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字博物馆简介

中国文字博物馆简介

中国文字博物馆简介
中国文字博物馆简介

汇集天下文字展示中华文明

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北侧,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2009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庆典仪式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馆仪式。李长春同志宣布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刘延东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项目一期工程占地81亩,建筑面积为22700平方米,总投资39751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主体馆、广场、字坊等,功能定位主要是文物

收藏和展示。二期工程拟占地175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功能定位主要是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

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坊高18.8米,宽10米,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象征性建筑之一。字坊前方两侧各有金色铜质凤鸟雕塑一尊,取材于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凤鸟纹纹饰,整体形象高贵典雅,有待翔之势,象征着新时期我国文字文明新飞跃。在通向主体馆的主干道两侧是由28片极具代表性的铜质甲骨片组成的碑林,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它代表着28星宿,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我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馆高32.5米,主体建筑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展现殷商宫殿“四阿重屋”的效果,不仅隐含了中国文字文化内涵,也显示了文字在我国文明发展长河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馆金碧辉煌的建筑外观与错落有致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显示了人文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哲学内涵。

作为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文物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个方面。整体布展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特别展览3个部分。其中,“中国文字发展史陈列”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共有5个展厅,15个单元,向公众全面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同时,呈现出我国多民族文字大家庭的盛况。同时,中国文字博物馆在陈展过程中十分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专门设置了互动与影像厅,包括缤纷汉字、猜字谜、名片设计、数字化汉字、文字载体展示、3D课堂等10个互动游戏。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览定位准确、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气势宏伟,反映了中国文字发展史的基本脉络,是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

冯其庸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

▲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

李学勤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

裘锡圭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委员会委员

饶宗颐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

周有光“汉语拼音之父”、著名的语言学家

张颔山西省著名古文字学家

杨鸿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任委员:

李学勤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

副主任委员:

黄德宽安徽大学校长、教授

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赵平安清华大学历史系、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白建国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

秘书长:

徐在国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字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重

点文物

太师虘簋通高18.7cm,口径

21.5cm,腹深9.7cm,足径23cm,重10kg。该器低体宽腹,束颈侈口,盖面隆起,盖钮作圆圈状,圈足低矮而外撇,足径与腹径相差不大,颈部设置一对圆雕兽头捉手,兽目呈蝌蚪形外凸,兽角作圆柱状,兽头没有连铸通常的半环形耳圈,形制特殊,甚为少见。太师虘簋是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8件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一件。该器盖器同铭,各铸铭文7行,行10字,共70字,记载周王十二年正月既望甲午日,赏赐太师虘的史实。太师虘簋铭文中纪年、月序、月相、日辰4项皆全,可作为西周推断王世的标准器。铭文中的两个人名,师晨和曶,在师晨鼎、曶鼎?匜、克钟铭文中同见,据此可初步将此器年代定为西周夷王之世。铭文中“师量宫”为西周很多宫名中仅见。此器保存完好,器盖皆全,未经著録,对研究西周晚期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据周代礼制,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因此完整的太师虘簋应为一组4件。现在4件太师虘簋已全部现世,另外3件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崇源公司。

伯梁其盨通高19.5厘米,口纵15.5厘米,口横22.8厘米,腹深

10厘米。长方形,圆角,敛口,腹微鼓,

两端有兽首耳,圆足正背面有壶门形缺,

盖上有4个云朵形扉。盖顶饰兽目交连

纹,盖沿和口下饰变形兽体纹,盖上和

腹饰瓦纹。伯梁其盨,盖器同铭,各铸

铭文4行,共31字,记载伯梁其制作此

盨,为周王祈福的事。

善夫吉父善夫吉父,2件,通高37.6cm,口径15.2cm,腹

深30.4cm。侈口束颈,溜肩收腹,盖上有圈状

捉手,肩、腹、盖上饰鳞纹,颈饰环带纹。盖榫

和口内壁各有铭文15字,“善夫吉父作旅,

其子子孙孙永宝用。”两件器物范线清楚,两龙

耳内存有范土,外底有当时的铸补痕,也有宽十字和“V”字型凸线纹,应是1940年陕西扶风任家村窖藏中的一部分,其铭文对研究西周历史及“善夫吉父”家族有重要意义。

善夫吉父鬲

善夫吉父鬲,3件,通高12cm,口径16.7cm,档深6.8cm。系西周晚期标准器,社科院考古所《殷周金文集成》著

录6件,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2件,西安市文保

考古所1件,河南博物院1件,首都博物馆1

件,另1件藏地不明。同样的鬲在于省吾先生《商

周金文录遗》、陕西省博物馆《青铜器图释》、《考

古》1966年第4期中均有著录,应为1940年陕

西扶风任家村窖藏出土的同一组器物。这3件鬲

保存完好,铭文17字,铸造范线范缀清晰,皮

壳锈色清楚,其铭文对研究周原青铜器及生活礼仪具有重要价值。

环带纹铜壶

通高54.5cm,口径17cm,腹深41.6cm。此系西周晚期标准器,壶

形制、纹饰属西周晚期典型器制,形体壮

美,无铭文,颈部有一对衔环兽头耳,口

下、颈部、盖侧均饰环带纹,盖顶饰团状

凤鸟纹。此壶盖捉手内有卷曲鸟纹,衬云

雷纹地,器身饰三层波带纹,圈足饰斜角

云纹,非常规整,有较高艺术价值。应为

1940年陕西扶风任家村窖藏出土。

文物保护陈列展示

科学研究学术交流

岳麓书院导游讲解词精讲

岳麓书院主体讲解词 (一)石碑 这边有一块简单介绍岳麓书院的石碑。书院,是我国古代集教学、藏书与祭祀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教育组织。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近千所书院,最著名的莫过于古代四大书院。它们分别是是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以及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潭州(现在长沙)太守朱洞正式创立岳麓书院,距今已经有1037年的历史,所以书院素有“千年学府”的美称,前门悬挂的“千年学府”匾是1986年书院建院1010周年也是湖南大学定校名60周年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给我们的,是对我们书院千年办学的高度概括和赞誉。“千年学府”四个字是集唐代湘籍书法家欧阳询的字。 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到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历经湖南师范学院、湖南工专,于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现在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一个下属学院,从本科到博士每年都有招生,相续办学。这也是岳麓书院与其他三个书院的不同之处,它是集旅游、研究、教学为一体的。 左侧石碑时岳麓书院在1988年被定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颁发的一块标志碑。 (二)赫曦台 这面木质屏风上是岳麓书院的平面示意图,岳麓书院主体建筑面积有31000多平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三大部份。书院主体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建筑格局,体现了我国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而我们的讲解也将以中轴线为主。 前面我们已经提及,古代书院多有讲学、藏书和祭祀三大功能。在岳麓书院里,讲堂讲学,御书楼藏书,而文庙就是起到祭祀作用的地方。岳麓书院是四大书院之中唯一一个附建文庙的书院,而不像其他书院只是以单独一间房屋祭祀孔子。

中国书院博物馆讲解词

中国书院博物馆讲解词 中国书院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中国书院史和文化教育史的专题博物馆,也是湖南建成的首个全国性博物馆。我们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陈列手段,将书院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它的建筑面积为4786平米,陈列面积为3100平米。 您看到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外墙和入口处有“中国书院博物馆”几个大字,这是集南宋理学家、书院教育家朱熹的字。进入博物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仿南宋的黄铜铸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印章。接着我们来到的是序厅,序厅除了有介绍中国书院博物馆陈列内容的文字之外,还有大型的壁画。为了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能生动的再现中国古代数以千计的书院,我们陈列的时候将壁画与陈列内容相结合,将中国古代书院以直观的形式、艺术的手段再现出来。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弦歌千年”展厅,这里将向大家展示中国古代书院的千年发展历史。“书院”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在大家看到的展柜中的这本南宋王应麟写的《玉海》,当时的书院实际上是藏书机构,唐代国家级的图书馆就是用书院命名的,称为丽正、集贤书院,展柜中的其他几本书对此都有记载。 到了唐末、五代,不少学者将自己读书、藏书的书房也命名为书院,并且招收学生,这样唐末的书房就逐渐衍生出了教育因素,形成了教育机构。我们看到这里有提到邺侯书院,邺侯书院原名是南岳书院,位于南岳烟霞峰,唐代邺侯李泌曾在这里读书,李泌是陕西西

安人,家富藏书,韩愈有诗句说“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贞元年间,李泌的儿子李繁创建南岳书院,到南宋改为邺侯书院。 到了北宋,在北宋初期,书院发展迅速,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当时出现了多所著名的书院,四大书院的说法流传至今,大家看看墙上的一览表,在南宋、元代、清代学者心中的四大书院都有不同,但无论哪种说法,岳麓书院都名列其中,这足以说明岳麓书院在北宋初期的地位。到了南宋时期,书院转变为理学家研究学问、宣讲学术的重要机构,书院数量远远超过了北宋,而且确立了完善的书院制度,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研究与传播的大本营。展柜中的《乾道五年规约》,也称为《丽泽书院规约》,是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为丽泽书院制定的制度性文件,对书院学生的学习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岳麓书院”石碑 “白鹭洲书院”石碑,白鹭洲书院在江西吉安,是南宋著名的书院,文天祥就是这里的学生。 元代的蒙古贵族统治中原之后,多次发布诏令要求保护好文庙、书院,使得元代的书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元代在南方的书院继承南宋书院的传统,继续研究与传播理学。大家看到的这块《白鹿洞书院教条碑》是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时所撰写的,南宋后期,这一教条成为全国书院所共同遵守的教条,元代书院更加广泛的遵从这一教条;大家看到展柜中还有一本《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是元代后期程端礼所撰写,程端礼曾经担任多所书院的山长,这本书主要规定学生每年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另一方面,元代书院还有一个特点,就

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段路北。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观后感作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暑假的第一天,杨老师带我们去夏令营活动----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江泽民爷爷写的“中国文字博物馆”这七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后面就是文字博物馆的大门,形状好像是一把大大的钥匙矗立在那里让我们去开启文字的殿堂。文字博物馆又像一座金字塔,但是没有尖,看上去雄伟而壮观。 我们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投影屏幕,里面播放着整个文字博物馆的简介,往里走就看到一个个甲骨文还有一些考古员的工具。我最喜欢第二层了,这里有可以用手在上面写字的电脑,,你想写什么字都可以都是工工整整的,还有一些电子书,只要在上面用手一挥就可以翻页了,还有一副五十六个民族人物的巨画和各种民族的语言文字课本,让我们了解到我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中国就有这么一个文字博物馆而且在我们安阳.我为中国的文化感到骄傲.更为安阳感到自豪. 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观后感篇2放暑假的时候,我姨姨夫带姥姥、姥爷、妈妈、我和飞飞一起去玩。 我们先去了林州的太行山大峡谷的桃花谷,哪儿的风景真美呀,

然后我们还去了安阳的文字博物馆。我认为安阳的文字博物馆最好玩了。 博物馆一共分为三成,第一层讲的是甲骨文的出现时间和发现过程,第二层讲的是甲骨文的来历和制作方法,第三层讲的是文字的发展和各个民族的文字。 一层:甲骨文一殷商时期就被发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当地的农民在采收花生时,偶然捡到一些龟甲和兽骨,被当成中药卖给药铺,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和学生赵军偶然在中药材的“龙骨”片上发现有古文字,于是开始了对此的搜集和研究。 二层: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纪录。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是天气晴雨,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痛、求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了!所以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绵延使用了一段时期。 三层:现代汉字的发展,也许炎黄子孙根本不曾留意,随着现代信息资讯科技的迅猛发展,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赖以传承和延续的工具;;;古老的汉语言文字,在目前以英文为主导的现代信息资讯世界,正面临激烈挑战。香港文化传信集团有限公司以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几年来,他们投入巨资,组织力量,刻苦攻关,奋勇拼搏,终于使这种被动局面得以彻底改变,并转危为安。该公司及“奇人”朱邦复,从事汉字研究30余年,发明了“仓颉输入法”、首创

孟母园导游词(续)

孟母园导游词(续) 文/张永年 前面已向大家介绍了孟母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塑像面前韩少辉老师题书的孟母颂,接下来带领大家去各个景点参观浏览一下。 孟母塑像后面有个二层建筑,底层是工匠馆,换句话说叫工匠博物馆。馆里面摆放着108行业的泥塑场景,人物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传神;还有古代各种锔瓷实物的展示,柜台

里展示的是古代艺人进行加工时使用过的工具,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观赏到古代实物工艺的精湛技术,还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浓郁的古文化氛围。 工匠馆顶部的这层建筑叫孟母祠堂,中间房间的那尊塑像就是孟母。塑像两旁的泥塑人物,重现了孟母三迁时所经历的各种场景,体现了中国母爱特有的伟大情怀。环绕祠堂外围的这些建筑叫孟子碑廊,碑上面记载着孟子生前的各种经典名句,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饱览各种字体镌刻的内容,能让你的思绪跟随碑文的内容沉浸在古人励志求学的场景中去。 接下来我们去孟母塑像东面的四合院去参观一下。经过东边的这个屋脊式石牌楼,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明德园,或者叫孟子书院。院里面架立着一个大红木鼓,这个鼓的意思就是击鼓鸣志的意思。正殿里面的三尊塑像就是孟子、孔子和老子。东边紧挨的这个小四合院就是孟子书房了,看着屋内所摆列的这些书案笔砚,你是否会隐隐感受到朗朗读书声在耳旁响起? 我们再去西边浏览一下。大家看到了吧,广场西边的石牌楼旁边的四合院就是怡萱园了。怡萱园里面有二十四尊塑像,这二十四尊塑像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二十四贤母的光辉形象。在这里,你不仅会感受到古代慈母教子的情形,还可以浏览到二十四贤母教育儿子的事迹描述。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孟母园参观浏览。对了,孟母塑像后面的哪些篆刻字,我还没给大家念呢,念得不好,有念错字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在此深表感谢。 惟天为大,惟尧则天,孔圣承之,广彼渊泉,山川鐘秀,孟子生焉,开来继往,道億绵延,至大至刚,养气浩然,欲平欲治,独任其肩,从徒数百,后车骈联,布其王道,贻矩七篇,民贵君轻,国人制权,德贵爵轻,君子在前,保民恒产,同利不专,治世惟仁,守义不迁,金声玉振,纬地经天,德齐帱载,道贯方圆,伟哉亚圣,屹立永年。仁里煕熙,供养峰巅。 2020/1/2于孟母园

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四实小宋家和 3月1日,星期天,晴。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开车来到了安阳中国文字博物 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鎏金的博物馆建筑,气势恢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馆名北边是“字”门,它采用了甲骨文中“字”的字形建造而成。过了“字”门就是广场,广场两侧是用玻璃镶嵌保护的各种复制的甲骨文,在广场上有很多白鸽,朝着我们“咕咕咕”地叫着,好像在欢迎我们。 接着我们走进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厅。大厅正中挂着一个很大的电子屏幕,上面不断地重复播放着对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些介绍;迎着大厅是用朱红写的繁体“论语”两个字,上下排列被警戒线保护着,大厅南面墙上挂着一块牌匾,牌匾上写着“一片甲骨惊天下”几个字;大厅东面是中国书法简史,介绍了我国书法的形成、发展历史;大厅西面则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介绍的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一楼的展厅展示的是甲骨文的发掘过程。来到二楼展厅,众多的甲骨文字便呈现在我们眼前。我和妈妈试着认这些甲骨文字,有些“日”“水”等象形文字偶尔也能认对一个;再往前走,陈列的是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有的是用来喝酒的,有的是用来煮饭的,有的是用来制作瓷器的,有的是用来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的是用来

打仗的,各种用途,它们上面多多少少也都有文字,是从全国各地文物博物馆汇集到此的,这上面的文字被称作金文。 在三楼展厅,我们看见了许多雕像,有一处是反映古代人们制陶的场景,有的挖泥、有的做坯,有的烧火、有的打磨、成品被运走销售。在一个展厅我们还看到了制作纸张的工艺,它是西汉的蔡伦发明的,用竹子经过浸泡、锤桨、蒸煮、压制成纸。想一想,蔡伦真的很伟大啊,如果没有造纸术,我国的历史文化还不知道怎样传承下来呢。 今天的收获可真多啊!

平遥古城讲解词

如果说丽江是位纯美的少女,那么平遥就是位底蕴深厚的乱世佳人。200年前,山西省曾是中国经济的命脉之省。许多从这里走出去的人都成了富贵商贾,人们称之为“晋商”。当年的晋商富可敌国,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哦乔家借钱还国债,晋商的经济实力从这可见。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彟,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就是凭借当时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的。建国后,武氏并封为国公,地位等同于秦琼、程咬金等,可以想象李渊父子当时从武氏那得到多少财产,而武氏也从他最初聪明的政治投资中获得巨大的回报。其后还孕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当然这是后话了。平遥古城是我国现存的四座完好古城之一,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已有2700多年历史。建筑按照封建传统礼制“左祖右社”,又按照朱元璋“高筑墙”的政策,以及金代建造的文庙大成殿等各大街小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浓郁的晋商文化气息,深宅灰墙、市楼落日。以平遥为中心的晋中民宅群落,又何止四家大院大红灯笼高高挂。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的太原盆地西南,山西省的中部。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我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4000年前,帝尧被推为部落领袖后,早先曾定居平遥一带。后因汾河下游泥沙淤塞,洪水泛滥,使晋中盆地夷为一片晋阳湖。帝尧只好带着他的臣僚及妻室离开故地,南行迁往平阳。帝尧却不幸身亡。于是,禹承担起来治理晋阳湖的大业。大禹经过10余年的努力,终于凿开了灵石口,把积水缓缓地疏到黄河里,空出了晋阳湖。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因水灾而迁往各地的人们纷纷返回故土。但是往日美好家园早已不复存在了。究竟该在哪里修筑城池呢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只见一只金灿灿的硕大无比的灵龟,忽然从波涛滚滚的汾河水中爬上岸来,众人见了无不惊异。这时,温和慈祥的帝舜用深沉地说道:“灵龟出现,这是大吉大祥之预兆,就让它自由地爬行吧,它停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筑城。”众人听了,都认为帝舜说得有理,于是众人就一起跟着灵龟行进。当灵龟来到平遥地界时,它匍匐不动了。于是,帝舜就指着灵龟对大家说:“这就是上天指定的地方,就在这里筑城吧。”帝舜将修筑此城的任务交给大禹,使大禹成为中国历史上修筑城池的第一人。大禹为了纪念这只灵龟,建城时即仿照龟的形象规划城池。所以平遥也被称为“龟城” 古城选址因中都河流势,沿河呈南偏东15 度而筑,利用中都河作为南护城河并沟通整个护城河水系,巧妙地结合自然河流并达到了完整和谐,沿河遍植杨柳。同时应证我国古代的筑城法则“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平遥城墙高10米左右,周长6163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砖石,墙基底宽9-12米,顶宽3-6米,墙顶外侧筑2米高的垛口墙、内侧一般为0.6米的女儿墙。平遥城墙有环城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并且六座城门外均筑有瓮城。城周共筑有垛口3000个,敌楼72座,,隐喻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在军事设施上仍尊奉儒圣

岳麓书院主体讲解词.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千年學府岳麓书院参观。 (一)石碑 这边有一塊簡單介绍岳麓书院的石碑。書院,是我國古代集教學、藏書與祭祀三大功能于一體的地方教育組織。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近千所書院,最著名的莫過於古代四大書院。它们分別是是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以及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北宋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潭州(现在长沙)太守朱洞正式创立岳麓书院,距今已经有1037年的历史,所以书院素有“千年学府”的美称,前门懸掛的“千年学府”匾是1986年書院建院1010周年也是湖南大学定校名60周年时湖南大学长沙校友会赠送给我们的,是对我们书院千年办学的高度概括和讚譽。“千年学府”四个字是集唐代湘籍书法家欧阳询的字。 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到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歷经湖南师范学院、湖南工专,于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现在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一个下属学院,从本科到博士每年都有招生,相续办学。这也是嶽麓书院与其他三个书院的不同之处,它是集旅游、研究、教学為一体的。 左侧石碑时岳麓书院在1988年被定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時颁发的一块标志碑。 (二)赫曦台 这面木质屏风上是岳麓书院的平面示意图,岳麓书院主体建筑面积有31000多平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及新建的中国书院博物馆三大部份。书院主体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建筑格局,体现了我国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而我們的講解也將以中軸線為主。 前面我們已經提及,古代书院多有講學、藏書和祭祀三大功能。在岳麓书院里,讲堂讲学,御书楼藏书,而文庙就是起到祭祀作用的地方。岳麓书院是四大书院之中唯一一个附建文庙的书院,而不像其他书院只是以单独一间房屋祭祀孔子。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2号建筑,赫曦台。 赫,是红色的意思,曦指朝阳,赫曦即紅色的朝陽。赫曦臺名字的由來与书院历史上著名的学术峰会有关。南宋乾道三年即公元1167年,应嶽麓書院主教张栻的邀请,朱熹从福建来岳麓书院讲学,开创了不同学派间学者相互辩论交流的会讲形式,史稱朱张会讲。据说当时张栻和朱熹每天早上登岳麓山看日出,每当日出东方,朝霞似锦的时候,朱熹便指着太阳说:“看赫曦,赫曦”,张栻便让人在山顶修建了一座赫曦台,后因年久而荒廢。清乾隆五十五年,岳麓书院的山长罗典在书院前建了这座台,道光六年,山长欧

安阳文字博物馆

安阳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文化历史名城——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自项目启动以来,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7年11月29日,一期工程正式开工,预计2009年年底建成开馆。 建设背景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安阳市作为河南省的省辖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献可考,并被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殷墟的所在地。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小屯一带),历经八代十二王,历时254年,其都城遗址于200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评选中,安阳殷墟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名居榜首。 为了更好地保护殷商遗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001年4月20日,安阳市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在殷墟申报过程中,鉴于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中,除大量的甲骨文外,许多青铜器、玉器等文物也有文字,在展示悠久的中华文字和文明方面具有显著资源优势,安阳市委、市政府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建议,筹划建设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文字博物馆。郑州大学教授、古文字学家王蕴智先生也给时任省长的李克强同志写信,建议建设一座文字博物馆。李克强同志将王蕴智的信件批转给安阳市委、市政府,并批示同意文字博物馆建在安阳。2002年8月14日,李克强省长在安阳调研时,要求文字博物馆建设要尽快立项,并作为河南省政府督办的重点项目予以全力支持。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赴安阳考察,明确指出:“建立中国文字博物馆这个创意好,有新意,而且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语言文字的国际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建立中国文字博物馆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是必要的。要把中国文字博物馆办成国家水准的博物馆,不能仅限于安阳,限于河南,要成为国家级的博物馆,并把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发展及有关词语典故都反映出来。”2007年8月24日,李长春同志再次对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十一五期间国家的重大文化工程,它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文字博物馆建设成为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国家的汉字文化中心和国际性文化交流的平台。要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承办方(河南省政府)要全力以赴,文化部、中宣部要加强检查、指导,确保把文字博物馆建设成高水平的国家级博物馆”。 2004年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京听取中国文字博物馆筹建工作情况汇报时指出:文字博物馆可以再现中华文化的源头与辉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文素质的提高有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2008年4月14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亲临中国文字博物馆工程现场视察时指出:“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文化和文明的民族工程、历史工程、国家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程的建设高度重视,提出了很高要求,建设中国文字博物馆,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千方百计把工程建设成国家和世界一流的工程,让子孙后代、千秋万代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2005年1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安阳文字博物馆冠名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5〕94号文件,批示“拟在河南安阳建设的文字博物馆名称可定为‘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2007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河南中国文字博物

2017年国导证考试十二篇汇总导游词

1、佛山市南海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讲解线索: 【概述】—【白云洞景区】—【天湖公园景区】—【九龙岩景区】—【石燕岩景区】—【翠岩景区】—【碧玉洞景区】—【云海莲台景区】—【黄飞鸿狮艺术武术馆】—【结尾】 【概述】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荣幸。希望各位能在西樵山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南粤名山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的西樵山旅游度假区。特别使我们西樵人自豪的是,现在西樵山“头”戴“五顶桂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A 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 大家也许要问,珠江三角洲这么一大块平原上,为什么单单这里有一座西樵山呢?这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4500万年前珠江三角洲还是个古海湾,由于一次海底火山爆发,喷出大量岩浆,在海里凝结,成为一个锥状的山体。以后又出现了几次岩浆喷发,在大锥体上架叠着许多小锥体,形成了峰峦簇拥,状若莲花的西樵山。 自古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西樵山之所以成为南粤名山,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且听我慢慢道来。西樵山的得名由来已久,“樵”是打柴的意思。传说古时候广州人到东面的罗浮山打柴,称罗浮山为“东樵”;往西面的锦石山打柴,西面的这座山就叫做“西樵”。罗浮山和西樵山共享“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 西樵山有好几个别名。西樵山北麓的火山灰石色灿如锦,因而得名“锦石山”;晚唐诗人曹松曾隐居山中,教山民劈地种茶培茶,云雾茶成为西樵山特产,故又称“茶山”;明清两代,山中文人辈出,科名鼎盛,湛若水、方献夫、霍韬、康有为等大儒都曾在山中讲学论道,达官贵人亦多来西樵山游转,山下古镇叫做“官山墟”的缘由就在这里,西樵山也因此被人称为“理学名山”。 西樵山山周近似圆形,直径约4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西樵山最大的特点是“山里有湖湖里有山,水在山中山在水里”。号称72峰、48洞、28瀑布,208泉。

文字博物馆导游词

文字博物馆导游词 【篇一:文字博物馆解说词完整版本】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词完整版本 中国文字博物馆语音导览讲解词 (1)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立足于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是一座面向国内、 国际开放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您现在走进的是前厅,这是入馆参 观的过渡空间。你一定会注意到我们的馆名。这是前国家主席江泽 民同志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题写。背景上的文字随机选自《康熙字典》,体现汉字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请您走进序厅。序厅共有四面浮雕。北面表现中国文字 载体发展史。最上面的是史前陶文。往下依次是甲骨文、金文、石 鼓文,最下方是书写在纸张上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了汉 字从陶器刻画、甲骨契镂、到铸于铜、勒于石,最终发展到纸张书 写的历程。东面浮雕表现汉字字体演变的一个轮廓,某种意义上也 是中国书法史的缩影。南面浮雕表现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 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我们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西面浮雕集中表现 各少数民族文字,选择的是主要少数民族的比较典型的吉祥话语。 有蒙文、藏文、维文、壮文。还有一些现在不再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四块浮雕的内容浓缩了中国文字的概况,表现了中国文字的丰 富多彩和源远流长。浮雕旁边的天然石材有竖向的凹槽,远远看去,好似古代的竹简。黑白灰的颜色搭配也象征着中国的水墨书法。房 顶上的苍穹代表了天空,周围的灯饰象征着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接下来,请您走进专题展厅《一片甲骨惊天下》 专题展厅:一片甲骨惊天下()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 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和中 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唯有中国的甲骨文穿 越时空,至今仍在使用并且充满活力。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 献记载并最早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这里迄今为止已 经发现了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王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科学等多方面的信息,为研究商代 社会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甲骨文记录了这个王朝许多早已 被时间湮没的故事,已经成为古今安阳的符号。

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报告

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安阳市东郊,2013年12月6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中国文字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这里展示着中国文字的发展史,展现着中国的兴衰史,也是中国发展的创新史。 在安阳出土了一些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形成体系的文字,这些甲骨出土于商后期的都城所在地今河南安阳殷墟。在这里先后近百年时间共发现十几万片刻辞甲骨,这些文字记录了当时很多的政治﹑经济等信息,对当时的历史研究来说有很大的价值。 在文字博物馆的墙上展示了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展览馆以一片甲骨惊天下开始向我们展示中国文字的发展,中国的文字发展也是从神话造字传说开始,到现在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这应该是中国文字的开始。顺着文字的发展中国的文字走向秦朝的大一统,行成了中国统一的小篆这种文字开始通行全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文字变得更加简化出现了隶书﹑楷书,行书,这些文字都顺应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在讲解员的讲述当中不时的为我们讲解文字背后的故事,在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讲解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说,在讲解制鼎的过程中说道了一模一样的来历,在对青铜器的讲解当中讲到中国古代人对青铜器的运用。 在讲述的过程中不单单是为我们讲解述文字发展,也在讲述文字载体的的发展,文字的载体也越来越便于携带,让文字的载体成本降低,使文字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从书写的工具上看中国的文字书写也是走向艺术化,让书写的变得更加便捷。中国的文字不单单是讲述文字,是在讲述民族的创新,现在我们回首了解文字的发展史,这是在给我们灵感,让我们敢于创新。 在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后,我们到安阳易园进行游玩,放松心情。在易园的示意图上看到陆地和湖水形成了太极八卦,我想这是叫易园的原因,在这个游园当中景色不讲就对称有种凌乱美,游园的环境相对还算不错但也存在一定的的不足当观赏完游园之后我们就乘车返回学校。 在这一天对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我们有一定收获,了解了中国的文字发展的进程,让我看到文字发展背后的故事,对中国文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看到易园想到在设计上的艺术创新灵感。安阳的文字博物馆的这趟参观值得回忆。

四川阆中导游词

四川阆中导游词 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的四川阆中导游词,欢迎参考!四川阆中导游词1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属南充市,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是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国家5A级景区。 阆中置县以来,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民街院、寺院楼阁、摩岩石刻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阆中在古代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文化。 主要风景名胜区有殿宇宏伟、布局严谨、古朴典雅的张飞庙;有由唐代大佛、大象精舍、黄家亭子、状元洞等组成的东山园林;有松苍竹翠、境幽林静的伊斯兰教圣地巴巴寺;有集楼、台、亭、阁于一山,融古、雅、奇、秀于一体的“嘉陵第一江山锦屏山公园等等。 阆中在古代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文化。 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巴文化活化石巴人舞以及川北灯戏、傩戏、牛灯竹马等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人遗风。 除此之外,阆中还是三国文化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

今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属南充市。 乘坐汽车去阆中是比较推荐的方式。 南充有一小机场高坪机场,但是航班较少。 阆中没有火车站,坐火车的游客可以到南充火车站或广元火车站。 阆中城区主要交通方式是公交、出租车,出租车起步价4.5元。 古城景区内限制车辆通行,有观光车及一些特色交通工具。 阆中名胜众多,名人荟萃,四面环山,水绕三方,形成天然屏障,有“阆苑仙境、“阆中天下稀之美誉。 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 阆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兰家坝新石器遗址、汉城遗址、明城墙遗址、火神楼、中天楼、川北道署(道台衙门)、学院行署、阆中县文庙、天主堂、星座苑落下闳纪念馆、阆中木雕展览馆、陕西会馆、锦屏书院、净圣庵、、阆中市民间博物馆、杜家大院、李家大院、马家大院、孔家大院、秦家大院、蒲氏宅第、南津关古镇、奎星楼景区、阆中熊猫乐园、千佛岩摩崖造像、雷神洞造像、瓦口隘遗址、状元府第、三陈府邸、张家古院、陈家庭院、何家院、何家窨子、草堂客栈、马家院、风水博物馆、水码头客栈、高升客栈等。

安阳文字博物馆作文

安阳文字博物馆作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安阳文字博物馆作文》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段路北,是一所值得去学习的博物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篇1...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段路北,是一所值得去学习的博物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篇1 昨天下午我们去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主要参观了解了了解了两种文字,分别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它出土于商代后期商王国都城所在地——河南安阳殷墟。 百年来在这里先后发现的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代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商代社会弥足珍贵的资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模型文字等古老文字早已不再使用,唯有甲骨文穿越时空,将生命延续至今。甲骨文和她的发现地安阳殷墟一起,揭示了3000多年前一个强大王朝背后的故事。威严的宫殿、辉煌的青铜文化和灿烂的文字成就,见证着历史,见证着文明。 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总称。金文应用的年代有1200多年。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方折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圆笔多,转折圆。和甲骨文相比,字形变化

更加多样。在众多的先秦文字中,金文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秦用小篆统一文字前1000多年间中国文字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金文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征战、盟约等事件的记录,以及对祖先及王侯们功绩的颂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看过这些文字之后,我感到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 我不禁自叹,没来文字博物馆之前我对这并没有什么了解,但现在看过之后,我突然了解到了:中国的文字历史是多么的悠久啊!这种感觉就像井底之蛙从井底跳出来的那种感觉。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内心在不停的赞叹着。 篇2 放暑假的时候,我姨姨夫带姥姥、姥爷、妈妈、我和飞飞一起去玩。 我们先去了林州的太行山大峡谷的桃花谷,哪儿的风景真美呀,然后我们还去了安阳的文字博物馆。我认为安阳的文字博物馆最好玩了。 博物馆一共分为三成,第一层讲的是甲骨文的出现时间和发现过程,第二层讲的是甲骨文的来历和制作方法,第三层讲的是文字的发展和各个民族的文字。 一层:甲骨文一殷商时期就被发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当地的农民在采收花生时,偶然捡到一些龟甲和兽骨,被当成中药卖给药铺,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和学生赵军偶然在中药材的"龙骨"片上发现有古文字,于是开始了对此的搜集和研究。 二层: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纪录。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是天气晴雨,有些是农作收成,

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调研报告

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调研报告 我们于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参观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而安阳市作为河南省的省辖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献可考,并被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殷墟的所在地。 我们于上午九点到达了第一站——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是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国家的汉字文化中心和国际性文化交流的平台。它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引起殷商宫殿“四阿重屋”联想,并采用红黑图案的雕墙和雕柱,以产生殷商文化辉煌的装饰艺术效果。其造型定位采取殷商甲骨文、金文所概括的最富有哲理、最经典、最神圣的建筑形象——象形文字的“墉”字进行设计,整体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来到门前,屹立着高大的字坊,取甲骨文、金文中“字”字之形。通向展馆的主干道两旁,由28片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甲骨片组成的碑林,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青铜甲骨片背面则为这些甲骨卜辞的释义。 中国文字博物馆整个陈展体系包括:序厅、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序厅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概览和世界各文字、文明的对比;基本陈列的第一部分是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第二部分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第三部分是印刷术和信息时代;专题展为甲骨文与安阳;临时展览包括,故宫博物院馆藏历代书法展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院馆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 古书曾说仓颉造字之后,“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这则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力量。博物馆第一展厅把观众带入史前时代,体会汉字起源阶段的文明脉动。“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的发现宣告中国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形成较成熟的文字体系。如今,发现的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能够释读的约1500字。除甲骨文外,刻在青铜器上的商周金文同样重要。金文从商朝开始,至西周达于极盛,共经历1200多年历史。博物馆第二展厅对此进行了细致展现。“敬惜字纸”是中国绵延千年的传统。甲骨、青铜器、简帛等都曾做过文字的载体,但同文字关系最密切的当属纸张。公元105年,蔡伦历时8年研制成功植物纤维纸。这些看起来毫无分量的薄片,却成为中国献给世界的最沉甸甸的礼物,汉字也借助纸张,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穿行。纸张的发明也为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这里还介绍了许多少数名族文字。 接着我们又到达了第二站——殷墟。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与祭祀场所、举世闻名的司母戊鼎和甲骨文出土地。殷墟王陵的埋葬制度、分布格局、随葬方式、祭祀礼仪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会组织、阶级状况、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设的最高水平。在商代,每当祭祀时商王都会把人像牛、羊、猪等牲畜一样供奉给祖先和神灵,

中国文字博物馆简介

汇集天下文字展示中华文明 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北侧,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2009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庆典仪式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馆仪式。李长春同志宣布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刘延东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项目一期工程占地81亩,建筑面积为22700平方米,总投资39751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主体馆、广场、字坊等,功能定位主要是文物

收藏和展示。二期工程拟占地175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功能定位主要是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 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坊高18.8米,宽10米,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象征性建筑之一。字坊前方两侧各有金色铜质凤鸟雕塑一尊,取材于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凤鸟纹纹饰,整体形象高贵典雅,有待翔之势,象征着新时期我国文字文明新飞跃。在通向主体馆的主干道两侧是由28片极具代表性的铜质甲骨片组成的碑林,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它代表着28星宿,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我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馆高32.5米,主体建筑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展现殷商宫殿“四阿重屋”的效果,不仅隐含了中国文字文化内涵,也显示了文字在我国文明发展长河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馆金碧辉煌的建筑外观与错落有致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显示了人文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哲学内涵。 作为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文物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个方面。整体布展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特别展览3个部分。其中,“中国文字发展史陈列”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共有5个展厅,15个单元,向公众全面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同时,呈现出我国多民族文字大家庭的盛况。同时,中国文字博物馆在陈展过程中十分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专门设置了互动与影像厅,包括缤纷汉字、猜字谜、名片设计、数字化汉字、文字载体展示、3D课堂等10个互动游戏。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览定位准确、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气势宏伟,反映了中国文字发展史的基本脉络,是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 冯其庸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

广东省博物馆历史展馆讲解词

观众朋友,您好!欢迎参观《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览分四部分,展示广东历史文化风貌。请看第一篇——南粤源流。 1、在广东韶关曲江县马坝镇狮子岩洞穴遗址中发现了广东省最早的古人类——马坝人的头盖骨化石,距今约12.8万年。中科院专家复原出了“马坝人”形象。这是一中年男性个体,属早期智人。一同发现的还有19种动物种属化石,它们属华南地区第四纪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当时华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湿多雨,动物繁多。 2、在韶关曲江的石峡遗址中,发现了石器生产工具、玉器、炭化稻谷等。经研究,石峡古稻是一个从原始栽培稻向现代稻种过渡的杂合种群,是华南地区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之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之久。石峡文化的墓葬大部分是迁葬墓,随葬品往往是两套,一套是连同人骨从原墓迁移过来的,一套是迁葬时新埋进去的,两套随葬物的陶器、石器数量大体相当。二次葬时有琮、璧等陪葬。玉璧、琮分别是祭祀天、地的礼器。遗址中出土了几千件陶器,随葬品多寡显示当时已有贫富分化。石峡文化以农业为主,兼事采集和狩猎经济。广东境内咸头岭遗址、高明古椰遗址、屋背岭遗址和横岭山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为探讨广东历史提供最直接的证据,被评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广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已发现陶器,历代烧制陶器的窑穴也见于全省各地。早期陶器采用手制法捏制而成,三足盘、圈足盘,是先做盘身,再贴接口沿,然后附上三足、圈足或把手。

4、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出兵桂林郡、象郡,兼并了包括广西和越南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自立为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赵佗在位六十多年间,推动了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5、冼夫人是高凉郡俚人渠帅,历经梁、陈、隋三朝,驰骋岭表六十多年,着力促进俚人社会的进步,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多次受朝廷册封,被高凉及附近俚汉各族尊称为“岭南圣母”。 6、梅关,位于今韶关南雄大庾岭,古称“塞上”,秦代称“横浦关”,宋代称“梅关”。早在秦汉时期已是沟通岭南与中原的重要通道。716年,唐朝宰相张九龄主持重凿大庾岭路,对岭南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张九龄,唐朝开元宰相,岭南第一位宰相,文学家。 7、岭北南来人口日益增多,他们带来了自身先进的文化与技术。自先秦起,岭北文化传入并影响着岭南地区,广东各地发现了不少带有中原、楚、吴文化特征的器物。信宜出土的西周青铜盉,是件盛酒器,造型新颖,刻镂精细,属中原形制。肇庆松山战国墓出土的错银铜壘融合了中原形制、楚式纹饰。 8、两汉以后,中原文化大量渗入越族生活,影响着岭南原住民的生活习惯、随葬习俗等都发生了变化。越族自古建筑为干栏式,东汉早期逐渐被曲尺式、三合式代替,还出现了楼阁式和城堡式的房舍。在饮食习俗上,越人逐渐摒弃了挖地为灶或利用火堆烹煮食物的原始

安阳文字博物馆作文大

安阳文字博物馆作文大全 安阳文字博物馆作文篇1 放暑假的时候,我姨姨夫带姥姥、姥爷、妈妈、我和飞飞一起去玩。 我们先去了林州的太行山大峡谷的桃花谷,哪儿的风景真美呀,然后我们还去了安阳的文字博物馆。我认为安阳的文字博物馆最好玩了。 博物馆一共分为三成,第一层讲的是甲骨文的出现时间和发现过程,第二层讲的是甲骨文的来历和制作方法,第三层讲的是文字的发展和各个民族的文字。 一层:甲骨文一殷商时期就被发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当地的农民在采收花生时,偶然捡到一些龟甲和兽骨,被当成中药卖给药铺,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和学生赵军偶然在中药材的龙骨片上发现有古文字,于是开始了对此的搜集和研究。 二层: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纪录。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是天气晴雨,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痛、求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了!所以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绵延使用了一段时期。 三层:现代汉字的发展,也许炎黄子孙根本不曾留意,随着现代信息资讯科技的迅猛发展,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赖以传承和延续的工具古老的汉语言文字,在目前以英文为主导的现代信息资讯世界,正面临激烈挑战。香港文化传信集团有限公司以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几年来,他们投入巨资,组织力量,刻苦攻关,奋勇拼搏,终于使这种被动局面得以彻底改变,并转危为安。该公司及奇人朱邦复,从事汉字研究30余年,发明了仓颉输入法、首创中文计算机、研制成功全球

第一颗中文中国芯飞龙中文处理器。近期又与ibm紧密合作,凭着一颗中文中国芯,制定了世界多元文化低廉计算机工业全新标准和体系。这是世界信息资讯科技革命性的突破,它打破了电脑单一文化困局,开创了计算机多元文化的新时代。另外还有世界各个国家及各个民族的文字,如:朝鲜文、英文、俄罗斯文、韩文、壮文、伊拉克文、满文等等。 文字真是太奇妙了。 安阳文字博物馆作文篇2 中国的文字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而我的家乡安阳正是中国最早文字甲骨文的发源地。这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爸爸妈妈和我来到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体味和探究汉字的一步步演变历程。 驱车到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金玉辉煌的高大建筑,那样华丽、那样宏伟。外表刻画很多中国特有的各种图腾,让人强烈感受到中华特有的文化气息!步入广场,两旁全是一些刻着甲骨文的龟甲,龟甲上的文字,承载着中华五千年厚重的历史,也孕育着希望,正是这一个一个古老的甲骨文字,逐渐演化成我们今天通用的汉字。 进入博物馆大厅,这里十分宽敞,首先看到的是由江泽民爷爷亲笔题写的七个大字:中国文字博物馆。来到这里,仿佛真的进入了一个文字的殿堂。一楼分展厅主要向我们展示甲骨文的发掘与作用。进入甲骨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挂在墙上的甲骨文发掘资料,考古学界一共发现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方面面信息,为解读殷商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展厅里还陈列着许多出土的刻辞甲骨,还有发掘甲骨的相片与宝贵的记载书籍,吸引不少游客止步观赏。 一楼展厅向我们展示了甲骨文的发现、发掘、认知的全过程。而二楼向我们讲述了文字的发展演变及记录方式的变迁。从资料中,我了解到原来最初的甲骨是用来占卜的,后来也用来记事。文字最初刻在甲骨上,后来刻在青铜器上,再后来人们把文字刻在玉器上,刻在竹简上,后经时代进步,发明绢书、特别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