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7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2017~2017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2017~2017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篇一:2017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2017.01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7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11—17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右图导致了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也发达

2.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香港B.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

C.甲午中日战争——台湾D.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

3.《庚子西狩丛谈》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这段文字叙述的应是

A.英军攻陷南京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义和团攻占南京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4.右边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

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都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都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5.“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6.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年6月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B.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

C.大街上有剪去长辫、穿中山装的男子D.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7.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

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所说的杂志当时主要宣传A.传统儒家思想B.维新变法思想C.民主革命思想D.民主和科学

8.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义和团运动B.五四爱国运动

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

“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

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0.“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A、发动武昌起义B.领导南昌起义

C.发动秋收起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请注意:以下部分每题2分!

11.一位记者赞叹道:“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千里跃进大别山

12.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之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13.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的是

A.南湖游船开天地B.八一枪声建军队C.遵义会议扭乾坤D.井冈会师创新路

14.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

15.某学校网站开辟“人民解放战争”专栏中选用了以下两张图片。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A.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B.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C.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D.由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16.“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民谣最能够

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国民政府的腐败失去民心

17.毛泽东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诗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竞殒命,壮志也无违。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④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④③①②D.④②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8.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地名具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小明是个热爱学习历史的学生,同时又是一个旅游爱好者。通过历史课上有关地名的描述,暑假小明决定进行旅游,以下是小明走过的路。(12分)材料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南京条约》

(1)上海是中国开放的第一个通商口岸,也是小明出行的第一

站,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企业有哪些?写出我国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名称。(4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2分)《申报》;(1分)中共一大(1分)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这场战争签订条约的地点是小明的第二站,小明去的地点是?该地点历史上还发生过哪些历史事件?(2分)

南京(1分);中华民国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京大屠杀(任意一点一分)

材料三: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

(1)材料三是小明去的第三站,说出该地点发生的事件及该事件后中国人民进行哪些探

索?写出在哪次战役期间,该地点获得了和平解放?(4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分)平津战役(1分)

(2)以上是小明暑假游览的地方,他采取实地考察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说说还有哪些学

习历史的方法?(2分)

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等(任意两点两分,言之有理即可)(2分)

1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材料一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东北三省沦陷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2分)

(1)九一八事变(1分);标志局部抗战爆发(1分)

材料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所在的八路军改编之前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该部队改编主要受1936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

的指挥着是谁?信中提到的“延安”在抗战期间曾经召开过党的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取得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5分)

(2)红军(1分);西安事变(1分);彭德怀(1分);中共七大(1分)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分)

材料三:国民革命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绝笔家书(3)材料三中的“国民革命军”的组建和哪一军校有关?这支军队在1926参加过什么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抗战期间,在李宗仁指挥下又参加过什么战役?(3分)

(3)黄埔军校(1分);北伐战争(1分)台儿庄战役(1分);

(4)请结合材料,说说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2分)

(4)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酌情给1-2分)

20.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我国与外界交往日益减少,逐渐落后于世界。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但是我们的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之路,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下面是一节专题复习课,请你一起参与进来。(12分)

(1)【巧用表格,夯实基础】老师指导同学们将知识点列表归纳。下面是其中一张表格,请(1)①鸦片战争(1分)②甲午中日战争(1分)③义和团运动;(1分)

(2)【关注细节、请你纠错】老师将同学们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整理如下,请你找出其中的三处错误并纠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_③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

①上海轮船招商局改为福州船政局;(1分)②封建统治改为封建帝制;(1分)③自由改为科学;(1分)

(3)【图说历史,开阔思路】老师出示了下面两张图片,仿佛把

同学们带到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请你依据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图二

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中国什么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图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在此地点毛泽东创造性地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是什么?

(3)五四运动(1分)工人阶级(1分)井冈山会师(1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

(4)【挑战思维,自主探究】在课堂总结时,老师出示了中共十五大报告中的一段话:“中国成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请你说明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4)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前提,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目标。(2分)

篇二: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相应位置。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

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

断,该物品指的是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2.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

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

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3.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

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4.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

5.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

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6.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映证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创办轮船招商局

7.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

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①②③ ④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 .②①④③

8.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是史实,哪些是结论。下列属于“结论”的是

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9.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0.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11.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

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1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清党”运动,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危害的达31万多人,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A.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B.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

C.南京国民政府围剿红军,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

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

13.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4.“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江

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

A.南昌起义前夕

B.秋收起义后

C.第五次反“围剿”中

D.遵义会议后

15.下列哪一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

意义

A.星火燎原

B.开天辟地

C.转危为安

D.当家作主

16.2016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

‘历史的转折’。”(见右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役进攻

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17.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该公祭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B.柳条湖事件

C.南京大屠杀D.日军屠杀旅顺居民

18.“给力”是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意即特别有力支持、有利于促进事物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等。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下列最令中华民族“给力”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37年7月7日

C.1945年8月15日

D.1949年4月23日

19.“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

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 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①南昌起义②九一八事变③卢沟桥事变④平津战役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②③④

2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右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

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

映了国民党①积极准备内战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③为抢夺抗

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1.“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我们要缅怀淮海战役,应该选择去下列哪

个城市

A.锦州B.北京C.徐州D.南京

22.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右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鼓舞

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④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A.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B.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C.人们见面称呼“大人”、“老爷”D. 出现了学习宣传西学的魏源和严复等思想家

24.世纪三四十年代,聂耳、冼星海等爱国青年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中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A.《松花江上》

B.

《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

25.

下列历史著作或报刊,在中国最早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启导当时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是,AB 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 第27题13

分, 第28题13分, 第29题14分,共50分。

26.(12分)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野蛮入侵,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有的深重灾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1903年发行的《爱国三字书》(1)材料一列出的史实分别对应哪几场中国近代遭受的列强侵华战争?(3分)

(2)请你分别写出“开香港”“ 失台湾”的条约名称及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4分)

材料二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3)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了什么条约?(1分)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分)该条约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1分)

(4)你认为近代史上中国主权屡屡丧失的根源在哪里?(2分)27.(13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谋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

民强国之本实在手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1)材料一反映了张謇什么主张?(2分)他是如何践行这一主张的?(2分)

篇三: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上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