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测技术及仪表

检测技术及仪表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method 线性系统理论Linear system theory 362秋 机器人控制与自主系统Robotic contr ol and autono mous system 543春 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Computer con trol system th 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543春 自动测试理论Automatic me asurement the ory 543春 运筹学Operation res earch 543秋 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System engin eering theory and its appli cations 543春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 f complex sy stems 543秋 非 学位课现代控制理论 专题 Special topic of modern co ntrol theory 362 鲁棒控制系统Robust contro l systems 362春 最优控制Optimal contr ol 362春 自适应控制Adaptive Con trol 362春

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Optimal estim ate and syste m identificati on 362春 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 ol 362秋 非线性控制系统Nonlinear con trol systems 362春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 ems 362春 PETRI网Petri net362秋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Artificial intel lig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 cations 362春 智能化方法与技术Intelligent me thod and tech nology 362 模糊理论与应用Fuzzy theory and applicatio ns 362春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Fuzzy logic c ontrol system 362春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 al network 362秋 遗传算法与进化算法Genetic and e volutional alg orithm 362春 实时控制系统Real-time con trol systems 362秋 机器人视觉Robotic visio362春

北京科技大学参数检测及仪表试题和标准答案-B

B卷 北京科技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1学期 参数检测及仪表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 1,温标是温度的标尺,常用温标包括:经验温标、热力学温标和_国际实用温标_。2,流量测量仪表中,速度式流量计很多,例如电磁流量计、_涡轮流量计_、涡阶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 3,物位是指物料相对于某一基准位置的距离,是液位、料位和_相界面_的总称。 4,同型号热电偶异名极串联在一起,总的热电势为各热电偶热电势之和,这种接法称为__热电堆__。 5,弹性膜片分为平膜片和_波纹膜片_,将两膜片焊接在一起内有硬座及填充液,还可构成__膜盒___。 6,金属热电阻温度计的测量电路采用三线制的目的是在将热电阻的变化变成电压信号输出的同时,消除_引线电阻的影响__。 7,在工程上压力的表示主要有三种:绝对压力、表压和_真空度____。 8,节流式差压流量计的取压方式包括:_角接取压_、法兰取压、D/D/2取压、理论取压和损失取压等。 9,热电偶冷端温度处理方法主要有冰点槽法、恒温冰箱法和_补偿电桥法__等。 二,判断对错 1,电容式液位计容易受到虚假液位的影响。(ⅴ) 2,辐射测温仪表只能测量物体的表观温度,无法测量物体的真实温度。(ⅴ) 3,玻璃液体温度计无法在太空中使用。(×) 4,偏心孔板作为非标准节流装置主要是针对低雷诺数流体的流量测量。(×) 5,弹簧管压力计中的弹簧管是圆形的空心金属管子。(×)

三、问答题(40分) 1,什么是热电偶的补偿导线?为什么要使用补偿导线(10) (1)答案 热电偶补偿导线: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热电偶的热电特性相同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廉价金属导线称为补偿导线。 使用补偿导线的意义: A,为了使热电势和被测温度对应,热电偶的冷端必须恒定。实际应用中热电偶的长度一般为几十厘米至一、两米。冷端离被测对象很近,易受热源影响,难以恒定。 B,通常热电偶信号要传至数十米的控制室二次仪表处。 上述原因都需要将热电偶延长,但是: A,工业上的热电偶结构都比较固定,不允许随便拉长电极。 B,尤其对于贵金属热电偶,电极比较昂贵,不宜拉长。 C,既使是廉价金属热电偶,电极比较粗,也不宜拉长。 因此要采用补偿导线将电极延长,这样: 可以: A,将热电偶冷端延伸至远离热源或环境温度比较恒定的地方,减小测量误差。 B,降低成本。 C,提高线路的柔性,便于安装。 (2)评分标准 补偿导线定义(3),补偿导线使用的意义(7)。 2,回答全辐射温度计中补偿光阑的作用是什么? (1)答案 全辐射温度计中感受全波段辐射出度的探测器为热电堆,热电堆式热电偶异名端串连形成的感温器件,其准确性依赖于热电偶冷端温度的恒定,当全辐射温度计所处的环境温度变化时,热电堆冷端温度变化,即环境温度升高时,冷端温度升高,热电堆热电势减小,反之热电势增加,使热电势与热电堆接受的辐射能不相对应。 解决的办法是采用补偿光阑,补偿光阑由双金属感温元件构成,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双金属感温元件向外弯曲,光阑的通光孔径变大,有更多的辐射能量进入全辐射温度计,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期末试卷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 A卷闭卷 一、填空:(每空1分) 1.显示仪表能够监测到被测量的能力称分辨力。 2.热电偶是用组成而成。当两个结点处于,回路中便产生。 4、节流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是以定律和定律为基础的。5.把两块的光栅叠在一起,让他们的刻线之间有,这时光栅上会出现若干条明暗相间带状条纹案,称为。 6、热导式气体分析器是利用混合气体中不同的原理进行分析的。 7、仪表系统模型一般分为、、。 8、集散控制系统的核心思想是、。 9、LonWorks 与其它现场总线相连接而构成的典型现场总线中,其中符合LonWorks 自身规范的现场总线仪表单元通过连接到LonWorks总线网络上,而其他现场总线通过连接到LonWorks总线网络上。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系统误差 B、粗大误差 C、随机误差 D、动态误差 2、用仪表对三个电压进行测量,分别测得1000V、100V、10V,发现三个电压均存在1V的误差,那么,我们认为10V电压的测量结果较好。在以上这个例子中,有这个结论的依据是。 A、绝对误差 B、示值相对误差 C、满度相对误差 D、精度等级 3、正常人的体温为37℃,则此时的华氏温度约为,热力学温度约为。 A、32F,100K B、98.6F,236.15K C、98.6F,310.15K D、37F,236.15K 4、节流装置中有一种由两个圆弧曲面构成的入口收缩部分和与之相接的圆筒形喉部组成,这种节流件是。 A、孔板 B、喷嘴 C、文丘里管 5、浮子流量计的安装方式:。 A、水平,自上而下 B、垂直,自下而上 C、水平,自上而下 D、垂直,自上而下 6、光栅传感器是利用莫尔条纹来达到。

【VIP专享】《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集

<检测技术及仪表>题库 一、填空与选择 1、差压式流量计,流量Q与成正比,转子流量计,流量Q与成 正比。 2、转子流量计在出厂时必须用介质标定,测量液体用标定,测量气体用标定。 3、铂铑一铂材料所组成的热电偶,其分度号为;镍铬一镍硅材料组成的热电偶,其分度号为。 4、铂电阻温度计,其分度号为P t100,是指在温度为时,其电阻值为。 5、差压式液位计因安装位置及介质情况不同,在液位H=0时会出现差压△P 、△P 和△P 三种情况,我们分别称差压式液位计、、。 6、电子自动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工作的,是根据已知来读 取。 7、动圈显示仪表与温度传感器配接使用时应相互,XCZ-101型是与配接 使用,XCZ-102型是与配接使用。 8、差压式流量计是一种截面、压降流量计。 转子式流量计是一种截面、压降流量计。 9、热电偶温度计是以为基础的测温仪表,分度号为K是指电极材料 为、热电阻温度计是利用金属导体的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测温、分度号为Pt100是指温度为时,电阻值为。 10、使用热电偶温度计测温需考虑冷端温度补偿问题,常用的四种补偿方法为、、和。 11、电位差计是根据原理工作的,是将被测电势与相比较,当平衡后由读取。 12、自动电子电位差计与热电偶配套测温冷端温度补偿是利用桥路电阻实现的,它是一个随温度变化的。 13、绝对误差在理论上是指仪表和被测量的之间的差值。工业 上经常将绝对误差折合到仪表测量范围的表示,称为。 14、测量物位仪表的种类按其工作原理主要有下列几类、、 、、、、和。 15、热电偶测量元件是由两种不同的材料焊接而成,感受到被测温度一端 称。 16、检测仪表的组成基本上是由、、三部分组成。 17、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为,记作,称为符 号以表示,简称为。 18、在压力测量中,常有、、之分。 19、工业上所用的压力仪表指示值多数为,即和

《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孙传友高教电子教案第1章

第1章绪论 1.1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地位与作用 1.1.1检测仪表的地位与作用 一、检测仪表 检测――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和试验,取得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的过程。 检测仪表――专门用于“测试”或“检测”的仪表。 二、地位与作用: 1、科学研究的手段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中有1/4是属于测试方法和仪器创新。 2、促进生产的主流环节 3、国民经济的“倍增器” 4、军事上的战斗力 5、现代生活的好帮手 6、信息产业的源头 1.1.2 检测技术是仪器仪表的技术基础 一、非电量的电测法――把非电量转换为电量来测量 优越性:1)便于扩展测量的幅值范围(量程) 2)便于扩宽的测量的频率范围(频带) 3)便于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测量 4) 便于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实现测量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二、现代检测技术的组成:电量测量技术、 传感器技术 非电量电测技术。 三、仪器仪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实质就是“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应用要求”=仪器仪表 1.2 传感器概述 1.2.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一、传感器的定义 国家标准定义――“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 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当今电信号最易于处理和便于传输)通常定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 或“能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 二、敏感器的定义――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的器件或装置 X=即被测非电量X正是传感器所能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1、当Z 量)Z时,可直接用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X转换成电量Y。 X≠即被测非电量X不是传感器所能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2、当Z 量)Z时,就需要在传感器前面增加一个敏感器,把被测非电量X转换为该传 感器能够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Z。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参考答案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答案 1.1什么是测量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被测量的测量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A0之间的代数差Δ,称为绝对误差(Δ=x- A0)。 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X百分比。有实际相对误差和公称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式。实际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实际值)X0之比(δA=Δ/ X0×100%);公称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仪表公称值(示值)X之比(δx=Δ/ X×100%)。 引用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测量范围上限值、量程或表度盘满刻度B之比(δm=Δ/B×100%)。 1.2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他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 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与其真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三种表示方法。绝对误差通常用于对单一个体的单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分析,相对误差通常用于不同个体的同一被测量的比较分析,引用误差用于用具体仪表测量。 1.3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Δ=142-140=2kPa; δA=2/140=1.43%;δx=2/142=1.41%;δm=2/(50+150)=1% 1.7 什么是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通常测量仪表已标定好,用它对某个未知量进行测量时,就能直接读出测量值称为直接测量;首先确定被测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用标定好的仪器测量函数关系式中的有关量,最后代入函数式中进行计算得到被测量,称为将间接测量。在一个测量过程中既有直接测量又有间接测量称为组合测量。 1.9 什么是测量部确定度?有哪几种评定方法?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真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通常评定方法有两种:A类和B类评定方法。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1.10检定一块精度为1.0级100mA的电流表,发现最大误差在50mA处为1.4mA,试判定该表是否合格?它实际的精度等级是多少? 解:δm=1.4/100=1.4%,它实际的精度为1.5,低于标称精度等级所以不合格。 1.11某节流元件(孔板)开孔直径d20尺寸进行15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单位:mm): 120.42 ,120.43,120.40,120.42,120,43,120.39,120.30,120.40,120.43,120.41,120.43,120.42,120.39,120.39,120.40试检查其中有无粗大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解:首先求出测量烈的算术平均值: X =120.40mm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出标准差 ?=(∑v i2/(15-1))1/2=0.0289 3 ?=0.0868 所以,120.30是坏值,存在粗大误差。 去除坏值后X =120.41mm,?=(∑v i2/(14-1))1/2=0.011 3 ?=0.033 再无坏值 求出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n)1/2=0.011/3.87=0.003 写出最后结果:(Pc=0.95,Kt=2.33) 120.41±Kt?x=120.41±0.01mm 2.3 什么是热电效应?热电势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在两种不同金属所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当两接触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就要产生热电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两部分组成。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两种不同金属和两个端点温度不同。 2.5什么是热电偶的中间温度定律。说明该定律在热电偶实际测温中的意义。 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n和Tn、T0时相应的热电势的代数和。 E AB(T、T0)= E AB(T、Tn)+ E AB(Tn、T0)。这主要用于冷端温度补偿。 2.9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的作用是什么?选择使用补偿导线的原则是什么?

过程参数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过程参数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的校验、使用及特性分析 1实验目的 1.1了解压力表和霍尔式压力变送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1.2掌握用活塞式压力计校验测压仪表的方法。 1.3通过对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的校验进一步了解仪表变差、绝对误差、相对误 差及精度等基本概念。 2实验内容 2.1学习活塞式压力计的操作方法。 2.2对弹簧管压力表进行精度校验。 2.3对霍尔式压力变送器进行精度校验和量程调整。 3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活塞式压力计1台 ?标准压力表1块 ?弹簧管压力表1块 ? HYD-2型霍尔式压力变送器1块 ?数字万用表1台 4校验步骤和方法 校验仪器连接图如图 用活塞式压力计作为压力表的压力输入源,关闭活塞式压力计上的切断阀a、b、c、d。将标准压力表、被校压力表或压力变送器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压力输出端口。 4.1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

4.1.1检查活塞式压力计是否正常 ?打开进油阀,转动手轮将螺旋杆旋出再旋进往复几次,将管内的空气挤出(在顺时针转动手轮将螺旋杆旋进时,观察油罐内没有气泡出现为止)。 ?逆时针转动手轮,将油罐中的油抽到发生器中来(螺旋杆旋出10cm左右即可)。然后关闭进油阀d,打开切断阀b、c。 ?顺时针转动手轮产生压力,观察标准表指针上升到被校表最大压力时,停止加压,保持五分钟,检查发生器是否有泄漏。若标准表指针保持不动,说明没有泄露。若标准表指针下移,说明有泄漏,查处漏处,减压后进行处理。 然后再重新检查指导不泄漏为止。然后逆时针旋转手轮是标准表指针指零。 4.1.2精度校验 在被校表量程范围内均匀取5点,填入表“被校表示值”一栏。 分别进行正行程校验和反行程校验 4.1.3将校验数据列表,计算仪器的绝对误差、变差及精度。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系统第三版部分思考题答案

1基本知识引论 课后习题 1.1检测及仪表在控制系统中起什么作用,两者关系如何? 检测单元完成对各种参数过程的测量,并实现必要的数据处理;仪表单元则是实现各种控制作用的手段和条件,它将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并通过相应的单元实现对被控变量的调节。 关系:二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是控制系统的重要基础 1.2 典型检测仪表控制系统的结构是怎样的,各单元主要起什么作用? 被控——检测单元——变送单元——显示单元——操作人员 对象——执行单元——调节单元— 作用: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的核心 检测单元:是控制系统实现控制调节作用的及基础,它完成对所有被控变量的直接测量,也可实现某些参数的间接测量。 变送单元:完成对被测变量信号的转换和传输,其转换结果须符合国际标准的信号制式。变:将各种参数转变成相应的统一标准信号;送:以供显示或下一步调整控制用。 显示单元:将控制过程中的参数变化被控对象的过渡过程显示和记录下来,供操作人员及时了解控制系统的变化情况。分为模拟式,数字式,图形式。 调节单元:将来自变送器的测量信号与给定信号相比较,并对由此产生的偏差进行比例积分微分处理后,输出调节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动作,以实现对不同被测或被控参数的自动调节。 执行单元:是控制系统实施控制策略的执行机构,它负责将调节器的控制输出信号按执行结构的需要产生相应的信号,以驱动执行机构实现被控变量的调节作用。 1.4 什么是仪表的测量范围,上下限和量程?彼此有什么关系? 测量范围:是该仪表按规定的精度进行测量的被测变量的范围。 上下限:测量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量程:用来表示仪表测量范围的大小。 关系:量程=测量上限值-测量下限值 1.6 什么是仪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两者存在什么关系? 灵敏度是仪表对被测参数变化的灵敏程度。 分辨率是仪表输出能响应和分辨的最小输入量,又称仪表灵敏限。 关系:分辨率是灵敏度的一种反应,一般说仪器的灵敏度高,则分辨率同样也高。 4 温度检测 课后习题 4.1国际实用温标的作用是什么?它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作用:由其来统一各国之间的温度计量。 国际温标由定义固定点、内插标准仪器和内插公式4.2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和热电偶测温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原理:基于热点效应即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练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 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 基本条件:两种不同的导体材料构成回路、两端接点处的温度不同。 4.3用分度号为S的热电偶测温,其参比端温度为20度,测得热电势E(t,20)=11.30mv,试求被测温度t。答:因为E(t,20)=E(t,0)+E(0,20) 所以E(t,0)=E(t,20)-E(0,20)=E(t,20)+E(20,0) 因为E(t,20)=11.30mV E(20,0)=0.113mV 所以E(t,0)=11.413mV 即t=115℃ 4.4用分度号为K的热电偶测温,一直其参比端温度为25度,热端温度为750度,其产生的热电势是多少?答:据题意所知所求电势E(750,25)=E(750,0)-E(25,0) 查K型热电偶分度表得E(25,0)= 1.0002mv E (750,0)=31.1082mv 所以,E(750,25)=31.1082-1.0002=30.1080mv 4.5在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保持参比端温度恒定?一般都采用哪些方法? 答:若参比端温度不能恒定则会给测量带来误差 方法:1.补偿导线法:延长型:化学成分与被补偿的热电偶相同;补偿型:化学成分与被补偿的热电偶不同;参比温度测量计算方法;参比温度恒温法;补偿电桥法4.6在热电偶测温电路中采用补偿导线时,应如何接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正接正,负接负。 注意的问题:1.型号与极性不能接反2.补偿导线和热电偶相连的两个接点温度要相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差 3.补偿导线要引到温度比较恒定的环境(机械零点补偿)4.不要和强电或其他干扰源,平

《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第2版习题解答(孙传友编)第6章

第6章 6-1 答:有三条码道。码盘上最外圈码道上只有一条透光的狭缝,它作为码盘的基准位置,所产生的脉冲将给计数系统提供一个初始的零位(清零)信号;中间一圈码道称为增量码道,最内一圈码道称为辨向码道。这两圈码道都等角距地分布着m 个透光与不透光的扇形区,但彼此错开半个扇形区即90°/m 。所以增量码道产生的增量脉冲与辨向码道产生的辨向脉冲在时间上相差四分之一个周期,即相位上相差90°。增量码道产生的增量脉冲的个数用于确定码盘的转动角度,辨向脉冲与增量脉冲的相位关系用于确定码盘的转动方向。 6-2 答:因为主光栅沿栅线垂直方向(即x 轴方向)移动一个光栅栅距W ,莫尔条纹沿y 轴正好移动一个条纹间距H (H>>W ),光电元件的输出电压变化一个周期,光栅辩向电路产生一个脉冲计数,采用电子细分技术后,主光栅移动一个光栅栅距W ,细分电路将产生m 个计数脉冲,光栅的分辨率即一个脉冲计数代表的位移就从W 变成W/m 。光栅的栅距一般为0.01~0.1mm ,电子细分数在12~60甚至更多,因此光栅传感器能测量很微小的位移。 光栅传感器中有两个相距四分之一莫尔条纹间距的光电元件,这两个光电元件的输出信号u 1和u 2的相位差正好等于π/2。当位移反方向时,正向位移时原来相位超前的那个光电元件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就从相对超前变为相对迟后,这就会使相关的辨向电路控制计数器从脉冲加计数变成脉冲减计数,因此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反映位移正负两抵后的净位移。 6-3 答:长光栅所允许的移动速度V 受光敏二极管响应时间τ的限制τ≥V W 故s m s m W V /2010501063=?=≤--τ 6-4 解:六位循环码码盘测量角位移的最小分辨率为: rad 098.06.52 3606=== α。 码盘半径应为: mm mm l R 1.0098 .001.0===α 循环码101101的二进制码为110110,十进制数为54; 循环码110100的二进制码为100111,十进制数为39。 码盘实际转过的角度为: 846.515)3954(=?=?-=αθ。 6-5 答:莫尔条纹宽度为mm mm W H 73.522.0sin 210202sin 23=?==- β 因为标尺光栅每移动一个栅距W ,莫尔条纹就移动一个条纹宽度H 的距离,所以当标尺光栅移动100微米时,莫尔条纹移动的距离为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汇总

第1章过程控制 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 解: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解: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包括测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两部分组成。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解: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 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 解: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 态特性? 解: 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 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动态:从外部扰动出现、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自动控制装置开始动作,到整个系统又建立新的稳态(达到新的平衡)、调节过程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整个系统各个环节的状态和参数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这种状态称为动态。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被控过程常常受到各种振动的影响,不可能一直工作在稳态。只有将控制系统研究与分析的重点放在 各个环节的动态特性,才能设计出良好的控制系统。 1-8 评价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常用单项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解: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n ; 过渡过程的最大动态偏差:对于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被控参数偏离设定值的最大值A ; 超调量:第一个波峰值1y 与最终稳态值y (∞)之比的百分数σ;1 100%() y y σ= ?∞ 残余偏差C : 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所达到的新稳态值y (∞)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C 称为残余偏差,简称残差;

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期末考试试题(梁森等版本)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本题共39分,每空1.5分) 1、传感器由 敏感元件 、 传感元件 、 测量转换电路 三部分组成。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 1.5 倍左右为宜。 3、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 +-1 ℃ ,当测量100℃ 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1% 。 4、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 NTC突变型 型热敏电阻。 X面 5、在压电晶片的机械轴上施加力,其电荷产生在。 6、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 7、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 测量。 8、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 ,对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 9、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 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 起来。 10、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11、自动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抗电磁干扰技术有 、 、 、 、 等。 12、金属电阻的 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工作的物理基础。 13、电磁干扰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的三项因素是 、 、 。 14、在动圈式表头中的动圈回路中串入由NTC 组成的电阻补偿网络,其目的是为了 。 1、在以二、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题2分) 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C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2、 D 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 B、热电极的电导率 C、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3、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B 。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4、在仿式传感器来检测工件尺寸,该加工检测装置是采用了 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 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型机床当中利用电感 B 测量方法。 A、微差式 B、零位式 C、偏差式 5、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B A、提高测量灵敏度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兼容性 6、C、减小非线性误差 D、提高电磁汽车衡所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是 A 。 A、实心轴 B、弹簧管 C、悬臂梁 D、圆环 7、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C 。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 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 D、提高灵敏度 8、考核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计算机的电磁兼容是否达标是指 C 。 A、计算机能在规定的电磁干扰环境中正常工作的能力 规定数值的电磁干扰 B、该计算机不产生超出 C、两者必须同时具备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1、1 课程设计目的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1、2课题介绍本课设题目以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参数的检测。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 1、3 实验背景知识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1、4 实验原理 1、4、1 检测方法按对沉积物的监测手段分有:热学法和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热学法中又可分为热阻表示法和温差表示法两种;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又有直接称重法、厚度测量法、压降测量法、放射技术、时间推移电影法、显微照相法、电解法

和化学法。这些监测方法中,对换热设备而言,最直接而且与换热设备性能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热学法。这里选择热学法中的污垢热阻法。 1、4、2 热阻法原理简介表示换热面上污垢沉积量的特征参数有:单位面积上的污垢沉积质量mf,污垢层平均厚度δf和污垢热阻Rf。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式表示: (1-1)图1-1 清洁和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及热阻通常测量污垢热阻的原理如下:设传热过程是在热流密度q为常数情况下进行的,图1a为换热面两侧处于清洁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其总的传热热阻为: (1-2)图1b为两侧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其总传热热阻为: (1-3)忽略换热面上污垢的积聚对壁面与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则可认为(1-4)于是两式相减得: (1-5)该式表明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清洁状态和受污染状态下总传热系数的测量而间接测量出来。实验研究或实际生产则常常要求测量局部污垢热阻,这可通过测量所要求部位的壁温表示。为明晰起见,假定换热面只有一侧有污垢存在,则有:(1-6)(1-7)若在结垢过程中,q、Tb均得持不变,且同样假定(1-8)则两式相减有: (1-9)这样,换热面有垢一侧的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测量清洁状态和污染状态下的壁温和热流而被间接测量出来。

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 考试题

第一章 1. 5大热功量:温度、压力、物位、流量、成分 2.传感器: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装置。能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的装置为敏感器。异同:敏感器与传感器虽然都是对被测非电量进行转换,但敏感器是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而不是象传感器那样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理论上讲,M 种敏感器,N 种传感器和3种仪表电路的排列组合可产生出(M*N*3)种非电量检测仪表。 3. 非电量电测法有哪些优越性。 答:1)便于采用电子技术,用放大和衰减的办法灵活地改变测量仪器的灵敏度,从而大大扩展仪器量程。2)电子测量仪器具有极小的惯性,既能测量缓慢变化的量,也可测量快速变化的量,具有很宽的频带。3)把非电量变成电信号后,便于远距离传送和控制,这样就可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测量。4)把非电量转换为数字电信号,不仅能实现测量结果的数字显示,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便于用计算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测量的微机化和智能化。 4. 常见的检测仪表有哪几种类型?画出其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普通模拟式检测仪表、普通数字式检测仪表、微机化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只是模拟量之间发生转换。测量结果用指针相对标尺的位置来表示。 二、普通数字式检测仪表 (a )模数转换式――模拟测量电路把传感器输出的电量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A/D 转换器把直流电压转换成数字,最后由数字显示器显示出来 (b) 脉冲计数式――信号放大整形后,由计数器进行计数最后由数字显示器显示出来 三、微机化检测系统 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转换成电量,测量通道对传感器信号进行调理和数据采集,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微机进行必要处理后,由显示器显示出来并记录下来。 第4章 2、有源电桥―电桥输出电压U0与传感器电阻相对变化R R ?成线性关系02E R U R ?=- ? 4、为什么线绕式电位器容易实现各种非线性特性而且分辨力比非线绕式电位器低? 答:由线绕式电位器可见,只有当电刷的位移大于相邻两匝线圈的间距时,线绕式电位器的电阻才会变化一个台阶。而非线绕式电位器电刷是在电阻膜上滑动,电阻呈连续变化,因此线绕式电位器分辨力比非线绕式电位器低。 5、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比应变电阻材料本身的灵敏系数小吗?为什么? 答: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是指应变片的阻值相对变化与试件表面上安装应变片区域的轴向应变之比称为,而应变电阻材料的应变灵敏系数k0是指应变电阻材料的阻值的相对变化与应变电阻材料的应变之比。实验表明:k <k0,除了黏结层传递应变有损失外,另一重要原因是存在横向效应的缘故。 6、热电阻与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有什么不同? 答:热电阻: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从而使金属的电阻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金属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为正值。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分为三类:(1)负温度系数 (2)正温度系数 (3)临界温度系数 7、为什么气敏电阻都附有加热器? 答:气敏电阻都附有加热器,以便烧掉附着在探测部位处的油雾、尘埃,同时加速气体的吸附,从而提高元件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半导瓷气敏电阻元件一般要加热到200℃~400℃。 8、自感式传感器有哪些类型?各有何优缺点? 答:自感传感器有三种类型:变气隙式、变面积式和螺管式。变气隙式灵敏度最高,但非线性严重,示值范围只能较小,自由行程受铁心限制,制造装配困难。变面积式和螺管式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线性,示值范围大些,自由行程可按需安排,制造装配也较方便。此外,螺管式与变面积式相比,批量生产中的互换性好。 9、试比较差动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异同? 答:差动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相同点是都有一对对称的线圈铁心和一个共用的活动衔铁,而且也都有变气隙式、变面积式、螺管式三种类型。不同点是,差动自感式传感器的一对对称线圈是作为一对差动自感接入交流电桥或差动脉冲 调宽电路,将衔铁位移转换成电压。而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是作为变压器的次级线圈,此外,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还有初级线圈(差动自感式传感器没有)。 10、试说明图4-3-11电路为什么能辨别衔铁移动方向和大小?为什么能调整零点输出电压? 答:图(a)和图(b)的输出电流为Iab=I1-I2,图(c)和图(d)的输出电压为Uab=Uac-Ubc 。当衔铁位于零位时,I1=I2,Uac=Ubc ,故Iab=0,Uab=0;当衔铁位于零位以上时,I1>I2,Uac>Ubc ,故Iab>0,Uab>0;当衔铁位于零位以下时,I1θc 即满足全反射条件,这样,光线就能在纤芯和包层的界面上不断地产生全反射,呈锯齿形路线在纤芯内向前传播,从光纤的一端以光速传播到另一端,这就是光纤传光原理。 2、红外探测器有哪两种类型?二者有何区别? 答:按其所依据的物理效应可分为光敏和热敏两大类型,光敏红外探测器是采用电真空光电器件或半导体光电器件,通过红外辐射的光电效应,把红外辐射的光量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热敏红外探测器是采用热敏电阻、热电偶和热电堆,通过红外辐射的热电效应,把红外辐射的热量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 3、压电式超声波探头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超声波探头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电式、磁致伸缩式、电磁式等。压电式超声波探头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来工作的。逆压电效应将高频电振动转换成机械振动,以产生超声波。正压电效应将接收的超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由于压电效应的可逆性,实际应用中的超声探头大多是发射与接收兼用,既能发射超声波信号又能接收发射出去的超声波的回波,并把它转换成电信号。 4、传感器发展的新趋向是什么? 答:传感器发展的新趋向是:1)探索具有新效应的敏感功能材料,并以此研制出具有新原理的新型物性型传感器;2)传感器的集成化和多功能化;3)传感器的智能化;4)研究生物感官,开发仿生传感器。 第8章 1、气体摆式―――图8-2-7 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传感器壳体平行于水平面时,密封盒内两几何对称的热敏电阻丝R1和R2说产生的热气流均垂直向上,二者互不影响,电桥平衡,输出为零。若传感器壳体相对于地球重心方向产生倾角Q,由于重力的作用,两个热敏电阻产生的热气流仍保持在铅垂方向,但两束热气流对彼此的热源(R1和R2)产生作用。若倾角Q 为正,R2产生的热气流作用到R1上,电桥失去平衡,输出跟Q 大小成正比的的正模式电压,若倾角Q 为负,R1产生的热气流作用到R2上,电桥失去平衡,输出跟Q 大小成正比的模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