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研究

报告

保健品行业的界定和分类

1.行业定义、基本概念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大体可以分为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化妆品等。2.行业基本特点

我国目前保健品行业呈现四大特点:

1)产地集中。目前已批准生产的保健品中,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占了大部分。

2)功能雷同。一半以上产品功能分布集中在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疲劳3项。

3)重复开发。集中在螺旋藻、褪黑素、鱼油、灵芝、鲨鱼软骨、虫草、甲壳质、银杏等。

4)形态单一。主要采取胶囊、片剂、口服液、颗粒剂(冲剂)等剂型,虽然提高了保健品的科技含量,但是反应出了形态单一的不足。

3.行业分类

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保健药品具有营养性、食物性天然药品性质,如目前带“健”字批号的药品;保健化妆品具有化妆品的性质,不仅有局部小修饰作用,且有透皮吸收、外用内效作用,如保健香水、霜膏、漱口水等。

第一章保健品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

一、国际保健品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1.2006-2010年全球保健品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在营养保健品的全球销售额中,西欧市场大约占据了14.4%的份额,位列亚太地区市场(44.2%)和北美洲市场(32.2%)之后排第三位;拉丁美洲市场和东欧市场各占大约3%;而非洲、中东和澳大利西亚(指马来群岛和大洋洲)市场合计占3%的份额。这其中,亚太地区正在发生巨变,成为膳食补充剂最大的市场。2.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从单一国家及地区市场来看,美国的规模仍然最大,2009年的销售额达到161亿美元;第二大规模的是中国,销售额达到134亿美元;日本位居第三,销售额达到127亿美元,而在2006年中国的保健食品市场销售额仅为59亿美元。短短的4年时间中国的保健食品销售量已经成倍的增长。

3.全球保健品行业发展趋势

1)区域发展趋势

虽然欧洲营养品市场目前由这四大主要市场垄断,荷兰、爱尔兰等新兴市场正在开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在主要市场上,预计价格竞争将会继续下去,一些“利基”产品可望有良好表现。

迄今为止,亚太地区营养保健品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北美和欧洲。

在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的是补药类,2006年的销售额大约为40亿美元。钙类位居第二,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蛋白粉,销售额接近10亿美元。其他受欢迎的依次是儿童用特定营养品、葡萄糖胺、人参类、矿物质类、益生菌类和鱼油类。

2)产品发展趋势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营养保健品行业的销售将受到眼睛、关节和心脏健康等特定产品的推动。此外,随着消费者转向药物“替代产品”,补充剂市场将会继续增长。预计今后3年里,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复合产品将会强劲增长。减肥和血糖控制将继续成为消费者的优先目标,行业的许多创新产品将会出现在这些领域,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销售下降的类别:

虽然营养保健品的市场规模在扩大,但有些产品仍然逃不过销售下降的厄运而成为“昨日黄花”,如维生素E、银杏叶、紫锥菊、大蒜油、月见草油和人参等类别。

在所有这些产品中,维生素E遭受的打击最大,这是因为2005年发表的一项有争议的综合性分析报告给它带来了负面的形象。维生素E的销售额已经下跌了大约1.02亿美元。

在有关维生素E的分析报告发表之后,使用维生素E补充剂的美国消费者中20%停止使用了这种产品。欧盟地区的消费者对此到没有表现出过强的反应,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消费者更“容易多变”,也更加容易受到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

银杏叶类的销售额下降了840万美元,紫锥菊类和大蒜油类的销售额均下降了600万美元,月见草油类的销售额下降了420万美元,而人参类的销售额下降了140万美元。

销售上升的类别:

在美国市场上,销售正在快速增长的补充剂包括鱼油、辅酶Q10、益生菌、葡萄糖胺、Noni、眼保健和SAM-e类。

鱼油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销售额增长了1.19亿美元。辅酶Q10是增长速度第二快的补充剂产品,销售额增长了6700万美元。益生菌类的销售额增长了6400万美元。葡萄糖胺的销售额增长了5200万美元。Noni(10年前还不为人们了解)销售额增长了2800万美元,而眼保健品的销售额增长了1300万美元。SAM-e也被看作为增长速度较快的一种补充剂,现在的市场规模大约在1亿美元左右。

在膳食补充剂行业,其他发展前景被看好的产品还包括植物甾醇酯、白藜芦醇等。

二、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概况

1.2006-2010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概况

2006-2010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迅速,产销一直保持25%左右的高速增长,2010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150亿元。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重视,保健食品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就会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未来的保健食品的发展一定是向着品类齐全和连锁发展,随着国家对营养师的重视,保健食品在未来肯定会大放异彩,但是单一的保健食品公司将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2.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内保健品产业已快速发展,但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保健品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二是过分依赖广告促销,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三是产品开发力量薄弱,不利于提升科技含量;四是难以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五是产业法规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政府监管能力。

第二章 2009-2010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环

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1.经济增长趋向稳定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呈现高位回落态势。第一季度GDP增速达到11.9%,经济出现过热苗头;随着国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第二季度增速迅速回落到10.3%,社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担心;第三季度经济增长9.6%、第四季度增长9.8%,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趋于平稳,持续向好的基础逐步稳固,出现的过热苗头或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增幅比上年略有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11%以上,物价年均涨幅2.9%,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的增长模式是历次五年规划中的最佳搭配之一。

随着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企稳较快增长,企业预期较好,2010年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7,比三季度提升1.1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38.0,比三季度提高0.1点。从先行指标,中国制造业经理采购指数(PMI)来看,自2009年3月以来,PMI 已连续二十二个月位于50%临界点以上的扩张区间,12月PMI达到53.9%,比前月回落1.3个百分点,这也是该指数近5个月以来首度出现回落。PMI指数回落,是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以及为稳定物价对一些行业“有保有压”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显示出经济过热风险降低、通胀压力出现缓和,表明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基本平稳,但增长动力有所减弱。

图1.2008年以来各季度GDP累计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2008年以来各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工业增速逐季回落

201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9.6%,二季度增长15.9%,三季度增长13.5%,四季度增长13.3%,增速逐季回落。分轻重工业看,受国内消费需求旺盛拉动,轻工业同比增长13.6%,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增幅与前三季度持平;受节能减排、

淘汰落后力度加大影响,重工业同比增长16.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但比前三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39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实现比上年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14.9%,中部地区增长18.4%,西部地区增长15.5%。

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一方面,包含新兴战略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6.6%,增速比2009年加快8.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初步测算2010年和整个“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图3.2008年以来各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市场物价高位回落

受自然灾害比常年偏重和国际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以来食品等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导致物价涨幅逐季加快,一季度CPI增长2.2%、二季度CPI增长2.9%、三季度增长3.5%、四季度增长4.7%,其中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创出28个月以来新高,当月食品类价格上涨11.7%,拉动CPI上涨3.8个百分点,贡献率是74%。为稳定物价,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供给、调控需求、保障流通、调控市场以及给低收入群体增加补贴的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12月份CPI回落到4.6%,环比涨幅由11月份的1.1%回落到12月份的0.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6%。分类别看,食品上涨

7.2%,烟酒及用品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4.5%,衣着下降1.0%,交通和通信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持平。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和国内需求放缓导致生产性物价涨幅呈现小幅回落的态势。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与前三季度持平,比上半年收窄0.5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6%,涨幅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分别收窄0.2、1.2个百分点。

图4.2008年以来各月物价指数同比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4.外汇储备大幅增加

截至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全年新增外汇储备近4482亿美元,其中,四季度新增外汇储备1990.35亿美元,创下单季度外储新增量之最。FDI保持稳定、贸易顺差恢复较快是外汇储备多增的主要原因。四季度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共计12530亿元人民币,其中12月新增外汇占款4033亿元,从新增外汇占款扣除FDI和贸易顺差的差额来看,境外资本流入明显增多,也成为外汇储备多增的重要原因。

2010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自6月央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3%。

二.国际贸易环境

2010年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外贸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对外贸易全面恢复,进出口绝对量双双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外贸增长转型初显成效,一般贸易取代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明显,主要产品出口形势良好,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而上年为下降13.9%,与2008年相比,进出口总额增长15.9%。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与2008年相比增加15.9%;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与2008年相比增加23.1%。12月份当月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了刷新上月刚刚创下的历史最高记录,首次超过2900亿美元关口。国内需求恢复程度好于外部需求,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全年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同比减少6.4%,比2008年下降38.6%。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外企业“库存回补”需求减弱,海外市场需求有所收缩、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加之同期基数提高,除11月份受圣诞因素影响有所反弹外,下半年以来月度进出口增速呈现出高位回落态势。

图5.2008年以来各月外贸进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宏观政策环境

2010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长过由快回升转向平稳运行。2010年,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协调,结构调整取得进一步进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增幅比上年略有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11%以上,物价年均涨幅2.9%。

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复苏的复杂性、曲折性将进一步显现和放大;全球经济正处于“短、中、长”几种经济周期下行的叠加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世界各国经济表现和经济政策明显分化,世界货币战升级。贸易摩擦加剧。多数机构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低于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面临众多不稳定因素。而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有望进一步好转,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稳定物价更加突出;“十二五”规划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布局成为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民间投资领域和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改善民生、加快进入分配制度改革将推动消费品市场继续繁荣活跃;经济结构调整深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将持续加大。

综合考虑,预计2011年我国经济将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将呈前低后高走势,全年GDP增速将达到9.5%左右,比2010年略有回落;投资、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进出口增长有所回落,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压力。

四、中国保健品行业政策环境

2009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政府对保健品的监管提高到法律层面。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这为更多的人看得起病、买得起药奠定了基础,为医药保健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条规定:“拟申请的功能在SFDA公布范围内的,申请人应当向认定的检验机构提供产品研发报告;拟申请的功能不在公布范围内的,申请人还应当自行进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并向确定的检验机构提供功能研发报告。”也就是说,保健食品的功能可以是SFDA规定范围以外的,前提是相关的试验和报告必须能够证明产品声明的功能。功能放开是此次保健食品管理改革中的重大的变化之一,这意味着今后的保健食品的产品功能可能会有所拓展。这将会有利于刺激研发投入,对整个保健食品市场的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没有专门的营养补充剂产品管理部门,相关的监管被分成四个部门。其中:卫生部门管卫生和食品安全;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管产品审批;质量监督管理局管理企业生产标准;工商局对市场和产品进行监管。由于“多龙治水”,执行起来问题比较多。相关立法方面中国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产业政策方向不明确、监管的混乱、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导致政策因素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并带来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及经营风险加剧。

2005年7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开始实施的《营养素补充剂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中公布了24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名单,其中包含可用于产品的最低和最高用量。这个规定有一个明显变化:一些常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用量大大增加。

监管部门不断出台的这些新规,提高了营养素补充剂产业的进入壁垒,促进退出机制的形成,正在影响整个产业的竞争格局,从根本来看有利于产业发展。但是,加强监管对于产业内的企业而言,成本和利润率都会受到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挑战。

一些不适应变化的企业必然会衰弱。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竞争格局,是所有营养保健产品生产经营企业都面临的问题。

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所有“药健字”保健食品一律不得在市场上流通。

2003年保健食品审批管理权由卫生部移交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形成了目前产品和广告审批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而生产监管由卫生部门负责的“双部门监管”格局。这标志着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保健食品的监管。

五、行业运行环境对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影响分析

国际经济危机为保健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保健医药产业被普遍认为是抗周期或抗危机的行业,越是在危机时期,人们对保健医药的需求越是迫切。政府在4万亿元拉动内需投资中,明确投入医药行业的已有48亿元,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拉动估计在0.8%左右,对药品消费的拉动估计为0.77%。而2009年全年卫生总投入将达700亿元左右。

第三章保健品行业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分析

1.2006-2010年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攀升,2006-2010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25%左右的高速增长,2010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150亿元,同比上升26.37%。

图6.2006-2010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保健协会

2.保健品行业市场饱和度

目前,我国虽然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的消费市场,但是我国保健品市场的饱和度仍然不高。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量不足100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的花费占人均总支出的2%以上,而中国只占0.07%。中国人均每年消费保健品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

如果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量能够达到国际水平的话,我国保健品市场将会是很可观的。因此,近年来我国居民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巨大的消费市场为保健品行业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3.国内外经济形势对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的影响

经济危机后,由于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出现相对下降,购买的积极性出现了小幅下滑,但总体上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长水平;世界金融危机及希腊债务危机,却给我国保健品出口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希腊的债务危机影响整个欧洲市场,出口需求出现了一定的下滑。然而,我国保健品国内市场相对稳定,所以整体来看,市场规模增速稍有下降,但幅度不大。

4.2011-2013年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我国保健品市场高速增长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新医改国家倡导把国民健康的重点放在病前的控制而非病后的治疗,而保健品在治疗一些慢性病、养生保健方面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近年来一连串发生的如SARS、甲流疫情的影响,人们为了抵御免疫力的下降开始加大了保健品的使用,同时,人们观念开始出现变化,对生命健康、养生保健方面的需求不断加大,这些都促使我国保健品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因此预计2011-2013年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速在25%左右,预测2013年,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200亿元。

二、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是从完全竞争到独家垄断一系列过渡的市场状态,反映了厂商之间某种关系和特征的结构形态。我国尽管是目前世界上第三大保健品市场,保健品行业企业众多,市场品牌众多,但就我国保健品市场结构来看,由于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保健品市场的分散化,导致保健品市场集中度较低。

三、市场特点分析

1.保健品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产业周期理论各阶段特点如下:产业在形成阶段,企业数量少,集中度高,产品种类单一,质量低且不稳定;产业在成长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利润率高,导致产业进入壁垒低,大量厂商进入,产业集中度下降,但产品开始多样化、差别化,质量提高,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上;产业在成熟阶段,产业集中度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垄断,产品再度无差异,产业利润达到很高的水平,进入壁垒高,主要表现为规模壁垒;产业衰退期,主要表现为需求萎缩,利润开始下降。

而中国保健品市场需求比较旺盛,行业盈利能力较强,大量厂商开始关注进入保健品行业。结合产业周期理论的特点,中国保健品行业现处在成长阶段。

2.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保健品行业的影响

技术变革和行业革新是保健品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在我国保健品行业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企业必须要掌握真正的技术核心和专利,企业只有投入大量精力、人力和财力搞好产品技术开发,拥有自己的保健品加工制造技术,并且是能够和国外相抗衡的技术,这样才能巩固国内品牌在保健品市场的竞争力和地位。

技术变革对行业的另一个影响是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仅关注保健品的价格和质量,更多的是关注保健品的健康度,而只有研发更好的技术才能够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保健品产品,才能够保持甚至是提高市场占有率。

3.差异化分析

多年来,国内保健品申报情况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免疫调节,调血脂和抗疲劳等方面。近两年,国家审批产品更加严谨,否决率高到40%,审批过程中因为涉及到专家问责制,短期内,市面出现的新、好产品难度较高。通过药监局的网站查询,我们都可以发现近期产品通过的效率十分低。保健品展会中也难觅让人眼前一亮的品种。

目前市面主要产品可分两大类型:中药为主的中药品种及国外进口的营养补充大保健品种。大保健品种目前泛滥,帖牌、伪进口的鱼龙混杂,这类产品本就无甚科技含量,深度挖掘概念的空间小,益生康健为代表的目录营销模式,更是把这类型产品直接拖入价格竞争。中药品种,作为中国本土特色的产品,其陆地概念早被蒙派阵营重复炒做烂透,近年遇上广告严管,完全依靠机理广告变出几个概念是不不行,目前国内中草药保健品其原料成分早被限制在相关目录内,成分雷同,很难再塑造差异化的卖点。

所以,要做差异化,没有产品的硬支撑,完全依靠蒙派的神奇广告诉求是很难成功的。所以,企业在选择产品上还是得下一番功夫,找到真正在原料、工艺方面具备优势的产品,没有这个基础,差异化只能是一纸空文。

第四章保健品行业生产分析

一、生产总量分析

1.2006-2010年保健品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

目前,由于保健品行业盈利能力较强,许多企业受丰厚利润以及巨大市场空间的吸引,纷纷加入到保健品行业中,行业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006-2010年我国保健品行业产值快速增长,增速在35%左右,2010年行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同比增加35.8%。

图7.2006-2010年我国保健品行业产值及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保健协会

2.国内外经济形势对保健品行业生产的影响

整体来说,经济危机对我国保健品行业供给情况影响较小,经济危机期间,我国保健品行业产值仍保持着35%左右的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国外经济下滑较为严重,我国保健品出口受到一定抑制。

3.2011-2013年保健品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健康观念的改变,加之工作节奏的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扩大,“银发族”和独生子女对保健品的需求及节日“送健康”等,为滋补壮体型、益智型、营养均衡型、食疗型等保健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需求的增大使得保健品行业生产企业数量不断上升,同时原有企业也将不断的增大产量产能,行业整体供应能力将不断提升,预计2011-2013年行业产值增速将在30%左右,预测2013年行业产值将达到2400亿元。

二、子行业生产分析

保健食品在整个保健品行业中占比最大,目前,约占总产值的一般左右,2010年产值占比为45.5%。

三、细分区域生产分析

目前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有3000多家,其中2/3以上为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江西、山东、河南、北京、湖北、上海等省市,2010年上述省市的产值占比分别27.90%、10.87%、8.87%、7.59%、6.52%、5.99%、5.58%、4.34%和2.28%,前四个省市的产值占比超过全国总产值的一半。

图8.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区域产值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我国保健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天然原料使用广泛,大多数以传统养生理论为产品的基本设计依据;二是保健功能比较集中,大约有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方面;三是与传统意义上的食品形态差异较大;四是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尤其缺少新一代保健食品的开发能力。由于我国保健产品科技含量低,功能较为重复,与国外品牌企业的竞争力较弱,因此产品主要集中在低层次上竞争,使得低端产品的供给能力过剩,导致行业低档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状态。

经济危机期间,由于国外经济下滑,我国保健品出口受阻,导致大量产品转入国内市场,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同时使得国内需求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使得供过于求的情况加剧。由于保健品行业盈利能力较强,受利润吸引,将有更多的企业将涉足该行业,行业供给能力的大幅上升将使得行业未来几年依旧维持在供过于求的状态,特别是低端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将更为明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