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资本市场IPO研究报告

全球资本市场IPO研究报告

全球资本市场IPO研究报告
全球资本市场IPO研究报告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资本市场)

第11章全球资本市场 11.1 复习笔记 一、全球资本市场的益处 1.一般资本市场的功能 资本市场将希望投资的群体和希望借款的群体连接在了一起(见图11-1)。希望投资的群体包括拥有盈余现金的公司、个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希望借款的群体则包括个人、公司和政府。在这两个群体之间的是做市商。做市商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投资者和借款者的金融服务公司,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图11-1 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商业银行具有间接的连接功能。它们从公司和私人那里获得现金存款,以支付利息作为回报,然后以一个较高的利率为借款者提供贷款,从利息率差额(通常称为利差)中牟利。投资银行发挥了直接的连接功能。它将投资者和借款者撮合在一起,并收取佣金。 资本市场向公司提供的资金无非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当一家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股票时,就形成了股权融资。公司出售股票获得的资金可以用来购买工厂和设备,为研发项目融资,支付工资等。一股股份实际上给予了持有者对企业利润的一份要求权。公司通过向股东支付股息承认这种权利。股息的数额并不是事先固定的;相反,它是由管理层在公司盈利的

基础上决定的。投资者购买股票既是为了股息收入,也是出于对股票价格的上升预期而获利的考虑。在理论上,股价是未来股息的反映。因此,投资者会购买目前不发放股息的股票,因为他们预期该公司会在将来发放股息。当预期一家公司未来将有更多的收益时,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将会上升,因为公司今后提高股息支付的可能性增加了。 债权融资要求借款公司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偿还事先确定的一部分贷款数额(本金加上规定的利息之和),而不管公司盈利多少。管理层对支付给投资者的这种数额没有决定权。债权融资包括来自银行的现金贷款和向投资者出售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当一个投资者购买了一家公司的债券,他就购买了在规定的年份里从该公司按固定的数额获取收入流量的权利。 2.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全球资本市场既有利于借款者,也有利于投资者。对借款者来说,全球资本市场增加了可借贷的资金供应量,降低了资金成本。对投资者而言则是提供了更广泛的投资机会,从而使投资者得以建立分散投资风险的国际性的投资组合。 (1)借款者的视角:较低的资金成本 在一个纯粹的国内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群体限于本国居民。这就为借款者可获得的资金供应量设定了一个上限。换句话说,市场的流动性受到了限制。而一个全球资本市场,则拥有大得多的投资者群体,为借款者提供了更多的资金供应量。 纯粹的国内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最大缺陷,也许是其资金成本高于国际市场。资金成本是借入资金的价格,即借款者必须向投资者支付的收益率。这就是债权融资中的利率和股权融资中的股息收入与预期股票差价。在纯粹的国内市场中,有限的投资者群体意味着借款者必须支付更高的代价,以吸引投资者贷给他们资金。而在国际市场中,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意味着借款者可以付出较低的代价来获得资金。 (2)投资者的视角:分散投资组合

历次IPO对市场的影响真伪

历次ipo重启后的市场表现之市场真伪 一篇《历次ipo重启后的市场表现》原文如下,被广泛转载,甚至被电视媒体节目引用,其结论“从证券史上这6次重启IPO首日及重启后一个月的市场表现看,上证综指涨跌幅基本维持在1%以内,股指表现比较平稳。而且IPO重启后一个月内股指上涨概率居然达到八成以上。分别是同期的上证综指表现依次为:涨1.41%、涨8.36%、涨4.23%、跌5.84%、涨2.99%和涨5.76%。由此似乎说明,IPO重启并非拖累或助长市场的关键要素,重启对市场的真正影响远小于当时市场原有自身的走势。”笔者实在看不下去,所以整理一些资料,希望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辨清市场真伪。 原文: 历次暂停和恢复发行新股市场表现 第一次,1994年11月1日至1995年1月24日,持续时间两个多月。1995年1月24日,IPO重启情况首次发生,当日,中炬高新(600872 )以8元/股的价格登陆上交所,融资规模2.24亿元。当天,上证综指跌1.06%,重启一周内(重启后5个交易日)跌幅为3.56%。这是6次IPO重启后,股指在较短时间内下跌最严重的一次。考虑到当时市场正处于熊市中,3.56%的周跌幅应不足为奇。 第二次, 1995年4月11日至1995年6月30日,持续时间两个多月。1995年6月30日,创业环保以1.72亿元的融资规模撬动了IPO再重启之路,当日上证综指下跌2.07%,周跌幅为0.96%。 第三次1995年6月30日至1995年10月10日,持续时间3个多月。但仅仅这单新股发行之后,IPO 再被暂停,直到1995年10月10日才开闸。当日东方电气(600875 )以2.46亿元融资规模上市,上证综指微涨0.33%、一周微跌0.7%。 第四次,2001年9月10日至2001年11月29日,持续时间两个多月。2001年11月29日,华联综超的上市打破了IPO第四次暂停的沉寂,该股融资规模3.95亿元,当日上证综指微跌0.16%,一周内微涨0.59%。 第五次,2004年9月9日至2005年2月3日,持续时间4个多月。2005年2月3日,电力龙头华电国际(600027)以19.28亿元融资规模上市,当日上证综指下跌0.81%,一周内上涨0.52%。 第六次,2005年因为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自6月7日至2006年6月19日IPO暂停,且持续时间长达1年多;2006年6月19日,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工国际(002051)开启了IPO的第6次重启之路。该股融资规模4.44亿元,当日上证综指上涨0.75%,一周内涨幅达1.98%,创6次IPO重启后短期内最大涨幅。第七次,也就是最近的一次,始于2008年9月25日,至今持续时间近8个月。 事实上:

量化投资分析资本市场分析报告

DUFE 实证金融与量化投资 学号:2015100406 专业:数量经济学 姓名:金博

一.阅读伯南克的“金融危机如何演变为经济危机?”,谈谈对金融体系、危机时央行的应对措施的认识,分析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2007—2009年那场金融危机,全球所有国家无一幸免都受到极大冲击影响,影响力之广,持续期之长,是前所未有的。当危机发生时,全球的金融体系已经是更加复杂化和一体化了,而监管体系并没有跟上这些变化,这就导致美国金融界很难从历史中找到可以类比的案例,而且很难从历史中找到可以直接拿来借鉴的应对举措。但如果将这场危机放到历史视角下去理解,却是很有意义的。 在当前这场危机的直接诱发因素之间,最显著的两个因素就是次贷泛滥和房价泡沫,但这场危机之所以导致美国付出如此惨重的经济和金融代价,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恐慌本身,可以说,恐慌造成的代价不会小于次贷泛滥和房价泡沫造成的代价。对于金融危机的形成,是不同金融机构,不同金融市场,不同金融行业间风险的溢出,在人们,机构,市场的恐慌中一点点传染,慢慢扩大造成的。金融体系间联系越紧密,传播的越快,最终造成的结果越严重,影响越广越深。 在此次危机中,美联储也是花了一定的时间之后才意识到了这场危机的存在,并逐渐了解了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在应对这场危机的过程中,随着对形势的了解越来越清楚,美国金融界便借鉴过去应对金融恐慌的经验,去指导他们对这场新危机的判断,并指导他们采取的对策。美联储的应对举措主要有4个元素:(1)降低利率,支持经济;(2)提供紧急贷款,增强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推动金融体系恢复稳定;(3)采取救助举措(必要时,与财政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进行协调),防止金融机构无序倒闭;(4)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银行开展压力测试,评估其财务状况(和财政部及其他银行监管机构联合实施)。 美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这次危机的表现,确实让我们见识到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灵活性。中国在构建自己的金融安全体系时,最核心的是如何提高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和金融体系的灵活性。对风险和危机的防范,使金融体系具备对风险和危机的抵抗力。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需要加快金融的对内自由化,以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 谈到应对措施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我认为我国需要做的,一是尽可能减少现有损失,避免进一步的损失。在减少损失方面,中国要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加强与美国各界的沟通,特别是政府沟通,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同时,我国应认真研究美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形势,避免错误的投资。二是应充分评估金融机构的损失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尤其要结合国际、国内的形势,防止损失在国内的传递和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 其次,金融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加强有效监管是很重要的。监管部门需要与市场主体保持一

2020年资本市场IT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资本市场IT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8月

目录 一、全球资本市场IT概况:千亿美元市场,第三方IT占主导 (6) 1、全球资本市场IT千亿美元市场,稳健增长 (6) (1)全球资本市场IT规模超千亿美元,不及银行IT规模的1/2 (6) (2)全球资本市场IT规模稳定增长,竞争加剧、业务创新是主要驱动力 (6) (3)资本市场IT整体支撑了全球多个交易品种、百万亿美元量级的交易/市值规模 (7) 2、全球资本市场IT整体以第三方为主,大型金融机构偏好自建 (8) (1)海外以第三方IT为主,国内券商第三方IT占比相对较低 (8) (2)自建主要集中在头部大型金融机构 (8) (3)全球正在从自建向第三方建设转移的过程中 (9) 3、软件与服务是第三方IT主体,未来还将迅速增长 (10) (1)不同于全球市场中外部服务占主导,国内第三方IT投入相对平均 (10) (2)软件和服务是IT投资方向,从增速得到印证 (10) 二、卖方业务:市场大且格局分散,规模效应可能较弱 (12) 1、卖方业务:以OMS为核心,前中后台共同形成整体解决方案 (12) (1)前台系统以OMS为核心,形成整体解决方案 (12) (2)中台提高透明度和风控能力 (13) (3)后台支持确认与清算相关运营业务 (13) 2、卖方IT市场最终格局分散 (14) (1)早期:各公司相对分散,在细分领域形成各自优势 (14) (2)发展路径:通过内生或外延收基本覆盖全品类,保持差异化优势 (15) (3)最终格局:卖方市场大而分散 (17) 3、典型公司成本结构:Fidessa有稳定业绩支撑之余,成长性与规模性相应减 弱 (18)

安永-2010全球首次公开募股(IPO) 市场调研报告

全球首次公开募股 (IPO) 市场 调研报告
2010年回顾和2011年展望
2010年12月21日

目录
一 引言 二 2010年全球IPO市场回顾 三 2010年大中华IPO市场回顾 四 2011年大中华IPO市场展望
1
全球首次公开募股 (IPO) 市场调研报告

引言
安永于2010年12月公布了2010年年底全球IPO活动最新信 息,涵盖首11个月的全球IPO活动。 2010年回顾和2011年展望着重上海、深圳、香港和台湾的 IPO活动,包括预计2010年全年和预测2011年的IPO活动。
2
全球首次公开募股 (IPO) 市场调研报告

2010年全球IPO市场回顾
3
全球首次公开募股 (IPO) 市场调研报告

尽管欧洲市场低迷, 全球IPO活动回到金融危机前水平
2010全球IPO融资总额可能 创纪录超过3,000亿美元
预估
资料来源:安永统计,迪罗基、汤姆森金融数据提供
4
全球首次公开募股 (IPO) 市场调研报告

大中华区引领全球IPO活动, 在上市宗数及融资总额居世界第一
大中华区共有442宗IPO,占全球37%
北美
美国 加拿大 8.4%(101) 5.6%(67)
亚太
大中华区* 印度 澳大利亚 韩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日本 泰国 37% (442) 5.4% (65) 5.1% (61) 4.7% (56) 2.3% (27) 2.0% (24) 1.7% (21) 1.4% (17) 0.9% (11)
14% 22%
中美、南美
巴西 墨西哥 阿根廷 哥伦比亚 秘鲁 1%(11) 0.4%(5) 0.1%(1) 0.1%(1) 0.1%(1)
62%
欧洲、中东和非洲
2%
波兰 英国 土耳其 以色列 法国 德国 挪威 俄罗斯联邦 沙特阿拉伯 西班牙
6.8% (81) 2.3% (27) 1.7% (20) 1.3% (16) 1.0% (12) 0.9% (11) 0.8% (10) 0.8% (10) 0.8% (9) 0.7% (8)
.
*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发行商。
资料来源:安永统计,迪罗基、汤姆森金融数据提供
5
全球首次公开募股 (IPO) 市场调研报告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全球资本市场 12.1 复习笔记 考点一:全球资本市场 1.一般资本市场的功能 资本市场将希望投资的群体和希望借款的群体连接在了一起。 (1)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如图12-1) ①希望投资的群体包括拥有盈余现金的公司、个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②希望借款的群体则包括个人、公司和政府; ③做市商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投资者和借款者的金融服务公司,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图12-1 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2)资本市场提供资金的方式 资本市场向公司提供资金的方式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 ①当一家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股票时,就形成了股权融资。每一股股份实际上给予了持有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者对企业利润的一份要求权。公司通过向股东支付股息承认这种权利。 ②债权融资要求借款公司无论是否盈利都要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偿还事先确定的一部分贷款数额(本金加上规定的利息之和)。债权融资包括来自银行的现金贷款和向投资者出售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当一个投资者购买了一家公司的债券,他就得到了在规定的年份里从该公司按固定的数额获取收入的权利。 2.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1)借款者的视角:较低的资金成本 国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而在全球市场中,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意味着借款者可以付出较低的代价来获得资金。资金成本是借入资金的价格,即借款者必须向投资者支付的收益率,也就是债权融资中的利率和股权融资中的股息收入与预期股票差价。 (2)投资者的视角:分散投资组合 投资者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分散投资组合,与纯粹的国内资本市场相比,可降低投资风险,因为各国之间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不是完全相关的。不同国家股票市场变动之间相对较低的相关性反映了两个基本的情况:①由于各国推行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面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因此它们的股票市场受不同的因素影响,并向不同的方向变动。②由于受到资本管制,即限制跨国资本流动(尽管这种限制正在迅速减少),不同的股票市场之间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分割现象,这有助于切断风险的传递。由此可得到的启示是,一个投资者通过分散化的国际投资组合,就能够使风险水平低于仅仅持有国内股票时的风险水平。 3.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

中国企业IPO市场分析报告

关键发现 490家中国企业IPO,融资1068.75亿美元,无论上市企业数量还是融资规模,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347家中国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IPO,融资719.98亿美元,143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IPO,融资349.78亿美元。中国企业境外IPO活跃度提高。 境内方面,204家企业选择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117家企业选择深交所创业板IPO,上交所上市企业有26家。 143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实现IPO,融资金额349.77亿美元。港交所主板共有8 2家企业IPO,超过了2007年66起的历史高位。以纽交所、纳斯达克为主的美国资本市场中国企业IPO数量也达到历史高峰。 IPO涉及19个行业,案例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IT及能源行业,融资金额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金融及能源。 实现IPO中国企业最多的三个地区分别为北京、江苏和广东,活跃于资本市场的企业仍以东部沿海地区企业为主。 上市企业中具有VC/PE背景的220家,占比达44.8%,涉及国内外投资机构269家。 2010年中国企业全球IPO事件中,共有168家投资银行参与保荐及承销。 1.2010年中国企业IPO市场综述 2010年共有490家中国企业实现IPO,相比2009年增长155.7%;融资金额共计106 8.75亿美元,环比增长88.0%。2010年中国企业IPO数量及融资规模均超越了2007年2 28家企业上市、融资总额969.23亿美元的历史高位。 从市场分布来看,2010年共有347家中国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IPO,融资金额高达71 9.98亿美元,有143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IPO,融资金额为349.78亿美元。 境内方面,2010年境内资本市场融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由2009年的99起,升至3 47起,涨幅达250.5%,相比2007年125起IPO最高纪录,增长比例也达到177.6%。其中,204家企业选择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117家企业选择深交所创业板IPO,深交所上市企业在2010年中国企业全球IPO总量中占比达65.4%;上交所上市企业有26家。 境外方面,共有143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实现IPO,融资金额349.77亿美元。其中,港交所主板共有82家企业IPO,融资金额299.20亿美元,IPO数量超过了2007年66起的历史高位。以纽交所、纳斯达克为主的美国资本市场方面,中国企业IPO数量也达到历史高峰,两家交易所分别有22及19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为38.86亿美元。 2010年IPO中国企业涉及19个行业,案例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IT及能源行业,其次分别为医疗健康、化学工业、连锁经营、食品饮料等。总体来看,传统制造业、消费品相关行业企业IPO最为活跃。融资金额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金融及能源。

世界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以前都处于萌芽阶段,发展比较缓慢。虽然早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原始积累阶段,西欧就已有了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比如1602年就在荷兰出现了世界上最早买卖股票的市场,但是由于此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股票发行与交易的需求并不非常旺盛,因此资本市场仅仅在萌芽。后来,受工业革命影响,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始出现,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资本市场的作用开始真正排上用场。运输公司股票、铁路股票、矿山股票纷纷出现在证券市场上,同时银行股票、保险公司股票及一些非金融机构的公司股票也开始露面,股票交易开始盛行。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以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从雏形到正式诞生,正式顺应了当时的时代需求,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期,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时,资本市场获得了初步发展。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证券市场以其独特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同时,其自身也获得了高速的发展。首先,股份公司数量剧增。以英国为例,1911—1920年建立了64000

家,1921—1930年建立了86000家。至此,英国90%的资本都处在股份公司控制之下。其次,在这一时期,有价证券发行总额剧增。1921—1930年全世界有价证券共发行6000亿法国法郎,比1890—1900年增 加了5倍。 1929年股灾爆发后,资本主义经济陷入大萧条之中,资本市场也处于停滞阶段。这次股灾导致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动荡,不仅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剧烈,而且证券经营机构的数量和业务锐减。到1932年7月8日,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数只有41点,仅为1929年最高水平的11%。危机过后,证券市场仍一蹶不振。与此同时,加大证券市场管制力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使证券市场的拓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停 滞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因欧美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各国的经济增长,使得资本市场进入了恢复阶段。这时,公司证券发行量增加,证券交易所开始复苏,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买卖越来越活跃。但由于人们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会不会卷土重来仍心存疑虑,加之在此阶段许多国家面临着资本稀缺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对资本的流动实

2020年资本市场政策分析报告

2020年资本市场政策 分析报告 2020年2月

目录 一、金融委预计会举行更多会议促市场平稳运行 (5) 二、央行及财政部预计出台更多的逆周期调节政策 (7) 1、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 (7) 2、银行间市场优化,加大债券发行力度 (8) 3、财政部将加大专项债等发行力度 (9) 4、货币政策预计相机抉择,稳定经济 (10) 5、预计会有更多减税政策落地 (11) 6、资管新规延迟执行 (15) 三、资本市场预计聚焦落实新《证券法》、证券监管会议精神 (15) 1、预计监管层加大对接证券法的文件政策出台力度 (17) 2、鼓励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 (18) (1)非典期间中长期资金入市,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18) (2)持续推动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多方拓展中长期资金来源 (19) 3、防范风险首当其冲,落实新证券法精神 (21) (1)2020年风险首位聚焦杠杠资金 (21) (2)稳妥股票质押风险、债券违约等风险 (22) 4、平稳推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节奏可能调整 (24) (1)平稳推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让监管更有温度 (24) 5、以科技监管为支撑,首提区块链技术应用 (27) (1)IT投入及线上办公投入增加 (27) (2)未来单向视频开户有望松绑 (29) 6、员工持股及回购有望出台更规范的政策 (30)

7、降低印花税的可能性分析 (32)

金融委预计会举行更多会议促市场平稳运行。2019年以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共召开了多次会议,总体围绕金融改革部署了相关工作。在资本市场改革方面,证监会明确了12个方面的改革任务。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方面,人民银行适时适度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发挥存款保险制度核心职能,及时稳定了市场信心,稳妥化解中小银行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新突破。自8月20日首次发布了新的LPR,至11月20日第四次发布新的LPR,1年期LPR较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低了20个基点,5年期LPR较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低了10个基点。金融委预计会举行更多会议促市场平稳运行,今年金融市场的全面深化改革将继续推进。 预计后续央行政策对冲影响的重点主要在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略宽松的基调,预计将采取宽货币与宽信用的组合,提高信贷、社融增速。2月可能实施定向降准,降息有可能在3月1日存量浮动贷款定价基准切换启动之后落地。 预计会有更多减税政策落地。针对此次事件,可以借鉴2003年的一些财政政策。政府对于受YQ影响严重的地区或行业可能会出台延长纳税申报期限、适当税收减免或提供一次性财政补贴等措施,将损失控制在更小范围内。另外,最近几年,我国的税收收入增速也在逐渐放缓,政府的税收政策逐渐宽松。 资本市场预计聚焦新《证券法》、证券监管会议精神。2019年以来,监管层多次释放信号,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为更多长期资

IPO市场统计分析报告是本

I P O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是本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导语】2011年中国IPO资本市场可谓是在动荡中实现调整,并且欣欣向荣的一年。 在2011年中国IPO市场当中,成功上市的IPO企业为265家(其中有3家之前取消审核,二次审核之后再次过会),上市未过会被取消审核及被否企业为80家(其中有8家取消审核,有3家企业二次审核之后再次过会,最终有5家为取消审核状态,实际确定未过会企业为72家)。 2011年,中国IPO、再融资、增发、可转债、并购重组等总计有424家企业上会,其中累计被取消审核及被否企业总数为85家。 根据汉鼎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中国IPO企业被否原因当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上市未过会被否企业还是因为核心竞争能力不足,企业经营收入不稳定,没有可持续的发展优势产业支撑,受外界的金融经济政策或者行业政策调控影响较大。[报告全文摘要] 总之,中国的金融资本市场一直朝着一个健康合理、成熟完善在进步。当前,证监会逐渐加大对上市企业的各种规范,提高IPO门槛,让一批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为了更好的总结过去和开拓未来,新浪财经特举办首届中国投行竞争力评选。《备选投行、地区金融办、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名单一览》

2011年中国IPO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2011年中国IPO资本市场蓬勃发展,整体市场状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2011年中国IPO市场当中,成功上市的IPO企业为263家(其中有3家之前取消审核,二次审核之后再次过会),上市未过会被取消审核及被否企业为80家(其中有8家取消审核,有3家企业二次审核之后再次过会,最终有5家为取消审核状态,实际确定未过会企业为72家)。 第一部分:2011年中国IPO市场综述 一:2011年中国IPO企业地区分布统计分析 根据汉鼎咨询的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IPO企业地区的分布图来看,其上市企业还是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其中,广东省(过会47家企业)、江苏省(过会41家企业)、浙江省(过会36家企业)分别以17.74%、15.47%、13.58%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列前三甲。 中西部地区上市企业表现强劲,特别是河南、四川、湖南等省份表现尤为突出,与往年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增长上升趋势。 另外,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经济欠发达省份地区,上市企业还是表现偏弱,成功上市的企业数量偏少;但是,总体上来看,还是呈现出逐渐上涨的走向趋势的。

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做市商制度

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做市商制度:功能、影响与趋势研究 李学峰原创 | 2010-01-13 10:25 | 投票 标签:趋势影响功能做市商制度 摘要:至今为止,全球主要的证券市场均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做市商交易制度。本文从做市商制度的功能入手,论证了其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主要交易制度的成因,考察了垄断性做市商和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对市场微观结构的不同影响,揭示了传统做市商制度的缺陷和混合型做市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并提出了对我国资本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做市商制度功能影响趋势 Abstract: Up to now, the main security markets all adopted the system of market maker in global. This article research the function of market maker,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m aker to the market microstructure, reveal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xed market mak er, and put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to our capital market. Key words: market maker; function; influence; tendency. 一、引言 在任何一个证券市场中,交易制度都是价格形成与发现的根本性机制,而至今为止,各国证券市场中的交易制度总体上可分为竞价交易机制、做市商制度和混合交易机制三种制度安排。也就是说,做市商制度是资本市场中交易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而也是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1]。 做市商(market maker)制度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证券柜台交易市场。随着70年代初电子化即时报价系统的引入,传统的柜台交易制度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场外交易市场(OTC),并形成了规范的做市商制度。目前在全球前十大交易所中,已经有NYSE、NAS DAQ、东京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Euronext、德国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澳大利亚交易所等八家交易所,均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做市商交易制度;特别是在全球主要的场外交易市场中,都实行了做市商制度。那么,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做市商制度对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是什么?其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引入规范的做市商制度有何启示?这些问题即是需要我们给以理论阐释和研究的。 本文以下的结构安排是:第二部分从做市商制度的功能入手,揭示其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主要交易制度的原因所在;第三部分我们在对传统做市商制度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考察了垄断性做市商制度和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对市场微观结构的不同影响;第四部分研究了传统做市商制度的缺陷以及混合型做市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五部分为论文小结,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对我国资本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启示。 二、做市商制度的功能

【年度报告】年中国企业IPO市场分析报告

(年度报告)年中国企业IPO市场分析报告

关键发现 490家中国企业IPO,融资1068.75亿美元,无论上市企业数量仍是融资规模,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347家中国企业于境内资本市场IPO,融资719.98亿美元,143家中国企业于境外资本市场IPO,融资349.78亿美元。中国企业境外IPO活跃度提高。 境内方面,204家企业选择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117家企业选择深交所创业板IPO,上交所上市企业有26家。 143家中国企业于境外资本市场实现IPO,融资金额349.77亿美元。港交所主板共有82家企业IPO,超过了2007年66起的历史高位。以纽交所、纳斯达克为主的美国资本市场中国企业IPO数量也达到历史高峰。 IPO涉及19个行业,案例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IT及能源行业,融资金额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金融及能源。 实现IPO中国企业最多的三个地区分别为北京、江苏和广东,活跃于资本市场的企业仍以东部沿海地区企业为主。 上市企业中具有VC/PE背景的220家,占比达44.8%,涉及国内外投资机构269家。2010年中国企业全球IPO事件中,共有168家投资银行参和保荐及承销。 1.2010年中国企业IPO市场综述 2010年共有490家中国企业实现IPO,相比2009年增长155.7%;融资金额共计1068.7 5亿美元,环比增长88.0%。2010年中国企业IPO数量及融资规模均超越了2007年228家企业上市、融资总额969.23亿美元的历史高位。

从市场分布来见,2010年共有347家中国企业于境内资本市场IPO,融资金额高达719.98亿美元,有143家中国企业于境外资本市场IPO,融资金额为349.78亿美元。 境内方面,2010年境内资本市场融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由2009年的99起,升至347起,涨幅达250.5%,相比2007年125起IPO最高纪录,增长比例也达到177.6%。其中,20 4家企业选择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117家企业选择深交所创业板IPO,深交所上市企业于2010年中国企业全球IPO总量中占比达65.4%;上交所上市企业有26家。 境外方面,共有143家中国企业于境外资本市场实现IPO,融资金额349.77亿美元。其中,港交所主板共有82家企业IPO,融资金额299.20亿美元,IPO数量超过了2007年66起的历史高位。以纽交所、纳斯达克为主的美国资本市场方面,中国企业IPO数量也达到历史高峰,俩家交易所分别有22及19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为38.86亿美元。 2010年IPO中国企业涉及19个行业,案例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IT及能源行业,其次分别为医疗健康、化学工业、连锁运营、食品饮料等。总体来见,传统制造业、消费品关联行业企业IPO最为活跃。融资金额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金融及能源。 实现IPO中国企业最多的三个地区分别为北京、江苏和广东,2010年活跃于资本市场的企业仍以东部沿海地区企业为主。 上市企业中具有VC/PE背景的220家,占比达44.8%,涉及国内外投资机构269家。以2 006年至今5年的数据来见,具有VC/PE背景企业比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2010年中国企业全球IPO事件中,共有168家投资银行参和保荐及承销。境内IPO方面,参和IPO承销数量最多的三家投行分别是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及华泰联合证券;境外方面,参和中国企业IPO数量最多的分别为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信及派杰。

希尔《国际商务》(第九版)课后习题详解-全球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第12章全球资本市场 1.在最近几十年中,为什么全球资本市场发展如此迅速?你认为在未来的十年这一发展能否持续?为什么? 答:(1)全球资本市场在近几十年中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 金融服务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它吸收了关于市场、风险、汇率、利率、资信等大量的信息。正是由于这种信息密集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服务业受到的影响程度要超过其他任何行业。国际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上任何两个地方之间的即时联系。同时,数据处理能力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做市商能吸收和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信息。这种发展促进了一体化的国际资本市场的形成。现在对于金融服务公司来说,从事一天24小时交易在技术上已经是可行的,无论是股票、债券、外汇,还是任何其他金融资产。由于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国际资本市场已经无眠。 ②放松管制 世界各国的金融服务业都曾经是所有行业中受到最严格管制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许多限制被取消。部分原因是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该市场从一开始就处于国家管制之外。另一部分原因来自金融服务公司的压力,这些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在一个管制较松的环境下经营。社会日益接受与个人主义政治哲学相关的自由市场理念,这也有利于全球金融市场放松管制的趋势。除了对金融服务业放松管制,许多国家在70年代初开始解除资本管制,放宽了外国投资者对国内投资的限制和本国居民及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 (2)全球资本市场给借款者提供了更低成本的借款平台,给投资者提供了更能分散风险的融资平台。鉴于资本全球化能带来利益,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有望

持续。 2.2008~2009年间,世界经济在全球危机的冲击下出现收缩。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否强化了危机?如果是这样,未来如何做才能遏制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 答: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强化了危机。资本市场的全球化,由于其较低的资本成本与分散化的投资渠道,从而比一般的国内资本市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然而,这种全球化和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际资本市场的监管不足和资本产品的不断创新。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种监管不足和过度创新则会强化风险,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监管宽松。由于对跨国资本流动管制的放松,单个国家面对投机性的资本流动的冲击变得更加脆弱。当经济危机发生,一国基本面承受巨大打击,内部经济失衡,这时往往需要加大投资来刺激经济,此时国际游资出于避险需要也大量撤离,无疑会进一步冲击该国的外部经济,使其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内经济萧条的巨大冲击; (2)道德风险。在危机传播的过程中,有些投机资本会铤而走险,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进行投机活动,甚至发起对经济危机国家的恶意投机攻击。这种过激的甚至是恶意的投机活动会加剧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使国际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进而强化危机的负面影响; (3)过度创新。国际资本市场将世界范围内的借款者与投资者联系起来,通过不断创新的金融工具与不断虚拟的金融产品,形成了复杂的投资关系网络。由于金融产品的层层虚拟,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债务关系也越发复杂。因此,一旦危机发生,从最初波及的资本市场开始,通过债务关系的复杂网络,这种影响会通过金融产品网络得以迅速扩大。事实上,2008-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层层虚拟化的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摘要)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境内的萌生和发展。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尽管经历了各种坎坷,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壮大,制度不断完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不断成熟,逐步成长为一个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方面与国际普遍公认原则基本相符的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提高。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经济逐渐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而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宝贵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巨大的融资需求将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资本市场来满足;其次,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调整

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迫切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金融风险,而这种转变必须通过做强做大中国资本市场来实现;第四,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改革医疗保险体制和建设新农村等重要领域,也要求资本市场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第五,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竞争日益加剧,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模式日新月异,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需要资本市场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融资需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以资本为纽带引导和支持生产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资源跨地区和跨产业的整合,通过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全球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第11章全球资本市场 1.在最近几十年中,为什么全球资本市场发展如此迅速?你认为在未来的十年这一发展能否持续?为什么? 答:(1)全球资本市场在近几十年中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 金融服务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它吸收了关于市场、风险、汇率、利率、资信等大量的信息。正是由于这种信息密集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服务业受到的影响程度要超过其他任何行业。国际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上任何两个地方之间的即时联系。同时,数据处理能力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做市商能吸收和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信息。这种发展促进了一体化的国际资本市场的形成。现在对于金融服务公司来说,从事一天24小时交易在技术上已经是可行的,无论是股票、债券、外汇,还是任何其他金融资产。由于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国际资本市场已经无眠。 ②放松管制 世界各国的金融服务业都曾经是所有行业中受到最严格管制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许多限制被取消。部分原因是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该市场从一开始就处于国家管制之外。另一部分原因来自金融服务公司的压力,这些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在一个管制较松的环境下经营。社会日益接受与个人主义政治哲学相关的自由市场理念,这也有利于全球金融市场放松管制的趋势。除了对金融服务业放松管制,许多国家在70年代初开始解除资本管制,放宽了外国投资者对国内投资的限制和本国居民及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 (2)全球资本市场给借款者提供了更低成本的借款平台,给投资者提供了更能分散风

险的融资平台。鉴于资本全球化能带来利益,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有望持续。 2.再阅读一遍关于在捷克共和国寻求资本的“国家聚焦”专栏。捷克企业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好处是什么?你是否发现有什么坏处? 答:(1)由于捷克共和国在宏观经济方面存在着通货膨胀率上升、政府赤字增长以及对捷克货币投机性攻击等不利因素,外国资本都撤离了这个国家。并且布拉格股票交易所声誉差,内部人员操纵股票,对小企业缺乏保护,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增加了单个捷克企业的筹资成本。而捷克企业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以更低的成本筹得资金。 (2)虽然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筹到资金,但是,捷克企业也不可避免地暴露于外汇风险之下。特别是在现在,投机资本盛行,外汇风险更加不能忽视。 3.一家建在墨西哥的企业发现它的发展受到了墨西哥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限制。试列出这家企业可在全球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各种选择。讨论每种选择的利弊,并提出建议。如果墨西哥比索在以后两年中在外汇市场上急剧贬值,你所推荐的做法会受怎样的影响? 答:(1)这家企业可在全球资本市场通过三种方式筹集资金:股票、债券和现金贷款。 ①这家墨西哥企业可以在全球股票市场中寻找某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上市,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此方式带来的好处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为将来收购外国公司做铺垫;满足了当地人对所有权的要求;增加了公司在当地员工、顾客、供应商和银行中露面的机会。缺点是公司所有权的国际化和面临汇率的风险。

2018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分析报告

2018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分析报告 2018年1月

目录 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及进展 (5) 1、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5) 2、2017年以来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进展 (8) 3、交易与投资业务带动杠杆倍数与ROE 提升 (10) (1)业务模式变化降低证券公司业绩对证券市场表现的依赖程度 (10) (2)交易与投资业务提高杠杆倍数和ROE水平 (11) (3)行业集中度提升 (12) 二、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动直接融资比例提升 (12) 1、美国资本市场一级、二级与衍生品之间的联动效应 (12) 2、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 (13) 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动投行业务模式的变革 (16) 1、传统业务模式难以为继 (16) 2、行业集中度 (17) 四、国际投行经验借鉴 (18) 1、高盛与摩根士丹利 (18) (1)高盛重资本业务收入占比更高 (18) (2)高盛机构客户占比更高,收入波动更大 (20) (3)高盛与摩根士丹利重资本业务资产配置相对均衡 (22) 2、贝尔斯登与雷曼兄弟倒闭的思考 (25) (1)贝尔斯登与雷曼兄弟业务结构对比 (25) (2)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倒闭的思考 (27) 3、结论 (28)

2017 年以来金融监管政策持续加码,无论是一行三会发布的大金融监管政策还是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业务监管政策,均使得市场对证券行业未来的创新发展产生担忧,因此券商板块的估值受到压制,但我们认为这正是目前市场的预期差所在,2015 年之前证券行业创新业务的发展、相关政策的放松最终成为金融机构内部、企业和个人大幅加杠杆的工具,积累了极大的风险,触及监管层要求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底线,因此需要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的发展,但并不意味着改革就此停滞。金融要改革、资本市场要发展,都与证券公司的业务息息相关,从2017 年金融工作会议、十九大报告再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及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可见未来的改革方向已逐步清晰。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直接融资比例,而衍生品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由于很多人将次贷危机的爆发归因于衍生品市场的过度发展,使得市场担忧监管层对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推进进度,我们认为未来的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而且衍生品的风险主要在于基础资产而并非是衍生工具本身,因此,只要监管层把控好基础资产风险,适当的纠偏,即可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健康发展衍生品市场,而在衍生品市场发展从0 到1 的过程中,证券公司将最为受益。借鉴美国投行的经验,未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对证券公司的增量业务体现为交易与投资类业务,收入贡献有望达到50%。 交易与投资业务占比提升,带动证券公司杠杆倍数和ROE 提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