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畜育种学复习重点共8页

家畜育种学复习重点共8页

家畜育种学复习重点共8页
家畜育种学复习重点共8页

家畜育种学复习

1、家畜育种学的主要任务和内容(P4)

主要任务:

研究家畜的起源、驯化;品种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品种资源的调查、分析、保护、开放和利用。

研究家畜生长发育的规律,主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和遗传规律,生产性能测定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研究对现有品种遗传改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包括选种选配的理论、方法,优化育种规划的方法等。

研究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与方法。

研究保证家畜育种工作科学高效进行的组织、措施与必要的法规。

主要内容:

1.发现或者创造变异(测定体系记录体系)

2.分析变异选定个体(选种方法与理

论)3.优良基因的扩散(选配与繁育体系)

2、家畜的起源(P6)

3、家畜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P7)

4、品种、品系的区别(P12)

?品种(breed)

-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主要性状遗传性能比较一致

-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

-生产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肉、蛋、毛

-举例:大白猪、荷斯坦奶牛、纯血马

?品系(strain, line)

-品种内的一种群体结构形式

-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

?经过近交获得在某些性状上具有遗传性能比较一致的后代

?源于同一头系祖(通常为种公畜)

的畜群

w具有与系祖类似的表型特征和生产特性

w符合品种标准

5、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1.突变2.迁移3.选择4.遗传漂变

6、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比较(P29)

7、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微效多基因假说数量性状基因座(QTL)(P30)

8、微效多基因假说:数量性状是由大量的、效应微小而分类的、并且可加的基因控制,这些基因在世代相传中服从孟德尔原理,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以及连锁互换规律,这些基因间一般没有显隐性区别。(P30)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对数量性状产生影响的基因座或基因簇(染色体片段)

9、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P31)

10、基因的3种效应:1.基因的加性效应2.等位基因的显性效应3.非等位基因间的

上位效应(P32)

11、母体效应:母亲个体间差异等的影响,使得它们的表现比非同胞间的相似性增加,这一般称之为母体效应。(P30)

12、亲属间遗传协方差和近似遗传相关(P37表)

13、数量性状的遗传中3个最基本的参数:1.重复率 2.遗传力 3.遗传相关(P37)

14、重复率:多次度量同一个体的某一个数量性状所得度量值间的相关程度。(P38)

15、遗传力:h2指性状的遗传方差或加性方差在总方差(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率(P40)

16、遗传相关:生物个体或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程度。

17、生产性能测定的概念、目的、形式(P77)

定义:为选择优秀种用个体,育种工作必须首先对待选畜群有关生产性能的表型进行测定。这种对畜群表型进行的系统测定工作称之生产性能测定。

目的:1、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2、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3、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4、为评价不同杂交组合提供信息

形式: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 2、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 3、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

18、选择分为两类:自然选择人工选择(P108)

19、(判)质量性状由单个或少数几个基因座所决定的,性状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表型变异为间断分布。

20、留种率和选择关的概念(P124)

留种率:被选留种用个体的数量占被测定个体数量的比值(P=被选留个体数/参加性能测定个体数)

选择差:在依据个体本身性能进行选择时,被选留个体均数与群体均数之差。21、估计值△G的计算公式(P126)

《家畜育种学》试题A答案

《家畜育种学》试题(A)答案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本试题一共5 道大题,共 4 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二、判断正误(每题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入下表: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 2. 杂种优势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3. 估计育种值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 4. 配合力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间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 合力。 5. 家系选择比较全群若干家系的均值,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体。该法只考虑家系均值, 而不考虑家系内偏差,个体的表型值除对家系均值起作用外,对选择并不起独立的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家畜的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相同的来源;(2)具有相似的性状和适应性;(3)具有遗传稳定性和高种用价值;(4)具有一定的结构:由若干各具特点的品系或类群构成;(5)有足够的数量;(6)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2.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1)经济意义:保护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当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借助品种资源,生产者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2)科学意义: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利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生理机制分析动物进化、驯化、品种形成过程。(3)文化和历史意义: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存也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遗产提供了活的见证。对于濒危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应该象对待一个国家其它文化遗产一样给予高度的重视 3.培育配套系选育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其中关键步骤是什么 步骤:(1)育种素材的收集与评估;(2)培育若干个专门化的父系和母系;(3)开展杂交杂交组合试验,筛选“最佳”组合;(4)配套杂交制度,将种畜禽推向市场。关键步骤为(2)培育若干个专门化的父系和母系。 4.何谓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杂交育种也叫育成杂交,是指利用多品种间杂交能使彼此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而创造新品种的杂交方法。一般包括1)杂交创新、2)自繁定型、3)扩群提高三个阶段、4)推广应用。 五、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根据下列系谱,计算: (1)个体X的近交系数 (2)S和D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 S 2 6 13 X 1 7 8 9 D 3 4 (1)计算步骤 写出S到D间的所有通径(2分):S←1→D;S←2←7→3→D,S←2←6←8→3→D,S←2←6←13←9→4→1→D

家畜育种学- 荣昌校区复习题

家畜育种学- 荣昌校区复习题

家畜育种学:简言:以遗传学理论为指导,以家畜为对象研究家畜育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详言:研究改良家畜品质、控制性状发育和个体繁殖机会,利用杂种优势,培育新品种等理论与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品种资源的学科。 驯养:将野生动物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喂养的过程。 驯化:野生动物在驯养条件下,对新的环境已经能逐代适应的过程。 家畜:已被驯化的动物总称。 物种(种):是指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性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学上的基本分类单位。 品种:是指具有一定经济价值,遗传性稳定,能适应一定的环境条件,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群体。 品系:品系是品种的结构单位,是指品种内具有突出优点和稳定的遗传性并具一定规模的种用畜群,品系内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 质量性状:受单个或少数几个基因座所决定的,对环境不敏感的,性状表型为间断的可描述的性状。 数量性状:性状的表现除了受遗传因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影响,这类性状的表现变异是连续分布,即可以量的大小表示任一个体的性状值。 育种值:控制一个数量性状的所有基因座上基因的加性效应总和。 系谱:是指由共同祖先繁殖所得的后代。

选择:一个群体通过外界因素作用,将遗传物质重新安排,使群体内的个体更好地适应于特定的目的。 选配:有目的、计划地选择合适的家畜交配,获得理想的后代(遗传类型),即是一种有目的干预下的非随机交配。 同质选配:选择性状相同、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优良公母畜交配以期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近交:在育种学上,将共同祖先的距离在6代以内的个体间的交配叫近交 杂交:不同种、属或品种的个体间的交配称为杂交。 引入(导入)杂交:改正地方品种的某种缺陷,或改良地方品种的某个生产性能,同时还要有意保留地方品种的其他优良特性。 级进杂交:通过杂交改变被改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并使杂种母畜一代又一代地与改良品种回交,以使遗传性随着代数的增加,一级一级地向改良品种靠近,最后使之发生根本性变化。 杂种优势:通过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后代,在生产力、生活力、繁殖力上都表现出高于双亲纯繁群体的现象。 随机交配:是指群体内的个体无选择地进行交配。 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遗传材料。 近交系数:一个个体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基因为同源相同基因的概率,即表示一个个体 内由于双亲的共同祖先而造成相同等位G的概率。 遗传力:广义遗传力是指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人类学主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

家畜育种学试题集

物种指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 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品种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系是品种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 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①物种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②品种是畜牧学的基本单位,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从遗传角度来看,品种是具有特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配套体系的类群。 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①血统来源相同,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 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体型外貌、生理机能、经济性状、适应性相似 ③遗传性能稳定-能将典型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纯种与杂种的根本区别 ④具有一致的生产性能-一个品种内可分为若干个品系 -每个品系(或类群)各具特点 -自然隔离形成,或育种者有意识培育,构成品种内的遗传异质性 ⑤具有足够的数量 ⑥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审定和认定 1、品种形成的原因: 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 交通不便造成地理隔离 各地的小群体在体型外貌及适应性等方面出现差异 出现家畜品种的雏形 原始品种被继续选育,形成特定生产方向的培育品种

2、影响品种变化的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w形成不同用途培育品种的主要因素 工业革命之前: 农业、军事?马业 工业革命之后: 城市?乳肉蛋绒裘革等用途畜禽 w影响品种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因素 -自然环境条件 w光照、海拔、温度、湿度、空气、水质、土质和食物结构等 ①专门化品种:在某一方面具有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从而出现了专门的生产力。 ②兼用品种:具有两个以上方面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 生长(growth):同类细胞数目增加或体积增大,使个体由小到大,体重逐渐增加的这种现象称为生长。 发育(development):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从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与机能的过程。它是个体生育机能逐步实现和完善的一个过程。 累积生长:家畜在任一时期所测得的体重或体尺,是前期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绝对生长: 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增长量. 反映生长速度. 相对生长:单位时间内增长量(增量)与原有体量(始重)的比值。反映了生长发育的强度。 生长系数(R):末重占始重的百分率, 表示生长强度的指标. 生长加倍次数(n):从初重到末重翻几番。 分化生长率:所研究的部分和器官在特定时间内的增长与整体相对生长的比例。 当a=1时,表示局部与整体的生长速度相等。 当a>1时,说明局部生长大于整体的生长速度,该局部为晚熟部位。 当a<1时,说明局部生长小于整体的生长速度,该局部为早熟部位。 四、生长发育的规律性(阶段性、不平衡性) 1、阶段性 2、不平衡性:

家畜育种学复习题

家畜育种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可分为( B )。 2.A、胎儿期和生后期 B、胚胎期和生后期 C、胚期和胎儿期 D、胎前期 和胎后期 3.营养供不应求时,动物机体会分解自身某些组织以维持生命,其分解顺序为( A )。 4.A、脂肪→肌肉→骨→胚胎 B、胚胎→肌肉→骨→脂肪 5.C、肌肉→脂肪→骨→胚胎 D、脂肪→肌肉→胚胎→骨 6.以下那种留种方式下的群体有效含量最大( C )。 7.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 8.C、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 D、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 9.两个半同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 A ) 10.A、 25% B、 50% C、 12.5% D、 6.25% 11.品质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 C )进行。 12.A、亲缘关系 B、体型 C、品质 D、外貌 13.形成合子的两个配子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 B )。 14.A、亲缘系数 B、近交系数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 15.为了获取最大的杂种优势用于商品生产,应采用( D、)。 16.A、育成杂交 B、级进杂交 C、导入杂交 D、经济杂交 17.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 )。 18.A、繁育体系 B、杂交 C、选择 D、繁殖 19.在下列品种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 A )。 20.A、合成品系 B、近交系 C、专门化品系 D、群系 21.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 A ) 22.A、单系 B、品族 C、近交系 D、群系 23.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培育品种的是(B ) 24.A、藏鸡 B、新疆细毛羊 C、荣昌猪 D、四川白鹅 25.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 A )。 26.A、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 B、杂种母畜 C、上代亲本 D、纯种母畜

文化人类学基础知识

文化人类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何为文化人类学 1、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它研究人本身生物性问题及创造的文化,通常从整体上对人本身及其文化进行研究。 2、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一门从物质生产、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方面整体研究人类文化及文化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3、跨文化比较指超越我们这一文化,同其他文化相比较的方法。 4、田野调查指深入研究对象所在的地区,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获取资料进行文化研究的方法,是文化人类学家最为重视的一种研究方法。 5、整体观是人类学理解事物的核心态度之一,它把任何一种文化或亚文化都视为一个整体,认为文化中各部分之间存在一种相对稳固、密切相关的结构关系。 6、文化相对论是一种理论,它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个性,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它们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人们不能用自己文化中的价值标准作为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 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包括:①人类学总论②文化人类学略史③原始宗教 ④原始艺术⑤原始社会组织⑥原始物质文化⑦原始语言文字等 8、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①为人类积累了许多关于人类自身及其生物的、技术的、文化的发展史的知识。 ②可以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相互交往中避免误会 ③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其他文化习俗的知识④客观评价人类成就以及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 ⑤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中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可以改变的。 ⑥人类学家把自身的专长应用到一些具体领域,形成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 9、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特色 ①以田野调查为基根的实证主义②泛文化比较③将人类文化现象视为一个有机整体④以文化相对论的观念看待人类不同的文化⑤“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 ⑥包容、宽容、理解的人文精神 10、专业名词、人类学家的英文写法(题型为英译汉) 第二章何为文化、社会、民族、族群 1、文化(culture)文化是人们创造的生活方式,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社会(society)社会是指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3、民族(natio、nation)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表现共同民族文化特点的稳定的共同体。 4、族群(ethnic、group)族群主要是以文化来区别边界的人们共同体,是以社会组织来社会组织来区分边界的社会组织,是一种认同。 5、种族(race)种族指那些具有特定生物遗产特征的人群,是对人们身体特征进行区分的一些标准。 6、Nation 指生活在同一个国家、接受同一个政府管辖的社会群体,共同的政治生活使得人们凝聚成为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 7、nation的两种不同视角客观派认为nation是历史自然演化的产物,强调nation形成中的客观因素,如地域、血缘等。主观派认为行为、情感、精神以及成员的归属感在nation

文化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化学概论考点整理 第一章概述 1.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文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与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 2.文化学的研究围是什么? 文化学的研究围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方方面面。 3.文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一、文化学的研究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基本研究目的。 二、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增强我们在新世纪建设新文化、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四、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客观存在在时具有更大的宽容度。 五、文化学的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的财富,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 4.文化由哪些形态构成?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第二章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学研究过程中有哪些主要流派?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有哪些?其主要研究特色或方向是什么? 主要有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法国社会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结构主义学派。 进化学派的理论先驱是达尔文和赫胥黎,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爱德华·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和美国的易斯·亨利·摩尔根,代表作《古代社会》。这一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信仰及其起源和发展。二是婚姻家庭中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派的理论先驱是德国人类地理学派的弗里希·拉策尔和莱奥·弗洛贝纽斯,然后是格雷布纳尔和斯密特。英国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里弗斯、G·艾略特·史密斯和W·J`佩里,代表作《太阳之子》。传播学派竭力反对古典进化论的“独立发明说”和“平行发展说”的理论,认为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容,全部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播、借用的历史。 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著名学者弗朗兹·博厄斯,代表作有《人类学通论》。这个学派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表现出这样的基本特点:不作大规模的理论综合和概括,只作小围的实地考察,收集资料,作出记录,进行分析,作出归纳。 法国社会学派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是法国学者埃米尔·杜尔干,代表作有《社会学研究方法》、。杜尔干的贡献在于:一是他是第一个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学者,二是他创造了“集体观念”的概念,并给以很好的解释。 功能学派的创始人是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代表作分别为《西太平洋的探险队》、《安德曼群岛的居民》,他们比较重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 文化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露丝·富尔顿·本尼迪克特、玛格丽特·米德、拉尔夫·林顿和克莱德·凯·玛本·克拉克洪。文化心理学派的代表作除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外,还有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林顿的《人的研究》、,克拉克洪

家畜育种学复习题与答案

新疆农业大学 姓名:王国兴 班级:动科126 专业:动物科学

学号:220140020

家畜育种学试题 (2014年12月5日) 一、名词解释: 1、家畜:驯化了的哺乳动物(侠义),已驯化的动物(广义)。 2、品种:具有有益经济性状,并能满足人类一定要求,对一定的自然和经济 条件有适应能力的,并随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条件的改变而能够改变生产力的方向,同时将性状特性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家畜群体。 3、生长发育:家畜以受精卵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 不同形态,不同机能的组织器官构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整个过程。 4、累积生长:任何一个时期所测得体重和体尺,代表该家畜被测定以前生长 发育的累积结果。 5、绝对生长: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用以说明某个时期内家畜生长发育 的绝对速度。 6、经济成熟:指家畜经济利用状况为最佳的时期。 7、性成熟:指家畜的生殖机能开始正常活动,能够繁殖后代的时期。 8、生产力(生产性能):指家畜能产出合乎标准的,有一定数量的畜产品的 同时,对各种饲料和设备的利用能力。 9、性能测定:指确定重要经济性状,并对其表型值施行度量的过程。 10、群体遗传结构:指该群体各种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1、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量占同一基因座上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12、基因型频率:某一基因座上特定的基因型在该基因座全部基因型上所占的比率。 13、系谱:指某一种畜的父母亲及各祖先的编号、生产成绩及鉴定结果等重要历史性资料所记载的文件。 14、自然选择:自然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5、人工选择:指人类从家畜群体中,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合乎标准的优良个体留作种用的方法。 16、表型选择:指根据家畜实际表现的好坏来进行选择的方法。 17、基因型选择:根据所得性状基因型的具体表现进行选择的方法。 18、育种值:影响数量性状累加基因的加性效应。 19、综合选择指数:把多个性状的资料综合在一起,而制定的一种指数。 20、选配:即控制种畜的交配,也就是对畜群的交配制度进行人工干预,有目的地从畜群中选出优良种畜,有计划地进行配对交配,有意识地组合后代的基因基础,最终达到培育或利用优良种畜的目的。 21、近交衰退:由于近交与亲代相比,在后代群体中出现生产力、生活力、繁殖力、抗病力、适应力等下降的现象。 22、引入杂交(导入杂交):指在保留原有品种基本特性的前提下,用引入品种来改良某些缺点的一种杂交方法。 23、促进杂交(改良杂交):指通过优良的培育品种公畜和生产力低的地方品种的母畜进行连续杂交来完全改变原先品种的方法。 24、品系:指在一个品种内具有突出优点的,并将这些优点能相对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并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种畜群体。

2007《家畜育种学》试题A参考答案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A A C C A B B A A B A B D C B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 三、名词对比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近交衰退指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降低的现象; 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主要在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个体育种值与EBV: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虽然育种值可以稳定遗传,但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EBV。 3.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4. 育种与保种:育种指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保种指人类管理和利用家畜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育种是不断打破群体遗传平衡的过程,而保种需要尽量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 5. 专门化品系与配套系:专门化品系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配套系指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所筛选出的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杂交组合。 四、简答题(共25分) 1.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MAS具有哪些优越性?(5分) 增加遗传评定的准确性;进行早期遗传评定;降低遗传评定的成本;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 2.生产性能测定中,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6分)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摩尔根、泰勒的理论观点),

家畜育种学试题答案

《家畜育种学》试题(A)参考答案 适用专业年级:动物科学2007等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 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 2. 杂种优势: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 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3. 估计育种值: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 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 4. 配合力: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间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包括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5. 家系选择:比较全群若干家系的均值,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 体。该法只考虑家系均值,而不考虑家系内偏差,个体的表型值除对家系均值起作用外,对选择并不起独立的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家畜的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相同的来源;(2)具有相似的性状和适应性;(3)具有遗传稳定性和高种用价值;(4)具有一定的结构:由若干各具特点的品系或类群构成;(5)有足够的数量;(6)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2.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1)经济意义:保护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当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借助品种资源,生产者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2)科学意义: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利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生理机制分析动物进化、驯化、品种形成过程。(3)文化和历史意义: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存也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遗产提供了活的见证。对于濒危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应该象对待一个国家其它文化遗产一样给予高度的重视 3. 培育配套系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其中关键步骤是什么? 步骤:(1)育种素材的收集与评估;(2)培育若干个专门化的父系和母系;(3)开展杂交杂交组合试验,筛选“最佳”组合;(4)配套杂交制度,将种畜禽推向市场。关键步骤为(2)培育若干个专门化的父系和母系。 4.何谓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杂交育种也叫育成杂交,是指利用多品种间杂交能使彼此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而创造新品种的杂交方法。一般包括1)杂交创新、2)自繁定型、3)扩群提高三个阶段、4)推广应用。 五、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根据下列系谱,计算: (1)个体X的近交系数 (2)S和D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 S 2 6 13 X 1 7 8 9 D 3 4 (1)计算步骤 写出S到D间的所有通径(2分):S←1→D;S←2←7→3→D,S←2←6←8→3→D,S←2←6←13←9→4→1→D 写出近交系数计算公式(1分)并分析共同祖先的近交情况(1分): ,其中F A是共同祖先的近交系数,本题中各条通径中共同祖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人文研究 一、填表题 请填写以下人类学体系表格空白部分 二、填空题 1.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后,最终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文化撰写的文本 形式就是。 2.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和。它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加深人 文学者对于文化的生物学基础的理解。 3.1958年,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从而 直接影响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产生。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著要关注的是原始宗教,并提出了泛灵论,也叫做。 4.1870年,在经典民族志作品《易洛魁联盟》的基础上,出版了 名著,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后来,他又在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全面的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并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大致分了、、三个时代,并将作为每个阶段的

具体标志。 三、选择题 1.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这是理论的观点。 A.文化相对论B.文化中心论 C.种族主义D.文化普同论 2.恩格斯曾经指出: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 梁”。 A.人类学B.社会学 C.民族学D.考古学 3.体质人类学包括(多选) A.人体形态学社会生物学B.生物进化论古人类学 C.考古人类学 四、名词解释 1.文化 2.进化学派 3.传播论 4.文化圈、文化层、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 5.社会决定论 6.历史特殊论 7.濡化 8.文化模式、国民性 9.功能论& 新功能论 10.社会冲突论 11.普同论、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跨文化比较

五、简答与问答 1.人类学学科在广义和狭义上有哪些分支。 2.如何理解人类学的进化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关系? 3.简述摩尔根将原始社会划分的几大阶段。 4.新功能论“新”在何处? 5.文化功能论与结构功能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叙述文化人类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 7.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类学前辈如何借鉴西方功能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 8.试从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说明中国人类学的本土特点。 9.是论述人类学与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0.思考学习人类学有什么作用或者意义。 11.说明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及其前提条件 12.如何认识整体性的文化研究 13.如何认识文化相对主义 14.阐述你所知道的人类学的认识论主题 第二章田野民族志与人类学研究(3课时) 一、填空题 1.在其他社会科学家看来,人类学中的质性研究主要在于探讨文化现象、形成 民族志、和研究的学术传统。 2.在一书中已经提出了田野工作的具 体方法,并认为通过这些方法和一定程序有望获得可靠而有效的民族志资料。 3.从事田野民族志研究的人类学家的选题一般有两种选择,即: 和。

家畜育种学复习试题

家畜育种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30分) 1.家畜育种:是指提高畜禽品质,增加良种数量以及改进畜产品质量与扩大优质产品额的工作。也就是不断扩大和改良提高现有畜禽品种和创造高产品种、品系以及利用杂种优势的工作。 2.种与品种:种即物种,指个体间能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的生物群。在自然条件下,不属于同一个种的个体不能相互交配而交流基因;它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产物。品种则指同种畜禽中差异显著的不同类群或基因型类群,同一个品种中的成员具有相同的来源、相同的适应性、相似的特征特性、遗传性稳定、较高的种用价值、一定的结构和一定的数量。品种是畜牧学分类单位,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工选择的产物。 3.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有机体各组织器官通过细胞分裂,在体积和重量上不断增加的量变过程。发育则是指有机体在细胞缝裂的基础上,进行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质变过程。 4.外貌与体质:外貌即(长相),视之畜禽的外部形态;体质即身体素质,是指同生理机能相适应的体内外结构状况,它是外貌的内部结构,而通过外貌来体现。5.选种与选配:选种就是按照预定目标,从畜群中选择优良个体作种用,淘汰 不良个体供经济用,其目的在于增加后代群体某些优良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减少某些不良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定向改变群体的遗传结构,在原有群体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类型;选配则是指选择合适的公母畜进行交配,以产生符合要求的后代。 6.选择反应与选择强度:选择反应是指选留种畜群所生后代某性状均值与同期畜群统一性状均2值之差,公式为R=HS;选择强度即标准化的选择差,也就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公式为i=S/δ。 7.世代间隔与年改进量:世代间隔是指从上一代个体的某一发育阶段到下一代个体的同一发育阶段所需要的平均时间,用留种个体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来表示;年改进量则指经过一代选择平均一年所获得的遗传改进量。 8.近交系数与杂种优势率:近交系数是指个体通过双亲从共同祖先获得相同基因的机会,也就是通过近交造成纯合基因型的百分率;杂种优势率系指杂种群体均值超过两亲本群体均值部分占两亲本群体均值的百分率。 9.品系与家系:品系是指同一品种中具有一定亲缘关系、共同优良特点、遗传稳定的类群。家系泛指有系谱可资查考的高度闭锁繁殖的家庭小群,通常是指包括全同胞和半同胞兄弟姐妹在内的家庭小群。

文化人类学大纲概要

绪论人类文化学的一般问题 第一章·人类学与文化观 第一节、人类学的对象 1.体质人类学:洪德、托皮那、赫尔默、达尔文、费孝通3 2.考古学4 3.语言学5 4.文化人类学(民族学)6 第二节、人类学在中国 1.人类学的传入与发展:芮逸夫、孙学悟、蔡元培……郭沫若、吕振羽、 吴泽 2.中国人类学的复兴 第三节、文化的解释 1.以属类确认文化:泰勒、摩尔根、钟敬文 2.以属性确认文化:费雷迪埃、马林诺夫斯基、卡西尔、怀特、格尔茨

3.中国文化中的文化观 4.人类学最关心的文化问题:文化的评价、文化的变迁、文化涵化问题第二章·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人类学研究方法概述 一、研究方法的历史 二、人类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和论题 1.田野调查法 2.全貌观察法 3.概念分析法 A.普同论 B.全貌论 C.整合论 D.适应论和变迁论 E.文化相对论 第二节、人类学研究的田野工作法

1.田野工作的发展历程:基辛;巴斯蒂安、摩尔根、博厄思;、 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里夫-布朗;本尼迪克特、林顿、米德; 柴尔德、怀特、斯图尔德 2.田野工作的特点 3.田野工作的类型 4.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人类学的应用 第一节、应用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应用人类学的主要研究范围 1.形成期的研究概况:1914年以前 2.发展初期的研究概况:1914-1938 3.扩展期的研究概况:1939-1970 4.决策期的的研究概况:1971-现在 第三节、应用人类学在中国的实践 1.新中国的人类应用与研究 2.新时期应用人类学的发展

基本理论 第四章·进化论的人类学主张 第一节、早起进化论者的主张 1.达尔文《人类的由来》 2.泰勒《原始文化》 3.摩尔根《古代社会》 4.其他古典进化论者:麦克伦南、弗雷泽 第三节、新进化论者的主张 1.怀特的新进化论学说 2.其他新进化论者:斯图尔德、塞维斯、萨赫林斯 第五章·传播论的人类学主张 第一节、传播论者的主要流派 1.德奥播化学派:弗罗贝纽斯、格雷布纳尔、施密特 2.英国播化学派:里夫斯、史密斯 3.美国文化区学派(文化历史学派):博厄斯、威斯勒、克娄伯、哥登威赛

家畜育种学复习题

。 家畜育种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可分为( B )。 2.A、胎儿期和生后期 B、胚胎期和生后期 C、胚期和胎儿期 D、胎前期和胎后期 3.营养供不应求时,动物机体会分解自身某些组织以维持生命,其分解顺序为( A )。 4.A、脂肪→肌肉→骨→胚胎 B、胚胎→肌肉→骨→脂肪 5.C、肌肉→脂肪→骨→胚胎 D、脂肪→肌肉→胚胎→骨 6.以下那种留种方式下的群体有效含量最大( C )。 7.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 8.C、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 D、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 9.两个半同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 A ) 10.A、 25% B、 50% C、 % D、 % 11.品质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 C )进行。 12.A、亲缘关系 B、体型 C、品质 D、外貌 13.# 14.形成合子的两个配子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 B )。 15.A、亲缘系数 B、近交系数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 16.为了获取最大的杂种优势用于商品生产,应采用( D、)。 17.A、育成杂交 B、级进杂交 C、导入杂交 D、经济杂交 18.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 )。 19.A、繁育体系 B、杂交 C、选择 D、繁殖 20.在下列品种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 A )。 21.A、合成品系 B、近交系 C、专门化品系 D、群系 22.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 A ) 23.A、单系 B、品族 C、近交系 D、群系 24.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培育品种的是(B ) 25.A、藏鸡 B、新疆细毛羊 C、荣昌猪 D、四川白鹅 26.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 A )。 27.A、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 B、杂种母畜 C、上代亲本 D、纯种母畜

家畜育种学练习题

《家畜育种学》练习题 (张沅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绪论 1、名词解释: 家畜育种学: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具体上是人为地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的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家畜育种: 2、问答题: (1)家畜育种工作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影响动物生产效率? (2)简要叙述家畜育种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 1、名词解释: 家畜、驯养、驯化、物种、品种、品系 2、问答题: (1)据家畜的定义,骡是家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2)驯养动物和驯化动物什么区别? (3)家畜品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4)家畜品种是怎样形成的? (5)家畜品种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6)家畜品种一般有哪些分类方法? 3、填空题: (1)普通牛的祖先是原牛,巴厘牛的祖先是爪哇牛,水牛的祖先是野水牛。(2)猪的祖先是野猪,主要是亚洲野猪与欧洲野猪。 (3)绵羊的祖先包括亚洲摩弗伦羊与羱羊。 (4)山羊的祖先包括角羊、羊与塔尔羊。 (5)鸡的祖先主要是红色原鸡,鸭的祖先主要是绿头野鸭,中国鹅的祖先主要是鸿雁,欧洲鹅的祖先是灰雁。 (6)一个家畜群体应该具备一些必需条件,即来源相同,性状和适应性相似,遗传性稳定,一定的结构以及足够的数量,并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才能成为正式的品种。 (7)家畜按照培育程度可分为和。 (8)家畜按照主要生产用途可以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例如,猪可分为脂肪型、鲜肉型和瘦肉型;鸡可分蛋用、肉用、蛋肉兼用、药用和观赏等;牛可分为肉用、乳用、乳肉兼用、役用等;绵羊可分毛用、肉用、羔皮用、裘皮用等;山羊可分为绒用、肉用、乳用、毛皮用和兼用等。 (9)家畜一般可以按照培育程度、体型和外貌特征和主要生产用途进行分类。 (10

家畜育种学试题

1.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降低的现象; 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主要在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个体育种值与EBV: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虽然育种值可以稳定遗传,但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EBV。 3.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4. 育种与保种:育种指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保种指人类管理和利用家畜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育种是不断打破群体遗传平衡的过程,而保种需要尽量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 5. 专门化品系与配套系:专门化品系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配套系指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所筛选出的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杂交组合。 四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MAS具有哪些优越性?(5分) 增加遗传评定的准确性;进行早期遗传评定;降低遗传评定的成本;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 生产性能测定中,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6分) 测定站测定(station test):指将所有待测个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或某一特定牧场来统一测定。优点:1)控制了环境条件的变异;2)客观性强;3)便于特殊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如自动计料器)。缺点:1)成本较高;2)测定规模有限;3)易传播疾病;4)由于“遗传-环境互作”,使测定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代表性不强。场内测定(on-farm test):指直接在各个生产场内进行性能测定,不要求时间的一致。通常强调建立场间遗传联系,以便于进行跨场际间的遗传评估。 畜禽育种过程中,影响选择成效的因素有哪些?(7分) 可利用的遗传变异、选择强度、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世代间隔等,此外遗传力、性状间的相关性、选择方案中的性状数目、近交、环境等也会影响到选择的效果。 什么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一般步骤是什么?(7分) 杂交育种即育成杂交,指利用多品种间杂交能使彼此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而创造新品种的杂交方法。杂交育种的步骤主要包括1)杂交创新(采用杂交使基因重组,创造新的理想型个体)、2)自繁定型(将理想型个体停止杂交,改用杂种群内理想型个体自群繁育,稳定遗传基础获得固定的理想型)、3)扩群提高(迅速增加理想型个体数量和扩大其分布范围,培育新品系,建立品种整体结构和提高品种品质)等几个主要阶段。 五、计算题(共10分) 1)S到D的通径:S←A→D; S←B→C→D,所以个体x的近交系数: 111121 11 18.75% 22 X F ++++ ???? =+= ? ? ???? 2) X到B的通径:X←S←B; X←D←C←B, 根据直系亲属间亲缘系数的计算公式: 1 2 N XB R ?? = ? ?? ∑ = 23 11 22 ???? ? ? ???? = 0.345 六、论述题(共15分) 试阐述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畜禽育种间的关系。 回答:从1)遗传资源是育种的基础;2)遗传资源保护与育种间的矛盾;3)育种可以促进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1. 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 2. 杂种优势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3. 估计育种值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 4. 配合力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间杂交效 果的好坏和大小,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5. 家系选择比较全群若干家系的均值,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选留名 次在前的家系的全体。该法只考虑家系均值,而不考虑家系内偏差,个体的表型值除对家系均值起作用外,对选择并不起独立的作用。 1家畜的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相同的来源;(2)具有相似的性状和适应性;(3)具有遗传稳定性和高种用价值;(4)具有一定的结构:由若干各具特点的品系或类群构成;(5)有足够的数量;(6)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1.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1)经济意义:保护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当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借助品种资源,生产者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2)科学意义: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利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生理机制分析动物进化、驯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