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为善跨文化交际概论课程要点

吴为善跨文化交际概论课程要点

吴为善跨文化交际概论课程要点
吴为善跨文化交际概论课程要点

附录:课程各章节内容要点

第一章跨文化语言交际概述

第一节文化、语言和交际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的内涵和特性

1、关于文化的内涵

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如果没有交际,文化是难以形成的。科学的提法是:“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2、关于文化的特性

(1)文化由人们的内稳和外显的行为组成。

(2)文化是通过符号被人们习得和传授的知识。

(3)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

(4)文化与社会是潜在现实中两种类型或两个层面上的概念。

(5)文化是历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

(6)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

(7)文化是动态多变的。

(8)文化具有选择性。

(9)文化是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产物。

(10)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二)文化定势、群体文化、亚文化

1、文化定势和群体文化

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并发展和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与其相关的交际文化。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范畴:一是全民族的文化,即整体的文化形象,二是具体的个性文化,即是按个人的社会情况或个人所属文化群体为基础的文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称之为群体文化或副文化。

2、亚文化与亚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对文化分类的一种较为传统的做法是把文化分成主流文化和亚

文化。亚文化是指存在于某一主流文化之中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某一少数群体的文化,这一文化中的行为模式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

二、关于语言的概念

(一)语言是交际工具

1、交际媒介

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必需的另一种交换活动,交换的是信息、思想、情感。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一个人脑子里贮存了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规则,他就可以和别人交际,传情达意,沟通信息。

2、符号功能

符号是用某种能感知的形式来代表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结合体。符号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形式,必须是人们可感知的途径,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等;另一个是意义,即这个形式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形式和意义结合,就成了“符号”。人类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用声音形式来表示意义,通过听觉途径来感知和理解话语。

(二)语言是思维工具

“思维”和“思想”不完全相同:思维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而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用什么方法想问题,想得多想得少,想得到想不到等等,这种动脑筋去想的活动就是思维;而用不同的方法去想因而得到了不同的认识,想得多或想得少、想得到或想不到也都可能得到不同的认识,这些动脑筋想出来的就是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和思想并不是一回事。但思维和思想又有联系:因为不管怎么去想,总会想出来一些结果(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反过来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总是经过想的过程得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和思想事实上又分不开。所以广义的“思维”,就既包括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想的过程,也包括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想的结果。

三、关于交际的概念

(一)交际的本质属性

(1)符号是人们交际时使用的主要手段。

(2)任何符号都可用来交际。

(3)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译码过程。

(4)交际行为是文化和社会行为。

(5)交际活动是有规则可循的。

(6)交际者可以对对方交际行为的结果作出预测。

(7)交际是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8)人们在交际时可能会出现问题或障碍。

(二)交际的构成要素

(1)信息源/行为源(message or behavioral source)

(2)编码(encoding)

(3)信息(message)

(4)渠道(channel)

(5)信息接收者/反应者(receiver/recipient/responder)

(6)译码(decoding)

(7)反应(response)

(8)反馈(feedback)

第二节跨文化语言交际学

一、“跨文化语言交际”的概念

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使用不同的母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的语言交际。

二、“跨文化语言交际”与相临学科

(一)与“跨文化交际学”的区别

“交际”是个宽泛的概念,除了通过语言媒介进行的交际,还包括通过非语言媒介进行的交际,比如音乐、艺术、形体、实物、行为等等。所以交际不简单等同于语言交际。

(二)与“言语交际学”的区别

研究言语交际的一般特征、过程、环节、规律、效果,通常以某种特定文化背景为论述基础,但不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交际者的言语交际。

(三)与“文化语言学”的区别

主要论述特定文化要素在特定语言系统中的投射和反映,包括语音、语汇、语法、文字等方面的表现特征,是通过文化来研究语言,但不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交际者的言语交际。

(四)与“比较语言学”的区别

对不同语言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注重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属于语言类型学的范畴,是语言本体研究,不涉及文化因素。

第二章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节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一、价值观

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行为的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这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

(一)群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

群体取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在群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外国学者认为中国文化是“无我文化”。他人取向是群体取向的伸延,表现在:中国人在做事情时,首先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说。

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人,尤其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有的学者认为西方的个人主义取向渊源于十五世纪的文艺夏兴时代,在二十世纪它得以发展到顶点。个人主义也意味着对自由,对差异的追求——人们的行为、言论、思想都体现与别人有所差异。差异几乎与个人主义同义,受到同样的赞赏;而保持一致,顺其自然,则是个体人格丧失的表现。

(二)求变与求稳定

美国文化的真谛在“变化”二字,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对美国人来讲,变化,发展,改善,进步,成长与未来几乎都是同义词,没有变化就没有进步,就没有未来。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则在稳定中求进步,求发展。“统一和稳定”是是社会发展的保证,这当然包括家族、家庭、社会和国家乃至个人的社会地位、地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稳定。中国正是在“稳定”中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的。

(三)性本善与性本恶

人性指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中国人传统的人性论是性善为本,这种人性论渊源于孔子思想,他指出,“性相近,习相远”。从他的“仁者爱人”,“为仁由己”,以及“安于现状”的原则来看,孔子主张性本善。与“性本善”的人性论相反,影响西方的基督教的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恶”,人们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这就是被西方学者广泛称之为的原罪说,。

当然,不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的本性不是静止不变的。就是说,善可以变成恶,而恶也可以变善。这就是为什么传统中国文化尤其注重内省和人格完善的修身哲学,也就是说“仁”的概念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化的中心位置,强调做人必须爱人,达到“仁至义尽”。而在西方,人从原罪为起点,为了变成好人,因而规定一系列法律来治理上帝的臣民,一切行为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否则会绳之于法。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也是难以想象的。

二、世界观

世界观的问题涉及到人们如何认识宇宙,自然,以及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一问题和价值观紧密相关,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社会行为等起到同样的支配作用。在世界观方面,东西方有共同之处。首先他们都认为世界由物质组成;其次,世界都是由两个相反相成的要素组成。然而差异也是明显的。古代中国哲学家认为,世界的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构成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即所谓“万物皆一”,如阴阳,有无,精神和物质。而西方则认为世界的组成部分是对立的,并存的,相互独立的。如精神和物质,主体和客体等就是这样的关系。

三、民族性格

以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民族性格,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行为的重要方面,它同价值观念一起构成底层文化结构,对交际行为起着支配的作用。传统地看,中国民族性格的塑造体现了以人和人生为中心的人文特质,即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做人,人与人之关系的协调等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西方对人生的探讨远远不象中国人那样感兴趣,他们偏重于追求世界的本体,如何认识自然或客观世界,以及怎样认识世界;而不是怎样处世做人。从这一点看中国民族性主要是入世的,而西方则是创世的。

在“开放”改革”的形势下,在中国,旧的观念开始受到挑战,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也开始发生一些变化,这些挑战和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人开始摆脱绝对化地以群体取向为上的道德束缚,人们开始要求把道德的社会功能从主要是调节人际关系改变为主要保证个人得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上来。

(2)在平等观念上,传统的要求结果均等或差序格局被要求以机会均等代替。

(3)人们开始要求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广泛干涉及过多关注应当受到限制。

(4)一些不符合时代特点的观念正在破除,勇于革新,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等观念正在形成。

(5)社会期望由“无为”和“依赖”开始向“自为”和“自主”转化,其结果必然是自我的注重与珍重。

四、自然环境

(一)地理环境

物理环境包括地理、气候、城市建筑、城市布局以及家庭房间的布置、装饰等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人们的活动和行为方式。多数人类学者、社会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尤其如此。在古代,文化和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及行为模式或行为的社会规范。

(二)建筑风格

城市的建筑风格,它的物理结构以及其内部的设计风格都会受它存在的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性格及交往活动方式。比如北京是直觉的,感性的,是圆式的;纽约是演绎的,理性的,是直线式的;北京是文化的,传统的,是历史的;纽约是实用的,是现代的,是未来的;北京的生活节奏是慢悠悠的,安详宁静,充满了人情味;纽约是快速的,充满了竞争和铤而走险;纽约林立的高楼大厦是平等的,独立的,你我分明的;

而北京的四合院是主次分明,相互依存,渗透着等级差异,而且亦此亦彼;纽约人人际交往是直接了当的,坦诚直率的,赤裸裸的,没有铺垫和伏笔,北京人人际交往则是迂回的,含蓄的,和模棱两可的。北京城是静的城市,崇尚精神,与自然和谐;纽约是动的城市,崇尚物质,与自然竞争。我们创造了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塑造了我们。两座城市同样拥挤,然而纽约人对隐私的个人欲求强烈,彼此尊重邻人私有空间,因此人们之间是“冷漠”的;而在北京,人际间相互身体接触司空见惯,虽然人们同样视而不见,但却少一些“冷漠”之感。

第二节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一、思维方式

(一)“领域依附”和“无领域依附”

一些学者认为,在认知领域的差别可能表现在思维活动时对环境的依靠程度方面。总的来讲,对环境的依靠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领域依附”(field-dependence),一是“无领域依附”(field—independence)。我们把“领域依附”和“无领域依附”当作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这个连续体两端分别代表整体式思维方式和分析式思维方式。相对地讲,东方文化的思维方式较接近“领域依附”型,而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属于“无领域依附”型。二者的差别当然是程度上的,不是本质上的。“领域依附”和“无领域依附”与“强环境文化”和“弱环境文化”概念相对应。可以讲,“强环境文化”与“领域依附”相对应,而“弱环境文化”则与“无领域依附”相对应。

(二)整体直觉思维与分析逻辑思维

西方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这是一种“无领域依附”型的思维活动。西方人强调感官所提供的原材料,并把理性原则应用于这些原材料,使其成为有规则的,自我连贯的整体。西方人对宇宙间的一切二分,他们把物质和精神,主观和客观截然分开,把统一的世界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且注重内在的差别和对立,寻求世界的对立,进行“非此即彼”式的推理判断。

东方社会,尤其亚洲的文化或社会,则不习惯于西方文化的那种逻辑和分析,他们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辩证性著称于世。譬如,就思维定势而言,直觉的整体性就是中国文化传统思维的主要特征。思维的整体性是指思维的对象,成果及运用思维成果对思维对象加以改造,二者都表现出综合和整体的特征。中国人也习惯于把事物分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对立面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中国人不象西方人那样一切二分,他们把事物放在对立的两个方面中去把握,而且运用整体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即整体性的认识去认识客观事物,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三)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从思维的结构分析,整体思维似乎偏爱具象的思维模式,即人们可能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李宗桂,1994)。具象思维由类比、比喻、喻证和象征等思维方式组成;抽象思维,通常也叫做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作为思维的形式。从本质上看,不同民族都具有以上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原因,不同民族会有不同侧重和选择,而且历史的选

择会给今天留下烙印。我们可以讲,从总体上看,传统中国文化思维具有较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化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二、态度及定势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可以被理解为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事先决定人们或者积极地或肯定地,或者消极地或否定地对待某人、某事、或某种行为。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态度由认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和意动(conative)三个部分组成。就是说,如果我们的任何心理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认知、情感和意动的内容,那么就形成了态度。

(二)态度的功能

人们都选择自己的态度,为什么我们选择某种态度而排斥另一种态度?根据功能主义者的观点,这完全是心理需求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的态度为心理功能服务。D.Katz(1977)认为态度具有四种功能:

(1)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人们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可以得到某种利益。

(2)自我防御功能:这是与深层心理联系最密切的功能之一,个体通过态度保护他们自己和自我形象。态度可用来减少焦虑,并使情绪冲动转移方向。譬如社会地位卑下的人,与他人交往会持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支撑自我,或争个“面子”。

(3)价值表现功能:用态度来表示自尊,并肯定自我形象。

(4)认识功能:人们具有某种态度是企图证明他们占有理解和支配世界的知识。

(三)定势与偏见

定势是一种思维定势,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它伴有固定的信念和情感,因此抱有这些信念的人执著地依据这些信念与有关的群体的人去交往。一旦定势与客观实际相吻合,那么它就变成一种社会分类(societying),一种科学和准确的分类,它就不仅仅是情感上执著的一种信念了,这就是定势的积极作用所在。

偏见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Pracjudicium,Pracjudicium在拉丁文中的意义是“以事先所做出的决定或先前的经验为基础的判断”。偏见不是一般性看法错误,它对使其改正的证据总是固执地抵抗,它是僵化的,不可逆转的,不可改正的态度,它基于错误的判断,或先入之见,是对别的群体或个人采取的否定的态度,这是一种不健康不合理的心态。

三、民族中心主义

(一)关于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是由两个希腊词ethnos和Kentron绢成,前者是民族的意思,后者是中心的意思。当某一个民族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民族中心主义就产生了。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对待其他民族的参照系;它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自己与其他文化相隔离开来。可以讲,世

界上任何民族、任何文化、任何群体的成员都常常自觉和不自觉地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民族中心主义。

(二)民族中心主义与交际距离

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是很大的,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交际距离。这种态度会直接影响交际的方方面面,包括说话人对对方蔑视程度,以及说话人讲话的内容,说话的速度,说话所采用口气等等。交际距离是难以直接测量的,它是肉眼所观察不到的,但我们会从某些言谈中感觉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说,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对交际距离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些言辞手段的知觉。显而易见,民族/群体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恰恰是民族中心主义的反面,即文化相对主义;也就是,一种文化中的行为只能用其自身的准则去理解和评价。这意味着,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只能用对方文化的信仰,价值观,社会规范等作为标准来解释评价其行为。

四、心理环境

(一)隐私——控制及调节与他人交往的机制

隐私是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存在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现实,只是它的表现方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有的文化通过物理环境调节隐私,有的文化则可能依靠心理机制调节或保护隐私权。隐私又可以包括大至群体的利益的保护,也可小到个人的私事和隐情。有的学者曾把隐私分为四类:(1)隐居(solitude),即与外界隔绝;(2)亲密无间(intimacy),即只向亲密朋友或知己泄露隐私;(3)匿名(anonymity),即不期望被他人识别;(4)自我克制(self-reserve),即指一种心理自我克制以防止不必要的骚扰。

(二)群体和个人领域及领域行为

不同的文化的确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调节或控制自己的领域,或本民族的利益等。领域学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支配和使用领域的,有些人把某一领域称作为自己的地盘。实际上,个人领域是为了调节交际而对某一区域的个人化或私有化的结果,与其相关的行为称之为“领域行为”

(三)社会关心及隐私侵犯

在美国文化中,年龄,工资,出身,宗教信仰,私人信件,日记,家庭关系,夫妻生活,私人友谊,以往的过失,特殊疾病,心理偏好,生理特征,个人嗜好,健康状态,婚恋史,身世,财产收入等无不被看作隐私。属于美国文化的隐私范畴的事情,在中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性,他们往往受到社会、他人的关切(social concern)。人们不经允许涉足他人的生活领域,不仅不为忤,反而是天经地义,是关系亲密、相互关心的表示。

(四)调节隐私的心理机制

中国人常把感情,如喜怒哀乐、爱憎等情感以及个人态度等当作隐私,而对其隐私的处理是采用自我节制的心理压缩的方式。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态度深深地埋在心

里,不暴露出来,以适应群体取向或达到社会和谐。即使在公众场合中,中国人也可能以沉默或其它形式来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人则使用物理环境来调节隐私,譬如,他们通过关闭的门来保护隐私,不论寝室,办公室,家庭中的卫生间还是书房的门都用来调节隐私,一旦门被关上,就自动传递出“请勿打扰”的信息。

第三章社会环境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节社会情景与跨文化交际

一、交际情景

(一)关于交际情景

有效的交际不仅依靠对文化背景的认识,也离不开对它赖以生存的交际情景的认识,因为语码(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受制于交际情景,社会因素决定谁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怎样说,对谁说,为何目的等等。从社会语言学或社会符号学的视角来分析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与情景的关系,情景与交际就不单纯是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了——人们用来交际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就成了整个世界这个语义符号系统的一部分,而语言符号系统又是其所属的整体系统的其余部分的编码系统和解码系统。

(二)交际情景的变量

1、交际参加者

指某一交际行为的参与者的身份,参加者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涉及的主要背景情况有:性别,年龄,职业,教育,政治,经济,宗教等。

2、交际目的

尽管语言能被用来为各种不同的目的服务,然而,交际目的不同,其语言的使用也会因目的而异。交际目的可能是社会职业型,社会文化型,专业或非专业型等。交际目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交际。

3、交际场合

交际场合中最重要的是物理场合。物理场合又被分为空间场合和时间场合。在交际过程中,场合这一情景因素的作用,从来就不是中性或可有可无的。即使是在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相同的情况下,交际场合对交际行为的要求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4、交往关系

交往关系是主流文化内和跨文化交际中极为关键的情景变量,是构成情景适应性规则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社会关系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社会关系在决定交际者的态度方面远比角色关系重要。社会关系分两个方面:社会关系和具体体现社会关系的权势和同一性关系。社会关系对交际的影响对跨文化交际和对其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社会关系对交际的影响可能因文化而异,相同的社会关系可能要求不同的行为。

三、角色及角色关系

社会是社会关系组成的,这些关系规定了社会角色。成为一个社会成员意味着承担某种社会角色;而人们又是通过语言来扮演和完成社会角色,同时,人们又通过角色来预测人们的行为。事实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存在于同他人的关系之中,必须按社会对这些角色的期望去行事,说话,与人交往。我们就是被置身于纷繁复杂,并要求我们通过交际或语言承担各种各样的角色或置身角色关系的网络之中,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根据不同社会关系,不同谈话内容等遵守不同的规则。如果我们的行为不符合社会对我们承担的角色的期望,不符合社会规范,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不会被社会所接受,我们将会受到冷落,受到疏远或受到排斥。

(一)角色概念

角色这一术语是从舞台用语中引进社会学或交际学领域中来的。当我们置身于一个不同文化环境中时,我们应按这种文化的社会期望和社会规范扮演每一个所必须扮演的角色——按其角色去做事情,说话和交往,非如此不能取得预期的交往目的。角色以及如何在交际时达到某一社会期望时取决于以下几点:

(1)你的行为是否符合所被赋予的社会角色?简单地讲,即是你的行为是否符合所处生态环境的需求,或你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角色?

(2)角色是否恰当,你的外显行为是否已达到有关文化的评价的规范或标准?

(3)你的行为是否使人信服,即是否使人毫无疑问地认为你已合情合理地进入了角色。

(二)角色在交际中的作用

我们刚刚讨论时,提到角色是对交际个体行为的社会的期望,这就意味着,角色具有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化的作用,这种期望规定了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角色为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理解彼此的信息提供参照系,即起到背景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时,需要了解对方的角色,并对行为的社会的期望有所了解,才能保证交际的有效进行。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可以通过角色预测对方的行为,这就是角色可能起到的预测作用。

(三)角色关系

1、正式和非正式程度

角色关系因文化而异,有些文化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很悬殊。中国社会中,由于受到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的影响,人们交往时,特别重视社会地位,重形式,讲礼仪,而且讲究上尊

下卑的礼貌习惯。他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严格的程式化。美国人不拘泥于形式的传统与其人际关系或角色关系中的“平等”取向直接相关,他们认为以同一种态度对待任何人,平等对待任何人,正是对人坦诚、尊重、友好的表现。因为中国和美国文化在角色关系方面差异如此之大,交际时产生文化碰撞是很自然的。

2、个人化程度

角色关系中的个人化程度之差异取决于当事人是处在“强交际环境”还是处在“弱交际环境”之中。相对地讲,处在“强交际环境”的人们,在角色关系中,由于对环境因素较为敏感,他们习惯把个人和环境因素当作一个整体,对自己和对别人总是做整体式估价。而处于“弱交际环境”的人们则不然,他们往往把对方和其所处的环境分开,把个人的角色行为和其所具有的感情分别对待,他们习惯以自己或有关人的社会角色,以及对其的社会期望为依据,很少考虑情感因素,因此他们对客观事物或人的行为态度倾向于非个人化,或个人化程度较低。

3、理想角色行为偏离程度

许多交际学理论学者认为,任何文化,在人们的实际角色行为和理想的角色行为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差距的存在是绝对的。但相对地讲,对行为之偏离理想角色行为的程度也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即有些文化对人们的角色行为偏离的允许程度较大;而有些文化则相反,他们对其角色行为的偏离的允许程度较低。“严格”和“宽松”社会结构概念可能与“强交际环境”和“弱交际环境”概念相对应,因为“强交际环境”的文化中,相对多的信息寓于环境之中,而相对少的信息寓于明码之中,这交际行为必须与环境期望保持一致,其可偏离理想行为的程度自然很低,对其可预测性则相对增大。反之,在“弱交际环境”之中,相对多的信息存在于明码之中,因环境因素对交际行为的制约相对较弱,因此人们的角色行为之偏离程度自然较高,对其可预测性也就相对降低。

第二节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一、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是指人们通过交际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或心理接触——即心理距离。人际关系不同于社会关系,它是心理学的概念,而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的概念。体现人际关系的是人际间心理距离的疏密程度,而体现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是表现社会距离的“权势”和“同一”性关系。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自然地理和空间因素。由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了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规范,以及不同的角色和角色行为等,因此,不同的文化间的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会迥然有别。

三、人际关系的对比分析

(一)中西方人际关系差异之渊源

中国文化的群体或集体取向,及其逻辑产物——关系取向,和西方的个人主义,及其必然产物个人本位,是造成中国和西方在人际关系迥然有别的渊源。中国和西方在人际关系取向方面的差异当然与孔子和西方的宗教和哲学密切相关。

(二)中国社会传统的差序格局及人际关系

宗法社会结构是中国社会的最典型的传统结构。维护宗法社会制度或为其服务的是社会伦理,国家伦理是家庭伦理伸延而来的。因此,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在此伦理支配下的人际关系中,有三个特点应特别引起我们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注意:(1)人们服从权威和长辈。

(2)严密的等级身份制。

(3)群体主义和关系取向。

(三)西方社会的平行或平等的人际关系

西方社会新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公元前六世纪就初见端倪,当时民主主义政治家克里斯提尼就推动了旨在打破和改造雅典社会结构所残存的血缘姓族结构的政治改革。新的社会结构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人民选举官吏,从而开始废除世官世禄的血缘种姓制度,使家国同一的社会组织结构逐步瓦解,等级制被取消,民主开始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组织的新变化标志着:

(1)服从权威被公民民主政治所代替——公民享有最高权威。

(2)社会组织结构不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取而代之的是人人平等。

(四)人际关系类型与人际关系取向

人们通过不同的关系组成社会,社会结构因文化而异导致人际关系取向方面的差异。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人际关系的分类也不同。具有典型性的是把人际关系分为工具型、情感型或契约型三种类型。

(1)情感型关系。

(2)工具型关系。

(3)混合型关系。

第四章规范、符号及代码系统

第一节规范与跨文化交际

规范是跨文化交际所涉及的重要层面之一,规范是人们实现社会生活目的的手段,是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准绳。规范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中的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规范及其规范系统

(一)规范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为本群体塑造并强化了一套恰当、得体和有效地表现其文化的标准,行为的规范是以符号和符号的编译码为基础,它揭示交际者的身份并决定其相应的行为。我们可以把规范定义为:社会或群体对所期望的和接受的行为所共享的标准或规则。这当然包括对违反这些规则的行为的惩罚。惩罚形式可能包括社会或群体对有关行为或有关人的不赞许,非议,责备,乃至到法律上的判刑等。

(二)规范及规范系统

1、民俗规范

(1)风俗习惯

社会上最普遍的社会规范,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而且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它充斥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

(2)语言禁忌

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的民族在自身文化的制约下都会产生某些语言禁忌现象。

(3)交际规范

语言系统规则;言语行为规则;社会交往规则;话语组织规则;非言语行为规则。

2、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如上文所指出的,是指具有道德和伦理内涵的习俗,是人们对社会上的事和行为给于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好与坏的标准。

3、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属于政治范畴,但也会因文化而异。因为不同社会在制度、经济、价值观念、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法律也就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二、东西方规范的文化冲突

人们相互交往时,产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在语言、非语言的编译码过程中所依据的社会规范存在着差异,跨文化交际失误,相互误解常常导致冲突;换言之,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由于同一交际行为的解释或赋义、或表达所依据的社会规范不同,常常会产生误解和交际障碍,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冲突。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冲突与某一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直接相关,而对冲突的本质,它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对冲突持什么态度,

乃至如何解决冲突等都与其特定的文化体系、价值观念等有关。本质上讲,冲突是人们在交往时,由于在价值观念、信仰、世界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产生的交际障碍或心理对抗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是文化碰撞的结果,是文化冲突。

(一)产生冲突的原因

强环境文化的成员倾向把冲突看成具有情感性质,他们把冲突和与冲突相关的人看成一个整体;冲突双方公开表示异议或彼此相对抗被看作是人身攻击或对人格的污辱,或是使对方“丢面子”的行为。在弱环境文化中的成员则倾向于人和事、冲突和所涉及的人两分,他们对事不对人。双方可能公开对抗,但因为他们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事后仍然是朋友。究其原因,这可能与两种文化的员的思维方式及观察世界的方法不同所造成的。对外界的行为或事物,弱交际环境文化的成员习惯采用分析、线性逻辑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对一切采取两分法,如对人与事,人与自然,冲突及其涉及的人的关系等都采用两分法,而且他们对待冲突的态度是工具性取向。但强环境文化的成员则采用综合、圆式或螺旋式逻辑的方式观察世界。他们对待冲突是情感取向,因此冲突本身是难以与其参与者相分开的。

(二)产生冲突的条件

在强环境文化中,当群体对行为的期望受到违背时,最容易发生冲突;与此相反在弱环境文化中,当个人对有关行为的期望被违背时,冲突极容易产生。两种不同文化产生的冲突的条件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环境在提供信息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强环境文化中,环境因素在提供交际信息的意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在弱环境文化中,环境因素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相对地讲不是那么重要。环境因素越是重要,群体对行为的期望的违背就越容易导致冲突;环境因素越是不重要,个人对行为的期望的违背则越是容易导致冲突。

(三)对待冲突的态度

由于受圆式逻辑思维和关系取向的影响,强环境文化的成员养成采取非对抗性的态度来对待所发生的冲突,因此人们常常使用委婉的言语行为和间接的方略来解决矛盾和冲突,他们或者回避矛盾,或者无视矛盾的存在,这与西方人们所采取的对抗式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二节符号与代码系统

一、符号

符号的定义:人们以某种可感知的形式代表某种特定的事物所构成的结合体。在言语交际学领域,学者们惯常把符号分为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语言交际符号:口头语言交际符号和书面语言交际符号。非语言交际符号:身势语 / 体距语,接触语,目光语,辅助语,外表语,气味语,用品语等等。

二、代码系统

(一)明指意义和暗涵意义

明指意义是指我们从某一符号那里直接获得的具体的意义,是符号的所指的字面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明指意义类似符号学家称之的符号的明显意义,语言学家常把明指意义和指称意义等同起来。暗涵意义与字面意义相反,它是指字面以外的意义,它可能代表它所存在的文化中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情景意义、历史意义、政治意义等等。在符号学界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符号的潜伏意义。语言学家常常把暗涵意义看作内涵意义和联想意义。

(二)代码系统的概念

交际的目的是相互理解,了解彼此说话的意义或意图,可见意义的获得是交际的最主要的目的。然而发现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对符号的译码,必须依赖一套约定俗成系统。我们需要破译符号或发现符号意义的代码系统,也就是说人们需要一套对符号解释的规范系统,这就是代码系统。

(三)代码系统的类型

1、社会代码

主要涉及到社会情景因素,包括人际之间的社会关系、性别关系、社会身份、经济地位、教育背景、政治身份、职业情况、以及相应的(交际)行为、礼仪、时尚、等等。社会代码主要规定了人际之间的行为规范。

2、审美代码

主要涉及到如何欣赏和评价艺术和文学作品,当然包括抽象的作品和内涵的意义。

3、逻辑代码

主要涉及如何对待自然,如何认识和掌握科学、技术等。这一代码还涉及到谚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行为。

(四)代码系统的不同层系

1、文化背景

(1)文化代码:世界观、价值体系、民族性格。

(2)环境代码:地理、物理、心理环境。

(3)心理代码:感知、认知、思维,态度。

2、社会情景

社会情景代码:年龄、性别、职业、教育、政治、宗教、社会地位、社会关系、角色、角色关系、场合、人际关系。

3、语言/社会/文化规范

(1)语言本体:语言代码和非语言代码:音位、词法、句法、语义。

(2)习俗和语用代码:语用规则、交往规则、语篇规则、话题、语量、毗邻、轮流(发言)、禁忌。

(3)法律代码:法律。

4、文学艺术/审美代码/鉴赏和评价

5、逻辑/情感

(1)逻辑代码:盲文字、象征符号、交通符号。

(2)情感代码:喜、怒、哀、乐。

第五章跨文化语言对比分析

第一节汉英句法差异分析

(以“次序象似动因”为例)

时间顺序的观念是人类认知结构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观念之一。在外在物质世界和人类概念世界里,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之间第一性的关系就是在发生的时间或被感知的时间上的前后接续的关系。Jakobson(1965)早就注意到,在一个由S1和S2构成的组合体里,S1和S2之间的次序关系常常对应于它们所描述的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Greenberg(1966)从大量类型学证据出发,更是明确提出,“语言中成分的次序与物理经验的次序或对事物的认识的次序是平行的”。

一、时间顺序原则(PTS)

次序动因在语言里有多个方面的表现,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在相当多的语言里,不含外在标记的并列复合句中的第一个子句往往表示先发生的事件,第二个子句往往表示后发生的事件。

二、时间范围原则(PTSC)

带有“前”后”之类的时间词语的结构是有标记的结构,它们在概念领域的次序可由这些外显时间标记标明,当然可以与自然的时间顺序不一致。戴浩一(1985)提出“时间范围原则(PTSC)”。定义是:“如果句法单位X表示的概念状态在句法单位Y所表示的概念状态的时间范围之中,那么语序是YX”。这个原则要求汉语里时距小的成分总是排在时距大的成分之后。

三、时空范围原则

其实,PTSC只是汉语里一条更加普遍的原则的一个反映。戴浩一指出,在汉语里,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大范围成分总是先于小范围成分。汉语采用的是认知心理学家称作

的“移动自我”的策略,即我们移动自己的身体逐渐接近某个客体。由于客体位于更大的一个客体或若干个一个比一个大的客体之中,我们得先走近那较大的客体,然后接近那较小的,即我们在经历局部之前先经历整体。

第二节汉英语义差异分析

(以“词汇的文化意蕴”为例)

为更好地了解这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及其文化差异,我们可以把有关词语概括为以下几类。(1)指示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的词汇;(2)指示意义相同,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词汇;(3)各自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

一、联想意义及其差异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引起完全不同的联想,即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或文化意义。

二、联想意义及其有无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通的词在一种语言中常有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就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这类词往往会导致理解上的障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三、文化中的词汇缺项

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词汇缺项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在翻译、阅读中常会碰到这类只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的词。

第六章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1)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群体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说话;

(2)说话方式之间的差异很大,而且具有系统性;

(3)说话方式之差异反映了人们在文化价值、至少在价值层次方面的差异;

(4)说话方式、交际风格之差异只能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及价值体系内得到合理的解释。

一、社会语言差异

(一)社会语言相对论与语用迁移

根据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某一特定文化的标准,态度,规范、信仰等只能在其自己的文化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理解;也就是说,不能用不同文化的标

准,态度,规范或信仰来描述某一种特定的文化。社会语言相对论就是:社会语言规则差异的存在是普遍的,而且某一特定的文化、社会或社团中的社会语言规则、或言语使用规则只能在其自己的文化中按其特定情况加以理隙,也就是说,不能用不同文化的社会语言或言语使用规则来描绘某种特定的文化中的言语行为。

(二)社会语言差异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对母语规则形成了条件反射,并致使他们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时会无意识地用本民族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等来判断和解释别人的言语行为,因而造成交际失误。这种语用失误或语用失败是语用规则迁移所造成的,即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相互交际时直接把自己语言的话语翻译成目标语,而不考虑这陛话语应该遵循的交际规范,其结果是一种言语行为的施为之力在不同文化中失去作用。

二、合作原则的文化对比

Grice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的“合作原则”包含以下几个准则;

(1)量的准则(quantity):指提供所需要的量,所提供的信息量不应超出需要的信息量;

(2)质的准则(quality):提供真实的信息,不要提供虚假的信息;

(3)切题准则(relation):提供与话题相关的信息;

(4)方式准则(manner):提供的信息要清晰,明了,简洁。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中西方在合作原则上的文化差异。

三、礼貌原则的文化对比

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G.Leech提出一套各社会、各群体共享的普遍性的礼貌原则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滩则,然而,事实上世界上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原则或准则,各有各的讲究。

(一)中国社会中“礼”的概念

在传统上是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的社会结构并以群体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社会,“礼”的基本精神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礼”和“伦理”密切相关,中华民族重视“伦理”道德,本质上就是对“礼”的重视。西方是平等取向,人际之间的关系基于平行的关系。中国社会中的礼貌原则肯定与西方的礼貌原则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西方与中国正相反,由于受平行或平等社会格局的影响,对他们来讲礼貌所强调的不是人际之间的“别”,而是人际间的“平等”、“一致”或“同”。

(二)中西礼貌原则之文化差异

G.Leech列举的礼貌准则:

(1)得体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损失;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利益;

(2)慷慨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加强对别人的赞扬;

(3)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尽量表扬别人;

(4)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

(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分歧;增加自己与别人的共识;

(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自己对别人的厌恶;增加对别人的同情。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中西方在礼貌原则上的文化差异。

四、言语是社会关系的标记

社会语言学家把言语当作社会行为,而且认为它集中反映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尤其反映出交际双方的“权势”(power)和“平等”/“一致性”(solidarity)。言语行为作为社会关系,尤其“权势”和“平等”性关系的标记,是各种不同文化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每一文化或社会都有其独自的方式来表示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些社会可能侧重“权势”性关系,有些社会可能会侧重于“平等”性关系;而有些社会可能兼而有之。

第二节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一、言语行为理论

(一)什么是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或关于言语社会功能分类的研究成果对跨文化交际研究有其独特的影响。言语行为是人们通过言语所完成的行为,是交际过程中的最小单位,是更大单位的交际结构的组成部分。根据J.L .Austin和J.Searle的观点,言语行为是建筑社会交往的基石,是日常会话的深层结构。

(二)言语行为与语境

尽管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研究有杰出的贡献,然而,言语行为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是以语句所能完成的功能或行为为基础对言语行为分类,这就必然把言语交往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以及直接的动态多变的情景等因素排斥在外,而且也未能把交往本身所具有的复杂的“协同”这一重要过程考虑在内。事实上语句之功能与广泛的文化背景因素和交际情景因素密不可分。

二、言语行为能力

言语行为能力包括:(1)对语言系统及其使用系统的高度意识性;(2)对信息设计的逻辑能力的掌握。不同社会,乃至同一社会的不同群体或言语社团语言使用的社会语言规则存在着差异,各社会或群体在问候,道歉,感谢,祝贺,邀请,恭维等诸多言语行为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可循,即使是相类似的情景,相同的社会功能,所实施的言语行为的语句可能截然不同,所采用的方略也可能有天壤之别。

第七章非言语行为及其文化差异

第一节非言语行为分类及社会功能

一、非言语行为的分类

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或意义,一旦这些刺激或者手段被对方感知就产生了交际。非言语行为可能包括如下类型:

(一)身势语行为

身势语(体态语)指人的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肌之动作、器官等都可以交流信息、表情达意,而且这些机制往往起到言语所起不到的作用,因此“身体即信息”。这一领域包括目光语;触觉行为;气味行为;姿态、方位、姿势;手势语;面部表情;等等。

(二)时空行为

时空行为指交际者在交际中如何运用空间和时间的范畴,包括:体距行为,时间行为。

(三)辅助语和类语言行为

辅助语包括人类发声器官所发出声音的音量、音调、重音等因素,以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强弱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类语言指表达不同意义的诸如叹息、呻吟、咳嗽等等。辅助语和类语言都是有声的非言语性的行为。

(四)外表行为

外表行为包括服饰、容貌、仪表、气味、面具、眼镜等,事实上人们的外表服饰也象其它非言语行为一样表露出人的社会地位、兴趣爱好、信仰观念以及职业等等。

二、非言语行为的社会功能

(一)非言语行为是交际的标记

1、非言语行为是社会关系的标记

正象言语行为一样,非言语行为也同样是人际交往时双方社会关系的标记。它标志交际者的“权势”和“平等”关系。人们在交往中,往往能从人们的表情手势、体态、姿势和眼神等,看出某人的社会地位、性别、出身、教育等情况;身体距离远近最容易看出交际双方的关系的疏密、社会地位的差异;衣着服饰也是人际间社会关系、文化修养、气质、职业或社会地位的标记。

2、非言语行为是会话结构的标记

关于言语是如何组成连贯的语篇的研究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这门学问涉及到会话如何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教学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 适用对象:本科 适用专业:英语 总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 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 1

二、课程教学要求 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 是在完成了精读、泛读、综合英语、写作等基本技能训练后开设的,旨在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学生先期完成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基本课程,如《基础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等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 2

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六、课程教学内容 Unit 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4学时) 3

跨文化交际概论-课程各章节内容要点整理

第一章跨文化语言交际概述 第一节文化、语言和交际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的内涵和特性 1、关于文化的内涵 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交际即文化,文化即交际,如果没有交际,文化是难以形成的。科学的提法是:“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 2、关于文化的特性 (1)文化由人们的内稳和外显的行为组成。 (2)文化是通过符号被人们习得和传授的知识。 (3)文化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 (4)文化与社会是潜在现实中两种类型或两个层面上的概念。 (5)文化是历史所衍生及选择的传统观念。 (6)文化和交际具有同一性。 (7)文化是动态多变的。 (8)文化具有选择性。 (9)文化是群体或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产物。 (10)文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二)文化定势、群体文化、亚文化 1、文化定势和群体文化 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若干群体或社团,这些群体或社团对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共享,使其成员形成并发展和强化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与其相关的交际文化。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范畴:一是全民族的文化,即整体的文化形象,二是具体的个性文化,即是按个人的社会情况或个人所属文化群体为基础的文化,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称之为群体文化或副文化。 2、亚文化与亚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对文化分类的一种较为传统的做法是把文化分成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亚文化是指存在于某一主流文化之中的一种非主流文化,某一少数群体的文化,这一文化中的行为模式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行为模式。 二、关于语言的概念 (一)语言是交际工具 1、交际媒介 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必需的另一种交换活动,交换的是信息、思想、情感。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一个人脑子里贮存了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规则,他就可以和别人交际,传情达意,沟通信息。 2、符号功能 符号是用某种能感知的形式来代表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结合体。符号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形式,必须是人们可感知的途径,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等;另一个是意义,即这个形式所代表的事物或现象。形式和意义结合,就成了“符号”。人类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用声音形式来表示意义,通过听觉途径来感知和理解话语。 (二)语言是思维工具 “思维”和“思想”不完全相同:思维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而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

跨文化交际整理

Unit 1 1 economic globalization(经济全球化):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e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through trad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apital flows, migration, and the spread of technology. 2 barter system(物物交换):exchange without money –Farming communities traded their surplus produce in exchange for products and services without the medium of money. –Human society has always traded goods across great distances. 3 global village(地球村):the world form one community –All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form one community linked together by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especially the Internet. 4 melting pot(大熔炉):a socio-cultural assimilation of peop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nationalities. 5 culture(文化):can been seen as shared knowledge, what people need to know in order to act appropriately in a given culture. 6 cultural diversity(文化融合):refers to the mix of people from various backgrounds in the labor force with a full mix of cultures and sub-cultures to which members belong. 7. Communication(交际): mean to share with or to make common, as in giving to another a part or share of your thoughts, hopes, and knowledge. 8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se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distinct(不同)enough to alter(改变)their communicaion。 9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on(交际的十大要素) ①source(来源):the person who desires to ②encoding(编码):the process of putting on idea into a symbol ③message(信息):identifies the encoding thought ④channel(渠道):the means of transmission(传播途径) ⑤noise(干扰):anything distorts the messages ⑥receiver(接受者):the person who attends to the message ⑦decoding(解码):assigning meaning to the symbols received ⑧receiver response(接受者反应):anything the receiver does ⑨feedback(反馈):the portion which the source has knowledge and to which the source attends and assigns meaning ⑩context(场景):help define(使明确)the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ENGL2046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俄英双语、法英双语学生 开课学期:英语第6学期、双语第8学期 学分:2 学分 主讲教师: 指定教材:《跨文化交流入门》,浙江大学出版社,许力生主编,2004年。《文化与交际》,暨南大学出版社,胡穗鄂编。 教学目的: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文化交流、旅游业蓬勃发展。江、浙、沪地区外国独资、合资企业数量增多,与国际人员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现象已经成为苏州本地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众多的跨文化交际中,一些人员出现文化误解,或者表现出不自信,降低了交际的效益,直接的后果往往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苏州大学作为本地的人才高地,有责任、有条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文化、教育、经济活动,我们的课程也应适应这社会需要,帮助学生通过知识的获取、情感的开放和技能的培养形成以自我文化又和他国文化保持一定距离的跨文化意识,也就是说一种能以局外者的眼光看待自己文化的能力;局内者的眼光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对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怀有好奇、开放和宽容的态度。从而在国际交往中提高交际的效益,提升个人的自信心。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学期作业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法综合进行教学。课堂语言为英语。采用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探讨理论。参插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的活动方式,进行情景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另外有录音、录像供学生观摩讨论。学期作业的形式是一篇千字以上的论文,内容是运用学到的某些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概念对现实生活案例、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阐释、分析、比较和反思。学生必须自己选题、规划。文章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教师的工作是建议、修改、监督和评估,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完成学期论文。 该课程有两个网站:一个是在外国语学院服务器上的课程资源网站,网站上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度表、备课教案,另设有通知板、网上跨文化交际咖啡俱乐部、学习工具等帮助学生完成科目的服务性网站。另一个网站是新浪博客上的学期作业网站。所有学生的学期作业从开题、大纲创建开始,就直接与课程教师、同班同学见面。所以,学生论文的完成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地修改、同学建议、学生本人反馈、修正的过程,直至最后作业完成。 此外,该课程联系了国外大学跨文化交际专业的师生,进行网络实时联合授课,每学期四次,让师生们有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体验。 此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发挥教师的主动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外语专业人才。 考试方式: 学期论文(70%)(课本内容)+平时成绩(30%)(上课讨论发言、出勤率、网上参与率) 第一课Communication in Global Village 课时:第一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1.L.S.Ha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近20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交际为特征的。 2.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 3.Edwar Hall《无声的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奠基之作。 4.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5.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 6.70年代影响最大的书籍是《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7.Jenny Thomas《跨文化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 8.前苏联的跨文化交际学主要表现在国情语言学方面。 9.传播种类:(1)人类传播①社会传播A交集传播B组织传播C大众传播②非社会传播(2)非人类传播 10.早期影响最大的传播模式是Harold Lasswell提出的5w模式。即who、say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rffects。 11.1949年Claude Shannon和Warren Weaver共同提出了线性模式,增加了“噪音”(干扰因素),把媒介分解。 12.50年代,Charles Osgood和Wilbur Schramm提出循环式的模式,加入“反馈”。 13.社会学家Jack Lyle与M.Lyle把传播过程看作是社会过程之一,特点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环境中考察。 14.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 15.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基于对印第安语的研究。 16.red caipet treatment用红毯接待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red flags提高警惕预防出事的状况in the red赤字 17.politics—“中性”含贬义,为争权夺利不惜采取各种手段的意思;政治—“中性”,实际用时有褒义。 18.intellectual—致力于研究的人,衍生出纸上谈兵的贬义;知识分子—受过大学教育的脑力劳动者。 19.peasant—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 20.dragon—表示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战争的旗帜,形容人指飞扬跋扈令人讨厌;龙—用于好的意思。 21.phoenix—“再生”、“复活”;凤凰—天下太平,有圣德的人。 22.owl—智慧的鸟,比喻人聪明;猫头鹰—不详之鸟。 23.peacock—通常是贬义,含有骄傲、炫耀、洋洋得意的意思;孔雀—吉祥的象征,大吉大利。 24.dog—中性褒义的情况多;狗—一般用于贬义。 25.Cinderella(灰姑娘)泛指不受重视的人或部门或指有才干但一时未被赏识的人。 26.Shylock(夏洛克)指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 27.to meet one’s Waterloo遭到决定性失败 28.Catch-22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29.韩国人写文章—归纳法;美国人写文章—演绎法。 30.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桥式”,直接明白地传达给对方。 31.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垫脚石式”,采取迂回、隐含的手法。 32.非语言交际的特点:(1)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2)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3)有连续性的(4)一部分是本能,一部分是后天习得(5)信息右脑处理 33.阿拉伯人在讲话时总是盯着对方的眼睛。 34.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中国指杀头,英国指吃饱了。 35.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广东指感谢,北方表示不耐烦。 36.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伸出拇指(thunb a ride)表示希望搭车。 37.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let’s keep our fingers crossed.)表示希望某事成功。 38.手兜起来,放在耳后,表示听不见或听不清楚。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试题

1.Thre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have made intercultural contact more pervasive (无处不在), they are .(D ) A. new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B. changes in the world’s population C. a shift in the world’s economic arena D. A, B and C 2.___C___ has evolved that lets societies share cultural experiences with one another as films are produced and shown around the world. A. Show business B. I.T. C. international film industry D. Mass media 3.__A____ in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they have been profoundly affected by population and immigration increases, are a primary setting for domestic intercultural contact. A. Schools B. Community C. Workplace D. club 4.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single definition of human communication because__D____. A. the complex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B. the issue of intentionality C. the issue of unintentionality D. A, B and C 5. To Reusch and Bateson, communication often takes place __A___. A. without awareness B. consciously C. intentionally D. deliberately 6. Which of the statements of communication is not true? D A. Communication is dynamic https://www.doczj.com/doc/bd16824849.html,munication is symbolic https://www.doczj.com/doc/bd16824849.html,munication is Interpretive D. Communication is static 7. Communication has a consequence means that ___D___. A. Communication is irreversible B.Our response to message does not have to be immediate C. The nature of our responses to messages is rooted in our culture D. A, B and C 8. Which of the item is not the basic component of culture? C A. Values B. Emotions C. Personality D. Attitudes 9. We learn our culture not through __D______. A. proverbs B. art C. mass media D. self-taught 10.Although many aspects of culture are subject to change, the _B______ of a culture resists major alterations. A. history B. the deep structure C. background D. tradition 11. ___C___ is at the cor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sender B. receiver C. culture D. language 12. Although cultures change through several mechanism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tem is not the three most common ones.C A. Diffusion B. Acculturation C. Invention D. Innovation 13.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tasks for foreigners in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is learning the _____A____ and ________ in which they are used. A. different styles, the contexts B. grammar, accent C. different styles, the speech acts D. vocabulary, the pronunciation 14. Language is accompanied by a continuous flow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which involves not only ____ but also ____ and _____.B A. the tone, gaze, posture B. the voice, the face, the body C. the pitch, gaze, gesture D. the pace, the distance, touch 15. ___B__ is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organizing, and interpreting sensory data in a way that enables us to make sense of our physical and social world. A. Interpretation B. Perception C. Analysis D. Understanding

(完整版)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翻译1-10单元

1 Translation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由于彼此所处地域、意识形态、容貌服饰和行为举止上存在的差异,而长久无法互相理解、无法和睦相处。在这种情况下,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得以形成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遭受的许多挫折,既是个人的,又是全球性的;人类历史进程总是充满了个人间的直接冲突和民族间的误解——从骂骂咧咧到孤立主义直至到武装冲突,大大小小争端不绝。 很显然,文化间以及亚文化间的交往比以前多了,这迫切要求我们共同努力,去理解有着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们,并与之和睦相处。通过加深认识和理解,我们能够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同的人们和平共处;这不但有益于我们周遭环境的安定,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因素。 2 Translation 文化有时候被称为我们的心智程序,我们“头脑的软件”。但是,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这个用电脑所做的类比,把文化看作是支持运行的操作环境。文化就像电脑使用的DOS或者Unix或者“视窗”(Windows)等操作系统一样,使我们能在各种各样的实际应用中处理信息。用“视窗”这个比喻来描述文化似乎也很有吸引力。文化就是我们心灵的视窗,透过它我们审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社会中不同个体的视窗是不大一样的,但都有着一些重要的共同特征。 文化就好像是鱼畅游于其中的水一般,人们想当然地把文化看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而很少去研究它。文化存在于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之中,文化对于我们了解我们自身之为何物是必不可少的,就正如生命离不开空气一样。文化是特定群体的共有财产,而不单是个体的特征。社会按照文化设定的程序运作,这种程序来自于相似的生活体验以及对这种生活体验之含义的相似阐释。 如果文化是一种心智程序,那么它也是现实的心灵地图。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开始,文化就告诉我们应该看重什么、偏好什么、规避什么和做些什么,文化还告诉我们事物应该是什么样。文化为我们提供超越个体经验可能的理想典范,帮助我们决定应该优先考虑的人或事。文化为我们建立起行为准则,并视遵守这些准则的行为为正当、合法。 3 Translation 43

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单元知识点梳理

Unit 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need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 technology;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Glob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Changes in immigration patterns major socio-cultural elements influence communication are: cultural values; worldview(religion); social organization(family and state). behavior: gestures, po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eye contact and gaze, touch (Chinese people are reluctant to express their disproval openly for fear of making others lose face.) 4. Six stumbling block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Assumption of similarities (2)Language differences (3)Nonverbal misinterpretations (4)Preconception and stereotypes先入之见刻板印象 (5)Tendency to evaluate (6)High anxiety Unit 2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1.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Culture is learned; Culture is a set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 学时:36 学分:2 课程内容: 《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介绍并作对比研究, 授课内容主要涉及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话题。该课程有助于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说明 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 人们往往忽视文化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未能顾及交际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内学者认识到外语教学必须引进文化知识的对比,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更好地与外国人沟通, 减少和避免误解。该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更有效地与外国人进行交际,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2、教学对象 全校本科学生 3、教学目的 该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 从而使其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操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该课程授课形式以讲解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教师的讲授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 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表层上很容易识别,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却需追根溯源。东西方在历史,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则是造成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不解的主要原因,也是该课程的难点。 4、教学要求: 该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涉及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关于文化的定义和模式,基础理论,

比如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该课程还讨论语言交际中的具体问题,比如介绍与问候,词语的使用,非言语交际,价值观念,对时间,空间的看法,对教育,工作的态度, 人际间的关系, 家庭观念,以及文化冲突,文化休克等问题。最后能考试合格。 5、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安排(总学时:36) 6、各章节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举例说明中国人与英美人士交际中存在的误解或问题。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交际失败的深层原因不只是语言问题,而是价值观念,经济基础,道德观念等因素在起作用。

跨文化交际重点梳理.docx

重点 1 Definition of culture Culture is the total accumulation of beliefs, customs, values,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that are shared, learned and passed through the generations in an identifiable group of people. 重点 2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10) 1、Culture is shared Culture is a system of shared values beliefs or patterns of behaviors held in a group ,organization or society. It is not property of any individual. 2、culture is cumulative Human beliefs, arts etc. are results of many generations. Every generations can discover the new things. The new knowledge are added to what was learned in previous generations. 3、culture is learned Culture is not inherent with any people. Culture can not be genetically and automatically passed down from

《跨文化交际》_名词解释

1.Globalization is considered as a process of increasing involvmen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 经济学视角中的全球化表现为不断增加的国际商务往来过程。 2.Macroculture:The term macroculture implies losing ethnic differences and forming one large society. 宏观文化意味着种族差异的消失和一个大社会的形成。 3.Melting pot means a sociocultural assimilation of peop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nationlities. 熔炉:不同背景和国籍的人们之间的社会文化的同化。 4.Microcultures:cultures within cultures 微观文化:文化中的文化 5.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se culture perceptions and symbol systems are distinct enough to alter the communication event. 跨文化交际:指拥有不同文化认知和符号体系的人文之间进行的交际。 Chapter 1 6.Culture is a learned set of shared interpretations about beliefs,values,and norms,which affect the behavior of a relatively large group of people. 文化是习得的一套关于信仰,价值观,规范的公认的解释,这些信仰,价值观,规范对相当大人类群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7.Culture identity refers to one’s sense of belonging to a particular culture or ethnic group. 文化身份:指有意识地把自己归为某一特定文化或种族群体。 8.Subculture are formed by groups of people possessing characteristic traits that set apart and distinguish them from others within a larger society or dominant culture. 亚文化:具有能在更大的一个社会范围内或主流文化中使自己有别于他人的特点的人类群体所形成的文化。 9.Subgroup are groups with the dominant culture does not agree and with which it has communication problems. 亚群体:与主流文化不一致,并与主流文化有交际障碍的交际群体。 10.Rules may refers to socially agreed-on behavior or to individual guidelines for behavior. 规则:社会认同的行为或行为的个体原则。 11.Norms are culturally ingrained principles of correct and incorrect behaviors which, if broken carry a form of overt or covert penalty. 规范指的是正确和不正确行为根深蒂固的文化原则,这种不正确的行为一旦发生,就意味着一种显性或隐性的处罚。 Chapter 2 12.Enculturation is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you go through to adapt to your society. 社会文化适应:人们学习适应自己所在社会的文化的社会化过程。 13.Acculturation refers to an individual’s learning and adopting the norms and values of the new host culture. 文化适应:人们学习适应新文化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 14.分隔和隔离separation and segregation refer to maintaining one’s original culture and not participating in the new culture. 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保留了原有文化,完全没有接受和习得新文化。 15.融合Integration takes place when individual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ew culture

(完整word版)跨文化交际英文案例

Case 1 Girl-ness As a visiting professor in an American university, Zhang Hua was invited to give a lecture to a group of American students. He talked about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During the question-and-answer period after the lecture, one female s tudent asked a question that surprised Zhang Hua. “When you talked about female students, you referred to them as girls. Why?” “Because they are girls. That’s what they are called,” Zhang Hua tried to answer, but he knew he did not really understand the in tent of the question. “ I don’t quite understand your question, I’m afraid.” “In the States, we call ourselves ‘ women’ if we’re old enough to go to the university. Calling us ‘girls’ is insulting.” Do Chines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refer to be called women? Case 2 Many years ago, a Chinese man showed a photo of his wife to some American visitors. Out of courtesy, they all said,” She is very beautiful.” Also out of courtesy, the man replied with what he would have done in Chinese under the circumstance,” Where! Where!” Quite taken aback, nobody said anything for a moment, until the most ingenious one among the visitors, taking another look at the photo, said, “Oh, everywhere!” What did the Chinese intend to mean by replying with “ Where! Where!”? Case 1 Girl-ness As a visiting professor in an American university, Zhang Hua was invited to give a lecture to a group of American students. He talked about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During the question-and-answer period after the lecture, one female student asked a question that surprised Zhang Hua. “When you talked about female students, you referred

《跨文化交际》1复习要点

《跨文化交际》复习要点 1.What levels does communication mainly include ? 2.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high-contextual countries /people, and the low-contextual countries? 3.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human nature? 4.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Americans separate individuals? 5.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formation of an English name? 6. What customs should we follow when we we are visiting our American friends ? 7. How to react to American compliments? How to begin English compliments and Chinese compliments? (“I”\”You”) 8. What conversational topics can we discuss when we are communicating with westerners? 9.How do Americans and Chinese accept/refuse gifts ? 10.How do Americans and Chinese make friends activities (Americans); personal relationship (Chinese) 11.Is it true that people from South America, Arab countries, and many Asian countries have a smaller personal territory than do people from North America, Britain, Germany? (“bubble” of space (territory). https://www.doczj.com/doc/bd16824849.html, the four kinds of “distance between certain

跨文化交际要点整理

1. Culture: All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things created by man. 2.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feelings between a sender and a receiver. 3. Intercultural/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of any two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countries or within a country. 4.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Usually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mbers of the same culture. 5.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ability / skills required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6. Racial, ethnic,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races, ethnic groups or nations. 7. Contact, encounter, interaction, exchange, dialog, negotiation, etc. Culture The total sum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created by the manki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literature, art, science,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education, traditions and customs, etc.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1) Culture is learned: (2) Culture is dynamic and adaptive: (3) Culture is pervasive (传遍): (4) Culture is interrelated: Spring Festival (5) Culture is largely invisible: (6) Culture is ethnocentric:种族优越感 Cultural identity:One’s sense of belonging to a particular culture or ethnic group. intercultural identity:One’s sense of belonging to more than one particular culture or ethnic group in an intercultural situation. Types of intercultural identity /acculturation (1) Assimilation 融入型: Breaking away from one’s ethnic culture and trying to identify with the dominant culture; (2) Integration 融合型: Maintaining contact with the dominant culture while retaining the core values of one’s ethnic culture; (3) Separation 分离型: Adhering to one’s ethnic culture and shunning the dominant culture in the foreign environment; (4) Marginalization 边缘型: Alienated from and unidentified with either one’s ethnic culture or the dominant culture.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between a sender and a receiver. Ingredients/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Source:The source is the person with an idea he or she desires to communicate. Encoding:Encoding is the process of putting an idea into a symbol. Message:The term message identifies the encoded thought. Encoding is the process, the verb; the message is the resulting object. Channel:The term channel is used technically to refer to the means by which the encoded message is transmitted. The channel or medium, then, may be pri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