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资源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自然资源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自然资源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 自然资源

2. 自然资源的条件储量

3. 生态交错区

4. 环境阻抗(限制性因素)

5. 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

6. 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

7. 内部成本

8. 内在经济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为、、、、和社会性。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功能

3. 当前研究认为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根源主要有、技术变化、经济增长、、。

4. 规模经济主要包括和两种情况。

5. 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之外部性,重建自然资源的价值,主要有和这两条不同的途径。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自然资源的资源基础是指最终可开采资源(判断),即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总和的统称。×

2. 耗散结构论是新马尔萨斯派学者们的重要理论支持。×

3. 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一种因子的改变必然引起其他一系列因子的改变。√

4. 生态学的“限制”概念与经济学的“稀缺”概念是相似的,两者有一定渊源关系。√

5. 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作用获得的效益。√

6. 在天然状态下,(营养)物质流少部分保存在生态系统内,最终大部分由径流带出系统外。×

7. 熵是“有效能”的测度,即熵越小,有效能越小;熵越大,有效能越大。×

8. 对人类发展构成威胁的是相对稀缺和自然耗竭×

9. 科斯定理是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手段解决资源环境之外部性问题的理论依据。×

10.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值时,就是总的纯收益最大的那一点。√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影响自然资源探明储量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精耕农业前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机制。

3、简述土地利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4、什么是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有何影响?

5、影响自然资源经济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 对自然资源稀缺和冲突的认识以及经济增长的极限的论争,在当代长期存在两派对立的观点,试简要评述这两派观点。

(完整版)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资料(完整版)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 目录: 1、生态系统 2、最适温度 3、生物资源 4、水体自净 5、全球变暖 6、积温(活动和有效) 7、光合作用 8、光照强度 9、日较差10、气候生产力11、土壤环境容量 12、光能利用率 13、自然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16、农业投入产出 17、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 19、水资源 20、水循环21、三基点温度 22、生长期 23、种植业 24、森林资源 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 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0、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1、农业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2、农业环境 33、水循环中的大小循环 34、最高温度 35、无霜冻期和无霜期 36、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情况37、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3、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4、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逐步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8、光照强度:指光照的强弱,以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来量度。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 9、日较差:一日内,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要素观测记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0、气候生产力:以气候条件来计算的农业生产潜力,指在土壤管理、农业技术等都处在最优状态,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某一作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农产品的最大能力。 11、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负荷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的起始值和最大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12、光能利用率:在植物生长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贮存的能量与其冠层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_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自然资源的均衡价格本身具有() 的趋势。 答案: 升高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会使该种商品 的()。 答案: 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 3.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增加,同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我 们可以预测()。 答案: 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4.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答案: 不拥挤不收费的公路 5.一个人将车开进拥挤的隧道,这会引起()。 答案: 负外部性 6.以下哪种情况会产生正的外部性()。 答案: 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 7.下列不属于环境资源的使用价值的是()。 答案: 存在价值 8.关于选择实验模型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答案: 问卷设计和模型分析比较简单 9.下列选项中属于矿产资源技术经济特征的是()。 答案: 动态性 10.下列有关矿产资源最优耗竭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 资源的最佳开采条件是矿产资源品价格等于其边际生产成本与边际使用者成本之差 1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答案: 森林 12.下列选项中,有关森林采伐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 单个轮伐期的林业模型中,森林采伐的最佳时间是材积的生长率等于社会贴现率 13.人们用煤来取暖属于对自然资源的()。 答案: 引致需求 14.按照水资源的用途对水资源需求进行划分,其中()属于最基本的水需 求,在水资源配置时要优先满足。 答案: 生活水需求 15.下列有关水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 水权是单独的某一项权利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一、填空题 1.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数量超过()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出现环境污染。 2.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和()的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混合物。 3.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光化学氧化,另一种是()氧化。 4.大气污染中,根据污染物的生成过程及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将污染物分为()和()。 5.大气污染中,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污染源特点可分为()污染源和()污染源。 6.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的降水。 7.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由()和()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8.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降解。 9.噪声和微波对环境的影响,同属()污染。 10.所谓生物多佯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植物、动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11.“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主要地概括了()的概念。 12.中国环保三大政策是指:预防为主、()、强化管理。 13.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环境质量评价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工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 14.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 15.对林地土壤进行土壤污染评价时,应选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级标准。 16.1996年我国颁布了《》(GB3096—1996)用以代替1982年颁布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7.生物监测结果之所以具有可比性,是由于生命具有()。 18.某一污染物质如SO2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区域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综合指数或分指数。 19.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因素的作用下,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有时间和()变化特征。 20.作水环境影响评价须先同主管的环保部门确定河段或水域的功能和环境()值。 21.人类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和经济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属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是()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 C.大面积砍伐森林 D.噪声 2.在大气的可变组分中不包括() A.C02 B.H20 C.N2 D.SO2 3.降尘离子一般直径为() A.大于10um B.小于10um C.等于10um D.不大于10um 4.属于大气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是() A.燃料燃烧B.森林火灾 C.交通运输 D.农业排放 5.不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是() A.大气逆温 B.无风 C.晴天 D.阴天 6.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使海水平面() A.上升B.下降 C.不变 D.变化无常 7.如果大气中无氧气存在,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 A.N2 B.CH4 C.H2S D.O3 8.生物法处理废水将除去部分可生化分解的() A.无机物B.有机物 C.重金属 D.N、P 9.含氰电镀废水含有大量的()

国土资源概论-模拟题

《国土资源概论》模拟题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国土资源基本特点的是(). A.整体性 B.稀缺性 C.层次性 D.差异性 [答案]:D 2.全国土地分类(试行)(2002年标准),包括的一级类型有()个. A.3 B.5 C.8 D.15 [答案]:A 3.按自然资源的物理性质分类,可将自然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两类. A.生物资源 B.旅游资源 C.能量资源 D.太阳能 [答案]:C 4.以下不属于生物资源的基本特征的是(). A.可再生性 B.遗传性 C.多样性 D.区域性 [答案]:B 5.20世纪80年代,我国1:100万土地类型划分采用了土地纲.土地类和()三级. A.土地级 B.土地型 C.土地亚类 D.土地亚级 [答案]:B 6.在土地适宜性划分中,能够反映土地在利用上主要的限制因素及其强度的是(). A.土地适宜类 B.土地适宜 C.土地限制型 D.土地限制性

[答案]:C 7.在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的土地适宜性纲中S和N分别表示(). A.适宜.不适宜 B.不适宜适宜 C.高度适宜.暂不适宜 D.暂不适宜.高度适宜 [答案]:A 8.下列不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A.山地旅游资源 B.水文旅游资源 C.生物旅游资源 D.古园林旅游资源 [答案]:D 9.年降水量在()一级,可以主要种植农田水稻,属于湿润气候. A.<200mm B.200—400mm C.400—900mm D.>900mm [答案]:D 10.制定地籍管理办法,组织土地资源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统计和动态监测的部门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B.县级以上国土部门 C.国务院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答案]:A 11.人工挖井而引用到的水一般来自于() A.上层滞水 B.潜水层 C.承压水 D.自流承压水 [答案]:B 12.生物学下限温度,又称() A.极端最低温度 B.农业指标温度 C.基点温度 D.最低温度 [答案]:B

资源与环境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资源与环境概论》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72分) 1、资源科学 2、农业资源资源 3、土地资源 4、农业土壤 5、自然土壤 6、土地规划 7、土地管理 8、气候资源 9、气候生长期10、作物生长期11、积温12、气候生产力13、生物资源14、生物多样性15、植物养分资源16、社会环境17、生物富集18、生物积累19、生物放大20、环境科学21、粒级22、土壤质地23、土壤环境静容量24、土壤环境动容量25、土壤环境的缓冲性26、生化需氧量27、化学需氧量28、硝化作用29、反硝化过程30、农用化学物质31、全球变化32、可持续农业33、恢复生态学34、农药残留35、农业环境管理36、农业环境保护法 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65分) 1、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2、资源至少包括、两个要素。 3、资源研究中的综合性技术方法有、、。 4、资源学研究中的专门化技术、、、、、。 5、资源优化配置包括、。 6、资源保护包括、两个方面。 7、农业资源保护的核心是。 8、土地的特性可以分为、两大类。 9、土地的分类、、、、、、、。 10 、地学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1、影响水资源丰缺的主要因素、、、。 12、三基点温度是指、、。 13、太阳辐射对植物的作用表现为、、。 14、农业光能资源的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5、在自然条件下,农田水量平衡中的水分支出项主要是、,合称蒸散。 16、资源动物包括、、、、、、。 17、资源植物、、、。 18、肥料资源的构成包括、、。 19、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包括、两个方面。 20、食物链的类型有、、、。 21、现代环境伦理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22、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3、与土壤物理性状有关的因素有、、、、等。 24、水体的化学污染包括、。 24、水体物理性污染包括、、等。 25、水体的生物性污染是指、等的污染。 26、反映水体被污染的程度的主要水质指标有、、。 27、水体人为污染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28、化肥中的有害物质有、、。

自然资源学基本原理第二版期末考试

自然资源学基本原理第二版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 1、自然资源: 2、报酬递减原理: 3、均等边际原则: 4、探明储量: 5、人口数量过剩: 6、最大资源潜力: 7、土壤侵蚀: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储量和理论储量的总和统称为最终可开采资源。 ⒉、嫡越大,系统越混乱;嫡越小,系统越是有序。 3、一般说来,由生态系统外部力量所引发的演替过程叫自发演替。 4、自然资源供需平衡的核心问题是有价或有偿使用。 5、矿区条件主要指矿体产状、形态及大小、矿层厚度、埋藏深度,以及矿区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条件等。 6、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是由报酬最大化的愿望所推动的。要获得最大报酬,开发利用者总是力图将其各种生产要素作最有利的组合。 7、在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范围内,某用途的资源供给随该用途收

益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 8、地球共同体观点认为道德义务和道德立场是从作为生物圈一分子获得的,对整个自然系统的义务是道德义务的一方面。 9、资源问题=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单位资源利用的环境后果。 10、矿床开采条件主要指矿体产状、形态及大小、矿层厚度、埋藏深度、矿石顶底板围岩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以及矿区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条件等。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著名地理学家卡尔、苏尔(Carl Suaer)认为人类最宝贵的适应能力是() A、人类有学习知识的能力 B、消化能力 C、自我约束能力 D、利用工具能力 2 、采矿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是() A、引起地层变形 B、地表塌陷 C、堆积大量的废弃物 D、土壤侵蚀 3、联合国发展署设计的人类发展指数,采用了三个能综合反映经济福利和社会公平状况的指标,下面那个不是反映经济福利和社会公平状况的指标()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第一次浪潮”出现的环境问题表现为() A.饥荒 B.生态平衡失调 C.环境污染 D.污染转嫁 2、诱发四日哮喘病的主要污染物为() A.SO2 B.TSP C.NOx D.CH化合物 3、诱发富山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为() A.Hg B.Pb C.Cd D.As 4、“第三次浪潮”出现的环境问题表现为() A.饥荒 B.生态平衡失调 C.环境污染 D.污染转嫁 5、“第二次浪潮”出现的环境问题表现为() A.饥荒 B.生态平衡失调 C.环境污染 D.污染转嫁 6、诱发水俣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为() A.Hg B.Pb C.Cd D.As 7、下列环境污染事件哪个属于污染的“转嫁”?() A.伦敦烟雾事件 B.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C.博帕尔惨案 D.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 8、在大气组成中,含量变化最明显的是() A.N2 B.O2 C.Ar D.CO2 9、在大气结构中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层是() A.逸散层 B.平流层 C.热成层 D.对流层 10、10、在大气环境中,诱发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化学物质是() A.SO2及SO3 B.CO及CO2 C.NO及NO2 D.CH化合物及NOx 11. 造成大气环境中,CO2浓度增加的人类活动是() A.化石燃料的燃烧 B.水能资源的利用 C.核能的利用 D.太阳能的利用 12、在工业布局中工厂厂址选择须考虑环境因素,下列哪一项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A.工厂污水排放口建在靠近城市水源地 B.工厂污水排放口建在靠近河流补给区 C.排放有害气体的工厂建在城市主导风向下方 D.排放有害气体的工厂建在城市主导风向上方 13、大气圈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出现在哪一层?()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自然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

自然资源学复习资料 一、多选题 1.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分类,描述正确的是:(ABCD) A.根据在地球圈层的分布,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B.根据用途分为工业资源、农业资源、服务业资源 C.根据更新的速度分为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新资源 D.可更新资源又分为恒定性资源和临界性资源 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更新性描述正确的是:(ABCD) A.自然资源的可更新与不可更新是相对而言的 B.从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看,所有的资源都是可更新的 C.相对于人类利用强度,有些可更新资源被耗竭而成为不可更新资源 D.有些可跟新资源被误用、被污染而不可更新 3.下列描述表现了自然资源的哪些性质: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各种自然资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一个整体的。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其空间分布是不均衡。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资源概念、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的。资源是文化的函数,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能力,这说明自然资源具有社会性。(ABD) A.稀缺性,整体性 B.地域性,多用性 C.变动性;文化性 D.动态性;社会性 4.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主要体现在:(ACD) A.自然资源在维持身体健康中的作用 B.自然资源在维持精神健康中的作用 C.自然资源在物质文明中的作用 D.自然资源在精神文明中的作用 5.自然资源禀赋能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体现在:(ABCD) A.影响生产力布局 B.影响经济结构 C.影响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D.影响产品质量 6.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干预体现在:(ABCD) A.人类的能动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地位 B.人类对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干预 C.人类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干预 D.人类对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的干预 7.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调控体现在:(BC) A.对资源总量的调控 B.不同资源利用中的调控

(完整版)环境学概论期末简答、论述题

简答题 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 ①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SO2、CO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阴天、小风、逆温情况下,在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下,污染物被封盖在城市上空,造成对人体健康极大的危害,致使上千人死亡。 ②氧化型(汽车尾气型):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生产。 2.食品污染的途径和类别有哪些? (1)污染途径:①作为食品原料的动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环境污染物质进入其内部并积累起来;②食品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和烹调过程中,受到污染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的玷污。 (2) 类别:①生物性污染;②化学性污染; 3.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 (1)污染水体;(2)污染大气;(3)占用土地;(4)污染土壤;(5)传播疾病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排放的一些有害气体;(2)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 5. 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1)总论(2)建设项目概况(3)工程分析(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5)环境影响预测(6)环境影响评价(7)减轻环境影响的措施评价和各种措施的投资估算(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9)环境监测制度建议(10)结论与建议 6.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通过学习本课,以你身边的或家乡的某一环境问题为例,谈谈你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建议。 答: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威胁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即人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 代内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的生活的愿望; 代际公平: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 (2)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 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Common)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7. 简述在人口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环境问题, 并提出你对这些环境问题出现的看法。人类发展初期:消灭居住区周围的物种,引起食物短缺; 农业革命时期:土地破坏; 工业革命时期:环境污染严重; 电子信息技术时期:污染转稼问题. 不同时期出现的环境问题,说明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发展初期是依赖于环境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起到了改造和创造世界的作用,建立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工环境,人类是环境的创造者;在人类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引起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问题,这也是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

自然资源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自然资源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 自然资源 2. 自然资源的条件储量 3. 生态交错区 4. 环境阻抗(限制性因素) 5. 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 6. 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 7. 内部成本 8. 内在经济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为、、、、和社会性。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功能 3. 当前研究认为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根源主要有、技术变化、经济增长、、。 4. 规模经济主要包括和两种情况。 5. 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之外部性,重建自然资源的价值,主要有和这两条不同的途径。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自然资源的资源基础是指最终可开采资源(判断),即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总和的统称。× 2. 耗散结构论是新马尔萨斯派学者们的重要理论支持。×

3. 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一种因子的改变必然引起其他一系列因子的改变。√ 4. 生态学的“限制”概念与经济学的“稀缺”概念是相似的,两者有一定渊源关系。√ 5. 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作用获得的效益。√ 6. 在天然状态下,(营养)物质流少部分保存在生态系统内,最终大部分由径流带出系统外。× 7. 熵是“有效能”的测度,即熵越小,有效能越小;熵越大,有效能越大。× 8. 对人类发展构成威胁的是相对稀缺和自然耗竭× 9. 科斯定理是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手段解决资源环境之外部性问题的理论依据。× 10.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值时,就是总的纯收益最大的那一点。√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自然资源的探明储量,影响自然资源探明储量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精耕农业前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机制。 3、简述土地利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4、什么是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有何影响? 5、影响自然资源经济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校综合知识课 《环境学概论》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土壤环境自净作用的速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叫土壤污染, 2、生化需氧量: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3、噪声性耳聋:永久性听力偏移是暂时性听力偏移未充分恢复的状态下继续受到强烈噪声的反复作用引起的听力不能恢复了,区别是听力可不可能恢复。 4、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量。一般理解为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全球或者地区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 5、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反映水质污染的微生物学指标为( 细菌总数)和( 大肠菌群)。 2.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许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是( 填埋法),但需注意防止( 土壤)环境的污染。 3. 大气中含硫化合物的二次污染物包括( SO2 )和( H2SO4)。 4. 噪声控制常用的声学技术是吸声、( 隔声)、消声和( 隔振)等。 5. 伦敦烟雾又被称为(还原型或煤炭型)烟雾,洛杉矶烟雾又被称为(氧化型或汽车尾气型)烟雾。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据测算,我国的适度人口约为( B )。 亿亿亿亿 2. 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A )。 A.聚乙烯的白色塑料垃圾 B.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C.石灰窑的白色烟尘 D.白色建筑垃圾 3. 震惊世界的日本神通川“痛痛病”是由于人们食用了含( C )的稻米引起的病变。 A.甲基汞 B.铬 C.镉 D.铅 4.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1类区昼夜间标准为( D )。 、55 、50 、55 、45 5.酸雨是指PH<( C )的降水。 A. B. C. D.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有机物降解的共同规律是:首先在细胞外发生水解,然后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降解后期产物 NO等,在都是生成各种有机酸,在有氧条件下,继续发生分解为无机物,其最终产物是CO2、H2O及 3 缺氧条件下发生反硝化、甲烷发酵和酸性发酵过程,最终产物除CO2、H2O外,还有NH3、有机酸和醇等。 2.固体废弃物的定义、按来源分类及特点是什么? 固体废弃物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 固废分类及特点:

地球概论期末考试试卷-B卷-2012-2013

黄冈师范学院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考试课程:地球概论考核类型:考试B卷 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黄勇奇 考试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考试班级:地理2012级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之 间的夹角,就是所在地的。 2.是纬度度量的自然起点所在,是地理坐标系的横轴;是经度度量的人为起始所在,是地理坐标系的纵轴;二者的交点即为地理坐标系的原点。 3.就是以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想的球体,天文学用作表示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 4.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看起来,地外的天空,包括全部日月星辰,概无例外地以相 反的方向(向西)和相同的周期(1日)运动。这种视运动被叫做。 5. 举出下列天球大圈的两极: 地平圈_____ ______ 天赤道_____ ______ 黄道_____ ______ 6. 在天文学上,表示天体亮度等级的叫;表示天体光度等级的 叫。 7. 、、和,被称为60年代天文学的“四 大发现”。 8.现代宇宙学所研究的宇宙或科学上的宇宙,是指“观测到的宇宙”,即现在能够 观测的现象的总和,实质上就是。 9. 太阳大气可分、和三层。 10. 黑子极盛时,意味着太阳活动特别强烈,天文学上把这个年份称 为;黑子最少时,太阳显得最宁静,是。 11.彗星由、和三部分组成。 12. 傅科摆偏转的方向,因南北半球而不同:右偏,左偏。 13.太阳每日赤经差因季节而变化,以致太阳日长度发生季节变化:每日赤经差愈 大,太阳日便愈长;反之,则愈短。这种因季节而变化的太阳日,叫;

其全年平均值,叫。作为时间单位的太阳日是。 14. 在,只有恒显星和恒隐星,没有出没星;在,没有恒显 星和恒隐星,只有出没星。 15.在通常情形下,行星在恒星间自西向东运行,叫。但是,当行星在其 轨道上接近地球的时候,即下合前后的地内行星和冲日前后的地外行星,在天球上转变为向西运行,叫;经过短暂时间后又恢复顺行。在由顺行转变为逆行,或由逆行转变为顺行的短时间内,行星在恒星间停滞不动,被称为。 16.已知火星的会合周期为780日,那么其公转的恒星周期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扰动太阳的最明显的标志是() A.黑子 B.光斑 C.耀斑 D. 日冕膨胀 2.下面哪个行星不属于类地行星() A.水星 B.木星 C.火星 D.金星 3.月球绕转地球的真正周期为() A.朔望月 B.恒星月 C.近点月 D.交点月 4. 在下面的地球公转的周期中,最长的是() A. 恒星年 B. 回归年 C. 交点年 D.近点年 5.“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是什么月相?() A. 上弦月 B. 下弦月 C. 上蛾眉月 D. 下蛾眉月 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是什么月相?() A. 上弦月 B. 下弦月 C. 上蛾眉月 D. 下蛾眉月 7.“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是什么月相?() A. 上弦月 B. 下弦月 C. 满月 D.新月 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月相?() A. 上弦月 B. 下弦月 C. 满月 D.新月 9. 在下面几个因素中,哪个不影响太阳高度() A. 当地的地理纬度 B. 当日的太阳赤纬 C. 当时的太阳时角 D.当日的太阳赤经 10. 丰子恺作了一幅题为“杨柳岸晓风残月”漫画。根据图中的月相判断,哪一 幅是原作()

最新大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一、名词解释 1、资源基础: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2、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的储藏量。 3、条件储量:指已查明的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的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开采是不经济的。 4、远景资源:是目前仅做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的储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5、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6、最终可采资源:是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总和。 7、最大资源潜力:是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8、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既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能力。 9、承载能力: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10、吸收能力:即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二、简答题 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含义 参考答案: (1)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 (自然资源是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满足当前或未来需要的自然界中的空间、空间内天然存在的各种物质、物质存在形式及运动形式所含的能量以及物质运动变化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2)自然资源的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属于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不是由自然而是由人来界定的(自然资源是有人来界定的);

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范围是不断扩大);自然资源与人的文化背景、经济地位等决定(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有关);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及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是自然环境的一个方面); 自然资源不仅是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人文科学概念(是文化的函数)。 2、简述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可更新性的相对性 参考答案: (1)分类:分类依据不同分类方案也不同:如根据在地球圈层的分布,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五大类;根据用途分为工业资源、农业资源、服务业资源;根据更新的速度分为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又分为恒定性资源和临界性资源)。 (2)自然资源的可更新与不可更新是相对而言的,从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看,所有的资源都是可更新的,相对于人类利用强度,有些可更新资源被耗竭而成为不可更新资源,有些被误用、被污染而不可更新。 3、简述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参考答案: (1)稀缺性: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 (2)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一个整体的。 (3)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其空间分布是不均衡。 (4)多用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5)动态性:资源概念、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变的。 (6)社会性:资源是文化的函数,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能力,这说明自然资源具有社会性。 4.自然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1)自然资源在维持身体健康中的作用 (2)自然资源在物质文明中的作用 (3)自然资源在精神文明中的作用 (二)自然资源禀赋能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1)影响生产力布局(2)影响经济结构 (3)影响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4)影响产品质量

22年X学世界经济概论试卷AB卷期末考试题测试题模拟题带答案综合测试题期末考试卷模拟试卷自测卷试题4

试卷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目前,从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分布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D.制造业 2.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关贸总协定(GATT)主持的下列哪一回合谈判的结果() A.多哈回合B.安纳西回合 C.东京回合D.乌拉圭回合 3.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期是在() A.15世纪末16世纪初B.18世纪6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D.20世纪初 4.根据《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成员国年度政府总预算赤字不得超过GDP的() A.60% B.3% C.2% D.1.5% 5.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下列哪个国家没有成为世界经济中心()A.英国B.荷兰 C.法国D.美国 6.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下列不属于实体要素的是() A.劳动者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D.劳动工具 7.下列属于“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ASEAN B.NAFTA C.APEC D.EU 8.系统提出幼稚产业保护论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B.李斯特 C.凯恩斯D.普雷维什 9.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中,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是()

A.日本B.英国 C.德国D.美国 10.2011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居世界() A.第一位B.第二位 C.第三位D.第四位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20分) 1、七十七国集团是协调发达国家之间经贸关系的组织。() 2、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根据对世界市场的考察和公司自 身的战略目标,通过协议进行联合与合作的经营方式,属于股权式国际直接投资。() 3、工业结构“软化”是指工业重心由重化工业转为高技术工业、由劳动和资源密 集型工业转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趋势。() 4、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成员国之间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也协调一致,这种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指的是关税同盟。() 5、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点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比重急剧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从停滞转为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6、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传统分析方法,如果一国经济具有较高的开放度,采用 固定汇率较为有利。() 7、在WTO的法律框架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属于诸边贸易协定,仅 对签署方有约束力,成员方可以自愿选择参加。() 8、如果某国征收的所得税很高,则跨国公司将产品转入该国时,转移价格会定的 低些;将产品转移出该国时,转移价格会定的高些。() 9、根据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只有当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 势都具备时,才会形成对外直接投资,出现跨国企业。() 10、金本位制是一种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产业结构

《家园地治理: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20)2017

•《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20)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8.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是()。(1.0分) 1.0分 •A、 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 • •B、 教育水平的提高 • •C、 户籍制度变革 • •D、 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 关于“贫困陷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1.0分 •A、 贫困条件下的高生育率是导致贫困陷阱的重要原因 • •B、 高生育率增加了人口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 • •C、 应该使贫困地区的生育率为0,才能避免贫困陷阱 • •D、 生态退化又反过来助长了贫困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3 人力资本理念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1.0分)1.0分 •A、 威廉.夏普 • •B、 西奥多.舒尔茨 •

•C、 詹姆斯.托宾 • •D、 罗伯特.索洛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4 全球温度上升带来的后果是()。(1.0分)1.0分 •A、 干旱 • •B、 暴雨频繁 • •C、 水资源短缺加剧 • •D、 以上都是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5 大批量个性化时代的来临,与下列哪项技术密切相关?()(1.0分)1.0分 •A、 人工智能技术 • •B、 自动化仓储技术 • •C、 VR技术 • •D、 3D打印技术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6 以下邻避行为中,由于信息失真而导致邻避的是()。(1.0分)1.0分 •A、 垃圾焚烧厂建设邻避

自然资源学概论复习题

《自然资源学概论》复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自然资源综合评价 二、问答题 1、自然资源学的特点 2、自然资源的研究内容 3、试述世界和中国自然资源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三、填空题 1、自然资源学的特点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2、自然资源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 第一章自然资源学的特性 一、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 二、问答题 1、试论自然资源的概念 2、试述自然资源的特点 3、试论自然资源按循环周期长短的分类问题 4、试论自然资源按构成要素的分类问题 三、填空题 1、自然资源研究有三大方向,即、和。对自然资源概念的认识,地理学方向强调自然资源是,生态学方向强调自然资源是,经济学方向强调自然资源具有。 2、按照赋存条件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资源和资源2类;按照构成要素可以分为资源、资源、资源、资源和资源5类;按照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周期长段可以分为资源和资源2类。 第二章矿产资源 一、名词解释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评价储量表内储量表外储量品位工业品位边界品位剥

离系数(剥采比)夹石剔除厚度 二、问答题 1、试述矿产资源的特点 2、试述矿产资源按评价内容的分类 3、试述矿产资源按地质工作的阶段的分类 4、矿产资源评价的一般程序 5、矿产资源的保护的主要内容 三、填空题 1、衡量矿产资源数量的指标是,储量按照工业上的可开采利用程度可分为和2类。 2、衡量矿产资源质量的指标是品位,其中划分矿石和围岩的称为,划分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矿石和暂不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矿石的称为。 3、矿产资源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和2项,其中前者的主要途径有和2个;后者有、、寻找代用品、和5个。 第三章气候资源 一、名词解释 气候资源光电转换光化转换光能利用率(光化转换效率)临界温度积温学说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气候)生产潜力 二、问答题 1、气候资源的特点 2、气候资源的作用 3、图示并说明“热箱式”平板集热器的基本组成 4、太阳能电池的特点 5、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6、≥0℃、≥10℃及其以上持续期的农业意义 7、≥10℃活动积温的意义 8、积温的用途 三、填空题 1、为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人们通常通过一定途径将太阳光能转换为其他能量形式,常用的有转换、转换和转换3种转换类型。 2、按照半导体材料种类,太阳能电池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DOC)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DOC) 环境问题的概念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其中,狭义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大气恒定组分是指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km以下 的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的成分。主要由氮、氧、氩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此外,还有 少量的稀有气体,如氖、氦、氪、氙、氡等。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TSP是指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µm的颗粒物。而PM2.5是指可入肺颗粒物,悬浮 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µm的颗粒物。干洁空气则是指自 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的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

光化学反应是指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的反应。水体是指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与海洋。而水体污染则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的用途受到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通常发生在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中,由于生物营养元素的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指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 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的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而化学需氧量(COD)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 (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 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第一章 1.复活节岛的兴衰有什么教训和启示?P5 答:复活节岛的岛民一度建立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但是当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资源的承载力时,文明就走向衰败了。复活节岛的岛民没认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岛上,他们的生死存亡与小岛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如果他们不能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就只能看着资源一点点被消耗殆尽,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复活节岛的历史昭示后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开发利用,虽然在短期可以建立一个十分发达的社会,但是如果毫无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乃至到破坏的程度,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你如何理解环境经济中的消费?P6 答:一般经济学意义上所说的消费,是指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当前需要的活动。而如果我们把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就会发现消费的另外一层含义:在经济系统中用于制造消费品的物质材料全部来自自然界,经过加工后,一部分物质转换成为商品,一部分作为废弃物排入环境。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商品也会成为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因此,环境经济学中所说的消费,只是商品效用的消费,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费”掉。 3.帕累托、庇古等人对环境经济学的建立做了哪些奉献?P7 答:意大利社会学家兼经济学家帕累托曾经从经济伦理的意义上坍塌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最优”理论。这一思想后来被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奉为圭臬。由马歇尔提出,庇古等人做出了重要奉献的外部性理论,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基础。外部性理论认为,在没有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外部性表现为两个财政独立的经济单位的相互作用。 4.环境价值包括哪些内容?环境价值评估的作用有哪些?P11 答:环境价值可以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在实际应用中,经济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说明环 境与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2〕修正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确定国家、产额和部门的发展重点〔4〕评价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5〕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5.克鲁蒂拉的“舒适型资源”的价值理论及特点?P12-13 答:当代人直接或间接利用舒适型资源获得的经济效益是舒适型资源的“利用价值”;当代人为了保证后代人能够利用而做出的支付和后代人因此而获得的效益,是舒适型资源的“选择价值”;人类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的考虑,只是因为资源的存在而表现出的支付意愿是舒适型资源的“存在价值”。舒适型资源的特点:唯一性、真实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 6.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推测有哪些?P15 答:从本质上说,经济与环境是可以相互协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强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效率是重要的。同时也强调要公正分配发展的效益,代内和代际的社会公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前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以下可 持续性准则:〔1〕评估环境费用和效益的经济价值;〔2〕保护重要的自然资源;〔3〕防止不可逆转的损害;〔4〕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的范围内;〔5〕制定环境物品的“绿色”价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