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工商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摘 要
一个企业只有把握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前列位置。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指标是否良好运作,就需要财务报表作为可靠的数据来源。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投资者和债权人就能清楚的看出企业状况的好坏、以及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否达到预计标准,同时这些数据也是企业管理者分析企业运作情况所依附的重要信息。
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的财务报表为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为基础,通过明确的阐述其各个领域的状况以及成果和简单的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进行分析,反映出中国工商银行资金利用效率低、流动风险较高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财务报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是趋势,会计已经成为了国际通行的商业语言,财务报表也是会计中不可或缺的的一部分。作为一个上市企业,要想长久的在国际市场中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决策者来正确利用决策信息。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信息交错纷杂,且不同的决策者所需要的决策信息也不同,想要作出合理的决策,就需要在这些信息中进行甄别;要想做出更优质的决策,则需要的信息量就会相对增大。而财务报表正是对企业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成果等大量信息的综合描述。特别是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的不断规范,使得财务报表信息在财务管理中更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可以作为决策者、投资者、管理者、债权人有用的时效信息,以帮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积极的决定,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的财务报表为例,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
1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发展及背景和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是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这是世界上比较公认的说法。因为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工业逐渐大发展状态,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各方面的业务也变得繁杂,相应的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从银行进行大量的贷款,但是不能再像在工业大发展之前那样仅依据个人信用来贷款。在美国的两次经济危机中,个别企业向银行贷款,但是企业提供的是虚假的账簿,导致银行贷出款项收不回来,之后企业倒闭连带银行遭受金融危机。所以各家银行相对的就更加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1898年与1900年,美国纽约州银行协会先后提出借款人必须提交资产负债表并发布申请贷款须提交标准表格。之后的银行

便通过企业提交的资产与负债的信息来评判企业对借款的偿债能力。另外还提出了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一系列可作为判断依据的比率分析指标。比如美国学者Alexander Wall 提出使用财务比率法来评价企业的信用,防止出现贷款收不回的风险。所以在诸多的事实下,更多的学者倾向同意财务报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但事实上,财务报表分析并不是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也不仅仅开始于银行业对企业贷款的偿债分析,而是不同国家的经济环境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同。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几乎是同步于财务报表的产生的。第一次出现财务报表,就必然会出现相应的方式对其进行解读,将财务报表的内容转化为可利用的信息,就形成了财务报表分析。
虽说不同的学者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并没有多大的异议,但是对其发展的阶段却看法不一。王治安认为财务报表分析应该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20世纪中期及以前是以比率分析为主体的阶段;其次是20世纪中期到后期是以财务预测分析为主的阶段;最后是20世纪后期及以后是以资本市场为主体的分析阶段。而徐光华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从最初的信用分析、投资分析到后来的内部分析。但是在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环境下,需求者对于财务信息的要求不同使得其进入人们视线而产生差异。所以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历程是在不断地完善,进而形成丰富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发展长久的财务报表分析在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一个高度浓缩且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其意义是较为突出的。如上文提到的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作为银行业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也可以作为企业管理者的可靠信息来源来评判该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可作为投资者判断企业能否可以长久发展来决策是否进行资金投入。
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简介及战略
2.1 公司简介
中国工商银行于1984年1月1日成立。2005年10月28日,该行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7日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在香港联交所同日挂牌上市。经过多年的奋斗努力和持续稳健的发展,该行以进入世界领先大行行列,也成为国内四大行之一。该行拥有强有力的竞争力和优秀的创新团队,更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保持着稳健的盈利能力,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推动了银行业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中国工商银行作为四大行之一,在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经营将“社会责任为己任”的思想也融入其中,积极响应保护环境、多为社会做贡献、维护公共利益、参加公益事业,为整个社会起了一定的带头作用

。此外,在2015年,该行获评《欧洲货币》“全球新兴市场最佳银行”,连续三年位列《银行家》全球1000家大银行和美国《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首。
2.2 公司战略
中国工商银行很重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坚持跟着制定的战略脚步谋发展。自2005年股改之后,克服国际金融的影响,把握历史机遇,以“经营转型”的发展战略核心为战略主线,贯彻这一思想,推进模式深化改革,在各项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况下同步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了很大的新突破,维持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跻身国际先进银行之列。未来三年,中国工商银行会继续提质增效发展,减少不良贷款,实施信贷管理基础再造;构建新型经营框架;在信息化普遍的现在,全面实施信息化银行;深化体制改革,夯实基础,稳定增益。在跨境跨市场上实现新的突破。
3 中国工商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分析
各方要想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唯有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但财务报表的信息较为概括,如果想通过报表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就需要对报表进行数据分析。
3.1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又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是企业的静态体现。资产负债表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部分。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既定平衡公式,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将某一时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项目排列编制而成。要想进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就要先学会阅读这一类型的表格。因为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它的增减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上升时候,表明企业在资金实力方面有了大幅的提高;反之则是负债大规模增长,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账务的能力也在下降。
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为例来进行分析。详见表1。
3.1.1资产负债表总体状况分析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经营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我们从表1可以看出,2015年末,中国工商银行总资产222,097.80亿元,比上年年末增加了15,998.27亿元,增长了7.8%。其中,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减少4,636.89亿元,下降了13.2%,占总资产的13.8%,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民银行多次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导致的;投资增加了5,767.26亿元,增长13.0%,占总比的22.5%;各项贷款增加了9,071.35亿元,增长了8.2%,占总比的52.5%。由此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

贷款增长平稳均衡,投向结构合理。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从表1可以明确看出,在2015年末,总负债204,092.61亿元,比2014年末增加13,366.12亿元,增长7.0%。客户存款、应付职工薪酬、衍生金融负债、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同比上升,向中央银行借款、卖出回购款项、公允价值计量的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同比减少。客户存款是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客户存款的大幅上升证明该企业效益良好。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由表1可以得出,2015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8,005.19亿元,比2014年末增加2,632.15亿元,增长17.1%。由于当年该企业实现净利润及非公开发行境内优先股,致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17,894.74亿元,增加2,586.15亿元,增长16.9%。资本公积比去年增加了70.89亿元;盈余公积增加272.88亿元,该数据的增加与否体现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否良好,盈余公积越高偿债能力越高。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说明该企业发展潜力不小。
直观的可以得出以下表格数据。
单位:亿元
2015年 2014年 增长比
总资产 222,097.80 206,099.53 7.8%
总负债 204,092.61 190,726.49 7.0%
所有者权益 18,005.19 15,373.04 17.1%
3.2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及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称为动态报表;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既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所以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利润表是依据“利润=收入—费用”这一基本关系计算的,真实的反映了企业经营资金如何运动。
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润表为例,详见表2。
3.2.1 利润表的总体状况分析
2015年该企业出现利差收窄、风险成本的不利状况,但是领导者通过积极的创新及改革,注重节约,各方面严格防控,将不利的状况控制到可控范围,实现了净利润2,777.20亿元,比2014年增加14.34亿元,增长了0.5%,总体保持了稳定的盈利状况。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10%;平均资产回报率1.30%。另外,为了更好地适应日益竞争的市场,该企业加强了对资产负债的管理力度,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流动性管理和利率定价管理,严格控制负债及成本,从而实现各项目稳定增长。比如,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6,588.9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976.47亿元,增加了387.55亿元,同比增长了5.9%。其中2015年利息净收入5,078.67亿元,2014年是4,935.22亿元,增加143.45亿元,同比增长2.9%;非利息收入也从2014年的1,653.7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97.80亿元,增长14.8%,占营业收入比为27.2%,提升了2.1个百分点。营业支出3,381.12亿元,增长13.0%,其中包括营业税金及

附加增加了0.969亿元;业务及管理费1,778.23亿元,增加了1.562亿元,增长0.9%;由于该企业严格把控成本管理,成本收入下降至25.49%;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69.93亿元,增长53.3%。所得税费用855.15亿元,增长0.2%。
直观可得出以下表格数据。
单位:亿元
2015年 2014年 增长比
营业收入 6,976.47 6,588.92 5.9%
营业支出 3,381.12 2,992.80 13.0%
利息净收入 5,078.67 4,935.22 2.9%
净利润 2,777.20 2,762.86 0.5%
所得税费用 855.15 853.26 0.2%
3.3 现金流量表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指在一固定期间内,该企业的现金的增减变动情形,主要反映了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现金流量表作为一个分析企业短期生存能力的工具,实时反映了企业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动态情况,为企业是否良好经营提供了证据。现金作为企业的血液,一个企业在正常经营中会持续不断的创造利润,现金收益充裕,可以实时实现一部分现金支出,证明该企业发展状态良好;反之,如果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现金流量无法及时支付股利、发放工资或者保持股本,还需要进行借款来维持企业运作,那么此时就出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隐患,揭示了该企业存在严重的发展问题。
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为例,详见表3。
3.3.1 现金流量表的总体状况分析
因为该企业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下降、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增长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比上年增加致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11,371.64亿元。现金流入31,880.98亿元,比去年增加了7,273.90亿元;现金流出20,563.34亿元,比去年减少2,029.17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367.32亿元。其中由于发行债务证券导致现金流入1,615.37亿元;由于偿还债务证券和股利致使现金流出1,982.69亿元。由于债券投资变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为6,669.61亿元。现金流入13,826.54亿元,比去年增加3,659.36亿元;现金流出20,469.15亿元,增加了8,861.56亿元。
可以直观得出以下表格数据。
单位:亿元
2015年 2014年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经营活动 31880.98 20563.34 24607.08 22592.51
筹资活动 1615.37 1982.69 1314.96 1578.40
投资活动 13826.54 20469.15 10167.18 11634.59
4 分析公司财务和经营能力
企业能否更好地长久经营,跟其财务状况是否良好有很大关系。一个企业收支平衡、外债较少且可偿还,证明该企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相反的如果一个企业入不敷出,难以偿还债务且不能很好地发放股利,整个企业不能继续合理的运作,说明其经营能力低下、发展战略有问题,并且长期不能按时偿还债务,会导致企业的信誉下降,之前合作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