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药分离工程-总

制药分离工程-总

制药分离工程-总
制药分离工程-总

第二章固液萃取(浸取)

1、浸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浸润、渗透阶段;解吸、溶解阶段;扩散、置换阶段。

2、浸取溶剂的选择原则?

答:a、对溶质的溶解度足够大,以节省溶剂用量;b、与溶质之间有足够大的沸点差,以便于容易采用蒸馏等方法回收利用;c、溶质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大和黏度小;d、价廉易得,无毒,腐蚀性小。

3、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

答:(1)药材的粒度:过细的粉末在浸出时虽能提高其浸出效果,但吸附作用亦增强,因而使扩散速率受到影响;(2)浸取的温度;(3)溶剂的用量及提取次数;(4)浸取的时间;(5)浓度差;(6)溶剂的pH值;(7)浸取的压力。

4、超声波的作用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

答:作用机制:(1)超声波热学机理:和其他形式的能一样,超声波也会转化成热能,生成的热能多少取决于介质对超声波的吸收,吸收的能量大部分或全部转化成热能,从而导致组织温度升高,超声波用于浸取时可以在瞬间使溶液内部温度升高,加速有效成分的溶解。(2)超声波机械机制:超声波的机械作用主要是辐射压强和超声压强引起的。辐射压强可能引起两种效应,其一是简单的骚动效应,其二是在溶剂和悬浮体之间出现摩擦。这种骚动可使蛋白质变性,细胞组织变形。而辐射压将给予溶剂和悬浮体以不同的加速度,即溶剂分子的速度远大于悬浮体的速度,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摩擦,这力量足以断开两碳原子之键,使生物分子解聚。(3)超声波空化效应:由于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在液体里,当液体处于稀疏状态下时,液体会被撕裂成很多小的空穴,这些空穴一瞬间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的瞬间压力,即为空化效应。由于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产生极大的压力造成被粉碎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的破碎,而且整个破碎过程在瞬间完成;同时,超声波产生的振动作用增强了溶剂的湍流强度及相接触面积,加快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及溶解,从而强化了传质,有利于胞内有效成分的提取。

主要影响因素:超声波的频率、强度、溶剂(张力、黏度、蒸气压)、系统静压及液体中气体种类及含量等。

5、微波的作用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

答:微波是指介于1mm到1m范围(相对频率为300-300000MHZ)的电磁波,介于红外与无线电波之间,微波以直线方式传播,并具有反射、折射、衍射等光学特性;大多数良导体能够反射微波不吸收,绝缘体可穿透并部分反射微波,通常对微波吸收较少,而介质如水、极性溶剂等则具有吸收,穿透和反射微波的性质。

特点:(1)体热源瞬间加热(2)热惯性小(3)反射性和透射性

作用机制:一方面是利用微波透过萃取剂到达物料内部,由于物料腺细胞系统含水量高,水分子吸收微波能,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能快速被加热,使胞内温度迅速升高,液态水气化产生的压力将细胞膜和细胞壁冲破,形成微小的孔洞,进一步加热,导致细胞内部和细胞壁水分减少,细胞收缩,表面出现裂纹。孔洞或裂纹的存在使胞外溶剂容易进入细胞内,溶解并释放出胞内有效成分,再扩散到萃取剂中。另一方面,在固液萃取过程中,固体表面的液膜通常是由极性强的萃取剂组成,在微波辐射作用下,强极性分子将瞬时极化,并以高速作极性交换运动,这就可能对液膜层产生一定的微观扰动影响,使附在固相周围的液膜变薄,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结合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从而使固液浸取的扩散过程所受的阻力减小,促进扩散过程的进行。

主要影响因素:(1)萃取剂的选择(不能用非极性溶剂)(2)PH值的影响(3)物料中水含量的影响(适量的水)(4)微波剂量的影响(5)萃取时间的影响(6)基体物质的影响

第四章超临界流体萃取

1.什么是超临界流体

答:一种流体(气体或液体),当其温度和压力均超过其相应的临界点值,则称该状态下的流体为超临界流体。

2.超临界流体的特征?

答:(1)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2)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其黏度接近于气体(3)当流体状态接近于临界区时,蒸发热会急剧下降,至临界点处则气-液相界面消失,蒸发焓为零,比热容也变为无限大(4)流体在其临界点附近的压力或温度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流体密度相当大的变化,从而使溶质在流体中的溶解度也产生相当大的变化。

3.超临界流体萃取特征?

答:(1)兼具精馏和液-液萃取的特点(2)操作参数易于控制(3)溶剂可循环使用(4)特别适合于分离热敏性物质,且能实现无溶剂残留

4.超临界二氧化碳特征

答:(1)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接近于室温(31.1℃),按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的通常萃取条件选择适宜的对比温度(Tr=1.0~1.4)区域可知,该操作温度范围适合于分离热敏性物质,可防止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降解,使高沸点、低挥发度、易热解的物质远在其沸点之下萃取出来(2)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7.38MPA)处于中等压力,按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的通常萃取条件选择适宜的对比压力(Pr=1~6)区域可知,就目前工业水平其超临界状态一般易于达到(3)二氧化碳具有无毒、无味、不燃、不腐蚀、价格便宜、易于精致、易于回收等优点,因而,SC-CO2萃取无溶剂残留问题,属于环境无害工艺(4)SC-CO2还具有抗氧化灭菌的作用,有利于保证和提高天然物产品的质量

5.夹带剂特点,作用

答:特点:(1)在萃取段中,夹带剂与溶质的相互作用能改善溶质的溶解度和选择性(2)在溶剂分离段,夹带剂与超临界溶剂应能较易分离,同时夹带剂应与目标产物也能较易分离(3)夹带剂无毒,不对原料和药品造成污染

作用:(1)可以大大增加被分离组分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2)在加入与溶质起特定作用的适宜夹带剂时,可使该溶质的选择性(或分离因子)大大提高

6.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构成部分

答:升压装置,换热器,萃取器,降压阀,分离器

7.超临界流体萃取传质因素影响

答: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溶剂与物料的流量比、溶剂流速

(1)提高温度可增大溶质蒸汽压,从而利于一高其挥发度和扩散能力及提供待萃溶质克服其解离时动能势垒必须的热能,但会降低超临界流体密度而减少其萃取能力,温度太高还会使热敏物质产生降解(2)恒定温度下压力的提高会增加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从而提高超临界流体的萃取能力,但压力受设备条件的限制(3)适当增加流速和超临界流体溶剂与原料比会提高传质速率,但流速过快会使萃取溶剂停留时间过短造成与被萃取物的接触时间减少(4)超临界萃取是一种典型的高溶剂/进料比、高空速和低粘度下的操作,凡是能增加溶剂扩散系数,减少扩散距离和消除扩散障碍的措施都会增加传质速率

第五章反胶团萃取与双水相萃取

1.反胶团的推动力

答:(1)静电作用力:在反胶团萃取体系中,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都是带电的分子,因此静电互相作用是萃取过程的一种主要推动力,随着PH的改变,被萃取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性质和带电量是不同的,因此,对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团体系,萃取只发生在水溶液

的PH>PI时,此时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极性头间相互吸引。(2)空间位阻效应:反胶团水池的物理性能(大小、形状)及其中水的活度是可以用Wo的变化来调节的,并且会影响大分子如蛋白质的增溶或排斥,达到选择性萃取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位阻效应。随着Wo的降低,反胶团直径减小,空间位阻作用增大,蛋白质萃取率也减少。实际上,似乎存在一个临界水含量W临,当Wo>W临,含水含量对蛋白质萃取率影响很小,蛋白质的反胶团萃取过程的推动力可以认为主要是静电作用力。随着蛋白质分子量的增大,空间位阻作用增大,蛋白质的分配系数(溶解率)下降。

2.反胶团萃取主要影响因素

答:(1)水相PH值的影响:水相的PH值决定了蛋白质表面电荷的状态,从而对萃取过程造成影响。当蛋白质所带电荷与反胶团内表面电荷,也就是表面活性剂极性基团所带的电荷性质相反时,由于静电引力,可使蛋白质溶于反胶团中。相反,当PH>PI时,由于静电斥力,使融入反胶团的蛋白质反向萃取出来,实现了蛋白质的反萃取

(2)离子种类和强度的影响:①离子强度增大后,反胶团内表面的双电层变薄,减弱了蛋白质与反胶团内表面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从而减少了蛋白质的溶解度②反胶团内表面的双电层变薄后,也减弱了表面活性剂极性基团之间的斥力,使反胶团变小,使蛋白质不能进入其中③离子强度增加时,增大了离子向反胶团内水池迁移并取代其中蛋白质的倾向,蛋白质从反胶团内再被盐析出来④盐与蛋白质或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溶解性能,盐的浓度越高,其影响就越大

(3)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的影响: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可用于形成反胶团,关键是应从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机理出发,选用有利于增强蛋白质表面电荷与反胶团内表面电荷间的静电作用和增加反胶团大小的表面活性剂。增大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可增加反胶团的数量,增大对蛋白质的溶解能力

(4)溶解体系的影响:溶剂的性质,尤其是极性,对反胶团的形成和大小都有很大的影响。常用溶剂:烷烃类,四氯化碳,氯仿,有时也添加助溶剂,如醇类来调节溶剂体系的极性,改变反胶团大小,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

3.什么是双水相,主要在制药中分离的对象

答:双水相体系(A TPS)是指某些有机物之间或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在水中以适当的浓度溶解后形成互不相溶的两相或多相水相体系。

分离对象:(1)生物工程技术中物质的提取和纯化:应用于蛋白质,生物酶,菌体,细胞器和亲水性生物大分子以及氨基酸,抗生素等生物小分子物质的分离、纯化;(2)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3)稀有金属/贵金属分离

4.双水相萃取中双节线含义,临界点含义

答:双节线:在双水相体系相图中把均匀区与两相区分开的曲线

临界点:体系其他组分高聚物和盐或两高聚物总量达到临界值时的总值。

5.双水相萃取原理

答:双水相萃取与水-有机相常去原理相似,都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但体系的性质不同。当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和各种力(如憎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的存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上相和下相进行选择性分配,这种分配关系与常规的萃取分配关系相比,表现出更大或更小的分配系数。

6.双水相萃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高聚物的分子量:在高聚物浓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降低该高聚物的分子量,被分配的可溶性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或核酸,或颗粒如细胞碎片和细胞器,将更多的分配与该相(2)高聚物浓度——界面张力的影响:当成相系统的总浓度增大时,系统远离临界点,细线长度增加,两相性质的差别增大,界面张力也随着增大,蛋白质分子的分配系数将偏离临

界点处的值,蛋白质越容易分配于其中的一相;(3)盐类:由于盐的正、负离子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两相间形成电势差,从而影响带电生物大分子的分配。加入适当的盐类可大大促进带相反电荷的两种蛋白质的分离;(4)pH值:第一pH会影响蛋白质分子中可解离基团的离解度,因而改变蛋白质所带的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这是与蛋白质的等电点有关的;第二,pH影响磷酸盐的离解程度,从而改变H2PO4-和HPO42-之间的比例,进而影响相间电位差;(5)温度:温度影响双水相系统的相图,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分配系数。

第九章吸附

1、吸附的类型?物理和化学吸附的基本原理?

答:(1)根据操作方式不同分为:变温吸附分离、变压吸附分离、变浓度吸附分离、色谱吸附分离和循环吸附分离技术。(2)按照作用力的本质即按照吸附剂和吸附质的吸附作用不同,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交换吸附。

物理吸附的原理:①选择性吸附:范德华力;②分子筛效应:大分子被排斥,小分子被吸附;

③通过微孔的扩散:利用扩散速率的差异反复作用;④微孔中的凝聚

化学吸附原理:固体表面原子的价态未完全被饱和,还有剩余的成键能力,导致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吸附作用。

交换吸附原理:吸附剂表面如果由极性分子或者离子组成,则会吸引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形成双电层,同时在吸附剂与溶液之间发生离子交换。

2.常用吸附剂:①活性炭(非极性吸附剂)②硅胶(极性吸附剂)③氧化铝④聚合物吸附剂

⑤沸石

3、表征吸附剂性能的参数有哪些?哪些能对选择性产生重要影响?

答:(1)比表面积:物理吸附通常只发生在固体表面分子直径级的厚度区域内,单位面积固体表面的吸附量非常小,因此作为工业用的吸附剂,必须有足够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是吸附剂最重要的性质之一。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

(2)孔径和孔径分布:孔径的大小及其分布对吸附剂的选择性影响很大。孔径分布是指各种大小的孔体积在总孔体积中所占的比例。如果吸附剂的孔径分布很窄(如沸石分子筛),其选择性吸附性能就强。通常的吸附剂都具有较宽的孔径分布。

(3)颗粒尺寸和分布:主要影响吸附剂表面利用率;还影响吸附剂在操作中用的流体的流动性。吸附剂颗粒的尺寸应尽可能小,以增大外扩散传质表面,缩短粒内扩散的路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求颗粒尺寸均一,这样可使所有颗粒的粒内扩散时间相同,以达到颗粒群体的最大吸附效能。(4)密度;(5)孔隙率;(6)吸附容量。

孔径和孔径分布对选择性有重要影响。

4.什么是吸附平衡?

答:吸附过程达到平衡时吸附率和解析率相等。

5吸附传质的机理及包括哪些过程?

机理:固体表面分子或原子所处的状态不同于固体内部分子或原子所处的状态。固体内部分子或原子受到的作用力总和为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而界面上的分子同时受到不相等的来自两相的分子的作用力,因此界面分子所受到的力是不对称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固体内部,即处于表面层的固相分子始终受到指向固体内部的力的作用,能从外界吸附分子、原子或离子,并在其表面形成多分子层或单分子层。

吸附传质的过程:①颗粒外部扩散(简称外扩散,又称膜扩散)阶段。吸附质从主体相中扩散到吸附剂外表面上②空隙扩散阶段(简称内扩散),吸附质从吸附剂外表面通过吸附剂孔隙继续向吸附活性中心扩散。③吸附反应阶段,吸附质被吸附到吸附剂孔隙内表面的活性中心上。

6.吸附操作间歇操作过程?

答吸附间歇操作步骤:吸附-解吸-清洗。流化床:吸附操作时料液从床底以较高的流速循环输入,使固相产生流化,同时料液中的溶质在固相上发生吸附或离子交换过程。固定床:在吸附阶段,被处理的物料不断地流过吸附剂床层,被吸附的组分留在床层中,其余组分从塔中流出;当床层的吸附剂达到饱和时,吸附过程停止,进行解吸操作,用升温.减压或置换等方法将被吸附的组分洗脱下来,使吸附床层完全再生。

7、什么是固定床?穿透的含义?

答:固定床吸附设备主要是内部填充吸附剂颗粒的柱式吸附塔,料液连续的从吸附塔的一端流入,溶质被吸附剂吸附后,从吸附塔的另一端流出。

穿透:在固定床吸附过程中,流出液中出现溶质即为穿透。

第十章离子交换

1.离子交换的基本概念及离子交换树脂的构成部分?

答:概念:能够解离的不溶性固体物质与溶液接触时,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离子交换剂:一种带有可交换离子的不溶性固体。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活性交换基团的不溶性高分子共聚物,由惰性骨架,固定基团,可交换离子构成。其主体骨架由高分子碳链构成,是一种三维的海绵不规则网状结构;连接在骨架上的功能基团;活性基团所携带的相反电荷的离子(可交换离子)。特点:树脂无毒性,且可反复再生使用。

2.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有哪些?

答:(1)强酸性阳离子树脂:连有磺酸基-SO3H,酸性相当硫酸,类似于固体硫酸,吸水性;全PH范围内使用;再生:用过量的稀酸(2)弱酸性阳离子树脂:带有-COOH 、–ASO3H2 –SeO3H2基团;使用范围:PH>7;溶液PH越高,弱酸性树脂的交换容量就越高;再生:一般PH>7用水冲洗;(3)强碱性阴离子树脂:性质:类似于强碱;全PH范围使用;氯型树脂的耐热性较好;(4)弱碱性阴离子树脂:ph<7时使用;ph越低,交换能力越大;再生:通过水温调节或弱碱性调节或直接用水(5)螯合树脂,(6)两性树脂,(7)蛇笼树脂,(8)氧化-还原树脂。

3.离子交换原理是基于哪些反应?

中和反应;中性盐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4.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理化性质?

⑴外观:大多数树脂是球形,直径0.2~1.2mm,还有的是棒状,球棒状。(球形的优点:增大比表面积,提高机械强度,减少流体阻力。普通凝胶型树脂是透明的球珠,大孔树脂是不透明的雾状球珠)

⑵密度:湿视密度又称堆积密度:一般为0.6~0.85g/ml。湿真密度:一般为1.1~1.4g/ml。(湿视密度:树脂在交换柱中堆积时单位体积湿树脂的重量g/ml;湿真密度:单位体积湿树脂的重量,活性基团越多,该值越大)在混合床,应尽量选择湿真密度差值比较大的两种树脂。

⑶膨胀度:渗透压达到平衡时的膨胀度最大。通过测定膨胀前后树脂的体积比,即可算出膨胀率。

⑷交联度:交联度越大,树脂越坚固,在水中不易溶胀;而交联度减少,树脂变得柔软,容易膨胀

⑸交换容量:是一定数量的离子交换树脂所带有的可交换基团或者可交换离子的数量

⑹滴定曲线:以每克干离子交换剂加入的NaOH( HCl)为横坐标,以平衡PH为纵坐标:强酸(或强碱)性离子交换剂的滴定曲线起始是平行的,到达某一点后,突然升高(或降低),表明在该点交换剂上的交换基团以被碱(或酸)完全饱和;弱酸(或弱碱)性离子交换剂的滴定曲线逐渐上升,无水平部分。(利用滴定曲线的转折点,可以估算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根据转折点的数目,可推算不同交换基团的数目)

(7)稳定性:①化学稳定性,苯乙烯磺酸树脂对各种有机溶剂、强酸、强碱等比较稳定,

可长期耐受饱和氨水,高锰酸钾,硝酸及温热氢氧化钠等溶液。且不发生明显破坏;低交联度的阴树脂在碱液中长期浸泡容易降解而遭到破坏,而羟型阴树脂的稳定性较差,因此通常转化为氯型存放②热稳定性:干燥的树脂受热易降解破坏

(8)机械强度:测定机械强度时通常将离子交换树脂先经过酸,碱溶液处理后,再将一定量的树脂置于球磨机或振荡筛机中撞击、磨损后取出过筛,以完好树脂的重量百分率来表示机械强度。商品树脂的机械强度通常规定在90%以上,处理抗生素时则要求在95%以上。

5.交换树脂的基本原则?

①体系总的电中性原则②很多离子交换过程是化学反应的过程,因此按照化学计量进行,通常交换容量与反离子的性质无关③离子交换过程几乎都是可逆的④离子交换是速率控制过程,通常由穿过交换剂外表面液膜的外扩散或在交换剂颗粒内部的内扩散过程来控制。

6.离子交换的质量传递

答:离子交换过程一般包含下列步骤:

①液相中的反离子从溶液主体扩散到树脂颗粒的外表面,称为膜扩散或外扩散;

②反离子从颗粒外表面经树脂微孔扩散到内表面的活性基团上,称为颗粒扩散或内扩散;

③反离子A与树脂上离子B在活性基团上进行反离子的交换反应;(速度最快)

④被解吸的离子B自树脂内部扩散到树脂外表面;

⑤离子再从树脂外表面扩散到溶液中。

第十一章色谱分离工程

1、色谱分离的特点?

答:(1)应用范围广;(2)分离效率高;(3)操作模式多样;(4)高灵敏度在线检测;(5)样品用量少。

2、色谱分离过程的实质是溶质在不互溶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的一种连续多次的交换过程,它借溶质在两相间分配行为的差异而使不同的溶质分离。不同组分在色谱过程中分离情况首先取决于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亲和力等是否有差异。

3、色谱分离过程的原理:含A、B、C组分的混合物随流动相一起进入色谱柱,在流动过程中,各溶质组分在固定相(色谱柱中填料)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分配系数小的组分A不易被固定相滞留,较早流出色谱柱;分配系数大的组分C在固定相上滞留时间长,较晚流出色谱柱。即混合物中各组分按其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不同先后流出色谱柱而得到分离。

4、色谱按分离原理分为哪几类?原理各是什么?

答:按分离原理分为(1)分子排阻色谱或凝胶过滤色谱(SEC或GC):SEC是以凝胶为固定相,一种根据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凝胶具有一定范围的孔尺寸,大分子进不去而先流出色谱柱,小分子后流出色谱柱,进而将混合组分得以分离。在用水作为流动相时又称为凝胶过滤色谱。(2)离子交换色谱(IEC):以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根据各种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不同,而在色谱柱上分离成不连续的谱带,一次洗脱流出色谱柱。(3)疏水作用色谱(HIC):以表面偶联弱疏水性基团(疏水性配基)的疏水性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4)亲和色谱(AC):以亲和吸附剂为固定相,利用蛋白质分子和适当的配位体能相互作用的生物化学特性进行分离。

5、分配系数的定义是:K=Cs/Cm,式中,C为溶质的浓度,mol/L;下标s为静止相或固

定相,下标m为移动相。

峰宽w:色谱峰拐点处的两条切线与基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半峰宽W1/2:峰高一半处对应的峰宽。

峰面积A:指色谱曲线与基线间包围的面积。

峰高h:指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的检测信号,即色谱封顶至基线的距离。

分离度:相邻色谱峰封顶之间的距离除以此二色谱峰的平均宽度。峰的宽度是以基线宽度定义,用W b表示。分离度用R表示:R=(t r2-t r1)/0.5(W b1+W b2)=2△t r/(W b1+W b2),一般将R≥1作为色谱能较好分离的判据。

理论塔板数N:N=5.54(t R/W1/2)2=16(t R/W)2

保留时间: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样品的浓度极大值所需的时间,用t r表示。

死体积: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分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死时间:不被固定相滞留的组分,从进样到出现第一个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均用t m表示。

死时间不只是经过色谱柱的时间,还包括经过进样口和检测器所需的时间,这部分对分离不起直接作用的死时间又称柱外死时间,一般应尽量减小柱外死时间。

色谱法:以试样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溶解、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或其他亲和作用的差异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分离分析方法。

6、色谱柱装填技术

色谱柱装填方法一般有五种:高压匀浆填充,干法填充,径向压缩法,轴向压缩法,环形压缩技术。

色谱柱是色谱技术的核心,其性能主要依赖于:色谱柱填充技术、柱设计和生产

柱设计是影响色谱柱性能的关键因素。因为柱设计直接影响到能否在色谱柱中形成液体的平推流式分布。

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经过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

广义的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牛物等生物体中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

一般由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

程制得(称全合成),或由已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对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和物理

要系指“人工合成药”或从“天然药物”提取得到的化合物;中药则以天然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为主。中药具有明显的特点,其形、色、气、味,寒热、温、凉,升、降、沉、浮是中医几千年来解释中药药性的依据。

以液态溶剂为萃取剂,而被处理的原料为固体的操作。

应。

通过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如离子交换或络合反应等)生成复合分子实

指起主要药效的物质。

指本身无效甚至有害的成分。

指本身没有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

在静止条件下,完全由于溶质分子浓度不同而进行的扩散。

指一定数目的溶剂分子较牢固地结合在溶质质点上。

下又要容易分解的物质。

指某些有机物之间或有机物与无机盐之间在水中以适当的浓度溶解后形成互不相容的两相或多相水相体系。

当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分别超过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则称该状态下的流体为超临界流体(SCF)。

夹带剂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可大大增加被分离组分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二是在加入与溶质起特定作用的适宜夹带剂时,可使该溶质的选择性(或分离因子)大大提高。

单位质量多孔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单位是:m2/m3或m2/g。

指通过液体表面上的任一单位长度,并与之相切的表面紧缩力。

之间的电势差。

固体粒子在过滤介质表面积累,很短时间内发生架桥现象,此时沉积的滤饼亦

固体粒子在过滤介质的孔隙内被截留,固液分离过程发生在整个过滤介质的内部。

颗粒运动到过滤介质内部孔隙表面的行为。

颗粒在过滤介质中移动单位高度后悬浮液浓度的下降率。

允许非均相物系中的液体或气体通过而固体被截留的可渗透性的材料。

指借用刮刀或绳索或剥离辊等卸料装置,使滤饼与过滤介质分离的难易程度。

指过滤介质表面或内部被固相颗粒阻塞后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清洗,过滤介质性

指尺寸大于介质孔隙的颗粒沉积在介质表面。

指颗粒进入介质的深部,依靠深部流道尺寸小于颗粒尺寸来截留颗粒。

在质量力作用下,将悬浮液分离为含固量较高的底流和清净的溢流的过程。

,流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传递到多孔物质外表面和微

吸附

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通过分子间力相互吸引,形成吸附现象。

被吸附的分子和吸附剂表面的原子发生化学作用,在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原子重排或化学键的破坏与生成现象。

指能够解离的不溶性固体物质在与溶液接触时可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离子交换

以试样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溶解、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或其他亲和作用的差异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分离分析方法。分离原理:色谱分离过程的实质是溶质在不互溶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的一种连续多次的交换过程,它借助溶质在两相间分配行为的差别而使不同的溶质分离.不同组分在色谱过程中的分离情况首先取决于各组分在而相间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亲和力等是否有差异。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PART B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实验十二香菇多糖的分离提取 一、实验目的 让学生了解香菇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提取工艺流程,掌握真空浓缩技术。 二、实验原理 香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降糖等多种生理功能。水溶性多糖作为香菇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主要以β-1,3-葡聚糖的形式,分子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通过有机溶剂提取,真空浓缩技术进行分离提取。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原料:干香菇500g 试剂:氯仿、正丁醇、医用纱布、浓硫酸、重蒸酚、工业酒精 四、实验仪器 组织捣碎机、水浴锅、旋转蒸发器、1cm比色皿、751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台式离心机、试管、量筒、烧杯、玻璃棒 五、提取工艺流程 1. 1kg干香菇切成小块,以1:10(重量比)加入水,用组织捣碎机进行均质; 2. 取200mL均质液放入1L烧杯中,再加入300mL蒸馏水,加热至沸后,温 火煮沸1小时,(注意:煮沸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烧杯底部发生糊结;并间歇加入少量水,使杯内液体体积保持在500mL左右; 3. 加热完毕后,将杯内液体用8层纱布过滤,除去残渣,上清液转入另一烧杯 中; 4. 将上清液倒入圆底烧瓶中,在旋转浓缩仪上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为-0.1MPa 、 60℃,浓缩液体积至100mL左右停止; 5. 将浓缩液在1×10000g离心10min,将上清液转入另一烧杯,除去残渣; 6. 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正丁醇浓液(体积比为4:1),搅拌5min,静置 30分钟; 7. 将混合液体在1×5000g下离心20min,分离水相;

8. 在水相中加入终浓度为80%的酒精,搅拌均匀,静置20min,1×5000g下离 心10min; 9. 取出沉淀物,放入已称重的干燥表面皿中,在真空干燥箱中80℃下真空干燥; 10. 干燥后,称重,计算多糖的产率; 11. 准确称取干燥后多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12. 取定容液2ml加入6%苯酚1ml,混匀,再加入浓硫酸5ml,混匀,放置20min 后,于490nm测吸光度; 1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定:准确称取葡萄糖20mg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分 别取0.4、0.6、0.8、1.0、1.2、1.4、1.6及1.8ml,补水至2ml,依12步骤反应液,并分别测吸光度,根据葡萄糖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14. 根据香菇多糖吸光度和葡萄糖标准曲线,计算多糖纯度。 六、思考题 1.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表达多糖产率及纯度的计算公式; 2. 利用所学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多糖沉淀原理。

制药分离工程复习资料.docx

1、简述分子蒸馅的过程、特点及机理。分子平均自由程、分子蒸馅。设计分子蒸馅的重要数据参数。 答:①分子从液相主体向蒸发表面扩散;②分子在液相表面上的自山蒸发;③分子从蒸发表而向冷凝而飞射;④分子在冷凝面上冷凝。特点:1、普通蒸馆在沸点温度下进行分离, 分了蒸镉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只要冷热两面间存在着温度差,就能达到分离目的。2、普通蒸懈是蒸发与冷凝的可逆过程,液相和气相间可以形成相平衡状态;而分子蒸饰过程屮, 从蒸发表面逸出的分子直接飞射到冷凝面上,中间不为其它分子发生碰撞,理论上没有返冋蒸发面的可能性,所以,分子蒸憎过程是不可逆的。3、普通蒸僻有鼓泡、沸腾现象;分子蒸僻过程是液层表面上的自市蒸发,没有鼓泡现象。4、表示普通蒸饰分离能力的分离因索与纽元的蒸汽压之比有关,表示分了蒸镉分离能力的分离因素则与组元的蒸汽压和分了量之比冇关,并可由相对蒸发速度求出。机理:分了蒸憎机理是根据被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分了平均口由程的差界。蒸发表面?冷凝表面Z间距离小于轻相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于重相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时,轻相分了在碰撞Z前便冷凝、不会被返回,而重相分了在冷凝Z前便相互碰撞而返回、不发牛冷凝,这样轻相重相便被分离开。分子自由程(1)分子在两次连续碰撞之间所走的路程的平均值叫分子平均自由程。(2)分子蒸懾是一种在髙真空条件下,根据被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分了平均自由程的差异进行的非平衡蒸惚分离操作。重要参数:分了蒸发速度、蒸汽圧、分解危险度、分离因数。 2、反胶束的形成、萃取及过程 答: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屮,当具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在有机溶剂内形成的胶束叫反胶束,或称反相胶束。在反胶束屮,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基团在外与非极性的冇机溶剂接触,而极性基团则排列在内形成一个极性核。此极性核具冇溶解极性物质的能力,极性核溶解水后,就形成了“水池”。萃取原理:蛋白质进入反胶束溶液是一种协同过程。即在两相(有机相和水相)界面的表血活性剂层,同邻近的蛋白质发生静电作用而变形,接着在两相界而形成了包含有蛋白质的反胶束,此反胶朿扩散进入有机相中,从而实现了蛋白质的萃取。萃取过程是静电力、疏水力、空间力、亲和力或几种力协同作用的结果, 其小蛋口质与表而活性剂极性头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主要推动力。根据所用农面活性剂类型,通过控制水相pH高于或低丁?蛋白质的等电点,达到正萃反萃的F1的。利用表面活性剂在冇机相中形成反胶团,反胶团在冇机相中形成分散的亲水微环境,使一些水溶性生物活性物质,如蛋口质、肽、氨基酸、酶、核酸等溶于其小,这种萃取方法叫反胶团萃取。反胶束萃取是一种特殊方式的萃取操作,是利用反胶束将纟R 分分离的一种分离技术。被萃取物以胶体或胶团形式被萃取。反胶团萃取蛋白质的“水壳模型”的过程:(1)蛋白质到达界面层,宏观两相(有机相、水相)界面间的表面活性剂层同邻近的蛋白质发生静电作用而变形。(2)蛋白质分子进入反胶团内,两相界面形成包含蛋白质的反胶团。(3)包含有蛋白质的反胶团进入有机相。 3、双水相萃取的性质以及是如何萃取的。 答:特点与技术特征:①体系冇生物的亲和性(生理慕础为水溶液);②体系能进行萃取性的生物转化;③体系能与细胞相结合,操作既能节省萃取设备和时间,又能避免细胞内陆的损失; ④亲和萃取可大大提高分配系数和萃収专一性;⑤任何两相体系不要求特殊处理就可与后续纯化工艺相链接;⑥开发廉价新型的双水相体系。萃取原理: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当萃取体系的物性不同时,物质进入双水和系后,由于表曲性质、电荷作用和各种力(如疏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的存在和环境因索的影响,使其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同,从而达到萃取的冃的。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因素:1、聚合物及其相对的分子量2、系数长度对分配平衡的影响3、离子环境対蛋白质在两和系统中的影响4、体系PH值影响5、温度的影响。双水相体系的形成、双水相体系萃取:两有机物(一般是亲水性高聚物)或有机物与无机盐在水中以适当浓度溶解后,形成互不相溶的两相体系,每相中均含冇大量的水(85?95% ),此体系叫双水相体系。双水相体系形成后,利用双水相体系进行物质分离的操作叫双水相萃取。被分离物质是蛋白质、酶、核酸、颗

制药分离工程实验指导定稿

实验二大枣中多糖的提取分离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工艺 2、熟悉萃取、离心、蒸发、干燥等单元操作 3、掌握苯酚硫酸法鉴定多糖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多糖化合物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能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正常的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在临床上用来治疗恶性肿瘤、肝炎等疾病。大分子植物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多不溶于水,且在医药制剂中仅用作辅料成分,无特异的生物活性。而目前所研究的多糖,因其分子量较小,多可溶于水,因其极性基团较多,故难溶于有机溶剂。 多糖的提取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1)直接溶剂浸提法:这也是传统的方法,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如中药的煎煮、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用面广等优点。但具有操作时间长、对不同成分的浸提速率分辨率不高、能耗较高等缺点。 (2)索氏提取法:在有效成分提取方面曾经有过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提取原理:在索氏提取中,基质总是浸泡在相对比较纯的溶剂中,目标成分在基质内、外的浓度梯度比较大;在回流提取中.溶液处于沸腾状态,溶液与基质间的扰动加强,减少了基质表面流体膜的扩散阻力,根据费克扩散定律,由于固体颗粒内外浓度相差比较大,扩散速率较高,达到相同浓度所需时间较短,且由于每次提取液为新鲜溶剂,能提供较大的溶解能力,所以提取率较高。但索氏提取法溶剂每循环一次所需时间较长,不适合于高沸点溶剂。 (3)新型提取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出现了一些新的提取方法和新的设备,如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以及与膜分离集成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中草药药用成分提取理论。此外还有透析法、柱色谱法、分子筛分离法及中空纤维超滤法等。 可根据原料及多糖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提取工艺。本实验采用直接溶剂浸提法提取大枣多糖。 三、试剂与仪器 试剂:大枣,无水乙醇,浓硫酸,苯酚(常压蒸馏,收集182℃馏分),蒸馏水。 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低速离心机,旋转蒸发仪,家用多功能粉碎机;锥形瓶,量筒,容量瓶,试管,移液管,玻璃棒,烧杯、蒸馏头。 四、实验步骤 (1)大枣多糖的提取 ①将大枣烘干,粉碎,称取枣粉10g,装入250mL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00mL的蒸馏水。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实验一茶多酚标准曲线的测定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天平,容量瓶,移液管,pH计、试管 药品:没食子酸丙酯或茶多酚,酒石酸钾钠,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 方法: A溶液配制 没食子酸丙酯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25mg没食子酸丙酯,蒸馏水溶液,移入25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1mg/mL的标准溶液 酒石酸亚铁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0.1g硫酸亚铁,和0.5g酒石酸钾钠,混合,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 pH7.5磷酸盐缓冲液配制 磷酸氢二钠:准确称取分析纯磷酸氢二钠2.969g,蒸馏水稀释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a液 磷酸二氢钾:准确称取分析纯磷酸二氢钾,、2.2695g,蒸馏水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定容,B。 取A液体85mL,B液体15mL混合均匀,即成。 B.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吸取0、0.25、0.50、0.75、1.0、1.25mL的没食子酸丙酯标准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4mL,再加入酒石酸亚铁溶液5mL,用pH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光光度计在540nm处,1cm比色皿,分别测定吸光度。空白参比操作同上,不加没食子酸丙酯。以容量瓶中没食子酸丙酯的绝对含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做线性回归。 C 样品测定 取适量样品加入容量瓶,操作同上,没食子酸丙酯含量乘以换算系数1.5,求得茶多酚。

实验二超声法和回流法提取茶多酚的比较 实验仪器: 超声提取器、布氏漏斗、抽滤瓶、真空泵、烧瓶、量筒、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容量瓶等、实验试剂 茶叶、纯净水、茶多酚(没食子酸丙酯)、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等 操作方法 1、材料准备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研钵粉碎。备用 2、提取 A、超声提取法 称取5g粉碎后茶叶末,放入烧瓶(塑料袋密封),加入100mL水,于超声提取器,50℃提取20min,抽滤,定容至100mL,待测。 B、回流提取法 称取10g粉碎后茶叶末,放入圆底烧瓶,加入100mL水,80℃提取40min,分别在1、3、5、7、10、15、20、30、40min取3mL样品,小漏斗过滤后,待测。测得茶多酚含量(mg/mL)以茶多酚含量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曲线。 3. 含量测定 按照标准曲线的方法测定含量。 所需试剂及仪器 试剂: 没食子酸丙酯或者茶多酚,酒石酸钾钠,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电子天平,pH计,超声提取器,量筒(100mL*1),容量瓶(25mL*8,100mL*4, 250mL*2),比色皿*5,移液管(1.0mL*2, 0.5mL*2, 2mL*2, 5mL*4) 三角瓶250mL*2,小漏斗*2,试管架

2017淮工制药分离工程考前重点附答案.doc

一、名词解释 1.富集:对摩尔分数小于0.1组分的分离。 2.制药分离工程是制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描述医药产品生产过程所采用的分离技 术及其原理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从动植物原料、生物发酵或酶催化、化学合成物料中分离、纯化医药目标产物,以及制成成品的过程。 3.浸取是利用固体原料中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选择一种溶剂作为萃取剂用来溶解固 体原料混合物中待分离组分的分离操作。 4.离心过程在离心力作用下料浆中的液体穿过离心机多孔转鼓的过滤介质,而固体粒子被截 留的分离过程。 5.干燥技术是利用热能除去物料中的水分(或溶剂),并利用气流或真空等带走汽化的水分 (或溶剂),从而获得干燥物品的工艺操作技术。 6.膜分离是利用经特殊制造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在外力(如膜两侧的压力差、浓度 差、电位差等)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浓缩而获得目标产物的过程。 7.AOT,英文全称为Aerosol 0T,化学名称为丁二酸2乙基己基酯横酸钠。 8.场是以时空为变量的物理量,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 着,但确实存在。 9.分离因子是分离过程中混合物内各组分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的表征。 10.nanofiltration,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通过膜的渗透作用,借助外界能 量或化学位差的推动,对两组分或多组分气体或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 二、简答题: 1、简述用数学表示式描述物质的分离程度及分离类型? 完全分离:(a+b+c+d+? ? ?) — (a) +(b)+(c)+(d)+?? ? 不完全分离:(a+b+c+d+…)(a) +(b+c+d+…)或(a+b+c+d+…)—(a, b) + ( b, a) + ? ? ? 2、二氧化碳作为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莘取剂,主要是因为哪些优异特性决定的呢? 1)超临界CO2密度大,溶解能力强,传质速率高 2)超临界CO2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等条件比较温和 %1临界温度为3.1 °C,接近于室温,适用于分离热敏性物质 %1CO?临界压力为7.38MPa,中等压力,工业水平最易实现 3)C02具有无毒、无味、不燃、不腐蚀、价格便宜、易于精制和回收等优点 4)超临界CO2具有抗氧化抑菌作用,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3、简述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操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树脂型号的选择一树脂前处理一考察树脂用量及装置(径高比)一样品液前处理一树脂工艺条件筛选(c、T、pH、盐浓度、上柱速度、饱和点判定、洗脱剂的选择、洗脱速度、洗脱终点判定)一目标产物的收集一树脂的再生 4、絮凝作为中药及生物制药中常用的沉淀强化技术,简述常用絮凝剂的种类及主要特性。

制药分离工程考试题目word版本

制药分离工程考试题 目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制药工业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药、中药制药;生物药物、化学药物与中药构成人类防病、治病的三大药源。原料药的生产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基本的原材料通过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或酶催化反应或提取而获得含有目标药物成分的混合物。第二阶段,常称为生产的下游过程,主要是采用适当的分离技术,将反应产物或中草药粗品中的药物或分纯化成为药品标准的原料药。分离操作通常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萃取属于传质过程 浸取是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最常用的。浸取操作的三种基本形式:单级浸取,多级错流浸取,多级逆流浸取。中药材中所含的成分:①有效成分 ②辅助成分 ③无效成分 ④组织物 浸取的目的:选择适宜的溶剂和方法,充分浸出有效成分及辅助成分,尽量减少或除去无效成分。对中药材的浸取过程:湿润、渗透、解吸、溶解及扩散、置换。 浸取溶剂选择的原则:①、对溶质的溶解度足够大,以节省溶剂用量。②、与溶剂之间有足够大的沸点差,以便于采用蒸馏等方法回收利用。③、溶质在统计中的扩散系数大和粘度小。④、价廉易得,无毒,腐蚀性小。浸取辅助剂的作用:①、提高浸取溶剂的浸取效能。②、增加浸取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③、增加制品的稳定性。④、除去或减少某些杂质。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①、药材的粒度。②、浸取的温度。③、溶剂的用量及提取次数。④、浸取的时间。⑤、浓度差。⑥、溶剂的PH 值。⑦、浸取的压力。浸出的方法:浸渍、煎煮、渗漉。超声波协助浸取,基本作用机理:热学机理、机械机理、空化作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在液体里,当液体处于稀疏状态时,液体将会被撕裂成很多小的空穴,这些空穴一瞬间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的瞬间压力,即称为空化效应。微波协助浸取特点:浸取速度快、溶剂消耗量小。局限性:只适用于对热稳定的产物,要求被处理的物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萃取分离的影响因素:①、随区级的影响与选择原则。②、萃取剂与原溶剂的互溶度。③、萃取剂的物理性质。④、萃取剂的化学性质。破乳的方法:①、顶替法(加入表面活性更强的物质)②、变型法(加入想法的界面活性剂)③、反应法 ④、物理法 超临界流体的主要特征:①、超临界的密度接近于液体。 ②、超临界流体的扩散系数介于气态与液体之间,其粘度接近气体。③、当流体接近临界区时,蒸发热会急剧下降,有利于传热和节能。④、流体在其临界点附近的压力或温度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流体密度相当大的变化,从而使溶质在流体中的溶解度也产生相当大的变化。 1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这主要是由它的如下几个优异特性决定: ① 临界温度低(Tc =31.3℃),接近室温;该操作温度范围适合于分离热敏性物质,可防止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降解,使沸点高、挥发度低、易热解的物质远在其沸点之下被萃取出来。② 临界压力(7 . 38MPa )处于中等压力,就目前工业水平其超临界状态一般易于达到。③ 具有无毒、无味、不燃、不腐蚀、价格便宜、易于精制、易于回收等优点。因而,SC-CO2 萃取无溶剂残留问题,属于环境无害工艺。故SC-CO2萃取技术被广泛用于对药物、食品等天然产品的提取和纯化研究方面。④ SC-CO2还具有抗氧化灭菌作用,有利于保证和提高天然物产品的质量。 2分子蒸馏过程的特点 分子蒸馏在极高的真空度下进行, 且蒸发面与冷凝面距离很小,因此在蒸发分子由蒸发面飞射至冷凝面的进程中彼此发生碰撞几率小 2分子蒸馏过程中,蒸汽分子由蒸发面逸出后直接飞射至冷凝面上,理论上没有返回蒸发面的可能,故分子蒸馏过程为不可逆过程③分子蒸馏的分离能力不但与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有关,而且与各组分的分于量有关。④分子蒸馏是液膜表面的自由蒸发过程,没有鼓泡、沸腾现象。 3结晶过程的特点 1) 能从杂质含量相当多的溶液或多组分的熔融混合物中形成纯净的晶体。有时用其他方法难以分离的混合物系,采用结晶分离更为有效。如同分异构体混合物、共沸物系、热敏性物系等。2) 固体产品有特定的晶体结构和形态(如晶形、粒度分布等)。 3) 能量消耗少,操作温度低,对设备材质要求不高,三废排放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4) 结晶产品包装、运输、储存或使用都很方便。 4 降低膜的污染和劣化的方法 1)预处理法 ;有热处理、调节pH 值、加螯合剂(EDTA 等)、氯化、活性炭吸附、化学净化、预微滤和预超滤等。 2)操作方式优化; 膜污染的防治及渗透通量的强化可通过操作方式的优化来实现, 3)膜组件结构优化 ; 膜分离过程设计中,膜组件内流体力学条件的优化,即预先选择料液操作流速和膜渗透通量,并考虑到所需动力,是确定最佳操作条件的关键。膜组件清洗; 膜的清洗方法有水力清洗、机械清洗、化学清洗和电清洗四种。 1电泳是指带电荷的供试品(蛋白质、核苷酸等)在惰性支持介质中(如纸、醋酸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于电场作用下向其对应得电极方向按各自的速度进行泳动,使组分分离成狭窄区带,用适宜的检测方法记录其电泳区带图谱或计算其百分含量的方法。 2超声波的空化效应 当空穴闭合或微泡破裂时,会使介质局部形成几百到几千K 的高温和超过数百个大气压的高压环境,并产生很大的冲击力,起到激烈搅拌的作用,同时生成大量的微泡,这些微泡又作为新的气核,使该循环能够继续下去,这就是空化效应。 3微波协助浸取的 原理 微波是一种非电离的电磁辐射,被辐射物质的极性分子在微波电磁场中可快速转向并定向排列,由此产生的撕裂和相互摩擦将引起物质发热,即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产生强烈的热效应。因此,微波加热过程实质上是介质分子获得微波能并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4反胶团萃取的萃取原理: 反胶团萃取的本质仍然是液-液有机溶剂萃取。 反胶团萃取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反胶团,从而在有机相中形成分散的亲水微环境,使生物分子在有机相(萃取相)内存在于反胶团的亲水微环境中。 5高分子膜制备 L-S 法(相转化法)(1)高分子材料溶于溶剂中并加入添加剂配制成膜液。 (2)成型。(3)膜中的溶剂部分蒸发。(4)膜浸渍在水中。(5)膜的预压处理 6热致相分离法 (1)高分子-稀释剂均相溶液的制备; 稀释剂室温下是固态或液态,常温下与高分子不溶,高温下能与高分子形成均相溶液。(2)将上述溶液制成所需要的形状(3)冷却(4)脱出稀释剂 溶剂萃取或减压蒸馏等方法(5)干燥 7浓差极化:在膜分离操作中,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这种在膜表面附近浓度高于主体浓度的现象。 8凝胶极化: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增大膜两侧的渗透压差,使有效压差减小,透过通量降低。当膜表面附近的浓度超过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会析出,形成凝胶层的现象。 9反渗透 :反渗透过程就是在压力的推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分离开来。反渗透现象:若在盐溶液的液面上方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则水将由盐溶液侧经半透膜向纯水侧流动的现象。 10电渗析:利用待分离分子的荷点性质和分子大小的差别,以外电场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 11离子交换: 能够解离的不溶性固体物质在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利用离子交换剂与不同离子结合力的强弱,将某些离子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或者使不同的离子得到分离。 12多效蒸发逆流加料特点:1.前后不能自动流动,需送料泵;2.无自蒸发;3.各效粘度变化不明显;4.适宜于粘度随温度和浓度变化较大的溶液的蒸发,不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 13热泵蒸发是指通过对二次蒸气的绝热压缩,以提高蒸气的压力,从而使蒸气的饱和温度有所提高,然后再将其引至加热室用作加热蒸气,以实现二次蒸气的再利用。 14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条件下进行的非平衡分离的连续蒸馏过程,又称为短程蒸馏。分子蒸馏原理 分子蒸馏是依靠不同物质的分子在运动时的平均自由程的不同来实现组分分离的一种特殊液液分离技术。混合液中轻组分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较大,而重组分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较小。 15分子蒸馏应满足的两个条件:①轻、重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必须要有差异,且差异越大越好;②蒸发面与冷凝面间距必须小于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16分子蒸馏设备的组成 : 一套完整的分子蒸馏设备主要由进料系统、分子蒸馏器、馏分收集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系统、真空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17同离子效应:增加溶液中电解质的正离子(或负离子)浓度,会导致电解质溶解度的下降的现象。 18均相初级成核:洁净的过饱和溶液进入介稳区时,还不能自发地产生晶核,只有进入不稳区后,溶液才能自发地产生晶核。这种在均相过饱和溶液中自发产生晶核的过程。 19剪应力成核:当过饱和溶液以较大的流速流过正在生长中的晶体表面时,在流体边界层存在的剪应力能将一些附着于晶体之上的粒子扫落,而成为新的晶核。 20接触成核:当晶体与其他固体物接触时所产生的晶体表面的碎粒。在过饱和溶液中,晶体只要与固体物进行能量很低的接触,就会产生大量的微粒。 21二次成核:在已有晶体的条件下产生晶核的过程。 二次成核的机理主要有流体剪应力成核和接触成核。

制药分离工程1-7章

一、绪论 (3个对象、特点、分离技术、特征、举例) ●对象: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 ●生物制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他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等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生物制药举例:1982年第一个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生物医药产品,人胰岛素出现, 此后以基因重组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所开发研究的新药数目一直居首位。 ●化学制药:由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 或由已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过对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制药举例:在研究天然药物化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合成和结构改造,获得了 新的化学药品,如通过可卡因的改造,发明了一系列结构简单的局麻药(普鲁卡因、丁卡因等);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磺胺类药物的发明是化学治疗的又一新的里程碑,从此人类有了对付细菌感染的有效武器; ●中药制药:中药以天然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为主,但自古以来也有一部分中药来自 人工合成;中药具有明显的特点,其形、色、气、味、寒、热、温、凉、升、降、沉、浮是中医几千年来解释中药药性的依据,并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支配。 ●中药制药举例: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有制药总论专章,叙述了制药理论、工 艺和质量问题。 ●制药过程均包括原料药的生产和制剂生产两个阶段,在制药分离工程中,将主要研究原 料药生产过程中的分离技术。 ●制药分离原理: 利用待分离的物质中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质之间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的差距进行分离。分离操作通常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机械分离的对象是非均相混合物,可根据物质的大小、密度和差异进行分离,传质分离主要用于各种均相混合物分离,常用的传质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 一、填充题 1. 生物产品的分离包括R 不溶物的去除 ,I 产物分离 ,P 纯化 和P 精 制 ; 2. 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 过滤 和 离心 等; 3. 离心设备从形式上可分为 管式 , 套筒式 , 碟片式 等型式; 4. 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 微滤膜 , 超滤膜 , 纳滤膜 和 反渗透膜 ; 5. 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包括 离子交换纤维素 和 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剂 两大类; 6. 工业上常用的超滤装置有 板式 , 管式 , 螺旋式和 中空纤维式 ; 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 吸附质的性质 , 温度 , 溶液pH 值 , 盐的浓度 和 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 8. 离子交换树脂由 网络骨架 (载体) , 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 (活性基) 和 可 交换离子 组成。 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 引发剂( 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 合所必需的自由基) ; 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 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 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 ; TEMED 的作用是 增速剂 (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 聚合 );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 溶质种类 , 溶质浓度 , pH 和 温度 ; 11.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 自然起晶法 , 刺激起晶法 和 晶种起晶法 ; 12.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 外部扩散 、内部扩散 和化学交换反应 三步; 13.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 吸附方程,其形式为c K c q q 0+= 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常用的固定相有C 8 辛烷基 和 十八烷基C 18 ;常用的流动相有 乙腈 和 异丙醇 ; 15.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的 粘度和扩散系数 ,与液体有相似的 密度 ; 16.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方法有 加聚法 和 逐步共聚法 两大类;

制药分离工程的复习提要

课程名称:制药分离工程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全面掌握制药分离工程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合理选定单元操作和进行相关的设计计算;对制药过程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操作进行优化。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1)制药分离过程(10%) 制药分离过程是制药生产的主要单元操作,掌握制药分离工程单元操作的地位、特征和一般规律,以及制药单元过程设计的内容、特点。主要包括制药分离过程的特点、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及单元过程的选择依据。 (2)蒸馏与精馏(10%) 正确掌握精馏过程的设计计算方法,能够对给定分离要求的精馏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包括蒸馏和精馏的区别、气液平衡、理论板和回流比和精馏过程概念与计算。 (3)萃取和浸取(10%) 掌握单级液液萃取和浸取过程的特征和设计计算方法(物料衡算),能够对萃取过程的萃取剂、萃取相和萃余相进行计算分析。包括三角形相图和杠杆定律、萃取的相平衡关系、单级萃取器的物料衡算、浸取相平衡和单级浸取。 (4)结晶(15%) 掌握结晶过程的原理、相平衡关系以及晶核生程和生长的规律,能够进行结晶器物料衡算和结晶颗粒数的计算。包括结晶-溶解的相平衡曲线及其分区、晶核的生产和晶体的成长、结晶过程的控制手段、间歇结晶器。 (5)吸附和离子交换(15%) 正确掌握吸附和离子交换装置的性能特征及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分离要求合理选用吸附剂或离子交换剂,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包括吸附等温线方程、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离子交换平衡方程和速度方程、典型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 (6)色谱分离法(15%) 正确掌握色谱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计算方法,能够根据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法种类及进行设计。包括色谱法平衡关系及分配系数、阻滞因数和洗脱容积、色谱法的塔板理论、色谱分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应用原则。 (7)膜分离(15%) 掌握膜性能特征的表征参数,能够根据分离要求设计膜分离流程以及合理选用膜组件。包括膜性能的表征参数、浓差极化现象、膜过滤装置的设计方法。 (8)非均一系的分离(10%) 掌握沉降和过滤两类方法的原理和设计计算,能够根据分离要求合理选定分离方式,并进行相关设计。包括重力沉降、离心沉降、过滤器的设计。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考试试卷主要包括以下题型:名词解释、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类的比例为名词解释占10%、计算题占10%、简答题占40%、论述题占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白鹏等主编,制药分离工程,2002. 吴梧桐主编,生物制药工艺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制药分离工程样本

1-2 分别给出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以及中药制药的含义。 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 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等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 品。广义的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中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 化学合成药物一般由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称全合成);或由已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对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和物理处 理过程制得(称半合成)。 中药则以天然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为主, 但自古以来也有一部分中药来自人工合成(如无机合成中药汞、铅、铁, 有机合成中药冰片等)和加工制成(如利用生物发酵生产的六神曲、豆豉、醋、酒等, 近年来亦采用密环菌固体发酵、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灵芝和银耳发酵等)。 1-5 试说明化学合成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三种制药过程各自常见的分离技术以及各有什么特点。 工业应用的生物分离技: ①回收技术: 絮凝, 离心, 过滤, 微过滤。 ②细胞破碎技术: 球磨, 高压匀浆, 化学破碎技术 ③初步纯化技术: 盐析法, 有机溶剂沉淀, 化学沉淀, 大孔吸附树脂, 膜分离技术 ④高度纯化技术: 各类层析, 亲和, 疏水, 聚焦, 离子交换 ⑤成品加工: 喷雾干燥, 气流干燥, 沸腾干燥, 冷冻干燥, 结晶 化学合成药物常见的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 离子交换技术 吸附技术 蒸馏技术 结晶技术

常见中药纯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 超声波提取 微波辅助诱导萃取技术(MAE) 超高压提取技术 化学合成制药特点: ①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②每一产品所需的原辅材料种类多, 许多原料和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体是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很强的物质, 对防火、防爆、劳动保护以及工艺和设备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③产品质量标准高(纯度高、杂质可允许的含量极微), 对原料和中间体要严格控制其质量。④物料净收率很低⑤药物品种多、更新快、新药开发工作的要求高、难度大、代价高、周期长。制剂生产则需要有适合条件的人员、厂房、设备、检验仪器和良好的卫生环境以及各种必须的制剂辅料和适用的内、外包装材料相配合。 1-10 试按照过程放大从易到难的顺序, 列出常见的8种分离技术。 精馏吸收结晶萃取离子交换吸附膜分离色谱 1-11 结晶、膜分离和吸附三种分离技术中, 最容易放大的是哪一种? 最不容易放大的又是哪一种? 最容易结晶最不容易的是膜分离 1-12 吸附、膜分离和离子交换三种分离技术中, 技术成熟度最高的是哪一种? 最低的又是哪一种 最高的是离子交换最低的是膜分离 2-1简述植物药材浸取过程的几个阶段。 ①浸润、渗透阶段, 即溶剂渗透到细胞中 ②解析、溶解阶段, 解析即溶剂克服细胞成分之间的亲和力 ③扩散、置换阶段, 包括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 2-4选择浸取溶剂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对常见的水和乙醇溶剂适用范围进行说明。 ①对溶质的溶解度足够大, 以节省溶剂用量 ②与溶质之间有足够大的沸点差, 以便于溶剂采用蒸馏方式回收利用 ③溶质在溶剂中扩散系数大和粘度小 ④价廉易得, 无毒, 腐蚀性小

2013级制药分离工程复习大纲 (1)

《制药分离工程》复习大纲 (适用于2013级制药工程专业) 主要题型:专业术语解释、综合问答题、图解题、计算题、实验设计题。 参阅教材:应国清主编. 药物分离工程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一、二章绪论 1、就下游分离纯化工艺分析,原料药生产与化工制药有何区别?P5-6 2、制药分离工程主要有哪些单元操作?各自主要的分离机制是什么?P11-13 3、试述药物分离的原则有哪些?P29-30 4、评价一个分离过程的效率主要有哪几个标准?可参阅P30-32(分离容量、分离速度、分辨率和回收率) 第三章离心与过滤 1、如何根据分离因数的大小对离心法进行分类?P37 2、结合图3-1、3-2和3-3,试述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和等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P38-39 3、结合图3-4试述管式离心机和碟片式离心机的工作原理。P40-41 4、结合图3-11和3-13试述板框压滤机和转筒真空过滤机的工作原理。P46-48 5、结合图3-18说明青霉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过程。P50-51 第四章沉淀分离法 1、试述沉淀分离法和结晶法的异同?P53, 246(参阅课件辅助讲解内容) 2、试述沉淀分离的原理是什么?P54-55 3、分别说明盐析沉淀、有机溶剂沉淀、等电点沉淀的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P55-61 4、什么是Ks分级盐析和 -分级盐析?P56 5、常用的盐析剂有哪些,对盐析剂有什么要求?P56 6、以蛋白质的盐析沉淀为例,试述其具体盐析沉淀操作过程。P57 7、常用的有机溶剂沉淀剂有哪些,如何选择有机溶剂沉淀剂?P59-60 第五章萃取分离法 1、结合图5-2说明萃取分离的原理。P67 2、弱电解质在萃取过程中的分配平衡有什么特点?P69-70

制药分离工程综述

制药分离工程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摘要制药分离过程主要是利用待分离物系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质之间在物理、 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是制药工业产品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在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动植物、微生物、化合物中蕴含着非常多的药物分子。由于药物的纯度和杂质含量与其药效、毒副作用、价格等息息相关,使得分离过程在制药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制药分离过程与很多医药技术产品质量的优劣、成本的高低、竞争力的大小密切相关,还与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及环境保护相关。近20年来,制药分离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些技术已经在工业上得到应用,有的虽然还在研究中,但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医药技术产业在 21 世纪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必将成为本世纪的支柱产业,而制药分离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是医药技术产业实现生存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现状 制药分离加工过程既包括了已经有一百多年的若干传统的化工单元操作,如精馏、干燥、吸收等,也包括了如膜分离、亲和反应等新的单元操作。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水提醇沉法(水醇法)、醇提水沉法(醇水法)、酸碱法、盐析法、离子交换法和结晶法等。新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絮凝沉淀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高速离心法等。近年来,我国的医药产业虽然得到比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制药过程上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在我国制药领域存在的问题:研发费用高、成本高、周期长。很多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但是仍然没有成为制药过程中的主导工艺,依然是以传统落后的提取技术为主导,在制药过程中存在着提取分离技术装备简单,工艺流程单一等缺陷。我国目前的分离提取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设计和开发出一个新的生产系统和设备,显得尤为迫切。 解决办法: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研究非理想溶液中溶质与添加物料之间的选择性机制、影响因素;研究界面的结构、动力学和传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 2.完善老技术:正确对待“新”、“老”分离技术。 3.发明新技术:研发新型高效经济的分离技;推进各分离技术的杂交(集成);分离技术与发酵技术结合,强化化学对分离技术的影响;高效分离技术的工程化;分离技术的环保化。 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的多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近5年中,大孔网状吸附剂,又称大网格聚合物吸附剂,在微生物制药分离纯化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国外发表的新抗生素中,几乎包括了各类不同结构的化合物,都是采用大孔吸附剂作为分离活性物质的手段。某些属于弱电解质或非离子型的抗生素,过去不能用离子交换法提取,现在可试用大孔吸附树脂,这为抗生素分离纯化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着重介绍了20世纪末高分子吸附剂在各类抗生素、免疫抑制剂、酶抑制剂以及蛋白质类药物等分离纯化上的应用进展。 大孔吸附树脂,又称为大孔网状吸附剂( macroreticularabsorbent )于 1957 年首次合成,作为有机吸附剂的新品种,是近年来离子交换技术领域内的重要进展之一,给吸附法提取微生物药物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国外发表的新抗生素中,几乎包括了各类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均有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其分离纯化技术的报道。尤其是某些弱电解质或非离子型的抗生素,过去不能用离子交换法提取,现在可试用大孔吸附树脂,这为抗生素分离纯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分子蒸馏( molecular distillation )又叫短程蒸馏(shortpathdistillation )是一种非平衡蒸馏,它依据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在高真空压强一般小于 5Pa 下实现物质间的分离。它具有真空度高、蒸馏温度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等特点因此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PART B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实验九硅胶色谱法分离甘油三酯 一、实验目的 通过从粗油中分离甘油三酯,学习运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油脂中各个成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用溶剂或气体洗脱,以使组分分离。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聚酰胺等有吸附活性的物质。硅胶色谱频繁使用在脂质中的单一脂质,糖脂质以及磷脂质的分离。各种脂质被硅胶吸附,随着洗脱溶液的极性增加,各种极性不同的化合物被分离出来。 三、实验仪器 1. 层析柱(1.5×75cm) 2. 250mL 三角容量瓶 3. 分析天平(0.001g) 4. 真空浓缩装置 5. 搜集瓶 6. 氮气 四、实验材料与试剂 1. 正己烷 200mL 2. 乙醚15mL 3. 蒸馏水 1.3mL 4. 硅胶(100目左右) 25g 五、实验步骤 1. 活化硅胶(110度,6小时干燥)25g中加入5%蒸馏水使其部分钝化并充分混 匀放置30分钟。加入正己烷至刚好淹没硅胶为止并用超声波脱气3分钟。2. 层析柱底部放入脱脂棉少许(防止硅胶泄漏),将硅胶放入到层析柱中正己烷 溶液要没过硅胶层表面。

3. 准确称取食用油1±0.001 g加入到硅胶层析柱中用150mL正己烷/乙醚 (87∶13,v/v)洗脱,洗脱速度为2-3滴/min。洗脱时表面不能干和。 4. 收集的洗脱液用真空浓缩装置浓缩至无有机溶剂气味为止。 5. 准确称取浓缩物质量。 六、回收率计算 回收率= Ws/W×100% Ws:回收的甘油三酯质量(g) W:食用油质量(g) 七、思考题 1. 实验中加水的目的是什么? 2. 怎样验证洗脱液中收集的甘油三酯的纯度。

安徽大学生物分离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e16588456.html, 安徽大学生物分离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探索作者:胡玲王亚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年第10期 摘要分析安徽大学生物分离工程专业实验室现状,从教学团队构建、实验课程设置、仪器设备配置等方面,对生物分离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进行探索,实现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合理安排实验课程,推动安徽大学生物分离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 关键词生物分离工程;实验教学;专业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0-0017-02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on of 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 Pro- fessional Laboratory in Anhui University//HU Ling, WANG Y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dea of 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Laboratory (BEPL) construc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EPL in Anhui University, laboratory equipment allocation,building the suitable lab staff, perfec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BEPL, to enhance the laboratory operating efficiency, to arrange reasonable experimental proces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BEPL in Anhui University, and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Key words 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fessional laboratory 1 前言 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生物工程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办列入一级学科目录。生物分离工程(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作 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生物分离工程实验环节与传统的化工分离操作不同,其在上游生物技术的基础上,从浓度低、成分复杂、物料不稳定的原料开始操作,整个生物分离过程包括材料前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高度精制四大操作单元[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