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代民间借贷的特点与积极作用_杨瑞璟

宋代民间借贷的特点与积极作用_杨瑞璟

宋代民间借贷的特点与积极作用_杨瑞璟
宋代民间借贷的特点与积极作用_杨瑞璟

2014.06

作者简介:杨瑞璟(1984 ),女,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教师。①此说见于李埏

:《经济史研究中的商品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探索》1983年第3期。②此说见于林文勋《唐宋社会变革论纲》中的《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商品经济史研究》一文,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 26页。

宋代民间借贷的特点与积极作用

杨瑞璟

摘要:宋代是民间借贷发展较快的时期,

其特点表现为借贷类型多、经营主体多元化、政府对高利贷的干预程度较强。宋代民间借贷活动的正面影响及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有效维持了乡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稳定,是宋代社会矛盾的缓冲剂。

关键词:宋代民间借贷;特点;作用中图分类号:K244;K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14)06—0165—06

借贷关系古已有之,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

产生。借贷业作为重要的经济门类之一,其发展贯穿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宋代是我国古代传统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商品经济出现了第二

个发展高峰①。而

“商品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形式,更是一种经济力量和社会环境。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对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做出相应的

调整。”②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往往也是借贷业发展的繁荣时期。

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宋代不但是官营借贷较为发达的时期,同时更是中国古代民间借贷关系获得空前发展的重要时期,如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

时,浙西“春夏之交,雨水调匀,浙人喜于岁丰,家家

典卖,举债出息,以事田作,车水筑圩,高下殆遍,计

本已重,指日待熟。”[1](卷31,四库全书第1108册,P821)又如宋神

宗之时“苏、湖水,民艰食,县戒强豪民发粟以振。

”时任两浙转运史的沈立“亟命还之,

而劝使自称贷,须岁稔,官为责偿”[2](卷

33,P10698)

。乾道二年(1166)“二月三日两浙路转运判官姜詵言:‘浙西州县灾伤,民户阙食,乞下谕州军府官守臣疾速措画,其阙

食民户量行赈济,劝谕田主豪右之家,借贷种粮。

”获从[3](

食货68之65,P6286)。从中可以看到,宋代地方政府

在灾荒之年,采取的是大力鼓励民间私人放贷来帮助小农渡过难关的举措,而不是自己进行放贷。又

如熙宁三年(1070)三月,韩琦上书曰

:“西川四路乡村,民多大姓,一姓所有客户动是三、五百家,自来衣食贷借,仰以为生,今若差官置司,更以青苗钱与之,则客于主户处从来借贷既不可免,又须出此一

重官中利息。”[3](食货4之28,P4860)可见在西川广大乡村

地区,民间借贷已经十分普遍。王安石行青苗法,

试图达到“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

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4](卷41,P440)

之目的,即试图以官方借贷重新取代民间借贷,最后却以失

败告终:“名为抑兼并,乃所以助兼并也。

”[5](卷376,哲宗元祐四年四月乙卯,P9131 9132)

。以上史料均反映出:时至宋代,民间借贷作为小农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逐渐取代官营借贷而成为借贷关系的主体的趋势,其原因及作用下文将具体阐述。

一、宋代民间借贷的特点

1.类型灵活多变,影响面广

宋代民间借贷关系的第一个特点为类型灵活多变,影响面广,并且许多方式沿用至今。宋代民间借贷大致可分为信用借贷、抵押借贷和互助型借贷三类,这三类运作方式至今仍是民间借贷的主要经营模式。

(1)信用借贷。指的是依靠双方的信用和关系来进行,不需要用物品作为抵押的借贷形式,主要发生于熟悉或具有亲属关系的人群之间。陆游有

5

61

诗云:“骨肉团栾无远别,比邻假贷不相违。”[6](卷78,四库全书第1163册,P218)诗中所讲述的正是这种以信任为基础建立在亲邻之间的借贷行为。类似这样的借贷形式当今在农村也比较常见:借贷数额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上万元,借贷主体主要为自然人或农户,借贷双方关系较为密切,一般是亲朋好友之间相互借用,主要是应付短期生活需要。此外,民间赊贷也可视为一种以商业信用为保障的信用借贷。苏轼曾有言道:“商贾贩卖,例无现钱,若用现钱,则无利息。须今年索去年所卖,明年索今年所赊,然后计算得行,彼此通济。”[1](卷61,四库全书第1108册,P28)民间赊贷在宋代的出现无疑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2)抵押借贷。指的是借贷人需交付担保物品,才能取得其所需之借贷,一旦借贷资金无法偿还,债权人将没收抵押物作为补偿。宋代的抵押借贷又可依所抵押物之不同,分为动产抵押、不动产抵押、人身抵押等。动产抵押的事例很多,如:尤溪人濮六“亡赖狂荡,数盗父母器皿衣服典质”[7](《夷坚三志己》卷2,P1317)。有的官员则强调“岁饥,畿内小民或以农器蚕具抵粟于大家”方能“苟纾目前”[8](卷34,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2册,P572)。一些文人诗中所描绘的“不辞沽酒典青衣”[9](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2册,P361)、“典衣买花栽”[10](卷5,四库全书第1166册,P60)、“典衣租黄犊”[6](卷63,四库全书第1163册,P43)等。又如:富弼之婿冯京“前为馆职,与刘保衡邻居,尝以铜器从宝衡贷钱,宝衡无钱,转以银器质于人,代之出息”[5](卷189,嘉祐四年三月壬子,P4554)。可见动产抵押的抵押物种类较多,借贷对象包含了以个体小农为主的各个阶层。不动产抵押的抵押物主要是田宅,随着中唐之后均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土地的典当也随之得到认可,如“贫而失业,典卖所不免也”[11](卷19,四库全书第1169册,P750)。“民间典卖庄土,多是出于婚姻丧葬之急”[5](卷397,哲宗元祐二年三月辛巳,P9683)。人身抵押在宋代虽为法律所禁止,但实际情况却是屡禁不绝。如宋太祖之时,守素奏曰:“部民有逋赋者,或县吏代输,或于兼并之家假贷,则纳其妻女以为质”。[2](卷497,P13893)又如南宋蔡戡在《定斋集》中的“单产之民,无不典妻卖子以免罪”[12](卷5,四库全书第1157册,P610)均说明了小农在走投无路之时以人身抵债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3)互助借贷。在宋代主要表现为合会组织形式,是一种特殊的借贷关系,同时具有借贷和储蓄的功能。如《钟相杨幺佚事》载:钟相“悯里人多贫困,乃倡社会,以等差醵资,不足则自出金以益之,人有缓急,皆往贷焉”[13](P9)。这样具有互助借贷功能的合会组织满足了小农的借贷需要。除了普通小农,合会也为其他群体提供了互助借贷需求。如宋代人间的“过省会”,参与者“人入钱十百八十”,用来支持贫寒贡士进京应举,而获得资助者一旦中举,又投入本钱供他人使用:“偶与名其间,获钱凡数万,益以亲友之赆,始舍徒而车,得以全其力于三日之试,遂中选焉。故自转输江左以迄于今,每举辄助钱二十万,示不忘本也”。[14](卷27,四库全书第1174册,P415 416)合会的出现,是民间借贷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成为民间大额资本的重要来源之一[15](P57)。但是宋代的合会缺乏风险防范的根本措施,因此在实际运作时也就存在着很多缺陷。

2.参与主体多元化

宋代民间借贷关系的第二个特点为参与主体多元化。宋代民间借贷关系已经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当时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无论贫富或职业的差别,均被广泛卷入到借贷关系中。

(1)小农。在宋代,广泛存在于农业社会的最基本生产者———小农往往也是最主要的借贷者。北宋陈舜俞叙述了当时的大致情形,“千人之乡,耕人之田者九百夫,犁牛稼器无所不赁于人,匹夫匹妇,男女耦耕,力不百亩,以乐岁之收五之,田者取其二,牛者取其一,稼器者取其一,而仅食其一;不幸中岁,则偿且不赡矣;明年,耕则称息加焉,后虽有丰获,取之无所赢而食矣。率五年之耕,必有一年之凶,彼乐岁丰年犹不免盻盻之,若衣食之不足,凶年求免于寒饥,难矣”[16](卷2,四库全书第1096册,P416)。由此可见,很大一部分小农都缺少田地、农具,即使在丰收年份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中产之年,则难免依靠借贷度过,若是遇上灾荒之年,借贷就成为小农免于流离饥寒之苦的唯一办法。祖无择在其《龙学文集》中云:“田农之家,往往举息钱以市种与牛,乃克播种。”[17](卷10,四库全书第1098册,P838)这说明了小农之家往往需要借贷才能维系农业生产。南宋王柏在其《鲁斋集》中总结道:“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18](卷7,四库全书第1186册,P113)可以认为,借贷关系已经成为小农生产、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是宋代民间借贷关系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2)地主。从宋代社会阶层来看,小农为借贷的主要群体,地主则为放贷的主要群体。如韩琦所云:“今兼并之家,例开质库,置课场。”[19](卷112,P1208 1209)又如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二月,苏轼建议以常平宽剩钱买田募役,王岩叟上言反对,曰:“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今一两项之空地,佃户挺身

661

2014.06

应募,室庐之备、耕稼之资、刍粮之费百无一有,于何仰给,谁其主当。”[3](食货13之21至22,P5030)从王岩叟的上言可知,佃户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依赖于富民的借贷。同时,富民也会成为借贷者,如:“乡村上三等、城郭有物业户,亦有阙乏之时,从人举债,岂皆是兼并之家?”[3](食货4之24,P4858)宋人陈录总结道:“富贵之家,积谷以邀价,放债以取息,开库以解质,与民争利,不一而足。”[20](P12)其所说的富贵之家不但是放贷的主体,也是借贷的重要主体。

(3)商人及手工业者。宋代商人、手工业者从事借贷活动的情况也非常多见。秦观曾说:“大贾之室,敛散金钱,以逐什一之息;出纳百货,以收倍称之息,则其居必卜于市区。”[21](卷13,四库全书第1115册,P487)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富商大贾一般选择在城市里经营借贷业。小商人的借贷活动如:南宋端平年间,一位名黎润祖的小商人“于范雅边假贷少钱,以为开肆之资”[22](卷9,P340)。《宋史》记载石保吉贷钱给“染家贷钱,息不尽入,质其女,其父上诉,真宗亟命遣还”。商人向手工业者及官员放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如《夷坚志》记载:“抚州民陈泰,以贩布起家。每岁辄出捐本钱,贷崇仁、乐安、金溪诸绩户,达于吉之属邑,各有驵主其事。至六月,自往敛索,率暮秋乃归,如是久矣。”[8](卷5,P1254)从这则史料中可以看出,商人所从事的借贷活动还具有包买的性质。不少地方官员上调京城也需要向大商人借贷,如:“即寻部下富商巨贾,预贷金钱以为费,俟到任而偿者有之。”[23](卷2,四库全书第1136册,P363)

(4)官员。宋代有“京债”一说,指的是官员被任命后,在京师置办行装、支付旅费等借贷活动。如:章得象再任信州玉山县知县时,就“带京债八百千赴任。继而玉山县数豪僧为偿其债,郇公作诗谢其僧,僧以石刻流布四方,而时无贬议者”[24](卷15,P170)。宋代官僚放贷的一个特点是政治权势与高利贷相结合,如:秦州“州民李益者,为长道县酒务官,家饶于财,僮仆数千指,恣横持郡吏短长,长吏而下皆畏之,民负息钱者数百家,郡为督理如公家租调”[2](卷257,P8949)。还有部分退职官员由于俸禄降低,也只好典当衣物租借耕牛,自己从事农业生产来补贴家用。如陆游诗云:“俸禄无余退即耕,市人指笑太清生。”[9](卷63,四库全书第1163册,P38)“典衣租黄犊,乘雨耕绿野。”[9](卷63,四库全书第1163册,P43)3.政府保护及干预程度逐渐加强

宋代民间借贷关系的第三个特点为政府对其保护及干预程度逐渐加强。随着民间借贷的进一步发展及其重要性的凸显,宋政府也逐渐调整对民间借贷的政策,以适应民间借贷的进一步发展。

(1)对民间借贷“官为理索”。宋政府对民间借贷的政策重心,大体而言经历了一个从“官不为理”到“官为理索”的转变过程[16](P134)。宋初对民间借贷总体上遵循“任依私契,官不为理”[25](卷26,P412)的原则。随着民间借贷行为的逐渐增多,宋政府也开始对民间借贷给予保护。如北宋司马光针对富民担心债务无法收回而不愿借贷采取措施:“告谕积蓄之家,许行出利借贷之人,候丰熟之日,官中特为理索,不令逋欠。”[26](卷26,四库全书第1094册,P315)至南宋,《庆元条法事类》明确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官为理索,欠者逃亡,保人代偿。”[27](卷80,P903)表明官方为借贷提供法律保障的做法已被写入法律。在保护债权的同时,宋政府也对民间借贷进行了大量的鼓励与引导工作,特别是在灾荒之时。如胡太初所云:“其有旱涝伤稼、民食用艰者,当劝谕上户,各自贷给其农佃,直至秋成,计贷若干,官为给文墨,仰作三年偿本主,其逃遁逋负者,官为追督惩治,盖田主资贷佃户,此理当然,不为科扰,且亦免费官司”[28]卷11,P48)。

(2)反对官营借贷打压民间借贷。随着民间借贷关系的发展,宋代也开始出现了反对官营借贷业打压民间借贷业,保护民间借贷的流派,以苏辙、韩琦等人为代表。苏辙较全面地阐述了民间借贷业的优势,即“议者皆谓富民假贷贫民,坐收倍称之息,是以富者日富,贫者日贫。今官散青苗,取息二分,收富人并兼之权,而济贫民缓急之求,贷不异于民间,而息不至于倍称,公私皆利,莫便于此。然公家之贷其实与私贷不同。私家虽取利或多,然人情相通,别无条法。今岁不足,而取偿于来岁;米粟不给,而继之以刍藁,鸡豚狗彘皆可以还债也。无岁月之期,无给纳之费,出入闾里,不废农作,欲取即取,愿还即还。非如公家,动有违碍,故虽或取息过倍,而民恬不知。”[29](卷35,四库全书第1112册,P387)韩琦则是从连续性的角度阐述了民间借贷的优势:“大凡兼并所放息钱,虽则取利稍厚,缘有逋欠,官中不许受理,往往旧债未偿其半,早以续得贷钱,兼并者既有资本,故能使相因岁月,渐而取之。”[20](卷111,P1208 1209)从他们的论述中可知,民间借贷比官营借贷更为灵活便利,且借贷双方交易成本比官营借贷低。

(3)打压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行为。从北宋至南宋,政府对民间借贷的干预逐渐增强,不仅表现在其对民间借贷的保护与鼓励上,更表现为针对民间借贷行为中的高利放贷、违反借贷规范等方面进行的限制和打压。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诏“富民出息钱不得过倍称,违者没入之”[5](卷23,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六月丙子,P522)。淳化年间,又令州县

761

吏戒里胥乡老严察部民“有取富人家谷麦贷息不得输倍,未输税不得先偿私负,违者加罪”[30](卷198,P732)。

至南宋,有关利息的规定更为严格,如孝宗乾道三年(1167)诏:“诸路州县约束人户,应今年生放借贷米谷,只备本色交还,取利不过五分,不得作米钱算息。”[3](食货58之5,P5823)可见宋政府对于民间借贷利率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宋政府对民间借贷的限制,在北宋青苗法时期达到顶峰。王安石针对民间借贷以高息盘剥小农的情况,开始实施青苗法,试图达到“济平民而抑兼并”[25](卷4,P46)的目的,但青苗法实施后却带来了“所以苏贫乏而反困之,抑兼并而反助之矣”[31](卷6,四库全书第1117册,P434)的不良后果,最后不得不以失败告终。同时,宋政府也要求在借贷关系中不得以债负准折田产。宋代法律明确规定:“民负息钱,无得逼取庄土、牛畜以偿。”[3](刑法2之13,P6502)《名公书判清明集》在判罚案例中也明确表示:“不许以有利债负折典卖田宅。”[23](卷4,P120)对于贫民强借钱粮等行为,宋政府也给予了打击,如南宋之时,针对天台、霅川等地饥民“以借粮为名,恐喝强取财者相继”的借粮风潮,宋朝廷“颁告诸路监司、郡守督促巡尉日下收捕,务令息绝。渠魁置之典宪,胁从许之自新,复安生业”[3](兵13之47,P6991),宋理宗也“谕帅臣警捕,择其尤者重治”,以“严惩治以儆其余”[32](卷36,P2372)。

综上所述,宋代民间借贷业迅速发展,其特点表现为借贷类型多且影响深远、参与主体多元化、政府干预程度逐渐加强。民间借贷之所以能逐渐取代官营借贷的地位,盖因其不受形式的约束、不受阶级及地域的限制,较诸官府僵化的借贷体制,灵活多变而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由此形成的社会资金双向流动,也促进了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在宋代,随着民间借贷的大规模发展,政府对其政策也相应呈现出保护与鼓励的新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也不能完全否认宋代官营借贷机构如质库、检校库、抵当所、抵当库、长生库、社仓等所发挥的作用,尽管这些官贷机构有时不免具有强制性,不脱敛财本色。此外,宋代更大范围的民间赊买赊卖、以物质钱、货币兑换等活动也非常普遍,一方面满足了相关主体自身获得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营借贷即国家信用的不足。基于此,宋代也可以被称为传统社会中的信用时代。

二、宋代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

关于民间借贷,学术界往往过多强调其消极的一面,较少言及其积极的一面。其实早在宋代,真德秀就指出“借贷之途既绝,生生之计遂穷”[15](卷6,四库全书第1174册,P101)。刘秋根先生也指出:“从中国古代的经济运行及高利贷资本的实际情况看,它对小农再生产及工商业运行有残酷的一面,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3](P2)黎志刚博士也认为:“宋代,以富民为主体的民间借贷取代官方借贷,成为灾荒救济的主导性和关键性力量。”[34]民间借贷之所以能够在整个传统社会一直存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积极作用远远大于消极作用,民间借贷对乡村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1.有效维持了小农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小农经济具有细碎性、分散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在传统社会,水旱蝗灾、急政暴敛、战争疾病都会给小农家庭带来致命的打击。而乡村中的婚丧嫁娶等大额支出,也往往给小农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小农经济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农需要借贷才能保证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方行先生说过:高利贷资本“是适应封建生产方式的条件和需要而形成的……特别是在农村小农经济广泛存在。农民避免不了天灾人祸的袭击,往往需要借贷以维持生产”[35](P62)。宋以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与市场发生了更多的联系,小农家庭的借贷需求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刘秋根先生说过:“至少从宋代开始,关于小生产者的再生产和生活普遍性地依赖于借贷的言论便屡屡形于文献之中。”[36](P11)北宋人胡寅描述小农家庭曰:“其播种也,假贷于人以为之本而不敢饱也;其收成也,倍称输息以偿其负而不敢有也”。[37](卷22,四库全书第1137册,P606)南宋人真德秀曰:“下等农民之家,赁耕牛,买谷种一切出于举债。”[15](卷6,四库全书第1174册,P90)又如《淮海集》所记载:“嫁子娶妻丧葬之费,其约者钱数万;其丰者至数百万,中人之家一有吉凶之事,则卖田畴,鬻邸地,举倍称之息犹弗能给,然则今时吉凶之费,绝长补短,殆二十倍于古也,财用要得而不竭乎?”[22](卷15,四库全书第1115册,P505)南宋叶适总结当时的情况为:自井田制崩溃以后,“县官不幸而失养民之权,转归于富人,其积非一世也。小民之无田者,假田于富人;得田无以为耕,借资于富人;岁时有急,求于富人;其甚者,庸作奴婢,归于富人;游手末作、徘优伎艺传食于富人;而又上当官输,杂出无数,吏常有非时之责,无以应上命,常取具于富人”[38](《水心别集》卷2,P802)。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时至宋代,借贷关系已经渗透到小农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部分,借贷行为对于维持小农的生计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有效维护了宋代乡村社会的稳定

宋代在灾荒年间,有的小农在借贷无门、日常

861

2014.06

生计无法维持的情况下,常常铤而走险,对富户人家进行抢劫和掠夺,从而演化为宋代常见的“借粮”风潮,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如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建宁府管内就出现了“早禾旱伤,饥民阙食,因致结集群党,以借米为名,劫夺财物”[3](瑞异2之27,P2095)的情况。宁宗嘉泰四年(1204),臣僚奏称:“天台饥甿结集恶少,以借粮为名,恐喝强取财者相继,交关互敌,杀伤甚多。”[3](兵13之47,P6991)朱熹有云:“州县旱伤去处,虑有无知村民不务农业,专事扇惑,聚众辄以借贷为名,于村曈之间广张声势,乱行逼胁,以至劫掠居民财物米谷。”[39](卷99,四库全书第1146册,P398)这些扰乱社会的“借米”行为,其实都与借贷不顺利有关。因此,吕思勉先生认为:“尝闻老辈言:‘乡间无典肆,民必无以春耕;城市无典肆,命案即将增多。’盖有由也。”[40](P68)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民间借贷对乡村及城市的稳定作用。此外,宋代要求放贷者善待借贷者的言论也经常出现。如真德秀在《再守泉州劝谕文》中要求:“放债收息,收息量收为宜,分数太多,贫者受苦;举债营运,如约早还,莫待到官,然后偿纳。”[15](卷40,四库全书第1174册,P634)李元弼在《作邑自缄》中说:“放债人户切须饶润取债之人,轻立利息,宽约日限。即不得计套贫民,虚装价钱,质当田产,及强牵牛畜,硬夺衣物动用之类,准折欠钱;其欠钱人户亦不得昏赖失信,须防后来阙乏,全藉债主缓急接济。”[41](卷6,P85)基于此,宋代民间借贷关系也可以看做是借贷者与放贷者之间相互依附、相互依存的一种经济关系,这种互利关系同样起到了维持乡村及城市稳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宋代民间借贷活动的负面影响不可否认,但其正面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小农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借贷关系在乡村不可或缺。宋代民间借贷不仅有效维持了宋代小农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有效维护了宋代乡村社会的稳定,并且促进了宋代乡村新的社会阶层即“富民阶层”①的发展壮大。借贷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资金供求关系,更是民间疾苦的风向标,是社会秩序的衡量指标,古今都是如此。

参考文献:

[1]苏轼.东坡全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4]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陆游.剑南诗稿[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陆游.渭南文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9]王洋.东牟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0]陈造.江湖长翁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1]卫泾.后乐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2]蔡戡.定斋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3]养晦斋主人.钟相杨幺佚事.[M]//《钟相杨幺佚事》及其史料价值.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

[14]真德秀.西山文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5]黎志刚.宋代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D].云南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16]陈舜俞.都官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7]祖无择.龙学文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8]王柏.鲁斋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9]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0]李之彦.东谷所见[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1]秦观.淮海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2]明公书判清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3]欧阳澈.欧阳修撰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4]魏泰.东轩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5]窦仪.宋刑统[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6]司马光.传家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7]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M].燕京大学影印本,1948.[28]胡太初.昼帘绪论.赈恤篇第十一[O].宋百川学海本.[29]苏辙.苏辙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0]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1]郑侠.西塘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2]佚名.宋史全文[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961

①关于“富民”与“富民社会”之学术观点,林文勋先生在《唐宋社会变革论纲》《历史与现实:中国传统社会变迁启示录》《中

国古代“富民”阶层研究》《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等著作中均有详细阐述。

[33]刘秋根.关于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的历史作用———读《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编[J].史学月刊,2000,(3).

[34]黎志刚.宋代民间借贷与灾荒救济[J].思想战线,2012,(3).

[35]方行.清代前期农村高利贷资本问题[J].经济研究,1984,(4).

[36]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7]胡寅.斐然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8]叶适.叶适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9]朱熹.晦庵集[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0]吕思勉.燕石续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41]李元弼.作邑自缄[O].四部丛刊续编本.

[责任编辑:杨宪]

(上接第164页)

参考文献:

[1]721北京暴雨.[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9023313.htm.

[2]杜鹏飞,钱易.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9,(2).

[3]靳怀春.中国古代的城市与水:以古都为例[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河南文物研究所.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J].文物,1983,(3).

[5]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河南组.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宫殿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5,(4).

[6]临淄区秦代古城遗址博物馆.秦代古城遗址的排水管道[J].考古,1998,(9).[7]陈晓敏.漫谈中国古代城市排水设施[J].才智,2008,(20).

[8]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9]谭徐明,主编.中国灌溉与防洪史[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出版社,2005.

[10]郑晓云.Water management in a city of southwest China before the17th century[J].Water Science&Technology:Water Supply,V0l.13.3,2013.

[责任编辑:杨宪]

071

简述自然人借款合同的特征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简述自然人借款合同的特征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自然人借款合同的特征 篇一:民间借贷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民间借贷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民间借贷纠纷的基础系当事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十二章规定了借款合同,民间借贷合同是借款合同的一种。借款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按约定将一定种类和数虽的货币移转给他方,他方到期后返还货币的协议。交付货币给他人的一方称为债权人、贷款人、贷与人或出借人;而接受货币并于一定期限内返还货币给贷与人的一方称为债务人、借款人、受贷人或借用人。在中国内地,根据借款合同出借人主体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借款合同分为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乂称贷款合同)和非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乂称民间借贷合同)。 民间借贷合同这一概念涵盖的范围有较大的伸缩性。最狭义的也是传统的民间借贷合同仅指自然人(个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乂称个人借贷合同);次狭义的民间借贷合同指 个人之间、个人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最广义的民 间借贷合同指个人之间、个人与非金融企业之间以及非金融 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也就是借贷双方均非金融机构的借款

合同。民间借贷合同具有如下特征: 1. 合同的标的物是金钱(货币)。合同的标的物是作为 特殊种类物的货币,合同到期后,借款人一般只是想贷款人 返还同样种类、一定数虽的货币,而不必也不可能返还原物。 2. 合同是转让货币所有权的合同。当贷款人将借款即货 币交给借款人后,货币的所有权转给了借款人,借款人可以 处分所得的货币。这是合同的目的决定的,也是货币这种特 殊类物的形式决定的 O 3. 民间借贷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民 间借贷合同往往是有亲戚朋友关系的自然人之间基于互助 互济而订立的,在这种情况下,未约定利息的民间借贷合同 是无偿合同。与此同时,民法奉行意思自治、等价有偿的原 则,只要当事人达成协议,民间借贷合同完全可以是有偿的, 甚至其利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略高于以银行等金融机构 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 4. 民间借贷合同中除个人借贷合同为实践性合同外,其 余均为诺成性合同。对于个人借贷合同,《合同法》第210 条作出了特另U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 供借款时生效”,也就是说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的生效除了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之外,还要求实际交付货币,因此个人借贷合同是实践性合同。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新课标1分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神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

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除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順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先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径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特点分析及解决对策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特点分析及解决对策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便的融资手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随着互联网经济活动的日渐活跃,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传统借贷关系类型之外,还出现了P2P网络借贷、网络小额贷款等新型借贷方式。由于民间借贷活动存在手续不完备、担保不足等特点,导致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高发。 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颁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联合工信部等四部委专门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上述文件进一步规范了民间借贷行为,为民间借贷活动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也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基本情况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量增速迅猛。2013至2015年,朝阳法院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收案数量分别为1809件、1956件、4478

件,2016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11658件,增长率分别为8.1%、128.9%、160.3%.2016年朝阳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量较2013年增长了5.4倍。2017年前四个月,新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8777件,预计全年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量较2016年仍将有大幅增长。 民间借贷纠纷涉案标的总额巨大。2013年朝阳法院审结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610件,涉案标的总额133918.98万元;2014年审结1653件,涉案标的总额169110.06万元;2015年审结3107件,涉案标的总额320 056.8万元;2016年审结11183件,较上一年度增长259.9%,是2013年全年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结数量的6.9倍,涉案标的总额达560548.75万元。 超大标的民间借贷个案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至2016年,民间借贷案件的平均涉案标的分别为83.18万元、102.30万元、103.01万元和50.13万元。平均涉案标的虽稳中有降,但超大标的案件数量有所上升。2013年我院审结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涉案标的超过1000万元的案件数量为21件,2014年这一数字为31件,2015年为61件,2016年这一数字上升为95件。近四年,单个案件最大标的为9400万元,出现在2016年。 串案多,原告诉讼主体集中在少数个人及公司。2016年朝阳法院审结的11 183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按原告身份类型

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借贷吗

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借贷吗 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某公司目前因为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有一批货物没有办法盘活,影响了公司的经营,因情况紧急,公司通过向一个关系不错的公司借款来实现融资,这种现象叫做企业之间的相互借贷。那么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借贷吗?换言之,怎么看待企业之间相互借贷?本文就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一、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借贷吗 1、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与企业之间借贷问题的规定,企业之间不得相互借贷,根据1996年8月1日起实施的《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因此,企业之间相互办理借贷行为时违反法律规定的。

2、但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合法的方式实现融资: (1)企业可以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实现融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关于商业银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商业银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只收取手续费,不得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实现企业的融资。 (2)企业可以通过信托贷款的方式实现融资: 根据《信托法》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实施《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企业可以作为委托人以信托贷款的方式实现借贷给另一企业,以实现企业的合法融资。 (3)在实践操作中,有的企业还通过变更借贷主体、现存后贷和货款回购的形式实现企业的融资。 总之,不管企业通过何种方式实现融资,必须以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前提。 ▲二、怎么看待企业之间相互借贷 关于企业间借贷合同的效力问题,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是无效的。理由是尽管《民法通则》、《合同法》、原《经济合同法》和《借款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均未对企业间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1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Ⅰ)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宋代,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 是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传 统金融的新篇章。 ②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 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 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 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普惠库、长生库等机构经营。质属动产担保,它的 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旧契交付抵押权人即可。债务人 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商业贸 易非常发达,但通货偏于紧缩,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消费领域、流通领域和生产领 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而且赊买赊卖所涉及人员的关系也异常复杂,触及官家和私 人各层面。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赈济了贫民、加强了流通、满足了财政,更重要的 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 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 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货币币材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 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 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诸如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便钱、交子、钱引、见钱公据、关 子和会子等大量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矾引、香药引等信用工具要求相关人员先用 粮草或现钱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异地凭该票兑取现钱或其他禁榷货物。这些信用票据的 行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禁榷专卖品领域能够共利发展,既有利于 商人从政府专营的禁榷物品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补给军需、增加收入的目标。 便钱、见钱公据和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等信用工具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 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这些代表入纳现钱价值的信用票据到指定的地区和入纳地兑取现钱。这 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清结。早期 的交子、关子、会子后来在信用票据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纸币,它们的行用,弥补了货币不足, 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使商品经济得到了扩张。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行用,是社 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 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 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答案】A 【解析】A项原文第二段说“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也提及 “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并未说其他信用形式 也是产生于宋代。B项参见原文第二段“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 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C项参见原文第二段“质属动产担保,它

中国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 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况 (1) 1.1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 (1) 1.2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 (2) 1.3民间借贷的制度优势 (2) 2 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发展 (2) 2.1农村非正式金融的需求 (2) 2.2 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3) 3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和引导 (4) 3.1对民间借贷市场的正确引导 (4) 3.2 促进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对策 (4) 3.3建立特色鲜明的监管制度 (5) 参考文献 (5)

中国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金融专业 200*级) 摘要:我国的民间金融由来已久,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民间金融市场逐渐的发展壮大。民间借贷作为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农村比较普遍,规模较大,且形式多样。因此,民间借贷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民间借贷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缺陷又大大的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所以对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与引导以及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针对农村金融需求构成分析当前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促进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利率管制;金融监管;制度优势;非正规金融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完善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金融逐渐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目前农村金融体制与农村金融需求还不相适应,在农村正规金融体系缺位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市场以其产权优势、信息优势、交易成本优势以及内生性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据了主要份额,因此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及其局限性会对农村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引导民间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就具有重大的建设性意义。本文从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况出发,了解民间借贷市场产生的背景,以及当前主要的民间借贷形式。从民间借贷市场的特点及制度优势来研究民间借贷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农村金融需求的构成分析,以及当前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问题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民间借贷市场的现状及发展。从政府层面出发,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为民间借贷市场营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对民间借贷市场进行引导和规范,促进民间借贷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 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况 经历了50多年的改革、发展、探索,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与“三农”经济发展的互动下,可把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分为正规金融体系和非正规金融体系两个部分。其中非正规金融体系在目前还占据着主要位置,常以多种民间融资形式构成,民间借贷作为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民间借贷市场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借贷。民间借贷融资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是民间资本的一种投资渠道。 需求诱致民间借贷市场的存在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对农村金融的旺盛需求[1],20世纪80年代在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户替代集体成为独立的财产所有者或生产经营者,农民的生成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的金融需求旺盛,但是农村的正规金融体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为农村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国家对金融的垄断控制是我国民间借贷产生的基本制度性原因。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孕育出一批新的资金需求主体,是民间借贷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2]。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民间的资金供给

企业之间借款合同范本

企业之间借款合同范本【律师版】 出借方: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 经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 经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致,达成本合同,并保证共同遵守执行。 一、借款金额 乙方向甲方借款人民币______元。 二、借款用途为________。 风险告知:签订借款合同时,借款人应向贷款人说明钱款用途。国家不会干涉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但为了保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规定了下列民间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1、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的;2、贷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出借人违反金融秩序转借牟利的;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贷款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4、借款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如因不正当男女关系引发的分手费、“找关系、托人情”引发的请托费、赌债等。 三、借款利息 借款利率为月利息____%,按月收息,利随本清。 风险告知:借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债权人可以随时提出还款主张,不受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但提出还款主张后两年内没有继续主张的,视为超过诉讼时效,法律不予支持。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但一定要明确约定,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无息借款。 四、借款期限

2015年河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word

绝密★启用前 河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

P2P借贷的特点

P2P借贷的特点 P2P借贷形式和所谓的民间个体借贷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目前也参照民间借贷的法律进行判定。在中国,相比于传统的银行贷款形式,P2P借贷呈现以下特点。 其一,借贷双方的广泛性。P2P借贷的借贷双方呈现的是散点网络状的多对多形式,且针对非特定主体,使其参与者及其分散和广泛。目前的借贷者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和工薪阶层,短期周转需求占据很大部分。参与者的广泛性主要源于准入门槛较低,参与方式灵活。借贷者只要有良好信用,即使缺乏担保抵押,也能够获得贷款;投资者即使拥有的资金量较小,对期限有严格要求,同样能够找到匹配的借款人。并且每一笔贷款中可以有多个投资者;每个投资者可以投资多笔贷款、这使得具体业务形式上更加分散,参与群体也更加广泛。 其二,交易方式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借贷金额、利息、期限、还款方式、担保抵押方式和业务发生效率。在该平台上,借款者和投资者的需求的都是多样化的,需求相互磨合和匹配。在这种磨合中,形成了多样化的产品特征(尤其是市场化的利率)和交易方式。此外,P2P借贷业务往往淡化繁琐的层层审批模式。在信用化合格的情况下,手续简单直接,高效率满足借款者的资金需求。 其三,风险性和收益率双高。P2P借贷平台上的借款者普遍是不被传统金融结构接纳的,其往往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对贷款产品的需求特征个性化,甚至可能是传统金融机构筛选后的“次级客户”,故愿意承受更高的利率获得贷款。另一方面,P2P借贷平台和投资者也面临高成本的线下尽职调查的缺失或者不够细致的问题,紧靠网络信息的汇总分析对客户进行信息真实性和还款能力的审核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和风险来源。 其四,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在P2P借贷中,其参与者及其广泛,借贷关系密集复杂。这种多对多的信息整合与审核,极大依赖于互联网技术。事实上,P2P借贷形式的产生,也得益于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整合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 对于互联网投资者,投融贷网贷平台CEO姚元祥认为应当给大家提个醒:P2P网贷平台提供透明完备的信息及项目初审复审,严格对风控把关。但对于项目的终审,还是要由客户自身来判断,比如说行业收益与借入人承诺的利率水平是一个判断的因素,特别是利率很高达到20%以上,做为借出人就要小心啦。这种状态有点像股票的注册制,投资者自行通过判断进行交易,所以建议投资者要有一定的辨别力,要对自己的钱负责,尽量选择一些规范专业的投资平台,同时理性投资,不要为一些平台承诺的超高收益所诱惑.

公司与公司之间借款合同

篇一:公司之间借款协议书借款合同 甲方(出借人): 住所: 乙方(借款人): 住所: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 致,达成本合同,并保 证共同遵守执行。 一、借款金额:乙方向甲方借款人民币(大写)(小写:)。 二、借款用途为。 三、借款利息:借款利率为月利息%,按月收息,利随本清。 四、借款期限:借款期限为,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如实际放款日与该日期不符,以实际借款日期为准。乙方收到借款后应当出具收据,乙方所出具的 借据为本合同的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甲方以转账的方式将所借款项打入乙方账户。 借款人用户名: 账号: 开户银行: 六、保证条款:

1、借款方必须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借款进行违法活动。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立即还本付息,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乙方自负。 2、借款方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期限还本付息。逾期不还的部分,借款方有权限期追回借款。 3、乙方还款保证人(丙方),为确保本契约的履行,愿与乙方负连带返还借款本息的责任。 七、违约责任 1、乙方如未按合同规定归还借款,乙方应当承担违约金以及因诉讼发生的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等费用。 2、乙方如不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甲方有权随 时收回该借款,并要求乙方承担借款总金额百分之的违约责任。 3、当甲方认为借款人发生或可能发生影响偿还能力之 情形时,甲方有权提前收回借款,借款人应及时返还,借款人及保证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抗辩。 八、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当事人双方友好协商解决,也可由第三人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可依法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九、本合同自各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 双方各执一份,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国内外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于民间借贷的概念,理论界已经做过一些研究,有多种定义。有的学者也把民间借贷称为民间金融、地下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等。 1.3.1国外学者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对民间借贷的研究现状 麦金农1973年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假说(financial repression hypothesis)与市场分割假说(market segment hypothesis)揭示了民间金融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1 Kropp(1989)认为,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是同一国家中同时并存的,相互割裂的,正规金融处于国家信用和相关金融法律控制下,而民间借贷则在这种控制之外进行运转,二者利率不同、借款条件不同、目标客户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借贷资金不能跨市场流动。2 Krahene和Schmidt(1994)认为,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之间的区别在于交易执行所依靠的对象不同。正规金融活动依靠的是社会法律体系,而民间借贷活动则依靠的是社会法律体系以外的体系。3 Stiglitz和Weiss (1981)的信贷配给模型将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引入信贷市场的分析框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为非正规金融的内生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认为,银行的预期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与贷款风险,如果贷款风险独立于利率水平,借贷市场上供求均衡时的利率水平可以使银行的预期收益最大化,银行无需进行信贷配给。由于不完全信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结果,当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的提高将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或者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此时,利率的提高可能是降低而不是提高银行的预期收益。为了规避风险,银行会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但能使银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利率水平上对贷款者实行信贷配给,即 1 罗纳德·I·麦金农(1973).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 Kropp,E.etal ,Linking Self-help Groups and Bank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scbom: GTZ-Verlag, 1989. 3 Kratnen,J.P.and R.H.Schmidt, Developing Finance as Institution Buklding, Boulder, San Francisco an Oxford: Westview, 1994.

陕西高考真题语文(含解析)

陕西高考真题语文(含解析)

作者:日期:

绝密★启用前 陕西省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巾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 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如现了诸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

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借款的合法性

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借款的合法性当前,我国的金融法规禁止公司/企业之间的借贷。中国人民银行颁行的行 政规章——《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显然,我国以强制性规定的形式禁止公司/企业之间的借贷,即使变相借贷融资也是被禁止的。 除上述法律规定外,最高人民法院(下称“最高院”)颁行的司法解释也否定了公司/企业间借贷行为的法律效力。最高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 在司法实践中,为公司借贷行为答辩的一方往往会以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四条关于“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的相关规定作为否定《贷款通则》(此法律文件乃行政规章)禁止性规定的理由,但从各地法院的审判实例来看,基于保护金融秩序的考虑,法院通常不予支持此类理由,依然会确认企业借贷合同无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务实践中,会出现一种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情况,即公司/企业作为联营一方,向与其他公司/企业共同建立的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这种明为联营实为借贷的方式,因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律效力已被司法解释(最高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否定,相关的联营合同也因此无效。 需要提示的是,虽然我国法律规范禁止公司/企业之间的借贷,但允许公民与公司/企业之间的借贷。依据最高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只有以下四种情况才归于无效:1、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2、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3、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4、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至于公民与公司/企业之间的借贷利率,只要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利率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依据最高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的相关规定,该约定合法有效。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光明日报/2011年/3月/24日/第011版 理论?史学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芳 宋代,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无论是在信用形式、信用主体、信用工具方面,还是在制度保障上,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开创了古代传统金融的新篇章。具体而言,宋代信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国家信用与民间信用共同发展 在宋代,国家信用集中表现为朝廷的官方信用,通常借助政权的力量来经营金融机构以体现之。史料记载的宋代官方金融机构有榷货务、市易务、检校库、抵当所、抵当库、便钱务、交子务等,因职责不同发挥信用功能的路径各异。榷货务主要职责是“掌鹾、茗、香、矾钞引之政令,以通商贾,佐国用”(《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掌折博斛斗、金帛之属”(《宋会要辑稿?职官》)、“掌受商人便钱给券”(《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五之二二),相当于政府财政金融管理机构。它除了对政府禁榷物品进行专卖管理外,还可以通过便钱和兑付交引等信用证券的活动发挥信用功能。市易务基于市易法设立,“凡货之可市及滞于民而不售者,平其价市之,愿以易官物者听”(《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十九》),可见,其主要职责是平抑物价、以通货财。除此之外,市易务也可召人抵当借钱出息,提供信用。检校库类似今日的信托机构,代管户绝没官财产和官员的孤幼应获之父母遗产,收益供被检校户的孤幼享用。抵当所、抵当库同属官营借贷机构,在北宋神宗、哲宗时多称抵当所,而徽宗以后至南宋末多称抵当库,其主要职责是“掌以官钱听民质取而济其缓急”(《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便钱务是在京都设置的钱币汇兑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商人在京师的入钱,简化入钱手续,提高效率。交子务是负责纸币流通印制的机构,后改称钱引务。宋代国家信用的提供,既有皇权保障、调控市场、增加收入、稳定社会、提高效率的积极一面,也有衙门作风、违背经济规律、欺压百姓的弊端。与此同时,宋代民间信用继续发展,私营高利贷业务、民间赊买赊卖、以物质钱、货币兑换等活动非常普遍,一方面满足了相关主体自身获得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信用的不足也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信用形式趋于多样化 在宋代,信用形式表现为借贷、质、押、典当、赊买赊卖、预付款等多元形式。借贷无外乎货币借贷和财物借贷两大类,进一步有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之分。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通过紧急情况下贷给民户口粮或种粮的方式,助其度过困境,保证民众按时耕作,以保社会稳定。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借助以“库户”、“钱民”为中心的高利贷网络输出货币资金,解决由于社会的分化和“钱荒”的影响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燃眉之急和特殊支付的需要。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普惠库、长生库等机构经营。质属动产担保,它的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旧契交付抵押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通货偏于紧缩,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消费领域、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而且赊买赊卖所涉及人员的关系也异常复杂,触及官家和私人各层面。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赈济了贫民、加强了流通、满足了财政,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

民间借贷的主要特点

民间借贷的主要特点 (一)手续简便,资金到位及时 民间借贷的主体一般为亲友和关系紧密的客户,相互间比较了解,因此操作起来手续比较简便,一般只需写张借条,注明期限利率,找一个中间人作保或注明即可。客户为了不误农时或商机,一般首选民间借贷以解决当务之急。 二)借贷用途广,重点较突出 民间借贷的用途比较广泛,个人借贷有用于购置住房、日常生产经营、教育等,企业借贷用于开办企业、日常经营周转、扩大生产等。 但重点还是比较突出,个人借贷主要用于购置住房和生产资料支出,企业借贷主要用于解决流动资金不足。 (三)利率弹性大,期限较灵活 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由借贷双方协商而定,且期限越长利率越高,融资期限比较灵活。 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法律保护和监管缺位,容易引发民事纠纷 民间借贷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对其监管难以深入进行,没有法律保护和监管约束,随意性较强。民间借贷通常具有较高的利息收入,“高利诱惑”往往能积聚大量社会资金,也汇集了较高的信用风险,容易演变成“非法集资”。 (二)民间借贷多为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自身与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民间借贷一般只用于弥补短期的资金缺口,对于长期的市场变化缺乏预测,资金链可能随时断裂,不利于企业自身与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三)民间借贷容易引发资金恶性循环 民间借贷在解决资金需求者当务之急的同时,如果资金借入者生产经营出现问题,难以按时清偿债务,又以民间借贷方式借入资金、偿还旧债。企业在拆东墙补西墙的过程中,一旦经营失误,就会陷入资金恶性循环之中。 (四)监测难度大,影响宏观调控效果 民间借贷资金分散,借贷行为隐秘,数据来源不一。由于民间借贷行为不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制约,规模又无法统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调控效果。 民间融资形成的原因 1、企业内部因素 (1)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财产实力较弱,资产信用等级不高。 (2)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组织和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着产权不清;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决策方法不科学;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盲目性大,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 2、外部因素 (1)政府方面 国家政策在贷款上对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帮助,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的支持。此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不到位,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社会环境 抵押担保机制不健全,社会信用体制不完善。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组织结构过于分散,因此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和金融服务环境尚待改善。 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对策 政府方面 (一)加强监管,定期监测民间借贷发展态势,规范民间借贷的操作行为

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途径

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途径 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途径企业间直接借贷为法律所禁止,具有较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在不采取直接借贷方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变通方式,有的情形下虽然也增加了融资成本,但可解决企业间直接借贷的合法性问题。 委托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商业银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只收取手续费,不得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的规定,允许企业或个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代为发放贷款。贷款对象由委托人自行确定。这种贷款方式解决了企业间直接融通资金的难题。它是企业间借贷受到限制的产物,是一种变相的直接企业借贷。由于商业银行将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所以会增加交易成本。但通过此方式可以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由于企业有权决定借款人和利率,所以对企业来说拥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在企业间借贷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方式。 信托贷款按照《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

规定,企业可以作为委托人以信托贷款的方式实现借贷给另一企业。信托贷款的贷款对象是由受托人确定的,信托贷款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间借贷关系,因为委托人在乎的是收益,而不是借款给谁。 其他变通方式除上述两种法律明确规定的方式以外,在实践操作中可以采取以下变通方式,在形式上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从而达到企业之间借贷的目的。 1、改变法律上的借贷主体除法律限制的几种情形外,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依法受法律保护。所以可以个人为中介,将拟进行借贷的企业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企业之间资金融通的目的。出借方先将资金借给个人,该个人再将资金借给实际使用资金的企业。同时要求实际借款方为个人的该笔借款,向出借人提供连带担保。如果个人不能还款时,则出借方追索个人借款人,并同时要求实际借款人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维护了出借方的利益。 2、先存后贷,存贷结合企业可以将资金存入银行,然后用存单为特定借款人作质押担保,实现为特定借款人融资的目的。同时,出资人可以收取有偿担保费,这是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是出借人,拟出借资金方在法律上被认为是担保人,并不违背相关法律的规定。但这种借贷安排对银行和出资人有利,但不利于借款人,因为这会增加借款的借贷成

论民间借贷的完善及立法建议

论民间借贷的完善及立法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 论文摘要:在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今天,中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即个私中小企业出现了一种快速增长的势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所需的资本支持有很重要一部分是来源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意识到了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的重要性,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提出过应该给予民间借贷应有的地位。当然现今民间借贷的发展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所以本文就民间借贷的相关发展情况,分别阐述了民间借贷的相关概念、发展现状、可行性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规范措施,来进一步的让我们了解中小企业这一新的融资方式——民间借贷。 一、前言 (一)民间借贷的概念 对于民间借贷的概念,理论界已经做过一些研究。一般认为,民间借贷是与正 规借贷相对应的。那么,从广义上说,可以把民间借贷定义为除正规借贷以外的借贷,它处在国家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之外,不在官方的统计报表中被披露,也不受法律保护,属于一种非正规的金融活动。有的学者也把民间借贷称为民间金融或地下金融等。民间借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活动的必然产物,在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存在总量与结构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又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按借款用途,可将民间借贷分为3类:家庭生活性、农业生产性和企业经营性。民间借代的主体仅限于纯粹的民事主体,不包括金融机构,它可以发生在自然人、法人及其它组织之间。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行为,它并不是一种民间投资行为。笔者认为,民间借贷主要指游离于官方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发生在非金融机构的社会个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以货币资金为标准的价值让渡及本息偿付的活动。 (二)民间借贷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