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浅析中国千年民生思想的演变

内容摘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会主义的中国政治改革有自己的轨迹,政治思想发展有自己的特点,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也必然有自己的道路。在21世纪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社会基础的不断冲击下,习近平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新地追随中国文化本源,实行民生政治。值此,为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的民生思想服务于中国现代社会建设,探析和研究中国几千年民生思想的演变历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生千年演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民生”二字源于《尚书》“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问题是古代中国政治家、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把“人民”摆在比君王更重要的位置。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也提出“非—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农民问题至关重要,并把民生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在一起。《尚书·五子之歌》中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指出了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也对应了唐太宗的一句名言:“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对君主和国家而言,只有善待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否则“失民心者失天下”。

中国传统民生思想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指导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也认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西汉初期,思想家贾谊在《大政》中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系统地阐述了治理国家应以民为本的思想。

儒家思想家孟子也对民生思想作了很好的说明和实践。战国时期,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提出:“民之为道者, 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因此,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并且提出了一个为民置产的方案,即“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

把民本与民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理想的治国安邦方案。

中国汉初,崇尚黄老学说实行“无为而治”,安抚民众,使民得以休养生息,正因如此,才造就了汉朝400多年的辉煌历史。

二、中国近代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近代中国的民生思想可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清末时期和民国时期。

1、清末时期民生思想

清末洋务派运动大力施行经济军事建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服务了民生政治。洋务派中也不乏致力于民生问题的功臣,左宗棠就是一例。左宗棠的民生思想是从他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改革有关国计民生的制度上反映出来的。他亲眼目睹西北发展的落后,民生困苦,难以保证军需供应,这对于清政府安边治民、巩固边防十分不利,他感到解决民生问题迫在眉睫。于是,他在安民恤民、变革田赋、改铸制钱、开源节流等多方面实施他的民生思想,为清政府固边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安民、养民、利民举措无不体现着左宗棠的民生思想。然而,左宗棠的民生思想也不是空穴来风、凭空而想的,它是与儒家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承继关系。“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被历代儒家思想家视为社会经济活动乃至国家政治运作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维新运动时期,文人贤士们对民生问题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梁启超说:“这是经唐虞三代以来一千多年文化的蓄积,根柢已很深厚,到这时候尽情发泄,加以传播思想的工具日益利便,国民交换智识的机会甚多,言论

又极自由。合以上种种原因,所以思想界异常活泼,异常灿烂。无论哪一派的思想家,都以济世安民为职事,差不多一切议论,都归宿到政治。”而早期维新派虽倡导民权、主张改革, 但对西方民主制的认识还是表层的。西方政制是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根据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但在中国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理念还没有确立,也就促使他们对中国民主政治的论述不能

贴近中国实际。严复说:“吾国晚近言政法者,往往见外国一二政利遂嚣然欲仿而行之,而不知其立法本原之大异。”。

2、民国时期民生思想

民生思想作为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起着重要作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主义”诞生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夕,诞生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疯狂侵略和掠夺、国内阶级斗争空前激烈的中国辛亥革命前夕,它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千百万劳苦民众强烈愿望的表现。

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最早见于1905年10月20日的《民报发刊词》:“余游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从这时起,孙中山先生边呼吁革命斗争边宣扬民生主义,并形成了较明确的体系。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

生命”。

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主要有以下特点:(1)变革生产方式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2)实行民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3)以国家资本主义实现民生;(4)重视民本的思想。

虽然,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思想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也有一定的弊端,即偏向于唯心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孙中山所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提出的民生思想是深刻而有积极、深远意义的伟大思想,并为中国的稳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中国现代民生思想

步入2l世纪,江泽民主席和胡锦涛主席都曾致力于民生问题,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发展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生思想的精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更加注重民生问题,他提出了多项促进民生发展的三农战略思想。

如:2012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要坚定不移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同时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2014年5月在新疆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党的宗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强调紧密结合改善民生推动发展,再次阐述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深刻命题,也指明了实现新疆跨越发展的动力所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团结统一、实现人民幸福,才能有感召力和说服力,才能有更多资源和手段。

发展的目的,最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根本上讲,发展与民生是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发展决定民生,离开了发展,改善民生就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民生影响发展,民生问题解决好了,无论抓稳定还是抓发展,都会有力量、有后劲。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凡是符合人民愿望的事就是党奋斗的目标”,只有始终同广大

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标,国家才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四、结语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生存问题早已解决,但民生问题却以新的形式凸显。当今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劳资关系失衡、失业剧增、群体性事件时时出现,这些现象无一不在表明解决好民生问题将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中外发展实践证明:“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所以,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与社会和谐程度是正相关的关系。

通过对千年中国民生思想演变的分析也能使我们更好的把握民生思想的精髓,同时代特色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当代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之路!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全集:第六册. 北京出版社. 1999.

2. 左文襄公全集:杨书霖编.文海出版社。1979.

3. 中庸注、礼运注. 中华书局, 1987

4. 孙中山选集.中华书局,1981.

5.选自《内蒙古日报》评论员文章《紧密结合改善民生推动发展——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新疆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