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

业准入条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发布时间:2009-08-19 14:34:来源:作者: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为规范铜铅锌矿采选秩序,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快结构调整,促进我省铜铅锌矿山工业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国家发展改革委《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订本准入条件。

一、开发原则

(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新建铜铅锌矿开采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相关规划,鼓励企业加大风险投资进行地质勘查,加强资源战略储备和有序开发。

(二)综合利用,有效保护。铜铅锌矿采选企业必须实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禁止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优矿劣用等浪费资源行为;必须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将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及植被恢复、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列入企业生产经营主要环节。

(三)优化配置,规模开发。铜铅锌矿资源应当通过招标投标等方式,依法配置给有一定矿山开采经验、有经济技术优势、对产业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矿山建设规

模应与占用的矿床(区)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实行规模化开采。

(四)依法开采,规范秩序。铜铅锌矿采选企业应当依法办理采矿权证和各种相关手续,并在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采选设计有序开采,一个完整的矿床(区)只设置一个采矿权,由一个法人主体实施开发,不同采矿权人不得在同一区域内垂直重叠开采。

二、企业布局、规模和外部条件

(一)新建或者改、扩建矿山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及省相关规划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供应政策、土地使用标准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规定;必须履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备案)和用地报批手续,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安全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二)禁止在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的禁止开采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

(三)新建铜矿山生产建设规模达到单体矿3万吨/年(含3万吨/年)以上,服务年限在10年以上。

新建铅锌矿山生产建设规模达到单体矿3万吨/年(含3万吨/年)以上,服务年限在15年以上。

现有矿山具备资源整合或生产能力提升条件的,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开展小型金属与非金属地下矿山整顿关闭工作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8〕18号)文件要求,经过改扩建,达到文件规定的最低生产建设规模。2010年底前,铜矿年生产能力低于2万吨(含2万吨),铅锌矿年生产能力低于1万吨(含1万

吨),依法予以关闭。

(四)新建选矿厂项目处理能力达到30万吨/年(含30万吨/年)以上。2010年底前,现有选矿厂处理能力达不到3万吨/年的,依法予以关闭。

选矿厂的尾矿库建设必须按照《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实施。(五)新建矿山投资项目,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中公布的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要求办理。

(六)开采铜铅锌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领相关证照;必须经立项审批、初步设计、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程序;必须编制矿山土地复垦、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依照方案边开采边治理恢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初步设计进行开采,严禁无证越界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资源;必须在工程建设竣工后按规定经非煤矿山管理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严格按核定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

三、矿长、专业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一)小型矿山:矿长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含中专),具有必要的矿山专业知识,并经非煤矿山管理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矿山技术负责人必须具备矿山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或相当学力,且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地下矿山必须有3名以上、露天矿山必须有2名以上矿山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中型及以上矿山:矿长应具有矿山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经非煤矿山管理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矿山技术负责人必须具备矿山相关专业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且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矿山必须配齐采矿、机电、通风、地质、测量、爆破作

业、选矿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特殊工种技术人员。

对现有矿山达不到规定学历要求的,须在2011年底前,通过培训取得规定学历。(三)矿山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矿山企业应明确告知从业人员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技能培训,持证上岗。

(四)有关部门应当对矿山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合格、依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才能上岗作业。

四、设计、工艺和装备

(一)铜铅锌矿山必须具有经批准的有资质单位编制的设计方案、施工图,并按经非煤矿山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企业要按照规定要求及时填制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井上和井下对照图、排水系统图、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等技术档案资料。地下矿山的设计方案,大型和省属国有企业露天矿山的设计方案,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审查批准。中小型露天矿山的设计方案,由市级非煤矿山管理部门组织审查批准后,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

(二)新建大中型矿山要采用适合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先进采矿方法,尽量采用大型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

(三)矿山必须有与采选规模相适应的组织管理系统、生产作业装备、排土场及尾矿库等配套工程设施。

(四)矿山必须有区分不同矿石品质的采选工艺技术手段、矿石分类堆放场地、共生伴

生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和设施。

(五)矿山开采回采率、矿石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指标不得低于批准的设计标准。

五、能源消耗

(一)地下铜矿山原矿综合能耗低于7千克标准煤/吨矿。铜选矿综合能耗低于14千克标准煤/吨矿。矿石耗用电量低于45千瓦时/吨。

(二)地下铅锌矿山原矿综合能耗低于千克标准煤/吨矿。铅锌选矿综合能耗低于14千克标准煤/吨矿。矿石耗用电量低于45千瓦时/吨。

六、资源综合利用

(一)地下铜矿山开采回采率达到90%,露天矿山达到95%,地下矿山矿石贫化率不超过10%、露天矿山不超过%。选矿实际回收率达到90%以上,混合(难选)矿回收率均在85%以上。平均矿石耗用电量低于35千瓦时/吨,耗水量低于4吨/吨矿,废水循环利用率大于80%。

(二)地下铅锌矿山开采回采率达到90%,露天矿山达到95%,地下矿山矿石贫化率不超过10%,露天矿山不超过%。硫化矿选矿铅实际回收率达到87%、选矿锌实际回收率达到90%以上,混合(难选)矿铅、锌实际回收率均在85%以上。平均矿石耗用电量低于35千瓦时/吨,耗水量低于4吨/吨矿,废水循环利用率大于75%。

七、环境保护

(一)严禁矿山企业破坏及污染环境,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必须有与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相适应的污染物处理能力和生态恢复措施。建设项

目中防治污染的工程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二)新建采选项目在设计阶段必须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并同步建设综合利用、排土场、尾矿库等相应设施,对废渣、废水要进行再利用,弃渣应进行固化、无害化处理,污水全部回收利用。

(三)矿山企业应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作为主要的工艺环节,严格执行土地复垦规定,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有计划实施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提取专项费用,按规定足额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按计划及时治理恢复因采矿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地下开采应采用充填采矿法或嗣后充填工艺技术,将采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选矿尾砂回填采空区,控制地表塌陷,保护地表环境。采用充填采矿法的矿山不允许有地表位移现象;露天开采应自上而下分层开采,避免形成高边坡;采用其他采矿法的矿山,地表位移程度不得破坏地表植被、自然景观、建(构)筑物等。新建和生产矿山土地复垦率应达到100%(全面复垦);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应达到100%(全面治理)。

(四)矿山采选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和有关地方标准的规定。八、安全生产与卫生防护

(一)矿山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等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安全技术规程标准,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条件,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危害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必须依法经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安全设施投入生产和使用前,必须依法经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

(四)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障安全投入,依法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参加工伤保险。(五)矿山应配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火灾、雷击、设备故障、机械伤害、人体坠落等事故防范设施,以及安全供电、通风、排水装置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设施,并通过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项验收。

九、监督管理

(一)新建和改扩建铜铅锌矿项目时,各相关部门要事先相互征求意见。各相关部门对铜铅锌矿采选建设项目的审核、投资管理、采矿权证、用地审批、环境评价、安全生产、工商登记等必须符合本行业准入条件。现有矿山企业必须在2010年底前达到上述准入条件。规定期限满后达不到上述准入条件的,依法予以关闭。

(二)新建或改扩建矿山项目投产前,必须由非煤矿山管理部门组织国土资源、环保、安全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工会和有关专家组成的联合检查组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验收未达到准入条件的,各相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的规定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矿山,一律不得投产。(三)新建、改扩建矿山项目和现有矿山的生产能力,须经省、市非煤矿山管理部门核定和复核。新建、改扩建及现有地下矿山和大型露天矿山的生产能力,由省经济和信息

化委员会组织核定和复核;其他矿山的生产能力,由市级非煤矿山管理部门核定和复核,并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

(四)各级非煤矿山管理部门、国土资源、环保、安全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等管理和执法部门按各自职责定期对本地区铜铅锌矿采选企业执行行业准入条件的情况进行督查。

(五)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的新建和改扩建矿山项目,各级投资管理部门不得备案,国土资源部门不得办理采矿登记手续和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得批准土地复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环保部门不得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安全监管部门不得办理安全审批手续,金融机构不予信贷支持,电力供应部门不予供电。被依法撤销有关许可证件或责令关闭的企业,要及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六)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定期公告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矿山名单,并进行动态管理,接受社会监督。

十、附则

(一)本准入条件适用于安徽省境内的铜铅锌矿采选企业。

(二)本准入条件中涉及的相关规定,若国家今后进行了修订,则按修订后的国家规定执行。

(三)本准入条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解释,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宏观调控要求进行修订。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发布时间:2009-08-19 14:34:37.0 来源:作者: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为规范铜铅锌矿采选秩序,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快结构调整,促进我省铜铅锌矿山工业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国家发展改革委《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订本准入条件。 一、开发原则 (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新建铜铅锌矿开采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相关规划,鼓励企业加大风险投资进行地质勘查,加强资源战略储备和有序开发。 (二)综合利用,有效保护。铜铅锌矿采选企业必须实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禁止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优矿劣用等浪费资源行为;必须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将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及植被恢复、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列入企业生产经营主要环节。 (三)优化配置,规模开发。铜铅锌矿资源应当通过招标投标等方式,依法配置给有一定矿山开采经验、有经济技术优势、对产业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矿山建设规模应与占用的矿床(区)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实行规模化开采。 (四)依法开采,规范秩序。铜铅锌矿采选企业应当依法办理采矿权证和各种相关手续,

并在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采选设计有序开采,一个完整的矿床(区)只设置一个采矿权,由一个法人主体实施开发,不同采矿权人不得在同一区域内垂直重叠开采。 二、企业布局、规模和外部条件 (一)新建或者改、扩建矿山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及省相关规划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供应政策、土地使用标准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规定;必须履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备案)和用地报批手续,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安全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二)禁止在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的禁止开采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 (三)新建铜矿山生产建设规模达到单体矿3万吨/年(含3万吨/年)以上,服务年限在10年以上。 新建铅锌矿山生产建设规模达到单体矿3万吨/年(含3万吨/年)以上,服务年限在15年以上。 现有矿山具备资源整合或生产能力提升条件的,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开展小型金属与非金属地下矿山整顿关闭工作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8〕18号)文件要求,经过改扩建,达到文件规定的最低生产建设规模。2010年底前,铜矿年生产能力低于2万吨(含2万吨),铅锌矿年生产能力低于1万吨(含1万吨),依法予以关闭。 (四)新建选矿厂项目处理能力达到30万吨/年(含30万吨/年)以上。2010年底前,现有选矿厂处理能力达不到3万吨/年的,依法予以关闭。 选矿厂的尾矿库建设必须按照《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实施。 (五)新建矿山投资项目,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中公布的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要求办理。 (六)开采铜铅锌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领相关证照;必须经立项审批、初步设计、安

工信部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

附件: 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 为加快铜工业结构调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现将《铜行业准入条件(2006年)》修订为《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本规范条件适用于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生产规模 (一)企业布局 新建或者改造的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要求。在城镇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重点地区建设铜冶炼项目,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合理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 (二)生产规模 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冶炼能力须在10万吨/年及以上。鼓励大中型骨干铜冶炼企业同时处理铜 精矿及含铜二次资源。现有利用含铜二次资源 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生产规模不得低于5万吨/年。铜冶炼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必须达到20%。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 (一)质量 铜冶炼企业须具备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阴极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7-2010),其他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应标准。 (二)工艺技术和装备 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的铜冶炼项目,须采用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好的先进工艺,如闪速熔炼、富氧底吹、富氧侧吹、富氧顶吹、白银炉熔炼、合成炉熔炼、旋浮铜冶炼等富氧熔炼工艺,以及其他先进铜冶炼工艺技术。必须配置烟气制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设施。烟气制酸须采用稀酸洗涤净化、双转双吸(或三转三吸)工艺,烟气净化严禁采用水洗或热浓酸洗涤工艺,硫酸尾气需设治理设施。设计选用的冶炼尾气余热回收、收尘工艺及设备必须满足国家《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HJ558- 2010)和《清洁生产标准铜电解业》(HJ559-2010)等要求。

铅锌矿采选行业企业信用分析研究报告版

铅锌矿采选行业企业信用分析研究报告版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铅锌矿采选行业企业信用分析研究报告2016版 报告 【需知:如果您想购买本报告或者获得更多报告信息,您可以通过页面上的网址、联系电话以及QQ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服务。】点击购买报告 报告综述 企业在信用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发出一些早期预警信号,如:应收帐款的收回拖延、存货的突然增加、资产负债表结构的重大变化、长期债务的大量增加、应付账款的突然大量增加、成本的上升和利润下降等。如果能及时了解与预警信号相关的企业信息和数据,那么就可以很好的规避投资和信贷风险,降低坏账风险。以此为目的,中华产业网精心编撰整理了《铅锌矿采选行业企业信用分析研究报告2016版》。 该报告是中华产业网通过对国内上百家铅锌矿采选行业内企业多年的跟踪调查,结合统计局、工信部等多家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源,定性与定量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在通过对早期预警信号所涉及的经济财务指标:如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等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国际广泛使用的Z值模型对企业破产风险进行了评估,同时采用了营运资产分析模型对铅锌矿采选行业内企业信用额度进行了分析计算。 通过本报告用户可以对铅锌矿采选行业内企业基本信用状况有所了解,如果想具体了解某家企业的详细信用状况,可通过页面上方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定制您需要的企业信用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介绍 一、铅锌矿采选行业内企业基本情况 行业内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对近三年行业内企业数量、企业资产、收入利润整体及细分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该部分内容能帮助用户掌握行业内企业基本发展现状,是风险预警和信用评级的基础。 二、铅锌矿采选行业信用风险预警相关指标分析 报告简介中提到,如果企业在经营中存在应收帐款的收回拖延、存货的突然增加、资产负债表结构的重大变化、长期债务的大量增加、应付账款的突然大量增加、

台州市金属熔炼行业准入指导要点

台州市金属熔炼铸造行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我市熔炼铸造、金属压延产业有序发展,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熔炼铸造产业环境保护工作,提升行业环保水平,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降低消耗、加强治理、保护环境的原则,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编制依据 (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2011.6.1; (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2007年); (三)《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2006年第40号公告); (四)《铝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64号公告); (五)《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国家发改委2008年第13号公告); (六)《镁行业准入条件》(工信部 2011年第7号公告); (七)《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13号公告); (八)《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工业项目新增污染控制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87号);

(九)《关于印发浙江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监测、统计和考核四个办法的通知》(浙环发〔2007〕57号); (十)《关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试行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7〕9 4号); (十一)《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浙环发〔2009〕77号); (十二)《关于涉及金属熔融工艺项目环评审批权限等问题的复函》(浙环函〔2011〕383号); (十三)《关于印发台州市金属熔炼行业环境污染整治指导意见的通知》(台环保〔2011〕113号); (十四)《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十五)《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浙淘汰办〔2010〕2号); (十六)《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 二、指导原则 (一)总体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严格准入、装备提升、末端治理、全程监管为措施,根据“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和国家“十个不批”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促进金属熔炼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中国铅锌矿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铅锌矿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铅锌是我国优势矿产矿资源,我国铅矿和锌矿查明资源储量及基础储量仅次于澳大 利亚、美国,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铅锌矿中小型矿床众多,大型、超大型矿床稀少。矿 矿石类型复杂,共伴生组分多,矿床品位普遍偏低,铅锌矿产资源形势不容乐观。要实现 铅锌矿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得力的举措,加强资源勘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提高开采效率。 关键词:铅锌矿;现状;可持续发展;建议 近年来,中国国内有色金属产量和对矿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其中,铅、锌的消费量也增 长迅速。目前,我国铅、锌资源保证程度不高,对国外原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必须采 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实现铅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铅锌矿资源特点 中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除上海、天津、香港外,均有铅锌矿产出。产地有700 多处,保有铅总储量3572 万吨,居世界第4 位;锌储量9384 万吨,居世界第4 位。,目 前我国铅矿查明资源储量3481.80 万吨。铅锌矿资源总量尽管很大,人均占有资源量却很低。 ⑴铅锌矿中小型矿床众多,矿石类型复杂。 在我国全部760 处铅矿床中,大型矿床仅占1.5%;在全部806 处锌矿床中,大型矿床仅 占4.5%。在全国700多处矿产地中,大中型矿床的铅、锌储量分别占81.1%和88.4%。矿 石类型多样,主要矿石类型有硫化铅矿、硫化锌矿、氧化铅矿、氧化锌矿、硫化铅锌矿、氧化铅锌矿以及混合铅锌矿等。以锌为主的铅锌矿床和铜锌矿床较多,而铅为主的铅锌矿 床不多,单铅矿床更少。 ⑵贫矿多、富矿少,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复杂的多、简单的少。 目前开采的矿床,铅锌平均品位3.74%,锌高于铅,铅锌比为1∶2.5,国外多为 1∶1.2。矿石组分复杂,有的入选矿石达30多种矿物,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微,结构构造复杂,属难选矿石类型,给选矿带来了困难。 ⑶铅锌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共伴生组分多,综合利用价值大。 大多数矿床普遍共伴生Cu、Fe、S、Ag、Au、Sn、Sb、Mo、W、Hg、Co、Cd、 In、Ga、Ge、Se、Tl、Sc等元素。有些矿床开采的矿石,伴生元素达50多种。特别是近20年来,通过 综合勘查和矿石物质成分研究,证实许多铅锌矿床中含银高,成为铅锌银矿床或银铅锌矿床,其银储量占全国银矿总储量的60%以上,在采选冶过程中综合回收银的产量,占全国 银产量的70%~80%,金的储量和产量也相当可观。 2资源储量概况 世界已查明的铅资源量15亿多吨,铅储量7900万吨,储量基础17000万吨(表1) 。世界 铅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哈萨克斯坦四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0.3%,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71.2%,见表1。 世界已查明的锌资源量19亿多吨,锌储量18000万吨,储量基础48000万吨(表2) 。世界 锌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秘鲁、美国和哈萨克斯坦五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7.2%,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70.9%,见表2。 自1998年以来,世界铅锌矿山总计生产了3636万吨铅金属和10565万吨锌金属,但是世 界铅储量却增加了1300万吨,铅储量基础增加了3000万吨;世界锌储量减少了1000万吨,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2013)

附件1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2013) (公开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铜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依据《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规划及法律法规,修订铜行业准入条件。本准入条件包括铜冶炼和再生铜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生产规模和外部条件 (一)企业布局 新建和改造的铜冶炼和再生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军事设施等重点保护的地区,城镇中心区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1公里内,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重点地区,不得布局新建铜和再生铜冶炼项目。 (二)生产规模及主要外部条件 新建和改造铜冶炼及单一生产阴极铜的再生铜企业,单

系统冶炼能力需在10万吨/年及以上,落实铜精矿、废杂铜、交通运输等外部生产条件,自有原料比例达到30%以上(或自有原料和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取得5年以上长期合同的原料达到总需求的50%以上)。鼓励大中型优势铜冶炼企业附带处理废杂铜。现有再生铜企业的单系列生产规模不得低于5万吨/年,逐步淘汰5万吨/年以下单一生产阴极铜的再生铜生产企业。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 (一)质量 铜冶炼企业须具备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阴极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7-2010)。 (二)工艺技术和装备 新建和改造铜冶炼项目,须采用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的先进工艺,如闪速熔炼、富氧底吹、富氧侧吹、富氧顶吹、白银炉熔炼、合成炉熔炼、强化旋浮铜冶炼等富氧熔炼工艺,以及包括闪速炉短流程等工艺的一步炼铜技术。必须配置烟气制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设施。烟气制酸须采用稀酸洗涤净化、双转双吸(或三转三吸)工艺,烟气净化严禁采用水洗或热浓酸洗涤工艺,硫酸尾气需设治理设施。设计选用的冶炼尾气余热回收、收尘工艺及设备必须满足国家《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

铜矿、铅锌矿、铝土矿、钼矿开采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

铜矿、铅锌矿、铝土矿、钼矿采矿权准入条件 (讨论稿)

二Ο一二年十月十九日

目录 1.铜矿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 (1) 2.铅锌矿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 (6) 3.铝土矿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 (10) 4.钼矿产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 (15)

1.铜矿采矿权准入条件规定 第一条为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铜矿资源,严格规范铜矿资源开采行为,促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根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准入条件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铜矿采矿权新立、转让(含企业兼并重组)、变更矿区范围及开采能力等行为。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铜矿采矿权申请人准入条件是指采矿权申请人具有与开采铜矿矿产资源规模相适应的主体资格、资金、技术、人才及相关的法定条件等。 第四条铜矿采矿权申请人的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最低必须达到年产矿石3万吨以上,其准入条件按矿山年生产规模划分:生产规模100万吨/年以上(含100万吨/年)为大型、30~100万吨/年(含30万吨/年)为中型、小于30万吨/年为小型。 第五条铜矿采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的审核、管理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大型铜矿采矿权申请人的审核、管理工作;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

责辖区内的中小型铜矿采矿权申请人的审核、管理工作。 第六条采矿权申请人应具有与所建矿山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条件:年产200万吨以上大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3亿元,年产200万吨以下大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2亿元;年产70~99万吨中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1.2亿元,年产50~69万吨中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9000万元,年产30~49万吨中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7000万元;年产15万吨以上小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年产15万吨以下小型铜矿注册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或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审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测算投资总额的25%~30%,大型矿取小值)。 第七条新建、改扩建采选项目规模条件 铜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必须与矿区储量规模相匹配。铜金属储量50万吨以上的矿区,矿山生产规模应达到200万吨/年以上,服务年限不少于20年;铜金属储量10~50万吨的矿区,矿山生产规模应不低于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一般应在10~30年之间;铜金属储量在10万吨以下的矿区,矿山生产规模不应低于10万吨/年,服务年限一般应在10~20年之间。矿床开采条件特别复杂时,其最低建设规模可低于上述标准,但不得低于国土资源部颁布的铜矿最低生产建设规模。 第八条新建矿山采选技术条件要求

铅锌矿是危险品吗

铅锌矿是危险品吗? 铅锌矿中的铅是有毒的金属,所以铅锌矿是危险品。铅锌矿种铅和锌的含量较大,此外还根据出产地的不同含有汞,镉,铊等有毒金属。铅的分子质量与汞很接近。至于含量,就看这个矿成型了多久了。铅锌矿中多多少少也会有毒,这是必然的!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含镉废水,会患上骨痛病。 铅锌矿 铅是人类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较早的金属之一。它是最软的重金属,也是比重大的金属之一,具蓝灰色,硬度1.5,比重11.34,熔点327.4℃,沸点1750℃,展性良好,易与其他金属(如锌、锡、锑、砷等)制成合金。 锌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金属较晚,是古代7种有色金属(铜、锡、铅、金、银、汞、锌)中最后的一种。锌金属具蓝白色,硬度2.0,熔点419.5℃,沸点911℃,加热至100~150℃时,具有良好压性,压延后比重7.19。锌能与多种有色金属制成合金或含锌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锌与铜、锡、铅等组成的黄铜等,还可与铝、镁、铜等组成压铸合金。 铅锌用途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 一、矿物原料特点 铅锌在自然界里特别在原生矿床中共生极为密切。它们具有共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有类似的外层电子结构,都具有强烈的亲硫性,并形成相同的易溶络合物。它们被铁锰质、粘土或有机质吸附的情况也很相近。铅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15×10-6,在有关岩石中平均含量:砂岩7×10-6、碳酸盐岩9×10-6、页岩20×10-6。锌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80×10-6,在有关岩石中平均含量:玄武岩105×10-6、花岗岩中60×10-6、砂岩16×10-6、碳酸盐岩20×10-6、页岩95×10-6。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的铅锌矿物约有250多种,大约1/3是硫化物和硫酸盐类。方铅矿、闪锌矿等是冶炼铅锌的主要工业矿物原料。 二、矿石工业要求 尽管现在已发现有250多种铅锌矿物,但可供目前工业利用的仅有17种。其中,铅工业矿物有11种,锌工业矿物有6种,以方铅矿、闪锌矿最为重要。还有菱锌矿、白铅矿等。 矿石工业类型,以矿石自然类型为基础,按矿石氧化程度可分为硫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氧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30%)、混合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30%);按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可分为:铅矿石、锌矿石、铅锌矿石、铅锌铜矿石、铅锌硫矿石、铅锌铜硫矿石、铅锡矿石、铅锑矿石、锌铜矿石等;按矿石结构构造,可分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条带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等。 为适应我国铅锌矿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生产建设的需要,地质矿产部和冶金工业部根据我国铅锌矿产资源状况和采选冶技术条件,于1983年联合制定并颁布《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制定了铅锌矿一般工业指标,普查勘探中用于评价矿床有否工业价值。 三、矿业简史 中华民族的祖先对铅锌矿的开采、冶炼和利用曾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国古代“铅”写作“钅公”。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中期在青铜器铸造中已用铅,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铅戈含铅达99.75%。在古代,铅往往被加入铜中成为合金化金属,还用来制作铅白、铅丹等。古代炼铅的原料有两类,一类是氧化铅,以白铅矿为主,另一类是硫化矿,以方铅矿为主。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有叙述含银硫化铅矿的冶炼方法。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到当时开采的三种铅锌矿物,一种是“银矿铅”,系指与辉银矿等共生的方铅矿;另一种是“铜山铅”,系指含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的多金属矿;还一种是“草节铅”,可能是指结晶粗大的方铅矿。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附件: 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5) 为加快铅锌行业结构调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本规范条件。本规范条件中铅锌冶炼企业是指除单独利用废旧铅蓄电池等含铅废料生产再生铅项目外的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和生产规模 (一)企业布局 新建及改造的铅锌矿山、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等要求。新建铅锌冶炼项目应布局于依法设立、功能定位相符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建设铅锌项目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严禁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非工业规划建设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新建铅锌项目。 (二)生产规模 开采铅锌矿资源,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

可证,遵守矿产资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产资源规划及相关政策。采矿权人应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采矿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进行矿山建设和开发,严禁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资源。新建小型铅锌矿山规模不得低于单体矿10万吨/年(300吨/日),服务年限应在10年以上,中型矿山单体矿规模应大于30万吨/年(1000吨/日)。采用浮选工艺的矿山企业其矿石处理能力应不小于矿山开采能力。 对于单独处理锌氧化矿或者含锌二次资源的项目,新建及改造项目,火法处理工序规模需达到1.5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湿法单系列规模须达到5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现有企业火法处理工序须达到1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湿法单系列规模须达到3万吨金属锌/年及以上。单独处理冶炼渣回收稀贵金属的项目,单系列废渣处理规模须达到5万吨/年及以上,单系列铅铋合金电解生产线规模须达到2万吨/年及以上。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 (一)质量 铅锌采选、冶炼企业须建有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铅锌精矿必须符合《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GB20424-2006),铅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铅锌矿开采项目环评报告

铅锌矿开采项目环评报告 1. 总则 1.1 任务由来 目前铅的主要消费领域是蓄电池、电缆护套、氧化铅和铅材,其中汽车蓄电池是铅消费的最大领域。中国是世界上金属铅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精铅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精铅消费国,2005年精铅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26.6%和18%。据测算,2000-2010年我国的铅锌需求年均增长将在6%左右。为了适应新阶段的需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变矿产优势为经济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壮大生产规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满足国内对铅锌矿的需要,项目业主欧阳世成决定在盐津县城南**乡开发**铅锌矿项目。矿区面积0.3929km2,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山为平硐开拓,矿山开采标高为580~710m。矿山采用机械、自然通风,自然排水,电灯照明,爆采,浅孔留矿法采矿,手推车运输,盐津县**铅锌矿经核实后有保有资源矿石量11.3万t,铅金属量1.06万t,按80%的回收率计算,可回采矿石量90400t。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及我省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为了减轻和防治本项目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受业主**的委托,对盐津县**铅锌矿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云

南省环境保护局文件云环发[2004]551号《关于转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并经昭通市环保局认可,本项目不再编制评价大纲,直接编制报告书。在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相关人员于对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资料收集。在对项目特点和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云南省的有关规定和有关技术文件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要求,编制了《盐津县**铅锌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供业主上报审批。 1.2评价目的 本次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等现状进行调查,了解项目区的环境质量现状;分析预测拟建项目全时段(施工期、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及潜在风险和影响程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全时段的操作及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论证,分析项目的建设及营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论证拟建项目环保措施的技术可行性,找出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污染防治措施,最终得出项目环境影响的明确结论,为该项目设计和建设以及环境管理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科学依据。 1.3 编制依据 1.3.1 有关法规和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公布;

工信部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20210201040409)

附件 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 为加快铜工业结构调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 场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现将《铜行业准入条件(2006 年)》修订为《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本规范条件适用于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 、企业布局、生产规模 (一)企业布局 新建或者改造的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要求。在城镇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重点地区建设铜冶炼项目,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合理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 (二)生产规模 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 冶炼能力须在10万吨/年及以上。鼓励大中型骨干铜冶炼企 业同时处理铜精矿及含铜二次资源。现有利用含铜二次资源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生产规模不得低于5万吨/年。铜冶炼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 (一)质量 铜冶炼企业须具备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阴极铜必

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必须达到20%。 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7-2010 ),其他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应标准。 (二)工艺技术和装备 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的铜冶炼项目,须采用生产效率 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好的先进工艺,如闪速熔炼、富氧底吹、富氧侧吹、富氧顶吹、白银炉熔炼、合成炉熔炼、旋浮铜冶炼等富氧熔炼工艺,以及其他先进铜冶炼工艺技术。必须配置烟气制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设施。烟气制酸须采用稀酸洗涤净化、双转双吸(或三转三吸)工艺,烟气净化严禁采用水洗或热浓酸洗涤工艺硫酸尾气需设治理设施。设计选用的冶炼尾气余热回收、收 尘工艺及设备必须满足国家《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HJ558-

工信部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修订稿

工信部铜冶炼行业规范 条件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附件: 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 为加快铜工业结构调整,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依据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现将《铜行业准入条件(2006年)》修订为《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本规范条件适用于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 一、企业布局、生产规模 (一)企业布局 新建或者改造的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要求。在城镇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重点地区建设铜冶炼项目,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合理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 (二)生产规模 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冶炼能力须在10万吨/年及以上。鼓励大中型骨干铜

冶炼企业同时处理铜精矿及含铜二次资源。现有利用含铜 二次资源 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生产规模不得低于5万吨/年。铜冶炼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必须达到20%。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 (一)质量 铜冶炼企业须具备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阴极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467-2010),其他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应标准。 (二)工艺技术和装备 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的铜冶炼项目,须采用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好的先进工艺,如闪速熔炼、富氧底吹、富氧侧吹、富氧顶吹、白银炉熔炼、合成炉熔炼、旋浮铜冶炼等富氧熔炼工艺,以及其他先进铜冶炼工艺技术。必须配置烟气制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设施。烟气制酸须采用稀酸洗涤净化、双转双吸(或三转三吸)工艺,烟气净化严禁采用水洗或热浓酸洗涤工艺,硫酸尾气需设治理设施。设计选用的冶炼尾气余热回收、收尘工艺及设备必须满足国家《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HJ558-

铅锌矿采选行业全球发展分析

第一章铅锌矿采选行业全球发展分析 第一节全球铅锌矿采选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一、全球铅锌矿采选行业的发展特点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与经济贸易额收缩是2016年铅锌矿采选行业的最大不利因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货物出口率曾经于2010年至2011年间恢复至20%左右的高位,但在2012年开始,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急剧下跌,2012年至2014年间,基本保持在3%左右。在2015年,由于全球零售市场需求不旺、世界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扩张趋势放慢,国际贸易谈判进展缓慢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球贸易低迷状况进一步恶化,全球货物出口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 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迷,一大后果便是提高贸易保护和竞争性汇率贬值的风险。铅锌矿采选业作为金属冶炼行业下游的“类配件”产业,一直以来受限于大经济环境影响,且近几年来由于国内市场的饱和,铅锌矿采选业对外贸依赖程度加剧,面对大环境不利好趋势影响,铅锌矿采选业在近年来已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二、2014-2015年全球铅锌矿采选市场结构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整个经济环境一步步走向颓靡,铅锌矿采选行业企业逐渐发现自己早已身陷于“资本寒冬”之中,各类O2O产业就因为恰逢融资告罄而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艰涩期。当新鲜过后,面对百业萧条,投资人偏向于慎重投资,部分以“烧钱”取悦消费者的O2O企业最终只能落下倒闭与并购的下场。当然,O2O 的失败在这当中屡见不鲜。铅锌矿采选业想要挣脱大环境独善其身,恐难上加难。 三、2014-2015年全球铅锌矿采选行业发展分析 目前,欧美是世界铅锌矿采选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地区。其中德国、西班牙和法

福建省现有铅锌矿采选

福建省现有铅锌矿采选、冶炼企业 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意见 为加快我省铅锌行业结构调整,改变铅锌企业存在的规模小、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严重的状况,建设环境友好型铅锌企业,实现铅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13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开展全省现有铅锌矿开采、冶炼企业清理整顿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铅锌矿山开采 关于无证开采和非法盗采的铅锌矿山,由国土资源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坚决彻底取缔。依法查处以承包等方式擅自将采矿权转给他人进行采矿的行为,制止、查处超层越界乱采滥挖行为。 现有铅锌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严格执行《福建省新建、已建生产矿山部分矿种最小开采规模目录(2006年修订)》中有关铅锌矿的标准:即开采规模为年处理矿石量6万吨及以上。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的企业,必须按照《关于印发<福建省非煤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方案>的通知》(闽国土资源[2006]219号)精神进行整合,对2007年底前不能如期完成整合的铅锌矿山企业,由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省国土资源厅注销其采矿许可证。

清理整顿期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到期的矿山企业,可以进行储量核实,如有储量可以送审,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开发利用方案,并将方案于9月底前送省国土资源厅审查,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的,提请地方人民政府关闭。整改的企业在整改期间,采矿证许可证暂由国土资源部门收回,待整改验收合格后予以发放新证。 清理整顿期间,省国土资源厅暂停审批新设立铅锌矿采矿许可证,暂停受理铅锌矿采矿许可证延续申请事项。 二、铅锌冶炼生产 1、工艺装备。淘汰以土烧结盘、简易高炉、烧结锅、烧结盘等落后方式炼铅工艺及设备,用坩埚炉熔炼再生铅的工艺,以及用土制马弗炉、马槽炉、横罐、小竖罐等进行还原熔炼再以简易冷凝设施回收锌等落后方式炼锌或氧化锌的工艺。在2008年底前淘汰经改造后虽然已配备制酸系统但尾气及铅尘污染仍达不到环保标准的烧结机炼铅工艺。 2、再生回收企业。现有再生铅企业必须整只回收废铅酸蓄电池,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的有关要求贮存,并使用机械化破碎分选,将塑料、铅极板、含铅物料、废酸液分别回收、处理,破碎过程中采用水力分选的,必须做到水闭路循环使用不外泄。对分选出的铅膏必须进行脱硫预处理(或送硫化铅精矿冶炼厂合并处理),脱硫母液必

铜冶炼行业现行政策条件 2020版

铜的冶炼仍以火法冶炼为主,我国铜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为进一步加快铜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铜冶炼行业技术进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环保水平,推动铜冶炼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经商有关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2019年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主要有哪些内容。 2019年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 为推进铜冶炼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推动铜冶炼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范条件。 本规范条件适用于已建成投产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不包含单独含铜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引导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 一、企业布局 (一)铜冶炼项目须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保及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等要求。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 (二)铜冶炼企业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19001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鼓励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阳极铜符合行业标准(YS/T1083),阴极铜符合国家标准(GB/T467),其他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应标准。

(三)利用铜精矿的铜冶炼企业,应采用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安全可靠的闪速熔炼和富氧强化熔池熔炼等先进工艺(如旋浮铜熔炼、合成炉熔炼、富氧底吹、富氧侧吹、富氧顶吹、白银炉熔炼等工艺),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设备、工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现有传统转炉吹炼工艺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无组织烟气排放管控水平。须配置烟气制酸、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设施。烟气制酸须采用稀酸洗涤净化、双转双吸等先进工艺,烟气净化严禁采用水洗或热浓酸洗涤工艺,硫酸尾气需设治理设施。配备的冶炼尾气余热回收、收尘工艺及设备须满足国家《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等要求。 (四)利用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须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企业应强化含铜二次资源的预处理,最大限度进行除杂、分类。禁止采用化学法以及无烟气治理设施的焚烧工艺和装备。冶炼工艺须采用NGL炉、旋转顶吹炉、倾动式精炼炉、富氧顶吹炉、富氧底吹炉、100吨以上改进型阳极炉(反射炉)等生产效率高、能耗低、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环保达标、安全可靠的先进生产工艺及装备。同时,应根据原料状况配套二噁英排放控制设施或净化设施,须使用预热空气和余热锅炉等设备。禁止使用直接燃煤的反射炉熔炼含铜二次资源。禁止使用无烟气治理措施的冶炼工艺及设备。 (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建立铜冶炼大数据平台,广泛应用自动化智能装备,逐步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中国铅锌矿生产布局

中国铅锌矿生产布局 中国铅锌业生产布局,依据铅锌矿产地的分布和建设条件,经40多年来的发展、建设,现已形成东北、湖南、两广、滇川、西北等五大铅锌采选冶和加工配套的生产基地,其铅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以上,锌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 (一) 东北铅锌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较早的铅锌生产基地之一。早在50年代初期,其铅产量占全国铅产量的80%以上,在中国铅锌生产居于重要地位。1996年东北基地铅锌年产量合计34.63 万t,其中锌28.27万t(主要是辽宁的产量),居全国之首,约占全国锌产量1/4。 东北基地以七矿两厂为主,即青城子铅锌矿、八家子铅锌矿、柴河铅锌矿(现已闭坑)、桓仁铜锌矿、红透山铜锌矿、西林铅锌矿、天宝山铅锌矿和沈阳冶炼厂、葫芦岛锌厂。七矿两厂不仅是东北铅锌生产基地的支柱厂矿,也是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的基地。六七十年代曾向全国新建的铅锌企业输送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生产技术工人,为中国铅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 湖南铅锌生产基地 湖南铅锌矿产资源丰富,现在保有储量:铅246.75万t,锌641.84万t,而且富矿多,大部分矿产地可开发利用。该基地铅锌厂矿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由水口山矿务局、桃林铅锌矿、黄沙坪铅锌矿、东坡铅锌矿和株洲冶炼厂等组成的湖南铅锌生产基地,是当时全国自产原料的全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在全国产量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铅锌年产量:铅14.23万t,居全国首位,锌24.10万t,居全国第2位。铅锌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1/5,居全国之冠。铅精矿产量7.3万t,占全国第2位,锌精矿9.3万t。 (三) 两广铅锌生产基地 广东、广西两省区的铅锌资源丰富,现保有储量:广东铅412.97万t、锌664.35万t;广西铅181.22万t、锌697.58万t。两省区是70年代形成的我国大型铅锌生产基地之一。广东以凡口铅锌矿和韶关冶炼厂为主,其次是丙村铅锌矿、昌化铅锌矿、大尖山铅锌矿。广西有泗顶铅锌矿、大新铅锌矿、河三铅锌矿、柳州锌品厂和大厂矿务局等。1996年两省区铅锌产量:广东铅5.02万t、锌9.71万t;广西铅2.34万t、锌13.05万t。铅锌精矿产

0912铅锌矿采选行业系数手册

0912铅锌矿采选行业系数手册 (初稿) 2019年4月

1.适用范围 本手册仅用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普查范围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0912铅锌矿采选行业使用产污系数法核算工业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普查对象。 利用本手册进行产排污核算得出的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仅代表了特定行业的工艺、产品、原料在正常工况下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的一般规律。 废气指标包括:工业废气量、颗粒物、汞、镉、铅、砷(本手册废气中的汞、镉、铅、砷均指颗粒物所含的矿物态重金属); 废水指标包括: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汞、镉、铅、砷。 2.注意事项 2.1企业有多种生产工艺或生产多类产品产排污量核算 (1)污染物产生量与工艺方法、原料用量等有关,根据不同核算环节计算产污量后,再根据企业末端治理设施和运行情况计算排污量。 (2)企业某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为各环节产生量、排放量之和。 (3)在企业实际排放量计算过程中,如果存在废水回用的情况,需要在利用产排污核算公式的基础上扣除废水回用的部分。公式如下:实际排放量=计算排放量(1-废水回用率) ×

2.2采用多种废气治理设施组合的排污量核算 在排污量计算选择末端治理技术时,若没有对应的组合治理技术,以主要治理技术为准。 2.3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铅锌矿采矿主要分为坑采和露采。本手册给出坑采过程工 业废气量和颗粒物的产污系数,露采过程仅考虑爆破粉尘和堆场扬尘 的无组织排放,其具体核算方法详见手册第3.4节内容。 (2)本手册铅锌矿选矿过程中的废气产污系数适用的产污节点 为破碎筛分之后,若破碎筛分过程无废气治理设施,则污染物产生量 即为污染物排放量。 (3)本手册铅锌矿选矿过程中的废水产污系数适用的产污节点 为尾矿库综合废水处理站进口。 (4)铅锌矿采矿过程中的矿井涌水若用于选矿或者其他用途, 则此类水应视为回用水。 (5)本手册所提供的工业废水量、工业废气量系数仅供校核参考,不作为企业填报依据。 3.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3.1计算污染物产生量 (1)根据产品、原料、生产过程中产污的主导生产工艺、企业 规模(企业生产产能)这一个组合查找和确定所对应的某一个污染物 的产污系数。 (2)根据该污染物的产污系数计量单位:单位产品产量或单位

铅锌矿

铅锌矿 铅是人类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较早的金属之一。它是最软的重金属,也是比重大的金属之一,具蓝灰色,硬度1.5,比重11.34,熔点327.4℃,沸点1750℃,展性良好,易与其他金属(如锌、锡、锑、砷等)制成合金。锌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金属较晚,是古代7种有色金属(铜、锡、铅、金、银、汞、锌)中最后的一种。锌金属具蓝白色,硬度2.0,熔点419.5℃,沸点911℃,加热至100~150℃时,具有良好压性,压延后比重7.19。锌能与多种有色金属制成合金或含锌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锌与铜、锡、铅等组成的黄铜等,还可与铝、镁、铜等组成压铸合金。 铅锌用途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 一、矿物原料特点 铅锌在自然界里特别在原生矿床中共生极为密切。它们具有共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有类似的外层电子结构,都具有强烈的亲硫性,并形成相同的易溶络合物。它们被铁锰质、粘土或有机质吸附的情况也很相近。铅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15×10-6,在有关岩石中平均含量:砂岩7×10-6、碳酸盐岩9×10-6、页岩20×10-6。锌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80×10-6,在有关岩石中平均含量:玄武岩105×10-6、花岗岩中60×10-6、砂岩16×10-6、碳酸盐岩20×10-6、页岩95×10-6。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的铅锌矿物约有250多种,大约1/3是硫化物和硫酸盐类。方铅矿、闪锌矿等是冶炼铅锌的主要工业矿物原料。 二、矿石工业要求 尽管现在已发现有250多种铅锌矿物,但可供目前工业利用的仅有17种。其中,铅工业矿物有11种,锌工业矿物有6种(表3.8.1),以方铅矿、闪锌矿最为重要。 矿石工业类型,以矿石自然类型为基础,按矿石氧化程度可分为硫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氧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率>30%)、混合矿石(铅或锌氧化率10%~30%);按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可分为:铅矿石、锌矿石、铅锌矿石、铅锌铜矿石、铅锌硫矿石、铅锌铜硫矿石、铅锡矿石、铅锑矿石、锌铜矿石等;按矿石结构构造,可分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条带状矿石、细脉浸染状矿石等。 为适应我国铅锌矿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生产建设的需要,地质矿产部和冶金工业部根据我国铅锌矿产资源状况和采选冶技术条件,于1983年联合制定并颁布《铅锌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制定了铅锌矿一般工业指标,普查勘探中用于评价矿床有否工业价值(表3.8.2)。 表3.8.1铅锌工业矿物矿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