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作用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作用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作用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作用

文章编号:049420911(2008)022*******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B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作用

易增林,李本新,肖高铭,余伟平

(江西省第一测绘院,江西南昌330001)

The Role of Space Syn t ax i n Urban Forma ti on Ana lysis

YI Zeng 2li n,L IBen 2xi n,X IAO Gao 2m i ng,Y U W ei 2p i ng

摘要:介绍空间句法的基本理论,并基于理论介绍空间句法运用于分析城市系统的优势,对其运用的方法与理论进行分析,得出运

用空间句法对城市形态分析的具体方法与步骤,进而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详细介绍分析的过程与步骤。

关键词:空间句法;城市形态分析;空间分析;城市交通网络

收稿日期:2008201202

作者简介:易增林(19622),男,江西宜春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航测与遥感方面的工作。

一、空间句法基本原理

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是进行城市形态分析的一种工具。它是由伦敦大学巴利特

学院的比尔?希利尔(B ill H illier )、朱利安?汉森(Julienne Hans on )等人发明的。

任何一个城市系统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空间物体和自由空间。空间物体主要是建筑物,而自由空间是指由空间物体隔开的、人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自由空间具有连续性特征,即从任何一点可以到达空间的任何其他点。对空间句法而言,自由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时又叫开空间。

1.空间分割

空间句法的基本原则是空间分割,根据城市的自由空间情况,空间分割有三种基本方法:轴线法、凸多边形法、视区分割法。

对于建筑或者建筑群体比较密集的城市环境,空间句法一般采用轴线方法表示。它的基本原则是:首先画一条最长的轴线来代表一条街道,然后画第二长的轴线与第一线相交,直至整个自由空间或者街道网由一系列轴线连接,所画的轴线图称作轴线地图。也就是说,轴线地图是由最少数目的最长直线组成,这可以保证轴线图可以代表城市形态的基本结构特征。

2.形态分析变量

基于前面介绍的空间分割方法,空间句法可以导出相应的连接图,即将分割的每一部分作为图的结点,图的连接取决于每一部分之间是否相交或相

连。从连接图可以导出一系列的形态分析变量[1]

1.连接值(Connectivity Value )。与某节点邻接的节点个数即为该节点的连接值。

2.控制值(Contr ol Value )。假设系统中每个节点的权重都是1,则某节点a 从相邻节点b 分配到的权重为[1/(b 的连接值)],那么与a 直接相连的节点的连接值倒数之和,就是a 从相邻各节点分配到的权重,这表示节点之间相互控制的程度,因此称为a 节点的控制值。

3.深度值(Dep th Value )。规定两个邻接节点间的距离为一步,则从某一节点到另一节点的最短路程(即最少步数)就是这两个节点间的深度。

4.集成度(I ntegrati on Value )。用上述方法定

义的“深度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系统中节点的数目。因此,为剔除系统中元素数量的干扰,用相对

不对称值(Relative A sy mmetry )来将其标准化,为与实际意义正相关,将RA 取倒数,称为集成度。后来又用RRA i 来进一步标准化集成度,以便比较不同大小的空间系统。

5.可理解度(I ntelligibility )。用来描述局部变

量与整体变量之间的相关度。

以上形态变量可以用来描述空间在不同水平上的结构特征。连接值、控制值、描述局部水平上的结构特征,而整体集成度则是整体水平上的结构特征。这样,可以区分两类形态变量:局部和整体。通常这两类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即局部上连接性好的空间,在整体上集成度也比较高。所以,如果空间系统中连接值高的空间,其集成度也高,那么这就是一个可理解性好的空间系统。

二、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1.用空间句法研究城市系统

空间句法的重要应用是分析和预测城市系统中的行人流量,这已有大量的实验研究。基本的假想是局部集成度可以用来分析行人流量的空间分布,这对城市规划和设计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即设计者可以根据形态结构的分析预测未来交通量的情况。

集成度值可以用来预测人流的空间分布,也许预测结果不如由重力模型来得精确,但是空间句法非常简便易行。另外,空间句法有一个很重要的科学含义,那就是城市的形态产生了运动,并吸引商店、超市到集成度高的街道,这样可以得出结论,商店和超市不是产生人流的主要原因,这也意味着,可以根据道路的结构来预测土地使用价值。

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每天都有一系列的犯罪,空间句法同样可以用来进行犯罪分析。基本的假想是集成度高的空间更安全,集成度低空间犯罪率偏高,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空间句法可以根据空间形态的分析对城市犯罪作出一些定量的分析。

2.空间句法在城市交通网络分析中的应用

空间句法理论可以成为理解城市空间的社会逻辑语言,它的实证研究可以解决城市交通网络的设计问题,能够定量探讨城市交通网络中体现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运用的是在前面已经介绍了的空间句法模型。空间句法模型是一种描述现代城市模式的新的“计算语言”,是进行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的理论和工具。它在GI S海量的地理数据、传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地学可视化功能等环境的支持下,通过句法变量分析,透过空间几何要素揭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内在机理,评价城市交通网络合理与否。

在空间句法模型里,我们主要使用空间句法的几个空间分割方法来定性分析,用空间句法的几个形态分析变量来定量分析。

首先,我们运用空间分割的方法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分割。

根据城市环境的自由空间所呈现出的情况,分别对应采用空间句法的三种分割方法:

1.轴线方法。对建筑或者建筑群体比较密集,自由空间呈现如图1所示的城市环境,一般采用轴线方法。

2.凸多边形方法。对开空间呈现非线性的情况,如图2所示,采用凸多边形方法。由于实际分割中很难保证分割的惟一性,所以这种方法对城市系统而言不是很适用的方法。相反,这种方法对建筑或者建筑群内部房间或者走道的布局却很适用。因为每个房间或走道都是凸多边形,

而且边界是相对确定的。

图1 

轴线方法

图2 凸多边形方法

3.视区方法。仍是在对开空间呈现非线性的情形,如图3所示,从可视性观点看,这种分割方法更为精确。这种分割是基于视区的概念。视区是一个从某一确定点可视的区域,以形式化的语言表达,即:“在欧氏三维空间E3,E3是一个大尺度的空间,对其中的每一点x,相应的视区V

x

是由所有从该点可视的

点的集合构成。”从这个定义上看,V

x

是一个三维空间,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把它当成一个二维的连续平面。在数字地面模型中,我们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它通常不是一个连续的面,而且通常也不是平面,

所以第三种分割方法称为视区分割。

图3 视区方法

显然,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要对城市交通网络进行分析,我们应该使用第一种分割方法,并将空间分割后得到的轴线图转化为连接图。图4即是一个典型的从轴线地图到连接图的例子。

图4 轴线图转化为连接图

3.应用于实际的实例

我们选取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几个改进值———通达能力CC

i

,集成

程度CA

i

,集成度RA i的倒数RA i′。

1.通达能力CC i,表征一个空间与相邻空间所形成的局部相连接的空间数。

2.集成程度CA i,表征一个空间与其他所有空间的关系,即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是个较为综合的指标。

3.集成度RA i与平均深度值呈反相关关系,即对某空间而言,平均深度值越小,说明该空间的结点较浅,在网络上与其他空间之间的通达情况较为便捷,集成度更高。根据传统计算公式推算浅结点的

集成度小,这与事实不相符合,因此利用其倒数RA

i

′来表征该指标值更符合实际情况和人们的习惯。

步骤:首先对交通旅游图和地形图进行数字化,得到芜湖市交通网络图(见图5);再利用相关软件建立芜湖市交通网络空间数据库。考虑到空间插值的均匀性、特征性、可行性等因素,选取芜湖市交通网络中每条路段的中间点为空间插值的特征点,建立研究区域内较少受人类影响的自然区域(如公园、水系等)的面状图并叠加于交通图上(见图5);

利用空间句法的变量工具计算主要形态变量C

i

, CC i,MD i和CA i的值(部分数据见表1),对芜湖市交通网络特征进行定量化探讨。利用已有数据,通过样条插值法(Sp line),得出芜湖市交通网络和指标集成程度值CA

i

的Grid专题图像(见图6)

图5 

芜湖市交通网络图

图6 芜湖市交通网络和指标集成程度值CA

i

的Grid 专题图像

表1 部分形态变量值

I D NAME C i CC i MD i CA i

1大桥路4225.40244.0723 2长江中路3164.15053.8556 3长江南路8422.623616.0096 4银湖中路8413.384612.1166 5天门山西路4243.62046.6291 6天门山东路5343.93178.6476 7赤铸山西路3203.04896.5597 8赤铸山东路4293.70597.8253 9九华中路12742.113635.0126 10…………I D NAME C i CC i MD i CA i 48……………49滨江中路3162.30436.9437 50滨江南路3153.16214.7437 51中山南路5272.350311.4880 52戈江路4182.22698.0830 53花津南路5282.81379.9512 54九华南路5372.733613.5350 55利民路5292.693610.7660 56芜石路3143.08404.5396 57荆山西路4163.56184.4921

通过分析上面的图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集成程度CA

i

较其他三个指标更为全面地评价空间网络通达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城市人流、

物流的空间分布趋势。根据CA

i

插值模拟空间分布图(图6(b)),芜湖市交通网络基本上以经济发展程度表现出差异性,交通网络通达能力以围绕镜湖公园、赭山公园的干道沿线所形成的CBD区为中心向四周递减,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交通网络状况以中心CBD地区最优,其中最低值位于自然区域,最低值中心与原自然区域的实际中心位置稍偏离,主要原因在于芜湖市内自然区域带一般是公园(镜湖公园、赭山公园等),而公园是城市人们生活的重要娱乐场所,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重要聚集地,往往在其周边形成交通主干道,在插值影响下形成的低值区域与真实的自然带位置有一定推移。同时,芜湖市交通网络中以镜湖公园、赭山公园为中心所形成的CBD区域集成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空间,表明这里是芜湖市交通网络条件最优的地带,也是人类活动最剧烈的区域。交通道路通达度图中(图6(a)),道路颜色越深,通达能力越强,到达其他空间越易实现,有学者称这样的主干道为集成核,它是交通轴线网络中集成程度最高的线路,

通网络中连接度、通达程度最高的线路,理想城市空间形态的集成核不仅是联系城市中心和周边各个地区的纽带,也是城市内部人类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带。从芜湖市集成核示意图看,赭山西路、赭山东路、北京中路、滨江路、沿江路等几条主要集成核以赭山公园、镜湖公园为中心在城市CBD区域形成环型结构,显示了城市CBD区域内交通网络最优,并进一步加速了CBD以内空间的集聚能力;同时,存在几条轴线,如九华中路、长江南路、银湖中路、利民路等通南达北,延伸到周边地区,能够起到联系中心与周边的功能,加强城市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因此芜湖市的交通网络密集,分布较为合理,集成核南北方向伸展,城市空间通达性较好;交通网络现状与经济分布相一致,网络布局较为合理,基本能满足交通需求,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从图6可以明显看出芜湖市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①A区交通网络状况较差,与该地所处的较佳空间位置不相适应,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②青弋江由明清时期芜湖市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道,演变成为如今阻碍芜湖市经济发展的一道“屏障”;③B 区交通网络不足,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瓶颈”。所以有必要在青弋江上多架桥梁,以提高青弋江南交通网络的可达能力;另一方面,完善芜湖市南部的交通网络,为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奠定基础。

三、结 论

本文介绍了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空间句法理论可以成为理解城市空间的社会逻辑语言,它的实证研究可以解决城市交通网络的设计问题,能够定量探讨交通系统和土地利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空间句法的进一步研究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分布、新商业空间的布局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有效地预测人的空间行为特征,解决城市区域内人地关系协调与持续发展问题。

目前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如如何更加有效地实现指标值的算法研究,对城市交通网络所包含信息的知识挖掘,对人类的行为动态模拟,交通轴线上人流、车流等的模拟。

空间句法是一个在进行城市形态分析中非常有用的工具。运用其分割方法及其形态分析变量做定量分析,相比其他GI S方法,是十分方便的。

参考文献:

[1] H I L L I ER B,HANS ON J.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

[M].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2] H I L L I ER B.Space is the Machine:A Configurati onal

Theory of A rchitecture[M].Cambridge:Ca 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 J I A NG B,CLARAMUNT C.A Comparis on Study on

S pace Syntax as a Computer Model of Space[A].Pr o2

ceedings of Second I nternati onal Sy mposiu m on Space

Syntax,1999[C].[s.n.]:[s.l.],1999.

[4] 江 斌,黄 波,陆 锋.GI S环境下的空间分析和地

学视觉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惠无央.浅谈城市形态[J].山西建筑,2005,31(18):

30232.

[6] 谷 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

的研究框架[J].城市规划,2001,25(12):36241.

[7] 段 杰,李 江.基于空间分析的城市交通网络结构

特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

(6):1052108.

[8] 张 愚,王建国.再论空间句法[J].建筑师,2004,

(109):33244.

[9] 李 江,郭庆胜.基于句法分析的城市空间形态定量

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6(2):692

73.

[10] 陈明星,沈 非,查良松,等.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交

通网络特征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J].地理

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39242.

第九章_城市公共空间

第九章城市公共空间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由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与地面环境设施要素构成;城市公共空间除有功能要求外,其数量与城市性质、人口规模有密切关系;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容多,包括总体布局和具体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在本质上属于城市设计范畴,需要作城市设计,其目的是创造功能良好、城市空间有特色的环境。城市公共空间的重点是城市中心、干道、广场和公共绿地。 一城市中心区的概念Downtown:城市闹市区的俗称,通常指传统的商业中心(Uptown:城市的住宅区和非商业区) CRD:Central Retail District,以商业零售为主 二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构成:商务职能;信息服务职能;生活服务职能;社会服务职能;专业市场;行政管理职能;居住职能 三城市中心与中心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古代城市:城市中心的职能变迁;近代城市:城市中心的快速发展与中心区的形成;现代城市:全球经济条件下中心区的发展 四中心区规划的相关理论: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与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学说(1、伯吉斯(W.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美国社会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了同心圆模式。伯吉斯主要是从居住人口的类型和居住区的类型来进行分析的,他认为是向心、专业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等五种力的作用使城市产生了地域分异。其间,城市各地带不断地侵入和转移,就形成了同心圆式的扩散过程。其缺陷:一是没有考虑各区之间的交叉和城市交通的作用;二是未考虑作为城市主要活力的工业活动布局及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2.霍伊特(H.Hoyt)的扇形模式1936年霍伊特对美国城市的房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城市住宅布局九种倾向的考察,认为城市土地利用呈扇形格局。霍伊特的模式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城市中心是CBD区;二是低级住宅区与批发、轻工业区交叉、混和;三是各等级住宅区是按区分布而非按距中心的距离分布。在其模式中,城市布局的职能区划已见雏形;而且,城市交通、特别是中心CBD的交通线以及对外交通线对城市布局有很大影响。但该模式似乎把城市工业放在很次要的地位,使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3.哈里斯与乌尔曼(D.Harris &L.Ulman)多核心模式。奎因在40年代提出,CBD是城市主要中心,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中心,各影响一定的地域范围。哈里斯和乌尔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类城市的地域结构,提出多核心模式。在多核心模式中,城市地价并非从中心到外围呈单纯递减趋势,而是出现几个峰值区:在早期落后的城市阶段,从中心到边缘,地价不断递减,而在多核心时代,除了CBD外,城市还有其他次中心,因此多核心模式更适合现代城市的特征4.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学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于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学说”是现代城市地理学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中心地学说是一种解释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式,该学说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其腹地的服务中心,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的商品和服务。由于这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依其特性可以分成若干档次,因而城市可按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档次划分成若干等级,各城市之间构成一个有规则的层次关系。基于均质平原和经济人的假设,克氏提出了三种代表性的空间结构模式:市场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3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的面积的3倍)、交通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4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面积的4倍)、行政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7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面积的7倍)。 五城市中心区的用地结构形态:单核结构形态:中小城市;部分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多核结构形态:国际性大都市;历史古城 六城市中心区的职能发展方式:以商业中心为主的发展方式:哈罗新城市中心;商业职能与商务职能混合的发展方式:香港维多利亚湾;以CBD为主的发展方式:纽约曼哈顿岛;哈罗新城市中心;香港维多利亚湾;纽约曼哈顿岛 七城市商业中心规划:城市商业体系的空间分布;城市商业体系的等级类型;城市商业中心的构成与规模;城市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城市商业中心的道路交通组织;城市商业中心的形体环境设计1城市商业体系的空间分布:城市商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商业中心的区位的主要制约因素:商业中心区的位移;商业体系空间分布形态的变形(1)城市商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单一商业中心→城市商业体系;集聚——扩散的生成机制,集聚是为了生存,扩散是为了发展,集聚形成商业中心,扩散导致商业体系的生成与发展。土地市场——政府的调控机制:城市中心土地升级使城市

空间句法的新方法_比尔_希利尔

54 世界建筑2005/11 1 步行可达指数。图中显示了影响伦敦哈罗兹,金茨桥区域的步行活 动的重要因素。/Walkability Index.Bar chart showing significantfactors influencing pedestrian movement in the area aroundHarrods in Knightsbridge, London, as identified by the WalkabilityIndex.2 同一地区的步行活动预测图显示出了对新的联系(金茨桥和海德公园之间)的需求,可以同其他重要因素联系起来。预测等级通过不同 空间句法是一种研究城市的方法,主要是了解社会和经济因素是如何逐步影响并形成空间的。用当今的流行术语来说就是把城市看成是自组织系统。 空间句法最为人所知的方面也许是它建立了在建筑环境里分析空间模式或者说分析空间组构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揭示了城市中的空间结构,而且把它们和人的移动、停留和交流方式相联系。空间句法还能预测设计和规划所带来的中长期效果,因此,能让设计者和规划者在工作中遵循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而不是违背它们。 这些研究方法已经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成功地运用,其中包括轴线分析法(用来分析城市街道网络和步行系统)和“可视性分析”(用来分析公共空间内的视域模式)。但是同时新的分析方法正不断地由伦敦大学学院空间句法实验室以及它的商业合作伙伴空间句法有限公司开发和研究出来。本文将简要地介绍其中一些发展。 组构的修正:步行可达指数 正如空间句法理论所说,空间组构强烈地影响人的流动,但并不意味着组构完全决定了人流或者它的作用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在一些案例中,组构的影响比较弱,所以,要理解人流模式或者预测设计结果就需要一些其他额外的信息。这些附加的信息包括一些相关因素,如交通节点、土地利用、临街建筑、基础设施、主要吸引物和美学因素等。 现在这些其他因素都通过最近研发的一项称为步行可达指数的技术整合到了组构模式上。步行可达指数是 建立在统计学方法的多重回归分析(MRA)的基础上。多重回归分析是经验性地分析数据,以此来决定每个元素作为人流模型中所起的可变量作用。多重回归分析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人流模式相关的问题,因为它强调了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比如建筑高度、交通节点或者活跃的临街行为等等,有时它们和局部整合度(影响人流的主要组构量度)一样重要。 同时,改变不同的输入变量的值,例如那些步行道的宽度或者活跃临街行为的数量,都可以帮助预测可能发生的人流模式。事实上,这些因素的结合是可以被分析和修改的,这也就有了一个灵活性的方法。 步行可达指数在一些地区尤其有效,这些开发对空间结构、人流和土地利用的影响不同步,比如伦敦的大象城堡(Elephant and Castle)地区(它的总图设计采用了很多空间句法分析)。实际上,对于这样一个技术的需求正好说明路网结构、人流和土地利用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发育良好的城市的产物。这也许是为什么传统城市更为人称道的主要原因。这并不意味着城市必须设计得和过去一样,但是却意味着它们设计的根据应借鉴那些具有活力的城市的经验。 更精确尺度的组构:线段分析 空间句法的一个很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同时在城市宏观和微观尺度上分析空间。线是都市分析的一个主要单位(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城市空间本质上是一个线性空间网络)。但是这并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最精确的尺度,因为这些线在交点之间的不同线段经常是起着不同作用的。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不同城市存在非常不同的几 何形式,从更加网格状到更加有机状。 为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句法模式。它仍然是建立在线网的基础上,但是它的基本单位是交点之间的线段。这种模式不仅能在更精确的尺度上进行结构分析,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定义一个节点和另外一个之间的距离来进行不同类型的分析:实际路程距离(从点A到点B多远),最少转弯距离(一条路线有多少转弯),最小角度距离(两点之间的实际路径与连接两点的直线所形成的偏差角度大小)。这些不同的分析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都市的复杂程度。 尽管这种新模型还在研究测试中,但是它已经被证明对于分析城市最微观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非常有效。这个模式现在被用来分析更精确的人流模式,同时它也指明了路程、几何和拓扑3个元素的作用使得城市空间网络本身形成了人流。这个领域的重要新成果在不久的将来公布,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惊人的成果。 主观的组构:空间中智能行动者 现在来介绍最新的发展:EVAS空间中智能行动者。它是从视线分析(VGA)方法发展而来,已经被运用在很多公共空间项目上,包括最近的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的重新设计。 EVAS创造了虚拟环境(它建立在地图或者建筑图纸基础上),然后给虚拟的智能行动者赋予限制视角的朝前的视域。当这些智能行动者四处活动时,他们用“感知—行动”的规律来指导他们的运动行为,例如他们会被某个进入视野的特殊物体所吸引。如果环境改变(例如模拟一个新设计),EVAS会显示人流模式如何相应变 空间句法的新方法 NEW METHODS IN SPACE SYNTAX 比尔?希利尔,克里斯?斯塔茨/Bill Hillier, Chris Stutz 作者简介:比尔?希利尔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特研究生院教授 兼院长,空间句法咨询公司非执行董事。 克里斯?斯图兹,空间句法咨询公司副主管。 收稿日期:2005-10-09 1 2 颜色来表达,红色最高,蓝色最低。/Pedestrian movement forecast map of same area with proposed new link (betweenKnightsbridge and Hyde Park), incorporating likely effects oflayout/configuration and other significant factors. Forecastlevels for each segment are represented on a colour scale, withhighest levels red and lowest levels blue. 影响步行活动的因素/Factors influencing movement 非常重要/Very significant 不重要/Not significant 重要/Significant 空间布局/Spatial layout 零售/Retail 地铁/Tube 特殊因素/Special 静止边界/Inactive frontages 哈罗兹/Harrods

中国传统社会的代表型公共空间

中国传统社会的代表型公共空间 摘要:封建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不同于古希腊罗马和资本主义时期的民主政治环境,在中国古代一直都是皇权至上的社会,相应的也造就了以代表型公共领域为特征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代表型公共领域展示机制家国同构封建政治 Abstract: The feudal society in Chinese history, occupying most of the time, different from the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and capitalist period of democratic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s ancient imperial power is always the first society, the corresponding also made to represent the public domain for the features of public space. Key words: on behalf of the public domain; display mechanism; home state; feudal politics 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十分漫长的国家,没有出现过古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那样的民主政治制度,若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先作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中国长期处于以代表型公共领域为特征的传统社会阶段。封建皇帝是国家的化身,是国家共同体的唯一代表。他受命于天,是大公与大私的统一体。相应地,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基本上属于代表型公共空间。 封建君主的代表型公共空间 古汉语中的“公”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代表性特征,它在多数情况下都用来指代郡主、贵族或其他位高权重年长的人,有“公”在所构成的与建筑环境有关的词汇也大部分与这一类人有关系,这一点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君主与“公”字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 中国古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代表性特征有两种: 首先,皇帝名义上垄断一切公共性资源,成为公共表现的唯一主体,他的臣民都是这种表现的对象与受众。皇帝的宫城充分体现“公私合一”的代表性公共性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 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10.1概述 §10.2商业区 §10.3城市中心 §10.4城市广场 §10.5城市设计 §10.1概述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广义概念:可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 –交通 –商业交易 –表演 –展览 –体育竞赛 –运动健身 –消闲 –观光游览 –节日集会 –人际交往 –…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开放空间 ?街道 ?广场 ?停车场 ?居住区绿地 ?街道绿地 ?公园 ?…… –专用空间

?运动场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 一、构成要素 1、自然要素?a?a气候、地形、水体、植被等 2、人工要素?a?a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 环境绿化、水景、城市照明 环境设施和小品 3、人文要素?a?a交往环境、风俗习惯 二、造型要素 1、实质要素?a?a点、线、面、体、色彩、质感 2、虚质要素?a?a焦点、轴线、界面 尺度、光、时间 §10.2商业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形式 三、中心商务区 四、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 五、购物市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集市贸易(零售和批发) ?市场、商店和商业街 ?商业区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形式 ?内容: –现代城市商业区是各种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以商品零售为主体权及与它相配套的餐饮、旅宿、文化及娱乐服务。 –商业区内一般有大量商业和服务业的用房,如百货大楼、购物中心、专卖商店、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商业办公楼、旅馆、酒楼、剧院,歌舞厅、娱乐总会等。 ?分布 –商业区的分布与规模取决于居民购物与城市经济活动的需求。 –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和分区中心的地段,靠近城市干道的地方。 ?商业建筑分布形式: –沿街发展 –整个街坊 三、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 –指城市中商务活动集中的地区,是城市经济、金融、商业、文化和娱乐活动集中地。 ?一般只是在工业与商业经济基础强大,商务和金融活动量大,并且在国际商贸和

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研究 李云飞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的网络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网络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网络”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从空间句法的视角来研究“城市中的网络”。不同于传统定性分析方法,空间句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性的、可量化的对城市网络的空间表示与分析方法。本文通过选取空间句法理论中跟城市形态相关度比较高的四个参数——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空间智能度,来构建网络城市结构的评价体系。并以长沙为实例,通过对长沙市三个不同时期的现状和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特点的研究,分析城市内部的发展潜力以及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发展趋势,为实现长沙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2009年长沙城市空间现状网络的空间智能度印证了长沙市芙蓉CBD选址的合理性;2009年长沙市现状网络的全局整合度与长沙市高层建筑布局规划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反证了长沙市高层建筑布局规划研究结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网络城市空间句法城市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U984.113 【DOI】:CNKI:CDMD:2.2009.240867 【目录】: ?摘要3-4 ?ABSTRACT4-8 ?第一章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11 ? 1.1.1 研究背景8-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11 ? 1.2.1 基本思路11 ? 1.2.2 研究内容11 ? 1.3 本文框架11-12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7 ? 1.4.1 国外相关研究13-14 ? 1.4.2 国内相关研究14-17 ?第二章空间句法概述17-39 ? 2.1 空间句法的产生和发展17-18 ? 2.2 组构18-19 ? 2.3 网络19

空间句法基础概念

连接值、控制值、深度值和局部集成度为局部变量——描述局部空间的结构特征; 整体集成度和全局深度是整体变量——描述整体空间的结构特征; 可理解度则是描述局部变量与整体变量之间相关度的变量 连接值(connectivity value) 系统中与某一个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个数为该节点的连接值。某个空间的连接值越高,则说明此空间与周围空间联系密切,对周围空间的影响力越强,空间渗透性越好。 控制值(control value) 假设系统中每个节点的权重都是1,那么a节点从相邻b节点分配到权重为 [1/(b的连接值)],即与a相连的节点的连接值倒数的和就是a节点的控制值; 反映空间与空间之间的相互控制关系。 连接值与控制值都是表示某一空间和与之直接相连空间的关系:连接值是该节点本身有多少其他节点与之相连接,而控制值是与节点相连的其他节点的连接值的倒数和; 所以连接值高的节点,其控制值不一定高。因为有的节点可能本身连接值较高,但与其连接的节点的连接值也很高,必然会导致其控制值较低。 深度值(depth value) 表述的是从一个空间到达另一个空间的便捷程度;句法中规定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拓扑距离为一步; 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与拓扑距离,即空间转换的次数表示为两个节点之间的深度值; 深度值表达的是节点在拓扑意义上的可达性,而不是指实际距离,即节点在空间系统中的便捷程度。 平均深度值 系统中某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少步数的平均值,即为该,公式为[MD=(∑深度*该深度上的节点个数)/(节点总数-1)]; 全局深度值 各节点的平均深度值之和,通常全局深度值越小表示该空间位于系统中较便捷的位置,数值越高代表空间越深邃。 局部深度值 通常局部深度值是指三步范围内的深度值,表示系统中的某个节点到达相邻的三步空间节点的便捷程度。与此相对的是平均深度值与全局深度值——整体深度值。

再论“空间句法”(图文整理详细版)

再论“空间句法”(图文整理详细版) 作者:张愚王建国 国内建筑界对空间句法的了解,多数仅限于由赵冰翻译的《空间句法——城市新见》一文[1]。发表于1985年第一期《新建筑》上的这篇文章,简要介绍了早期的空间句法方法在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方面的应用,但未全面介绍其方法背景、原理和其他应用,因此,至今很多人仍颇有不解或“持保留态度”[2]。多年来,空间句法在各方面已有长足发展,国内杂志却鲜有论及。本文试图比较清晰地介绍和评析空间句法的理论、方法、实践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简单地说,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Bafna, 2003)。它是由伦敦大学巴利特学院的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朱利安妮•汉森(Julienne Hanson)等人发明的。早在1974年,希列尔就用“句法”一词来代指某种法则,以解释基本的但又是根本不同的空间安排如何产生[3]。到1977 年,空间句法研究则略具雏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空间句法理论已经深入到对建筑和城市的空间本质与功能的细致研究之中,并得到不断完善;由此开发出的一整套计算机软件,可用于建成环境各个尺度的空间分析;而且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如今,空间句法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 1997年,首届世界性的空间句法研讨会在伦敦举行;其后于1999年和2001年又在巴西利亚和亚特兰大举行了第二和第三届。2003年6月,在伦敦刚刚举行的第四届研讨会上,来自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82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对空间句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另外,日趋成熟的空间句法分析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商业咨询。理查德•罗杰斯、诺曼•福斯特、泰瑞•法雷尔等知名事务所,在众多建筑和城市设计项目中雇请空间句法咨询公司进行空间分析,为其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引导和支持。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以解释构形概念为主线,重点从空间知觉的角度简析空间句法的方法原理,使读者能真正理解并实际运用它;而对于空间句法的理论概念和具体应用成果仅作扼要介绍。 1. 构形与建筑学 1.1 构形的含义 构形(configuration),从字面上看,是指“轮廓由其各部分或元素配置决定的外形”(据美国传统辞典)。希列尔将构形定义为“一组相互独立的关

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

四川建筑 第30卷1期 2010.02 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 黄 涛,李 异,胡应红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 要】 空间句法理论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量化分析的辅助手段,在国内城市研究中较少。文中利 用空间句法理论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成都市商业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总结了圈层式扩展城市的商业区发展的特征,为空间句法理论在中国城市的应用提供了实例。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商业中心区; 空间句法; 成都 【中图分类号】 T U9841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09-03-30 [作者简介]黄涛,男,硕士,研究方向:城市设计;李异,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设计;胡应红,女,硕士,研究方向:乡土建筑。 1 理论简介和主要观点 “空间句法” (Space syntax )是进行城市形态分析的一种工具,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空间本身的结构特性,也就是对街道系统构成城市空间方式的研究。空间句法分析过程是利用数学模型作量化研究,因此该理论可以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之初,定量分析和预测城市中各街道的人、车流量。表现在具体参数上,就是集成度(I ntegrati on Value )概念,它反映城市轴网或由轴网围合的地块与周边的集聚程度,比较城市不同地块可达性与可渗透性的优劣,进而标志单纯因街道网络 结构而形成的城市的活力区。 图1 街道图解示意 人们使用街道的先决条件是感知并到达街道,使用者到达程度的难易会影响街道的使用频率,因此,街道的等级分化并不完全依赖于自身的长度或其它自然属性,而是它与其它街道间的连接组织关系。在这一系统中,任一对象都会影 响到其它关联或受到其他关联的影响。空间句法理论认为街道本身是作为线性空间通过街口和转折与其它对象(街道)关联的。这可以通过图解分析,计算从某一街道到达其它各街道所要经过的街的数量。如图1所示,从不同的街道出发到达其它街道的总步数是不同的,这个总数反过来也可以表达其它街道到达这一街道的难易程度。对于已经给定的街道网,利用上述图解方法可以得到不同街段的集成度信息,这种集成度就表示了街道可达性的高低(图2)。它反映了城市街道聚集城市功能的原动力,这种动力为城市业态的 分布奠定了基础。 图2 街道集成度图示 在早期,理论提出者希列尔教授和他的工作组分别研究了亚特兰大、伦敦、东京和曼彻斯特等东西方不规则自由网格城市的街道轴线,从中总结出集成度与零售点分布的内在联系———街道活力的本质来源 于街道结构,高集成度的街道具有 较好的可达性,进而吸引商业及服务设施的聚集。本世纪初,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空间句法理论,以中国城市作为实例验证理论的适用性(其中主要有朱东风的《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2006,何子张等人的《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厦门城市形态发展研究》.2006,鲁海军等人的《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道路网可达性分析》.2007等)。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笔者选取成都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商业中心区的形成演变与街道格局的关系。 2 成都市街道与商业区演变的研究 本文对街道网结构研究的时间跨度为从1949到2007年,选取这个时间段的原因有二:首先,成都历经多朝兴衰毁建,街道结构变化较大,现有的城市路网基本上是在清初至清中期确定并保留至今的;其次,直至上世纪50年代,成都市内的府南河、金河等一直是重要的水运通道,河道与支流构成的水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业态的聚集,这对街道网络的研究会造成一定干扰,而上世纪50年代后,水运逐步衰退,现有河道已不再通航,此时的研究可将干扰降至最低。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对成都进行了1950年、1975年、1985年、1993年和2007年城市轴线地图的构建工作(图4、图5),除2007年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外,其他各时期均以成都市地图出版社提供的当年城市地图为准,通过对城市轴线地 2?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

038、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历史街区的功能优化——以哈尔滨市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为例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历史街区的功能优化 ——以哈尔滨市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为例 周慧 摘要:历史街区的功能优化应遵循保护和更新相结合的原则,无视于原有居民改善生活环境需求的历史街区保护违背了“发展”的本质内涵。本文旨在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基础上,以哈尔滨市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为例,通过模拟历史街区的整体布局特征、街区组织特征和视觉效果,解析道外商市功能布局的特征规律,包括功能类型选择与句法整合度、街区利用潜力与空间可识别性、商业活力分布与拓扑距离的关联分析,进而提出历史街区的功能优化设计策略,包括调节街区核心街道的功能、根据空间可识别性挖掘街道利用潜力、根据街区活力分布建立公共节点,并在此基础上从功能类型选择、街区利用潜力、街区活力分布三个层面归纳一些风貌保护区的控制与引导对策。从而,探索以空间句法模拟分析研究城市历史街区功能优化的技术路径。 关键词:功能优化、历史街区、商市风貌、空间句法 1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概述 1.1区位信息 道外区地处哈尔滨市区中东部,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地域广阔,位置适中,是全市八区十县(市)的区位中心,与呼兰、松北两个行政区隔江相望,与道里、南岗、香坊、阿城四个行政区接壤,南与香坊区幸福乡、城高镇接壤,东与香坊区向阳乡、阿城区毗邻,北与呼兰区隔江相望。(见图1) 图1:道外区的区域地理位置

1.2历史沿革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的老城区,旧称傅家甸,地处哈尔滨市区中东部,北临松花江,作为哈尔滨市的开埠地,1736年(清乾隆元年)这里就已有人烟生息,1907年光绪帝在此设立行政厅,1929年建立滨江市,1956年改称道外区。数百年的历史沉淀了道外区独特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文化——欧式立面、清水砖墙、雕花围檐、砖木结构。来自商贾云集,街景繁华,257个传统大院在此形成了全国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见图2、图3) 图2:哈尔滨近代建筑发展阶段 为保护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政府于2003年划定哈尔滨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占地53.11公顷。截至目前,已有5.4%的街区基本完成改造,94.6%处于待改造阶段。此次研究针对已改造和待改造街区分别进行。作为哈尔滨的发源地,历史街区内至今仍保存大量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地段,形成了以中华巴洛克为主兼容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新艺术运动等时期的建筑风格,它们都是哈尔滨近代发展史的见证。区内有些建筑属国家级保护建筑,而且大多数保存完好,这是改造和更新历史街区的触媒点,也是人们文化和娱乐休闲旅游的吸引点。 图3:哈尔滨市与道外区历史发展沿革各阶段

空间句法

开栏语:空间句法是建筑学理论中一支成熟的学派,它从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建筑与城市空间形态,并发现各个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暗合了人类社会认知与组织空间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吻合社会经济文化的空间分布,从空间的角度回答了形式与功能的问题。同时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在西方的实际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笔者一直在伦敦学习并研究该理论及其实践,借《北京规划建设》这个难得的平台与大家交流探讨。 作者简介: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巴特雷特学院(The Bartlett)博士生、助理研究员,现师从空间句法创始人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教授研究大规模城市更新与城市空间网络的聚集效应,并协助希列尔教授完成了第六届空间句法国际会议主旨报告,同时参与讲授空间句法硕士课程;美国《环境心理期刊》审稿人;近期加入中英国际研究网络(城市历史与多尺度的空间整体规划)的筹建工作;曾在空间句法有限公司从事咨询工作;曾师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北京街头零散商摊。t.yang@https://www.doczj.com/doc/bd15734380.html, 说文解字:空间句法 Looking Inside …Space Syntax? 摘要:近期,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论被介绍到中国,也得到学术界及规划设计单位的关注。然而,很多专家感觉“空间句法”这个词语翻译得较为晦涩,不利于空间句法理论的理解。本文试图明晰“空间句法”这个词组,并解释为什么这个词组可以概括空间句法理论的基本思想,也希望借此激发更多的讨论。 Abstract: The space syntax theory and methodologies, in general,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recently, which draws attention to both academic and practice fields. However, many Chinese professionals have doubts about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s of …space syntax? because this seems to set a barrier for Chinese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space syntax. This paper tries to clarify the words of …space syntax?, and explaining the reason why these two words can summarize the basic ideas in the theory of space syntax. Through which, the …thinking aloud? has been expected in the future. 上世纪60、70年代,比尔?希列尔研究了空间与社会这个课题,认为抽象性的社会结构中应该考虑空间因素,而物质性的空间结构中应该考虑社会因素,开创性地提出空间结构中的社会逻辑、以及其中的空间法则,并于1984年与其同事朱莉安·汉森合著《空间的社会逻辑》(Hillier & Hanson,1984)。同年,社会学大师安东尼?吉登斯也在《社会的构成》中首次提出物质空间在社会结构的形成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Giddens,1984)。可以说,希列尔在建筑学方面的研究与吉登斯在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形成一定的交集,即明确了空间因素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他们各自在空间研究的学术地位。此后,希列尔重点研究建筑和城市中形态与功能的永恒课题,认为空间结构是其联系的纽带,这些研究成果最终总结为1996年的《空间是机器》,开辟了建筑与城市理论的新方向,形成研究空间形态的新学派,也从实证与自组织的角度重新定义建筑与城市研究范式,批判了规范性的建筑学理论,呼吁分析性的建筑学理论,而且从理性和以人为本的角度推翻了城市规划中很多古典原则,被西方学者戏称为“数字化的简?雅各布斯主义”。于是,希列尔也成为建筑与城市形态学以及复杂科学方面的学术大师。

空间句法理论与建筑空间的研究

空间句法理论与建筑空间的研究 摘要:空间是建筑师永恒的命题。建筑师设计的是空间的形式,现实中需要满 足的却是功能的需求,从形式到功能的预测因此成为设计难点,关于空间形式与 功能的争论从未停止,然而只有在已有的建筑中,功能和形式才是真正同时可见的。对已有的建筑空间进行准确的分析是对建筑设计初衷最有力的反馈。空间句 法是在空间与空间关系的组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对空间进行客观量化评价的 工具,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成熟的方法论、以及专门的空间分析软件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描述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的语言,其基本思想是对空间进行尺 度划分和空间分割,分析其复杂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空间句法理论 与建筑空间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空间句法理论;建筑空间;研究 前言 空间句法理论是研究空间本体的重要理论,其对空间本体及社会逻辑之关系 的探索可为地理学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异质性、多元化、复杂性、地方性与尺度性等特征,因此,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透视。建 筑空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空间类型,对建筑空间研究的归纳总结可为 城市规划中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空间与社会的关联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1、渗透与隔离 空间句法创始人之一J.Hanson在社会文化与建筑空间关系方面进行 了长期的研究,通过对大量跨文化住宅平面样本的分析,展开了颇有成效的社会 学维度的讨论,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通过空间组构推断家居空间对家庭生 活和组织的各种支持方式的研究,被称为“空间考古学”(spacearcha eology),它揭示出潜藏于表面形式下的社会文化模式。住宅是一类持久 性的聚类要素,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因此,家庭空间研究一直是空间句法理 论关注的核心空间之一,而在此类空间的研究中“渗透与隔离”往往成为重要的话题,同时,空间句法中“基因型”(genotype)的概念最早也主要归功于 对此类空间的分析。 总之,家庭空间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空间,是建筑空间句法研 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房屋空间通过渗透与隔离而使得空间适应了人们的日常行为 模式及社会文化,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渗透到建筑师设计的思维中,并促使建筑师 去探索家庭建筑的“基因型”,以指导住宅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家庭是现代文明社 会的基本细胞,其空间组构与地方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家庭空 间研究可与许多话题相结合,如家庭空间中的性别话题、阶层话题、决策话题、 人际交流话题等,此类研究的积累为城市形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提供了基础, 启示人们在空间过程的研究中亦应重视对社会过程的研究。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 景下产生的特定建筑类型,如体现中国特定族群关系的地方祠堂等,对理解中国 基层社会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句法理论与方法对探讨地方建筑的空间过程 和社会文化过程非常重要。 2、引导与暗示 公共性的场所是城市社会中重要的场所,在公共性的空间内,由于空间规模 和人流规模较大,公共空间组织的引导性与暗示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保证人群

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角度看今昔茶馆文化的变迁_李晓南[1]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李晓南(1981-),女,辽宁沈阳人,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 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角度看今昔茶馆文化的变迁 李晓南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茶馆;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社会生活 〔摘 要〕茶馆在近代以前的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与民众的 生活紧密相连,并承担了广泛而又复杂的社会功能,是传统中国最大众化的公共空间。解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城市中茶馆几乎销声匿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茶馆又重新出现在繁华的街头,但是今天的茶馆与旧式的茶馆在诸多方面有着深刻的差异。 〔中图分类号〕C 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4)01-0035-06 近年国内有学者对清末、民国时期江浙地区、四川地区的市、镇、场中及农村地带的茶馆,从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学等角度进行了许多趣味盎然的研究。一些日本学者也对上海、苏州、成都等大城市里的茶馆作过介绍。这些先行的研究,对于我辈后学来说,颇具指导意义。本文在这些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城市中新老茶馆的诸方面变化作若干考察,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原因。 一 茶馆,唐宋时称茶肆、茶坊、茶楼等,明代以后始称茶馆,张岱《陶庵梦忆》中就有茶馆之称,清代以后,遂成为习惯称呼。有关卖茶水的传说,汉、晋时即有之。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僧院茶堂聚众僧饮茶的风俗。盛唐以后,文人士子间流行以茶会友的雅集方式,内容为“玄谈兼藻思”,即品茗、清谈、吟诗。中唐以后,饮茶风气普及,加之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在以上聚众饮茶 方式的影响下,茶馆也随之兴起。据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茶馆是从山东发源的,经河北向西传至长安京邑。唐代是茶 馆的初兴期,范围局限于北方的城市,数量较少,尚未与人们的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还处在饮食文化的低层次上。 茶馆兴盛在宋代。《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都城纪盛》诸笔记均记载了宋代都城茶肆、茗坊密布的盛况。且宋代的茶馆已由城市普及到乡村集镇。茶馆的营业机制比较完善,大多数实行雇工工作制。为招徕生意,还安排多种娱乐活动,较为常见的是弦歌。宋人喜欢出入信息量很大的茶馆,这反映了商业发达状态下都市人的开放心态。这时的茶馆形式多样、数量大增,已从饮食文化的低层次发展到多功能的较高层次。这时虽然茶馆的身份不高,茶馆本身的特有氛围与魅力还没有形成,但总体上来说,宋代茶馆已经到了非常发达的程度,后世的茶馆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的风格和精神,却未超出宋代茶馆的总体框架。 — 35—

空间句法理论及其在GIS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空间句法理论及其在GIS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陈媛媛 张 真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二十多年来,空间句法理论在分析城市形态结构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研究成果。然而这样一套有用的分析方法还没有引起GIS界的重视。我们认为空间句法的理论可以发展成为GIS的分析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空间认知的方法作为空间句法的理论基础,然后用空间句法的视区分割分析几个在城市和建筑水平上的例子。接着,分析了空间句法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模型及其应用。 关键词:空间句法,空间分析,认知,GIS,空间分割,形态分析变量,视区 1. 引言 空间分析是GIS区别于其他计算机系统,如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计算机地图制图,空 间数据库和图像处理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过去10年中,人们在研究GIS空间分析的理论 与方法,提高现有GIS分析功能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但是现有的GIS仍然需要新的分析和 建模方法,这是由于随着GIS应用范围的扩大,对GIS的分析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 的分析功能显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提高和扩展GIS的分析与决策能力是GIS研 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过去二十年中,空间句法提出了一套计算方法来研究城市形态结构,进而研究人的空间 行为如何受空间形态的影响。空间句法广泛应用在城市人流的分析与预测,城市居民被窃的 空间分布,交通排放污染的控制和复杂城市系统中的导航上。空间句法可以集成到城市GIS 中以提供分析和预测功能,并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新的空间模型。 2. 空间句法的原则 空间句法是一套进行城市形态分析的理论和工具,然而空间句法的基本原则和广泛的应 用价值还没有引起GIS界的注意,为此首先对它作简要的介绍。 2.1. 空间分割 任何一个城市系统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空间物体和自由空间。空间物体主要是建筑物,而自由空间是指物体隔开的,人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自由空间具有连续性特征,即 从任何一点可以到达空间的任何其它点。对空间句法而言,自由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时又叫它开空间。空间句法着眼于自由空间的表示。 根据城市环境的自由空间所呈现的情况,空间句法大致有三种空间分割方法。若建筑或 建筑群比较密集,一般采用所谓的轴线方法。它的基本原则是:首先画一条最长的轴线代表 一条街道,而后画第二长的轴线与第一线相交,直至整个自由空间或者街道由一系列轴线连接,所画的轴线图称作轴线地图。 第二种空间分割办法是对开空间呈现非线性的情况,这种方法是所谓的凸多边形方法,由于实际分割中很难保证分割的唯一性,所以这种方法对城市系统而言不是很适用的方法。相反,这种方法对建筑物或者建筑群内部房间或者走道的布局却很适用。因为每一个房间或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哲学理念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哲学理念 哲学思想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指导作用 哲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是自然科学、社会学和思维意识的概括和总结,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启发和指导的作用。唯物主义强调思想应源于生产实践,指导并高于生产实践。而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更为人性、合理、科学和系统的设计方法,使之满足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和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立足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实际情况,从本质上体现生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等现代设计理念。 哲学的本质特点是思考深层问题,其思维方法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主动地把握事物的变化,坚 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公共空间是围绕人这一主体,依托自然环境,以社会经济和社会活动为基础,有序运转的一个整体。设计的实用性和目的性决定了它的客观内容,要求设计不仅要进行充分的实地勘察、调研和分析等实质性工作,还务必遵循客观规律,建立严谨、科学、理性的设计系统。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人与空间其他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使之有机融合,既要充分实现空间的使用功能,又要注重城市已有的基本格局、文化传承和未来发展的能动性,还要体现城市的性格和形象,符合公众的审美,以实现人与城市空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完美和谐这一最终设计追求。 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对事物的认识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和意图理念是必定要通过种种客观存在的形式来实现的,要使这些外在表象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容,就应该从更为理性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正确运用哲学观点能引导我们跳出以往设计过度强调设计感和艺术性的感性思维模式。这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应用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哲学方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是对立与统一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构成本质。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认为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各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产生动力,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也就是说矛盾的根本即对立统一。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的思维方法,从而解决问题,使事物间的矛盾良性发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与艺术性之间的矛盾、公共空间新的规划与旧有布局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时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地方性与城市发展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是设计规划的构成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对这些本质问题和矛盾,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以求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 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满足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整体要求,保护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建立更为科学有序的人性化城市公共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建设艺术,其中体现的物质实体和精神表达、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在的使用功能和外在的表现形式、设计形式法则中的自然美与秩序美等,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我们需要从这些对立的差异面中寻找它们的联系和契合点,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化解矛盾,使之从对立走向统一,达到“和”的境界。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规律,在设计中针对事物矛盾相反相成的特性,因势利导,去制造矛盾和对立的抑扬关系,使设计更具突破性和创造性,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一方面,矛盾既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矛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即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