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高考政治要求背诵的完整版本

2016年高考政治要求背诵的完整版本

2016年高考政治要求背诵的完整版本
2016年高考政治要求背诵的完整版本

2016年高考政治要求背诵的主观题答题要点

宜春三中

一、经济生活要求背诵的

(一)、与价格有关的知识点(价格变化的原因、稳定价格的意义和措施)

1、价格变化的原因:

(1)价值的决定价格(包括各种成本)

(2)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包括国际供求关系的影响)

(3)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自发性,导致了市场的无序性(比如哄抬物价和囤积居奇等)

(4)消费者的盲目消费,不理智消费推高了物价

(5)流通中货币量超过了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2、稳定物价的措施

(1)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和管理,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竞价空间

(2)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搞活流通,降低商品的流通成本

(3)增加生产保障商品供给,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4)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5)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理智消费,避免盲从

3、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②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③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也有影响。

4、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2、与消费有关的知识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观念、消费的作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影响消费的因素有生产、收入、物价和消费观念;解决措施也是从以上的几个角度回答)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和收入差距影响居民消费需求。

(2)物价影响生活消费需求,物价上涨,居民购买力降低;物价下降,居民购买力提高。

(3)生产决定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

(4)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

(5)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6)提高消费水平,有利于优化消费、出口和投资的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新产业、企业要创新产品

(8)大力发展经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消费信贷

(9)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大调节力度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

(10)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政策,稳定物价、规范市场秩序

(11)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消费质量和安全、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理智消费绿色消费

3、与国家有关的知识点(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国家如何村级国民经济有好又快的发展)

1、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政府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政府贯彻落实可续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根据题目中具体反应的情况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社会保障问题,物价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等)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5、与企业有关的知识点(企业成功的三个因素、价格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企业要协调劳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小型微型企业的地位作用注意很多作用意义适用于所有的企业)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立足市场,找准定位。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引进了和走出去湘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要抓住时机做好兼并和强强联合。

6、与劳动者或消费者有关的知识点(劳动者的择业观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合法维护、劳动者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增强、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

(1)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并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择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2)劳动者要自觉履行劳动义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7、与财政有关的知识点(财政的作用、财政政策的内容、财政对民生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税收的特点、税收的作用、依法纳税)

(1)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4)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5)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6)实行结构性减税能够优化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推动企业发展。

(7)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可以避免对同一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8)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比重,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

8、与收入有关的知识点(生产决定收入分配、我国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收入分配公平的体现、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发展;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落实分配政策,建立分配调节机制。

(5)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6)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7)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加强税收调节。

(8)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

9.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政府(国家)

①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具体表现: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规经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制定并完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强信息引导,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健全社保制度,建立并完善预警机制。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企业

①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②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自觉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

(3)消费者,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10、有关资源配置的命题(涉及知识要点: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市场局限性、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合理调整资源流动。

(2)加强诚信建设,完善市场法律和规则,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4)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应经济规划,出台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5)完善市场法律和法规,加强对市场的行政监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6)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调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

11、有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命题(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市场配置资源、企业经营、消费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角度一:从经济生活主体角度分析

①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②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③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角度二:从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角度分析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④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⑤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⑥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角度三: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合理引导资源配置。

②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相应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2、有关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命题(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经济竞争

与合作、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宏观调控)

(1)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接受挑战。

(2)提高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学会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坚持品牌发展战略。

(4)坚持市场多元化,合理规避市场风险。

(5)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6)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7)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8)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13、与产业有关的知识点(发展某种产业的原因或有利条件、如何发展某种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和措施)

答案的组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总结:

一、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等)

二、市场需求(消费需求等)

三、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

四、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2、发展某产业的意义(后果)

(1)有利于开发本地资源,扩大和活跃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有利于提升发展某产业,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3)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经济、提高居民收入

(4)有利于增加供给,满足某项需求

(5)结合其自身特殊性的特殊意义

14、如何解答有关“用工荒”的命题(所有制结构调整、就业的意义、促进就业的措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经营措施、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所有制结构调整,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不断发生。

(3)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由单纯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科技进步转变。

(4)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竞争优势。

(5)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6)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引导劳动力资源的流动。

(7)企业调节生产规模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二、政治生活要求背诵的(答主观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析主体)

1、与公民有关的知识点(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的原则)(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我国公民和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2)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和政治自由结合材料从中选择)和履行政治义务(从几个义务里面选择与材料向符合的)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和衣服像统一原则,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像结合原则

(4)公民依法参与公共社会管理,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参加民主决策的意义和进行民主监督的注意点)

2、与政府有关的知识点(政府的性质、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政府的职能、政府的依法行政和接受监督树立政府权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2)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政府要履行管理和服务的只能,要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文化建设的职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4)政府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做到审慎用权,做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自觉接受监督,树立政府权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与人大有关的知识点(人大的性质、职能和民主集中制原则)(1)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

(2)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即其他国家机关有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的监督

4、人大代表有关的知识点:

(1)人大代表是我国各级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具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2)人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要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与中共有关的知识点(中共的地位、性质和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论体系。

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

范作用。

6、与民族有关的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和宗教政策的内容)

(1)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优越性(有四个点,根据材料进行选择)

(4)我国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平等与共同繁荣

7、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关的知识点(人大代表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与国际关系有关的知识点(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 (1)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4)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5)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

(6)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8)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新秩序

三、哲学要背的知识点

1、马哲的分版块(大综合、小综合、单一原理及其对应的课标题目

2、单一原理对应的方法论必须要记熟,不可张冠李戴

3、关于各小综合的知识点(关于物质与意识、关于意识的能动性、关于规律、关于真理、关于实践、关于联系、关于发展、关于矛盾观点、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等)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规律”的相关知识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规律要

受到惩罚。

?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3、“意识能动性”的相关知识

与意识能动性有关的哲学知识: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因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和预见性。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4、“真理”的相关知识

关于真理的相关知识点

(1)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是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4)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发展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实践”的相关知识

关于实践的观点

(1)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6、“联系”的观点

关于联系的相关知识

(1)、联系的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把握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部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法。

着眼整体性;遵循内部结构有序性;注重内部结构优化;综合的思维方式

7、“发展”的观点

(1)世界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结合的观点

(3)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要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的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8、“矛盾”的观点

(1)矛盾的概念原理

1)“一分为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这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反对片面地看问题。2)“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对立……,统一………。这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统筹兼顾,全面看问题,反对片面地看问题。3)相互转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成消极方面向积极方面的转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是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正确解决矛盾,不能回避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不同事物;不同阶段;矛盾两个方面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的灵魂、基础、关键)

(4)矛盾的普特关系原理

?关系:相互联结(共性寓于个性当中;个性离不开共性);相互转化。方法论: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两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起来

(5)主次矛盾原理

?含义: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次要矛盾

?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方法论: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解决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主次方面原理

含义: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次要方面

关系:相互排斥、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9、“创新”的相关知识(辩证的否定观)

含义:自己否定自己,自发发展自己

实质:既肯定又否定,是扬弃

与联系、发展的关系: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方法论:创新意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10、“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性质,决定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就促进;不适合就阻碍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适合经济基础就促进经济基础;不适合经济基础就阻碍经济基础;为落后经济基础服务就阻碍生产力;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就促进生产力

(4)群众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物质财富创造者;精神财富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把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取向的最高价值标准。

(5)“价值观”的相关知识

1)人生价值观: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即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评价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2)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对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人生道路选择有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原理(社会历史性;多样性)

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多样性和主观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就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会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社会历史性。

4)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标准原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5)价值创造与实现原理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客观: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基础)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的统一中实

现价值

三、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价值

主观: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提高个人素质;理想

信念、正确价值观引导。

一、文化生活要求要背的知识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对人包括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和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的表现。)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2)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文化影响人通过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文化影响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2、教育的作用(教育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4、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态度和原则、传播途径、传播手段特别是大众传媒的特点)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2)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论界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文化交流要利用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既要面向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文化的创新(根本途径、基本途径、主体和应该反对的错误观点)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是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是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6、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原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和措施)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文化始终是温习中华各族人们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文化的特点是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其原因是具有包容性(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4)怎样弘扬在书本上哦

7、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8.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1)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2)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性。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文化的力量。

9.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理论依据: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现实意义: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10.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必须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11.怎样发展大众文化

(1)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第一,应积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第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第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企业:

①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发展大众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3)公民或青年学生:

①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2.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发展先进文化、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

(5)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3.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国家: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青年学生: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推陈出新、博采众长。

④培养创新精神,推进中华民族的传承和创新等。

14.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年学生应发挥什么作用?

⑴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⑵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⑶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⑷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15.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通过自省、自律等方

⑷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

⑵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

德目标。

⑶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最完整版)

必修一《经济生活》必背知识 1、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内涵: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2)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1)①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所以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人们收入差距扩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物价下跌,人们购买力提高。(3)居民的消费还受消费观念的影响,要提高消费水平还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反对过度超前消费;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反对滞后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对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4、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5、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 为什么: (1)必要性: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怎么样: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科技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与

2016考研政治知识点《中国制造2025》的总结

2016考研政治知识点《中国制造2025》 的总结 《中国制造2025》是经李克强总理批准、国务院印发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主要部署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结合知识点来说,主要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针对《中国制造2025》总结一下知识点,供各位考生备考: 首先是实现制造强国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其次是实现制造强国的任务和重点。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一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二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三要强化工业基础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四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五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六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七要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 在政治的考试中,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很多的知识点是必考的内容,针对这些知识,我们应该使自己必须记会,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变得简单。今天来看看高中政治考试必背的90个知识点,或许会对你有用哦! 经济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两个属性:价值和交换价值 1.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价格也越高,越小,价格也越低,成正比 3.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 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当供大于求是,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花30天的时间。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 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因为系数低,说明花在吃饭上的钱很少,剩下的钱可以用在娱乐上、装修、购买奢侈品 10. 中学生的消费观: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消费,同时不可以盲从别人,消费的时候要理智,平时消费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尽量少买或者不买对环境有危害的商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2020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必修一《经济生活》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②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 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 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通 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解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⑤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管理者、经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者的素质;实行“强强联合”; 8、为什么重视就业?解决措施? (1)重视就业的原因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党和政府 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小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精选范文

小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小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生活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怎样做某一件事?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 ①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 ②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的发展,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内容: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 ②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微观上把握——各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怎样做某一件事?

(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 ②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 ④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 ⑤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②坚持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接受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⑤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3.人大代表为什么这样子做或怎样完成一件事

2016考研政治真题:毛中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2016考研政治真题:毛中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D A.群众路线 B.独立自主 C.改革创新 D.实事求是 解析:正确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 A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立足点,哲学原理是矛盾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C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内涵,与题干无关。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B A.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解析:正确答案 B 本题比较简单,是对《论十大关系》基本内容的考查,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论十大关系》是一篇比较重要的政治报告。 A是1956年周恩来提出来的,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c 是党的八大1956年9月份提出来的,《论十大关系》的时间是1956年4-5月份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7.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特征,但是,这些新的阶段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 B 、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C 、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社会生产的矛盾运动过程 D、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的有机统一过程 解析:正确答案B本题的干扰项比较多,但其实考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A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是进入21世纪提出来的,而初级阶段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已经系统阐述了。 CD本身表述没有错误,但与题干无关。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总结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总结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试。其中政治学科的复习,需要学生们掌握好每个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⑴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⑵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①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⑵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

管理.等。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①:公平的含义: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财政及其作用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⑴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高考政治必背大题知识点

高考政治必背大题知识点 高考政治大题知识点 1考点: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之所以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是由工人阶 级的阶级性质和它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工农联盟是我国的政权基础。以工农两 个阶级的联盟为我国政权的基础,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工农联盟代表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不但构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实基础,而 且表明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充分的民主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 主和对敌人专政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就不 可能对被统治阶级实行强有力的专政;不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 就难以得到保障。 2考点: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 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历史上第一次实 现了大多数人的民主。 3考点:理解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考点: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的宪法,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 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精品】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高中政治必修课背诵提纲整理

【精品】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 经济生活背诵提纲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⑴价值决定价格。劳动生产率、原材料、流通→成本→价值量→价格 ⑵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天气、政策、市场炒作、消费心理等 →供求关系→价格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2.价格变动的影响: ⑴影响生活(消费者、需求量): ①影响商品的需求量:价格上升,减少购买;价格下降,增 加购买。 需求有弹性: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大。 ②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上升,其互补商品的需 求量减少,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 ⑵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会压缩生产 规模,减少产量;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分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某种生产要素的 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其使用量;价格提高,减少其使用量。 3.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水平与当前收入正相关。 ②未来收入预期。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可能预支将来收入,加大当前消费;预期未来收入减少,会节制当前消费。 ③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 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预期,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保持物价稳定。 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居民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性的消费者。 4.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生存消费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降低。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性的消费者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B、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需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3、金属货币与纸币

区别联系 货币货币是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纸币不是商品;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短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使得纸币升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增强,给居民带来实惠。但从长远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措施紧缩型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 紧缩型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发行量)。扩张型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 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发行量)。 5、结算有哪两种方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及优点是什么? 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

2014江苏小高考政治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思想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 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审议通过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2013年12月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了我国探月工程的新征程,首次实现 A.绕月飞行 B.太空行走 C.深空探测 D.月球软着陆3.2013年9月29日,我国力争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该自由贸易试验区位于 A.深圳 B.上海 C.天津 D.厦门 4.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中国政府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于2013年11月23日宣布划设 A.南海防空识别区 B.东海防空识别区 C.黄海防空识别区 D.渤海防空识别区 5. 2014年2月7日,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开幕。其举办地是 A.韩国平昌 B.加拿大温哥华 C.俄罗斯索契 D.意大利都灵6.图1所示,从2013年3月4日至2014年2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总体变化中,可 以看出 A.美元的汇率升高 B.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C.美元对人民币升值 D.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7.公益“飞侠”邓飞通过微博,发出为贫困山区学生开展“免费午餐”活动,仅24小时内就收到善款46 万元,“微公益”彰显着人间大爱。这启示我们,对待金钱应该坚持 A.取之有道、取之有德 B.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C.量人为出、适度消费 D.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8.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厂家,有赔有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决定该商品价值量的是 A.各厂家的生产效率 B.商品的供求关系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厂家的个别劳动时间 9.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期大家利用智能手机安装打车软件,使打车更方便、快捷、实惠,改变了以往的打车方式。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消费对生产的升级起导向作用 C.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D.消费带动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10.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图1

高考政治背诵知识重点三篇

高考政治背诵知识重点三篇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下是为您推荐。 高考政治背诵知识点1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没有文化的底蕴。 传统文化继承主要有:传统习俗的继承(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③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④传统思想的继承(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有:相对稳定性(既保留基本特征,又因时而变);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我们既不能搞全盘否定、全部抛弃,也不能全盘肯定、全部继承。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保持和弘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文化继承与发展 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是辩证地统一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

然要求。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推动。 教育是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高考政治背诵知识点2文化的本质含义 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文化影响着个人、民族和国家,个人、民族和国家在其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的文化。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文化具有自身运行的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文化发展可能会超前或滞后于经济、政治)。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

2021高考【政治】年高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word打印版整套下载)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2015年高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B、必须用于交换。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①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需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3、金属货币与纸币 区别联系 货币货币是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纸币不是商品;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短期内适

小高考,政治,必修二(非选班)知识点

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分别是什么? (1)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本质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1)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为:我国人民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在我国,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 3、我国人民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有哪些?

(1)人民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而且表现在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即人权)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有: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权利,行使该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平等地受法律保护,犯罪行为平等地受到法律制裁。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点(必背)

政治选修: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必备知识点)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考点1:国家性质 (1)国家性质的含义 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考点2:专政与的关系 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 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围,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考点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相互区别 两者含义不同。 ①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相互联系 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 ②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③政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国体是影响政体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来势力、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都可以成为影响政体的因素。 考点4:代议制的含义 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考点5: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管理形式,即制与君主立宪制。(1)制与君主立宪制 ①制 制,是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政体是遵循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政体。在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②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相对于君主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被认为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基本管理形式。 (2)议会制和总统制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委员会制国家。 ①议会制:又称阁制、议会阁制、责任阁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

江苏省2013小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思想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 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部署。其中新增加的内容是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社会文化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 2.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标志着我国海军跨入航母时代。该航空母舰名称是 A.武汉舰B.辽宁舰C.青岛舰D.徐州舰 3.2012年10月,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 A.余秋雨B.贾平凹c.韩寒D.莫言 4.2014年将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是(南京青奥会砳砳、上海世博会海宝、北京奥运会福娃、广州亚运会乐羊羊) A B C D 5.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质优价廉”;作为经营者,则强调“优质优价”。尽管两者关注点有所不同,但都说明商品(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 A.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使用价值比价值更重要 C.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D.只有通过交换才有使用价值 6.新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蛇年普通纪念币,该纪念币与现行流通的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作为货币,该纪念币的基本职能是(考查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世界货币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7.国家发改委决定从2013年2月25 起上调成品 油价格。如右图所示,一般来说当汽油价格(用P 表示)上涨,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用Q表示) (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A.由Q1向Q2变化 B.由Q2向Q1变化 C.由P2向P1变化D.由P1向P2变化 8.我国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下列直接体现这一作用的是(考查财政的作用) A.推动和谐社会建设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支持西部地区建设D.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使合法收入得到有力保护,过高收入得到合理调节,隐性收入得到有效规范,非法收入予以坚决取缔。下列属于调节过高收入的措施是(考查税收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 A.提高最低工资标准B.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 C.健全全民医保体系D.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10.2013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这一措施体现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是(考查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道德手段 11.频繁的雾霾天气使人们更加关注空气质量,并在讨论PMl、PM2.5、PMl0的中文名称。但正如央视微博所评论的“其实叫什么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蓝天”。实现“蓝天梦”需要(考查科学发展观) A.加大投资,增强国力B.降低速度,停止建设 C.统筹城乡,保持均衡D.科学发展,又好又快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详解分析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百喻经》中有一则谚语,有一个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之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谚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去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2.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A,200% B,50% C,100% D,20%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 A,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B,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C,全面自由化与放松金融监管 D,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A.改革创新 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 D.群众路线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7.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特征,但是,这些新的阶段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这表明,社会主义初

高考政治必背大题框架整理

高考政治必背大题框架整理 高考政治必背大题框架 (一)政府(国家)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 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

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4、(哲学)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三)政党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⑥加强党的建设;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⑨我国的政党制度。 (四)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