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500考点(超实用)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500考点(超实用)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500考点(超实用)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500考点(超实用)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500考点

1. 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所以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信息是数据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

2.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3. 文化的核心是: 观念和价值。

4. 计算机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之一(前三个分别为: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与印刷术的发明)。

5. 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3)通用性强4)工作自动化5)精确性高

6. 字长是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实际位数长度,字长是衡量计算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7. 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它与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关系。

8. 字符编码主要是ASCII码,它是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的缩写(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9. 在计算机内部表示汉字时把交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最高位改为1,称为“机内码”。

10. 记录汉字字形通常有两种方法:点阵法和矢量法,分别对应两种字形编码:点阵码和矢量码。

11. 一个16×16点阵的汉字要占用32个字节,一个32×32点阵的汉字则要占用128字节,而且点阵码缩放困难且容易失真。

12. 汉字输入码可分为流水码、音码、形码和音形结合码四种。全拼输入法、智能ABC和微软拼音等汉字输入法为音码,五笔字型为形码。音码重码多、输入速度慢;形码重码较少,输入速度较快,但是学习和掌握较困难。目前以智能ABC、微软拼音、紫光拼音输入法和搜狗输入法等音码输入法为主流汉字输入方法。

13.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软件系统又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

14. 未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叫裸机。

15.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鼠标器、键盘、扫描仪、数字化仪、数码摄像机、条形码阅读器、数码相机、A/D转换器等。

16. 通常把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17. 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是显示器、打印机和音箱,还有绘图仪、各种数模转换器(D/A)等

18. 从信息的输入输出角度来说,磁盘驱动器和磁带机既可以看作输入设备,又可以看作输出设备。

19. 指令是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它由一串二进制数码组成,这串二进制数码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

20. 一台计算机有许多指令,作用也各不相同。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计算机指令系统。计算机系统不同,指令系统也不同,目前常见的指令系统有复杂指令系统(CISC)和精简指令系统(RISC)。

21. 软件是指使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数据和有关的文档的总和。数据是程序的处理对象,文档是与程序的研制、维护和使用有关的资料。

22. 系统软件居于计算机系统中最靠近硬件的一层,它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撑服务软件等。

23. 操作系统(OS,Operating System)是一组对计算机资源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系统化程序集合,它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为用户和应用软件提供了访问和控制计算机硬件的桥梁。

24. 算法:其主要性质表现在:①有穷性;②确定性;③可行性;④输入/输出。

25. 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它包括五个管理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26. 操作系统

(1)按其运行的环境可分为实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批处理操作系统。

(2)按其管理用户的数量可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

(3)按同时管理的作业数可分为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27. 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微机上的FoxPro、FoxBASE+、Access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DB2、Sybase、SQL Server等,它们都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28.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和算法是程序最主要的两个方面;

通常可以认为: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29. 程序设计语言:

(1)机械语言:计算机系统唯一能够识别的不需要翻译

(2)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的符号化

(3)高级语言:大大提高了编程效率

30.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一般都称为低级语言。

31. 高级语言有两类,分别是解释型和编译型。

32. 解释程序:解释程序接受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如Basic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然后对源程序的每条语句逐句进行解释并执行,最后得出结果。解释程序对源程序是一边翻译,一边执行,不产生目标程序。

33. 编译程序:编译程序是翻译程序,它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用机器语言表示的目标程序,其翻译过程称为编译。

34. 微处理器(CPU)是将运算器、控制器、高速内部缓存集成在一起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

35. 单片机:将微处理器(CPU)、一定容量的存储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就构成了单片机。

36. 单板机:将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电路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就成为单板机。

37. 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供单个用户使用的微机一般称为PC,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微机。

38. 便携式微机:便携式微机大体包括笔记本计算机和个人数字助理( PDA)等。

39. 微机中的内存一般是指随机存储器(RAM)。主频的单位是赫兹(Hz)。

40. 目前常用的内存有SDRAM和DDR SDRAM,以及DDR ⅡSDRAM等。

41. 软盘:其直径为3.5英寸,容量为1.44 MB。

42. 软盘上有写保护口,当写保护口处于保护状态(即写保护口打开)时,只能读取盘中信息,而不能写入,用于防止擦除或重写数据,也能防止病毒侵入。

43. 微机中的总线一般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及控制信号

44. 主板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最大的一块电路板,有时又称为母板或系统板,是一块带有各种插口的大型印刷电路板

45. 具有多媒体处理能力的计算机叫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具有多样性、实时性、交互性和集成性的特点。

46. 计算机的发展:

(1)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机械语言汇编语言科学计算

(2)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处理

(3)第三代(1965—1970)集成电路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广泛应用各个领域

(4) 第四代(1971—现在)集成电路计算机集成电路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网络时代(5)第五代未来计算机光子量子DNA等

47. 操作系统主要有四种特性:(1)并发性(2)共享性(3)虚拟性(4)异步性

48. 并发性(Concurre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行程序在同一时间间隔段内同时执行。操作系统是一个并发系统,

49. 采用了并发技术的系统又称为多任务系统

50. 文件管理主要完成以下任务:提供文件逻辑组织方法、提供文件物理组织方法、提供文件的存取方法、提供文件的使用方法、实现文件的目录管理、实现文件的存取控制和实现文件的存储空间

51. 操作系统一般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批处理系统;2)分时系统;3)实时系统。

52.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目前又出现了许多种操作系统,主要有嵌入式操作系统、个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等。

53. 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用户将作业交给系统操作员,系统操作员将许多用户的作业组成一批作业,之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系统中形成一个自动转接的连续的作业流,然后启动操作系统,系统自动、依次执行每个作业,最后由操作员将作业结果交给用户。

54. 分时(Time Sharing)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是:一台主机连接了若干个终端,每个终端有一个用户在使用,用户交互式地向系统提出命令请求,系统接受每个用户的命令,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服务请求,并通过交互方式在终端上向用户显示结果。

55. 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是指使计算机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严格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设备和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工作的操作系统。

56. 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是运行在嵌入式系统环境中,对整个嵌入式系统以及它所操作、控制的各种部件装置等资源进行统一协调、调度、指挥和控制的操作系统。

57. 根据在同一时间使用计算机用户的多少,操作系统又可以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

58. 单用户操作系统是指一台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用户在使用,一个用户独自享用系统的全部硬件和软件资源,而如果在同一时间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则称为多用户操作系统。

59. 如果用户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每个应用程序被称作一个任务),这样的操作系统称为多任务操作系统,如果用户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运行一个应用程序,对应的操作系统称为单任务操作系统。

60. 早期的DOS操作系统是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 XP则是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61. 网络操作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是在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上按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和标准开发的软件,包括网络管理、通信、安全、资源共享和各种网络应用,其目标是相互通信及资源共享。

62. 大量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联结在一起,可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及广泛的数据共享,这种系统被称作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

63. MS-DOS具有字符型用户界面,采用命令行方式进行操作和管理,这种方式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且需要用户记忆大量的DOS命令。

64. 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通用、交互型分时操作系统。

65. Mac OS操作系统是美国Apple公司推出的操作系统,运行在Macintosh计算机上。Mac OS是全图形化界面和操作方式的鼻祖。

66. Windows XP目前流行最广的是家庭版和专业版。

67. 快捷方式就是一个扩展名为.lnk的文件,一般与一个应用程序或文档关联。

68. Windows XP的最低系统要求:

(1)推荐计算机使用时钟频率为300 MHz或更高的处理器,至少需要233MHz(单个或双处理器系统),推荐使用Intel Pentium/Celeron系列、AMD K6/Athlon/Duron系列或兼容的处理器;

(2)推荐使用128 MB RAM或更高(最低支持64M,可能会影响性能和某些功能);(3)1.5GB可用硬盘空间;

(4)Super VGA(800×600)或分辨率更高的视频适配器和监视器;

(5)CD-ROM或DVD驱动器;

(6)键盘和Microsoft 鼠标或兼容的指针设备。

69. Windows的窗口不论在外观、风格还是在操作方式上都高度统一。

(1)边框(2)标题栏(3)菜单栏(4)工具栏(5)状态栏(6)文档视图(7)滚动条

70. 模式对话框:指当该种类型的对话框打开时,主程序窗口被禁止,只有关闭该对话框,才能处理主窗口。

71. 非模式对话框: 非模式对话框是指那些即使在对话框被显示时仍可处理主窗口的对话框。

72. 文件(File),是指存放在外存储器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73. 文件中存放的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一篇文章、一首乐曲、一幅图画等等。

74. 在文件名中不允许使用/、\、*、?、<、>、|等符号。

75. 文件的主文件名应该和文件的内容相关,用扩展名来区分文件的类型,因此扩展名又叫类型名。

76. 某一时刻只会有一个节点处于打开状态,节点处于打开状态时,其名称将会变为蓝色,且有些节点的图标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77. Windows XP之所以具有上述优良特性,应归功于采用了先进的Unicode字符集。Unicode 字符集是Unicode联盟开发的一种16位字符编码标准。

78. 控制台的右侧列出了计算机上的用户账户,Administrator和Guest账户是在安装Windows XP系统时自动创建的,它们为首次登录计算机进行管理提供了可能。

79. 为了防止非法用户试图以Administrator的身份登录计算机,可以为Administrator重命名,但不能删除该账户。

80. Guest(来宾)账户为了安全,管理员可以禁用该账户或为该账户重命名,但不能删除该账户。

81. 画图程序是一个简单的画图工具,用户可以使用它绘制黑白或彩色的图形,并可将这些图形存为位图文件(.bmp文件),可以打印,也可以将它作为桌面背景,或者粘贴到另一个文档中,还可以使用“画图”查看和编辑扫描的照片等。

82. 写字板和记事本是Windows XP自带的两个文字处理程序,这两个应用程序都提供了基本的文本编辑功能。

83. 写字板的功能较强,使用写字板可以创建和编辑带格式的文件,其界面和使用方法与Word非常相似。

84. 记事本是一个文本文件编辑器,用户可以使用它编辑简单的文档或创建Web页。“记事本”的使用非常简单,它编辑的文件是文本文件,这为编辑一些高级语言的源程序提供了极大方便。

85. 20世纪80年代,使用比较广泛的有文字处理系统WPS、字表编辑软件CCED,文书编辑系统Word Star等。

86. 版式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包括页面设置、页码、分栏排版、页眉和页脚的设置等。

87. Microsoft Office 2003日常办公事务处理的七大常用组件。它们分别是: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数据库管理软件

Access 2003、动态表单软件InfoPath 2003、电子邮件管理软件Outlook 2003、桌面排版软件Publisher 2003。

88. 标题栏位于窗口的最上方,默认为蓝色。它包含应用程序名、文档名和控制按钮。

89. 工具栏的显示或隐藏的方法:

(1)单击“视图”菜单中的“工具栏”命令,从其级联菜单中选择需要的工具栏。

(2)右击工具栏或菜单栏的任意位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需要的工具栏。

90. 任务窗格的调用可以通过“视图”—“任务窗格”来实现。

91. 标尺有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两种,用来确定文档在屏幕及纸张上的位置。也可以利用水平标尺上的缩进按钮进行段落缩进和边界调整。还可以利用标尺上制表符来设置制表位。

92. 状态栏位于窗口的底部,显示当前窗体的状态,如当前的页号、节号、当前页及总页数、光标插入点位置、改写/插入状态、当前使用的语言等信息。

93. 启动Word 2003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2)双击桌面已建立的Word快捷方式图标。

(3)双击已建立的Word文档。

94. 退出Word 2003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击Word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3)双击Word窗口左上角的控制图标或使用快捷键Alt+F4。

95. 单击“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保存”选项卡,选中“自动保存时间间隔”复选框并设定自动保存时间间隔,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编辑你的作品了。

96. 打开文档: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开”工具按钮

(3)使用Ctrl+O快捷键。

(4)单击“文件”菜单下方通常会列出最近使用过的4个文档之一(选择“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在对话框中单击“常规”选项卡,在“列出最近所用文件”文本框中可以设置“文件”

菜单下列出的文档个数)。

(5)单击“开始”按钮,“开始”菜单中的“文档”子菜单下列出了最近使用的15个文档,可以选择并打开使用。

97. 新建空白文档(1)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新建”按钮。(2)使用快捷键Ctrl+N。

98. 关闭文档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关闭”命令可以关闭当前正编辑的文档。

(2)单击文档窗口右上方的“关闭”按钮,可以关闭当前正编辑的文档。

99. 使用键盘命令或快捷键:按Home键和End键可以快速将插入点移动到文档行首、行尾;按Ctrl+Home快捷键和Ctrl+End快捷键可以快速将插入点移动到文档开头和结尾。

100.Word 2003提供了两种录入状态:“插入”和“改写”状态。“插入”状态是指键入的文本将插入到当前光标所在的位置,光标后面的文字将按顺序后移;“改写”状态是指键入的文本将光标后的文字按顺序覆盖掉。

弘博专升本报名咨询:QQ 719920060 电话:183531688981 101.“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1)按键盘上的“Insert”键,可以在两种方式间进行切换。

(2)双击状态栏上的“改写”标记,可以在两种方式间进行切换。

102.在“字体”选项卡中可以设置字体、字形、字号、颜色、下划线、特殊效果等。特殊效果可以直接单击效果前面的复选框即可,允许同时使用多种文字效果。

103.文档的查看方式:

(1)普通视图(2)页面视图(3)Web版式视图(4)大纲视图

(5)阅读版式视图(6)文档结构图(7)缩略图

104.普通视图是适合文本录入和编辑的视图方式,占用计算机内存少、处理速度快。页与页之间用一条虚线(分页符)分隔,节与节之间用双行虚线表示,虚线中间注明分节符的类型,在这种视图方式下不显示页边距、页眉和页脚、背景等信息。

105.页面视图文档的显示效果与打印机打印输出的结果完全一样。在这种视图方式下,页与页之间是不相连的,可以看到文档在纸张上的确切位置。页面视图可正确显示页眉和页脚、分栏、批注等各种信息及位置,是Word默认的视图方式,也是使用最多的视图方式。

106.页眉和页脚只有在页面视图下才能看到,创建页眉和页脚必须先切换到页面视图下。

107.Web版式视图可以创建能显示在屏幕上的Web页或文档,可看到背景和为适应窗口大小而自动换行显示的文本,且图形位置与在Web浏览器中的位置一致,即模拟该文档在Web浏览器上浏览的效果。

108.字号大小有两种表示方式,分别用“号”和“磅”为单位。以“号”为单位的字号中,初号字最大,八号字最小;以“磅”为单位的字体中,72磅最大,5磅最小。当然我们还可以输入比初号字和72磅字更大的特大字,根据页面的大小,文字的磅值最大可以达到1638磅。

109.设置段落格式的方法是:单击“格式”菜单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对话框中的三个选项卡分别是:缩进和间距、换行和分页、中文版式

110.标尺的显示或隐藏可以通过单击“视图”菜单中的“标尺”命令来实现。

111.双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格式刷”工具按钮,就可以在多处反复使用。

112.要停止使用格式刷,可单击“格式刷”工具按钮或按Esc键取消。

113.Word中默认的制表位是两个字符。

114.设置制表位的方法是:

①单击水平标尺左端的制表符可以切换各种制表符,直到出现所需要的制表符类型。②如选择小数点对齐制表符,在水平标尺上单击要插入制表位的位置,水平标尺上就会出现小数点对齐制表符。按这种方法依次在标尺上相应位置设定其他需要的制表符。

115.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方法是:

①将鼠标定位在要插入项目符号或编号的位置;

②单击“格式”菜单中“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弹出“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

③使用不同的选项卡,选择合适的项目符号或编号后,单击“确定”按钮。

&& 也可以通过“自定义”对话框进行个性化项目符号或编号设置。

116.使用了项目符号或编号后,在该段落结束回车时,系统会自动在新的段落前插入同样的项目符号或编号。系统还会自动调整项目符号或编号的位置缩进相同。

117.插入分节符将鼠标定位在需要插入分节符的位置,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在“分节符类型”中选择新节开始位置的选项。

118.符删除分节符时,将同时删除节中文本的格式。

119.分节符控制其前面文字的节格式。如果删除某个分节符,其前面的文字将合并到后面的节中,文本成为下一节的一部分,并采用该节的格式设置。

120.在页面视图或大纲视图下看不到分节符,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显示/隐藏编辑标记”按钮以显示隐藏的分节符标记,然后将光标定位到该标记前面按Delete键即可。

121.插入人工分页符的方法是:

①将光标插入点移至要分页的位置,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打开“分隔符”对话框;

②单击分隔符类型中的“分页符”单选钮,就可以在当前插入点的位置开始新的一页。122.也可以通过Ctrl+Enter组合键开始新的一页。在普通视图下,人工分页符是一条中间带

“分页符”字样的虚线,按Delete键可以删除,而自动分页符是一条水平虚线,不能人为地删除。

123.Word 2003可以给整个页面添加一个页面边框,该边框可以是普通的边框,也可以添加艺术型的边框,使文档变得活泼、美观、赏心悦目。

124.分栏的方法是:

(1)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分栏”命令,打开“分栏”对话框。

(2)在“预设”一栏中,选择分栏格式;选中“分隔线”复选框,可以在各栏之间加入分隔线;取消选中“栏宽相等”复选框,可以建立不等的栏宽,各栏的宽度可在“宽度”文本框中输入;在“应用于”列表框中设定分栏的范围,可以是选定的文字或整篇文

(3)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所选段落分栏。

125.Word最多可以分为11栏。

126.为文字或段落添加边框的方法是:

(1)选定要添加边框的文字或段落;

(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弹出如图所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3)在“边框”选项卡中,分别设置边框的样式、线型、颜色、宽度、应用范围等,应用范围可以是选定的文字或段落甚至图片,对话框右边会出现效果预览,用户可以根据预览效果随时进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127.样式就是由多个排版命令组合而成的集合,是系统自带的或由用户自定义的一系列排版格式的总和,包括字体、段落、制表位和边距格式等。

128.新建样式的方法是:

(1)在任务窗格中,单击“新样式”命令,出现“新建样式”对话框;

(2)在“名称”文本框中为新建的样式确定好名称,通过对话框中的系列格式按钮进行相应的格式设置。更多格式的设置可以单击左下角的按钮,单击选择字体、段落、制表位、边框等8个格式之一,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129.系统只允许删除自己创建的样式,而Word的内置样式只能修改,不能删除。

130.任何Word 文档都是以模板为基础的,模板决定文档的基本结构和文档设置。

131.模板文件的扩展名为.dot。

132.剪贴画默认的扩展名是.wmf。

133.Word双击标题栏可以使窗口在最大化与非最大化间切换。

134.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可以设置表格内文字的各种格式。

135.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可以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

136.使用“表格属性”对话框选定要格式化的表格,单击“表格”菜单中的“表格属性”命令,或右击表格,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均可以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

137.在“表格属性”对话框中的各选项卡中可精确设定高度或宽度值。

138.在“行”(“列”)选项卡中,可以设置选定行(列)的高度(宽度)。在“单元格”选项卡中,可以设置选定单元格的宽度以及其内部文字的垂直对齐方式。

139.在“表格”选项卡中,可以设置表格的对齐方式和表格与文字的环绕等。单击“边框和底纹”按钮,可以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进行设置。

140.按下Ctrl+Shift+Enter组合键,表格的中间就自动地插入了一个空白行,表格一分为二。

141.浮动式对象周围的8个尺寸控点是空心的,可以放置到页面的任意位置,并允许与其他对象组合,还可以与正文实现多种形式的环绕。

142.嵌入式对象周围的8个尺寸控点是实心的,并带有黑色的边框,只能放置到有文档插入点的位置,不能与其他对象组合,可以与正文一起排版,但不能实现环绕。

143.打印预览(1)用编辑窗口预览(2)用打印预览窗口预览

144.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印预览”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按钮,即可进入打印预览窗口。

145.若计算机没有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则无法执行“打印”命令,所以在打印文档之前,要确认打印机与计算机连接,而且已经安装了打印机驱动程序。

146.建立邮件合并需要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主文档,即相同部分的内容,如录取通知正文;另一部分为数据源文件,即可变动内容,如学生姓名、录取专业等。

147.域是隐藏在文档中的由一组特殊代码组成的指令。

148.域代码由域字符“{}”、域类型和指令构成,Word 2003中的域共有九大类70余种。

149.锁定某个域,以防止修改当前的域结果的方法是:

单击此域,然后按Ctrl+F11组合键。此时,“更新域”命令为灰色不可用状态,域结果被保护起来

150.解除域的锁定,允许对该域进行更新的方法是:

单击此域,按下Ctrl+Shift+F11组合键。

151.单击要解除链接的域,按Ctrl+Shift+F9,可解除域和信息源的链接,域结果永久取代域代码,转变为静态的普通文本,不再具有域的属性,也不再显示灰色底纹。

152.Excel 2003新增的功能:列表功能,类似于“筛选”功能,用户可以利用它进行排序、筛选、汇总、求平均值等简单操作。

153.编辑区或称公式栏区,用于显示当前单元格中的内容,可以直接在此对当前单元格进行输入和编辑操作。

154.Excel 2003共有11种任务窗格。

155.Excel 2003的启动:

(1)通过双击Excel 2003的桌面快捷方式启动。

(2)单击“开始”菜单,指向“程序”→“Microsoft Office”,然后单击“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命令启动。

(3)通过打开Excel 2003文件启动。

(4)通过“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excel”)启动。

156.工作簿(Book)就是Excel文件,工作簿是存储数据、数据运算公式以及数据格式化等信息的文件。

157.用户在Excel中处理的各种数据最终都以工作簿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

其扩展名为.xls,文件名就是工作簿名。

158.工作簿是由工作表组成的,每个工作簿都可以包含多个工作表。

159.每个工作表都是存入某类数据的表格或者数据图形。工作表是不能单独存盘的,只有工作簿才能以文件的形式存盘。

160.工作表(Sheet)是一个由行和列交叉排列的二维表格,也称作电子表格,用于组织和分析数据。

161.Excel工作表最多可由256列和65536行构成

162.在Excel 2003中,允许同时在一个工作簿中的多个工作表上输入。

163.Excel 2003启动后,系统默认打开的工作表数目是3个,用户也可以改变这个数目,方法是:单击“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再单击“常规”选项卡,改变“新工作簿内的工作表数”后面的数值(数字介于1~255之间),这样就设置了以后每次新建工作簿同时打开的工作表数目。

164.单元格:工作表中最基本的数据单元,也是电子表格软件处理数据的最小单位。内容长度最大限制32767个字符,只能显示1024个字符。编辑栏中才可以显示全部32767个字符。

165.单元格地址:由列标和行号来标识,列标在前行号在后。例如:B3

166.单元格区域:多个相邻单元格形成的矩形区域。例如:A2:D8

弘博专升本报名咨询:QQ 719920060 电话:183531688981 167.Excel 2003中新建工作簿有以下三种方法:

(1)在启动Excel 2003后,将自动建立一个全新的工作簿Book1。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通过“新建”对话框来创建。

(3)按快捷键Ctrl+N,或用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创建空白工作簿。

(4)通过窗口右边的“任务窗格”创建工作簿。

168.09凯文信息学院袁FDV 祝大家金榜题名2011年11月15日。

169.在“文件”菜单中单击最近使用过的文件(在默认状态下显示4个最近打开过的文件,用户可以通过“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然后在“常规”选项卡中修改这个数目),即可打开相应的工作簿。

170.Excel 2003允许同时打开多个工作簿。可以在不关闭当前工作簿的情况下打开其他工作簿。可以在不同工作簿之间进行切换,同时对多个工作簿进行操作。

171.单击某个工作表标签,可以选择该工作表为当前工作表。

172.按住Ctrl键分别单击工作表标签,可同时选择多个工作表。

173.插入新工作表:

(1)方法一:首先单击插入位置右边的工作表标签,然后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工作表”命令,新插入的工作表将出现在当前工作表之前。

(2)方法二:右击插入位置右边的工作表标签,再选择快捷菜单中的“插入”命令,将出现“插入”对话框(如图所示),选定工作表后单击“确定”按钮。

174.如果要添加多张工作表,则同时选定与待添加工作表相同数目的工作表标签,然后再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工作表”命令。

175.在一个工作簿中移动或复制工作表:

(1)方法一:拖动选定的工作表标签到目标位置;如果要在当前工作簿中复制工作表,则在拖动工作表的同时按住Ctrl键到目标位置。

(2)方法二:“编辑”菜单中的“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命令。

176.Excel 2003也可以在不同工作簿之间移动或复制工作表。

177.Excel 2003能够接受的数据类型可以分为文本(或称字符、文字)、数字(值)、日期和时间、公式与函数等。

178.如果要同时在多个单元格中输入相同的数据,可先选定相应的单元格,然后输入数据,按Ctrl+Enter键,即可向这些单元格同时输入相同的数据。

179.Excel 2003中如果把数字作为文本输入(如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3+5、2/3等),应先输入一个半角字符的单引号“'”再输入相应的字符。

例如,输入“'010********”、“'=3+5”、“'2/3”。

180.在Excel 2003中,数字型数据除了数字0~9外,还包括+(正号)、-(负号)、(、)、,(千分位号)、.(小数点)、/、$、%、E、e等特殊字符。

181.输入数字型数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输入分数时,应在分数前输入0(即:数字)及一个空格,如分数2/3应输入0 2/3。

如果直接输入2/3或02/3,则系统将把它视作日期,认为是2月3日。

(2)输入负数时,应在负数前输入负号,或将其置于括号中。如-8应输入-8或(8)。

(3)在数字间可以用千分位号“,”隔开,如输入“12,002”。

182.无论显示的数字的位数如何,Excel 2003都只保留15位的数字精度。

如果数字长度超出了15位,则Excel 2003会将多余的数字位转换为0

183.如果要基于12小时制输入时间,则在时间(不包括只有小时数和冒号的时间数据)后输入一个空格,然后输入AM或PM(也可以是A或P),用来表示上午或下午,否则,Excel 2003将基于24小时制计算时间

184.初值为Excel预设序列中的数据,则按预设序列填充。

185.初值为纯数字型数据或文字型数据时,拖动填充柄在相应单元格中填充相同数据(即复制填充)。若拖动填充柄的同时按住Ctrl键,可使数字型数据自动增1。

186.初值为文字型数据和数字型数据混合体,填充时文字不变,数字递增减。如初值为A1,则填充值为A2、A3、A4等。

187.初值为日期时间型数据及具有增减可能的文字型数据,则自动增1。若拖动填充柄的同时按住Ctrl键,则在相应单元格中填充相同数据。

188.输入任意等差、等比数列:

(1)先选定待填充数据区的起始单元格,输入序列的初始值;

(2)再选定相邻的另一单元格,输入序列的第二个数值;

(3)这两个单元格中数值的差额将决定该序列的增长步长;

(4)选定包含初始值和第二个数值的单元格,用鼠标拖动填充柄经过待填充区域。

189.如果要指定序列类型,则先按住鼠标右键,再拖动填充柄,在到达填充区域的最后单元格时松开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相应的命令。

190.数据清除的对象是数据,单元格本身并不受影响。

191.数据删除的对象是单元格,即单元格删除,删除后选取的单元格连同里面的数据都从工作表中消失。

192.一个单元格含有多种特性,如内容、格式、批注等,可以使用选择性粘贴复制它的部分特性。

193.选择性粘贴的操作步骤为:

(1)先将数据复制到剪贴板;

(2)再选择待粘贴目标区域中的第一个单元格,单击“编辑”→“选择性粘贴”命令;

(3)选择相应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可完成选择性粘贴。

194.文本运算符:&用来连接一个或多个文本数据以产生组合的文本。

例如:在单元格中输入“="职业"&"学院"”(注意文本输入时须加英文引号)后回车,将产生“职业学院”的结果。输入“="职业"&"技术"&"学院"”,将产生“职业技术学院”的结果。

195.引用运算符:

(1)单元格引用运算符::(冒号)。

(2)联合运算符:,(逗号)。将多个引用合并为一个引用。

(3)交叉运算符:空格。产生同时属于两个引用的单元格区域的引用。

196.公式中的运算符运算优先级为:

:(冒号)、空格、,(逗号)→%(百分比)→^(乘幂)→*(乘)、/(除)→+(加)、-(减)→&(连接符)→=、<、>、<=、>=、<>(比较运算符)

197.算术运算符+(加号)、-(减号或负号)、*(星号或乘号)、/(除号)、%(百分号)、^(乘方)。完成基本的数学运算,返回值为数值。

例如,在单元格中输入“=2+5^2”后回车,结果为27。

198.比较运算符=(等号)、>(大于)、<(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不等于)。用以实现两个值的比较,结果是逻辑值True或False。

例如,在单元格中输入“=3<8”,结果为True。

199.运算符必须是在英文半角状态下输入。

200.公式的运算量要用单元格地址,以便于复制引用公式。

201.Excel单元格的引用有两种基本的方式: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默认方式为相对引用。

202.相对引用是指单元格引用时会随公式所在的位置变化而改变,公式的值将会依据更改后的单元格地址的值重新计算。

203.绝对引用是指公式中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地址不随着公式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不论公式的单元格处在什么位置,公式中所引用的单元格位置都是其在工作表中的确切位置。

204.混合引用是指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地址部分是相对引用,部分是绝对引用。

如$B2、B$2。

205.在Excel中,不但可以引用同一工作表中的单元格,还能引用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引用格式为:[工作簿名]+工作表名!+单元格引用。

例如,在工作簿Book1中引用工作簿Book2的Sheet1工作表中的第3行第5列单元格,可表示为:[Book2] Sheet1!E3。

206.Excel 2003提供了许多内置函数,共有财务、日期与时间、数学与三角函数、统计、查找与引用、数据库、文本、逻辑、信息等9类

207.Excel 2003 函数由函数名、括号和参数组成,如“=SUM(B2:E2)。

208.当函数以公式的形式出现时,则应在函数名称前面输入等号。

209.要编辑、删除、显示、隐藏批注可进行如下操作:

选定单元格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相应的命令。

210.批注内容不能打印。

211.单元格的数据格式定义包括六部分:数字、对齐、字体、边框、图案和保护。

212.调整列宽:

(1)拖动列标右边界来设置所需的列宽。

(2)双击列标右边的边界,使列宽适合单元格中的内容。

(3)选定相应的列,将鼠标指向“格式”菜单中的“列”子菜单,然后选择“列宽”命令并输入所需的宽度(用数字表示)。

(4)复制列宽,如果要将某一列的列宽复制到其他列中,则选定该列中的单元格,并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然后选定目标列。接着,选择“编辑”菜单中的“选择性粘贴”命令,然后单击“列宽”选项。

213.调整行高:

(1)拖动行标题的下边界来设置所需的行高。

(2)双击行标题下方的边界,使行高适合单元格中的内容(行高的大小与该行字符的最大字号有关)。

(3)选定相应的行,将鼠标指向“格式”菜单中的“行”子菜单,然后选择“行高”命令并输入所需的高度值(用数字表示)。

214.注意:不能用复制的方法来调整行高。

215.创建数据清单遵循的规则:

(1)一个数据清单最好占用一个工作表。

(2)数据清单是一片连续的数据区域,不允许出现空行和空列。

(3)每一列包含相同类型的数据。

(4)将关键数据置于清单的顶部或底部:避免将关键数据放到数据清单的左右两侧,因为这些数据在筛选数据清单时可能会被隐藏。

(5)显示行和列:在修改数据清单之前,要确保隐藏的行和列已经被显示。如果清单中的行和列未被显示,那么数据有可能会被删除。

(6)使用带格式的列标。

(7)使清单独立在工作表的数据清单与其他数据间至少应留出一个空列和一个空行。

在执行排序、筛选或自动汇总等操作时,这将有利于Excel 2003检测和选定数据清单。

(8)不要在前面或后面输入空格。

216.Excel 2003的数据清单具有类似数据库的特点,可以实现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统计和查询等操作,具有数据库的组织、管理和处理数据的功能,因此,Excel数据清单也称Excel数据库。

217.具有二维表性的电子表格在Excel中被称为数据清单

218.数据清单类似于数据库表,可以像数据库一样使用,其中行表示记录,列表示字段。

219.数据清单的第一行必须为文本类型,为相应列的名称。

220.筛选是根据给定的条件,从数据清单中找出并显示满足条件的记录,不满足条件的记录被隐藏。

221.Excel 2003提供了两种筛选清单命令: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222.与排序不同,筛选并不重排清单,只是暂时隐藏不必显示的行。

223.分类汇总是把数据清单中的数据分门别类地进行统计处理。

224.在Excel 2003中分类汇总可进行的计算有: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225.数据清单中必须包含带有标题的列,并且数据清单必须先对要分类汇总的列排序

226.数据图表就是将单元格中的数据以各种统计图表的形式显示,使得数据更直观。

227.Excel中的图表分两种:

(1)嵌入式图表,它和创建图表的数据源放置在同一张工作表中,打印的时候也同时打印;

(2)独立图表,它是一张独立的图表工作表,打印时也将与数据表分开打印。

228.在Excel中,用户可以利用图表工具栏创建简单图表,也可以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各种图表。

229.Excel 2003与Word 2003之间的信息共享方式有两种类型:对象链接和嵌入(OLE)。

230.对象被链接后,被链接的信息保存在源文件中,目标文件中只显示链接信息的一个映像,它只保存原始数据的存放位置(如果是Excel 2003图表对象,还会保存大小信息)。

231.为了保持对原始数据的链接,那些保存在计算机或网络上的源文件必须始终可用。如果更改源文件中的原始数据,链接信息将会自动更新。使用链接方式可节省磁盘空间。

232.使用“编辑”菜单中的“选择性粘贴”命令并选定“粘贴链接”选项以后,信息将被粘贴为链接对象。

233.“插入”菜单上的“对象”命令和“图片”子菜单中的大部分命令也可以将信息按链接对象插入。

234.嵌入对象- -链接的对象不同,嵌入的对象保存在目标文件中,成为目标文件的一部分,相当于插入了一个副本。更改原始数据时并不更新该对象,但目标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比链接信息时要大。

235.可用“复制”与“(选择性)粘贴”实现对象嵌入,也可用“插入”菜单上的“对象”命令和“图片”子菜单中的大部分命令实现对象嵌入。

236.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语言等。

237.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复习资料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实物的属性。 数据:指村粗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数据时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新机的载体,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构。 信息技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信息社会:指以信息活动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经济,以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以信息文化改变人类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新兴社会形态。 文化:人类行为的社会化,是人类创造功能和创造成果的最高和最普遍的社会形式。 文化的基本性质: 广泛性、传递性、教育性、深刻性。 计算机之父:英国数学家巴贝奇。提出: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思路。时间:19世纪中期 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十进制计算)通过开关输入信息,计算机的发展:

新一代计算机基本元件:芯片 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通用性强、工作自动化、精确性高。 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应用: 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发展趋势: 1,巨型化(速度更快,存储容量各大和功能更强)、2微型化(利用电子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吧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降低成本)、3网格化(更好的管理网上资源)、智能化(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 计算机中的信息的表示 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成为基数或基用R表示。 位权:指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权值。 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章节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 1、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2、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这里的符号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图形、音像、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 3、观念和价值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复合体。 4、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1、广泛性。2、传递性。3、教育性。4、深刻性。 5、计算机文化: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于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6、计算机是一种具有计算、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的机器设备。它能接收数据,保存数据,按照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和保存处理结果。 7、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 8、计算机的特点: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和精确性。 9、计算机的分类:

(1)按处理对象划分: 模拟计算机:专用于处理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的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用于处理数字数据的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模拟技术与数字计算灵活结合,输入和输出可以是数字数据或模拟数据。(2)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 通用计算机:适用于解决一般问题,其适应性强,应用面广。 专用计算机:用于解决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应用于如自动化控制、工业仪表、军事等领域。(3)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 巨型机:勇于承担重大的科学研究、国防尖端技术和课题及数据处理任务等。如大围天气预报、核能探索、研究洲际导弹和宇宙飞船等都离不开巨型机。 大型主机:硬件配置高档,性能优越,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较大的存储容量。用于金融、证券等大中型企业数据处理或用作网络服务器。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试题A

9,IP协议提供的服务是()。 A、尽最大努力传递 B、可靠的 C、面向连接的 D、虚电路 10,网络中,用于报告错误和测试的协议为()。 A、NAT B、OSPF C、ICMP D、RIP 三、填空题(每题0.5分,共8分)。 1.网络可以有多种分类标准,按照覆盖范围(距离)这个标准,网络可以分为____、城域网 和____。 2.服务质量用来描述网络能够提供的服务能力或网络应用的要求,网络中经常使用的服务质量参 数有____、____、____与____等。 3.无线局域网对应的IEEE标准为________,宽带无线网络对应的IEEE标准为____ ____。 4.网络中常见的调制方式有____、____与____。 5.TCP协议中校验和校验的范围包括____、____和______。 6.在以太网中发生冲突后,经常采用________来解决冲突。 7.IP协议中有一个________字段,用于限制分组在网络上的存活时间,避免分组无休止 的在网络上循环。 四、简答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 1.网络使用CRC校验。假设使用的生成式为10011,计算发送数据1101011111的校验和。 2.漏桶和令牌桶是网络中用于流量整形的主要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五、论述题(每题8分,共32分) 1.滑动窗口协议是数据链路层的一个重要协议,提供在一条不可靠的线路上可靠的数据递交。根 据所学知识,回答下述问题: 1)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含义是什么? 2)滑动窗口是如何提供流量控制的?

山东大学 2014-2015 学年 2 学期 计算机网络(A )课程试卷 ………… … … ……………… 第 3页 共 4 页 4. 地址解析协议(ARP )是网络层一个重要的协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ARP 协议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给定内容,完成表格各项,并简述ARP 协议的工作过程。

【精选】2019年山东省专升本计算机公共课试题+答案文件

山东省2018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计算机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 页。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 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类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 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中,CAM 的含义是()。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计算机辅助制造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计算机辅助测试 1.【答案】B。解析:计算机辅助设计是CAD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CAI ,计算机辅助测试是CAT。还有,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2.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放在计算机中运行,1946 年由()提出的。 A.图灵 B.布尔 C.爱因斯坦 D.冯·诺依曼 2.【答案】D。解析:1946 年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将编好的程序 和执行程序所需要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 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3.下列属于存储器且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的是()。 A. ROM B. FROM C.RAM D.CD-ROM 3.【答案】C。解析: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随机存储器(RAM )断电丢失数据,只读存储器(ROM )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 机的重要信息。可读型光盘(CD-ROM )是外存储器。 4. 8 位无符号二进制数可以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整数是()。 A. 127 B. 128 C.255 D.256 4.【答案】C。解析:8 位无符号二进制数为“11111111”,采用位权展开法得到十进制数255。因此答案选C。 5.计算机中,通常用英文字母“bit ”表示()。 A.字 B.字节 C.二进制位 D.字长 5.【答案】C。解析:数据的存储常用位、字节、字和字长等来表示。 C 选项,二进制位(bit),表示一个二进制数码0 或1,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 A 选项,字(Word),是计算机进行数 据处理时,一次存储、处理和传送的数据; B 选项,字节(Byte),由8 位组成,是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D 选项,字长是在同一时间中处理二进制数的位数。 6.计算机的主频是指()。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

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

2018年山东专升本计算机真题及答案

2018年山东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计算机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类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中,CAM的含义是()。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计算机辅助制造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计算机辅助测试 2.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放在计算机中运行,1946年由()提出的。 A.图灵 B.布尔 C.爱因斯坦 D.冯·诺依曼 3.下列属于存储器且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的是()。 A. ROM B. FROM C.RAM D.CD-ROM 4. 8位无符号二进制数可以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整数是()。 A. 127 B. 128 C.255 D.256 5.计算机中,通常用英文字母“bit”表示()。 A.字 B.字节 C.二进制位 D.字长 6.计算机的主频是指()。 A.硬盘的读写速度 B.显示器的刷新速度 C.CPU的时钟频率 D.内存的读写速度 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1KB=1000B B.1KB=1024×1024B C.1MB=1024B D.1MB=1024×1024B 8.在Window7中,关于快捷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对象可以有多个快捷方式 B.不允许为快捷方式创建快捷方式 C.一个快捷方式可以指向多个目标对象 D.只有文件和文件夹对象可以创建快捷方式 9.下列不属于操作系统的是()。 A.Linux B. MicroSoft Office C.Windows D.Mac OS 10.下列关于Windows7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山东省2015年专升本计算机真题

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计算机试卷 试卷说明: 1、本卷为公共课 ...计算机试卷,供非计算机专业 ......考生使用。请在拿到试卷后,检查试卷和答题卡类型。 2、本卷满分为100分,你将有120分钟的时间完成下面的试题。 3、本卷设有答题卡,请注意将你的答案转移到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视为无效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简单地讲,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的相关技术。A.多媒体数据 B.科学知识 C.网络资源D.信息资源 2.字长是指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 ),是衡量计算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A.字符个数 B.十进制位长度 C.二进制位长度D.小数位数 3.国标码GB2312一80是国家制定的汉字()标准。 A.交换码 B.机内码 C.字形码 D.流水码 4.计算机输出汉字的清晰程度与()有关。 A.不同的字体B.汉字的笔画 C.汉字点阵的规模D.汉字的大小 5.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工作原理的主要内容是()和“程序控制”。 A.顺序存储 B.存储程序 C.集中存储 D.运算存储 6.机器语言中的每个语句(称为指令)都是()形式的指令代码。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 7.计算机是通过执行()所规定的各种指令来处理各种数据的。 A.程序 B.数据 C. CPU D.运算器 8.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 )两大类。 A.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 B.硬盘文件和光盘文件 C.可执行和不可执行 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9.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方式有()两种。 A.图像处理和翻译 B.文字处理和图形处理 C.解释和编译 D.语音处理和文字编辑 10.算法可以看作是由( ) 组成的用来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实质上反映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 A.有限个步骤 B.一系列数据结构 C.无限个步骤 D.某种数据结构 11.输入设备是将原始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接受的( )进制数,以便计算机能够处理的设备。 A.二 B.八 C.十 D.十六

山东省历年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真题和答案Word版

山东省2004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真题 一.单选题(将一个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50分)1.计算机系统中,一位二进制数所包含的信息量叫做________。 A.字节 B.字 C.千字节 D.比特 2.在GB2312-80中,规定每一个汉字、图形符号的机内码都用________个字节表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它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特殊计算机程序,隐藏在计算机系统内部,对系统软件资源及文件造成干扰和破坏,使其不能正常运转 B.感染了它,计算机仍然可以正常运用 C.它只破坏硬盘上的信息 D.它只破坏内存中的信息 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取名为________。 A.UNVAC B.EDSAC C.ENIAC D.EDVAC 5.下列数中,有可能是八进制数的是________。 A.488 B.717 C.187 D.379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任何二进制都可以用十进制来准确表示 B.任何二进制小数都可以用十进制来准确表示 C.任何十进制整数都可以用二进制来准确表示 D.任何十进制小数都可以用二进制来准确表示 7.汉字“川”的区位码为“2008”,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该汉字的区码是20,位码是08 B.该汉字的区码是08,位码是20 C.该汉字的机内码高位是20,机内码低位是08 D.该汉字的机内码高位是08,机内码低位是20 8.下面关于Windows多媒体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媒体播放机是专门用来播放动画的 B.CD播放机可以播放各种格式的音频文件 C.使用“控制面板”中的“多媒体”图标可以管理多媒体设备和设置多媒体属性 D.*.WAV文件是Windows的标准视频文件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包括数据输入、加工、结果输出三个阶段 B.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是自动的,不需人工干预 C.计算机处理信息是按程序执行的 D.计算机处理信息,通过分析,执行一条条指令完成的 10.有关存储地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将存储单元按顺序编号,这些编号称为地址 B.地址与存储单元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C.存储单元与地址是人为手工划分的 D.存取数据必须通过地址找到存储单元

计算机网络答案 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者。 网络核心部分要想网络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起关键作用的是路由器,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使得边缘部分的每一个终端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1、速率:连结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单位为b/s(其中 b 为bit,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比特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 2、带宽:带宽本来指的是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为赫;由于通信的主干线传送的是模拟信号,所以,带宽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3、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口的数据量,经常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通过网络 4、时延: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发送时延从主机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实验3 网际协议(IP) 【实验目的】 1.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 2.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 3.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 4.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 5.理解IP分片过程 6.理解协议栈对IP协议的处理方法 7.理解IP路由表作用以及IP路由表的管理 【实验步骤】 练习1 编辑并发送IP数据报 练习容: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务。 2. 主机A启动协议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MAC层: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层: 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172.16.1.2)。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校验和:在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自定义字段: 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说明】先使用协议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协议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容? 答:IP的首部校验和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但不包括数据部分。 3. 在主机B(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开始捕获数据。 4. 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5. 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

2019年山东专升本计算机真题

2019 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计算机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 页。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到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姓名、考生号、座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答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答案请加QQ1372884639获取。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 A.晶体管 B.电子管 C.集成电路 D.大规模集成电路 2.网页是一种应用()语言编写,可以在www 上传输,能被浏览器认识和翻译成页面并显示出来的文件。 A. VisualBasic B. Java C. HTML D.++ 3.关于数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声音图像 B.数据可以是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C.数据是数值、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

D.数据就是指数值的大小 4.通过按下键盘上的()按键可以将屏等而面复制到剪贴板。 A. PrintScreen B. Al+PrintScreen C. Cirl+Delete D. Shif+PrintScreen 5.下列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操作系统 C.程序语言处理系统 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6.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最核心的软件是() A.操作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语言和处理程序 D.诊断程序 7.Word 2010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一款() A.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文字处理软件 D. 操作系统 8.Word2010 中, 第一次保存某文件,出现的对话框为() A.全部保存 B. 另存为 C.保存 D.保存为 9.Excel 2010 中,工作表是一个() A.树形表 B.三维表 C 一维表 D.二维表 10.下列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中,传输率最高的是() A.同轴线缆 B. 双绞线 C.电话线 D.光纤 11.Access 2010 数据表中的一列,称为() A.标题 B.数据 C.记录 D.字段 12.Intermet 中计算机之间通信必须共同遵循的协议是() A.F TP B. SMTP C. UDP D. TCP/IP 13.构成Excel 2010 工作律的基本要求是() A.工作表 B.单元格 C.单元格区域 D.数据 14.在Windows7 中,按名称、大小等排列方式排列桌面上图标的正确操作是() A.在开始菜单上右击,将出现一个快捷菜单,然后选择排序方式 B.在桌面的任意图标上右击,将出现一个快捷菜单,然后选择排序方式 C.在任务栏上右击,将出现一个快捷菜单,然后选择排序方式 D.桌面的任意空白处右击,将出现一个快捷菜单,然后选择排序方式 15.在Windows7 中,如果菜单项的文字后出现“√”标记,则表明() A.此菜单项目当前不可用

山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真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一试卷 操作系统原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操作系统是( A ) A.系统软件 B.办公软件 C.应用软件 D.信息管理软件 2.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的转换,肯定不会有的转换是( B ) A.运动态到就绪态 B.等待态到运行态 C.运动态到等待态 D.等待态到就绪态 3.单处理器系统中,如果同时存在10个进程,则处于就绪队列中的进程最多为__9_个。() 4.进程调度是从_______选择一个进程进入处理器中运行。( B ) A.等待队列 B.就绪队列 C.作业后备队列 D.提交队列 5.在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采用______实现地址转换。( A ) A.页表 B.段表 C.段表和页表 D.空闲区表

6.文件的存储管理实际上是对______的管理。( C ) A.内存空间 B.外部存储空间 C.逻辑存储空间 D.物理存储空间 7.打印机是( A ) A.独占设备 B.共享设备 C.有时是独占设备有时是共享设备 D.字符输出设备 8.中央处理器启动通道后,设备的控制工作是由() A.中央处理器来执行的 B.中央处理器执行通道程序来执行的 C.通道执行预先编好的通道程序来控制的 D.通道执行用户程序 9.如果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共享的缓冲器的容量为8,物品存入缓冲器的同步信号量SP的初始值应为() 10.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是,无法破坏的是() A.互斥使用资源 B.占有且等待资源 C.非抢夺式分配 D.循环等待资源

1.计算机系统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程的基本状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定位是将_______________转换为_______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动态重定位。 4.分页式存储器的逻辑地址由两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对错(5分,每题1分,要求在后面的括号中表明是“√”还是“×”) 1.进程控制块(PCB)是程序存在的唯一标志。() 2.程序的并发执行,发挥了处理器与外围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使处理器的效率有所提高。() 3.若无进程处于运行状态,则就绪队列和等待队列为空。() 4.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交换是在作业装入的时候完成的。() 5.虚拟设备采用的核心技术是SPOOL技术。()

(完整版)2018年山东专升本计算机真题及答案.doc

2018 年山东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 计算机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Ⅰ卷两部分,共8 页。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类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 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中,CAM 的含义是()。 A. 计算机辅助设计 B.计算机辅助制造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计算机辅助测试 2.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放在计算机中运行,1946 年由()提出的。 A. 图灵 B. 布尔 C.爱因斯坦 D. 冯·诺依曼 3.下列属于存储器且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的是()。 A. ROM B. FROM C.RAM D.CD -ROM 4. 8 位无符号二进制数可以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整数是()。 A. 127 B. 128 C.255 D.256 5.计算机中,通常用英文字母“bit ”表示()。 A. 字 B. 字节 C.二进制位 D. 字长 6.计算机的主频是指()。 A. 硬盘的读写速度 B.显示器的刷新速度 C.CPU 的时钟频率 D.内存的读写速度 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1KB=1000B B.1KB=1024 × 1024B C.1MB=1024B D.1MB=1024 × 1024B 8.在 Window7 中,关于快捷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对象可以有多个快捷方式 B.不允许为快捷方式创建快捷方式 C.一个快捷方式可以指向多个目标对象 D.只有文件和文件夹对象可以创建快捷方式 9.下列不属于操作系统的是()。 A.Linux B. MicroSoft Office C.Windows D.Mac OS 10.下列关于Windows7 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真题

山东省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真题

————————————————————————————————作者:————————————————————————————————日期:

山东省2004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真题 一.单选题(将一个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50分) 1.计算机系统中,一位二进制数所包含的信息量叫做________。 A.字节B.字C.千字节D.比特 2.在GB2312-80中,规定每一个汉字、图形符号的机内码都用________个字节表示。 A.1个B.2个C.3个D.4个 3.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它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特殊计算机程序,隐藏在计算机系统内部,对系统软件资源及文件造成干扰和破坏,使其不能正常运转 B.感染了它,计算机仍然可以正常运用 C.它只破坏硬盘上的信息 D.它只破坏内存中的信息 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取名为________。 A.UNV AC B.EDSAC C.ENIAC D.EDV AC 5.下列数中,有可能是八进制数的是________。 A.488 B.717 C.187 D.379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任何二进制都可以用十进制来准确表示 B.任何二进制小数都可以用十进制来准确表示 C.任何十进制整数都可以用二进制来准确表示 D.任何十进制小数都可以用二进制来准确表示 7.汉字“川”的区位码为“2008”,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该汉字的区码是20,位码是08 B.该汉字的区码是08,位码是20 C.该汉字的机内码高位是20,机内码低位是08 D.该汉字的机内码高位是08,机内码低位是20 8.下面关于Windows多媒体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媒体播放机是专门用来播放动画的 B.CD播放机可以播放各种格式的音频文件 C.使用“控制面板”中的“多媒体”图标可以管理多媒体设备和设置多媒体属性 D.*.WA V文件是Windows的标准视频文件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包括数据输入、加工、结果输出三个阶段 B.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是自动的,不需人工干预 C.计算机处理信息是按程序执行的 D.计算机处理信息,通过分析,执行一条条指令完成的 10.有关存储地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考点整理

名词解释: 单播:只有一个发送方和一个接收方的点到点传输。 组播:将一个数据包发送给一组机器,即所有机器的一个子集。 广播:将一个数据包发送给所有的目标机器。 面向连接的服务:按照电话系统建模,服务用户首先必须建立一个连接,然后使用该连接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连接。 无连接服务:按照邮政系统建模,每个报文都携带了完整的目标地址,每个报文都由系统中的中间节点路由,而且路由独立于后续报文。 服务:由一组原语正式说明,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原语来访问该服务。 频分复用(FDM):将频谱分成几个阶段,每个用户完全拥有其中的一个频段来发送自己的信号。波分复用(WDM):整个波长频带被划分为若干个波长范围,每个用户占用一个波长范围来传输。 时分复用(TDM):每个用户周期性的获得整个带宽非常短的一个时间。 对等通信(P2P):对等链接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只有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链接连接,他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DNS:一种层次的,基于域的将主机名(域名)映射成IP的命名方案。 计算机网络:表示一组通过单一技术相互连接起来的自主计算机集合。 TCP/IP协议: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别的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TCP 提供运输层服务,而IP提供网络层服务。TCP/IP协议作为一个网络体系结构,它分为四个层次,自底向上依次为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和应用层。 ARP:地址解析协议,根据IP地址获取以太网地址的协议。主机A通过广播请求拥有目标IP地址的主机,目标主机返回一个包含自己以太网地址的应答,这个广播和应答的过程所用的协议就是ARP协议。 ICMP:控制消息协议,通过向数据包的源地址报告有关事件使网络运行正常。 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IP头里面用来限制数据包生存期的计数器。 汇集树:依照最优化原则,从所有的源到一个指定目标的最优路径的集合构成的一棵以目标节点为根的树。 多路复用:一种信道的共享形式,用单根线缆传递多个信号。 带宽:单位时间内可以传递的数据位数,或对于介质而言没有明显衰减的一段频率范围。 协议:通信双方为了正常通信所进行的一组规则或约定的集合。 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在网络内部使用私有地址,在网络外部使用共有地址。使用源端口号+私有IP地址映射为新的原端口号,私有IP转换为公有IP。解决IP短缺问题。 ADSL:非对称用户数字线路。将线路带宽划分为多个信道,其中一大部分用于下行数据,一小部分用于上行数据,保留单独的语音信道,并使用几个信道隔离数据信道和语音信道。 隧道技术:当两端网络属于同一种网络时,中间网络采用的一种封装技术。在网络中间使用新的协议头驱动,在两端网络使用原有协议头驱动。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是一组用于在网络结点间传递数据的协议,各项数据和控制信息都以比特为单位,采用“帧”的格式传输。 交换机:数据链路层,多端口的网桥。根据帧目的地址转发,常被用来链接独立计算机。 路由器:网络层,当一个分组进入到一个路由器中的时候,帧头和帧尾被剥掉,位于帧的IP分组被传递给路由软件,路由软件利用分组的头信息来选择一条输出路线。 网关:传输层,应用层。应用网关是一个网络和另一个网络进行相互连通,提供特定应用的网际间设备。设在传输层的叫传输层网关。

2021年山东专升本计算机500考点超实用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500考点 1. 信息符号化就是数据,因此数据是信息详细表达形式,信息是数据抽象出来逻辑意义。 2.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解决、开发和运用信息资源有关技术。 3. 文化核心是:观念和价值。 4. 计算机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四个里程碑之一(前三个分别为:语言产生、文字使用与印刷术创造)。 5. 计算机特点1)运算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3)通用性强4)工作自动化5)精准性高 6. 字长是计算机一次所能解决实际位数长度,字长是衡量计算性能一种重要指标。 7. 字长是指计算机运算部件能同步解决二进制数据位数,它与计算机功能和用途有很大关系。 8. 字符编码重要是ASCII码,它是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缩写(美国原则信息互换代码)。 9. 在计算机内部表达中文时把互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最高位改为1,称为“机内码”。 10. 记录中文字形普通有两种办法:点阵法和矢量法,分别相应两种字形编码:点阵码和矢量码。 11. 一种16×16点阵中文要占用32个字节,一种32×32点阵中文则要占用128字节,并且点阵码缩放困难且容易失真。 12. 中文输入码可分为流水码、音码、形码和音形结合码四种。全拼输入法、智能ABC和微软拼音等中文输入法为音码,五笔字型为形码。音码重码多、输入速度慢;形码重码较少,

输入速度较快,但是学习和掌握较困难。当前以智能ABC、微软拼音、紫光拼音输入法和搜狗输入法等音码输入法为主流中文输入办法。 13.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某些构成,软件系统又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其中,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系统软件。 14. 未配备任何软件计算机叫裸机。 15. 惯用输入设备有:鼠标器、键盘、扫描仪、数字化仪、数码摄像机、条形码阅读器、数码相机、A/D转换器等。 16. 普通把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为中央解决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是计算机核心部件。 17. 最惯用输出设备是显示屏、打印机和音箱,尚有绘图仪、各种数模转换器(D/A)等 18. 从信息输入输出角度来说,磁盘驱动器和磁带机既可以看作输入设备,又可以看作输出设备。 19. 指令是批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命令,它由一串二进制数码构成,这串二进制数码涉及操作码和地址码两某些。 20. 一台计算机有许多指令,作用也各不相似。所有指令集合称为计算机指令系统。计算机系统不同,指令系统也不同,当前常用指令系统有复杂指令系统(CISC)和精简指令系统(RISC)。 21. 软件是指使计算机运营所需程序、数据和关于文档总和。数据是程序解决对象,文档是与程序研制、维护和使用关于资料。 22. 系统软件居于计算机系统中最接近硬件一层,它重要涉及操作系统、语言解决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撑服务软件等。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网络模拟题1 一、填空题 1.快速以太网中通常使用__双绞线__和光缆两种媒体。 2.RIP路由表为每一个目的网络保留__1__条最佳路径信息。 3.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广域网_、_城域网_和_局域网_。 4.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_物理_层、__数据链路__层、__网络__层、_ 传输_层、_会话_层、__表示_层和__应用_层。 5.以太网使用_CSMA/CD__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而FDDI则使用_令牌环介质访问 控制方法。 6.在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互联层上,__IP__ 协议用于传输IP分组, __ARP__实现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7.IP地址有__32__位二进制数组成。 8.在TCP/IP互联网中,WWW服务器与WWW浏览器之间的信息传递使用_HTTP_ 协议。 9.TCP协议是建立在IP协议之上的,是面向连接的_端对端__的通信协议。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00Mbps共享型集线器,连接10个站点后,其系统带宽为( A ) A.10Mbps B.100Mbps C.200Mbps D.1000Mbps 2.令牌环网中发送站以外的其它站在环上( C ) A.不监听,不转发通过的帧 B.只监听,不转发通过的帧 C.不监听,只转发通过的帧 D.监听,并不断地转发通过的帧 3.RIP的路由超时时钟设置为( A ) A.30秒 B.90秒 C.180秒 D.270秒 4.电子邮件系统的核心是 B A.电子邮箱 B.邮件服务器 B.邮件地址 C.邮件客户机软件 5.假如网卡中心连接器为BNC,请问网络的传输介质为( B )。 A.双绞线 B.细 缆 C.粗缆 D.光纤 6.如有一个网络需要互连,在网络层上连接需要用( C )设备。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 器 D.网关

最新山东专升本计算机基础汇总

2012山东专升本计算 机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填涂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50分) 1.由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要转换成计算机能直接招待的目标程序,必须经过 ( b )。 A.编辑 B.编译 C.汇编 D.解释 2.在Word软件的“文件”菜单底部所显示的多个文件名是( b )。 A.正在使用的文件名 B.最近被Word处理过的文件名 C.扩展名为.doc的文件名 D.正在打印的文件名 3.在资源管理器右窗格中,如果需要选定多个非连续排列的文件,应按组合键 (a )。 A.Ctrl+单击要选定的文件对象 B.Alt+单击要选定的文件对象 C.Shift+单击要选定的文件对象 D.Ctrl+双击要选定的文件对象 4.在Windows中,用鼠标左键单击某应用程序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后,该应用程序处于的状态( d )。 A.不确定 B.被强制关闭 C.被暂时挂起 D.在后台继续运行 5.在Windows中,下列启动查找程序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d )。 A.单击"开始"按钮,选择开始菜单中的"查找"项 B.右单击"我的电脑"图标,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查找"命令 C.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单击"工具"菜单中的"查找"命令

D.在Word程序窗口中,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命令 6.习惯上,CUP与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 c )。 A.控制器 B.运算器 C.内存储器 D.控制器和运算器 7.有关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ENIAC B.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内部采用了二进制。 C.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未采用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D.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基本逻辑部件采用了电子管制作。 8.不能退出Word2003应用程序的操作是( b )。 A.Alt+F4 B.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关闭”命令 C.双击应用程序窗口左上角的控制图标 D.单击窗口的“关闭”按钮 9.当一个文件更名后,该文件的内容( c )。 A.完全消失 B.部分消失 C.完全不变 D.全部改变 10.一般情况下,在Windows中,在:“中文输入法”状态下可以使用键进行中英文标点输入法的切换( c )。 A.Crl+space B.Shift+space C.Crl+句号 D.Shift+句号 11.网络的“黑客”是指 b 。 A.用户的别 名 B.非授权侵入他人计算机的用户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信息和数据 (一)广义说法 1.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2.数据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二)狭义说法 1.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 2.在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时,必须要将处理的有关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符号,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所以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3.信息是具体的物理形式抽象出来的逻辑意义,数据是信息的物理表示 (三)信息社会 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第三资源。以信息的收集,加工,传播为主要经济形势的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 (四)伟大人物 1.信息的创始人:香农 2.信息的贡献人(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 3.逻辑的创始人:布尔,提出“符号逻辑”的思想 4.计算机之父:巴贝奇,提出“通用计算机”的思想 5.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五)注意 1.有信息一定有数据,但是有数据不一定有信息 2.同一个信息可以用不同形式的数据表示 3.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 解答:只有计算机能识别的那些符号,才被称为数据 3.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所以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4.信息能够用来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因素(信息论) 5.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信息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获取信息 6.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3年)美国开始建设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干线,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7.我国的三金工程包括:金桥,金关,金卡 8.信息是对事物及其属性的描述,要在计算机中处理,必须首先转化为数据 计算机文化 1.计算机文化的提法 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 2.文化的发展 语言—文字—印刷术—计算机文化 3.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广泛性,传递性,教育性,深刻性 4.文化的核心:观念和价值 5.计算机文化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出现的(×) 答:先有了计算机后出现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起源 1.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