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录音技术基础(1)

录音技术基础(1)

录音技术基础(1)
录音技术基础(1)

录音技术基础

第一章声学基本知识

1.声音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被人耳感知的高于或低于正常大气压的压力变化——什么是声音

产生声音的物体称为声源。

2声音的物理属性

振幅:高于或低于正常大气压的峰值

频率: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f)

声速;:通常情况下(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常温时V=340米/(空气)

波长:在一个周期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λλ=VT=v/f

相位:声音信号的叠加:同相信号相加,相互加强;反相信号相加,相互抵消

3.基频与谐频→决定音调与音色

单音:一个频率组成的声音叫单音。

复音:由许多频率组成的声音叫复音。频率最低的为基频,其它为谐频。声能集中在基频和低次谐频分量上。(复音信号频率分解:基频与谐频)

4.声波的反射、折射

a.当声波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如果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大小与声波波长可以相比拟时,则声波的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产生反射、折射现象。

b.吸声系数α=吸收的声能/入射声能(1>α>0)和物质有关

c物体吸声系数越大,说明吸收声音的能力越强;吸声系数越小,吸收声音的能力越小5.声波的绕射

规律:频率越低越易绕射,频率越高越不易绕射

6.人耳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

7.人耳的听觉特性:(1)频率范围20Hz-20kHz (语言60- 1000Hz基频;

敏感区3000-5000Hz)

(2)动态范围闻阈:0.0002毫巴0dB ;痛阈:超过120dB

语言40dB 音乐80dB

听阈(声压级在0dB以上的声音)

8.声音三要素(主观感觉)

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由振幅决定(和振幅对数成正比),与频率和波形有关音调:由基频决定,受声音强度影响

音色:在听觉上区别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由谐频成分的多少及大小决定。

9.等响曲线说明:

a.人耳对声音的响度感觉是随声音强度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b.同样声强的声音,频率不同,响度级也不同

c.人耳对高频和低频信号的敏感程度差,对低频尤为突出

d.1000Hz时,响度级和声音强度数值是相同的

10.听觉现象(三种)

掩蔽效应:由于第一种声音的存在而使第二种声音提高闻阈的现象.是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与声音的大小、频谱、方向、持续时间有关。

鸡尾酒会效应:由于注意力的不同,人可以从杂乱的环境中拾取他所感兴趣的声音。

电声设备不具备这种能力。.

多普勒效应:当声源以较快的速度移动的时候,在听音点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会发生变化

第二章声场

1.声场:声音传播的空间

自由声场:没有任何障碍物存在的声场

自由声场的特点:a在自由声场中,声音(点声源-固定能量)的大小是按与声源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衰减,即和声源距离扩大一倍,声音减小为原来的1/4。

b空气对声音能量有吸收作用,对高频尤为突出

室内声场(1)室内音响组成:直达声、近次反射声、混响声

*混响声: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后,密度达到一定程度,这是它们作为声音的连续衰减而被人耳感知。

混响声与回声的区别:回声 >50毫秒人耳能分辨;混响声 <50毫秒人耳不能分辨(2).室内声能变化:建立—平衡—衰减

2.室内声场特性;

混响

○混响量反映直达声与混响声大小的比例

○混响时间:指从声源关闭时起,声音衰减60dB所持续的时间.也就是声音能量衰减为原来的一百万分之一所需要的时间

赛宾公式: T60=0.16V/Sā

V:容积 S:表面积ā=平均吸声系数

混响时间对室内声音的听觉影响:

T60↑空间感强,清晰度下降,声音活跃、丰满——活

T60↓音质发硬、发干,不舒服,清晰度高——干

3.专业声场(录音室、播音室、演播室)

音质设计:

频率均衡

混响↓(语言-越短越好;音乐录音棚-声音要活跃、比较长;演播室-比录音棚长)良好扩散(专业录音室)

声响分割好使用隔板,把不同乐器的声音分开接收(录音棚)

噪声控制:

固体传导噪声

空气传导噪声

建立声锁、声闸:房间的门、比较厚,用强吸声材料填充包裹(声锁:楼道、弯曲、狭窄)

第三章传声器

1.传声器的作用?

a声音→时空信号(不能存储)→转换→电信号

b从整个录音系统而言,传声器拾音是第一道关口,对录音质量起决定作用

c专业传声器要求,满足高保真→才能保证音质(频响曲线平坦/指向性满足要求/瞬态特性好、失真小/固有噪声小、信噪比高/机械结构和电器连接可靠)

2.传声器分类?

a按换能原理分类:动圈传声器、电容传声器

b按振膜受力方式分类:压强式传声器、压差式传声器、压强与压差的组合

c按照指向性分类:无指向传声器(全指向), 指向性传声器→∞,心型,超指向

d按信号的传递方式分类:有线传声器→平衡、非平衡无线传声器

此外,一般传声器、微型传声器、单声道传声器、立体声传声器

3动圈式传声器

a工作原理?

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E=BCV sinθ。B磁通量、C sinθ导线有效长度、V速度。

动圈传声器由振膜、磁铁、线圈等组成,将导线粘于振膜上,同时精确放于永久磁铁缝隙中,振膜在声波作用下震动,使处于磁场中的线圈产生相应震动,线圈切割磁力线使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将其输出。

b特点?

①频率特性较宽②性能稳定,可靠性高③低频相应良好④灵敏度相应较低

4电容传声器

结构及原理:?

a膜片和背板充满电荷,膜片在声波作用下震动,

根据Q=U·C △U= /Q△C ,当Q不变时(R大,使Q变化忽略不计) U与 C成反比,根据欧姆定律,R与 U做均量变化,将这一电压变化送至放大器,经放大将信号输出

b极化电压

c需要电源——极化电压(驻极体)、放大器

d幻相供电,提供48V幻相供电

特点?

①频带稳定、宽广(频响平直)②灵敏度高、输出大③高频响应好④机械强度稍差

5传声器方向性的形成

a压强式传声器

指传声器振膜一侧暴露于声场中,背面密闭于一个空腔内,声波只作用于暴露在声场的振膜一侧,如果他足够小,则任何方向上的声音都可直接或通过绕射到达前表面,使之随声压变化而振动,因此是一种无指向传声器。

低频绕射能力强,高频绕射能力弱,产生声影现象。

b压差式传声器

如果将振膜两侧均暴露于声场中,则构成压差式传声器。由于声波到达振膜两侧所走的路径不同,所以振膜两侧所接收的声音强弱也不同,振膜的振动情况由加在振膜两侧声音的压力差所决定的,压力差值越大,振膜振动越大,其输出也越大。反之,则小。

c压差式与压强式的组合

压强式与压差式装在一个极头内,将其输出并联

膜片前端暴露,后端设计一个声学网络 ,利用声学网络控制声波

6特殊传声器

无线传声器:保密性差,易受干扰,信号有失落现象

微型传声器(颈挂式、项链式)口的辐射、衣服遮挡→高频损失

衣服磨擦产生噪声

7超指向传声器获得超指向的方法?(枪式传声器)

(1)利用抛物面的反射性,将心型传声器置于抛物面焦点上,这处声音经抛物面反射,产生较强信号,再被传声器拾取。

(2)利用声信号的干扰现象:不同路径信号,因相位不同而相互抵消,从而提高主轴方向,衰减旁轴信号。

8防风罩作用?

保护→尘土、振动、防风频响影响最小

常见的有海绵防风罩和塑料防风罩两种

9传声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a灵敏度——转换效率

开路灵敏度:自由声场中,对传声器施加一个声压为1微巴(1 bar)的声信号时,传声器的开路输出电压(毫伏/微巴)。

有载灵敏度:自由声场中,在单位声压作用下,传声器输出端接额定负载(600 )情况下输出功率(毫瓦/微巴)

b频率特性(频率与灵敏度的关系)

c方向性 (声波入射角度与灵敏度的关系)

d输出阻抗表示传声器与负载的匹配关系要求负载阻抗大于5倍传声器输出阻抗低阻200Ω专业

中阻 500-5000Ω→感应交流声

高阻 25KΩ以上—高频容易受损失

e信噪比与等效噪声(固有噪声)

f动态范围 110dB以上

第四章调音台

1调音台的作用和地位?

作用:音质校正、电平平衡、混合放大、声像定位

地位:核心设备,是专业音响系统的“中枢”,以它为中心(图见书73页)

2调音台分类

a按节目种类分→音乐调音台、语言调音台

b按使用场所分→便携式调音台、固定式调音台

c按输出方式分→单声道、双声道、四声道、多声道

d按信号输入路数分→八路、十二路、二十四路、三十二路

e按信号处理方式分→模拟式、数字式

3调音台组成

a调音系统

分路调整:输入选择,频响控制、分电平调整、声像调整

作用:对进入调音台信号进项放大,衰减、音质校正、电平平衡及声像调整

混合调整:混合网络、放大、总电平调整

作用:对各分路信号混合并控制信号输出电平大小

b监听、监视系统

c返送、联络系统

返送系统:提供给演奏者监听信号

联络系统:对讲、指示控制灯

d辅助连接口→扩展调音台功能,如加混响

e指示系统:信号大失真,信号小则会被噪音淹没

4调音台调音步骤

分录调整:输入电平调整

↑音质校正调整

从监听、监视为依据分录电平调整

↓声像调整

混合调整:整体输出电平调整

5滤波器

作用:滤掉信号某些频率成分,以减小噪声和改善音质

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噪声

高通滤波器→低切电路,滤除交流干扰声、风声、机械噪声,提高清晰度

6均衡器

作用:对某些频率信号给予提升或衰减→技术艺术

⑴按均衡特性分→a架式均衡?低频架式、高频架式

b峰式均衡

⑵按调节方式分→a参数均衡——调节参数如中心频率

b图示均衡(**在声波范围内分割成许多相交频段,通常采用信频程或1/3信频程为各中心频率,使所有频段均能进行峰式或各形调节,每一中心频率上有一滑动调节臂,它们各自的位置就直观的反应了整个频率的均衡特性。**)

7压缩器原理

是自动增益放大器,放大量由输入信号大小来决定,当信号超过某一数值时,压缩器会自动降低增益,使高电平不致产生过度失真。

输入与输出之比——压缩比:2:1

8限制器压缩比10:1

9扩展器——自动增益放大器

当输入信号电平较小时,扩展器增益减小,当输入信号电平增大时,其增益随之增大。这样,使输出端的信号动态范围大于输入端的动态范围,从而使响度大的信号更响,响度小的信号更弱

10噪声门

利用扩展原理做成的一种降低环境背景噪声的设备

注意:噪声幅度与实用(现实)的差距越大越好、不同时出现(时阈不同)

11指示系统(调音台组成部分之一)

a为什么使用指示系统?

信号大→失真;信号小→被噪声淹没

音频信号的监听系统?监听、监视

b音量表(VU表)

具有对数性质,和人耳听觉特性一致,VO的数值体现了信号的响度,即音量的大小

0VU为标准录音电平

缺点:忽略了瞬时的峰值信号,即对瞬时间高峰值信号不敏感——过载失真

c峰值表(P-P表) PPM表

指示的是信号的振幅量——对于防止过载失真,提供了很好的监视手段。

VU表与P-P表配合使用,但以监听为主

第五章、数字录音技术

1.PCM工作原理

数字记录与重放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A/D转换,通常需要取样、量化、编码——PCM

第二将数字信号进行抗干扰编码处理

*PCM的A/D处理过程

离散信号数码信号

↑↑

模拟输入信号→取样→量化→编码→

取样信号

取样(定理):用高于被转换信号的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速率,按照等时间间隔选取模拟引号的瞬时波形幅度值(奎耐斯特定律)使连续的模拟信号变为一系列时间间隔的取样值。量化:把取样后得到的取样值与若干特定的标准幅度值相比较,然后以误差最小的标准值代替幅度值,这样就把取样后得到的一系列随即幅度变化数值转化成一些标准振幅值。

量化噪声→增加量化级数→增加复杂性

编码:以一组二进制编码(1,0)代替量化的数值

2数字录音特点

a利用计算机平台

b动态范围可达90dB,可较好的满足一般录音节目的动态范围

c频率特性从20HZ-20kHZ非常平坦

d谐波失真度仅为万分之五

e抖晃率几乎察觉不到

f声道串音很小,可达-80dB

g没有复印效果,便于长期保存

h瞬态特性好

i录音密度大,节省磁带

j多次复制,没有噪声累积

k具有误码校正,漏码补偿功能,对传输或记录中的错误可以纠正

3录音系统

组成:调音台、传声器、录音机(座)[非线编、音频工作站]各种电声声源及各种辅助设备任务:对传声器及各种电声声源送来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控制及加工,最后录制成完整的音响节目

录音系统按记录媒体不同分类:机械录音系统;光学录音系统;磁性录音系统

4录音工艺

录音工艺就是录音的操作程序

a前期录音:在声学条件好的环境中录好声音,然后边放音边拍摄画面,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特点:在录制声音时可以刻意追求声音的完美,音响效果好

b后期配音:先编辑好画面,然后进行录音

特点 :可以选择优越的声学环境,精确设置传声器的位置,可多次录制,但是会失去特定声场的声学特性及一些细节声音.

c同期录音:边拍摄画面边录制现场的声音

特点: 既保留现场声音的真实,又保证画面和声音的同步,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此外节省后期制作时间

5.录音操作

以导演要求为中心,以艺术要求为目的

录音操作的三个步骤(前提是了解导演的艺术构思):准备工作、素材录制、剪接与合成a准备工作

了解要录的声音:声音类型、录音环境、艺术要求

制定方案:在导演中心思想指导下,对声音录制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采用的工艺、总体构思、执行计划)

设备准备:准备、熟习

b录制素材

落实方案(个性的录音)

c剪接与合成

6传声器的选择与使用

A传声器的选择

a根据声源性质选择如:频率范围声压大小

b根据使用传声器目的来选择主传声器;

c根据传声器性能来选择

d根据声场特性选择

e根据主观听觉特性选择

B传声器使用

a传声器设置:远近、高低、俯仰、偏正

b声音清晰度:拾音距离远近决定了直达声与混响声比例

c音色的平衡

d尽量减小频率损失→调节俯仰、偏正、高低达到最佳拾音角度

e声源之间距离隔声问题

f声场声学条件:混响、扩散、声学缺陷(死点、颤动回声→避免)

C传声器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传声器连接平衡非平衡

b近讲效应 :随着拾音距离的减小,拾取声音的低频分量有明显的增加——近讲效应浑厚清晰度下降——低切开关 M、 N档

c远距离拾音空向感——纵感;高频损失——高频补偿

d相位抵消与过载现象

相位抵消原因:多个传声器信号存在电相位差;信号传播路径不同

解决办法:①少用传声器②减小路径差→低

过载现象原因:大声压级信号拾音非常近;传声器输出电平太大使后面设备失真解决办法:①选择低灵敏度传声器②控制拾音距离

7影视录音中传声器设置特点(同期录音时传声器设置特点)

传声器与画面关系

传声器与灯光的关系

噪声——远离

8艺术化的声音

A声音的种类

a人声→对白、独白、旁白(解说)风格要求不一样

人声除了具有表达逻辑思维的功能外,还因其音调、音色、力度、节奏等因素而具有情绪、性格和气质等形象方面的表达力。

b音响(自然声)

音响的作用主要是强化画面(联想→形象),增强画面的真实感(空间感)和扩大画面的表现力。

c音乐

d无声

无声的沉默并非意味着消极,恰恰相反,这种沉默常一种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功能,是节奏的表现,是情绪的凝聚,常包含强烈的思考之情,启发观众的思维与联想。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语言表意,音乐表情,音响表真(实)——声音蒙太奇

B声音的艺术化功能

a声音是赋予画面生命的因素

b声音是画面立体化因素

c声音是多层次多色彩的表现因素

d声音是信息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e声音是画面组接多样化的因素

C声音的艺术属性

a声音的空间感:环境感、透视感、方向感

b声音运动感----多谱勒效应

c声音的色彩感:地域色彩、民族色彩、时代色彩

9艺术化声音的创作

A声音意识(是编导对声音总体的认识和运用的自觉态度)

a结构意识:片断在整体中的位置、掌握的分寸、完成什么任务、参与画面的结构与节奏 b总谱意识:将一个完整的艺术构思具体化什么声音,如何出现,如何交替——声音蒙太奇

c情绪意识:反映出一定的情绪逻辑和心理逻辑

d造型意识:参与画面形象塑造人物形象、

e空间意识

f制作意识

10声音设计和声音思维

A为什么进行声音设计

重画轻音

声音与画面、声音与声音各因素之间不协调

表现手法陈旧, 缺乏奇思妙想

B声音设计的任务

根据整体艺术构思和风格及画面诸元素对声音的需要,进行构思和筹划,制定声音创作方案并进行多次创作,处理好声音与声音,声音与画面诸元素的关系,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

C声音思维与声音设计的基础

声音设计思维的基础

声音设计必须忠实于现实生活

声音设计要符合审美需要

声音设计要利用听觉生理.心理特点

声音设计思维方法

声音模拟思维:模仿声源的声音,达到一定听觉效果的思维方法

声音联想思维:利用熟悉的声音,充分调动听觉来拓展画面空间,建立画外空间。扩大画面信息量的思维方法。

声音造型思维:利用物理属性,时空属性和生理、心理因素来塑造声音形象的思维方法。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基本录音/多轨录音 无论是盒式磁带录音机、数码多轨录音机、硬盘录音机,还是其它录音媒体,其录音过程大致相同,目的都是将声音获取到缩混带上。 做此工作,录音工程师采用两个步骤: 1、多轨录音——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录音与叠加录音的过程,每种录音都有各自的“音轨”。 2、多轨缩混——将这些多轨内容同步录在一组立体声轨上(“母带录音”),可以用某种播放系统如CD播放机或磁带卡座等进行再制作。 录音基础/多轨录音 多轨录音指多种乐器或人声的互相“叠加”,以便在播放任意一种音色时,同时听到其它的音色。有的录音设备具备将不同乐器录在每个“轨”上的能力。多轨录音好比将16个盒带录音机的磁带并列在一起。就成为16轨磁带(实际32轨,因为盒式磁带是立体声,有两个轨),从而具备了每轨录制不同乐器的潜力。 换言之,假如您为一个鼓手、一个贝司和一

个伴奏吉他手弹奏的曲子录音,用一台多轨录音机将每种乐器录在各自轨上。由于是一起演奏的曲子,音符要互相合拍,播放时,听起来仍好象几个乐手在一起演奏一般。如果您要在歌曲中加入一个主音吉他,既然每个乐器都录在各自音频上,就要先播放前三个轨,使吉他手在第四轨上录制主音吉他时,能与其它乐器“合拍”。这个过程就叫叠加。 按传统方式,录音师要先录制“节奏轨”,包括:鼓、贝司、伴奏吉他、键盘以及一个将被替换的主音人声,所有都录在一起。下一步,录音师开始做叠加,加入其它节奏,主声部,背景人声,所有其它乐器,最后录制主音人声。而现代录音方式通常是一次制作一个轨,按排序的乐器、鼓的循环,或者人声开始录音。 关键点是最终你的乐器必须被同时录制在一起。一旦完成后,混音过程才能开始。 录音基础/多轨缩混 缩混的目的是将你所录制的轨道缩到两个轨道(立体声)上或一个轨(单声)上。这样就可以在传统的播放系统如卡带或CD播放机上

音频、视频技术基础习题3

《音频、视频技术基础》习题3 一、单项选择题 1.压缩编码技术,就是指用某种方法使数字化信息的()降低的技术。 A、采样率 B、传输速率 C、数据量 D、编码率 2.()决定了声音的动态范围。 A、声音大小 B、量化位数大小 C、采样频率 D、压缩技术 3.人类听觉的声音频率是()。 A、0~20Hz B、20Hz~20KHz C、20Hz~340Hz D、20KHz以上 4.人类接受的信息约70%来自于()。 A、阅读 B、听觉 C、视觉 D、触觉 5.Premiere Pro中输出视频的快捷键是()。 A、ctrl+Alt+M B、Shift+M C、ctrl+shift+M D、ctrl+M 6.构成视频信息的基本单元是()。 A、帧

B、画面 C、幅 D、像素 7.关于声音数字化技术中的量化位数叙述正确的是()。 A、量化位数是指一秒种内对声波模拟信号采样的次数 B、量化位数是指每个采样点十进制数据的位数 C、量化位数是指每个采样点十六进制数据的位数 D、量化位数是指每个采样点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8.一般来说,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 A、量化级数越低采样频率越高 B、量化级数越低采样频率越低 C、量化级数越高采样频率越低 D、量化级数越高采样频率越高 9.波形文件是采集各种声音的机械振动而得到的数字文件,其后缀是()。 A、wav B、mpga C、mp3 D、voc 10.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A、高于20KHz B、低于20Hz C、低于20KHz D、高于20Hz,低于20KHz 11.以下软件中不是声音编辑软件的是()。 A、Windows“录音机” B、Winamp C、SoundForge D、Cool Edit Pro 12.用()软件可以将自己需要的VCD片段从VCD光盘中截取出来。 A、超级解霸

数字音频基础知识

第一章数字音频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声音基础知识 ?认识数字音频 ?数字音频专业知识 第1节声音基础知识 1.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当振动波传到人耳时,人便听到了声音。 ?人能听到的声音,包括语音、音乐和其它声音(环境声、音效声、自然声等),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 ?乐音是由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只包含有限的某些特定频率,具有确定的波形。 ?噪音是由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它包含有一定范围内的各种音频的声振动,没有确定的波形。 1.2 声音的传播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形式传播。 ?音速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音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15oC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 1.3 声音的感知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 ?人耳能感受到(听觉)的频率范围约为20Hz~ 20kHz,称此频率范围内的声音为可听声(audible sound)或音频(audio),频率<20Hz声音为次声,频率>20kHz声音为超声。 ?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人声)的频率大约是80Hz~3400Hz。人说话的声音(话音voice / 语音speech)的频率通常为300Hz~3000 Hz(带宽约3kHz)。 ?传统乐器的发声范围为16Hz (C2)~7kHz(a5),如钢琴的为27.5Hz (A2)~4186Hz(c5)。 1.4 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具有三个要素: 音调、响度(音量/音强)和音色 ?人们就是根据声音的三要素来区分声音。 音调(pitch ) ?音调: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frequency)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声音的频率是指每秒中声音信号变化的次数,用Hz 表示。例如,20Hz 表示声音信号在1 秒钟内周期性地变化20 次。?高音:音色强劲有力,富于英雄气概。擅于表现强烈的感情。 ?低音:音色深沉浑厚,擅于表现庄严雄伟和苍劲沉着的感情。 响度(loudness ) ?响度:又称音量、音强,指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由―振幅‖(amplitude)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单位:分贝dB) 音色(music quality) ?音色:又称音品,由发声物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 ?每个人讲话的声音以及钢琴、提琴、笛子等各种乐器所发出的不同声音,都是由音色不同造成的。 1.5 声道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基本录音/多轨录音 无论是盒式磁带录音机、数码多轨录音机、硬盘录音机,还是其它录音媒体,其录音过程大致相同,目的都是将声音获取到缩混带上。 做此工作,录音工程师采用两个步骤: 1、多轨录音——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录音与叠加录音的过程,每种录音都有各 自的“音轨”。 2、多轨缩混——将这些多轨内容同步录在一组立体声轨上(“母带录音”),可 以用某种播放系统如CD播放机或磁带卡座等进行再制作。 录音基础/多轨录音 多轨录音指多种乐器或人声的互相“叠加”,以便在播放任意一种音色时,同时听到其它的音色。有的录音设备具备将不同乐器录在每个“轨”上的能力。多轨录音好比将16个盒带录音机的磁带并列在一起。就成为16轨磁带(实际32轨,因为盒式磁带是立体声,有两个轨),从而具备了每轨录制不同乐器的潜力。 换言之,假如您为一个鼓手、一个贝司和一个伴奏吉他手弹奏的曲子录音,用一台多轨录音机将每种乐器录在各自轨上。由于是一起演奏的曲子,音符要互相合拍,播放时,听起来仍好象几个乐手在一起演奏一般。如果您要在歌曲中加入一个主音吉他,既然每个乐器都录在各自音频上,就要先播放前三个轨,使吉他手在第四轨上录制主音吉他时,能与其它乐器“合拍”。这个过程就叫叠加。 按传统方式,录音师要先录制“节奏轨”,包括:鼓、贝司、伴奏吉他、键盘以及一个将被替换的主音人声,所有都录在一起。下一步,录音师开始做叠加,加入其它节奏,主声部,背景人声,所有其它乐器,最后录制主音人声。而现代

录音方式通常是一次制作一个轨,按排序的乐器、鼓的循环,或者人声开始录音。 关键点是最终你的乐器必须被同时录制在一起。一旦完成后,混音过程才能开始。 录音基础/多轨缩混 缩混的目的是将你所录制的轨道缩到两个轨道(立体声)上或一个轨(单声)上。这样就可以在传统的播放系统如卡带或CD播放机上今昔播放了。 按传统方法,多轨录音机连在多通道的调音台上,这样每一个轨在调音面板上都可以被单独进行处理了。换句话说,多轨录音机的每一个输出都连接到调音台的每一个输入通道上,从那里再进行合并,成为单一的立体声输出。这个立体声的输出可以连接到母带处理机上录制立体声信号。 在合并许多通道到两个通道时,调音台还处理其它一些重要工作,如: -调节乐器的频率内容,一般称为EQ。 -给乐器增加效果,如混响,回声或合唱。 -调节每一轨的音量,保证不会有单独的乐器音量太过于大或者小。 如今,多轨录音机,多通道调调音台,均衡和效果器上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集中在一个装置上。而且还可以用光盘刻录机、数码录音机或硬盘作为母带处理机。当然重要的是您的曲子中的所有的乐器都被录音、加工、缩混最后成为一种媒介而被大众听到。 一般连接端子 输入端子 在开始录音之前,你需要将乐器或者是话筒连接到录音机或调音台的输入部分。可能你会注意到有一些不同的连接类型,如:RCA型(在家用的立体声设备上也可

音频处理教程(全)

音频处理教程 ——从最基础的入门知识开始 音乐格式介绍 通常我们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加上一些音、视频,以利于教学。但是我们在课件中需使用到的素材,有时并没有现成的,这时就需我们自己来动手进行处理。本次课程我们就着重谈谈一些音、视频的处理方法。 一、各类音频格式简介: CD格式:天籁之音 当今世界上音质最好的音频格式是什么?当然是CD了。因此要讲音频格式,CD自然是打头阵的先锋。在大多数播放软件的“打开文件类型”中,都可以看到*.cda格式,这就是CD音轨了。标准CD格式也就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因为CD音轨可以说是近似无损的,因此它的声音基本上是忠于原声的,因此如果你如果是一个音响发烧友的话,CD是你的首选。它会让你感受到天籁之音。CD光盘可以在CD唱机中播放,也能用电脑里的各种播放软件来重放。一个CD音频文件是一个*.cda文件,这只是一个索引信息,并不是真正的包含声音信息,所以不论CD音乐的长短,在电脑上看到的“*.cda文件”都是44字节长。注意:不能直接的复制CD格式的*.cda文件到硬盘上播放,需要使用象EAC这样的抓音轨软件把CD格式的文件转换成WA V,这个转换过程如果光盘驱动器质量过关而且EAC的参数设置得当的话,可以说是基本上无损抓音频。推荐大家使用这种方法。 WAV:无损的音乐 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P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种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也是44.1K 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看到了吧,WAV格式的声音文件质量和CD相差无几,也是目前PC 机上广为流行的声音文件格式,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软件都“认识”WAV格式。 MP3:流行的风尚 MP3格式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德国,所谓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音频部分,也就是MPEG音频层。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处理的不同分为3层,分别对应“*.mp1"/“*.mp2”/“*.mp3”这3种声音文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是:MPEG音频文件的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MPEG3音频编码具有10:1~12:1的高压缩率,同时基本保持低音频部分不失真,但是牺牲了声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高音频这部分的质量来换取文件的尺寸,相同长度的音乐文件,用*.mp3格式来储存,一般只有*.wav文件的1/10,而音质要次于CD格式或WAV格式的声音文件。 MIDI:作曲家的最爱 经常玩音乐的人应该常听到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这个词,MIDI允许数字合成器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MID文件格式由MIDI继承而来。MID文件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然后在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这样一个MIDI文件每存1分钟的音乐只用大约5~10KB。今天,MID文件主要用于原始乐器作品,流行歌曲的业余表演,游戏音轨以及电子贺卡等。*.mid文件重放的效果完全依赖声卡的档次。*.mid格式的最大用处是在电脑作曲领域。*.mid文件可以用作曲软件写出,也可以通过声卡的MIDI口把外接音序器演奏的乐曲输入电脑里,制成*.mid文件。

5.1音效系统及组建使用教程

目录 什么是5.1声道?........... 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 .. (2) 5.1声道表现的效果为: (2) 那么我们要怎样实现完整的5.1声道效果呢? (2) 5.1声道音响设备包括: (2) 怎么识别播放设备是否支持5.1声道? (2) 5.1音箱连接: (3) 5.1摆放示意图: (4) Realtek HD音频管理器声卡设置(5.1调试设置): (4) 1、调出Realtek HD音频管理器 (4) 2、XP系统下Realtek HD音频管理器面板: (4) 3、WIN7/WIN8系统下Realtek HD音频管理器面板: (6) 哈曼卡顿5.1试音碟 (6) nrg文件播放方法 (7) Realtek声卡型号及驱动 (7) 声音设置原理: (8)

什么是5.1声道?........... 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 5.1声道是指中央声道,前置左、右声道,后置左、右环绕声道,以及所谓的0.1声道重低音声道。 5.1声道表现的效果为: 中央声道喇叭,负责再生配合屏幕上的动作,大部分时间它是负责人物对白的部分;前置左、右声道喇叭,则是用来弥补在屏幕中央以外或不能从屏幕看到的动作及其他声音;后置环绕音效喇叭是负责外围及整个背景音乐,让人感觉置身于整个场景的正中央。万马奔腾的震撼、飞机从头顶呼啸而过的效果,就是由它所赐;而马达声、轰炸机的声音或是大鼓等震人心弦的重低音,则是由重低音喇叭一手包办。这套系统的优点在于可获得更清晰的前面声音、极好的音场形象和更宽阔的音场以及真实的立体环声,从而可以聆听到前所未有的背景中的细微声音移动。 那么我们要怎样实现完整的5.1声道效果呢? 首要条件是要有一套5.1声道音响设备。其次是播放设备支持5.1声道(大多电脑和播放器都支持),最后是有带5.1音效的音源(高清无损或蓝光电影,3D游戏,无损音乐等)。 5.1声道音响设备包括: 2个前置音箱、2个后置音箱、1个中置环绕、 1个重低音炮,这五个声道相互独立,其中“.1” 声道,则是一个专门设计的超低音声道。 如:漫步者R151T(低端) ¥299元; 漫步者R351T07(中低端) ¥599元; 漫步者R501TIII (中端) ¥899元; 漫步者C6XD(中端) ¥1399元; 漫步者DA5100(中高端) ¥1799元; 漫步者S5.1Pro(高端无解码)¥2999元; 漫步者S5.1MKII(高端支持解码)¥3799元. (价格为现阶段全国统一网络售价,在此感谢天猫毅飞数码专营店技术支持。) 怎么识别播放设备是否支持5.1声道? 电脑识别:

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一

https://www.doczj.com/doc/ba4400519.html, 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一 网易视频云是网易倾力打造的一款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多媒体处理集群和专业音视频技术,为客户提供稳定流畅、低时延、高并发的视频直播、录制、存储、转码及点播等音视频的PaaS服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娱乐秀场、在线金融等各行业及企业用户只需经过简单的开发即可打造在线音视频平台。现在,网易视频云总结网络上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一下音视频技术基本知识。 与画质、音质等有关的术语 这些术语术语包括帧大小、帧速率、比特率及采样率等。 1、帧 一般来说,帧是影像常用的最小单位,简单的说就是组成一段视频的一幅幅图片。电影的播放连续的帧播放所产生的,现在大多数视频也类似,下面说说帧速率和帧大小。 帧速率,有的转换器也叫帧率,或者是每秒帧数一类的,这可以理解为每一秒的播放中有多少张图片,一般来说,我们的眼睛在看到东西时,那些东西的影像会在眼睛中停留大约十六分之一秒,也就是视频中只要每秒超过15帧,人眼就会认为画面是连续不断的,事实上早期的手绘动画就是每秒播放15张以上的图片做出来的。但这只是一般情况,当视频中有较快的动作时,帧速率过小,动作的画面跳跃感就会很严重,有明显的失真感。因此帧速率最好在24帧及以上,这24帧是电影的帧速率。 帧大小,有的转换器也叫画面大小或屏幕大小等,是组成视频的每一帧的大小,直观表现为转换出来的视频的分辨率的大小。一般来说,软件都会预置几个分辨率,一般为320×240、480×320、640×360、800×480、960×540、1280×720及1920×1080等,当然很多转换器提供自定义选项,这里,不得改变视频长宽比例。一般根据所需要想要在什么设备上播放来选择分辨率,如果是转换到普通手机、PSP等设备上,视频分辨率选择与设备分辨率相同,否则某些设备可能会播放不流畅,设备分辨率的大小一般都可以在中关村在线上查到。 2、比特率 比特率,又叫码率或数据速率,是指每秒传输的视频数据量的大小,音视频中的比特率,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和画质就越好;音视频文件的体积就越大,对系统配置的要求也越高。 在音频中,1M以上比特率的音乐一般只能在正版CD中找到,500K到1M的是以APE、FLAC等为扩展名的无损压缩的音频格式,一般的MP3是在96K到320K之间。目前,对大多数人而言,对一般人而言192K就足够了。 在视频中,蓝光高清的比特率一般在40M以上,DVD一般在5M以上,VCD一般是在1M 以上。(这些均是指正版原盘,即未经视频压缩的版本)。常见的视频文件中,1080P的码率一般在2到5M之间,720P的一般在1到3M,其他分辨率的多在一M一下。 视频文件的比特率与帧大小、帧速率直接相关,一般帧越大、速率越高,比特率也就越大。当然某些转换器也可以强制调低比特率,但这样一般都会导致画面失真,如产生色块、色位不正、出现锯齿等情况。

音频基础知识

音频,英文是AUDIO,也许你会在录像机或VCD的背板上看到过AUDIO输出或输入口。这样我们可以很通俗地解释音频,只要是我们听得见的声音,就可以作为音频信号进行传输。有关音频的物理属性由于过于专业,请大家参考其他资料。自然界中的声音非常复杂,波形极其复杂,通常我们采用的是脉冲代码调制编码,即PCM编码。PCM通过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 一、音频基本概念 1、什么是采样率和采样大小(位/bit)。 声音其实是一种能量波,因此也有频率和振幅的特征,频率对应于时间轴线,振幅对应于电平轴线。波是无限光滑的,弦线可以看成由无数点组成,由于存储空间是相对有限的,数字编码过程中,必须对弦线的点进行采样。采样的过程就是抽取某点的频率值,很显然,在一秒中内抽取的点越多,获取得频率信息更丰富,为了复原波形,一次振动中,必须有2个点的采样,人耳能够感觉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因此要满足人耳的听觉要求,则需要至少每秒进行40k次采样,用40kHz表达,这个40kHz就是采样率。我们常见的CD,采样率为44.1kHz。光有频率信息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获得该频率的能量值并量化,用于表示信号强度。量化电平数为2的整数次幂,我们常见的CD位16bit的采样大小,即2的16次方。采样大小相对采样率更难理解,因为要显得抽象点,举个简单例子:假设对一个波进行8次采样,采样点分别对应的能量值分别为A1-A8,但我们只使用2bit的采样大小,结果我们只能保留A1-A8中4个点的值而舍弃另外4个。如果我们进行3bit的采样大小,则刚好记录下8个点的所有信息。采样率和采样大小的值越大,记录的波形更接近原始信号。 2、有损和无损 根据采样率和采样大小可以得知,相对自然界的信号,音频编码最多只能做到无限接近,至少目前的技术只能这样了,相对自然界的信号,任何数字音频编码方案都是有损的,因为无法完全还原。在计算机应用中,能够达到最高保真水平的就是PCM编码,被广泛用于素材保存及音乐欣赏,CD、DVD以及我们常见的WAV文件中均有应用。因此,PCM约定俗成了无损编码,因为PCM代表了数字音频中最佳的保真水准,并不意味着PCM就能够确保信号绝对保真,PCM也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无限接近。我们而习惯性的把MP3列入有损音频编码范畴,是相对PCM编码的。强调编码的相对性的有损和无损,是为了告诉大家,要做到真正的无损是困难的,就像用数字去表达圆周率,不管精度多高,也只是无限接近,而不是真正等于圆周率的值。 3、为什么要使用音频压缩技术 要算一个PCM音频流的码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采样率值×采样大小值×声道数bps。一个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的WAV文件,它的数据速率则为44.1K×16×2 =1411.2 Kbps。我们常说128K的MP3,对应的WAV的参数,就是这个1411.2 Kbps,这个参数也被称为数据带宽,它和ADSL中的带宽是一个概念。将码率除以8,就可以得到这个WAV的数据速率,即176.4KB/s。这表示存储一秒钟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的音频信号,需要176.4KB的空间,1分钟则约为10.34M,这对大部分用户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喜欢在电脑上听音乐的朋友,要降低磁盘占用,只有

录音师培训基础教程

卓颜教育Pro Tools & 录音–初级与常用功能 赵衢 专注音频教育 养成良好工作习惯: * 头一天就要休息好,并尽量对录音项目做前期了解,包括作品和人,风格类型… * 提前到,进行室内清洁,备水、调试温度、开启设备并检查信号是否正常… * 微笑服务,诚心帮忙,说话简明扼要,没人愿意和一个板着脸只会捣乱还喋喋不休的家伙一道工作。(当然了,录音师自己监棚,且和客户很熟的情况下则可以随意些。)* 开启设备和关闭设备的顺序是相反的,比如:电源– I/O –电脑–音箱。关闭时则是先关音箱…。而每次换接话筒,都要先关闭话放电源。不然插拔卡侬口产生的瞬态电流脉冲会烧坏话放部件。 * 对所建音轨进行正确或简要命名(因为一旦建轨太多,时间久了,又或者各工程之间来回交替工作,始终用默认方式保存的音轨就会造成混乱,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Buckup 备份:数字化的信息容易保存,也容易丢失,再加上硬盘存在突然损坏的可能性,所以,每次工作完,或即将结束一天的工作,把当天的工作文件备份到另一块硬盘上,是极有必要的。 * 随身携带U盘,并经常使用,以确保其状况正常。很多情况下,结束录音前,客户会带走录音文件,而且常常只是一份。而录音师有往往住的比较远,假如客户带走的文件损坏或丢失,你习惯性拷到U盘里的备份文件就可以在不需要往返录音棚的情况下在家里或者其他地方最快速度网传给他/她。这样,皆大欢喜。 PT的部分实用功能及其特点和用法: 01、创建和调用模板:比如贴唱类型、分轨类型、乐队类型… 02、保存并调用插件预置:利用闲余时间自己调制或保存若干类型的效果器插件参数。(比如Reverb、Delay、Compressor、EQ…等,以便于最快速度进入工作状态和满足需要。) 03、检查I/O; 04、边录音边进行编辑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以及常用的操作类型; 05、导入Session数据的方法和它的便捷性; 06、查看并更改磁盘分配,以及它的重要性; 07、Pre Roll和Post Roll的用法; 08、如何完成客户要求的节拍速度定制; 09、如何做拍号的变化; 10、对音轨进行升降调处理; 11、破坏性伸缩音频; 12、音轨批量操作; 13、始终处于Solo状态的功能; 14、弹力音频功能的介绍与演示;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基本录音/多轨录音 无论是盒式磁带录音机、数码多轨录音机、硬盘录音机,还是其它录音媒体,其录音过程大致相同,目的都是将声音获取到缩混带上。 做此工作,录音工程师采用两个步骤: 1、多轨录音——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录音与叠加录音的过程,每种录音都有各自的“音轨”。 2、多轨缩混——将这些多轨内容同步录在一组立体声轨上(“母带录音”),可以用某种播 放系统如CD播放机或磁带卡座等进行再制作。 录音基础/多轨录音 多轨录音指多种乐器或人声的互相“叠加”,以便在播放任意一种音色时,同时听到其它的音色。有的录音设备具备将不同乐器录在每个“轨”上的能力。多轨录音好比将16个盒带录音机的磁带并列在一起。就成为16轨磁带(实际32轨,因为盒式磁带是立体声,有两个轨),从而具备了每轨录制不同乐器的潜力。 换言之,假如您为一个鼓手、一个贝司和一个伴奏吉他手弹奏的曲子录音,用一台多轨录音机将每种乐器录在各自轨上。由于是一起演奏的曲子,音符要互相合拍,播放时,听起来仍好象几个乐手在一起演奏一般。如果您要在歌曲中加入一个主音吉他,既然每个乐器都录在各自音频上,就要先播放前三个轨,使吉他手在第四轨上录制主音吉他时,能与其它乐器“合拍”。这个过程就叫叠加。 按传统方式,录音师要先录制“节奏轨”,包括:鼓、贝司、伴奏吉他、键盘以及一个将被替换的主音人声,所有都录在一起。下一步,录音师开始做叠加,加入其它节奏,主声部,背景人声,所有其它乐器,最后录制主音人声。而现代录音方式通常是一次制作一个轨,按排序的乐器、鼓的循环,或者人声开始录音。 关键点是最终你的乐器必须被同时录制在一起。一旦完成后,混音过程才能开始。 录音基础/多轨缩混 缩混的目的是将你所录制的轨道缩到两个轨道(立体声)上或一个轨(单声)上。这样就可以在传统的播放系统如卡带或CD播放机上今昔播放了。 按传统方法,多轨录音机连在多通道的调音台上,这样每一个轨在调音面板上都可以被单独进行处理了。换句话说,多轨录音机的每一个输出都连接到调音台的每一个输入通道上,从那里再进行合并,成为单一的立体声输出。这个立体声的输出可以连接到母带处理机上录制立体声信号。 在合并许多通道到两个通道时,调音台还处理其它一些重要工作,如: -调节乐器的频率内容,一般称为EQ。 -给乐器增加效果,如混响,回声或合唱。 -调节每一轨的音量,保证不会有单独的乐器音量太过于大或者小。 如今,多轨录音机,多通道调调音台,均衡和效果器上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集中在一个装置上。而且还可以用光盘刻录机、数码录音机或硬盘作为母带处理机。当然重要的是您的曲子中的所有的乐器都被录音、加工、缩混最后成为一种媒介而被大众听到。 一般连接端子 输入端子 在开始录音之前,你需要将乐器或者是话筒连接到录音机或调音台的输入部分。可能你会注

音频基本知识

音频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 模拟声音-数字声音原理 第二部分 音频压缩编码 第三部分 和弦铃声格式 第四部分 单声道、立体声和环绕声 第五部分 3D环绕声技术 第六部分数字音频格式和数字音频接口 第一部分 模拟声音-数字声音原理 一、模拟声音数字化原理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种连续的波,叫声波。声音的强弱体现在声波压力的大小上,音调的高低体现在声音的频率上。声音用电表示时,声音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模拟信号。 图1 模拟声音数字化的过程 声音进入计算机的第一步就是数字化,数字化实际上就是采样和量化。连续时间的离散

化通过采样来实现。 声音数字化需要回答两个问题:①每秒钟需要采集多少个声音样本,也就是采样频率(f s)是多少,②每个声音样本的位数(bit per sample,bps)应该是多少,也就是量化精度。 ?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的高低是根据奈奎斯特理论(Nyquist theory)和声音信号本身的最高频率决定的。奈奎斯特理论指出,采样频率不应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这样才能把以数字表达的声音还原成原来的声音。采样的过程就是抽取某点的频率值,很显然,在一秒中内抽取的点越多,获取得频率信息更丰富,为了复原波形,一次振动中,必须有2个点的采样,人耳能够感觉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因此要满足人耳的听觉要求,则需要至少每秒进行40k 次采样,用40kHz表达,这个40kHz就是采样率。我们常见的CD,采样率为44.1kHz。电话话音的信号频率约为3.4 kHz,采样频率就选为8 kHz。 ?量化精度 光有频率信息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纪录声音的幅度。量化位数越高,能表示的幅度的等级数越多。例如,每个声音样本用3bit表示,测得的声音样本值是在0~8的范围里。我们常见的CD位16bit的采样精度,即音量等级有2的16次方个。样本位数的大小影响到声音的质量,位数越多,声音的质量越高,而需要的存储空间也越多。 ?压缩编码 经过采样、量化得到的PCM数据就是数字音频信号了,可直接在计算机中传输和存储。但是这些数据的体积太庞大了!为了便于存储和传输,就需要进一步压缩,就出现了各种压缩算法,将PCM转换为MP3,AAC,WMA等格式。 常见的用于语音(Voice)的编码有:EVRC (Enhanced Variable Rate Coder) 增强型可变速率编码,AMR、ADPCM、G.723.1、G.729等。常见的用于音频(Audio)的编码有:MP3、AAC、AAC+、WMA等 二、问题 1、为什么要使用音频压缩技术? 我们可以拿一个未压缩的CD文件(PCM音频流)和一个MP3文件作一下对比: PCM音频:一个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CD文件,它的数据速率则为 44.1K×16×2 =1411.2 Kbps,这个参数也被称为数据带宽。将码率除以8 bit,就可以得到这个CD的数据速率,即176.4KB/s。这表示存储一秒钟PCM编码的音频信号,需要176.4KB的空间。 MP3音频:将这个WAV文件压缩成普通的MP3,44.1KHz,128Kbps的码率,它的数据速率为128Kbps/8=16KB/s。如下表所示: 比特率 存1秒音频数据所占空间 CD(线性PCM) 1411.2 Kbps 176.4KB MP3 128Kbps 16KB AAC 96Kbps 12KB mp3PRO 64Kbps 8KB 表1 相同音质下各种音乐大小对比 2、频率与采样率的关系 采样率表示了每秒对原始信号采样的次数,我们常见到的音频文件采样率多为44.1KHz,这意味着什么呢?假设我们有2段正弦波信号,分别为20Hz和20KHz,长度均为一秒钟,以对应我们能听到的最低频和最高频,分别对这两段信号进行40KHz的采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是:20Hz的信号每次振动被采样了40K/20=2000次,而20K的信号每次振动只有2次采样。显然,在相同的采样率下,记录低频的信息远比高频

Adobe-Audition-系列教程(二):频谱分析仪

AdobeAudition系列教程(二):频谱分析仪 频谱分析仪是研究信号频谱特征的仪器,在电子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是研究、开发、调试维修中的有力武器。现代频谱分析仪都趋向于智能化,虚拟仪器技术广泛应用,有些就是以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为核心设计的。其结果是结构大大简化、性能飞速提高。当然专业的频谱分析仪就比示波器更加昂贵了,业余爱好者更难用上。不过不必灰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AdobeAudition的频谱分析功能,让你拥有精确频谱分析仪的美梦成真! 1. 频谱显示模式 AdobeAudition本身有一种“频谱显示”模式。先打开一段波形,或用《妙用Adobe Audition:数字存储示波器》一文介绍的方法录制一段波形,即可进行频谱分析。这里我们新建一段20秒的对数扫频信号(本文大多选用直接建立的波形,以便了解信号原始波形的标准频谱特征),然后选择“View=>Spe ctral View”(视图=>频谱),如图1,或点击快捷工具栏的“Toggle between Spectral and Waveform views”(切换频谱视图/波形视图)按扭,即可将波形以频谱显示的方式显示出来,如图2。扫频的频谱显示见图3。 图1

图2 图3 可以看到,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频率指示。每个时刻对应的波形频谱都被显示出来了,可以看到扫描速度是指数增加的,即将频率轴取对数时扫描速度是线性的。如图中光标处18秒处频谱指示约11KHz。实际上频谱指示的颜色是代表频谱能量的高低的,颜色从深蓝到红再到黄,指示谱线电平由低到高的变化。这实际上跟地图的地形鸟瞰显示是比较相似的,看图4频谱复杂变化的声音频谱就更容易理解这点了。

AI-自学教程

第一课:AI基础知识 第一节:Illustrator简介 知识点: ?Illustrator简介及应用领域 ?Illustrator 发展史 ?Illustrator高手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Illustrator简介及应用领域 Illustrator是美国Adobe(奥多比)公司出品的重量级矢量绘图软件,是出版、多媒体和网络图像的工业标准插画软件。 Adobe(公司):始于1982年,目前是广告,印刷、出版和Web领域首屈一指的图形设计,出版和成像软件设计公司,总部在美国加州圣何塞。 Illustrator 将矢量插图,版面设计、位图编辑、图形编辑及绘图工具等多种元素合为一体,广泛地应用于广告平面设计,CI策划、网页设计、插图创作、产品包装设计、商标设计等多个领域。 具不完全统计全球有97%的设计师在使用Illustrator软件进行艺术设计。 Illustrator 发展史 Adobe 公司在1987年的时候就推出了Illustrator1.1版本。随后一年,又在Window平台上推出了2.0版本。Illustrator真正起步应该说是在1988年。 Adobe Illustrator6.0 1996年 Adobe Illustrator7.0日文版1997年 Adobe Illustrator8.0 1998年 Adobe Illustrator 9 2000年 Adobe Illustrator 10 2001年 Adobe Illustrator 11 2002 年 Adobe Illustrator CS2 2003年 Adobe Illustrator CS3 Adobe Illustrator CS4 2008年 Adobe Illustrator CS4 软件是一个完善的矢量图形环境。 Illustrator高手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Illustrator工具,面板总结归纳徒手绘制人物,卡漫,角色创意等 Illustraotr在装饰绘画中的运用及实例 Illustraotr制作产品实体及企业标志创意 Illustrator高级排版,海报制作技巧及实例 Illustrator各种印刷品制作技巧 Illustrator在CI策划中的应用技巧 AI与PS的结合使用及各种网页按钮的制作技巧 第二节:矢量格式和位图格式 知识点: ?矢量格式与位图格式的区别及特点:

(完整版)音频基础知识及编码原理

一、基本概念 1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单位常为kbps。 2 响度和强度:声音的主观属性响度表示的是一个声音听来有多响的程度。响度主要随声音的强度而变化,但也受频率的影响。总的说,中频纯音听来比低频和高频纯音响一些。 3 采样和采样率:采样是把连续的时间信号,变成离散的数字信号。采样率是指每秒钟采集多少个样本。 Nyquist采样定律:采样率大于或等于连续信号最高频率分量的2倍时,采样信号可以用来完美重构原始连续信号。 二、常见音频格式 1. WAV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压缩率低。 2. 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又称作乐器数字接口,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它定义了计算机音乐程序、数字合成器及其它电子设备交换音乐信号的方式,规定了不同厂家的电子乐器与计算机连接的电缆和硬件及设备间数据传

输的协议,可以模拟多种乐器的声音。MIDI文件就是MIDI格式的文件,在MIDI文件中存储的是一些指令。把这些指令发送给声卡,由声卡按照指令将声音合成出来。 3. MP3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 3,它在1992年合并至MPEG规范中。MP3能够以高音质、低采样率对数字音频文件进行压缩。应用最普遍。 4. MP3Pro是由瑞典Coding科技公司开发的,其中包含了两大技术:一是来自于Coding 科技公司所特有的解码技术,二是由MP3的专利持有者法国汤姆森多媒体公司和德国Fraunhofer集成电路协会共同研究的一项译码技术。MP3Pro可以在基本不改变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改善原先的MP3音乐音质。它能够在用较低的比特率压缩音频文件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持压缩前的音质。 5. MP3Pro是由瑞典Coding科技公司开发的,其中包含了两大技术:一是来自于Coding 科技公司所特有的解码技术,二是由MP3的专利持有者法国汤姆森多媒体公司和德国Fraunhofer集成电路协会共同研究的一项译码技术。MP3Pro可以在基本不改变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改善原先的MP3音乐音质。它能够在用较低的比特率压缩音频文件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持压缩前的音质。 6. WMA (Windows Media Audio)是微软在互联网音频、视频领域的力作。WMA格式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更高的压缩率目的,其压缩率一般可以达到1:18。此外,WMA还可以通过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保护版权。 7. RealAudio是由Real Networks公司推出的一种文件格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时传输音频信息,尤其是在网速较慢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较为流畅地传送数据,因此RealAudio 主要适用于网络上的在线播放。现在的RealAudio文件格式主要有RA(RealAudio)、RM (RealMedia,RealAudio G2)、RMX(RealAudio Secured)等三种,这些文件的共同性在于随着网络带宽的不同而改变声音的质量,在保证大多数人听到流畅声音的前提下,令带宽较宽敞的听众获得较好的音质。 8. Audible拥有四种不同的格式:Audible1、2、3、4。https://www.doczj.com/doc/ba4400519.html,网站主要是在互联网上贩卖有声书籍,并对它们所销售商品、文件通过四种https://www.doczj.com/doc/ba4400519.html, 专用音频格式中的一种提供保护。每一种格式主要考虑音频源以及所使用的收听的设备。格式1、2和3采用不同级别的语音压缩,而格式4采用更低的采样率和MP3相同的解码方式,所得到语音吐辞更清楚,而且可以更有效地从网上进行下载。Audible 所采用的是他们自己的桌面播放工具,这就是Audible Manager,使用这种播放器就可以播放存放在PC或者是传输到便携式播放器上的Audible格式文件

现代录音基础知识

现代录音基础知识(上) 快速录音基础知识入门连载(一) 录音基础/多轨录音 多轨录音指多种乐器或人声的互相“叠加”,多轨录音好比将16个盒带录音机的磁带并列在一起。就成为16轨磁带(实际32轨,因为盒式磁带是立体声,有两个轨),从而具备了每轨录制不同乐器的潜力。 什么是叠加? 假如您为一个鼓手、一个贝司和一个伴奏吉他手弹奏的曲子录音,用一台多轨录音机将每种乐器录在各自轨上。由于是一起演奏的曲子,音符要互相合拍,播放时,听起来仍好象几个乐手在一起演奏一般。如果您要在歌曲中加入一个主音吉他,既然每个乐器都录在各自音频上,就要先播放前三个轨,使吉他手在第四轨上录制主音吉他时,能与其它乐器“合拍”。这个过程就叫叠加。传统录音方式 录音师要先录制“节奏轨”,包括:鼓、贝司、伴奏吉他、键盘以及一个将被替换的主音人声,所有都录在一起。下一步,录音师开始做叠加,加入其它节奏,主声部,背景人声,所有其它乐器,最后录制主音人声。而现代录音方式通常是一次制作一个轨,按排序的乐器、鼓的循环,或者人声开始录音。关键点是最终你的乐器必须被同时录制在一起。一旦完成后,混音过程才能开始。 录音基础/多轨缩混 缩混的目的是将你所录制的轨道缩到两个轨道(立体声)上或一个轨(单声)上。这样就可以在传统的播放系统如卡带或CD播放机上今昔播放了。 传统方法,多轨录音机连在多通道的调音台上,这样每一个轨在调音面板上都可以被单独进行处理了。换句话说,多轨录音机的每一个输出都连接到调音台的每一个输入通道上,从那里再进行合并,成为单一的立体声输出。这个立体声的输出可以连接到母带处理机上录制立体声信号。 在合并许多通道到两个通道时,调音台还处理其它一些重要工作,如: -调节乐器的频率内容,一般称为EQ。 -给乐器增加效果,如混响,回声或合唱。 -调节每一轨的音量,保证不会有单独的乐器音量太过于大或者小。 这些处理过程将在后文的详细介绍中解释。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录音技术基础知识基本录音/多轨录音 无论是盒式磁带录音机、数码多轨录音机、硬盘录音机,还是其它录音媒体,其录音过程大致相同,目的都是将声音获取到缩混带上。 做此工作,录音工程师采用两个步骤: 1、多轨录音——各种乐器和人声的录音与叠加录音的过程,每种录音都有各自的“音 轨”。 2、多轨缩混——将这些多轨内容同步录在一组立体声轨上(“母带录音”),可以用某种 播放系统如CD播放机或磁带卡座等进行再制作。 录音基础/多轨录音 多轨录音指多种乐器或人声的互相“叠加”,以便在播放任意一种音色时,同时听到其它的音色。有的录音设备具备将不同乐器录在每个“轨”上的能力。多轨录音好比将16个盒带录音机的磁带并列在一起。就成为16轨磁带(实际32轨,因为盒式磁带是立体声,有两个轨),从而具备了每轨录制不同乐器的潜力。 换言之,假如您为一个鼓手、一个贝司和一个伴奏吉他手弹奏的曲子录音,用一台多轨录音机将每种乐器录在各自轨上。由于是一起演奏的曲子,音符要互相合拍,播放时,听起来仍好象几个乐手在一起演奏一般。如果您要在歌曲中加入一个主音吉他,既然每个乐器都录在各自音频上,就要先播放前三个轨,使吉他手在第四轨上录制主音吉他时,能与其它乐器“合拍”。这个过程就叫叠加。 按传统方式,录音师要先录制“节奏轨”,包括:鼓、贝司、伴奏吉他、键盘以及一个将被替换的主音人声,所有都录在一起。下一步,录音师开始做叠加,加入其它节

奏,主声部,背景人声,所有其它乐器,最后录制主音人声。而现代录音方式通常是一次制作一个轨,按排序的乐器、鼓的循环,或者人声开始录音。 关键点是最终你的乐器必须被同时录制在一起。一旦完成后,混音过程才能开始。录音基础/多轨缩混 缩混的目的是将你所录制的轨道缩到两个轨道(立体声)上或一个轨(单声)上。这样就可以在传统的播放系统如卡带或CD播放机上今昔播放了。 按传统方法,多轨录音机连在多通道的调音台上,这样每一个轨在调音面板上都可以被单独进行处理了。换句话说,多轨录音机的每一个输出都连接到调音台的每一个输入通道上,从那里再进行合并,成为单一的立体声输出。这个立体声的输出可以连接到母带处理机上录制立体声信号。 在合并许多通道到两个通道时,调音台还处理其它一些重要工作,如: -调节乐器的频率内容,一般称为EQ。 -给乐器增加效果,如混响,回声或合唱。 -调节每一轨的音量,保证不会有单独的乐器音量太过于大或者小。 如今,多轨录音机,多通道调调音台,均衡和效果器上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集中在一个装置上。而且还可以用光盘刻录机、数码录音机或硬盘作为母带处理机。当然重要的是您的曲子中的所有的乐器都被录音、加工、缩混最后成为一种媒介而被大众听到。 一般连接端子 输入端子 在开始录音之前,你需要将乐器或者是话筒连接到录音机或调音台的输入部分。可能你会注意到有一些不同的连接类型,如:RCA型(在家用的立体声设备上也可以找到),XLR(一般用于话筒)和1/4inch(一般用于乐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