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演基础知识

导演基础知识

导演基础知识
导演基础知识

导演艺术:

1 电影导演所追求的是如何使银幕形象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的整体感。

2 导演艺术的独创性,不仅在于表现技巧或形式上的新颖,更重要的在于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觉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因而是表现内容所需要的最恰当的表现技巧和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并为广大观众所欣赏的。

3 导演十分重视电影文学剧本的质量,因为它是影片的基础。

4 电影是一种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导演从文学剧本出发,形成他的艺术构思,并邀请最适合完成他的艺术构思的演员,摄影,美术,音乐,录音等各方面的创作人员组成摄制组来体现其构思。

5 导演是集体创作的核心,他对影片未来的银幕形象有全面的,完整的设想,也就是艺术上的总体构思。

6 导演艺术的水平,不仅表现在个人的造诣方面,也表现在他关于激发艺术合作者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想象方面。

7 导演艺术还表现在对影片的最后剪辑中,导演要将前辑看作创造性过程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导演构思:

在导演构思中,导演首先要确定影片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影片的风格和样式;人物的性格冲突及其时代特征的所处环境;运

用导演手段的基本原则;并对影片的情节线索似出总谱。导演构思并无固定模式,但它总是建立在导演对文学剧本的分析和对现实生活理解的基础上,由导演以丰富的创作想象,全面运用电影的形象思维来完成。

导演手段:

导演为塑造银幕形象而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包括:

1 运用画面主体的动作和摄影镜头的运动,构成动的视学形象;

2 运用蒙太奇技巧来处理画面,组接镜头,以突出重点,渲染影片的节奏;

3 运用恰当的音乐,自然音响和人物的语言,与画面有机结合,以表达思想内容,丰富并加强形象的感染力;

4 运用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灵活的伸缩性,变换场景,扩大或压缩环境的规模和过程的容量;

5 运用光影,色调,色彩,以制造影片所需要的气氛。

贵州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函授试题《影视文学》课程期末考试

贵州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函授试题《影视文学》课程期末考试 贵州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函授试题《影视文学》课程期末考试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爱森斯坦认为,镜头之间的________是电影艺术的基础之一,他的《________》被卓别林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影片”。年的秋天,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景丰拍摄了我国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无声戏曲片《________》,这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也是最早的京戏________。3.《罗马十一时》、《偷自行车的人》等是意大利________电影的代表作,他们的最高理想是“每个人演他自己”。 4.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郑洞天拍摄的《________》是一部体现纪实美学的杰出影片。5.________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 6.

随着声音在电影中的使用,人们发现蒙太奇也存在于声音与________之间。7.在我国,真正大量地、有意识地运用长镜头的影片是韩小磊导演的《________》。8.以________来凸显主题化的叙事空间在新时期电影中是比较普遍的,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就频频映现陈家大院这所明代风格的豪宅,以物化的形态体现陈佐千及其祖先所具有的封建性。9.电影技术的第四次大变革是在以________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的直接推动下产生的。10.________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1.影视是________艺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多种元素的功能,达到声画珠联璧合,异彩纷呈,是影视艺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关键所在。12.电视记录片的南北两个创作群体虽然在创作手法、风格样式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方面大异其趣,但在不同的风格背后都有着颇为相似的________关怀。13.科幻电影是

后期影视剪辑人员必备理论基础知识

后期影视剪辑人员必备理论基础知识 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 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 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 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 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 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匕曰. 近景: 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 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xx: 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 推: 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 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 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 又称移动拍摄。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 指跟踪拍摄。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 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 上升摄影、摄像。 降: 下降摄影、摄像。

电影影视基础知识

电影影视基础知识 一、电影基础知识 一、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二、电影的本性: 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 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 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三、对电影事业的要求: 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 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 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四、电影的两大风格类型: 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二战后意大利掀起“新现实主义”创作思潮,产生《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点钟》等影片,中国三、四十年代时早于意大利就运用这种方法,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江泽民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 五、电影主要表现手段: 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创造出特殊电影时空的结构方式。 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苏联电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而提出的一种电影闰美学理论。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电影一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电影对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现在人均每年看6次电影。2、对人类文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人类进入影视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语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文文化,以音像为载体的影视文化。 二、电影评论的作用: 1、影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的桥梁,是实现电影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的重要手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票房价值,中国影评侧重于社会性,形成

导演基础 教学大纲

《导演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导演基础/Basics in Film and TV Directing 课程号: 学时:64学时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 影视广播电视编导开课单位: 影视动漫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的性质: 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 通过讲授影视导演创作的基本要素和规范,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影视导演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今后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影视导演的基本理论基础 2、创作出用于短片拍摄的剧本,并能通过片例分析出建构一部影片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周次內容学时

讲授内容910 11 12简明xx电影史 简明xx电影史 电影剧作一(结构) 电影剧作二(细节) 电影剧作三(动作) 电影剧作四(悬念) 电影剧作五(学生作业分析) 电影剧作六(学生作业分析) 电影的时间观 电影的空间观 场面调度一 场面调度二444 4PPT PPT PPT,结合片例 PPT,结合片例 PPT,结合片例 PPT,结合片例 学生带作业到课堂PPT,结合片例

PPT,结合片例 PPT,结合片例 PPT,结合片例备注13 14 15 16xx一 xx二 电影中的表演 电影中的美术444 4带作业到課堂 PPT,结合片例 PPT,结合片例 PPT,结合片例 17电影中的声音4PPT,结合片例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影视导演基础》王心语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 五、成绩评定: 期末成绩占50%、期中占20%、平时成绩占10%。《导演基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英文): 导演基础/ Basics in Film and TV Directing课程号:

影视编导专业介绍、就业前景和课程

朔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发展,特别是现在的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从初的广播媒体到电视媒体和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媒体,越来越多的岗位对影视编导专业需求越来越大,广播电视和影视制作是该专业主要就业方向。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1.文化艺术管理:该专业以艺术文化为主体,辐射社会文化,主要培养能在各级政府文化艺术管理部门、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等文化传播部门、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艺术活动团体,以及群众文化、企业文化、文化产业、旅游文化等部门从事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文化产业管理(文化经纪):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高品位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具有现代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基础知识和国际文化传播的基本能力,能在文化产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和经营的专门人才。 3.制片管理:本专业主要为全国各级广电集团、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电影制片厂、影视制作公司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影视艺术创作基础和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的影视节目制片人和为其它媒体机构培养从事媒体管理、

朔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组织、协调、项目运作、受众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能从事影视剧项目运作的宣传策划、组织协调及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人才。 4.媒介经营管理:本专业主要为各类报业集团、广播电视集团、政府媒介管理部门、图书出版机构和广告公司培养既懂媒介传播业务,又懂媒介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够独立策划和运作媒介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性的高级管理应用性人才。 5.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本专业为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节目、栏目、频道策划、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6.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本专业方向主要为电视台和电视传媒机构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从事电视新闻采集与制作、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编导、频道与电视栏目策划以及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导专业人才。 7.电视节目制作:本专业为各级电视台、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音像制作机构、电视教学节目制作单位及其他影视创作部门培养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电

影视导演基础复习资料

影视导演基础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悬念:指作品给观众带来的一定程度的不安、好奇、焦虑和由此而产生的间接同情。作品中一旦出现这种戏剧效果,就会快速的传达给观众,之后观众又会通过移情作用参与创作,与剧中的人物互动:或焦虑、或不安,忧心忡忡、惊恐等。 追逐:导演释放积淀戏剧情绪、拖延时间的一种技巧。追逐手法一般都使用在某一蒙太奇叙事段落高潮部分,它利用强烈的肢体语言运动,快速的影像视频剪接释放情绪,以达到导演要达到的视听目的。 未知悬念:与未见、未来悬念构成总悬念叙事体系,是悬念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导演二度创作时的重要语汇,多由剧中核心主角完成。 文开篇:一般是指影片开端时运用冷静、平静、去除动作以及激烈矛盾冲突的开篇方法引出片头。文开一般温文尔雅,多从交代事件背景、展现人物关系、环境关系入手,引导观众循序渐进的进入到情节中来。 对抗:即冲突,一般分为三种主角与对手、主角与环境、主角与超自然力的对抗。对抗是戏剧最本质的因素,是编剧和导演揉搓调控观众情绪、增强影片戏剧性效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抗是情节的发动机,是戏剧的核心娱乐元素。 二、简答 1.情境构成的要素及作用? 戏剧情境由3种因素构成:剧中人物生存与活动的具体的时空环境;对人物直接发生影响的事件;有定性的人物关系。 情境作为一种客观的推动力,导致人物的行动,它既是戏剧情节发展的基础,也是戏剧冲突爆发和展开的基础。 ①情境是人物行动的外因。 ②是人物性格展现的条件。 ③是戏剧情节的基础,事件与人物关系的相互作用推动人物的行动,从而构成情节的发展。 ④是戏剧中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导演的案头工作包括哪些? 导演的案头工作属于导演的前期筹备工作,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修改、确定剧本; ②组建摄制组,召开主创筹备会议,阐明导演创作意图,布置各主创任务; ③挑选、确定主要演员和重要场景; ④确立导演总体构思,完成分镜头剧本或分场台本; ⑤拟定拍摄日程和拍摄计划。 3、在影片创作中选择场景环境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①时代特征呈现;②人物的情感表现;③对情节事件展开的作用;④带有表现成分的环境;⑤场景的空间创作专业需要。 4、导演现场拍摄指导时应做到哪几点? ①要做到绝对的心中有数,即要对未来成片的效果、镜头叙事方法、光色、人物造型、演员的调度和表演及情节故事做到绝对的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这是现场自由创作的前提。②要做到谦虚而目空一切,心中有戏。目空一切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对遇到的困难能做到用经验和智慧加以化解,导演面前应该无困难,心中有戏是指一切都要围绕着拍出精品影片为核心任务,不受外界任何干扰。 ③要有精气神。导演在现场是整个剧组的核心、统帅,所以导演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全组的创作工作,因此导演必须时刻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带动大家以最饱满的热情进行创作。

导演基础(整理)

电影导演基础 1.电影的发明 1.我国古代的灯影戏,曾被电影史学家认为是电影发明的先导。 2.电影的真正发明,是根据英国人彼得.马克.罗格特发现的“视觉暂留”原 理。 3.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制成了“活动电影视 镜”。 4.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创造出一种能将影像放映的电影机,并放 映了《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影片,标志着电影时代的开始。 2.世界有声片 ?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从影片中发出声音的电影《爵士歌王》真正诞生。 ?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出现。 ?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才被发明,终于拍出了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 片《名利场》。 ?从此,彩色和声音都作为艺术元素被纳入到电影的创作中去。 ?电影的发明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进步。 3. 电影传入中国 ?1896年8月11日,一名法国人带来了一部电影短片,在上海徐园的游乐场中放映,人们观后称之为“西洋影戏”。 ?1898年之后,陆陆续续有意大利人、俄国人、葡萄牙人相继来华放映 电影。 ?1899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中国放映了第一部带有故事情节的短片。 ?1905年上海建起了一座可容纳250人的电影院,即“虹口大戏院”。 ?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戏曲片《定军山》,成为中国第 一部电影。 4.第七艺术

1911年,意大利诗人乔托·卡努杜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宣称电影是一门艺术,为电影跻身于艺术的殿堂,确立电影的艺术地位铺平了道路和奠定了基础。由此,“第七艺术”就成可电影艺术的同义语。卡努杜认为:电影吸收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等六种艺术元素,经过消化、融合之后,改变了它所综合的各种艺术 的原有材料和独特的个性,引起了原有艺术元素的质的变化,形成了一门崭新的艺术。它是动与静、时间与空间、造型和节奏综合在一起的艺术,从而形成了电影这门独立 的第七艺术。 电影的神奇与魅力,产生了大量的“影迷”群落。早期电影尽管受到排斥,但它 飞速的发展,有识之士的参与,艺术雨露的滋润,使它迅速成长起来。卡努杜发表的《第七艺术宣言》,宣称电影是一门艺术,为电影跻身于艺术殿堂,确立电影的艺术 地位铺平了道路和奠定了基础。由此,“第七艺术”成了电影艺术的同义语。电影吸 收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等六种艺术元素,经过消化、融合之后,形 成了一门崭新的艺术。电影由杂耍到作为一门艺术,仅仅经过了短短的16年时间,自此之后,电影艺术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并在艺术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5 .电影的特性 ? 1.综合性 ? 2.逼真性 ? 3.蒙太奇 6.电影的崛起 ?电视是新兴的传播媒体,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无声电视发明于1926年,10年之后,于1936年6月15日在法国举行了 开播典礼,并正式开始电视转播。 ?电视的历史虽很短暂,但它拥有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如覆盖面积广、信息量大、实效快、受众多、收视率高,等等,使其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电视在大众传播家族中具有最广泛的社会功能。它播出的节目可谓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可以适应各界人士、各种职业、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的不同需 求和嗜好。 ?包括:新闻节目、文艺节目、体育节目、综艺节目、财经节目、农业节目、教育节目、少儿节目、动画节目、电影节目、音乐节目、电视剧节目、广 告节目、谈话节目、专栏节目等。

雷蔚真、朱羽君《电视采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电视采访的整体策划)【圣才出品】

第四章电视采访的整体策划 4.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策划,是指记者对自己的采访行为进行优化和选择,以保证以最佳方式取得第一手材料的事前准备活动。策划是解决电视采访中主客观矛盾的需要。从本质上讲,策划也是电视采访所必需的超前编辑意识的直接要求和体现。 一、整体策划的意义 1.策划的必要性 (1)策划是获得采访机会的需要。 (2)电视采访是一个协同作战、分工合作的过程,没有事前的周密策划,面对复杂的现场,各工种之间很难配合默契,不能顺利完成原始画面的采集工作。 (3)电视记者介入现场如果缺少合理的策划,很容易破坏现场必要的原始信息。

(4)电视记者在现场组织信息时,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性,没有策划,记者不能在一些可预知的新闻现场迅速找到拍摄的对象和细节。 (5)完成节目样式的需要。 2.策划的运作机制 (1)以编辑部为核心的采访策划 宏观策划,就是根据—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形势,制定这一时期的报道方针、目标、重点以及为实现这一方针、目标、重点进行的重大选题部署和采访安排等。大编辑部意识是电视采访宏观策划的一大发展。 (2)由记者完成的采访策划 在电视采访的策划中,还有一部分内容需要记者亲自完成。这些策划内容相对微观,即运用对比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对整个采访个案的切入点、表现角度、表现手法等进行策划。微观方面的策划通常需要记者(摄制组)独立完成。 具体到电视采访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加强预见。 ②具体的技术设备要求人员构成、资金保障等人、财、物方面的准备。 ③对现场提问,现场播报、述评要有充分的准备。 ④确定摄制组对采访现场的介入方式。 二、策划现场的介入方式 1.参与和观察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满分

《影视鉴赏》期末考试满分(20) 2016.7.24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电影中,不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纪实风格电影的是()。1.0 分A、 《小武》 B、 《邻居》 C、 《疯狂英语》 D、 《北京的风很大》 我的答案:B 2下列哪部电影是要表现工业文明对人的压抑?()1.0 分 A、 《浮华世界》 B、 《放大》 C、 《红色沙漠》 D、 《爱情三部曲》 我的答案:C 3标志着数字技术介入电影艺术的电影是()。1.0 分 A、 《泰坦尼克》 B、 《阿凡达》 C、 《星球大战》 D、 《侏罗纪公园》 我的答案:C 4下列不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范畴的是()。1.0 分 A、 戏剧中的荒诞派 B、 小说中的垮掉派 C、 电影里的欧洲艺术电影 D、 音乐中的无调性音乐

我的答案:C 5电影《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开启了现代主义电影经典的叙事模型,即()。1.0 分A、 倒叙 B、 自我分裂 C、 时空穿插 D、 心里独白 我的答案:B 6下列关于电影《建国大业》的评析,不正确的是()。1.0 分 A、 它采用了历史偶像化的手法 B、 故事情节不连贯,历史PPT化 C、 呈现了比较开放的历史观 D、 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 我的答案:D 7被誉为“电影眼睛派”创始人的是()。1.0 分 A、 普多夫金 B、 爱森斯坦 C、 维尔托夫 D、 库里肖夫 我的答案:C 8戏剧化的电影美学最集中、做到最好的代表是()。1.0 分 A、 香港类型电影 B、 欧洲艺术电影 C、 经典好莱坞电影 D、 中国样板戏电影 我的答案:C 9蔡元培先生所说的“以美育代宗教”是指()。1.0 分 A、 用美学理念看待宗教

影视制作基础知识

一、色彩知识 (一)色彩模式 1、 RGB色彩模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彩模式。所谓三原色是指不能由其他色彩组合而成的色彩。 2、灰度模式属于非彩色模式。 3、LAB模式是用来从一种颜色模式向另外一种颜色模式转变的内部颜色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一个亮度和两个色度通道A和B组成,其中A代表从绿到红,B代表从蓝到黄。 4、HSB模式色相:区分色彩的名称。饱和度:某种颜色的浓度含量。饱和度越高,颜色的强度也就越高。亮度:颜色中光的强度表述。 (二)图形、像素和分辨率 1、计算机图形可分为两种类型:位图图形和矢量图形。位图图形也叫光栅图形,通常也称之为图像,它由大量的像素组成。位图图形是依靠分辨率的图形,每一幅都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像素。矢量图形是与分辨率无关的独立的图形。它通过数学方程式得到的,由矢量所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例如徽标在缩放到不同大小时都保持清晰的线条。 2、像素:像素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它是位图图形的最小单位。像素有以下三种特性:像素与像素间有相对位置;像素具有颜色能力,可以用位来度量,像素都是正主形的;像素的大小是相对的,它依赖于组成整幅图像像素的数量多少。 3、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图像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分辨率越高,则图像越清晰。 (三)颜色深度 图像中每个像素可显示出的颜色数称作颜色深度,通常有以下几种颜色深度标准:1、24位真彩色:每个像素所能显示的颜色数为24位,也就是2的24次方,约有1680万种颜色; 2、16位增强色:增强色为16位颜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16次方,有65536种颜色; 3、8位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8次方,有256种颜色。 (四)Alpha通道 视频编辑除了使用标准的颜色深度外,还可以使用32位颜色深度。32位颜色深度实际上是在24位颜色深度上添加了一个8位的灰度通道,为每一个像素存储透明度信息。这个8位灰度通道被称为Alpha通道。 二、视频基础 (一)非线性编辑

影视导演基础知识

影视导演基础知识 第一讲导演在影视创作中的中心职能 (一)导演中心的形成 (二)影视的本性(即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和叙述方式上的蒙太奇特性)决定了导演必然成为创作的中心 强调导演中心,并不意味着贬低剧作的作用。对一部影片来说,剧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剧作是通过导演的再创作而成活的,导演必然用自己的思想去阐发,至少要加上许多他的主观理解和色彩。决定影片质量的关键还是导演,因为最终剧作还是要靠导演体现在银幕上。 第二讲导演的工作程序 导演拍摄一部影片时的工作程序:三个时期(八个阶段)。. 其中导演构思是导演创作中最重要、最有特点,也是必须首先完成的一项工作内容。 前期(筹备期): 第一阶段:根据文学剧本产生导演构思,即对未来影片的总计划和各种重大问题作出思考和决定。 第二阶段:写出或通过各个部门的讨论形成分镜头剧本。这是对导演构思的具体落实,或者说是未来影片的设计图。 第三阶段:选演员、选外景、商定内景的方案和确定人物造型,商定影片音乐、音响构成。 中期(实拍期): 第四阶段:写出并向摄制组宣讲“导演阐述”。 导演要把一部影片的创作意图,以及如何达到,用非常简洁、清楚的语言,写在“导演阐述”中。也就是说,“导演阐述”表达了导演创作一部影片的初衷。在好的影片中,导演阐述基本上是能够实现的。 导演阐述的内容因人而异。一般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影片主题、时代背景、人物设计、分场景设想、风格样式,以及对各部门的要求。 第五阶段:排演。 每个导演的工作方法不同,排演方式也各异。有的导演把影片中的所有的戏从头到尾串排下来,让演员适应一下未来的形象感觉;有的导演则强调电影(电视剧)表演的现场感受,根本不排戏,而是通过小品练习,在表演方法上达到一致,以便于导演将来在镜头前的调动;还有的导演在摄影机摆定以前,让演员走地位。无论导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排演,其目的都是通过演员的实体活动,检验自己从接到剧本到实拍以前所有的工作。排演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分镜头方案。 第六阶段:实拍。 后期: 第七阶段:剪辑 第八阶段:声画合成。 包括配对白、音乐、音响效果、混录等等。这些工作结束了,一部影片才算是最后完成。 第三讲导演构思 在导演工作程序的八个阶段中,导演构思是导演创作里最重要、最有特点,也是必须首先完成的一项工作内容。 导演构思产生于第一阶段,它的酝酿、修改、落实,却贯穿于影片创作的全过程。 导演构思的任务是使剧作银幕(屏幕)形象化。通过连续不断、结构有致地出现在银幕(屏幕)上的人物和一切视觉听觉形象,阐发影片的思想内涵,达到感染观众的艺术作用。 导演构思所包括的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主题意念的把握(二)确定人物形象的配置和基调,安排具体的行为动作来表现性格 (三)造型形式和音响手段的选择和组织(四)叙述结构的安排(五)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荀子写过中国较早的一部关于音乐理论的专门著述是(《乐论》)。 2、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 3、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经典论断。 4、(形象性)是一切文学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 5、原始状态的艺术一般分为造型艺术和(歌舞艺术)。 6、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舞蹈和杂技属于(时空)艺术。 7、(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说,美术表现的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倾刻。 8、雕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实际深度的不同,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类型。 9、《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王羲之)。 10、现代工业设计在国际上称为(迪扎因),它担负着一切现代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任务。 11、舞蹈的类型,按美学特征来划分,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 12、戏剧的根本特征是(戏剧行动)和戏剧冲突。 13、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4、(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征,是它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而独立的基础。 15、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形象塑造)的间接性和艺术表现的广泛性。 16、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的三原则是适用、坚固和(美观)。 17、从世界范围来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中国园林。 18、关于艺术的起源,其中游戏说是由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斯宾

塞)提出的。 19、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20、孔子在闻(《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1、艺术形象是(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2、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悲剧”、“(性格悲剧)悲剧”、“(社会悲剧)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23、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24、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25、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26、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 27、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28、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___“客观精神说”__、 ____“主观精神说”___ 、 ___“模仿说”___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____“艺术生产”____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9、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___真___、 ____善__ 、___美___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____内容美__和___形式美___的统一。 30、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___“模仿说”___、___“游戏说”___、___“表现说”__、____“巫术说”__、___“生产劳动说”___、等五种。 31、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审美认知作用____、___审美教育作用____、_____审美娱乐作用____三种。 32、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___综合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要点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1905年随着《定军山》问世,中国电影开始了举步维艰的漫长旅程,经历了战乱,国破家亡的电影人在新中国前仆后继,一直不停地在电影艺术领域里努力探索。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 张石川(1922—1980),和郑正秋联合创办新民电影公司,并联合执导了《难夫难妻》表达改良社会的愿望,通过包办婚姻把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送进洞房,造成了难夫难妻的生活,对现实批判意义极大。《劳工之爱情》是以戏剧的手法通过一个木匠为追求爱情和开诊所治骨折的未来岳父的闹剧来勾画了当时贫困的社会普遍现实,也是中国电影喜剧萌芽的开端。 秋【1888----1935】

黎民伟(1882—1953),中国电影之父,生于日本,早年参加同盟会,1913年,和兄弟黎海山,黎北海,妻严珊珊共同创作并演出《庄子试妻》,黎民伟反串庄子之妻,1926年,他随军北伐,在炮火纷飞的战场拍下大量珍贵的史料镜头,1930年组建联华影业公司,拍摄了他著名的作品《古都春梦》。抗战爆发后,他辗转于粤桂为抗日宣传而奔走,抗战胜利后,他返回香港,继续电影事业,直到1953年逝世。

辽工大导演基础考试资料

导演基础 第一章导演概论 第一节影视导演的职责 一.导演的概念:1.导演:导演是影片制作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将剧本以影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总负责人。 2.导演的地位:是首要的位于核心的。即使其他人有不同的创作观点,也只能在导演的艺术思路统领下协调考虑,这是由影视艺术特性所决定的。 3.动画导演:动画导演不仅是影片创作的领导者,更是影片具体制作的参与者,包括动画场景和人物的设计、动画时间的分配等都需要导演亲自把关,只有这样,动画形象才能真正的体现导演的艺术追求。 二.影视导演的职责与工作: 1.筹备阶段:研究剧本、 遴选演员、 导演阐述、 选景、 创作分镜头剧本:对文学剧本的二度创作。 2.拍摄阶段:实际拍摄。 3.后期制作阶段:剪辑画面、声音组接、特技制作、合成标准版。 PS:导演阐述:是导演对未来影片或电视剧描绘的蓝图,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美构思的说明,也是导演纲领性的整体设计。一般包括:1.对剧本的立意、主题思想、时代背景的阐述。2.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分析。3.对剧中矛盾冲突的理解和把握。4.对未来影片风格样式的定位。 5.对节奏的处理。 6.对表演、美术、摄影、化妆、服装、道具等构思和造型设计的要求。 7.对录音、音乐、剪辑各部门的提示。 8.对剧中需要运用特技处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与特技部门协商处理。 三.影视导演职位构成:1.总导演:一部影片的艺术创作统领人,负责各部分的创作指导,负责整部影片的艺术质量和创作风格。 2.副导演:协助导演工作,配合导演指导,协调影片具体创作。 导演助理:协助导演工作,类似于场记。 3.摄影导演:影片的摄影风格和摄影基础,具体镜头的摄影机调度、构图、用光等。 4.美术导演:美术风格、人物造型、动作、背景、场景的美术设计(动画导演)。 四.优秀导演的特征:1.想象力,超长的感悟能力。 2.观察力。 3.文化品位。 4.专业能力。 5.出色的艺术灵性。 6.表达能力。 7.协调能力。 8.毅力和激情。 9.未泯的童心。 10.了解和熟悉计算机技术和先进动画制作软件所表达的效果。 第二节动画片导演的工作特点及流程

影视语言3期末考试重点

概念: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五种基本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景别的意义:1、暗示、描绘电影空间及人物关系;2、建立影片与观众、人物间的情感距离;建构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影响画面视觉节奏。 二、焦距 概念:即焦点中心,指从光学透视的主点(镜头中心点)至焦点的距离。 类型:1、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 2、定焦镜头中。根据镜头焦距长短,分为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短焦镜头。 短焦镜头:焦距在35mm下,使拍摄空间范围变大,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特点,夸张了前景和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表现功能:常常可以表现较为宏大的场面,当用短焦镜头拍摄时,近处和画面边缘被扭曲,人物样貌和容易变形。 中焦镜头(标准):焦距在35-50mm 能还原人对空间的透视感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长焦镜头:焦距在50-250mm之间,俗称望远镜头,把空间的纵深感压缩,前景后景的距离被填平,背景虚化,看上去后景与前景像是在一个平面上。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也适合让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以塑造人物形象。大景深镜头:由远及近呈现被摄物,使他们在画面中表现为全部清晰地影像。常用短焦镜头结合其他条件产生大景深效果。 景深概念:指在不同距离上的被摄对象在底片上能获得清晰影像的空间范围 影响因素: 1、焦距:焦距小,景深大;焦距大,景深小 2、光圈:光大,景小;光小景大 3、物距:物距大,景深大;物距小景深大 三、拍摄角度 1、正面功能及效果:介绍人或物的全貌,是表现面部表情最有效的角度,也成表情角度。 2、侧面功能及效果:适合表现运动、动作、人与人的交谈,也称“运动/运动角度”。 3、背面功能及效果:适合表现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含蓄地引发观众想象,是一种用来制造悬念的角度。 4、平视(平拍) 功能及效果:典型的新闻摄影的角度,表达平等、平静、客观、公正的态度。 5、仰拍功能及效果:被摄物体显得高大,有从上往下倾轧的态势,表达景仰、崇敬的态度。 6、俯视功能及意义:被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达蔑视、贬义或怜悯的态度。 四、构图 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元素(线条、光线、影调、色调)有机地组织、分布在画面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 2、方法:对比的优势引导:光线对比、动静对比、运动方向对比、色彩对比、框中框。 隐喻性构图:中央:稳定、平衡;顶部:神圣、权利、控制力; 边缘:受挤压、排斥;下发:从属、脆弱、无力。

影视制作基础知识

影视制作基础知识

影视制作基础知识 一、色彩知识 (一)色彩模式 1、RGB色彩模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彩模式。所谓三原色是指不能由其他色彩组合而成的色彩。 2、灰度模式属于非彩色模式。 3、LAB模式是用来从一种颜色模式向另外一种颜色模式转变的内部颜色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一个亮度和两个色度通道A和B组成,其中A代表从绿到红,B代表从蓝到黄。 4、HSB模式色相:区分色彩的名称。饱和度:某种颜色的浓度含量。饱和度越高,颜色的强度也就越高。亮度:颜色中光的强度表述。 (二)图形、像素和分辨率

1、计算机图形可分为两种类型:位图图形和矢量图形。位图图形也叫光栅图形,通常也称之为图像,它由大量的像素组成。位图图形是依靠分辨率的图形,每一幅都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像素。矢量图形是与分辨率无关的独立的图形。它通过数学方程式得到的,由矢量所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例如徽标在缩放到不同大小时都保持清晰的线条。 2、像素:像素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它是位图图形的最小单位。像素有以下三种特性:像素与像素间有相对位置;像素具有颜色能力,可以用位来度量,像素都是正主形的;像素的大小是相对的,它依赖于组成整幅图像像素的数量多少。 3、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图像单位面积内像素的多少。分辨率越高,则图像越清晰。 (三)颜色深度

图像中每个像素可显示出的颜色数称作颜色深度,通常有以下几种颜色深度标准:1、24位真彩色:每个像素所能显示的颜色数为24位,也就是2的24次方,约有1680万种颜色;2、16位增强色:增强色为16位颜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16次方,有65536种颜色;3、8位色:每个像素显示的颜色数为2的8次方,有256种颜色。 (四)Alpha通道 视频编辑除了使用标准的颜色深度外,还可以使用32位颜色深度。32位颜色深度实际上是在24位颜色深度上添加了一个8位的灰度通道,为每一个像素存储透明度信息。这个8位灰度通道被称为Alpha通道。 二、视频基础 (一)非线性编辑 简单地说就是使用计算机对视频进行处理通

影视导演基础

影象表义和情节表义方法的区别: 导演必须重视时间因素的叙事功能,熟练掌握运用影象达到情节表义的再现方法。这是导演的基本功,也是最常用的表述方法。 擅长用影象表义和表现方法拍片的导演,更多的是凭艺术感觉去创作,而擅长情节表义用再现方法拍片的导演,更多的是凭理性去拍片。由于创作方法不同,使用的技巧不同,在创作个性和风格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导演必须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包括三个方面: 1.要有灵性 主要指艺术感觉好。 2.要有悟性 主要指对生活中新事物的敏感性。 3.要有韧性 主要指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 导演的职责与工作: 一、筹备阶段: 1.研究剧本 2.遴选演员 中国演艺界有一句经验之谈,叫“人保戏”和“戏保人”。 3.写作导演阐述(重点) 导演阐述是导演对未来影片或电视剧描绘的蓝图,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明,也是导演的纲领性的整体设计。 导演阐述写作,并无固定的格式,由于导演的个性和风格各异,所以有各不性同的写法,有的写的非常具体细致,甚至涉及到每场戏的构思和设计方案;有的则是提纲挈领地只谈主要问题。所以不必拘泥于一种格式。从内容上看,一般包含以下几点: a.对剧本的立意、主题思想、时代背景等方面的阐释。 b.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c.对剧中主要矛盾冲突的理解和把握。 d.对未来影片风格样式的定位。 e.对节奏的处理。 f.对表演、摄影(像)、美术、服装、道具等创作的构思和造型设计的要求。 g.对音乐(作曲)、录音、剪辑等各创作部门的提示。 h.对剧中需要运用特特技处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与特技部门协商处理。 4.选景 依据是剧本。景物是为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活动提供具有典型性和表现力的造型环境。 写分镜头前应去所需的场景踩点,熟悉场景后在写分镜头。导演在选景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将自己想象中的环境向现实的环境上靠。 5.创作分镜头剧本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用于现场拍摄的蓝本和依据,也是导演对文学剧本的二度创作。将文学语言转化为可读的视听语言结构,并将导演的一切艺术构思溶入到分镜头剧本之中。 导演在分镜头时,应该注意的是,要有自己的构思,并为实现构思寻找到可视的

导演基础理论与技巧 教学大纲

《导演基础理论与技巧》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导演学为基础,从专业基础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影视导演工作的任务和在电影及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作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影视导演创作的科学方法,了解影视导演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在导演工作中的重要性,掌握从前期分析剧本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剧本进行二度创作,现场指导场面调度与演员表演,整体统筹并独力完成导演工作的基本能力,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影视导演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初步确立学生的导演思维方式、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从事影视导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承担栏目剧、单元剧等影视短剧的创作、拍摄与制作工作,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提供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导演基础理论与技巧》是影视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高等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通过对影视导演基础理论、发展脉络的研究,培养学生对于影像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并从中获得对影视导演艺术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课程主

要介绍导演阐述、导演与剧作关系、影视对话及对话以外的话语、影视的情节、影视艺术的人物塑造;节奏与悬念、场面调度等创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问题。 该课程着重强调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影视案例为基础,进行概念、原理与技巧的讲授与展示,把经典的导演理论与先进的导演技巧相结合,为后续实践性课程的开展打好坚持的理论基础。 2.3教学方法 主本课程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传统授课等教学方法。通过探究式教学完成导演阐述、分镜头写作训练,感知镜头表达主题的技巧;通过案例教学结合影视画面语言的理论知识分析视觉元素对导演的要求;通过传统授课教学方法分析分镜头剧本创作其与文学剧本的区别、课程基础概念以及情境对于蒙太奇运用的要求、影视时空建构与现实时空重现的区别。最终形成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制作具有深刻主题的影视作品的能力。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 涵盖的知识体系

(精选)《宋崇导演教你拍摄微电影》期末考试答案

姓名:。。。班级:。。。成绩:98.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 轴线是指()。 1.0分 ?A、 演员和摄影之间设置的直线 ? ?B、 两个演员之间设置的直线 ? ?C、 演员和摄影机之间无形的直线 ? ?D、 两个演员之间的无形的直线 ? 我的答案:D 2 排练厅的排演的内容是()。 1.0分 ?A、 揣摩角色

?B、 分析角色 ? ?C、 对台词 ? ?D、 梳理人物关系 ? 我的答案:C 3 文案设计不具体、不细致就忙于拍摄会导致()的结果。 1.0分 ?A、 拍摄现场混乱、无序 ? ?B、 拍了很多素材,但可用的很少 ? ?C、 拍摄时间延长,后期制作时间紧张 ? ?D、 故事不深刻,影响影片效果 ? 我的答案:B 4 关于演员的戏剧和生活任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A、 戏剧任务是指演员按照剧本扮演角色。 2. 3.B、 生活的任务是指在完成戏剧任务的同时,加入生活的场景,使一场戏变得生活化。4. 5.C、 生活的任务是对戏剧任务的包装。 6. 7.D、 生活任务和戏剧任务都是由剧本提供。 8. 我的答案:D 5 关于《龙头》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使用了大量象征和对比的手法 ? ?B、 《龙头》是一部作家电影 ? ?C、 该片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 ? ?D、 本片表达了人在生活的重压下挣扎

? 我的答案:C 6 大平光不适合拍摄()。 1.0分 ?A、 儿童 ? ?B、 建筑 ? ?C、 男子汉 ? ?D、 服饰 ? 我的答案:C 7 场面调度是指()。1.0分 ?A、 演员走位 ? ?B、 道具安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