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性指数定义(精)

塑性指数定义(精)

塑性指数定义(精)
塑性指数定义(精)

塑性指数定义

《土工技术与应用》项目组

2015年3月

土工技术与应用

塑性指数(I P)的定义

塑性指数I P是指黏性土液限与塑限的差值(去掉百分号),它表明了黏性土处在可

塑状态时含水率的变化范围。

关于某胡塞尔前摄概念

肖德生广西大学哲学系 一、对滞留和再回忆之 本质的不同界定 在Hua X中,胡塞尔是通过排斥所有超越感官直觉的立义和设定,把声音当作纯粹的原素素材而引入对滞留概念的界定。在时间意识现象学看来,如果作为感觉容的声音在意识中开始响起,那么,声音延续的第一个时间点以现在的方式被意识到,它就是现在意识,是关于现在开始的声音的现在体验。然而,声音的现在意识并不限于它开始的现在,如果某个时段是现时的现在(开始时段除外),那么,一个时段的连续就被意识为刚才。至于声音尚缺着的片断,它要么仍然未被意识到,要么是被意识为尚缺着的、马上出现的。胡塞尔指出,“在这整个意识的流动‘期间’。同一个声音被意识为延续着,被意识为现在延续着。‘此前’(如果它例如不是一个被期待的声音的话)它未被意识到。‘此后’它在‘滞留’中‘还有’一段时间被意识为曾在的声音,它可以被抓住,并且可以在固定的目光中站住或停留。” [1](P80~81)这就是说,在声音延续的最后,现在已经转变成不再-现在后,整个延续被意识为已流逝的;在已流逝的声音延续的意识中,这个声音延续还在一段时间中被意识为曾在的声音延续,这种不再现时的被感觉之物的仍然-意识拥有,是一种合意识的持留,是一种在将要下沉到过去的模糊之前的一种扣留,在现时的自身制作的声音延续结束之后,对先行声音的滞留意识还会清醒地保持一段时间,并且带有弱化了的直观充盈。 胡塞尔正是把这种持留的扣留称之为滞留。正如胡塞尔所说:“滞留意识将已流逝的声音本身‘持留(festhalten)’在意识中,并且持续地制作出与这个统一的时间客体相关的、与旋律相关的统一。”[1](P97)倪梁康先生曾指出,滞留是“作为刚沉入到过去之中的东西的尚意识到(Noch-Bewuβthaben),是一种与刚从现前领域过渡到过去之中的被意识之物的本原的、去除当下化的和滞留性的一项关系。”[2](P413)因此,滞留的刚才曾在的意识也属于每个现时现在的意识,只是滞留的“容”不是原初意义上容。在胡塞尔早期的时间意识分析中,他有时用“原生回忆(primire Erinnerung)”或“新鲜回忆(frischer Erinnerung)”这两个术语来描述时间意识结构,它们实际上就意味着滞留。例如,胡塞尔指出:“如果旋律已经奏完,接踵而至的是宁静,那么与最后一个时段相衔接的便不是感知的新时段,而是一个单纯的新鲜回忆的时段;”[1](P87)“从根本上说,通过我们迄今为止的感知的分析,这种行为的构造已得到了一同分析。因为,在每一感知时段,与现在立义相衔接的这种立义的连续性,它除了是一个原生回忆之外,还能是别的什么东西呢?”[3](P411)这无疑表明,

关于胡塞尔现象学意向性认识

浅谈胡塞尔现象学之意向性行为 摘要: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以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和康德、笛卡尔哲学为主要思想渊源,试图通 过现象学方法建立一门严格科学的哲学。他的思想直接引起了一场现象学运动,形成一种以现象学 方法为主要特征的广泛的哲学思潮,对整个现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最 重要的成果之一。可以说,不了解现象学的哲学家,在欧陆哲学中几乎不可能站到思想的前沿。本 文借以对胡塞尔现象学理论基础意向性行为的着重梳理,为以后现象学的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打下 基础。 关键字:胡塞尔现象学现象学理论的基石意向性行为 现象学在20世纪的西方产生发展并十分流行,与其他一些思潮,比如生命哲学、克尔凯郭尔的 生存哲学、弗洛伊德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一起极深刻地影响了欧陆哲学的发展。但是,在这 些思想中,广义的现象学最有方法论的新鲜含义和纯思维的穿透力。主要通过它,现代西方哲学中 的欧陆思潮与传统的西方哲学保持了内在的联系,现象学的词源可以追溯至18世界法国哲学家兰伯 尔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中,但其含义与后来有所不同。在新的视野和语境中理解老的 问题,现象学被赋予了特殊且意义深远的新时期含义,比如传统的存在论(本体论)、认识论、伦 理学、宗教哲学和美学问题。 而对现象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便是德国犹太裔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23岁时在维也纳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并从事过短期的数学方面的工作。1884年至1886年, 他在维也纳听到了F. 布伦塔诺(Brentano, 1838-1911)的课,后者关于“意向性”的讲述使得他 的思路大开,从此决定献身于哲学事业。1891年他发表了《算术哲学》一书,对数学和逻辑的基础 从意识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它的“心理主义”倾向受到了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的批评。1900年至1901年,胡塞尔发表了两卷本的《逻辑研究》,对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包括他自己的 一些过去的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清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用“意向性”这个居于主体和(感觉 经验)对象之间的更本源的思路来理解“意义”的纯构成,并以此为基点,论述了现象学的一些基 本思想和方法。此书标志着二十世纪现象学运动的开始。1901年,胡塞尔到哥廷根大学任教。其后,他经历了某种思想危机,最后以1913年发表的《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一书作结,完成了从“描述现象学”到“先验现象学”的过渡。这之后,他对于意向性构成的思想又有更丰富 的论述。1916年,胡塞尔受聘于弗莱堡大学,接替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的教席,并与海德格尔相识。1928年,发表了《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讲座》(海德格尔编辑)。1929年出版了《形式的和 先验的逻辑》。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他更多地关注“主体间性”问题,而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学说,撰写了《笛卡尔的沉思》和《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由于纳粹对于犹太人的迫害,胡塞尔晚景凄凉,1938年去世时弗莱堡大学哲学系只有一人参加他的葬礼。 胡塞尔认为哲学从一开始就想要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但不幸的是,一直到他那时为止,哲学还 根本不是这样一门严格的学问。虽然有过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等人的努力,但哲学一 直未找到一个真正严格的起点。所以,“作为科学它还没有开始”。在胡塞尔看来,其原因在于哲 学家们还未能真正摆脱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的思想方式。采取这种思想态度的人将我们认识的 对象和认识的可能性都视为现成给予的和不成问题的。所以,这样的认识和思考从一开始就已经处 在某种前提规定的框架中,而缺少一种体验的和反思的彻底性。在这个意义上,这种思维和它所依 据的经验不是一个真正的起点,也不可能有一个内在严格的构成机制。因此,对于胡塞尔来说,找 到一个“无(现成)前提的开端”就成为一切抱有严格科学“理念”的哲学探索的最重要的任务。 而这个“理念”或“观念”(Idee)只有在一门“纯粹的现象学”或“现象学的哲学”中才能实现。 现象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揭示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考方法的可能,一个看待哲学问题更原处的视野。在他看来,以前所有的哲学都还不是一种具有自身规范性或完全自立的学问,总已包含了某种外在 的前提,以至各种任意的思想能够在哲学中泛滥。胡塞尔去获得这种最终的严格性的策略是:找到 一个无可怀疑、无所预设的绝对确定性,并且在此确定性中发现某种可以构成客观性的机制。他之

意向性与胡塞尔内时间意识分析

意向性与胡塞尔内时间 意识分析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南开大学哲学系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意向性与胡塞尔内时间意识分析 学号:0711251 姓名:程凤 年级:2007级 专业:哲学 指导老师:郑辟瑞 摘要 本文从“立义内容—立义”模式在构造性时间意识阶段的有效性运用出发,分析在此阶段意向性作用所导致的无限回退的难题。然后引出作为所有意识之奠基的绝对意识对“立义内容—立义”模式所造成的无限回退的彻底解决,即在滞留的双重意向性作用下,绝对意识在构造内时间对象的意识的同时又具有一种关于河流的自身意识、自身显现。接着进一步指出绝对意识是不言自明地拥有意向性的本质规定的,这又不可避免地使其陷入无限回退之中,甚至动摇奠基在绝对意识之上“由相互依靠的意识阶段组成的整个大厦”。但若从绝对意识中完全剔除意向性,那么由原初感觉材料充实的绝对意识如何实现自身给予亦即如何形成具有绝对同一性的河流。最后指出,为解决绝对意识和意向性之间关系中存在的两难困境,胡塞尔将构成的和被构成的属于两个本质性不同的维度融合起来,认为绝对意识作为最终意识是“非对象的意向性”。至此,胡塞尔从解决无限回退的悖谬出发却最终得出“‘无意识的’意识”这样的前反思的、匿名的悖谬结论。 关键词:意向性“立义内容—立义”模式滞留无限回退绝对意识意识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课题和核心概念,其最根本的本质在于意向性。而意向性则是意识在最确切意义上——“意识始终是关于……的意识”——的基本特征。因此,意向性无疑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概念,无论是在描述现象学阶段还是在先验现

先验现象学——悬置和意向性

胡塞尔先验现象学 先验悬置意向性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脉络, 是泛指一类以现代人学或人性哲学为理论基础,以人的价值、存在、自由、选择、责任等为中心主题的现代主体性道德理论。它立足于生命的存在和价值,试图终结近代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人, 让主体的个人、处在主体间性关系中的个人,以及各种具体的生活世界的在场的现实的个人出场,更关注主体的精神家园,主要体现了对人的主体及主体间性关系的关注。 康德的先验:康德认为人可以为自然界立法,那么人为自然界立法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康德认为这是人的知性能力所固有的, 他称这种知性能力的根据为纯粹的自身意识,在康德那里, 这种纯粹的自身意识是独立于所有的经验而成立的,但它仍为经验的人所具有,并且任何经验都不能不与它发生联系,在胡塞尔看来, 康德的知识根本无法突破经验层面。为此,他提出先验还原,并用他的先验还原方法开掘出一个更深层的领域, 即纯粹意识领域。这一纯粹意识与康德的纯粹意识不同, 它不仅也独立于所有的经验而成立, 而且它已经脱离了经验的人的层面,脱离了与经验的任何联系。胡塞尔把这一纯粹意识作为他整个现象学的绝对无疑的出发点,从而使思维成为纯粹的、绝对的,不依赖于人的主体的先验主体。 在《现象学的观念》一书中,胡塞尔阐述了“现象学的还原”和

“意向性的构成”这两个观念正是这两个理论突破,标志着胡塞尔从描述现象学完全转向了先验现象学。 现象学还原的第一层含义是悬置或者说中止判断,即对对象的存在加括号、中立化、不做判断,它在中立化对象之后,进一步使得一切被认识者作为而且仅仅作为显现者显现,也就是说,通过现象学还原,一切都只是显现,这样它就把一切都逼入了纯粹现象的范围,让现象自身显示自身是如何可能的,而不需要借助于它者。 胡塞尔建构主体间性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先验悬置,即把一切经验现象存在和既定观念进行悬置,存而不论,从而复归于纯粹意识和纯粹自我。因为胡塞尔认为要使事物的本质显现出来,就必须去除主观的一切经验的先入之见,客体的先存背景。在对这些经验性的东西加括号后,就成了主体直接面对事物本身,我的意识就成了纯粹意识, 一切客体的东西都是纯粹自我意识到的事物的本质。这个纯粹自我是超时空的,它被胡塞尔规定为绝对主体,是一切意识的流调者,任何意识都以它为中心,其他客观世界因为自我意识投射的光束而显露。 我们知觉到一棵树,但是关于这棵树的存在必须给悬置掉,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因此就设定这棵树的存在,因为我们对树的知觉很可能只是一个梦,而且我们也会出现幻影或者海市蜃楼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这就是知觉体验本身,不管我这一知觉出于何处,但知觉体验本身是真真切切的,它具有无可怀疑的自身被给予性,所以说,现象学还原后的世界并没有缩小,反而更为丰富了,范围也扩大了,因为这时凡是能够通过自身显现自身,能自身被给予的都可以成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 与现象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词项是“意向性”。意向性学说宣布一切意识行为都指向某种对象。它首先表示的是心灵的或者认知的意向,而不是实践的意图。在现象学里,“意向”(intending)指的是我们所拥有的与对象意识的关系。意向性是现象学里必不可少的起点概念和基本概念,它始终是前现象学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的共同主题。意向性学说对胡塞尔的哲学具有重大意义,是因为他看到了解决传统哲学问题的契机。 标签:胡塞尔;意识;意向性 一、什么是“现象学”? 现象学作为哲学概念最早是由康德同时代的哲学家朗伯尔特提出的,他将人类经验的虚幻称为“现象”,把现象学定义为“关于假象的理论”[1]。康德的“现象”意指实实在在意识中的显现,黑格尔哲学从一种历史视野中视现象学为一门科学,它描述了自然的现象性的意识通过科学与哲学的方式,达到绝对知识的发展过程。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以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和康德哲学为主要思想渊源,试图通过现象学方法建立一门严格科学的哲学。他的思想直接引起了一场现象学运动,形成一种以现象学方法为主要特征的广泛的哲学思潮,对整个现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可以说,不了解现象学的哲学家,在欧陆哲学中几乎不可能站到思想的前沿。 “现象学”字面上就是“关于现象的学问”,胡塞尔爱说“科学”,所以现象学对于他就是关于纯现象的科学。正如他所说:“现象学是一门关于现象的学问。”[2] 二、意向性的形成基础 胡塞尔认为:“我时代的真正的唯一有意义的斗争,是在已经崩溃的人性和尚有根基并为之保持这种根基,或为新的根基而奋斗的人性之间的斗争。”[3]这是支配胡塞尔一生思想发展的基本理念。他首先使逻辑和数学被确定为纯粹的先验科学,将它们奠定在相同的意识结构的基础上。然后逐渐扩大意识内容的本质,阐明对象性的构成及其意识的相关性。 意向性首先表示的是心灵的或认知的意向,而不是实践的意图。简单地说,意向性就是我们心理活动是关于外部世界的意识。 布伦塔诺在《经验观点的心理学》中提出了唯心主义的“意向性”概念,认为可以把心理现象定义为是通过意向把对象包含在自身中的现象。他提出意向性的两种含义:第一,意识的内容可以包含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第二,指意向活动与某种对象有关。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接受了布伦塔诺关于意向性的后一种含义并加以发挥,意向性问题成了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分析的重要主题。他认为,人的意识都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即总是指向某个对象,意识活动的这种指向性

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

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理论 ——以胡塞尔为中心 一、什么是现象学?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哲学呈现了现象学(Phenomenology)、分析哲学、实用主义三足鼎立的格局。欧陆哲学的主流非现象学莫属。当代意义上的现象学主要是由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E.Husserl,1895-1938)开创的,并由海德格尔、舍勒、舒茨、萨特、梅洛-庞蒂等人发扬光大。现象学产生以后逐渐流向法国、美国等国家,形成浩浩荡荡的“现象学运动”。[①] 要理解现象学就必须追溯西方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知识论。自笛卡尔之后,西方哲学把世界分为主体和客体两个部分,哲学和一切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运用人的理性能力去认识客观世界,得到主客统一的真理。传统哲学的思路要么认为知识是客观经验在人的心灵刻画留下的印记,要么认为知识是主体的理性特有的能力,因而这些哲学理论对外在世界存在与否争论不休。胡塞尔的现象学则抛开客观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而从在人的意识领域中显现的现象开始,从自我的感知体验开始,重新确立知识论的基础。

如何得到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呢?传统的哲学家认为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客观世界的感性材料,但感性材料受制于感觉的变幻而变动不居,因此为了得到必然的、绝对的知识就要超越客观世界,在纯粹的精神世界里寻求知识的可靠的根基。胡塞尔采取了对客观自然事物“搁置”的态度,形象点说就是客观的自然世界被胡塞尔用括号“括起来”,即客观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被搁置起来,但这不是否认客观世界而只是说不去问它,对它“存疑”。通过排除了客观世界之后剩下来的就是“绝对意识”,对它的研究就是“现象学”。[②]简言之,现象学就是关于纯粹意识现象的科学。[③] 二、意识的意向性:克服“主-客”二元论 胡塞尔从笛卡尔的“我思”开始了意识现象的研究,“自我”被胡塞尔作为绝对的前提。现象学意义上的“我思”是指纯粹的先验的自我,即排除一切有关外在事物存在的经验设定,在内在的意识现 象的范围内把握自我。现象学所说的“现象” 识处于流动的过程中,一个接着一个的现象不断地显现出来,形成体验流。体验(Erlebnis)是指意识活动及其相关的意识内容。只要我们注视着这个体验流,我们就能绝对清楚地把握这个思着

浅谈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

浅谈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 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可以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它们有很大的差别,在此我们重点谈谈后期的意向性学说,其观点以《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为代表。另外,我们要知道胡塞尔意向性学说前期的观点是以《逻辑研究》(1900—1901)为代表,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其哲学思想的变化与发展。 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中的意向性学说与《逻辑研究》中的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之一是把意向性推广到潜在的意向的领域中去。意识活动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当意向行为指向一个对象的时候,它也潜在地指向这个对象周围的东西。正如实在的事物处于空间的场中,意向内容也处于它的内时间场中。例如我观察某一个人,我现在的注意目标是他的性格,我过去的注意目标是他的长相,我将来的注意目标是他的能力,我还将观察他的社会关系等等。意向行为指向某一对象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对象的本身,它还附带的指向与对象有关的其他事物。然而,这样就使得每一个意向内容周围都将形成一个由过去和将来的意向内容组成的周围域,这一意向内容的周围域的概念在胡塞尔的有关事物的构成学说中将起重要作用。 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中胡塞尔主张不仅意识活动有一个结构,而且意向内容也有一个结构。意识活动的结构是:意向行为——意向内容。意向内容的结构是:a)意向内容的“对象本身”(意向内容间的一致性的共同承担者),b)意向内容的内核(在于呈现出怎么样的规定性而言的意向内容),c)意向内容的周围域(被意向行为附带的对象周围的事物)。 意向内容的内核,即我们实际所感知、所以为的意识表象。意向内容的“对象本身”是指被进行综合的意向行为所发现的,在一系列相关的意向内容间存在的一个共同的承担者。胡塞尔也把这个共同的承担者称为“X”,我们之所以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就是因为这个“X”的缘故。胡塞尔自己是这样表述的: “同样,相分隔的行为,如二个知觉或一个知觉和一个记忆,可以联合成一个统一体。对于这样的联合我们是并不陌生的。借助于它我们发现一会儿表现出这样的规定性、一会儿又表现出那样的规定性的那些初看起来分开的内核是同一个东西,或者说是同一个‘对象’。因此在每一个意向内容中存在着一个作为一致性的极的、纯粹的、对象性的东西。同时我们看到,应该区分意向内容方面的两种对象的概念:这种纯粹的一致性的极,即意向内容的‘对象本身’,和在它的怎么样的规定性方面而言的对象,此外还要加上那些被附带以为的、规定性尚不确定的东西。”【1】 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主张意向的行为和意向的内容在内时间中存在的,即都是实有的。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中胡塞尔主张意向行为是在内时间中存在的,但是意向内容不是在内时间中存在的。对于胡塞尔立场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图式来表现。 1)《逻辑研究》中的立场: 意向行为——意向内容(意义)—→对象 内时间的(实有的)观念的或实在的 现象学的研究范围不是现象学的研究范围

意向性问题浅谈----以胡塞尔为例

意向性问题浅谈 ——以胡塞尔为例 摘要:意向性可以说是现象学的核心学说,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种意识哲学, 如果用一个词汇来概括其哲学思想,这就是“意向性”。意向性是纯粹意识的本质特性。胡塞尔提出意向性构成理论,作为解决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即认识如何可能这一问题的全新思路。本文以胡塞尔为例,主要阐明了三个问题,即:一,何谓意向性问题?二,意向性问题为何重要?三,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力图对意向性所涉及的问题做出扼要准确的说明。 关键词:胡塞尔、意向性、现象学、认识论 一.什么是意向性问题? 与现象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的词项是“意向性”。这里准备讨论的意向性,首先应当是作为哲学问题的意向性。我们应当注意,在这种意义上的“意向”不应该与“意图”即我们行动的时候心存的“目的”相混淆,现象学中的“意向”是指意识构造,或指向对象的活动或能力。现象学的意向性概念只适用于意识理论,而不是适用于有关人的活动的理论。 意向性一词来源于拉丁文intendere ,意思是“指向”。最早将“意向的”一词引入哲学并赋予它特殊蕴涵的是布伦塔诺, 他在《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中世纪经院哲学用关于某个对象的意向(或精神) 中存在这个概念来指示任何心理现象,而我们则把它称为———尽管如下说法不无含糊之处———对于某内容的关联性,对于某对象的指向性(在这里,它不应被理解为某种实在物) ,或一种内在的对象性。每个心理现象都以不尽相同的方式包含着作为其自身内部对象的某物:在一个表象中某物被呈现着,在一个判断中某物被肯定或否定着,在爱 中某物被爱着,在恨中某物被恨着,在欲望中某物被渴望着,诸如此类”。[1]即他认为,意识参照对象的方式(意向体验) 中有三种最重要, 它们是: 表象、判断、情感。“意向的”一词,在他那里代表着心理现象的一个基本特征:所有心理现象都“在自身中意向地含有一个对象”。他认为意向性是心理现象的重要标识,是区别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的根本。 “意向性”之所以对胡塞尔具有重要意义, 是因为他在这一概念中看到了解决传统哲学问题[2]的契机。胡塞尔的整个哲学工作都可以称为语言哲学的“意向分析”。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法译本译者导言中曾正确地评价说:“意向性可以在现象学还原之前和之后被描述:在还原之前时,它是一种交遇,在还原之后时,它是一种构成。他始终是前现象学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的共同主题。”[3]“就交遇而言, 意向性所体现的自然观点中的心物二元的原则, 是自我与他人、内心与外界、主体与客体、心理与物理的关系问题; 就构成而言, 意向性所体现的, 是哲学观点中的超越论的主体性原

胡塞尔

胡塞尔 胡塞尔哲学思想的发展可分为3个时期: 前现象学时期(1900年以前)、 现象学前期(1901~1913) 现象学后期(1913年以后)。 前两个时期主要是批评19世纪各种经验论的心理主义,发展布伦塔诺的意识意向性学说,建立了从个人特殊经验向经验的本质结构还原的“描述现象学”。他提出了一套描述现象学方法,即通过直接、细微的内省分析,以澄清含混的经验,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的具体经验间的不变部分,即“现象”或“现象本质”。这一方法又被称作本质还原法。胡塞尔倡导的早期现象学运动,主张在各人文学科内运用现象描述或本质还原法,从中获取较直接、较真确的知识。 意向性: 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意识本身,尤其是意向性活动或意向关系。意向关系既包括意向作用,又包括意向对象。 他认为,意向对象不是客观实体,意向作用也不是经验性活动,它们分别是聚结于意向关系体内的特定方面。他主要研究对象在意识中的显现方式,即对象的“透视性形变”、显现时的清晰度,以及意向关系体的统一化作用。胡塞尔后期现象学最终演变为更彻底的主观先验唯心主义。目标是使现象学还原深化为“纯粹意识”或“纯自我”,以便使知识的“客观性”或确定性

建立在纯主观性的基础上。经过这一还原,一切经验性内容都将被排除,只留下“纯粹意识”或“先验意识”,包括所谓先验自我、意向作用和意向对象。他认为,先验自我是意识和意向结构的最深核心,同时也是推动心理活动和引发知识结构的总根源。 意向性本来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术语,胡塞尔的老师布伦塔诺借用它来区分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认为心理现象乃是“通过意向的方式把对象包于自身之中”。胡塞尔据此认为,意识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总是“对某物的意识”,即必然是指向某种对象的。不过他并不认为一切意识行为都是意向性的,比如某些情感行为就不直接指向对象,但他强调,一切非对象性的意识都是以对象性的意识行为为基础的,因此,意向性也就成了意识活动的根本特征。 与他的整个现象学思想一样,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他最初对于意向性的分析是从表达活动入手的。在他看来,表达就是有意义的记号,表达的外壳是字符或语言,表达的内容则是意义,此意义是我们通过赋予意义的行为加到表达的物质外壳上去的。因此,与表达活动相伴随的意识行为就包含三个环节:意向行为、意向内容(意义)、对象。胡塞尔说“每个表达不仅意味着什么,而且涉及到某种东西;它不仅有意义,而且与某个对象发生关系”。或者说,“表达通过意义指示对象”,此对象既可以是实在之物,也可以是观念对象或想象之物。对于胡塞尔来说,这里的关键在于区分表达的意义和对象。在他看来

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

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 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 【作者】张庆熊 〔内容提要〕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关系到逻辑学、语言学和认识论,其核心是意义问题。胡塞尔认为,意义在意向性的结构中产生出来,意向的行为通过意义指向对象。本文叙述了胡塞尔的前后两个阶段的意向性学说,力图对其中涉及的各主要概念都作简要说明,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混乱和错误的看法,以期对逻辑学、语言学和认识论的研究起到某种促进作用。 胡塞尔(18591938年)的意向性学说有一个发展过程,前期和后期的观点有很大的差别。前期的观点以《逻辑研究》(19001901年)为代表,后期的观点以《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年)为代表。我们先谈他前期的观点,接着谈他后期的观点,最后简述围绕着意向性问题的一些争论。 一、《逻辑研究》中的意向性学说 (1)表达的物质外壳和表达的意义 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对意向性问题的探讨是从表达入手的。胡塞尔认为表达是意义的记号,表达的物质外壳是字符或语音,表达的内容是意义。表达的意义是我们通过赋予意义的行为加到表达的物质外壳中去的东西。当我们说一句话或写下一个句子的时候,我们就把意义加到表达的物质外壳中去。当我们看一行字或听一句话的时候,我们又把意义在意识中再现出来。离开了人的意义意向的行为,任何记号都不可能成为有意义的语言。 胡塞尔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意向行为与记号的关系:假如我们走到一个清真寺去,我们不懂阿拉伯文字,我们看到墙上用阿拉伯文字雕刻的可兰经的经文,我们可能会把它们当成装饰性的图案。胡塞尔写道:例如让我们设想,某些圆圈和半圆的曲线条最初给我们一种纯粹的美的感觉,后来我们突然想到它们可能是字符或文字的记号。其差别存在于什么地方呢?〔1〕其差别显然在于我们的意向行为不同。开始时我们没有把这些线条与意义联结在一起,所以我们把它们当作引起美感的图案,后来我们想到这些线条表示

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

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 【作者】张庆熊 〔内容提要〕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关系到逻辑学、语言学和认识论,其核心是意义问题。胡塞尔认为,意义在意向性的结构中产生出来,意向的行为通过意义指向对象。本文叙述了胡塞尔的前后两个阶段的意向性学说,力图对其中涉及的各主要概念都作简要说明,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混乱和错误的看法,以期对逻辑学、语言学和认识论的研究起到某种促进作用。 胡塞尔(18591938年)的意向性学说有一个发展过程,前期和后期的观点有很大的差别。前期的观点以《逻辑研究》(19001901年)为代表,后期的观点以《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年)为代表。我们先谈他前期的观点,接着谈他后期的观点,最后简述围绕着意向性问题的一些争论。 一、《逻辑研究》中的意向性学说 (1)表达的物质外壳和表达的意义 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对意向性问题的探讨是从表达入手的。胡塞尔认为表达是意义的记号,表达的物质外壳是字符或语音,表达的内容是意义。表达的意义是我们通过赋予意义的行为加到表达的物质外壳中去的东西。当我们说一句话或写下一个句子的时候,我们就把意义加到表达的物质外壳中去。当我们看一行字或听一句话的时候,我们又把意义在意识中再现出来。离开了人的意义意向的行为,任何记号都不可能成为有意义的语言。 胡塞尔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意向行为与记号的关系:假如我们走到一个清真寺去,我们不懂阿拉伯文字,我们看到墙上用阿拉伯文字雕刻的可兰经的经文,我们可能会把它们当成装饰性的图案。胡塞尔写道:例如让我们设想,某些圆圈和半圆的曲线条最初给我们一种纯粹的美的感觉,后来我们突然想到它们可能是字符或文字的记号。其差别存在于什么地方呢?〔1〕其差别显然在于我们的意向行为不同。开始时我们没有把这些线条与意义联结在一起,所以我们把它们当作引起美感的图案,后来我们想到这些线条表示意义,于是我们就把它们当作文字了。 (2)对象化的活动的三个环节 胡塞尔认为,当我们表达一个意义的时候,我们的意向活动包括三个环节:a、意向行为,b、意义(意向内容),c、对象。每个表达不仅意味着什么,而且涉及到某种东西;它不仅有意义,而且与某个对象发生关系。〔2〕表达通过意义表示(指称)对象。〔3〕在此对象可以是实在的对象,也可以是观念的对象、想象的对象。 把表达的意义(意向内容)与对象区分开来十分重要,这不仅因为,有时对象相同而意义不

02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的三层可能的解释

胡塞尔关于感知的三种看法 郑辟瑞 论文关键词感知/意向性/意义 中图分类号:B516.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7)01-0030-06 根据胡塞尔研究者通行的看法,感知不仅是胡塞尔思想的起点,而且是现象学的起点。感知作为一种直观行为不仅是意向行为的典范,而且是最终奠基性的意向行为,它构成胡塞尔意识分析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1] (P54~P61)然而,在胡塞尔现象学的开端处,他对感知和意向性的关系并不具有如此明确的观点,而是存在着诸多含混和矛盾之处。感知是意向行为吗?如果感知是意向行为,它具有怎样的特殊性?它是典型的意向行为吗?对于这些问题,胡塞尔并不是一开始就获得了明确的答案,恰恰相反,在其现象学前期著作,尤其是《逻辑研究》中,他对感知的意向性问题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其艰辛的探索过程留下了值得重温的痕迹,本文是这种重温的一次尝试。 一、什么是意向行为 为了解释感知和意向行为的关系,我们首先分析,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意向行为是什么?以何种标准能够判定一个行为是意向行为? 众所周知,为了确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布伦塔诺区分了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胡塞尔给出了区分的六个规定,并采取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规定,它表明了心理现象的本质。布伦塔诺认为,在感知中有某物被感知,在陈述中有某物被陈述,这一规定适合一切心理现象,这最终归结为一句格言式的命题,即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他说:?……任何一个心理现象都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东西而得到描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将这种东西称作一个对象的意向的(或心灵的)内存在(Inextistenz),而我们——虽然

我们所用的表述也并非完全单义——则将它称作与一个内容的关系、向一个客体(在这里不应被理解为一个实在)的朝向,或内在的对象性。任何一个心理现象自身都含有作为客体的某物,尽管不是以同样的方式。?[2] (A347/B[,1]366~367)、[3] (P408) 布伦塔诺时常使用心灵的、内在的客体之类的概念来表示意向对象,尽管布伦塔诺所使用的术语可能产生一些误解,我们仍然可以将意向关系确定为心理现象的本质规定性,即心理现象就是在其自身中意向地包含着一个对象的现象。 为了澄清布伦塔诺对意向关系的描述所可能带来的误解,我们需要注意: 1. ?内存在?可能使人产生两种误解,即一方面,他们认为,这里涉及的是意识和被意识的对象之间的实在关系,这种观点类似于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的模式,即,刺激-反映的模式,胡塞尔称它为心理学-实在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认为,对象实项地被包含在意向之中,意向对象只是意识的实项内容的一部分,我们对对象的意识是对行为的实项内容的意识,胡塞尔称它为从属于体验实项内容的关系。显然,第一种对意向关系的规定恰恰否定了意向关系的特殊性,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和对物理现象进行研究的物理学之间的区分没有了分别,它们都是研究实在之物的因果关系的科学,这违背了布伦塔诺区分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的初衷;对于第二种误解,胡塞尔认为,它错误地理解了体验的意向特征,在我们的体验中,我们并非同时意识到两个事物,即一方面是对象,另一方面是意识到此对象的意向体验,在对意识进行描述中,我们会看到,意向体验只是被显示,只有对象是被意识的。 如果将意向关系理解为意识实项地包含对象,那么在涉及到对不存在的对象的意识时,我们就会面临一个悖论。胡塞尔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表象朱庇特神,那么这个神就是被表象的对象。在此表象中,我们具有某个表象体验,我们可以在反思中对此表象的结构进行分析,但我们并不能在此表象体验中找到朱庇特神这个对象,事实上,朱

浅议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改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a15531709.html, 浅议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改造 作者:郭振统 来源:《教育界·B》2019年第12期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了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描述心理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对意向性的来源基础与发展历程做了一个初步考察,并且在分析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改造的同时也对胡塞尔思想的发展脉络做了一番梳理,从另一方面阐明了胡塞尔意向性理论发展的思想过程及具有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意向性;心理主义;胡塞尔;布伦塔诺 一、布伦塔诺“意向性”概念的渊源 “意向性”这个概念源自中世纪经院哲学,意向表示一种意愿,一般认为它源自拉丁文intentio。在托马斯·阿奎那看来,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意动和认知。就意动层面来看,intentio代表一种渴望、一种冲动;就认知层面看,它仅意味着心灵中对象的特定存在形式,它代表一种心灵内在的存在形式。而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便是直接来源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意向概念。 布伦塔诺指出“意向的内存在”是心理现象最明显的特征,并据此与物理现象相区别。同时,布伦塔诺还表示心理现象是利用意向的方式把对象纳入自身之中的,因此心理现象还具备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与内容相关联”。在这里,意向性就不是心灵之内的某个对象的存在形式,而是意识的一种性质,即指向某个对象。在此,布伦塔诺通过对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进行区分,使精神科学的独立地位得以实现,并且这一区分意味意向性概念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 由上文可知,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表示认知过程或表象和判断活动的某种性质。但我们不难看到,布伦塔诺对于意向性的理论探索仍处在心理学层面并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处于心理学占主要地位的背景时代,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布伦塔诺缺少现象学的方法,他不可以利用现象学的还原来克服心理主义的不足,正是由于受到这一思想的限制,所以布伦塔诺的研究范式依旧局限在传统认识论领域。 尽管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对胡塞尔具有决定性影响,但若是想要这一理论获得更深层的价值,就必须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改造,使它成为达到现象学要求之理论。这项工作接下来便是由胡塞尔来继续完成的。 二、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继承与批判

胡塞尔时间意识分析中的“滞留”概念

胡塞尔时间意识分析中的?滞留?概念 ——兼论心智与语言的关系 【内容提要】 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分析中的?滞留?(Retention)概念,在他十多年的时间现象学研究中有一个形成并在含义上变化发展的过程。它最后得到确定,并被用来标识内时间意识中的一个特殊意向,从而自身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回忆?。除此之外,胡塞尔在研究文稿中的相关思考以及对此概念使用的历程,也可以用来指证心智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滞留/回忆/时间意识/思维/语言 一、引子 开篇伊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撰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主要在于大致地说明和解释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分析中的?滞留?(Retention)概念,包括它的含义的形成与变化的过程。这些工作是在胡塞尔现象学的框架内进行的。但这篇文章的还有一个附带的意图:通过对胡塞尔在研究文稿中与此有关的思考以及对此概念使用的历程的思考来指明心智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或者也可以说,指明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 这里需要对后一个意图多说几句:胡塞尔差不多是一个用笔来思维的人。他用加伯斯贝格速记法将自己几乎是毕生的思考记录在四万多页的文稿上。从这里的讨论所采纳的角度来看,这些文稿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准备以各种形式公开发表的文稿,如讲座稿和著述文稿。我们可以将它们简称为讲座稿,因为胡塞尔发表的所有著述都建立在他讲座稿的基础上。另一类是没有计划发表、纯粹是思考记录的研究文稿,包括写给自己的札记等。我们将这类文稿称作研究文稿。讲座稿可以说是为他人或以表达思考为目的的文稿。研究文稿则属于为自己或以记录思考为目的的文稿。这两类文稿在语言方面的区别,差不多可以用表述语言和独自语言来标识。 笔者并不想把胡塞尔当作一个实验兔,但要想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他在这里的确是一个难以替代的最佳观察对象。而之所以能够以胡塞尔的研究文稿为一个分析案例,乃是因为他的这类文稿有一个特殊的表述风格。与讲座稿不同,胡塞尔自己的研究文稿常常是某种程度的自言自语。他本人也将它称作?自我对话?①,亦即只是循着自己的思路向下走,完全不去顾及读者和他人的理解困难与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