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

甘肃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

申请表

申请机构名称:

(公章)

法定代表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

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

填表说明

1. 本申请表由申请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填写后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2. 填写时,文字要简练,不得涂改,空格处以“无”字填写,并用A4纸打印。

3. 单位名称、地址等项目要填写全称。

4. “单位性质”一栏填写“国有”、“集体”、“民营”、“个体”等。

5. 申请资料一式二份,并提供电子版1份。

6. 所有申请资料应逐页加盖申请单位公章(装订成册的可加盖骑缝章)。

甘肃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申请表

甘肃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变更申请表

甘肃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延续申请表

甘肃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年检申请表

甘肃省省外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备案登记表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卫生部) 1.引言 1.1本标准的宗旨是;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并提高放射防护措施的效益;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放射工作的发展。 1.2从上述宗旨出发,对辐射源的使用必须将其产生的照射给予适当限制,从而防止发生对健康有害的非随机效应,并将随机性损害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1.3本标准适用范围 1.3.1使用辐射源或产生电离辐射的一切实践活动。 1.3.2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接受辐射照射需加控制的一切实践活动。 1.4在1.3所列范围内进行与防护有关的设计、监督、管理时,必须遵从以下基本原则。 1.4.1实践的正当化:产生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要经过论证,或确认该项实践是值得进行的,其所致的辐射危害同社会和个人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拟议中的实践不能带来超过代价(包括健康损害代价和防护费用的代价)的净利益,就不应当引进该项实践。 1.4.2放射防护最优化:应当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从而使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1.4.3个人剂量的限制:个人所受照射的剂量当量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 1.5凡从事放射工作的单位均应设立专职防护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放射防护工作,按有关规定上报防护监测数据或资料,并接受该地区放射卫生防护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1.6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加强安全和放射防护知识的教育,并定期进行考核,使他们自觉遵守有关放射防护的各种标准和规定,有效地进行防护并防止事故的发生。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要经过放射防护部门的考核,领取合格证后才可以从事放射工作。 1.7各省、市、自治区及有关部门,可根据本标准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 2.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2.1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是指一年工作期间所受外照射的剂量当量与这一年内摄入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待积剂量当量二者的总和,但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2.2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剂量限制要考虑随机性效应和非随机性效应。同时满足以下两种限值: 2.2.1为了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效应,任一器官或组织所受的年剂量当量不得超过下列限值。 眼晶体150mSv(15rem) 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500mSv(50rem) 2.2.2为了限制随机性效应,放射工作人员受到全身均匀照射时的年剂量当量不应超过50mSv(5rem)。当受到不均匀照射时,有效剂量当量应满足下列不等式:∑T WT HT ≤50MSv(5rem) 式中: HT ——组织或器官(T)的年剂量当量,mSy (rem)

(完整版)放射卫生题库

全省卫生监督技能竞赛试题--- 放射卫生监督部分 一、单选题 1、X射线CT的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空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 C ) A.24 平方米 B.36 平方米 C.30 平方米 D.40 平方米 2、无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而擅自从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以下行政处罚哪一个是错误的( B )。 A. 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B. 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C. 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D?情节严重的,由原审定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相应的资格 3、在放射防护领域常见的以下单位中,不属于法定计量单位是( B ) A. Bq 贝克 B. Rem 雷姆 C. C/kg 库仑/千克 D. Sv 希沃特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 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B.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 而引起的疾病 D?《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组织进行职业放射性疾病诊断鉴定的期限为( D )。 A. 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70天内 B. 受理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70天内 C. 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60天内 D. 受理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60天内 &新建X射线机房,单管头200mAX射线机机房面积不小于(B )平方米,双管头的不小于(B )平方米 A. 20 30 B. 24 36 C. 30 36 D. 20 40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A.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合法权益 B.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 C.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日的是保护劳动者权益 D.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权益 8.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结束之日起( A )日内向用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知识(DOC)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知识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原则与措施 (一)放射防护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预防确定性效应,控制随机性效应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1、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又称合理性判断,经过论证(进行代价与利益分析),某种辐射实践的利大于害,就是电离辐射实践正当化原则。 2、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原则,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 3、个人剂量限值:不可接受的剂量范围下限,即个人所受照射剂量不应超过规定的相应限值。 在医疗照射来说,就是要在保证疗效或诊断结果的前提下给予最适宜的剂量,选择最佳的条件与最适当的操作技术,把受照剂量减少到最低水平。 (二)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措施 1、严格落实卫生部卫办监督发【2012】14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的通知》: ◆不得将放射检查列入儿童及婴幼儿的健康体检项目。 ◆一般每年在健康体检中应用放射检查技术不超过1次。 ◆健康体检应当优先使用普通X线摄影、CR;有条件的的地区,推荐使用DR取代普通X线摄影和CR检查。健康体检不得使用直接荧光屏透视;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如年龄在50周岁以上并且长期

大量吸烟、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为中高风险等),否则不宜使用CT;不得使用PET、PET/CT、SPECT和SPECT/CT。 ◆医疗机构应当为受检者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对非投照部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控制照射野范围,避免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受到直接照射;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当确定其是否怀孕,不得对孕妇进行腹部或骨盆放射影像检查。检查中除受检者本人外,不得允许其他人员留在机房内,受检者需要扶携或近身护理时,对扶携或护理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严格遵宁《GB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机房门外应用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 ◆患者和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侯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种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 ◆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4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备,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不应低于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

放射卫生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2011年但渡镇卫生院 放射卫生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安全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开展了放射诊疗许可证校验工作。2011年,我院继续严格执行放射诊疗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放射卫生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院有一台西南医用设备厂生产的500MAX射线机,用于临床诊疗活动,通过了上级部门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与辐射工作场所的检测,运行正常,设备合格。 二、人员情况 我院和去年一样,有兼职放射诊疗工作人员2人:叶志强、男、36岁,内科临床医师,从事放射工作2年,参加了辐射安全培训,放射工作人员证正在办理中;罗兴江、男、55岁,高级技术工人,从事放射工作近20年,参加了放射防护培训,取得了放射工作人员资质。放射管理工作人员1人:孙晓辉、女、39岁,中医主治医师,2001年从事放射工作,取得了放射工作人员许可证。 三、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方案实施 医院高度重视放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院长戴晓林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副院长孙晓辉同志为副组长、叶志强、罗兴

江同志为成员的“放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放射安全防护制度上墙,并明确了职责和责任工作人员,管理严谨、有序,登记齐全。加强和完善了防护措施,设置了警示标识。加强了健康教育宣传,尽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和放射工作人员安全。 四、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建立健全了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佩戴个人剂量标志,并每季度进行个人剂量检测,2011年度个人照射计量合格。 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卫生院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对违反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处罚

对违反放射卫生监督管理 的处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对违反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处罚 一、医疗机构在对新建、扩建、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施工前未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的 (一)违反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第一款、《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十二条 (二)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条第(一)项、《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四十条 二、医疗机构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开展放射诊疗工作或违反放射诊疗管理相关规定的 (一)违反条款:《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一条等 (二)处罚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二)未办理诊疗科目登记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校验的; (三)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放射诊疗项目或者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四十一条医疗机构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购置、使用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的; (二)未按照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的; (三)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检查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的; (五)发生放射事件并造成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的; (六)发生放射事件未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七)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 另,具体处罚金额参照《哈尔滨市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分册)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前言 本标准第4~7章和附录A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16368-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时进。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gauges containing sealed radioactive source GBZ125-2002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使用含密封放射源(以下简称密封源)的检测仪表(简称检测仪表)的放射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含密封源强度测量型检测仪表。

本标准不适用于GB13367《辐射源和实践的豁免管理原则》规定豁免围的检测仪表。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075 密封放射源分级 GB4076 密封放射源一般规定 GB8703 辐射防护规定 GB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GB13367 辐射源和实践的豁免管理原则 GB14052 安装在设备上的同位素仪表的辐射安全性能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源容器 放置密封源使其处于正确的几何位置,并提供足够的屏蔽防护,以使周围辐射水平低于规定值的容器。源容器上还可设置控制有用线束通和断的源闸以及辐射状态指示器等。 3.2 有用线束 通过源容器的窗、光栏、圆锥孔或其他形状准直器件的辐射。 3.3 含密封源强度测量型检测仪表 通过探测有、无待测物时粒子注量的变化或探测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知识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知识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知识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原则与措施 (一)放射防护的目的与原则 目的:预防确定性效应,控制随机性效应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1、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又称合理性判断,经过论证(进行代价与利益分析),某种辐射实践的利大于害,就是电离辐射实践正当化原则。 2、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原则,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 3、个人剂量限值:不可接受的剂量范围下限,即个人所受照射剂量不应超过规定的相应限值。 在医疗照射来说,就是要在保证疗效或诊断结果的前提下给予最适宜的剂量,选择最佳的条件与最适当的操作技术,把受照剂量减少到最低水平。 (二)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措施 1、严格落实卫生部卫办监督发【2012】14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的通知》: ◆不得将放射检查列入儿童及婴幼儿的健康体检项目。 ◆一般每年在健康体检中应用放射检查技术不超过1次。 ◆健康体检应当优先使用普通X线摄影、CR;有条件的的地区,推荐使用DR取代普通X线摄影和CR检查。健康体检不得使用直接荧

光屏透视;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如年龄在50周岁以上并且长期大量吸烟、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为中高风险等),否则不宜使用CT;不得使用PET、PET/CT、SPECT和SPECT/CT。 ◆医疗机构应当为受检者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对非投照部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控制照射野范围,避免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受到直接照射;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当确定其是否怀孕,不得对孕妇进行腹部或骨盆放射影像检查。检查中除受检者本人外,不得允许其他人员留在机房内,受检者需要扶携或近身护理时,对扶携或护理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严格遵宁《GB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机房门外应用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 ◆患者和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侯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种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 ◆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4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备,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

7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放射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院的实际,对本院建立放射卫生档案,放射职业人员个人健康监护档案,简称“两档”,并由放射科安排人员专人保管。 二、放射卫生档案包括: 1、本院放射职业卫生记录卡; 2、本院放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本院放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 3、本院放射工作流程图; 4、本院接触放射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一览表; 5、本院接触放射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作业人员登记卡; 6、放射职业病危害记录卡; 7、放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 8、放射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级管理表; 9、放射危害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等。 10、放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监督文书清单及有关文本; 11、放射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制度; 12、放射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13、建设项目放射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14、放射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

15、放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档案; 16、放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汇总资料; 17、放射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健康档案包括: 1、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史、既往史和放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放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放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放射职业禁忌证名单及处理情况; 4、放射职业病诊断、放射职业病病例登记表等员工个人健康资料; 5、放射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或合同; 6、放射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 7、放射职业病人员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 四、“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及时进行归档。 五、“两档”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并管好和用好“两档”。 六、随时、定期地根据本院放射职业工作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两档”,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统地调整一次。 七、“两档”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放射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放射职业病管理情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 八、放射职业工作人员离开单位时,有权索取个人健康档案资料并复

GBZ--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4.GBZ130-2013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用设备防护性能、机房防护设施、X射线 诊断操作的通用防护安全要求及其相关检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实践。模拟定位设备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706.12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三、并列标准诊断X射线设备辐射防 护通用要求 GB9706.23医用电气设备第部分:介入操作X射线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GB16348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128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165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 GBZ179医疗照射防护基本要求 GBZ/T180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GBZ186乳腺X射线摄影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GBZ187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WS76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3总则 3.1在医用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实践中,应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以及公 众的放射防护安全与健康,并应符合GB18871、GB16348和

GBZ179的规定。 3.2应用X射线检查应经过正当性判断。执业医师应掌握好适应证,优先选用非X射线的检查方法。 加强对育龄妇女、孕妇和婴幼儿X射线检查正当性判断;严格控制使用剂量较大、风险较高的放射技 术、除非有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否则不宜使用CT进行健康体检。对不符合正当性原则的,不应进行 X射线检查。 3.3遵从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在保证获得足够的诊断信息情况下,使患者和受检者所受剂量尽可能低。 3.4对工作人员所受的职业照射应加以限制,符合GB18871职业照射剂量限值的规定;对患者和受 检者开展的诊疗检查,应以医疗照射指导水平为放射防护指导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对确实具 有正当理由需要进行的医用X射线诊断检查,应在获取所需诊断信息的同时,把患者和受检者的受照 剂量控制到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水平。 3.5各种X射线检查应使用相应的专用设备,且各类设备的应用除符合本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X射线设备其他有关放射防护标准的要求。各种X射线设备及场所应经具备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X 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技术要求 4.1X 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通用要求 4.1.1各种X射线设备X射线束的第一半值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1.2除乳腺摄影用X射线设备外,X射线源组件中遮挡X射线束部件的等效滤过应符合如下规定: a)在正常使用中不可拆卸的滤过部件,应不小于0.5mmAl。 b)应用工具才能拆卸的滤片和固有滤过(不可拆卸的)的总

江苏省第一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单

江苏省第一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单 经江苏省卫生厅审核,批准下列28家单位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批准项目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晓抒南京市江苏路172号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2、放射卫生:A类、B类、E类检测评价;C类(1)(2)(4)(5)、D类检测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解权南京市玄武区花园路4号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2、放射卫生:A(1)、B(2)检测评价;A(2)、B (3)、C(1)(4)(5)、D(1)(3)检测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敬平无锡市槐树巷4号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2、放射卫生:A(1)、B(2)检测评价;B(3)、C(1)、D (3)检测 无锡市惠山卫生区防疫站钱少锋无锡市野花园67号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2、放射卫生:A(1)检测 无锡市锡山区卫生防疫站许长征无锡市锡山区长亭二泉中路135号放射卫生:A(1)、B (2)、D(3)检测 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彭四盟宜兴市宜城人民南路205号放射卫生:A(1)、B(2)检测 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潭永兴江阴市环城北路49号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2、放射卫生:A(1)、B(2)检测 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洪卫徐州市中山南路5号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2、放射卫生:A(1)、B(2)检测评价;B(3)、C(1)检测 新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戴福雷新安镇临沭中路168号放射卫生:A(1)检测 铜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韩令才徐州市二环西路53号放射卫生:A(1)检测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雪照常州市健康路32号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2、放射卫生:A(1)、B(2)检测评价;B(3)、C(1)检测 常州市武进区卫生防疫站陶国勤湖塘镇人民西路11号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2、放射卫生:A(1)、B(2)检测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行为,加强对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和《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医疗机构提供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提供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个人剂量监测等技术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从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必须取得卫生部或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

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应当遵循合理配置原则。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六条申请从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或法人授权资格;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从事相应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工作场所及工作条件; (三)能独立开展相应的技术服务工作; (四)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 (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第七条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人员配置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应当有与其申请技术服务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2.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掌握本专业业务,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与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相一致。 4.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正规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具体条件。 1.申请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甲级资质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是本单位职工且未在其他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中任职。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3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数不少于总数的60%,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10人。 2.申请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资质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是本单位职工且未在其他放射卫生技 - 3 -

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卫生防护与管理(新编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卫生防护与 管理(新编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卫生防护与管理(新编 版) 【摘要】介入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与传统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相比,受照射剂量明显偏高,辐射防护问题值得关注,本文提出了如何加强介入工作者安全防护和监督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放射防护与管理 介入放射学,自20世纪60年代起到70年代逐步应用于临床,开辟了诊疗疾病的新途径。随着导管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应用。同时由于介入放射诊断和治疗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和疗效快之优点,使之倍受欢迎[1]。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中,诊疗人员和患者几乎完全暴露在辐射水平较高的环境中,工作人员和病人在介入放射诊疗中的辐射防护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2]。据报道,1994年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局(FDA)首先颁布了一个通告,

要求开展介入放射学(IR)和介入心脏学(IC)研究的专家必须注意对病人皮肤损伤的预防,后来他们制定了最大剂量允许限值的法规。近年来,每年都有不少关于介入放射学中对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护的文章发表。最近欧洲五国的一个调查表明,已开展了400多种不同的放射性介入操作,它已遍及医学影像的很多专业,如神经放射学、血管放射学及心血管放射学等。德国的一个调查表明,近60%的放射性介入操作是血管扩张术,活组织检查占11%,癌症治疗占10%,血栓占7%,泌尿系统占7%,胆囊占5%。近来,我国许多学者在介入放射诊疗中对有关工作人员和患者受照剂量及防护等方面也做了一些调查工作[3]。 1介入放射诊疗中工作人员受照剂量 据报道[4],每次介入诊疗工作人员的眼、甲状腺和手部受照的有效剂量在0.27~1.92msV之间,有的工作人员有效剂量达到49.1msV,尤其是工作时球管在上,工作人员的受照射剂量就更大。介入诊疗辐射场的剂量分布有差别,检查部位不同,所受的照射剂量也不同,如下腔静脉造影加介入治疗时,实测剂量率以球管为中

放射卫生监督内容与要求

放射卫生监督内容与要求 一、预防性卫生监督 (一)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开始施工前,卫生审核的主要内容是: 1.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 2.放射防护设施设计文件(职业卫生专篇,限A类建设项目);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带回旋加速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还应当审核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预评价报告技术审查意见。 (二)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审核内容是: 1.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2.放射诊疗设备的性能验收检测报告;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质子治疗、重离子治疗、带回旋加速器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诊断等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还应当审核卫生部指定的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技术评审意见和设备性能检测报告。 二、日常监督工作内容与要求 (一)放射诊疗许可的日常监督 重点查验下列内容: 1.医疗机构是否经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诊疗许可证》。 2.《放射诊疗许可证》与所开展的放射诊疗业务的符合情况。 3.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是否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手续、定期进行校验情况。

4.有无放射诊疗项目变更,放射诊疗项目变更是否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二)放射诊疗工作人员 1.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是否符合规定; 2.有无非专业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情况;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配戴个人剂量计的情况,查验其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5.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查验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检查项目、检查周期与法规、标准符合情况; 6.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情况,查验其培训档案; 7.医疗机构有无负责放射诊疗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的专(兼)职管理人员。(三)设备与设施 1.放射治疗场所是否按照相应标准设置多重安全联锁系统、剂量监测系统、影像监控、对讲装置和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 2.放射治疗科室是否配备放疗剂量仪、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3.核医学科室是否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同位素分装、注射、储存场所,放射性废物屏蔽设备和存放场所。 4.核医学科室是否配备活度计、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 5.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是否配备和使用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6.是否存在使用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的违法情节

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GBZ 114-2002 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前言 本标准第4~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冶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l6354-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志林。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using sealed radioactive source GBZ114-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密封放射源(以下简称密封源)的一般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3.7×104~3.7×1012Bq(μCi~hCi)量级密封源。 本标准不适用于仪器校准源、医用密封源及玻璃容器封装的密封源;本标准亦不适用于中子密封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075 密封放射源分级 GB4076 密封放射源一般规定 GB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密封(放射)源sealed radioactive扔urces 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内的放射源,这种包壳或覆盖层具有足够的强度使之在设计的使用条件和正常磨损下,不会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出来。 3.2 防护容器protective container 能屏蔽(或减弱)密封源辐射,使容器外部的泄漏辐射水平满足相应标准的任何一种容器。根据其功能不同,防护容器可分为贮存容器、运输容器和工作容器。 4 对密封源的防护要求 4.1 密封源必须符合GB4075和GB4076的要求。 4.2 密封源出厂前或失窃后追回时应进行活度检验、泄漏检验与表面放射性沾污检验。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作者:佚名 医学频道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338 更新时间:2004-4-11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1.引言 1.1本标准的宗旨是;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并提高放射防护措施的效益;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放射工作的发展。 1.2从上述宗旨出发,对电离辐射源的使用必须将其产生的照射给予适当限制,从而防止发生对健康有害的非随机效应,并将随机性损害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1.3本标准适用范围 1.3.1使用电离辐射源或产生电离辐射的一切实践活动。 1.3.2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接受电离辐射照射需加控制的一切实践活动。 1.4在1.3所列范围内进行与防护有关的设计、监督、管理时,必须遵从以下基本原则。 1.4.1实践的正当化:产生电离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要经过论证,或确认该项实践是值得进行的,其所致的电离辐射危害同社会和个人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拟议中的实践不能带来超过代价(包括健康损害代价和防护费用的代价)的净利益,就不应当引进该项实践。 1.4.2放射防护最优化:应当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从而使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1.4.3个人剂量的限制:个人所受照射的剂量当量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 1.5凡从事放射工作的单位均应设立专职防护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放射防护工作,按有关规定上报防护监测数据或资料,并接受该地区放射卫生防护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1.6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加强安全和放射防护知识的教育,并定期进行考核,使他们自觉遵守有关放射防护的各种标准和规定,有效地进行防护并防止事故的发生。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要经过放射防护部门的考核,领取合格证后才可以从事放射工作。

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

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自觉遵守我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中华民国和 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它有关放射性卫生防护法规、规章和标准。 2、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 业病防治工作。 3、制定职业病的计划和实施方案。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5、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6、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7、在醒目位置设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 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8、在新改扩建放射工作场所工程设计前,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向环保行政部门提交 职业病预防评价报告。 9、在对射线装置进行大修或变更使用量前,需向环保部门申报。 10、积极配合环保行政部门对放射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主动与环保行政部门联系对放射 工作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监督监测,并认真接受环保行政部门提出监督意见。 11、经常对放射防护设施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必要时请求环保行政部门进行 监测,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12、配备必要的防护服务器及剂量检测仪,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13、严格按照放射防护要求、放射工作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4、放射工作人员在从事放射工作前,必须进行上岗前身份检查,合格后并参加放射防 护知识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上岗而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对放射性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后定期身体检查和参加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学习。 15、工作时,放射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并按时定期送检,一旦超标,应采取相 应的应急措施。 16、放射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必须小于或等于6小时。 17、放射工作人员每年休假或疗养30天。 18、发生放射事故,立即上报环保部门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不得拖延或隐瞒不报。 工业加速器操作规程 一、公司必须为工业加速器系统配置辐射检测仪器。 二、公司必须配备合格的经过放射卫生防护和加速器专业知识培训的维护人员及操作 技术人员;操作技术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检查安全联锁,禁止任意去除安全联锁,严 禁在去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安全联锁的情况下开机。 四、开机期间,必须有两名操作人员岗位,必须密切注视控制台及探伤室,必须异常立 即报告维修人员和物理人员及时处理。 五、严禁操作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密切注视控制台及探伤室,发现异常立即报 告维修人员和物理人员及时处理。 六、探伤期间,探伤室内不得留有任何人员。 七、必须做好发生各类事故的准备,万一发生意外,立即关断电源,并注意保护现场, 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工作。

放射卫生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放射卫生工作总结及计划 (**年度) .....................公司 年月日

20*年放射卫生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 ――…………………公司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辐射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员工32人,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拥有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经验。公司非常注重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不断研发加速器辐照应用技术,开拓辐照技术应用新领域,已在热缩制品、电线电缆的辐照交联,食品、调味品、医疗器械、卫生用品、化妆品及保健品的辐照消毒灭菌等领域取得了市场化应用成绩,已形成2000余吨的年辐照加工能力,在辐照行业享有很高的信誉和口碑,为推动当地民用核技术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公司在公司组建和加速器辐照装置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高度重视职业、放射卫生工作,积极认真地开展职业病预防工作。在政府职能部门特别是省卫生厅、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的指导、帮助下,通过我们的努力,20。。年,……………….公司加速器辐照装置项目顺利地通过了省卫生厅、省环保局的验收,公司的管理、技术、市场开拓能力以及职业放射卫生工作得到了验收小组和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和肯定。截止目前,公司未发生职业病病例,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全体员工的职业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证。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作为从事辐照技术应用的企业,从公司成立以来我们能够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职业安全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高度重视放射卫

放射卫生监督自查报告

放射卫生监督自查报告 ************医院 放射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区卫生局关于《2013年****区放射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和区卫生监督局对放射工作的检查督导,近期,我院对放射科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查整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制度制定落实方面 我院在放射工作制度执行方面情况良好,领导相当重视,成立了以院长******同志为组长的放射工作及防护领导小组,放射工作各种证照齐全,同时制定了“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放射科放射诊断质量保证制度、放射技师岗位职责、放射科操作规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让放射工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执行,确保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放射工作管理方面 我院按时进行《放射诊疗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的校检审核工作,及时进行各类变更,严格按照许可证许可的诊疗项目开展放射诊疗活动,建立了规范的放射卫生防护档案和完善的防护管理制度,放射工作场所每年都进行了放射防护检测,放射工作人员按上级部门要求接受了放射防护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职业健康体检,持证上岗。落实了放射人员的休假,保健津贴等 工作。 (三)放射工作环境防护方面 我院在放射工作环境方面也相当重视,放射科设立了相应的警示标牌,放射机房符合卫生防护标准,安装了通风设施,门窗防护到位,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了防护衣、防护眼镜和铅手套。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受检者及陪护者的放射防护。

通过采取检查剂量控制;严格掌握适应征;加强对未成年人敏感腺体的放射防护,如:甲状腺、性腺、胸腺等;对必需入检查室陪护者采取穿着防护衣及其他护具等方法减少公众医疗放射的水平,保证公众的放射防护,切实保障受检者非照射的关键部位不受射线侵害。 (四)危险废物管理方面 完全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文件精神执行,正确保管和处理了放射工作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并有相关记录登记。 (五)存在不足: 1、放射警告标示部分不完善; 2、需要完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包括个人健康监护档案、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档案); 3、因资金不足等原因,放射设备陈旧,人员培训及知识更新滞后,服务质量 需要提高; 4、需要规范和完善关于放射意外和事故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5、需要定期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稳定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 并建立机器使用维修记录。同时各种防护用品存在不足,需要补足更新。 总之,我院的放射工作在区局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开展情况良好。整体而言,在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场所管理,设施管理,放射管理等各方面都做了细致和充分的工作,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我院要区局领导下,进一步在防护、监测设施设备上加大投入,在管理上加大力度,强化监测、防护、安全意识,从细微工作入手,让我院的放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达到安全、有效、环保的工作目标,更好的为广大患者和公众服务。 ************医院 2013年6月6日

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试题(答案)

卫生监督技能竞赛试卷(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部分) 姓名 -------------------------得分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职业病防治法》于(B)实施。 A 2011年12月31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12年5月1日 D 2001年5月1日 2、《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于()施行。 A 2002年5月1日 B 2006年1月24日 C 2011年5月1日 D 2006年3月1日 3、用人单位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选择经(B)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A、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以上都可以 4、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C )承担。 A、卫生部门 B、主要负责人 C、用人单位 D、劳动者 5、以下放射卫生监督管理项目中,最有专业特点、区别于其它卫生监督管理的项目是(C)。 A、规章制度的落实 B、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 C、个人剂量监测 D、人员培训 6、能承担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机构是(D)。 A、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所有省级职业病防治技术机构 C、所有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7、放射诊疗按四类管理,某医院开展普通DSA介入放射诊疗工作,受理并负责审批其放射诊疗许可的应当是(C)。 A、卫生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8、《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对特殊群体的诊断性检查作出规定,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一定期间内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该一定期间是指(C)。 A、3至5周 B、5至8周 C、8至15周 D、15至25周 9、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途径有:(D)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10、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 A )。 A疾病B证状C事故D不适 11、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A)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30 B. 60 C. 90 D. 120 12、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诉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 D.离岗时 13、怀疑自己患了职业病,应该到( B )的依法承担职业 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