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波与卫星通信(第二版)

微波与卫星通信(第二版)

微波与卫星通信(第二版)
微波与卫星通信(第二版)

?产品名称:卫星通信

?ISBN编号: 9787560621401

?出版时间: 2008-12-1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页数: 228

?版次印次: 1

?作者: 夏克文主编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印数: 1

通信原理作业

通信原理作业 姓名:李士锦 班级:通信111班 学号: 20127053

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 摘要: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是当前主流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在诸多3G 技术标准中,又以3GPP制定的标准最具影响力。近几年来,WCDMA、TD-SCDMA、HSPA等各种系统已经逐步在全球大规模部署。同时3GPP又启动了LTE、HSPA+、LTE-Advanced等长期标准演进项目。而LTE作为一个即将被广泛应用的通信标准,势必会成为我国通信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关健词: LTE 、TD-LTE、OFDM、 引言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在“移动通信宽带化”趋势下,为了对抗WiMAX等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市场挑战。LTE也被通俗的称为3.9G,具有100Mbps的数据下载能力,被视作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it/s与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 1、背景与概述 1.1 什么LTE 2004年底,正当人们惊讶于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iMAX)技术的迅猛崛起时,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也开始了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UMTS)的长期演进(LTE)项目。这项技术和3GPP2的UMB技术被统称为E3G。由于这种技术已经具有某些第四代通信技术的特征,甚至可以被看作“准4G”技术,为了能和可以支持20MHz带宽的WiMAX技术相抗衡,LTE也必须将最大系统带宽从5MHz扩展到20MHz。为此,3GPP不得不放弃长期采用的CDMA技术,选用 OFDM/FDMA技术。 1.2、LTE项目启动的背景 1.2.1 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 3GPP启动LTE项目的表面原因是应对WiMAX标准的市场竞争,但是其深层原因是移动通信与BWA技术的融合。BWA早期定位于有线宽带接入技术的替代,其发展经历了从固定局域接入向游牧城域接入,再向广域移动接入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明显的“宽带接入移动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移动通信技术也向能够提供

微波与卫星通信部分考试题

1、常见的典型地面微波通信系统包括(长途微波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 2、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者反射无线电波。 3、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又进一步分为(PHD微波通信)和(SDH微波通信)两种体制。 4、微波通信的最基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微波)、(多路)和(接力)。 5、卡塞格林天线是由(初级喇叭辐射器)、(双曲面副反射器)和(抛物面主反射面)三部 分组成。 6、卫星天线根据波束的宽度可以分为(全球波束天线)、(点波束天线)和(区域波束天线)。 7、GMSK是在MSK之前加上一个(高斯滤波器)。 8、信道分配方式分为(预分配方式)和(按需分配方式),预分配分为固定预分配和按时 预分配方式,按需分配方式是一中分配方式可变的制度,这个可变实在按申请进行信道分配变化的,通话完毕后,系统信道又收归为公有。 9、频分多址技术的应用特点,FDMA的分类(每载波多路MCPC-FDMA、每载波单路 SCPC-FDMA和卫星交换SS-FDMA)。 10、无线通信中主要的电波传播方式有(空间波)、(地表面波)和(天波)三种。 11、我们把hc/F1=0.577时的余隙成为自由空间余隙,并用h0表示,h0=0.557F1 (可做名 词解释) 12、视距微波通信常常根据路径余隙hc的大小将线路分为三类:当h c≧h0称为开路线路, 当0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所谓移动通信就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与固定物体之间的通信比较起来,具有一系列的特点,主要是:(1)移动性。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卜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3)噪声和干扰严重。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 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如3G;无绳系统,如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DECT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动通信的种类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不同可以分为(1)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为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km,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W。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2)蜂房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

微波通信原理的详细介绍

微波通信原理的详细介绍 我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共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一般说来,由于地球曲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长距离微波通信干线可以经过 几十次中继而传至数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微波站的设备包括天线、收发信机、调制器、多路复用设备以及电源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为了把电波聚集起来成为波束,送至远方,一般都采用抛物面天线,其聚焦作用可大大增加传送距离。多个收发信机可以共同使用一个天线而互不干扰,我国现用微波系统在同一频段同一方向可以有六收六发同时工作,也可有八收八发同时工作以增加微波电路的总体容量。多路复用设备有模拟和数字之分。模拟微波系统每个收发信机可以工作于60路、960路、1800路或2700路通信,可用于不同容量等级的微波电路。数字微波系统应用数字复用设备以30路电话按时分复用原理组成一次群,进而可组成二次群120路、三次群480路、四次群1920路,并经过

数字调制器调制于发射机上,在接收端经数字解调器还原成多路电话。最新的微波通信设备,其数字系列标准与光纤通信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完全一致,称为SDH微波。这种新的微波设备在一条电路上八个束波可以同时传送三万多路 数字电话电路(2.4Gbit/s)。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采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近年来我国开发成功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其中心站采用全向天线向四周发射,在周围50公里以内,可以有多个点放置用户站,从用户站再分出多路电话分别接至各用户使用。其总体容量有100线、500线和1000线等不同的容量的设备,每个用户站可以分配十几或数十个电话用户,在必要时还可通过中继站延伸至数百公里外的用户使用。这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对于城市郊区、县城至农村村镇或沿海岛屿的用户、对分散的居民点也十分合用,较为经济。微波通信还有“对流层散射通信”、“流星余迹通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设计方案 指导老师:刘祖军 小组成员: 01114016 屈晓芳 01114024 郝静 01114025 刘小彤 01114027 赵琨 01114040 李琦

一、卫星通信的起源和发展 1945年,英国科幻大师 Arthur. C. Clarke 在英国《无线电世界》杂志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无线通信科学设想论文,题为《地球外的中继》,这篇论文详细地论证了卫星通信的可行性。按照他的这一设想,研究人员开始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实现通信的探索。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一颗名为Sputnik Ⅰ的小型卫星,这标志着卫星通信的开始。 近几年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加、日和欧洲国家都已或计划建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构成陆、海、空的立体化移动通信网,沟通国际上乃至全球范围的世界漫游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充分展现了卫星通信的优势和特点,它不仅可以向人口密集的城市和交通沿线,也能向人口稀少的地区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尤其是对正在运动中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个人提供通信服务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卫星移动通信以VSAT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为基础,结合空间卫星多波束技术、星载处理技术、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综合运用,是更高级的智能化新型通信网,能将通信终端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实现世界漫游,从而使电信网发生质的变化。 按卫星运行轨道来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同步轨

道(GEO)、中轨道(MEO)和低轨道(LEO)系统。GEO系统技术成熟,成本低。对于GEO轨道,利用三颗卫星可构成覆盖除地球南、北极区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本文中所设计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主要覆盖东南亚地区,地面终端为手持机,为GEO 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天线有140个点波束,EIRP:73dBW,G/T:15.3dB/K,支持数据速率9.6kbps, 至少能提供10,000路双向信道,频段为L波段,上行1626-1660MHz,下行1525-1559MHz。 该系统设计思路为:用户终端→信息编码→调制器→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卫星接收、下变频→解调、路由→上变频、发射→接收机与解调器→用户终端。 图1.系统组成图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第50卷 第6期2017年6月 通信技术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Vol.50 No.6 Jun.2017 ·1093· doi:10.3969/j.issn.1002-0802.2017.06.00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肖龙龙1,梁晓娟2,李 信1 (1.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航天指挥系,北京 怀柔 101406;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兼具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的特点,使其优于其他通信手段,保证了实时、灵活、高效的通信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领域。分析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根据移动通信卫星的轨道类型,分别介绍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并详细阐述卫星移动通信在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归纳卫星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卫星通信;通信领域;移动通信;轨道 中图分类号:TN9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7)-06-1093-08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XIAO Long-long1, LIANG Xiao-juan2, LI Xin1 (1.Department of Space Command, PLA Academy of Equipment, Beijing 101416, China; 2.Qinghai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Xining Qinghai 810008, China) Abstract: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is makes it superior to oth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b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communi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analyzed firstly, the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orbi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L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described. Secondly, the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civil and military fields are discussed, an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summarized. Key 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fi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orbit 0 引 言 卫星移动通信在通信业务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它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能够实现对海洋、山区和高原等地区近乎无缝的覆盖,可满足各类用户对移动通信覆盖性的需求。卫星移动通信依靠卫星通信的特点,在移动载体上集成了卫星通信系统或者卫星通信终端,从而实现载体在移动中的不间断通信。移动载体既可以是飞行器和地面移动装备,也可以是海上移动载体和移动单兵,大大扩展了移动卫星通信的使用范围和环境适应性,使其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文从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出发,介绍国内外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卫星移动通信在军民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收稿日期:2017-02-22;修回日期:2017-05-20 Received date:2017-02-22;Revised date:2017-05-20

(完整版)卫星通信的优势及应用

卫星通信的优势及应用 卫星移动通信凭借其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影响等优势,与地面通信系统形成互补,广泛应用于地面通信系统不易覆盖或建设成本过高的领域。卫星通信的优势有: (1)覆盖范围大,通信距离远 一颗地球静止通信卫星的微波束,可覆盖地球表面的40%,能供相距17000千米的两个地面站直接通信。 (2)通信容量大 一颗卫星的通信容量可达千路以至上万路电话,并可传输高分辨力的照片和其它信息。 (3)传输质量高 卫星通信不受地形、地物等自然条件影响,且不易受自然或人为干扰以及通信距离变化的影响,通信稳定可靠。 (4)机动性好 卫星通信不仅能作为大型地面站之间的远距离通信干线,而且可以为机载、舰载和地面部队的小型机动终端站提供通信。能根据需要迅速建立同各个方向的通信联络,能在短时间内将通信网延伸至新的区域,或者使通信设施遭到破坏的地域迅速恢复通信。 (5)生存能力强 通信卫星不易受核爆炸破坏和其它手段的攻击 基于这些优势卫星通信广泛应用于: ·渔政:目前我国海洋渔业大马力渔船超过30万艘,中小马力渔船超过100万艘,现有各种通信手段(手机、超短波、短波、北斗短信)都存在各种弊端,无法满足渔船和渔政指挥的需要,尤其是对通话需求极高。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弥补这个业务空缺。 ·水利防汛:据统计,我国拥有40000个没有通信手段的水库。按2300 个县计算,县一级防汛指挥部门配备1~2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手持终端,七大流域管理系统每流域配备20部手持终端,共需要约7万部卫星移动通信话音终端以及几十万水文自动监测数据终端。 ·村村通:在我国西部的很多地区,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很恶劣,地面通信已经无能为力。通过卫星方式解决特别偏远地区村通工作具有投资较少、安装简

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方案

摘要 作为一种国家关键的基础通信设施,以及全球移动通信的有机组成部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国家安全、紧急救援、互联网、远程教学、卫星电视广播以及个人移动通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可以提供个人电信业务、多信道广播、互联网的远程传送,是全球无缝个人通信、互联网空中高速通道的必要手段。近年来卫星通信新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各国的战略发展重点。无线资源管理是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主要是由于卫星系统的资源是非常昂贵的,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管理并利用卫星系统的资源已成为关键。 通过对低轨道卫星无线通信信道的基本特点的研究,文章具体从无线信道的缺点进行分析,并进行了matlab仿真模拟,得出信号经过多径信道的幅频特性,多径信道对不同频率信号的衰减情况不同,即具有频率选择性,以及信号经过多径信道的衰减情况,以及码元间隔对传输信号的影响,信号的码元间隔必须远大于信号的时延差,才能尽量的减小码间干扰。 关键词:低轨卫星通信,信道,信道特性

Abstract As a national key 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an organic part of the glob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St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national security,emergency rescue, Internet, satellite TV broadcasting, remote teaching and personal mobile communic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uch aspects. A new generation of broad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 business, multicasting, remote transmission, the Internet is a global seam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high-speed Internet air passage means necessary.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low orbit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received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it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has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ic priorities. Wireless resource management is the study of L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satellite system resources is very expensive, therefore how to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satellite system has become a key. Through the low orbit satellite studi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channel, the article specifically from wireless channel faults is analyzed, and the matlab simul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ignal after a multipath channel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multipath channel attenuation is different on different frequency signal, which has the frequency selectivity, as well as the attenuation of the signal through the multipath channel, and the influence of element spacing to transmission signal, the signal of the symbol interval must be greater than the signal delay is poor, can try to reduce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KEY WORDS: LEO satellite, Channel,Channel characteristics

华为数据通信笔记

华为HCDA认证笔记 第一章:网络互连基 1—1 课程介绍 一、网络工程师的证书体系: 思科:CCNA CCNP CCIE 华为:HCDA HCDP HDIE 网络工程师发展的方向: 1、RS—路由和交换 2、网络安全—防火墙VPN 3、ISP—运营商 4、无线 5、DC--数据中心 6、云计算,存储 二、本套视频的主要容: HCDA考试中的所有知识点,都会由浅入深的和大家讲,零基础的同学,绝对可以看得懂同时华为有自已的模拟器叫ENSP,因此我会做大量的实验,帮助大家在实际的项目中解决问题其次我讲的所有容,都是华为官方要求HCDA掌握的,绝对不会少,请大家 放心; 1、网络互联基础 2、路由和路由协议基础与实现(静态路由、RIP、OSPF) 3、以太网交换技术基础与实现(VLAN、STP) 4、广域网技术基础原理与实现(PPP、HDLC、FR) 5、网络安全基础(防火墙) 华为:政府、国有企业; 思科:外企; 1—2 数据通信基础 一、数据: 1、组成:字母和数字 2、如:图片,视频,文字等 二、数据通信: 1、数据交换的过程 2、传输介质来进行数据传输 3、传输介质:网线、无线、光纤等

三、数据通信系统组成 1、发送方 2、接收方 3、传输介质 4、约定—协议 5、数据包—报文 四、数据流的方向 1、单工—只会接收数据,不会发送数据—电视机、显示器 2、半双工—在发送数据的时候,不能接收数据—对讲机 3、全双工—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同时也能接收数据—手机1—3 网络和Internet简介 一、常见网络的拓扑结构 二、互联网的组成 局域网(LAN)--一所学校,一家公司 由无数个局域网组成互联网 三、局域网常用的设备和特点 HUB(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1、距离短 2、延迟小 3、传输速率高 4、传输是可靠的 五、广域网(Internet)的分类 1、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2、DDN—数据通信网 3、X.25分组交换网

微波通信技术

WEIBO TONGXIN JISHU 微波通信技术(microwav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微波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米~0.1毫米(频率为0.3~3000吉赫)的无线电波进行的通信。包括微波视距接力通信、卫星通信、散射通信、一点多址通信、毫米波通信及波导通信等。 微波通信特点是:频率范围宽,通信容量大,传播相对较稳定,通信质量高,采用高增益天线时可实现强方向性通信,抗干扰能力强,可实施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或广播等形式的通信联络。它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方式之一,也是空间通信的主要方式。微波通信在军事战略通信和战术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微波按照波长可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丝米波,其中部分波段用一些常用代号来表示(见表)。 L以下频段适用于移动通信。S至Ku波段适用于以地球表面为基地的通信,其中,C波段的应用最为普遍。60GHz的电

波在大气中衰减较大,适用于近距离的保密通信。94GHz的电波在大气中衰减很小,适合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的远距离通信。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微波通信系统由发信机、收信机、多路复用设备、用户设备和天馈线等组成(见图1)。其中发信机由调制器、上变频器、高功率放大器组成;收信机由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解调器组成;天馈线设备由馈线、双工器及天线组成。 图1微波通信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用户设备把各种要传输的信息变换成基带信号或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原信息。多路复用设备可使多个用户的信号共用一个传输信道。调制器把基带信号调制到中频(频率一般为数十至数百兆赫)上,也可直接调制到射频上。解调器的功能与调制器相反。上、下变频器实现中频信号与微波信号之间的频率变换。高功率放大器把发射信号提高到足够的电平,以满足在信道中传输的需要。百瓦以下的设备中,功率放大器采用固态微波功放;当射频输出电平在百瓦以上直至数十千瓦时,通常采用行波管或速调管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用于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主要采用微波低噪声场效应管放大器。天馈线设备是传输和辐射(或接收)射频电磁波的装置。微波通信天线一般为强方向性、高效率、高增益的反射面天线,常用的有抛物面天线、卡塞格伦天线等。馈线主要采用波导或同轴电缆。传播媒介为视距空间、人造中继转发设施(如人造卫星)或大气层中特定的气象体(如湍流团)。除了与主信号流程有关的各部分外,在系统中还有其它一些部件和辅助电路,如:勤务、监(遥)控、自检、人-机对话和自动化操作等功能。军用微波系统还具有独立加密、专用抗干扰模块等。 发展及应用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模拟到数字的过程。模拟微波通信主要是在早期用于传输多路载波电话、载波电报及电视等,其调制方式一般为调频。数字微波通信主要用于传输多路数字电话、高速数据、可视电话及数字电

数据通信原理(华为内部资料)

本文由我0621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08-03 Security Level: Internal 数据通信原理 无线案例培训部 https://www.doczj.com/doc/b77420104.htm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前言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数据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您了解CDMA系统里所使用到的数通原理知识。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2 参考资料 ? TCP/IP协议族 (第二版) TCP IP协议详解 (卷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3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可以: ? 掌握TCP/IP协议栈结构 ? 掌握IP地址及子网划分原理 ? 掌握静态路由基本原理 ? 了解动态路由基本知识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4 第一章数通原理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第二章 TCP/IP协议基础第三章路由基础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5 数通原理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 数通原理在CDMA产品中的应用: BSC6680: PARC平台产品基于全IP设计 PDSN9660: CDMA分组域交换中心基于NE系列路由器设计 数通原理在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A接口 IP over E1/T1 IP over FE Abis接口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6 第一章数通原理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第二章 TCP/IP协议基础第三章路由基础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7

卫星移动通信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卫星移动通信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定义] 卫星移动通信是指车辆、舰船、飞机及单兵在运动中利用卫星作为中继器进行的通信。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测控站、网管和众多的移动站组成。通信卫星可利用具有大型天线的大型同步轨道卫星,也可利用众多中、低轨道运行的小型卫星。测控站用于对卫星的定点位置或运行轨道测量跟踪和进行控制管理。网管站是本系统和其它电信网络连接的枢纽。网络管理中心协调各站的正常工作,以保证本卫星通信网正常运转。系统中可以有不同类型的移动站。 卫星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必须考虑其电波应能穿过电离层,传播损耗和其它附加损耗应尽可能小,同时具有较宽的可用频段以及技术可行性。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一般使用低增益宽波束,它接收到的来波有直射波、地面反射波和散射波。这三种来波合成,会使移动站接受信号电平发生相当大的随机起伏,产生所谓的"多经衰落",多经衰落严重时可使通信中断。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卫星波束覆盖区域,可分为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按服务对象,可分为陆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航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航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按所用通信卫星的类型来分,可分为静止轨道(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中/低高度轨道(MEO、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而目前中/低高度轨道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发展最为显著。 无论GEO、MEO或LEO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体现了本世纪末卫星通信的两个特点:一是面向移动电话服务,亦即窄带话音/数据服务的低轨(LEO)卫星应用;二是面向高速率信息高速公路的宽带数据服务,亦即Ka和Ku频段的低轨(LEO)卫星应用。但应注意到,在发展区域性移动电话和数据业务时,仍然不能忽视静止卫星(GEO)的成熟技术和有利条件,GEO卫星系统仍将平行地发展。 [相关技术]卫星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技术 [技术难点] 无论是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还是中/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总的技术难点是:设备小型化、卫星智能化、网络综合化、信道带化、频率高频化轨道多样化等;就空间段而言,解决好处理转发器、自适应天线、星际链路、GEO轨道发展卫星群、非GEO轨道小卫星、轨道综合;就地面段而言应解决好自适应天

邮电高等函授微波与卫星通信

邮电高等函授《微波与卫星通信》 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扰码(↓) 2.遥信(↓) 3.码元误码率 4.2PSK 5.正折射 6.等效地球半径因子 7.衰落(↓) 8.天线增益 9.出站链路(↓) 10.选择性应答 11.连接容量 12.P-ALOHA(↓) 13.本振频稳度 14.CDMA跳频 二.填空 1.当电波在空间传播的轨迹向上弯曲时,表明此段大气折射率梯度dN/dh 0。 2.若用一付微波天线收、发同一波段的射频信号,当发信采用垂直极化波时,则收信 应采用波。 3.就云,雪,降雨,雾气对微波传播的影响来说,其中引起的衰减最为严重。 4.因QAM已调波是用载波的相位和幅度来表征多进制码元信息的,所以说 QAM方式的载波是既调又调。 5.复用设备中传输速率分别为139.264Mb/s, 2.048Mb/s 时, 连接到微波站信道设备 的传输线路分别采用码和码。 6.若一个收信支路中的收信中频为70MHz,用超外差方式接收时, 当输入信号频率为300MHz时,它的镜像频率干扰值等于 MHz。 7.中小容量设备中发信机采用的“直接调制方式”是指

。 8.当h C<0,表明微波传输路径上的尖顶形障碍物位于收发信两点的 连线以,此时的微波线路称为路线路。 9.分集技术就是指的一种技术措施。 10.为达到“1”,“0”码等概率传输,在发端对原始基带码使用 器进行扰码处理,而在收端对已解调的基带码再进行,还原成原始码。 11.当△f/f0=200×10-9,频稳度等于 ppm。 12.相干解调的关键是,即要求在接收端产生一个和发送端调制波的载波同,同相 位的相干信号,这种方式又叫。 13.噪声系数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接收机、放大器或网络的与的比值。 14.数字微波通信系统采用的备份方式可分为备份和备份。 15.微波中继通信的射频波道有波道和波道两种。 16.FDMA卫星通信系统中,各个地球站之间的频率配置可以是指配的, 也可以是分配的。 17.卫星通信系统由段和段两部分组成。卫星通信业务有卫星业务和 卫星业务。 18.TDMA卫星通信系统中,每个地球站发送报文的子帧由和两部分组成,每个TDMA 帧长一般取μS的整倍数。 19.地面站所对准的接收卫星信号场强值最大的方向叫做。 20.采用CDMA方式接入时, 卫星通信网中允许各站所发的信号使用同一 , 同一 和同一 , 但在发信调制时使用不同的码, 以代表不同站址实现多址通信。 21.ALOHA系统中,每个用户向公用信道以的方式发送数据分组,每个数据分组含有总比 特数为,其中有个报头比特。 22.地球站设备中,变频器带宽有带宽和带宽两种。中频和基带处理单元是地球站 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解调、编码、、和复用等重要功能。

通信基础知识(华为、中兴内部资料)免费版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电信网(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是构成多个用户相互通信的多个电信系统互连的通信体系,是人类实现远距离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利用电缆、无线、光纤或者其它电磁系统,传送、发射和接收标识、文字、图像、声音或其它信号。电信网由终端设备、传输链路和交换设备三要素构成,运行时还应辅之以信令系统、通信协议以及相应的运行支撑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通信体系正向数字化的电信网发展,将逐渐代替模拟通信的传输和交换,并且向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电信网具有全程全网互通的性质,已有的电信网不能同时更新,因此,电信网的发展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电信网按不同的分类体系可以划分如下: 按电信业务的种类分为:电话网、电报网、用户电报网、数据通信网,传真通信网、图像通信网、有线电视网等。 按服务区域范围分为:本地电信网、农村电信网、长途电信网、移动通信网、国际电信网等。 按传输媒介种类分为:架空明线网、电缆通信网、光缆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用户光纤网、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网等。 按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宽带交换网等。按结构形式分为:网状网、星形网、环形网、栅格网、总线网等。 按信息信号形式分为: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数字模拟混合网等。 按信息传递方式分为:同步转移模式(STM)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异地转移模式(ATM)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等。 什么是智能网? 智能网(Intelligentized Network)的思想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AT&T公司就采用集中数据库方式提供800号(被叫付费)业务和电话记帐卡业务,这是智能网的雏形。后来国际电联ITU-T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在1992年正式命名了智能网一词。智能网是在现有交换与传输的基础网络结构上,为快速、方便、经济地提供电信新业务(或称增值业务)而设置的一种附加网络结构。智能网提供新业务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做到快速、经济和方便。由于智能网技术有标准模型约束,系统的实现可以独立于将要生成的新业务,且有标准通信协议支持产品的互联,从而为快速提供新业务创造了基础条件。 智能网是以计算机和数据库为核心的,从理论上说,智能网能提供的新业务是无限的。但是开办新业务要考虑实际需要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现在世界上已经提供的智能新业务有几十种。但各地提供的种类不同,例如我国目前分国际、全国、省内三大类,所提供的业务也不尽相同。在世界上已经提供的常用的智能新业务如下: 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美国人把这种电话叫做“免费电话”,实际上只是打电话的人不付费,而由被叫用户付费。使用这种业务时,用户需先拨“800”,因此也叫“800业务”。 大众服务业务:用户拨通特定号码字头的电话号码,就能获得某种信息或可以进行咨询的服务。在美国,使用这种业务时用户先拨“900”,所以又叫“900号业务”。 可选记帐业务:简称“ABS业务”。它可以提供多种记费方式,如主叫付费、被叫付费、主叫被叫分摊付费、第三方付费或信用卡付费等多种形式的记帐方式。 专用虚拟网业务: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灵活地组建非永久性的专用网,称为“虚拟网”。 广域集中小交换机业务(WAC业务):用户可以享受市内专用小交换机的一切功能,而不用设置专用小交换机。 通用号码业务:给有多个分号的企业分配一个通用的电话号码来受理业务。 智能网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业务交换点(SSP),用来识别用户对智能网的呼叫;业务控制点(SCP),完成对业务的控制,通常由大、中型计算机和大型数据库组成;业务管理系统(SMS),是智能网中的操作、维护、管理及监视系统。 总之,整个电信网络正逐步向着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智能网的发展,可以实现智能网的网间互通,智能网与互联网Internet的结合,智能网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结合,明天的智能网将更加智能化。 第 1 页

数字微波与卫星通信

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至300GHz的电磁波。 微波通信是指用微波频率作载波携带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空间进行中继(接力)通信的方式。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卫星通信是宇宙无线电通信形式之一,宇宙通信是指以宇宙飞行体为对象的无线电通信,它有三种形式:(1)宇宙站与地球站之间的通信;(2)宇宙站之间的通信;;(3)通过宇宙站转发或反射而进行的地球站间的通信。2.卫星通信的特点 (1)静止卫星通信的优点:①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②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③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④信号传输质量高,通信线路稳定可靠。⑤建立通信电路灵活、机动性好 (2)静止卫星通信的缺点:①静止卫星的发射与控制技术比较复杂。②地球的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而且地球的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不好。③存在星蚀和日凌中断现象。④有较大的信号传输时延和回波干扰。⑤ 具有广播特性,保密措施要加强。 3.一条微波中继信道是由终端站、中间站和再生中继站、终点站及电波传播空间组成。 微波中继站的中继方式:直接中继(射频转接)、外差中继(中频转接)、基带中继(再生中继)。 4. 卫星通信系统是由空间分系统、通信地球站分系统、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和监控管理分系统4大部分组成的;卫星通信线路是由发端地球站,上、下行无线传输路径和收端地球站组成的。

5. 频率配置的基本原则 不论是模拟微波还是数字微波,其频率配置都应符合下面的基本原则。 (1)在一个中间站,一个单向波道的收信和发信必须使用不同频率,而且有足够大的间隔,以避免发送信号被本站的收信机收到,使正常的接收信号受到干扰。 (2)多波道同时工作时,相邻波道频率之间必须有足够的间隔,以免互相发生干扰。 (3)整个频谱安排必须紧凑,使给定的频段能得到经济的利用,并能传输较高的信息速率。 (4)因微波天线和天线塔建设费用很高,多波道系统要设法共用天线。所以选用的频率配置方案应有利于天线共用,达到天线建设费用低,又能满足技术指标的目的。 (5)不应产生镜像干扰,即不允许某一波道的发信频率等于其他波道收信机的镜像频率。 我国国家无线电委员会建议的三种射频波道配置方案:集体排列方案、交替波道配置方案、同波道交叉极化方案。卫星通信频段的选取 选取工作频段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1)天线系统接收的外界干扰噪声要小;(2)电波传播损耗要小;(3)适用于该频段的设备重量要轻,且体积小;(4)可用频带宽,以便满足传输信息的要求;(5)与其他地面无线系统(雷达系统、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等)之间的相互干扰要尽量小;(6)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通信技术和设备。 综上所述,应将工作频段选择在电波能穿透电离层的特高频段或微波频段。 卫星通信的无线电窗口 目前大多数卫星通信系统选择了如下频段: (1)UHF(超高频)频段——400/200MHz;(2)微波L频段——1.6/1.5GHz;(3)微波C频段——6.0/4.0GHz;(4)微波X频段——8.0/7.0GHz;(5)微波Ku频段——14.0/12.0GHz和14.0/11.0GHz; (6)微波Ka频段——30/20GHz。 6.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表面波传播、天波传播、视距传播、散射传播、外层空间传播。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s(dB)=92.4+20lgd+20lgf;(距离d以km为单位,频率f以GHz为单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