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名称液体冲击式击式微生物采样器

产品名称液体冲击式击式微生物采样器

产品名称液体冲击式击式微生物采样器

产品名称:液体冲击式击式微生物采样器产品型号:

一种新型液体化工产品取样器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612489.8 (22)申请日 2015.08.14 G01N 1/14(2006.01) (73)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天明化工有限责任公 司 地址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 白碱滩区三平镇建设路88号 (72)发明人王明宪 刘莉 慎娜娜 许海涛 杨利 吴伟龙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液体化工产品取样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化工液体产品取 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所述取样器本体的底部设 有取样孔,所述取样器本体的外壁设有刻度,以便 后期控制抽样层位的位置;所述取样器本体内安 装具有活动塞座的活动把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取样精确,避免了取 样器撒漏,有利于取样器的清洗。(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204855204 U 2015.12.09 C N 204855204 U

1.一种新型化工液体产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器本体,所述取样器本体的底部设有取样孔,所述取样器本体的外壁设有刻度,以便后期控制抽样层位的位置;所述取样器本体内安装具有活动塞座的活动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化工液体产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本体的外壁安装有可移动式管套。

一种新型液体化工产品取样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产品取样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液体化工产品取样器,属于化工产品取样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化工生产、试验领域,针对液体、膏状黏稠液体的取样器一般都是玻璃取样器,但是化工产品、原料取样过程发现,传统取样器存在抽取样品时不易控制具体的取样位置,抽取的样品容易撒漏;并且在玻璃取样器表面会黏沾大量的抽取样品,在用同一取样器抽取不同样品时,外壁黏沾的样品清洗不干净,会污染待测样品,反复清洗工作量又比较大,不易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化工液体产品取样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取样精确,避免了取样器撒漏,有利于取样器的的清洗。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新型化工液体产品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所述取样器本体的底部设有取样孔,所述取样器本体的外壁设有刻度,以便后期控制抽样层位的位置;所述取样器本体内安装具有活动塞座的活动把手,用手指控制使活动塞座与活动把手同时上下滑动。[0006] 使用时,将玻璃取样器插入取样桶中,可根据需取样的层位不同,确定刻度位置,同时根据活动塞座控制取样器抽取样品的层位。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器本体的外壁安装可移动式管套,取样时,将可移动的管套移至取样器最高处,取样后管壁黏有大量液体、膏状黏稠物时,移动管套,将取样器外壁的物质刮除,这样就避免了取样器撒漏、抽取下一桶时,上一桶样品的对其的影响,并有利于取样器的的清洗。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取样精确,避免了取样器撒漏,有利于取样器的的清洗。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2] 实施例1 [0013]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化工液体产品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1,所述取样器本体1

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

1.目的 规定FKC-IB型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操作安全性和准确性。 2.范围 FKC-IB型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的操作、维护及保养。 3.术语 无 4.职责 质量部人员严格执行此操作规程,做好本职工作。 5.内容 5.1将采样口、培养皿及外罩用消毒液消毒或紫外线灭菌。 5.2按主机面板设置的功能。 5.2.1V1.0表示软件版本号;O:1000表示操作员工号。L:0001表示采样位置;D:0010表示培养皿号;T:14-09-022 08:50表示日期和时间。按“确认”键,屏上的字体则显白,此时可按“→”键移位,按“↑”键则可更改操作员、采样位置、培养皿号、时间、日期、预设定采样量(升)等参数,更改完毕后按“确认”键确定。采样量可预设定为1000L、500L、600L,则按键“启动1”、“启动2”、“启动3”分别采样1000L、500L、600L 。 5.2.2若仪器有消毒残留液,则不放入培养皿,按启动键3,开始抽气,使消毒残留液蒸发,工作6分钟后,采样泵自动停止(设定的采样量决定采样时间)。若设备无消毒残留液,可直接进入下一步操作。 5.2.3放入培养皿,盖上针孔盖子,按启动键1或2后,本机则按预先设定的采样量(升)运转,泵开始抽气,到设定采样量时,泵停止工作,采样完毕,将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5.2.4若使用遥控器操作,遥控器只能遥控启动1,用户可将常用的采样流量设置在启动1的位置。

5.2.5如要查询历史数据,在主界面状态下,按“菜单”键进入数据查询。按“一”键查询。如“2014/09/22 09:00 ”是当前时间,“0018/1000”是表示总共能存储1000组,当前是第18组。“2014/09/22 08:50”表示采样时间,“T:00' 10””表示采样用时。 5.2.6如需删除历史数据,将光标移动到“DEL:0”处,将“0”调为“5”后,按“确认”键,历史数据将被清空。 5.3注意事项 5.3.1本仪器如出现故障及时与其公司联系,切勿自行拆除。 5.3.2搬动主机时,应先拔掉电源插头,要求小心平稳移动,切勿倒置,以免损坏仪器。 6.相关记录 《仪器使用记录》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A卷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及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2015级《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课程期末考试卷 (A卷) 一、名词解释(总分10分,每题2分) 1.菌落 2.菌落总数 3.培养基 4.乳酸菌 5.大肠菌群 二、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1.与食品工业密切相关的乳酸菌主要为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链球菌属中的等。采用法,检测酸奶中的各种乳酸菌可以获得满意结果。 2.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主要有、和三项。 3.在菌体形态观察中,需进行制片后才能进行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菌时采用的制片方法是,观察真菌采取的制片方法是。 4.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要素有、、、、生长因子和能源。 5.根据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将细菌的生长分为、、、 四个时期,作为研究材料应取的细菌最合适。 6.一般培养基的制备主要程序可分为:称量、、调节pH、过滤、、加塞包扎、 和无菌检查等步骤。 7.无菌室的熏蒸消毒,主要采用熏蒸消毒法,测定无菌室无菌程度一般采用法。 三、单项选择题(总分20分,每题1分,将答案写在下面) 1——5:6——10: 11——15:16——20: 1.紫外线的杀菌机理可能是() A.紫外线的高热作用 B.紫外线的辐射作用 C.紫外线凝固细菌蛋白质 D.紫外线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

2.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A.结晶紫染色 B.碘液固定 C.酒精脱色 D.复染 3.热力灭菌法分干热和湿热灭菌两类,并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效力较干热要强这是因为() A.可迅速提高温度 B.湿热有一定潜热、穿透力大,促进菌体蛋白凝固 C.迅速破坏细菌的酶系统 D.促进糖类分解 4.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球状菌 B.G+ C.在血平板上形成的菌落为黑色D能产生凝固酶 5.GB/T4789.2-2010菌落总数检验方法是()。 A.平板涂抹法 B.显微镜检查法 C.平板菌落计数法 D.菌落计数器法 6.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用的增菌液是() A.7.5%氯化钠肉汤 B.普通肉汤 C.蛋白胨水 D.TTB 7.在测定菌落总数时,首先将食品样品作成()倍递增稀释液。 A.1:5 B.1:10 C.1:15 D.1:20 8.奶粉检验取样前,操作人员应() A.用95%的酒精棉球擦手 B.用75%的酒精棉球擦手和容器口周圈 C.用65%的酒精棉球擦容器口周围 D.用酒精灯烤容器口周围 9.某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时均可以生长并可以利用氧,它属于()。 A.微好氧菌 B.好氧菌 C.厌氧菌 D.兼性厌氧菌 10.一般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 A.121℃/15-30min B.115℃/15-30min C.130℃/15-30min D.65℃/15-30min 11.采用湿热高压蒸汽灭菌,()是影响灭菌质量的关键。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验过程的主要内容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食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放置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损坏或影响,在部分研究中,将食品中细菌数量对食品的损坏程度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首 要内容。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过程中,我们主要对人体有害微生物进行检验,其中在食品安全检验过程中,因为食品中有多种微生物共存现象,所以在检验前,微生物检验员要把不同的菌体进行分离,这样才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及菌体的分布情况,包括生产型食品微生物,如醋酸杆菌,酵母菌等和使食物变质的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如溶血性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对食品原辅料微生物的控制和产成品微生物的检验是保证食品安 全的重要途径。 针对食品致病菌的相关检验。不同的致病菌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大米,有些不法商家将发霉的大米加工后再次放入市场进行二次销售,虽然经加工后,在外表上和普通大米没啥两样,但这种大米中含有黄曲霉这一致病菌,据可靠信息表明,黄曲霉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如果人们长时间吃这样的大米,出

现癌症的风险要比常人高出很多倍,由此可见,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是保证我们能吃到放心食品十分关键的微生物检 测技术,所以我们在致病菌的检验上对不同种类的致病菌进行定量严格检验。如乳制品和肉制品的致病菌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而蛋制品中则容易出现染沙门菌、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罐头食品容易出现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胞杆菌。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主要特点 对食品检测要求相对较高。在食品微生物的一系列检验中,由于食品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因此加大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难度。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不同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特别是致病菌的含量有明确的要求。在食品的运输过程中,食品致病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对相应的食品有一定的污染,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检测人员需要对食品受致病菌影响的程度、食品保质期以及其他相关的标准进行测量,难度会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而复杂。所以在微生物检验上我们对每一阶段的食品安全检测都要重视,在各个微生物的测量上,相关的检测技术要求就有所提高。 食品微生物检验效率。随着食品市场的商品流通提高,人们对食品需求不断增加,而食品安全问题却在日益严重,为了保障人们在能够及时满足食品种类和数量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落实,必须加强食品安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中国建筑科学院空调所,解放军三0二医院和辽阳市康洁仪器研究所联合研制出LWC-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由辽阳市康洁仪器研究所生产。经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研单位使用,结果满意。被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条例,医院内感染及其管理》推荐使用。并装备了部队。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产品畅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平皿沉降法是靠带菌尘埃的自然沉降,因而测得的菌落数不但受气流、风力、气溶胶粒度分布等因素影响,很不稳定。而该产品则弥补了上述不足,由于它的工作原理是连续、强制采样,它几乎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性能稳定,加上该仪器基于冲击原理,能定量地收集空气中的微生物,还能采到物体表面上的微生物。是代替平皿沉降法的理想仪器。该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500克)、噪音低(<52分贝)、捕获率高、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在使用方面有六条突出特点:1、不同环境交替采样,不会造成交叉污染。即两次采样之间不必更换、消毒涡壳和叶轮。2、不仅能采到空气中的,还能采到固、液体表面上的微生物(如某医院从小儿痢疾病房的床垫表面上采到沙门氏菌,在烧伤病房卡片上采到绿脓杆菌)。3、采样方向灵活。可以任意方向采样(如某医院将采样器伸到空调系统内采到致病菌)。4、交、直流两用(用1号电池四节,也可用6V稳压电源)5、噪音低。在手术室、危重病房采样无干扰。6、采样时间短(最短半分钟)。适应于医院、公共场所、生物制品、制药行业、环境保护及室内空气质量等部门监测使用。 该产品使用方便,首先把普通琼脂培养基条插入采样器头部的涡壳内,启动采样,自动定时采样完毕后将培养基条放入恒温箱中进行培养,然后计数,最后根据公式计算。 ●提供德国进口琼脂培养基条(有效期六个月),用户不必自行加注琼脂,避 免在加注琼脂过程中的污染,也减少了准备工作的麻烦。 ●提供一次性基条(有效期二年),一次性基条经环氧乙烷灭菌,无菌、无毒。 使用前往基条内加注普通琼脂培养基即可。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题完整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复 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名词解释 样品(sample)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 食品采样(sampling)是指从较大批量食品中抽取能较好地代表其总体样品的方法。 接种: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菌落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使每一个活菌只能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然后进行菌落计数所得的菌落数量。 V-P试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生理生化试验:微生物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别的微生物。因此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硫化氢(H2S)试验: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或低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 增殖培养基: 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某种微生物特别喜欢的营养物质,以增加这种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逐渐淘汰其它微生物,这种培养基称为增殖培养基。 外源性污染: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品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程或不按卫生要求使食品发生污染称为外源性污染,也称为第二次污染. 环状沉淀反应: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可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将已知抗体注入特制小试管中,然后沿管壁徐徐加入等量抗原,如抗原与抗体对应,则在两液界面出现白色的沉淀圆环。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食用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称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无菌接种操作: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于培养基上,这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 菌落: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细菌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其中包括各种活菌数和尚未消失的死菌数。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度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的无芽胞杆菌。 淀粉水解试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肠杆菌科各菌属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靛基质(Imdole)试验: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吲哚的存在可用显色反应表现出来。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醛结合,形成玫瑰吲哚,为红色化合物。尿素酶(Urease)试验: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2个分子的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呈粉红色。氧化酶(Oxidase)试验:氧化酶亦即细胞色素氧化酶,为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终末呼吸酶,氧化酶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然后此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对苯二胺氧化,产生颜色反应。硫化氢-靛基质-动力(SIM)琼脂试验:试验方法:以接种针挑取菌落或纯养物穿刺接种约1/2深度,置36±1℃培养18~24h,观察结果。培养物呈现黑色为硫化氢阳性,混浊或沿穿刺线向外生长为有动力,然后加Kovacs氏试剂数滴于培养表面,静置10min,若试剂呈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培养基未接种的下部,可作为对照。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以杀死或抑制不需要的菌种生长的培养基,称之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开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 无菌技术:指在微生物实验工作中,控制或防止各类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干扰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有关措施。 粪大肠菌群: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培养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和分解色氨酸产生靛基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玻片凝集法:是一种常规的定性试验方法。原理是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常用于鉴定菌种、血型。试管凝集法:是一种定量试验方法。多用已知抗原来检测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含量。常用于协助诊断某些传染病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絮状沉淀反应:将已知抗原与抗体在试管(如凹玻片)内混匀,如抗原抗体对应,而又二者比例适当时,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此为阳性反应。琼脂扩散试验:利用可溶性抗原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内扩散,若抗原抗体对应,且二者比例合适,在其扩散的某一部分就会出现白色的沉淀线。每对抗原抗体可形成一条沉淀线。有几对抗原抗体,就可分别形成几条沉淀线。大肠菌群MPN:大肠菌群MPN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应用统计学的原理所测定和计算出的一种最近似数值。 大肠菌群值:大肠菌群值是指在食品中检出一个大肠菌群细菌时所需要的最少样品量。内源性污染:凡由动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染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者,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MAS-100NT空气采样器中文资料

MAS-100NT? MAS-100NT?EX MAS-100Eco? MAS-100CG Ex?

完美精确的空气微生物检测系统 工作原理MAS-100?基于安德森撞击原理(1958),撞击速度小于20m/s,相当于安德森撞击等级6级。仪器内的抽吸装置将空气通过多孔盖(采样头)吸入,撞击到90mm 培养皿或60mm 接触碟上,空气中的微生物即被“捕获”到琼脂培养基上。取出培养皿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菌落计数。 MAS-100遵照标准ISO14698-1/2验证标准,标准速度为100L/min。 采样准确性采样空气体积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受到影响,比如培养皿中浇入的培养基体积,环境中压强温度因素引起的空气密度的变化,不同规格的采样头等。 MAS-100?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最精确的采样仪器,MAS-100?系列(MAS-100Eco ?除外)拥有尖端的空气流量传感器。整个采样过程中,流量传感器通过 监测即时空气流量值的变化而传送信号至马达,通过 调节马达转速来控制吸入空气体积,以保证稳定的采 样速度100L/min.

高端产品V.S 低操作成本page 4

4 操作简单,打开穿孔盖,放置培养皿,采样后,取走培养。MAS-100NT?和MAS-100NT?Ex 设计简洁且精准,是洁净室和无菌环境 中检测空气微生物的最佳选择,广泛应 用于药厂,药检所和卫生防疫区域等行 业。 节约耗材成本 90mm平皿或者60mm接触碟,可以自 行配制不同的培养基。 测量精确 标准采样速度100L/min,误差±2.5%,内 置空气流量传感器。 采样体积 根据国际标准,建议药厂单次采样体积 为1000L. 升级版本 ?MAS-100NT?系列遵照 EN ISO14698-1/2验证标准。 ?硬件软件按照GAMP4标准设计并得 到认证。 ?SQS连续分次采样系统,避免采样周 期内的外界干扰。 ?USB通信接口,所有参数和功能设置 可以连接电脑完成。 ?图表式高清晰宽大显示屏,操作界面 友好直观。 ?错误操作警钟提醒 ?4分钟自动校验并生成校验报告,避 免人为校验误差 。 MAS-100NT?Cat.No. 1.09191.0001

FA-1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说明书

使 用 说 明 书 前言须知: 感谢您选用本公司FA-1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在使用仪器前请您详细阅读本说明书,从中可以获得有关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维护等方面的信息,这会有助于您更好的使用该仪器。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或需要我们提供更进一步的服务,请与我们联系: 一、特点 当今空气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严重伤害,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对各种空气污染采样监测的需求就更加迫切,空气微生物的数量及其大小分布乃是评价起危害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指标。本厂生产的FA-1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能够测定空气微生物的数量之外,它有的特性是还能测出这些粒子的大小,而后者是判定空气微生物危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由六个撞击器组合成一体,每级实际是一个单级采样器,利用6次反复撞击原理,绝大部分粒子特别是在气管及肺沉降的粒子基本都撞击下来,因而它采集到的粒子大小 范围自然比单级的广,这是一些单级撞击采样器所无法比拟的。撞击器的圆形喷口比裂隙式等喷口有更高的采样效率。采样时相对湿度逐级地升高(由一的39%增至第六级的88%),这十分有利于脆弱的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病毒粒子的存活,自问世以来常用不衰。

二、用途 FA-1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可广泛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环境保护、制药、发酵工业、食品工业、生物洁净等环境的空气微生物数量及其大小分布的采样监测,以及有关科研、教学部门作空气微生物的采样研究,为评价环境空气微生物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作原理 FA-1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模拟人体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及其空气动力学特征,采用惯用撞击原理,将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按大小等级地分别收集在采样介质表面上,然后共培养及做进一步微生物分析,求出空气微生物粒子数量及其大小分布的特征。 四、结构 整套仪器由六级撞击器、主机(流量计)、定时器、三角架组成。 -撞击器是由六级带有微笑喷孔的铝合金圆盘组成的,圆盘下方放盛有采样介质的平皿,用三个弹簧挂钩把六级圆盘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每个圆盘上环形排列400个尺寸精确的喷孔。当含有微生物粒子的空气进入采样口后,气流速度逐级增高,不同大小的微生物粒子按空气动力学特性分别撞击在响应的采样介质表面上。一、二级类似人体上呼吸道捕获的粒子,第三级-第六级类似下呼吸道捕获的粒子,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模拟了这些粒子在呼吸道的穿透作用和沉着部位。 五、技术参数 1.捕获率:≥98% 2.捕获粒子范围: 一>7.0um孔径1.18mm 第二级 4.7-7.0um孔径0.91mm 第三级 3.3-4.7um孔径0.71mm 第四级 2.1-3.3um孔径0.53mm 第五级 1.1-2.1um孔径0.34mm 第六级0.65-1.1um孔径0.25mm

《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教学目标:通过36个学时的教学,努力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基本技术体系,了解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研究工作中的用途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在微生物检验检测方面能够提高认识,并对技术体系有一定的了解,以适应就业后在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品质检测等方面的微生物检验检测业务的需要,也能适应学生今后在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研究性检测业务。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我国粮食生产、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和微生物的关系。 重点介绍我国粮食生产的趋势和供需关系,使学生理解微生物检验检测的重要性 无难点 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的重要性

第一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作用和特征 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第三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特征 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分布的普遍性和检测特定的微生物的难点 无难点 了解技术对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 第二章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社会 第一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植物检疫 第二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食品安全 第三节微生物检验技术和研究 本章重点介绍微生物检验检测技术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资源开发以及研究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无难点 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微生物检验技术作用范围 第三章微生物检测技术概述 第一节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 第二节VBNC的检测技术 第三节其它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针对本课程以各项技术为中心展开,缺乏系统性的特点,本章首先给各种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概述,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整体观和一些关键技术的信息。 难点在于理解VBNC的检测 理解各种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和方法 第四章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第一节气体的采样和处理 第二节液体的采样和处理 第三节固体的采样和处理 从实际出发,本课程设置了采样技术,对用于微生物检验检测的样品的采集进行细致的介绍。 难点在于理解各种采样设备和工具(缺乏实物) 使学生注意到采样行为对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带来的误差,并培养学生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减少采样造成的误差的意识。 第五章微生物检测技术 第一节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 以国标为蓝本,介绍可培养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学生实验中有一定的基础,应无难点 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检测的国家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国标。 第二节VBNC的检测技术 以最新的研究或最经典的研究例子为蓝本,介绍VBNC检测的各种方法 难点在于理解检测的理论原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 使学生了解VBNC的检测的方法及其特征,在必要的时候能选择使用。 第六章微生物分离和培养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 介绍可培养以及难培养的微生物的分离方法,着重介绍菌根菌的分离 难点在于对于微生物的分离效果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分离方法 第二节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 1 病原物的培养 2 非病原物的培养 介绍可培养微生物的培养方法,着重介绍病原菌培养时的注意事项 难点在于对于如何传达培养病原微生物时的临场感

GBT4756-1998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4756-199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一、范围 1、本标准规定了用手工方法从固定油罐、铁路罐车、公路罐车、油船、油驳、桶、听,或从正在输送液体的管线中取得液态烃、油罐残渣和沉沉淀物样品的方法 2、本标准适用于液体石油产品、原油及中间产品,其罐内压力应为常压或接近常压,且被取样的石油或液体石油产品在从接近环境温度直到100℃时应为液态 3、本标准不适用于特殊石油产品的特殊性质分析的取样,如:电器绝缘油、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沥青和化学产品以及雷德蒸汽压高于180kPa的不稳定原油的取样 4、本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适用于采取用于下列目的的样品: A、确定油品质量如果用于A、 B、C B、确定油品中水含量目的的取样条件有冲突 C、确定所转移的液体中的其他污染物必须单独取样 5、专业术语 ⑴完整样品:样品处于没有被改变的完整状态,即所保存的样品和从散装液体中取得时具有相同的组成 ⑵样品准备:在制备分析样品时,必须进行均化,并成为稳定样品 ⑶样品处理:指样品准备、转移、划分和运输,包括从取样器(接受器)中将样品转移到容器和从容器中将样品转移到进行分析的实验室仪器中 ⑷组合样:按规定的比例合并若干个点样所得到的代表整体物料的样品 ⑸点样:在油罐内规定的位置上或是在泵送操作期间在规定的时间从管线中取得的样品 ⑹出口液面样:从油罐内输出液体的最低液面取得的样品 ⑺上部样:在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其深度1/6液面处所取得的样品 ⑻中部样:在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其深度5/6液面处所取得的样品 ⑼下部样:在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其深度1/2液面处所取得的样品 ⑽顶部样:在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150mm处所取得的点样 ⑾表面样(撇取样):从液体石油表面取得的样品 ⑿溶解水:在常温下与油形成溶液而存在于油中的水 ⒀悬浮水:以细小水滴的形式悬浮在油中的水 ⒁游离水:与油分开存在的一层水,其典型的位于油层下面 ⒂总水:石油货物中的溶解水、悬浮水和游离水的总和 *撇取样油面 *顶部样 *上部样

FA-1型六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使用说明书

FA-1型六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使用说明书 FA-1型六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简介: 我厂生产的FA-1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是一种双功能阶式多级撞击采样器,可广泛地用于卫生防疫、生物洁净、制药、发酵工业等环境中的监测以及有关研究教学部门作空气微生物的采样研究,为评价空气环境微生物污染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FA-1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模拟人呼吸道的解剖结构和空气动力学生理特征,采样惯性撞击原理而将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分别等级地收集到采样介质表面上,然后供培养及微生物学分析。 整个仪器是由撞击器、主机(流量计)、定时器、三脚架组成。撞击器是6层有微小孔眼的铝合金圆盘。圆盘下放琼脂平皿,每圆盘间有密封胶圈,在通过三个弹簧挂钩把圆盘牢固地联在一起。每个圆盘上有400个成环行排列、逐层减小、尺寸精确的小孔,标准采样流量为1立方呎(28.3L/min)。当含有微生物粒子的气流进入最上层的采样口后,由于气流的逐层增高,不同大小的微生物粒子按空气动力学特征分别撞击在相应的琼脂表面上。捕获在各级上的粒子大小范围是由该级孔眼的气流速度和上一级的粒子截阻率而决定的。第1、2级类似人的上呼吸道捕获的粒子,第3~6级类似人的下呼吸道捕获的粒子,这就相当程度上复制了这些粒子在呼吸道的穿透作用和沉着部位。 FA-1型六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特点: FA-1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能够测定空气微生物的数量之外,它独有的特性是还能测出这些粒子的大小,而后者是判定空气微生物危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由六个撞击器组合成一体,每一级实际是一个单级采样器,利用6次反复撞击原理,绝大部分粒子特别是在气管及肺沉降的粒子基本都撞击下来,因而它采集到的粒子大小范围自然比单级的广,这是一些单级撞击采样器所无法比拟的而且采样器的圆形喷口比裂隙等喷口有更高的采样效率。采样时相对湿度逐级地增高(由第一级的39﹪增至第六级的88﹪),这十分有利于脆弱的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病毒粒子的存活。由于它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它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空气微生物的监测,自问世以来常用不衰。被专家推荐为国际标准采样器。 FA-1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可提供加装好普通营养琼脂的平皿。 FA-1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捕获率:≥98%

第一篇 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

第一章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一、形态学检查 意义:1.为后续的进一步检验提供参考依据 2.迅速了解标本中有无细菌及菌量的大致情况 3.对少数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细菌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为临床选用抗菌 药物治疗起重要的提示作用。 分为:染色标本和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1、不染色标本的检查: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及运动情况。常用方法有压滴法和悬滴法。 2、染色标本检查:检查的内容:对标本合格与否进行评价;了解标本有无细菌及大致菌量;根据细菌形态、染色性质等对病原菌初步识别分类,决定进一步的生化反应鉴定血清学鉴定、并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帮助。 常用染色方法有:革兰染色(常用)、抗酸染色(结核病、麻风病)、荧光染色(结核、麻风、白喉、痢疾)、负染色(墨汁负染色法用于新型隐球菌检查)、特殊染色(鞭毛染色、荚膜染色、异染颗粒(白喉))。 二、培养与分离技术(关键) 目的:鉴定细菌的种类和保存菌种,为进一步确定细菌的致病性、药物敏感性提供依据。 牛肉膏无糖,可作为肠道细菌鉴别培养基的基础成分。 流感嗜血杆菌需要X因子和V因子。 理想的凝固物质具有的特性:本身不被细菌利用;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凝固点的温度对微生物无害;不因消毒灭菌而破坏,透明度好,黏着力强。(琼脂最合适) 半固体培养基琼脂含量 0.3%~0.5%;固体培养基1.5%~2.0%。 培养基质量检验:1、无菌试验:将灭菌后的培养基置35℃温箱培养过夜,判定是否灭菌合格。2、效果检验:按不同的培养要求,接种相应菌种(符合要求的标准菌种),观察细菌的生长、菌落形态、色素、溶血及生化反应等特征,判断培养基是否符合要求。 制备好的培养基存放于冷暗处或4℃冰箱,一般不超过七天,如果用塑料袋密封。保存期可延长,但至多两周。 专性需氧: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 微需氧菌(5%氧气、10%二氧化碳、85%氮气):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 专性厌氧菌:破伤风梭菌、脆弱拟杆菌 二氧化碳培养(5%~10%二氧化碳):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布鲁菌 菌落是单个细菌在培养基上分裂繁殖而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 菌苔是由众多菌落连接而成的细菌群落。 三、生物化学鉴定技术 1、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 2、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 3、碳源利用试验 4、呼吸酶类试验 5、其他

973项目生物质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基础问题研究2014年课题3中期

973项目“生物质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基础问题研究” 2014 年课题3 中期总结交流会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4年7月21日 会议地点:四川大学东区第一理科楼311会议室 参会人员:项目首席专家周劲松教授、专家骆仲泱教授、朱锡锋教授、武书彬教授、课题3负责人胡常伟教授和张颖副教授、及课题3研究骨干及相 关研究人员 2014年7月21日,在四川大学东区第一理科楼311会议室召开了973项目“生物质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基础问题研究”课题3 “基于产物导向的生物质热解选择性调控基础研究” 中期总结交流会。项目首席专家周劲松教授、专家骆仲泱教授、朱锡锋教授、武书彬教授、课题3负责人胡常伟教授、张颖副教授及课题3研究骨干及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为两个部分,上午主要听取了课题3研究进展情况的中期汇报,重点讨论了课题在整个项目中的定位、以及后三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并就研究经费的合理使用进行了讨论。下午课题研究骨干和学生进行了交流汇报,对课题各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 与会专家们就课题3 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以及与各课题的关联展开了激烈讨论,现总结如下。

骆仲泱教授提出,生物质原料酸碱洗预处理对热解产物的影响规律可在下一步深入研究;在中期总结时需注意课题研究内容与项目中前、后课题的交叉衔接,考虑后三年的主要研究思路,分级冷凝对生物油组分的影响,及提质过程中不同组分生物油所采取的方法的综合,为目标产物调控提供依据。 朱锡锋教授提出,为便于调控目标产物,生物油组分应当进行初分为高能量密度组分和高附加值组分,在总体研究思路上可以从原料分级、预处理干预、催化作用、热解气分级冷凝等多个角度考虑。酸/碱洗预处理对生物油热解产物的影响显著,可以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但其能耗高。在生物质原料方面,考虑将各种不同生物质原料(秸秆、棉花、毛竹等)混合热解,研究生物质组分之间的耦合机制。通过热解气的分级冷凝,可以初分得到轻质、重质生物油,其中不同组分可以考虑分级梯度利用。目前的分离工艺在真空环境,而生物质热解还做不到,考虑工艺上的改进。 周劲松教授指出,在研究过程中要从目标出发,在新发现基础上凝练后三年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案,并注意与上一个973的区别,在避免研究内容重复基础上寻求新的科学问题的突破。并提出在项目中期前召开所有课题参与的一次讨论会,为项目中期总结准备。 武书彬教师指出,酸碱法预处理影响了原料组成,在70-80 o C水热条件下可以去除50-60%半纤维素,加入5%NaOH可以去除80%以上的半纤维素。在溶剂解和热解过程中,大分子的结构机理不同,热解过程中存在大量自由基使过程更为复杂。建议有目的性地缩小一定研究范围,以利于各课题间有针对性地实现研究内容的对接。生物质的三组分难以分开研究,其空间结构影响传热传质、挥发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方法 食品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食品生产、食品安全有关的微生物的特性,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有益微生物为人类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以及改善食品的质量,防止有害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食物中毒,并不断开发新的食品微生物资源。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食品微生物学科领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食品微生物的定义 1.1定义 食品微生物即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从生物学角度上说,它研究的是食品与微生物相互关系。它是一门由医学、农业、工业的微生物学中与食品生产有关的部分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学科。食品微生物总体上包括三类:一是通过食品微生物的作用,可生产出各种饮料、醋、馒头、味精、酱油、酒和面包等发酵食品。二是引起食品变质腐败的微生物。三是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其包括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和使人、动植物感染进而发生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 1.2食品微生物的分类 食品微生物无特殊的分类系统。按照微生物分类系统,可将与食品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分为细菌、酵母菌、霉菌和病毒。和其他生物分类一样,细菌的分类单元也分为七个基本的分类等级或分类阶元,由上而下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分类中,若这些分类单元的等级不足以反映某些分类单元之间的差异时也可以增加亚等级,即亚界、亚门……亚种,在细菌分类中还可以在科(或亚科)和属之间增加族和亚族等级。 2 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2.1生物化学法

微生物和肠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的基础是生物化学反应,其中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生物发光法 以活菌发出的光来评价食物样品的微生物污染。目前提出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可测到每200ml样品中1个菌,15min内可测定25份液体样品中酵母菌、霉菌、或细菌的存在情况。还有一种装置可检测出103菌落形成单位/ml,10min至2h内得出结果。还可用于对含有非微生物ATP的样品中微生物ATP的测定。 ATP测定法是利用生物发光法,应用荧光素—荧光素酶制剂进行的,在活细胞中ATP含量近乎是恒定的,利用特殊的酶试剂水解掉细菌膜,使ATP释放,ATP与荧光素—荧光素酶制剂反应变成AMP和光,产生的光强度与ATP成正比,通过测定光强度可确定细菌浓度。这种方法可用于鲜肉、鲜鱼、牛奶、啤酒、矿泉水以及无菌药品的检测等多种领域。 ATP+荧光素+荧光素酶(Mg2+)→荧光素→荧光素酶→AmP+焦磷酸荧光素→荧光素酶→AMP(O)→氧化荧光素+荧光素酶+AMP+CO2+光直接表面荧光过滤技术,是将含菌产品制成过滤的食品均质液,经核孔一多聚碳化物膜过滤后,用吖啶橙染色效果不好,添加荧光增白剂天来宝(Tinopal),可以使模糊菌像变为可见,染色的菌发出的荧光从绿色、橙黄色到红色。检测时间为20-30分钟。总菌数/毫升=滤膜面积×计数菌落的算术平均值/视野面积×样品值。 (2)生化改变的广度分析 运用广度分析法可以测出通过细菌悬液的光量来鉴定样品中的微生物,其中含有酵母菌、厌氧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大概在4小时至24小时内得出结果。 2.2膜过滤一微菌落一荧光法 将一定量的样品(或样品稀释液)经膜过滤(过滤膜φ巾≤0.45μm),再过滤膜放在培养基上或放在浸行液体培养基的厚纸板上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然后将膜放在浸过

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液体燃料的研究进展

2 0 0 9年第4期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成品油需求 日益旺盛,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石油供需缺口为 2.7亿t,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近60%[1],这对我国的能 源安全形成巨大挑战。因此开发一种可再生的、可 循环使用的新能源迫在眉睫。通过将生物质转化为 高品位液体燃料,部分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燃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 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生物 质转化为高品位液体燃料有两条转化途径:一是生 物质催化气化合成甲醇、二甲醚;二是生物质热解 液化制生物油。 1生物质气化合成甲醇/二甲醚 1.1技术简介 生物质气化合成甲醇/二甲醚流程主要包括: 原料的破碎和干燥预处理;气化炉中气化,生产粗 合成气;气体净化除去粉尘、焦油和其它污染物;合 成气化学当量比调整;甲醇或二甲醚(DME)合成及 精制。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降低产品的成本, 经常还利用以上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废气等实现热 电联供。 1.2国外该技术研究现状 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研究室的Philips V D, Kinoshita C M,Neill D R,Takahashi P K[2]在夏威夷 中试实验生产中,以甘蔗渣为原料,使用循环流化 床反应器,在10MPa、850℃下进行甲醇合成实验研 究,甲醇产率为每吨甘蔗渣生产570kg甲醇,估计 甲醇成本为每升0.22美元。 德国太阳能与氢研究中心的Specht M,Bandi A, Baumgart F,Murray C N和Gretz J1998年在第四届 国际温室气体控制技术会议上发表了题为“synthe- sis of methanol from biomass/CO2resources”的文章[3], 他们将生物质在循环流化床中裂解,加氢气化催化 合成甲醇,氢的添加使得生物质中包含的碳几乎完 全利用,甲醇生产速率提高,CO2去除需较少的投资 强度,但由于非常低的碳转化率(约20%),使得甲醇 生产成本变得很高,一种可接受的选择是通过添加 电解氢而部分弥补碳过剩。 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液体燃料的研究进展 顾吉青,金保升,仲兆平,肖军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南京210096) 摘要:在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工艺类型和反应装置,提出了通过生物质气化合成甲醇、二甲醚和生物质热解液化制油这两条工艺途径制取液体燃料时存在 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对发展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技术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物质;液体燃料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wo technical routes of biomass into high-grad liquid fuel.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e related process type and reac- tion devices was concluded.Some question and possible solution about biomass gasification methanol/dimethyl ether synthesis system and liquefaction technologies of biomass was proposed.The research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omass into high-grad liquid fuel. Key words:biomass;liquid fuel 中图分类号:TK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523(2009)04-0018-03 洁净煤燃烧与发电技术 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