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把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结合一起共同工作,使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以满足工程结构的使用要求。

2、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对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取它的(屈服强度)作为设计强度的依据。

3、钢筋的塑性能长用(伸长率)和冷弯性能两个指标来衡量。

4、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主要表现在(机械咬合力)、摩擦力和粘结力三个方面。

5、我国“统一标准”将极限状态分为两类,即(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6、试验表明,轴心受压构件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由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着粘结力,两者(压应变)基本一致。

7、试验表明,长柱的破坏荷载(低于)其他条件相同的短柱破坏荷载。

8、受弯构件的正载面破坏形态有(适筋破坏)、少筋破坏和超筋破坏。

9、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抗裂验算是以(Ia)阶段为依据。

10、梁中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或60°)。

11、当剪跨比约为(1~3 ),且腹筋配置适中时,发生剪压破坏。

12、当剪跨比较大(约λ>3时)或箍筋配置过不时,常发生(斜拉)破坏。

13、为保证斜截面抗弯,当钢筋弯起时,必须距该钢筋的充分利用点以外大于或等于(0.5h0)处。

14、受压柱中的钢筋强度等级不宜过高,这是由于(钢筋应力的大小取决于对应位置处混凝土应变的大小)。

15、矩形截面柱的尺寸不宜小于(250×250mm)。

16、在大偏心受压构件中,当M相同时,N越大,则越(危险)。

17、矩形截面单向偏心受压构件,应验算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承载力,可能发生承载力不足的情况是(小偏心受压情况)。

18、当纵向拉力在A`s和A S之间时,称为(小偏心受拉构件)。

19、受扭构件截面塑性抵抗矩W t是假设(混凝土是理想塑性材料的应力分布图形)导出。

20、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中,绑扎抗扭箍筋应做成(封闭)形式。

21、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则均采用荷载(标准值)。

22、板中的分布钢筋应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

23、影响柱子纵向弯曲系数φ的主要因素为(长细比)。

24、在进行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能力复核时,应根据(受压区高度 )的大小来判别大、小偏心受压。

25、对于支承双向板的梁,短跨梁上的荷载分布为( 三角形的 ),长跨梁上荷载分布为梯形。

26、设计T 形梁时,当中和轴位于翼缘内,按( 矩形)截面设计,截面计算宽度取为翼缘计算宽度f b '。

27、在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中,板可简化为以边墙和次梁为铰支座的(多跨连续板)。

28、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又可以大大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差 )的缺点。

29、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中的箍筋的应按(抗剪承载力)和抗扭承载力分别计算,再叠加配置。

30、在整体式肋形结构中,当主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之比小于4时,可把主梁看作(刚架)。

二、单选题

1、混凝土受压破坏(C )

A 、取决于骨料抗压强度

B 、取决于砂浆抗压强度

C 、是裂缝积累并贯通造成的

D 、是粗骨料和砂浆强度已耗尽造成的

2、在柱中设置箍筋时,原则上希望每根纵筋的转角处,箍筋的转角不大于( C )。

A 、90°

B 、120°

C 、135°

D 、180°

3、在受压构件中,宜采用(C )作受压钢筋。

A 、高能强钢筋

B 、冷拉钢筋

C 、RRB400、HRB400、HRB335、HPB235级钢筋

D 、热处理钢筋。

4、设计双筋梁时,当求s s A A ',时,用钢量最少的的方法是(A )。

A 、取b ξξ=

B 、取As`、As 相等

C 、使X=2a s `

D 、使X<2a s `

5、腹筋配置适中的有腹筋梁大部分发生(A )。

A 、剪压破坏

B 、斜拉破坏

C 、斜压破坏

D 、脆性破坏

6、配箍率SV sv sv ,A bs

A p 中=的含义为( C )。 A 、构件中箍筋截面总面积

B 、一支箍截面积

C 、构件同一截面的箍筋截面积

D 、跨中箍筋面积之和

7、钢筋混凝土梁中,当07.0bh f V t ≤时,说明(B )。

A 、梁可能发生斜拉破坏

B 、箍筋可按构造配筋

C 、箍筋按计算确定

D 、截面尺寸过小

8、钢筋混凝土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时,当x <s a '2时,说明( A )

。 A 、受压钢筋过多 B 、受拉钢筋过多

C 、受压钢筋过少

D 、混凝土截面尺寸不足

9、配筋适中的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B )。

A 、受拉破坏

B 、受压破坏。

C 、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

D 、压区混凝土和受拉钢筋同时破坏

10、何种情况下令X=X b 来计算偏压构件(A )。

A 、As 和s

A '均未知的大偏压

B 、s s A A '≠而且均未知的小偏压

C 、s

s A A '≠且已知s A '时的大偏压 D 、s s A A '≠的小偏压 11、何种情况下令0min bh p A s =来计算偏压构件(B )

A 、s

s A A '≠而且均未知的大偏压 B 、s s A A '≠而且均未知的小偏压 C 、s

s A A '≠且已知s A '时的大偏压 D 、s s A A '=+小偏压 12、钢筋混凝土对称配筋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能力设计时,钢筋数量在(A )。

A 、N 不变时,随着M 的增大而增大

B 、N 不变时,随着M 的增大而减小

C 、N 不变时,不随着M 变化而变化

D 、M 不变时,随着N 的增大而减小

13、钢筋混凝土对称配筋大偏心受拉构件承载能力计算中,X 为负值,这时(D )。

A 、应按小偏心受拉构件计算

B 、应直接采用0min bh p A A s

s ='=

C 、应以X=0代入公式计算S

s A A '和 D 、应按X <2s a ' 情况,按偏心受压的相应情况进行类似计算

14、对于碳素钢,其含碳量越高,则( A )。

A 、屈服点越高,塑性越差

B 、屈服点越高,塑性越好

C 、屈服点越低,塑性越好

D 、屈服点越低,塑性越差

15、进行简支梁挠度计算时,取B min 代替材力公式EI 。B min 是指(B )。

A 、沿梁长的平均刚度

B 、沿梁长挠度最大处的截面刚度

C 、沿梁长内正弯矩最大值处的截面刚度

D 、截面宽度

16、小偏心受拉构件在截面开裂后,其截面( B )。

A 、只存在压区

B 、只存在拉区

C 、压区、拉区都存在

D 、混凝土仍参与工作

17、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力应变过程的第二阶段(正常使用阶段)是计算构件( B )时所依据的应力阶段。

A 、抗裂

B 、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

C 、正截面承载能力

D 、斜截面承载能力

18、按弹性方法分:助形结构中两个跨度比为( C )的板称为双向板。

A 、

12l l >1 B 、 12l l >1.5 C 、12l l ≤2 D 、12l l >2

19、若利用图表进行连续梁的内力计算,当跨数多于五跨时,就按( A )计算。

A 、五跨连续梁

B 、 实际跨数

C 、三跨连续梁

D 、单跨简支梁

20、在大偏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中,条件s a x '≥2、0h x b ξ≤是为了保证构件在破坏时(D )

。 A 、受拉钢筋达到f y ,受压钢筋达不到y f '

B 、受拉钢筋达到y f ',受压钢筋达不到f y

C 、受拉、受压钢筋均达不到钢筋强度设计值

D 、受拉、受压钢筋均达到强度设计值

21、连续板内采用弯起式配筋时,应将跨中钢筋的(B )弯起伸入支座,以承担支座负弯矩。

A 、全部

B 、一半

C 、四分之三

D 、四分之一

22、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B )。

A 、区混凝土先被压碎,然后是受拉钢筋屈服

B 、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C 、受拉钢筋与压区混凝土同时破坏

D 、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受拉钢筋未屈服

23、混凝土在荷载长期持续作用下,应力不变,变形会( B )。

A 、随时间而减小

B 、随时间而增大

C 、保持不变

D 、随时间先增长,而后降低

24、用( B )可有效地减小构件的裂缝开展宽度。

A 、高强钢筋

B 、变形钢筋

C 、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D 、斜截面承载能力

25、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一般采用( A )截面。

A 、方形

B 、槽形

C 、十形

D 、T 形

26、受集中荷载的连续与广义剪跨比相同的简支梁相比,受剪能力要低,其主要原因是(A )。

A 、反弯点的存在导致两临界斜裂缝间上下纵筋均受拉,受压和受剪截面积减小。

B 、同(a )原因,但上下纵筋均受压

C 、剪跨段内弯矩一般较大

D 、集中荷载离支座距离太远

27、仅配箍筋的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0201h s f A a bh f a V y sv t cs +=,在荷载形式及P sv

一定情况下,提高受剪承载力的有效措施是增大( A )。

A 、h 0

B 、f c

C 、b

D 、s

28、在混凝土的四种强度f cu 、f c 、f t 中,( C )是直接测出的,其余的为折算出的强度指标。

A 、f cu 、f c

B 、f c

C 、f cu 、f c 、f t

D 、f cu 、f c

29、设计T 形梁时,当中和轴位于腹板内时,按( A )设计。

A 、T 形截面

B 、受压构件

C 、宽度为梁助宽b 的矩形截面

D 、宽度为翼缘计算宽度i b '的矩形截面

30、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平均裂缝间距范围内,钢筋的应力图形为( B )。

A 、

B 、

C 、

D 、

三、判断题、指出下面说法正误。

1、梁中受力筋排成两排或两排以上时,上下排钢筋应相互错位。( 错 )

2、在安全度方面,极限状态设计法采用的是多系数法。( 对 )

3、截面尺寸,混凝土等级和配筋相同的长生柱与短柱相比较,长柱皮坏荷载小于短柱破坏荷载。(对)

4、对于受弯构件,姑随着荷载的增加,裂缝的条数会一直增加下去。( 错 )

5、适筋梁在破坏时呈现出塑性破坏的特征。( 对 )

6、在用图表进行连续梁内力计算时,无论实际跨数是多少,均按五跨连续计算。( 错 )

7、柱子延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箍筋的数量和形式,箍筋数量越多,柱子延性越好。(对 )

8、对于多跨连续梁,欲求某跨跨中最大弯矩时,活荷载应在该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 对 )

9、对于大偏心受压构件,当内力组合中N 值越大越危险。( 对 )

10、在T 型梁中,当???? ??-≤2/

01//f c f

f h h f h b M α时,属于第二种T 形梁。( 错 ) 11、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力越大,表示混凝土参与承受拉力的程度越小。( 对 )

12、梁中的腹筋指的是箍筋。( 错 )

13、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强度一样,随龄其的增长而增长。( 对 )

14、在轴心受压构件中,纵向弯曲的影响用系数φ来考虑,影响φ值的主要因素是构件的计算长度L 。( 错 )

15、箍筋有开口和封闭两种形状,对于配有受压钢筋的梁,必须用封闭箍筋。( 对 )

16、当混凝土结构受到外界约束而无法变形时,结构内的应力会随时间增长而增长。( 错 )

17、在小偏心受拉构件的设计中,应以N max 与M max 的荷载组合计算A s ,以N max 与M max 的

A。(对)

组合计算/

s

18、混凝土的抗拉,抗压强度均很高。(错)

19、采用高强度钢筋,会增大构件的裂缝宽度。(对)

20、软钢和硬钢的应力关系曲线是一样的,都有明显的屈服阶段。(错)

21、一向拉与一向受压时,混凝土抗拉强度随另一向的压力增加而降低。(对)

22、钢筋用量过多的梁在破坏时呈现出脆性破坏的特征。(对)

23、对于多跨连续梁,欲求某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然后向两边隔跨布置。(对)

24、对所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均应进行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对)

25、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最在裂缝宽度等于裂缝间钢筋平均应变乘以最大裂缝间距。(错)

26、矩形截面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形态是三面受拉一面受压的一个空间扭曲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也是如此。(对)

27、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粘结力,能减少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裂缝宽度。(对)

28、钢筋和混凝土能很好地共同工作主要是由于两者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对)

29、钢筋冷拉后,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均提高了。(错)

30、尺寸同的钢筋混凝土梁,发生剪切破坏时,斜压破坏的强度最高,斜拉破坏的强度最低。(对)

四、简答题

1、混凝土在复合应力状态下强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很少处于单向应力状态,而往往处于复合应力状态之下。

对于双向应力状态:(1)当双向受压时,混凝土一向的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双向受压混凝土的强度要比单向受压强度最多可抽高约27%。(2)当双向受拉时,混凝土一向的抗拉强度,与另一向拉应力大小基本无关,即抗拉强度和单向应力时的抗拉强度基本相等。(3)当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时,混凝土一向的强度,几乎随另一向应力的增加而线性降低。

混凝土受到剪应力C的作用,并在一个面上同时作有着法向应力σ,形成剪压或剪拉复合应力状态,由剪应力的存在;抗拉强度降低;抗压强度也要降低,低于单向抗压强度。混凝土三向受压时,其任一向的抗压强度和极限应变都会随其他两向压应力的增加而有较大程

度的增加。

2、何谓混凝土徐变?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徐变对混凝土构件有何影响?

答案: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即使压应力不变,它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继续增长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初应力的大小。施加的初应力大小,是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初应力越大,徐变也越大。(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越早,徐变也越大。(3)水灰比大,徐变大;水泥用量多,徐变也大。(4)养护条件好,混凝土工作环境湿度大,则徐变小。(5)使用高质量的水泥、高质量骨料,并且级配好,徐变小。(6)构件的尺寸越大,体表比越大,徐变则越小。

混凝土的徐变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某些情况下,徐变有利于防止结构裂缝形成,有利于结构或构件的内力重分布,减少应力集中现象及减少温度应力等到。徐变对结构的不利方面更不容忽视。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使构件变形增大,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徐变会导致预应力损失;对于长细比较大的偏心受压构件,徐变会引起附加偏心距的增大,从而导致构件承载力的降低等等。

3、软钢和硬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不同?二者的强度取值有何不同?

答案:软钢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流幅,而硬钢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无明显的流幅。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中,一般取屈服强度作为钢筋强度的设计依据,对于有明显屈服点的软钢,屈服下限应力即屈服强度,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即硬钢,设计中一般取相应于残余应变为0.2%时的应力σ0.2作为假想的屈服点,称为“条件屈服强度”。

4、什么是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有哪几类,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点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分为以下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用刚体失去平衡。(2)结构构件或连结的应力因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而被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4)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制,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5、试述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破坏特征

答案:适筋梁为延性破坏,特点是受拉钢筋先屈服,而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超筋梁为脆性破坏,特点是受拉钢筋未屈服而受压混凝土先被压碎;少筋梁为脆性破坏,特点是受拉区一开裂,受拉钢筋就屈服,甚至进入强化阶段,而受压区混凝土可能被压碎,也可能未被压碎,它的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6、试述纵向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的破坏形态的影响及其工程上的应用。

答案:当配筋率很大时,为起筋梁,破坏始自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破坏时受拉钢筋没有屈服,正截面发生脆性破坏。由于破坏前无明显预兆,钢筋的抗拉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经济,所以工程中不能采用。

当配筋率不大不小时,为适筋梁。受拉钢筋屈服后压区混凝土才被压碎,正截面发生塑性破坏,由于其破坏前有明显预兆,结构得以安全,能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各自的性能,经济,所以工程广泛应用。

当配筋率很小时为少筋梁,受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梁即宣告破坏,破坏前无明显预兆,属脆性破坏,不能发挥压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在结构的安全和经济方面是不可取的。因此,工程上禁止采用。

7、为什么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宜采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

答案:混凝土是一种抗压性能好而抗拉性能较差的材料,混凝土开裂的极限拉应变仅为1×10-5,一般梁的允许裂缝宽度人0.2~0.25mm,相应的钢筋应力仅为150~250Mpa,因此,裂缝宽度的阻制影响了高强钢筋强度的发挥。所以,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不显著,对梁的刚度和裂缝宽度和变形条件限制下,高标号混凝土仍然无法发挥高强钢筋的作用。

8、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剪跨比或跨高比——剪跨比愈大,梁的抗剪强度愈低。

(2)混凝土强度f cu——剪跨比、配箍率和纵筋配筋率一定时,则剪切强度随混强度f c 的提高而增大。

(3)配筋率ρSV——剪跨比和混凝土强度一定时,则剪切强度随配箍率的增大而提高。

(4)纵向钢筋配筋率——纵筋的增加可能抑制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因而有利于提高骨料咬合使用,有利于保留较大的剪压区,延缓剪切破坏,同时也有助于增大纵筋的销栓作用,以承受较大的剪力。

9、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有哪几种?其特征是什么?

答案:(1)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情况)

特征:受拉筋先达屈服,而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致构件破坏,其特征与配有受压筋的适筋梁很相似,破坏前有明显预兆,具塑性破坏的性质。

(2)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情况)

特征:构件破坏均由受压区混凝土的压碎所致,远离轴向力侧钢筋不论受压还是受拉,一般未屈服,构件破坏均由受压区混凝土受压钢筋,故而称受压破坏,这种破坏无明显预兆,具脆性破坏性质,且若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其破坏越突然。

10、何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相比,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在构件受荷载以前预先对受拉区混凝土施加压应力的构件,就称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相比,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具有如下优点:(1)抗裂性能好。(2)刚度大,变形小。(3)耐久性。(4)可利用高强材料,减轻结构自重。(5)提高构件的抗剪能力。

(6)提高受压构件的稳定性。(7)提高构件的抗疲劳特性。

11、怎样才能同时满足受弯构件的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要求?

答案: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宽度的验算是在完成承载力计算基础上进行的。为避免出现承载力、变形和裂缝宽度不能同时满足的问题,应正确掌握和理解配筋率、钢筋直径、构件跨高比等的影响。所以需在承载力计算前选定足够的截面高度或较小的跨高比,配筋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采用较小直径的变形钢筋,就能使三者均满足要求。

12、轴心受压构件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理想的轴心受压构件是不存在的?

答案:轴心受压构件的特点是轴向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形心轴线重合。

实际工程中,理想的轴心受压构件并不存在,这是因为多数受压构件中都同时有弯矩和剪力作用,即使是按轴心受压设计的构件,往往由于施工的误差、混凝土的非均匀性、钢筋位置偏离或轴向力实际作用位置的差异等,使构件实际处于偏心受力状态。

五、计算题

1、已知T 形截面梁,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混凝土采用C30,2/3.14mm N f c =,纵向

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2

/360mm N f y =,环境类别为一类。若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M=700kN ·m ,计算所需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 (预计两排钢筋,a s =60mm )。

解:(1)确定基本数据

由表查得2/3.14mm N f c =;2/360mm N f y =;a 1=1.0;518.0=b ξ。

(2)判别T 形截面类 )2

120640(1206003.140.1)2(01-????='-''f

f f c h h h b f a m kN M m kN mm N ?=?=??=70017.5971017.5976π

故属于第二类T 形截面。

(3)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 S 。

201'0'

'

1)2()(bh f a h h h b b f a M a c f f f c s -

--= 如图4

=

266403003.140.1)2120640(120)300600(3.140.110700???-

??-??-?

=0.228 518.0262.0228.0211211==?--=--=b s a ξξπ

y f f c c S f h b b f a h b f a A ')('101-+=

ξ 360

120)300600(3.140.1640262.03003.140.1?-??+????= 23428mm =

选用4Ф28+2Ф25(A S =2463+982=3445mm 2)

2、已知一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的截面尺寸,400300mm mm h b ?=?柱的计算长度mm a a m l s s 35,0.3'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 c = 16.7N/mm 2,用HRB400级钢筋配筋,f y =f ’y =360N/mm 2,轴心压力设计值N = 400 KN,弯矩设计值M = 235.2KN ·m,试按对称配筋进行截面设计。

解:⑴求e i 、η、e

mm N M e 58810400102.2353

6

0=??== mm e a 20=

mm e e e a i 608205880=+=+=

0.1505.2104004003007.165.05.03

1>=????==N A f c ζ 0.11=ζ

0.1024.10.10.15.7365

608

14001

11400110.1155.7400

300022

1200

20>=????+=??? ??+==<==ζζηζh l h e h l i ,

024.1=η

mm a h e e s i 7.7873520

400608024.12=-+

?=-+=η (2)判别大小偏压 mm h mm e i 5.1093653.03.06.622608024.10=?=>=?=η

属于大偏压

(3)求's s A A 和

因为对称配筋,故有ξα01bh f N c =

所以192.0365

70219.03653007.160.110400301=>=????==bh f N c αξ =s A ()()'0'2

01'5.01s y c s a h f bh f Ne A ---=ξξα

2

'min 223240400300002.02037)35365(360)219.05.0219.0(3653007.160.17.78710400mm bh mm =??=>=-??-????-??=ρ

符合要求,

各选配,=s A ='

s A 1964mm 2,稍小于计算配筋,但差值在5%范围内,可认为满足要求。

3、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250mm ×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t =1.1N/mm 2、f c =9.6 N/mm 2),箍筋为热轧HPB235级钢筋(f yv =210 N/mm 2),支座处截面的剪力最大值为180kN ,求箍筋的数量。

解:(1)验算截面尺寸

486.1250

465,4650<====b h mm h h w w 属厚腹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cuk =20N/mm 2<50 N/mm 2故βc =1 N V N bh f c c 1800002790004652506.9125.025.0max 0=>=????=β 截面符合要求。

(2)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

),180000(5.895124652501.17.07.0max 0N V N bh f t =<=???=故需要进行配箍计算。

(3)只配箍筋而不用弯起钢筋

01025.17.0h s

nA f bh f V sv yv t ??+= 则 mm mm s

nA sv /741.021= 若选用Φ8@120 ,实有

可以)(741.0838.0120

3.5021>=?=s nA sv 配箍率%335.01202503.5021=??==

bs nA sv sv ρ 最小配箍率)(%126.0210

1.124.024.0min 可以sv yv t sv f f ρρ<=?==

混凝土结构实验报告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二学历实践报告 混凝土结构试验实践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1、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与加强对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工地实地考察,进一步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知识。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 2、积累感性认识,增强实践知识,收集有关的资料,为学好后续课程做好准备,创造条件。 3、培养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信心勇气和兴趣。通过在实践中的锻炼,增强专业素质。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 我们这次的实习主要内容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参观我们学校的建筑。经过参观后没我们了解到,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建筑都是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结构。 剪力墙结构就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的结构。这是一种在高层建筑中大量采用的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该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在于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在于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的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抗震性较差,因此项目中只有小高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 我们学校的有些建筑物还有地下室。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 地下室的类型按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结构材料分,有砖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按构造形式分,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地下室顶板的底面标高高于室外地面标高的称半地下室,即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3 ,且小于等于1/2 者。这类地下室一部分在地面以上,可利用侧墙外的采光井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地下室顶板的底面标高低于室外地面标高的,称为全地下室。 三、实习心得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亲身的感受到了很多超出理论的东西,这些是在工程中实际需要用到的,是我们今后的学习和走向技术岗位的一次历练。平时只是坐在课堂中听老师的讲解,看书本上的知识,有时让我们充分地为了地了解知识,书本上会列出某种施工工艺的方法是工程中最常使用的,哪种施工工艺是最便于工程中运用的,很有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只有到现场问过技术人员才会了解。非常感谢老师为我们安排了这样一次实习的机会,内容很充实,全程都有老师和现场技术人员的讲解,遇到我们略显幼稚的问题,也会虚心解答,让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收获到很多。

混凝土结构检测试验

第一篇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的一般概念和材料的主要性能 第二章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及设计方法 第三章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与构造 第四章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 第五章钢管混凝土结构 第六章钢骨混凝土结构 第七章混凝土结构受拉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第八章混凝土结构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第九章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十章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阶段的验算 第二篇无损检测基本操作技术与检测人员资格鉴定 第一章无损检测总论 第二章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第三章射线检测技术 第四章超声波检测技术 第五章涡流检测技术 第六章磁粉检测技术 第七章渗透检测技术 第八章无损检测新技术 第九章现代检验理论和信息处理技术 第三篇国内外混凝土结构故障检测技术 第一章混凝土无损检测概述 第二章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第三章混凝土超声检测技术 第四章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第五章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第六章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第七章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 第八章高强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技术 第九章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实例 第四篇混凝土结构性能试验操作技术 第一章建筑结构试验概述 第二章建筑结构试验设计 第三章试验数据采集及删量仪器 第四章建筑结构静力试验 第五章混凝土结构动力试验 第六章混凝土结构抗震动力加载试验 第七章混凝土服役结构的可靠一性鉴定 第八章混凝土结构试验的数据处理 第五篇混凝土结构可靠性与耐久性分析评估 第一章混凝土结构的可靠度 第二章先进拟合优度检验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混凝土结构性能的评定 第四章钢筋锈蚀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第五章现存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第六章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及其剩余寿命预测第七章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 第八章结构系统静强度可靠性分析理论及其计算第九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评估及维护 第六篇混凝土结构故障鉴定及修复与损伤预防第一章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诊断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及鉴定 第三章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方法 第四章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方法 第五章建筑物纠倾技术 第六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损伤防治 第七章混凝土结构的防护及耐腐蚀设计 第七篇混凝土结构检测规范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回弹击检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范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 (进口 ) 混凝土超声波测试仪 (进口 ) 脉冲回波测试仪 (进口 ) 混凝土结构扫描仪 (进口) 新拌混凝土检测仪 (进口 ) RCT氯含量快速测试仪 (进口 ) 混凝土碳化深度测试仪 (进口 ) 砂浆孔隙测试仪 (进口)

混凝土结构设计-分层法例题打印

分层法例题

例题二:(1)求节点不平衡弯矩(顺时针为正) AB 跨,(G 节点) 13.135.78.2121 12122-=??=ql AB 跨,(H 节点) 13.135.78.2121 12122=??=ql BC 跨,(H 节点) 32.76.58.212 1 12122-=??=ql BC 跨,(I 节点) 32.76.58.212 112122=??=ql

(2)求分配系数 667.09 .0421.4463.74 63.7=??+??= GH u 333.068 .4516 .159.0421.4463.79.0421.4==??+???=GD u 353.052 .8652 .309.0421.4421.10463.7463.7==??+?+??=HG u 472.09 .0421.4421.10463.74 21.10=??+?+??=HI u 175.09 .0421.4421.10463.79 .0421.4=??+?+???=HE u 864.09 .0479.1421.104 21.10=??+??=IH u 136.0284.47444 .69.0479.1421.109.0479.1==??+???=IF u (3)弯矩分配并传递(从弯矩比较大的节点开始,反向分配,满足精度要求小于1.0后结束) 先从G 、I 节点开始 76.8667.013.13=?- 乘0.5传递系数,传递到H 节点,得4.38 32.6864.032.7-=?- 乘0.5传递系数,传递到H 节点,得-3.16 H 点不平衡弯矩为03.716.332.738.413.13=--+分配 左梁 48.2353.003.7-=?乘 0.5传递系数,传递到G 节点,得-1.24 右梁32.3472.003.7-=?乘0.5传递系数,传递到I 节点,得-1.66 下柱23.1175.003.7-=? G 点不平衡弯矩分配83.0667.024.1=?- 传递到G 节点,得0.42 I 点平衡弯矩分配43.1864.066.1=?- 传递到G 节点,得0.72 H 点不平衡弯矩为14.172.042.0=+分配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案例

案例一:单块板设计(简支板) 一.建筑设计 10kN

二.结构设计 1.选材料: 混凝土:C20, 26.9mm N f c = 钢材:Ⅰ级 ()φ,2210mm N f y = 2.荷载计算 ①恒荷载: m kN A g k 5.42515.02.1=??=?=钢筋混凝土γ m kN g g k G 73.45.405.1=?=?=γ ②活荷载:23m kN q k =面 m kN b q q k k 6.32.13=?=?=面 m kN q q k Q 32.46.32.1=?==γ 3.内力计算,画内力图 计算简图.

Q 图(kN ) M 图(m kN ?) ()()m kN Ql l q g kN Q l q g ?=?+?=++=M =+?=++= 43.2143158305.94808.212152305.92222max max ν 启闭门力知:kN G 10= kN G Q d 15105.1=?==γ 4.配筋计算,画配筋图,钢筋表 受弯构件公式:??? ? ?-≤=20max χχχh f b KM f A f b c y s c 拟定:mm a h h mm a s s 12525150250=-=-==, 1429.06 .912512001043.212.126 20max =????==c s f bh KM α )(522.085.01549.01429.0211211不超筋破坏=<=?--=--=b s ξαξ 2003.10622106.936.19120036.191251549.0mm f f b A mm h y c s =??===?==χξχ 选钢筋:(查表)147φ)%50~%10,1077(2可抛大mm A s = 验算含钢量:%100125 12001077%1000??=?=bh A s ρ

电中在线-混凝土结构考试题目及答案

结构静力试验的试验加载制度是() A. 采用控制荷载或变形的低周反复加载 B. 采用包括预加载、设计试验荷载和破坏荷载的一次单调加裁 C. 采用正弦激振加载 D. 采用模拟地面运动加速度地震波的激振加载 正确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B 2. 非破损检测技术可应用于混凝土、钢材和砖石砌体等各种材料组成的结构构件的结构试验中,该技术() A. 对结构整体工作性能仅有轻微影响 B. 对结构整体工作性能有较为严重影响 C. 测定与结构设计有关的影响因素

测定与结构材料性能有关的各种物理量错误 正确答案:D 学生答案:A 3. 荷载效应是指内力、位移、裂缝、应力。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A 4. 下列作用属于间接作用的为()。 A. 地基变形 B. 水压力 C. 水中漂浮物对结构的撞击力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B 5. 钢筋经冷拉后()。 A. 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 B. 屈服强度提高但塑性不变 C. 屈服强度提高且塑性也提高 D. 强度与塑性均降低 错误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C 6.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都是有害的。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A 7. 适筋破坏的特征是破坏始自于受拉钢筋的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正确答案:A 学生答案:A 8. 比大于3时或箍筋间距过大时,会发生剪压破坏,其承载力明显大于斜裂缝出现时的承载力。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 正确答案:B 学生答案:A

下列那个条件不能用来判断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A. B. C. D. 错误 正确答案:C 学生答案:A 10.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A. 纵向钢筋内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B. 纵向钢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C. 箍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D.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非常好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重点(总结很好) 第1 章绪论 1.钢筋与混凝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1)钢筋与混凝土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2)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材料利用合理2 )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5)刚度大、阻尼大6)易于就地取材 2、混凝土的主要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 )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施工周期较长5 )修复、加固、补强较困难 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 作用的分类: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指标与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破坏形式有关。 荷载的标准值小于荷载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大于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第2章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一、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用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试件,在温度为(20±3)℃,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加压到破坏,所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f cu,k为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1.强度轴心抗压强度(f c):由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标准试件经标准养护后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f ck=0.67 f cu,k) 轴心抗拉强度(f t):相当于f cu,k的1/8~1/17, f cu,k越大,这个比值越低。 复合应力下的强度:三向受压时,可以使轴心抗压强度与轴心受压变形能力都得到提高。 双向受力时,(双向受压:一向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双向受拉: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单向受拉的基本一样; 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降低) 受力变形:(弹性模量:通过曲线上的原点O引切线,此切线的斜率即为弹性模量。反映材料抵2.变形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体积变形(温度和干湿变化引起的):收缩和徐变等。 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模型 1、美国E.Hognestad建议的模型 2、德国Rusch建议的模型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剪变模量 弹性模量 变形模量 切线模量 3、(1)徐变:混凝土的应力不变,应变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 混凝土产生徐变的原因: 1、填充在结晶体间尚未水化的凝胶体具有粘性流动性质 2、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在载荷长期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增加的结果 线性徐变:当应力较小时,徐变变形与应力成正比;非线性徐变:当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变形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比应力增长更快。影响因素:应力越大,徐变越大;初始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愈小,徐变愈大;混凝土组成成分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徐变大;骨料愈坚硬、弹性模量高,徐变小;温度愈高、湿度愈低,徐变愈大;尺寸大小,尺寸大的构件,徐变减小。养护和使用条件 对结构的影响:受弯构件的长期挠度为短期挠度的两倍或更多;长细比较大的偏心受压构件,侧向挠度增大,承载力下降;由于徐变产生预应力损失。(不利)截面应力重分布或结构内力重分布,使构件截面应力分布或结构内力分布趋于均匀。(有利) (2)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在水中体积膨胀。 影响因素:1、水泥的品种: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则混凝土的收缩量越大; 2、水泥的用量:水泥越多,收缩越大;水灰比越大,收缩也越大; 3、骨料的性质:骨料的弹性模量大,则收缩小; 4、养护条件:在结硬过程中,周围的温、湿度越大,收缩越小; 5、混凝土制作方法:混凝土越密实,收缩越小; 6、使用环境: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大时,收缩小; 7、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比值大时,收缩小。 对结构的影响:会使构件产生表面的或内部的收缩裂缝,会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损失等。 措施:加强养护,减少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采用弹性模量大的骨料,加强振捣等。 混凝土的疲劳是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的。(200万次及其以上) 二、钢筋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小学阅读 理解词语和句子含义

阅读方法指导 从书面获得信息的过程叫阅读。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果你的阅读仅从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出发,那么这样的阅读,将是一种浅层次的阅读。如果你能在阅读时既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章,你就能与文章对话,与作者沟通,因为你的阅读不仅是读文字,而是一种思想碰撞。阅读既能扩大知识面、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又能增强听说读写的能力。 词句的阅读 1.理解词义的方法 理解词义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有以下两种: (1)借助字典和词典,联系上下文,弄清词语的意思。如:齐国人怎么这么没出息,干这种事?出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 中有四个义项:○1指发展前途或志气;○2长进;○3培养 使有出息;○4收益。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这里的出息选第一 个意思. 结合句子或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理解词义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孤立的就词解词,应结合句子或联系上下文揣摩词义。如: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立了!” 句子的“废寝忘食”,从字面意思可理解为做事勤奋专心。但这样理解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词语。“废寝忘食”

在文中指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为攻克世界级难题勤奋工作。 2.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所谓句子含义,指的是有些句子除了能够表达出字面所具有的意思之外,还在字里行间表达出更深刻的意思。 理解句子含义,主要包括: ○1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这句话所要说明和揭示的道理; ○3它与全文思想内容的关系; 这句话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等。 理解句子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结合时代背景。如: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 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为什么一个中国工程师在 自己国土上修铁路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联系当时的时 代背景,就很容易理解了,当时中国饱受外国人的欺压,这 一次清政府敢于任命自己国家的工程师,而詹天佑敢于接受 这项艰巨的任务这就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所以全国都轰 动了。 (2)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义。 有些句子抓住了关键词语,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句子的含义也就理解了。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词就是这个意思。如:老师暗示大家先不管他,开始上课。理解时我们抓住“暗示““暂时”

混凝土结构设计汇总

混凝土结构设计 一、基本题型及分值分布 1.单项选择题 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2.填空题 共10小题 每空1分 共10分 3.问答题 共5小题 每小题4分 共20分 4.计算题 共5小题 每小题6分 共30分 本课程的考试方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考试时考生可以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及小三角板。 二、考试预测 1.试卷中分数比例 考试复习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本课程的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但是由于自学考试命题考核知识点非常细致,而且面广,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覆盖到本课程大纲中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重点章节有: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在此基础上其他章节(第一章和第五章的内容也有一定比例)也要详细复习。本课程命题的分数比例为:第一章约占5%;第二、三、四章约占80%;第五章约占15%。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 2.涉及的公式 最常考的公式有: (1)雪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0S S r k μ= 式中:k S ——雪荷载标准值(kN/m 2) r μ——屋面积雪分布系数,查《荷载规范》表6.2.1采用; 排架计算时可按积雪全跨均匀分布考虑,取r μ=l ; 0S ——基本雪压(kN /m 2),查《荷载规范》附录D .4,同时《荷载规范》的附图D .5.2给出了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 (2)吊车荷载最小轮压标准值计算公式: k k k k k P G G G P max,,3,2,1min,2 -++= 式中:k G ,1、k G ,2——分别为大车、小车的自重标准值 (kN).等于各自质量m 1、m 2 (以t 计)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k G ,3——为吊车额定起吊顶量Q 对应的重力标准值,以kN 计.等于以t 计的额 定起吊质量Q 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简支吊车梁支座反力影响线求出的k P m ax,产生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实验报告书

《混凝土设计原理》 实验报告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目录 测量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一: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 (2) 实验二: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 (4) 实验三:偏心受压柱破坏 (6)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阅读有关教材及本实验指导书,初步了解实验内容要求与步骤。 2、实验记录应用正楷填写,不可潦草,并按规定的地位书写实验组号、日期、天气、仪器名称、号码及参加人的姓名等。 3、各项记录须于测量进行时立即记下,不可另以纸条记录,事后誉写。 4、记录者应于记完每一数字后,向观测者回报读数,以免记错。 5、记录数字若有错误,不得涂改,也不可用像皮擦拭,而应在错误数字上划一斜杠,将改正之数记于其旁。 6、简单计算及必要的检验,应在测量进行时算出。 7、实验结束时,应把实验结果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符合要求并经允许,方可收拾仪器结束实验,并按实验开始时领取仪器的位置,归还仪器与工具。 8、注意人身安全和仪表安全,试件本身要有保护措施:如用绳子捆住用木楔垫好;数据读好后,远离试件,这点尤其是当试验荷载的后期更应注意。 9、试验研究工作,是个实践性很强,责任心很强的细致戏作,一定要有严格的责任制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数据要认真细致的测读,不能读错,不能搞乱。大家分工协作,互相校对。

实验一单筋矩形梁破坏 姓名班级学号 组别组员 试验日期报告日期 一、试验名称 二、试验目的和内容 三、试验梁概况 梁号截面尺寸主筋实测保护层厚度 四、材料强度指标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试验实测值f c s= N/mm2E c= N/mm2钢筋:试验实测值:HPB235,f y s= N/mm2E s= N/mm2 HRB335,f y s= N/mm2E s= N/mm2 五、试验数据记录 1、百分表记录表(表1) 2、手持式应变仪记录表(表2) 六、试验结果分析 1、画出适筋梁荷载——挠度曲线(M-f)并分析曲线特征

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

《结构设计原理》试验指导书 及试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结构试验室 二O一五年九月

试验一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试验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试件、试验仪器设备 1、试件特征 (1)根据试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 (2)试件尺寸及配筋如图1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20mm。 图1 试件尺寸及配筋图 (3)梁的中间500mm区段内无腹筋,在支座到加载点区段配有足够的箍筋,以保证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4)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2、试验仪器设备 (1)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 (2)30T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30T荷载传感器 (4)静态电阻应变仪 (5)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9)电阻应变片、导线等 三、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1、试验装置见图2(支座到加载点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标出) (1)在加荷架中,用千斤顶通过梁进行两点对称加载,使简支梁跨中形成长500mm的纯弯曲段(忽略梁的自重); (2)构件两端支座构造应保证试件端部转动及其中一端水平位移不受约束,基本符合铰支承的要求。 2、测点布置 (1)在纵向受力钢筋中部预埋电阻应变片,用导线引出,并做好防水处理,设ε1、ε2为跨中受

拉主筋应变测点; (2)纯弯区段内选一控制截面,侧面沿截面高度布置四个应变测点,用来测量控制截面的应变分布。 千斤顶 压力传感器 分配梁 2 f 500 2000 图2正截面试验装置图 四、试验步骤 1.加载方法 (1)采用分级加载,每级加载量为10kN; (2)试验准备就绪后,首先预加一级荷载,观察所有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3)每次加载后持荷时间为不少于10分钟,使试件变形趋于稳定后,再仔细测读仪表读数,待校核无误,方可进行下一级加荷。 2.测试内容 (1)试件就位后,按照试验装置要求安装好所有仪器仪表,正式试验之前,应变仪各测点依次调平衡,并记录位移计初值,然后进行正式加载; (2)测定每级荷载下纯弯区段控制截面混凝土和受拉主筋的应变值ε1和ε2,以及混凝土开裂时的极限拉应变εcr与破坏时的极限压应变εcu; (3)测定每级荷载下试验梁跨中挠度,并记录于表中; (4)仔细观察裂缝的出现部位,并在裂缝旁边用铅笔绘出裂缝的延伸高度,在顶端划一水平线注明相应的荷载级别,试件破坏后,绘出裂缝分布图; (5)测定简支梁开裂荷载、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详细记录试件的破坏特征; (6)绘制M-f变形曲线。 五、注意事项 务必明确这次试验的目的、要求,熟悉每一步骤及有关注意事项,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进行研究、讨论或询问指导人员,对与本次试验无关的仪器设备不要随便乱动。 在试验时一定要听从指导人员的指挥,特别是试件破坏时要注意安全。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第1讲理解句子的含义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 第一讲理解句子的含义 课前热身:1.看图猜成语 —————————— —————————2.成语接龙 胸有成竹——竹报平安—— 第二讲理解句子的含义 导读: 对句子的阅读与理解,贯穿整个小学语文学习的始终,是理解文章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也是理解段、篇的基础。重点句子是指在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比如中心句、细节描写句、过渡句等。 知识学习:

一、常见题型 1、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 2、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二.答题步骤 1.读懂字面义,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2.找出关键词,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3.分析句子的表达(如修辞)或结构(如承上启下)上的作用。 4.结合文章的中心,写出句子要表达的情感或结构上的作用。 三.答题技法 (一)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这句话所要说明或揭示的道理。 3.它与全文中心思想的联系。 4.这句话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等。理解句子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包括:总起全文、承上启下、篇末点题。(二)方法与技巧 1.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 例子: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当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心情和国人对詹天佑的希望。) 2.抓关键词来理解 例子: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卡罗纳,开始上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要抓住“暗示”、“暂时”两个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老师对卡罗纳此时心情的一种理解和感情上的尊重,这不是不管中的管,体现了老师无言的爱。)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例子:甲:电话响了。 乙:我在做饭。 甲:好吧。 (联系上下文,这三句话就是连贯的。甲的意思是要乙去接电话,乙的意思是在做饭不方便接,要甲去接。) 4.思考言外之意 例子: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并不是说她们真的得到了幸福和快乐,而是说这种快乐和幸福只有到另一个世界才能实现。) 例题解析: 1.无言的父爱

阅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姓名: ( 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1人多,说明首都各界群众对周总理无限崇敬和沉痛悼念。 2“焦急”,是盼望能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是说不管要等多久,也一定要看到总理的灵车。突出了人民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怀念。 (2)派克钢笔 有位美国记者,总想挑衅。有一次看到周总理的上衣口袋里插着一支美国制造的钢笔时,便当着许多外国记者的面问道:“敬爱的总理阁下,你们一向(提倡提供)自力更生,为什么你口袋里插着我们美国造的钢笔呢?”此问一出,众人都(注视凝视)着总理,有的竟替他捏了把汗。总理笑容满面,不紧不慢地抽出那支派克笔,说:“这笔的确是地道的美国货。”那位美国记者好不得意,周总理接着说:“不过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笔是我英雄的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我挂在这儿留个纪念。”话音刚落,笑声四起,那位美国记者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逃走了。 1. 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 写出画线句子的含义。 这支笔的由来,让中国人民永远记得: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胜利了,美国侵略者失败了。 (3) 给予的故事 这是一个使人回味再三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艰难)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他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上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看了这个故事,我仿佛变得聪明起来,变得豁达起来。故事中所(蕴含包含)的哲理,可使我终身受用。 (一)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阅读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

惜春小札 李国文 春天是不知不觉来的,她走的时候,也是悄没声儿地离去。既不像秋天落下那么多的黄叶,“无边落木萧萧下”,造下满天声势;也不像冬天,一阵烂雪,一阵冻雨。 典型的春天,应该在长江以南度过。没有阴霾的天气、泥泞的道路、苍绿的苔痕、淅沥的雨声,能叫春天吗?没有随后的无淡风轻、煦阳照人、莺歌燕舞、花团锦簇,能叫春天吗?只有在雨丝风缕、春色迷人的江南,在秧田返青、菜花黄遍的水乡,在牡童短笛、渔歌唱晚的情景之中,那才是杜牧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中的缠绵的春天、撩人的春天。 然而,在北方,严格意义的一年四季,春天,是最不明显的,或许也可以说并不存在的。“五九六九,沿河插柳”,这是地气已经转暖的南方写照。“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而在北方,河里的冰,才刚刚解冻。等到它完全融化的日子,春天也差不多过去大半了。 春天里有未褪尽的冬天,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人们管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倒春寒”。于是,本来不典型、不明显的春天,又被冷风苦雨的肃杀景象笼罩。 北京的颐和园里,有一座知春亭。但知春亭是否“知春”呢?好像也未必。通常都是到了“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的那一会,才在昆明湖的绿水上垂下几许可怜巴巴的柳枝,令北京人兴奋雀跃不已,大呼春天来了,其实,“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承德的避暑山庄里,有一幢烟雨楼。不过名为烟雨楼,但至少在春天里,是没有烟雨的。“烟雨”二字,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在高寒地带,只在塞外的干燥风和蒙古吹过来的沙尘,决不会有那“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烟雨葱茏的风景。 看来,北方的春天,就像朱自清那篇《踪迹》里写的那样,她“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 因此,捉住春天,把握春天,然后,充分地享受春天。 虽然李商隐告诫过,“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但春天,是唤醒心灵的季节,是情感萌发的季节,也是思绪涌动的季节,更是人的生命力勃兴旺盛的季节。 人的生物钟,如果能够耳闻的话,可以相信,在这个季节里,响动的准是黄钟大吕之音、振聋发聩之声。甚至血管里跳动着的激流,也会蕴含着前所未有力量。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生死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业,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能量的“爆破力”。这种“神来之力”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人的一生,何尝不如此呢?也有其春华秋实的生命过程。那么青春年少的日子,也就是最美好的春天了。然而,一生中的这个春天,似乎比北方真正的春天还要短促得多。 人,有各式各样的活法,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无论怎样的一生,你千万要珍惜你生命中属于春天的那一瞬即逝的岁月。因为,青春只有一次,一去便不复返。使你的青春放出光华,享受青春的美,那才是生命最大的欢乐。 (选自《中华美文》,有改动)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生死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

混凝土试验教学文案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答:原材料的构成,外加剂的品种,混凝土成型方法,养护方法及湿度,碳化及龄期,模板种类,混凝土制作工艺。 2.在轴向拉压状态下,应用哪种测试方案布置应变片和测量桥路可以消除了温度的影响,但使用应变片较少,不能消除偏心荷载的影响和不能提高测量灵敏度?外设补偿片的半桥测试方案 3.在结构试验中,可以用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来近似地表示两点之间的哪种应变?平均应变 4.杠杆加载试验中,杠杆制作方便,荷载稳定不变,对于哪些试验尤为合适?持久荷载 5.简述结构试验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最小分度值(刻度值);(2)量程;(3)灵敏度;(4)分辨率;(5)线性度;(6)稳定性;(7)重复性;(8)频率响应。 6.回弹仪测定混凝土构件强度时。测量区应尽量选择在构件的什么位置?答: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强度不宜较高,应选择表面平整没有浮浆的。一般尽可能在构件的侧面选择测区,避免浇筑面不平整。 7.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组合体试件地州反复静力加载试验中边界条件模拟通常有哪两种加载方式,呼出加载示意图并说明各自特点? 答:等位移幅值控制、等荷载幅值控制P130 8.电液伺服作动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完成哪些试验? I、结构静载试验II、结构动载试验 III、结构低周期疲劳试验IV、模拟地震试验 9.利用油压能使液压加载器产生较大荷载,并具有试验操作安全方便的优点,使结构试验中应用比较普遍和理想的一种加载方法,被称为?液压加载 10.我校土木工程实验室振动台的台面尺寸是多少? 11.下列各图中哪些属于活动铰支座,哪些属于固定铰支座? 12.结构静力试验预加载的加载值不宜超过该试件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的多少?70% 13.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极限承载力的标志有哪些?答:(1)受拉主筋重心处裂缝宽度达到1.5mm;(2)剪力区,受压混凝土剪压破坏或斜压破坏;(3)主筋端部相对混凝土滑脱。

结构性能、混凝土结构荷载试验

结构性能:要指结构在设计使用裂缝等主要技术指标。通常结构荷载试验是检验结构性能的最常用方法,主要通过对试验构件施加荷载,观测结构的受理反应(变形、裂缝、 检测依据: 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 规范》GB50009-2012《建筑结构检 应超过时间挠度值的1/10;2连续梁、四角支撑和四边支撑双向板等试件需要两个以上的支墩时,各支墩的刚度应相同;3单向试件两个铰支座的高差应符合支座设计的要求,其允许偏差为试件跨度的1/200;双向板试件支墩在两个跨度方向的高差和偏差均应满足上述要求;4多跨连续试件各中间支墩宜采用可调式支墩,并宜安装力值测量表,根据支座反力的要求调解支墩的高度。 当采用重物加载的规定:1加载物 2不宜采用有吸水性的加载物;3铁块、混凝土块、砖块等加载物重量应满足加载分级的要求,单块重量不宜大于250N;4试验前应对加载物称重,求的其平均重量;5加载物应分堆码放,沿单向或双向受力试件跨度方向的堆积长度宜为1m左右,且不应大于试件跨度的1/6~1/4;6堆与堆 之间宜预留不小于50mm的间隙, 其他附加变形,并应考虑试件自重作用方向与其试件受力状态不一致的影响。 验证性试验的分级加载原则:结构 置的工作是否正常,同时应防止构件因预加载而产生裂缝,预加载值不宜超过结构构件开裂荷载计算值的70%。1在达到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Qs(F s)以前,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0.20Qs(F s),超过Qs(F s)以后,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0.10Qs (F s);;2接近开裂荷载计算值Q cr c (F cr c)时,每级加载值不应大于0.05Q s(F s),试件开裂后每级加载值可取0.10Q s(F s);3加载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试验阶段时,每级加载值不应大于承载力状态荷载设验证性试验每级加载的持荷时间:1应少于5分钟~10分钟,且每级加载时间宜相等;2在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作用下,持荷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在开裂荷载计算值作用下,持荷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如荷载达到开裂荷载计算值前已经出现裂缝,则在开裂荷载计算值下的持荷时间不应少于5分钟~10分钟;3跨度较大的屋架、桁架及薄腹梁等构件,当不再进行承载力试验时,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作用下的 持荷时 试件自重和加载设备的重量应经实测或计算取得,并根据加载模式进行换算,对验证性试验其数值不宜大于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的20%。混凝土结构试验用的量测仪表,应符合有关精度等级的要求, 力值测量仪表精度:1荷载传感器 B级,最小分度值不大于总量的1.0%,示值允许误差1.0%;2弹簧式测力仪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仪表量程2.0%,示值误差1.5%;3悬挂重物加载的一起允许误差±1.0%;4散体加载的称量容器误差±1.0%;5水加载的水表精度不低于1.0级;6气体加载的气压表精度不低于 1.5 位移测量仪表精度:1百分表、千 2水准仪和经纬仪的精度不应低于DS3和DJ2;3位移传感器不应低于1.0级,最小分度值不宜大于总位移的1.0%,允许误差为1.0%;4倾角仪的最小分度值不宜大于5”,电子倾角仪的示值允许误差为量程的 置,包括测量支座沉降和变形的测点在内,测点不应少于五点,对于跨度大于6m的构件,测点数量还宜适当增多;2对双向板、空间薄壳结构测量挠度曲线的测点应沿二个跨度或主曲率方向布置,且任一方向的测点数包括测量支座沉降和变形的测点在内不应少于五点;3屋架、桁架量测挠度曲线的测点应沿跨度方向各下弦节点处布置。 量测构件应变的测点布置要求:1 沿截面高度布置测点,每个截面不宜少于2个,当需要量测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规律时,测点不宜少于5个;2、对轴心受力构件,应在构件量测截面两侧或四侧沿轴线方向相对布置测点,每个见面不应少于2个;3对偏心受力构件,量测截面上测点不应少于2个,如需量测截面应变分布规律时,测点布置应与受弯构件相同;4对于双向受弯构件,在构件截面边缘布置的测点不应少于4个;5对同时受剪力和弯矩作用的构件,当需要量测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及剪应力时,应布置45度或60度的平面三向应变测点;6对受扭构件,应在构件量测截面的两长边方向的侧面对应部位上布置与扭转成45度方向的测点,测点数量根据研究目的确定。 量测应变的仪表精度:金属粘贴式 等级不应低于C级,其应变计电阻、灵敏系数、蠕变和热输出等工作特性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要求;量测混凝土应变的应变计或电阻片的长度不应小于50mm和4倍粗骨料粒径;电阻应变仪的准确度不应低于1.0级,其示值误差、稳定度等技术指标应符合该级别的相应要求;振弦式应变仪允许误差为量程的±1.5%,,其余均为1.0%。 试件混凝土的开裂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判断:1、直接观察法:在试件 大镜或电子裂缝观 测仪观察第一次出现的裂缝;2、仪 表动态判定法:当以重物加载时, 荷载不变而量测位移变形的仪表读 数持续增大;当以千斤顶加载时, 在某变形下位移不变而荷载读数持 续减小,则表明试件已经开裂;3、 挠度转折法:对大跨度试件,根据 加载过程中试件的荷载-变形关系曲 线转折判断开裂并确定开裂荷载 值;4、应变量测判断法:在试件的 最大主拉应力区,沿主拉应力方向 持续布置应变计监测应变值的发 展。当某应变计的应变增量有突变 时,应当取当时的荷载值作为开裂 荷载实测值,且判断裂缝就出现在 量测裂缝宽度仪器:1刻度放大镜 ;2电 子裂缝观察仪测量精度不低于 0.02mm;3振弦式测缝仪的量程不 应大于50mm,分辨率不应大于量程 的0.05%;4裂缝宽度检验卡最小风 。 裂缝宽度观测位置:1对梁、柱、 件侧面 受拉主筋处量测最大裂缝宽 度,对 上述构件的受剪裂缝应在构件侧面 斜裂缝最宽处量测最大裂缝宽度;2 板类构件可在板面或板底利郎侧最 大裂缝宽度;3其余试验应根据试验 10%。 试验开始前准备工作:1测试同条 试样的 性能,确定材料的性能参数;2事先 计算各级临界试验荷载值及量测指 标的预估值,作为试验分级加载和 现象观测的依据;3根据试验方案安 装试件、加载设备和量测仪器、仪 表,对试件进行预加载,并对测试 设备进行调试;4将试件表面刷白并 绘制方格,标示各个侧面所在的方 位,并有利于在试验过程中观察、 试验过程中进行工作:1加载数值 责并及时记 录;2应有专人负责观察裂缝,描绘 和记录裂缝形态及发展趋势,测读 最大裂缝宽度,并在裂缝边标注相 应的荷载值及相应的裂缝宽度;3加 载过程中应对比实测数据和预估 值,判断试件是否达到预计的开裂、 屈服、承载力标志灯临界状态;在 接近语预估的临界状态时,可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减小加载级差,以便 更准确地量测、确定各临界状态的 荷载、变形等试验参数;4当进行试 验的后期加载时,应采取必要的措 施预防加载设备倒塌、仪表损坏、 保障试验人员的安全。 试件加载方式选择:1荷重块加载 2千斤 顶加载适用于集中加载,可采用分 配梁系统实现多点加载,并用荷载 传感器测量力值,也可采用油压表 读数,并计算力值;3梁或桁架等大 型受弯构件加载时应有侧向限位装 置,也可并列拼装后再面板上加载, 重型梁可采用对顶加载的方法。 预制构件进行挠度检验时,应在使 量测试 件的变形,将扣除支座沉降、试件 自重和加载设备重量的影响,并按 加载模式进行修正后的挠度作为挠 度检验实测值。 预制构件进行裂缝宽度检验 时,应 在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下持荷结束 时量测最大裂缝的宽度,并取量测 结果的最大值作为最大裂缝宽度实 建再设计前,确定设计参数的系统 检验;3对资料不全、情况复杂或存 在明显缺陷的结构,进行结构性能 评估;4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 艺的结构或难以进行理论分析的复 杂结构,需通过试验对计算模型或 设计参数进行复核、验证或研究其 结构性能和设计方法;5需修复的受 原位试验受检构件的选择原则:试 能:1受检构件应具有代表性,且宜 处于荷载较大、抗力较弱或缺陷较 多的部位;2受检构件的试验结果应 能反应整体结构的主要受力特点;2 受检构件不宜过多;4 受检构件应能 方便地实施加载和进行量测;5对处 于正常服役期的结构,加载试验造 成的构件损伤不应对结构的安全性 验的最大加载限值宜取使用状态试 验荷载值,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取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对预应力混 凝土构件取荷载的标准组合;2当检 验构件承载力时,试验的最大加载 限值宜取承载力状态荷载设计值与 结构重要性系数γ 乘积的1.60倍; 3当试验有特殊目的或要求时,试验 的最大加载限值可取个临界试验荷 通过荷载的调配使控制界面的主要 内力等效,并在主要内力等效的同 时,其他内力与实际受力的差异较 小;2对超静定结构,荷载布置均应 采用受检构件与邻近区域同步加载 的方式,加载过程应能保证控制截 面上的主要内力按比例逐级增加;3 可采用多种手段组合的加载方式, 避免加载重物堆积过多,增加试验 工作量;4对预计出现裂缝或承载力 标志现象的重点观测部位,不应堆 积夹加载物;5宜根据试验目的控制 加载量,避免造成不可恢复的永久 性损伤或局部破坏;6应考虑简捷的 控制截面的主要内力同步受到检 验。当一种加载模式不能同时使试 验所要求的各控制截面的主要内力 等效时,也可对受检构件的不同控 制截面分别采用不同的荷载布置方 式,通过多次加 载使各控制截面的 或倒链-地锚加载,或通过相邻板区 域加载;3水平荷载宜采用捯链加载 的形式;4可在内力等效的条件下综 验证计算模型或设计参数时,试验 宜符合下列要求:1、加载方式宜采 用悬吊加载,荷载下部应采取保护 措施,防止加载对结构造成损伤2、 现场试验荷载不宜超过使用状态试 挠度检验:挠度允许值应符合a s0 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a s]=[a f]/ θ(θ为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 增大影响,p’=0时取2.0;p’=p时为 1.6,预应力受弯构件取 2.0) 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a s]=M k× [a f]/M q(θ-1)+M k(a s挠度检验允许 值,M K荷载标准组合,M q荷载准永 受弯构件挠度限值:屋盖、楼盖及 ; 7m《lo《9m,lo/250(lo/300);lo>9m, lo/300(lo/400) 最大裂缝宽度检验允许值:0.10 ); 0.40(0.25) 承载力检验系数实测值≥结构重要 进行施工阶段检测的结构类型:1 多工作面协同建设的结构;2大体积 混凝土结构、超长结构、特殊截面 等受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 日照等环境因素影响显著的特殊结 构;3收到邻近施工作业影响的重要 结构,也宜在施工阶段进行有针对 性的检测。 对新型、复杂、设计使用年限较长、 使用环境特殊的重要结构,为保证 其使用的可靠性,可进行使用阶段 的结构监测。使用阶段的结构检测 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可分为实时的在 现场动力特性测试步骤:1根据测 定合适 的测量范围;2根据场地情况,测试 要求和结构特点布置测点;3在测点 布置传感器,传感器的主轴方向应 与测点主振动方向一致;4连接导 线,对整个测量系统进行调试;5合 理设置测试参数;6采集数据并保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条件:1构 试验2蒸汽养护后的构件应在冷却 至常温后进行试验3构件在试验前 应量测其实际尺寸,并检查构件表 面,所有缺陷和裂缝应在构件上标 出4试验用的加载设备及量测仪表 检验数量:对成批生产的构件,应 1000 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型产品为 一批。当连续检验10批且每批的结 构性能检验结果均符合 GB50152-2012规定的要求时,对同 一工艺正常生产的构件,可改为不 超过2000件且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 试验构件的支承方式1简支构件试 一端采 用铰支承2四角或四边简支的双向 板,其支承方式应保证支承处构件 能自由转动,支承面可以相对水平 移动3当试验的构件承受较大集中 力或支座反力时,应对支承部分主 要是支墩和支座进行局部受压承载 力验算4构件与支承面应紧密接触5 构件支承的中心线位置应符合标准 图或设计的要求。 试件的试验荷载布置1应符合设计 能完全与设计规定相符时,应按荷 载效应等效的原则换算。换算应使 试件试验的内力图形与设计的内力 图形相似,并使控制截面上的主要 内力值相等。但改变荷载布置形式 对试件其他部位产生不利影响并可 (1.2)、受拉主筋处裂缝宽度达到 1.5或钢筋应变达到0.01(1.2)、构 件的受拉主筋断裂(1.6)、弯曲受压 区混凝土受压开裂、破碎(1.3)受 压构件的混凝土受压破碎、压溃 (1.6);构件腹部斜裂缝宽度达到 1.5mm(1.4)、斜裂缝端部出现混凝 土剪压破坏(1.45)、沿构件斜截面 斜拉裂缝混凝土撕裂(1.45)、沿构 件斜截面斜压裂缝 混凝土破碎 (1.45)、沿构件叠合面、接搓面出 现剪切裂缝(1.45);构件腹部斜裂 值或荷载标准值2对结构构件的抗 裂试验应确定开裂试验荷载值3对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试验时,应确定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试验荷载值或称 抗裂试验和裂缝量测方法:1结构 加载过 程中仔细观察和判别试验结构构件 中第一次出现的垂直裂缝或斜裂 缝,并在构件上绘出裂缝位置,标 出相应的荷载值。2用放大倍率不低 于5倍的放大镜观察裂缝的出现; 试验结构构件开裂后应立即对裂缝 发生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观测,并应 量测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作用下的 最大裂缝宽度及各级荷载作用下的 主要裂缝宽度、长度及裂缝间距, 并应在试件上标出。3最大裂缝宽度 应在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持续 试件位移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点;对宽度较大的试件,尚应在 试件的两侧布置测点,并取量测结 果的平均值作为该处的实测值;2对 具有边肋的单向板,除应量测边肋 挠度外,还宜量测板宽中央的最大 挠度;3位移量测应采用仪表测读。 对于后期变形较大的情况,可拆除 仪表改用水准仪-标尺量测或采用拉 线-直尺等方法进行量测;4对屋架、 桁架挠度测点应布置在下弦杆跨中 或最大挠度的节点位置上,需要时 也可在上弦杆节点处布置测点;5对 屋架、桁架和具有侧向推力的结构 构件,还应在跨度方向的支座两端 布置水平测点,量测结构在荷载作 预制构件检验内容:钢筋混凝土构 混凝土 构件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 检验;不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 凝土构件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抗裂 检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非预 应力杆件按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要求 进行检验。对设计成熟、生产数量 较少的大型构件。当采取加强材料 和制作质量检验的措施时,可仅作 挠度、抗裂或裂缝宽度检验;当采 取上述措施并有可靠的实践经验 时,可不作结构性能检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