布,特性参数等) ●简单介绍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基础 ●介绍常见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 ●说明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PDA智能设备巡检系统解决方案

PDA移动智能设备巡检系统解决方案

摘要:基于传统设备巡检存在的巡检效率低、成本高以及准确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DA 来提高巡检工作效率,从而有效监控设备工作状态的智能设备巡检系统解决方案。 传统的设备巡检都是采用纸质记录方式,直接由巡检人员拿着纸笔一边检查,一边记录巡检结果,由于设备巡检工作往往存在着巡检设备多、巡检选项复杂等问题,因此,传统的纸质记录方式很容易导致记录不规范,管理不便等人为因素,因而无法保证巡检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本文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PDA 的智能设备巡检系统,系统是通过确保巡检工作的质量以及提高巡检工作的效率来提高设备维护的水平的一种智能系统,PDA移动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结合RFID技术,PDA的优点是轻便、小巧、移动性强,具有路线安排、数据记录、工作状态监督、数据汇总报告等功能,能够加快设备信息的收集及处理速度,防止巡检工作出现疏漏,及时发现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PDA移动智能设备巡检系统特点 ●使用PDA应用开发技术,简化巡检过程,提高巡检质量和巡检效率。 ●使用PDA离线和在线巡检技术,确保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和实时性。 ●使用PDA智能巡检,采集巡检数据,自动生成巡检事件内容,自动上报设备巡检事件。 ●PDA体积小、功耗低、接口全、携带方便。 ●保存巡检过程中设备运行数据和巡检数据,以便于以后分析决策。 ●按照作业指导书(参照标准)进行巡检,规范巡检过程。

●巡检任务灵活的派遣。 ●巡检结果的灵活查询,巡检事件报表灵活展现功能。 ●数据采集端采用离线采集机制。通过同步功能,采集系统能将巡检任务列表及人员信息列表下载 到采集终端存储。巡检现场即使无网线覆盖也能进行数据采集。 PDA自动数据采集方案 PDA移动智能设备巡检系统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实现巡检数据的自动采集,可以彻底摆脱传统纸质手工记录的方式,其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数据采集技术来实现现场巡检数据的自动采集: ①射频数据采集:手持巡检终端内置 RFID读写模块,体积小,携带方便,可快速、精准、批量读取标签信息;可搭配500万像素拍照功能,满足企业更丰富的应用需求;直接由巡检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每天、每周、月度、季度、双季度)到现场,通过对射频标签的识读,将需要采集的设备运行以及其状态数据手工输入。 ②条码数据采集:手持终端内置条码扫描技术,通过扫描条码可快速定位检查单元;由巡检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每天、每周、月度、季度、双季度)到现场,通过对条码标签的识读,辨别在数据库中调出相应设备的资料以及原始状态,巡检人员可以通过按键选择或者打√或打×记录巡检数据。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采集到巡检数据后,可通过手持巡检终端的同步功能,可以把现场的数据采集结果同步至PC端做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图表包括检查单元评分趋势图、区域不良项汇总图、检查单元单参数趋势图及检查单元多参数趋势图等。以下为检查单元单参数趋势图示例: 以上这种基于PDA的移动智能设备巡检系统,不但可以提高巡检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目前,该系统已经在设备巡检中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

吉大19春学期《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1: W-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A: FDMA B: CDMA C: TDMA D: FDMA/ CDMA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GSM18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95MHz B: 45MHz C: 35MHz D: 25MHz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跳频能有效地改善以下()现象。 A: 远近效应 B: 阴影效应 C: 多经效应 D: 码间干扰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中国的移动国家代码为( )。A: 86 B: 086 C: 460 D: 0086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GPRS系统可以提供高达()的理论数据传输速率。A: 14.4Kb/s B: 115.2Kb/s C: 171.2Kb/s D: 384Kb/s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N-CDMA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为( )。 A: FDMA B: CDMA C: TDMA D: FDMA/CDMA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数字移动通信网的优点是()。 A: 频率利用率低

B: 不能与ISDN兼容 C: 抗干扰能力强 D: 话音质量差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GSM900收发频率间隔为()。 A: 25MHz B: 35MHz C: 45MHz D: 75MHz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GSM手机比CDMA手机最低发射功率小 B: 光纤通信使用的光波工作波段是毫米波 C: WCDMA是在GSM网络基础上发展演进的 D: 在通信系统中,电缆比光缆的传输质量好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开环功率控制的精度()闭环功率控制的精度。 A: 大于 B: 小于 C: 接近 D: 不好说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相比目前的定向天线而言,智能天线具有以下()优点。A: 降低用户间干扰 B: 增强覆盖 C: 实现结构简单 D: 提高系统容量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GSM支持的基本业务又分为()。 A: 补充业务 B: 电信业务 C: 承载业务 D: 附属业务 正确答案: (多选题)13: 常用的多址技术包括()。 A: 频分多址(FDMA) B: 时分多址(TDMA) C: 码分多址(CDMA)

智能移动巡检项目解决方案

智能移动巡检系统 建设方案

一、背景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关系着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乃至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电力系统的每一次故障都可能给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目前,我国的变电站设备巡检主要依靠巡检人员定期定时进行人工巡检。由于受气候条件、环境因素、人员素质和责任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巡检质量和到位率无法保证。同时,对反映运行状态和设备缺陷等的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设备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引发设备故障。另外,利用传统的巡检管理方法难以有效监督巡检人员,巡检不到位而引发的设备事故屡见不鲜。因此,为了保证线路和设备巡检的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改革传统落后巡检方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监督巡检人员巡检路线的到位情况和工作状态以及巡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已经成为电网管理者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是输变电部门等电力行业的首要任务。 二、需求分析 2.1巡检现状 人工:目前,我国的变电站设备巡检主要依靠巡检人员定期定时人工巡检; 困难:由于受气候条件、环境因素、人员素质和责任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巡检质量和到位率无法保证; 发展:无人值守变电站日益普及,运行模式由单站运行转为集控运行模式,使变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对巡检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2.2管理需求 及时性:对反映运行状态和设备缺陷等的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设备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引发设备故障; 真实性:利用传统的巡检管理方法难以有效监督巡检人员,巡检不到位而引发的设备事故屡见不鲜; 规范性:需要将巡检工作规范化、智能化,实现科学管理;

公司以多年的行业应用开发经验为基础,通过和具有丰富输变电站运行管理经验的专家合作,研制成功了基于GPS、RFID、GPRS和GIS技术的输变电站设备智能巡检系统。 系统解决了传统巡视方式的弊端,帮助线路巡检摆脱原始繁琐的工作模式,扫除空间和距离上的障碍,最大限度地消灭事故隐患,有效提高设备及线路运行安全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实现管理科学化、智能化。 系统广泛适用于电力、石油、电信、广电、部队等设备巡查行业。 三、系统总体设计 3.1网络拓扑图 3.2主要技术 GPS定位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起来的一个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定时的多功能系统。它利用位于距地球2万多公里高的由24颗人造卫星组成的卫星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考点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第1章概论 1.(了解)4G网络应该是一个无缝连接的网络,也就是说各种无线和有线网络都能以IP协议为基础连接到IP核心网。当然为了与传统的网络互连则需要用网关建立网络的互联,所以将来的4G网络将是一个复杂的多协议的网络。 2.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绳电话、无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3.移动通信主要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以下为了解) 1)互调干扰。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 2)邻道干扰。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 3)同频干扰。指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4.按照通话的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可以将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分成: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第2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1.移动通信的信道是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副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对移动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就是对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 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是衰落特性。 2.阴影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 多径衰落:无线电波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周围环境中地形地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反射、绕射和散射,使其到达接收机时是从多条路径传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这种多径传播多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落。 无线信道分为大尺度传播模型和小尺度传播模型。大尺度模型主要是用于描述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长距离(几百或几千米)上信号强度的变化。小尺度衰落模型用于描述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内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3.在自由空间中,设发射点处地发射功率为P t,以球面波辐射;设接收的功率为P r,则 P r=(A r/4πd2)P t G t 式中,A r=λ2G r/4π,λ为工作波长,G t、G r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d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 4.极化是指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其电场矢量的方向和幅度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电磁波的极化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 线极化存在两种特殊的情况:电场方向平行于地面的水平极化和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极化。在移动通信中常用垂直极化天线。 5.极化失配: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只有同被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形式一致时,才能有效地接收到信号,否则将使接收信号质量变坏,甚至完全收不到信号。 6.阴影衰落又称慢衰落,其特点是衰落与无线电传播地形和地理的分布、高度有关。 7.多径衰落属于小尺度衰落,其基本特性表现在信号的幅度衰落和时延扩展。 8.多普勒频移:f d=(v/λ)cosα,式中v为移动速度;λ为波长;α为入射波与移动台方向之间的夹角;v/λ=f m为最大多普勒频移。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③通信容量有限;④通信系统复杂;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答:①互调干扰;②邻道干扰;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对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上采取了下面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式调制:GMSK(GSM)、QPSK(IS-95),性能优良的抗干扰纠错编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CDMA方式的IS-95尤为重要; (3)采用自适应均衡(GSM)和Rake 接收(IS-95)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采用帧间交织方式(GSM)和块交织方式(IS-95)抗时间选择性衰落。 第三代(3G)以多媒体业务为主要特征,它于本世纪初刚刚投入商业化运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北美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的WCDMA及我国提出的TD-SCDMA三大系统,另外还有欧洲的DECT及北美的UMC-136。 从技术上看,3G 是在2G 系统适配信道与用户二重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业务的动态性,即在3G 系统中,用户业务既可以是单一的语音、数据、图像,也可以是多媒体业务,且用户选择业务是随机的,这个是第三重动态性的引入使系统大大复杂化。所以第三代是在第二代数字化基础上的、以业务多媒体化为主要目标,全面考虑并完善对信道、用户二重动态特性匹配特性,并适当考虑到业务的动态性能,尽力采用相应措施予以实现的技术。其主要实现措施有: (1)继续采用第二代(2G)中所采用的所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2)对CDMA 扩频方式应一分为二,一方面扩频提高了抗干扰性,提高了通信容量;另一方面由于扩频码互相关性能的不理想,使多址干扰、远近效应影响增大,并且对功率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等; (3)为了克服CDMA 中的多址干扰,在3G 系统中,上行链路建议采用多用户检测与智能天线技术;下行链路采用发端分集、空时编码技术; (4)为了实现与业务动态特性的匹配,3G 中采用了可实现对不同速率业务(不同扩频比)间仍具有正交性能的OVSF(可变扩频比正交码)多址码; (5)针对数据业务要求误码率低且实施性要求不高的特点,3G 中对数据业务采用了Turbo 码。

地下管廊设施巡检解决方案

目录 一、项目意义 (3) 二、需求分析 (3) 三、系统概述 (4) 1系统简介...........................................................................................................................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2系统设计目的 (4) 3系统设计原则 (5) 4系统组成 (5) 5系统工作流程图 (5) 四、系统组成介绍 (6) 4.1巡检手持机介绍 (6) 1)技术参数 (7) 2)产品功

能 (7) 4.2巡检系统软件介绍 (8) 1)巡检系统特点 (8) 2)软件功能介绍 (9) 五、售后服务...............................................................................................................................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5.1售后服务主要内容 (14) 5.2系统维护 (14) 5.3售后服务管理 (14) 5.3.1售后服务管理 (14) 5.3.2质量保修费用 (15) 六、成功案例 (19) 七、企业资质 (20) 一、项目意义 地下管廊又称“共同管沟”,就是把市政、电力、通讯、燃气、供水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个集约化的隧道。地下管廊短则几公里,长则数十公里,巡检人员需要实时掌握地下管廊的运行情况。 由于个别巡检人员责任心不强,经常造成巡检不到位,漏检等现象,致使地下管廊各设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此石家庄智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于地下管廊现有问题设计了一套“地下管廊巡检

实时视频图像的清晰度检测算法研究教案

实时视频图像的清晰度检测算法研究 2010-12-18 17:11:42 来源:微型机与应用 关键字:实时视频图像背景提取Sobel算子清晰度检测 实时视频图像的质量分析已成为众多应用领域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实时视频图像的清晰度检测变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实时视频图像清晰度检测的研究较少,图像清晰度检测算法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静止的图像。现有的图像清晰度检测算法大致分为空域和频域两类。在空域中多采用基于梯度的算法,如拉普拉斯(Laplace)算法、差分平方和(SPSMD)算法、Sobel算子等。此类算法计算简洁、快速、抗噪性能好、可靠性较高。在频域中多采用图像的FFT变换(或其他变换),如功率谱(Power-spectra)算法等[1-2]。此类算法的检测效果好,但计算复杂度高、计算时间长,不适合应用在基于软件实现的实时检测系统中。 当前对实时视频图像的一种重要应用是对运动目标的检测,常用的目标检测方法有帧差法、背景减法、光流法及运动能量法[3],其中最简单而又快捷的方法是背景差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输入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比较来分割运动目标,关键环节是背景图像的提取。目前常用的背景提取方法有多帧图像平均法、灰度统计法、中值滤波法、基于帧差的选择方法、单高斯建模等。参考文献[4]中对以上算法做了充分的研究。 本文是针对实时视频图像的清晰度检测,基于实时视频图像背景基本保持不变的环境。通过比较上述算法,针对实时视频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背景提取与Sobel算子相结合的实时视频图像的清晰度检测算法。 1 实时视频图像的清晰度检测算法原理 当视频播放画面超过24帧/s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每幅单独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视频中的事物通常分为静止和运动两类,连续多帧画面中保持静止的物体可视为静止的背景,连续多帧画面中位置变化的物体可视为运动的前景。因此,实时视频图像中的每帧图像都可以划分为静止的背景和运动的前景两类区域。由于视频序列图像中运动的前景区域随机变化,引起图像像素点梯度值的随机改变,使得实时视频图像的清晰度检测较难实现。因此,本文的算法是利用实时视频图像中静止的背景区域检测视频序列图像的清晰度,即由背景提取和清晰度检测两部分组成。 1.1 实时视频图像的背景提取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专业12级 学号:631206040218 姓名:柴闯闯 实验所属课程: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实验室(中心):信息技术软件实验室 指导教师:谭晋 2014年11月

一、题目 扩频通信系统仿真实验 二、仿真要求 ①传输的数据随机产生,要求采用频带传输(DPSK调制); ②扩频码要求采用周期为63(或127)的m序列; ③仿真从基站发送数据到三个不同的用户,各不同用户分别进行数据接收; ④设计三种不同的功率延迟分布,从基站到达三个不同的用户分别经过多径衰落(路径数分别为2,3,4); ⑤三个用户接收端分别解出各自的数据并与发送前的数据进行差错比较。 三、仿真方案详细设计 (1)通信系统的总体框图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整个设计由发送端、信道和接收机三个部分组成。 ①发射机原理

发送端首先产生三组用户数据和三组不同的m序列,并用三组m序列分别对用户信息进行扩频。再将扩频信号与载波进行DPSK调制,得到高频的已调调信号并将其送入无线的多径信道。 ②无线信道 信道模拟成无线的多径多用户信道,在这个信道中有三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每个用户的数据分别通过三径传输到达接收端。三径会有不同的延时,衰减。最终,还要将三径用户数据增加高斯白噪声。 ③接收机原理 接收端会接收到有燥的三径信息的叠加。首先,要对接收到的三径信息进行解扩,分离出三组用户信息;其次,在将解扩后的信息进行带通滤波去除带外噪声;最后,分别对三组用户信息进行解调得到原始数据,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误码率统计,得出系统的性能指标。 (2)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①扩频码(m序列)的产生 扩频码为伪随机码,可以m序列、Golden序列。本设计采用自相关特性好,互相关特性较差的m序列,为了节省运算量,我选取了周期为63扩频序列,经过计算易知要产生周期为63的m序列需要长度为6的反馈系数,经过查找资料得出三组反馈系数(八进制)45、67、75,其对应的二进制为1000011、1100111、1101101。并将二进制与移位寄存器级数对应,以1000011为例,设初始化各寄存器单元内容为1,其具体的寄存器结构图如下所示:

手持终端巡检系统应用方案

手持终端巡检系统 目录 1.1监控中心功能菜单 (5) 1.1.1人员搜索 (6) 1.1.2人员实时定位 (7) 1.1.3地图操作 (7) 1.1.4查询人员信息 (7) 1.1.5人员轨迹查询 (8) 1.1.6人员实时跟踪 (9) 1.1.7行驶数据查询 (10) 1.1.8限制行驶范围 (10) 1.1.9指定行驶线路 (11) 1.1.10语音通话(语音调度)/根据产品来选配 (12) 1.1.11远程设置 (12) 1.1.12远程控制功能 (13) 1.2基本报表 (13) 1.2.1人员报警日志 (13) 1.2.2人员报警统计 (14) 1.2.3里程油耗报表 (14) 1.2.4人员停人报表 (15) 1.2.5区域人员查询 (16) 1.2.6拍照数量查询(根据不同产品选择配置) (17) 1.2.7人员行驶月报表 (18) 1.2.8里程日统计表 (18) 1.2.9里程月统计表 (18)

项目背景 现代社会燃气业务飞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公用基础设施之一,并关系到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燃气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有其特定功能,在燃气的输送、配气中发挥其特定的作用。正是因为有这些管线和附属设施,对燃气管网的总体控制才成为可能,满足用户的不同用气需求才得以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对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 燃气管网和相关的设施(包括调压器,阀门,聚水井,牺牲阳极等)是燃气输送环节中的一个重点、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了公司为所有客户提供可靠的燃气供应服务,并能在发生应急情况下具有较强的供气保障手段和能力。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是基础。目前燃气行业主要通过人员的日常巡检巡视和远程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对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实现日常管理和维护。 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巡检工作主要为:对不同类型的管网或附属设施制定相应的日常巡视保养周期以及巡检保养的具体工作内容,即巡检计划。管网及附属设施日常巡视保养人员应根据巡检计划在规定的巡视周期内完成巡视保养工作,在现场记录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状态和运行数据。管理者收集现场采集的管线及设施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数据,安排对管线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并对设施状态的变更在台帐中予以更新。并通过以上数据的积累和数据挖掘为管线和设施的更新,选型作辅助决策。 二. 需求分析 对燃气公司的巡线和附属设施的巡检工作的管理目标是能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在目前阶段巡检工作的主要管理难点有三个: 1. 无法客观、方便地掌握巡检人员巡检的到位情况,因而无法有效地保证巡检 工作人员按计划要求,按时按周期对所有的管线或附属设施开展巡视,使巡检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管线状态和设施运行数据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2. 管线和附属设施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无法方便、可靠的记录存档,目前很 多用户还在使用纸张记录的方式记录巡检信息,保存不便,如录入电脑存档,又存在数据丢失,误差的问题,并耗工费时。 3. 管线和附属设施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等历史数据无法有效地利用,查询不

移动设备巡检管理解决方案新.doc

PDA的移动设备巡检管理解决方案(新)1目录 一、方案背景-------------------------------------------------------------------------------------3二.方案效益-------------------------------------------------------------------------------------3 三. 系统架构-------------------------------------------------------------------------------------4 四. 系统功能模块-------------------------------------------------------------------------------5 五. 实现流程与步骤: ---------------------------------------------------------------------------6 六. 方案报价-------------------------------------------------------------------------------------8 七、特别说明:----------------------------------------------------------------------------------8 一、方案背景 物业管理中重要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设备的每一次故障都有可能给社会或业主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对公司的品牌效应也有所影响。所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各单位的首要任务,设备巡检是有效保证系统安全的一项基础工作。巡检的目的是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设施缺陷和危及安全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稳定。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大作业)

一.(30分)分析PSTN用户呼叫GSM系统的MS时,经过GMSC到MSC/VLR的选路过程。回答(1)呼叫过程中涉及哪几个主要号码?(2)GMSC到MSC/VLR的选路过程 答:(1) (1)客户A 要建立一个呼叫,他只要拨被叫B 客户号码 (2)MSC(B客户为移动客户时) (3)(PSTN)的交换机(B客户为固定客户时) (4)B客户漫游号码(MSRN)。 (5)B客户MSISDN号码 (6)客户识别码(IMSI) (7)客户的位置区识别码(LAI) 答:(2)主叫,若一MS处于激活且空闲状态,客户A 要建立一个呼叫,他只要拨被叫B 客户号码,再按“发送”键,MS便开始启动程序。 首先,MS通过随机接入控制信道(RACH)向网络发第一条消息,既接入请求消息,MSC 会分配它一专用信道,查看A客户的类别并标注此客户忙。若网络容许此MS接入网络,则MSC 发证实接入请求消息。接着,MS发呼叫建立消息及B客户号码,MSC根据此号码将主叫与被叫所在MSC连通,并将被叫号码送至被叫所在MSC(B客户为移动客户时)或送入固定网(PSTN)的交换机(B客户为固定客户时)中进行分析。 一旦通往B客户的链路准备好,网络便向MS发呼叫建立证实,并给它分配专用业务信道TCH。至此,呼叫建立过程基本完成,MS等待B客户的证实信号。若MS作被叫,以PSTN的固定客户A呼叫GSM的移动客户B的呼叫建立过程,B客户号码为139HlH2H3ABCD。 A客户拨打B客户,拨MSISDN(0139HlH2H3ABCD)号码。本地交换机根据A客户所拨B客户号码中国内目的地代码(139)可以与GSM网的GMSC(GSM网入口交换机)间建立链路,并将B客户MSISDN号码传送给GMSC。GMSC分析此号码,根据HlH2H3ABCD,应用查询功能向B客户的HLR 发MSISDN号码,询问B客户漫游号码(MSRN)。 HLR将B客户MSISDN号码转换为客户识别码(IMSI),查询B客户目前所在的业务区MSC(如他已漫游到广州),向该区VLR发被叫的IMSI,请求VLR分配给被叫客户一个漫游号码MSRN,VLR 把分配给被叫客户的MSRN号码回送给HLR,由HLR发送给GMSC。GMSC有了MSRN,就可以把入局呼叫接到B客户所在的MSC(郑州-广州)。GMSC与MSC的连接可以是直达链路,也可由汇接

移动巡检解决方案

移动巡检解决方案 随着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电力物联网成为电力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融合通信、信息、传感、自动化等技术,在电力生产、输送、消费、管理各环节,广泛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智能感知设备,支持移动化业务办公,实现信息安全可靠传输、协同处理、统一服务及应用集成,已经成为电力信息化发展的创新点。我国电力设备的巡检和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巡检人员定期、定时的人工巡检。传统巡检一般采用手工记录的方式进行巡检信息记录,对于故障点还需要携带相机进行拍照,并且需要二次录入将巡检结果录入电脑存档。员工工作量巨大,效率低下,而且纸质记录不易保存,二次录入差错率高。移动巡检正是基于电力物联网发展的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利用现代移动终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巡检系统能使业务处理摆脱了时间和场所局限,随时进行随地与公司业务平台沟通,有效提高巡检效率,推动企业效益增长,最终实现电网运行及企业管理全过程的全景全息感知、互联互通及无缝整合。 需求与挑战: 伴随着移动化时代的到来,当前电力行业的办公模式和巡检手段主要面临以下3个方面的挑战。 1、工作协同化效率低,差旅成本高 电力行业的企业规模较大,下属机构众多,办公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出差日益频繁。传统的电话、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力企业的协同办公需求,大量的视频会议系统和移动办公应用已经成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同时作为高科技行业,员工对IT设备的熟悉度越来越高,自发的移动办公需求强烈。 2、电力信息安全受到网络威胁

随着电力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力物联网的普及应用。电力企业信息开始不断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和木马病毒的威胁,电力设备资产信息,日常的办公信息、公文通知、业务运营数据也成为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的涉密数据。因此如何保证电力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成为电力用户最关心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电力资产分布越来越广,集中管控难 电网特高压超长距离传输,地域跨越大,环境恶劣;配电终端显著增多,应用场景复杂,通信手段多样,电力资产分散造成审计监管困难,而且传统线路巡检采用手工记录的方式,需要二次录入系统,实时性和准确性差,使得户外线路巡检工作量增大。同时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远程站点的管理和协作也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 解决方案: 移动巡检华为在电力行业耕耘二十载,依靠丰富的产品线和专业的服务能力,服务来自全球65个国家的156家大型电力公司。在电力物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华为面向客户推出了高效、安全的移动巡检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电厂设备点检、设备定期检修、输配电线路巡检、变电站巡检等移动化场景的应用。通过对巡检业务流程的不断变革创新,提升电力巡检的工作效率,为电网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电力移动巡检业务场景

智能巡检PDA巡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GPS三合一方案)

GPS三合一电子巡更管理系统 解 决 方 案 时间:2016年8月30日

领导审查页 三合一电子巡更系统工程说明 序号 系统名称 系统预算 造价预算编制说明: 1:工程报价是根据国内一线品牌做 出的;所有设备都为工程机。单价含调 试费、施工费、设备2年维保费、税金、 运费、保险费、仓储费、搬运费、企业 管理费等,单位:元。 2:设备具有防爆功能。巡检记录、 拍照、事件和数据记录等功能。领导可以通过互联网查看各个站点的巡更记录。 3:中心机房机柜使用旧机柜,中心机房需要接入互联网,该项费用未计入本次预算。 4:工程质量标准:合格。 5:需要GPS 定位功能时,需要增加电话卡,该项费用未计入预算。 6:各站点需要具有WiFi 和电脑,电脑需要接入互联网,该项费用未计入预算。 1 电子巡更系统 1:各个站点设备配置:智能巡检器PDA :单台预算4000元;建议每个站点配置1-2台;巡更点25元/个,具体数量根据各个站点需求确定;安装调试费一项:1500元/个站 2:中心机房:安装一套网络巡更软件、数据库软件、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共55000元;安装调试费一项5000元。 工程预算总价(元) 造价工程师: 审核: 商务: 预算:

目录 前言 (4) 一、系统背景 (4) 二、GPS三合一电子巡更管理系统介绍 (5) 三、GPS实时巡更管理巡检系统管理平台的构成 (7) 四、解决的问题 (10) 五、GPS巡更拓扑图: (11) 六、配置清单: (12)

前言 “互联网+”让传统行业进入“智能时代”。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日新月异的改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推动信息化与行业深度融合,GPS三合一电子巡更管理系统集RFID读写、二维码、条形码、大数据处理、无线网络通信、图像处理等技术,有效的在智能化管理、安全防范、智能办公等方面充分发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可视化等技术,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只要轻点鼠标,通过WEB平台就能直观了解整个区域内巡检人员及区域内设施安全是否的实时情况。从而严格保障生产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而开展的针对诸多生产运营既定标准的常规检查规范性 一、系统背景 巡检是有效保证各项管理安全运行的一项基础工作。巡检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当前的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现故障或缺陷以及有可能会危及到安全的一系列安全隐患,保证工作安全、稳定地运行。 为了监视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我们首先要做到及时发现。巡视人员必须要对巡逻地点进行定期或不定时巡视,并对当前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进行记录存档,对任何危及安全的隐患做到及时发现,然后及时报告,提出具体的检修内容,并把内容实时发送到管理层电脑中。最后,由管理层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解决,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行。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 ③通信容量有限; ④通信系统复杂; 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答:①互调干扰; ②邻道干扰; 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对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上采取了下面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式调制:GMSK(GSM)、QPSK(IS-95),性能优良的抗干扰纠错编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CDMA方式的IS-95尤为重要; (3)采用自适应均衡(GSM)和Rake 接收(IS-95)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采用帧间交织方式(GSM)和块交织方式(IS-95)抗时间选择性衰落。 第三代(3G)以多媒体业务为主要特征,它于本世纪初刚刚投入商业化运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北美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的WCDMA及我国提出的TD-SCDMA三大系统,另外还有欧洲的DECT及北美的UMC-136。 从技术上看,3G 是在2G 系统适配信道与用户二重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业务的动态性,即在3G 系统中,用户业务既可以是单一的语音、数据、图像,也可以是多媒体业务,且用户选择业务是随机的,这个是第三重动态性的引入使系统大大复杂化。所以第三代是在第二代数字化基础上的、以业务多媒体化为主要目标,全面考虑并完善对信道、用户二重动态特性匹配特性,并适当考虑到业务的动态性能,尽力采用相应措施予以实现的技术。其主要实现措施有: (1)继续采用第二代(2G)中所采用的所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2)对CDMA 扩频方式应一分为二,一方面扩频提高了抗干扰性,提高了通信容量;另一方面由于扩频码互相关性能的不理想,使多址干扰、远近效应影响增大,并且对功率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等; (3)为了克服CDMA 中的多址干扰,在3G 系统中,上行链路建议采用多用户检测与智能天线技术;下行链路采用发端分集、空时编码技术; (4)为了实现与业务动态特性的匹配,3G 中采用了可实现对不同速率业务(不同扩频比)间仍具有正交性能的OVSF(可变扩频比正交码)多址码;

(完整版)烟火检测算法

6.2 烟火检测算法的组成模块 运行烟火检测算法是为了确认在监测森林地区的相机的视野范围内是否有烟火的存在。这里提出的烟火检测算法由四个主要的子算法构成:(1)视图中缓慢移动物体的检测(2)烟色地区的检测(3)图像中上升物体的检测(4)阴影检测和消除阴影区域,在些子算法对于每一个n时刻输入的图像帧中x位置的像素都分别运用决策函数D1(x,n),D2(x,n),D3(x,n),D4(x,n),选定高速率运算的算法是为了实现一个在标准个人电脑工作状况下的实时烟火检测系统。 子算法中的决策函数Di,i=1,...,m,不输出二进制的值如1(真)或者-1(假),但是输出代表每一个传入样本x的零均值实数。如果输出正(负)数,那么独立的算法判定出在相机观测范围内有(无)森林烟火。决策函数的输出值代表了了每个子算法的置信度。输出值越大,算法的置信度越高。 6.2.1缓慢移动物体的检测 视图中以相同速率运动的物体看起来在离相机距离远的地方比在离相机距离近的地方移动的要慢( 像素/秒)。假设在不同的背景图像Bfast(x,n)和Bslow(x,n)下把相机对焦,他们以不同的更新速率与现场通信【9】【65】,这里的x代表的是在第n帧图像中某个像素的位置。 在n+1帧时刻的背景图像B(x,n+1)是通过包含图像帧I(x,n)和背景图像B(x,n)的递推公式估算来的。公式如下: 此处的的I(x,n)指的是第n帧图像I中x X是固定的 X是移动的(6.1)

之间的一个常数。初始时,Bfast (x,0)和Bslow (x,0)可以取I (x ,0),固定的像素和移动的像素的定义见【19】。背景图像Bfast (x,n )和Bslow (x,n)以不同的更新速率更新的方式如式6.1。在我们实现的算法中,Bfast (x,n )取a=0.7每一帧更新一次,Bslow (x,n)取a=0,9每一秒更新一次。 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背景图像Bfast (x,n )和Bslow (x,n)来检测在相机观测范围内的缓慢移动的物体【83】【9】【65】。如果在某一时间段两个图像中有实质的差异存在,那么就会有缓慢移动物体存在的警报产生,并且那个区域也会被标记。 表明第一个子函数置信度的决策函数输出值是由两个不同背景图像的差异决定的。决策函数D1(x ,n )是如下定义的: (( 这里的05km )地方的森林烟火产生的烟在相机里移动的更慢。所以,在这些远距离的烟色区域在背景图像Bfast (x,n )和Bslow (x,n)中都不出现。这个原因使Bfast (x,n )和Bslow (x,n)之间的差别值变得更小。为了能检测到相机5km 外的烟雾和拥有可观的差别值,在式6.2中提到的Bfast (x,n )都用实时的图像I 代替。 |Bfast (x,n )—Bslow (x,n)|≤Tlow Tlow ≤|Bfast (x,n )—Bslow (x,n)|≤Thigh Thigh ≤| Bfast (x,n )—Bslow (x,n)| (6.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