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评述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遗产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本文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保护模式、相关主体、旅游开发和涉及的法律及政策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且指出文化空间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型、对国外成熟理论和个案研究的借鉴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评述

千百年以来,多数民间文化游历于政治国家的主流意识之外,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境地。1经济全球化以不可阻挡之势汹涌而来。与此同时,西方的文化也与其资本一道风行世界,所到之处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急剧消失。2文化认同是区别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保护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全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催生了“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项目的诞生,该项目最终直接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广泛传播和认同。3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开辟了一个新的遗产学领域4继我国昆曲艺术和古琴艺术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的研究随即升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的身份完成了从“草根文化”到国家“文化象征”的转变,5并且被赋予“民族文化基因”的意义。众多学者对遗产研究领域的这一新热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涌现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笔者以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四川大学图书馆和卓越网进行搜索,相关文献搜索结果如下表:

学术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时间截至2008年4月)

年份单篇学术论文优秀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专著

2007年87 52 5 16

2006年61 13 2 25

2005年42 9 2 17

2004年20 2 0 1

2003及以前17 0 1 0 数据来源: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四川大学图书馆和卓越网

由上表可以看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呈现越来越热之趋势。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涉及的相关主体以及相关法律、政策问题上。开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上,后来的研究涉及到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利用、立法和旅游开发,并开始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成果。

已有的研究涉及民族学、人类学、法学、旅游学、民俗学等学科,多采用定性描述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政府、业界和学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依据。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有助于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指出方向。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实质是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以丰鹏(2008)为代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可以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另一种观点以王巨山(2006年)为代表,认为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是必然的,部分原因是其功能、价值的丧失。

客观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今和未来都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沉淀成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它对于保持民族国家的文化独立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6不在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发展、建立现代文化是行不通的。7没有对于传统文化的这样一种构建就会缺失“经济大厦的宽广底层”,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将无以为继。8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

纵观国内此研究领域,学者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尝试性探索,主要有以下九种保护模式:

博物馆保护模式:方李莉探讨了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长角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际运用,用案例说明国外先进并且成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9韩洋认为博物馆因具有保护、保存遗产的科学设置和专业人员,而成为遗产界唯一的永久性机构。10

活态保护模式:高梧提出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动态的文化场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在这个场中进行着疏通传承渠道、存留文化空间和延续文化时间的工作,其三个关键点是再创造性的确认、核心价值的确立和当代文化建设系统工程。11

生态圈保护模式:选择以一个或几个完整的,公认具有现实保护意义的“生态文化圈”,以“生态”代替“活态”,进行包括有形的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是自然遗产在内的整体保护和规划;不复原,却承认并明确一种存在生态,使其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依循着规律发展;允许“生态圈”内的“文化之物”“进”“出”的自由。12档案式保护模式:覃美娟以广西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为例,从档案的角度研究如何以建档的方式对非物质的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无形变有形的创造”和如何对“创造成果”进行保护的一些设想及相关探讨。13

切换和转型模式:祁庆富认为,传统文化转型和重构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14非物质文化的衰落是必然的,部分原因是其功能的丧失,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功能切换。15 数字化模式:张红灵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角度,提出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模式对其进行保护。16

保护性旅游开发主体合作模式:罗茜构建了由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和学者等四方力量搭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主体合作模式,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民族生态旅游村。17

显形保护和隐形保护模式:王艳红在实证研究新绛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两种保护模式,显形保护和隐形保护。18

情景保护模式:黄涛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景保护概念,并对其进行研究。19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多处于探索阶段,保护过程中许多问题浮出水面。如学界的

研究问题,政府的管理和引导问题,业界实践中的问题。

吴安新指出,我国目前形成一种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相结合的学术理论,即从文化和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主流,使相关研究脱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土壤。20陈莉提出三个问题,即政府往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地方知名度的招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过程中出现过多迎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现象;科学技术的介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内在意蕴和神秘气息,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外在躯壳。21孙晓霞提出目前政府和学界引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工作忽略了民间文化自然存在、自然传承方式的特殊性,从而造成“保护性破坏”。22谷继建提出经济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反向关系。23

二、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制度

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浓厚的政策性,没有形成一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相关制度也不完善,因而现实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管理经常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

1.相关法律方面的研究

立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保证。国内一批法学学者从法律角度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进行了研究。朱丹研究了如何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24而梅术文认为现有知识产权体系框架被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时的制度瓶颈和理论障碍,因此应对现有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改革。25王光文和徐辉鸿分别从涉及知识产权的著作权法和商标法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6-27齐爱民也认为我国需要建立商标权保护模式的申请人、注册商标、权利实施以及在先权利保护与歧视使用禁止等诸制度,但鉴于商标法规定的商品分类无法涵盖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商标权保护模式应与著作权保护模式相结合。28汤静从法理视角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个关键点:价值目标定位、立法指导思想转变、法律规范的整合。29

另外,学者们也对国外立法进行了借鉴性研究。李晓秋介绍了韩国法中的商业开发民俗表演过程中防止“异化”的重要法律制度——“人类活的珍宝制度”,建议我国应借鉴韩国的立法模式和“人类活的珍宝制度”,以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传承人制度,纠正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中的异化现象。30李永乐介绍了澳大利亚遗产立法经验。31

2.相关政策方面的研究

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是政府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李映波提出生产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的三项措施:对其产品实行减免税政策;对其科研项目进行资助;吸纳风险资金或社会资金开发新产品。对艺术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采用基金会管理保护形式,对其进行分类别、分阶段资助。32王文章概述了日本、韩国和法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先后实行的有用的政策措施。33普永贵从人权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和社群主义等政治哲学角度,探讨公共政策的制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34

3.相关制度方面的研究

牟维将个人效用数字化,主张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博弈理论将个人意识与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统一在一起,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先传承人后文化遗产的二级作用困境。35崔彦提出保护民俗文化遗产应该完善行政管理机制36徐辉鸿提出对传承人的保护不仅

包括对传承人的保护,也包括对传承制度的保护。37杨琳曦从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这一现象入手,对比分析了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差异。38代中现建议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执法保护机制。39

另外,还有学者从教育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研究,涉及区域性大学40、民族地区高校素质教育41和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42。

三、相关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43传承主体指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人。保护主体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肩负保护责任并且从事保护工作的国际组织、政府相关机构、社会团体及个人。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因素。44现有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分配和主体间和谐关系问题上。

1.对传承主体的研究

齐爱民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中的利益分享机制,提出实现利益分享的七种具体方式。45徐辉鸿探讨了传承人的保护问题,对传承人的认定应采用普查制,而不采用现行的申报制;对传承人的保护不仅包括对传承人的保护,也包括对传承制度的保护。46吴敬昊通过考查北京的胡同,研究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文化特点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保留和发展,他认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载体——人的保护。47

2.对保护主体的研究

柴以华指出商业立场、政府立场、学术立场与民众立场在保护与经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出现不和谐,合理整合与协调各种利益的诉求,是使保护与经营行为不至于走向片面或反面的基础保障。48勾玉华探讨了政府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机制中所肩负的使命和起到的作用。49万建中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者的角度,提出应该有意识的确立主位和客位的立场这一观点,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在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其生存的田野走向学术的层面,要经过研究者的参与观察和深度描写。50

另外,吴安新从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交叉角度,对政府、传承人和社会组织的利益目标进行了法理分析。51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张博探讨了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52汪宇明以恩施腾龙洞《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为例,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成功路径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民族手工艺旅游纪念品和依托旅游景区景点的实景舞台剧。53罗春培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有形化利用问题。54廖嵘探讨了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旅游规划设计问题。55闫亮以康定香巴拉文化乐园为研究对象,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组团开发模式。56吕屏以旧州绣球产业的发展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本之关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本转换与运作进行研究,探讨了民族文化遗产如何导入市场这一问题。57冯江以佛山为例分析了如何在法定的形态规划中,通过保存相应的场所、维持空间的致密性、寻找相关的线索建立路径和结构性网络的方式,来实现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的延续,从而实现其保护和传承。58

五、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现有研究成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论与经验、相关法律与政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大多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进行研究,极少涉猎某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因此研究成果并没有指向性,没有适用于保护某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出现,还停留在笼统、粗放的研究阶段。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对其分支进行细化,深入研究下去,从多学科、多角度予以探讨,并在理论上形成体系。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研究。

1.有关文化空间的研究

“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一个关键概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公布的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有俄罗斯的塞梅斯基口头文化及文化空间、乌兹别克斯坦的博逊地区文化空间等。“文化空间”成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频繁出现的词汇。而我国对其认识和研究都相对滞后。研究的滞后直接导致政府和社会对其关注不够,进而使得我国诸多文化空间的申遗和保护都面临重重不利因素。

2.旅游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转型为旅游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在民间的,对其进行保护的最佳方式不是放在博物馆做成标本。在旅游背景下,许多蕴含丰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功向旅游产品转型、开发和利用,真正成为活在民间的文化。现有研究在此方面明显不足,这不仅造成旅游缺失重要的文化资源,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失一种有效方式,甚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一个生存和发展方向。如何使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联姻成为今后的一个研究重点。

3.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有待加强

日本是最早开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着手制定相关法律,韩国紧随其后。日本和韩国在此领域都已取得相当研究成果。而国内对其借鉴明显不足。如何引进国外成熟的先进理论和精彩的个案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途径成为今后另一研究重点。

1 翟风俭.从“草根”到“国家文化符号”[J].艺术评论, 2007,(6):19-20.

2 吴效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 2007(1):25.

3 吕建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国际认同[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03-107.

4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与重构[J].学术研究, 2006,(9):117-121.

5 翟风俭.从“草根”到“国家文化符号”[J].艺术评论, 2007,(6):19-20.

6 翟风俭.从“草根”到“国家文化符号”[J].艺术评论, 2007,(6):19-20.

7 刘魁立.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J].江西社会科学,2005, (1):95-101.

8 乔玉光.发展与危机:国外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经验的启示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3):110-115.

9方李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层社会背景[J].民族艺术,2007, (4):6-20.

10韩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相关问题的探讨[J].博物馆研究,2006, (3):68-75.

11 高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活态保护”[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7):127—130.

12连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悖论和新路径[J].装饰,2005, (1):19-20.

13覃美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14祁庆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11):31-34.

15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保护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辑刊,2006, (5):165-167.

16 张红灵.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1):123-125.

17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6.

18王艳红.新绛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9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 (5):67-72.

20吴安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间利益的法理分析[J].济宁学院学报,2007, (10):70-74.

21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 (2):97-101

22孙晓霞.民间社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研究,2007, (1):22-25.

23 谷继建.经济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反向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 (4):76-77.

24 朱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J].商场现代化,2008, (4):274-275.

25 梅术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J].国际学术动态,2007, (5):37-40.

26王光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初探[J].法治文明,2007, (4):22-25.

27徐辉鸿.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法保护模式的构建[J].法学,2007, (9):94-101.

28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模式[J].知识产权,2006, (6):63-66.

29 汤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法理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5):64-68.

30李晓秋.商业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化”与“反异化”[J].电子知识产权,2007, (7):38-40.

31李永乐.澳大利亚遗产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2007, (3):128-130.

32李映波.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和原真性保护[J].云南档案,2007, (5):10-11.

3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艺艺术出版社,2006.

34 普永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治学解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1):31-33.

35牟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博弈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7):141-143. 36崔彦.论濒危民俗文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管理机制[J].—基于制度分析视角[J].政法学刊,2007, (6):51-55.

37 徐辉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机制探讨[J].理论导刊,2008, (1):91-94.

38杨琳曦.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07, (1):185-190.

39 代中现.保护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执法机制存在的问题[J].河北法学,2008, (1):70-73.

40孙燕.区域性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 (10):88-93. 41陆文熙.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 (12):256-259.

42金文坚.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07, (7):90-92.

4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艺艺术出版社,2006.

4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京:文艺艺术出版社,2006.

45 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中的利益分享机制之确立[J].电子知识产权,2007, (8):21-24.

46徐辉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机制探讨[J].论导刊,2008, (1):91-94.

47吴敬昊.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和旅游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8柴以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5, (10):57-58.

49勾玉华.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机制研究[J].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0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6):57-60.

51吴安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间利益的法理分析[J].济宁学院学报,2007, (10):70-74.

52 张博.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 (1):74-79.

53汪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J].旅游科学,2007, (8):31-35.

54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5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3.

56闫亮.风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探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6):44-47.

57吕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的转换—以旧州绣球的产业化发展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29-32.

58冯江.城市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城市问题,2006, (8):21-25.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背景及意义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特别是那些历史上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或是创立较晚的众多少数民族,他们的历史,则是在创世神话中表述,在民间传说中记载,在群众口头上流传。民族传统文化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解体。而现如今,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大潮中,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势撞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成为我们民族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 1.2研究意义 第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的必然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使得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之间求同存异,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能够在一定程度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产生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c18351224.html, 《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研究综述 作者:李秋萍李莲 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7期 内容摘要:从2008年开始,《咬文嚼字》每年公布的“十大流行语”都会引发学者们的研究。从研究角度上来说,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从研究方法上说,学者们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这些研究对深入剖析流行语的生成、传播、影响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流行语的规范化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体来看,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不多,质量也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十大流行语研究述评 从2008年开始,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推出由读者推荐、经专家评议后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十大流行语”条目时,《咬文嚼字》编辑部明确指出“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是流行、创新、文明。在“十大流行语”的评定时,专家们并不止是考虑词频的高低,更要考虑三方面的价值,即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十大流行语”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者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显示,从2008年《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至今,共有20篇关于“十大流行语”的研究论文,综观这些论文,在研究角度上,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一.对某年“十大流行语”的单独研究 以某一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特征、传播、影响。如林洁雯《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析与流行语特点研究》(2009)对流行语的特征、形成 和传播进行了分析,认为流行语有四个基本特征:流行性、时段性、新型性、快速传播性,流行语形成和传播的条件有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使用者心理因素。 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稍多,王淏《刍论新词语的产生方式和传播特色——以咬文嚼字发布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产生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的传播特色突出了快和大众接受时间越来越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行语的影响,包括映射科技进步、诉说文化变迁、传播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名作欣赏,2014.12)把流行语的社会特征与行业、性别、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社会现象等因素相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沙妈祖信俗 粤与闽连疆,是妈祖信仰重要的传播地。自宋代始,妈祖信仰就开始随闽人入粤。广东沿海及海岛陆续兴建了天后宫或妈祖神祠,祭祀妈祖。每年农历3月23日妈祖诞期间,民众到天后宫朝拜进香者络绎不绝,形成了以南沙妈祖祭祀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圈,集中反映了妈祖文化在广东的传播。南沙妈祖信俗是在福建妈祖信俗的基础上融合南沙地域文化而形成的,包括搭炷夜香、祭祀仪式、乐舞、演粤剧、妈祖巡游等内容。南沙妈祖信俗是当地人民俗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沟通闽台粤港澳妈祖信众的重要桥梁。 黄阁麒麟舞

黄阁麒麟舞是来自民间的纯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有2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中山市黄圃横档村。据史料记载,黄圃的麒麟舞始于明代,正宗的麒麟舞套路是由已故老艺人蒋润峰传授的。 “麒麟”造型是根据古代的传说,做成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做工精细,生动传神;舞动时是一头麒麟独舞,由两个舞者分别舞动头、尾,按特定的艺术套路和舞蹈技艺舞动,伴奏音乐则采用节奏起伏的锣鼓吹打乐,以展现麒麟舞的生动、活泼。 象牙雕刻

牙雕是以象牙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远在秦汉时期,广州牙雕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明清时期,广州牙雕的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了历史高峰。刀法见棱见角,品种齐全,华丽美观,豪华名贵,以其镂空、透深的技法,在全国牙雕工艺中独树一帜。广州牙雕手工技艺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为主,采取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 灰塑

广州灰塑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和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价值。做工方面,广州灰塑精致细腻,色彩艳丽。用材方面,灰塑艺人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广州炎热而潮湿的气候的雕塑材料石灰。它耐酸、耐碱、还耐温。制作流程方面,广州灰塑必须到待雕塑建筑的现场,于常温下制作,不需烧制。制作过程中,在景物之中或每组图案之间,巧妙地留出装饰性通风孔,从而减轻台风对脊饰的猛烈冲击。最值一提的是,灰塑学艺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出师,独立施工。 核雕(广州榄雕)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Word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以 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科学发展;价值观。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社区志愿 者和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而大学生志愿者又成为这两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近年来形成了品牌,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毋庸讳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率、服务面、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对日常、琐碎的志愿服务关注不够;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少,将志愿服务当作生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更少;对志愿服务缺乏理性的、有深度的认识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时代期待着中国能尽快迈入国际志愿者时代,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总结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发展问题,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方法 (一)调研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二)调研时间:2014年10月 (三)调研对象: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四)调研对象的选择:随机抽样 (五)样本数量:200

我国对于安乐死的各种理论及现状

我国对于安乐死的各种理论及现状 安乐死历来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有关安乐死的争论除在哲学、伦理学、医学等领域展开外,法学界对安乐死应否合法化问题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安乐死亦称安死术,是英文“euthanasia”一词的汉译,最早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一词,本意为“快乐死亡”或“尊严死亡”;在牛津词典中的解释为“患痛苦的不治之症者之无痛苦的死亡;无痛苦致死之术”。在我国对安乐死的定义为: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人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结束生命的过程。 在我国,安乐死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相反人们还相当热衷于对安乐死的争论。我国关于安乐死的讨论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1986年,陕西省就发生一起安乐死事件,一个名叫王明成的男子为身患绝症的母亲实施了安乐死,其与医生双双被检查机关提起公诉(但后来被无罪释放)。从1994年起,几乎在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都有代表提出关于安乐死的提案。由此可见,我国民众对安乐死之关注程度。17年后,当身患癌症晚期的王明成再次要求给自己实行“安乐死”时,但被医生拒绝。8月3日,形如枯槁的王明成在病痛中死去。于是带着王明成的遗憾,人们又展开了对“安乐死”这一敏感问题的争论。 法”是权利之法,他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生命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一部分,“法”理应给予保护,但是,安乐死是是保护生命权还是破坏生命权哪?现在学术界尚无定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徐景和认为,《宪法》规定公民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是有特定含义的。公民个人有权选择生存的方式,在特定

条件下也有权选择死亡的方式。“安乐死”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在不违背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对生命的特殊处分方式,这种处分是有严格的条件与程序的。现在欧洲一些国家所实行的“安乐死”立法都是在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之间所作的选择。因此,认为“安乐死”有背宪法,缺乏基本的构成要件;国家行政学院法学博士宋功德提出,宪法虽然规定了“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但是,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看,做到这点有点不现实。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就说明了这一点;也有专家认为:宪法这一条款,仅仅体现了国家有帮助公民延续生命的责任,但这一点既不意味着国家可以强制公民延续自己的生命,也不意味着国家不能帮助公民结束自己的生命。 随着经济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安乐死在我国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人们的观念逐渐更新,开始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更多的关注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安乐死立法具备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中国有关安乐死的民意调查资料表明,赞成安乐死的比例在逐步上升。据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对313名不同人群的调查显示,有93.6%的人赞成安乐死,其中医务人员赞成者为98.4%,法学界人士赞成者为90%,一般者占90.1 %。上海市黄浦区部分街道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调查,有89.4%的人赞成安乐死,94.5%的人希望立法。1986年在武汉、北京等地进行的有关安乐死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赞成安乐死的人数为62%;在对黑龙江省的199人的调查中,89%的人赞成安乐死(其中19%的人年龄超过50岁);1988年在北京进行的500例问卷调查(包括工人、军人、大学生、部分来自各地的在京学习的干部及医生),结果表明,91.2%的人赞成安乐死,认为目前在我国可以实行安乐死的人占79.8%。这些民意调查反映了普通民众对安乐

(完整版)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现状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现状 联合国教料文组织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自燃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整个遗产保护中的特殊性和龍要性,进而将其提到了议事日程.并柱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S动。菲物痕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牡界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 也是社会发理摄出的新课黒。 为了有效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联舍国鞍科文组织于19貯年11月通过了f人类门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言h并于2000年4 月开始实施即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我作”项目。2C03 10月17 0;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歳文化遗产公约汕使世界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国际公约的保护?中国政府意识到现代化进程中抢敕与保护民旗民间传统文化的巫要性,积靱参与国际间的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天浊和加强国际间在1E物质立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眩界吝国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方曲对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還产宥成效的工作,投入大绘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采取许參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 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得對加强和改进』中国政府討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止在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进程.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

合作,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当代中国形成高潮。国家加强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建设;“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①也取得一定成就;同时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全社会形成渓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 JC次,中国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织机构。确保这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科学、有序地开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的非饬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由文化部门主倍上升为政府主导,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再次,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希成绩,髙等院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也起到策要作用。 随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群众中的展开和保护理论工作的全面深入,现时期保护的工作逐渐深入到针对具体的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寄存的载体上,这也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具有完整性和原生态性。 对于文化遗产来说,我们不仅要有自觉的保护意识,更要有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这是保护我们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亜要保证.面对文化遗产首先是请有关专家研究、鉴定,审定其文化价值与文化彩响力,其次就是选定一种合适的保护方式。目前的方法主要有: 1)活化石保护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保持恒定的、原初的文化形态,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容易做到,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却会出现一些问题和闍难。活化石保护方式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最高境界,也是针对鼓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方式9 2)博物馆保护方式.文化遗产不可能都用活态的传承來使其水续于世,通过博物馆的展览、播放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与存在,也体现了它的文化传承价值。 3)家庭传承方式.对一些个体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用家庭传承方式是最有效的,文化部门可采取生活补贴、收购收藏等方式进行鼓励,有市场前崇的手艺项目可以让其办班招生,便地方手工艺晶走向市场、社会,在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4)学校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是最有彩响力最有价值的民间艺术继承方式,民

简析网络语言的文献综述

浅析网络语言的文献综述 摘要 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因此,在规定一定的规范的同时,要允许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积极吸收那些脱离当时的规范而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的成分。正确看待网络语言。 关键字 网络语言;因素;发展趋势; 一、关于“网络语言”涵义及现状的研究 1.网络语言的涵义研究 网络语言是一个有着多种理解的概念,既可以指称网络特有的言语表达方式,也可以指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还可以把网络中使用的所有符号全部包括在内。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网络的计算机语言,又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于根元,2001)。 较早开展网络语言研究的劲松、麒可(2000)认为,广义的网络语言是与网络时代、e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另类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自称网民、特称网虫的语言。 周洪波(2001)则认为,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 于根元(2003)指出,“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用语。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指后者。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论坛和聊天室的具有特点的用语。 何洪峰(2003)进一步指出,网络语言是指媒体所使用的语言,其基本词汇及语法结构形式还是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这是它的主体形式;二是指IT领域的专业用语,或是指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网络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其三,狭义上是指网民所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总的看来,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狭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在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 2. 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 如: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表示,网络语言的混乱,是对汉语纯洁性的破坏,语言文字工作者应对此类现象加以引导和批评。国家网络工程委会副秘书史自文表示,老师要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比如说在写出作文的时候,可以针对彩简单的网络语言还是用含义更有韵味的唐诗更好做一个主题研讨会,和学生一起探讨。这样就可以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引导。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于用何种语言形式多了一个选择,又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如:北京教科院基教所研究员王晓春表示,在网络世界里用网络语言无可厚非。但在正式场合要引导学生不使用网络语言。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正

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民俗学研究 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齐如林1 ,张宪昌 2 (11聊城大学 学报编辑部,山东聊城 252059;21聊城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最终目的,是在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体现出来。如何将人民群众纳入到保护大军中来,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诉诸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互联网,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关键词: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模式;视听复合;互动;人文环境中图分类号:K 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1-0062-06 我们人类的文化传播活动,经过了20世纪,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媒介迭加过程,来到了21世 纪的网络传播时代。新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旋律构思五彩缤纷的时代,又是一个文化传播高度民主化与自由化的时代,文化传播的一切都带有合理性和可能性。因此,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所有环节上,挑战与机遇,竞争与发展,碰撞与包含,理解和宽容,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且应积极面对及利用的现实。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演变 人类历史上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头到 文字,从广播到电影、电视,再到网络的发展历程。先秦时代,对话是人们生活交际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时期,各种非物质文化的表现是非常活跃的。史诗、歌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化以及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其他口头传承艺术,自此开始世代传承下来。中世纪开始,人类进入了以书写、文本为标志的文字传播和印刷传播时代。书写这种传播方式虽然使众多的非物质文化得以记载和保存,但它却丧失了口语传播的当下性、即时性和现场感,与音乐、节奏、庆典和宴饮等一系列的超 语言因素剥离开来,同时也抛弃了非物质文化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泯灭了其中双向、互动的对话精神。 20世纪,人类进入到以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为标志的电子传播时代。“收音机的对象 是世界,而不是个人。”[1] 于是,个人性的传播完全被公共性的传播所取代,因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时代。在此,人的感官“延伸”,使听广播的听众和看电视或电影的观众在声音和图像面前完全沦为一个失去了言说权和书写权的被动“受众”,一个无法参与的、剩余的“他者”。可见,大众传播离口语传播的那种当下性、实时性和即时性越来越远,使直接参与的对话愈发变得不可能,因而沦为纯粹的“独白”。 从上述意义来说,文字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的出现,对非物质文化传播尤其对口头传承艺术是一场“灭顶之灾”。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负载着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的传承使命的艺人日益减少乃至死亡,民族“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大为增加。 进入20世纪末,出现互联网这种所谓的“第四媒 介”,人类进入到波斯特所谓的“第二媒介时代”。 [2] 收稿日期:2007-11-14 作者简介:齐汝林(1981-  ),男,山东临清人,聊城大学民俗学硕士,聊城大学学报编辑,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张宪昌(1956-  ),男,山东莘县人,聊城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民俗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俗学。2 6第4卷第1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 o 11,20082008年3月 Journal of X i π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erial N o 110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安乐死伦理分析综述

安乐死伦理问题分析 序言 生死自古至今便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古人云:“生为大,死亦为大。”生死在哲学史上也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有了干预死亡的能力,也就有了现代安乐死的问题,并引发了大量争议。我国也在上世纪80年代产生了第一例公开的安乐死事件1,由此引起的争议延续至今。 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体弱多病,而且存在众多经历过巨大痛苦的患者和家属。安乐死虽然在中国不合法,却有着一定的需求。如果安乐死始终处于私下进行的状态,得不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必将不利于缓解人们的死亡焦虑,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安乐死伦理争论伦理实践 一.安乐死的概念 据考证,“安乐死”一词是中文与日文对euthanasia的共同译名。2Euthanasia原是希腊文中的一个复合词,有前缀Eu-与thanasia组成,Eu意为“优良的”,“好的”,thanasia表示“死亡”之意,两者合起来则是“好的死亡”,“优化的死亡” 或者“无痛苦的死亡”。 在西方,最早提出安乐死定义的是美国生命伦理学家科尔(Marvin Kohl ),他于1974年将安乐死定义为“无痛的导致快速死亡”3-一年后美国

生命伦理学家科尔与科兹(Kort&Kurtz)共同提出另一定义“一种理解为解除痛苦而导致或允许无痛死亡的方法或行动”4。《韦氏国际词典》则认为安乐死是“用无痛的方法使由于不可医治的情况或疾病而遭受痛苦的人死亡”。美国生命伦理学家比彻姆认为,以上虽然考虑到了疾病和遭受痛苦的因素,但是没有考虑到安乐死的理由,因此无法将谋杀及其动机排除在外。因此,比彻姆和戴维森(Beauchamp&Davidson)提出了包括四个形式化条件和五个内容条件的安乐死定义。四个形式化条件包括逻辑上,词源上,与下位概念的区分以及安乐死定义在价值上的中立性,五个内容则包括动机和原因方面,遭受痛苦及证据方面,死亡理由和死亡手段方面,涉及无痛苦的内容方面以及与人工流产的区别。 在我国,《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将安乐死解释为:“对于现代医学无可挽救的逼近死亡的病人,医生在患者本人真诚的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可以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5”翟晓梅博士则认为,无痛和快速都不是安乐死的必要条件,安乐死应为那些在当前医学条件下毫无救治可能,并且遭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的患者,患者的死亡是在有行为能力的患者本人的真诚请求下,首要目的和理由是在于终止临终患者的痛苦,而由医生实施的死亡过程中主动的医疗措施。6祝世讷等人认为“安乐”是“死亡”的状语,而非定语,进而将安乐死定义为“安乐死是死亡的优化状态,即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的死亡过程进行优化调节,消除死亡痛苦,优化死亡状态,使死亡安乐化。”7颜青山教授在考察了以上所有定义之后,提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是一个天然的旅游品牌。现今中国各地着力于结合当地文化推出具有在地特色的旅游体验,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和发展迅猛的旅游业完美契合,并借观光之名推广文化之美,既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发展了当地的经济。本文将以新疆博湖县为例2014年5月,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博斯腾湖景区为国家5A级景区。详细分析和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这一观点。 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博湖县 一、绪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国都被重视,中国也在不断的申请新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方政府也配合中央,积极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工作中去。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审美追求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如何完美的结合文化和经济变得十分重要。要做到既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推广不被破坏而且能发展当地经济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怎么样平衡两者具有很大的学问。新疆博湖县作为我国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开发圣地,是一个可以用来分析的好列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定义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表现形式,当然是以人为本。”[1]新疆博湖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当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表现的也是蒙、维等少数民族一直以来传承下来的文化。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不同的划分标准就有不同的类别。比如说按照等级来分,主要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等依次往下。”[2]这里要说明的是按表现形式来分。主要类型有:表演艺术、民俗、传统手工艺、语言文学类、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等。这样的划分比较详细,而且易于区别。 新疆博湖县被称为“塞外江南”,除了景色优美之外,独特的文化是一个招牌。诸如沙吾尔登,托布秀尔,蒙古刺绣,蒙古长调,蒙古服饰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游客。这其中就包括了传统手工艺,民俗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利弊

简述网络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研究??互联网??现状展望 论文摘要:综述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分别论述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语法、修辞、收集整理、规范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对未来网络语言研究的展望。 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迄今已有20余年。作为网民上网交际的重要媒介,网络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研究者对它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分类、语法特征、修辞手段以及网络语言的收集整理、规范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 1.网络语言的定义 要研究网络语言,就必须先给它“正名”。只有解决了“何谓网络语言”的问题,研究者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地展开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加以介绍。 英国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在其着作《语言与互联网》(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中将网络语言定义为: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的、能体现网络独特面貌的媒介,它具有电子性、全球性、交互性的特征。[1]显然,Crystal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是非常宽泛的,他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属于广义的网络语言。我国学者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 现在一般指后者。[2]2郑远汉提出网络语言包括两种:一种是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另一种主要是指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3]刘海燕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包括3类:技术专用语;网络文化词语;聊天室用语。[4]37-38秦秀白将网络语言界定为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它由3种语言成分构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与网络文化现象相关的术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使用的特殊用语。[5]其观点与刘海燕的相似。张云辉将网络语言概括为4种情形: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网络新闻使用的语言;网络文学使用的语言;网络聊天室以及论坛中使用的语言。[6] 国内学者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概念虽然措辞不同,细化程度不一,但其整体倾向是一致的, 即将网络语言的涵盖面作了广狭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所有出现在网络环境中的语言成分,而狭义的网络语言则多指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成分。从笔者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刘海燕、秦秀白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定义接受度最高。很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采用了这一定义,并把计算机术语、网络文化用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统称为广义的网络语言,而将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称为狭义的网络语言。国内学者大多以后者作为研究的重点。 2.网络语言的性质 关于网络语言的性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展开论述:一是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二是网络语言的社会属性。 美国语言学家Davis和Brewer在其着作中指出,在键盘上写、屏幕上读的网络交际用语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很多特征。[7]我国学者刘海燕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4]55,是一种特定的功能语体[4]95,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表达方式[4]98。刘乃仲、马连鹏同样将网络语言的性质界定为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认为在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诸多特点都可以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中得到映射。[8]吕明臣指出,网络语言是以电子媒介为其物质形式的,由于媒介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形成了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特征。网络语言是一种既非口语也非书面语的特殊存在状态,是一种特殊语体——网络语体。[9]孙鲁痕则认为,虽然网络语言是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无论是从交际领域还是从语体风格来看,都更接近于口语语体而迥异于书面语体,因此网络语言应该属于口语语体。[10]从以上有代表性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关于网络

传播非遗文化公益小课堂(方案)教学内容

传播非遗文化公益小课堂 一、活动主题 品读和了解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工作,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相结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生活。 二、活动的背景及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其主要是通过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历史意义和价值。它的价值会从不同角度给予国民以启迪,对传统中国文化和精神予以弘扬,所以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我们更应要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优良文化底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让人们了解历史的需要,更是让社会上的优秀创新型人才用新视角,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去推动,去策划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精神和理念的代表性工艺产品,让传承人的作品得到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三、参与对象: 幼儿园大班至小学六年级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5月14日至5月28日每周日

活动地点:德清县青少年宫、博物馆瓷之源 五、具体实施 前期准备: 1.资料收集及整理:了解剪纸、香包、陶瓷的相关制作流程、背景故事及发展史。 2.聘请老师(艺人)为学生讲解相关内容,同时,指导学生完成一副作品。 3.观看一部关于非遗的纪录片 组织报名: 1.在“德清县青少年宫”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发布活动信息,通过公众微信号进行报名(每个班20个名额,陶瓷10个名额)。规定时间准时报名。 2.整理有效报名名单。 3.公布上课人员名单,通知准时上课。 4.二年级以下(含二年级)为低年龄组;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为高年龄组。 六、相关人员分工如下: 陈乐:联系上课老师。 王晓晖: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寻找适合纪录片。 沈晓峰:负责相关信息的公布,负责统计报名信息。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1. 以KPI(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2.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 基于价值的企业薪酬体系研究 4.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系统研究 5. 中国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6.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7. 企业招聘中的人员测评管理研究 8. 跨文化管理研究 9.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研究 10.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11.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关于规避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 2试析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原因 3探析政府审计成本特征分析及控制 4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5浅析审计独立性保证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探讨 7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 8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9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 10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研究 1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12上市公司内部成本信息及其应用探析 13 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14 CPA职业道德及其规范研究 1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规范研究 16企业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1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8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管理

19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20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21新所得税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22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23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24对中小企业融资中会计问题的探讨 25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2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会计(财务)问题探讨27上市公司送、转股短期财富效应分析 28中国上市公司债券筹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9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30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 1.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2.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3.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4.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探讨 5.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6.企业财务目标探讨 7.企业融资方式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8.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探讨 1、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2、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论企业员工的薪酬方案与激励机制 4、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5、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方法与机制研究 6、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7、招聘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某公司(单位)薪酬方案设计研究 9、某公司(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10、某公司(单位)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11、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017医师考核题库及答案(简易程序)2.doc

1.实施脑死亡的动机和直接目的是(E ) A.开展器官移植 B.节约卫生资源 C.减轻脑死亡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D.减轻脑死亡者家属的心理负担 E.维护脑死亡者的尊严和更科学的确定死亡 2.下列哪句话最适合共同参与型关系中的病人(D ) A.急性感染疾病 B.休克病人 C.医患是主角与配角 D.医患处于平等地位 E.病人完全被支配 3.有权对拒绝隔离治疗的霍乱病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机构是(C )A.医疗机构 B.防疫机构 C.公安机关 D.卫生行政部门 E.政府综合执法机构

4.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名言的是我国(B )A.东汉张仲景 B.晋代杨泉 C.宋代张杲 D.明代龚信 E.清代喻昌 5.关于心理护理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心理护理以医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B.心理护理的作用是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C.心理护理的目的是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 D.心理护理需要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去完成 E.临床护理的工作中几乎处处包含着心理护理的内容 6.心理治疗关系的建立原则包括(A) A.单向性、系统性、时限性 B.系统性、双向性、时限性 C.开放性、系统性、时限性 D.双向性、系统性、时限性

E.双向性、开放性、时限性 7.医务人员“有作为”的实施安乐死,称为(B ) A.被动安乐 B.主动安乐死 C.自愿安乐死 D.非自愿安乐死 E.自杀安乐死 8.下列关于我国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的一些内容中,不应包括(D) A.科学审查 B.伦理审查 C.知情同意书的审查 D.受试者有哪些隐私的审查 E.研究人员与受试者之间有无利益冲突的审查 9.《执业医师法》规定了若干不予注册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的条件,下列几项中哪一项是法中没有规定的(A )A.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0岁的 B.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C.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两年的 D.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两年的

社会资本文献综述1

政治关联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在正式制度欠发达的转型经济和新型经济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在政治关联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分析政治关联的内涵、获取途径以及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构建动机,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关联;获取途径;度量方法;动机 一、“政治关联”的提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Ports,1998;张宏文,2003;周晓红,2005)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与可能存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是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网络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个体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名誉的证明。”(Bourdieu,1986)。而后又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资本,包括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观(Coleman,1990)、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社区观(Robert Putnam,1993)以及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Lin,2005),现在影响较为广泛的是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它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解释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取或调动的资源”。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社会资本”主要应用于宏观层面的讨论分析,见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Zak& Knack,2001)。而在管理学的研究中,“社 会资本”多从微观层面入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资本”的研究又分为以个体为对象和以组织为对象的研究。前者主要关注个体(如企业家)镶嵌于社会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是否能够影响组织的发展(Peng & Luo,2000;Moses Acquaah,2007)。后者主要关注组织外部资源及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ahapiet & Choshsl,1998;Landry,2002)。 高阶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首要领导者——高管团队对组织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指挥和协调作用。Hambrick和Mason(1984)指出:组织是其高层管理者的缩影。高管团队的内在认知、价值观、洞察力以及预测能力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高阶理论让我们开始重视高管团队的作用,也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