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一、材料的定义

材料,在《现代汉语辞海》中被定义为可以直接制造成产品的东西。在英文中,材料对应的单词是Material,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的定义是“that of which something is or can be made or with which something is done”,即材料指的是组成或制成物品的东西,或者是通过其完成某件事情的东西。可见,材料与一般物质的区别在于,它是被赋予了实际用途的物质形式。

在建筑方面,用于建筑表皮的材料一般有木材、砖石、混凝土、金属、玻璃材料、塑料、陶瓷材料、涂料等。我们知道建筑是技术与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结晶,而建筑材料就是人类从事各项建筑活动的物质基础。材料的运用是建筑设计的内在组成部分,材料的变革与发展直接引发建筑形式的变革,材料和设计的紧密统一是建筑设计的成功展现。

材料及其构造设计是现代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我们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对材料的形态、色彩、质感的表现研究考虑,正是有了他们的精彩展现,建筑才有了生命力。

二、材料的形状

形状,是眼睛把握物体最基本特征之一。主要涉及物体的边界线和它的基本空间特征。从视觉上看,一方面,材料是由各种微小的形状组成,如木纹是由几何线性组成,大理石是由一颗颗形状不规则的晶体构成,这形成了材料表面质感的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材料在被加工后会形成一定的形状,这是我们普遍看到的材料在建筑中表现出来的材形。二者相互作用影响人对材料的认识。二者在设计中普遍存在着两种情形,和谐与对抗。前者比如木材的使用,由于它的韧性特质,因此它既有石材的坚硬,又有麻草的柔性。于是木材既可以雕成植物花鸟状,也可以做成支撑结构的杆件状,而且木材做支撑结构也常常由于其韧性而被做成各种复杂的弧线形状,表达木材特性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二者的对抗比如石材的一些用法,本来是承重的材料,显示的是其坚固刚硬的个性,但在哥特式建筑中却表现出与其沉重感相反的内容,设计师将石头设计成植物的形状,像藤蔓一样生长,枝叶招摇,变成纤细生长的石材线条,在这里的建筑表现中,石材像石膏一样具有了可塑性,丰富变化的形态让石材取得轻盈、飘逸和柔韧的气质。这种形状与质感的对抗也是表达材料质感的一种方式,是对材料的反常态表现。在建造过程中,块状材料和散状材料需要通过一定的构造方式组成建筑的外表皮,这其中,如何构造和连接也是影响材料形状表现的一大因素,构造的层次,显示与不显示,构造的连接方式、连接构件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材料整体给人的视觉印象。

三、材料的色彩

色彩是抽象的,必须借助某种“载体”才能得以表现。在这里,笔者在此以建筑材料为基础,以材料作为色彩的载体,色彩作为材料的一个属性方面,从属于材料,称为“材料色”。色彩能够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例如冷暖、轻重、软硬、强弱以及联想搭配的种种情感等。色彩

的使用与建筑功能可以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医院常常使用较为温馨、柔和的颜色,幼儿园则适合选用活泼、动感较强的色彩。

在材料的视觉特征中,色彩属于敏感的、最富表情的要素,本身就具备视觉美感。由于人的视觉对于色彩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因此色彩所产生的美感魅力往往可以直接打动我们。对色彩的使用一定要合理谨慎,明确设计中想要表达的主题,例如使用不透明的油漆,色彩直接与建筑的形体相结合,突出了色彩与“形”的表达,但却掩盖了材料的物质概念,失去了本性局部特征和建筑整体,材料色的表现与自身美学价值的内容相互统一。然而材料真实性的实现需要建筑师深刻的思考、体验、主动的实验和把握,并需要一定的技术与工艺条件的支持,因而有相当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需要我们适当的运用和调节。

石材、木材、砖与面砖、清水混凝土、金属、玻璃这六个类型是建筑外表皮中运用较多的材料。下面来归纳一下这六种建筑外表皮材料艺术表现的基本方法。

一、石材

1)石材的外型特征

形状:石材用于建筑外表皮最为常见的形状是板材及块材。块材一般用于砌筑,板材用于面层装饰。无论是块材还是板材大多是规则的矩形,如切割整齐的大理石,花岗岩,方解石;也可以是不规则形,如卵石、毛石、文化石等。

色彩:石材的色彩因为品种的差异而呈现多种的颜色,有黑(金)色、红色、绿色、白色、灰色、黄灰色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色系,总体来说,石材的颜色一般纯度较低,多表现出灰色柔和的特质。

质感:材料的质感非常丰富,首先不同的加工工艺如抛光、亚光、烧毛、机刨纹理、剁斧、喷砂等赋予石材光亮、亚光、凹凸等不同的表面效果,各种表面加工效果与石材本身的纹理结合形成了其总体的视觉质感。石材在加工中常常结合不同品种石材的特点来进行处理,如大理石,由于其本身的纹理非常丰富而美丽,在加工中就常常把它做抛光或亚光处理,光洁的表面更能展现其内部纹理的图样。而本身纹理不够清晰的材料如花岗岩,就运用烧毛、剁斧等方式获得了石材的二次肌理。

2) 内涵表现:

“人民的思想就象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它们自己的纪念碑,最后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法国文学大家雨果的这一段话说明了建筑文化与石头在人类的历史上是联系是多么紧密。诚然,石头建筑是西方的盛典,在西方古建筑史中有着许多石头建筑的史诗,如方尖碑、金字塔、雅典卫城等等。石文化经过古典建筑、中世纪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的累积迭代,凝聚了人类文明的有关石材应用的群体记忆,至今仍然在现代材料充斥的城市

环境中扮演城市建筑文化的基石角色,以一种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为生活在“现代化”时代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栖息地。传统石建筑的突出特点是厚重的“体积感”和严谨的几何造型,这与欧洲人讲求思维的逻辑性和艺术观念上的模仿有关。

在石构建筑中,造型都为肯定的几何形体,方即是方,圆即是圆,并将其符合逻辑的组合起来,在建筑中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种类,追求材料的纯净,尽量弱化构件交接有可能产生的“缝”对建筑整体性的破坏,整幢建筑给人的印象是一种石材的“雕塑”。

我们在现代建筑运用石材作为建筑外表皮的时候,无论是砌筑还是装饰,都应一定程度上尊重石构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建筑的整体性和雕塑感。

二、木材

1)木材的外型特征

形状:木材用于建筑外表皮是最为常见的形状是板材和杆材(包括整个的圆木或者圆木切半的形状)。古代,在东方木构建筑盛行的地区,木材常常用圆木或木杆件做骨架支撑结构,用板做围护结构。而在欧洲的早期建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用圆木堆砌作为承重和围护墙体的原型。现代建筑由于木材资源的缺乏和生态的考虑,已经很少运用整根的木材来做建筑的结构或外墙,更多的形式是以木板材的形式作为建筑外表皮的装饰。而且由于自然森林资源的有限性,即使是板材现在完全使用圆木也是不经济和现实的。为此,各种人造合成板材如胶合板、纤维板、细木工板、薄木皮饰面板等纷纷出现,代替了原木板,节约了自然资源。

色彩:木材的颜色多属暖色系,根据树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以原木为例,如榉木有红白两色,胡桃木有黑白红三色,檀木有紫檀、黑檀、红檀之分等等。这里的红、黑、白其实是一个粗略色彩的概括。实际上的木色与我们概念中的红黑白是有差异的。所谓的红是偏向红色的暖木色,黑最多也就是褐色,而白是冷木色,实质上更接近于乳白色或淡淡的黄色。以上都是木材的本色,在工程中我们还常常根据需要给木材涂上混水漆或者沥青让木材的颜色表现有更多的选择。

质感:天然的不同树种的木材不仅具有不同的色彩,更为明显的是显示出不一样的质地和纹理。如沙比利和花梨是交错纹理,而黑胡桃和樱桃木却是是直纹理,质地细腻。人造板材也常常因为加工工艺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质感特征。如刨花板是利用木材加工过程产生的刨花、锯末、碎木等加入一定数量的胶结材料拌和热压而成,它的表面可清晰地看到刨花,直接作为面板喷上油漆可以追求特殊的质感。

2)内涵表现

与欧洲人发展了完备的石构建筑一样,中国人将建筑的木构形式推至成熟,形成人类历史发展同一阶段上的两个各自发展完备的建筑文化形式。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具有“线性”特征,可能缘于木材在森林里生长的自然形态,同时也包含了木材使用性能的合理性。我们在使用木材作

为建筑的外表皮材料的时候不能将思维固定在“面”的概念上,在一定程度上再现木材的线性特征也是其艺术表现的内容之一。如中国古建中的屋顶、屋檐、脊饰等有一些不可捉摸的自由曲线构成,表达了木材的线性特征,这样的设计手法也可以借鉴到当今的现代建筑外表皮设计中去。

木质建筑外表皮如何表达传统木构建筑的幽雅、深远和气势的宏伟,如何表现木材质感所体现的简单、质朴、融入自然,清新宜人之气,这些是我们在挖掘木材的文化内涵中必须努力去表现和传达的内容。如芬兰某住宅建筑的外墙板上,木条板全部都涂以黑色油漆,表面也较粗糙,由于板的边缘不够整齐,板与板之间缝能够清晰可见,但给予建筑立面很强烈的水平线条感,涂上油漆的木板条仍然可以看出其本身纹理和木材特有的质地。木材是世界上唯一可再生建筑用资源。在注重环保的今天,木材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用途,为人们营造更为贴近自然的居住和休闲环境。

三、砖与面砖

1)砖与面砖的外型特征

形状:砖与面砖的形状就是块状,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商,不同种类的砖和面砖具有不同的尺寸大小。常用的粘土砖的尺寸是240×115×53(mm),而空心砖的尺寸很多样,有240×115×90(mm),390×190×190(mm)等等。面砖的尺寸更是大小不一,有100×100(mm),240×60(mm),195×45(mm),115×90(mm)等非常之多的规格。常见砖与面砖的形状是矩形或正方形。

色彩:粘土砖有青灰和暗红两色,水泥砖、页岩砖、灰砂砖等为灰色,成品的砌筑砖常常由于配料、烧结时间和冷却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一定的色差。面砖的颜色颜色美观、多样,有陶土的自然色彩,比如钢砖红色、粉色、香槟色;也有比较前卫的彩色,比如珍珠灰、巧克力棕和乌木黑色。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新的创新的面砖色调产品日益增多,给建筑师更多的色彩选择。

砖和面砖因为加工工艺的不同或内部矿物质的种类及含量不同,具有较为丰富的色彩,任何一种色彩都有其独特的效果,建筑师在营造不同个性特质的建筑形象时比如要结合外墙砖的色彩做出合理的选择。例如赖特认为:茶褐色或红棕色的砖墙是最好的土色。它们不是从草地上突然冒出来的,而是很清楚地意识到脚下的地面,并向地面平缓伸展出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建设物更牢固地插入土地之中。

清水砖墙的远观色彩呈现的是砖或面砖与砖缝砂浆色彩的混合作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不一定都采用普通的灰色的水泥砂浆,可以采用白水泥形成白色砖缝或者加入颜料形成彩色水泥砂浆灰缝,与砖的色彩相互配合,给建筑外表皮形成较为新颖的视觉效果。

质感:普通粘土砖由于来自于大地,具有微妙的线条和颗粒等自然质感,通常表面粗糙,受光后明暗转折层次丰富,高光微弱,因而具有质朴的美。面砖因为加工工艺的不同可有抛光、平整、略粗糙、粗糙的不同质感效果。砖与砖的模仿者——面砖的质感与现代技术产物如金属、玻璃

的整齐平滑完全不同,表现出更强的贴近自然的属性。建筑师在建筑外表皮上常常利用砖与面砖的这一特性,追求建筑形象的朴素和恬静。

其次,由于砖与面砖的表面没有明显的纹理,砌筑和贴面墙体的灰缝排列组合、色彩和凹凸,以及由面砖砌筑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光影变化,一起形成较强的砖墙肌理,因此,对于砖墙来说,其肌理的变化可以通过对于砌筑方式的变化来实现。

2)内涵表现

砖石取之于大地,成为联系大地与人类生活的一座桥梁。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泥土的色彩、宜人的尺度和大地的肌理,来配合和渲染环境的性格和气氛。建筑形象源于对社会心理、文化内涵和历史承接的思考,传统的建筑信息赋予人们以集体记忆,使我们感受到传统文明的力量,让人领悟到历史合理性发展的链条,砖这种历史悠久的建筑材料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可以启发人们历史的联想。

目前,全球建筑及城市环境的趋同现象,使建筑艺术特色产生了危机。发掘并尊重传统建筑材料所表达的环境、历史与地方意识,以传承文化和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越来越普遍的认识。芬兰的阿尔托、美国的路易斯.康等建筑师,就是利于砖块的不同砌筑方法来实现建筑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并且与地形地貌和周围的新老建筑相互配合协调,最终取得良好的衔接和环境效果。

四、混凝土

1)混凝土的外型特征

形状:混凝土一般由水泥、砂子、石子等骨料和水构成,经过浇筑、养护、固化后形成坚硬的固体。其最初是以一种结构材料的形式出现,经过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等出色应用,混凝土逐渐从单纯的结构材料发展成为一种富有外在表现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在建筑外表皮上应用时,其形状表现为整体性和可塑性,像岩石或雕塑般的可以随建筑师自身的表达需要塑造形状。但在视觉平面效果来看,它具有整体无缝的表面视觉特征。

色彩:普通混凝土的颜色为灰色,通过在混凝土中加颜料添加剂,根据颜料色彩的不同而形成黄、绿、橙、紫等各色混凝土。混凝土组成材料(水泥和粗细骨料)的选择决定了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色彩及初始纹理。

质感:混凝土表面的质感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板形状及表面肌理,平整光滑的塑料模板、钢模板浇筑出光滑整洁的混凝土面。而如果采用木、竹模板就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木纹和竹的肌理,采用带有花饰或图案的模具更会在混凝土表面拓下同样的纹理花饰。当然最终的拆模过程中的工艺以及前期脱模剂选择的优劣也会影响到表面的质感状况,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拼接带也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痕迹。

2)内涵表现

混凝土是一种灰调的塑性材料,它特殊的化学性能使其表现为:初期柔软而终期坚硬,具有既似石材又不是石材的美学价值。虽然我们可以找到干百种理由来抨击混凝土或素混凝土建筑,但它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三大经典材料之一。我们的前辈曾用它塑造了惊心动魄的杰作。这种“液体之石”在忠实于结构和材料的原真性表达上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尤其在今天,它所代表的“简意”和“真趣”正是医治当前“涂脂抹粉”的恶俗建筑的苦口良药。

五、金属

金属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具有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特征,金属(除了汞)在常温下都是固态。

1)金属的外型特征

形状:金属用作建筑外表皮,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作为表皮结构的金属杆件,杆件和杆件之间形成的金属节点体现了力的平衡,表达了建筑表皮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另一种是作

饰面的金属板,形状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在工厂预定也可以直接选择成品,材质较薄,容易弯曲,因此对各种形状的幕墙表面适应性强。如弗兰克·欧文·盖里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闪闪发光的钦金属板结合内部复杂的龙骨系统,整体包裹出了形状极不规则的建筑体量,形成了特殊质感的美丽外墙。

色彩:金属在大类上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通常指以铁为基本元素的金属及其合金,及表现的颜色是黑色和类黑色。有色金属通常指除了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如金银铜分别显示为金色、白色和紫红色。为了金属使用耐久,常常要在金属表面做防腐措施,同时也赋予金属更多的颜色表现。如金属板材中不锈钢的涂层技术和铝板幕墙的氟碳烤漆技术可以制造所有的颜色:红、橙、绿、蓝、靛、紫、黑、白、金黄、银粉。

质感:钢材可以通过磨光,酸洗获得光滑的表面,也可以通过滚轧、蚀刻、喷砂形成表面的凹凸或纹理图案。不锈钢表面状态可分为镜面、丝纹和哑光等,有金属自身的光泽,应用十分广泛。金属的光泽,给人感觉高贵,也有一丝冷漠。

2)内涵表现

以工业大生产提供的金属、合金等新型材料营造的建筑,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明显的工业文化的特征:简洁、明快、洗练、富有空间感、速度感与力度感,有明显的工业生产的痕迹。应用新型的金属材料和工业技术的建造过程首先表达为一种“精确”。选择合适工业施工的金属材料,全部构件都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立面上借助标准金属件的工艺美,显示出工业化的整齐一律和严谨。

六、玻璃

1)玻璃的外型特征

形状:玻璃作为建筑外表皮材料,常用的是块材、板材以及作为整体幕墙时的玻璃构件。块材是常见的玻璃砖,可以像普通砖一样砌筑,大小形状可以相对自由,常选用成品。板材常用作门窗部分,表现为单个或成组的玻璃板镶嵌在门窗框内,形状由外墙窗的设计而确定。而玻璃幕墙是整体连片的玻璃包裹着建筑的体型,形状上表现出整体性和连续性。色彩:玻璃可以通过在透明玻璃中加入钻、铁、硒等元素或其氧化物而呈现出茶、蓝、灰、绿等颜色,这称为有色玻璃。其次,玻璃还可在平板表面镀上金、银、铜、铬、镍、铁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薄膜,从而呈现出灰色、青铜色、茶色、金色、浅兰色、棕色、古铜色等,这样的做法使得玻璃失去了透明性形成镜面反射但获得了人工色彩。

质感:玻璃本身是光滑而细腻的,致密的结构使得玻璃显得坚硬而冷漠,透明的特质又显示着它温柔浪漫富有想象的一面。在普通平板透明玻璃的基础上发展了很多玻璃艺术加工技术,例如背涂颜色、窑烧、蚀刻、溶铸、金叶等手法。切刮、抛光、弯曲或涂漆等可以为玻璃增加闪闪发光的波段;喷砂可以引入光线,起遮挡的作用,把那原来清亮的特性变成了柔情似水,调和了光线;窑烧则增加了表面的纹理和立体感,把那原来可以让光线透过的特性改变,加工后的玻璃能够把光线及颜色保留在玻璃内,令本来是透明无色平面显示出产生千变万化的颜色和肌理。用作建筑外表皮上的玻璃常常表现为透明的、半透明的、镜面反射三种质感。

透明的玻璃毫不掩饰建筑的结构和构造,而且使得室内外相互融合,建筑可以向外部展示其内部空间,人们也可以从内部空间看到外部的环境,解除了建筑物界面的封闭感,以透明玻璃为建筑的外界面让建筑本身变得非常有趣而富有视觉魅力。透明的玻璃不仅有利于观景,而且也使建筑在外部观看时呈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引人入胜。半透明的玻璃可以是有色玻璃,玻璃砖、磨砂玻璃、花纹玻璃等。它作为一种半透明材料,其明度介于实墙和透明玻璃之间,它的半透明性为空间提供充足而柔和的光线,也让室内空间显得明朗而不闭塞。更重要的是它能与周围环境相互交融对话。明亮而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如薄纱般的玻璃表面,散射开来,给整个建筑罩上一层朦胧的光晕,室内的空间、家具陈设若隐若现,透射出神秘的色彩。

半透明玻璃在一定程度上像是一个含蓄而隐约的介质,让室内外空间静静地对话。磨砂玻璃和花纹玻璃的凸凹也使建筑在立面上有了细微而丰富的细节,这些小小可视的细节不仅让光线以弥散的方式混合赋予建筑表皮以柔和、明亮的质感,也给人以心理上细致优美的感受。镜面反射玻璃表面可以映射周围的景致,扩大建筑之间的空间。反射玻璃最终发展成连续的表皮,围裹整幢建筑物,使其成为一座独立的带有光滑质感的雕塑品。反射玻璃,它常常反射周围景物的颜色,表面光感十分丰富。如香港的中银大厦,它如镜的光滑幕墙包裹,建筑本身似乎不存在,而成为周围景观的反映但是。但同时反射玻璃降低了建筑物从室外观看的通透性,如我们只能从玻璃上看到环境的投影,室内却一无所知。

2)内涵表现

玻璃作为一种有独特个性的现代建筑材料,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它清澈明亮,质感光滑坚硬

而易碎,对光线可以进行透射、折射和反射等多种物理特性,使得它在众多材料中脱颖而出,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将建筑被包裹在玻璃之中,玻璃成为建筑的“轻表皮”,充分展示了玻璃特有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和反射、折射的审美价值以及经济、适应、加工优良等工业产品特性。玻璃的反射性、锐利性和明确性也正适合了时代本身的性质,我们在应用玻璃时就要注意通过其视觉特性表达材料的现代感,也通过其“虚无”的存在做到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和谐。

关于建筑材料,材料检测方面的论文1

关于建筑材料,材料检测方面的论文1 在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近百年来,混凝土强度不断的提高成为它主要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使用 50MPa以上的高强混凝土。有些远见卓识的专家考虑到某些工程的需要,在提 出高强度的同时,也提出耐久性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尤其是近5年,在很多 重要工程中都成功地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丰富的技术内容,尽管同业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 义和解释,但彼此均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保证 拌和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 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 一、基于上述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成为我国近期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高性能混凝土的核心是保证耐久性。耐久性对工程量浩大的混凝土工程来 说意义非常重要,若耐久性不足,将会产生极严重的后果,甚至对未来社会造 成极为沉重的负担。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总价值 约为6万亿美元,每年所需维修费或重建费约为3千亿美元。美国50万座公路桥梁中20万座已有损坏,平均每年有150-200座桥梁部分或完全坍塌,寿命不足20年;美国共建有混凝土水坝3000座,平均寿命30年,其中32%的水坝年 久失修;而对二战前后兴建的混凝土工程,在使用30-50年后进行加固维修所 投入的费用,约占建设总投资的40%-50%以上。回看中国,我国50年代所建设 的混凝土工程已使用40余年。如果平均寿命按30-50年计,那么在今后的10- 30年间,为了维修这些建国以来所建的基础设施,耗资必将是极其巨大的。而 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模宏大,每年高达2万亿人民币以上。照此来看,约30-50-年后,这些工程也将进入维修期,所需的维修费用和重建费用将 更为巨大。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更要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入手,以降低巨额的 维修和重建费用。

建筑材料论文

建筑装饰材料实习论文 装饰材料的种类繁多,性质丰富,质感多样,形成了效果各异的色彩视觉与情感效应,不同性质的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有着不同的效果,在设计中应注意对比与和谐的统一,和谐体现永恒的美,对比产生生命的灵气。现在对各种不同材料属性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要想使其实用性、经济性、环境气氛和审美标准都获得很好的体现,设计与施工人员就应熟悉材料质地、性能特点,了解材料的价格和施工工艺要求,为实现设计构思创造坚实的基础。 装饰材料的种类繁多,性质丰富,质感多样,形成了效果各异的色彩视觉与情感效应,如玻璃通透灵巧,红木厚重拙朴,金属明亮冷漠,纤维柔和多变。在设计中应注意对比与和谐的统一,和谐体现永恒的美,对比产生生命的灵气。僵硬地使用一种材料,必然毫无生气,胡乱地组织各种材料必然杂乱无章,令人烦燥。对各种材料的色彩、质感、触感、光泽、耐久性等性能的正确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感受。在目前建筑材料品种繁多的情况下,无论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无论是饰面材料还是骨架材料,每种材料均有各自独特的语言,面对众多材料,我们应系统地认识材料的基本特性,以便在设计中进行合理应用。 1 石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石材是最为古老的建筑材料。近年来,室内装饰石材不断推陈出新,各种优质石材在室内设计师的匠心独具下,成了丰富空间装饰的美学新概念。建筑装修、装饰用的饰面石材主要有大理石和花岗石。 大理石是自古以来驰名中外的高级建筑装饰材料,我国使用的多以云南大理石为主。大理石是一种变质岩,抗压强度比较高,但硬度并不大,属于中硬石材,容易加工成形,表面经磨光和抛光后,呈现出鲜艳的色泽。除单色外,大多具有关丽的天然色与花纹,这些颜色与花纹也可拼成美丽的图案。主要用于室内吧台、料理台、餐柜的台面,其缺点是:质地较花岗石软,被硬重物体撞击时易受损伤,浅色石材易被污染。 花岗石是一种酸性岩石,二氧化硅含量高的花岗石表面可以进行火烧加工,这个特性是其他石材所不具备的。花岗石常为整体均匀的粒状结构,其颜色主要有红、粉红、灰红、红褐及灰蓝色。表面经磨光后,可呈现出美丽高雅的斑点状花纹,此外,花岗岩花色一般较均匀,适于大面积装饰建筑物。花岗岩的构造致密,孔隙牢和吸水率极小,耐风化,硬度远大于大理石,耐磨性较好。它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明显的高于大理石,因而在家居装饰装修中更适用于室外阳台、庭院、客餐厅的地面及窗台。但要注意的是有些花岗石有辐射性,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 在本项目中,客厅、餐厅、厨房地面和窗台所选用的石材全为大理石,主要考虑环保的要素,虽然大理石质地较花岗石软容易磨损,但作为家庭人流量较小,对表面的磨损影响不大,并且考虑到浅色石材易被污染,所以厨房和进门处选用深色大理石。但要注意的是,镜面石材表面遇水会比较滑,生活阳台和卫生间避免使用石材。 2 木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木材纹理美观,木材天然生长具有的自然纹理使木装饰制品更加典雅、亲切、

建筑装饰材料作业论文

建筑装饰材料论文 论题:木材 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建筑装饰材料方面的知识,在此对其中木材部分进行论述。 木材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门窗、屋架、梁、柱、模板、地板、隔墙、脚手 架等,都可以用木材来制作。 木材的分类和构造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木材是由树木加工而成的,树木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针 叶树类和阔叶树类。 木材的性能取决于木材的构造,木材的构造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认识。 一、宏观构造 用肉眼在放大镜中所看到的木材组织为宏观构造。为便于观察,将树干切成三个不同切面, 横切面———垂直于树轴的切面; 径切面———通过树轴的切面; 弦切面———和树轴平行并与年轮相切的切面。 木材主要由木质部和髓心组成,而木材主要使用的是木质部。在木质部中,靠近髓心的部分颜色较深,称为心材;外面的部分颜色较浅,称为边材。心材含水量较少,不易翘曲变形,抗腐蚀性较强。边材含水量较大,易翘曲变形,抗腐蚀性也不如心材。横切面上看到的深浅相间的同心圆,称为年轮。其中,深色部分较紧密,是夏季生长的,称为夏材;浅色部分较疏松,是春季生长的,称为春材。夏材部分越多,木材质量越好,年轮越密且均匀,木材质量越好。 二、微观构造 用显微镜所看到的木材组织,称为木材的微观构造。针叶树和阔叶树的微观构造是不同的,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木材是由无数管状细胞紧密结合而成的。每个细胞都分

为细胞壁和细胞腔两个部分,细胞壁由若干层细纤维组成,细胞之间纵向联结比横向联结牢固,所以细胞壁纵向强度高,横向强度低。组成细胞壁的细纤维之间有极小的空隙,能吸附和渗透水分。 细胞的组织构造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如细胞壁厚、细胞腔小,木材就密实,强度就高。 木材的物理性质 一、含水率 木材中所含的水分有细胞腔内和细胞间隙中的自由水和存在于细胞壁内的吸附水。新采伐的或潮湿的木材,内部都含有大量的自由水和吸附水,当木材干燥时,首先自由水很快蒸发,但并不影响木材的尺寸和力学性质。当自由水完全蒸发后,吸附水才开始蒸发,且蒸发较慢,并随着吸附水不断蒸发,木材的体积和强度发生变化。当木材中没有自由水,而细胞壁内充满吸附水达到饱和状态时,称为纤维饱和点。木材纤维饱和点一般为25%~35%。当木材的含水率与周围空气相对湿度达到平衡时,称为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为了避免木材因含水率大幅度变化而引起变形及制品开裂,使用前须干燥至使用环境长年平衡含水率。我国北方地区平衡含水率为12%左右,长江流域为15%左右,南方地区则更高些。 二、湿胀干缩(变形) 木材细胞壁内吸附水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木材变形,即湿胀干缩。 当木材从潮湿状态干燥到纤维饱和点的过程中,木材的尺寸不改变,只是重量减小。只有当继续干燥至细胞壁中的吸附水开始蒸发时,木材才发生收缩。当木材中吸附水增加时木材就会膨胀。如图所示 由于木材构造的不均匀性,在不同方向的干缩值也不同。顺纹方向干缩最小,径向干缩较大,弦向干缩最大。因此湿材干燥后,其截面尺寸和形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干缩对木材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它会使木材产生裂缝或翘曲变形,以致引起木结构的接合松弛或凸起等。

建材行业风险分析【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建材行业风险分析【建材行业分析报告】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一、我国建材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整体经营状况 在1999年,我国建材行业的整体经营形势大为好转,终于摆脱了自1997年以来的全行业整体亏损局面。在2000年上半年,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得以进一步好转,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快速回升态势。 1、生产、销售继续保持增长 在2000年上半年内,建材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3%。其中,县及县以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建材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累计增长速度达到近6年来同期最高水平。本期行业生产销售状况的具体特点主要有: (1).主导产品产量继续增长。其中,水泥生产2.75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26%;平板玻璃生产0.87亿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4.68%。在月度监测的24种产品中,有15种产品比上年同期有

所增长,其中,石膏板增长43.56%、水泥电杆增长40.14%、水泥压力管增长25.61%、玻璃纤维纱增长20.64%、大理石板材增长15.48%、水磨石板材增长12.27%。 (2)产品销售率提高,产销衔接趋于平衡。在2000年上半年,建材行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3%,完成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4.79%。全行业工业品销售率为96.05%,比上年同期增长 1.47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6.79%,比上年同期增长0.26个百分点。整个市场的销售状况继续好转,在工业产品销售率整体提高的带动下,行业产销衔接逐渐趋于平衡。 (3)部分产品的平均出厂价格继续回升。 2000年初以来,由于平板玻璃产量的增长速度基本控制在5%以下,所以价格得以逐月回升。上半年末,3mm无色玻璃每重量箱价格为61.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4元;5mm无色玻璃每重量箱75.64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3.07元;5mm彩色玻璃每重量箱81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5.03元。在上半年末,只有水泥的平均出厂价格从总体看仍在低谷,其主要原因是国有中小型水泥企业价格过低,致使全国

关于建筑类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关于建筑类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模型 本文是建筑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模型 材料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没有 材料,就没有项目可建。正确处理大宗材料采购与工程造价的匹配关系,是建筑行业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建筑材料的核算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是指各种原材料、主材、辅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它们在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被加工以改变其形 状或性质并构成产品实体。物质主体按其流动性排在资产的前列,其 重要性只能从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顺序来看。它不仅是一种流动资产,也是一种存货。同时有两个条件:第一,物料的经济价值可以随着生 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流动,带来企业现金流的变化;二是材料成本能 够可靠计量。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它改变了自身的形式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最终利润。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成果的实体;是工程造价的主体;是形成建筑产 品的主力军;作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可以 随时变现。如果核算和管理不当,不仅会降低资金利用效率,还会增 加会计记录与市场价格的偏差,导致会计信息的错误和失真。材料的 积压不仅会增加资金的占用,还会导致材料的丢失和损坏,并会因新

产品的出现而“退役”。因此,加强材料的核算和管理,对施工企业 和施工单位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材料应按不同的品种类别进行采购和管理 材料种类繁多,存取渠道不同,不同部门的管理核算方式也不同。材 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算,也可以按历史成本记录。作为建 筑行业的材料价格,一般在当地建设管理部门按期公布的《建筑材料 信息价格》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实际采购成本分期计算。材料收发和 记账均采用实际成本法。 随着建筑业高新技术成果的不断转化和新材料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 的旧材料因功能单调而落后,因达不到新规范的要求而使用受限;由 于施工方法向机械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以前的原材料已经进入市场,成为目前的半成品采购;从原来的现场车间,变成了现代化的工 厂运营。这不仅给物资采购带来了新的困难,也给成本核算部门提出 了新的挑战。采购原材料进行现场加工,还是采购半成品直接安装? 用什么方式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什么样的方案能更有利于建设?这就 需要管理会计详细分析比较各种方案的成本,然后选择最佳方案。 三、建筑材料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 1.制定和计量定额和指标定额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各种材料消耗的定额管理。首先,消费定额的制定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要 有科学的依据,不能凭空捏造。其次,消费定额的制定要严肃、权威,

建筑材料毕业设计论文.doc

关于钢材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水电151 黎松 1500180011

建筑又被称为凝固的音乐,讲得是建筑需要有美的外观和良好耐用的性能,一栋优秀的建筑就像一首百听不厌的歌,一段百看不厌的戏才对,而建筑材料之于建筑,就像乐符于琴谱,只有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各种性能才鞥完成一部优秀的建筑作品,建筑材料使用在不同的建筑物中,处于不同的环境,起着各种不同的作用,要求具有相应的性质。承重结构要求材料有足够的强度,保温隔热的屋顶和墙面要求材料有热容量大且不易传热的性质,挡水,蓄水或防水的建筑物要求材料有一定的抗渗性或不透水性人,受水流泥沙冲刷的建筑物要求材料能抗冲耐磨。同时,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还会长期收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大气因素引起的热胀冷缩,干湿变化,冻熔循环,化学侵蚀以及昆虫和菌类等的生物危害,因此还要求建筑材料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 准确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是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的关键,而材料的性质是选择和使用材料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必须研究和掌握材料的有关性质,建筑材料的性质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材料又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而本篇论文主要讨论钢材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建筑钢材 建筑钢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它主要指用于钢结构中的各种器材和用于给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各种钢筋,钢丝等。由于钢材在工业生产中有较严格的工艺控制,因此质量通常能够得到保证。

1.我国建筑钢材的发展现状 建筑用钢是我国钢材消费的最主要行业,占钢材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基础设施规模较大。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钢材的需求量较大。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增长,促进了建筑钢材生产的快速增长,以建筑用钢的主要产品钢筋和盘条为例:2007年我国共生产钢筋1.01亿T,同比增长16.8%;共生产盘条8038.2万t,同比增长13.8%。我国建筑钢材产能过剩,建筑钢材出口增速加快:2007年我国共出口钢筋590.39万t,同比增长57.91%;共出口盘条623.78万t,同比增长12.31%. 早在1996年我国钢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1998年是世界消费量第一,2001年后是世界进口第一。国际钢铁协会提供的数字显示:我国消费增长现在四世界第一,美国是第二,日本是第三,这个第一比第二第三加在一起还要多。2006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钢材出口大国。建筑用钢属于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产品,钢铁产品的大量出口,不符合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发展方向,增加了我国降低能耗,减少排污的目标实现的难度,国内资源,能源,运力,环境也难以支撑。虽然我国成为钢材出口国,但我国的高附加值钢材供给不足,部分品种依靠进口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 2.钢结构对建筑钢材的要求 建筑钢结构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个行业,特别是在高层钢结构,轻钢厂房钢结构,大型公共建筑的网架结构等方面,发展十分迅速。

建筑材料 论文

《建筑材料》 浅析混凝土的耐久性 班级:建筑082 学号:082979 姓名:淮凯峰 指导老师:周戟

浅析混凝土的耐久性 Analyses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摘要:为了加深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认识,简析了耐久性的含义和现今混凝土耐久性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混凝土现状的因素和改进措施,提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Abstract: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the meaning of highly-socialized durabilit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ncrete situation an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建筑材料 Key Words:concrete durability Building materials 正文: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木工程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耐久性在土木工程结构科研、设计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工程寿命,促进混凝土耐久性的实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1.混凝土的耐久性简介 谈到混凝土,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下什么是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能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1]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一个综合情况,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碳化、碱一骨料反应等很多情况。混凝土除应具有设计要求的强度以保证其能安全地承受设计荷载外,还应该具有在使用条件下抵御周围环境各种因素长期作用的能力。例如:承受压力水作用的混凝土,需要具有一定的抗渗性能;遭受反复冰冻作用的混凝土,需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能;遭受环境水侵蚀作用的混凝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抗侵蚀性能;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混凝土,则需要有较好的耐热性能等。 2.现代混凝土的耐久性现状 与以往混凝土标号普遍较低的情况相比, 现代混凝土的组分发生了变化, 并往往具有早强、高强的特点。现代混凝土组分的变化导致了温度应力高、收缩变形大。同时, 早强和高强引发了混凝土的早裂和高脆性, 大量不成熟的混凝土外加剂成为其耐久性的重要隐患。 现代混凝土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 ①与早期的低标号水泥相比, 近年生产的水泥硅酸三钙、铝酸三钙的含量越来越高, 导致在极短时间内的水化反应激烈, 直接带来混凝土的高水化热、高温差、高收缩量等问题。水泥在较短时间内放出的大量热量, 大体量结构( 如箱梁) 外围的保温隔热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内外温差伴随极高的早期强度, 造

关于建筑论文

关于建筑论文:浅析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摘要: 结合现代建筑,在建筑艺术、绿色建筑和建筑智能化三方面预测了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为未来建筑的设计积累经验, 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人造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未来建筑,艺术,绿色建筑,智能化 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建筑外表具有形式美,而且要求建筑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建筑艺术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物的灵魂,现代建筑中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埃菲尔铁塔和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等,这些建筑都给人类留下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伴随着人们对绿色世界的追求,“绿色建筑”登上了人类舞台,它倡导节约能源、可循环利用、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不断进步的科技将使建筑更加智能化,从而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本文就建筑艺术、绿色建筑和建筑智能化三方面探析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1建筑形态艺术化 建筑艺术是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是通过建筑形象表现出来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建筑审美的提升,建筑形象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建筑的形象包含客观形象和审美的双重含义,它构成手法多样,对人的感染力也多种多样。不同特性的建筑要求具有与之相配的建筑形式,比如纪念性建筑或者其他需要表现庄严的公共建筑应使用对称的建

筑形式,它给人端庄、雄伟、严肃的感觉,而不对称均衡较之对称均衡显得轻巧、活泼,对于庄严的建筑就不适用了。不仅建筑本身存在韵律,建筑和建筑之间也存在韵律。韵律是任何物体各要素重复出现所形成的一种特征,一个建筑物的大部分艺术效果,就依靠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洁性来取得的。不同建筑物之间的韵律能够赋予城市以音乐美,从而给城市规划注入了活力。 信息时代的来临呼唤着新的空间和造型以体现其时代的特征,现代建筑师突破传统,从绘画上吸收发展的营养,现代建筑艺术逐渐走向抽象的表达。 2走绿色建筑的道路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将向环保型材料和绿色设计两方面发展。 2.1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 1) 环保型建筑材料要求亲和环境。环境亲和的建筑材料应该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管理、不散发或很少散发有害物质(同时也得兼顾其他方面的特性,如艺术效果),当前建筑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材类、板材类、涂料类及水泥等方面,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催生具有更优性能的环保型材料来取代这些“垃圾”建材。现代基础工程中环保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虽然这些材料造价相对高

建筑材料调查分析报告

建筑材料调查报告 (第二组) 组员:张燕飞(组长) 石颖 史冰冰 王伊宁 吴兆一 于海波 张笛 张雷 朱芳 胡梦琳 张伟刚

建筑材料调查报告 建筑学一班第二小组 一: 建筑钢材 建筑材料中,钢材起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较高的抗拉伸性能和韧性,多用于受拉或受弯构体。 经建筑钢材经销店调查,了解到以下几种类型: 1.角钢:成直角等长状的材料,用于焊接货架等结构,有时也用于美工。其尺寸以mm为单位。一般口径 30x30mm ,长度 12或18 m 。 2.方钢:属于型钢。与其他型钢互相搭配,获得不同形式的钢结构。尺寸以mm为单位。一般口径 25x25mm 40x60mm 15x15mm ,长度 12或18m 。 3.钢筋:长条状的材料,与混凝土混合以作梁等承重体系。 直径 6~40mm ,5~2.5mm ,2.5mm 以下。 4.钢板:要紧分厚板,中板,薄板三种;也可分为冷板和热板,热板表面较粗糙,而冷板表面光滑,有金属光泽, 可作装饰用。作业工建筑运用较多。譬如,厂方屋面,工

作平台及梯子踏步板等。尺寸单位以mm计算,分 0.2mm 0.3mm 1.0mm 1.1mm 2.2mm 。 5.槽钢:属于型钢。也是与其它型钢组合搭配,结合出不同形式的结钩,分轻重厚薄。其口径一般 100x30mm ,长度 6m ,12m 。 6.钢管:焊接支架,不同口径的钢管多用于穿电线,及水暖。依照焊口还分为无缝钢管和有缝钢管。为防锈蚀及美观,一般可在外表面镀锌,称为镀锌管。其尺寸以外径计算,单位与上述材料不同,为寸。

DN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 12 5 15 4分 6 分 1 寸 1. 2 寸 1. 5 寸 2 寸 2. 5 寸 3 寸 4 寸 5 寸 6 寸

有关建材的一篇文章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外墙外保温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节能技术,其推广和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外墙用聚苯板保温施工的基础上,总结了苯板保温的实用性和防止墙面出现裂缝的施工方法。 0 引言 相比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能有效地防止与减少墙体及屋面的温度变形,有效消除顶层横墙常见的斜裂缝或八字裂缝。既可以减少围护结构的温度应力,又能对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并有效地提高主体结构的耐久性,所以比外墙内保温更具科学合理性。 1 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的应用 贯彻国家有关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改善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整体质量。应用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无疑将对外墙外保温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该技术是适合我国建筑节能国情和气候特点的

新型外墙保温技术,能为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的技术支撑。该系统对从外墙外保温系统是否采用空腔构造(点粘或满粘)、有机保温层是否有防火分仓或防火隔离带、有机保温材料表面是否有防火保护面层及厚度三个关键要素,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防火性能对比试验研究。根据新标准及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等级划分及适用高度,对无空腔防火型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进行等级评价和应用范围限定,来提高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及系统的各项性能和经济效应。创建与创新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满粘代替点粘、条粘,使聚苯板面应力分布较均匀,避免了应力的集中,同时粘结率大大的高于40%以上,有效的提高了粘结性能、拉剪切性能和抗风压性能,门窗口的防火隔断及防火隔断带(防火分仓)全部用防火胶粉聚苯颗粒严密包覆,提高防火的安全性,大量利用对环境有害的固体废弃物,使其变废为宝,高效综合利用,符合国家提出的发展利废建材,发展循环经济的要

建筑材料选型与设计毕业论文

建筑材料选型与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 1 设计要点 1.1 建筑平面设计 (1)依据建筑功能的要求,确定柱网的尺寸,然后,再逐一定出各房间的开间和进深; (2)根据交通、防火与疏散的要求,确定楼梯间的位置和尺寸; (3)确定墙体所用的材料和厚度,以及门窗的型号与尺寸; 1.2 建筑立面设计 (1)确定门窗的立面形式。门窗的立面形式一定要与立面整体效果相协调; (2)与平面图对照,核对雨水管、雨篷等的位置及做法; (3)确定墙体立面装饰材料做法、色彩以及分格艺术处理的详细尺寸; 1.3 建筑剖面设计 (1)分析建筑物空间组合情况,确定其最合适的剖切位置。一般要求剖到楼梯及有高低错落的部位; (2)进一步核实外墙窗台、过梁、圈梁、楼板等在外墙高度上的构造关系,确定选用哪种类型的窗台、过梁、圈梁、楼板及其形状和材料; (3)根据平面图计算确定的尺寸,核对楼梯的在高度方向上的梯段的尺寸,确定平台梁的尺寸。 2 建筑平面设计 该医院住院部虽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区域,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进行设计,平面上力求简单、规则、对称,有利于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中间用连廊将住院部与医院主体相连,形成水平交通通道,使其布局流畅同时又利于抗震。

主楼柱网是竖向承重构件的定位轴线在建筑平面上所形成的网格,是框架结构的脉络。柱网布置既要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使结构受力合理,构件种类少,施工方便。柱网布置还应与建筑分隔墙布置互相协调,一般常将柱子设在纵横建筑墙交叉点上,以尽量减少柱网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影响。框架结构常见的柱网不止方式有:廊式、外廊式、等跨式、对称不等跨式等。本框架结构教学楼采用廊式柱网布置,也就是中间为走廊,两边为教室。考虑到走廊长度大于40m,两面布置房间时,走廊最小净宽度为1.8m,所以中间走廊的跨度取为2.7m。两边房间的开间和进深根据柱网的尺寸灵活布置,因而横向的柱跨度分别为纵向柱跨度均为3.6m。纵向一共有10跨,总长度为51m,总宽度为18.6m。其长宽比为2.7,满足7度设防区建筑物长宽比不允许超过6.0的要求。 该住院部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首层设有门厅、值班室、病房,护士站,配药室,男女卫生间等。作为垂直交通的楼梯设在两端进门的位置,满足了安全疏散距离不超过20m的要求,又有效的利用了建筑面积。 各层平面建筑施工图见建施02—07。 3 建筑立面设计 该教学楼在建筑立面上采用宽大而明亮玻璃窗,特别是主楼采用柱间弧形造型窗,有效的满足教学采光的要求,同时可以表现简洁和现代感,还增加了立面的美观效果。建筑立面和竖向剖面上力求规则,避免立面的凹进或突出,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变化均匀,有利于结构抗震。另一方面,该教学楼总体布局采用以高层建筑为主体的对称而又分散的布局形式(Ⅱ区为七层,Ⅲ区为两层,Ⅰ、Ⅳ为三层),主楼采用柱外露的形式形成竖线条,更衬托出主楼的高大、雄伟,以满足建筑立面形式美观的原则。 各立面建筑施工图见建施10—12。 4 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物的剖面图要反映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建筑物的层数及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 在建筑物的层高上,考虑到建筑空间比例要求,一般房间高度与进深的合适比例为1:2,该教学楼的进深为7.5m,又考虑到提供足够的房间净高度,以避免净高低的房间给人压抑的感觉。因此,综合考虑各层的层高均为教学楼常用的3.3m,室外高差采用0.45m。根据总建筑面积等各方面的要求,总层数为5层,总建筑高度为19.8m,其高宽比为1.1,满足7度抗震设防烈度区建筑物高宽比不允许超过4的要求。另外从室采光和通风的角度考虑,窗台的高度取0.9m。屋顶不上人,取屋顶女儿墙高度为0.4m。详细的建筑剖面图见建施08、09。 5 建筑说明

建筑材料论文优秀范文

建筑材料论文优秀范文 探讨建筑工程材料的验收管理 摘要:建筑工程材料种类繁多,且由于使用部位、用途的不同,质量要求各有所异, 材料的验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验以及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的 验收,很好地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验收;质量检验; 建筑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支柱产业,它已渗透到其它各领域、各行业,是它们赖 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建筑工程质量至关重要,轻则影响美观、功能,造成用户使 用不便,重则与大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工程质量与建筑材料有着直接或间接 的关系,有相当的工程质量事故是因建筑材料质量而导致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低劣成为一 些工程质量事故的直接原因:有相当的工程质量事故是与建筑材料间接相关,即非材料本 身直接的质量问题,而是误用或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因此,为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基本保证,必须对建筑工程材料的验收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验: 一质量检验。 在质量监督工作中,利用各类技术手段对建筑工程的材料、结构、部位、构件和工序 质量的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和度量,并将所得的结果与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各个质量特性的符合性,这种活动就叫做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质量监督工 作的保证内容,也是进行数理统计的基础工作和质量信息的主要来源。 二质量检验原则。 工程材料含中间产品,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使用。 监理工程师在进行质量检验的时候,必须遵循质量标准和及时检验原则。1、质量标准原则。质量标准的直接依据是工程合同。一般来说,在监理工程师的参与下,业主与承包商 所签订的工程合同已对工程材料中间产品、构配件的质量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它是进行 质量检验的直接依据。对工程合同未作出具体规定者,则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目标,援引相应的技术规范或规定进行处理,不得故意为难承包商。监理工程师通过一系列检验 手段,将所得的数据与厂商所提供的技术证明文件相对照,对承包商拟采用的工程材料中 间产品、构配件的质量可靠性作出有根据的判断,从而决定该材料是否可以用于项目建设。 另一方面,监理工程师应将检验结果及对材料生产厂商的质量资格、能力、水平的判 断及时通报承包商,使承包商掌握有关的质最情报[1]。2、及时检验原则。及时检验是防 止停工待料,避免由此而引起索赔的另一条检验原则。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系统应对承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剖析

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 电子1303班张寅德绪论 科技文明与建筑 当代美洲建筑广泛地使用工业化的材料、形式与意象的背后是否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与涵义?这些当代的美洲建筑与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历经40余年考验,至今依然风行的欧洲高科技派建筑有何不同?新一代的北美高科技建筑是否想传达新的当代科技文化讯息,或者是如前代的高科技建筑师们的建筑设计作品——仅止于响应功能与视觉上的考量?高科技派建筑的出现乃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坚持与发扬,是一很容易被辨识出的现代主义分支,强调对建筑构件与生产系统的工业化与系统化的制造。同时,新型建材的出现又让科技文明在建筑中无限放大。 皮埃尔。夏卢(Pierre Chareau)在巴黎所设计的“玻璃之屋”(1928—1932)中,将建筑物的主要部分巧妙地置入由钢结构所支撑的一个外露骨架内,而形成了这栋楼高三层建筑物之地面层的入口,住宅的第二、三层,则由玻璃砖包覆,容许光线穿透进入较低楼层,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首次使用的住宅设计上的装置,如:能源管线、机械排气管开关及工业化规格的楼梯扶手,所有机械系统都外露,如书架般的展示出来。在卢卡的这个设计方案中,对技术美学的创新显而易见的,该方案并不只是后来的高科技派建筑师设计的主要灵感来源。同时也是使用新型建材的先驱者。 发展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集中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尤其是在住的方面要求更加的高质量。这就促进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材料费用在基本建设总费用中占50%以上,具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建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水平制约着建筑与结构形式和施工方

法。此外,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经济适用、美观、节能)等各种性能。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发展状况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并结合目前建筑材料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状况。 【关键字】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状况 新型建筑材料是相对于传统建筑材料而言的,它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具有传统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功能。 建筑材料费用在基本建设总费用中占50%以上,具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建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水平制约着建筑与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此外,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经济适用、美观、节能)等各种性能。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工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一般来说,新型建筑材料应具有一下特点: (1)复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料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利用符合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应运而生。所为复合技术是将有机与有机。有机与无机、无机与无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适当的比例复合。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有效地将集中材料的优良性能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据专家预测,21世纪复合材料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复合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领域很广泛,例如管道复合材料有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铜塑复合管等;复合板材料有铝塑复合板、天然大理石与瓷砖复合板等;门窗复合材料有塑钢共挤门窗、铝塑复合门窗等。 (2)多功能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材料功能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要求新型材料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即要求材料不仅要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之建筑

高中语文写作素材 建筑 一.建筑名言 玛瑙琉璃瓦,浸透着金碧辉煌。巍峨高耸的楼阁,倒映在湖水中,流连着渺渺波光云影,有着一股贯穿青天的磅礴气势。金色的铸壁,在手绘山水画的墙面彩绘粉饰下,显得古色古香古朴厚重,给人一种无比的震撼感。——仙魅 简言之,建筑没有表达任何“真理”,只表达缔造它的那个社会的信心和自满。——霍布斯鲍姆 座伟大的建筑物,按我的看法,必须从无可量度的状况开始,当它被设计着的时候又必须通过所有可以量度的手段,最后又一定是无可量度的。建筑房屋的唯一途径,也就是使建筑物呈现眼前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可量度的手段。你必须服从自然法则。一定量的砖,施工方法以及工程技术均在必须之列。到最后,建筑物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它发生出不可量度的气质,焕发出活生生的精神。———路易·康 过去我认定有无重力的物体存在,而现在我已经可以确信建筑就是无重力的,是可以飘浮的。———Zahahadid 建筑与基地间应当有着某种经验上的联系,一种形而上的联系,一种诗意的连结!———StevenHoll 街道既是建筑问题,又是规划问题。……建筑也涉及街道。现今的街道没有反映其活动的“序”。街道看上去都差不多,几乎不反映它们所服务的活动内容。街道的设计是设计街道的活动。———路易·康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梁思成 我们应把社会的大效益放在第一位,建筑师应以整个社会为最大业主,这应该是每一个建筑师的追求。———何镜堂 建筑设计不 能只顾自己的一个设计而要和整 个城市的风格相和谐。———张开济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谢林(或贝多芬) 建筑,这是最高的艺术,它达到了柏拉图式的崇高、数学的规律、哲学的思想、由动情的协调产生的和谐之感。这才是建筑的目的。———勒·柯布西耶 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F·L·赖特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梁思成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

201 5 至201 6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课程:新型建筑材料 题目:浅述建筑防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类别:论文□√设计□创业实践□实验报告□调研报告□其他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4级土木工程本5班 学号:1414410533 学生姓名:袁慧 任课教师:李晏丞 完成时间:2016年4月26日 教务处制 二○一六年四月

浅述建筑防水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袁慧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五班 摘要:本工程是保定市城乡建筑设计院办公楼设计,共4层,第一层层高3.6米、其余层层高3.3米,总高15.00米,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说明书包括如下部分:1.工程概况;2,荷载计算;3,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计算和设计;4,屋盖、楼盖设计;5,楼梯设计;6基础设计。本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完成6张建筑施工图和6张结构施工图。结构设计主要对⑦轴横向框架进行了抗震设计:根据结构设计方案,采用底部剪力法求水平地震荷载作用大小,用D值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根据内力组合找出最不利内力,对框架梁、柱进行配筋计算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侧移验算、标准层楼盖及屋盖设计、楼梯设计和基础设计。 关键词:框架结构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引言:按照甲方对建筑物功能方面要求,办公楼共四层,框架结构,设有综合经营计划科、院长办公室、总工办公室、总经济师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副总经理办公室、设计室、晒图室、图档室、会议室、多功能厅等。为了使建筑更好的达到其功能要求:平面内采用内廊式布置;底层层高为3.6m其他层层高3.3m;一、二层设置办公室,顶层考虑多功能厅;主要房间为设计工作室,采用大房间,内部分割;屋面为不上人屋面。 1. 新型建筑材料与生态环境 1.1 分类与特点 由于新型建筑材料本身是一种处于不断更新发展状态的材料。因为它的分类和命名比较混乱。可以可以按用途,建筑各部位使用建筑材料的状况。原材料来源,以及建筑工程材料的使用性能,建筑工程材料的使用部位建筑工程材料的化学成分。 1.2 新型建筑材料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新型建筑材料也是一种从原料开采,制造使用自废弃的整个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少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它具有三大特性,具有先进性,具有环境协调性,具有舒适性。 1.3 新型建筑材料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建筑材料构筑了人类的文化历史和现代物质文化文明,新型建筑材料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由于混泥土的振捣及施工机械的运转产生噪音粉尘妨碍交通等现象,对周围环境造成各种不良现象。

水泥分析论文

冶金与建筑材料检验综合报告 水泥全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第一篇水泥分析简介 (2) 1 资料查阅 (2) 1.1水泥组成、分类、用途 (2) 1.2水泥生产简介 (2) 2 文献综述 (3) 水泥检测意义 (3) 第二篇实验部分 (4) 1检测项目一水泥中铁、铝含量的测定 (4) 1.2测定意义 (4) 1.3仪器及工作参数 (4) 1.4试剂 (4) 1.5工作程序 (5) 1.6结果与讨论 (5) 2检测项目二水泥中硅含量的测定 (7) 1.1测定意义 (7) 1.2测定方法 (7) 1.3仪器及工作参数 (8) 1.4试剂 (8) 1.5工作程序 (8) 1.6结果与讨论 (9) 3检测项目三水泥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10) 1.1测定意义 (10) 1.2测定方法 (10)

1.3仪器及工作参数 (10) 1.4试剂 (10) 1.5工作程序 (11) 1.6结果与讨论 (11) 第三篇学习体会 (13) 1检测项目结论 (13) 1.1精密度 (13) 1.2准确度 (13) 1.3检验结果 (13) 2 水泥分析学习收获 (13) 2.1解释下列概念 (13) 2.2简答 (13) 2.5尚存在哪些问题 (14)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水泥分析 摘要: 水泥中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其中的主要含有的氧化物有SiO2 、Fe2O3 、Al2O3 、CaO和MgO。只有这些成分占有一定合适的百分比它才能被用于建筑中,用络和滴定法测得Fe3+、Al3+、Ca2+、Mg2+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出Fe2O3 、Al2O3 、CaO和MgO的量,而SiO2的含量可用重量分析法测得。 关键词: 水泥、含量、络合滴定

建筑技术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概述新型建筑材料之种类及特征,其次分析了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的使用,进而阐述了发展新型建材发展新型节能建材的意义。最后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及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型建材;应用;发展 正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集中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尤其是在住的方面要求更加的高质量。这就促进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材料费用在基本建设总费用中占50%以上,具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建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水平制约着建筑与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此外,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经济适用、美观、节能)等各种性能。因此,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建筑材料是建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材工业中的新兴产业,其范畴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四大类。生产和使用新型建材,既节能、节地、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又可启动、刺激消费,促进建筑业和住宅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新型建材是实施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我国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方针的重要措施,更是实施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研究制定新型建筑材料行业“十二五”规划,对于引导型建材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意义 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保护耕地资源的需要。中国房屋建筑材料中70%是墙改材料,其中粘土砖仍占据主导地位,而生产粘土砖的粘土资源则又是相对较优质的粘土。从中国耕地资源条件看,全国耕地只占土地面积的13%,目前人均耕地1.43亩,为世界平均值的约1/3。耕地资源紧张,且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已是不争事实。开发建材新产品,为推广节能建筑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 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缓解能源紧张的需要。建材工业是和建筑业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行业,两者已一并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市场角度看,建筑业是建材业的最终用户,建材行业产品的77.3%用于建筑业。目前,中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平方米,但新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中国建筑能耗已占全国能源消耗的近30%。如果建筑节能工作仍维持目前状况,到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仅空调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发电。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发展新型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建筑材料行业是利用各类废弃物最多、潜力最大的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为建材行业赋予了新的生机,目前,中国建材工业消纳了大量的工业和建筑废弃物,如利用煤炭行业的煤矸石烧砖,用电力行业的粉煤灰作为水泥的生产原料与混合材,生产粉煤灰砖和纤维水泥外墙板,脱硫石膏生产石膏板,用冶金产业的各种高炉矿渣生产矿渣水泥、制成矿棉吸音板等,另外,建材产业还能处理相当部分的城市垃圾,甚至部分有毒有害废弃物都能得到有效的消纳和利用。据统计,目前全国建材业每年消纳和利用的各类固体废弃物数量在4亿吨左右,约占全国工业部门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的80%以上。实践证明,建材行业成为整个社会实现资源循环的一个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