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业工作相关名词解释

就业工作相关名词解释

就业工作相关名词解释
就业工作相关名词解释

就业工作相关名词解释

1. 应届毕业生

根据我校学籍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经本科生院或研究生院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资格审核并获得批准的即为当年应届毕业生。一旦通过了学业资格审核,即使毕业时未能获得相应学历、学位,仍属于当年的应届毕业生,不能随下一届毕业生参加就业。研究生同学如果想作为下一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延期毕业申请并获得教务部门批准。

2. 生源地

指考生的来源地。本科毕业生的生源地,是指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如学生入学后户籍所在地发生变更的,在毕业生阶段核实生源信息时,向院系和就业中心出具相关证明。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其生源地为本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研究生入学前有工作经历并已经在工作地落户的毕业生,原则上以其工作单位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如毕业时能明确不回原工作所在地工作的,则生源地确认为本科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生源地的填写需明确至地级市一级,如重庆市渝中区,河南省焦作市等。

3. 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有统招、定向、委培、自费等。学生的培养方式是在招生时确定的,所有数据均在生源省区招办和湖北省教委备案,无法更改。毕业生应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严格按照原培养方式就业。

4. 学制

学生的学制是由招生时确定的,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修业年限进行增减,如果因为学籍异动确有变动的,如本科7年制转5年制的、博转硕或硕转博,须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按照批准结果确定。

5. 专业

学生的专业是由招生时确定的,专业名称不等同于专业方向,须严格按照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的要求确认填报各种表格。

6. 就业推荐表

就业推荐表是经过学校相关部门审核盖章的用于毕业生就业的正式推荐材料,包含毕业生本人的基本信息,用于毕业生落户审批和各地人事主管部门接收毕业生落户审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毕业生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填报生源信息和推荐表信息,待学院审核通过后方可打印签章。

7. 就业协议书

全称为《XX大学**年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在网上签署就业协议。该协议书一式四联,学校、用人单位、学院和毕业生各持一份。学校据此为毕业生进行派遣。

8. 报到证

报到证,原称“派遣证”,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蓝色)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印制,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签发,分上下两联,有色联交毕业生本人报到使用,白色联由学校装入毕业生档案。报到证是毕业生转移人事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的凭证。报到证的用途主要包括:1)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2)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3)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证明;4)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5)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6)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

9. 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有些情况下干部身份与毕业生的

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比如报考公务员,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的招聘、录取,以及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及提干等均与此有关。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属于国家干部身份。报到证就是大学生干部身份的证明。

10. 灵活就业

灵活就业指毕业生不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以灵活方式就业,将户档关系转回生源地。主要有签订劳动合同、单位用人证明、自主创业等形式。

11. 毕业生登记表

毕业生登记表分为《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本科生用)与《毕业研究生登记表》(研究生用)。该表由教育部统一制定,涉及学生的相关信息及其在校期间的经历,是证明学生从学校顺利毕业的一项重要材料,须归入学生档案中。

浙江2020年4月自考劳动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165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0 分 ) 1.劳动是 _______________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_______________。 2.劳动力是指达到一定法律规定年龄的人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支出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的总和。 3.生产要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相对概念,是指参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各种要素,包括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4.所谓失业,是指能够并愿意接受工作的适龄_______________ 人口,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力市场做过努力,仍得不到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 5.职业声望是指人们从其职业地位上所获得的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劳动的是()。 A .打扫卫生B.科学研究 C.睡觉D.盖房子 2.抽去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A .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 3.下列不属于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的是()。 A.获得人事决策信息 B.为职员提供反馈信息 C.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D.调查组织成员个人隐私 4.劳动力流动有多种类型,其中,劳动者在企业内部各工种、职位之间进行流动,是()。 A .岗位间流动B.企业间流动 C.地区间流动D.城乡流动 5.()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A .劳动产量B.劳动边际产量 C.产量D.边际产量 1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内科学复习资料一、名解 呼吸系统 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 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原发综合征:指原发灶、引流淋巴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4.Koch 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 现象。 5.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的综合征。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的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 6.LTOT :即长期家庭氧疗。对COPD 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的是使 患者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 a O2大于或等于60mmHg和或S a O2升至90%以上。 7.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阻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9.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并连续2 年或2 年以上, 并排除其他慢性气管疾病。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11.呼吸道高反应性(AHR ):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的过强或过早的敏感性增高反应称为AHR ,其气道炎症是其产生吸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12.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 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相关,为可逆性气流受限。 13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 14.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

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章、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在一定社会组织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 2、潜在人力资源:指处在储备状态.正在培养成长逐步具备劳动能力的.或虽具在劳动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从事社会劳动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动员投入社会经济生活的人口总和。 3、人力资源的质量是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它一般体现在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的积极性上.它们往往可以用健康卫生指标、教育状况、劳动者的技术等级状况、劳动态度指标来衡量。 4、人力资源管理:指对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配置、使用等诸环节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5、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指战略为导向.通过动态协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确保组织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并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第二章、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开发:开发者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管理、文化制度建设等有效方式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对既定的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 2、组织开发:指通过组织这个中介对组织中的成员进行开发的一种形式与活动。 3、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指组织为了一定的组织目标,通过培训、职业开发、组织开发等多种形式,促进员工与组织共同成长,提高组织绩效,进而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第三章、名词解释 1、潜能是人的潜在能力指一个人身上现在没有表现出来、将来可能会有的潜在力量。 2、职业计划是指个体确立职业目标并采取行动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 3、自我实现人:人的需要有很多种,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许多层次,从最基本的需要出发,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4、复杂人假设:人们的需要与潜在欲望是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也是随着年龄与发展的变迁,随着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随着所处境遇及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 第四章、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HRP),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通过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状况的分析及预测,采取职务编制分析、员工招聘、测试选拔、培训开发、薪酬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制定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人力资源计划。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指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未来所需员工数量和种类的估量和计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的数值。通常用时间或用将各组分带 出色谱柱所需载气的体积来表示。 2.死时间: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 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3.保留时间:指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4.相对保留值:指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另一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5.半峰宽度:峰高为一半处的宽度。 6.峰底宽度:指自色谱峰两侧的转折点所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7.固定液: 8.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 9.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或容量比,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时,组 分在两相中的质量比。 10.相比:VM与Vs的比值。 11.分离度: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个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 12.梯度洗提:就是流动相中含有多种(或更多)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 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中溶剂的配比和极性,通过流动相中极性的变化来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容量因子和选择性因子,以提高分离效果。梯度洗提可以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这种方式叫做低压梯度,又叫外梯度,也可以将溶剂用高压泵增压以后输入色谱系统的梯度混合室,加以混合后送入色谱柱,即所谓高压梯度或称内梯度。 13.化学键合固定相:将各种不同有机基团通过化学反应共价键合到硅胶(担体)表面的游 离羟基上,代替机械涂渍的液体固定相,从而产生了化学键合固定相。 14.正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 15.反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 16.半波电位: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位。 17.支持电解质(消除迁移电位):如果在电解池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它们在溶液中解离为 阳离子和阴离子,负极对所有阳离子都有静电吸引力,因此作用于被分析离子的静电吸引力就大大的减弱了,以致由静电力引起的迁移电流趋近于零,从而达到消除迁移电流的目的。 18.残余电流:在进行极谱分析时,外加电压虽未达到被测物质的分解电压,但仍有微小的 电流通过电解池,这种电流称为残余电流。 19.迁移电流:由于静电吸引力而产生的电流称为迁移电流。 20.极大:在电解开始后,电流随电位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到一个很大的数值,当电位变得更 负时,这种现象就消失而趋于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极大或畸峰。 21.光谱分析:就是指发射光谱分析,或更确切地讲是原子发射光谱。 22.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间虽没有静电力和诱导力相互作用,但其分子却具有瞬间的周期变 化的偶极矩,只是这种瞬间偶极矩的平均值等于零,在宏观上显示不出偶极矩而已。这种瞬间偶极矩有一个同步电场,能使周围的分子极化,被极化的分子又反过来加剧瞬间偶极矩变化的幅度,产生所谓色散力。

劳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劳动关系: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 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2.管理方:在组织中通过实施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下属人员完成既定工 作的各级管理人员。从广义角度看,管理方不仅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3.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 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 4.工会: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 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 5.行业工会:行业工会是将某一特定行业中从事工作的所有工人都组织起来的 工会,而不考虑这些雇员的技术、技能以及所从事的职业。 6.劳资合作:劳资合作是指所有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而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 策的模式,是工会与管理方寻求实现共同利益的一种方式。 7.劳动争议:也称劳资争议,是指劳资关系当事人之间因为对薪酬、工作时间、 福利、解雇及其他待遇等工作条件的主张不一致而产生的纠纷, 8.集体争议:是指工会与雇主,或工会与雇主团体之间因为劳动条件或劳资关 系相关事项所产生的争议。它以工会为主体,是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发生的争议。 9.集体合同:指工会或者劳动者代表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以改进劳 动组织、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确定劳动标准及协调劳动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书面协议。 10.劳动法: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调整特定劳动关系及其与劳动关 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 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12.工作时间: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13.标准工作日:国家统一规定的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 14.员工参与:员工参与是一种员工影响企业内部决策的程序和制度,它和集体 协商相同,都是产业民主的重要机制。 15.员工持股计划:是员工所有权的一种实现形式,是企业所有者与员工分享企 业所有权和未来收益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员工通过购买企业部分股票而拥有企业的部分产权,并获得相应的管理权,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是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 16.质量圈:质量圈一般是由共同生产某一特定部件或提供某一特定服务的员工 自愿组成的工作小组。定期会面,探讨问题成因,提出解决建议,实施纠正措施,共同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17.产业行动:指在集体谈判过程中由雇员或雇主以施加压力为目的,单方面引 起正常工作安排暂时停止的一种活动,主要表现为罢工、怠工、关闭工厂等。 18.罢工:劳动者为了改善工作条件、签订或变更集体协议,在以工会为主体的

历年劳动与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横向社会的人们的利益关系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实现的,纵向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延续的,这体现了劳动关系的( ) A.直接性 B.普遍性 C.具体性 D.本质性 2.劳动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法令已经公布,所有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非议和制度执行机构的惩罚。这是劳动制度的( ) A.存在的普遍性 B.构成的系统性 C.组织实施的强制性 D.相对的稳定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劳动力特征的描述是( ) A.自然性特征 B.潜在性特征 C.先天性特征 D.开发的双重性特征 4.目前,我国男性的法定劳动年龄是( ) A.16~50周岁 B.16~60周岁 C.16~55周岁 D.14~55周岁 5.劳动力资源的__________就是在科学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政府领导力度,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开发在制度上得到保证。( ) A.教育开发 B.使用开发 C.政策开发 D.管理开发 6.“市场配置”模式较之其他类型的劳动力市场模式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是因为( ) A.人的有限理性 B.人的全面发展 C.信息的完全性 D.信息的对称性 7.下列现象属于地区间流动的是( ) A.劳动者的就职岗位由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 B.劳动者从工资低、就业机会少的地区流向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C.劳动者在同一地位等级或同一声望等级的职业之间流动 D.劳动者由衰落的旧产业流向崛起的新产业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

计量经济学 第一部分:名次解释 1、模型:对现实的描述和模拟。 2、广义计量经济学:利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 3、狭义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 4、总体回归函数:指在给定Xi 下Y 分布的总体均值与Xi 所形成的函数关系(或者说总体被解释变量的条件期望表示为解释变量的某种函数)。 5、样本回归函数:指从总体中抽出的关于Y ,X 的若干组值形成的样本所建立的回归函数。 6、随机的总体回归函数:含有随机干扰项的总体回归函数(是相对于条件期望形式而言的)。 7、线性回归模型:既指对变量是线性的,也指对参数β为线性的,即解释变量与参数β只以他们的1次方出现。 8、随机干扰项:即随机误差项,是一个随机变量,是针对总体回归函数而言的。 9、残差项:是一随机变量,是针对样本回归函数而言的。 10、条件期望:即条件均值,指X 取特定值Xi 时Y 的期望值。 11、回归系数:回归模型中βo ,β1等未知但却是固定的参数。 12、回归系数的估计量:指用01,ββ等表示的用已知样本提供的信息所估计出来总体未知参数的结果。 13、最小二乘法:又称最小平方法,指根据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 14、最大似然法:又称最大或然法,指用生产该样本概率最大的原则去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 15、估计量的标准差:度量一个变量变化大小的测量值。 16、总离差平方和:用TSS 表示,用以度量被解释变量的总变动。 17、回归平方和:用ESS 表示:度量由解释变量变化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化部分。 18、残差平方和:用RSS 表示:度量实际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异,是由除解释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被解释变量变化的部分。 19、协方差:用Cov (X ,Y )表示,度量X,Y 两个变量关联程度的统计量。 20、拟合优度检验:检验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用2R 表示,该值越接近1,模型对样本观测值拟合得越好。 21、t 检验时针对每个解释变量进行的显著性检验,即构造一个t 统计量,如果该统计量的值落在置信区间外,就拒绝原假设。 22、相关分析:研究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形式 23、回归分析:研究一个变量关于另一个(些)变量的依赖关系的计算方法和理论。 2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个变量受到其他多个变量的影响的现象,表现为在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多个解释变量,这样的模型成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指多个变量。 25、偏回归系数:在多元回归模型中,每一个解释变量前的参数即为偏回归系数,它测度了当其他解释变量保持不变时,该变量增加1个单位对解释变量带来的平均影响程度。 26、正规方程组:指采用OLS 法估计线性回归模型时,对残差平方和关于各参数求偏导,并令偏导数为0后得到的一组方程,其矩阵形式为''X X X Y β= 27、调整的多元可决系数 :又称多元判定系数,是一个用于描述伴随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增加和多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联合影响程度的量。它与 有如下关系: 28、多重共线性:指多个解释变量间存在线性相关的情形。如果存在完全的线性相关性,则模型的参数就无法求出,OLS 回归无法进行。 29、联合假设检验:是相对于单个假设检验来说的,指假设检验中的假设有多个,不止一个。如多元

劳动法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劳动法:狭义上的劳动法,一般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2、国际劳立法: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一般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建议书。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收也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 3、三方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涉及劳动问题上,劳工代表、雇主代表应与政府代表处于地位,共同协商做出决定,以协调劳动关系。 4、国际劳工标准: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收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 5、劳动法学体系: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 6、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各项劳动法律制度之中,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 7、劳动权利:狭义上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获得和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与工作权、就业权同义,具体包括职业获得权、平等就业权和择业权;广义上理解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依据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所获得的一切权利,包括工作权、报酬权、休息权、职业安全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障权、结社权、集体协商的权利、民主管理权、劳动争议权等。8、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平等地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即在就来机会的获得方面,劳动者不因性别、年龄、种族等人的自然差别而受歧视就来机会面前一律平等。 9、自主择业权:是指劳动者可以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包括是否从事职业劳动、从事何种职业劳动、何时从事职业劳动、进入哪一个用人单位工作等方面的选择权。 10、获得劳动报酬权: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而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合法收入,应当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包括报酬请求权和报酬支配权。 11、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一事实上时间的劳动(工作)之后所获得的休息休假的权利。 12、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13、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14、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能够享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 15、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主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6、职业介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服务工作专门机构。 17、境外就业中介机构:是指为中国公民境外就来或者为境外雇主在中国境内招聘中国公民到境外就业提供相关服务的活动。 18、就业服务:是指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 19、下岗职工:是指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任何工作,在社会上没有再就业,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20、失业人员:是指在16周风度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未人事有酬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21、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有效期限的劳动合同。 2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没有规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即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书上只规定合同生效的起始日期,没有规定合同的终止日期。

4月浙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劳动竞争 2.失业 3.复杂劳动 4.评价中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劳动力供给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劳动力数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劳动力市场歧视最主要的表现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求职信一般有标题、称呼、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 4.就业信息分析主要是指信息的信度分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单独面试可以分为___________面试和___________面试两种。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关于劳动协作的分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自愿协作与非自愿协作 B.一般协作与特殊协作 C.直接协作与间接协作 D.有组织协作与非组织协作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行为动机系统所包含的因素的是( ) A.结果 B.需要 C.动机 D.目标 3.在劳动行为的行动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劳动计划 B.劳动准备 C.劳动行动方式 D.劳动实施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力特征的描述是( ) A.自然性特征 B.外显性特征 C.可教化性特征 D.开发的双重性特征 5.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人口率=%总人口数 劳动适龄人口数100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旧真题 名词解释 1、组织结构的网络化,是指管理向全方位的信息化沟通的发展。 2、竞争战略,是指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在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争取比竞争对手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好的经济效益,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3、品牌,即商品的牌子,商品的名字,是卖者的产品的某一名词、符号、设计或它们的组合。 4、战略联盟P17 5、经营战略P148 6、市场营销组合 7、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它是由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选举产生的,由董事组成的一个集体领导班子。 8、品牌战略,指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9、标准化,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10、合伙制企业 11、企业精神 12、浮动工资制 13、质量体系认证 14、市场营销 15、资产负债表 16、质量体系认证 答:这是指由权威的公开的、公正的、具有独立第三方法人资格的认证机构(由国家管理机构认可并授权的)派出合格审核员组成的检查组,对申请方质量体系的质量保证能力依据三种质量保证模式标准进行检查和评价,对符合标准要求者授予合格证书并予以注册的全部活动。 17、市场营销 答:是企业为满足市场需要,实现自身经营目标而开展的商务活动。 18、资产负债表 答:从总体上概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报表,它综合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也称为企业财务状况表。 19、公司制企业 20、战略思想 21、质量职能 22、人力资源管理 答:就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23、劳动定额 答: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规定的标准。 24、网络营销 答:指企业以因特网为核心,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营销情报检索、物流流程管理、辅助营销决策,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营销目标所作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25、公司制企业 答:这是两个以上的出资者共同投资、依法组建,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形式。 26、战略思想 答:战略思想是指指导经营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思想。它由一系列观念或观点构成,是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群众对经营中发生的各种重大关系和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

劳动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劳动法:狭义上理解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利机关颁布的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广义上理解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劳动关系:是指在现实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现实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某种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职业。 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而无业可就或者曾经就业而又失去工作岗位的人。 劳动就业方针:是指党和国家制定的劳动就业工作的总原则。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是承担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任务,由国家和社会扶持,进行生产经营自救的股份合作制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 职业介绍机构:即职业介绍所,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工作的专门机构。 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协商的行为。 集体合同:亦称团体契约、劳动协约、集体协议,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工资:是指基本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的货币报酬。 工资总量:是指用人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工资总额。 最低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对单位时间劳动必须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工资等级制度:是指根据劳动的复杂性、繁重性和责任大小划分等级,按等级发放工资的制度。 结构工资制度:亦称“分解工资”制,它把劳动者的工资与本人的工作职务、责任和劳绩密切结合起来,以立于提高劳动者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促使人才的合理流动。 效益工资制度:又称工效挂钩制度,即企业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制度。 工资形式:是指计量劳动和支付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是指按照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和工作时间的长短支付工资的一种形式。 计件工资:是指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计算的工资。 奖金:是有效超额劳动报酬,是职工工资的补充形式,是对在工作和生产建设中取得卓越成绩得职工得一种奖励。

浙江2020年4月自考劳动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劳动是_______________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_______________。 2.劳动力是指达到一定法律规定年龄的人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支出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3.生产要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相对概念,是指参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各种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所谓失业,是指能够并愿意接受工作的适龄_______________人口,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力市场做过努力,仍得不到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5.职业声望是指人们从其职业地位上所获得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劳动的是()。 A.打扫卫生B.科学研究 C.睡觉D.盖房子 2.抽去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 3.下列不属于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的是()。 A.获得人事决策信息 B.为职员提供反馈信息 C.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D.调查组织成员个人隐私 4.劳动力流动有多种类型,其中,劳动者在企业内部各工种、职位之间进行流动,是()。 A.岗位间流动B.企业间流动 C.地区间流动D.城乡流动 5.()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A.劳动产量B.劳动边际产量 C.产量D.边际产量 1

宪法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

宪法 一、名词解释 1、宪法规范: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具体来说是调整国家权力运行与人权保障的法律规范。 2、间接选举度:间接选举是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间接方式选举产生的制度。间接选举主要适用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同级军队人大代表的选举和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始终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实现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形式。 特点: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2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必须建立自治机关4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行使自治权 5、不成文宪法:凡是以国家的一般法律,惯例或判例形成的宪法,被称为“不成文宪法”。宪法的一类,与成文宪法相对。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宪法规范没有统一的法典化的体系,而是通过一系列被视为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文件中所包含的法律规范加以体现的。不成文宪法是与成文宪法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宪法规范是通过一系列被视为具有宪

法效力的法律文件中所包含的法律规范加以体现的。一般出现于宪法判例,惯例…… 6、宪政:就是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也就是用宪法这种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争得的民主事实确定下来,以便巩固这种民主事实,发展这种民主事实。 7、特别行政区: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社会、经济制度,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区域 8、政治权利: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民主权利,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它是公民的经济要求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在中国,所剥夺的政治权利的内容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9、宪法解释:指制宪者或者按宪法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于实施中的宪法的内容、界限和精神所作的说明。 10、宪法: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原则、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二、简答题 1、简述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答: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 2、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的选举制度有以下六个基本原则: (1)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对我院就业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1.开展大型模拟招聘会; 2.提高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加到对就业工作的宣传力度; 3.邀请各专业资深从业者作为实践导师,指导学生就业; 4.开展毕业生返校活动,邀请优秀毕业生传授本专业学习、就业经验 5.开展跨专业交流会促进不同专业的交流 6.组织学生调研搜集就业信息 7.开设从业礼仪、社交课程,并纳入学科总成绩 8.教师指导学生科学分析就业现状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从业岗位 9.多开关于就业方面的讲座 10.建立双学位辅修制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11.召开优秀企业家座谈会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12.老师对学生减少约束,鼓励创业 13.最好多邀请一些企业来我们学校考察,然后签订一些关于就业的合同 14.和企业合资专门为某个企业培养学生 15.主动提供场地开展社会型的招聘会让在校学生感受就业氛围 16.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问卷调查搜集就业信息 17.与就业网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18.挑选部分学生参与工作第一线撰写工作总结 19.加强工作单位的回访工作

20.全员师生动员,形成全员开展就业工作的新机制 21.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 22.加大投入,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可靠保障,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按需足额核拨,满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需要。 23.健全制度,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 24.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25.加大设施设备投入,促进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26.加强与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及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积极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搭建舞台,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校内外有形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27.加强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吸纳用人单位对学校办学、人才培养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为用人单位提供一流的服务和优秀的人才,在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树立我院良好的形象 28.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我院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29.根据市场需求,对可能面临就业困难的本科学生,有针对性地举办短期技能培训班进行培训 30.逐步就业扩大指导服务范围 31.组织大学生对“择业、就业、创业、事业”等问题的讨论、辩论,请事业成功人士来校做报告 32.学校将就业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量化指标,责任到人,动员全院教职工重视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并把就业指导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努力形成人人关心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良好氛围

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作为分类标准,可将劳动分为 A.技术性劳动与非技术性劳动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2.下列行为属于劳动行为的是 A.罢工行为 B.工会活动 C.劳动分工 D.劳资谈判 3.下列不属于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的是 A.获得人事决策信息 B.为职员提供反馈信息 C.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D.调查组织成员个人隐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分析由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 B.工作分析由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两部分组成 C.工作描述与工作说明书必须编制在一起,称为“工作分析表” D.工作描述由工作分析和工作说明书两部分组成 5.由于评估者的情感因素导致的工作绩效评估误差是 00165#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第1页(共6页)

A.暗示效应误差 B.偏见误差 C.感情效应误差 D.近因误差 6.不属于劳动力供给组成部分的是 A.劳动力数量 B.劳动力质量 C.工作时间 D.劳动效率 7.下列现象属于地区间流动的是 A.劳动者的就职岗位由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 B.劳动者从工资低、就业机会少的地区流向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C.劳动者在同一地位等级或同一声望等级的职业之间流动 D.劳动者在不同地位等级或不同声望等级的职业之间流动 8.新古典学派的奠基人是 A.大卫·李嘉图 B.马歇尔 C.舒尔茨 D.亚当·斯密 9.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均参与分配,其分配收益率由______来决定。 A.政府 B.社会 C.企业主 D.市场 10.由主试人对应试者提出问题或一项计划,请应试者给予解答或完成相关要求的面试形式称为 A.问题式面试 B.程序式面试 C.综合式面试 D.压力式面试 11.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词表对照型试题意在测试应试者的 A.数量关系能力 B.判断推理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知觉速度与准确性 12.______可以分为在职测评、任职测评、竞职测评和个人测评几种。 A.能力倾向测评 B.职业倾向测评 C.人才测评 D.个性测评 13.导致结构性失业的原因之一是 A.经济发展处于低谷 B.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不能跟上新岗位技术的要求 00165#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第2页(共6页)

机械制造基础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

机械制造基础名词解释简 答题分析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名词解释 1. 互换性: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一件,装配时,不需经过 任何选择、修配或调整,就能装配在整机商,并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特性。 2.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 (x )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值,用 Ra 表示,即Ra=dx x Z lr lr |)(|10 ?或近似为=Z n n i |11∑=i | 3. 强度: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4. 硬度: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划痕的能力称为硬 度。 5. 同素异晶转变:随温度的改变,固态金属的晶格也随之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晶转 变。 6. 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组 织和性能的工艺。 7. 奥氏体:碳融入γ—Fe 中形成的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8. 合金钢:合金钢是为了改善钢的某些性能,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加入某些合金元素所 炼成的钢。 9. 锻造: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型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和性能 的毛坯或零件的成形方法,称为铸造。 10. 冷变强化:在冷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所有强度指标(弹性 极限、比例极限、屈服点和强度极限)和硬度都有所提高,但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冷变形强化或加工硬化。 11. 金属的可锻性:金属的可锻性是材料在锻造过程中经受塑性变形而不开裂的能 力。 12. 焊接性: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是指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焊接成按规定设计要求的 构件,并满足预定服役要求的能力。 13. 刀具耐用度:刃磨后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所经历的实际切 削时间,称为刀具耐用度。 14. 前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前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15. 主偏角:在基面中测量的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

人力资源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 1.招聘的效度: 效度:效度是指测试的结果和工作相关的程度,也就是测试的结果能否预测出应聘者任职后的工作绩效。 2.宽带薪酬: 宽带薪酬:“宽带薪酬” 是目前在国外较流行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所谓宽带薪酬或者薪酬宽带(Broadbanding)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薪酬结构设计方式,它是对传统上那种带有大量等级层次的垂直型薪酬结构的一种改进或替代。根据美国薪酬管理学会的定义,宽带型薪酬结构就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薪酬变动范围。一般来说,每个薪酬等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比率要达到100%或100%以上。一种典型的宽带型薪酬结构可能只有不超过4个等级的薪酬级别,每个薪酬等级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区间变动比率则可能达到200%~300%。而在传统薪酬结构中,这种薪酬区间的变动比率通常只有40%~50%。 3.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和过程。从总体上讲,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部分。前者是在整个公共部门系统中,为了保证其工作的性质与人力资源的整体结构的相互匹配以及发展的需要,对公共部门内外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进行宏观和中长期统计、预测、规划,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政策、管理权限和管理标准,维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流动和人才市场秩序的管理,其目的是奠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良好基础。微观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每个具体的公共组织依法对本组织内现实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管理的活动和过程。宏观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微观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不是截然分离的两个体系,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保障,共同形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4.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不断地审视其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以确保在组织需要时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要求的人力资源的一个系统过程。 5.职务分析: 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job analysis),是指根据组织的目标,设置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岗位,对各岗位(职位)特定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和责任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明确规定和对承担该类工作的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予以分析研究并作出明确规定的系统过程。 6.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员工个人对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反馈和调整的一个综合性过程。通过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使每个员工的生涯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相一致,鼓励员工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因此,职业生涯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员工的职业生涯自我管理,强化自我对个人能力、潜质和终生职业计划的认知。自我管理是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第二是组织协助员工规划其生涯发展,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训练、轮岗等发展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