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doc

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doc

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doc
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doc

附录十二:

常见通用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附录十三:

常见专用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附录十四:

常见机器设备新旧程度判断标准参考表

附录十五:

常见家用电器参考使用年限表

附录十六:

常见车辆船舶折旧年限及折旧率参考表

一、机动车使用年限

二、摩托车、拖拉机、非机动车辆折旧年限及折旧率参考表

附录十七:

房屋、构筑物完损等级和成新率参考表

附录十八:房屋、构筑物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一、房屋

二、构筑物

三、与房屋有关的各类设备

浅谈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谈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作者:郝俊斌, HAO Jun-bin 作者单位: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准格尔,010300 刊名: 煤炭工程 英文刊名:COAL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8(12) 被引用次数:9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黄坤.李彦启.胡煜.HUANG Kun.LI Yan-qi.HU Yu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刍议[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 2.段婷婷.何卫平.张维.陈金亮.王海宁.DUAN Ting-ting.HE Wei-ping.ZHANG Wei.CHEN Jin-liang.WANG Hai-ning基于Web的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系统[期刊论文]-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2) 3.杨振辉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信息建模与集成技术研究[学位论文]2005 4.陈敬德.温光浩.CHEN Jing-de.WEN Guang-hao高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初探[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 5.王苏安.何卫平.张维.吴振.刘福广.席守模.WANG Su-an.HE Wei-ping.ZHANG Wei.WU Zhen.LIU Fu-guang.XI Shou-mo刀具直接标刻与识别技术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3(6) 6.贺芳.齐灿.HE Fang.QI Chan全生命周期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3(4) 7.史彦青浅谈电网企业中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32) 引证文献(9条) 1.李春梅.曾富洪面向制造业设备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系统[期刊论文]-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2) 2.黄坤.李彦启.胡煜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刍议[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4) 3.宋玉厚.乔威.朱榜芹运用PLM模式的高校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期刊论文]-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11) 4.王彦良浅议制造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期刊论文]-科技传播 2011(13) 5.彭永刚.吴江生.杨华伦.夏元平.辛露关于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考[期刊论文]-机械制造 2011(8) 6.沈启松.李乐.周亚林医疗设备生命周期的网络化管理[期刊论文]-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1(8) 7.赖芸.卢晨高校实验室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构建[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2) 8.刘存福.苏州煤炭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研究[期刊论文]-管理观察 2009(24) 9.陈敬德.温光浩高校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初探[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bf6652894.html,/Periodical_mtgc200812044.aspx

1Z10110设备经济寿命估算

1Z10110设备经济寿命估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Z10110设备经济寿命估算 ●设备的寿命包括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设备的自然寿命(物质寿命)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报废为止的全部时间。由设备的有形磨损所决定的,不能成为设备更新的依据。 ●设备的技术寿命(有限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持续的时间。由设备的无形磨损所决定的,一般比自然寿命短,在估算设备寿命时必须考虑设备技术寿命期限的变化特点及其使用的制约或影响。 ●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由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 ●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

最小(或年赢利最高)的使用年限为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观点(成本观点或收益观点)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 ●设备寿命期限的影响因素:①设备的技术构成②设备成本③加工对象④生产类型⑤工作班次⑥操作水平⑦产品质量⑧维护质量⑨环境要求。 ●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有①静态模式②动态模式。 ●静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cn=(p-ln)/n+1/n×σct 其中cnn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p为设备目前使用价值,ct为地t年的设备运行成本,ln为n 年末的设备净残产值。(p-ln)/n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1/n×σct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运行成本。 ●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越长,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越加剧,从而导致设备的维护费用越增加,这种逐年递增的费用δct称为设备的低劣化。用低劣化数值表示设备损耗的方法称低劣化值法。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1.目的 传统的设备管理主要侧重于设备的维修阶段,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设备管理贯穿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以及拆除报废。为了规范公司的设备管理,以设备可靠性的角度为出发点,降低设备故障率,使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而保障生产地顺利进行,本厂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相关设备管理经验,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属各部室、车间、班组。 3.内容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在浴盆曲线上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本制度以安全生产的角度着重规定三维空间管理、设备的阶段性管理、设备的浴盆曲线管理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1 三维空间管理 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管理涉及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加上全生命周期本身的时间维,就形成四维系统, 空间维即从生产环境、车间、生产线、设备、总成(部件),直到零件,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空间维上的各个要素。 资源维是涉及与设备相关各种资源,包含信息、人力、材料、备件、动力能源、水、气、汽等要素,这都是设备和管理上不可或缺的

资源要素。 功能维指管理功能,即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反馈等内容,这也是广义的PDCA循环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设备管理是典型的系统工程。 因而,三维空间管理需要部门车间的负责人和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1 车间生产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大面积积水、积料,落实“5S”。 3.1.2 生产设备应做到“定置管理”,用统一定制线明确。 3.1.3 生产设备应标明设备责任人,设备的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修。 3.1.4 采购设备时采购部和部门车间设备部门对设备信息进行评估研究,符合生产作业需求的方予以采购。 3.1.5 设备的相关操作人员须熟练设备操作规程并进行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1.6 设备系统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和空气要定期进行“滤清处理”,有效控制设备性能劣化。 3.1.7 部门负责人须根据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做出相应的设备安全运行评价,采取措施延缓设备的老化,保证运行的安全性。操作人员在设备新的运行系统下须及时反馈设备操作及设备运行状态。 3.2 阶段性管理 设备的极端性管理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主要内容,贯穿于

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概念

1.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1.1基本概念 传统的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主要是指设备在役期间的运行维修管理,其出发 点是设备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具有为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而进行的维修管理的相关内涵。包括设备资产的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拆换,体现出的是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更侧重于整个设备相关价值运动状态,其覆盖购置投资,折旧, 维修支出,报废等一系列资产寿命周期的概念,其出发点是整个企业运营的经济性,具有为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而管理的内涵,体现出的是资产的价值运动状态。 现代意义上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涵盖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双重概念,应该称为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Equipment-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更为合适,它包含了资产和设备管理 的全过程,从采购,(安装)使用,维修(轮换)报废等一系列过程,即包括设备管理,也渗透着其全过程的价值变动过程,因此考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1.2.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任务 以生产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产能最高的理想目标。 1.3.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阶段

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1.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规划决策,计划,调研,购置,库存,直至安装调试,试运转的全部过程。 (1)采购期:在投资前期做好设备的能效分析,确认能够起到最佳的作用,进而通过完善的采 购方式,进行招标比价,在保证性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 (2)库存期:设备资产采购完成后,进入企业库存存放,属于库存管理的范畴。 (3)安装期:此期限比较短,属于过渡期,若此阶段没有规范管理,很可能造成库存期与在役 期之间的管理真空。 (2.运行维修管理 包括防止设备性能劣化而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监测,诊断以及修理,更新等管理,其目的是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并有效地降低维修费用。在设备运行和维修过程中,可采用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如行为科学,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定置管理,信息管理与分析,使用和维修成本统计与分析,ABC分析,PDCA方法,网络技术,虚拟技术,可靠性维 修等。 (3.轮换及报废管理 (1)轮换期:对于部分可修复设备,设备定期进行轮换和离线修复保养,然后继续更换服役。此 期间的管理对于降低购置及维修成本,重复利用设备具有一定的意义。 (2)报废期:设备整体已到使用寿命,故障频发,影响到设备组的可靠性,其维修成本已超出设 备购置费用,必须对设备进行更换,更换后的设备资产进行变卖或转让或处置,相应的费用进入企业营业外收入或支出,建立完善的报废流程,以使资产处置在帐管理,既有利于追溯设备使用历史,也利于资金回笼。至此,设备寿命正式终结。 1.4.设备全寿命周期的闭环管理 设备在管理的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设备及财务的台账和管理及维修记录,如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及维修费用的历史数据,都可以作为设备全寿命周期的分析依据,最终可以在设备报废之后,对设备整体使用经济性,可靠性及其管理成本作出科学的分析,并可以辅助设备采购决策,可以更换更加先进的设备重新进行全寿命周期的跟踪,也可以仍然使用原型号的设备,并应用原设备的历史数据进行更加科学的可靠性管理及维修策略,使其可靠性及维修经济更加优化,从而使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形成闭环。 1.5.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 为了从管理上达到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的合理管理,必须构建一个适合本企业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 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资产管理(台账),设备管理,维修工时和成本管理等基本功能, 还应具有信息综合分析、报警功能和诊断专家功能等,对资产,故障,润滑,诊断,备件,维修工

机械设备经济寿命计算

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工程施工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了机械化,施工机械设备已经成为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着如何使企业的技术结构合理化,如何使企业设备利用率、机械效率和设备运营成本等指标保持在良好状态的问题,这就必须对设备磨损的类型及补偿方式、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进行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设备的磨损与寿命 1.设备的磨损 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设备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技术状况和经济合理性会逐渐劣化,设备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会随时间逐渐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设备的磨损。设备的磨损可以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大类。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 设备的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物质磨损,是机器设备在使用(或者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有形磨损分为以下两种: 1、第Ⅰ类有形磨损 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零部件乃至设备会发生磨擦、振动、超负荷作用、受热不均匀等现象造成机器设备的实体上的变形或损坏,这种磨损称为第Ⅰ类有形磨损。它与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强度有关。 设备产生的第Ⅰ类有形磨损可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使用费增加。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较严重的程度时,机器设备就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甚至发生故障,提前失去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或者需要支付很大的修理费用进修维修,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2、第Ⅱ类有形磨损 在自然力作用下,由于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或是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必要的维护而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损耗磨损称为第Ⅱ类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实体磨损,也称为第Ⅱ类有形磨损。它与设备的闲置时间和闲置环境,以及使用或者闲置期间的维护状况有关。 第Ⅱ类有形磨损同样可以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进行维修,需要支付很高的修理费用;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严重程度时,会使设备失去精度和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 上述两种有形磨损都造成设备的性能、精度等的降低,使得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所以,有形磨损带来的技术后果是设备使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经济后果是设备价值的部分降低甚至是没有价值。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 设备的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经济磨损,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出现性能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而使原有的设备价值降低,或者生产同样结构的设备价值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的价值降低。无形磨损不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或者自然力的作用造成,所以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而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无形磨损分为以下两种: 1、第Ⅰ类无形磨损 由于技术进步,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再生产这种设备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不断提

机械设备使用年限参数[整理版]

机械设备使用年限参数[整理版] 一、通用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设备分类经济寿命,年, 设备分类经济寿命,年, 一、机械设备 4T/H以下快装锅炉 12-14 1、普通金属切削机床 16-18 2、泵类 其中:数控机床 10-12 清水泵 13-15 剪床 12-15 污水泵、耐酸泵 8-10 冲床 14-16 3、空压机 电动剪板机 6-8 移动式 8-10 龙门刨床 18-20 固定式 12-14 摇臂钻床 18-20 4、储气罐、储油罐折弯机 12-14 室外 18-20 砂轮机 8-10 室内 25-30 切割机 10-12 5、风机,不含除尘, 10-12 抛光、磨光机 12-14 6、冷却塔 18-20 2、锻压设备 15-17 7、除尘设备 8-10 其中:锻锤设备 13-15 8、工艺管线 3、试验设有腐蚀管线 8-10 其中:机械式 10-12 无腐蚀管线 16-20 电子式 8-10 9、其他动力设备 16-20 4、起重设备 16-18 三、传导设备 单、双梁吊车 16-18 1、电器设备 16-18 电动葫芦 9-11 2、变电设备 24-26 电梯 14-16 3、配电设备 18-22 5、工程机械 14-16 4、输电线路 26-30 6、铸造设备 12-14 5、电讯设备 26-30 其中:冲天炉 14-16 6、铁塔水泥杆 32-40

混砂机 10-12 7、其他传导设备 20-25 7、电镀设备 10-12 四、通讯设备 8、其他机械设备 16-18 1、电话通讯设备 8-10 二、动力设备 2、通讯线路8-10 1、锅炉 3、交换机 8-10 4T/H以上蒸汽或热水锅炉 14-16 4、手机 3-5 设备分类经济寿命,年, 设备分类经济寿命,年, 五、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20、电吹风机 4-6 1、自动化控制设备 8-10 21、电风扇 6-8 2、半自动化控制设备 10-12 22、电饭煲 4-6 3、电子计算机 5-8 23、电热毯 4-6 4、探伤仪器、测绘仪器 8-10 24、电动剃须刀 3-5 5、通用测试仪器及设备8-10 25、洗涤设备 5-7 六、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 2 6、炊具 4-6 1、成套工具 16-18 27、开水器 4-6 2、一般工具 16-18 28、高压锅 4-6 3、电焊机 14-16 29、消毒柜 6-8 4、其他工具及用具 16-18 30、闭路电视播放设备 8-10 七、非生产设备及器具 31、音响设备 6-10 1、电视机 8-10 32、电影放映机 10-12 2、窗式、分体式空调 6-8 33、高级乐器,钢琴、管弦乐器, 8-12 3、柜式空调 8-10 34、水、油、煤气炉 16-20 4、中央空调系统设备 14-16 35、储气柜,煤气, 40-50 5、传真机 4-6 36、煤气表 14-16 6、复印机及文字处理机 4-6 37、其它家用小电器 4-8 7、编程器 6-8 8、打印机 4-6 9、激光打印机 6-8 10、摄录像机及照相机 6-10 11、稳压电源 8-10 12、办公设备 6-8 13、冰箱 8-10 14、冰柜 8-10 15、VCD、DVD 4-6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TLCEM) 培训课程大纲 课程说明: 本课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很难在短期介绍全部的内容,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有关模块进行讲解。 课程背景: TPM:大家都熟悉,其中提到了MP(维护预防),DM(设计维护),设备的维护应从设计阶段开始。但TPM并未指导如何去做MP、DM。 成本:设备的设计决定了设备的可靠性,TPM强调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必然包含设备设计,安装,使用,维护,改造,重利用及报废等。 现状:目前国内关于设备管理更多集中在设备投入使用后的维护,以保障设备使用寿命、性能及加工质量。 目标:设备的管理应从设计阶段开始,满足功能需求,可靠稳定且价格合理的设备是设计的目标。 BM->PM->TPM:目前市面关于设备管理类培训主要集中在TPM-全员生产力管理,包括自主维护、预防维护、设备改善等。主要集中在设备投用后如何提高设备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及维修,但忽视了设备设计,设备日常管理,资产管理及设备后期处理,如改造、报废等。 本培训涵盖从设备需求调研、设备设计到设备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TLCEM 课程大纲: 第一章设备管理总论 第一节现代设备的特征 第二节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设备管理的意义 第四节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内容 第五节设备寿命周期的理论 第二章设备的经济规划与投资预测 第一节设备的经济规划 一设备规划的重要性 二设备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 一资金的时值 二设备投资评价的依据 三设备投资规划应预估的内容 四设备投资的经济评价方法

第三节设备合理使用期的估算 一设备最佳使用年限的估算 二目标利润和设备合理使用期 三迭代法在现代设备管理计算中的应用 第四节设备投资预测 一预测的必要性 二数值的加权计算 三盈亏平衡分析 四敏感性分析 五风险的概率分析 第五节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的阶段 二可行性报告书 第六节投资项目的呈报和审批 一设备投资项目呈报的主要内容 二设备投资预算外追加的限度和审批 第三章技术方案的规划和评价 第一节设备的功能分析 一设备的功能分类 二生产产品与设备基本功能的关系 三功能余裕和功能冗余 四设备功能系统分析的方法 五功能的评价 第二节设备的结构系统分析 一从功能概念系统到结构实体系统的可能性二设备结构系统与机械设备的技术设计 三最佳结构系统的评价标准 第三节设备的选型和购置 一设备选型的一般考虑因素 二设备选型应与企业远景开发结合 三国外引进设备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设备的安装和验收 第一节生产布局与设备安装 一企业内部的生产布局 二安装工期的时间结构 三安装精度的三要素 四设备安装工程 第二节设备安装后的试运转及验收

最全的设备使用年限

下面是企业设备折旧年限,折旧年限一般小于设备的耐用年限(使用年限),参考折旧年限,一般在此基础上加上1-5年就是此设备的耐用年限,希望对你有用。 一、工业企业设备折旧年限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附属设备及说明折旧年限 (一) 动力设备 1 电力设备 l-1 汽轮发电机各种型号台包括冷却器、给油泵、磁场变阻23 1-2 蒸汽发电机各种型号台器、各种电表、基座等23 l-3 柴油发电机各种型号台23 l-4 汽油发电机各种型号台23 1-5 列车发电机组台23 1-6 直流发电机组1.5千瓦及以上组23 1-7 直流电动机7.5干瓦及以上台20 1-8 普通交流电动机7.5千瓦及以上台20 1-9 防爆交流电动机7 6千瓦及以上台15 l-10 矿用变压器lO千伏安及以上台20 1-11 普通变压器10干伏安及以上台20 1-12 特殊变压器10千安伏及以上台20 l-13 调压变压器10千伏安及以上台20 l-11 试验变压器10千伏安及以上台20 1-15 电炉变压器10千伏安及以上台20 1-16 l玻璃壳水银整流器各种型号台20 1-17 金属壳整流器各种型号台20 l-18 硒整流器各种型号台20 1-19 硅整流器各种型号台20 1-20 直流配电盘各种型号台18 l-21 交流配电盘各种型号台18 1-22 回转变流机各种型号台18 1-23 供电电抗器各种型号台18 1-24 高压断路器6千伏及以上台18 1-25 高速断路器各种型号台18 l-26 高压开关柜各种型号台18 1-27 低压开关柜各种型号台18 1-28 滤油机台18 l-29 充电架台10 l-30 1-31 高压防爆开关、低压防爆开关各种型号200安及以上台10 1-32 电压互感器35千伏及以上台18 l-33 电流互感器35千伏及以上台18 l-34 氧化铜整流器各种型号台20 1-35 静电蓄电池酸性2年台2-5 1-36 避雷器110千伏及以上碱性5年组18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办法 第一章目的及范围 第一条目的 (一)为了更好的规范设备管理考核工作,做到“故障必究、明确责任、稳定生产”。 (二)规范设备的计划性检修维护工作,逐步实现设备的预检修,从而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三)进一步明确设备管理考核的范围和内容,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四)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入手,引导各层级更好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升设备管理、使用水平。 第二条考核范围 (一)新增设备的立项、设计、选型、到货验收、试运转及效果评价等相关工作的管理考核。 (二)设备的操作维护、计划性检修维护保养工作的日常管理考核。 (三)设备外委维修、到货验收、试运转等相关工作的管理考核。 (四)电机事故的管理考核。

(五)设备事故管理考核。 (六)本管理考核办法同样适用于公司内部特种设备的管理考核工作。 第二章考核原则 第三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如实记录考核内容。 第四条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考核根据设备的性能、运行现状和特殊环境进行区别考核。 第五条考核过程中统一思路,坚持分层、分级、分类别进行考核。 第三章术语及定义 第六条针对设备管理考核办法中专业术语定义如下: (一)设备:考核办法中提到的设备特指公司内部服务于工艺生产的转动和静止设备及其附属的电仪配件。 (二)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指设备的非正常停机造成的设备停机或系统装臵停车影响生产的事件,如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性停机、本机联锁停机、设备发生故障需要停机处理等类似现象。 (三)设备检修:设备检修指设备出现机械故障更换零部件及备件;设备维保周期内以下计划性检修维护项目不

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和专业管理

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和专业管理工业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可分为以设备动力部门(装备处、机电处、机务处、设备动力处)为主的设备专业管理体系;以厂长为主的包括规划发展、计划、生产、技术进步、财务、物资、设计、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各主要职能部门在内的,全系统全员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体系。设备专业管理是管好、用好、修好设备,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的基础,在企业必不可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实现设备全效能、全效率,促进企业生产、质量、节能降耗、环保、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有力措施之一。 由厂长负责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和以设备动力部门为主的设备专业管理,两者有机结合,设备管理将可达到最佳状态。 一、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1.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规划决策、计划、调研、设计、制造、购置,直至安装调试、试运转的全部过程。 工业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工厂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品种齐全,质优价廉才能占有市场。同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符合国家的安全、环保、节能要求。企业在建厂规划和购置设备,或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或扩大工厂生产规模增添设备时,在确定产品和发展方向之后,购置设备成为关键环节。有的企业通过市场调

研、考察,决策正确,投资回收快,产品先进质量好,做到了安全、环保、节能及绿色生产,企业效益快速上升。前期的设备购置不可能只由设备动力部门来决策,需要企业最高领导层的决策,决策正确来源于调研、考察、科学分析,涉及规划发展、计划、生产、技术进步、设计等部门。经济分析、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以财务、设备部门为主;设备的先进适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以设备生产部门为主;设备的安全、环保、节能性分析等以相关处室和设备生产部门为主。所以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特别是前期管理,必须是由厂长负责的全厂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全系统管理。 2.运行维修管理 包括防止设备性能劣化而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监测、诊断以及修理、更新等管理,其目的是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并有效地降低维修费用。 在此阶段,除专业管理之外还需要全企业各部门配合:(1)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的培训,维修保养工的技能提高和新技术培训,以及引进国外设备时的出国培训等,常常由教育、劳动、外事及生产车间等部门主办或参与。(2)5S活动是设备现场管理的基础工作。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质其具体内容的落实,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效,安全生产,节能和环保。这项工作需要以企业管理部门为主,卫生、安全、环保、设备等部门及生产车间共同努力才能做好。(3)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中,所提倡的合理化建议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不仅设备管理工

(设备管理)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寿命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之分。 物质寿命是指从设备开始投入使用到报废所经过的时间。做好维修工作,可以延长物质寿命,但随着设备使用时间延长,所支出的维修费用也日益增高。 经济寿命是指我们认识到依靠高额维修费用来维持设备的物质寿命是不经济的,因此必须根据设备的使用成本来决定设备是否应当淘汰。这种根据使用成本决定的设备寿命就称为经济寿命。过了经济寿命而勉强维持使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技术寿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常出现技术经济更为先进的设备,使现有设备在物质寿命尚未结束以前就淘汰,这称之为技术寿命。这种倾向在军事装备上尤其明显。 设备的经济寿命或最佳更新周期可以用下述各种方法求得。 一、最大总收益法 在一个系统中,比较系统的总输出和总输入,就可以评价系统的效率。对生产设备的评价也是一样,人们通常以设备效率,作为评价设备经济性的主要标准。即 η=Y 2/Y1 (1-1) 式中 Y1—对设备的总输入; Y2—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 对设备总输入就是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即设备一生中创造出来的总财富。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的原始购入价格P0和使用当中每年可变费用V。则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即总输入Y1)的方程式为: Y1=P0+Vt (1-2) 式中,t为设备的使用年限。 所谓设备一生的总输出Y2是设备在一定的利用率A下,创造出来的总财富,可用下列简单公式表示: Y2=(AE*)t (1-3) 式中,E*为年最大输出量(即A=1时的输出量);t为使用年限。

设备在不同使用期的可变费用并不是常量,而是随使用年限(役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的。 即 V=(1+ ft)Vo (1-4) 式中 Vo—起始可变费用; f-可变费用增长系数。 将上式代入式(1-2)得寿命周期费用方程 Y1= fVot2+Vot+ P0 (1-5) 这样,设备总收益Y的方程为 Y=Y2-Y1=AE*t-(fVot2+Vot+P0) (1-6) 如果要求Ymax值,可对t微分,并令其等于零,即可求出最大收益寿命。 【例1-1】设某设备的实际数值和参数如下:P0 =20000元,Vo=4000元,f=0.025,A=0.8,E*=10000元/年,暂不考虑资金时间因素。试求该设备的平衡点(即收支相抵),何时可得最大总收益? 解:将上列的参数代入式(1-6),得 Y=-100t2+4000t-20000 令Y=0,求t值(即平衡点),得-t2十40t-200=0 即t1=5.85年,t2=34.14年 即第一平衡点是5.86年;第二平衡点是34.14年。 下面进一步分析利润函数,求最大总收益(利润)值。为此,总收益方程对t微分,并令其为零,得 Y'=-200t+4000=0 (Y'= -200) t=4000/200=20年 即设备使用20年时收益最大,这时的最大总收益值为 Ymax=-100×202+4000×20-20000=20000元由图1-1可以看出,当设备使用到第6年时设备开始收益;使用到第20年时,设备的经济收益为最大(20000元);如果设备使用期超过20年,总收益反而降低,到第34年,总收益等于零。因此,当本设备使用期达20年左右时,更换设备较为恰当。

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国际上普遍认为,设备管理是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因此也叫LCM, (Life Circle Management)。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有三重含义,一是在三维空间上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在浴盆曲线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寿命周期的费用管理。 广义全寿命周期管理始于设备的规划,终于设备的淘汰,包含设备的可行性研究、选型决策、购臵合同管理、安装调试、初期管理、设备运行、清扫、点检、保养(包含润滑、紧固、调整、对中、平衡、堵漏、防腐等细节)、修理、技术改造、淘汰以及备品备件管理等内容。 三维空间上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涉及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加上全寿命周期本身的时间维,就形成四维系统。 空间维即从生产环境、车间、生产线、设备、总成(部件),直到零件,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空间维上的各个要素。 资源维是涉及与设备相关各种资源,包含信息、人力、材料、备件、动力能源、水、气、汽等要素,这都是设备和管理上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 功能维指管理功能,即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反馈等内容,这也是广义的PDCA循环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设备管理是典型的系统工程。 设备的浴盆曲线又称为故障率曲线,包含初始故障期、偶发故障期(也称随机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三部分。因为其形状似浴盆,故称浴盆曲线。浴盆曲线有点像人的一生。初始故障期就像人的童年和幼年时期,偶发故障期像是人的青壮年时期,而耗损故障期像是人的老年期。 在初始故障期,因为机械处于磨合阶段,啮合不顺,润滑油污染快,紧固件也容易松动,电气系统处于元件的初始“时效老化”时期,容易出现电参数的漂移或偏差,加上操作的熟练度不够,因此出现故障的频率较高,此时的设备管理特色应该着重于对设备的检查、记录、紧固、调整、润滑、磨合期的油品替换、控制生产负荷逐渐达到设计值。 偶发故障期的设备运行较为顺畅,但部分短寿命周期的易损零件会出现劣化,此时的管理特色是注意设备的清扫、检查、润滑、调整、堵漏、防腐,同时要研究设备劣化条件,控制劣化,进行设备的健康管理。例如,某厂对柴油机进行“健康”

最全的设备使用年限

F 面是企业设备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一般小于设备的耐用年限 (使用年限),参考折旧年限, 般在此基础上加上 1-5年就是此设备的耐用年限,希望对你有用。 、工业企业设备折旧年限表 序号设备名称 (一)动力设备 1电力设备 1-10 矿用变压器 10千伏安及以上 台20 1-11 普通变压器 10干伏安及以上 台 20 1-12 特殊变压器 10千安伏及以上 台 20 1-13 调压变压器 10千伏安及以上 台 20 1-11 试验变压器 10千伏安及以上 台 20 1-15 电炉变压器 10千伏安及以上 台 20 1-16 l 玻璃壳水银整流器 各种型号 台20 1-17 金属壳整流器各种型号 台 20 l-18 硒整流器 各种型号 台 20 1-19 硅整流器 各种型号 台20 1-20 直流配电盘 各种型号 台18 l-21 交流配电盘 各种型号 台18 1-22 回转变流机 各种型号 台18 1-23 供电电抗器 各种型号 台18 1-24 高压断路器 6千伏及以上台 18 1-25 高速断路器 各种型号 台18 l-26 高压开关柜 各种型号 台18 1-27 低压开关柜 各种型号 台18 1-28 滤油机 台18 l-29 充电架 台10 1-30 1-34氧化铜整流器各种型号台20 1-35静电蓄电池 酸性2年 台2-5 1-36避雷器110千伏及以上 碱性5年组18 1-1 汽轮发电机各种型号 台 包括冷却器、给油泵、磁场变阻 1-2 蒸汽发电机各种型号 台器、各种电表、基座等 23 1-3 柴油发电机各种型号 台 23 1-4 汽油发电机各种型号 台 23 1-5 列车发电机组 台 23 1-6 直流发电机组1.5千瓦及以上 组23 1-7 直流电动机7.5干瓦及以上 台 20 1-8 普通交流电动机7.5 千瓦及以上 台20 1-9 防爆交流电动机76 千瓦及以上 台15 23 规格型号单位附属设备及说明 折旧年限 1-31高压防爆开关、低压防爆开关 1-32电压互感器35千伏及以上 1-33 电流互感器35千伏及以上 各种型号200安及以上台10 台18 台18

设备寿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设备寿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当今,高新技术突飞猛进,高新技术先进生产设备更是层出不穷,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产力的迅速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在高新技术条件下,设备寿命周期理论与现代设备管理相关的理论问题,对指导和加强现代企的设备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③ 现代设备管理强调设备寿命周期一生的管理,设备寿命周期理论是根据系统论、控制论和决策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任务,分析和研究设备寿命周期三个方面的理论: 设备寿命周期的技术理论:依靠技术进步加强设备的技术载体作用,研究寿命周期的故障性和维修性,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采用使用的新技术和诊断修复技术,从而改进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设备寿命周期的经济理论:研究磨损的经济规律,掌握技术经济寿命,对设备的投资、修理和更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力争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从而达到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目标。 设备寿命周期的管理理论:强调设备一生的管理和控制,由于设备设计、制造和使用阶段的责任者和所有者往往不是单一的,故其经营管理策略和利益会有很大区别。因此,需要研究和控制三者相结合的动态管理,建立相应的模型和模拟,并实现实时的信息反馈,从而实现设备的全面的综合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② 这三方面的理论分别从技术、经济和管理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对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当中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对提高设备的寿命和整个设备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设备寿命的技术理论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了解设备技术理论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设备的技术寿命,设备的技术寿

命就是指新设备投入使用以后,由于科技进步出现了性能更好的新设备,其使用起来更简单方便、故障率低、产品质量好,老设备显得技术落后如继续使用则不经济、不合算、划不来,而需要提前淘汰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简言之:设备由于技术落后而提前淘汰所决定的性能寿命的时间就是设备的技术寿命。运用设备的技术寿命理论来加强企业设备的技术形态管理,对保证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以适应企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物质寿命是紧密相连的,设备的技术形态管理是物质形态管理的发展,技术管理来源于物质管理,高于物质管理。因此,设备的技术管理既要考虑设备的物质形态,更要考虑设备技术含量所体现出来的高新技术的发展。首先,要运用设备技术寿命的理论结合生产工艺需要选型配套,尽量做到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结构合理维修方便,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从技术上满足生产需要。其次,依靠技术进步不断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新设备代替老设备要提高技术含量,确保设备性能优良。严禁“复制古董”,坚决淘汰那些污染严重、耗能高的“煤老虎”、“油老虎”和“电老虎”。最后,设备技术管理部门要管好设备档案、图纸,为设备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并积极跟踪先进技术,掌握高新设备的变化动态,为企业的设备技术管理服务。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企业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同时也加快了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缩短了企业设备的经济寿命周期,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企业就应该灵活运用设备寿命的技术理论来对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改造、更新等一系列工作,通过技术更新和改进来不断追求企业的生产效益。因此,正确地运用设备寿命的技术理论对企业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进而创造更大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设备寿命的经济理论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同样,在了解设备寿命的经济理论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由于继续使用不再经济而被淘汰所经历的时间。它主要受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影响而产生。设备有形磨损使得其维修费用增加,使用成本提高,继续使用已经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1、目的 传统的设备管理主要侧重于设备的维修阶段,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意义上的设备管理贯穿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以及拆除报废。为了规范公司的设备管理,以设备可靠性的角度为出发点,降低设备故障率,使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而保障生产地顺利进行,公司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相关设备管理经验,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室、车间、班组。 3、内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突出在浴盆曲线上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特色;三是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本制度以安全生产的角度着重规定三维空间管理、设备的阶段性管理、设备的浴盆曲线管理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3.1 三维空间管理三维空间上的全生命管理涉及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加上全生命周期本身的时间维,就形成四维系统,空间维即从生产环境、车间、生产线、设备、总成(部件),直到零件,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涉及空间维上的各个要素。资源维是涉及与设备相关各种资源,包含信息、人力、材料、备件、动力能源、水、气、汽等要素,这都是设备和管理上不可或缺的

资源要素。功能维指管理功能,即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反馈等内容,这也是广义的 PDCA 循环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设备管理是典型的系统工程。因而,三维空间管理需要部门车间的负责人和设备操作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3.1.1 车间生产环境应保持整洁,无大面积积水、积料,落实“5S”。3.1.2 生产设备应做到“定置管理”,用统一定制线明确。3.1.3 生产设备应标明设备责任人,设备的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修。3.1.4 采购设备时采购部和部门车间设备部门对设备信息进行评估研究,符合生产作业需求的方予以采购。3.1.5 设备的相关操作人员须熟练设备操作规程并进行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有效3.1.6 设备系统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和空气要定期进行“滤清处理”控制设备性能劣化。3.1.7 部门负责人须根据操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做出相应的设备安全运行评价,采取措施延缓设备的老化,保证运行的安全性。操作人员在设备新的运行系统下须及时反馈设备操作及设备运行状态。 3.2 阶段性管理设备的极端性管理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主要内容,贯穿于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以及拆除报废。主要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前期管理; 2)运行维修管理; 3)轮换报废管理。 3.2.1 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 1)规划设备部负责前期管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

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1基本概念 传统的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主要是指设备在役期间的运行维修管理,其出发点是设备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具有为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而进行的维修管理的相关内涵。包括设备资产的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拆换,体现出的是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更侧重于整个设备相关价值运动状态,其覆盖购置投资,折旧,维修支出,报废等一系列资产寿命周期的概念,其出发点是整个企业运营的经济性,具有为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而管理的内涵,体现出的是资产的价值运动状态。 现代意义上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双重概念,应该称为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Equipment-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更为合适,它包含了资产和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安装)使用,维修(轮换)报废等一系列过程,即包括设备管理,也渗透着其全过程的价值变动过程,因此考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1.2.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任务 以生产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产能最高的理 想目标。

前期管理 1.3.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阶段 运行维修 管理 轮换报废 管理 设备全寿命周期示意图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1. 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规划决策,计划,调研,购置,库存,直至安装调试, 试运转的全部过程。 (1) 采购期:在投资前期做好设备的能效分析,确认能够起到最佳的作用, 进而通过完善的采购方式,进行招标比价,在保证性能满足需求的情况 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 (2) 库存期:设备资产采购完成后,进入企业库存存放,属于库存管理的范 畴。 (3) 安装期:此期限比较短,属于过渡期,若此阶段没有规范管理,很可能 造成库存期与在役期之间的管理真空。 (2.运行维修管理 包括防止设备性能劣化而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监测,诊断以及修理, 更新等管理,其目的是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并有 效地降低维修费用。在设备运行和维修过程中,可采用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 法,如行为科学,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定置管理,信息管理与分析,使用 和维修成本统计与分析,ABC 分析,PDCA 方法,网络技术,虚拟技术,

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概念

理期管全寿命周.设备1概念1.1基本发,其出维修管理备在役期间的运行传统的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主要是指设。内涵理的相关而进行的维修管发,具有为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设点是备可靠性的角度出物备的的是设拆换,体现出直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至动包括设备资产的物质运形态,态。运动状质,旧资,折其覆盖购置投设整个备相关价值运动状态,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更侧重于为有性,具运营的经济念,其出发点是整个企业列维修支出,报废等一系资产寿命周期的概。状态的价值运动内涵,体现出的是资产运降低 营成本,增加收入而管理的资设备应该称为,设备管理双重概念涵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盖了资产管理和现代意义上和资产,它包含了管理(Equipment-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更为合适产全寿命周期备设即,包括等一系列过程,安装)使用维修(轮换)报废购理设备管的全过程,从采,(备设考虑理,要综合命此考虑设备全寿周期管因的也 管理,渗透着其全过程价值变动过程,。济性可靠性和经的务理期管的任1.2.设备全寿命周选,,制造的规划,设 计对经列的技术,济,组织措施,设备过目产以生经营为标,通一系备设以获得,全过程进行管理的直造维,装购型,置,安,使用维护,修,改,更新至报废。想目标的产设、备综合能最高理济最费周寿命期用经段的管周寿备.1.3 设全命期理阶 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1. 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规划决策,计划,调研,购置,库存,直至安装调试,试运转的全部过程。 (1)采购期:在投资前期做好设备的能效分析,确认能够起到最佳的作用,进而通过完善的采购方式,进行招标比价, 在保证性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 (2) 库存期:设备资产采购完成后,进入企业库存存放,属于库存管理的范畴。 (3)安装期:此期限比较短,属于过渡期,若此阶段没有规范管理,很可能造成库存期与在役期之间的管理真空。(2.运行维修管理 包括防止设备性能劣化而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监测,诊断以及修理,更新等管理,其目的是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并有效地降低维修费用。在设备运行和维修过程中,可采用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如行为科学,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定置管理,信息管理与分析,使用和维修成本统计与分析,ABC分析,PDCA方法,网络技术,虚拟技术,可靠性维修等。 (3. 轮换及报废管理 (1)轮换期:对于部分可修复设备,设备定期进行轮换和离线修复保养,然后继续更换服役。此期间的管理对于降低 购置及维修成本,重复利用设备具有一定的意义。 (2)报废期:设备整体已到使用寿命,故障频发,影响到设备组的可靠性,其维修成本已超出设备购置费用,必须对 设备进行更换,更换后的设备资产进行变卖或转让或处置,相应的费用进入企业营业外收入或支出,建立完善的报废流程,以使资产处置在帐管理,既有利于追溯设备使用历史,也利于资金回笼。至此,设备寿命正式终结。 1.4.设备全寿命周期的闭环管理 设备在管理的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设备及财务的台账和管理及维修记录,如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及维修费用的历史数据,都可以作为设备全寿命周期的分析依据,最终可以在设备报废之后,对设备整体使用经济性,可靠性及其管理成本作出科学的分析,并可以辅助设备采购决策,可以更换更加先进的设备重新进行全寿命周期的跟踪,也可以仍然使用原型号的设备,并应用原设备的历史数据进行更加科学的可靠性管理及维修策略,使其可靠性及维修经济更加优化,从而使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形成闭环。 1.5.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 为了从管理上达到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的合理管理,必须构建一个适合本企业的设备全寿命周功本基等理管本成和时工 修维,理管备设,)账台(理管产资有具仅不统系该。统系理管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